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鉛暴露可能引發精神分裂症

作者: 莫聞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3年6月11日 上午3:38

摘譯自2013年6月5日ENS紐約報導,江惟真、莫聞編譯,蔡麗伶審校


科學界首度於動物實驗發現,暴露於環境中的重金屬鉛可能引起嚴重的心理疾患──精神分裂症。



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衛學院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合作,以人類的精神分裂症相關基因培育出基因轉殖小鼠,並讓這些小鼠從小暴露於鉛環境。結果發現,些基因轉殖小鼠出現精神分裂症的行為症狀,腦部結構也出現與精神分裂症相同的變化。


此研究標題為〈基因-環境互動研究:長期暴露於鉛環境之DISC1基因轉 殖小鼠出現性別差異精神分裂和相關心理疾患症狀〉(Chronic Exposure of Mutant DISC1 Mice to Lead Produces Sex-Dependent Abnormalities Consistent With Schizophrenia and Related Mental Disorders: A 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 Study),發表於本期國際期刊《精深分裂通訊》(Schizophrenia Bulletin)。


研究的主要作者、梅爾曼公衛學院院長Tomas Guilarte博士指出,「動物實驗模式為精神分裂症的生理過程提供了重要的指引。」研究者們也認為,研究結果有助於進一步瞭解基因和環境間複雜的交互作用引發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患的風險。


研究者們指出,此研究結果顯示心理疾患症狀乃是暴露於鉛毒素和基因風險因子兩者共同作用所造成。


精神分裂症是能讓腦部喪失功能的嚴重慢性疾病,從古至今持續影響著人類。典型症狀包括幻聽、偏執和幻覺,混亂的言語和思考以及社交與職能的失能,好發於成年早期。約有1%的美國人罹患此疾病。 實驗方法:以突變過的DISC1基因植入老鼠做測試


Guilarte和梅爾曼公衛學院的科學家團隊早在2004年就提出,人類在胎兒時期鉛曝露和出生後罹患精神分裂症風險增高有關,只是科學家仍不清楚鉛如何引發疾病的歷程。


Guilarte認為答案就在於鉛分子對NMDA受器(N-甲基-D-天門冬胺酸受器,NMDA receptor)直接的抑制效果──NMDA受器是大腦中攸關腦部發育、學習與記憶功能的連結點;實驗鼠研究顯示,鉛會讓NMDA受體變為遲鈍。


Guilarte在最新研究中的實驗發法是,他將突變的罹病風險基因DISC1 (Disrupted-in-Schizophrenia-1)植入第一群實驗鼠,並將第一群分成兩組,一組餵食鉛污染的飼料,一組餵食不含鉛的一般飼料;兩組各半。


另外,Guilarte再將把未植入突變DISC1基因的老鼠作為第二群,同樣分為含鉛飼料組與不含鉛飼料組,兩組各半。


所有的實驗鼠都接上行為測量儀器,並用核磁共振攝影(MRI)檢視其腦部運行。


結果顯示,植入突變DISC1基因並餵食含鉛飼料的小鼠,施打神經興奮劑後,顯現出高度的過動(hyperactivity ),並且,即使先給予聲音提示,也比較壓抑不住施予噪音刺激後的驚嚇反應。此外,突變基因鼠的側腦室(內含腦脊液的空間)也明顯較第二群偏大。


研究者指出,「這些結果正是反映人類精神分裂症的癥狀。」 鉛污染源:汽車廢氣、廠房、塗料


美國政府從1973年起逐漸調降汽油中的鉛含量,到了1996年更完全禁止含鉛汽油。不過紐約州衛生局指出,汽車所排放的廢氣和道路旁土壤的混合物中,至今仍含有鉛。鬧區附近住家土壤中的鉛含量可能更高。


紐約州衛生局也警告,金屬冶煉廠、電池製造廠等廠房中的鉛會飄散在空氣中,進入住家周圍的土壤,尤其是這些工廠附近的住家。建築物外含鉛塗料的碎屑 亦可能進入建築物周圍的土壤中,整修房屋時若未小心施工,會讓含鉛塗料污染土壤的問題更為嚴重。一旦土壤中含有鉛,風揚起塵土時就會把鉛吹入家中和庭院。 更多環境毒物、基因、影響時機仍有待探究


基因和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患的關係,學術上已經完整確立,但是環境中毒素和心理疾患間的關係仍有待進一步探討。此研究僅針對精神分裂症進行,實際上 牽涉的層面可能更廣。Guilarte博士說,「我們指略知皮毛,這次研究著重在鉛,但環境中仍有其他毒素會干擾腦中NMDAR受體的運作。」


例如環芳香烴(PAHs,多環芳香族化合物,是由2~7個不等的苯環所組成的線狀、角狀或一團狀的化學結構物)就是潛在的空氣污染毒物之一。 PAHs是石油、媒、瀝青的成份之一,也是燃燒化石燃料和生質燃料的副產物。研究顯示高溫烘烤過的肉和燻魚中,都含有相當多的PAHs。PAHs受關注是 因為其中一些化合物會致癌、誘導基因突變,並已知會導致發育中胎兒的生理缺陷。


Guilarte指出DISC1只是與精神分裂症有關的基因之一,「可能還有一些基因也有關係。」


透過進一步的研究,或許能釐清環境因子和基因分別/或交互作用對促成精神分裂症的貢獻,或是否有其他心理問題交織其中。


例如Guilarte一項進行中的研究,正著手探討鉛曝露是否是造成某種專門神經元(parvalbumin-positive GABA 中間神經元)缺陷的單一因子──目前已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此種神經元有受到影響。


