過動症激增 學者憂過度診斷

【全球ADHD患者激增】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統計,全美4至17歲的兒童及青少年,在2003年時有7.8%為ADHD患者,至2013年底增加為11%,包括5分之1的高中男孩及11分之1的女孩,也就是約650萬人有缺乏注意力及過動或衝動的症狀。

在台灣,台師大特殊教育系在2001年的調查顯示,國內ADHD盛行率約為5%;台大醫院團隊的數據為7%,馬偕醫院兒童身心科團隊的研究結果則為8.4%。台師大特聘教授洪聰敏推估,全台ADHD兒童人數持續增加,目前盛行率約為9%。

【恐陷過度診斷】 澳洲邦德大學團隊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澳洲自2000年以來,因確診為ADHD而服用藥物的兒童增加73%;英國及荷蘭從2003至2008年,ADHD患者增加2倍。邦德大學研究員雷湯瑪斯表示,臨床上診斷ADHD的依據之一,是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但2013年5月推出的第5版放寬部分認定標準,恐加劇ADHD過度診斷的問題。

ADHD的典型症狀包括注意力不足,及衝動或過動行為,患者多以兩種兼具的混合型為主。《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列出粗心、無法持續保持專注、聽而不聞、無法遵照指示完成任務、規劃組織能力較差、逃避需要持續動腦的工作、易弄丟工具、易受外在影響分心、忘東忘西等特色。

衝動及過動徵兆則包括坐時會玩弄手腳、易任意離開座位、在不恰當的場所亂竄、無法投入安靜的休閒活動、總是處在活動狀態、話多、好搶答、喜歡插嘴或干擾他人、無法排隊、等待或輪流玩遊戲等。

【成人認定標準較鬆】 過去7歲以下兒童若在家中、學校等不同場所,都出現前述任6項或以上情形,並持續超過6個月,就可能被診斷為ADHD;新版指南則將年齡延長至12歲,且由於近半數ADHD兒童成年後,相關症狀依然存在,新版指南也建議年滿17歲、出現5種或以上情形者,就可視為ADHD。

成人ADHD患者或許是各界需要重視的問題;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理事長林玲華分析,國內約有3分之1的ADHD兒童,在成年後症狀消失,目前尚不知原因;另有3分之1過動症狀仍持續出現,其餘3分之1則是更形惡化,包括出現類似憂鬱症、強迫症或沉迷賭博的行為,也有患者自高中開始產生嗜睡問題。

【藥商促患者數增加】 美國杜克大學榮譽教授基斯康諾斯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指出,ADHD患者人數被嚴重高估,「這一切都是藥商的陰謀!」耶魯大學小兒神經學教授威廉葛拉夫接受《醫學電子報》訪問時則表示,1992年時美國治療ADHD常用藥物「利他能」的年產量約4.2噸,而在藥商長期透過各種管道宣揚注意力不足,需透過藥物積極治療下,2012年時飆升至51噸,相當於臨床上「15億份」每日劑量。

然而,也有許多醫師認為,ADHD確診病例及用藥人口增加,實屬有益無害;美國紐約兒童心理研究所主持人寇普勒維茲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解釋,自1997年以來ADHD患者數激增的主因,是醫界對症狀定義明確,大眾對ADHD有更多瞭解並願意就醫。他強調,多數ADHD藥物都已證實副作用極少、鮮見藥物濫用問題,且在提升專注力後,患者生活品質獲得大幅改善,無需對此過度反應。

 

鄭醫師補充:

小兒科醫師和精神科醫師的看法為何有如此不同,請參閱文章最後兩段。

原文報導連結:

http://www.medicaldaily.com/has-adhd-drug-marketing-given-rise-overdiagnosis-epidemic-265137

參考文獻:

TRENDS: The Global Market For ADHD Medications

  • Richard M. Scheffler,
  • Stephen P. Hinshaw,
  • Sepideh Modrek,
  • and Peter Levine

Health Aff March 2007 26:2450-457; doi:10.1377/hlthaff.26.2.450

http://content.healthaffairs.org/content/26/2/450.full

最後提醒:提供這類國外研究資料,並非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服用精神科藥物,對醫療建議的治療有任何疑慮,務必與主治的醫師討論,若無法得到明確或滿意的答案,不妨找第二甚至第三專業意見做諮詢。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減少氣喘發作 塵螨疫苗問世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透過特殊的去氧核醣核酸(DNA)疫苗,可望有效降低塵螨所造成的過敏及氣喘。

