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抗衰老以及癌症防治怎麼作? (40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老年肌肉流失和神經系統有關

2018年3月13日 上午10:54
老年肌肉流失和神經系統有關
 

研究人員說,他們可以找到老年人腿部肌肉自然流失的原因了,它和神經系統可能有關係。

人的年紀愈大,腿部肌肉會日益縮小與減弱,它會影響行動的能力,這是不變的定律,但是確實的原因,卻不是完全清楚。

曼徹斯特都會大學的研究顯示,年輕的成人腿部,通常由腰椎的六萬到七萬根神經控制,隨著老化,這些神經與肌肉間的連結會消失,不再被刺激的肌肉,也會流失。

好消息是,健康的肌肉,有一套自我保護公式,存活的神經,會自己增生,與肌肉重新建立起連結,維持體能,可以減緩肌肉流失

鄭醫師補充:

年長者的肌少症越來越普遍,而肌少症是許多退化疾病或者慢性疾病的原因之一,預防肌少症或者減緩肌肉流失的速度,適度的阻力訓練非常重要。透過深蹲、爬樓梯或者是加強下肢肌力的阻力訓練,配合適當飲食有助於幫助肌肉量增加,是對抗肌少症的不二法門。

參考原文報導:

https://e-space.mmu.ac.uk/595518/

參考文獻:

Piasecki, M., Ireland, A., Piasecki, J., Stashuk, D. W., Swiecicka, A., Rutter, M. K., Jones, D. A. and McPhee, J. S. (), Failure to expand the motor unit size to compensate for declining motor unit numbers distinguishes sarcopenic from non-sarcopenic older men. J Physiol. Accepted Author Manuscript. doi:10.1113/JP275520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3/JP275520/ful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中海飲食法可能降低攝護腺癌風險

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2018年2月22日 下午3:30

【華人健康網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The Journal of Urology》日前刊登西班牙阿爾卡拉大學(University of Alcalá)的最新發表,研究團隊表示,謹守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style diet)的男性族群,可能具有較低的擴散性攝護腺癌(aggressive prostate cancer)罹病風險。

嚴謹的地中海飲食包括部分魚類、水煮馬鈴薯、完整的水果、蔬菜、豆類、橄欖油和少量的果汁。研究中作者招募733位經組織學確認罹患擴散性攝護腺癌病人,及1,229位平均年齡為66歲的健康男性作為受試者,比較其飲食習慣差異。

實驗結果顯示,平日飲食高度遵守地中海式飲食法的習慣,與顯著較低的擴散性攝護腺癌風險具有相關。而其餘飲食模式與擴散性攝護腺癌風險的關聯性,則僅具有些許或根本無顯著的相關聯。

研究刊登在《The Journal of Urology》第172卷第1-2期 第275-288.e18頁

鄭醫師補充:

地中海飲食不僅對於中風、心血管疾病、失智症等等慢性疾病有降低風險或者預防效果,這篇報導更提醒大家對於癌症的預防也有功效。好的飲食內容,可以幫助身體補充足夠營養、抗發炎、去除自由基以及提高粒線體功能,而這些都是慢性疾病的危險因子。

參考文獻:

Mediterranean Dietary Pattern is Associated with Low Risk of Aggressive Prostate Cancer: MCC-Spain Study

Castelló, Adela et al.
The Journal of Urology , Volume 199 , Issue 2 , 430 - 437

http://www.jurology.com/article/S0022-5347(17)77385-5/abstract

筆者有一位同業,提到他在臨床上,曾透過NADH(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reduced)菸鹼醯胺腺嘌呤雙核苷 酸)做為癌症輔療,NADH是一種提高粒線體功能以及幫助身體抗氧化的輔酶,透過NADH的幫助,一位已經全身轉移的攝護腺癌四期患者完全療癒,這在臨床上也有文獻支持:

Investigation of Mitochondrial Metabolic Response to Doxorubicin in Prostate Cancer Cells: An NADH, FAD and Tryptophan FLIM Assay

  • Scientific Reportsvolume 7, Article number: 10451(2017)
  • doi:10.1038/s41598-017-10856-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7-10856-3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中年後這件事,死亡率低40%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2018年2月24日 上午8:00
 

【早安健康/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中年持續增進體適能可能降低死亡率
想要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運動為身體帶來的許多好處效果都相當顯著。然而若是年輕時期未具良好運動習慣,到了中年時期才想亡羊補牢有沒有用呢? 
根據《Mayo Clinic Proceedings》日前刊登加拿大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的最新發表,研究團隊表示,中年時期維持或增進體適能超過一定時間的族群,可能具有較低的死亡率。 
研究中作者招募超過6,000位男性及女性做為受試者,自1974年4月追蹤至2002年1月,實驗追蹤期開始時受試者的平均年齡為40餘歲。 
追蹤結果顯示,與缺乏肢體活動而失去體適能的族群相比,那些保有身材或持續增進體適能超過4.2年的族群,死亡率低了約40%。 
本文出自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鄭醫師補充:
為了幫助自己及家人健康,體重控制以及維持較佳的體能,請大家務必正視以及投入時間落實規律運動,到了一個年紀,就會深切體認健康是花多少金錢也換不到的。
參考文獻:

Change in Submaximal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nd All-Cause Mortality

de Lannoy, Louise et al.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 Volume 93 , Issue 2 , 184 - 190
http://www.mayoclinicproceedings.org/article/S0025-6196(17)30846-7/fulltex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抗癌蔬菜之王!研究:綠花椰優酪乳可預防腸癌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18年1月19日 上午9:30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提到「綠色蔬菜之王」,非綠花椰菜莫屬,不但是許多明星抗老化必吃的蔬菜,近幾年來,其「抗癌力」更是備受矚目!根據英國《每日郵報》(Mail Daily)報導,一項新的研究,綠花椰優酪乳可以預防甚至治療結腸癌。新加坡的研究人員發現「超級食品」製成的優酪乳,在小鼠實驗中殺死了75%的腫瘤。

花椰菜含高抗氧化力「蘿蔔硫素」

花椰菜是一種改良自高麗菜的蔬菜,目前市場上可見綠色、白色和紫色的品種,其中又以綠色較為常見,又被稱為「青花菜」。青花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β-胡蘿蔔素和葉酸。以及研究發現,綠花椰菜成分中的「蘿蔔硫素」(Sulforaphane),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和解毒作用,是預防和對抗癌症的重要關鍵之一。

綠花椰含有一種叫做硫化物的抗癌化學物質,而優酪乳則含有益生菌,幫助維持胃和腸中生物體自然平衡的細菌。基於這些發現,研究人員認為,綠花椰優酪乳是一種「疾病消除配方」,可用於預防癌症,並在手術切除腫瘤後清除剩餘的癌細胞。

研究:優酪乳和花椰菜遠離結腸癌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馬修•張教授和春龍•何博士設計了一種無害的腸道細菌,稱為「大腸桿菌尼斯勒」(Nissle)。他們利用基因技術將它發展成一種附著於腸癌細胞表面的益生菌,分泌一種酶,將綠花椰和其他十字花科蔬菜中發現的物質,轉化為有效的抗癌劑。在測試中,它殺死了幾乎所有在實驗室中生長的腸癌細胞。

