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看電視 恐寂寞、憂鬱

 
 狂看電視恐與寂寞、憂鬱相關。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人員指出,當民眾感到寂寞、憂愁時,常會長時間看電視。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人員Yoon Hi Sung團隊調查三百一十六名十八至二十九歲的民眾,結果顯示愈感到憂鬱、寂寞,愈會狂看電視。研究日前在國際傳播學會年會上發表。

有些民眾逃避正事不願出門,整天在家中看電視或上網,很可能是精神上出問題癥兆,這些人多半整天待在家中,不是躺在床上發呆,就是盯著電視看,或上網打線上遊戲,嚴重時伴隨情緒不穩,睡眠困擾,此時應到身心科進行評估,由醫療人員協助。

此外,大部份人看電視時處於靜態,又習慣搭配零食如汽水、含糖茶類、果汁等,皆含有一定熱量,食用太多一不小心容易造成熱量攝取過量。

糖果餅乾、巧克力等零食的熱量不低,醫師建議最好不要在看電視、聊天時吃這些東西,免得在不知不覺中吃了過多的零食,造成脂肪堆積、體重增加,影響健康。

醫師建議不要躺在沙發或床上看電視、看書,要經常站起來活動,做做頸部柔軟操、聳聳肩,或自我按摩肩頸部肌肉,以放鬆局部肌肉。

不過,研究人員也提到,有些人每天花很多時間看電視,是為了了解周遭發生的事或當下流行話題,以利人際交往時有話題可聊。

鄭醫師補充:

應該這麼說,看電視時間過長是一個結果,因為心情不好,什麼都不想做,看電視可以轉移注意力。而不是看電視太久導致憂鬱。

看電視都不動,外加零食猛吃,雪上加霜。多動,少吃甜食與零食,並且透過專業的身心評估,找出憂鬱的成因,針對原因來處理,才是憂鬱症的真正對治之道。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5-01/ica-fol012615.php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之鑰》年幼頭部撞擊 可能增加成年腦病變風險

十二歲以前就經常撞擊頭部,恐增加未來記憶認知能力變差的風險。波士頓大學神經醫學教授羅伯特史登指出,針對退役美式足球員進行的研究發現,如果十二歲以前就開始投入這項運動,到了中老年階段,記憶與思考能力相對較差。

羅伯特史登表示,雖然有安全頭盔堡護,但經常撞擊腦部,造成腦部組織在顱內些微震盪,即便無明顯不適,長久下來還是可能造成腦部損傷。

已有研究顯示碰撞的運動增失智風險。頭部碰撞造成的腦部傷害本來就是誘發日後失智的危險因子之一,避免頭部撞擊非常重要。

失智症除了一般人熟知的記憶力減退外,還會影響其他的認知功能,包括語言能力、空間感、判斷力、邏輯能力、注意力等,病症中後期出現的干擾行為、性格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更足以影響人際關係和日常生活。當剛剛問過的問題,剛剛看過的東西,無法在短期記憶中登錄,當這類短期記憶明顯退化,通常已非單純健忘。

醫師進一步指出,通常患者發病後無法根治,尤其是阿茲海默症引發的失智,一旦進入病程,智力就退化,損害愈來愈嚴重。面對這樣的疾病,須及早發現及應對。失智患者常變得不愛出門,對之前喜愛的活動變得興趣缺缺,但需排除環境變異或行動能力所造成影響。患者常重複問同樣的問題,或重複訴說過去的事件等。對於小型器具的使用能力降低,例如時常打錯電話或電話撥不出去、不會使用遙控器開關電視。患者經常忘記正確的年月、或說錯自己的年齡。

 

鄭醫師補充:

保護頭部,減少撞擊,這是減少失智症發生率的重要關鍵。

曾有報導某位拳王,罹患失智症的原因可能與他年輕頭部常遭撞擊有關。對照這篇研究,當初推論有其道理。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bu.edu/research/articles/football-childs-play-adult-peril/

參考文獻:

Age of first exposure to football and later-life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former NFL players