科學家也希望能定位出鉛曝露影響的關鍵時期,不論是胎兒出生前、出生後,或兩者皆是。


這份報告的研究者還包括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 Bagrat Abazyan,以及該醫學院行為神經生理學暨神經免疫學研究室主任 Mikhail Pletnikov(負責操作DISC1基因鼠實驗)。神經影像學則由該大學放射科 Susumu Mori博士負責。研究經費由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之下的國家環境衛生科學院(NIEHS)贊助。




鄭醫師補充:


好長的一篇報導。重點就是鉛的曝露會導致帶有精神裂症基因的老鼠引發精神分裂症狀。再次驗證,脆弱的基因與環境毒素的雙重負擔,會導致精神病發作。鉛直接影響主管認知功能的NMDA受體,NMDA受體主管認知功能,像是注意力、判斷、思考等功能。


NMDA受體出問題與精神分裂症有關,這幾年陸續有研究證實,也有相關營養補充能改善。鉛曝露,也能透過功能醫學相關檢測來直接了解以及處理。


參考文獻:


  • Bagrat Abazyan,
  • Jenifer Dziedzic,
  • Kegang Hua,
  • Sofya Abazyan,
  • Chunxia Yang,
  • Susumu Mori,
  • Mikhail V. Pletnikov,
  • and Tomas R. Guilarte
Chronic Exposure of Mutant DISC1 Mice to Lead Produces Sex-Dependent Abnormalities Consistent With Schizophrenia and Related Mental Disorders: A 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 Study Schizophr Bull first published online May 28, 2013 doi:10.1093/schbul/sbt071

http://schizophreniabulletin.oxford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3/05/27/schbul.sbt071.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睡眠少於6小時 易患心血管疾病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6月10日 上午12:00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女性睡眠不足、晚上睡覺時間少於六小時,身體發炎狀況就會加劇,導致心臟病、心血管疾病風險大大增加。相較之下,男性睡眠不足較不會產生這種反應。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精神科助理教授、臨床心理學家阿瑞克‧普拉瑟表示,發炎是心血管健康重要指標,證據顯示,長時間睡眠不足,會增加身體發炎反應,影響身體健康。


過去研究發現,每晚睡眠時間少於六小時,身體發炎反應會上升,可能增加心臟病等慢性病風險。這項研究以近七百名冠心病男、女患者為研究對象,男性患 者平均年齡為六十六歲,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六十四歲,經過五年追蹤發現,女性若睡眠不足、睡眠品質低落,身體發炎指數很容易就會飆升,但男性就沒有這種現 象。


研究數據顯示,女性睡眠不足、睡不飽,身體發炎指數平均比睡眠不足男性多出二點五倍。另外,女性若早上太早起床,睡眠品質往往也不是很理想,體內發炎反應也較為明顯。研究中,大約半數女性早上起床時間過早,只有百分之四十一的男性有這種困擾。


研究作者指出,參與研究多為更年期婦女,體內雌激素濃度較低,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女性睡眠不足容易出現身體發炎反應。男性有較多睪固酮,可能是睪固酮減輕睡眠不足傷害。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精神病學研究期刊」。




鄭醫師補充:


睡眠是身體幫助身體修復的絕佳時機,睡眠不足,容易導致身體發炎,因為身體無法利用睡眠時間來進行修復,健康風險隨之提高,這項報導提到的心血管風險就是很好的例證。


雌激素與身體發炎指數,功能性醫學領域都可以透過相關檢測來了解並透過非藥物方式來改善。


參考文獻: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prospective associations of self-reported sleep quality with biomarkers of systemic inflammation and coagulation: Findings from the Heart and Soul Study


Aric A. Prather, Elissa S. Epel, Beth E. Cohen, Thomas C. Neylan, Mary A. Whooley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 07 June 2013 (10.1016/j.jpsychires.2013.05.004)


http://www.journalofpsychiatricresearch.com/article/S0022-3956%2813%2900144-1/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根據最新發表於性醫學期刊(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的一篇統計研究,近年來分析發現被新診斷有勃起功能障礙的案例中,高達25%是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這項研究提醒我們勃起功能障礙發生年齡的降低,值得我們正視與關注。我在門診的性功能障礙求診患者中,年輕人比例不低,類似狀況其實普遍存在。

性功能障礙一直以來,以四十歲以上的男性來說,算是蠻普遍的一種疾病,而且隨年紀增加愈容易出現。然而四十歲以下的男性罹患性功能障礙的數據鮮少被分析。

這項由義大利的社會人口統計學學者,透過在2010年一月到2012年六月,439位到門診求助的男性患者,其中有114位(26%)的年齡在40歲以下。跟年紀較大的患者相比較,40歲以下的男性求助者有比較低的平均體重身高比(body mass index),血液的睪固酮濃度比較高,身體疾病也比較少(年輕患者只有9.6%有一項以上的身體疾病,四十歲以上患者則高達41.7%)。

年輕患者吸菸以及使用毒品比例比較高,帕榮雷氏病(Peyronie’s disease,拉丁病名為induratio penis plastica或簡稱IPP,陰莖海綿體硬結)比例比較高,這是一種可能在成人發生的陰莖異常彎曲。這種陰莖彎曲由纖維化、非彈性的瘢痕組織(纖維化盤狀硬結,plaque)的形成所引起,瘢痕組織通常發生在陰莖海綿體內。這類疾病因未勃起導致陰莖彎曲,無法正常勃起甚至引發性交疼痛。

