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科診斷中,有一個診斷叫身體畸形性疾患,英文原名為BODY DYSMORPHIC DISORDER,要符合這診斷標準的關鍵在於:當事人過份關注於自己感覺到有缺陷的身體外觀,而且因為這樣的過份關注已經影響到當事人的職業、社交或其他功能。當然一旦產生這些情形,容易合併有焦慮或憂鬱甚至不敢出門的狀況,有自殺想法的人,據統計約佔八成左右,據估計大約佔總人口1-2%的人有這樣的困擾。


如果說到原因,目前還未有確切的證據,一般醫師相信這是由生理、心理及環境所造成的影響,過去有些研究發現童年有受虐經驗的人,容易有此困擾,有興趣深究的人,不妨去找這篇研究文章:


Didie, E.R., Tortolani, C.C., Pope, C.G, Menard, W., Fay, C., & Phillips, K.A. (2006). Childhood abuse and neglect in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Child Abuse & Neglect, 30, 1105-1115


大部分有此困擾的人,開始於青春期或成人早期,所以若有青少年或年輕人就積極想整型,要注意是否有此狀況。根據Dr. Katharine Philips對五百個有此困擾的人做過調查,當事人最不滿意自己的身體部位,前三名分別是皮膚(73%)、頭髮(56%)及鼻子(37%),第四名是腳趾(36%)。一般若被醫師診斷有此問題的人,容易被開立SSRI,也就是選擇性的血清素回收抑制劑,然而除了無直接證據證明當事人的確是因為腦部缺乏血清素以外,另外在Dr. Katharine Philips的研究也發現,許多有此困擾的人,服用SSRI反而更糟,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相關資料來瞭解:


Phillips, K. A. (1996). The broken mirror 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p162–164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過去有些核磁共振掃瞄發現:有此困擾的人,其腦部影像異常類似強迫症,然而,這並非成立此診斷的客觀依據,而且如果有醫師告知當事人是因為某大腦區域出問題,我認為當事人應該請醫師提出客觀的影像學檢查結果來證實這個說法,否則,就只是一種臆測,真正的科學或醫學,必須有客觀的證據來佐證。精神科的診斷常讓人有一種錯覺:把生活每一種問題,重新定義為一種疾病,想要瞭解愛整型的人,其背後原因到底為何,第一步,我建議就是不要急著給當事人貼上診斷的標籤。


我認為,這個診斷只是一種結果與現象,目前還無法從任何直接的科學證據來證明是哪部分異常所導致,倒是上文提到過,兒時有受虐經驗的人,容易產生自我否定及自信心不足,這與心靈的負荷非常有關。所以,建議有此困擾想真正獲得改善的人,應尋求有效的心靈技術,幫助自己去除心靈的負荷,找到過去的壓力事件源頭,改變自我認知,才是根本解決之道。這裡談到的有效的心靈技術,並非是認知行為療法,請大家留意。更重要的,自己有些困擾,不要給自己隨意貼上精神科診斷而貿然服藥,否則只會真正的改善越來越複雜。


如果以功能性醫學觀點來看,最好先瞭解當事人的飲食、營養、荷爾蒙、過敏、腸道功能等身體功能失衡等相關問題而造成精神狀況?或者是否有重金屬過量或者其他負擔引發等等,當然功能性醫學也建議,在身體處理之餘,也應注意是否有兒時創傷或生活壓力來源的處理。最近,國內有出版社準備出版美國功能性醫學名醫馬克希曼醫師的Ultramind Solution的中譯版,內容相當豐富且實用,想要對功能性醫學如何處理精神狀況有清楚概念的話,不妨留意這本書的出版時程。


「愛整型」是病! 醫生:腦部出問題

更新日期:2009/08/05 16:45 侯力元

愛美是天性嗎?署立新竹醫院精神科醫生發現,有病患太在意自己身體的小細節,不只一再整形都不滿意,還因為太在意外貌影響生活和工作,檢查後才知道,可能是腦部的「海馬迴」出問題,才會讓患者有異常反應,一直想要改變容貌。



賣力拉耳朵,希望耳垂能再長一點,從事餐飲服務業的古先生,常覺得自己耳垂小,羞於見人。患者:「耳垂不夠長。」記者:「那你會不喜歡自己這樣?」患者:「如果長一點當然好呀!」


患者:「臉太瘦,肩膀太小,拚命的吃還有運動,可是就是沒有辦法讓臉比較豐腴、比較好看。」


臉太小、肩膀太窄,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外型,卻苦惱著許小姐,她甚至卯起來吃東西、運動,希望改善自己的樣貌。但醫生卻發現,有人因為太在意自己的外貌,每天茶不思,飯不想,影響生活工作,甚至拚命想整形,但一整再整,醫生說,其實這些都是精神疾病。醫生:「注意力都會集中在身體的小瑕疵,導致於會影響到他的情緒,甚至會產生一些憂鬱症。」


太在意身體的小瑕疵,怎麼整都不滿意,醫生說,就是腦部的「海馬迴」出現問題。醫生:「經過多次整形之後,依然不滿意自己的外型,還是不斷第在接受整形手術,所以是有人這麼指稱,麥可傑克森是有罹患這方面的問題。」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英新流感病童半數吃克流感有副作用


中廣 更新日期:2009/08/02 15:35



英國一項調查發現,吃克流感的孩童有超過一半出現噁心、失眠、噩夢等嚴重副作用。



英國健康保護局說,今年年初,英國出現新流感病例,不少學童由於有同學感染,開始服用克流感預防。他們從三所倫敦的小學和一所西南部小學收集到的報告顯示,孩童吃下克流感以後最容易出現的副作用是噁心,排第二的是胃痛,第三是失眠。有百分之四十的孩子有噁心、嘔吐、腹瀉、胃痛和抽筋等副作用。有五分之一的孩子則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思路不清、失眠、目眩等症狀。



