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足過動症10年內上升近25%  

 

  【24drs.com】根據加州84萬多名5-11歲兒童的研究報告指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兒童的數量正在迅速上升。
  
  美國疾病管制局表示,ADHD是最常見的兒童神經行為疾病。ADHD的兒童患者難以集中注意力、行為衝動、或是兩種狀況都有。美國精神病學協會估計,有3-7%的學齡兒童患有ADHD,但其他研究認為比例更高。
  
  南加州凱瑟永久的Darios Getahun博士表示,雖然這篇研究結果與全國性研究相呼應,但這篇研究比其他研究強,因為他們是依照醫生的臨床診斷與處方藥來判斷是否為ADHD,而不是老師或家長的表述。
  
  在84萬多名兒童中,有近5%被診斷為ADHD,從2001年到2010年,醫師診斷為ADHD的新案例從2.5%上升至3.1%,增加幅度為24%。通常男生的案例多於女生,比例約為3比1。白人和非洲裔的兒童患病機率高於西班牙裔或亞太裔,其中,非裔女孩得ADHD的比率上升了90%。
  
  Getahun博士表示,這種增加幅度值得關注,而上升的原因可能是家長、老師和醫師們對這種疾病越來越瞭解。至於亞洲兒童不太可能被診斷出來的原因,可能是由於一些亞洲家長不願意尋求心理保健醫療。
  
  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醫學協會小兒科(JAMA Pediatrics)期刊網路版。
  
  芝加哥Lurie兒童醫院的Craig Garfield醫師表示,這篇研究的優勢是兒童的樣本數很大。他想提醒家長們,如果發現孩子在學校或其他地方有難以集中注意力的問題,要與他們的醫師討論。醫師可以提出更針對性的問題,並從老師那兒得到意見。
  
  邁阿密兒童醫院Dan Marino中心的Roberto Tuchman醫師表示,父母們應該要對ADHD的症狀有所警惕。家長需要知道ADHD會干擾孩子接受教育的能力。如果及早發現,治療可能有幫助。治療措施包括藥物治療、教育、以及行為治療等。
  
  因為大家越來越瞭解ADHD,所以也可能會被過度診斷。家長也需要知道ADHD常伴隨著其他問題,例如學習障礙。所以,父母親需要向醫師確認是否為ADHD,或者有可能是學習障礙或其他問題。


鄭醫師補充:


近日接受有線電視頻道TVBS《健康兩點靈》的電視訪問,主題就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成因以及處理,其中著墨較多部分在於身體有哪些功能失衡會導致注意力缺乏、過動甚至是衝動控制不佳等狀況。我發現中醫的相關觀點與功能性醫學的觀點不謀而合,例如過敏、腸胃、泌尿道等症狀等等,飲食的建議也很類似,有興趣的人屆時可以收看: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37813&next=37807&l=a&fid=1


此外學習障礙是被疑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童重要原因,但在專業處理上,鮮少人去探討及正視,不管是學習障礙現象或是根本處理之道,其實國外近二三十年已有許多相關研究包含非藥物改善治療方式,提供我們更多思考方向去了解ADHD患者背後可能致病原因以及根本改善方法,建議在考慮藥物治療之前,最好能先了解,不妨先以非藥物方式來改善。

最後提醒:提供這類國外研究資料,並非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服用精神科藥物,對醫療建議的治療有任何疑慮,務必與主治的醫師討論,若無法得到明確或滿意的答案,不妨找第二甚至第三專業意見做諮詢。


上述報導的參考文獻為:



Getahun D, Jacobsen SJ, Fassett MJ, Chen W, Demissie K, Rhoads GG. Recent Trends in Childhood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JAMA Pediatr. 2013;():1-7. doi:10.1001/2013.jamapediatrics.401.   
http://archpedi.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155805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做錯事懲罰無益 應讓孩子學習負責任


作者: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 | 健康醫療網2013年2月2日 下午3:21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你是否也會用懲罰的方式教導孩子呢?其實長期下來,處罰不但無幫助,恐會造成反效果;凱旋醫院臨床心理師林希陶指出,現今社會就不斷傳出因家長過於體罰,演變成兒童虐待的事件,反而導致孩子身心受損。
通常被懲罰的孩子常處於哭泣,甚至生氣的情緒中,大人若想藉此解釋或教導,效果恐折半,但到底該怎麼教導孩子呢?林希陶說,當孩子做錯事情,當下最重要的是要教導孩子負起責任,除了誠心道歉,也應讓孩子想辦法彌補做錯的事情,透過好好溝通來代替懲罰。
臨床心理師林希陶進一步說明,家長也可以透過讚美的方式鼓勵孩子,因長期使用體罰的大人,容易被孩子歸類為討厭甚至畏懼的人,相對家長叮囑的事情,孩子也不會想聽進去,若透過讚美等正向的方式,能使孩子更有意願接受教導和學習。
大部分受到體罰的孩子多只學到暴力這件事情,因此家長更需省思,在教導孩子時,什麼是不適當的行為,或是否由其他替代的方式;林希陶說,處罰並不能處理所有的過錯,尤其被體罰的孩子,更容易錯失學習機會,因此家長應讓孩子在做錯事情時,學習如何負起責任,可望有助於孩子在未來成長上的正確認知。

 


鄭醫師補充:

