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K成癮 醫師:膀胱健康不保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07/08 00:05



(中央社記者陳君薇、梁君棣台北縣7日電)濫用K他命,不僅傷害腦部及中樞神經,台北縣立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吳政誠今天表示,K他命還可能導致膀胱出血性潰瘍而無法排尿,嚴重者還須洗腎。



吳政誠說,台灣近年來許多年輕病患因小便疼痛、頻尿、血尿等症狀求診,因與一般尿道發炎不同,追問之下,才發現長期使用K他命;病患大多數為20歲出頭的年輕人,年紀最小在國高中之間。



他指出,K他命的代謝物會刺激膀胱壁而發炎潰瘍,長時間下來導致膀胱纖維化而萎縮,因此病患會有頻尿、血尿等症狀;一旦膀胱纖維化,則成為無法回復的傷害。



同時,吳政誠說,一般下腹、小便疼痛,或頻尿、血尿等症狀常是因為尿道發炎,通常藥物治療一個星期會痊癒;有經驗的醫師在病患上門時除了觀察其穿著、言行,判斷有無可能使用K他命,若發現症狀超過1個星期沒好,或頻繁復發,或尿液檢驗中沒有感染細菌,則有可能是因施用K他命導致膀胱功能損壞。


 


在光能診所,我不時會接到戒毒中心的委託,為他們的學員做身體評估,因為戒毒中心提供的身體排毒,需要先確認身體狀況不能太糟。近年來,我發現安非他命及海洛因的個案想戒毒的人慢慢減少,倒是七、八成以上,都是為了要戒K(Ketamine)。我想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之前政府主管當局對K他命的管制變鬆,因此助長K他命的濫用,最近管制法令又趨嚴,然而傷害已經造成。


K他命是中樞神經抑制劑,故長期使用,必然會影響到大腦功能,除了造成上癮以外,很多人使用後,容易造成記憶力退化、失眠、易怒或者情緒不穩定、幻覺等等,也有一部份的人會造成腦部永遠的傷害。但這些症狀,大都會隨著K他命的戒除而很快消失,在臨床上,我們觀察到的:K他命對人最大的威脅,生理部分佔了大半。


我看到好幾個濫用K他命導致的泌尿系統疾患,除了小便疼痛、頻尿、血尿外,還有感覺腎臟(腰背部)疼痛,甚至有因此導致慢性腎衰竭,瀕臨洗腎的情形。還有一次,更叫人難過的是,一位使用K他命的患者,跟我在診間談了二十分鐘,之後請他到洗手間留尿準備送檢,我赫然發現他坐過的椅子有一大灘尿液,他卻渾然不覺,陪他過來的友人除了替他感到抱歉以外,我們更為他的狀況感到難過,畢竟他還三十歲不到啊!


關於拉K引發的泌尿道問題,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參考國外專業研究期刊的研究討論:


http://www.bmj.com/cgi/content/extract/336/7651/973


http://www.goldjournal.net/article/PIIS009042950700101X/abstract


此外,拉K的人,也經常會導致胃痛、嘔吐或者消化不良,但一般胃鏡檢查都看不出明顯異常,然而當事人就是感覺胃部不適。我認為這都是身體的警示作用,提醒當事人,身體排斥這種毒品,希望主人別再使用,否則還會繼續痛下去。


我常會在門診也常會問這些拉K成癮的人一個問題:當時為何會開始使用K他命,我發現有一個答案還蠻常聽到的:因為朋友告訴我拉K不會上癮。這是錯誤資料,鄭重提醒大家,K他命的使用是會上癮的。


K他命原本是一種麻醉劑,現在麻醉科仍在使用,主要藥效在於麻醉與止痛,對於一些小手術但須全身麻醉或者全身麻醉的藥效可能不足,而會追加的藥物,在手術房,K他命是以靜脈注射來給予,手術房恢復室,經常看到一些從麻藥中甦醒過來的患者,像是在做惡夢般大叫,那也是使用K他命的患者容易產生的解離現象。


