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硬化症患多攝維生素D3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服用高劑量維生素D3不但安全,或許還可以幫助調節身體免疫反應,免疫反應較不會過度活化。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神經醫學會所出版的十二月三十日線上版《神經醫學》期刊。

研究作者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神經醫學教授、多發性硬化症中心主任彼得‧卡拉布雷希表示,這項研究結果讓人很振奮,對於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來說,維生素D價格不貴、安全,且或許可以改善多發性硬化症病情。未來還需要進行更大型研究,才能確認研究結果,並進一步了解背後機轉,但研究結果看起來很樂觀。

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過低,可能增加多發性硬化症風險,多發性硬化症患者若維生素D濃度偏低,也較容易失能,疾病狀況也較多。

研究當中,共有四十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參與研究計畫,其中有些人每天服用一萬零四百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3,還有一些人每天服用八百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3,持續六個月。維生素D濃度極度偏低的患者並沒有納入研究。現在維生素D3建議標準為不要超過六百國際單位。

研究人員在研究剛開始、三個月、六個月後測量患者血液中的維生素D濃度,以及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反應。

研究人員認為,多發性硬化症患者血液中的維生素D濃度落在四十到六十毫微克/毫升(ng/ml)較為理想,服用高劑量維生素D的患者才有達到這標準。

無論是高劑量組還是低劑量組出現副作用的情況都很輕微,且人數差異不大,每組都有一人復發。

以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來說,發炎T細胞比率與病情嚴重度息息相關,研究顯示,服用高劑量維生素D的患者,T細胞比率有下降趨勢。血液中的維生素D濃度每增加五微克/毫升,發炎細胞比率下降約百分之一。

鄭醫師補充:

多發性硬化症罹患率與維生素D缺乏息息相關,過去有諸多研究皆已發表。這項研究進一步把維生素D補充劑量的不同來做治療比對,量化維生素D治療的效果,更具說服力。

維生素D本身就可以調控免疫系統,幫助免疫系統不是於過與不即,產生免疫系統相關病變。

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建議最好都能做為生素D的濃度檢測,透過維生素的補充與檢測追蹤,幫助患者免疫系統失衡改善。

參考原文報導:

https://www.nlm.nih.gov/medlineplus/news/fullstory_156460.html

參考文獻:

Peter Calabresi, M.D., professor, neurolog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Baltimore; Bruce Bebo Jr., Ph.D.,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research, National Multiple Sclerosis Society, New York City; Dec. 30, 2015, Neurology, online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ahoo奇摩首頁>新聞首頁>健康>

出現腎結石 恐和平時服藥有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臨床上,結石的患者,多是在痛到不行的時候就診才發現病症,其實出現結石多和飲食息息相關;藥師陳佳玲指出,不只飲食攝取,就連平時服用的藥物恐都會埋下結石的危險因子。

 部分藥品易改變尿液酸鹼值 恐生結石

 腎結石一旦發病恐痛死人,尤其結石生成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患者初期多難以察覺;陳佳玲說,因此除了平時飲食上應多加注意外,像是部分藥品容易使尿液的酸鹼值改變,造成結晶體,進而促使結石產生,服用時就應多加小心。

 治療青光眼藥物 容易演變結石

 藥師陳佳玲進一步說明,包括常用於青光眼、水腫、高山症等病症的抑制劑,以及治療癲癇、偏頭痛的Topiramate等,都屬於容易導致結石的藥品,另外像是用於治療心臟血管疾病的鉀通道阻斷劑、用於降血壓的保鉀利尿劑,或是用於愛滋病特殊療法的高效能抗反轉錄病毒療法都應特別小心。

 避免腎結石出現,除了注意服用藥品部份,也因遵守正確的飲食控制和水分攝取;陳佳玲提醒,若有長期服用相關藥物,加上本身有結石問題,建議可諮詢專業醫師的協問,了解是否需調整藥品,正確使用藥物,才能避免影響健康。

鄭醫師補充:

這裡提到的Topiramate不只是偏頭痛的患者可能會被開立,罹患有癲癇或者躁鬱症的患者,也都可能被醫師開立此藥來治療,控制癲癇或者穩定情緒。長期服用可能會增加腎結石風險,但一般患者拿到此藥服用時,並未被告知相關健康風險,提醒大家留意。

參考文獻:

 

2006 Oct;48(4):555
-63.

 

Biochemical and stone-risk profiles with topiramate treatment.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6997051

此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增加精神科的看診恐懼。任何科的藥物治療,就如同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一般,如能先掌握可能出現的潛在不良反應,必然有利於醫病溝通,在最低的藥物種類及劑量下,達到治療最佳化,創造醫病雙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魚好處又一樁!日本研究:魚類所含脂肪酸有助預防胰臟癌

 

胰臟癌是一種致死率高達90%以上的惡性癌症,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就死於這種「癌症之王」。它被認為與吸菸、肥胖、糖尿病和慢性胰腺炎有關,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預防方法。

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日前在新一期《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報告說,其研究顯示大量攝取名為「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又稱ω-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的魚類脂肪酸,能夠降低患胰臟癌風險,原因可能是這類脂肪酸能夠減輕胰腺的發炎。

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分析了約8萬2000人的健康資料,這些資料來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到2010年間日本的一項健康調查。魚類在日本人的飲食構成中比重較高,因此研究人員根據攝取魚類「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量,將上述人群分為4組。

「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不飽和脂肪酸中的一種,因含有多個雙鍵,且第一個不飽和鍵位於碳鏈甲基端的第三位而得名。這類脂肪酸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

研究人員發現,調查對象中有449人患上胰臟癌,而攝取「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最多的一組與最少的一組相比,胰臟癌發病風險要低30%。

研究人員說,此前曾有研究報告指出,胰臟癌的發生與慢性發炎有關,而來自魚類的「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發炎和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可能因此降低了胰臟癌的發病風險。

鄭醫師補充:

今年有另一篇研究證實,魚類所含的OMEGA-3脂肪酸,有助於幫助胰臟癌患者提高生活品質甚至延長壽命,可以呼應上述報導的研究結果:

  1. Ali Arshad, John Isherwood, Christopher Mann, Jill Cooke, Cristina Pollard, Franscois Runau, Bruno Morgan, William Steward, Matthew Metcalfe, and Ashley Dennison. Intravenous ω-3 Fatty Acids Plus Gemcitabine: Potential to Improve Respons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Journal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July 2015 DOI: 10.1177/0148607115595221

Omega-3脂肪酸是現代人飲食內容中容易缺乏的好油。現在的植物油,甚至像橄欖油等等,都是Omega-6脂肪酸。3跟6比較理想的比例大約是1:4到是1:6, 但現代人飲食內容幾乎大達1:10甚至到1:20,此種比例失衡 但現代人飲食內容幾乎大達1:10甚至到1:20,此種比例失衡的狀況,造成身體容易發炎,慢性疾病以及癌症風險亦隨之增加,提醒大家留意。素食者可以補充亞麻仁油以及芥花油甚至是核桃油等等。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男性每日高潮 降罹攝護腺癌風險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30日專電)根據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報告,男性每日有1次性高潮,有助降低罹患攝護腺癌風險。

英國媒體引述報導,許多男性都有攝護腺問題,攝護腺癌也是英國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研究指出,每個月透過性行為或自慰方式射精超過21次的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降 22%

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賴德(Jennifer Rider)指出,這項研究結果令人鼓舞也值得注意,特別是研究過程中沒有需要改變的危險因子。

根據英國慈善單位「癌症研究」(CancerResearch)的報告,國內約有4萬多名男性患有攝護腺癌,其中1/3是75歲以上的老人。1041230

鄭醫師補充:

這裡指的經常射精的標準,指的是一個月有超過21天的射精次數。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經常保持使用正常狀態,比較不會出狀況,道理大家皆知。

參考文獻:

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4482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小運動 「腸」保健康

人類腸道住了百億的微生物,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研究團隊進行老鼠實驗發現,在幼年期就規律運動,可以改變腸道細菌生態,讓腸道細菌生態更為健康,進而提升大腦功能、新陳代謝作用,這種改變可以維持一輩子。

這項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免疫學與細胞生物學》期刊(Immunology and Cell Biology)。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或許也適用於人類,人類若在幼年就好好養成運動習慣,往後身體可能較為健康。

研究資深作者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整合生理學教授莫妮卡‧佛萊許娜表示,運動新陳代謝、身心狀況都會產生影響,運動對健康的影響涵蓋許多層面。現在醫界、學界才開始研究運動對腸道細菌可能產生哪些影響。