英國衛生部則替克流感背書。健保局的唐納森博士說,克流感的副作用多半並不嚴重。不論是噁心或是胃痛跟新流感比較起來都不算嚴重。


最近新流感已經在國內蔓延開來,而健保也針對確診個案,開放克流感的使用。然而最近英國針對服用克流感的病童,展開副作用的統計與調查發現:近半數的兒童出現副作用,最多是噁心、胃痛、失眠等等,在日本甚至有零星個案,出現自殺行為,所以,許多國家也要求藥商加註相關警語,FDA甚至提醒大家可能會出現一些精神狀況包含譫妄、妄想、精神病發、自殺及自殘等等行為,故提醒大家留意。相關資訊可參考FDA之前所發表的相關警語:


 PEDIATRIC ADVISORY COMMITTEE BRIEFING DOCUMENT FOR TAMIFLU





... The objective of the MarketScan Database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Tamiflu
on the risk of psychiatric event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by Thomson. Psychiatric
events were defined as delirium, delusions, psychosis, suicide, and self ...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新研究:壓力使老鼠變成習慣性動物

更新日期:2009/07/31 19:35 簡長盛

(法新社芝加哥30日電) 今天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長期壓力會使老鼠大腦重組,而成為習慣性動物。牠們承受壓力時,會不斷重覆行為,卻不願改變行為,以求獲得獎賞。



長期壓力已顯示會藉著釋出足以影響大腦的荷爾蒙,來左右老鼠的行為和記憶。



葡萄牙的研究人員將老鼠分成不同組別,然後進行一連串實驗,來研究壓力究竟如何影響行為之前的種種決定。其中一項實驗是,老鼠被教導必須壓下槓桿,才能獲得糖果或其他獎品。



結果發現,承受壓力的老鼠,就算不再能得到獎品,還是會繼續壓下同一個槓桿。這與對照組的正常老鼠,是不同的。



研究人員曾在21天期間內,對實驗組老鼠施以不可預測的壓力誘導因素。檢視這些老鼠的大腦時,發現大腦中影響決定過程的2個區域已經萎縮,也就是邊緣皮質和背側紋狀體。



而大腦中左右習慣養成的第3個區域,則出現擴大現象。(譯者:中央社簡長盛)


 


最近葡萄牙的研究人員,針對老鼠做了項壓力與習慣是否相關的實驗。他們發現:長期壓力,會影響老鼠的大腦荷爾蒙,讓老鼠大腦習慣養成的第三區域擴大,相對地,影響決定的第二區域則萎縮,也就是邊緣皮質和背側紋狀體的區域功能退化。


結果就是當它們再度承受壓力時,會不斷重複行為,以獲得獎賞,但不管獎賞是否會出現,它們仍會繼續原來的行為模式,與那些沒有承受壓力的對照組老鼠表現,完全不同。


我發現在精神科門診時,許多人因為壓力導致的失眠,開始服用安眠藥物來助眠,導致類似上述實驗的結果,也就是他們會養成睡前服用安眠藥才能睡的狀況,即便是藥效越來越差,或者減藥的劑量,以減到不具療效的劑量,他們仍堅持非藥不可。


解決辦法:除了瞭解壓力來源,知道如何因應與面對,同時考慮以取代性的營養品,來幫助他們身心不適狀況穩定以外,還可以利用運動來刺激腦幹,幫助避開大腦的消極因應中心,重啟新的大腦迴路,也改變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建立新而健康的平衡,重建自信,不再為原本的壓力模式的制式行為反應所控制。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口咽癌激增 口交害的


中時 更新日期:2009/08/01 02:58 潘勛/綜合報導



中國時報【潘勛/綜合報導】



美國醫學界日前表示,性行為改變,口交盛行,導致美國過去廿年中,因「人類乳突病毒」(HPV)而罹患口咽癌的病例激增;專家憂心這類癌症將大規模傳染,變成美國的風土病。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七月廿九日發表相關訊息。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胸腔部門主任李普曼表示,HPV透過口交而傳布,感染機率大增,口咽癌病例迅速增加之因大致便是如此。



專家對廿年前儲存的口咽腫瘤組織進行研究,顯示約二成呈HPV陽性;而如今據估計有六成的口咽癌病患感染HPV。李普曼表示,口咽癌呈HPV陽性的比率,比廿年前高出很多。吸菸及酗酒原本被視為口咽癌的主要元凶,但現已非如此,口交才是。



「美國癌症學會」醫學長布勞利表示,現今診斷出罹患口咽癌病例中,多達半數顯然是感染HPV所致。過去廿年性行為改變,尤其是口交盛行,因此頭部及頸部癌症比率大增,且與其他癌症比率增加也不無關係。布勞利指出感染HPV也是食道癌危險因子。


 


前一陣子,我因為有一位朋友罹患口咽部的鱗狀細胞癌,所以向和信的放射腫瘤科鄭醫師請教其預後,鄭醫師除了讓我知道這種癌症治癒率高以外(五年存活率高達七成以上),也提到吸煙、酗酒及不正常的生活飲食,是導致口咽癌的危險因子以外,他也提到因為不安全的性行為(口交)越來越多,導致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感染率增加,也是危險因子之一,因此,有醫師在討論HPV病毒的疫苗,主張不能只有讓女性來打,預防子宮頸癌而已,男性也需要,最主要就是現在不安全的性行為頻率越來越高,也增加HPV感染導致口咽癌的發生機會。這種論調的確讓人印象深刻,但其背後的研究結果,讓人不得不正視。


