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抗衰老以及癌症防治怎麼作? (38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報導 - 能夠完成超過40次伏地挺身的活躍中年男性患心血管疾病(CVD)的風險顯著降低- 包括冠狀動脈疾病的診斷和心臟衰竭等重大疾患 - 這是經10年追蹤與少於10次伏地挺身的基礎線檢測患者進行的比較。“我們的研究結果證明,在幾乎任何環境中,伏地挺身都可以成為一種簡單,無成本的方法來幫助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令人驚訝的是,伏地挺身能力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係比運動心電圖試驗結果更強烈,“第一作者Justin Yang,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系職業醫學該研究於2019年2月15日在  JAMA Network Open上發表

對身體健康的客觀評估被認為是健康狀況的強有力預測因子; 然而,大多數現有的工具,例如跑步機測試,在常規檢查中使用過於昂貴且耗時。這是第一個證實伏地挺身能力與隨後的心血管疾病結果發生之間關聯的已知研究。研究人員分析了2000年至2010年收集的1,104名活躍男性消防員的健康數據。他們的平均年齡為39.6歲,平均體重指數(BMI)為28.7。在研究開始時測量參與者的伏地挺身俯和運動心電圖耐力,隨後每個人完成年度體檢和健康和醫療問卷調查。在10年的研究期間,報告了37例CVD相關結果。除基因檢查期間完成40次或更少伏地挺身的男性外,其他所有人都發生過。研究人員計算出,與能夠進行少於10次伏地挺身的人相比,能夠進行超過40次伏地挺身的男性患CVD事件的風險降低了96%。與通過運動心電圖次估計的有氧能力相比,伏地挺身與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發生率更低有關。

完成21-30次伏地挺身的男性,罹患冠狀動脈疾病或心臟病的風險,大概是做不到10下伏地挺身者的1/4。 

「能做到11次以上伏地挺身的受測者,將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幅降低」,研究結論指出。 

作者指出,由於研究人群由中年,職業活躍的男性組成,因此結果可能不適用於女性或其他年齡層的男性或活動較少的男性。

“這項研究強調了體適能對健康的重要性,以及為什麼臨床醫生應該在看診期間評估體適能,”資深作者Stefanos Kales說。

參考文獻:

Yang J, Christophi CA, Farioli A,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ush-up Exercise Capacity and Future Cardiovascular Events Among Active Adult Men. JAMA Netw Open. 2019;2(2):e188341.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18.8341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24778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enovus癌症護理和皇家音樂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合唱團中唱歌只需一小時即可提高患癌症患者的免疫蛋白水平,減輕壓力,改善情緒,從而對整體健康產生積極影響,這研究發表於ecancermedicalscience期刊

這項研究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即在合唱團排練中唱歌有助於使人們處於最佳位置接受治療,維持緩解並支持癌症患者。

該研究測試了五個不同合唱團的193名成員。結果表明,唱歌一小時與壓力賀爾蒙(如皮質醇)的顯著減少,以及細胞因子(免疫系統蛋白質)的數量增加有關 - 這可以提高身體對抗嚴重疾病的能力。

Tenovus癌症護理研究和政策主任,該研究的共同作者伊恩·劉易斯博士說:“這些都是非常令人興奮的發現。過去六年來,我們一直在建立證據,證明在唱詩班唱歌可以有一系列的社會,情感和心理上的好處,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它也有生物學效應。

“我們很早就聽到一些軼事證據表明,唱詩班唱歌會讓人感覺良好,但這是第一次證明免疫系統會受到唱歌的影響。這真的令人興奮,可以增強我們將來支持癌症患者的方式。”

該研究還發現,心理健康水平最低,憂鬱程度最高的人心情改善最大,與體內發炎程度較低有關。高度發炎和嚴重疾病之間存在聯繫。

合唱團成員在唱歌一小時之前給他們的唾液樣本,然後再次分析樣品以觀察在許多激素,免疫蛋白,神經肽和受體中發生的變化。

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與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合作的功能科學中心研究助理Daisy Fancourt博士說:“許多受癌症影響的人可能會遇到壓力,焦慮等心理困難,這些會抑制免疫活動。研究證實,患者需要盡可能多的免疫系統支持。這項研究令人興奮,因為它表明像唱歌一樣簡單的活動可以減少一些壓力誘導,達到壓力的抑制,有助於改善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並使他們處於接受治療的最佳位置。“

64歲的Diane Raybould參加了這項研究,自2010年以來一直與Bridgend Sing合唱團唱歌.Diane在50歲時被診斷患有乳腺癌。她的女兒同時被診斷患有乳腺癌,可悲的是,黛安說:“唱歌唱歌不僅僅是享受,它真的會讓你感覺更好。唱詩班的領導者當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另一個合唱團的支持也是如此。成員,鼓舞人心的節目和令人振奮的歌曲。合唱團是一個家庭,簡單就是這樣。罹患癌症和失去癌症患者的家人可能非常孤立。通過合唱團,你可以公開分享經驗,這非常重要。“

我們在Tenovus癌症護理部門與我們一起唱歌並與該研究的合著者Rosie Dow補充說:“這項研究非常令人興奮,因為它回應了我們所有合唱團成員告訴我們歌唱如何幫助他們的一切。我見過人們的生活通過我們合唱團的歌唱而改變,因此知道唱歌也會產生生物學上的差異,希望能夠幫助我們向更多的人傳達這樣的信息:唱歌對你思想,身體和靈魂來說是偉大的 。“

繼這項研究之後,Tenovus癌症護理正在開展一項為期兩年的研究,更深入地研究了幾個月來合唱團唱歌的縱向效應。它將關注心理健康,福祉,社會支持和應對癌症的能力,同時測量患者,護理人員,工作人員和失去癌症的人的壓力荷爾蒙和免疫功能。

參考文獻:

 

  1. Daisy Fancourt, Aaron Williamon, Livia A Carvalho, Andrew Steptoe, Rosie Dow, Ian Lewis. Singing modulates mood, stress, cortisol, cytokine and neuropeptide activity in cancer patients and carersecancermedicalscience, 2016; 10 DOI: 10.3332/ecancer.2016.631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吃高纖與全穀類 研究:降慢性病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

2019年1月15日 上午10:20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多吃高纖與全穀類食物,可降低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大腸癌和其他慢性疾病風險!世衛委託的一份研究顯示,多吃膳食纖維的人,可降低上述疾病的死亡率達15-30%,每天食用的膳食纖維每增加8克,心臟病、糖尿病和大腸癌的死亡率和發病率下降5-27%。研究建議,每天應攝取25-29克膳食纖維。日常食物中,半杯燕麥就有9克纖維,專家建議同時均衡攝取各式全穀及豆類、蔬菜和水果。

膳食纖維增加15g 糖尿病、大腸癌遠離

根據《科學日報》報導,該研究納入了185項觀察性研究,以及58項涵蓋4,635名受試者的臨床試驗。研究發現,全球多數人每日膳食纖維攝取量低於20克,然而只要每天食用的膳食纖維每增加15g,心臟病、第二型糖尿病和大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可下降2-19%。此外,臨床試驗的分析顯示,增加纖維食用量與較低的體重和膽固醇相關。

咀嚼有飽足感 助體重控制

 研究領導者、紐西蘭奧塔戈大學教授吉姆曼恩(Jim Mann)向《路透社》表示,「富含纖維的全穀類食物因為需要咀嚼,且在腸道中保有較大體積,增加了飽足感,有助於控制體重,並且可以有效地維持血脂和血糖恆定。另外,腸道細菌分解纖維的過程中,可帶來良好的健康效果,包括預防大腸癌。」他指出,膳食纖維蘊含在全麥、豆類、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中

每天至少25克 全麥蔬果多吃

膳食纖維要攝取多少才夠?英國營養諮詢委員會曾建議,應每天30克,該研究則建議25-29克,但再多攝取些也無妨。30克到底是多少?奧克蘭科技大學營養學教授艾琳·拉什(Elaine Rush)向《BBC》表示,半杯燕麥片約含9克纖維,一片全麥麵包有2克纖維,一顆連皮煮熟的馬鈴薯有2克纖維,一根胡蘿蔔有3克纖維,一顆連皮蘋果則有4克纖維。

缺鐵或低礦物質 注意攝取量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該研究未提出食用膳食纖維的風險,但團隊指出,攝取過多膳食纖維可能對缺鐵或低礦物質水平的患者產生不良影響,可能進一步降低鐵離子的含量。此外,該研究主要著墨在富含纖維的天然食物,人工萃取的纖維保健品並不包括在內。且團隊僅將健康參與者納入研究,因此研究結果不適用於現有慢性病患者。

 

參考資料:

1. High intake of dietary fiber and whole grain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risk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2. Study details how high fiber diets make for healthier lives.