當人類出生不久,腸道就開始住進大量細菌、微生物,這些腸道細菌、微生物對一個人的免疫發展、神經功能,以及各項生理作用都會產生關鍵性影響。

無論是成年或在人生哪個階段,腸道細菌生態都有一定的可塑性,而腸道細菌生態也受飲食、睡眠模式等環境因素影響,在這次研究當中,研究人員發現,在年幼的時候,腸道細菌生態似乎特別有「彈性」。

研究顯示,與很少運動幼鼠相比,幼鼠若每天運動,腸道細菌結構、益生菌種類會比較健康,幼鼠如果成年開始運動,結果也是一樣。研究人員更發現,大鼠的腸道細菌生態較健康,大腦功能就會更提升,且還會產生抗憂鬱效果。研究作者解釋,過去研究發現,人類大腦會對腸道細菌訊號有反應,詳細過程還需深入研究。

鄭醫師補充:

運動有助於幫助腸道菌叢更健康,相關研究過去比較少見。

腸道菌叢健康與否,除了關係免疫系統,也跟大腦健康息息相關。

從小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可以幫助小孩減少過敏症狀以及幫助大腦功能提升,成年人亦然。最好為人父母者可以用身教來帶領小孩運動,一起幫助全家健康。

參考文獻:

  • Agnieszka Mika, Monika Fleshner. Early life exercise may promote lasting brain and metabolic health through gut bacterial metabolites. Immunology and Cell Biology, 2015; DOI: 10.1038/icb.2015.11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減肥? 美研究:用叉子吃飯

 

想減肥又抵抗不了食物的誘惑嗎?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最新一項研究指出,用叉子吃飯有助減肥

根據《鏡報》報導,這項研究調查指出,用叉子吃飯相較於湯匙吃飯的人,較能達到減肥效果,因為用叉子吃飯時,每一口的份量較少,速度也較慢,容易產生飽足感,整體攝取的卡路里也相對較低。

研究者比斯瓦斯(Dipayan Biswas)表示,受試者使用叉子或湯匙來進食,用湯匙吃飯常會想吃得更多,不自覺就會攝取過多的卡路里,而使用叉子吃飯的人,能達到減重目的,且相對來說較健康

鄭醫師補充:

重點在於放慢吃東西的速度,把食物味道吃出來,專心吃東西,叉子對於湯匙幫助減重的優勢在於吃的份量比較少,吃進的熱量也比較少。

參考原文報導: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差大罹哮吼症 男嬰咳嗽像狗吠

氣溫忽冷忽熱,呼吸道感染患者增加,尤以嬰幼兒病號居多,台中梧棲童綜合醫院自12月以來,收治小兒哮吼症的病人數比以往增加4倍。醫師提醒,哮吼病毒經由空氣與飛沫傳播,應盡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不要接觸疑似感染患者,並戴口罩與勤洗手,有過敏體質的嬰幼兒更要注意保暖,避免病毒上身。

1名周歲大的陳姓男嬰日前出現咳嗽、發燒等症狀,家長帶至小兒科診所看診,醫師表示是感冒引起,但男嬰服藥後無法入睡,且呼吸急迫、哭不出聲音,甚至出現類似鼾聲的呼吸聲,非常大聲,家長原以為是鼻塞打呼不以為意,隔天男嬰的阿嬤聽到孩子的咳嗽聲像狗吠,嚇了一大跳。

阿嬤擔心金孫受到驚嚇,本想帶去收驚,但家長決定再將孩子帶去另一間診所看診,醫師聽到孩子的呼吸聲,判定為急性哮吼,可能呼吸道阻塞、缺氧,建議轉院治療。童綜合醫院確診男嬰出現急性哮吼,安排住院治療,5天後才返家休養。

童綜合醫院小兒科醫師高佳慧指出,哮吼症大多是由副流感病毒所引起的阻塞型上呼吸道急症,病毒會造成氣管及支氣管發炎、喉頭腫脹,當氣流經過發炎的聲帶時,會發出很大的呼吸聲,而且呼吸會變得困難、窘迫,咳嗽時聲音沙啞,並會發出狗吠似的咳嗽聲及哮鳴。