要負起責任,要先願意面對自己的作為造成什麼樣的傷害,然而,大部分的人選擇用辯解來迴避自己的過錯,因為怕被指責自己哪裡做錯,也怕被責罰。

接納的態度是幫助孩子面對的第一步,接納不是鼓勵或者同意孩子犯錯是好的或者不好,接納是提醒孩子,可以犯錯,但是犯錯產生的後果,如何面對自己作為產生的傷害去彌補。

重點來了,如何引導小孩願意承認哪裡錯?建議大家可以參考美國知名的教育學者羅恩‧賀伯特先生的觀點及作法,他認為一個人願意承認錯誤,必須基於他有足夠的「對」,才能去看自己哪裡有錯。因此,在討論時,可以採用「你可以是對的」的觀點來介入。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人格的完整與誠實這本書的相關內容。

只是用這句話詢問:「你覺得自己這樣做,在心理面自己覺得哪裡是對的?」不帶批判,只是示意對方的回答,當事人覺得有被同理,同時有足夠的「對」,自然而然會去看自己哪裡有問題,找出自己哪裡有問題時,直接補上這句話:那麼你可以為那件事做什麼?接下來便是順水推舟,水到渠成。

以上資料提供給大家參考。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素食者較不易得心臟病

法新社2013年1月31日 下午1:50







研究人員追蹤4萬4500多名志願者平均約11年,發現素食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幅低於肉食者。


研究名稱為「歐洲癌症與營養前瞻性調查研究」(EPIC),在英國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成果今天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Clinical Nutrition)。


在50至70歲的研究族群中,吃肉或吃魚的人有6.8%因心血管疾病住院或死亡,相較下素食者的比例為4.6%。


主要研究者、牛津大學癌症流行病學中心(University of Oxford's Cancer Epidemiology Unit)的克羅(Francesca Crowe)說:「我們認為,這是素食者的膽固醇與血壓較低的緣故。」


克羅說:「研究結果顯示,飲食在預防疾病上非常重要。」


鄭醫師補充:


這篇大規模研究結果無疑是推廣素食者最喜歡的引用資料,相關資料可以參閱:



Francesca L Crowe, Paul N Appleby, Ruth C Travis, and Timothy J Key


Risk of hospitalization or death from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mong British vegetarians and nonvegetarians: results from the EPIC-Oxford cohort study

Am J Clin Nutr March 2013 ajcn.044073; First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30, 2013. doi:10.3945/ajcn.112.044073

http://ajcn.nutrition.org/content/early/2013/01/30/ajcn.112.044073.abstract


另外一篇芬蘭研究,透過分析15330位參與者發現,有婚姻狀態的人,不管男性或者女性,心臟病風險致命風險較低,因此婚姻對於心血管系統也是重要的保護因子:


A. Lammintausta, J. K. Airaksinen, P. Immonen-Raiha, J. Torppa, A. Y. Kesaniemi, M. Ketonen, H. Koukkunen, P. Karja-Koskenkari, S. Lehto, V. Salomaa. Prognosis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 is worse in patients living alone: the FINAMI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gister.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2013; DOI: 10.1177/204748731347589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對於癌症,目前所有正統的西醫治療,幾乎都是聚焦在殺癌細胞上,不管是化療藥物本身或者是透過自然殺手細胞來企圖消滅癌細胞。然而這樣焦土政策的結果,很多人的正常細胞跟著癌細胞同歸於盡,原本支持身體的資源快速流失,因此血球下降,體重快速減少,對於治療的順從性不佳,根本在於殺癌細胞治療本身除了磨人的副作用之外,身體資源大幅流失,根本讓人無以為繼。


最近發表於權威期刊自然(Nature)的研究發現,透過免疫療法調控免疫系統,讓癌細胞永久休眠,不會繼續擴大傷害,保護其他正常細胞免受癌細胞侵害,因此免疫療法被視為未來癌症治療的新希望。


免疫療法透過調控免疫系統,導致癌細胞休眠,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的目的,相較於目前普遍施行的癌症療法,這絕對是最無害且經濟,又能保持原本身體戰力的治療方式。期待這樣的療法早日能普遍,造福更多不幸罹患癌症患者,協助他們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Heidi Braumüller, Thomas Wieder, Ellen Brenner, Sonja Aßmann, Matthias Hahn, Mohammed Alkhaled, Karin Schilbach, Frank Essmann, Manfred Kneilling, Christoph Griessinger, Felicia Ranta, Susanne Ullrich, Ralph Mocikat, Kilian Braungart, Tarun Mehra, Birgit Fehrenbacher, Julia Berdel, Heike Niessner, Friedegund Meier, Maries van den Broek, Hans-Ulrich Häring, Rupert Handgretinger, Leticia Quintanilla-Martinez, Falko Fend, Marina Pesic, Jürgen Bauer, Lars Zender, Martin Schaller, Klaus Schulze-Osthoff, Martin Röcken. T-helper-1-cell cytokines drive cancer into senescence. Nature, 2013; DOI: 10.1038/nature1182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研究:治療網球肘類固醇非良方

路透社2013年2月6日 下午6:17








刊登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研究發現,比起注射安慰劑的患者,施打類固醇的人在數週後,疼痛及行動不便的情形據報有所減緩,不過1年之後,這些接受類固醇的患者在完全康復的可能上,卻落後於施打安慰劑的人。