3. The lifesaving food 90% aren’t eating enough of.

4. Reynolds, Andrew et al. Carbohydrate quality and human health: a series of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The Lancet , Volume 0 , Issue 0.

鄭醫師補充:

即便是針對健康者的研究,透過膳食纖維以及全穀類食物,仍是健康生活型態不可或缺的要角。許多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來源,也含維生素、礦物質以及天然抗氧化物質,建議大家多攝取。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過同時解決兩種癌症生長機制,一項實驗性治療在小鼠研究中減少了三陰性乳腺癌的擴散。

稱為Tinagl1的治療劑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質可阻斷乳腺癌細胞生長和原發腫瘤遷移擴散到體內其他器官的兩種主要途徑。該研究發表在1月3日的癌症細胞雜誌上。

“人們試圖阻止這種癌症的傳播,但到目前為止的嘗試都失敗了,因為如果你嘗試一種方法,癌症細胞可以通過找到逃脫途徑進行補償,”Yibin Kang說,Warner-Lambert / Parke-Davis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教授,新澤西羅格斯癌症研究所聯合研究副主任,該研究的高級作者。“通過這種新方法,治療可以同時阻斷這兩種途徑。就如同一石兩鳥。”

三陰性乳腺癌是一種高度侵襲性的癌症,佔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2%至17%。它的名字來源於缺乏三個明顯的生物靶點 - 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 - 用於發現和殺死癌細胞。

患有三陰性乳腺癌的患者俱有高復發率和較少的治療選擇以及癌症對治療產生抗性的可能性。這導致患者的整體預後較差。

這項新發現證實,重組Tinagl1是進一步探索和開發治療這種癌症的優質選擇。

研究人員發現Tinagl1抑制了兩種主要途徑,這些途徑導致三陰性乳腺癌的侵襲性和抵抗治療的能力。Tinagl1以不同的方式抑制這兩種途徑,克服了癌症用於逃避治療的補償機制。

Tinagl1通過阻止稱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EGFR)的腫瘤促進蛋白的作用來治療癌症。該基因的突變導致EGFR信號傳導活性飆升,向細胞發送促生長信號並促進腫瘤生長和轉移至身體的新區域。靶向EGFR的治療在臨床上取得了有限的成功,可能是因為癌細胞找到了新的生長途徑。

該蛋白質還對稱為整聯蛋白的分子產生影響,該分子參與調節向新位置的細胞遷移,與其他細胞的粘附以及轉化為腫瘤。Tinagl1似乎能夠通過干擾稱為粘著斑激酶(FAK)的相關蛋白來靶向整合素信號傳導,其促進細胞遷移,生長和存活。

研究人員表示,這兩種途徑是分子相互關聯的,導致裁減和補償,這有助於抑制三陰性乳腺癌的侵襲性和治療抵抗力。

研究人員觀察了從人類患者中採集的800多個乳腺腫瘤樣本。他們發現具有較低Tinagl1基因表達的腫瘤樣本更可能來自晚期腫瘤分期和較短生存期的患者。具有較高基因水平的腫瘤與良好的患者結果更緊密相關。

這種差異在乳腺癌的三重陰性亞組中最為突出。

為了測試是否具有Tinagl1基因可以防止腫瘤生長和擴散,研究人員設計了人和小鼠腫瘤細胞以表達高水平的Tinagl1基因。研究人員發現,Tinagl1在小鼠癌細胞中的高表現產生了生長緩慢的腫瘤,這些腫瘤不太可能轉移到肺部。

研究人員還向患有乳腺腫瘤的小鼠施用Tinagl1蛋白,發現治療7周顯著抑制原發腫瘤生長和自發性肺轉移,同時沒有明顯的副作用。在一項研究Tinagl1治療時機的研究中,該化合物即使在腫瘤開始轉移後仍然有效。該團隊還研究了Tinagl1抑制的機制,發現該蛋白抑制EGFR和整合素/ FAK信號通路,因此比使用單一抑製劑對抗這兩種途徑中的每一種都有更好的結果。

參考文獻:

 

  1. Minhong Shen, Yi-Zhou Jiang, Yong Wei, Brian Ell, Xinlei Sheng, Mark Esposito, Jooeun Kang, Xiang Hang, Hanqiu Zheng, Michelle Rowicki, Lanjing Zhang, Weichung J. Shih, Toni Celià-Terrassa, Yirong Liu, IIeana Cristea, Zhi-Ming Shao, Yibin Kang. Tinagl1 Suppresses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is by Simultaneously Inhibiting Integrin/FAK and EGFR SignalingCancer Cell, 2019; DOI: 10.1016/j.ccell.2018.11.016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防攝護腺癌!哈佛:每月最好射15次

 

三立新聞網

 

2019年1月6日 下午3:10 

男性在年齡增長後很可能面臨攝護腺肥大的問題,常見的症狀有頻尿、小便變慢、尿流細小、老覺得解不乾淨等,50歲以上男性應定期健康檢查,確認血液中的PSA指數是否異常,以免罹患攝護腺癌。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男性抑制攝護腺癌的每月最佳射精數是15次。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在《癌症,當然可以預防!》書中指出,攝護腺癌跟大腸癌一樣與飲食息息相關,每天吃五份以上的動物性脂肪、或是經常攝取反式脂肪,都會增加攝護腺癌罹患的機率。雖然攝護腺肥大是老年男性的常見疾病,與攝護腺癌並沒有絕對關聯,但有攝護腺癌家族病史的人,罹癌風險也會跟著增加。

 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追蹤了3萬2千名健康男性18年的射精狀況,並將年齡分為20至29歲的「年輕組」及40至49歲的「中年組」,結果顯示每月射精約21次的男性,相較於每月射精4至7次的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會減少20%,中年組的罹癌風險更是降至22%,最後得出男性每月最佳的射精數為15次,可見定期「清槍」能抑制攝護腺癌。

 除此之外,多吃蔥、薑、蒜、洋蔥等辛香料蔬菜,也可以多吃大豆或補充大豆異黃酮,或是多喝綠茶,在加拿大一個上千人的對照研究中也指出,每天喝500毫升以上的綠茶可以減少30%的攝護腺癌風險;保健品部分可以服用硒、維生素E和維生素D,或者是服用降血脂藥及治療攝護腺肥大的藥物,都能有效降低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編輯:周羿彣)

鄭醫師補充:

這項研究發現,三個不同年齡組的射精頻率和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較低之間存在關聯。除了經常射精外,其他可能有助於降低患前列腺癌風險的方法包括達到或保持健康的體重,以及定期運動等等。

這項研究人員認為:

 “這項大型前瞻性研究提供了迄今為止射精有助於預防前列腺癌的最有力證據”。

“在沒有危險性行為的情況下更頻繁的射精可能是減少不必要的診斷和治療低風險腫瘤的醫療費用和身體和心理副作用的重要手段,儘管它似乎不那麼強烈與侵襲性疾病有關“

 

參考文獻:

Ejaculation Frequency and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Updated Results with an Additional Decade of Follow-up

 

Rider, Jennifer R. et al.