嚴重的勃起功能障礙,年輕患者比例高達48.8%,年長者只有40%。輕微至中度的勃起功能障礙,兩種年齡層無明顯差別。綜合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勃起功能障礙其實是身體重大疾病的哨兵,也就是提醒當事人身體可能潛在有重大疾病。建議一旦出現性功能障礙,最好能進一步透過詳細的身體以及實驗室檢查,找出身體問題何在。比較為人所知的,便是心血管疾病容易引發性功能障礙,但如果是年輕人,一般會優先考慮心理因素,鮮少注意心血管問題。但這項研究人員提醒,即便是年輕患者,最好還是把心血管功能檢查考慮進來。因為這攸關他們長期的整體健康。
參考文獻:
Paolo Capogrosso, Michele Colicchia, Eugenio Ventimiglia, Giulia Castagna, Maria Chiara Clementi, Nazareno Suardi, Fabio Castiglione, Alberto Briganti, Francesco Cantiello, Rocco Damiano, Francesco Montorsi, Andrea Salonia. One Patient Out of Four with Newly Diagnosed Erectile Dysfunction Is a Young Man-Worrisome Picture from the Everyday Clinical Practice. 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 2013; DOI: 10.1111/jsm.1217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糖尿病患者 可能導致智力退化

作者: 莊瑞萌 | 台灣醒報 – 2013年6月7日 下午4:35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美國最新研究發現,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現智力衰退的風險較高,平均智力降低的時間約提早2年以上。專家指出,可能是血液無法順利流到腦部並供給養分所造成。


美國威克森林浸信醫學中心研究者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是智力退化的高風險群,該院老人醫學博士胡根史蜜特說,「這是首次針對臨床不明顯的心血管疾病與失智2者關係進行的研究,結果發現,因糖尿病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在確診前,可能就已經造成腦部傷害。」


研究者觀察了1443位民眾,其中422位患有第二型糖尿病,之後民眾接受各種檢查認知能力的測驗,包括思考、管理時間、注意力及組織或計畫事情等能力。結果發現,有糖尿病與可能的心血管風險,面臨認知失能的風險較高。


因此,胡根史蜜特認為,除了糖尿病症狀外,包括動脈「鈣化斑」(calcified plaque)與血管健康情形,也應一併納入觀察,才能更正確的掌握糖尿病對智力退化的影響;至於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為何會導致智力受影響,她則認為,腦部需要相當穩定的血流輸送,藉此獲得氧及相關營養成分,而這些疾病卻會影響血液流動。


鄭醫師補充:


在功能性醫學領域中有句名言:失智症是第三型的糖尿病,換句話說,很多失智症患者往往是因為糖尿病引發。不要小看糖尿病,只是血糖代謝問題,根據過去研究發現,胰島素功能不佳,血糖代謝有問題,大腦細胞會自動降低血流,減少腦細胞營養供給,導致腦細胞經常處於飢餓狀態,進一步導致大腦功能退化。這項研究發表又是一個清楚的例證。


參考文獻:


 The influence of subclinic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on cognition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e DHS-Mind study


Christina E. Hugenschmidt, Fang-Chi Hsu, Satoru Hayasaka, J. Jeffrey Carr, Barry I. Freedman, David L. Nyenhuis, Jeff D. Williamson, Donald W. Bowden


Journal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 - 09 May 2013 (10.1016/j.jdiacomp.2013.04.004)
http://www.jdcjournal.com/article/S1056-8727(13)00072-X/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律不整年長者 心智退化速度加快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6月7日 上午12:00






年長者要特別注意心臟問題!美國研究發現,年長者若患有心房顫動,出現心律不整症狀,心智退化速度會加快,記憶力喪失也會加劇。患者可能在較年輕時就出現智力退化問題。


美國阿爾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流行病學統計學者伊凡‧沙克表示,年長者常面臨記憶、思考退化窘境。研究結果顯示,心房顫動患者記憶、思考退化年齡會提前,且退化速度往往更快,情況也較為嚴重。這代表心臟好不好,在大腦健康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伊凡‧沙克解釋,會產生上述現象,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心房顫動患者的心臟較容易出現小血栓,當小血栓跑到大腦,就可能塞住大腦血管。這些小血栓雖然不會造成明顯中風症狀,不過長時間下來卻會傷害大腦組織,導致智能衰退。第二,心房顫動患者大腦血流較少,所以大腦無法獲得充足氧氣、養份,過一段時間,大腦組織就會受到損害,智能很可能就急速退化。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神經學」期刊。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臟科教授葛雷吉‧佛納羅表示,心房顫動患者中風風險比一般人增加五倍之多,還有一些研究發現心房顫動患者較容易得失智症,心智也較容易退化。因此心房顫動患者要多留意這些疾病警訊,患者大多需要服用血液稀釋劑(或稱薄血藥)以免心臟出現血栓,進而引發心肌梗塞、中風等嚴重後果。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不只能降低中風風險,也可明顯減少失智症發生機率。


鄭醫師補充:


心房顫動,跟一般心律不整不大一樣,以一般學理來看,的確可能因為心房顫動而出現小血栓,若跑到大腦可能產生阻塞,血管性失智風險提高。


若以功能性醫學角度來看,心房顫動,某種程度提醒心肌細胞的有問題,心臟無法正常運動而產生的狀況。營養醫學有一句名言:對心臟有幫助的,對大腦都有幫助。身體有兩個器官的細胞對於能量代謝功能正常與否反應最為敏感,就是大腦與心臟,這兩部分的細胞是全年無休,24小時不分晝夜的工作,一旦能量代謝產生狀況,大腦或者心臟功能隨之有問題。不管心臟細胞或者大腦細胞對於細胞能量代謝的優劣反應至為明顯。


因此,改善心房顫動,有機會應該從細胞能量代謝層面來了解以及改善。近幾年的研究也發現,能量代謝正常與否與大腦功能有直接相關。


參考文獻: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cognitive decline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1. Evan L. Thacker, PhD,
  2. Barbara McKnight, PhD,
  3. Bruce M. Psaty, MD, PhD,
  4. W.T. Longstreth Jr, MD, MPH,
  5. Colleen M. Sitlani, PhD,
  6. Sascha Dublin, MD, PhD,
  7. Alice M. Arnold, PhD,
  8. Annette L. Fitzpatrick, PhD,
  9. Rebecca F. Gottesman, MD, PhD and
  10. Susan R. Heckbert, MD, PhD

Neurology 10.1212/WNL.0b013e31829a33d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想什麼?腦部掃描可判讀

 

〔編譯俞智敏/綜合報導〕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科學家十一日表示,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掃描,研究人員可分辨出與不同記憶相連的腦部活動,從而辨識出不同的思考模式。這項證據顯示,科學家光靠腦部活動模式就可能判斷出他人的回憶內容,並使科學家距離發展出能偵測他人想法的「思考機器」又更進一步,不過目前這項技術仍在初步階段,分辨不同「想法」的能力也非常有限。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先讓十位志願者觀看三段影片,這些影片分由不同的女演員演出,內容則是相當類似的日常生活場景。接著研究人員要求志願者回想這三段影片的內容,並讓志願者接受腦部掃描。研究人員再把腦部造影的資料利用電腦運算程式分析,這種程式是專門設計來分辨與每段影片相關的腦部活動。



研究結果發現,腦部活動的模式可正確預測志願者接受掃描時正在回想的是哪一段影片,這顯示腦部確可留下不連貫的記憶痕跡,而且可以被清楚辨識,即使經過多次重新啟動也一樣。



據主持研究的倫敦大學學院神經造影教授馬奎爾說,研究中發現人的記憶的確存放於大腦的海馬迴中,未來科學家將有機會研究記憶儲存的方式,以及記憶是如何隨著時間而變化。



倫敦大學學院同一研究團隊曾在先前的研究中發現,他們可分辨出志願者在虛擬房間中是否採取同樣的站姿。而新研究則是以回想日常生活片段的不連貫記憶為主,不連貫的記憶比空間記憶更為複雜,也因而更難分辨,但研究結果顯示,不連貫的記憶也可以同樣的方式分辨,並證明這些記憶相當穩定,每次回想都會觸發同樣的腦部活動,使其能夠被辨識並予以正確詮釋。



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在三月十一月公布的網路版「當代生物學」期刊上。



腦波,或者意念可以透過一些儀器來偵測或者作為控制的介面,過去一直被當成是科幻小說的題材,但隨著科技不斷進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有更進化的儀器可以作更多的應用,幫助到需要幫助的患者,甚至是嚴重的LOCK IN SYNDROME的患者(例如潛水鐘與蝴蝶一書的作者)。


最近英國的當代生物學的研究顯示,功能性的磁振造影(fMRI),能夠有效偵測到人們在回想不同事件時所運用的大腦區域,同事更加確認回想時所使用的區域就是海馬迴。讓我們瞭解一下海馬迴是什麼?


海馬迴是位於腦顳葉內的一個部位的名稱,人有兩個海馬,分別位於左右腦半球。它是組成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擔當著關於記憶以及空間定位的作用。名字來源於這個部位的彎曲形狀貌似海馬。


在阿茲海默症中,海馬是首先受到損傷的區域:表現癥狀為記憶力衰退以及方向知覺的喪失。大腦缺氧以及腦炎等也可導致海馬損傷。底下為海馬迴在大腦的位置:



在1957年,美國有一位名為H.M的年輕人決定接受手術,以治療重度癲癇發作的問題,這個手術必須大範圍作切除,尤其是以海馬迴為中心,包含周邊的杏仁核及顳葉內側部分,手術後患者的癲癇消失,但伴隨而來的是他記憶力的消失。尤其是手術以後的周遭的任何一件事,一件也記不起來。患者的智商並未因為手術而有任何受損,根據這樣的狀況,研究人員發現海馬回對於記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功用,對於海馬迴與記憶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也是因為透過這個病例而對海馬迴的作用有更深的認識。


這裡有一個跟海馬迴有關的研究,對象是英國倫敦的計程車司機。他們必須要記住很多地點,並且知道這些地點之間最直接的路線(他們必須通過嚴格的考試,該考試名為「知識」,英文名是The Knowledge,才能得到倫敦著名的黑色計程車Black cab的駕駛執照)。2000年在倫敦大學的學者Macguire et al的研究顯示,相較於一般民眾,倫敦計程車司機的海馬體體積較大,至於更有經驗的計程車司機的海馬體體積又更大。現在,衛星導航技術越來越發達,相對來說,不知是否也減少了海馬迴鍛鍊的機會,科技進步,人腦甚至是人體的使用與鍛鍊反而會被壓縮,聰明的科學家應該兩者之間找到平衡,否則科技到底是增加便利性或者加速人的退化,這部份的相關發展值得大家探討及深思。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廣泛型焦慮症在臨床上來看,典型症狀是一種長期慢性的焦慮狀態,伴隨生理的過度警戒反應。藉由教導患者在靜坐時,讓想法通過,不帶任何判斷或者批判的放鬆技巧,經過系統研究發現,能夠有效改善廣泛型焦慮症的症狀。