  • Julie M. Stamm,
  • Alexandra P. Bourlas,
  • Christine M. Baugh,
  • Nathan G. Fritts,
  • Daniel H. Daneshvar,
  • Brett M. Martin,
  • Michael D. McClean,
  • Yorghos Tripodis,
  • and Robert A. Stern

10.1212/WNL.0000000000001358doi:10.1212/WNL.0000000000001358 ;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January 28, 2015 doi:10.1212/WNL.0000000000001358 1526-632X

http://www.neurology.org/content/early/2015/01/28/WNL.0000000000001358.shor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藥聞-減少鹽分攝取 頭痛發生率少3成

中國時報【廖?玉】

過去專家總是提醒鹽分攝入過多,易患高血壓與心臟病,但最近科學家則在爭論,糖分對血壓與心臟健康的危害可能大於鹽分。

美國密蘇里州聖路加美中心臟研究所與紐約市孟岱菲瑞醫學中心,根據檢視基本科學實驗、動物研究、人類研究的證據,得出的結論是比起鹽分,糖分可能更易引起高血壓與心臟病。另外,專家也指出,鹽分攝取量過低可能弊大於利。

但英國華威大學心血管醫學教授卡布奇諾認為,鹽與糖的攝取量都應減少:「把重點放在減少糖分而不是鹽分,這並不誠實。」倫敦國王學院營養學教授桑德斯說:「減少鹽分攝取並減重,可讓血壓降低,但添加糖分的直接影響證據則顯得牽強。」

另一方面,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指出,每天鹽分攝取量從9克降至3克,頭痛發生率將減少近3成。

該醫學院研究團隊找來近4百名受試者,隨機指定他們吃低脂飲食(豐富的蔬果與低脂乳製品)或典型西式飲食。美國人每天平均攝取9克鹽,故受試者起初每日攝取9克鹽,一段時間後再減少至6克,最後再減至3克。

研究人員以問卷記錄副作用,包括頭痛、胃脹氣、口乾舌燥、口渴、疲倦、無力、頭暈、噁心等,結果發現,每日鹽分攝取量從9克減至3克後,頭痛發生率降低31%。

研究人員指出,從健康飲食換成不健康飲食,對頭痛並無影響。3克的鹽約半茶匙,1個麥當勞大麥克漢堡與大份薯條約含3克鹽。高鹽食物包括麵包、起司、罐裝湯、醃菜、麥片等。

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心血管醫學教授麥魁格說,科學家尚未完全釐清,為何減少鹽分攝取會降低頭痛發生機會,但他們猜測,可能是因為減少鹽分攝取,能降低血壓與脈壓,故頭痛減少。

 

鄭醫師補充:

減少鹽,而不是都不吃。少糖,則是許多研究的共識。以上研究報導提供給需要的人參考:

Effects of dietary sodium and the DASH diet on the occurrence of headaches: results from randomised multicentre DASH-Sodium clinical trial, Lawrence Appel, et al., BMJ Open, doi:10.1136/bmjopen-2014-006671, published 11 December 2014.

Johns Hopkins Medicine news release, accessed 15 December 2014 via Newswise.

Additional source: AHA, About sodium (salt), accessed 15 December 2014.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助眠小撇步】杏仁、核桃睡前吃,快快睡

 

杏仁、核桃口感香脆,很多人愛吃,如果有睡不著的毛病,下次改在睡前吃,可以幫助入睡呢!