當然,最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避免危險的性行為,印度成道大師奧修,在對他的弟子及大眾呼籲關於性行為的注意事項時,也曾強調過,他認為從事危險的性行為(包含口交),會讓當事人無法保護自己而陷入危險,以目前的醫學研究來說,的確言之成理。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綠茶兒茶素 治流感有療效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8/01 04:09



〔編譯鄭曉蘭/綜合報導〕日本大阪大學與橫濱市衛生研究所組成的研究小組,成功研發出將綠茶兒茶素運用於流行性感冒新藥的技術。該技術療效為感冒藥「克流感」的一百倍,目前已確認對於季節性流感以及禽流感具有療效,同時也可能對治療H1N1新流感有所助益。



日本「朝日新聞」七月三十一日報導,新技術運用綠茶兒茶素的一種「沒食子酸酯化兒茶素」(EGCG,簡稱益多酚)。以往的研究便指出,益多酚能夠抑制病毒活動,不過若直接飲用,益多酚就會在體內遭到分解喪失功效。



日本的研究小組於是利用特殊技術,對益多酚進行加工處理,使其不會在體內遭到分解。研究人員進一步將加工益多酚混入季節性流感以及禽流感病毒中,同時加到狗兒的腎臟細胞中,調查病毒感染力。



結果發現,加工益多酚能以「克流感」一百倍的效率,抑制感染。研究人員指出,加工益多酚可防止病毒入侵細胞,即便入侵,病毒基因也不會增殖。該技術目前已提出專利申請,預計以該技術製成的治療藥物、口罩等商品將在數年內問世。


 


不知這種不會被人體破壞的益多酚會在何時上市,造福人類健康?


提醒大家,直接食用或服用綠茶或綠茶粉,效果不佳,因為益多酚會被破壞,起不了作用。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家用殺蟲劑與兒童白血病有關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09/07/30 15:50 王黛麗







(法新社華盛頓29日電) 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University)倫巴狄綜合癌症中心(Lombardi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兒童白血病患者尿液中含高濃度家用殺蟲劑成分。



領導這項研究的研究員索丁(Offie Soldin)說:「在我們研究中,我們將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 leukemia)兒童與他們母親的尿樣,拿來與健康兒童與其母親尿樣作比較。」



該中心流行病學專家索丁說:「我們發現,罹癌兒童與其母親尿樣,含高濃度家用殺蟲劑。」這篇報告刊登在8月號「藥物治療監測」(Therapeutic DrugMonitoring)雜誌上。



她說:「我們不應假設殺蟲劑致癌,但我們的研究結果無疑支持,需要在這塊領域作更有力研究。」



該研究從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就41對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兒童及其母親,以及41對健康兒童與他們的母親進行研究。



參與研究者中半數以上尿樣內含殺蟲劑,但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兒童的尿樣,diethylthiophosphate(DETP)與diethlydithiophosphate(DEDTP)這2種代謝物含量較高。(譯者:中央社王黛麗)


 


 


謹提供此研究報告,提醒大家正視環境污染,可能會對下一代之健康的所造成的深遠影響。


說到環境污染,我們最好先瞭解一個名詞:BIOACCUMULATION,這是只在體內吸收儲存的物質大於排出的結果,這些物質大都儲存於身體的脂肪組織,一些容易累積的物質,不外乎是脂溶性的物質,例如甲基汞、四乙基鉛及DDT等等。比較特別的原子彈爆炸後的落塵中有鍶-90,半衰期長達28.8年,在體內造成長時間的負面影響,且其化學活性類似鈣在作用,故容易造成骨質疏鬆。


最近最近美國的研究學者針對罹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童及他們的母親做尿液檢測發現:他們尿液中的殺蟲劑代謝物濃度較沒有罹患此症的兒童或母親來的高。因此,研究人員提醒:殺蟲劑在體內殘留濃度高,對兒童可能造成的罹癌的機會增加。


如果以功能性醫學的角度來看,身體罹癌是一種結果,一定是身體許多環節或系統出了問題,例如基因、環境、營養、身體受污染的程度甚至心理壓力等等,各種因素交錯影響,最終導致疾病成形。所以,不管在預防或者幫助身體回復應有的功能,各方面都應該做評估及處理。以功能性醫學的角度,有可能母親在懷孕之前,體內即累積過量的殺蟲劑,經由母親體內的血液交換,讓胎兒開始接觸與累積,以致於小孩生下來,體內就含有一定劑量以上的殺蟲劑殘留,影響身體的自然運作。所以,想懷孕的準媽媽們,除了要減少這些可能影響身體的物質使用以外,若能進一步透過有效的排毒程式,幫助身體排除殘留的毒素污染,必然能讓胎兒接觸這些可能致癌的物質機會大減,進而避免罹癌的可能性。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雙酚A 列第四類毒化物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7/31 04:09







〔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環保署認定嬰兒奶瓶、運動水壺等塑膠容器材質中常見成分雙酚A(Bisphenol A,BPA),會干擾動物體內的內分泌,為具有環境荷爾蒙特性化學物質,今天正式公告雙酚A為第四類毒化物,廠商不僅進口要申報,衛生單位也須配合訂定食品容器殘留檢驗標準。



雙酚A又名二酚基丙烷,具有質輕、透明性佳、耐衝擊性、可耐熱等特性,主要用於生產聚碳酸酯塑化產品(簡稱PC),包括奶瓶、兒童玩具、運動水壺、可微波的食品容器、電機設備、運動頭盔、汽車零件、眼鏡鏡片等,屬於常見的化工原料。