令人吃驚的是,優酪乳和花椰菜的組合殺死了患有該病的小鼠中75%的腫瘤。研究人員認為,這是以兩種方式使用,既可以作為預防手段,也可以在手術切除腫瘤後清除剩餘的癌細胞。將來人們可以將益生菌作為膳食補充劑和綠花椰一起服用,以避免疾病的發生,或降低其返回的風險。有趣的是,這種混合物對其他類型癌症,例如:乳腺癌和胃癌的細胞沒有影響。研究人員在《自然 - 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發表的研究報告說,用這些特殊的細菌,每天一劑青花菜,可以遠離癌症。

避免危險因子,遠離結腸癌

結腸癌是美國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也是男性和女性第三大癌症。儘管發病率很高,但目前還不清楚導致結腸癌的原因。科學家認為,這種疾病可能與西方的飲食有關,這些飲食通常高脂肪、纖維含量低。

鄭醫師補充:

綠花椰菜的「蘿蔔硫素」(Sulforaphane),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和解毒作用,是預防和對抗癌症的重要關鍵之一,此外抗老化以及排毒,功效卓著,建議大家三不五時多多補充。

參考文獻:

Engineered commensal microbes for diet-mediated colorectal-cancer chemoprevention

  •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 27–37 (2018)
  • doi:10.1038/s41551-017-0181-y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補鐵吃肉怕致癌?避開這種肉!日吃9克增21%乳癌率

 2018-01-09 日文編譯/陳建甫

 【早安健康/陳建甫編譯】許多女性每次只要一遇到生理期到來,就會面臨缺鐵危機,這時候多數營養師都會推薦吃紅肉補鐵,因為動物性食材內含的鐵質屬於血基質鐵,比起植物性食材更能有效造血。但是又怕吃多了紅肉,自己會不會罹患婦癌?讓很多人在貧血之際,內心總上演著矛盾大對決。 

然而《歐洲癌症期刊》最新公布的研究表示,顯然吃紅肉的女性不太需要擔心乳癌風險加重了。因為當醫學研究者們進行新的研究,並同時以大數據分析舊有研究時,發現只有攝取加工肉品才會提升罹患乳癌的機率。而食用新鮮紅肉,則對罹癌風險沒有影響。 
每天吃9公克以上加工肉品 乳癌機率高21% 更年期後更要小心

 這項由英國格拉斯哥大學主導的大規模研究,分為新的調查研究及大數據分析兩個部分 (詳細研究方法附在文末)。 
結果前者顯示,每天食用加工肉品(如培根、火腿、香腸等)超過9公克者,罹患乳癌機率會大幅提升21%,食用紅肉則完全不會影響乳癌的罹患率;而後者則顯示,只有加工肉品食用量高的女性族群,乳癌罹患率才會提升6%,更年期後女性更會提升9%。 

日腫瘤血液醫師:料理過程才是致癌關鍵 補血還是吃肉好!

 日本腫瘤血液內科醫師明星智洋表示,過去醫學上主要以三個原因推論紅肉、加工肉品可能會增加罹患乳癌的機率: 

  • 其所含的豐富血基質鐵,會讓身體的鐵質吸收效率過度良好,刺激乳房細胞癌變。
  • 在飼養肉用動物的過程中,畜產業者往往為了追求效率而在飼料內添加高量的雌激素來刺激生長。使得肉品中雌激素含量過高,同樣也會誘發體內細胞癌變。
  • 料理在加工過程中產生了致癌物,如多環芳香烴等。


而本次的研究則都證實了,肉類產品致癌的原因主要還是以加工過程中產生的致癌物為主。缺鐵性貧血的女性,也更應該多食用新鮮紅肉,不要烹調至燒焦,就不至於擔心罹患癌症。 
而明星醫師也表示,補鐵的植物性食材常見的菠菜、成熟紫菜等,其內含的非血基質鐵的人體吸收率都在1~8%上下,所以就算大量攝取也很難改善貧血問題。而新鮮紅肉中的血基質鐵,其人體吸收率則在10~30%上下,因此補鐵造血效率非常之高,可以有效改善貧血。 
下次如果經期到來又感到頭暈、貧血了,不要再擔心紅肉不能吃,只要避開加工肉製品,就不需要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每天戰戰兢兢。 
※詳細研究方法: 

新調查研究:研究團隊以英國40~69歲的26萬名女性為樣本調查,觀察其肉類攝取與7年內的罹癌情形。在這7年內有近5000人罹患乳癌,但是只有全數都屬於加工肉品攝取量高的族群。 
研究團隊甚至進一步將加工肉品的攝取量由多到少分為三組計算,發現每天攝取超過9公克者為最多族群,相較不太吃加工肉品的族群,罹患乳癌的機率高出21%。 
大數據研究:研究團隊分析了國際間近年來公布的10份乳癌飲食研究,內容涉及了165萬人的健檢資料,其中有4萬名以上乳癌案例。而分析發現,加工肉品攝取量越高,乳癌罹患風險約會增加6%。 
此外,若以更年期前後進行比較,更可以發現主要是更年期後婦女,在食用加工肉品後,乳癌罹患風險平均會增加9%。 

 

 

 

鄭醫師補充:

看來這篇大規模的研究可以幫紅肉平反了,加工肉品才會,會致癌的不是肉本身。就像脂肪一樣,反式脂肪才會增加健康風險,即使是飽和脂肪酸也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參考文獻:

 

Red and processed meat consumption and breast cancer: UK Biobank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Anderson, Jana J.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 Volume 90 , 73 - 82
 
http://www.ejcancer.com/article/S0959-8049(17)31430-2/fulltex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喝酒直接導致癌症!英研究:過量恐致幹細胞DNA受損

記者尤寶琪╱即時報導

2018年1月5日 上午11:19

喝酒傷身,眾所皆知,醫學研究也證明,喝酒會增加罹患乳癌、腸癌、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肝癌和結腸癌等七種癌症的風險。世界癌症基金會明白表示,酒喝得愈多,罹患癌症風險越高,並堅信有證據表明,喝酒直接導致癌症。但酒精到底是如何導致癌症?英國劍橋研究人員3號在Nature學刊中發表的研究中給出了詳細解釋。

這項由Cancer Research UK資助的研究發現,黃湯下肚後,人體會在消化酒精的時候產生乙醛,而這乙醛就是最終導致癌症的罪魁禍首。研究人員指出,乙醛在體內累積,就會攻擊最重要、負責製造我們體內所有細胞的幹細胞DNA,一旦幹細胞受損,它們就會製造出不正常,甚至是會誘發癌症的惡性細胞。

但我們的人體是有內建防禦機制,來避免酒精造成傷害,其中一種是稱之為ALDH的酵素群,能夠將乙醛分解成醋酸鹽,這種能夠作為細胞能量的成分;研究中顯示,缺乏ALDH酵素群的老鼠,一但被餵喝酒精飲料,其DNA損傷比體內有ALDH酵素的老鼠高出了4倍。

另一種則是一系列DNA本身的修復機制,但不幸的是,並非每個人的修復機制,都能隨時隨地正常運作,尤其是東南亞地區的人種的修復機制,就無法有效運行。

研究人員指出,機器都會出錯,人體生物機制更不可能百分之百完美,一旦碰到像是突然大量飲酒的時候,就算你擁有防禦機制的基因,仍可能導致防禦機制反應不及而當機,進而大幅增加你罹患癌症的風險