這項於三月發表於臨床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發現,廣泛型焦慮症這種對日常事物持續過度、非理性的焦慮及擔心的疾病,在一般精神科門診都是以藥物以及心理治療來控制,但分析結果發現高達30-60%的患者往往還是復發。過去針對靜坐研究缺乏良好控制的變數比較,這項透過93未被診斷有廣泛型焦慮症的患者分成兩組來進行比較,一組透過冥想式減壓(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簡稱MBSR),另一組則是透過標準壓力處理衛教的方法來進行比對。


MBSR這組進行八周,每周兩小時,外加四小時的再治療天( "retreat" day),全部都由合格的指導人員來帶領。MBSR透過呼吸察覺,一種身體掃描運動能夠引導注意力到達全身以及溫和的Hatha yoga來進行。目的主要是培養對於內在現在時刻的察覺能力。


另一組則以衛教為主,未做靜坐。兩組最後透過前後焦慮量表相比較,MBSR這組達到明顯的改善效果,衛教組則改善不大。


參考文獻: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for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Effects on Anxiety and Stress Reactivity



J Clin Psychiatry
10.4088/JCP.12m08083



http://article.psychiatrist.com/dao_1-login.asp?ID=10008197&RSID=5820883154825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伸展、冥想可緩解創傷後壓力

作者: 【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6月5日 上午12:00

伸展、冥想有助緩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美國國衛院指出,患者每周2次的伸展、冥想,持續8周,壓力荷爾蒙水準及不適症狀可獲改善,進而輔助改善該症候群。


美國國衛院研究員金洪相(音譯)表示,經由伸展、冥想改善不適,是成本較低,副作用較少的途徑。


研究人員觀察28名來自新墨西哥州立大學附設醫院的護士,當中22人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將之分為2組。1組進行每周2次的伸展、冥想,持續8周;另1組什麼都不做。結果顯示,伸展、冥想組的壓力荷爾蒙水準及不適症狀改善較明顯。


專家表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主要病因是一些「極度壓力事件」,但實際發病也與加上個人易感體質所致。與基因、及後天環境、先前壓力經驗均有關。




鄭醫師補充:


放鬆技巧最容易做的腹式呼吸,但是一般沒有接受過放鬆技巧訓練的人,不容易掌握要訣,達到真正放鬆的狀態,因此最好經過相關專業人員的訓練或者由適當的輔助器材來協助,必要的話,天天在家裡做,達到放鬆或者減壓的效果更好。這項研究是利用冥想輔助的呼吸運動來協助,達到舒壓以及降低壓力荷爾蒙的效果,一般壓力大或者難以放鬆的人,也可以嘗試以類似方式來幫助自己放鬆減壓。


上述報導的的參考文獻:


  • Sang Hwan Kim,
  • Suzanne M. Schneider,
  • Margaret Bevans,
  • Len Kravitz,
  • Christine Mermier,
  • Clifford Qualls,
  • and Mark R. Burge
PTSD Symptom Reduction With Mindfulness-Based Stretching and Deep Breathing Exercise: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f Efficacy JCEM jc.2012-3742; doi:10.1210/jc.2012-3742
http://jcem.endo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3/05/29/jc.2012-3742.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之鑰》Omega 3脂肪酸能修復心臟手術損害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6月4日 上午12:00

心臟病患者接受氣球擴張術、心臟支架手術、心臟繞道手術後,雖然可以挽回一命,但這些手術也可能造成過度發炎、組織產 生疤痕等問題,有些患者動手術後,便產生失能後遺症,甚至有患者面臨死亡悲劇。美國研究發現,心臟病患者攝取多元不飽和脂肪Omega-3脂肪酸,或可減 輕手術所造成的發炎反應,動脈復原會更加順利。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心臟血管中心研究員麥可‧康特表示,研究結果顯示,Omega-3脂肪酸可減少發炎反應,血管受損後,Omega-3脂肪酸 也能幫助血管復原。未來讓患者攝取Omega-3脂肪酸,或可改善心臟繞道手術、氣球擴張術、心臟支架手術預後復原情況,讓受損血管組織盡早恢復正常。


研究團隊以接受心臟繞道手術患者的血管細胞做實驗,發現Omega-3脂肪酸中的化合物可減輕細胞發炎程度,研究人員再以兔子做研究,在兔子後肢動脈進行氣球擴張術,之後注入Omega-3脂肪酸化合物,一個月後發現,兔子發炎、疤痕狀況都大為好轉。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美國實驗生物學學會聯合會期刊」(FASEB Journal)。該期刊主編吉拉爾德‧衛斯曼表示,如果進一步研究也證實這論點,代表Omega-3脂肪酸對動過手術的心臟病患者有極大好處,更棒的 是,這些化合物不但可以救命,且在魚市場、雜貨店就可以輕鬆找到含有Omega-3脂肪酸的天然食物。




鄭醫師補充:


在門診偶爾會接到這樣的詢問:心臟病患者手術後,可以補充什麼營養來加速復原,答案可以由上述這篇研究來獲得解答。若是營養補充品,最好優先選擇有獨立檢驗室被書,沒有重金屬農藥殘留的安全來源為