目前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將毒化物分為一至四類,第四類定義為:「化學物質有污染環境或危害人體健康之虞者。」環保署毒管處長袁紹英表示,業者須自九十九年一月一日起申報毒理相關資料、運作紀錄及釋放量,自一百年一月一日起定期申報運作量、釋放量及災害事故緊急通報,讓環保署掌握雙酚A去向。



世界各國對雙酚A管制都日趨嚴格,日本環境省將雙酚A列入疑似內分泌擾亂作用化學物質名單;美國規定雙酚A製造商、輸入商及加工者,需提送健康與安全研究資料,並訂定五十 mg/kg/day作為參考劑量,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也以此作為食物容器釋出量標準。



歐盟規定塑膠容器釋放出雙酚A的管制標準為三十ppb,每人每天可接受攝入量為五十μg/kg。加拿大兩年前開始評估雙酚A危害風險,已禁止有關嬰兒奶瓶進口、販賣及廣告行為,成為第一個明定雙酚A禁止於嬰兒奶瓶使用的國家。



消基會秘書長吳家誠呼籲政府機關要求廠商將雙酚A標示出來,民眾才能安心。


 


這種在1891年就發現的環境污染物,且在1930年代就確認它會干擾人的生殖系統,讓我們先來看看它長什麼樣子。



一個苯環鍵結一個氫氧根(-OH)就是酚的結構式,對稱兩個酚故稱雙酚,由於帶兩個甲烷,又稱為二酚基丙烷2,2雙對酚甲烷或酚甲烷。儘管早在1930年代就被懷疑這會影響動物的生殖系統,但一直到1997年,有一則關於實驗室動物在低劑量的雙酚A所導致的負面影響,才陸續有超過一百個國家針對這種化合物,提出嚴正的警告。


實驗證實,除了影響生殖系統以外,還會影響發育、致癌及可能的神經系統的毒性。最近也有研究發現,它也可能導致肥胖,因為它會引發脂肪細胞的活動。在致癌的研究中,比較確定的是乳癌。在2007年,有三十八位專家在美國國家健康局所召開的專家諮詢會議中,對於雙酚A提出一致的聲明:若人類暴露的平均值超過在實驗室動物會因雙酚A受害的濃度,他們擔心對胎兒及嬰兒的大腦及行為有影響。另外,在2008年由美國國家毒物學計畫(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提出的報告也同意這些專家的見解,而且這份報告也提出胎兒、嬰兒及兒童們,在目前人類的暴露量下,女性容易導致性早熟,男性會影響到前列腺功能。至於畸胎、體重減輕甚至致死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這方面的疑慮。

加拿大是目前唯一的國家,立法全面禁止雙酚A的產品,其他先進國家則是立法訂定暴露量及每日最高暴露量及容器最高釋出量。每人每天最高暴露量為50微克/每公斤,超過這個限制量,容易影響到記憶力、學習及心情。在2009年,在一個內分泌學會的年會中,也有研究報告指出雙酚A能夠影響女性的心臟系統,也能導致老鼠的DNA永久的傷害。與會的專家也提醒,目前人們正由不同的未知管道大量接觸這種環境荷爾蒙污染。





在2009年,刊登於環境研究(Environmental Research)期刊的最新韓國研究發現:雙酚A的暴露將會增加停經婦女身體的氧化壓力及發炎反應。有興趣的人,不妨參考: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_ob=ArticleURL&_udi=B6WDS-4WBR6KD-6&_user=10&_rdoc=1&_fmt=&_orig=search&_sort=d&_docanchor=&view=c&_acct=C000050221&_version=1&_urlVersion=0&_userid=10&md5=74ff5d886e36ac12bcfd282c199d3aa7


所以,對於環境荷爾蒙,應該儘量避免接觸及暴露,尤其現在許多奶瓶及運動水壺等塑膠容器,都容易讓雙酚A釋出,最好是能慎選相關產品,遠離雙酚A的危害。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高耗氧運動好處多 可降罹癌機率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09/07/28 12:50 陳 蓉


(法新社巴黎28日電) 根據今天公布的研究顯示,男性常進行能使心跳加快的高耗氧運動,可以降低罹患癌症的機率。



這項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of Sports Medicine)刊出的研究報告指出,降低罹癌風險重要因素是進行高耗氧量運動。



芬蘭庫奧皮奧(Kuopio)和奧盧(Oulu)大學研究團隊對年齡在42至61歲間、2560名無癌症病史的男性,進行以12個月為週期的休閒體能運動研究。



經過平均16年後續追蹤,研究對象中有181人死於癌症,多數是胃、腸、肺、前列腺及腦癌。



科學家使用運動強度量表發現,和較不運動的男性相比,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的男性罹癌機率降低一半。這個量表在於測量耗氧量新陳代謝單位。



研究發現,罹癌機率降最多是腸胃癌及肺癌,且即使將年齡、飲酒、吸菸、體重等因素考慮再內也是如此。



研究者提出結論:「應適量進行高強度休閒體能運動,才能達到有效降低整體癌症死亡率的效益。」(譯者:中央社陳蓉)


 


到底什麼是高耗氧運動,基本上是有氧運動,而且心跳要增加到一定速率以上,才算是有效。一個人的每分鐘心跳率會隨著運動的強度提高而增加,因此可透過心跳率的次數來掌握運動的強度。但是,除非經由醫生檢測,才能得到正確的數值。因此,經過專家的研究,經由下列簡單的公式便能估算出最大心跳率,有助於瞭解與應用最大心跳率。