 

European Urology , Volume 70 , Issue 6 , 974 - 982
https://www.europeanurology.com/article/S0302-2838%2816%2900377-8/fulltex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食道癌多吃這降風險!

三立新聞網

2018年12月3日 上午12:40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資深藝人安迪不敵食道癌於今(2)日病逝,令人哀痛!由於食道癌早期沒有症狀,當出現吞嚥困難等症狀時,通常已經是第三期了!因此,為遠離食道癌,除了避免喝酒、抽菸及嚼檳榔外,有研究指出,多吃橘子也可有效降低罹食道癌風險。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十大癌症中,食道癌排名第九;而且可怕的是,由於食道本身是一個可膨脹性的中空管狀器官,因此早期食道癌幾乎沒有任何症狀,所以預防重於治療,平時一定要做好保養。要遠離食道癌,醫生建議,會罹食道癌的原因多半和喝酒、抽菸及嚼檳榔相關,除了呼籲民眾戒菸酒及檳榔,也別喝滾燙茶湯。尤其冬天到了,有些人特別喜歡喝很燙的湯,殊不知這對食道是有害的。除了戒菸酒及檳榔外,也可多吃有益食物,多管齊下。根據早安健康報導,刊載在《Cancer Causes & Control》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調查柑橘類的攝取量與食道癌、賁門癌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柑橘類攝取最多的組別比攝取最少的組別,罹患食道癌的機率降低了23%,罹患賁門癌的機率則降低了38%;且研究中也提到,每天吃100g的柑橘類水果,約一顆橘子或檸檬的量,即可降低罹患食道癌的風險14%。

據了解,因為柑橘類富含維生素C,可以保護黏膜組織不受氧化壓力所侵害,並阻礙致癌因子的生成;建議民眾可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例如每天一顆橘子,好處多多。

鄭醫師補充:

癌症的預防與身體的抗氧化能力有絕對關係,也就是去除自由基的能力。維生素C是身體去除自由基的主幹,透過補充營養,提高身體抗氧化能力,絕對是預防癌症的重要環節。

食管癌(EC)是世界上第八大常見癌症,有兩種常見的亞型 - 鱗狀細胞癌(SCC)和腺癌(AC)。有幾種危險因素與這種癌症有關,包括吸煙,飲酒,胃食道逆流(GERD)和Barrett氏食道(表1)。食道癌的預後較其他癌症差,一旦確診發現,大都是晚期,存活率低,因此,預防重於治療,

以下整理跟食道癌相關的危險因子以及降低風險的營養飲食改善建議:

1:證實具有特定危險因素的細胞變性或癌前病變減少的物質

風險因素 降低風險營養
目前的吸煙者 黃酮類化合物
酒精 葉酸
胃食到逆流 維生素A,C和E.
巴瑞氏食道 纖維,深綠色蔬菜,β-胡蘿蔔素,維生素A,C和E.

大多數報告顯示任何關聯都是回顧性的,前瞻性研究很少。此外,關於實現這些關聯所消耗的確切數量的數據有限。對發現具有有益作用的單一食物和營養素的研究包括非澱粉類蔬菜,水果和含有β-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的食物。其他研究結果表明,食道癌與牛奶,湯,紅肉和黃油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與白肉,魚,生蔬菜和水果成反比關係。這些發現總結在表2中。

表2:與食道癌的食物和營養關聯

  風險增加 降低風險 沒有風險關聯
鱗狀細胞癌 ↓葉酸
↑血糖負荷/指數
↑紅肉:↓家禽
↓水果
↑男性紅色和加工肉類
保鮮蔬菜
N-亞硝基化合物
↑馬黛茶(熱飲)
深綠色蔬菜
水果
葉黃素
纖維
葉酸
綠茶 - 女性
咖啡
HEI飲食
地中海飲食
DGAI飲食
蛋氨酸
維生素B6 
維生素B12 
魚消費
植物雌激素木脂素
紅茶
泡菜
腺癌 ↑肉類(特別是加工肉類)
血紅素鐵
高乳脂肪
經常生的水果和蔬菜攝入量
↑葉酸
↑維生素B6
纖維
綠茶和咖啡
多元不飽和脂肪(如果BMI正常)
蛋氨酸
維生素B12 
魚消費
植物雌激素木脂素
紅茶

飲食中的水果和蔬菜含量被認為與食道癌的風險呈負相關。認為保護作用是由纖維,葉黃素和葉酸來影響的。對於腺癌而言,這種關聯似乎比鱗狀細胞癌更強。其他研究表明,富含水果和蔬菜的飲食與SCC的顯著減少有關。

膳食纖維具有多種抗癌作用,被認為可以預防食道癌。膳食纖維被認為通過調節胃食管逆流和幫助控制體重來減少致癌作用。

已經認為具有保護作用,因為它們的成分通常在體外表現出抗氧化,抗炎,抗微生物和免疫刺激作用。茶葉給藥可以抑制N-亞硝基化合物誘導的食管腫瘤發生。

咖啡含有許多抗癌成分。咖啡因抑制細胞週期蛋白依賴性激酶-4誘導的細胞生長。其他成分如cafestol和kahweol,可以抑制DNA損傷。這些理論仍有待進一步證明。Maté(馬黛茶)是一種由南美洲國家常見的多年生樹葉製成的茶狀輸液。綜合分析證實,maté患癌症的風險增加。存在多種混雜因素,但發病機制中的作用歸因於熱損傷,因為與含有maté的冷飲沒有關聯。換句話說,經常喝熱茶或是食用溫度高的食物,會增加食道癌風險。綠茶和咖啡的飲用已經證明對EC具有保護作用; 然而,紅茶的飲用與任何一種EC無關。

參考原文報導:

https://www.roswellpark.org/article/foods-help-fight-cancer-focus-esophageal-cancer

參考文獻:

Zhao W, Liu L, Xu S. Intakes of citrus fruit and risk of esophageal cancer: A meta-analysis. Medicine (Baltimore). 2018;97(13):e0018.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89538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愛荷華州立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每週舉重不到一小時可以將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降低40%至70%。研究人員發現,在舉重室內花費超過一個小時並沒有產生任何附加的好處。換句話說重訓時間不必太久即能達到保健功效。

“人們可能認為他們需要花很多時間來舉重,但只需要兩套不到5分鐘的台式壓力機就可以有效,”運動學副教授DC(Duck-chul)Lee說。

這項研究主要是觀察阻力運動和心血管疾病的關聯 - 發現重量訓練的好處與跑步,步行或其他有氧運動無關。換句話說,您不必依靠有氧運動建議的指導,以降低您的風險; 單靠體重訓練就足夠了。該研究發表在運動和運動的醫學和科學期刊

Lee和他的同事透過縱向研究分析了健美操中心中近13,000名成年人的數據。他們測量了三種健康結果:沒有導致死亡的心血管事件,如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等,以及導致死亡的所有心血管事件和任何類型的死亡。李說阻力運動(重訓)減少了這三種疾病的相關風險。

“結果令人鼓舞,但人們會舉重是他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嗎?他們會這樣做並堅持下去嗎?這是百萬美元的問題,”李說。

阻力訓練的障礙

研究人員認識到,與有氧運動不同,阻力運動並不像我們日常生活中那樣容易。李說,人們可以通過步行或騎自行車去辦公室或採取措施更多地移動,但很少有與提升有關的自然活動。雖然人們可能在家裡有跑步機或固定式自行車,但他們可能無法使用各種重量機器。

出於這些原因,李說健身房會員資格可能是有益的。它不僅為阻力運動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而且在之前的一項研究中,Lee發現健身俱樂部會員的運動更多。雖然這項最新研究專門研究了自由重量和重量機器的使用,但李說人們仍將受益於其他阻力運動或任何肌肉強化活動。