澳洲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主持研究的維謙齊諾(Bill Vicenzino)提到:「相較於注射安慰劑,使用皮質類固醇1年後出現較差的臨床療效,而物理治療則未導致任何顯著的差異。」


網球肘是因為過度使用肘部肌腱,典型的治療方式包括施予非類固醇消炎藥物、物理治療及注射類固醇。


維謙齊諾和他的團隊隨機指派165名罹患網球肘的成年人接受下列4組中任1組治療方式,包括注射可體松搭配物理治療、安慰劑搭配物理治療、可體松未搭配物理治療及安慰劑未搭配物理治療。


接受可體松治療的患者中,據報有83%的人在1年後表示已完全康復,使用安慰劑的人卻有高達96%康復。


使用類固醇的患者之後也較可能出現症狀復發的情況,研究團隊計算出,每2至3人中就有1人病情可能再次發作。中央社(翻譯)


鄭醫師補充:

不管有使用類固醇的83%或者是使用安慰劑的96%,都是極高的治癒率,然而使用安慰劑的96%康復機率卻是只達到83%類固醇使用所不能及的。因此,建議網球肘困擾的患者,儘量採用非類固醇的方式來治療,復發率更低。相關參考文獻:

Coombes BK, Bisset L, Brooks P, Khan A, Vicenzino B. Effect of Corticosteroid Injection, Physiotherapy, or Both on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Lateral Epicondylalg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A. 2013;309(5):461-469. doi:10.1001/jama.2013.129.


至於非藥物改善網球肘的治療方式,之前有文章討論過,有興趣的人可以對照參考: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期以來,諸多研究顯示Omega-3脂肪酸(例如魚油、亞麻仁油、核桃油、芥花油或者海藻萃取油等等)對於心血管系統具保護效果,但對於洗腎患者來說,比較沒有相關研究來證實,然而洗腎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間發生心跳停止甚至致死的危險性比一般人高很多,這是事實。


幾天前發表於國際腎臟期刊(Journal Kidney International)的一篇報告,透過分析100名因心臟病突發死亡的洗腎患者與仍存活的300名洗腎患者分析發現:


在開始血液透析療程時,血液的Omega-3脂肪酸濃度較高的患者,因心臟病突發死亡的風險最低。


專業醫師都很清楚,開始接受血液透析療程時,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便是心跳突然停止而亡,機率大約是所有死亡原因的四分之一,研究人員建議洗腎患者開始接受治療之前能規律補充魚油或者Omega-3脂肪酸,減少因心跳突然停止而死亡的風險。建議大家若是想服用於油,儘量選購有獨立檢驗室的純度認證,無重金屬農藥殘留的產品來補充,比較無身體負擔。


參考文獻:


Allon N Friedman, Zhangsheng Yu, Rebeka Tabbey, Cheryl Denski, Hector Tamez, Julia Wenger, Ravi Thadhani, Yong Li, Bruce A Watkins.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ng-chain n-3 fatty acids and risk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patients starting hemodialysis. Kidney International, 2013; DOI: 10.1038/ki.2013.4


對一般人而言,Omega-3保護心臟,預防心臟猝死的功效早經研究證實,有興趣可以連結參閱相關文獻:


Albert CM, Hennekens CH, O'Donnell CJ, et al. Fish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JAMA. 1998;279(1):23-28. doi:10.1001/jama.279.1.23.


http://jama.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185895


Clinical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by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Mechanism of Prevention of Arrhythmias by n-3 Fish Oils




  1. Alexander Leaf MD;
  2. Jing X. Kang MD, PhD;
  3. Yong-Fu Xiao, MD, PhD;
  4. George E. Billman, PhD

Circulation. 2003; 107: 2646-2652 doi: 10.1161/​01.CIR.0000069566.78305.33


http://circ.ahajournals.org/content/107/21/2646.long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年休診公告:102年2月9日(除夕,星期六)
              至102年2月14日(年初四,星期四)




102年2月15日開始正常看診









地址: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15號8樓本號 (頂好大廈)


TEL:02-27214322










光能身心診所門診時間表: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美研究:曬太陽有助遠離類風濕

中央社 – 2013年2月5日 下午11:14





(中央社台北5日電)美國研究人員表示,住在陽光較充足的地區可能有助降低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這項對超過20萬名女性所做調查發現,陽光和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有關連。研究結果發表於「風濕性疾病誌」(Annals ofthe Rheumatic Diseases)期刊。


研究人員推論照射太陽光產生的維他命D,或許能保護身體。不過專家警告,民眾不應整天都暴露在陽光下。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體內免疫系統攻擊自身關節所致,病患可能感到疼痛難耐。


女性較容易出現這種疾病,但免疫系統為何轉而攻擊自身關節仍不清楚。


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追蹤2個人數各超過10萬人的女性組別,第1組從1976年開始監測,第2組從1989年展開監測。


研究人員根據觀察對象的居住地區,估算暴露在多少UV-B紫外線下,再與健康狀況做比較。


在1976年這組,居住在美國陽光最充足地區的女性與照射最少陽光的女性相比,得到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率減少21%。不過在1989年這組,紫外線多寡對罹患這種疾病的機率並未產生影響。


研究執筆人表示:「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照射UV-B與降低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率有關連,這項研究增添了新的支持論據。」