美國愛荷華大學團隊日前發表於《美國製藥科學年會期刊》的研究,透過疫苗刺激實驗動物製造對抗塵螨抗原的抗體,可有效緩和塵螨引發的過敏症狀。

塵螨是家中最常見的過敏原,會隱伏在地毯、床墊、沙發等地方;據調查,美國有84%的家庭有塵螨出沒,而在台灣,北市約有2成小學一年級生有氣喘問題,「熱帶五爪螨」等塵螨是最主要的過敏原,除呼吸不暢及氣喘外,甚至可能造成肺部及呼吸道受損。

目前臨床上仍無真正有效預防塵螨過敏的方法;愛荷華大學藥理學教授阿利亞斯傑薩倫等人研發的疫苗,以特殊合成的DNA序列為主,此序列能刺激免疫細胞,製造對抗塵螨抗原的抗體。

薩倫分析,此疫苗技術門檻在於,無法將DNA序列送入免疫細胞,因此研究團隊在DNA上加了一段「CpG」序列作為「佐劑」。

「就像有些味苦的藥物,會包裹糖衣。」愛荷華大學公衛學教授彼得索恩解釋,CpG是許多家禽、家畜及人類癌症疫苗的「佐劑」,由於免疫細胞很容易吸收CpG,在吸收CpG同時,疫苗DNA也進入免疫細胞,就能順利產生抗體,可緩和83%因塵螨引發的肺部及呼吸道發炎反應,保護效力長達9天。

 

鄭醫師補充:

塵螨過敏只能症狀緩解,臨床上比較根本的治療方式便是改善環境,降低失度以及創造不利於塵螨生存的環境和利用寢具來隔離塵螨的接觸。

若是過敏反應指是塵螨單一過敏原引發,還可以透過減敏療法來舒緩改善,這是利用塵螨的蛋白質製成的製劑,一開始以低劑量讓人體接觸,透過人體的免疫免應來達到減緩過敏之效果,國內目前只有提供注射方式,國外有製劑可以舌下吸收。

規律運動也可以改善過敏,諸多研究已經證實。營養療法則須視個人體質來調整,最好經客觀檢測,利用量身訂作的配套療程來處哩,改善比較能立竿見影。

至於上述報導提到的塵螨疫苗也是舒緩過敏症狀,而非終生免疫。

參考原文報導:

http://now.uiowa.edu/2014/06/researchers-create-vaccine-dust-mite-allergies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夜燈睡覺大NG 恐導致不孕

 

美國《醫療日報》(Medical Daily)引述一份來自美國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健康科學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 San Antonio)的研究報告指出,在全黑的環境下入眠,可以提高體內褪黑激素的濃度,保護卵子不受損,提高受孕機率。

褪黑激素 有助保護卵子、胚胎

褪黑激素是一種由大腦內松果體產生的荷爾蒙,暴露在黑暗環境下可以刺激褪黑激素的產生。體內的褪黑激素會讓人產生睡意,幫助睡眠。參與研究的學者羅素賴特(Russell Reiter)指出,在夜晚時,每開燈一次,就會減弱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

研究報告指出,對於嘗試受孕的女性,褪黑激素可以幫助避免卵子受損,尤其是排卵期;對於已經受孕的女性,褪黑激素也可以保護正在生長的胚胎。羅素賴特建議,欲懷孕的女性每天至少有8小時的時間處於完全黑暗的情況下。睡眠時避免光源必須是個長期的習慣,如果偶而為之可能造成生理時鐘錯亂。

對於已經懷孕的女性,干擾褪黑激素的產生也可能影響肚子裡的寶寶。如果胎兒自母體得到的褪黑激素不足,胎兒的生理時鐘也可能被擾亂,有可能導致部份行為問題,包括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自閉症等。

創造全黑暗環境 幫助褪黑激素增生

住在大城市裡,部份環境光源可能透過窗戶進到室內,很難完全屏除。羅素賴特建議,可以盡量遮蓋住門窗,睡覺時關閉電視與其他電子產品。如果非得要使用小夜燈,建議使用紅色或黃色光源的夜燈,避免使用白光或藍光的夜燈,將對於生理時鐘的影響減少到最小。

人工光源 是致癌可能物質

長期曝露在人工光源下不只影響受孕,也是可能致癌物質之一。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Cancer Research)已將夜間工作規類為可能的人體致癌物,主要是因為許多研究發現,夜間工作者罹患乳癌的機率較高。