“提升任何增加肌肉抵抗力的重量是關鍵,”李說。“如果我在院子裡挖掘,或帶著沉重的購物袋或舉啞鈴,我的肌肉就不知道區別了。”

力量訓練的其他好處

大多數關於力量訓練的研究都集中在老年人的骨骼健康,身體功能和生活質量上。在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方面,大多數人都會想到跑步或其他有氧運動。李說,舉重對你的心臟有好處,還有其他好處。

Lee和他的同事使用相同的數據集研究了阻力運動與糖尿病以及高膽固醇血症或高膽固醇之間的關係。這兩項研究發表於Mayo Clinic Proceedings,發現阻力運動降低了兩者的風險。

每週不到一小時的阻力運動(與無阻力運動相比)與發生代謝症候群的風險降低29%相關,代謝症候群會增加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的風險。高膽固醇血症的風險降低了32%。兩項研究的結果與有氧運動無關。

“肌肉是燃燒卡路里的能量工廠。建立肌肉有助於你的關節和骨骼的活動,但也有代謝的好處。我認為這不會很受歡迎,”李說。“如果你鍛煉肌肉,你有更多的肌肉,即使你不是做有氧運動,你也可以燃燒更多的能量。這也有助於預防肥胖,並為各種健康結果提供長期益處。”

 鄭醫師補充:

重訓不見得一定要上健身房,在家只要有瑜珈墊以及可以改變重量的啞鈴,就可以做不少重量訓練的動作,包含核心肌群的鍛鍊。大多數人只知道有氧運動可以幫助身體健康,殊不知阻力訓練(無氧運動)幫助肌肉量增加,可以幫助身體的基礎代謝提升,維持體溫,不管是維持身材或者是長壽保健,降低死亡率等等,效果絕不亞於有氧運動。

參考文獻:

 

  1. Yanghui Liu, Duck-chul Lee, Yehua Li, Weicheng Zhu, Riquan Zhang, Xuemei Sui, Carl J. Lavie, Steven N. Blair. Associations of Resistance Exercise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2018; 1 DOI: 10.1249/MSS.0000000000001822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喝「這碗湯」 大腸癌風險降22%

三立新聞網

2018年11月13日 下午5:30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罹患大腸癌的人數不斷攀升,對民眾的健康威脅與日俱增,不過荷蘭一項研究發現,想要預防大腸癌可以從飲食下手,只要常喝昆布熬製的高湯,就可以有效降低22%的患病風險。

綜合外媒報導,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研究5300多人的飲食習慣,發現時常攝取昆布、海藻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沒吃的人降低22%。經過研究後發現,原來是昆布、海藻中含有「穀胺酸」,這是一種具有預防大腸癌效果的成份。

因此想透過飲食預防大腸癌的民眾,其實可以試著喝柴魚昆布高湯,同樣能有效攝取「穀胺酸」。只不過日本營養專家望月理恵子提醒,烹煮的水溫太低容易有腥味產生,要是沸騰又無法讓昆布裡的精華釋放,所以建議一開始先從小火慢慢加熱,等到水溫達60°C時依序放入昆布、柴魚片,用中火熬煮30分鐘至1小時,這樣就能煮出營養健康的柴魚昆布高湯。(編輯:鄭餘蓉)

鄭醫師補充:

谷氨酸又稱麩胺酸(英語:Glutamic acid)是α-胺基戊二酸是組成生物體內各種蛋白質的20種胺基酸之一。所有肉類,家禽,魚類,蛋類,乳製品和海帶都是谷氨酸的極佳來源。一些富含蛋白質的植物性食物也可作為來源。

這篇2015年發表的研究提供一項簡單的防癌飲食,腸道的健康、免疫系統的支持與腸漏的修復,運動表現提升、甚至是嗜糖(澱粉或甜食)或者是發炎性的腸道疾患等等,都需要可藉由谷氨酸來協助改善。


參考文獻:

 

Viana Veloso, G. G., Franco, O. H., Ruiter, R. , de Keyser, C. E., Hofman, A. , Stricker, B. C. and Kiefte‐de Jong, J. C. (2016), Baseline dietary glutamic acid intake and the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The Rotterdam study. Cancer, 122: 899-907. doi:10.1002/cncr.29862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cncr.29862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肥胖增癌症風險 肇因殺手細胞堵塞

2018年11月13日 下午6:27

【台灣醒報記者宋秉謙綜合報導】科學家找到肥胖與癌症的相關性,是因脂肪堵塞了負責殺癌細胞的自然殺手細胞。肥胖有害身體健康人皆知,但與罹癌風險的相關性缺乏數據佐證,據科學家研究,近期發現肥胖使脂肪堆疊,進而堵塞住能「殺癌細胞」的自然殺手細胞。該團隊學者林奇指出,公眾對肥胖所帶來的壞處警覺性仍不足,盼能透過此次研究喚起防癌意識。

根據《新醫學研究》報導,全球肥胖成年人口高達19億人,幾乎超過3分之1的成年人數,肥胖使這些人易罹患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然而,經過本次研究後,科學家視肥胖為更嚴重的問題,幾乎過半得癌症原因都來自肥胖。

都柏林聖三一學院免疫學團隊日前透過小鼠實驗,分析肥胖小鼠體內的自然殺手細胞活躍程度,發現脂肪堵塞會影響這些「有益」細胞的分子機制,他們轉推到人體免疫學中得出結論,殺手細胞雖然還能辨識癌細胞,但會因堵塞而降低活性、無力殺掉初期的癌細胞。

「過去我們只知道肥胖提高了13種癌症的罹患風險,但我們無法解釋這兩者的關聯性,直到這次的實驗成果出爐。」英國癌症研究學者卡琳指出,這項研究已打開免疫學對癌症細胞機制的大門。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研究團隊進一步研究出自然殺手細胞的新陳代謝能力,並希望未來能透過科技醫學,刺激「乏力」的自然殺手細胞重新活躍,試圖「逆轉」治療方式為預防,利用自然殺手細胞來防癌。

學者林奇指出,儘管公眾對於肥胖的害處聊若指掌,但從肥胖人數上不降反升能看出,警覺意識仍不足,他希望這個研究成果能讓民眾更重視自身健康,雖然未來醫學研發出「預防」癌症的機率不低,但保持身體健康仍是最正確的觀念。

鄭醫師補充:

當我們談到代謝症候群,一般都會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中鋒的風險連想在一起,殊不知肥胖也時癌症的危險因子,而這篇研究的結論提醒大家,抑制或者抗癌必須倚賴的自然殺手細胞,脂肪能夠阻塞並降低活性,導致癌症罹患風險提高。因此,體重控制在防癌上,非常重要,要增加自然殺手細胞的防禦力,先從減脂開始。

參考文獻: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of natural killer cells in obesity limits antitumor responses

Nature Immunology (2018)

https://doi.org/10.1038/s41590-018-0251-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18-0251-7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維持好肌力 多吃這個食物就對了

 
Kairos

2018年10月15日 下午7:26

隨著年齡老化,肌力跟著下降,有部分報告指出肌力好壞與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臟病等風險高低有關係。維持好的肌力,年老時較能避免久病臥床等諸多問題。攝取優質蛋白質並定期運動可有助鍛鍊肌力,除此之外,有研究指出,蔬果類富含抗氧化物質,有助維持肌力,尤其「番茄」內含的茄紅素,可能具有降低肌力衰退的功效,不妨多吃。

根據日本肌肉減少症專門醫師若林秀隆指出,每個人在20歲左右的肌肉量是決定其年老時肌力的關鍵,且在20歲左右的肌肉量是高峰,接下來到30歲便開始下降。因此,在年輕時儲存愈多的肌肉量,到老時肌肉量即使退化,也仍保有一定程度。