高佳慧說,6個月大至3歲的嬰幼兒呼吸道較短且直,且呼吸道軟骨發育未成熟,很容易塌陷,加上抵抗力弱,容易遭病毒感染引起發炎腫脹;她說,哮吼症的症狀發生又快又猛,嚴重者可能出現胸骨上端、肋骨間及肋緣凹陷、鼻翼搧動、呼吸道阻塞與呼吸窘迫等現象,甚至導致缺氧,呼吸衰竭死亡。

鄭醫師補充:

二十多年前我在小兒科實習的時候,曾經碰到一位女童哮吼症的發作,讓我一輩子難忘。

這位女童前一天晚上急診,到某家醫院去看病,當時已經開始出現哮吼症狀,也就是咳嗽聲像小狗一般,但未被建議留觀或者是住院。結果女童返家後,當天中午開始出現呼吸窘迫,嘴唇發紺現象,馬上被送到急診來。我永遠記得當時急診和小兒加護病房在三個小時內,雞飛狗跳的狀況,小兒加護中心主任,從急診護護送到加護病房期間,邊擠氧氣(已經插管),邊跟家屬說明的狀況。還好後來有被救回,健康出院,不過這個病例成了難以忘懷的教案。

若家中小朋友疑似感冒症狀,已出現類似小狗吠的咳嗽聲,代表呼吸道已經出現塌陷狀況。不要遲疑,馬上送大醫院,至少留觀,能住院最好。因為稍一不慎,立即有生命危險。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度憂鬱症怎麼治?電療法可能有效

 

【華人健康網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針對嘗試過多種治療卻沒有明顯效果的憂鬱症患者,電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是目前有效且速效的治療方式,但先前的研究對其作用機制尚未非常清楚。

重度憂鬱症怎麼治?電療法可能有效

《Biological Psychiatry》刊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發現電療法會造成大腦的杏仁核和海馬迴 (amygdala and hippocampus) 構造改變,這兩者都屬於邊緣系統 (limbic system)的皮質下中樞,影響情緒控制。

43位重度憂鬱症患者在接受為期四周,每周三次的ECT後,主管情緒的杏仁核與主司學習、記憶的海馬迴體積皆增加,且一開始海馬迴最小的患者增幅最明顯。作者認為ECT會刺激連結邊緣系統的神經再生,達到讓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減輕症狀。

鄭醫師補充:

電痙攣治療,又稱電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執行方式,是先施與患者麻醉,再藉由電擊造成癲癇的效果,來試圖治療。這曾是精神科藥物普遍使用之前的主流治療方式,但為何後來式微?

主要是電痙攣治療對於精神症狀的療效只屬短暫,同時極易造成暫時性的失憶,這篇報告提到的療效,依我來看比較像短暫失憶造成的效果,而且效果仍持續多久?研究人員隻字未提。

一般精神科住院患者若是發現多種藥物治療皆無效果,便會考慮電痙攣治療。過去,在臨床上也曾有多種精神科藥物治療無效,後來建議施以電痙攣治療,結果患者直接在電擊台上往生,事後解剖發現,才知患者有腦瘤,難怪之前精神科藥物治療皆無效,而且電痙攣治療會造成腦壓升高,腦瘤的壓迫壓力,直接衝擊腦部的呼吸心跳控制中樞。

沒有找出原因,只想藉由電痙攣治療迅速消除症狀,恐怕得不償失,建議大家對於此項治療建議務必謹慎。

參考文獻:

Shantanu H. Joshi, Randall T. Espinoza, Tara Pirnia, Jie Shi, Yalin Wang, Brandon Ayers, Amber Leaver, Roger P. Woods, Katherine L. Narr. Structural plasticity of the hippocampus and amygdala induced by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in major depression. Biological Psychiatry, 2015; DOI: 10.1016/j.biopsych.2015.02.02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音樂療法 增慢性阻塞性肺病復健效果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與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除了接受標準復健療程,若同時也接受音樂治療,可以幫助改善症狀,患者身心狀況、生活品質也大為提升。

美國路易斯‧阿姆斯壯音樂與醫學中心研究團隊近日在《呼吸醫學》發表上述研究成果。研究認為,音樂療法或許可以與傳統治療雙管齊下,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症狀。