參考文獻:


T. Miyahara, S. Runge, A. Chatterjee, M. Chen, G. Mottola, J. M. Fitzgerald, C. N. Serhan, M. S. Conte. D-series resolvin attenuates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activation and neointimal hyperplasia following vascular injury. The FASEB Journal, 2013; 27 (6): 2220 DOI: 10.1096/fj.12-22561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準媽媽受菸害 胎兒蛋蛋恐縮水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最新研究發現,準媽媽在懷孕初期若吸多了一手菸與二手菸,菸中的毒素會間接使子宮內胚胎生殖腺的生殖細胞減半,恐怕種下將來男寶寶長大成人後,睪丸縮水、精蟲不足的禍根,甚至提高不孕風險。



最近在生殖醫學領域排名第一的「人類生殖」國際期刊所刊登的兩篇論文,佐證母親懷孕時期的菸害暴露,對於胎兒未來的生殖力具有潛在危害,其中一篇論文還指出,這可能就是近年不孕比例提高的原因之一。



提高不孕風險



過去流行病學研究已發現,媽媽懷孕時,若暴露於菸害,男寶寶長大成人後,較易出現睪丸較小或精蟲量不足的現象,這次丹麥學者直接針對胚胎切片,確認了菸害對胎兒的生殖毒性。



丹麥學者針對24顆懷孕僅一到兩個月時合法墮胎的胚胎,進行病理切片研究發現,媽媽受菸害組(吸菸、二手菸)與未受菸害組相比,在攸關生殖器官發育的生殖腺中,生殖細胞數量竟少了55%,而且媽媽暴露菸害量越大,影響越嚴重,男、女胚胎都難以倖免。



另一篇挪威研究在針對4萬8000多名計畫懷孕的婦女進行追蹤調查後發現,媽媽懷孕時吸菸,確實可能影響女兒未來的生育力。



令人擔憂的是,我國青少女吸菸率逐年上升,高中女生吸菸率達9.1%,是成年女性2到3倍,等到發現意外懷孕時,可能早已吸了不少一手菸或二手菸,間接傷害到腹中胎兒。



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婦產部主治醫師陳信孚指出,香菸中有非常多有毒物質,胚胎的生殖腺在第九週左右就開始發育,此時孕婦若暴露在菸害下,不管一手菸或二手菸,都可能影響胚胎生殖腺的發育,甚至危及寶寶成年後的生殖能力。



陳信孚指出,菸害對胚胎的生殖毒性,在懷孕初期就有作用,除了育齡婦女應避免吸菸,以防不知情懷孕後暴露於菸害中,家人、伴侶也應戒菸,避免二手菸害傷及無辜的下一代。



當我們談到抽煙(包含二手煙)的健康危害,已經出爐的報告主要是以心肺系統危害為主,包含心肌梗塞、中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肺氣腫、癌症(特別是肺癌)、口腔及咽喉炎、以及胰臟癌等等,高血壓也是抽煙常見的健康後遺症。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單單一年,就有五千四百萬人死於抽煙引發的後遺症。


其實抽煙會引起那麼多癌症,主要就是因為煙草中本身就包含超過19種致癌物質會讓細胞的DNA產生突變(mutation),抽煙會上癮的主要成分就是尼古丁,尼古丁不只讓身體也會讓心理產生依賴。對懷孕的研究方面,最為人所知的就是流產的研究,也就是懷孕婦女抽煙的流產率會大幅提高,早產及出生體重過輕方面,過去我在部落格已經提出討論過,更嚴重的嬰兒突發性猝死症候群(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將會提高1.4-3倍:


"The health consequences of involuntary exposure to tobacco smoke: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 (PDF). Atlanta, U.S., page 93: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Office on Smoking and Health. 2006. http://www.surgeongeneral.gov/library/secondhandsmoke/report/fullreport.pdf. Retrieved 2009-02-15.


對男性生殖能力來說,最廣被宣傳的就是陽痿,根據研究,跟非吸煙者比較,吸煙者產生陽痿的機率高出85%,也同時會造成勃起障礙:


"The Tobacco Reference Guide". http://www.tobaccoprogram.org/tobaccorefguide/ch12/ch12p1.htm. Retrieved 2006-07-15.


Peate, I (2005). "The effects of smoking on the reproductive health of men". British journal of nursing (Mark Allen Publishing) 14 (7): 362–6. PMID 15924009.


最近的研究更發現,懷孕的婦女抽煙會直接影響胎兒日後的生殖能力:


懷孕初期若吸多了一手菸與二手菸,菸中的毒素會間接使子宮內胚胎生殖腺的生殖細胞減半,恐怕種下將來男寶寶長大成人後,睪丸縮水、精蟲不足的禍根,甚至提高不孕風險。

丹麥學者針對24顆懷孕僅一到兩個月時合法墮胎的胚胎,進行病理切片研究發現,媽媽受菸害組(吸菸、二手菸)與未受菸害組相比,在攸關生殖器官發育的生殖腺中,生殖細胞數量竟少了55%,而且媽媽暴露菸害量越大,影響越嚴重,男、女胚胎都難以倖免。