最大心跳率=220-年齡


想瞭解自己運動時,心跳是否有達到最高心跳率,也可以自行去購買心跳測量的儀器(大都是做成手錶形式)。


建議大家不妨參考體適能運動:


「體適能」翻譯自英文(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可定義為指個人能力除了足以勝任日常工作外,還有餘力享受休閒,及能夠應付突如其來的變化及壓力之身體適能力,體適體之字面解釋為身體適應外界環境之能力。


健康適能五種條件




  1. 心肺耐力適能──心肺循環系統攜氧及養料到肌肉的能力。
  2. 肌力適能──肌肉或肌群的最大力量。
  3. 機耐力適能──肌肉或肌群能重複活動的次數。
  4. 柔軟性適能──肌肉周圍組織及關節可活動的範圍。
  5. 身體組態──脂肪百分比、腰臀比例、體塊指數(Body Mass Index,BMI)。

可以增進體適能的運動很多諸如快走(Brisk Walking)、慢跑(Jogging)、騎固定式腳踏車(Stationary Cycling)、跳繩(Rope Jumping)以及有氧舞蹈(Aerobic Dance)等都是很受推薦的有氧運動,特別在改善心肺循環適能方面效果卓著。


過去也有針對馬拉松選手的研究發現:馬拉松選手幾乎很少罹癌,種種研究都告訴我們,想要減少罹癌的機會還是多撥點時間做運動吧!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離婚嗎?為了健康再考慮一下吧!


中廣 更新日期:2009/07/28 17:05



美國研究發現,離婚或是喪偶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即使是後來又找到伴侶,但是傷害卻會跟著人一輩子。



美國芝加哥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分析了八千多個五十一到六十一歲,男男女女的生理狀況。



結果發現,再婚或是離婚的人身體狀況都比從沒離過婚的人差很多。孤單老人比有伴老人出現行動問題的人多了一成二,有憂鬱問題的人多了一成三。



芝加哥大學社會學教授魏特說,離婚或是喪偶對一個人的影響經常長達好幾個月甚至幾年。這種壓力會破壞人的循環系統。他說,無論是處理離婚或是處理伴侶後事的這段時間,多數人都暫時自暴自棄,不運動,吃不好也睡不好。時間久了,長久的傷害就造成了。


 


最近美國研究發現:離婚或者喪偶的人,健康狀況都明顯比沒有離過婚的人來的更糟,主要是離婚與喪偶,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蠻有壓力的一件事。


在1967年,在美國有兩位醫師(Thomas Holmes 以及Richard Rahe),他們檢視了五千份醫療記錄,嘗試要找出生活的壓力事件可能會導致疾病的關連,結果發現配偶死亡,壓力指數是100,離婚,壓力指數是73,高居前兩名。分居是第三名,壓力指數也高達65,顯而易見,婚姻有狀況或者喪偶,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都是壓力大到容易生病的事件。


穩定及品質良好的婚姻關係,能夠減少許多壓力及生病的機會,所以所有未婚及結婚的人,應該瞭解婚姻的本質及經營之道,勿讓婚姻殺手來破壞婚姻,導致自己及配偶甚至家人承受更多壓力而影響身心健康。有興趣的人不妨參閱由美國知名人道主義作家羅恩‧賀伯特先生所著的婚姻一書,就會瞭解真正婚姻的經營之道,完全操之在己。可惜,很多人並不瞭解婚姻的本質即破壞由來,即便再婚,也是重蹈覆轍,實令人感到可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麥可傑克森是服用醫師開立的藥物致死


中廣 更新日期:2009/07/28 10:05



一位熟悉麥可傑克森死亡案調查的警方人士透露,警方研判,麥可傑克森是服用了他私人醫生莫瑞開給他的藥物致死,如果證明屬實,莫瑞醫生將吃上殺人罪。(夏明珠報導)



一位匿名的調查人員向美聯社透露,麥可傑克森有失眠的問題,經常得靠一種名叫名叫異丙酚的藥來入睡,異丙酚是強力麻醉劑,當成安眠藥使用,無異是用牛刀來殺雞,據透露,麥可傑克森猝死的前一個晚上,他的私人醫生莫瑞才開過這種藥給麥可



早先的報導都把麥可可能是藥物奪命的焦點放在另一種麻醉藥(得普利麻)上,因為檢警在命案現場搜到(得普利麻)。不過最新的消息透露,奪走天王性命的可能是異丙酚。



異丙酚有抑制呼吸、減緩心跳以及降低血壓等副作用,它和(得普利麻)一樣,是嚴格管制藥品,只准在醫院使用,依照藥物說明,病患在施打異丙酚之後,醫護人員必須持續密切的觀察,若有必要,隨時要給予氧氣以及呼吸輔助設備。



據報導,麥可長期失眠,不只要靠麻醉藥入睡,還要持續注射點滴以維持睡眠狀態,他簡直就把麻醉藥當成了睡眠控制機,醫生會在他交代的起床時間前,拔掉點滴,一定時間之後,他就會醒來。



麥可傑克森驗屍報告中的毒物檢驗部分,結果還沒有公佈。據透露,麥可的私人醫生莫瑞,已經被警方列入殺人案的偵查對象。


 


Propofol 異丙酚是一種短效的、靜脈注射鎮靜性藥物,通常是拿來做為成人及全身麻醉的誘導物質,或者是在插管、作檢查時,預防患者躁動不安時可能會使用的藥物,有些牙科手術也可能被用上。經過異丙酚來幫助麻醉的患者,清醒時通常很快,也比較不會難醒。由於異丙酚可能同時有鎮靜與安眠的效果,一些麻醉科醫師會把它和一些鴉片類像是FANTANYL的藥物加在一起讓患者使用,獸醫手術也常用此類藥物。