他們並說,「大量塗抹防曬乳等防曬習慣的差異」,能解釋住在陽光較充足地區的年輕女性為何沒有因此獲益。


其中一項理論指出,體內維他命D多寡可能影響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率高低。已有研究指出,維他命D不足與其他免疫系統失調有關,譬如罹患多發性硬化症(MS)。(譯者:中央社蔡佳伶)1020205


鄭醫師補充:


上面報導的參考文獻:




Ann Rheum Dis annrheumdis-2012-202302Published Online First: 4 February 2013 doi:10.1136/annrheumdis-2012-202302


維他命D是人體需要量最大的營養素,不必靠吃,只是曬曬太陽就能製造的維他命,重要性不言可喻,但是許多女性重視美白,反而跟太陽玩捉迷藏遊戲,反而變成健康的大隱憂。對於不喜歡曬太陽,或是某些時間不容易曬到太陽的人,建議最好經常補充,尤其是北台灣的冬天,接受太陽洗禮變成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更需要藉由補充為維他命D來幫助免疫系統健全。相關資料整理一下給大家參考:


維他命D並非只是加強免疫力而已,事實上維他命D本身也有免疫調節之功效,也就是對一些免疫功能太強導致的身體問題,維他命D本身具有向下調節的功能因此,對於一些發炎疾病例如風濕性關節炎、乾癬骨質疏鬆、紅班性狼瘡、多發性硬化症甚至癌症等等,都有正面的助益。相關資料請參考:


Nagpal S, Na S, Rathnachalam R (August 2005). "Noncalcemic actions of vitamin D receptor ligands". Endocr. Rev. 26 (5): 662–87.


關於多發性硬化症方面,在2006年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發表研究發現


維他命D的缺乏與多發性硬化症的發病有關,作者提出假設:因為維他命D本身的具有免疫調節抑制功能,因此缺乏的話,導致免疫系統運作過當。相關文獻請參照:


Munger KL. , Levin, LI,Hollis BW , Howard, NS , Ascherio A (2006). "Serum 25-hydroxyvitamin D levels and risk of multiple sclero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96 (23): 2832–2838.


此外,懷孕的婦女服用維他命D,尤其是在冬天時服用(日照較短),明顯減少小孩日後發展成多發性硬化症的機率,相關資料請看:


 Vitamin D helps control MS gene. BBC News. 5 February 2009.


Genetic Study Supports Vitamin D Deficiency as an Environmental Factor in MS Susceptibility. Multiple Sclerosis Society of Canada. 5 February 2009


目前超過一半以上的人,維他命D都是不足的,提醒大家,要健全免疫系統,維他命D的補充絕對不能忽視。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研究:阿茲海默症如傳染般擴散

 


(法新社華盛頓2日電) 最新美國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是由腦的1個區域擴散到另1區域,就如傳染一樣。這項發現可能有助研發相關療法,以減緩該病擴展。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Columbia UniversityMedical Center)研究基因改造鼠發現,與這種疾病有關的1種變異蛋白質tau,會沿著大腦電路行進,從1個神經細胞「跳到」另1個神經細胞。


這項昨天發表於線上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的研究,將來可能有助研究人員研發相關療法,以減緩或中止這種疾病的擴展。阿茲海默症會使癡呆日益嚴重。


研究共同撰寫人、神經學教授史莫爾(ScottSmall)表示:「治療阿茲海默症最有效的方法可能和治療癌症方式一樣,也就是在疾病有機會擴散之前,早期發現及治療。」


「治療阿茲海默症最好的方法,也許是在初期就發現並展開治療,以中止疾病擴展。疾病在早期時最能受到治療控制。」(譯者:中央社張雅亭)


鄭醫師補充:


1.上述研究的來源: Liu L, Drouet V, Wu JW, Witter MP, Small SA, et al. (2012) Trans-Synaptic Spread of Tau Pathology In Vivo. PLoS ONE 7(2): e31302. doi:10.1371/journal.pone.0031302


2.研究全文: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31302


3.早在阿滋海默症的症狀出現之前,腦細胞其實已經開始退化了,在2006年,刊登於Neural Transm Suppl醫學研究期刊上有一篇關於巴金森氏症的研究:Maker for a preclinical diagnosis of Parkinson's disease as a basis for a neuroprotection,其中提到巴金森氏症的症狀出現之前的數十年,就可以從PET(正子攝影掃瞄)看到大腦功能改變了,「前驅症狀」通常在醫師確診的前幾年,其實就已經出現了,例如沮喪、認知功能不佳與睡眠障礙等等。而在做出臨床診斷時,關於動作的神經元(位於大腦的黑質體,是大腦控制行動的重要部分),檢查發現60%以上神經細胞已經退化了!