 

堅果好處多多,眾所周知,現在又多了一項─具有「助眠」效果,堅果類的杏仁、核桃,富含維生素B1、B6與色氨酸、鎂及褪黑激素等,被視為「助眠」最佳營養素,睡前一小時吃,助眠效果特別好

 

鄭醫師補充:

不只是杏仁、核桃而已,腰果也含色胺酸,可助眠!有失眠困擾的人,可以參考並試試看。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研究:多囊性卵巢症患者 較易罹糖尿病、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一種女性常見的內分泌障礙,主要是由體質所引起,而日前有項最新研究指出,女性若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恐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精神障礙等嚴重疾病的風險,除此之外,此類患者也較容易因生重病而住院。

罹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者 入院接受治療率高2倍

該 研究主要是針對在1997~2011年間,確診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15歲以上澳洲女性進行研究,共計2566名,結果經過發現,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 者,因病住院接受治療的風險較高,其中包括糖尿病、肥胖、高血壓、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哮喘、壓力或焦慮、自殘、憂鬱症等。

另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也較容易有子宮內膜異位、月經不規則、流產、異位妊娠等困擾,對此,研究人員表示,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者,若與一般人相比,入院 接受治療機率將高出2倍,由此可見,在醫療上這類患者,需多加留意自身狀況,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臨床內分泌與新陳代謝學期刊》。

 

鄭醫師補充:

多囊性卵巢在臨床上並不少見,這種內分泌異常疾病常常與血糖代謝問題以及睪固酮過高有關係。荷爾蒙異常可能會導致憂鬱,在憂鬱正評估方面,專業榮源若是忽略賀爾蒙的影響,那麼治療可能會完全走錯方向。

參考文獻: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4 Dec 22:jc20143886.

The Potential Implications of a PCOS Diagnosis on a Woman's Long-term Health Using Data Linkage.

Hart R1, Doherty DA.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5532045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茶素可殲滅口腔癌細胞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綠茶中的「沒食子酸酯化兒茶素」(EGCG)可以針對口腔癌細胞裡的特定蛋白進行作用,進而殲滅癌細胞,且不會傷害其他健康組織細胞。這項研究往後或許可以用來治療口腔癌或其他癌症。

研究作者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植物與香菇健康食品中心主任、食品科學系副教授約書亞‧蘭伯特表示,過去有些研究發現,綠茶兒茶素成份可以殺死口腔癌細胞,且不會傷及周邊正常細胞,不過沒有人知道背後原因。這次研究發現,兒茶素主要針對癌細胞粒線體作用,進一步引發細胞死亡。

這項研究近日已發表於「分子營養學與食品研究」期刊(Molecular Nutrition and Food Research)。研究也發現,兒茶素雖然可殺死癌細胞,卻不會傷害正常細胞,甚至還會提升正常細胞防護能力。

研究人員讓人類口腔癌細胞、正常口腔細胞接觸兒茶素,然後觀察、比較兩者對兒茶素有何反應。結果顯示,在兒茶素殺死癌細胞過程,「SIRT3」蛋白似乎扮演關鍵角色。這種蛋白對維持粒線體功能非常重要,身體組織若要產生抗氧化反應,也需要靠這種蛋白的幫助。而兒茶素似乎會封鎖癌細胞中的「SIRT3」蛋白,但遇到正常細胞,卻不會影響其功能。不只口腔癌,兒茶素遇到多種癌細胞,也都有這樣的現象。

蘭伯特指出,這次為細胞培養研究,而其他研究報告、動物實驗也發現,綠茶多酚物質不只可以殺死口腔癌細胞,還能幫助預防口腔癌。下一步研究目標是進行動物實驗,研究人員希望往後可以透過研究成果研發有效、沒有副作用的抗癌藥物。

蘭伯特補充,目前化學治療藥物多半針對快速分化的細胞作用,但不只癌細胞,頭髮毛囊、腸道細胞也都會快速分化,因此就會引起很多副作用,如果是綠茶成份,就比較不會產生這類副作用。

 

鄭醫師補充:

綠茶萃取物可以抗癌,過去已有諸多研究證實,這篇研究更進一步把綠茶萃取物最重要的抗氧化物質「沒食子酸酯化兒茶素」(EGCG)拿來直接研究其抗癌機制,結果令人印象深刻,許多抗氧化物其實都有抑制癌症細胞的效果,在此又再度獲得證明。防癌抗癌,少不了優質抗氧化物。

 

參考文獻:

 Tao, L., Park, J.-Y. and Lambert, J. D. (2014), Differential prooxidative effects of the green tea polyphenol,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in normal and oral cancer cells are related to differences in sirtuin 3 signaling. Mol. Nutr. Food Res.. doi: 10.1002/mnfr.201400485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mnfr.201400485/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體內塑膠化學濃度高 女提早更年期

美國研究人員今天表示,體內某些化學物質濃度較高的女性,比其他婦女提早2到4年停經。這類化學物質常見於塑膠製品與化妝品。儘管這份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ONE)的研究,並未證實接觸化學物質會導致提早停經,但研究人員表示,兩者關聯性值得未來進一步研究。

研究作者、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助理教授古柏(Amber Cooper)說:「和化學物質有關的提早停經,可能導致卵巢功能提早衰竭。」

研究說,研究人員檢驗婦女尿液與血液中111種疑似干擾荷爾蒙自然分泌的化學物質,發現其中15種和提早停經與卵巢功能下降有顯著關連

 

鄭醫師補充:

環境荷爾蒙會干擾動物的荷爾蒙運作,人類亦然,這篇研究報導就是很清楚的例證。

知道自己體內的環境荷爾蒙是否濃度過高?功能醫學實驗是可以提供相關檢測供需要的專業醫師以及大眾來直接了解。

解決之道,當然是少碰環境荷爾蒙的汙染來源以及增加身體排毒能力,尤其是肝排毒的部分。

參考文獻:

Grindler NM, Allsworth JE, Macones GA, Kannan K, Roehl KA, et al. (2015)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and Early Menopause in U.S. Women. PLoS ONE 10(1): e0116057. doi:10.1371/journal.pone.0116057

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11605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治療失眠、過敏藥恐增失智風險

研究:治療失眠、過敏藥恐增失智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民眾失智盛行率約5%到8%,20年來失智人口增加2.6倍。雖然失智症所引發的原因目前仍無法確切證實,但根據美國最近一項研究指出,某些常用藥物,例如治療失眠、花粉症等藥物,與罹患失智症Dementia有關,而這些常用藥都屬於抗膽鹼能類藥物。

大量長期服用這類藥物的老年人,可能增加失智症風險。此研究針對3434多名年齡在65歲以上的老人的健康狀況進行了10年的調查。而在調查開始前,所有參與的老年人都沒有失智症的跡象,但在10年的研究過程中,發現797名參與者患上了癡呆症。

此類藥物易對神經傳導物產生障礙

而研究人員也表示,將接受試驗老人服用的抗膽鹼能類藥物的種類、劑量和服用時間進行記錄,然後與失智症發病率的平均水平作比對。結果發現那些每日服用治療失眠、過敏、憂鬱等藥物達3年或更長時間的老人,罹患失智症的比例上升。

雖然任何藥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而抗膽鹼能類藥物(anticholinergic)也不例外,它的副作用是對一種叫乙醯膽鹼的神經傳導物造成障礙。一般來說,抗膽鹼能類藥物的說明書上,通常都會告知服藥後可能導致注意力變差、記憶障礙或感覺口乾。但研究人員說,現在還應該提醒服藥者,這類藥物也可能與增加罹患失智的風險

 

鄭醫師補充:

很多人到藥局跟藥師詢問以及購買替代安眠藥的非處方藥物建議,往往拿到的就是抗組織胺這類藥物,嗜睡是這類藥物可能的副作用,而這篇研究認為長期依賴這類藥物助眠,可能會增加失智風險。

到底是長期服用抗過敏或者抗膽鹼藥物造成失智症的發生?或者是因為這些患者長期失眠,必須使用抗過敏藥物來輔助睡眠效果?換句話說,長期睡眠品質不佳是否才是失智的危險因子?這項研究無法直接證實。

不過我們可以參閱過去出爐的研究,這項2012年發表的報告提醒我們,單單只是連續使用抗膽鹼藥物兩個月,就會造成認知功能的輕度損害:

Xueya Cai, Noll Campbell, Babar Khan, Christopher Callahan, Malaz Boustani. Long-term anticholinergic use and the aging brain. Alzheimer's & Dementia, 2012; DOI: 10.1016/j.jalz.2012.02.005