在台灣,根據調查,在四十歲以上成年人口當中,大約每六人就有一人為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疾病盛行率約百分之十六。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症狀包括呼吸短促、哮喘、持續咳嗽、頻繁感冒、得流感,以及胸部悶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也常有社交孤立問題,有時無法出門就醫、接受復健療程,因而治療救顯得較為困難。

在這項研究當中,共有六十八人參與研究計畫,這些人都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研究持續六星期,其中一組每星期接受音樂治療課程,課程有現場音樂表演、學習管樂器、唱歌等,課程也納入呼吸控制技巧。研究人員依患者喜好選擇適合音樂。

研究作者該中心主任喬安娜‧羅伊表示,目前治療、照護慢性病目標已經逐漸從診斷、發病率、死亡率等轉變成透過文化活動、激發動機提升患者生活品質、維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喬安娜‧羅伊指出,治療慢性呼吸道疾病時,音樂治療逐漸成為整合治療元素之一,這項研究成果讓音樂治療效果更有研究基礎,音樂治療或許可以成過呼吸復健照護一環。

鄭醫師補充:

不管是唱歌或者是吹奏樂器,正確以及有效率的呼吸與換氣是非常重要的,而慢性肺阻塞患者若是能透過學習唱歌、以及吹奏樂器等方法來改善自己的呼吸方式,其實也能改善慢性肺阻塞的症狀。這篇研究報告就是最好的說明。

參考文獻:

  1. AIR: Advances in Respiration – Music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ulmonary disease

    Canga, Bernardo et al.
    Respiratory Medicine , Volume 109 , Issue 12 , 1532 - 1539

http://www.resmedjournal.com/article/S0954-6111(15)30065-2/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先前的研究顯示,牙周病與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疾病的發生有關。此外,也有若干研究發現牙周病與口腔癌、食道癌、頭頸部癌症、胰臟癌以及肺癌有關,因此研究人員想探討牙周病與乳癌之間的關係是否存在?

由Jo L. Freudenheim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他們追蹤73737未停經後但之前從未有乳癌病史的婦女。結果發現其中有26.1%的婦女罹患牙周病,由於早先的研究發現吸菸會影響牙周病導致癌鄭風險的效應,因此在此研究也一併觀察吸菸狀況,之後來做比對。

追蹤平均6.7年,有2124位女性罹患乳癌,以牙周病罹患與否來作分析,牙周病患者罹患乳癌的風險比非患者提高14%。

若是過去20年內已菸戒的人,則牙周病患者罹患乳癌風險高出36%。仍在吸菸者,高出32%,但兩者無統計意義之差別。至於戒菸超過20年或者從未吸菸但罹患牙周病的人,分別提高6和8%的乳癌罹患風險。

結論: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發炎,原因是牙周病的細菌進入血液循環,導致身體有長期的發炎反應。長期的發炎是許多慢性疾病、退化疾病和癌症的危險因子。一旦確認有牙周病困擾,建議大家趕緊去找牙科醫師報到,越早治療,控制身體發炎,預防其他身體重大疾病,包含癌症。
參考文獻:
  1. Jo L. Freudenheim, Robert J. Genco, Michael J. LaMonte, Amy E. Millen, Kathleen M. Hovey, Xiaodan Mai, Ngozi Nwizu, Christopher A. Andrews, and Jean Wactawski-Wende.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Breast Cance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Postmenopausal Women. 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December 2015 DOI: 10.1158/1055-9965.EPI-15-075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研究確認12種癌症與遺傳變異有關

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已確認12種癌症與遺傳變異有關。這些癌症包括卵巢癌、胃癌、乳癌、前列腺癌、兩種肺癌、神經膠質瘤、頭頸癌、子宮內膜癌、腎臟癌、多型性神經膠母細胞瘤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此外,科學家也分析了又稱「安潔莉娜裘莉基因」的BRCA基因突變,在卵巢癌及乳癌以外癌症扮演的角色;BRCA1和BRCA2突變,是最常與乳癌和卵巢癌有關的兩種基因。

意外的是,美國科學家發現這些突變在胃癌和前列腺癌同樣扮演關鍵角色,且可能對其他種類的癌症構成影響。

科學家說,這項發現可能有助改善現有基因檢測癌症風險的正確性,也可能藉此擴大可行的檢測範圍,將更多種類腫瘤納入其中。

研究主筆、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華裔博士丁莉(LiDing,音譯)說:「一般而言,我們已知卵巢癌和乳癌顯然與遺傳基因有關,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和肺癌等其他癌症與遺傳性基因的關係則小得多。」「這是我們首度大規模地精確指出導致癌症易感性的基因,甚至是癌症易感性的實際突變。」