相關內容請參閱: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3510&prev=25121&next=23035&l=f&fid=38


4.我認為早期發現早期發現失智症的症狀還不夠,如能更早把危及大腦功能的危險因子找出來,例如功能性醫學一直非常強調的氧化壓力、身體發炎、營養失衡、細胞能量代謝甚至重金屬及環境毒素影響(對細胞正常運作有害)找出來,針對根源來預防腦細胞功能退化,這才是最根本的預防處理之道。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研究:空汙恐讓新生兒體重過低

法新社 – 2013年2月6日 下午2:05







研究報告發現,汙染程度愈高,寶寶出生時體重低的可能性也愈大。這份報告發表於美國「環境與健康展望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也是截至目前調查空氣汙染和胎兒發育的最全面研究。


科學家分析來自北美洲、南美洲、歐洲、亞洲和澳洲的9國300多萬筆新生兒資料。大部分資料是在19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晚期蒐集,部分資料蒐集時間則更早。


報告主要執筆人、巴塞隆納環境流行病研究中心(CREAL)的戴凡德(Payam Dadvand)說,新生兒體重低與多項嚴重健康問題有關,包括出生後幾週出現併發症或夭折的風險較高。


新生兒體重低於2500公克便稱為低出生體重兒。


共同研究人員伍德拉夫(Tracey Woodruff)說,汙染無所不在。


伍德拉夫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婦產科和生殖科學教授,她說:「重要的是,全球幾乎人人都暴露在這樣的空氣汙染之中。」


她說:「我們呼吸的空氣都有這些細如髮絲的微型粒子。」


但她也說,嚴格限制空氣汙染的國家,汙染物相對較少。


伍德拉夫說:「美國過去數十年的成果已顯示,降低汙染對身體和心靈健康的好處,遠大於抑制汙染的成本。這值得所有國家效法。」


鄭醫師補充:


上述報導的參考文獻:


Dadvand P, Parker P, Bell ML, Bonzini M, Brauer M, Darrow L, Gehring U, Glinianaia SV, Gouveia N, Ha EH, Leem JH, van den Hooven EH, Jalaludin B, Jesdale BM, Lepeule J, Morello-Frosch R, Morgan GG, Pesatori AC, Pierik FH, Pless-Mulloli T, Rich DQ, Sathyanarayana S, Seo J, Slama R, Strickland M, Tamburic L, Wartenberg D, Nieuwenhuijsen MJ, Woodruff TJ.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 .doi:10.1289/ehp.1205575


http://ehp.niehs.nih.gov/2013/02/1205575/


最近和一位在北京執業的中醫師閒聊,他提到當地嚴重的空氣汙染,讓他幾乎不太敢帶小孩出門,連太太當時懷孕,也儘量減少外出的機會,因為他很清楚這些空汙對孕婦以及小孩的健康風險,包含他在臨床上看到許多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患者,體內有累積過量的重金屬,除了母親在懷孕時時用海產的汙染之外,還有當地空氣汙染可能的健康負面效應。


出生體重不足2500公克的新生兒,會增加早夭以及其他許多健康風險,不可輕忽,權威醫學期刊小兒科(Pediatrics)也曾有相關研究:


Very Low Birth Weight Outcomes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Neonatal Network



  • Maureen Hack,

  • Jeffrey D. Horbar,

  • Michael H. Malloy,

  • Linda Wright,

  • Jon E. Tyson,

  • and Elizabeth Wright

Pediatrics 1991; 87:5 587-597


(doi: 10.1542/peds.107.1.e1)


http://www.pediatricsdigest.mobi/content/107/1/e1.ful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有篇回顧 27 則文獻的研究發現,酒精並沒有辦法改善睡眠品質。酒精確實能讓健康的人們比較快入睡,並深眠一會,但它卻會減少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 REM)的睡眠時間。


如果你在睡前喝越多,減少 REM 的作用越明顯。REM 通常發生在入睡後 90 分鐘,我們大多在這個睡眠階段做夢,同時它也是最具恢復身體疲勞的睡眠時間。REM 受到干擾可能會讓你白天想睡覺、注意力不集中,並劫持你該有的睡眠。


研究者,倫敦睡眠中心的醫學博士 Irshaad Ebrahim 說:「酒精能引起你的睡意,這讓它看似能幫助你睡覺,不過就整個睡眠期來看的話,它反而會打擾的睡眠,特別是下半晚。另外,酒精也會抑制呼吸並能促使睡眠呼吸終止(sleep apnea)的發生。」


睡前酒喝越多的人,干擾就越強。1~2 的標準飲用量 似乎就會對睡眠產生影響。


酒不是安眠藥


Ebrahim  博士說:「酒精馬上與短期影響是減少入睡的時間,而這作用在前半晚睡眠的效果或許是讓失眠的人使用酒助眠的部份理由。然而,這會被後半晚發生的干擾給全數抵銷掉。人們不應該把酒當成安眠藥來用,經常喝酒助眠還可能會造成酒精依賴的結果。」


北岸-長島猶太裔醫療系統(North Shore-Long Island Jewish Health System,North Shore-LIJ)成癮專家 Scott Krakower 說酒讓人們誤以為他們睡得比較好。「喝酒的人通常都會覺得它們的睡眠獲得改善,但實際上並沒有。」


在斯科茨代爾的睡眠專家 Michael Breus 博士表示快速動眼期是較能恢復精神的睡眠期。「酒不是一個洽當的安眠藥。如果你依賴酒精入睡,那麼你夢遊、說夢話的可能性會高很多,而且你的記憶力也可能會出問題。」


鄭醫師補充:


記得我還在大學念書時,有一次和室友周末聊天,室友到外面買了幾瓶啤酒,大夥一邊聊天一邊喝酒,平時不常喝酒的我,只記得第一個動作是爬上床睡覺,第二個動作就是張開眼睛,但是已經天亮,而且整晚感覺沒做夢,感覺雖然還不錯,但卻異常早醒,而且效果並不持久。


對於喝過酒的人來說,這是不陌生的經驗,因此在臨床門診常會聽到許多人幫助自己入眠的方法:用酒把自己灌睡,但根據臨床的研究提醒大家,喝酒幫助入眠,也許短期可以見效,但長期下來,睡眠結構會被壓縮及破壞,品質會越來越差,而且睡眠時間也會越來越短,結果就是越早醒來,精神越差。酒精攝取還會干擾大腦正常分泌神經傳導物質,進而破睡睡眠品質,相關參考文獻可以參考:


 Zajicek, K., et al. Rhesus macaques with high CSF 5-HIAA concentrations exhibit early sleep onset.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in press.