2010年也有類似研究提醒: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0/07/100713111724.htm

所以長者對於抗膽鹼、抗過敏藥物的長期使用應該留意,最好不要長期靠這類藥物來助眠。失眠有其原因,針對失眠的原因根本處哩,才能避免類似風險。

參考文獻:

Shelly L. Gray, Melissa L. Anderson, Sascha Dublin, Joseph T. Hanlon, Rebecca Hubbard, Rod Walker, Onchee Yu, Paul K. Crane, Eric B. Larson. Cumulative Use of Strong Anticholinergics and Incident Dementia. 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15;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14.7663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婦情緒壓力大 影響胎兒

劍橋大學透過動物試驗發現,情緒不佳減少母體對胎兒的葡萄糖供給。

劍橋大學研究人員歐文福漢指出,母體壓力大,體內糖皮質激素水準增加,恐減少胎盤供給胎兒的葡萄糖,使胎兒出生時體重過輕。

研究人員甚至透過分析發現,壓力改變胎盤細胞的基因表現,胎盤對成功懷孕生產相當重要,順利懷孕有賴正常胎盤循環。

一般民眾或許知道濫用藥物或不慎食用有毒物質可能部分有害物質可透過胎盤及母乳傳給胎兒,增加早產及流產、畸形兒發生的機率,而新生兒受母體垂直傳染下,恐增加自閉、腦性麻痺等腦神經系統疾病發生的可能。然而母親自己如果出現難以排解的壓力或焦慮,可能對胎盤造成不良影響,進而增加生產過程中的風險,甚至影響胎兒健康。

一般民眾比較重視產後身心症狀,包含失眠、焦慮、沮喪、失落感、情緒失控、流淚、食慾不振、胃痛、腹瀉、頭痛等,大部分女性在產後都有相同經驗,只是症狀程度輕重不同。然而懷孕時期的情緒困擾也不宜忽視。

懷孕婦女身心症狀如果狀況輕微,多數可自行恢復正常;倘若情況嚴重,還是需要醫療介入。

 

鄭醫師補充:

孕婦壓力提升,會製造一種類固醇,減少輸往胎盤血液以及葡萄糖的供應,因而影響胎兒發展,增加生產的風險。懷孕過程,生活作息的規律以及外在事務的壓力管控,非常重要,提醒大家留意。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5-01/w-sdp012115.php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甲狀腺異常 影響女性生育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女性一旦甲狀腺異常,很容易出現不孕、反覆流產等問題。研究建議,女性若難以受孕,或胎兒一直很難保住、常懷孕初期就流產,最好檢查一下甲狀腺功能是否正常。這項研究近日已發表於「婦產科」醫學期刊。

研究人員指出,有不孕問題的女性當中,約有百分之二點三的人甲狀腺亢進,相較之下,一般人甲狀腺亢進比率只占百分之一點五。當出現甲狀腺亢進,女性患者很容易經期不規則。

英國紹斯密醫院布里斯托生殖醫學中心研究員阿曼達‧傑佛瑞斯表示,甲狀腺功能異常可能影響生育能力,進而導致受孕率下降、流產風險增加,且懷孕過程也很容易出問題。

研究人員指出,所有生育年齡女性當中,約有百分之零點五的人飽受甲狀腺功能低下困擾。小孩、青少年甲狀腺低下,性成熟情況就會較為遲緩。這次研究發現,若是成年女性甲狀腺功能低下,有些患者月經就會出現異常,甚至無法排卵。此外,甲狀腺疾病也會增加流產、妊娠毒血症、胎兒發育不良、早產、胎死腹中等風險。

傑佛瑞斯指出,患者定期檢查、追蹤甲狀腺功能變化,並好好治療,上述風險就會大為降低。

美國林諾克斯山醫院生殖內分泌科醫師托莫‧辛格接受外電訪問時表示,年輕女性很常出現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問題,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建議,三十五歲女性應該要檢查一下甲狀腺功能。患者只要有反覆流產、不孕等問題,他多會安排患者檢查甲狀腺功能。

