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萃取物有益巴金森治療! 花慈研究發表於國際期刊

2022年7月3日 週日 上午9:45

【NOW健康 陳如頤/花蓮報導】除了端午避邪、驅蚊蠅,艾草也可用來治療巴金森氏症。花蓮慈濟醫學中心1項研究發現,艾草萃取物可以改善巴金森氏症小鼠的運動功能,減少腦部黑質緻密區域的多巴胺神經元死亡。

根據2021年台灣健保資料統計,巴金森氏症患者人數共77,428人,而在61歲以上老年人口中,約每百人中就有超過1人罹病。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帶領副院長何宗融、黃志揚,與中醫部、心血管暨粒線體相關疾病研究中心團隊,針對本土中草藥的「艾草」進行深入探討,著重於對抗巴金森氏症並發表國際期刊《植物醫學期刊》(Phytomedicine)。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指出,該院研究團隊之所以深入研究「艾草」,起因為證嚴法師於2020年建議下,慈濟醫療暨創新研發團隊研發出中草藥複方「淨斯本草飲」。

近期研發團隊針對本草飲配方中的主要成分「艾草」進行深入探討,結果發現,艾草萃取物具有保護腦中神經細胞的潛力,除了能提升細胞自我清理,還可維持粒腺體的穩定及具抗氧化壓力的效果,有助於減緩神經退化與老化。

副院長黃志揚表示,巴金森氏症小鼠持續餵食艾草萃取物,分析其腦部組織,結果發現,實驗鼠腦部鈣離子通道蛋白(TRPML1)、自噬作用標記(LC3B)和存活機制相關蛋白的表達,達到幫助神經細胞清除異常蛋白質累積及提升細胞存活率

國際最新研究報告發現,在細胞蛋白質尚未堆積前,就已出現自噬機制失調現象,自噬作用就像是細胞日常清除細胞內廢棄物與回收的過程,如果失去自噬作用,將導致巴金森氏症。

研究團隊發現,艾草乙醇萃取物能激活細胞中溶酶體鈣離子通道蛋白(TRPML1),並促進細胞自噬作用加速清除異常的蛋白累積,幫助神經元細胞能對抗神經毒性

副院長何宗融表示,中醫有種說法叫做「家有3年艾,郎中不用來」,「千金翼方」記載,「艾葉主灸百病, 可作煎止下痢血,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風寒」。

艾草,性味生溫熟熱、味苦辛、無毒,全草可用,歸經於脾、肝、腎經,具有理氣血、祛寒濕等功效,主用於調經,也用在強壯神經,這次研究論文成果則驗證了臨床經驗。

林欣榮表示,在治療巴金森氏症上,中醫可以透過針灸、用藥,臨床上常見能改善巴金森氏症患者的碎步動作、顫抖症狀,並與西藥配合治療,藉此達到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Wu LK, Agarwal S, Kuo CH, et al. Artemisia Leaf Extract protects against neuron toxicity by TRPML1 activation and promoting autophagy/mitophagy clearance in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models of MPP+/MPTP-induced Parkinson's disease. Phytomedicine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totherapy and Phytopharmacology. 2022 Jun;104:154250. DOI: 10.1016/j.phymed.2022.154250. PMID: 35752074.

https://doi.org/10.1016/j.phymed.2022.15425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基因組調控中心 (CRG) 和 IrsiCaixa 愛滋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聯合開展的一項新研究的結果,拉米夫定(Lamivudine)是一種用於治療 HIV 的常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可改善唐氏症小鼠模型的認知能力。該中心由“la Caixa”基金會和加泰羅尼亞政府衛生部共同推動。該研究近日發表在《細胞與分子醫學期刊》(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上

儘管有必要進行臨床研究以確認該藥物在人類中產生類似的效果,但初步研究強調了使用藥物干預(如拉米夫定或其他能夠阻斷相同治療靶點的藥物)作為唐氏症患者的改善認知受損潛力治療方法

唐氏症是一種人有額外染色體的病症。通常,嬰兒出生時有 46 條染色體。患有唐氏症的嬰兒有一個額外的副本,即第 21條染色體。這會導致輕度至中度智力障礙,影響一般認知特徵,如記憶力、注意力和說話能力。患有唐氏症的成年人也會經歷加速衰老,導致認知能力相對快速下降,這在普通人中的年長者比較常見。

患有唐氏症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也增加了。21 號染色體在這種關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它攜帶一種基因——類澱粉前體蛋白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簡稱APP)——該基因會在大腦中累積並與破壞大腦功能有關的類澱粉蛋白。類澱粉蛋白積聚在大多數 40 歲以上患有唐氏症的成年人中很常見。

為了幫助獨立生活,大多數患有唐氏症的人都會接受心理社會干預,例如認知刺激療法,這是目前唯一可用的治療選擇之一。然而,迄今為止不存在藥物干預。瞄準反轉錄轉座子(retrotransposons)是唐氏症的一個新的未探索的選擇,這項研究證實具有很大的治療意義。

反轉錄轉座子是 DNA 片段,它們通過複製自身的 RNA 來改變它們在基因組中的位置,然後再跳回到另一個位置的 DNA 中。反轉錄轉座子可以將自己插入基因組的特定區域,並偶然將自己定位在與神經退化性疾​​病相關的基因促進區域,從而增強它們的活性。反轉錄轉座子插入率( Rates of retrotransposition)隨著年齡和細胞衰老而增加。

反轉錄轉座子與 HIV 有一些相似之處,在細胞內快速複製,但不一定具有病理意義。該研究的作者假設,使用目前針對 HIV 複製的現有抑製劑(例如逆轉錄酶,reverse transcriptase)也可以阻斷反轉錄轉座子。

HIV 和反轉錄轉座子都需要相同的分子來複製自身:逆轉錄酶,”IrsiCaixa 主任 Bonaventura Clotet 博士解釋說。“我們知道,拉米夫定是一種用於抗 HIV 的逆轉錄酶抑製劑,在老年小鼠中顯示可以減少可能與年齡相關疾病有關的反轉錄轉座子的活化。

因此,我們認為抵消與唐氏症相關的認知障礙可能是有用的,”他補充道。

研究人員使用了 Ts65Dn 小鼠,這是迄今為止研究最廣泛的唐氏症動物模型。在四個月的時間裡,老鼠用拉米夫定治療,另一組則用水當安慰劑作為對照組。研究人員隨後進行了各種行為實驗,目的在測試運動活動、識別記憶和焦慮。

他們發現接受拉米夫定的小鼠的認知能力有所改善。該研究的作者假設,觀察到的拉米夫定的益處可能是由於它對一種或多種 APP 基因變體的影響。

“我們的工作目的在透過為罹患有唐氏症的人及其家人提供更多的選擇來獨立生活,特別是那些受早期阿茲海默症影響的人,”CRG 研究員、該研究的合著者 Mara Dierssen 博士說。

“我們仍然需要持續幫助改善記憶力、注意力和語言功能,或防止與衰老相關的認知能力下降的藥物治療。這項研究是目的在改變這一點,它揭露了反轉錄轉座子是一種有趣的機制,不僅在衰老方面,而且在神經發育障礙也有影響,”Dierssen 博士總結道。

拉米夫定是美國和歐盟醫療當局批准的用於治療成人和兒童 HIV 感染的處方藥。研究人員的下一個計劃是為患有唐氏症和阿茲海默症的人啟動該藥物的臨床試驗。

鄭醫師補充:

反轉錄轉座子是由RNA介導轉座的轉座子的元件,在結構和複製上與反轉錄病毒類似,只是沒有病毒感染必需的env基因。它透過轉錄合成mRNA,再逆轉錄合成新的元件整合到基因組中完成轉座,每轉座1次拷貝數就會增加1份,可以增強自己的基因組。因此,它是許多真核生物中數量最大的一類可活動遺傳成分。

唐氏症患者的早衰及認知功能提早退化,在臨床上幾乎是一種無法抑制及控制的不可逆反應,這項研究如能通過人體臨床測試的療效確認,相信可以造福許多唐氏症患者,甚至是阿茲海默症患者。

參考文獻:

 

  1. Maria Martinez de Lagran, Aleix Elizalde‐Torrent, Roger Paredes, Bonaventura Clotet, Mara Dierssen. Lamivudine, a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 rescues cognitive deficits in a mouse model of down syndrome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2022; DOI: 10.1111/jcmm.1741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網》「嘿咻」有5大益處! 研究:女性護心、男性防攝護腺癌

2022/06/27 21:30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性行為不僅帶來高潮快感,對健康也有益處,根據外媒《今日醫學新聞》(Medical News Today)報導,有研究發現,針對女性能有效幫助心臟健康、降低血壓,男性則能降低攝護腺癌風險,至於男女更能增強免疫系統、緩解壓力以及改善睡眠等好處。另外,性還可以改善情緒、人際關係和心理健康。

幫助心臟健康

性行為似乎對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尤其是對女性而言。根據2016年研究顯示,性活躍的女性發生心臟病風險較低。不過該研究還得出結論,過度刺激的性活動可能會增加男性心血管風險。但這結論與大多數早期研究相矛盾,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驗證這種風險。

此外,患有心臟病患者應向醫生詢問,多少性行為是安全的。還應該具體說明,性行為的規律性和強度,因為這可能會影響心臟的潛在壓力。

降低血壓

根據2016年的同一項研究還測量了血壓作為心臟健康的標誌之一。研究人員發現,對性生活表示滿意的老年女性患高血壓的可能性較小。然而,研究作者並沒有在老年男性身上發現同樣的結果。

美國心臟協會表示,高血壓會影響性慾和男性勃起能力,且高血壓藥物也會降低性慾導致勃起功能障礙。但它可能表明血壓和性健康之間存在聯繫,因此許多高血壓患者在性行為方面有安全問題,如果因高血壓藥物導致勃起困難,建議就醫診斷,並與醫師說明開出不同的藥物或劑量來減輕副作用。

增強免疫系統

研究發現,規律的性生活可以提高免疫系統的有效性。且研究人員也發現,每週一到兩次性行為的人,體內的免疫球蛋白A(IgA)比其他人多。IgA是一種存在於黏膜組織中的抗體,例如唾液腺、鼻子和陰道組織。

另外,一項研究對女性進行試驗,以了解性活躍者和非性活躍者的免疫活性是否存在差異,該研究檢查了他們的免疫系統,在月經週期的不同時間點殺死不同傳染性病原體的能力。雖然結果表明各組之間可能存在一些差異,但在得出任何結論之前,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降低攝護腺癌風險

研究發現,高頻率射精可能會降低患攝護腺癌的風險。該研究調查了近3萬名男性,了解他們在生活的不同階段射精的頻率。研究發現,每月射精超過21次的人患攝護腺癌的風險低於每月僅射精4至7次的男性。

緩解壓力

性行為是一種自然的緩解壓力方式。根據2019年的研究顯示,與伴侶的親密關係對皮質醇水平的影響有關。皮質醇是一種類固醇激素,可在身體內循環以應對壓力。且研究人員也發現,無論是否有性行為,親密的表達都有助於男女性皮質醇水平恢復到正常範圍內。此外,性會觸發催產素、內啡肽釋放,進而達到減壓效果。

改善睡眠

國家睡眠基金會建議,性行為對睡眠有荷爾蒙益處。不僅能減輕壓力和焦慮,相同激素也會導致嗜睡。此外,性行為會導致全身釋放催產素、多巴胺和內啡肽。一個人達到性高潮後,身體裡的催乳素會開始循環,幫助滿足感和放鬆感

參考文獻:

1.Liu H, Waite LJ, Shen S, Wang DH. Is Sex Good for Your Health? A National Study on Partnered Sexu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among Older Men and Women. J Health Soc Behav. 2016 Sep;57(3):276-96. doi: 10.1177/0022146516661597. PMID: 27601406; PMCID: PMC5052677.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052677/

2.Charnetski CJ, Brennan FX. Sexual Frequency and Salivary Immunoglobulin A (IgA). Psychological Reports. 2004;94(3):839-844. doi:10.2466/pr0.94.3.839-844

3.Leitzmann MF, Platz EA, Stampfer MJ, Willett WC, Giovannucci E. Ejaculation Frequency and Subsequent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JAMA. 2004;291(13):1578–1586. doi:10.1001/jama.291.13.1578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198487

4.Ditzen, Beate PhD; Germann, Janine PhD; Meuwly, Nathalie PhD; Bradbury, Thomas N. PhD; Bodenmann, Guy PhD; Heinrichs, Markus PhD Intimacy as Related to Cortisol Reactivity and Recovery in Couples Undergoing Psychosocial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January 2019 - Volume 81 - Issue 1 - p 16-25 doi: 10.1097/PSY.0000000000000633

https://journals.lww.com/psychosomaticmedicine/Abstract/2019/01000/Intimacy_as_Related_to_Cortisol_Reactivity_and.4.aspx

5.https://thesleepdoctor.com/physical-health/sleep-and-sex/

 

報導來源:

1.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316954

2.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97335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吸入受污染的空氣可能會導致有毒顆粒通過血液從肺部輸送到大腦 - 可能導致大腦疾病和神經損傷。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可能的直接途徑,各種吸入的細顆粒透過血液循環,有跡象表明,一旦到達那裡,這些顆粒在大腦中的停留時間比在其他主要代謝器官中的停留時間更長。

來自伯明翰大學和中國研究機構的國際專家團隊近日在PNAS 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科學家們透露,他們在從患有腦部疾病的患者身上抽取的人類腦脊液中發現了各種細顆粒——揭露了一個可能導致有毒顆粒物質最終進入大腦的過程。

來自伯明翰大學的合著者 Iseult Lynch 教授評論說:“我們對空氣中的細小顆粒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有害影響的認識存在差距。這項研究為吸入顆粒之間的聯繫以及它們如何產生之間的聯繫提供了新的線索。隨後在身體周圍移動。

“數據證實,透過血液從肺部傳播到大腦的細顆粒數量可能是直接通過鼻子的八倍——這為空氣污染與此類大腦中的顆粒有害影響之間的關係增加了新的證據。”

空氣污染是許多有毒成分的混合物,但就造成有害健康影響而言,空氣微粒(PM,particulate matter尤其是環境中的細顆粒物,如 PM 2.5和 PM 0.1 )是最令人擔憂的。特別是超細顆粒能夠逃離身體的保護系統,包括前哨免疫細胞和生物屏障。

最近的證據發現,高濃度的空氣污染與老年人甚至兒童的顯著神經發炎、類阿茲海默症病變和認知問題之間存在密切聯繫。

科學家團隊發現,吸入的顆粒可以在穿過氣血屏障後進入血液 - 最終到達大腦,並導致血腦屏障和周圍組織受損。一旦進入大腦,這些顆粒就很難清除,並且比其他器官停留的時間更長。

他們的發現為證明微粒污染對中樞神經系統的風險提供了新的證據,但研究人員建議需要對吸入的環境細顆粒如何到達大腦的機制進行更多調查。

參考文獻:

  1. Yu Qi, Shuting Wei, Tao Xin, Chuanjiang Huang, Yichen Pu, Jinzhu Ma, Changbin Zhang, Yajun Liu, Iseult Lynch, Sijin Liu. Passage of exogeneous fine particles from the lung into the brain in humans and animal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2; 119 (26) DOI: 10.1073/pnas.211708311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死徵兆曝光!金雞獨立、爬樓梯、握力等6測試 你通過幾項?