這些科學家分析了「癌症基因體圖譜計畫」裡4000多起癌症病例的基因資料;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

鄭醫師補充:

這項研究報告告訴我們:基因檢測的確可以告訴我們是否為特定腫瘤的高危險群。一旦確知自己是哪些癌症的高危險群,則可進一步透過相關功能檢測,針對身體體質的缺陷,針對缺陷來做處理,降低相關癌症的發生。當然,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是所有疾病預防的基本,而想更進一步,功能醫學無疑地可以在此扮演預防醫學關鍵的角色。

參考文獻:

Patterns and functional implications of rare germline variants across 12 cancer types

 doi:10.1038/ncomms10086

http://www.nature.com/ncomms/2015/151209/ncomms10086/full/ncomms10086.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肥胖讓你缺鐵 罹患貧血風險大增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營養共筆】肥胖給身體帶來的危害可真是無遠弗屆呀!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種慢性病外,它與缺鐵性貧血之間也可能有著深刻的關聯性存在。

2014 年一篇發表在 Nutrients 上的回顧研究就整理出體內鐵的平衡與發炎、肥胖之間的關係(詳見下圖)。簡單來說:肥胖導致發炎,發炎影響飲食鐵的吸收與細胞的鐵釋出。

接下來的說明是複雜版(不看也可以):肥胖會讓體內的脂肪組織增加,它們會釋出發炎訊號,肝臟接收到這些訊號就會生成鐵調節蛋白,接著它們會影響鐵轉運蛋白運送鐵的能力,結果就是減少來自吸收的鐵,而且也不讓細胞內的鐵放出來…,於是就缺鐵了!

肥胖讓你缺鐵 罹患貧血風險大增肥胖讓你缺鐵 罹患貧血風險大增

圖片來源:Nutrients, 6(9), 3587-3600

在我們的飲食中有些成分會促進腸到對鐵的吸收率,一篇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上的研究便以體重正常或過重/肥胖的女性為對象,讓她們吃添加維生素 C 與沒有添加的飲食,觀察鐵的吸收情況。該研究找來 62 位健康沒有貧血的女性(BMI 18.5 – 39.9),讓她們攝取鐵同位素標記的燕麥餐,分有添加維生素 C(31.4 毫克) 與沒有添加維生素 C 等兩種餐食,之後會測量鐵的吸收、身體組成、血量、鐵狀態、發炎指標與血中鐵調節素等項目。

從研究的結果發現:

1.正常體重女性的發炎指標較低。

2.正常體重女性對鐵的吸收率較佳,且維生素 C 促進吸收的效果也比較好。

鐵吸收率的幾何平均為,添加維生素 C :正常體重 19.0% ;過重/肥胖:12.9%。無添加維生素 C:正常體重:29.5%;過重/肥胖:16.6%。而在中位數增加百分比來看,從無添加維生素 C 到添加維生素 C,正常體重的女性增加 56%;過重/肥胖者增加 28%。

在沒有額外添加維生素 C 的情況下,體重過重與肥胖的女性鐵的吸收是正常體重女性的 2/3。就添加維生素 C 促進鐵吸收的影響來看,對正常體重女性的促進效果比較好,也就是說維生素 C 促進過重/肥胖女性的鐵吸收的效果有限。

為了預防缺鐵性貧血,除了平常要均衡攝取各種食物外,維持正常體重也是值得我們去做的事。

關於本文

文獻1:Cepeda-Lopez, A. C., Melse-Boonstra, A., Zimmermann, M. B., & Herter-Aeberli, I. (2015). In ovaerweight and obese women, dietary iron absorption is reduced and the enhancement of iron absorption by ascorbic acid is one-half that in normal-weight wome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02(6), 1389-1397.

文獻2:Aigner, E., Feldman, A., & Datz, C. (2014). Obesity as an emerging risk factor for iron deficiency. Nutrients, 6(9), 3587-3600.