此藥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低血壓(主要是造成血管擴張)以及暫時性的呼吸停止,此外,在小一點的靜脈注射此藥時,容易引發疼痛,所以有些醫師在注射之前,會先用一些局部麻醉劑像是LIDCAINE來預防。接受此藥注射時,每個人反應不盡相同,有時很少的劑量也會讓患者進入深沈麻醉的狀態。比較少但嚴重的副作用是肌肉張力異常(Dystonia)。這是一種持續性的肌肉收縮,常會導致肢體的扭曲或肌肉重複的動作,病患肌肉無法隨意放鬆,常造成生硬或異常的姿勢。一開始是先從單一肌肉或一群肌肉開始,最後可能進展到全身。病患起先在休息狀態是沒有症兆的,只有在運動隨意肌時會有症狀產生,隨著時間的進展,可能連休息狀態,肌肉也會有顫動的現象或異常的姿勢出現。此外,輕微的肌痙攣現象還蠻常見的。
 


另一個少見但嚴重的副作用是異丙酚注射症候群,這可能會致命的藥物代謝異常的狀況,常發生在一些病危的患者,他們除了長期接受高劑量的異丙酚注射,還合併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及(或者)類固醇的注射。麥可傑克森若長期服用及合併其他藥物的注射,可能引發體內藥物的代謝異常,而容易發生類似異丙酚注射症候群的致命危險。相關研究期刊,可以參考: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0lnxw81k92ahbv99/ 

由於注射此藥,容易產生輕微的欣快感、性幻覺及去抑制作用(如同酒精會把平常的壓抑拿掉),所以有些人會拿來做為當毒品濫用取樂,不過這種藥物對一般人來說,並不容易取得。


目前還未確定麥可傑克森的死因,但據報導,他的私人醫師在他猝死的前一天晚上,曾幫他注射此藥物。真正死因是否直接由此藥引發,還需確切的解剖驗屍報告,不過對一個長期依賴各種藥物的人來說,最後使用的藥物(若沒有過量),我認為往往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尤其是長期藥物的使用,這些藥物是會累積於體內(大部分是脂肪組織),造成身體狀況不穩而導致身心不適,一般人及醫師往往再尋求藥物來抑制,惡性循環般的下降螺旋就產生了。這是現代醫療容易產生的狀況,提醒大家注意。根本解決之道,我認為最好避免長期以多重藥物的使用來穩定身體狀況,同時配合有效的排毒程式,有效去除累積於身體殘留的藥物及其他毒素殘留,幫助身體恢復原本機能與功能,才是根本健康之道。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麥可傑克森死因幾乎肯定是他殺


中廣 更新日期:2009/07/26 08:05



來自執法部門的消息透露,洛杉磯法醫中心將在本周公佈(麥可傑克森)的驗屍報告結果,這位流行天王的死因「幾乎肯定」是他殺。



TMZ網站報導,洛杉磯法醫中心驗屍官將收到毒理學報告,最後的驗屍結果會在本周公佈,目前為止,根據報告草案,幾乎可以肯定為他殺,自然死亡、意外死亡、意外用藥過量和自殺都已被排除在外。



美國緝毒署和洛杉磯警方已經搜查了麥可的私人醫生(莫瑞)位於休士頓的診所。據知情人透露,警方已有重要的證據證明,是芬他命造成麥可心臟停止。


 


讓我們先瞭解芬他命到底是何種藥物,一般這會被拿來當作食慾抑制劑,因為它跟安非他命的結構類似,所以安非他命有的食慾抑制作用,芬他命也有。目前在國內,並沒有核准芬他命的使用,許多從國外私自帶入的減肥藥,容易含此成分,所以吃來路不明的減肥藥有潛在的風險。


 


進入標準尺寸的圖片



上面是芬他命的化學結構式,下面是安非他命的結構式,兩者化學結構式相當接近,在此列出來供大家參考。


芬他命在1959年就上市,關於這個藥物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在1997年,有24個人使用含芬他命減肥藥 Fen-Phen 出現心臟辦膜問題,因此製造廠商在FDA的要求下,把產品下架,但在美國,仍能以管制藥品(單一成分)經由醫師處方取得。


藥理作用來說,它可以作用在腦部的下視丘產生正腎上腺素,這可以讓身體啟動危險模式,也就是以戰或逃的狀態而抑制食慾。此外,也可以在腦外刺激腎上腺素的產生去消耗儲存的脂肪。FDA建議此藥不得長期使用,最多以十二週為限。


芬他命的副作用與其他中樞神經興奮劑的副作用類似,最常見的就是失眠、血壓上生、焦慮不安、緊張、口乾、視力模糊、胃酸逆流、心律不整、心悸、噁心、嘔吐、胃痛、甚至精神病發作。此外,如同安非他命一般,它也會導致心理及生理的依賴。過去我在醫學中心受訓時,也有其他科患者因為長期服用國外減肥藥而產生依賴的會診,病患主訴甚至出現幻覺的狀況,當時檢視其減肥藥成分,即含有芬他命成分。


如果麥可傑克森長期服用許多藥物,又合併芬他命的使用,的確是蠻危險的一件事,致命可能性的確存在。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中國研究顯示優秀運動員四肢發達智商高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07/27 00:05



(中央社台北26日電)中國跳水皇后郭晶晶近日在2009羅馬世錦賽再創佳績,而中國科學院在「自然科學發展」雜誌發表一項研究結果顯示,郭晶晶的成功與她高智商有直接關係。