鄭醫師補充:

這項飛就非常清楚揭露飲酒過量致癌的機制在於酒精的代謝物,也就是乙醛會攻擊體內所的幹細胞,幹細胞是人體細胞再生的關鍵,維持健康以及長壽的關鍵,就是幹細胞的功能正常運作,大量飲酒等於直接把身體的健康資源拿來透支,十分危險。

參考文獻:

  1. Juan I. Garaycoechea, Gerry P. Crossan, Frédéric Langevin, Lee Mulderrig, Sandra Louzada, Fentang Yang, Guillaume Guilbaud, Naomi Park, Sophie Roerink, Serena Nik-Zainal, Michael R. Stratton, Ketan J. Patel. Alcohol and endogenous aldehydes damage chromosomes and mutate stem cells. Nature, 2018; DOI: 10.1038/nature25154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喝咖啡到底好不好?】最新研究:一天3到4杯咖啡利大於弊

 

 
2017年12月2日 上午6:39

 

有關喝咖啡的利弊,這幾年來幾乎是每月一爆,上個月才出爐一份研究調查宣稱咖啡對心血管有益,下個月可能又來一位營養師現身說法戒掉咖啡讓她人生變彩色。到底咖啡對身體是好處多過壞處?瑜不掩瑕?還是好壞因人而異?這個月有一份權威報告問世,試圖替咖啡族解惑。

 

《英國醫學期刊》22日刊出一項大型研究的成果報告,南安普頓大學科學家蒐集200多份歷年來有關咖啡的研究數據,從宏觀的角度來解讀「咖啡到底對身體是好是壞?」,結果發現:整體而言,喝咖啡對人體健康是利大於弊,而最適當的攝取量,是每天3~4杯。

研究人員發現,在調查期間,喝咖啡的受試者的死亡機率,比不喝咖啡的受試者少了17%。若以疾病區分,喝咖啡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比不喝咖啡的人少了19%,死於癌症的機率也減少18%。

而在過去的研究裡,咖啡曾被發現有助於降低黑色素瘤、心臟病、多發性硬化症、第二型糖尿病、肝病、攝護腺癌、阿茲海默症,以及使用電腦引起的背痛等疾病和症狀。

咖啡對身體的益處,主要是來自於咖啡裡頭某些成分含有抗氧化劑和幫助消炎的化合物,前者能對抗癌症,後者則是可以抵擋慢性疾病,像是心臟疾病,或阿茲海默症這類神經退化性疾病。

不過喝咖啡當然也有潛在的健康疑慮,和要注意的地方,尤其是對於女性而言。過去咖啡研究顯示女性在懷孕期間喝大量咖啡,可能導致早產、新生兒體重過輕,甚至流產。患有骨質疏鬆症的女性也可能因為經常喝咖啡,而增加骨折的風險。

不過要提醒的是,這篇報告中所寫的「一杯」咖啡,指的是240毫升或8盎司的份量,而非一般人常點的「大杯」份量。通常市售的大杯拿鐵,至少都是480毫升或16盎司,相當於「兩杯」咖啡的份量。

這份報告的研究人員強調,此一結論是根據過去的觀察紀錄,而非針對咖啡成分的研究,因此無法確認因果關係,也不代表本來不喝咖啡的人應該從現在開始喝咖啡,好讓自己更健康。基本上,這份研究只是化解了咖啡愛好者的罪惡感,因為資料證明從喝咖啡的人的身上可以發現不少健康效益。

另外,根據其他的研究,咖啡的沖泡方式也是關鍵。現今最流行的濾泡式咖啡會將咖啡裡頭的抗癌成分,也就是咖啡醇(cafestol)給過濾掉,等於是扼殺了咖啡的正面效益,因此並不建議喝濾泡式咖啡。相對而言,採用法式濾壓壺,或是土耳其咖啡的煮滾方式,就比較能夠將咖啡醇完整保留下來。

鄭醫師補充:

我先補充一下咖啡醇(cafestol)的參考資料,咖啡醇是咖啡中具有生物以及藥物作用的物質。一般而言,佔咖啡重量的0.4-0.7%。在沒有過濾的的咖啡比較容易喝得到。

根據研究發現規律攝取直接煮開的咖啡,因為會增加血漿膽固醇的濃度,過濾式的則不會主要是咖啡醇會阻斷膽固醇的代謝,增加合成:

1.Higdon, JV; Frei, B (2006). "Coffee and health: a review of recent human research".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46 (2): 101–23. doi:10.1080/10408390500400009PMID 16507475

2.Urgert, R; Katan, MB (1997). "The cholesterol-raising factor from coffee beans". Annual review of nutrition17: 305–      24. doi:10.1146/annurev.nutr.17.1.305PMID 9240930

3.Ricketts ML, Boekschoten MV, Kreeft AJ, Hooiveld GJ, Moen CJ, Müller M, Frants RR, Kasanmoentalib S, Post SM, Princen HM, Porter JG, Katan MB, Hofker MH, Moore DD (2007). "The cholesterol-raising factor from coffee beans, cafestol, as an agonist ligand for the farnesoid and pregnane X receptors"Molecular Endocrinology (Baltimore, Md.)21 (7): 1603–16. doi:10.1210/me.2007-0133PMID 17456796

 

 

咖啡醇也不是全然不好,老鼠動物實驗發現咖啡醇具抗癌作用:

 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 (NTP): Cafestol (CASRN 469-83-0) and Kahweol (CASRN 6894-43-5) - Review of Toxicological Literature. (PDF) October 1999 Archived November 1, 2004, at the Wayback Machine.

 

果蠅實驗發現咖啡醇對巴金森氏症有神經保護作用:

Trinh K, Andrews L, Krause J, Hanak T, Lee D, Gelb M, Pallanck L (April 2010). "Decaffeinated coffee and nicotine-free tobacco provide neuroprotection in Drosophila models of Parkinson's disease through an NRF2-dependent mechanism"J. Neurosci30 (16): 5525–32. doi:10.1523/JNEUROSCI.4777-09.2010PMC 3842467Freely accessiblePMID 20410106Lay summary – New Scientist.

 還是提醒大家,喝咖啡儘量挑好的咖啡喝,也就是高綠原酸(咖啡抗氧化物質)的低度烘培咖啡。兼具風味以及保健,也不必喝到四杯那麼多。

 這篇報導提到的大型研究得參考文獻:

Poole RobinKennedy Oliver JRoderick PaulFallowfield Jonathan AHayes Peter CParkes Julieet al. Coffee consumption and health: umbrella review of meta-analyses of multiple health outcomes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即使運動量低於建議,有動可能還是比沒動好

 

 【華人健康網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許多醫療專業人員及相關單位會給予運動量建議,告訴人們一周應該達到幾分鐘的運動量才夠。然而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想抽出時間運動並沒有這麼簡單。《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日前刊登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最新發表帶來了好消息:就算你的運動量低於標準建議,仍可能為你的身體健康帶來好處。

研究中作者自數據庫檢視將近140,000位參與癌症預防計畫的受試者資料,95%的受試者表示自己會進行些許步行運動,而將近一半的受試者表示步行是其唯一參與的中度以上運動項目。分析結果發現與完全缺乏肢體運動的族群相比,即便只是每周兩小時的步行運動,都與較低的所有原因死亡機率有關。