辛格醫師補充,甲狀功能異常容易影響排卵,造成經期不規則,治療這類疾病很簡單,也很安全,大概只要幾星期,多數患者月經周期就可以恢復正常。即使懷孕時進行治療,也都非常安全。

 

鄭醫師補充:

甲狀腺功能對婦產科醫師來說非常熟悉的常規檢查,若是異常,不孕、死產以及反覆流產的機率會提升,即使生下小孩,也容易早產,影響小孩的發育與智力。甲狀腺異常的人,排卵困難,月經也不規律。提醒大家留意!

 

參考文獻:

A Jefferys, M Vanderpump, E Yasmin. Thyroid dysfunction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The Obstetrician & Gynaecologist 2015;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tog.12161/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鄭醫師新書推薦上面還有鄭醫師推薦序唷!!!!
 
活腦力飲食生活實踐版
 
身為國內極少數,從事整合精神醫學的我,這十年來透過鄭醫師的部落格以及書籍的宣導,和大眾溝通身心健康改善的可能性,絕非是在藥物而已,然而目前的大眾傳媒,針對身心健康的改善,以專業立場發聲的報導文章幾乎全都倒向藥物治療為主軸的生物精神醫學,致使大眾對於身心醫學的治療觀念被侷限在小小一偶,難以開展。更可惜的是,這些被視為非主流醫學的意見,雖然都是經過國內外諸多研究證實有效的治療方式,然而精神科本身缺乏相關訓練,加上相關領域並非藥廠能涵蓋的經營方向,因此絕大部份的精神科專業人員缺乏相關認知,甚至斥為無稽,因而能從整合醫學治療模式獲利的人並不多見。
 
我在兩年前,曾應邀到台灣抗衰老再生醫學會演講,期間遇到一位協會邀請的澳洲資深醫師,他詢問在場聽課的人員是否有精神科醫師?得知上兩堂課的講師,即是精神科醫師的我,讓他大為驚訝,主因是他在澳洲努力多年,並嘗試跟精神科合作,然而往往到頭來不是無疾而終,就是四處碰壁,主要的原因他認為精神科的訓練,幾乎都把問題根源放在大腦上,因此,治療幾乎都是以神經傳導物質失衡為考量,忽略了人體的運作,其實是所有系統彼此相關,大腦亦是如此,尤其是營養醫學的訓練長久以來付之闕如,臨床治療的死角更形惡化。
 
營養對於任何西醫來說,最缺乏訓練以及觀念的一環,這是絕大部分的專業人員不願面對的真相。在臨床上,藥物治療有效或者副作用小於療效的族群,初估只有六到七成,剩下的三到四成,對藥物治療往往是藥物副作用大於療效,我們通稱為敏感體質。令人憂心的是,當這類患者在門診跟醫師抱怨藥物副作用時,醫師的反應往往傾向於冷淡且視為必然,甚至不願意減藥或者換藥,更別談有其他整合的治療意見加入,試圖幫助當事人減少藥物種類與劑量,減輕致療痛苦,加速療效。
欣見采實出版社之洞見,找到日本同為精神科醫師的大作,針對身心困擾的當事人,提供實用且據臨床實證的的專業資訊,例如減少醣類,增加蛋白質攝取,增加大腦能量,透過維他命以及礦物質的補充,幫助細胞減少壓力,增加能量,恢復正常運作,協助大腦功能回到正軌甚至更勝以往,這些都是我在臨床上,經常跟門診求助者溝通的飲食概念以及營養補充方向。國內慢慢有極少數的精神科專業願意正視營養對於身心治療改善的療效,期待相關資訊能廣為宣導,造福更多需要的人,離苦得樂。
 
0010663454  
 
博客來. 各大書局皆有販售!!!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嘗鮮 對健康有益

 

