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做惡夢 易精神病

孩子做惡夢,可能成為心理創傷。英國華威大學研究發現,大部分孩子做惡夢,可能有持續性,若無法分辨現實與夢境,或睡眠時有尖叫和四肢抖動,精神病風險大增,研究中呼籲家長,睡前應避免恐懼刺激,一旦發現孩子睡眠有異狀,要能立即輔導,必要時就醫。

研究團隊調查約六千位兒童,藉由詢問父母,研判他們的睡眠情況,最後在確認哪些孩子曾有幻覺、妄想、異常舉動等,結果發現百分之三十七的幼童,曾連續數年有惡夢困擾,十分之一有被嚇醒經驗,通常介於三至七歲之間,如果到十二歲還有連續惡夢困擾,精神疾病風險就高於常人三點五倍。

研究學者狄特爾表示,小孩做惡夢不是太大問題,但連續出現影響正常生活,可能是精神疾病警訊,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證明睡眠與精神疾病有關,但部分理論認為,孩子若無法區別惡夢與現實,當在夢境中受到創傷,就可能影響現實生活,沒有適時輔導給予慰藉,可能變成精神疾病隱憂。

規律正常生活作息是睡眠品質關鍵,家長應該避免讓孩子產生焦慮刺激,例如睡前觀看電視,部分畫面可能引起惡夢,當孩子睡眠時出現異常行為,可以喚醒馬上安慰輔導,降低心理恐懼;透過及早輔導,能夠避免根深蒂固的心理創傷,降低成年後罹患精神疾病機率。

 

鄭醫師補充:

小孩常做噩夢或者夜驚,可能是精神疾病的前兆,這類患者通常有敏感體質,若能針對敏感體質來了解,提早做透過飲食以及營養來調整體質,也能減少精神疾病發生的風險。中年後的睡眠障礙,例如常做噩夢、甚至會半夜出現踢腿或者大叫等症狀,可能是日後巴金森氏症或者失智症的前兆,最好能針對個人做體質的檢測以及因應措施,至少做些預防。

參考文獻:

Fisher HL; Lereya ST; Thompson A; Lewis G; Zammit S; Wolke D. Childhood parasomnias and psychotic experiences at age 12 years in a United Kingdom birth cohort. SLEEP 2014;37(3):475-482.

http://www.journalsleep.org/ViewAbstract.aspx?pid=29352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衛生局建議氣喘高危險學童:抽血檢驗過敏原

 

教育廣播

 



根據臺北市衛生局統計,臺灣地區誘發氣喘的主要過敏原是塵蟎,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使用防蟎家具、維護居家環境的整潔。民眾則可以根據衛生局為臺北市國小新生學童進行篩檢的問卷過濾,檢驗是否為氣喘過敏的高危險群,再進一步抽血檢驗,確認過敏原。


 


六歲的小傑,在季節交替、接觸家中寵物後,常常揉搓鼻子、流鼻水、打噴嚏,而且因為鼻塞影響睡眠,嚴重時甚至出現哮喘症狀,經由醫師評估檢測發現,小傑過敏體質呈陽性反應,引發的過敏原是塵蟎、貓毛和狗毛。臺北市衛生局表示,根據近兩年的氣喘防治過敏篩檢報告發現,臺北市國小新生學童超過兩成為氣喘高危險群,其中,完成抽血檢查者過敏體質陽性反應比率高達七成八,過敏原中,「屋塵類」就超過九成五,而塵蟎則是臺灣誘發氣喘過敏的主要過敏原。因此呼籲民眾使用防蟎家具,維護居家清潔。


 


衛生局在100年度也委託臺北市12家特約醫院進行過敏抽血檢驗服務,呼籲國小新生已經接獲通知,尚未完成抽血檢查的近三千名氣喘過敏高危險群學童,即日起免費受檢。


 

 


都市兒氣喘禍首:蟑螂  


路透 



(路透紐約12日電)住在紐約市不同地區的孩童,罹患氣喘機率為何出現明顯劇烈差異,現已證實可能和蟑螂有關。


 


部分地區的孩童罹患氣喘機率高達19%,相當於每5人中就近1人有氣喘;但也有些地區氣喘罹患率低,僅有3%。


 


在過去,擁擠的交通、工業焚化爐及其他室外空氣污染源,都曾被歸咎為引發氣喘的罪魁禍首。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現在發現,住在氣喘罹患率高的地區,孩童血中有抗蟑螂蛋白抗體的機率為一般的2倍。此跡象顯示,這些孩童暴露在蟑螂叢生的環境當中,很可能對牠們過敏。


 


除此之外,氣喘罹患率高的地區,家中塵土含蟑螂所製造出的過敏原也較多。


 


這項研究作者帕札洛斯基(Matthew Perzanowski)表示,研究提供「進一步證據,證明暴露於蟑螂出沒環境,是引發氣喘的部分因素」。 


 


「即使在紐約這樣的大都會環境中,蟑螂過敏原確實會影響氣喘患病機率。」中央社(翻譯)

 

很多有塵蟎過敏嚴重體質的人到國外(大陸型氣候)過敏症狀都會明顯改善,主要是因為台灣是海島型的國家比較熱及潮濕,這是塵蟎最喜歡的生長環境。至於國外,不適合塵蟎,但蟑螂到處橫行,因此在紐約的都會區作出來的過敏原是蟑螂。但是對身體而言,過敏反應不只一種,而且一般醫療院所的醫師有一部份並不建議作急性過敏原檢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急性過敏原的檢出率極低,以下我整理急性及慢性過敏原檢測及來源彼此之間的差異給大家作參考:


很多人並不清楚過敏原的檢測還分急性與慢性,因為一般醫療院所提供的只有急性過敏原檢測,因此先談大家比較熟悉的急性過敏原檢測。此種檢測針對的是IgE免疫球蛋白。大抵而言,吸入性或接觸性的過敏原居多,像是塵蟎、黴菌、蟑螂排泄物、花粉、動物皮毛或鳥類羽毛,剩下的才是食物。其實急性有過敏的人比率不高,只有1.5%,又因為它屬於終生性的,所以如果明顯的話,兒童時期就會被發現。有急性過敏的人接觸過敏原之後,兩個小時內一定會產生過敏反應,因此這些人自己會知道自己容易對哪些東西有反應。當然,過敏的程度也有分級,嚴重與輕微的過敏造成的反應,當然不一樣。知道哪些急性過敏原,通常我們能做的是敬而遠之,減少被過敏原干擾的機會,此外對一些過敏原可以做減敏治療來改善,醫療上最常提供的是塵蟎的減敏療法,有些人在加原本對貓、狗毛過敏,但經過一段時間,慢慢變得不過敏,這都是急性過敏原藉由過敏原的暴露,慢慢減輕對該過敏原的反應所致,國外曾報導對花生的減敏療法,之前我也曾撰文介紹過,也就是對花生嚴重過敏的人,藉由從每天一天一顆花生開始接觸起,一段時間之後,再增加為每天兩顆,慢慢增加上去,直到最後,一天可以吃到一般人的攝取量。不過這僅限於只有急性過敏,如果該項食物合併有慢性過敏反應,持續接觸,慢性過敏反應仍會讓身體產生慢性過敏反應。


慢性食物過敏與急性過敏大異其趣,除了免疫球蛋白是IgG外,過敏原以食物為主。相對急性過敏而言,慢性食物過敏的比率較高,三成五到四成五的人都有,大人小孩都可能會發生,因為這種過敏可以經由食物調整來改善,所以具有更積極的治療意義。無奈它發生過敏反應的時間是在接觸食物過敏原後的兩個小時以後到24小時甚至是72小時,所以很多人難以去拼湊自己可能對什麼食物有過敏,尤其是它的過敏現象容易被多種食物所引發,因而更增加了瞭解的困難度。所以慢性食物過敏原檢測就扮演了相當關鍵性的角色,一旦我們瞭解什麼是我們的過敏原,藉由寡抗原飲食(輪替性飲食)來讓我們的免疫系統休息,要改善慢性食物過敏的狀況並不難。


氣喘,蕁麻疹或過敏性鼻炎早為大家熟悉那是過敏引起,但是黑眼圈、噁心腹脹、打嗝放屁、腸躁症、便秘、胃炎、肛門搔癢、頻尿、焦慮憂鬱、過動或注意力不集中、失眠、中耳炎、偏頭痛、肌肉關節腫脹或疼痛、眼睛癢、長期疲勞、發育遲緩甚至水腫,這許許多多常常在各科門診找不出並因的毛病,往往就是由過敏所引發,尤其是慢性食物過敏。我在過敏來找碴這本書裡也分享了我過去的一個臨床經驗:不明原因的憂鬱竟與慢性食物過敏有很大的關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這本書來參考,除了我,還有許多其他醫師珍貴的臨床經驗,非常值得一讀再讀。


提醒大家,益生菌或益菌生或者抗氧化物這類可以減少過敏狀況的營養品,原本有其功效,但是一直接觸過敏原而不知的人想改善過敏狀況的速度,絕對不及那些瞭解自己過敏原為何又同時補充類似營養品的人來的快。甚至過敏的狀況嚴重到營養品改善都來不及。許多人在做完急性過敏而找不到任何過敏原時,感到相當沮喪,因為醫師也無法告訴他哪些東西會過敏,其實問題往往都是慢性食物過敏原在作怪啊!所以真正要了解自己的過敏體質及確定過敏原,最好能透過完整的急性及慢性過敏原檢測來著手,針對過敏來源作環境及飲食調整,輔以相關營養補充,配合運動等方式來多管其下,才是過敏的根本解決之道。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快槍俠別棄械!口服藥從1變3分鐘

你和她在兩情繾綣時,是一位「快槍俠」嗎?其實不必害羞,根據一項「早洩盛行率與心理因子的相關性」研究指出,台灣每3位就有1位男性可能有太快射精困擾,容易因而失去自信,甚至「性」福恐提前被OUT!目前透過口服用藥,性交時間已經可以從1分鐘延長為3分鐘。

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高雄榮民總醫院泌尿科簡邦平醫師指出,「早洩」是男性最常見的性功能障礙,盛行率比勃起功能障礙還來的高。但是很多人對於早洩或勃起功能障礙卻分不清楚,其實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男性性功能障礙問題,治療方式也不相同。

分清楚!早洩與勃起功能障礙差別

早洩會造成什麼生理與心理影響?根據一份亞洲跨國(包括澳洲、菲律賓、香港、南韓、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台灣、中國)研究指出,8成早洩男性的伴侶對於性愛滿意度低,希望對方能控制並延長射精時間,甚至有15%伴侶婚姻觸礁是因為早洩,顯見「早洩」已不僅是男性健康問題,甚至已經演變為影響兩性親密互動與情感的殺手之一。

「早洩」是指男性射精控制能力不足,早洩的發生以往被認為純粹是心理問題,但近年醫學界發現可能與腦部控制射精的血清素訊號有密切關係。台北林口長庚泌尿科陳煜醫師表示,因大腦神經反射較快速,導致控制射精的能力較差,使陰莖在預備進入陰道前或剛進入陰道不久後,便在無法控制的情況下完成射精,也就是在射精控制上能力不足。至於容易混淆的勃起功能障礙,則是指陰莖不能夠勃起或於射精前維持勃起的狀況,治療方式也與早洩不同。