出版時間 2022/06/24

根據巴西一項研究顯示,若無法單腳站立保持平衡超過10秒者,比其他人早死的可能性高出84%。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學者專家指出,除了「金雞獨立」之外,可以透露健康情況是否不佳、有早死風險的徵兆,還包括步行速度快慢、能否順利不扶手的情況下坐下起立,連爬4層樓梯而不中斷等。

█「金雞獨立」測試
巴西里約熱內盧CLINIMEX運動醫學診所的研究人員,針對近2000名50至75歲志願者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無法「金雞獨立」逾10秒的研究參與者,比其他參與者早死的可能性更高。在進行測試時,參與者需要在沒有任何支撐的情況下以單腳站立,另一隻腳則靠在直立腳的小腿肚,同時手臂放在身側,眼睛直視前方。這項研究追踪長達7年,期間共有123人死亡。

這項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那些無法單腳站立10秒的人,死於任何原因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高出 84%。首席研究員阿羅約(Claudio Gil Araujo)指出,這並不代表平衡問題是致死的真正原因,但日常生活需要良好平衡,失去平衡「對健康有害」。

 

█步行速度測試
另一項研究則顯示,步伐緩慢的老年人,早死的風險也較高。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曾測量3200名65歲以上長者的步行速度,並三度測量參與者的步行速度。這項研究追蹤5年,期間共有超過200人死亡。

這項2009年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男性當中步行速度最慢者,每分鐘可走90公尺,而最快者則超過110公尺。與此同時,女性當中最慢者,每分鐘可走81公尺,最快者至少達到90公尺。在研究結束時,步行最慢組參與者的死亡風險,比最快組高出44%。研究人員表示,步伐快速者可能身體更健康,心血管健康也較佳。

█坐下起立測試
巴西團隊另一項針對2002名51至80歲志願者進行的研究顯示,在不靠手扶的情況下,能否順利坐在地板上,然後起身站立,可能暗示壽命的長短。這項研究追蹤6年,期間有159人死亡。

研究人員讓參與者赤腳、穿著寬鬆衣服,不以手、膝蓋、肘部或腿側支撐,交叉雙腿慢慢坐在地板上,然後再從地板上起身。以10分為滿分,若是參與者動作中失去平衡,就會被扣分。

這項於2021年發表在《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的研究顯示,跟那些輕鬆完成測試的人相比,那些得分僅有0到3分者,死亡可能性高5.4倍。研究人員指出,隨著年齡增長而失去活動能力、靈活性和肌肉,就是健康狀況不佳的訊號

█爬樓梯測試
是否能夠爬上四層的樓梯而不需暫停休息,也是指標之一

西班牙一項2018年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上的研究,追蹤12,000人的健康狀況長達五年。研究人員讓參與者在跑步機上跑步,逐漸加快步伐,直到筋疲力盡為止,同時也監測他們的心臟。

結果發現,與健康的同齡人相比,健康狀況不佳的參與者因為各種原因和心臟病死亡的風險幾乎高出三倍。儘管參與者接受的是跑步機測試,但研究團隊指出,如果可以不間斷地快速爬上三層樓的樓梯,或以正常速度不間斷地爬四層樓的樓梯,就代表心臟健康良好。

█握力測驗
蘇格蘭一項研究發現,握力較弱的人,早死的可能性也比其他人要高出20%。這項研究是使用英國生物銀行的數據,研究人員以「手測力計」檢查500,000名40至69歲志願者的握力,記錄他們可以握住的平均最大重量。在長達7年追蹤期間,約有13,322名參與者死亡。

科學家在2018年於《英國醫學雜誌》上發表研究結果,指參與者的握力每下降5公斤,他們死於任何原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風險就會增加五分之一。研究人員指出,握力是骨骼肌健康的標誌。 

█伏地挺身測驗
國際研究團隊招募1,100名消防員參與長達10年的追蹤研究,結果發現,相較於1分鐘內能完成40個伏地挺身者,勉強只能完成10個伏地挺身的人,罹患心臟病或中風的可能性幾乎是兩倍。

根據這項發表在《美國醫學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上的研究顯示,在研究期間,共37名參與者被診斷出患有心臟病。跟做不到10個伏地挺身的人相比,可以做40個以上者,罹患心臟病風險的可能性低96%。專家說伏地挺身可以檢測肌肉力量,而肌肉有力可以預防因各種原因和高血壓導致的死亡。(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報導來源連結:

https://www.appledaily.com.tw/international/20220623/AD8BA180A5DCA27BCDAC84329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貝勒醫學院、斯坦福醫學院和合作機構的研究人員今天在《自然》期刊上報告說,他們在血液中發現了一種分子,這種分子在運動過程中產生,可以有效減少小鼠的食物攝取和肥胖。這些發現提高了我們對運動與飢餓之間相互作用的生理過程的了解。

“規律的運動已被證明有助於減肥、調節食慾和改善代謝狀況,特別是對於超重和肥胖的人,”共同通訊作者、兒科營養與分子和細胞生物學教授徐勇博士說。“如果我們能夠了解運動觸發這些益處的機制,那麼我們就更容易幫助許多人改善健康。”

“我們想了解運動是如何在分子層面上發揮作用的,以便能夠獲得它的一些好處,”共同通訊作者、斯坦福醫學院病理學助理教授、斯坦福化學-H 研究所學者喬納森·朗 (Jonathan Long) 說。人類健康的化學、工程和醫學)。“例如,不能進行足夠運動的老年人或體弱的人有朝一日可能會從服用有助於減緩骨質疏鬆症、心臟病或其他疾病的藥物中受益。”

Xu、Long 和他們的同事對劇烈跑步機跑步後的小鼠血清中化合物進行了綜合分析。最顯著的誘導分子是一種稱為 Lac-Phe 的修飾氨基酸。它是由乳酸(一種劇烈運動的副產品,導致肌肉的灼熱感)和苯丙氨酸(一種氨基酸,是蛋白質的組成部分之一)合成的。

在飲食引起的肥胖(餵食高脂肪飲食)的小鼠中,與對照小鼠相比,高劑量的 Lac-Phe 在 12 小時內抑制了約 50% 的食物攝取量,而不會影響它們的運動或能量消耗。當給小鼠服用 10 天時,Lac-Phe 減少了累積的食物攝取量和體重(由於體脂減少)並改善了葡萄糖耐受性。

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種名為 CNDP2 的酶,它與 Lac-Phe 的產生有關,並證實缺乏這種酶的小鼠在運動方案中的體重減輕不如在相同運動計劃中的對照組那麼多。

有趣的是,該團隊還發現賽馬和人類進行體育活動後血漿 Lac-Phe 濃度大幅升高。來自人類運動的世代數據顯示,短跑運動導致血漿 Lac-Phe 的增加最為顯著,其次是阻力訓練,然後是耐力訓練。“這證實 Lac-Phe 是一種古老而保守的系統,可調節食量並與許多動物物種的身體活動有關,”朗說。