酸、甜、苦、辣四種味道以外,還有一種味道叫「鮮味」(Umami)。日本研究發現,鮮味這種味道對健康很有益處。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食物風味》期刊(Flavour)。此外,另有研究發現,一些會發出「醇厚味」(Kokumi)的物質可以改善低脂食物味道,讓低脂食物更加美味。

很多人認為,味精這種食物添加物對健康很不好,不過日本東北大學牙科學院研究團隊卻發現,味精可以引發鮮味味道,而鮮味對健康非常重要,特別是年長者,更需要鮮味的刺激。

研究當中,共有四十四名年長者參與研究計畫,所有年長者都有食欲不振、體重下降等問題,因此健康狀況不是很好,研究人員發現,有些年長者喪失鮮味味覺。

有研究顯示,腸道存有鮮味味覺接受器。

研究人員認為,鮮味味覺可以讓人感受食物營養價值,食物進入腸道,會更好消化,這對維持日常身體健康很重要。

研究人員表示,當年長者生病,或服藥出現藥物副作用時,就容易產生味覺失調、唾液分泌減少等問題。

研究人員也發現,如果治療唾液分泌過少問題,讓唾液分泌增多,就能提升患者味覺能力,這對鮮味味覺衰退的年長者來說,非常有幫助。

另外,像大蒜、洋蔥、干貝等食材會散發出醇厚味,可以讓食物味道更厚重。

一項涵括二十九位民眾的小型研究發現,減脂花生醬如果加入醇厚味物質,味道會更好,這代表醇厚味物質或許可以提升低脂食物味道,使低脂食物更加美味。

 

鄭醫師補充:

有一派養生理論建議,吃東西要挑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好好品嘗食物的味道,有助於幫助人放鬆,對照這項日本研究,的確有幾分道理。

參考文獻:

Ole G Mouritsen. The science of taste. Flavour, 2015; 4 (1): 18 DOI: 10.1186/s13411-014-0028-3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嚼口香糖可清潔 不超過1分鐘效果最佳

(中央社倫敦23日綜合外電報導)研究發現,嚼口香糖可消除口中多達1億個細菌,而最理想的時間是不超過1分鐘,嚼過久效果減低。

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網站報導,荷蘭格羅寧根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研究人員刊登在「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的新研究指出,嚼口香糖有助清除口中細菌。

研究人員計算一片口香糖可清除多達1億個細菌,這是一個人口中約10%細菌量,效果如同牙線。

研究發現,清除細菌最理想的時間長度是不超過1分鐘。

研究指出:「嚼口香糖期間,細菌種類隨著時間增加。而口香糖嚼越久,清除細菌的數量也逐漸下降。」1040124

 

鄭醫師補充:

嚼口香糖,過去研究告訴我們可以提升認知表現、心情以及增加警覺性,有些運動員在運動場上喜歡嚼口香糖,可能與此有關。

至於這篇研究報導則是探討口香糖對於清除口腔的細菌,效果掉底如何。我們參閱原本的原文以及研究內容,口香糖的細菌黏附效果在30秒內效果最好,過了30秒,效果就差很多。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medicaldaily.com/oral-health-hack-chewing-gum-removes-100m-bacteria-10-minutes-similar-flossing-319120

參考文獻:

Sources: Busscher HJ, Maitra A, Monrando D et al. Quantification and Qualification of Bacteria Trapped in Chewed Gum. PLOS ONE. 2015.

Ly KA, Milgrom P, Mueller G. Mutans streptococci dose response to xylitol chewing gum. J Dent Res. 200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喝酒 增肝硬化風險

丹麥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喝酒,會增加酒精性肝硬化風險,由此可知,喝酒頻率不宜過於頻繁,以免傷害肝臟健康。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肝病學期刊」(JournalofHepatology)。

在台灣,根據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資訊,隨著國人飲酒量增加,酒精性肝病患者人數也有增多趨勢。在歐洲,每年約有十七萬人死於酒精性肝硬化。雖然很多人都知道酒精傷肝,但醫界卻不知道喝酒頻率、模式要到什麼程度才會對肝臟造成嚴重損害。這次研究顯示,每天喝酒會增加酒精性肝硬化發生機率。