 研究刊登在《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的網頁

 

鄭醫師補充:

現在針對運動的建議,幾乎都是建議一週至少150分鐘起跳,然而這份大規模的研究分析結果提醒我們,有動總比沒動好,即使運動時間及強度不足,仍可以幫助降低死亡率。

因此,奉勸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別把沒有時間運動當藉口,開始養成運動的習慣吧!時間再少,持之以恆,多少總是可以得到好處及成果。

參考文獻:

Walking in Relation to Mortality in a Large Prospective Cohort of Older U.S. Adults

Alpa V. Patel, PhD'Correspondence information about the author PhD Alpa V. Patel
Janet S. Hildebrand, MPH
Corinne R. Leach, PhD
Peter T. Campbell, PhD
Colleen Doyle, MS
Kerem Shuval, PhD
Ying Wang, PhD
Susan M. Gapstur, PhD
 

http://www.ajpmonline.org/article/S0749-3797(17)30460-9/fulltex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研究:乳腺癌潛伏期十餘年 治癒後仍會復發


上報

 
 
 
 
吳栢妤
2017年11月13日 下午9:49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英國研究指出乳腺癌在治療成功後15年仍有極大的機率會再復發,其中有大塊腫瘤或癌細胞有擴散到淋巴的患者為高風險群,有40%的機率會復發。

而一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研究員表示,延長激素治療時間可降低復發的風險。

乳腺癌治癒後15年 仍有復發風險

BBC報導,科學家針對6萬3000名乳腺癌患者進行20年的追蹤分析,這些研究對象皆患有最常見的乳腺癌類型。雌激素會刺激此類型乳腺癌的生長及擴散,因此病患會接受他莫昔分(tamoxifen)、芳香環酶抑制劑(Aromatase Inhibitor)等,能阻斷雌激素作用或抑制雌激素分泌的藥物治療。

研究結果指出,儘管接受藥物治療5年並成功治癒乳腺癌,接下來的15至20年癌細胞仍可能復發並擴散。

其中,有大塊腫瘤或癌細胞有擴散到淋巴的患者為高風險群,有40%的機率會復發;而症狀較輕微者,復發機率則為10%。

 

New medical research shows breast cancer can hide in a survivor’s body for 15 years. The study looked at women with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breast cancer and found they had up to a 40% risk of the cancer reoccurring up to 20 years after the diagnosis https://t.co/uHUtRjgj8P pic.twitter.com/IGutqgvktv

— CBS News (@CBSNews) 2017年11月9日

 

「乳腺癌可潛伏在患者體內,並在多年後復發、擴散,這項研究結果讓人感到驚訝。」主要研究員牛津大學潘教授(Hongchao Pan)表示。

延長治療時間 需注意藥物副作用

根據BBC報導,早有研究指出,5年的他莫昔分療程可降低乳腺癌在停藥後5年復發的機率。

更新的研究指出,把激素治療時間從5年延長至10年,可以更有效地預防乳腺癌復發。且研究者普遍認為「芳香環酶抑制劑」此種適用於停經婦女的賀爾蒙治療藥物,可以更有效地治療乳腺癌。

不過激素治療往往會產生更年期症狀、骨質酥鬆症、關節疼痛及腕隧道症候群等副作用,進而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成為停藥的主因。因此英國抗癌慈善機構Breast Cancer Now呼籲,病人必須與醫生進行充分的討論,以了解延長藥物治療恐造成的影響。

研究資助者之一的英國癌症研究中心(Cancer Research UK)資深臨床顧問普魯梭潭(rnie Purushotham)教授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繼續相關的研究,更精準地預測哪些癌症有復發的機率。

「我們也必須清楚地了解,將療程從5年延長至10年會造成什麼樣的副作用,並對患者的生活品質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他說道。

鄭醫師補充:

乳癌是所有癌症追蹤期最長的,過去建議須追蹤十年,看到這份報告,也許要把追蹤期再加倍。然而,一直用激素抑制劑來治療,也有相關的副作用,有機會可以參考整合醫學的做法,透過幫助雌激素健康代謝,降低雌激素不當刺激乳房細胞再度癌變的風險。

參考文獻: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701830

20-Year Risks of Breast-Cancer Recurrence after Stopping Endocrine Therapy at 5 Years

Hongchao Pan, Ph.D., Richard Gray, M.Sc., Jeremy Braybrooke, B.M., Ph.D., Christina Davies, B.M., B.Ch., Carolyn Taylor, B.M., B.Ch., Ph.D., Paul McGale, Ph.D., Richard Peto, F.R.S., Kathleen I. Pritchard, M.D., Jonas Bergh, M.D., Ph.D., Mitch Dowsett, Ph.D., and Daniel F. Hayes, M.D., for the EBCTCG*

N Engl J Med 2017; 377:1836-1846November 9, 2017DOI: 10.1056/NEJMoa1701830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抗癌不迷你!研究:抱子甘藍、綠茶可抗乳腺癌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17年10月24日 上午9:30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提到十字花科蔬菜,一般人很快會聯想到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屬於十字花科的蔬菜包括:捲心菜、花椰菜(菜花)、綠菜花(西蘭花)、抱子甘藍(又稱球芽甘藍、)、大白菜、小白菜、青菜、油菜等。根據研究發現,其中抱子甘藍可以“關閉”影響乳腺癌發展的基因,可以治療侵襲性乳腺癌。

 研究:抱子甘藍含蘿蔔硫素 可以“關閉”影響乳腺癌發展的基因

 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一項來自伯明罕阿拉巴馬大學的特裡夫.托爾夫波(Trygve Tollefsbol)教授領軍的研究人員發現,經過分析了ER陰性乳腺癌的小鼠,結果顯示,在十字花科蔬菜抱子甘藍(又稱球芽甘藍)和綠茶中發現的飼養小鼠化合物,將侵襲性乳腺癌轉化為更可治療的腫瘤。因為它們含有稱為蘿蔔硫素的化合物,其可以“關閉”影響乳腺癌發展的基因。

 針對罹患ER陰性乳腺癌的婦女來說,以往幾乎沒有很多治療選擇,且由於這種癌症的預後不良,此項研究發現,對於目前在全世界奪去10萬人生命的ER陰性乳腺癌的預防和治療新進展,具有特殊的意義。

 

蘿蔔硫素抗氧化 是蔬菜中抗癌活性最強的物質

 引發乳腺癌的發生原因至今不明,但是飲食不正常、營養過剩、缺乏運動,尤其是愛吃高脂肪食物、肥胖的女性,一般來說比較容易罹患乳腺癌。

抱子甘藍這一種長得有點像小型高麗菜的蔬菜,到底有什麼強大的健康好處?而美國癌症協會曾經指出,十字花科蔬菜有助於降低大腸癌、肺癌、攝護腺癌、乳癌、膀胱癌等。此外,曾經有一項來自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的萊納斯‧鲍林研究所 (Linus Pauling Institute) 研究指出,歐美飲食中常見的抱子甘藍富含硫配醣體 (Glucosinolate) ,有助於消除體內的潛在致癌物質。硫配醣體必須透過咀嚼和腸道內生物作用,變成蘿蔔硫素或芥蘭素後,才能啟動人體中的解毒酵素,使癌細胞死亡。