相反地,若年輕時肌肉量就已不足,則可能會提早發生「肌肉減少症」。例如,有些愛美的女性怕胖、過度減肥,造成營養不足,若運動量也少則即使看起來瘦,但體內卻是脂肪量多、肌肉量少,未來年老時將可能比其他人有更多健康問題發生。

根據《日本流行病學會期刊》一篇研究針對蔬菜的攝取狀況和握力下降的關聯性進行探討,發現若攝取「番茄」量愈多的人,較沒有握力下降的情況。這結果推測是和番茄中的一種抗氧化物「茄紅素」有關,茄紅素可能具有保護肌力下降的效果,因此,專家建議,沒事不妨多吃番茄,維持好肌力。

(蒲孝如/綜合報導)

鄭醫師補充:

一般我們熟知的肌力加強保養營養補充,不外乎透過支鏈胺基酸、酪蛋白、香蕉以及起司等等來加強,這篇日本研究建議大家可以透過番茄的茄紅素來強化肌力,建議大家可以透過阻力訓練配合營養補充雙管齊下,達到效果。

參考文獻:

High Tomato and Tomato Product Consumption is Protective Against the Decline in Handgrip Strength Among Japanese Adults: The Oroshisho Study
 
2018 Volume 28 Issue 9 Pages 397-403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乳癌風險大增118%!美最新研究揪出乳癌兇手

 2018-10-03 新聞中心張承宇

 【早安健康/張承宇報導】人體的血液、組織液的酸鹼值和健康息息相關,人體會將多餘的酸排出,維持體內酸鹼值正常來保持健康。但是,隨著年紀增長、腎功能越來越弱,人體排酸能力漸漸降低,讓罹癌風險上升。美國最新研究指出,攝取酸性食物較多的人,罹患乳癌風險最高可能提升118%,相當驚人!快來看看哪些食物會生酸、哪些可以抑制生酸。 

攝取過多酸性食物恐增加乳癌風險

十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世界各地的婦女會繫上粉紅絲帶,宣示與乳癌對抗的決心。台灣癌症基金會衛教資訊指出,人體血液、組織液的正常酸鹼度約在pH7.35~7.45之間,而隨著年紀增長,腎功能降低,排酸的能力也會逐漸變弱,因此要特別注意避免會生酸的飲食。而根據2018年9月登載在《國際癌症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美國國家環境衛生科學研究所進行的研究指出,飲食習慣生酸程度較高的女性,罹患乳癌風險也相對較高。 
該研究利用問卷,針對43570名女性的飲食習慣,進行為期7.6年的追蹤調查。結果發現,飲食生酸程度的指標「腎臟酸負荷量PRAL」最高的族群,乳癌風險比起最低的族群提高了21%。其中又以「※1雌激素受體陰性(ER-)乳癌」和「※2三陰性乳癌(TNBC)」的風險提升更加顯著,風險上升幅度分別高達67%、118%。 

而這個PRAL指數會隨著蛋白質、磷的攝取量提高而增加;也會隨著攝取鉀、鈣、鎂攝取量提高而減少。換句話說,吃肉多可能會提高乳癌風險,吃菜多則可能會減少。 

食物生酸指標PRAL(potential renal acid load,腎臟酸負荷量)看這邊

 
※正值越高表示生酸越多,負值越高表示生鹼越多。 

食物種類 數值
乳酪 8.7~34.2
肉類 6.7~11.6
魚類 6.8~10.0
穀物類 3.3~8.2
蛋類 1.1~8.2
油脂類 -0.5~0.6
蔬菜類 -0.4~-5.2
水果類 -1.0~-6.5

資料來源:台灣癌症基金會。 

鄭醫師補充:

不管是雌激素受體陰性(ER-)乳癌或是三陰性乳癌(TNBC),在乳癌的治療上都是比較棘手且容易復發,而這篇報導提到的飲食關聯又恰巧發現飲食不當,將造成這兩種比較麻煩的乳癌罹患風險提高。因此不管是預防或者是防止復發,飲食的選擇非常關鍵。吃肉多可能會提高乳癌風險,吃菜多則可能會減少。蛋白質還是非常重要,建議可以選擇優質的植物性蛋白。

參考文獻:

Park, Y. M., Steck, S. E., Fung, T. T., Merchant, A. T., Hodgson, M. E., Keller, J. A. and Sandler, D. P. (2018), Higher diet‐dependent acid load is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breast cancer: Findings from the Sister Study. Int J Cancer. Accepted Author Manuscript. . doi:10.1002/ijc.31889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高麗菜、蘿蔔成份 降腸癌風險

 

 2018年9月11日 下午1:50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年來由於外食比例增加,飲食習慣西化,民眾普遍蔬菜水果攝取不足,腸胃道潰瘍及腸胃道癌症罹病人數逐年攀升,年齡層也逐漸下降。要如何才能減少腸胃道的疾病發生呢?

高麗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提高小腸黏膜酶活性

免疫學期刊最近發表了一篇研究,裡面指出多攝取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高麗菜、蘿蔔等),其中所含的化學成分,可以降低罹患腸癌風險。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表示,高麗菜屬於十字花科蔬菜,含吲哚-3-甲醇(indole-3-carbinol,I3C)經過身體代謝會影響免疫疾病及減緩發炎反應。

動物實驗中發現,餵食老鼠給十字花科蔬菜,會延緩甚至終止腫瘤細胞發展。這類蔬菜都含有異硫氰化物、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可使肝臟酵素活性提高,也可提高小腸黏膜酶活性。研究顯示十字花科蔬菜攝取具有抗腫瘤細胞生長作用,這類蔬菜除了高麗菜外,常見還有青花菜、花椰菜、蘿蔔、大白菜、芥蘭等。

料理以快炒、快速悶煮 減少營養素流失

南投醫院營養室主任蔡秀雯表示,高麗菜質地脆甜,營養價值也很高,所含維生素U也具有保護黏膜細胞的作用,青花菜及高麗菜最好的烹調方式是不要切太細,快炒或快速悶煮,避免長時間水煮,會使營養素流失較多。銀髮族牙口不好,可將高麗菜切小塊狀後蒸煮充分咀嚼,纖維質多,多吃可維持排便暢通、預防便秘。

鄭醫師補充:

這項研究提供了第一個具體的證據,證明飲食中的吲哚-3-甲醇(簡稱I3C)如何通過激活一種叫做芳烴受體(AhR)的蛋白質來預防結腸炎症和癌症。

腸道反應

AhR充當環境傳感器,將信號傳遞到腸道內層的免疫細胞和上皮細胞,以保護我們免受對腸道中數万億細菌的炎症反應。

“我們研究了不能在腸道中產生或激活AhR的轉基因小鼠,並發現它們很容易發生腸道炎症,並發展為結腸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第一作者Amina Metidji博士解釋道。“然而,當我們給他們餵食富含I3C的飲食時,他們沒有發生炎症或癌症。有趣的是,當癌症已經發展的老鼠改用富含I3C的飲食時,他們最終得到的腫瘤明顯減少,而且良性增加。”

“看到飲食對腸道炎症和結腸癌的深遠影響是非常驚人的,”資深作者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集團負責人Gitta Stockinger博士說。“我們經常認為結腸癌是一種由富含脂肪和蔬菜含量較低的西方飲食促進的疾病,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這種觀察背後的機制。許多蔬菜都會產生化學物質,使腸道內的AhR受到刺激。我們發現AhR - 飲食中的促進化學物質可以糾正由於AhR刺激不足引起的缺陷,這可以恢復上皮細胞分化,提供對腸道感染的抵抗力並預防結腸癌。

參考文獻:

  1. Amina Metidji, Sara Omenetti, Stefania Crotta, Ying Li, Emma Nye, Ellie Ross, Vivian Li, Muralidhara R. Maradana, Chris Schiering, Brigitta Stockinger. The Environmental Sensor AHR Protects from Inflammatory Damage by Maintaining Intestinal Stem Cell Homeostasis and Barrier IntegrityImmunity, 2018; DOI: 10.1016/j.immuni.2018.07.010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肥胖為萬病之首 研究指出癌症易上身

 

 2018年9月4日 下午1:59

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科學家,近來檢視逾千份體重過重與癌症風險的研究報告後,發現體重過重者,罹患卵巢癌、胃癌、肝癌、胰臟癌、膽囊癌、甲狀腺癌、多發性骨髓瘤,及名為腦膜瘤的腦癌等,共8種癌症風險都較高。加上醫界之前認知有5種癌症與過胖相關,為乳癌、子宮癌、腸癌、腎癌和食道癌,等於共有13種癌症都與體重過重有關

 這項研究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內容指相較於正常體重者,BMI值(身體質量指數)逾30者,罹患肝癌、胃癌風險提高80%;得腦膜瘤、胰臟癌風險多50%;罹膽囊癌和多發性骨髓瘤風險分別增加30%和20%;罹卵巢癌與甲狀腺癌風險則高10%。研究也指出,若能連續數十年控制體重,有助減少罹癌風險。

  研究主持人、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專家哥迪茲說:「生活型態因素,諸如健康飲食、保持正常體重與運動,加上不抽菸等,對於降低癌症風險有很大影響。」

 好心肝門診中心主治醫師曾宇婷表示,根據目前的研究顯示,肥胖與腫瘤生成的細胞分子機轉,可能是由於一些內分泌及身體代謝的異常所導致,證據顯示過多的內臟脂肪會造成慢性發炎,形成一個適合腫瘤細胞生長的環境,此外也會造成胰島素阻抗,以至於體內處於胰島素及類胰島素生長因子過多、以及性荷爾蒙分泌異常,這些內分泌荷爾蒙的異常,也會容易導致腫瘤細胞的生成。

 其實肥胖本來就可說是「萬病之首」,國人十大死因中絕大多數都跟肥胖有關,如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現更證實頭號死因癌症也與肥胖有密切關係,在在顯示體重控制的重要。健康減重的第一步首先要學會如何維持「適當份量的均衡飲食」,若再加上每天15~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游泳、快走、騎腳踏車等,減重效果將更加提高。 

鄭醫師補充:

肥胖真的是萬病之源,肥胖代表胰島素抗性,身體發炎,這都是慢性疾病以及癌症的危險因子,千萬不可等閒視之。預防保健,幫助長壽,提高生活品質,請務必控制體重以及腰圍。好的生活習慣維持,棄絕健康危害因子,才能確保這些健康殺手及文明病不上身。參考文獻:

GBD 2015 Obesity Collaborators
N Engl J Med. 2017 Jun 12 : 10.1056/NEJMoa1614362. Published online 2017 Jun 12. doi: 10.1056/NEJMoa1614362
PMCID: 
PMC5477817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47781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防腸癌必吃核桃、高麗菜、綠花椰菜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腸」保健康,就要遠離腸癌威脅!如果發現大便習慣改變、腹脹、腹痛,甚至血便,小心腸癌已經找上門。台灣大腸癌發生的比例已經位居全球第一名,預防腸癌可從飲食做起。最新一項研究顯示,高麗菜和綠花椰菜可以預防腸癌。當綠色蔬菜被消化時,有一種蛋白質就會被啟動,這種蛋白質可以減少腸道炎症,並防止結腸形式的疾病

「芳烴受體」的蛋白質,可以減少腸道炎症

這種被稱為「芳烴受體」(AhR)的蛋白質,可以修復受損的腸道細胞;如果此種蛋白質不足,則腸道細胞將無法吸收營養物質,或分泌保護性粘液。一旦受損細胞繼續失控分裂,就可能導致腸癌。

根據《每日郵報》(Mail Daily)報導,這項研究的作者,來自倫敦法蘭西斯克裡克研究所的吉塔• 斯托金戈博士說:「雖然無法改變增加罹患癌症風險的基因,但我們可以透過多吃蔬菜,來減輕這一些風險。」

綠色蔬菜輔助 動物實驗癌症腫瘤縮小

研究人員分析不能在腸道內產生或啟動「芳烴受體」的轉基因老鼠。這些齧齒類動物出現了腸道炎症,進而發展為腸癌。而食用富含綠色蔬菜食物的動物,既沒有得炎症,也沒有得癌症。主要研究者阿米拉•梅提吉博士表示,有趣的是,當那些癌症已經開始發展的老鼠,轉向吃富含綠色蔬菜的飲食後,腫瘤明顯減少。

 

不僅僅是蔬菜中的纖維可以降低腸癌的風險,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蒂姆•基教授也說:「這項研究顯示,高麗菜和綠花椰菜等蔬菜中的纖維,有助於降低患腸癌的風險。

飲食中「芳烴受體」(AhR) 可以抵抗腸道感染、預防結腸癌

斯托金戈博士說:「我們發現飲食中的AhR促進化學物質,可以糾正因AhR刺激不足而引起的缺陷。這可以恢復細胞分化,抵抗腸道感染,預防結腸癌。」

每天吃一把核桃 有助預防心臟病和腸癌

除了以上提到的綠色蔬菜之外,2018年5月的一項研究也顯示,每天吃一把核桃可以預防心臟病和腸癌。連續6周只吃三分之一杯核桃,可以顯著減少過量膽汁酸的產生,並降低「壞」膽固醇水準。研究人員認為,核桃的高纖維含量會促進腸道內「有益」細菌的生長,從而有益於心臟和結腸健康。

鄭醫師補充:

生下來的基因是注定的,無法改變,然而透過一些健康飲食以及生活型態的調整,幫助好的基因表現,抑制有害的基因(例如癌變),是目前諸多研究提到的顯學,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的原理,換句話說,基因只能決定一部分,後天的調控往往才是最後結果的關鍵。這個研究也是很好的範例,透過飲食可以改變基因的表現,抑制癌變的風險。

參考文獻:

  1. Amina Metidji, Sara Omenetti, Stefania Crotta, Ying Li, Emma Nye, Ellie Ross, Vivian Li, Muralidhara R. Maradana, Chris Schiering, Brigitta Stockinger. The Environmental Sensor AHR Protects from Inflammatory Damage by Maintaining Intestinal Stem Cell Homeostasis and Barrier Integrity. Immunity, 2018; DOI: 10.1016/j.immuni.2018.07.010

至於核桃對於大腸癌的保健效果,耶魯大學有一篇針對826位大腸癌三期患者的追蹤研究,分析結果證實有規律攝取核桃的患者,病情改善、控制比較穩(降低復發)且能提高存活率。

研究人員認為攝取優質的脂質來源,可以降低胰島素抗性,進而改善大腸癌,增加存活率。

參考文獻:

  1. Temidayo Fadelu, Sui Zhang, Donna Niedzwiecki, Xing Ye, Leonard B. Saltz, Robert J. Mayer, Rex B. Mowat, Renaud Whittom, Alexander Hantel, Al B. Benson, Daniel M. Atienza, Michael Messino, Hedy L. Kindler, Alan Venook, Shuji Ogino, Kimmie Ng, Kana Wu, Walter Willett, Edward Giovannucci, Jeffrey Meyerhardt, Ying Bao, Charles S. Fuchs. Nut Consumption and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II Colon Cancer: Results From CALGB 89803 (Allianc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8; JCO.2017.75.541 DOI: 10.1200/JCO.2017.75.5413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少量喝酒仍有害健康 

The Central News Agency 中央通訊社

2018年8月24日 下午3:54

(中央社巴黎24日綜合外電報導)一項橫跨全球195個國家的大型研究指出,即使民眾偶爾小酌一杯紅酒或啤酒,還是會增加健康問題和死亡的風險。研究還將全球每年280萬人早死歸咎於過量飲酒。