Shepherd, G.M. Neurobiology. 3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喜歡睡前來一杯,也許幫助入睡時間減少,但會壓抑睡眠周期的快速動眼期,這是事實,快速動眼期是身體在睡眠時,進行修復的重要時刻,儘管睡眠時間中比例比例不高,但卻是睡眠的精華時間。因此長期依賴酒精來助眠,只會讓睡眠品質越來越糟!


上述內容引述:


http://pansci.tw/archives/35896


參考文獻:


Ebrahim, I. O., Shapiro, C. M., Williams, A. J. and Fenwick, P. B. (2013), Alcohol and Sleep I: Effects on Normal Sleep. Alcoh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doi: 10.1111/acer.12006



 


圖示:睡眠周期分為快速動眼期(REM)與非快速動眼期(NREM),Stage 1和2是淺睡階段,Stage 3和4是深睡期,REM也是算是深睡期。睡眠後段時間快速動眼期變多,酒精飲用則會壓縮快速動眼期,打亂睡眠結構,導致睡眠時間變短。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視看太多恐影響精子濃度

作者: 劉運 | 台灣醒報 – 2013年2月5日 下午9:06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看太多電視恐降低男性的精子數目!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顯示,每週看電視超過20小時的人,他們精蟲濃度是不看電視人的一半;此外,運動量高的男性,則有較高的精子濃度。研究員指出,雖然看電視、運動與精蟲濃度有其關聯,但還無法證明精蟲濃度會影響生育力。


全球生育率下降,近來科學家開始關注精子品質相關議題,統計資料顯示,西方國家男人的精子濃度在過去幾十年持續減少,但科學家尚未確定原因。美國哈佛大學公衛博士生蓋斯金(Audrey Gaskins)則在最近發表了他的長期研究,結果顯示運動量不足及坐在電視機前太久等狀況,可能會影響精蟲的數量與濃度。


蓋斯金領導的研究團隊針對189名年齡介於18至22歲的健康男子,調查他們每週運動的頻率及劇烈程度,並紀錄他們看電視的習慣。研究員接著收集受測者的精蟲樣本,然後觀察精蟲的大小、形狀、活動性、精子濃度與數量。


研究結果顯示,每週保持中高強度運動達15小時以上的人,精蟲的濃度遠超過不到5小時的人;每週看電視超過20小時的人,他們精蟲濃度則是完全不看電視的人的一半。研究員表示,從飲食、體重,到吸菸,看電視、運動等習慣,都精蟲濃度息息相關。


不過科學家亦表示,無法證實精蟲濃度和數目對生育能力的影響,因此無法做出運動或少看電視可以提升生育力的結論。然而若拋開單一觀點,已有多項研究指出運動的其它益處,因此研究員仍建議人們多運動,或是犧牲一點看電視的時間。


此研究4日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期刊》。


鄭醫師補充:


簡單說每周維持中高強度運動15個小時以上的人,精子數比運動不到五個小時的人遠遠高出一截。看電視超過20個小時跟完全不看電視的人相比,精子數剩下一半。顯見運動對於生殖系統的維持一定有幫助,看電視過多的人,導致精子數大量減少,值得我們警惕。


參考文獻:


Physical activity and television watching in relation to semen quality in young men


Audrey Jane Gaskins,Jaime Mendiola, Myriam Afeiche,Niels Jørgensen,Shanna H Swan,Jorge E Chavarro


Br J Sports Med bjsports-2012-091644Published Online First: 4 February 2013 doi:10.1136/bjsports-2012-091644


http://bjsm.bmj.com/content/early/2013/01/21/bjsports-2012-091644.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吃飯不專心 味盲易變胖

 


飲食習慣不當或邊吃邊看電視、打電玩等不專心用餐的「味盲」,最容易發胖!醫界十七日提出革命性新觀念,肥胖者要成功減重,須開發自己的「味覺智能TQ」,學會用「心」吃東西,只要放慢吃東西的速度,體重就會減下來。


前台大醫院外科醫師趙世晃近年陸續幫四萬多位民眾減重,發現減重成敗關鍵在病人的「心智」。肥胖者做了胃間隔等減重手術還是瘦不下來,問題在他們繼續以「胖子頭腦」吃東西,永遠吃不到滿足點。


他發現,肥胖者容易狼吞虎嚥,一碗肉鬆稀飯,標準體重者平均咀嚼一五七次,肥胖者只咀嚼八十二次就吞完;難咀嚼的蒟蒻乾,一般人至少要咀嚼五、六十下,胖子只咬一、二十下就吞下肚,相差二、三倍之多。