蘿蔔硫素(Sulforaphane)是非常有前途的抗癌活性物質之一,也是蔬菜中發現的抗癌活性最強的物質。蘿蔔硫素具有抗氧化、抗紫外線功能。主要存在於十字花科植物,如綠菜花(西蘭花)、抱子甘藍(又稱球芽甘藍)、蘿蔔、白菜、西蘭花等蔬菜中。

抱子甘藍營養豐富 提升免疫機能、抗老化、護眼

除了抗乳腺癌之外,抱子甘藍中也含有20種基本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B、C及K,有助於提升人體免疫機能,降低疾病感染的機率。甚至可以促進細胞生長,保護細胞受氧化破壞,達到抗老效果。此外,抱子甘藍也含有玉米黃質和葉黃素等類胡蘿蔔素,能維護眼睛視力。

但是,要提醒的是,十字花科蔬菜只要煮9~15分鐘,裡頭的硫配醣體含量就會減少18~59%;因此,研究人員建議以生食,或短時間蒸煮或快炒方式,保留蔬菜中的抗癌活性成份,並應儘量避免在水中久煮。

鄭醫師補充:

專業人士對於ER陰性乳腺癌都知道是難以治療的癌症,但這項研究發現給予相關患者一線生機及希望,由其是乳癌追蹤期長達十年,因此對ER陰性乳腺癌有效的療法是預防存活的關鍵。

癌症預防與甲基化息息相關,因此透過甲基化適當調控的相關營養補充品療法,可以做為癌症輔療的安心選項。

參考文獻:

Meeran SM, Ahmed A, Tollefsbol TO. Epigenetic targets of bioactive dietary components for cancer prevention and therapy. Clinical Epigenetics. 2010;1(3-4):101-116. doi:10.1007/s13148-010-0011-5.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輩子不衰老的肌肉養成法!運動、睡前吃這食物

 2016-08-09 

 【早安健康/H2U CLUB編輯部】隨著年歲的增加,很多事情會開始不一樣,像是填問卷的時候會發現要打勾的格子從右邊找回來會比較快,這還只是心靈上的衝擊,相較之下,覺得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就是很直接的體會了。 

其中,肌肉量變少,或說合成新肌肉蛋白的能力下降是直接與體能衰退有關的老化現象,原因在於身體在把外來蛋白質同化成自身肌肉蛋白質的效率下降,使得全身的肌肉量會越來越低。 

面對這自然發生的事情,我們能否做出一些抵抗呢?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在營養學期刊(The Journal of Nutrition)上有篇以年長者為對象的研究,就在探討晚上運動、睡前補充蛋白質與夜間肌肉合成之間的關係。 

運動、睡前吃蛋白,增加肌肉合成率 


研究者們找來 23 位平均 71 歲的年長者,分成晚上有運動和沒有運動兩組,且在睡前都要吃經過標記的酪蛋白 40 公克。研究者們從血液樣本得知所攝取蛋白質的消化與吸收率;從肌肉樣本測得肌肉纖維的合成狀況。 

結果發現晚上運動能確實增加年長者肌肉纖維的合成,他們吃下的蛋白質有更多的比例被用來合成新的肌肉蛋白質。 

想要試試嗎?請先等一下! 

或許看到這樣的結果,或許你會想要試試看,不過要注意一下,可別馬上就跟隨實驗的份量去吃。 原因在於 40 公克的蛋白質其實還滿多的,接近 6 顆雞蛋的蛋白質量或 1.2 公升的鮮奶,平常沒在練身體或是腎臟不好的人突然這麼吃可能會給身體帶來不好的影響。先從睡前有吃到良好蛋白質食物開始即可,一顆蛋、一杯牛奶、一杯豆漿、無糖優格、起司…等都是可以考慮的選擇。

鄭醫師補充:

酪蛋白不等於支鏈胺基酸,兩者都可以在牛奶中找到,但卻是不同的東西。有些產品會把兩者做一個比例的混合。

酪蛋白適合睡前服用,但若沒有配合適當的重量訓練,單單補充酪蛋白,也幫助不了肌肉量的增加。

在此,我把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不同之處從相關網路報導找出來給大家參考:

乳清蛋白是最常聽見的一種蛋白質,同時也被譽為健身大師。它能夠非常快速的消化,並且直接替肌肉提供一塊非常好的蛋白質養分。它的作用到底有多快啟動呢? 根據研究顯示,如果你空腹時吃下30克的乳清蛋白,大約在一個小時候血液中的氨基酸能達到巔峰,並須要花上3至4個小時才能回到餐前的血液水平值。 乳清蛋白不僅能使你的身體迅速的吸收它也包含了必須胺基酸(EAA,Essential Amino Acids),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在乳清蛋白裡的BCAA,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中文名叫支鏈氨基酸。乳清蛋白的總蛋白量是牛奶的20%。

酪蛋白為主要蛋白質,佔了牛奶蛋白80%。當你吸收酪蛋白後它將會你的胃中變成固體,這個蛋白質塊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會開始供應身體養分。這就是為什麼酪蛋白也被稱為『長時間釋放的蛋白質』『蛋白質之床』。在上面有提到乳清蛋白的相同實驗中,乳酪蛋白顯示,在空腹後食用乳酪蛋白約1至2小時,血液會達到一個巔峰並持續8小時之久。

由於乳清蛋白效用啟動的較快,可以在健身運動前後食用,裡面含有BCAAs,它可以在運動期間使蛋白在肌肉中穿梭,或是讓它立即成效,當然因為消化的較快,所以在身體裡也不會保持太久。 另一方面,酪蛋白是一個消化較慢的蛋白質,比較適合睡前飲用或是白天當點心食用。若是在鍛鍊後食用,因為它消化速度非常的慢,對於身體並不會有任何的有效影響。但如果你能將它當作睡前的飲食習慣,那將會得到非常好的結果。

 

最新參考文獻:

http://jn.nutrition.org/content/early/2017/08/30/jn.117.254532.abstract

 

  • Imre WK Kouw
  • Andrew M Holwerda
  • Jorn Trommelen
  • Irene Fleur Kramer
  • Jacqueline Bastiaanse
  • Shona L Halson
  • Will KWH Wodzig
  • Lex B Verdijk
  • and Luc JC van Loon

Protein Ingestion before Sleep Increases Overnight Muscle Protein Synthesis Rates in Healthy Older M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Nutr. jn254532first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30, 2017doi:10.3945/jn.117.254532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特定的腸道菌種可以幫助癌症患者癌症免疫療法反應更好。這是根據轉移的黑色素癌患者們研究的發現。

在過去40年,黑色素瘤這種非常惡性的皮膚癌罹患率持續增加,近六年的研究發現免疫療法對於轉移的黑色素癌治療效果佳,儘管如此,也只有一半的患者能緩解。

UT Southwestern癌症中心研究人員分析39位黑色素瘤患者的腸道細胞,,結果發現某些特定的腸道細胞對於免疫療法反應良好有特定關連。

研究人員提醒特定的好菌最好能理想化(個人化),因為這些好菌能強化免疫系統幫助殺死癌細胞,這類療法既無副作用又安全。

經過這次研究分析,有三種人類腸道的菌種被發現可以協助免疫療法提升療效:

  • 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
  • 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
  • Holdemania filiformis

 

根據以上的研究報導,我建議癌症患者不妨透過相關功能醫學檢測,針對免疫系統失衡的部分,由實驗室調配量身訂做益生菌來提升免疫力,幫助抗癌,這是利用身體自身免疫系統來協助抗癌,比傳統的化療或者放射治療甚至是標靶療法,更無副作用與破壞性,不妨當作一種癌症輔助療法來協助抗癌。

參考文獻:

  1. Arthur E. Frankel, Laura A. Coughlin, Jiwoong Kim, Thomas W. Froehlich, Yang Xie, Eugene P. Frenkel, Andrew Y. Koh. Metagenomic Shotgun Sequencing and Unbiased Metabolomic Profiling Identify Specific Human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s Associated with Immune Checkpoint Therapy Efficacy in Melanoma PatientsNeoplasia, 2017; 19 (10): 848 DOI: 10.1016/j.neo.2017.08.00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的力氣大嗎?德國研究:握力越高,死亡率越低!