“我們接下來的步驟包括尋找更多關於 Lac-Phe 如何調節其在身體(包括大腦)中的影響的細節,”徐說。“我們的目標是學習調節這種運動途徑以進行治療干預。”

鄭醫師補充:

相信有規律運動的人都能感同身受一件事:運動後食量會降低,但其確切機轉卻少為人所知,如果臨床實驗上獲得同樣的結果,將能造福一些想運動卻力有未逮的族群。卻力有未逮的族群。

參考文獻:

 

  1. Veronica L. Li, Yang He, Kévin Contrepois, Hailan Liu, Joon T. Kim, Amanda L. Wiggenhorn, Julia T. Tanzo, Alan Sheng-Hwa Tung, Xuchao Lyu, Peter-James H. Zushin, Robert S. Jansen, Basil Michael, Kang Yong Loh, Andrew C. Yang, Christian S. Carl, Christian T. Voldstedlund, Wei Wei, Stephanie M. Terrell, Benjamin C. Moeller, Rick M. Arthur, Gareth A. Wallis, Koen van de Wetering, Andreas Stahl, Bente Kiens, Erik A. Richter, Steven M. Banik, Michael P. Snyder, Yong Xu, Jonathan Z. Long. An exercise-inducible metabolite that suppresses feeding and obesityNature, 2022; DOI: 10.1038/s41586-022-04828-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王佩翊/編譯

澳洲雪梨聖文森特醫院(悉尼聖文森特醫院)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長新冠後遺症有可能導致患者腦霧以及喪失記憶長達1年。該項研究針對128名患者進行為期12個月的檢查,發現至少有20%的病患會出現1年以上的腦霧症狀。而在第一線負責長新冠門診的醫師也表示,有很多出現記憶障礙的患者都是年輕人。

根據《澳洲新聞》報導,該份研究指出,部分長新冠患者會出現呼吸急促、極度疲憊、大腦損傷、頭痛以及心理健康問題。有約20%的患者則會出現嚴重的腦霧與記憶喪失症狀,時間長達1年。而這些飽受嚴重長新冠所苦的患者的症狀,很多都與「創傷性腦損傷」一樣。

聖文森特醫院的布魯教授(Bruce Brew)表示,長新冠對部分患者影響是非常顯著的,臨床上更有一位病人原本是一名商人,但是由於後遺症嚴重影響生活,導致他無法在會議期間專注於談判與合約,因此不得不賣掉自己的公司。

這份研究同時也指出,長新冠對於大腦的影響甚至可能不會在12個月內消失。布魯教授指出,「我們原本希望在1年或是更短的時間內,能看到他們的情況有所改善,但目前還沒有看到結果。」

研究還發現,出現嚴重長新冠的人,在感染新冠肺炎時不一定會出現嚴重症狀。布魯說,「有一個常見的誤解,很多人以為只要感染新冠時沒有引發重症,就不會罹患腦霧。但在我們的研究中,罹患長新冠的人,有高達9成在染疫期間沒有住院過。」

另一名在聖文森特醫院的長新冠特別門診擔任助理的福克斯教授(Steven Faux)表示,每週至少有8至10名的長新冠患者到門診就醫,而其中大多數都是年輕人。他說,「我們發現長新冠影響到很多年輕人,使他們無法正常地繼續工作。因為會使他們思緒變亂、思考變慢,症狀和創傷性腦損傷非常相似。」

鄭醫師補充:

在Nature期刊曾發表一篇英國關於長新冠患者的大腦變化,揭露了新冠病毒感染引發的認知功能下降的大腦結構的改變:

我們調查了 UK Biobank 的 785 名參與者(年齡 51-81 歲)的大腦變化,這些參與者使用磁共振掃描進行了兩次檢查,其中包括 401 名在兩次掃描之間檢測出 SARS-CoV-2 感染呈陽性的病例——持續了 141 天平均將他們的診斷和第二次掃描以及 384 名對照分開。感染前掃描數據的可用性降低了預先存在的風險因素被誤解為疾病影響的可能性。在比較兩組時,我們發現了顯著的縱向效應,包括(1)眶額皮質和海馬旁回的灰質厚度和組織對比度的更大減少;(2) 與初級嗅覺皮層功能相關的區域的組織損傷標誌物發生較大變化;(3) 在 SARS-CoV-2 病例中,整體大腦大小更小。

參考文獻:

Douaud, G., Lee, S., Alfaro-Almagro, F. et al. SARS-CoV-2 i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brain structure in UK Biobank. Nature 604, 697–707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4569-5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569-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vavax最快7月開打!6QA一次看 專家讚3優勢:最好的新冠疫苗

2022年06月19日 

記者張乃文/整理報導

衛福部先前宣布從COVAX管道購買200多萬劑Novavax疫苗,食藥暑也已通過我國緊急使用授權(EUA)。據了解,目前仍在敲定履約到貨時程,盼在7月到貨、7月中下旬開打。不過,對於Novavax的資訊,民眾相對陌生,《ETtoday新聞雲》也整理適用對象等資訊,提供大家參考。

美國次單位蛋白疫苗Novavax上月向台灣申請EUA,食藥署17日召開專家會議審查,與會專家經審查Novavax疫苗的品質、安全及療效資料,核准Novavax疫苗專案輸入。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也說,目前仍在敲定履約到貨時程,但已先將疫苗通過EUA一事回報平台,希望能在7月到貨、7月中下旬開打。

Q1:Novavax是什麼疫苗?

A:與台灣高端疫苗同屬「蛋白質次單位疫苗」的新冠疫苗,為美國諾瓦瓦克斯(Novavax)藥廠所研發。

Q2:誰可打Novavax?

A:食藥署通過適用於18歲以上成人主動免疫接種以預防COVID-19,用法用量為施打兩劑,每劑0.5毫升(含5毫克的SARS-CoV-2棘蛋白),兩劑施打間隔3週。

WHO專家小組建議疫苗施打對象為18歲以上人士,儘管實驗中65歲以上對象數據有限,因為該年齡層較少人士參與,但考量數據指數對該年齡層為可接受的安全範圍,因此建議65歲以上民眾仍可以接種。另外,實驗也顯示,12至17歲青少年在注射2劑Novavax後,降低感染的效益達8成,且無心肌炎相關個案。

我國則是遵照專家建議,取得EUA後使用於18歲以上民眾基礎劑/基礎加強劑及追加劑接種,換言之,第一劑、第二劑、第三劑或混打Novavax都可以。不過,先前已打過其他品牌,第三劑甚至第四劑想要混打Novavax,與上一劑的間隔時間,仍有待指揮中心公布。

 

Q3:保護力好嗎?對Omicron病毒株有效嗎?

A: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許辰陽醫師曾經分享,Novavax疫苗的第三期臨床試驗報告,結果顯示,18歲以上族群施打後,預防重症性感染效益高達9成;2劑Novavax除了能有效對抗Omicron外,施打第3劑後,對抗Omicron之IgG濃度更是大幅增加9.3倍

據了解,Novavax在美國、墨西哥進行第三階段試驗,實驗期間病毒變種經歷Alpha、Beta和Delta,疫苗不論對輕症、中症或重症的防護率均高達90%。不過,試驗是在Omicron大肆流行之前,因此有外國學者認為,Novavax對於Omicron的防護還有待觀察。

Q4:Novavax副作用有哪些?

A:Novavax常見的副作用,包含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肌肉痠痛或關節痛。而打第二劑的不適感會比第一劑強烈,不過整體而言,副作用屬於短暫且溫和

Q5:Novavax優勢在哪?