雖然衛生主管當局一直宣傳抽煙的壞處,努力推廣禁煙,然而我國青少女吸菸率逐年上升,高中女生吸菸率達9.1%,是成年女性2到3倍,等到發現意外懷孕時,可能早已吸了不少一手菸或二手菸,間接傷害到腹中胎兒,這是我們必須正視及處理,攸關下一代生殖能力的重要健康議題。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門診看診時,常見憂鬱症患者經常有睡眠困擾,一般精神科常見的處置便是開上安眠藥物,但這類做法僅是症狀控制,不僅容易有藥物副作用,例如隔天倦怠、記憶力減退、失億等等,長期使用下來,還可能產生藥物耐受性(藥物效越來越差,藥物使用劑量越來越高)以及藥物依賴,更無法針對憂鬱症患者的睡眠困擾的源頭做有效的處理。


最新發表的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容易影響自己生理時鐘基因的表現。這項研究於5月13日發表於權威期刊: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這是首次有實驗驗證兩者之間的相關與生理時鐘調控基因表現失衡有關,之前並不清楚相關的確實機制。此研究把可能原因的了解深入到細胞以及分子生物學的層次。研究必須先找出跟控制生理時鐘有關的基因,包含每日的節律控制、醒/睡循環以及代謝相關的部分。生理時鐘腦細胞調控鎖在在腦部多個區域中,研究者開始的實驗假設變是憂鬱症患者可能有異常的生理時鐘表現,因為不少憂鬱症患者確實有此困擾,因此跟生理時鐘調控有關的荷爾蒙分泌、體溫以及心情節律也跟著出問題。


研究作者過濾近12000個基因,這是跟生理時鐘調控有關的基因,分布在腦部的六個區域,對照組有55個實驗對象,實驗組則有34位憂鬱症患者,他們同時合併有明顯因為生理時鐘失衡引發的睡眠或者約日節律失調等問題。研究人員希望透過這項實驗來提醒治療者治療憂鬱,應該針對問題的源頭來直接下功夫,尤其是生理時鐘失衡應該有針對這部分標靶治療方式。

目前,照光療法以及針對生理時鐘調控的藥物治療都可以考慮選擇。對藥物服用有疑慮的人可以透過照光療法以及相關營養補充,直接改善憂鬱症狀以及生理時鐘失調等狀況。

參考文獻:

Jun Z. Li, Blynn G. Bunney, Fan Meng, Megan H. Hagenauer, David M. Walsh, Marquis P. Vawter, Simon J. Evans, Prabhakara V. Choudary, Preston Cartagena, Jack D. Barchas, Alan F. Schatzberg, Edward G. Jones, Richard M. Myers, Stanley J. Watson, Jr., Huda Akil, and William E. Bunney
Circadian patterns of gene expression in the human brain and disruption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NAS 2013 : 1305814110v1-201305814.

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3/05/08/1305814110.full.pdf+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研究︰銀髮族全身麻醉 失智風險增35%

自由時報 – 2013年6月2日 上午6:12

〔編譯魏國金/綜合外電報導〕法國研究團隊在歐洲麻醉學會會議上發表最新研究指出,手術時進行全身麻醉的年長者,日後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增加35%。該研究重啟麻醉藥物是否可能影響兒童或年長病患腦部的問題。


由法國波爾多大學史塔克博士領導的研究,分析1999年以來,來自法國3座城市近9300名65歲以上年長者的健康資料。結果數據顯示,失智症的開 始與2、3年前進行的全身麻醉有關。研究指出,接受全身麻醉者比那些沒有全身麻醉的參與者,多了35%機率恐罹患失智症。之前研究已凸顯「手術後認知功能 障礙」(POCD)的情形,也就是經歷重大手術的年長病患,也會相當快的進入心智衰退狀態。雖然箇中原因不明,不過科學家相信,這與在阿茲海默症(最常見 的失智症)等患者腦部發現的類澱粉β蛋白(amyloid beta peptide)的一般病理機制有關。


之前有研究推斷,某些麻醉劑恐促使神經組織發炎,進而導致POCD或阿茲海默症的前兆出現,其中包括類澱粉斑塊生成與神經纖維糾結。


史塔克說︰「這些結果支持全身麻醉後數年,失智症風險增加的論點。」健康專家在決定如何管照全身麻醉的年長患者時,應警覺到POCD的可能性。




鄭醫師補充:


過去研究早已證實全身麻醉與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關係存在:


Daniel P Fines and Andrew M Severn


Anaesthesia and cognitive disturbance in the elderly Contin Educ Anaesth Crit Care Pain (February 2006) 6(1): 37-40 doi:10.1093/bjaceaccp/mki066

http://ceaccp.oxfordjournals.org/content/6/1/37.full



有研究推斷,某些麻醉劑恐促使神經組織發炎,進而導致POCD或阿茲海默症的前兆出現,其中包括類澱粉斑塊生成與神經纖維糾結:


Silbert, Brendan; Evered, Lisbeth; Scott, David A. (2011). "Cognitive decline in the elderly: Is anaesthesia implicated?".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Anaesthesiology 25 (3): 379–93. doi:10.1016/j.bpa.2011.05.001. PMID 21925403.


相關研究文獻還可以參閱:



Stenvall, Michael; Berggren, Monica; Lundström, Maria; Gustafson, Yngve; Olofsson, Birgitta (2011). "A multidisciplinary intervention program improved the outcome after hip fracture for people with dementia—Subgroup analyse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54 (3): e284–9. doi:10.1016/j.archger.2011.08.013. PMID 21930310.