 

鄭醫師補充:

日夜節律失調,生理時鐘紊亂,可能是造成不孕的原因之一,過去相關的研究比較少看到,只能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身體健康以及保持自然運作的基礎要素,違反基礎要素,許多身體功能會跟著混亂,懷孕這件事更是如此。

參考文獻:

  • Melatonin and the circadian system: contributions to successful female reproduction

    Reiter, Russel J. et al.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http://www.fertstert.org/article/S0015-0282(14)00547-0/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因突變 精神分裂症風險較高

(法新社巴黎22日電) 科學家今天表示,大規模基因研究顯示,超過100種DNA編碼突變與精神分裂症有關,為這種病症的致病原因,甚至是該如何治療,提供重要線索。

多國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團隊,檢視超過8萬個精神分裂症病患和健康志願者的基因樣本後,發現了128個變異,其中83個為新發現變異;擁有這些基因變異者,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風險較高。

根據這項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在基因組108個區段發現的這些變異,大到足以讓科學家開始觀察它們的模式。

任職麻薩諸塞州綜合醫院布羅德研究所(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s Broad Institute)的研究共同執筆人黎普克(Stephan Ripke)說:「我們能將它們歸類成可識別的路徑,如大家所知,基因必須相互合作,才能執行大腦的各種特定功能。」

黎普克說:「這有助我們了解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學層面。」

全球約有2400萬人飽受精神分裂症之苦,病徵包括幻覺、妄想、偏執和思維過程故障,一般會在15至35歲間開始出現相關症狀。

 

鄭醫師補充:

這篇報導文章只能告訴大家,精神病的確有所謂遺傳體質,然而這癌就無法為治療或者改善提供任何幫助,至少目前是如此。

參考文獻:

Biological insights from 108 schizophrenia-associated genetic loci

NatureYear published:(2014)DOI:doi:10.1038/nature13595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13595.htm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颱風來襲,休診一天,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見凹臉?你可能有精神疾病

Yahoo新聞中心報導

眼睛花了嗎?怎麼面具的凹面看起來是凸面?恭喜你,看到錯覺反而代表你是普通人!網路近日瘋傳一段影片,可以判斷思維認知能力是否正常,已經吸引7萬名網友進行測驗。

影片中,兩張面具的凸面以及凹面都繪上人臉,如果你的思維認知能力正常,不管面具怎麼旋轉,反而會看見錯覺,也就是只會看到面具凸面。這個測驗叫做Hollow-Face illusion,科學家發現部分精神疾病的患者,不會產生錯覺,他們可以看到面具的凹面。這是因為正常人的大腦中負責視覺的部分和眼睛之間的連結比較強,看見臉部會自動把它「變立體」,但患者的連結比較弱,不會看見大腦所期待的「凸起的臉」。此外,喝醉酒或是嗑藥的人,也不會看見凸起的臉。

重要提醒:一,網路上所見的影片並不能作為任何診斷憑據,如有任何疑慮,請尋求醫療管道。二,我衛生福利部於103年開始全面推動Schizophrenia中文譯名由「精神分裂症」更名為「思覺失調症」。

 

鄭醫師補充:

在精神科的心理衡鑑中,有一種測驗叫投射測驗,比較常見的方式是心理師拿出圖卡請當事人看,問當事人看到什麼,根據當事人的回答來評估當事人是否有那些精神狀況的傾向,這項報導提到的檢測方式類似投射測驗,不過臨床上比較少聽過,然而其原理以及方式還是值得參考。

再次強調,不是看到凹臉就一定是精神病,確實診斷還是須實地看診評估。

看影像測驗可以連結參閱:

https://tw.news.yahoo.com/看見凹臉?你可能有精神疾病-082848559.htm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健康之鑰》常喝酒的人吃魚油有助減緩神經傷害

 

魚油富含Omega-3脂肪酸,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常喝酒的人吃點魚油,或許可以保護大腦、減緩酒精對神經所造成的傷害,並降低酒精性失智症風險。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PLo SONE)。

許多人體臨床研究發現,長期喝酒、大量飲酒會造成腦部受損,還會增加失智症發生機率。這項研究則發現,當腦細胞接觸高濃度酒精,魚油成份可幫助減少細胞發炎反應,腦神經細胞就比較不會死亡。