判斷有早洩 使用國際早洩診斷工具

如何判斷有早洩問題?簡邦平醫師表示,男性可先利用國際早洩診斷工具PEDT(Premature Ejaculation Diagnostic Tool)了解自身控制射精情況,若分數大於8分就可能有早洩問題,可找泌尿科醫師就醫,診斷了解真正的病因再對症下藥。

早洩治療新突破 口服藥物罩得住

早洩治療已經有新的突破,陳煜醫師表示,過去早洩的治療方式,通常會建議患者採用行為療法,或是服用抗憂鬱藥物,以藥物副作用來延長射精時間,但這些治療方式都未經大規模臨床試驗證實療效,或缺乏長期追蹤證實安全性。目前台灣已核准使用用於治療早洩的口服藥物,研究證實能夠加強患者射精控制的能力,使性生活滿意度明顯改善,也能讓性交時間原本不到1分鐘者,也可以有效延長至3到4分鐘左右。

 

鄭醫師補充:

這種藥物學名為Dapoxetine,中明商品名為必利勁(英文商品名Priligy),是世界上第一隻阻止早洩的藥物。藥物本身肌轉就是藉由抑制血清素的回收,達到增加血清素的作用,延緩射精的時間,其藥理作用類似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抗憂鬱劑:

Government, A. ( 2010). Australian Public Assessment Report for Dapoxetine (D. o. H. a. A. T. G. Administration, Trans.).

據藥廠的研究,這種藥物在體內作用以及清除的時間較快,因此無抗憂鬱效果:

Andersson, K. E., Mulhall, J. P., & Wyllie, M. G. (2006).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features of dapoxetine, a novel drug for 'on-demand' treatment of premature ejaculation. Bju International, 97(2), 311-315. doi: Doi 10.1111/J.1464-410x.2006.05911.X

根據臨床研究,Dapoxetine不像其他類似機轉的抗憂鬱劑,(SSRI)容易造成性功能障礙:

Montejo, A. L., Llorca, G., Izquierdo, J. A., Rico-Villademoros, F., & Psychotr, S. W. G. S. (2001). Incidence of sexual dysfunction associated with antidepressant agents: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of 1022 outpatient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62, 10-21.

然而,抗憂鬱劑(SSRI)經常出現的副作用還是看得到,例如噁心、頭暈、口乾、頭痛、腹瀉或者失眠等等: 

  1. Buvat, J., Tesfaye, F., Rothman, M., Rivas, D. A., & Giuliano, F. (2009). Dapoxet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remature Ejaculation: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in 22 Countries. European Urology, 55(4), 957-968. doi: Doi 10.1016/J.Eururo.2009.01.025
  2.  (2013) « Éjaculation précoce : pas de dapoxétine » http://www.prescrire.org/fr/3/31/48533/0/NewsDetails.aspx

儘管有超過50個國家核准上市,但目前FDA尚未核准。

以上資料提供給大家參考,醫師在開立這種藥物時,不可能清楚詳述藥物的作用機轉以及可能潛在副作用。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氣喘用藥 恐睡眠障礙

使用有些氣喘藥物,小心可能影響睡眠呼吸。美國一項小型研究發現,部分常見氣喘類固醇噴劑或許會造成嚴重睡眠問題,增加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

醫師提醒,氣喘患者睡覺時一旦出現打鼾、睡不好等症狀,最好到醫院接受檢查,以了解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研究作者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學副教授米哈艾拉‧特奧多雷斯庫表示,研究結果顯示,有些氣喘患者使用吸入型類固醇後,很可能誘發睡眠呼吸中止症。

根據美國國家心臟、肺臟與血管研究所資料顯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在睡覺時呼吸會暫停數秒種到數分鐘不等。有的患者睡覺一小時呼吸中止症狀甚至出現三十次之多。多數患者是因為睡覺時呼吸道被堵住或塌陷,因而產生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如果不接受治療,罹患高血壓、心臟病、中風與其他疾病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這項研究只有十八名男女患者參與研究計畫,研究並沒有證明藥物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有因果關係。研究人員認為,未來需要進行更大型研究、多觀察追蹤,才能確認吸入型類固醇是否真會引起睡眠呼吸中止症。

參與研究患者因病情需要每天得使用一千七百六十微克吸入型類固醇藥物。研究人員監測患者睡覺時上呼吸道塌陷狀況,並監測其舌頭功能是否出現異常。其中有三名患者接受核磁共振攝影,結果發現,患者頸部區域脂肪分布、位置有所改變,而這種現象可能導致呼吸道狹窄。

研究結果顯示,所有患者都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現象,舌頭功能、上呼吸道都有異常變化。其中三十五歲以上患者、男性患者、氣喘病情控制不佳患者用藥後睡眠呼吸中止症症狀較為嚴重。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臨床睡眠醫學期刊」。

 

鄭醫師補充:

乍看中文標題,會誤以為又是一篇講述之氣喘擴張劑誘發失眠睡不著的研究,但仔細審視內容會發現,氣喘使用的類固醇藥物導致睡眠呼吸中止兩者之關聯存在,之前比較少見這類研究。

不管如何,氣喘或者過敏患者影響呼吸以及睡眠的狀況,在醫療上以及累積的研究皆清楚揭露彼此之關聯。因此,有過敏或者氣喘患者,白天精神不佳,建議最好透過睡眠檢測來了解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的困擾,透過相關治療早日改善,避免後續慢性疾患的產生,也是至關緊要的預防醫學範疇。

參考文獻:

Teodorescu M; Xie A; A. Sorkness CA; Robbins J; Reeder S; Gong Y; Fedie JE; Sexton A; Miller B; Huard T; Hind J; Bioty N; Peterson E; Kunselman SJ; Chinchilli VM; Soler X; Ramsdell J; Loredo J; Israel E; Eckert DJ; Malhotra A. Effects of inhaled fluticasone on upper airway during sleep and wakefulness in asthma: a pilot study. J Clin Sleep Med 2014;10(2):183-193.