香港文匯報報導,運動員經常被形容為「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但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專家魏高峽採用核磁共振技術,對中國極具金牌優勢的跳水運動員進行大腦結構的探索性研究,發現優秀運動員不僅四肢發達,頭腦還很複雜。



研究選取13至17歲間、大陸國家健將級、平均訓練年限達到10年以上的優秀跳水運動員12名,男女各6人,同時選取在性別、年齡、體重、人數等嚴格匹配的中學生進行對照研究。



經過3年的研究發現,優秀跳水運動員的大腦結構與普通人確有不同,他們在雙側丘腦和左側運動前區上的灰質密度顯著高於普通人。



這說明,運動訓練不僅改變肌肉和動作,還改變大腦結構,運動員由於多年的技能訓練比一般人更具優勢,在與運動有關的大腦組織和結構上,運動員的大腦更複雜,這兩個區域的灰質密度增強意味著具有更強的運動能力。



魏高峽說,「外國早有研究表明,優秀運動員的智商最少是中等偏上。」



另據大陸媒體報導,廣東專家以中國足球為例,指出中國足球之所以屢遭挫折可能與一些運動員空間智力低、定位能力和捕捉動作能力差有關。



遼寧體育官員說,「運動員如果頭腦簡單,根本不可能在殘酷的競爭中勝出。換言之,就是笨人登不上最高領獎台。」



金牌教練、有中國柔道教父之稱的劉永福表示,他在選才時最注重孩子聰不聰明。他說,「科學研究證明,如果一個人空間智能不發達,他就不可能在運動方面有突出的表現。所以,我們在選才時會充分考慮這個苗子的基礎智力。」980726



 


在運動改造大腦這本書的第一章,及針對一些中、小學的學生,提出運動可以改善學習能力的證據,在此舉出兩個明顯的統計研究提供大家參考:


在2001年,加州教育廳針對二十七萬九千名九年級學生作分析,他們發現,體能健康的學生考試的分數是體能不健康者的兩倍,在FitnessGram測驗(體適能測試)得滿分六分的人,在史丹佛成就測驗裡的數學百分位數是平均67,英文百分位數是平均是四十五;相對地,體適能測驗只得到一分的學生:他們的數學百分位數平均是35,英文百分位數平均是21。


2004年,一組由運動家、小兒科等領域十三位知名專家共同組成的團隊,針對八百五十件關於體能活動隊學童影響的研究報告進行大規模的回顧,這些研究大多針對每週三到五次,每天三十到四十五分鐘溫和到激烈程度的運動效果作了衡量,而且觸及層面相當廣,包含肥胖、心肺功能、血壓、憂鬱、自我認知、骨質密度和學業表現等,根據結果之持有規律運動的學童,各項分數都比較高,故他們公開建議學童每天應該作一個小時或者更多)的溫和或激烈運動;特別是學業方面,也與上述加州的研究報告相符。此外,運動能對記憶、專注力和教室行為產生正面的效果,所以,想幫助孩童學習更專注,不妨從平常規律的運動來著手。


最近中國針對運動員的以核磁共振掃瞄來研究,他們發現成績好的運動員,大腦絕對比一般人發達。所以身體動起來,大腦亦能跟著動起來,因此對一些停不下的過動兒,運動是不靠藥物改善的重要一環,而且在運動過程中,大腦會自行產生所需的神經傳導物質,這跟藥物治療來比,除了可以增加自信、人際互動以外,更重要是沒有副作用。當然,相關的潛在體質最好能配合功能性醫學檢測做瞭解,針對檢測結果,予以飲食及營養補充建議,兩者都做到的話,及等於在正面的幫助(運動)及負面的減害一起進行,效果更快更好。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件越南蚊香驗出戴奧辛 環署籲勿使用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07/25 16:59







(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25日電)環保署今天下午召開記者會表示,抽測5件市售蚊香檢驗分析,發現2件由越南產製輸入的蚊香遭受戴奧辛污染,呼籲民眾暫時不要使用越南產製的蚊香。



環保署副署長張子敬表示,最新市售蚊香檢驗分析結果顯示,中台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自越南輸入的環境用藥「鱷魚無染料蚊香」(環署衛輸字第0661號,製造日期批號為98/03/14 01)與「新鱷魚淡煙蚊香-A」(環署衛輸字第0670號,製造日期批號為98/03/14 05),檢驗分析燃燒後,煙霧含有戴奧辛類有毒物質。



張子敬表示,進一步分析可能風險,發現民眾在密閉空間使用有逾越一般可接受程度,有影響健康之虞,已經要求廠商將上述2種蚊香由市場下架回收。980725


 


當我們談到戴奧辛,我們不是在談單一化學結構的污染物,所有的戴奧辛都是有毒物質,會積聚在人體及動物的體內。它是一種副產物,在工業上沒有用處,常見的化合物有四氯雙苯環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 TCDD)。大家可以參考它的化學結構式:



基本上有兩個苯環,中間有兩個氧鍵結起來的化學結構式,都是戴奧辛。


一般而言,最容易產生戴奧辛的地方就是焚化驢,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有機物質在含有氯的環境下燃燒,會產生少量的戴奧辛,其中氯可以是有機氯化物或是以離子的方式存在。燃燒聚氯乙烯PVC時或者經過氯漂白的紙或布在生產過程中,都容易產生戴奧辛,吸煙也會,主要是吸煙的煙紙都經氯漂白。


近日環保署發現某品牌的蚊香(特定產地),燃燒時竟然產生過量的戴奧辛,實在令人意外,而且這些產品已經在是流通一段時間了,也就是在不知不覺之間,戴奧辛已經經由蚊香吸入人體了。