早安健康
早安健康編輯部
2017年10月9日 下午2:00

【早安健康編輯部綜合外電】每個人力氣大小都不同,先前有研究顯示,握力竟與心臟病、中風機率有關,現也有德國研究指出,握力越強也連帶影響死亡率! 

握力影響死亡率

德國一份研究調查了來自俄羅斯、英國、丹麥,不同教育背景、經濟水準的人,研究發現握力越強、死亡率越低!以俄羅斯人來說,握力每強1公斤,男性死亡率降4%、女性降10%;英國男女也有2%、3%的降幅,丹麥男女也分別降低6%及8%。 

握力與疾病機率可能息息相關,2015年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就說明,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的握力都會退化,且過去也曾有美國研究發現,4年內若握力下降5公斤,則死亡機率竟會增加16%,不僅如此,心臟病與腦中風機率也會各增加7%、9%。 

鄭醫師補充:

握力容易測,做為健康指標的一種提醒,有研究背書,建議大家平時務必透過規律的身體鍛鍊來協助自己保持握力,降低健康風險,降低死亡率。

按照國民體質測試標準,通常是用握力計來測量數值,一般成年男性的握力正常範圍是43.5-49.5公斤,女性是27-31公斤。為了更精確,也用握力體重指數來換算,公式是:握力體重指數=握力(Kg)÷體重(Kg)×100,正常握力指數應大於50。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ealth/nprgmb5.html

網路上也有販賣電子握力測量器,需要的人可以購買,自己測測看,購置費用也不高。

參考原文報導:

https://www.docsopinion.com/2017/10/02/muscular-strength-longevity-strength-training/

http://www.telegraph.co.uk/journalists/laura-donnelly/11603129/Handshake-strength-could-predict-heart-attack-risk.html

相關研究參考:

  1. Leong DP, Teo KT, Rangarajan S, 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grip strength: Findings from the Prospective Urban Rural Epidemiology (PURE) study.Lancet 2015; DOI:10.1016/S0140-6736(14)62000-6. Abstract

  2. Sayer AA, Kirkwood TBL. Grip strength and mortality: A biomarker of aging? Lancet 2015; DOI:10.1016/S0140-6736(14)62349-7. Editorial

  3. Association of handgrip strength with hospitalizati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mortality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 Scientific Reports 7, Article number: 7041(2017)
    • doi:10.1038/s41598-017-07438-8

Muscular Strength and Longevity - The Role of Strength Training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0歲奶奶重訓8個月,從此丟掉拐杖、走路不跌倒

 

2016-09-03 林昕潔/整理編輯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每周兩次的重量訓練,就能大幅減少高齡者跌倒的風險!美國一位超過90歲的女士,經過八個月的重量訓練之後,不但身體狀況有所改善,還能不再依靠枴杖、自行行走。 

現年高齡92歲的Virginia Gustafson Rizan在朋友介紹下加入健身房課程。在此之前,她的身體狀況非常脆弱,需要依靠枴杖行走,走路時總是需要輔具、拐杖或任何能夠抓握的幫助。朋友認為,容易跌倒是由於身體不夠強壯,因此邀請Virginia加入健身房。 

一開始,Virginia能夠靠自己的身體完成的事非常少。不過,經由訓練,Virginia的身體變得更加強壯、平衡感也變好。自從加入健身房的訓練以來,Virginia就不曾在家中跌倒過,即使跌倒也有足夠的力量自行站起來,甚至漸漸能夠不需依靠枴杖行走。 

研究證實:90歲以上的高齡者,也能藉由訓練變得更強壯 

事實上,在此之前就已有研究顯示,運動鍛鍊能夠顯著改善高齡者的身體狀況。「美國老年協會」(American Aging Association)刊物中的一項研究指出,經過12周的特殊訓練後,90歲以上高齡者的身體狀況就有所改善。 

這項研究由西班牙納瓦拉公立大學物理治療教授Mikel Izquierdo-Redín領導,共有24位受試者參與,年齡介於91至96歲之間。在12周的期間內,受試者每周兩天接受特別設計的訓練課程,訓練內容結合了重訓和增進平衡感的練習。 

研究結果顯示,12周後高齡者的肌肉質量和強壯程度都有所增加。這些進步反映在多種生活能力上,包括行走速度提高、更能自行從椅子中站起來、平衡感進步、跌倒發生率減少,以及下肢的肌肉力量和質量增加。 

Mikel Izquierdo-Redín認為,讓高齡者進行運動計畫,發展肌肉力量、平衡感和走路的能力,能夠防止高齡者受到老化的影響、增進整體健康,並幫助高齡者適應他們所居住的社會。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是2013年的研究報告。提醒年長者要提高生活品質,避免跌倒,延緩老化,不妨透過重量訓練,份量不必太重,養成習慣幾個月就有效果。

參考文獻:

 

  1. Eduardo L. Cadore, Alvaro Casas-Herrero, Fabricio Zambom-Ferraresi, Fernando Idoate, Nora Millor, Marisol Gómez, Leocadio Rodriguez-Mañas, Mikel Izquierdo. Multicomponent exercises including muscle power training enhance muscle mass, power output,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in institutionalized frail nonagenariansAGE, 2013; DOI: 10.1007/s11357-013-9586-z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癌細胞死對頭是它!美研究:天天2杯降50%腸癌風險

早安健康
編譯/張維庭
2017年10月3日 上午9:00

【早安健康/張維庭編譯】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訊指出,近年來國人罹患大腸癌人數逐年快速增加,高居癌症發生率第2名、死亡率第3名,癌症登記統計資料也顯示,大腸癌罹患率已於95年超越肝癌,成為最多國人罹患的癌症,死亡人口也逐年攀升!而國外研究發現,許多人喜歡飲用的咖啡,其實就有預防大腸癌的作用! 