趙世晃把「吃相」概分為細嚼慢嚥、狼吞虎嚥、漫不經心、談笑風聲等型態,分別代表敬慎、急躁、散漫、溝通,也象徵一個人的「心性」。


趙世晃說,速食、戰鬥式的吃法,常令人食不知味,缺乏心靈滿足感。減重過程要訓練每個人的「味覺智能TQ」(Taste Quotient),當一個人學會細嚼慢嚥、滿足的進食,自然而然就會瘦。


從小就胖的王小姐十分鐘就吃完一個排骨便當,體重曾飆到九十六.六公斤,這些年一直和肥胖奮戰。她接受味覺智能訓練,一個月就瘦了五公斤,現在體重六十四公斤。


王小姐說,面對一道菜,醫師要她想出廿個讚美的形容詞,一邊慢慢吃力一邊慢慢品味回憶,一餐至少花半小時,食量只有過去的四分之一,卻很滿足。



鄭醫師補充:


上述的進食方式,其實不是新觀念,應該說是一直被忽視的概念及作法,壓力是很多人肥胖的真正原因,但是壓力如何累積及產生,並不只是工作過度、或者與家人或者另一半的問題而已,真正讓身體有壓力是從平常的生活及飲食方式一點一滴累積的。今年國內出版的「健康腦,身心沒煩惱」裡面即有完整的闡釋,以下是我從書籍介紹的資料中摘錄相關內容給大家參考:


 「很容易覺得疲勞、經常偏頭痛、生理期不順;血壓、血糖及膽固醇等數值始終居高不下的你,明明已經按時吃藥、控制飲食、努力運動,病卻還是好不了?」


  疾病真正的根源,其實是不健康的大腦!


  在日本開設健康門診的橫倉恆雄醫師,20年來診療過許多因「莫名的身體不適」、「看了很多醫生都沒有效」而前來就診的患者。他從豐富的臨床經驗中發現:現代社會中過量的壓力、資訊的暴增,已讓許多人的左腦──也就是掌控理性的腦陷入沒有「餘裕」的艱難處境,無法適當地調適壓力,進而產生偏食、暴飲暴食的行為,並罹患種種疾病。


 


  可是,一般的健康法著眼於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通常會建議患者少吃、多動,結果反而造成負面的壓力,讓患者的大腦更快進入疲憊狀態,完全無法根治疾病。從真正的源頭------大腦下手,才能一勞永逸、徹底恢復健康!


 


讓大腦恢復活力的「五感療法」:現代人已習慣從電視上的氣象預報得知當天溫度的數字,卻懶得透過肌膚去實際感受;只為了吃而吃,卻很少開心地享受食物,像這樣在五感上的遲鈍和退化,正是疲憊腦的最大成因。書中提供:消除頭部緊繃感的西瓜按摩法、不要一大早就開電視、走出辦公室吃午餐等20個小方法,重新喚醒你孩提時敏銳的五感。


 


  ◎快樂吃就健康的「樂食療法」:所謂的樂食,就是想吃蛋糕時把一整盒吃完也沒關係、不論幾點吃晚餐都可以。這些聽起來「違反常識」的觀念其來有自,正是大腦神奇的調節機制。當大腦得到滿足了,食慾及體內的代謝機能就能彼此平衡,即使攝取了太多熱量,也會被身體代謝掉。從臨床實驗上也得到了相當有力的證明,300多位進行樂食療法的人,在一年後,不管是體重、血糖值、體脂肪、總膽固醇,通通都下降了。更神奇的是,減重成功率高達97%,並塑造了不會二度復胖的體質。


 


最後提醒:想要讚美食物,必然要找自己覺得美味的東西,不然無法讚美。找回身體感官的敏銳感覺(不只是味覺而已),身體會直接做精確的調控,體重自然維持在理想的範圍,為了減少誤解以及對於樂食療法的執行細節更清楚,建議大家不妨直接找這本書來了解,若能身體力行,我想最大的收穫就是了解自己的身體有完美的自我調控能力,並能在身心舒泰的狀況下,享受健康。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概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些對於維他命C使用的爭議出現,例如維他命C到底會不會引發白內障?


白內障的議題,讓我們先參閱美國驗光配鏡學會在官網發表的內容:


好幾個研究都證實為他命C的攝取與眼睛健康有關,女性若是使用維他命C逾十年,將能減少64%的白內障風險,研究評估即使必須接受這類手術,也能因為維他命C的服用而延緩十年。另外研究發現:維他命C攝取平均364毫克十年,將能降低64%的特定白內障發生率,相關原文可以連結:


http://www.aoa.org/x11814.xml


1992 年哈佛醫學院及 1997 年 Tufts 醫學院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顯示每天吃維他命 C 補充品 250-500 mg 十年以上可降低罹患白內障的風險各 45% 及 77-83%。1992 年的研究是對超過五萬名 45-67 歲護士的研究;對從不抽煙者和抽煙者每天吃維他命 C 補充品 250-500 mg 十年以上各可降低罹患白內障的風險 73% 和 28%;這研究還發現每天吃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可降低罹患白內障的風險 49%。


其他相關研究還可以連結參閱:


Z Ernahrungswiss. 1989 Mar;28(1):56-75.

Antioxidant vitamins in cataract prevention.


Gerster H.

Exp Eye Res. 1991 May;52(5):563-8.


Prevention of selenite cataract by vitamin C.