A:WHO指出,疫苗儲存溫度為攝氏2度至8度,相較其他需要超低溫儲存和運送的mRNA疫苗,其在難取得超低溫儲存設備的地區具有相對優勢。

而這支曾被譽為「最好的新冠疫苗」的Novavax,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曾列出3個優勢,包括「安全性好」、「預期不會發生心肌炎或血栓」、「保護效果預期可達9成」。

Q6:各國施打Novavax情況如何?

A:歐盟、英國、加拿大以及澳洲皆已投入接種行列,亞洲部分,Novavax疫苗在日本國內由武田藥品工業負責生產與販售,日本政府已簽約今後約1年內採購1億5000萬劑。新加坡則於今年5月初有首批疫苗運抵。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亞利桑那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與伴侶或配偶同床的成年人比單獨睡覺的成年人睡得更好。

結果發現,與那些說他們從不與伴侶同床的人相比,那些大多數晚上與伴侶同床的人報告的失眠、疲勞和睡眠時間更長。與伴侶一起睡覺的人也入睡得更快,入睡後睡得更久,睡眠呼吸中止的風險更小。然而,那些大多數晚上和孩子一起睡覺的人報告說失眠嚴重程度更高,睡眠呼吸中止風險更高,並且對睡眠的控制更少

研究人員還發現,與伴侶睡覺與較低的憂鬱、焦慮和壓力評分以及更多的社會支持和對生活和人際關係的滿意度有關。與孩子一起睡覺與更多的壓力有關。獨自睡覺與較高的憂鬱評分、較低的社會支持以及較差的生活和人際關係滿意度有關。

亞利桑那州大學精神病學系本科研究員、主要作者布蘭登富恩特斯說:“與浪漫伴侶或配偶睡覺對睡眠健康有很大好處,包括降低睡眠呼吸中止風險、睡眠失眠嚴重程度和整體睡眠質量改善。”

該研究涉及對來自賓夕法尼亞州東南部的 1,007 名工作年齡成年人的睡眠和健康活動、飲食、環境和社會化 (SHADES) 研究中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通過調查評估共享床位,並使用 Epworth 嗜睡量表、失眠嚴重程度指數和 STOP-BANG 呼吸中止評分等常用工具評估睡眠健康因素。

“很少有研究探討這一點,但我們的研究結果證實,無論我們是獨自睡覺還是與伴侶、家人或寵物一起睡覺,都可能影響我們的睡眠健康,”高級研究作者、睡眠與健康研究主任邁克爾·格蘭納博士說亞利桑那大學的項目。“我們非常驚訝地發現這有多麼重要。”

參考文獻:

 

  1. Brandon Fuentes, Kathryn Kennedy, William Killgore, Chloe Wills, Michael Grandner. 0010 Bed Sharing Versus Sleeping Alone Associated with Sleep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Sleep, 2022; 45 (Supplement_1): A4 DOI: 10.1093/sleep/zsac079.00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智症是全球老年人殘疾和依賴照顧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年齡的增長影響思維和行為。但是,如果你能阻止這種退化性疾病的發展呢?

南澳大利亞大學的一項世界首創的研究可能使這成為現實,因為新的基因研究發現失智症與缺乏維生素 D 之間存在直接關聯。

該研究調查了維生素 D、神經影像學特徵以失智和中風風險之間的關係,發現:

  • 維生素 D 濃度低與腦容量減少以及失智和中風風險增加有關
  • 遺傳分析支持維生素 D 缺乏症和失智症的因果關係。
  • 在某些族群中,透過將每個人的維生素 D 濃度提高到高於正常濃度(50 nmol/L)可以預防多達 17% 的失智症病例。

失智症是一種導致認知功能惡化的慢性或進行性症候群。大約 487,500 名澳大利亞人罹患失智症,這是該國第二大死因。全球有超過 5500 萬人患有失智症,每年診斷出 1000 萬新病例。

在國家健康和醫學研究委員會的支持下,這項基因研究分析了來自英國生物銀行的 294,514 名參與者的數據,研究了低濃度維生素 D (25 nmol/L) 的影響以及失智和中風的風險。非線性孟德爾隨機化 (MR) - 一種使用測量的基因變異來檢查可修改暴露對疾病的因果影響的方法 - 用於測試神經影像學結果、失智和中風的潛在因果關係。

UniSA 澳大利亞精準健康中心高級研究員兼主任 Elina Hyppönen 教授說,這些發現對於預防失智症和消除維生素 D 缺乏症的必要性很重要。

“維生素 D 是一種激素前體,越來越多地被認為具有廣泛的影響,包括對大腦健康的影響,但到目前為止,如果我們能夠預防維生素 D 缺乏會發生什麼,仍然非常困難,”Hyppönen 教授說。

“我們的研究首次透過對大量人群進行強有力的遺傳分析,檢驗了極低濃度的維生素 D 對失智和中風風險的影響。

在某些情況下,維生素 D 缺乏症相對普遍,我們的研究結果對失智症風險具有重要意義。事實上,在這個英國人群中,我們觀察到,在正常範圍內透過提高維生素 D 濃度,可以避免多達 17% 的失智症病例。

鑑於全球失智症的高發生率,這些發現非常重要。

“失智症是一種進行性和使人衰弱的疾病,可以摧毀個人和家庭,”Hyppönen 教授說。

“如果我們能夠通過確保我們所有人都沒有嚴重缺乏維生素 D 來改變這一現實,那麼它還會帶來更多好處,我們可以改變成千上萬人的健康和福祉。”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可能都還好,但對於任何因任何原因可能無法從陽光中獲得足夠維生素 D 的人來說,改變飲食可能還不夠,可能還需要額外補充。”

參考文獻:

  1. Shreeya S Navale, Anwar Mulugeta, Ang Zhou, David J Llewellyn, Elina Hyppönen. Vitamin D and brain health: an observational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22; DOI: 10.1093/ajcn/nqac10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生物組在健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包括心理健康。巴塞爾大學和巴塞爾大學精神病學診所 (UPK) 的研究人員發現,益生菌可以支持抗憂鬱藥的作用並有助於緩解憂鬱症。

當溫斯頓·丘吉爾罹患憂鬱症時幾乎無法起床。他沒有精力,沒有興趣,也沒有胃口。

專家使用藥物和心理治療試圖幫助患者擺脫“憂鬱”,但它仍然存在於某些人身上。因此,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改進現有療法和開發新療法的方法。

一種有前景的方法是微生物組-腸-腦軸。微生物組通常被理解為是指生活在人體內或人體內的所有微生物,例如腸道菌群。腸道細菌可以通過代謝產物影響神經系統。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巴塞爾大學和巴塞爾大學精神病學診所 (UPK) 的一個研究小組證實,益生菌可以支持抗憂鬱劑的治療。他們在《轉化精神病學》期刊上報告了他們的發現。

腸道菌群影響心理

先前的研究中得知,憂鬱症患者的腸道和消化問題的患病率高於平均值。如果將憂鬱症患者的腸道菌群植入在無菌條件下(即沒有腸道菌群)飼養的小鼠體內,那麼這些動物也會出現類憂鬱行為。例如,與同齡人相比,他們精力不足,對周圍環境的興趣降低。因此,研究人員懷疑腸道中細菌群落的組成在憂鬱症狀中產生重要作用。