研究作者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附設醫院肝臟科醫師葛羅‧阿斯卡加爾德表示,過去研究多觀察狂歡喝酒與肝臟疾病之間的關聯性,這次研究則發現,不少男性每天都會喝酒,而這種喝酒方式很可能增加肝病風險。主要原因可能在於,當一個人每天都喝酒,肝臟受損情況或許會更嚴重,每天喝酒也可能抑制肝臟修復、再生。

研究人員以五萬六千人為研究對象,這些人年齡介於五十歲到六十四歲,研究人員請他們填寫問卷,以了解其飲食、生活習慣、喝酒量、抽菸量、運動量等資訊。

研究當中,有兩百五十七名男性、八十五名女性罹患酒精性肝硬化,以男性來說,與頻率較少者相比,男性若每天喝酒,出現酒精性肝硬化風險會比較高。研究也認為,從一個人目前的酒精攝取量,更能評估酒精性肝硬化風險,準確性比觀察終生飲酒量更準。

 

鄭醫師補充:

 

有些人喜歡睡前來一小杯,或者每天佐餐來一杯,殊不知,每天喝酒,即使量少,仍會造成肝硬化的風險提高。因此也有研究建議,如果要少量喝酒,至少也應隔天喝比較妥當。這項研究的重點在於人體處理酒精得靠肝臟,肝臟每天處理酒精,必然較難負荷,因為會抑制肝臟的修復與再生。

 

參考文獻:

Gro Askgaard, Morten Grønbæk, Mette S. Kjær, Anne Tjønneland, Janne S. Tolstrup. Alcohol drinking pattern and risk of alcoholic liver cirrhosi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5; DOI: 10.1016/j.jhep.2014.12.00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輕睡得好 老時減認知退化

美國貝勒大學研究指出,年輕時良好品質的睡眠,有助減少年老時認知功能退化的風險。

貝勒大學睡眠神經醫學與認知實驗室主任麥可蘇林表示,分析五十年來約兩百份研究,發現中年時能維持良好睡眠品質,對大約二十八年後的認知功能大有幫助。

認知功能退化有些是正常漸進式的些微改變,部分則是疾病所引發。例如失智症及不少神經內科疾病都可能出現認知功能慢性退化的病程,但不少患者往往到的中後期才治療。一部分由其它疾病引發的認知功能異常有機會藉治療逆轉,例如憂鬱症、水腦症、腦部腫瘤或慢性出血、維生素缺乏症、甲狀腺功能異常等。

醫師提醒,如果本來可以完成的事務,如購物、出遊,甚至日常生活的洗澡、如廁、穿衣無法獨力完成,性格改變,如本來外向個性變的退縮,本來溫順情緒變得易怒,很可能代表已出現早期失智症或認知異常徵兆。

醫師表示,病程從早期記憶力喪失,複雜工作難以執行,逐漸進展至日常生活功能退化,終致行動困難而臥床。

醫師指出,如果是疾病引發認知功能惡化,在早期若有適當診斷治療,可以改善個案認知功能以及生活品質,避免疾病惡化。

對於大多數不可逆的失智症而言,早期診斷可以讓病患與家屬提早做好心理準備,調整病患環境與作息,適當藥物也可進一步延緩疾病進程。

 

鄭醫師補充:

持續的睡眠不佳,對於大腦的傷害是很大的,所以年輕時的睡眠品質不好,老年的認知功能退化風險提高,失症風險也會跟著水漲船高,這項報告就是很好的證明。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年輕有本錢,睡不好無大礙,長期下來反而形成大腦細胞的潛在殺手。睡覺就是身體進行修復的黃金時段,對大腦細胞來說更重要,絕不可小覷。

參考文獻:

  • Michael K. Scullin and
  • Donald L. Bliwise

Sleep, Cognition, and Normal Aging: Integrating a Half Century of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January 2015 10: 97-137, doi:10.1177/1745691614556680

http://pps.sagepub.com/content/10/1/97.abstract?rss=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