腸癌罹患人口逐年攀升 喝咖啡可預防大腸癌、直腸癌



每天一早醒來、工作時頭腦昏沉,總喜歡來一杯咖啡醒醒神?美國南加州大學研究發現,一天飲用幾杯咖啡,就具有預防大腸癌與直腸癌的效果!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指出,光只是2016年一年,就有95000人以上罹患結腸癌,39000人以上診斷出直腸癌,腸癌的罹患率仍有增加的趨勢。而研究者們以過去六個月接受腸癌診斷的5100名男女,以及過往沒有腸癌病史的4000名男女,進行了比對調查。 

一天飲用2杯以上咖啡 腸癌風險下降50% 

研究者們調查參加者們一天當中飲用的濃縮咖啡、無咖啡因咖啡以及濾掛咖啡等等飲品飲用習慣,以及癌症患者的家族病史、飲食生活,還有是否有運動和抽菸習慣等等。調查結果顯示,飲用咖啡能讓腸癌的風險下降。只要一天飲用1~2杯咖啡,能讓腸癌的風險下降26%,一天飲用2杯以上甚至能下降到50%。(注意:對咖啡因敏感者請謹慎飲用。) 

此外,研究發現,無論是有咖啡因還是無咖啡因咖啡,都具有降低風險的作用。咖啡除了咖啡因和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夠阻礙潛在的結腸癌細胞生長,研究者們認為,咖啡似乎還有著其他物質能夠促進人類腸道的健康。 

例如咖啡在烘焙過程中產生的類黑精(melanoidin),可促進腸胃蠕動,此外咖啡的萃取物中也還有能夠預防人體氧化的物質,可避免癌症的發病。 

而除了適量飲用咖啡之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宣導建議,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吃蔬果、避免高油脂食物與肉類,並保持運動習慣,是防治大腸癌的一大要點。此外,由於大腸癌好發於50歲以後,早期發現及早治療,治癒率極高,因此可每1~2年進行一次篩檢,預防並及早發現疾病。

鄭醫師補充:

這是2016年四月發表的研究,建議大家選好的咖啡一天兩杯,最好不要過量,過量的咖啡因往往會成為身體的負擔。如果可以,選擇低度烘培,富含咖啡最重要的抗氧化物質綠原酸的精品咖啡來幫助身體健康最理想。

參考文獻:

  1. S. L. Schmit, H. S. Rennert, G. Rennert, S. B. Gruber. Coffee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2016; 25 (4): 634 DOI: 10.1158/1055-9965.EPI-15-092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攝取脂肪提高死亡率?最新研究打破你對脂肪的成見

早安健康
早安健康編輯部
2017年9月23日 上午10:00


【早安健康編輯部綜合外電】想保持身體健康,因而刻意限制攝取脂肪,可能是多數人的健康觀念,但有研究指出,攝取醣類較多或脂肪較多,二者死亡率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 刊載,一項加拿大麥馬士達大學為首的綜合研究,鎖定18個不同國家、年齡層介於35至70歲的民眾,一共13.5萬人,調查他們的飲食習慣及7年內的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機率。追查發現有5796人在調查期間死亡,其中因心血管疾病致死的人數佔4784人。 

分析受試者的飲食習慣發現,每天攝取醣類比例最高者,總死亡率增加28%,每天攝取脂質比例最高者,總死亡率反而降低23%。 

進一步追究攝取的脂肪種類,發現攝取較多飽和脂肪,總死亡率降14%、腦中風死亡率降21%;而攝取較多單元不飽和脂肪及多元不飽和脂肪,死亡率降低近2成,但並未找到與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關聯。 

然而,該研究並未全盤分析受試者的飲食結構與其它影響因素,僅是針對醣類、脂質攝取占比與總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關聯,因此實際影響的原因仍需考究。

鄭醫師補充:

這是大規模的研究,再次提醒我們,不要再誤會脂肪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了。飲食的比例搭配,醣類的攝取限制才是重點(但不是完全不吃醣類食物)。

參考文獻:

 

Associations of fats and carbohydrate intake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18 countries from five continents (PUR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Dehghan, MahshidDiaz, R et a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喝乳清蛋白就能長肌肉助瘦身?數據這樣說~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2017年9月22日 上午8:30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身上的肌肉足夠嗎?足夠的肌肉量,不僅可以增加身體基礎代謝率,減少脂肪的囤積,輔助瘦身減脂,也能強健骨骼,預防運動傷害和肌少症,好處多多。最近坊間流傳多吃「乳清蛋白」就能長肌肉,有這麼簡單嗎?研究數據會說話!

完整性蛋白質!適度補充乳清蛋白有助提升身體機能

乳清蛋白是一種蛋白質,是牛奶製作成乾酪過程中浮在上層的液體,裡頭另有少許的乳醣、油脂及礦物質。目前市面上常見的粉末狀乳清蛋白產品,便是取乳清蛋白液體,經過特殊加工而成。

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師尤偉銘表示,乳清蛋白與雞蛋、肉類、海鮮、豆製品等食物一樣,都是屬於完整性蛋白質,可以幫助身體有效地建構或修復受損的組織、增加肌肉質量或延緩肌肉衰退,所以對於身體肌肉質量不足、肌力衰弱的老人、飲食蛋白質攝取不足的民眾來說,是不錯的營養補充劑。

喝乳清蛋白可長「肌」?2大影響關鍵:幾歲、運動!

不過,只要喝乳清蛋白就可以長肌肉嗎?其實,這個「肌」密關鍵,必須看我們處在嬰兒期、兒童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中的哪一個生命週期而決定!

尤偉銘營養師表示,人類從出生到25歲左右,身體都在成長發育階段,提供充足的熱量及完整性蛋白質,確實就能夠長出肌肉。然而,25歲之後身體停止發育,此時單純地補充熱量和蛋白質,只能達到「維持」和「延緩」肌肉流失的作用,無法更積極地「增加」肌肉量,這樣的說法也可在近期研究中獲得支持。

一份2017年營養學期刊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攝取每公斤體重0.8公克蛋白質,成年人攝取每公斤體重1.3公克蛋白質,對於增加肌肉質量沒有明顯的幫助;但攝取每公斤體重0.8公克與1.3公克蛋白質,又搭配每周3次阻力性運動的人,竟然明顯地增加了肌肉質量。由此可知,人在成年以後就算拚命喝乳清蛋白,對於增加肌肉的效果很差,必須搭配運動才能增加肌肉質量。

光吃還不夠!養肌肉顧健康,快快「動」起來!

可惜的是,現代人平常活動多為靜態,例如:看電視、滑手機、久坐等,肌肉纖維無法產生損傷,自然也就沒有後續「刺激新肌肉生長」的情況。熱愛運動的尤偉銘營養師提醒,我們的肌肉若沒有承受阻力,肌肉就會縮小,久而久之就出現了肌肉流失或肌少症,所以,建議進行適當強度的肌力與肌耐力訓練,例如:游泳、健走、爬山、騎單車等,搭配健康飲食,不僅保持肌肉健康,還有助於增加體能及維持理想體重。

鄭醫師補充:

上次我應邀在健康兩點靈分享早餐怎麼吃,有些人問我乳清蛋白的喝法,但汝很多人並不知道單喝乳清蛋白也不會長肉。

這篇報導清楚告訴我們:25歲前,適當補充足量的蛋白質就能長肉。25歲之後,補充足量的蛋白質(含乳清蛋白)若沒有搭配密集的重量訓練(阻力訓練)也長不了肌肉。重訓一周至少三次效果才比較容易看到,提醒大家留意。

參考文獻:

Bell KE, Snijders T, Zulyniak M, Kumbhare D, Parise G, Chabowski A, et al. (2017) A whey protein-based multi-ingredient nutritional supplement stimulates gains in lean body mass and strength in healthy older m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LoS ONE 12(7): e0181387.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81387