在他們的新研究中,由 André Schmidt 博士和 Undine Lang 教授領導的研究人員系統地研究了益生菌對憂鬱症患者的影響。所有參與者都是巴塞爾大學精神病學診所 (UPK) 的住院患者,除了抗憂鬱劑外,還給予益生菌(21 名受試者)或安慰劑(26 名受試者)31 天。參與者和研究人員都不知道受試者在整個研究期間進行了哪些準備工作(雙盲)。研究人員在治療前、31 天結束時和 4 週後再次對參與者進行了一系列測試。

隨後的分析證實,儘管由於一般的抗憂鬱劑治療,所有參與者的憂鬱症狀都有減輕,但益生菌組的受試者比安慰劑組的改善更大

此外,他們的腸道菌群的組成發生了變化,至少是暫時的:在益生菌組中,對糞便樣本的分析顯示,在治療結束時乳酸菌增加——這種效果伴隨著憂鬱症狀的減輕. 然而,在接下來的四個星期裡,這些促進健康的腸道細菌濃度再次下降。“可能是 4 週的治療時間不夠長,腸道菌群的新成分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穩定下來,”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 Anna-Chiara Schaub 解釋說。

情緒刺激處理的變化

服用益生菌的另一個有趣效果與觀察中性或恐懼面孔時的大腦活動有關。研究人員使用功能磁磁共振掃描振 (fMRI) 研究了這種效應。在憂鬱症患者中,某些用於情緒處理的大腦區域的行為與心理健康狀況良好的人不同。服用益生菌 4 週後,益生菌組的大腦活動恢復正常,而安慰劑組則沒有。

“儘管微生物組-腸-腦軸多年來一直是研究的主題,但確切的機制尚未完全闡明,”Schaub 說。這也是研究人員認為使用益生菌形式的多種細菌很重要的另一個原因,例如市場上已有的配方。“有了對某些細菌特定作用的更多了解,就有可能優化細菌的選擇並使用最佳組合來支持憂鬱症的治療,”研究人員說——儘管她熱衷於益生菌療法,但強調目前不適合作為憂鬱症的唯一治療方法。

鄭醫師補充:

在功能醫學中,長期腸道菌叢失衡會產生過度發炎反應,衍生諸多重大慢性疾病,其中也包含憂鬱症,然而要改變腸道菌叢的組合並不簡單,往往並非藉由單單補充益生菌可達成,腸道菌叢失衡若是嚴重的話,在改善的療程規劃上,必須先移除不好的菌種或是過多的中性菌,之後再配合益生菌的補充,好菌才留得下來。同時,要補充那些益生菌才最有效?答案是量身訂做,透過血液分析查出免疫失衡的比重,針對結果以量身訂做益生菌組合來調節當事人免疫失衡效果最直接,不然就得憑運氣試試不同菌種的益生菌產生的結果了。

參考文獻:

 

  1. Anna-Chiara Schaub, Else Schneider, Jorge F. Vazquez-Castellanos, Nina Schweinfurth, Cedric Kettelhack, Jessica P. K. Doll, Gulnara Yamanbaeva, Laura Mählmann, Serge Brand, Christoph Beglinger, Stefan Borgwardt, Jeroen Raes, André Schmidt, Undine E. Lang. Clinical, gut microbial and neural effects of a probiotic add-on therapy in depressed pati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2022; 12 (1) DOI: 10.1038/s41398-022-01977-z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刺激轉基因 T 細胞攻擊癌細胞的細胞免疫療法的進步已經徹底改變了某些血癌的治療。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了六種這樣的 CAR-T 細胞療法,用於治療某些類型的白血病、淋巴瘤和多發性骨髓瘤。儘管如此,一些患者的腫瘤對這些療法的反應並不好,許多最初表現良好的患者後來發現他們的癌症復發了。

現在,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證實,在輸進這些轉基因 T 細胞後,用一種稱為白介素 7 ( interleukin 7,IL-7) 的免疫增強蛋白進行額外治療會導致抗癌 CAR- T 細胞數量增加並在殺死腫瘤細胞方面變得更有效。

這項小鼠研究於 6 月 13 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的發現,有望在 Barnes-Jewish 醫院的 Siteman 癌症中心和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進行 1 期臨床試驗。該臨床試驗正在研究一種長效基因修飾型 IL-7 與靶向 CD19 的 CAR-T 細胞,CD19 是復發或難治性瀰漫性大 B 細胞淋巴瘤( DLBCL )患者的 B 細胞抗原。Siteman 是協調中心,也是全國參與試驗的四個地點之一。

“許多研究人員正在嘗試不同的策略來增強 CAR-T 細胞在治療血癌中的功能,”資深作者、弗吉尼亞 E. & Sam J. Golman 醫學教授兼主任 John F. DiPersio 說。腫瘤科。“我們對 IL-7 很感興趣,因為我們知道它是 T 細胞擴增的主要驅動力。例如,當一個人生病時,人體會自然產生 IL-7 以增加 T 細胞的數量。當我們給予在 CAR-T 細胞治療後不久,將長效型 IL-7 用於免疫缺陷罹患腫瘤(tumor-bearing)小鼠,與未接受 IL-7 的小鼠相比,我們看到這些 CAR-T 細胞急劇擴增超過一萬倍。 T 細胞也能持續更長時間,並顯示出顯著增強的抗腫瘤活性。”

CAR-T 細胞是使用來自患者或供體的人體正常 T 細胞製造的。CAR-T細胞經過基因改造,可特異性靶向癌細胞表面的蛋白質。靶向幫助 CAR-T 細胞找到癌細胞,這些細胞是逃避免疫攻擊的大師。該療法可能非常有效,但有時 CAR-T 細胞無法擴增到足以殺死所有癌症,或者它們被過度刺激,“耗盡”它們的功能,導致它們失去抗腫瘤效果.

考慮到這些問題,研究人員——包括第一作者、醫學助理教授、醫學博士 Miriam Y. Kim 和共同資深作者、醫學兼職助理教授 Matthew L. Cooper 博士——對是否他們可以利用身體增加 T 細胞數量的自然方式來增強治療效果感興趣但天然的 IL-7 通常會很快從體內消失。因此,DiPersio 和他的團隊測試了一種改良形式的 IL-7,它可以在體內循環數週,使其在支持 CAR-T 細胞擴增方面更加有效。

研究人員在小鼠身上研究了兩種不同的 B 細胞淋巴瘤模型,結果發現,接受 CAR-T 細胞和長效 IL-7 的小鼠比單獨接受 CAR-T 細胞的小鼠存活時間幾乎長六倍。僅用 CAR-T 細胞治療的小鼠在治療後存活了大約一個月。在 CAR-T 細胞治療後不久接受長效 IL-7 的所有小鼠在 175 天的預計實驗時間結束時仍然存活。此外,接受 CAR-T 細胞和 IL-7 的小鼠的腫瘤大小顯著減小,到第 35 天大多數小鼠檢測不到。

“在單獨接受 CAR-T 細胞的小鼠中,疾病得到了短暫控制,”DiPersio 說。“但是到第三週,腫瘤開始復發。到第四周,它們開始看起來像沒有接受任何積極治療的對照小鼠。但是透過添加長效 IL-7,CAR-T 的數量細胞立即爆增,這些老鼠的壽命超出了我們為實驗設定的時間範圍。我們的研究還證實,可以透過控制我們給的 IL-7 劑量來微調 CAR-T 細胞的擴增。”

華盛頓大學的研究為使用 IL-7 增強免疫系統治療疾病奠定了基礎,包括與 CAR-T 細胞一起使用。此外,醫學博士、麻醉學、醫學和外科教授 Richard S. Hotchkiss 及其團隊研究了 IL-7 用於刺激 T 細胞對抗敗血症,敗血症是一種危及生命的感染反應。來自 Siteman 腦腫瘤中心的研究也顯示了使用長效 IL-7 來增強 T 細胞治療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一種侵襲性腦癌)的前景。