美國羅耀拉大學史崔奇醫學院、肯塔基大學與美國國家酒精濫用及酒精中毒研究所(NIAAA)研究團隊以成年老鼠腦細胞做研究,研究人員先讓腦細胞接觸高濃度酒精數天,酒精濃度為酒駕標準四倍之多,此時老鼠腦細胞就會與慢性酒癮者腦細胞狀況一樣,研究人員發現,同樣是接觸高濃度酒精,當腦細胞有魚油Omega-3脂肪酸保護,神經發炎情況、大腦神經元死亡比率就會減少九成之多。

研究人員解釋,過去有研究顯示,適量社交性飲酒或可減少失智症風險,並減緩老年認知功能受損情況,所謂適量飲酒是指男性一天酒精攝取量不超過兩份,女性不超過一份。不過如果喝太多的酒,反而會引起神經發炎反應,並造成細胞死亡。這次研究發現,魚油也許可以保護喝酒者大腦較不受傷害。

研究人員也提醒,常喝酒的人千萬不要以為只要吃幾顆魚油膠囊就能減少酒精傷害,然後就有繼續喝酒的本錢。想要保護大腦,避免酒精持續對大腦造成損害,最好方法還是戒酒或少喝一點。

 

鄭醫師補充:

 每一個細胞的細胞膜都要Omega-3脂肪酸才能構成,充足的Omega-3可以保護大腦免於久經的傷害,減少神經發炎以及腦細胞的死亡,建議是杯中物的人平時務必多補充魚油(最好是有獨立檢驗室純度認證,無汙染的相關產品),減少大腦以及神經的傷害。

參考文獻:

Nuzhath Tajuddin, Kwan-Hoon Moon, S. Alex Marshall, Kimberly Nixon, Edward J. Neafsey, Hee-Yong Kim, Michael A. Collins. Neuroinflammation and Neurodegeneration in Adult Rat Brain from Binge Ethanol Exposure: Abrogation by Docosahexaenoic Acid. PLoS ONE, 2014; 9 (7): e101223 DOI: 10.1371/journal.pone.0101223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效運動心跳率130∼150下最適當

中國時報【郭佳容╱台北報導】

即使熱浪襲人,運動熱潮還是持續發燒,7、8月以來光是路跑賽事,全台就有近70場鳴槍開跑,但專家指出,民眾普遍存在運動時間愈久愈好、運動距離愈長愈好、速度愈快愈好的迷思,可能達不到運動效果,反而造成運動傷害。

復健科醫師林頌凱指出,一般民眾運動時,可以透過心跳率來評估是否達成有效運動,強度太低無法燃燒脂肪,強度太高則可能出現心跳加快、頭昏眼花、眩暈、噁心想吐、步態不穩、胸悶等症狀。

林頌凱引用美國運動醫學會研究指出,健康成人的有效運動心率為最大心跳率的60%∼85%之間,而最大心跳率為220減去實際年齡。舉一個50歲成人為例,最大心跳率為220-50(實際年齡)=170,而有效運動心率則在102(170×60%)∼136(170×80%)下之間。

林頌凱指出,一般人可以根據運動耗氧量、運動心率值或是自行測量脈搏掌握運動心率,不過運動耗氧量得在實驗室進行客觀上不可行,自行測量脈搏則過於主觀可能出現失誤,而市面上測量運動心率值的工具則可考慮使用。

醫師林瀛洲表示,即使沒有工具,一般民眾也可以依據「運動自覺量表」,只要達到「有點喘但不會喘不過氣」、「可以講話不能唱歌」的程度,大約就是心跳130∼150下之間,即為適當的運動心率。

根據運動「531」原則,一般健康成人每個星期應運動5天,每次運動30分鐘,運動時心跳達110下。林瀛洲指出,運動原則最重要是「多比少好、少比沒有好」,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爬幾層樓梯、提早幾站下公車走路,都可以提升運動量。

林瀛洲指出,根據研究,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若是每周累積運動量消耗量達2000卡,就可以逆轉血管粥狀硬化程度,一般人隨年紀也會有輕重程度不一的血管硬化,不僅可一併預防,還能遠離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

 

 

鄭醫師補充:

當我在門診詢問求診的人是否平常有運動的習慣?大部分的人都會誤解運動的定義,像是做家事、散步等等,若是強度不足還是難以達到保健效果。

這篇報導提醒我們一周最好運動150分鐘,如果一周只有三次運動,每次要至少五十分鐘。每次要達到最大心跳的60-85%,算法很簡單,用220減去年紀即是一般估算的最大心跳,再成上60%或者85%,即可算出心跳的範圍。有效的運動還可以逆轉血管粥狀硬化,降低過高的血壓以及幫助糖類代謝,好處很多。