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計量評估研究中心(IHME)研究員葛里斯沃德(Max Griswold)表示:「安全的酒精含量範圍並不存在。」

儘管最近有研究顯示,輕度到中度飲酒可減少心臟疾病,但新研究發現,攝入酒精更有可能傷害健康

這項研究今天發表在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葛里斯沃德向媒體概述研究結果:「酒精的保護作用被風險抵銷。」

研究人員指出,和不喝酒的人相比,每天喝下「標準飲酒單位」10公克酒精的民眾,在20多種健康問題中,至少發生一種問題的可能性將提升大約0.5%。10公克酒精相當於一小杯啤酒、一杯紅酒或少量烈酒。

單方面來看,數字看似微幅增長,10萬名滴酒不沾的民眾,會有914人出現這些健康問題,相較之下,一週飲酒7次的人們,則有918人出現健康問題

華盛頓大學教授兼IHME主任加基多(Emmanuela Gakidou)指出,「但就全球範圍來看,(每天一次)飲酒者增加的0.5%風險,相當於每年額外增加近10萬人死亡。」

研究還顯示,跟沒有飲酒的人相比,每天平均喝2杯酒,疾病和受傷的風險增加7%,若每天攝入5個標準飲酒單位,健康嚴重損害的可能性則飆升37%。(譯者:陳彥鈞/核稿:陳昱婷)1070824

鄭醫師補充:

有些研究結果,認為少量喝酒有益健康長壽,但都不算是大規模的追蹤研究基本上,研究對象越多,追蹤時間越久,可信度越高。這份大規模的研究報告持相反的看法,關鍵在於酒精產生的健康風險大於保護作用。

參考文獻:

Alcohol use and burden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DOI: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8)31310-2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8)31310-2/fulltex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大「長壽」小撇步曝光! 研究:越早退休越早死

2018/08/18 11:05:00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隨著醫學的進步,現代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根據《聯合元氣網》報導指出,國外研究整理出7個「長壽」小撇步,不僅有助健康,還能延年益壽!

一、飲食少外食: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指出,民眾若在自己家中煮飯、減少外食,平均有47%的人可以多活10年。另外,適當的小酌也能降低心臟病風險。

 二、睡眠時間:英國研究顯示,每天如果睡超過9小時,早死率會提高30%。但要注意的是,睡太少也不行,每天睡眠時間若少於6小時,65歲前死亡比例提高12%。

三、不一定要上健身房:根據研究數據顯示,日本沖繩、義大利薩丁尼亞島等長壽地區的民眾,都將「運動融入生活」,像是騎自行車出門買東西等低度運動,對身體的傷害較少,又能消耗卡路里。

四、延後退休:不少人都希望能早點退休享福,但根據美國去年的研究指出,63歲退休的人早死率比晚退休的人高出20%,而多參與社會不斷動腦,有助於長壽。

五、多吃紫色食物:葡萄、李子、紅酒等紫色食物都含有酚類,可保持血管軟化。而世上人瑞最多之一的日本沖繩民眾,最常吃的食物就是紫薯。

六、多交益友:研究指出,良好的社交有助身心,不僅可降低壓力,也能讓生理、心理更健康。但若不小心交到損友,恐會讓疾病的發病率增加。

七、生活在高海拔地區:根據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海拔地區氧氣較稀薄,會讓血流加速,降低心肌梗塞風險,因此高海拔地區居民的平均壽命比其他地區多2年。(編輯:凌毓鈞)

鄭醫師補充:

關於工作有助於長壽這件事(前提是不能過勞),不禁讓我想到以下的例子:

2006年,美國加州以百歲高齡才退休的人瑞威靈頓,當時成為全球佳話,不過退休不到1個月,這名百歲人瑞卻過世;威靈頓在生前曾說,人活著就是要不斷的動,只是他一離開工作,就也從人生舞台上退休。

 百歲人瑞威靈頓(2006.3.26):「我想我已經工作很久了,我已經100歲了,也該是退休的時候了。」 

當年以高齡1百歲,才從加州運輸局退休的威靈頓,不到1個月的時間,也從他的人生退休了,家人表示,威靈頓是在睡眠中,離開這個世間。 

100歲才退休的威靈頓,76年來,工作從來沒有遲到過,2萬6千多個日子,也只請過一天假,就是老婆過世的那一天,因為威靈頓堅持,人活著,就是要不停的動。 

閒不下來的威靈頓,1百歲生日時,還曾經表示,退休之後,想當連鎖店的發言人,在退休不到1個月的日子,因為不再工作而快速衰老,讓世人不勝唏噓。

沒有規劃,不要隨便退休。

參考文獻: 

Maria D. Fitzpatrick & Timothy J. Moore, 2017. "The mortality effects of retirement: Evidence from social security eligibility at age 62,"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7272717302037?via%3Dihub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減肥不吃澱粉!研究:恐提高早死風險

 

 

 

2018年8月20日 下午1:05

很多人一聽到澱粉,聯想到的字眼就是「胖」,因此減肥的時候,甚至不吃澱粉,不過現在有研究指出,每日攝取的碳水化合物,像是米飯、麵包、麵條、餅乾、麥片等,如果沒有達到總攝食量的40%,恐提高早死風險,但也不能過量,建議佔總體攝食量的50%至55%,早死風險最低。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團隊,蒐集20多個國家、超過43萬2000人的飲食與死亡數據,發現每天吃不到40%占比碳水化合物的人,或是攝取量超過總體飲食70%,都會提高早死風險。再透過1萬5428名年紀介於45歲至64歲,參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風險研究(ARIC)的民眾,調查他們的飲食習慣,發現每天碳水化合物攝取量佔總攝食量的50%至55%,早死風險最低。

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發布這項研究結果,其中也提到為了減肥,不吃澱粉的取代方法,像是以牛肉、羊肉、豬肉、雞肉取代碳水化合物,同樣也會提升早死率,研究者賽德爾曼(Sara Seidelmann)博士就指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證實不利於人類壽命,每日適量的碳水化合物,並多吃蔬果、豆類、堅果,才能降低早逝風險。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算是大型且長期的追蹤研究,算是大數據的分析,可信度極高,在倡導生酮或者低碳飲食的現代,提供我們另一種省思。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澱粉過度攝取是主要問題,去分析市售的早餐內容,澱粉比例佔大多數,即使大家普遍認為健康的水果,也大部分含有果糖,遑論大家的點心、零食、甜點甚至是泡麵等等,大部分皆是澱粉(醣類)來源。因此,碳水化合物比例過高是大多數人的飲食問題癥結點。也造成一個誤解,認為澱粉就是發胖或者身體發炎的元兇之一,然而,碳水化合物是細胞能量來源最快捷的供應者,許多人無法適應低碳或者生酮飲食,也是因為在能量轉換換上無法充分適應。

同時,作者也提醒我們,動物性來源的脂肪與蛋白質應適量,若是以低碳或者生酮飲食的奉行者而言,蛋白質以及脂肪的攝取,最好以植物性來源為主。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人用動物的蛋白質和脂肪(例如牛肉,羊肉,豬肉,雞肉和奶酪)代替他們的碳水化合物,比蛋白質和脂肪來自植物來源(例如蔬菜,豆類和堅果)的人更容易死亡。

參考原文報導:

https://edition.cnn.com/2018/08/17/health/low-carb-high-carbohydrate-diet-risk-of-death-intl/index.html

參考文獻: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pub/article/PIIS2468-2667(18)30135-X/fulltext

 

Dietary carbohydrate intake and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pen AccessPublished:August 16, 2018DOI:https://doi.org/10.1016/S2468-2667(18)30135-X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生小心!喝咖啡喝多了會縮胸!?