http://www.aasmnet.org/jcsm/ViewAbstract.aspx?pid=29338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婦常吸二手菸 增加流產、死胎及併發症風險

 

孕婦最好避開二手菸。美國研究發現,孕婦如果常吸到二手菸,很容易增加流產、胎死腹中與其他生產併發症風險。

研究顯示,懷孕女性越常吸二手菸、接觸二手菸時間越多,發生流產、死產等風險就越高。

美國羅斯威爾公園癌症研究所研究團隊以八萬多名更年期女性為研究對象。數據顯示,這些女性都至少懷孕過一次,其中百分之六點三有抽菸習慣,百分之四十三的人過去曾經抽菸,還有大約百分之五十一的人為非抽菸者,過去、現在都不曾抽菸。

研究人員評估非抽菸女性在兒童、成年時期曾接觸多少二手菸,無論是居家還是工作環境都列入評估範圍。

研究人員發現,與非抽菸者相比,在生育年齡曾抽菸的女性流產風險增加約百分之十六,胎死腹中風險增加百分之四十四,產生子宮外孕的機率也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三。

研究也發現,不抽菸女性一旦接觸二手菸,產生懷孕併發症風險也會跟著上升,接觸二手菸時間越長,風險就越高。如果女性從兒童時期就開始接觸二手菸,接觸二手菸時間達十年以上,或者在二手菸環境工作超過十年、在居家環境吸二手菸達二十年以上,出現懷孕併發症的風險就會大幅增加。

研究指出,長時間吸二手菸女性流產機率會增加百分之十七,胎死腹中機率會增加百分之五十五,子宮外孕機率更上升百分之六十一。年輕、教育程度較高女性較不會產生懷孕併發症。研究成果已發表於「香菸管制」期刊(Tobacco Control)。

 

鄭醫師補充:

不只是吸菸,二手菸也是菸,對生產同樣不利。因此除了孕婦本身不吸菸外,家人最好也能避免在室內吸菸,能戒菸最好。

參考文獻:

Associations of lifetime active and passive smoking with spontaneous abortion, stillbirth and tubal ectopic pregnancy: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ata from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 Andrew Hyland,
  • Kenneth M Piazza,
  • Kathleen M Hovey,
  • Judith K Ockene,
  • Christopher A Andrews,
  • Cheryl Rivard,
  • Jean Wactawski-Wende

Tob Control tobaccocontrol-2013-051458Published Online First: 26 February 2014 doi:10.1136/tobaccocontrol-2013-051458

http://tobaccocontrol.bmj.com/content/early/2014/02/05/tobaccocontrol-2013-051458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比想像中毒! 吸食大麻會致死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吸食大麻也可能致死!德國團隊發表於《國際法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2名30歲以下、毫無心臟病或任何神經性疾病病史的男性,在吸食大麻後因心律不整猝死,初步研判死因為體內造成愉悅感的成分四氫大麻酚(THC)濃度過高,導致血液性中毒。專家表示,大麻對心血管造成的傷害超乎想像,本身或家族有心臟病史者不宜嘗試。

德國杜塞道夫與法蘭克福大學附設醫院團隊,日前確認2名年輕男性死於吸食大麻;杜塞道夫大學醫院醫師班諾哈登接受《美聯社》訪問時表示,在經過「非常嚴謹」的病理解剖、基因、毒理學、組織學等檢驗後,研究人員排除其他可能死因,確認患者在臨死前出現嚴重心律不整,以及呼吸困難的症狀,是血液中THC濃度過高引發的中毒反應所致。

哈登解釋,大麻致死較其他非法藥物濫用案例難以界定的原因在於,大麻更接近香菸,這也是美國總統歐巴馬日前公開表示「酒精可能比大麻更危險」的立論根據;且過去吸食大麻造成嚴重傷害的案例,多有藥物混用的情形;至於大麻內含較香菸多出3至4倍的焦油,係在燃燒吸入後提高罹癌風險,並不會直接致死。

該研究指出,由2名死者血液中的高濃度THC評估,他們在死前數小時都曾經吸食大麻;事實上,英國在1月底時傳出該國首例吸食大麻致死的女性案例,是1名31歲、育有3名子女的年輕母親,她從2013年10月起開始在睡前吸食大麻幫助入眠。該女性血液中的THC含量偏高,當時也被判定為血液中毒。

儘管這3名死於吸食大麻的年輕患者都沒有心臟病史,也沒有「離子通道疾病」,也就是部分基因缺陷,導致腦部神經或全身肌肉細胞無法正常運作、例如「重症肌無力」等疾病;英國獨立毒品科學委員會主席大衛努特認為,血液中高濃度的THC極可能造成某種目前醫學還不清楚的心肌離子通道功能受損,才會引發嚴重的心律不整。

根據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院發表的報告指出,吸食大麻後心跳會有20至100%不等的加速,造成吸食後1小時心臟病發的機率是平常的4.8倍;努特表示,本身或家族有心臟病史者,心血管功能因吸食大麻受損的風險較高,大眾應提高對大麻藥害的警覺。

 

鄭醫師補充:

 

對一些毒品濫用者而言,大麻是軟性毒品,非常安全,然而上述報導提醒我們:吸食大麻,可能導致心律不整的致死風險,即便原來沒有心臟病的家族史或者基因問題的人,同樣潛在致死風險。

 

參考文獻:

Sudden unexpected death under acute influence of cannabis

 

Benno Hartung, Silke Kauferstein, Stefanie Ritz-Timme, Thomas Daldrup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 14 February 2014 (10.1016/j.forsciint.2014.02.001)