別再推拖了,安排時間規律運動吧!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力減退!吸菸傷肺及內耳

中國時報【台北訊】

(周文玲報導)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究人員,日前針對超過16萬名、年齡介於40至69歲之間的英國人進行聽力調查發現,吸菸者聽力受損的機率比不吸菸的人要高出15.1%;吸入二手菸者所受影響更大,聽損的機率高出一般人28%。顯示吸菸越多、菸齡越長,聽損的機率就越大,只要戒菸,就能降低失聰的風險。

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耳鼻喉科研究協會期刊》(JARO)上,研究人員表示,目前還不能確定,究竟是香菸中的有毒物質直接造成聽損,抑或與吸菸有關的心血管疾病降低了聽力,或是二者皆為的原因。

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表示,一般民眾常認為聽力下降是年齡老化的必然結果,但這項研究卻提醒大家,不要忽略了吸菸與聽損之間的關係。遠離香菸與遠離噪音一樣,都是防止失聰的必要措施。

通常聽力受損初期,症狀十分難察覺,但隨著聽力受損的程度日益嚴重,就會逐漸出現單耳或雙耳重聽,聲音聽起來相當模糊的情形,同時常常併發耳鳴且耳鳴的聲音也越來越大。不少人都是聽手機、講電話時,發現左右耳聽聲音的大小不同,或是夜深人靜時,耳鳴聲音吵得無法入睡,同時感覺自己聽力出問題。

事實上,造成耳鳴及聽損的原因,除了最新研究提到的吸菸因素之外,年輕族群喜歡泡KTV、參加演唱會,長時間置身音量大的場合,或是耳機24小時不離身,對聽覺器官都會造成損傷。而上班族工作時間長引起過勞,工作壓力大,造成耳蝸血管的緊張痙攣,也是常見的耳鳴原因。

 

鄭醫師補充:

吸菸行為會造成自由基增加,自由基是老化的頭號殺手,聽損與細胞退化脫不了關係,因此風險提高不難想像,比較讓人訝異的是二手菸造成得聽損風險比吸菸者更高出近一倍,對大部份的二手菸受害者來說,吸二手菸是出於不得已的狀況,長期違反當事人意願,會造成身體更大的壓力,健康風險更為提高。

參考文獻: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Otolaryngology August 2014, Volume 15, Issue 4, pp 663-674

Cigarette Smoking, Passive Smoking,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Hearing Loss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0162-014-0461-0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心回不去!孕期增重應<16公斤

澳洲學者專文介紹,懷孕前體重正常的女性,孕期體重增加最好介於 …

許多人認為女性懷孕時應該「一人吃兩人補」,但是如果陷入這個迷思,拚命吃拼命補,恐怕在懷孕時增加太多體重,將寶寶「卸貨」後,卻發現體重怎麼也卸不掉。澳洲學者專文介紹,懷孕前體重正常的女性,孕期體重增加最好介於11.3~15.9公斤之間,而且營養攝取應重質不重量,避免體重增加過多,產後瘦不下來。

澳洲拉籌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人類營養學資深講師雷吉娜貝斯基(Regina Belski),在澳洲獨立學術機構《對話》(The Conversation)的網站上撰文指出,身體質量指數BMI值不同的婦女,孕期應增加的體重也不同。孕期體重也是一門學問,增加過多除了造成肥胖,也要小心妊娠糖尿病找上門;若體重增加過少,也要注意是否營養素攝取不足等問題。

【孕期體重增加 BMI值為依據】

孕前體重過輕:孕前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後,BMI值低於18.5的女性,孕期應增加的體重約在12.7~18.1公斤間。

孕前體重正常:孕前BMI值介於18.5~24.9之間的女性,孕期應增加體重為11.3~15.9公斤。

孕前體重過重:孕前BMI值在25~29.9之間的女性,孕期應增加體重為6.8~11.3公斤。

孕前體重肥胖:孕前BMI值在30以上的女性,孕期應增加體重為5~9公斤。

另外,懷有雙胞胎或三胞胎的準媽媽,孕期應增加的體重應該再高一點。以體重介於正常值的人來說,約應增加16.8~24.5公斤。

【產後哺育母乳 有助瘦的快】

雷吉娜貝斯基指出,雖然這些體重數聽起來很多,其實,孕期增加的重量是分布到寶寶與媽媽身體上其他部位,包括組織與液體等;肚子裡的寶寶僅佔增加體重的1/3,其他如血液佔了2公斤、乳房組織增加1.5公斤、胎盤0.5公斤,與羊水1公斤等,但是只要控制得宜,多數在產後都可以迅速減掉。