三立新聞網

2018年8月5日 下午3:55

 2008年,英國癌症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發表了一篇文獻:「以咖啡攝取量與基因型(CYP1A2)預測年輕女性的胸部大小:對乳癌的影響」。這篇研究結果指出,每天喝3杯咖啡以上的特定年輕女性,胸部比較小,但也較不容易發生乳腺癌的問題。

對此,營養師林世航在好食課網站發表文章指出,在這篇英國癌症期刊的研究中,發現咖啡的攝取量,與特定基因族群的乳房大小有關聯。如果CYP1A2是變異型基因(A/C or C/C),那每天喝3杯咖啡以上的人,乳房體積顯著比喝3杯以下的人小。

他提到,學者推論,可能是咖啡因會刺激帶有CYP1A2基因變異的人,讓低活性的2-OHE生成較多,進一步阻礙乳房發展。而不具有基因變異性者,則不會被咖啡因所影響,所以咖啡攝取量與胸部大小也沒有顯著差異。

帶有這樣基因的人,胸部就比較小嗎? 林世航說,答案是不會,因為這一篇研究說明的是「喝咖啡」影響「帶有基因變異的人」,並不是指帶有這樣的基因,胸部就會比較小,而且在這篇論文中的269位受試者,帶有一般基因型為136位,帶有變異基因的為133位,直接統計的結果,乳房體積是沒有顯著差異!反而是和體重有顯著關係,體重越重者胸部越大,所以影響胸部大小的因子不是只有基因的多型性而已。

如果帶有這樣基因,又喝咖啡,胸部會變小嗎?林世航則說,1. 胸部主要在青春期發展,成年後胸部不太會有變化,所以成年後喝咖啡應該是不至於造成胸部縮小的問題。2. 研究調查是喝超過三杯,我們平均一天都還不到一杯,所以不需要擔心;3. 咖啡可以減少乳癌發生率,可能和活化CYP1A2有關,所以對於帶有A/C or C/C變異基因的族群,喝咖啡還可以減低乳癌風險呢

鄭醫師補充:

日前我看門診時,有人提問:「醫師說乳癌患者不可以喝咖啡,有這種說法嗎?」在此,藉這篇研究討論報導來澄清一下。

這篇2008年的期刊內容提到,每天喝中量到高量的咖啡,有助於幫助乳癌的預防。咖啡對於乳癌預防重點不是靠咖啡因,咖啡本身有類似雌激素的結構物質(但不具雌激素活性),因此咖啡還可以競爭雌激素受體,幫助乳癌的預防。

最後提醒年輕女性,在不知道自己是哪種基因型的狀況下,咖啡攝取量最好還是不要太高,以免影響乳房發育。

參考文獻:

Coffee intake and CYP1A2*1F genotype predict breast volume in young women: implications for breast cancer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volume99, pages1534–1538 (04 November 200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6604687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信仰會幫助你長壽嗎?

 

 

2018年7月12日 上午8:20 劉超 編譯

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信教可以延長壽命。

這項研究分析了全美1000多人的訃告,發現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平均多活了近4年。

即使在研究人員考慮了每個人的生理性別和婚姻狀況後,這些發現仍然成立,已知的兩個因素影響著壽命。事實上,女性平均比男性多活4.8年,但研究人員說,宗教對壽命的影響接近於此。

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學心理學博士生蘿拉·華萊士在一份聲明中說:“宗教信仰對壽命的影響幾乎和性別一樣強烈,這是生命的問題。”

這項研究與之前有關宗教和健康益處的研究一致。例如,現有的研究發現參加宗教儀式與更長的壽命有關。

儘管如此,研究人員指出,他們的研究只發現了一種關聯,並沒有確定信仰宗教是否會延長壽命,或者健康的人是否更有宗教傾向。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2010年至2011年間美國42個主要城市的1100份訃告。如果訃告中提到宗教活動,那麼一個人就判定為有宗教信仰。研究人員還注意到了這個人的年齡、性別和婚姻狀況,以及列出的社交和志願活動的數量。

研究人員發現,考慮到性別和婚姻狀況,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平均多活3.8年。

進一步的分析顯示,志願活動和參與社會組織可以解釋宗教和長壽之間的部分聯繫,但不能解釋全部聯繫。

生活方式因素也可以解釋這種聯繫。研究人員說,許多宗教都有限制不健康行為的規定,比如酗酒和吸毒,這可能會影響壽命。此外,“許多宗教都提倡減少壓力的做法,以改善健康狀況,如感恩、祈禱或冥想。”。

然而,根據訃告,這項研究無法評估生活方式因素或減壓措施。因此,研究人員說,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看看這些因素在宗教和長壽之間的關係中所起的作用。

有趣的是,這項研究還表明,一個城市的宗教信仰的整體水準,以及城市居民對社會規範的重視程度,可能也會影響這一聯繫。

在高度宗教化的城市裡,符合社會規範是很重要的,信教的人往往比不信教的人活得更久。但在高度宗教化的城市,遵守社會規範並不是很重要,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往往和宗教人士一樣長壽。

研究人員稱這是一種“溢出效應”,即宗教對健康的積極益處會蔓延到非宗教人群中。換句話說,在這種情況下,不信教的人可能會受到宗教環境的影響,而不信教,可能是宗教對社區心理和身體健康的影響。

不過,研究人員說,這些發現還只是初步的,還需要在其他研究中進行重複。

鄭醫師補充:

許多宗教透過教義,提醒教友遠離危害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透過信仰本身的禱告、靜坐或者祈禱儀式,幫助放鬆,甚至主動去幫助周遭的人,透過利他提升幸福感,這都可能是有信仰的人長壽的因素。

找到適合自己的修行方式,利人又利己,值得嘗試。

參考文獻:

Does Religion Stave Off the Grave? Religious Affiliation in One’s Obituary and Longevity

Laura E. Wallace, Rebecca Anthony, Christian M. End, and Baldwin M. Way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First Published June 13, 2018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喝咖啡更長壽?! 英國研究:每天至少喝6杯

據《鏡報》報導,《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JAMA Internal Medicine)期刊2日發表一項英國的大型研究指出,大量攝取咖啡因不會增加死亡風險,反而越喝越健康,並認為最好每天喝至少6、7杯。該項研究調查498134名,追蹤38至73歲的英國成年人10年發現,每天喝8杯或更多杯,死亡率比沒喝咖啡的人降低至14%;6及7杯、2至5杯、每天1杯或少於1杯,死亡率分別降低至16%、12%、8%、6%。「飲用咖啡可以成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長期參與研究的博士洛夫特菲爾德(Erikka Loftfield)強調,結果適用於即溶咖啡、研磨咖啡或去咖啡因的咖啡。咖啡長久以來被認為能減少疾病的發生,如心臟病、癌症、癡呆症、糖尿病和憂鬱症等,因為咖啡含抗氧化劑,增強肺功能和對葡萄糖控制激素胰島素的敏感性。

鄭醫師補充:

如果低咖啡因的咖啡都能幫助長壽,那麼咖啡有助於長壽的成分就不是咖啡因了,而是咖啡的抗氧化成分。咖啡最重要的抗氧化成分的綠原酸,可惜大部分的市售咖啡因為咖啡豆的重度烘培,導致不耐熱的綠原酸大量流失,因此,欲攝取足夠的綠原酸,得要多喝幾杯咖啡,除非,我們喝低到中度烘培的精品咖啡,因為沒有高溫破壞,風味足夠且綠原酸充足,因此一天量到三杯的量,應該提供非常足量的綠原酸來提高抗氧化能力,進而幫助延壽。

參考文獻:

Loftfield E, Cornelis MC, Caporaso N, Yu K, Sinha R, Freedman N. Association of Coffee Drinking With Mortality by Genetic Variation in Caffeine MetabolismFindings From the UK BiobankJAMA Intern Med.Published online July 02, 2018.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8.2425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internalmedicine/article-abstract/2686145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