 

http://www.fsijournal.org/article/S0379-0738(14)00054-1/abstract

參考外電新聞:

http://www.cbsnews.com/news/marijuana-triggered-deaths-of-two-men-study-says/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研究:名字簡單易讀 較易讓人信任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近期有項研究發現,對於英美語系國家的人而言,會較容易相信名字唸起來順口易讀的陌生人,若是名字讓人較難唸出口,則較難取得他人的信任。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加州大學研究人員進行一項實驗,虛構多組世界各地的姓名,包括中東、亞洲及歐洲等,每組都是有一個較為難讀、一個則簡單好唸,並設定不同的情境,以了解受測試者會選擇相信何者。

測試結果發現,受測試者較會相信姓名輕鬆好唸的陌生人說的話是實話,也被認為較親切、可靠、安全。研究人員指出,因為人們在接收新資訊時,會自動將其歸類成容易與困難兩類。

另外,研究人員表示,就好比食物添加劑,名稱較簡單的也會被認為較安全,名稱唸起來較困難的則會帶給人危險的感覺。此項研究也被刊登於《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上。

 

鄭醫師補充:

有趣的研究,給想改名或者準備幫小孩取名字的父母一個參考。當然,長期下來,能否取得別人的信任,仍在於行為的結果,不能單靠名字。

參考文獻:

 Newman EJ, Sanson M, Miller EK, Quigley-McBride A, Foster JL, et al. (2014) People with Easier to Pronounce Names Promote Truthiness of Claims. PLoS ONE 9(2): e88671. doi:10.1371/journal.pone.0088671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88671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剖腹產孩子 過重機率較高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肥胖孩子與剖腹產有關!英國的研究指出,剖腹生產的孩子未來體重較重,與正常分娩的孩子相比,肥胖的機率上升25%。研究員指出,自然生產可改善嬰孩的新陳代謝、腸胃健康及脂肪儲存,但剖腹產則無法帶來這些效益,有鑑於全球剖腹生產的孕婦逐年增加,孕母應該事先了解相關負面風險。

剖腹生產愈來愈普遍,造成的原因很多,包括一些女性不想忍受疼痛、高齡產婦分娩困難、孕母想有一個較輕鬆的生產過程等。據統計,有7%的剖腹生產並非出於必要。

倫敦帝國學院研究員進行一項大規模研究,分析全球10個不同國家過去15項研究,蒐集的15萬筆生產資料。研究員發現,剖腹產的孩子未來「過重」的機率增加26%、「肥胖」的機率增加22%。他們的BMI指數也較非剖腹產者平均高出0.5分。

領導研究的穆迪教授說:「在某些情況下,剖腹生產是對母親及胎兒最好的生產方式,它有時甚至可以挽救性命;然而,我們必須了解剖腹產的長期影響,才能對想進行剖腹產的母親提供最好的建議。」

研究員海迪說,自然生產較可提升孩子未來的新陳代謝能力。舉例來說,嬰兒在自然生產時會受到壓力,讓體內的壓力賀爾蒙增加,進而提升生理功能。自然分娩也會影響腸胃內的細菌,間接影響新陳代謝及脂肪的儲存。

英國皇家助產學院的醫療顧問喬基寧表示,此研究指出剖腹生產的負面風險,而女性應仔細考慮是否要進行剖腹生產。她說:「在醫療考量下,某些剖腹產是必的,但也有很多與醫療無關。我們鼓勵婦女做非緊急剖腹產前,仔細思考並權衡科學證據。」

此研究發表在《PLoS ONE》期刊。

 

鄭醫師補充:

剖腹產可能增加下一代的健康風險,本地的狀況長期存在一種狀況:非適應症的剖腹產比例過高,對準媽媽或者孕婦來說,能自然生產的話,儘量避免剖腹產。

參考文獻:

Darmasseelane K, Hyde MJ, Santhakumaran S, Gale C, Modi N (2014) Mode of Delivery and Offspring Body Mass Index,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Adult Lif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LoS ONE 9(2): e87896. doi:10.1371/journal.pone.0087896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87896;jsessionid=E68B8D151B68F485918A8EC873449276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子年齡差越大 子精神病風險增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研究發現,小孩健康與父親年紀息息相關,父親年紀越大,孩子精神病罹患率越高,原因是異常精子增加,呼籲計畫生育應該趁早,但反對學者認為,父親有一定年紀,收入比較穩定,想法相較成熟,能良好教育下一代,好處大於風險,不鼓勵男性太早生育下一代。

研究中統計二六○萬人,比對兄弟姊妹的健康差異,比較父親二十四歲時出生的孩子,父親四十五歲時出生的孩子,後者過動症比率上升十三倍,躁鬱症罹患率提高二十五倍,自殺與毒品問題增加二‧五倍,學校成績表現也比較差;研究人員擔心,不良基因不見得會立刻顯現,再下一代擁有精神疾病風險一定會大幅增加。

男性性器官發育成熟後,睪丸能夠不斷製造精子維持生育能力,但長時間不斷基因分裂很容易發生錯誤,因此男性年紀越大,精子不良率也就越高,研究人員布萊恩博士說,研究意義在於延遲生育會提高後代精神疾病比率,衛生機關應多加思考,延遲生育所帶來的社會風險,做出合適的改善政策。

但反對意見學者認為風險不高,英國精神病學者詹姆士博士表示,不應該專注男性生育年紀,不論精神病風險加倍或更高,真正受影響人數仍然不多,依照研究結果推斷,未來精神病患可能高速成長,但目前沒有這項趨勢;然而年紀較大的父親,社經地位比較穩固,思考想法比較成熟,能讓孩子穩健成長。

 

 

鄭醫師補充:

過去有研究發現,小孩的父親在四十五歲後誕生,自閉以及精神分裂症的風險增加。這篇大規模的研究統計則把小孩罹患過動症、躁鬱症、自殺以及毒品使用的發生率做分析,結果發現跟24歲以前生小孩的父親相比,後來追蹤發現小孩精神疾患的發生風險明顯提高。

因此生兒育女千萬別太遲,否則錯過適當生育年齡(包含父親),為小孩日後埋下的身心健康風險,屆時要協助小孩處理,可能更加耗費心力。

參考文獻:

Brian M. D’Onofrio, Martin E. Rickert, Emma Frans, Ralf Kuja-Halkola, Catarina Almqvist, Arvid Sjölander, Henrik Larsson, Paul Lichtenstein. Paternal Age at Childbearing and Offspring Psychiatric and Academic Morbidity. JAMA Psychiatry, 2014 (in press) DOI: 10.1001/jamapsychiatry.2013.4525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飲食地雷 1歲前少碰3類食物

 

剛誕生的小baby就像天使一樣可愛,但是這樣脆弱的小生命,需要爸媽的百般呵護與細心照料,才能安全長大,根據美國兒科學會(APP)建議,嬰兒出生6個月內哺餵母乳,是最好的方式,而過了6個月之後,漸漸可以開始食用其他東西,這時爸媽也會開始頭痛,究竟哪一些食物寶寶可以吃,哪一些又是不能碰的地雷呢?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給予的建議,嬰兒最好自4~6個月大起,再開始食用副食品。因為此時消化系統的發育已有基本能力,家長可以準備流質、糊狀至泥狀的食品餵食。不但可以補充額外營養,還能訓練寶寶吞嚥和咀嚼的能力。

不過,雖然可以開始進食其他東西,仍要注意要以「全熟」的食物為主,特別是肉類、肝臟、魚、蛋或海鮮等食物,才能避免一不小心讓寶寶感染到細菌,造成拉肚子的症狀。

 

【1歲前寶寶 三大常見飲食地雷】

1.想讓小寶寶喝最營養的鮮奶?反而易消化不良

1歲前的小孩儘量別飲用鮮奶。美國小兒科健康兒童網站指出,鮮奶中含有多種礦物質及蛋白質,像是結構較大的酪蛋白分子,但1歲前的寶寶腸胃功能還無法完全分解、吸收,且腸道分泌的乳糖酵素仍不足以分解乳糖,恐怕反而容易造成疾病或產生不適症狀。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家長,也別給小嬰兒飲用果汁,其中含有高量糖份,對於寶寶的腸胃吸收也會造成影響。

2.蜂蜜營養高又甜甜的,寶寶最愛?小心病菌感染

蜂蜜、玉米糖漿不建議讓1歲以下小孩食用。蜂蜜在製造過程中為了避免營養成份遭到破壞,因此沒有經過高溫殺菌消毒的程序,有可能存有肉毒桿菌感染的危機,而1歲以下的寶寶免疫系統及腸道菌叢都未發育齊全,感染風險更高。不過1歲之後的寶寶,倒是可以讓他們吃點蜂蜜,因為蜂蜜富含許多天然微量元素,還能幫助寶寶排軟便,避免便祕危機。

3.花生醬寶寶應該也可以吃?恐有過敏危機

小嬰兒最好避免食用花生醬。家中有過敏家族病史,要小心孩子可能也會有同樣的過敏原。在食物的方面,花生就是一大過敏因子,且堅硬的花生乾果類,小孩子本就不易入口,加上花生本身含有花生油酸,會促進人體易發炎的症狀,因此小嬰兒最好避免食用這類堅硬又有過敏因子的食物。

 

鄭醫師補充:

簡單來說:六個月大前,以母乳為主,過了六個月,副食品可以添加,但鮮奶、果汁、蜂蜜以及花生等食物最好避免,預防感染、消化吸收不良或者過敏等狀況。副食品必須是熟食,避免寶寶免疫力不佳被感染。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適度阻力、重量訓練 增加老人睪固酮濃度

適度的阻力或重量訓練,可增加年長男性體內的睪固酮濃度。日本立命館大學教授佐藤浩司團隊表示,適度的肌肉訓練刺激身體產生較多睪固酮,可改善睪固酮數值偏低者的健康。

年紀不大卻睪固酮低下,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環境荷爾蒙容易干擾人類荷爾蒙的分泌。肥胖已知易降低睪固酮等男性荷爾蒙的製造,但導致其低下的原因不限於肥胖。

男性如果懷疑自己睪固酮不足,醫師會就性慾、性功能、活力、體耐力、身高是否變矮、是否覺得生活無樂趣、是否有悲傷或沮喪感、運動能力、工作表現、晚餐後是否易打瞌睡等問題進行初步篩檢。

醫師指出,相關症狀符合加上抽血證實體內睪固酮濃度低下,可由醫師判斷是否適合睪固酮補充療法。性功能改善只是補充睪固酮的臨床效果之一,大多數患者在治療後,體力改善,身體肌肉質量和骨質密度增加。

然而隨意補充也有健康風險,過量可能加速攝護腺癌轉移,部分人補充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減少,故患者仍需與醫師充分討論,進行詳細評估後才能補充。

 

鄭醫師補充:

對中年以上男性來說,肥胖,往往是睪固酮下降的警訊,尤其合併出現類似男性更年期症狀的話,恐怕出現機率更高,最直接的確認方式便是抽血檢測。

重量訓練可以幫助即使沒有幫助減重,但把脂肪重量轉換成肌肉,直接的收穫不只是提高睪固酮而已,而能增加新陳代謝,協助血糖控制、維持體溫、增加抵抗力,一舉數得。

參考文獻:

  • Koji Sato,
  • Motoyuki Iemitsu,
  • Kenji Matsutani,
  • Toshiyuki Kurihara,
  • Takafumi Hamaoka,
  • and Satoshi Fujita

Resistance training restores muscle sex steroid hormone steroidogenesis in older men FASEB J fj.13-245480;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January 17, 2014, doi:10.1096/fj.13-245480

http://www.fasebj.org/content/early/2014/01/17/fj.13-245480.abstract?sid=72ee2cf8-a672-4fda-960e-cd002c7720d4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血壓要量雙手 差太多心血管風險增

台灣十大死因當中,心臟病排名第二,僅次於癌症。在美國,心臟病也奪去不少人性命。醫師、學者都希望可能找到方法減少心臟病風險因子,降低心臟病發生率。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兩隻手臂血壓收縮壓如果相差超過十毫米汞柱(mmHg),往後出現心血管疾病風險就會大大增加,建議量血壓時,不要只量一手血壓,最好測量兩手血壓,相互比較,當發現兩手血壓值相差過大,就得提高警覺。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三月號「美國醫學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血壓是重要健康參考指標,多數人在測量血壓時,只量一手血壓。不過這次研究發現,兩手手臂收縮壓若差距超過十毫米汞柱,患者就會比較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

美國麻州綜合醫院心血管與中風照護研究所研究人員以「佛雷明漢心臟研究」中的三千三百九十人圍觀察對象,這些人年齡都在四十歲以上,參與研究時都沒有罹患任何心血管疾病。研究人員追蹤發現,當兩隻手血壓收縮壓出現明顯差異,往後心血管疾病發作風險就會大幅上升。

研究人員認為,從研究結果來看,兩手血壓收縮壓差異過大似乎可被視為心血管疾病風險指標。研究人員也發現,年紀大的人較容易出現兩手收縮壓差距過大問題,像糖尿病患者、血壓收縮壓較高的人,以及總膽固醇濃度較高的人也都比較容易產生這種現象。

 

鄭醫師補充:

為什麼兩臂的血壓值相差過大,心血管風險增加?這項概念,早在我還在讀醫學院時,資深的心臟科教授便提出這樣的說法。原因在於兩臂的血管供應從心臟出來屬於不同分支,一旦兩臂血壓相差過大時,表示大動脈出現狹窄,當然就是心血管疾病的警訊了。

參考文獻:

Ido Weinberg, Philimon Gona, Christopher J. O'Donnell, Michael R. Jaff, Joanne M. Murabito.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Arm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 127 (3): 209 DOI: 10.1016/j.amjmed.2013.10.027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抗憂鬱藥物副作用出現率 比預料中多得多

英國最新研究顯示,抗憂鬱藥物可能產生自殺念頭、性功能障礙、情緒麻木等副作用,藥物副作用出現比率比過去所想來得普及。

英國利物浦大學研究團隊針對一千八百二十九人進行問卷調查,這些人都曾接受抗憂鬱藥物處方治療。結果發現,在有些族群中有超過半數比率精神疾病症狀是由藥物引起。研究人員認為,醫界、身心疾病患者、民眾要多關心這些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問題,若在處方箋以外使用這些藥物,問題可能更嚴重。

心理學研究所教授、精神科醫師約翰‧雷德為研究首席作者,他表示,使用抗憂鬱藥物對付感傷、沮喪情緒的人越來越多,簡直到了很誇張的地步,在有些國家,每十人就有一人在使用抗憂鬱藥物。抗憂鬱藥物除了可能產生體重增加、噁心等生理副作用,也可能對精神、人際交往造成影響,不過多數人都忽略這些身心方面的副作用,從調查結果來看,這些副作用似乎越來越普遍。

研究人員發現,十八到二十五歲用藥族群當中,有超過一半的人用藥後曾出現自殺念頭、性功能障礙等問題,也有不少人產生情緒麻木問題。不過有逾八成的人認為藥物的確幫助他們舒緩憂鬱情緒。

研究發表於「精神病學研究」期刊。

 

 

鄭醫師補充:

這篇報導提到的抗憂鬱劑副作用,我在部落格曾多次PO提醒以及討論過,很多人在服抗憂鬱劑前,並未獲得醫師得事先衛教或者告知,拿藥時,而沒有原廠的藥物說明仿單,因此往往等服用抗憂鬱劑藥物出現副作用時,才開始感覺不大對勁,甚至感覺更糟。如能及早發現,透過有經驗的專業醫師協助,可能還好,但如果把藥物副作用誤以為是病況惡化,後果難以想像。

憂鬱症是多重原因造成的結果,神經傳導物質失衡也可能是其中的一項原因但非全部,能藉由完整的身心評估找出原因,針對原因來處理,才是根本解決之道。相關專業資訊,包含憂鬱症的成因以及藥物可能的副作用,可以參閱拙著:除了開藥單,我還能做什麼?

參考文獻:

John Read, Claire Cartwright, Kerry Gibson. Adverse emotional and interpersonal effects reported by 1829 New Zealanders while taking antidepressants. Psychiatry Research, 2014; DOI: 10.1016/j.psychres.2014.01.042

  此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增加精神科的看診恐懼。任何科的藥物治療,就如同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一般,如能先掌握可能出現的潛在不良反應,必然有利於醫病溝通,在最低的藥物種類及劑量下,達到治療最佳化,創造醫病雙贏!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想傷男人自尊 研究:幫他開門

〔編譯詹立群/綜合報導〕心理學家宣稱,幫一個男人開門,會減損他的男子氣概,讓他「很洩氣」。

被開門者 看起來脆弱

美國印地安納州普渡大學博士凱莉與麥卡提在「社會影響(Social Influence)」期刊發表論文,表示若一個男人想要撂倒他的敵人,只要幫他開門就行了;因為幫女性開門會被視為紳士,幫男人開門卻有損他的自尊,也暗示著被開門的人外觀看起來很脆弱、需要幫助。