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181387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維生素C殺死不健全幹細胞,有機會對抗白血病

 

早安健康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2017年9月22日 上午9:00

 

【早安健康/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適量補充維生素C(Vitamin C)對身體能帶來許多好處,許多水果諸如芭樂、橘子、檸檬等,都含有相當豐富的維生素C。 

而根據《Cell》日前刊登美國波爾馬特癌症中心(Perlmutter Cancer Center)的最新發表,研究團隊發現,維生素C可能能夠傳達訊息,使骨髓中不健全的幹細胞(stem cell)趨向成熟並正常死亡,讓這些不健全的幹細胞免於大量增殖複製而使個體出現血癌疾病。 

特定基因的改變已知會減少一種名為TET2酵素的活性,而TET2很重要的一項功能便是使幹細胞成熟為血液細胞。在本篇研究中,作者以基因改造TET2缺陷小鼠作為實驗動物,研究結果發現,維生素C有機會活化小鼠體內TET2酵素的活性。 

作者表示,對於因TET2缺陷所導致的白血病幹細胞相關疾病,高劑量的維生素C或許有機會做為一種安全的輔助治療方式。 

本文出自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鄭醫師補充:

過去有相關研究發現高劑量的維生素C可應用於癌症治療的輔助療法,甚至有些末期的案例還可以看到治療的改善,這篇研究則揭露了其中可能治療的機轉。建議癌症患者可以考慮以維生素C來搭配治療,加強療效。

參考文獻:

 

  1. Luisa Cimmino, Igor Dolgalev, Yubao Wang, Akihide Yoshimi, Gaëlle H. Martin, Jingjing Wang, Victor Ng, Bo Xia, Matthew T. Witkowski, Marisa Mitchell-Flack, Isabella Grillo, Sofia Bakogianni, Delphine Ndiaye-Lobry, Miguel Torres Martín, Maria Guillamot, Robert S. Banh, Mingjiang Xu, Maria E. Figueroa, Ross A. Dickins, Omar Abdel-Wahab, Christopher Y. Park, Aristotelis Tsirigos, Benjamin G. Neel, Iannis Aifantis. Restoration of TET2 Function Blocks Aberrant Self-Renewal and Leukemia ProgressionCell, 2017; DOI: 10.1016/j.cell.2017.07.03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癌症患者接受化療藥物產生的神經痛,根據研究,可以由調整時差的褪黑激素來預防,根據研究發現褪黑激素會阻斷傷害神經健康有害效應。

這項研究的學者認為此項研究有助於幫助專家了解更多如何去降低化療藥物的疼痛副作用。愛丁堡以及阿伯丁大學的學者專注於一種化療引發神經痛( chemotherapy-induced neuropathic pain 簡稱CINP)的狀況研究。這會因為觸摸或者是冷空氣造成刺痛,嚴重的話會讓患者降低化療次數,甚至放棄治療。

研究證實:給予化療藥物之前,若先投與褪黑激素,有助於限制神經細胞的破壞效應造成的疼痛症狀。但如果在CINP已經產生後再投與褪黑激素,則幫助不大。換句話說,預防有幫助,治療改善幫助效用不彰。重要的是,褪黑激素不會干擾乳癌以及卵巢癌化療藥物治療帶來的好處。

那麼褪黑激素的保護作用在何處?答案是粒線體,也就是保護粒線體,就能預防CINP。由於接受化療的患者,統計有七成左右會發生副作用影響生活品質以及工作能力,因此褪黑激素能造福許多接受化療的患者遠離CINP,幫助他們挺過療程,改善生活品質。

參考文獻:

  1. Helen F. Galley, Barry McCormick, Kirsten L. Wilson, Damon A. Lowes, Lesley Colvin, Carole Torsney. Melatonin limits paclitaxel-induced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in vitro and protects against paclitaxel-induced neuropathic pain in the rat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2017; e12444 DOI: 10.1111/jpi.12444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別羨慕鳥仔腳!研究:腿粗更長壽,死亡率低57%

 

早安健康
日文編譯/陳建甫
2017年9月15日 上午11:00

 

【早安健康/陳建甫編譯】你是否有著一雙困擾你的蘿蔔腿,想要減肥卻總是瘦不下來呢?其實腿圍粗的人也不需要羨慕擁有纖細美腿者,因為根據我國國防醫學院的研究指出,腿圍粗的人死亡機率低,擁有一雙健康粗壯的好腿反而才是長壽的指標。 

大腿粗死亡機率低43% 小腿粗死亡機率低57% 
國防醫學院本次針對美國一份受測者平均年齡49歲、人數超過7500人的健康調查研究進行分析,發現大腿圍最粗的民眾(超過56.7公分)相較於大腿圍最細的民眾(不到48.1公分),科學上用於判斷壽命的染色體端粒較長,總死亡機率也低了43%;而小腿圍最粗的民眾(超過40.6公分)也較小腿圍最細的民眾(不到35.3公分),總死亡率低了57%,而且按照死因類別分別計算,心臟病、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低了60%,癌症死亡的機率低了69%。 

輕度有氧運動減少染色體端粒磨耗 
日本東京都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的相田順子醫師則表示,40歲以上罹患癌症者大多是因為染色體端粒受到過度磨耗,此外美國也有研究指出不論是失智症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其染色體端粒的磨耗情形都相較健康者來得嚴重。若想要增加體內延緩端粒磨耗的端粒酶,就必須得要規律進行輕度的有氧運動,如慢跑、健走等等。而這類運動因為大多會大量鍛鍊腿部肌肉,這或許也是為什麼腿粗的人可以活得較久的關鍵原因。 

而日本健康新聞網站「最新健康新聞(最新健康ニュース)」在報導時也指出,因為這份研究是男女混合且針對體型較龐大的美國人進行分析的,所以愛美民眾不必因為數據太粗而感到懊惱,除此之外小腿圍也比容易受到水腫影響的大腿圍更適合當作測量依據。依照日本健身業界的健康腿圍數據參考,正常健康的腿圍應控制在「大腿圍=身高乘以0.3」、「小腿圍=身高乘以0.2」的數值為宜。

鄭醫師補充:

有些專家認為腿是第二個心臟,這篇研究告訴我們,腿粗者,端粒比較長,耗損比較慢,這都是長壽的表徵。因此在運動或者健身時,務必不能輕忽腿的鍛鍊。

在重量訓練上,要增加肌肉量的比例,增加大腿重量訓練對於全身肌肉量的上升,比上半身的鍛鍊更具投資效率,因為腿以及臀部的肌肉量比較大,所以肌肉量要增加快一點,可以先加強下肢訓練,當然全身還是要兼顧比較得宜。

類似研究參考文獻:

1.Am J Med. Author manuscript; available in PMC 2015 Jun 1.

 
Published in final edited form as:
PMCID: PMC4035379
NIHMSID: NIHMS568280

Muscle Mass Index as a Predictor of Longevity in Older-Adults

Preethi Srikanthan, M.D., M.S. and Arun S. Karlamangla, M.D., Ph.D

 
2.
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 2014 Jul;24(7):784-91. doi: 10.1016/j.numecd.2013.11.010. Epub 2014 Jan 12.

Skeletal muscle mass and risk of death in an elderly population.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035379/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