鄭醫師補充:

細胞免疫療法相對於傳統的化療,由於其機制是採用身體的自然免疫力來對抗抑制癌細胞,副作用明顯少很多,因此越來越多專業醫師及患者採用這類療法來抗癌,而CAR-T 已經核准多年,儘管學理根據立意佳,但療效的不確定不免讓人困惑與猶豫。這項動物研究若能在人體臨床試驗上獲得類似療效,不啻是CAR-T 療法的一大突破與福音,希望後續的臨床試驗結果帶來佳音,造福更多為癌症所苦的患者。

參考文獻:

 

  1. Miriam Y. Kim, Reyka Jayasinghe, Jessica M. Devenport, Julie K. Ritchey, Michael P. Rettig, Julie O’Neal, Karl W. Staser, Krista M. Kennerly, Alun J. Carter, Feng Gao, Byung Ha Lee, Matthew L. Cooper, John F. DiPersio. A long-acting interleukin-7, rhIL-7-hyFc, enhances CAR T cell expansion, persistence, and anti-tumor activity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13 (1) DOI: 10.1038/s41467-022-30860-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今年初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患有 COVID-19 相關的多系統炎症症候群 (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 的兒童在三個月內恢復了心臟功能,該期刊是美國心臟協會一份開放取得的同行評審期刊。

MIS-C 是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間發現的一種新疾病,在接觸 COVID-19 後約四到六週影響兒童這種新疾病與川崎病有一些重疊的症狀,然而,MIS-C 與更嚴重的發炎有關。MIS-C 可引起身體不同部位的發炎,包括心臟、肺、腎臟和胃腸道器官。在美國和歐洲,大約 80%-85% 的 MIS-C 病例涉及心臟的左心室。

本研究詳細介紹了在三個月的追蹤期間發現的心血管併發症或損害,以評估 MIS-C 的短期影響。它還採用更新的心臟測量(稱為“strains,應變”)來評估與 MIS-C 相關的心臟功能。應變測試是一種更靈敏的工具,可以檢測心臟的某個區域是否變形,或者在心臟收縮和舒張過程中心臟功能是否有任何細微變化。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臨床兒科教授、醫學博士 Anirban Banerjee 說:“目前關於在孩子出院後 MIS-C 恢復狀態期間我們應該多久監測心臟功能以及監測心臟功能的數據有限。”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和費城兒童醫院心臟中心的心髒病專家。

“鑑於 MIS-C 是由 COVID-19 大流行確定的,治療方案尚未標準化,後續護理差異很大,這可能導致患者家屬及其護理團隊感到困惑和焦慮。我們的研究小組希望提供一些指導並減少最佳護理方法的歧異,尤其是與體育參與有關的問題,”班納吉補充道。

研究人員回顧了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1 月期間在費城兩家醫院接受治療的 60 名因接觸 COVID-19 而住院的 MIS-C 的兒童的數據。在 MIS-C 發作之前,這些兒童最初都沒有被診斷出患有 COVID-19症狀。這組兒童中 60% 為男性,平均年齡為 10 歲。大約 48% 是黑人兒童,27% 是白人兒童,15% 是西班牙裔兒童,4% 是亞裔兒童,23% 的兒童的種族/民族不明。參與者接受了靜脈內免疫球蛋白和/或全身性類固醇治療。研究人員審查了來自醫療記錄的心臟超音波和臨床數據,包括人口統計學因素、檢測、治療和醫院結果。

另外 60 名心臟結構正常且未接觸 MIS-C 或 COVID-19 的兒童的數據作為對照受試者。他們的平均年齡為 11.5 歲,其中 55% 為男性;62% 白人兒童、27% 黑人兒童、7% 西班牙裔兒童、3% 亞裔兒童和 8% 未知兒童。對照參與者分為兩組:60% 的患者在 COVID-19 大流行之前進行了心臟超音波檢查,40% 的患者在 2020 年 10 月之後根據嚴格的 COVID-19 協議進行了心臟超音波檢查。

對於患有 MIS-C 的兒童,研究人員分析了在最初住院(急性期)時拍攝的心臟圖像,並檢查了部分兒童的額外影像學檢查,這些兒童也進行了多達 3 次額外掃描——第一次掃描後一周(亞急性期);在一個月後的及三、四個月的追蹤。孩子們使用常規心臟超音波、斑點追踪超音波心動圖(一種分析心臟組織運動的影像技術)和心臟磁磁共振掃描 (MRI) 對心臟進行篩檢。

研究發現:

  • 根據心臟超音波檢查,左心室收縮和舒張功能以及右心室收縮功能在第一周內迅速改善,隨後持續改善並在三個月內完全正常化
  • 81% 的患者在疾病急性期左心室失去了一些收縮功能,但到第三個月和第四個月,收縮功能已恢復正常
  • MIS-C 不會導致持久的冠狀動脈異常。在最初的住院期間,7% 的患者有一些心臟功能障礙的證據,然而,在三個月的追蹤中發現,所有的掃描結果都是正常的
  • 使用應變參數測量心臟功能,結果發現三個月後沒有亞臨床心臟功能異常。

“這些孩子的恢復非常好,”班納吉說。“這些結果對我們的醫療團隊管理 MIS-C 兒童的護理具有重要意義。我們的研究結果還可以為心臟狀況清除的三到四個月後逐漸恢復運動提供指導。狀況清除所需的測試包括心電圖和心臟超音波. 我們還建議對急性期初期心臟 MRI 高度異常或有持續嚴重左心室功能障礙證據的兒童進行心臟 MRI掃描。”

研究人員指出,關於 MIS-C 的現有知識仍然存在重要差距,因為 COVID-19 和 MIS-C 都是新疾病。尚未回答的最重要的問題是這些孩子在初次住院後一到兩年的情況如何。

需要注意的重要限制是:該研究是回顧性的臨床目的,並且沒有標準化研究。此外,一些在追蹤期退出研究的患者的追蹤數據流失。Banerjee 解釋說,由於 COVID-19 和 MIS-C 都是新發現的疾病,後續心臟超音波的時間安排有些武斷,並且是由不同臨床醫生的偏好而非標準研究方案驅動的。

“這項研究的優勢在於,研究人員在疾病的最初三到四個月內對心臟功能進行了詳細的連續評估,”美國心臟協會年輕心臟成員、醫學博士、美國心臟協會志願者專家凱文·弗里德曼 (Kevin G. Friedman) 說。

這項研究提供了額外的證據,證實心肌受影響是短暫的,可能不會導致左心室舒張或收縮功能的長期異常,”弗里德曼說。“雖然疾病急性期心臟受影響很常見,但令人放心的是,所有患者在大約一周內恢復了正常的心臟功能。幸運的是,這些數據告訴我們,在 MIS-C 中,持續的心臟損傷非常罕見。即使在那些在疾病急性期有明顯心臟異常的患者,這些變化在 3-4 個月內消失。”

鄭醫師補充:

兒童多系統炎症症候群 (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是新冠疫情的新興疾病,即便發生率不高,但過去缺乏經驗,一旦發生家人甚至是專業人員缺乏客觀分析數據參考,因此不免擔心及恐懼,顯然這篇研究的結果提供的資訊及建議有助於穩定人心,不至於太過驚慌。

參考文獻:

 