研究找來221名男女接受實驗,在兩棟大學建築物入口處接受人家開門或幫人家開門,之後馬上接受問答,讓人分析他們自尊與自信心的高低。

研究指出,沒有證據顯示男人在幫女士開門時,女性心理會受到影響,而女性普遍較男性更喜歡人家幫忙開門,但文章未提及,若女性幫女性開門時有什麼影響,也尚未論及若開門者身為下屬、接受服務的上司心理變化;專家說,突如其來、有違傳統男女性別角色的幫助行動,確實會給人很大衝擊,原本看來微小而無害的行為,實際上是有殺傷力的。

去年布魯塞爾研究發現,一個簡單友善的拍肩膀動作,有時卻令受者感覺沒那麼友善,因為那會讓被拍者處於「臣服的地位」,而普渡大學是首度研究「幫人開門」行動對人類心理的影響。

 

鄭醫師補充:

反向思考一下:

如果已經知道其他人做這個動作的意圖何在,當事人也不為所動,想要挫人銳氣效果就有限了。

適當求助,並非弱者表現。硬撐,反而惹出一身腥,結果反而更糟!

參考文獻:

Megan McCarty and Janice R. Kelly (2014). When door holding harms: gender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non-normative help. Social Influence DOI: 10.1080/15534510.2013.869252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當紙片人!美國防癌黃金7守則

 

長生不老像神話般難以實現,但是健康的活到生命的盡頭,也是一種幸福;隨著科技文明的演變,過去被視為不治之症的癌症,漸漸地也有了許多治療方法,當然在這之前,如何學會照顧健康、預防癌症更為重要。美國癌症研究機構與世界癌症研究中心共同發表的研究結果歸納了7點防癌黃金守則,可以減少2成罹癌機率。

6年長期觀察,飲食是癌症重要關鍵

根據英國《Express》新聞網站報導,由英國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

負責著手研究,共觀察38萬名民眾的飲食生活習慣長達6年後發現,只要遵守7個守則,包括搭配運動頻率與控制酒精攝取量,在循環系統或呼吸系統疾病、中風、心絞痛致死的比例上,減少了34%;顯示生活上只要做稍稍改變,就可以對健康造成大幅影響。

刊於「美國臨床營養學刊」(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的研究報告指出,7個防癌黃金守則如下:

1.保持好身材。不用當紙片人或是皮包骨,指要讓體重值落在健康範圍內即可。

2.每天至少要讓自己的身體活動30分鐘。

3.對於高脂肪、含糖加工食物、低纖食物要限制攝取量,並避免含糖飲料。

4.吃各式各樣的蔬菜、水果、全麥、豆類。天天5蔬果,多吃穀物類。

5.紅肉(牛、豬、羊)少吃。一周控制在500克以內,並避免加工過的肉製品例如火腿、沙拉米(salami)和培根。

6.少喝酒。男性一天2份、女性一天1份酒精量。

7.婦女親自哺乳至少6個月的時間。

研究人員指出,第1點與第4點是防癌的黃金關鍵,多項研究報告都發現蔬果的攝取量與癌症發生率有十分密切的關係。而對於第7點女性哺乳,則是研究首次發現女性哺乳至少6個月,可降低10%癌症死亡率與17%的循環系統疾病。

雖然還需要進一步更深入的研究,但這次的調查結果充分佐證飲食與運動對於預防癌症發生的重要性,呼籲民眾只要在生活上多注意一些小地方,並持之以恆,要長命百歲活的健康,並不像想像中的難!

 

 

鄭醫師補充:

這七項要點,說難不難,但要做到,也需花點力氣才能培養相關的健康生活飲食慣性。

原文報導以及參考文獻:

1.http://www.express.co.uk/news/health/395570/7-golden-rules-to-live-longer-Anti-cancer-plan-adds-years-to-life-says-new-study

2.

  • Charlotte N Steins Bisschop,
  • Carla H van Gils,
  • Marleen J Emaus,
  • H Bas Bueno-de-Mesquita,
  • Evelyn M Monninkhof,
  • Heiner Boeing,
  • Krasmira Aleksandrova,
  • Mazda Jenab,
  • Teresa Norat,
  • Elio Riboli,
  • Marie-Christine Boutron-Rualt,
  • Guy Fagherazzi,
  • Antoine Racine,
  • Domenico Palli,
  • Vittorio Krogh,
  • Rosario Tumino,
  • Alessio Naccarati,
  • Amalia Mattiello,
  • Marcial Vicente Argüelles,
  • Maria José Sanchez,
  • Maria José Tormo,
  • Eva Ardanaz,
  • Miren Dorronsoro,
  • Catalina Bonet,
  • Kay-Tee Khaw,
  • Tim Key,
  • Antonia Trichopoulou,
  • Philippos Orfanos,
  • Androniki Naska,
  • Rudolph R Kaaks,
  • Annekatrin Lukanova,
  • Tobias Pischon,
  • Ingrid Ljuslinder,
  • Karin Jirström,
  • Bodil Ohlsson,
  • Kim Overvad,
  • Tina Landsvig Berentzen,
  • Jytte Halkjaer,
  • Anne Tjonneland,
  • Elisabete Weiderpass,
  • Guri Skeie,
  • Tonje Braaten,
  • Peter D Siersema,
  • Heinz Freisling,
  • Pietro Ferrari,
  • Petra HM Peeters,
  • and Anne M May

Weight change later in life and colon and rectal cancer risk in participants in the EPIC-PANACEA study Am J Clin Nutr 2014 99: 1 139-147; First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13, 2013. doi:10.3945/ajcn.113.066530

http://ajcn.nutrition.org/content/99/1/139.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