鄭醫師補充:

總而言之,肥胖者身體發炎,脂肪釋放發炎訊號,導致肝臟生成調節鐵蛋白,降低鐵的吸收,也不讓細胞的鐵釋放出來,身體缺鐵,貧血風險提高。

缺鐵也容易怕冷、疲倦甚至產生類似憂鬱症狀,免疫力也會下降。

所以不要小看肥胖,許多慢性疾病的起始源於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腸躁症患多有維生素D過低問題

英國一項小型研究發現,十名大腸激躁症(IBS-簡稱腸躁症)患者當中,約有八人同時有維生素D過低問題。

雖然這還是初期研究,但研究人員認為,腸躁症患者未來透過檢測維生素D濃度、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等方式或可幫助改善腸躁症症狀

維生素D是身體重要營養素,如果想維持骨骼健康,維生素D更是重要。部份食物含有維生素D,但維生素D主要來源,還是來自陽光照射皮膚。多數民眾若適量曬曬太陽、飲食均衡,多半可以獲得充足維生素D,不過國外統計發現,以所有人口來看,最多有四分之一比率,血液維生素D濃度偏低。

而腸躁症是一種長期病症,症狀包括腹部絞痛、脹氣、腹瀉或便秘。在台灣,成大醫院曾進行研究發現,台灣腸躁症盛行率約百分之十二。雖然腸躁症很普遍,但確切病因不明,飲食或許有關係,食物通過消化系統速度快慢可能也會產生影響。有些人一旦面臨壓力或其他心理因素,很容易出現腸躁症。

研究人員將參與患者隨機分成三組,一組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一組服用安慰劑,還有一組合併服用維生素D、益生菌,持續十二星期,研究人員無法確認患者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是否能大幅改善腸躁症。研究人員解釋,或許是因為參與人數很少,研究時間較短,因此無法有明確結論。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開放版消化醫學期刊》。

研究計畫主持人英國雪菲爾大學研究員伯納爾德‧寇爾菲建議,腸躁症患最好檢測一下體內維生素D濃度。

鄭醫師補充:

即使這項研究規模不大,但也足夠提醒我們:腸躁症患者潛在的維生素D缺乏狀況。透過檢查以及補充維生素D,應該對治療改善有所助益。

參考文獻:

  • Simon Tazzyman, Nicholas Richards, Andrew R Trueman, Amy L Evans, Vicky A Grant, Iveta Garaiova, Sue F Plummer, Elizabeth A Williams, Bernard M Corfe. Vitamin D associates with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in participa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outcomes from a pilot trial. BMJ Open Gastroenterology, 2015; e000052 DOI: 10.1136/bmjgast-2015-00005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證實 自閉症與多囊卵巢有高度關聯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

自閉症影響社交溝通,台灣的自閉症患者人數已達13375人,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顯示,自閉症者的人口平均一年增加近1000人。儘管造成自閉症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但是,過去研究顯示,若早期孩童暴露在特定性激素(如:雄激素),可能會影響未來的發展,有助於腦部發育。不過,研究人員近日已經證實,患有多囊卵巢綜合症的婦女,與增加孩童罹患自閉症的風險有所關聯

多囊卵巢產婦  6成機率為自閉症孩童

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公共健康系克里亞齊(Kyriaki Kosidou)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做了一項關於多囊性卵巢症的患者在懷孕期間是否會影響到後代患有自閉症。研究團隊蒐集了瑞典衛生和人口登記資料庫中,1984年到2007年出生的孩童資料,其中有24000名是自閉症兒童。相較於母親未患有多囊性卵巢的孩童相比,那些懷孕期間診斷出有多囊性卵巢婦女的孩童,發現有近6成的風險罹患自閉症。研究團隊進一步表示,多囊性卵巢症、肥胖的媽媽生下的孩子,有比較高的風險罹患自閉症。

多囊卵巢與自閉症疑擁共同遺傳因子

研究人員雖然無法根據研究結果確認確切原因,但他們推測,多囊性卵巢的產婦透過分泌更多的雄性激素,使罹患自閉症的風險也隨之提高。或者,自閉症和多囊卵巢綜合症有共同的遺傳因子。資深研究員雷內(Renee Gardne)則認為,這項研究可能有助於早期偵測孩子罹患自閉症的風險,但是,離確認患有多囊性卵巢綜合症的孕婦就可能產下有自閉症孩童還言之過早。

