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國內八成三的學齡前孩童身體鉛和汞含量過高,且孩童年齡愈小,頭髮鉛含量愈高,建議家長應慎選小朋友玩的玩具,並多洗手。
鉛和汞常被認為是造成孩童中樞神經易受損的有毒物質,嚴重影響生長發育,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蔡維禎等人,昨天在重金屬中毒防治研討會發表「學齡前兒童心智發展與其頭髮鉛汞含量的關連性分析」研究,發現國內學齡前孩童身體的鉛、汞含量普遍偏高。
研究者分析一到八歲共一百零二名發展遲緩兒,及一到六歲共六十七名正常發展孩童的頭髮,結果發現,如不分組別,有八成三孩童髮鉛和髮汞含量都高於正常值,以髮鉛為例,其總體平均值是正常值的兩倍,最高者甚至達正常值的五倍之多。髮鉛正常值應低於3PPM(PPM為百萬分之一濃度),髮汞正常值應低於1PPM。
較特別的是,正常組孩童的髮鉛值超過標準者占七成四,發展遲緩組的髮鉛值超標只占五成一。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職業醫學科顧問醫師何←功認為,正常孩童比起發展遲緩兒較有機會玩各種玩具,使得接觸鉛的機會反而高。
蔡維禎解釋,該研究的正常組孩童平均年齡較遲緩組小孩要小一歲多,推論年齡越小孩童,越容易將玩具放到嘴裡咬,或者把玩品質不良的含鉛玩具,還有某些社區公園的遊樂器材老舊,重金屬鉛易隨著油漆剝落都有關係。
研究建議,家長應慎選玩具及遊樂設施,小朋友玩過玩具以後記得洗手,可避免接觸鉛。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則指出,從頭髮鉛含量來看平常的鉛暴露量,只能當作參考,因為一公分頭髮只能驗出一個月的含鉛量,再加上頭髮易受外來汙染。
林杰樑也表示,血液中鉛的含量較能影響身體,且九成都積蓄在骨頭,從抽血或乳牙來檢驗鉛會更精準。
研究也發現,無論發展遲緩兒或正常組孩童,髮汞值過高的比率差不多,前者占五成八,後者占五成二,且食用海鮮愈多的孩童,髮汞值愈高,推測與深海魚類遭到汞汙染有關。
吃遠洋魚 每週勿逾340公克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調查發現,遠洋魚的甲基汞含量平均是近海魚的十倍。學者建議,避免過度攝食鯊魚、鮪魚及旗魚等大型遠洋魚,一般人一星期吃魚不超過三百四十公克。
至於體型較小且抵抗力較差的兒童,魚的攝取量多少為宜?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大型遠洋魚,兒童最好一口都不要吃,若是巴掌大的小型魚,一星期吃一至二公斤還算可以。
藥物食品檢驗局副研究員陳石松表示,目前衛生署對於洄游性魚類甲基汞含量標準值訂在二ppm以下,而九十一年至九十三年針對近、遠洋魚類進行重金屬檢驗顯示,檢測結果大多合格,但在二百件遠洋魚類樣本中,有二件鯊魚甲基汞含量超過標準值,分別為二點二六ppm及三點五三ppm。
陳石松指出,遠洋魚甲基汞含量最高為黑鮪魚平均一點一三ppm、鯊魚平均一點零五ppm、鮪魚平均零點六四ppm及旗魚平均零點五三ppm。
陳石松表示,遠洋魚位於生物鏈的最上層,大魚吃小魚,甲基汞在遠洋、體型大的魚中也就愈高。魚類確實有很好的蛋白質、DHA,一般正常人對汞有一定的代謝能力,一星期吃魚不超過三百四十公克,可以有效降低危險性。
常有人問我,為何現在過動及注意力缺乏(ADHD)這麼普遍?我想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重金屬過量的小朋友越來越普遍的關係。這篇報導是非常重要的提醒,裡面提到的重金屬過量的情形,其實一般醫療從業人員也不見得瞭解或有警覺。以牙科用含汞的銀粉來補牙為例,很多牙醫師對此根本毫無警覺,但國外曾對一些牙醫師的遺體做過解剖研究,發現他們體內汞的含量,遠大於一般人,所以建議想補牙的人,儘量用樹脂來取代,避免這方面的危害。
其實,這裡的鉛汞,都和有些人的過動與注意力缺乏有密切相關連,建議被懷疑有過動或注意力缺乏的人,一定要安排相關檢測來確定是否有重金屬過量的情形,萬一真的有,也有相關配套療程能直接處理。
一般過動或注意力缺乏,常被建議以魚油來作為輔助營養品,但鑑於海產污染嚴重,魚油也不例外,請大家必定要選購有獨立檢驗室的純度認證背書的產品才安全。否則,常常魚油效果還沒出來,又累積了很多重金屬,反而弊多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