Handoll, Helen HG; Cameron, Ian D; Mak, Jenson CS; Finnegan, Terence P (2009). "Multidisciplinary rehabilitation for older people with hip fractures". In Cameron, Ian D.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4): CD007125. doi:10.1002/14651858.CD007125.pub2. PMID 1982139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根據最新的研究發表:生理時鐘的正常化,能幫助身體腸道對抗感染,這項結論,透過調控生理時鐘的基因,能有效對抗沙門氏菌的感染研究上獲得證實。同時也解釋當人們的晝夜節律被打亂,像是輪班工作者或是經常飛來飛去的搭機旅行者,更容易得到這類腸道感染的疾病。過去,我還在大醫院服務時,也聽說過有住院醫師因為長期輪班工作,導致腸道免疫力下降,細菌甚至出現在脊椎骨上的案例。


過去研究對於生理時鐘的擺盪不定,造成急性感染得確實機制並不清楚,而這項實驗就是想驗證生理時鐘的內在力量對於對抗感染的能耐有多少。生理時鐘幾乎調控生命體的基本生理功能,人體的生理時鐘是內在時間追蹤系統,能夠參考環境變化,將一天的時程做適當的調配。破壞這種規律性將進一步影響健康。


人類的基因,大概有15%會被生理時鐘所調控,包含腸道對小腸感染的免疫力。在這項實驗中,老鼠被感染了沙門氏菌,研究人員發現控制生理時鐘的基因,能夠控制入侵病原的免疫反應。也就是改變晝夜的影響,對於可能被感染的可能性以及對抗腸道感染的免疫力有直接相關。


老鼠是夜行性動物,見不得光,與人類相反,這項實驗能夠提供控制生理時鐘的小腸基因對小腸免疫力的有效性。了解這類機制,我們就能透過相關治療來幫助生理時鐘穩定而加強腸道免疫能力。


相關參考文獻:


M. M. Bellet, E. Deriu, J. Z. Liu, B. Grimaldi, C. Blaschitz, M. Zeller, R. A. Edwards, S. Sahar, S. Dandekar, P. Baldi, M. D. George, M. Raffatellu, P. Sassone-Corsi. Circadian clock regulates the host response to Salmonell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3; DOI: 10.1073/pnas.112063611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不少功能性腸道疾病的患者經常腹瀉的狀況,若仔細詢問過去用藥記錄,往往會發現抗生素使用導致當事人腹瀉的關連性,只要是抗生素使用過後反而增加困難梭狀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簡稱C. difficile) 的增生,嚴重破壞腸道菌叢平衡。根據最新的研究證實,若補充益生菌可以有效預防這類患者產生的腹瀉。



感染科醫師其實都很清楚,使用抗生素會殺腸道的益生菌,進一步導致壞菌增生,像是困難梭狀桿菌的大量增生,在專業術語上稱之為C. 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 (CDAD). ,翻譯為困難梭狀桿菌相關腹瀉,一旦發生這類狀況,後續必須投注的醫療治療成本支出相當昂貴。
 

這項研究透過分析23項臨床測試,分析對象總共有4313位成人及孩童,結果發現若是抗生素使用後緊接益生菌補充的人,腹瀉機率降低64%。跟服用安慰劑的人相較,服用抗生素的人只有2%的人出現腹瀉,安慰劑則有6%,在臨床測試中,服用益生菌幾乎無副作用。

 

 

參考文獻:

Joshua Z Goldenberg, Stephanie SY Ma, Jane D Saxton, Mark R Martzen, Per O Vandvik, Kristian Thorlund, Gordon H Guyatt, Bradley C Johnston. Probiotics for the prevention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 in adults and children. Cochrane Review, 2013 DOI: 10.1002/14651858.CD006095.pub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門診發現,有憂鬱困擾的人,不少比例也有偏頭痛的病史,最先發表的研究發現,過去若是曾被診斷憂鬱以及偏頭痛病史的人,年長時,大腦體積小了2%,跟同年紀的人相較,大腦衰退的速度快了四年半。大腦體積縮小,一般而言容易導致認知功退化,這是神經科醫師熟悉的常識。

這項研究蒐集4296位參與者,從1967年到1991年間,當時他們的年紀介於33-65歲,都參與一項跟偏頭痛有關的研究。到了2002-2006期間,已經年屆66-96歲了,讓們再接受評估以及接受全腦的磁振造影掃描。

結果經過分析計算,跟只有偏頭痛或者憂鬱(兩項只有一項)的人相比,同時有兩項病史的人在大腦灰質以及白質以及總容量都比較小。

研究人員提醒,這樣的關聯提醒我們,疼痛或者發炎可能是導致大腦退化的原因,當然基因變異可能導致的差別也須要進一步研究來證實,但不管如何,憂鬱以及偏頭痛病史都有的人,最好透過相關檢測評估,找出於因,針對原因來處理,預防大腦功能退化。

參考文獻:

Migraine, depression, and brain volume: The AGES-Reykjavik Study
  • Larus S. Gudmundsson,
  • Ann I. Scher,
  • Sigurdur Sigurdsson,
  • Mirjam I. Geerlings,
  • Jean-Sebastien Vidal,
  • Gudny Eiriksdottir,
  • Melissa I. Garcia,
  • Tamara B. Harris,
  • Olafur Kjartansson,
  • Thor Aspelund,
  • Mark A. van Buchem,
  • Vilmundur Gudnason,
  • and Lenore J. Launer
10.1212/WNL.0b013e318295d69e;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May 22, 2013

http://www.neurology.org/content/early/2013/05/22/WNL.0b013e318295d69e.short?rss=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