扣除上述部位後,產後所剩的多餘肥肉大約只剩2.5~3.5公斤;如果哺育母乳的話,這些重量很快就可以減掉,因為分泌乳汁與哺育母乳需要許多體力。

【孕期體重增加 過多過少要注意】

雷吉娜貝斯基提醒,如果孕期增加20~25公斤以上,多數都會變成脂肪儲存,產後減肥也會困難許多。除了肥胖以外,還要小心妊娠糖尿病跟其他併發症。但是若懷孕時期體重都沒增加,或是增加太少,也會有風險。孕婦必須注意各種營養素攝取,尤其是葉酸、碘與鐵。

 

 

鄭醫師補充:

 懷孕時體重控制與產後體重控制是同一件事,互為因果。

整體而言,還是要看運前的體重,若是較瘦的人,孕期體重控制大約是12-18公斤,一般體重的人,反而應該更少,大約是11-16公斤。過重的人應該更少,大約是7-11公斤。與我們一般想像的相反,以為體重越重的人,孕期體重應該增加更多,殊不知反而變成一種惡性循環。

 參考原文報導:

http://theconversation.com/health-check-eating-for-two-during-pregnancy-29050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去年底的一篇美國研究分析4-17歲族群發現,2011到2012在美國被診斷為ADHD的病例超過200萬人。相較於2013-14的1百多萬人,高出42%:

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269311.php

目前關於注意力缺損過動症ADHD的診斷,都是以面談觀察評估為主,沒有客觀的檢查方式(包含影像學以及實驗室數據)可以確診,因此遭到誤診,吃冤枉藥物的例子並不少見。

研究人員建議大家(包含家屬以及專業人士),若要提高ADHD的診斷準確率,可以考慮透過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掃描)的檢查來協助減少誤診:

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276150.php

上個月才發表的一篇研究提到,ADHD患者大腦細胞對於鐵的吸收較一般人來得高,因此若能為疑似ADHD個案安排這項檢查,降能大幅減少誤診可能性。測血液中的鐵沒有幫助,因為一般人的血鐵值與ADHD患者的血鐵值相仿,沒有分別。

關鍵是醫師在門診下ADHD診斷,開藥治療時,九成九九不會安排這項檢查(健保也會剔退),因此對ADHD來說仍存有一定比例的誤診率,提醒大家。

參考文獻:

Multimodal MR Imaging of Brain Iron in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Non-invasive Biomarker that Responds to Psychostimulant Treatment? Vitria Adisetiyo et al., published in Radiology, 17 June 2014. DOI: 10.1148/radiol.14140047 Abstract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news release, accessed 17 June 201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運動可助過動兒 提升專注力

多運動,好處多,臺師大研究發現,透過一系列運動處方,能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作用和藥物相似,可抑制過動兒衝動能力,並提升專注力。(陳映竹報導)

 台北馬偕醫院近日曾針對一所小學進行全校篩檢,結果發現,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候群 (Attentional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盛行率高達8.4%,以一班30人計算,每班至少就有2個過動、容易衝動的小朋友。

過動兒在醫學上被認定是大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分泌不足的問題,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目前以藥物治療,臺師大體育學系特聘教授洪聰敏帶領研究團隊,透過腦波檢測來瞭解過動兒運動前後大腦狀態,以每周2次,每次90分鐘的水中有氧運動,發現運動刺激分泌多巴胺、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達到抑制衝動能力與專注力提升,和藥物有一樣的效果。「老人和小朋友的核心缺陷都在前額葉區,老人是退化、過動兒是發展遲緩,運動能提升專注力,讓過動兒能力可接近一般孩童。」

洪聰敏說,未來將進一步的研究,更精確的運動處方,看看能改善過動症到甚麼程度。

鄭醫師補充:

最近在整理一些過動兒的非藥物資料,準備寫下一本書,期間我和一位國內的早療復健科醫師討論到感覺統合(一般坊間所謂的大腦潛能開發)對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改善,他有任何建議?大家知道他的反應嗎?

