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多倫多精神健康戒護中心(CAMH)發表研究指出,有大約4成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後體重快速、大量增加,而這現象與兩種基因變異大有關聯。
未來醫療人員治療精神疾病患者時,或許要檢驗患者是否有基因變異,如此才能選擇適當藥物,為患者量身打造個人化療程,避免藥物引起嚴重副作用。
加拿大多倫多精神健康戒護中心的詹姆斯‧甘迺迪醫師為研究資深作者,他最新研究已刊登於「一般精神醫學檔案」期刊網站。
甘迺迪醫師表示,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通常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這類藥物多半可以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主要症狀。但服藥患者當中,最多有40%的人出現體重上升副作用。
一個人體重增加,可能引起肥胖症、第二型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壽命也容易縮短。甘迺迪醫師指出,若能確認哪些基因變異會增加藥物副作用風險,醫師開立處方箋時,就可以更精準、更有效率。
以前研究認為,「黑皮質受體-4」基因與體重控制、食欲、飽足感有關,這次研究顯示,患者「黑皮質受體-4」(MC4R)基因附近一旦產生變異,且基因變異被複製兩次時,患者使用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6到12周便很容易體重大增,其體重比其他患者上升3倍之多。幾乎所有族群,不管是美國人、德國人,還是成人、兒童患者,只要帶有這種基因變異,用藥後體重便可能直線飆升。
加拿大多倫多精神健康戒護中心丹尼爾‧穆勒醫師表示,過去曾進行研究發現,其他基因變異也會增加藥物副作用風險,使用藥者容易發胖,而這次研究成果更加值得關注。
鄭醫師補充:
我在門診常會遇到因為服用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而體重增加太多的患者求助,而絕大部份的人在醫師開立這類藥物時,並未告知有這種健康風險,而且發生比例高達四成,代表這種基因變異體質的人還蠻普遍的。
根據外電報導,發表於權威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清楚告訴我們與控制體重控制、食慾和飽足感控制的,「黑皮質受體-4」基因變異有關,這項基因變異普遍存在,而新一代抗精病藥物,即便是宣稱最沒有增加體重副作用風險的第三代抗精神病藥物,仍有人會發生體重上升的遺憾。這類藥物,目前普遍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妄想症、躁鬱症甚至是憂鬱症等等,因此在精神科求診拿到這類藥物的機率並不低。
典型的抗精神病藥物被開立的比例越來越少,主要還是因為其錐體外症候群的副作用,例如肌肉僵硬,顫抖以及靜坐不能等等,儘管有抗副作用藥物的協助,但對服用者而言仍是相當大的折磨與煎熬。
目前基因檢測並不普遍,而完美的抗精神病藥物,也就是高療效、低副作用的藥丸尚未被研發出來之前,要改善藥物本身帶來的副作用,只有設法降低藥物本身的使用劑量,減少藥物對服用患者造成的衝擊,由加拿大權威營養醫學,也是精神科醫師亞伯罕.賀弗ABRAM HOFFER所研發的分子矯正醫學的高劑量營養療法可能是目前最值得考慮的輔助治療之道,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8563&prev=28637&l=f&fid=25
這套療法在過去曾發表於精神病學期刊,在此我把亞伯罕.賀弗在拒絕庸醫(FIRE YOUR DOCTOR)一書的推薦序的部分內文節錄出來給大家參考:
1957年,我跟同事首度發表了一篇關於使用維生素B3治療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賀弗(Hoffer)、奧斯曼(Osmond)、考爾貝克(Callbeck)與卡漢(Kahan)合著之《以菸鹼酸和菸鹼醯酸治療精神分裂症》刊載於《臨床與實驗精神病理學期刊》,1957年第18期,131-158頁),一般人大多會忽略它,因為醫界主流學派,不會以生物化學面失調的觀點,來看待精神分裂症。
反而,主流醫學視其為一種生活模式,因此不會和高於一般劑量的維生素使用有所關連。但是,當我們採雙盲實驗結果發表報告時,主流醫學的阻力其實才正要開始。到了1970年代,美國精神病學協會,因成見而開始抨擊細胞分子矯正(營養)精神病學。他們利用其醫學界的地位,阻止精神科醫生與如我等主張維生素療法學者接觸;而無視於病患在營養治療下確實恢復了健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