Devamanoharan PS, Henein M, Morris S, Ramachandran S, Richards RD, Varma SD.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065724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BF02025566?LI=true



 攝取高劑量的維他命C,白內障的風險也跟著降低:


 Jacques PF, Chylack LT. Epidemiologic evidence of a role for the antioxidant vitamins and carotenoids in cataract prevention. Am J Clin Nutr 1991; 53:352S-5S.


 Jacques PF, Chylack LT, McGandy RB, Hartz SC. Antioxidant status in persons with and without senile cataract. Arch Ophthalmol 1988; 106:337-40.


 Vinson JA, Possanza CJ, Drack AV. The effect of ascorbic acid on galactose-induced cataracts. Nutr Rep Internat 1986; 33:665-8.


以上資料僅提供給需要的人參考!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服鴉片類止痛藥 睪固酮濃度易大降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2月5日 上午12:08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男人如果常服用長效型鴉片類止痛藥,以舒緩慢性疼痛,睪固酮濃度容易大幅下降,出現睪固酮濃度偏低機率會比服用短效型藥物者多五倍之多。當睪固酮濃度偏低,就會產生性欲減退、肌肉流失、骨質變差等症狀。


上述研究報告已發表於「疼痛臨床研究」期刊。


過去醫界早發現,鴉片類止痛藥會降低男人睪固酮濃度,這是首次研究發現,長效型鴉片類止痛藥比短效型藥物更容易造成睪固酮低下副作用。


研究人員以八十一名男性做為研究對象,年齡介於二十六歲到七十九歲,中位數為五十一歲。美國凱薩醫院聖羅莎醫學中心研究團隊進行這項研究計畫。所有參與研究的人持續服用鴉片類止痛藥達三個月以上,剛開始研究時,這些人睪固酮濃度都很正常。此外,研究人員也正針對一千五百多名男性患者做回顧性研究。


研究作者表示,目前很需要了解哪些藥物對患者較為有利,且又可以減少用藥風險。好幾年來,許多醫師相信,長效型鴉片類止痛藥比短效型藥物安全,且成癮風險較小,所以就比較常使用這類藥物。不過過去沒有研究證據支持這個論點。


短效型鴉片類藥物藥效多半維持四到六小時,長效型藥物釋放較慢,效果通常可維持八到十二小時。


健康年輕男性睪固酮濃度介於三百到八百單位(ng/dL),如果睪固酮數值小於兩百五十單位,就算睪固酮低下。睪固酮低下容易造成性欲減退、肌肉量減少、骨質密度變差等症狀,生活品質也會大幅下降。研究發現,只要服用長效型鴉片類止痛藥,出現睪固酮低下機率就會比服用短效性藥物者增加四點七八倍。副作用出現風險與藥物劑量沒有關聯。研究人員提醒,長效性鴉片類止痛藥也許會對健康帶來不利影響,醫師、民眾用藥一定要謹慎。


鄭醫師補充:


過去談到長效型的鴉片類合成藥物的副作用,大多以類似鴉片類的止痛藥類似,諸如噁心、嘔吐、便秘、做惡夢、記憶力喪失、倦怠、焦慮、頭輕、頭痛、口乾、皮膚癢甚至是異常流汗等等,有些服用者會出現沒有食慾、神經質、腹痛、瀉肚子、排尿困難、呼吸困難甚至是打嗝等等甚至是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呼吸衰竭(通常是單次大量使用):


http://www.info-drug-rehab.com/oxycodone.html


  Package insert Oxycontin. Stamford, CT: Purdue Pharma L.P. 2007-11-05. http://www.purduepharma.com/PI/Prescription/Oxycontin.pdf. Retrieved 2009-03-23.


比較少人會出現陽痿、攝護腺肥大以及睪固酮低下等狀況,不過,之前臨床並沒有針對持續服用者去分追蹤與分析,最新發表的研究結果清楚揭露:


持續服用長效型鴉片類止痛藥,造成睪固酮低下,影響性功能。


誰會長期服用這類藥物?除了有醫療一直無法緩解的疼痛必須靠這類藥物來止痛。此外,海洛因成癮者若使用替代療法,不管是美沙酮(Methadone或稱美沙冬)或者是丁基原啡因( buprenorphine )這類舌下含片,其實都是長效型的嗎啡類止痛藥,海洛因算是短效型的美妃類止痛劑,因此用這項研究的結果來說,就是和海洛因成癮者相較,使用替代療法的人睪固酮濃度容易大幅下降,出現睪固酮濃度偏低機率會比服用短效型藥物者多五倍之多,提醒大家留意。


當然,已經成癮的人,並非鼓勵大家繼續使用,戒癮除了替代療法之外,國外研究發現,高劑量的維他命C(口服或者經由靜脈注射),臨床上觀察幾乎無戒斷反應,有興趣的人可以多了解高劑量維他命如何緩解戒斷症狀的相關研究:


In Vivo. 2000 Mar-Apr;14(2):363-6.

Ascorbic acid (vitamin C) effects on withdrawal syndrome of heroin abusers.


Evangelou A, Kalfakakou V, Georgakas P, Koutras V, Vezyraki P, Iliopoulou L, Vadalouka A.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0836211


上述報導的相關參考文獻:


Andrea L. Rubinstein, Diane M. Carpenter, Jerome R. Minkoff. Hypogonadism in Men With Chronic Pain Linked to the Use of Long-acting Rather Than Short-acting Opioids. The Clinical Journal of Pain, 2013; DOI: 10.1097/AJP.0b013e31827c7b5d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