  1. Daisuke Matsubara, Joyce Chang, Hunter L. Kauffman, Yan Wang, Sumekala Nadaraj, Chandni Patel, Stephen M. Paridon, Mark A. Fogel, Michael D. Quartermain, Anirban Banerjee. Longitudinal Assessment of Cardiac Outcomes of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Associated With COVID‐19 Infec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22; DOI: 10.1161/JAHA.121.02325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炎症腸道疾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 是一種涉及消化道發炎的慢性疾病,影響了大約 160 萬美國人。憂鬱症影響了超過 1600 萬美國人。

南加州大學 Keck Medicine 的一項新研究證實,被診斷患有 IBD 的患者罹患憂鬱症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群的 9 倍。此外,他們未罹患 IBD 的兄弟姐妹罹患憂鬱症的可能性幾乎是一般人的兩倍。

相反,憂鬱症患者患 IBD 的可能性是其兩倍,而他們沒有憂鬱症的兄弟姐妹罹患 IBD 的可能性是其一倍半以上。

“這項研究揭示了兩種疾病之間的臨床重疊,並且是第一項研究 IBD 與兄弟姐妹憂鬱症之間雙向關聯的研究,”Keck Medicine 的胃腸病學家和該研究的共同主要作者 Bing Zhang 醫學博士說.

張和他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台灣國民健康保險研究數據庫中超過 2000 萬人的數據,該數據庫包含超過 99% 台灣居民的綜合醫療資訊。

11 年來,他們追踪罹患有 IBD 或憂鬱症的患者及其沒有任何一種疾病的兄弟姐妹,將憂鬱症或 IBD 的發作與沒有任何一種疾病分別比較,透過年齡、性別和社會經濟地位相似的對照組來對照。

假設許多因素可能導致疾病的雙向性質,包括環境壓力源、腸道菌叢(由細菌、真菌和病毒組成)和遺傳學。

“IBD患者更容易罹患憂鬱症的發現是有道理的,因為IBD會導致持續的胃腸道症狀,這可能會對患者的生活造成極大的破壞,”他說。“如果 IBD 患者的兄弟姐妹在照顧患者方面發揮作用,那麼 IBD 患者兄弟姐妹的憂鬱風險升高可能反映了照顧者的疲勞。”

令研究人員驚訝的是,憂鬱症患者容易罹患 IBD。張推測這一發現可能與所謂的腸-腦軸有關,這是一種科學確定的胃腸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之間的聯繫,中樞神經系統由脊髓和大腦組成。

例如,他說,在憂鬱症中起作用的大腦發炎可能與胃腸道發炎有關,這是 IBD 的一個指標

研究人員不確定為什麼憂鬱症患者的兄弟姐妹更有可能被診斷出患有 IBD。張推測,這兩種疾病可能存在共同的遺傳易感性,而這兩種疾病在家庭成員中的表現不同。

張希望研究結果將鼓勵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在評估或治療 IBD 或憂鬱症患者時考慮家族史以及胃腸道和情緒障礙之間的關係。

通過更多的研究和對腸腦軸的更好理解,他設想利用新發現的疾病之間的聯繫來改善 IBD 和精神障礙的預防、診斷和治療

該研究得到了台北榮民總醫院和台灣科技部的資助。

鄭醫師補充:

腸腦軸與憂鬱症或其他大腦退化性疾病的相關研究,近幾年已有相當多的研究證實,這項本地健保資料的分析,可信度極高,也提醒有憂鬱症困擾的當事人,若有身體功能失衡最好一併評估與處置,例如身體系統改善進而幫助精神狀態的穩定在整合醫學處置上非常重視,以功能醫學為例,透過飲食、及腸道功能調整,能夠有效降低腸道發炎,改善腸腦軸的交互影響,對憂鬱症改善往往立竿見影,在此提醒大家。

參考文獻:

  1. Bing Zhang, Ho‐Hui Eileen Wang, Ya‐Mei Bai, Shih‐Jen Tsai, Tung‐Ping Su, Tzeng‐Ji Chen, Yen‐Po Wang, Mu‐Hong Chen. Bidirectional association betwee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depression among patients and their unaffected siblings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22; DOI: 10.1111/jgh.1585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今天發表在eLife上的一項針對男性的研究,科學家們對高強度間歇訓練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 對人體骨骼肌的影響有了新的認識

研究結果發現,HIIT 增加了骨骼肌中對能量代謝和肌肉收縮至關重要的蛋白質的數量並在化學上改變了關鍵的代謝蛋白質些結果可以解釋 HIIT 對新陳代謝的有益影響,並為探索運動如何影響這些過程的進一步研究鋪路

“運動有許多有益的作用,可以幫助預防和治療代謝疾病,這可能是骨骼肌能量使用變化的結果。我們想了解運動如何改變肌肉的蛋白質含​​量以及它如何調節這些肌肉的活動蛋白質透過一種叫做乙醯化的化學反應,”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營養、運動和運動系副教授、共同通訊作者 Morten Hostrup 說。當小分子組的一個成員乙醯化與其他分子結合時會發生乙醯化,並會影響蛋白質的行為

在他們的研究中,該團隊招募了八名健康、未經訓練的男性志願者來完成為期五週的高強度自行車訓練。男性每週鍛煉 3 次,以超過最大心率 90% 的目標速率完成四分鐘的騎行,然後休息兩分鐘。他們每次鍛鍊重複這種模式四到五次。

使用一種稱為質譜分析的技術,該團隊分析了在研究之前和完成訓練之後從參與者大腿採集的組織樣本中 3,168 種蛋白質組成的變化。他們還檢查了與 464 種乙醯化(acetylation)蛋白質上的 1,263 個離氨酸乙醯位點有關的變化。

他們的分析顯示用於構建粒線體的蛋白質的產量增加,粒線體在細胞中產生能量,以及與肌肉收縮相關的蛋白質。該團隊還確定了參與細胞能量產生的粒腺體蛋白質和酶的乙醯化化增加。此外,他們觀察到降低骨骼肌鈣敏感性的蛋白質數量的變化,這對肌肉收縮至關重要

結果證實了運動後骨骼肌蛋白發生的一些眾所周知的變化,並確定了新的變化。例如,鈣敏感性降低可以解釋為什麼運動員疲勞後肌肉收縮更難發生這項工作還發現,運動引起的乙醯化調節蛋白質的變化可能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

“使用最先進的蛋白質組學技術,我們的研究提供了關於骨骼肌如何適應運動訓練的新資訊,包括識別新的運動調節蛋白和乙醯化,”共同通訊作者 Atul Deshmukh 總結道。哥本哈根大學諾和諾德基金會基礎代謝研究中心教授。“我們希望我們的工作能激發對運動如何幫助改善人類代謝健康的進一步研究。”

鄭醫師補充:

高強度間歇運動(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一直是重量訓練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對於提高新陳代謝及幫助體重控制有莫大的助益,但身體是如何透過HIIT來提高代謝率的確實機制,鮮少有研究來實際探討,這項研究是絕佳的示範說明,鼓勵大家經常透過HIIT來幫助身體提高代謝率,幫助體重控制維持。

參考文獻:

 

  1. Ben Stocks, Anders Krogh Lemminger, Morten Hostrup, Alba Gonzalez-Franquesa, Jeppe Kjærgaard Larsen, Julia Prats Quesada, Martin Thomassen, Brian Tate Weinert, Jens Bangsbo, Atul Shahaji Deshmukh.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remodels the proteome and acetylome of human skeletal muscleeLife, 2022; 11 DOI: 10.7554/eLife.6980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