那麼,究竟戴奧辛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呢?眾所周知,這是會累積於脂肪組織的致癌物質,人體脂肪組織內只要每單位累積濃度超過一萬億分之一,即會使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及肝腎受損等症狀,這些早已經研究調查證實,所以說戴奧辛是一種劇毒,一點也不為過。


過去在越戰期間,惡名昭彰的落葉劑,也是戴奧辛的一種,當時不僅造成當地居民的健康嚴重受損,還影響到河川,造成魚類突變,還有許多母親因此生下畸形兒,實在令人遺憾。除了越南居民之外,許多越戰美軍自己也深受其害,累積於體內的戴奧辛,造成他們長期頭痛、肝功能受損,長氯痤瘡、記憶力不佳甚至不孕等等。


對這類戴奧辛中毒,在醫療上能改善的做法非常有限,曾有人針對這些在越戰期間受過落葉劑污染的退伍軍人,以排毒程式來幫助們去除身體殘留於脂肪的毒素,結果效果顯著,甚至有人因此恢復生育的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儘管當事人已經中毒多年,排毒程式依然可以幫助身體排除戴奧辛的影響而重啟身體正常功能。這個程式是由美國人道主義作家羅恩‧賀伯特先生所研發,主要是透過運動、烤箱及特殊營養補充的方式來幫助身體去除殘留毒素的危害,建議大家不妨多瞭解以及應用它來幫助排除環境污染所造成身體的負擔。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兩次藥量一次吃 精神病患差點「藥」命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7/22 04:09



記者余雪蘭/嘉市報導



一名48歲的女性精神疾患,服用醫師開給的抗精神病藥物,竟把一天上、下午各吃2顆(10毫克)的藥量一次吃完,引發「抗精神病藥物惡性症候群」,出現體溫升高、肌肉僵硬、意識不清等症狀,家人趕快把她送到署立嘉義醫院急診,差點「藥」命。



署立嘉義醫院加護病房主任林冠群表示,這名女性病患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日前擅自把2次的用藥一次吃完,家人並未注意,直到3天後,患者突然體溫升高、肌肉僵硬、意識不清,家人送急診,才發現她亂吃藥,引發「抗精神病藥物惡性症候群」。



林冠群說,「抗精神病藥物惡性症候群」通常是因為服用抗精神病藥劑量過多,會造成患者體溫升高、肌肉僵硬、意識不清等症狀,若未及時送醫診治,會引發休克致命,治療方式是停藥,給予大量點滴,若有嚴重肌肉僵硬,則給予藥物緩解。



據臨床報告,較常引起「抗精神病藥物惡性症候群」的藥物成分是haloperidol(易寧優錠)及fluphenazine(氟芬那辛),這位女性病患藥物成分為trifluoperazine(三氟倍拉辛)則較少見,主要是用藥過量所致。


 


所謂的抗精神病藥物惡性症候群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 (NMS),最早案例發現在1956年(開始有抗精神藥物上市的時候),這是一種神經性的疾病,主要原因大都是來自於抗精神藥物的反作用,最常見到的現象就是患者會出現肌肉僵硬、發燒、自主系統失調及意識不清等等。一般治療就是停藥,以保守支持療法,等患者身體恢復正常。


一般的理論認為,過量的抗精神藥物引發大腦某區域的多巴胺DOPAMINE受體被阻斷,因為這個區域corpus striatum與肌肉收縮有關,故會讓肌肉過度收縮而僵硬、產熱甚至發燒。影響區域,也伴隨大腦下地溫度調節中心,所以才會高燒不退。


在短時間內給予越大量的抗精神藥物,越有機會造成。對接受抗精神藥的人言,有千分之二的機會發生,對服用藥物來說,傳統的抗精神藥物機會較大,像是butyrophenones [尤其是 haloperidol], phenothiazines, thioxanthenes等等,治療時間大約要一個月左右。儘管發生率不高,而致死率一般估計約在10-15%左右,不過某些研究統計發現致死率高達76%,所以還是不能輕忽這種因為過量服用抗精神藥物可能引發的致命危險。


 關於多巴胺在體內的作用可以參考附圖:



圖上半部,主要在說明多巴胺的合成,經過細胞間隙(SYNAPSE)後和多巴胺受體結合,之後讓訊息傳遞到目標細胞。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線上諮詢若涉招攬 醫院將遭重罰


公視 更新日期:2009/07/23 22:15



不少民眾喜歡上網諮詢醫療問題,許多醫療院所也特地在網站開譬QA問答專區,幫助解惑,不過從八月開始,網路上問答區的內容只能提供一般健康諮詢,如果被查到有涉及宣傳或招攬顧客之嫌,像是保證最佳療效,歡迎前來體驗等字眼,衛生署就要開罰。



石崇良說,除了醫療院所網站上的廣告將會被規範,和醫療院所有相連的部落格,也包括在內。但如果醫療院所提供電子郵件,以一對一不公開的方式,回答民眾問題,就不在規範之內。不過本身自行開業,也經營網站的醫生認為,這反而讓醫生耗費更多心力在回覆一對一的信件。



這項針對醫療院所的醫療廣告管理辦法草案,衛生署將在下個月公告實施,如果被查到違規的醫療院所,最高可處25萬罰鍰,情節重大甚至可以勒令停業,吊銷執照。


 


因應未來法令限制,今後回答大家問題時,不管是以公開或者私密形式來提問,我的回覆都會以私密來回應。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但是大家有相關問題,還是可以儘量提問,不必擔心,因為只要問答不公開,不讓第三者看到,就沒有觸法問題。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