研究團隊還需要進一步實驗他們的研究成果,確認潛在的因素。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周輝政表示,運動減重,飲食全穀類、白肉為主、多曬太陽才是避免多囊性卵巢的最佳良藥。

鄭醫師補充:

過去的研究證實:母親懷孕時肥胖,小孩自閉症風險提高。而多囊性卵巢的患者,幾乎都有肥胖問題,因此,到底是多囊性卵巢還是肥胖導致自閉症風險提高,這項研究無法區別。建議有懷孕計畫的準媽媽們,若有肥胖或者是多囊性卵巢問題,最好能在孕前先把身體調整好,控制體重以及荷爾蒙平衡,降低小孩相關的身心健康風險。

參考文獻:

 

Molecular Psychiatr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8 December 2015; doi: 10.1038/mp.2015.183 

Maternal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nd the risk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in the offspring: a population-based nationwide study in Sweden

 K Kosidou1,2, C Dalman1,2, L Widman1,2, S Arver3, B K Lee4,5, C Magnusson1,2and R M Gardner2

 http://www.nature.com/mp/journal/vaop/ncurrent/full/mp2015183a.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產後才憂鬱?研究:產前就可預估

 

【華人健康網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過去認為產後憂鬱(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從分娩才開始,《The Lancet Psychiatry》的新研究,發現最嚴重的PPD患者,有三分之二在產前就有憂鬱症狀,分娩時也較易有併發症。

產後才憂鬱?研究:產前就可預估

作者分析了7個國家19個機構17,912位PPD女性,將它分成三種程度,分別是輕度,中度和重度。作者還發現中度PPD患者,在懷孕過程中比重度患者更容易出現併發症,像是子癲前症、妊娠型糖尿病及高血壓。未來希望藉由更多研究,找出生理或遺傳上的風險因子。

研究刊登在《The Lancet Psychiatry》第2卷第1期第59-67頁

新研究將產後憂鬱分成三型

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2015年10月29日 16:00  

《The Lancet Psychiatry》刊登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的研究,以潛在類別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將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分成三類,且發現產後憂鬱的出現與憂鬱的嚴重度、出現憂鬱的時間點、伴隨憂鬱出現的焦慮感及自殺念頭有關。

 國外研究將產後憂鬱分成三種類型。

第一類(class 1)患者的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平均分數為10.5,憂鬱症狀最輕微,第二類與第三類患者的量表平均分數為14.8與20.1。分析還發現,產後重度憂鬱與情緒不佳、焦慮感增強、孕期中出現憂鬱症狀、產科併發症與自殺意念顯著相關。未來研究希望能更精確地描述PPD表現型,以利探討生理與基因上為何會有不同類型的PPD。

研究刊登在《The Lancet Psychiatry》第2卷第1期第59-67頁

鄭醫師補充:

根據統計,高達15%的女性會出現產後憂鬱,有一項芬蘭小型的研究發現,如果出現產後憂鬱,84%的患者出現在產後六個月以內,82%的患者,過去都有憂鬱症的病史。相對於之前有病史的患者來說,在產後才首次發作的症狀嚴重度分析觀察,例如無望感、身體症狀、人際互動的敏感、焦慮以及自殺意念等等,相對來說都比較輕些:

Kettunen P, Koistinen E, Hintikka J.  Is postpartum depression a homogenous disorder: time of onset, severity, symptoms and hopelessness in relation to the course of depression.  BMC Pregnancy Childbirth. 2014 Dec 10;14:402.  FULL TEXT

至於上述報導提到的研究,提醒我們,產後憂鬱並不是突發的疾病,在產前患者已經透過一些身體相關的症狀來預警產後憂鬱的危險性多寡,儼然存在,只是我們不了解,故無法提高警覺先行預防。

預防的方式,建議最好不要使用抗憂鬱劑,因為對胎兒的健康危害,例如自閉症、肺動脈高壓以及日後神經發展可能的危害,已有相關研究提出示警。如果已屬高無險群,建議最好由整合醫療建議的營養補充方式來做預防,對小孩比較無健康風險,有讓患者無後顧之憂,日後也比較不容易有藥物依賴的疑慮。

參考文獻:

Action Towards Causes and Treatment (PACT) Consortium.  Heterogeneity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a latent class analysis.  Lancet Psychiatry. 2015 Jan;2(1):59-6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