「這種沒有科學根據的治療,我不建議放在書裡面,臨床上可見療效最多三成,運動改善ADHD的研究還比較多,值得你提出來給大家參考!」

若要提運動改善ADHD的研究非常多,大家不妨參閱以下連結:

1.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724411/

2.Pontifex, M. B., Saliba, B. J., Raine, L. B., Picchietti, D. L., & Hillman, C. H. (in press). Exercise improves behavioral, neurocognitive, and scholastic performance in children with ADHD. Journal of Pediatrics.
Journal of Pediatrics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3.

Neurotox Res. 2012 Feb;21(2):195-209. doi: 10.1007/s12640-011-9260-0. Epub 2011 Aug 18.

Physical exercise alleviates ADHD symptoms: regional deficits and development trajectory.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病 腸道細菌生變

 

美國布里根婦女醫院進行研究發現,當一個人生病、感冒的時候,除了心情會變得很糟糕,腸道細菌也會出現變化。研究人員認為,若了解腸道細菌生態變化,往後或許可以幫助治療、預防腸胃道感染、發炎,

美國布里根婦女醫院臨床與轉譯宏觀基因組學中心主任里昂‧布里為研究資深作者,她表示,腸道細菌細胞比人體細胞數還多十倍以上,當身體受到感染,腸道細菌生態系統、細菌行為就會產生變化,進而對健康造成鉅大影響。

這項研究近日已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PLOSONE)。

研究作者以新型電腦計算方法分析「檸檬酸桿菌」在感染不同階段是否出現變化。檸檬酸桿菌在老鼠身上會引起類似人類食物中毒症狀。研究人員觀察發現,當腸道受感染時,正常細菌會受到干擾,被打散到腸道不同位置。研究顯示,在感染初期、症狀還未出現之前,有種Mucispirillum細菌會減少,有些梭菌目、乳酸菌目細菌則會增加。

研究人員認為,未來醫療人員觀察腸道細菌生態變化,或許就能提早發現感染徵兆,或早一步發現患者腸胃失調、發炎性腸道疾病等病症。此外,從腸道細菌生態變化當中,醫療人員也許可以分辨不同感染類型,將來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將結果應用於臨床診斷、治療。

鄭醫師補充:

腸道菌叢健康與否與免疫力有直接相關。健康腸道菌叢可以刺激腸道免疫系統維持平衡,當一個人失病,免疫系統必然狀況下調,因此菌叢菌叢可以反應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包含快生病或者生病時得腸道菌叢都可能改變,言之成理。然而,要藉由腸道菌叢的變化來預測鍕人是否生病,不僅難符實際做法,而且醫療成本以及時效性都難以支持這樣的做法是直接有效的預防醫學之道,除非日後發展更直接簡單且經濟的檢測方式,否則應該優先考量利用適合自己體質的益生菌種來協助免疫力調控更平衡。此外,已經生病的人更應儘快重建腸道健康的優勢菌種,協助身體更快速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Belzer C, Gerber GK, Roeselers G, Delaney M, DuBois A, et al. (2014) Dynamics of the Microbiota in Response to Host Infection. PLoS ONE 9(7): e95534. doi:10.1371/journal.pone.0095534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95534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mega3有助改善退化性關節炎

食用不健康脂肪,小心造成退化性關節炎更惡化。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進行動物實驗發現,老鼠如果食用大量飽和脂肪、Omega-6脂肪酸,退化性關節炎會變得更嚴重,但老鼠若食用Omega-6脂肪酸搭配一小部份Omega-3脂肪酸,則可以幫助減緩退化性關節炎病情。

這項研究近日已發表於「風溼性年報」期刊。研究認為,不只肥胖會導致退化性關節炎更惡化,食用不健康脂肪也會影響退化性關節炎病情。

研究資深作者美國杜克大學骨科教授法爾許德‧蓋拉克表示,這次研究發現,在肥胖與退化性關節炎關係當中,飲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肥胖是退化性關節炎重要危險因子之一,有些人認為,體重增加會加重關節負荷,因而讓退化性關節炎風險上升。不過這理由很難解釋為什麼像手部關節或其他關節不需要承擔體重重量,卻也會出現退化性關節炎。

過去有研究針對胖老鼠做實驗,結果發現當老鼠缺乏食欲荷爾蒙「瘦素」,就會比較容易出現關節炎。蓋拉克教授指出,由此可知,關節炎風險高低重點或許不在體重增加幅度,而是在於平常到底吃了哪些東西。

在這次研究中,研究人員先讓老鼠關節受傷,這樣容易出現退化性關節炎;接著將老鼠分成食用大量飽和脂肪、吃大量Omega-6脂肪酸及食用Omega-6搭配一點Omega-3脂肪酸補充劑三組。

研究發現,老鼠關節炎病情與飲食息息相關,食用大量飽和脂肪或Omega-6脂肪酸,病情明顯惡化;食用Omega-6搭配小部份Omega-3脂肪酸,關節情況就會好一點,關節炎惡化程度也減緩不少。

鄭醫師補充:

這項研究的老鼠飲食,主要就是模仿大家目前的飲食型態。絕大部分的人平時Omega-6脂肪吃太多了,造成身體必須脂肪酸Omega-3和Omega-62k7比例嚴重失衡,身體更容易發炎,退化性關節炎也更難恢復。

Omega-3脂肪酸的來源包含魚類(包含魚油)、亞麻仁子(油)、核桃、芥花油、海藻等等。

參考文獻:

Farshid Guilak et al. Dietary fatty acid content regulates wound repair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osteoarthritis following joint injury.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July 2014 DOI: 10.1136/annrheumdis-2014-205601

http://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4-07/dumc-o3f070814.php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研究:性成癮者 大腦運作似毒癮

英國劍橋大學團隊日前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線上期刊的研究指出,色情影片引發「強迫性性行為」傾向者腦部的變化,類似毒癮者「看到」毒品時的反應。但研究人員強調,「觀看色情圖片或影片」是否會「成癮」,仍有待更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過去曾有研究指出,約有25分之1的成人可能有強迫性性行為傾向,他們腦中不斷出現有關性的想法、衝動,甚至展現在行為上,已嚴重干擾日常生活、工作及人際關係;而這類性成癮傾向者最常見的行為之一,就是沉迷於觀看色情圖片或影片。

研究人員以「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技術,分析男性受試者在觀看色情影片時,腦部活躍的區域。特別的是,這些受試者都有明顯的「強迫性性行為」,有人曾在上班時觀看色情圖片遭開除,也有人表示觀看色情影片會促使他們召妓,而且開始接觸色情資訊的年齡普遍較低。

結果顯示,受試者在觀看色情影片時,主導情緒的「杏仁核」、影響行為動機的「腹側紋狀體」,以及與「回饋機制」及藥物渴求行為有關的「背側前扣帶迴」等部位,比起一般受試者都特別活躍。

此外,年紀愈小的強迫性性行為傾向者,腹側紋狀體愈活躍;劍橋大學博士維拉蕊佛恩解釋,腹側紋狀體與強迫性、重複性的行為有關,過去多認為可能是造成青少年衝動、危險、犯罪行為的原因之一。

佛恩分析,毒品的圖片會引發毒癮者出現「尋找毒品」的行為,但究其心態,毒癮者並非因「喜歡」,而是因「需要」而尋找毒品。至於色情影片確實引起性成癮傾向者的性慾,但與體育節目影片相比,受試者並未特別「喜歡」色情影片,因此佛恩等人認為,性可能與藥物相同,是透過改變大腦運作及迴路而成癮。

慈善團體惠康基金會神經科學及精神疾病部門負責人約翰威廉斯則表示,該實驗結果較偏向定義這類「性癖好」行為類似強迫症,甚至包括嗜看色情影片、暴食、賭博等,患者會不斷重複「明知有害」的行為,很可能都是腦部類似反應的結果,因此釐清該何時「中斷」這些惡性循環,將是未來的研究重點。

鄭醫師補充:

我在門診遇過性成癮者,的確是一種強迫性疾病,因為腦海經常浮現性的想法,身體也經常充滿性的衝動,若把車子比做身體,性衝動無法控制的身體就是一輛停不下來的車子,一點也不有趣,而且遲早出車禍。性衝動與毒癮控制的大腦區域以及神經傳導物質,都是大腦獎賞中樞(又稱回櫃中樞)部分負責。

這項研究主要是要闡明,性成癮其實就是一種衝動控制困難的疾病。衝動控制有比較好的非藥物治療模式可以協助改善。有興趣的人歡迎和我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

Voon V, Mole TB, Banca P, Porter L, Morris L, et al. (2014) Neural Correlates of Sexual Cue Reactivity in Individuals with and without Compulsive Sexual Behaviours. PLoS ONE 9(7): e102419. doi:10.1371/journal.pone.0102419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102419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