目前推行的減害計畫,乃是針對海洛因上癮者使用的替代性藥物,如美沙酮等等,與K他命的戒除完全沒有關係。已經對K他命上癮的人,能靠自力戒除者當然最好,然而,還是有不少人根本辦不到。一般精神科或藥癮科提供的治療,不過是症狀控制,對戒癮的幫助非常有限。而且長期依賴精神科藥物來抑制癮頭,更容易造成對精神科藥物長期的依賴,讓根本的改善更困難。我祝福有K他命上癮的個案,都能早日將K他命戒除,重拾新生,唯一的有效戒毒方法,必須針對身體已經累積的毒素,利用有效的排毒程式及一系列生活改善技術來恢復自己對生活的面對能力,否則不易成功,相關資料歡迎備索。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憂鬱爸爸讓嬰兒腹絞痛


全國廣播 更新日期:2009/07/07 09:35



過去普遍認為若新手媽媽有產後憂鬱,則新生兒易受母親情緒影響進而產生腹絞痛,出現過度哭鬧的現象,所謂過度哭鬧是一週至少3天每天都哭上3小時之久。(榮莒苓編譯)



荷蘭兒童精神病科溫伯格醫生觀察7,600個新生兒和他們的雙親,推翻了這項說法,她發現大部分罹患腹絞痛的嬰兒都有個憂鬱的爸爸。



溫柏格醫生更進一步表示,並非新生兒的誕生造成父親憂鬱,因為這些爸爸早在嬰兒出生前就已罹患憂鬱症



該研究發表在七月的小兒科期刊。


 


看到最近荷蘭的觀察研究發現,容易腹絞痛的寶寶,其父親普遍存在有憂鬱的現象,而且研究認為在小寶寶初生之前,父親已經有憂鬱的現象,到底可能的原因何在?


如果以精神科觀點,會扯上血清素不夠,包括腸道也有血清素存在,也就是父親本身因為腦中血清素不足,產生憂鬱的現象,而其血清素不足的體質疑傳道寶寶,影響到腸胃蠕動不好,產生腹絞痛。感覺言之成理,但缺乏直接的實驗室數據,也就是至少要有父親及寶寶的血清素數值的參考,才能證實此類說法。而且,憂鬱父親的確定,大概只能透過一些簡單的量表,這些自成式量表,要檢出憂鬱,相當簡單,就像一般的憂鬱症篩檢,非常容易,但也隱藏另一層危險。


我認為應該作其他數據的分析,例如父親的年齡層分佈,因為許多中年憂鬱,其實與腎上腺功能不足有關,這是長期壓力導致,而且也有檢測可以做。至於腹絞痛,應該先排除是母親親自授乳或者喝牛奶引發的過敏現象,這些部分是功能性醫學的觀點。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嚇人!玩具含鉛超標逾百倍 恐傷智力


NOWnews 更新日期:2009/07/05 15:10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不少小朋友一拿到色彩鮮豔的玩具就往嘴裡送,但這些玩具可能都有含鉛量過高的危險!台北市議員潘懷宗從賣場、夜市買了24件玩具,經過檢驗竟然超過一半含鉛量都超過標準,若長期接觸恐怕會影響幼兒的智力。



潘懷宗從家樂福、大潤發和夜市裡抽查了24件玩具,有高達58%的比例的玩具含鉛量都超過標準值90ppm,小朋友長期接觸鉛元素,不只會危害健康,智力也會受損,潘懷宗指出,「你看,為了要讓他(小孩)增強記憶,你花了那麼多錢咬一隻,記憶就下降很多。」



實際拿起測量儀器來檢測,恐龍玩具含鉛量1萬多ppm,超出標準120倍,金屬手鍊更恐怖,含鉛量超出標準142倍,就連小朋友拿來練習拿鉛筆的握筆器,含鉛量也超出1.1倍。潘懷宗說,「拜託!都沒有在查,都沒有在查啦,騙人的。」



潘懷宗從大賣場和夜市抽查,不合格率超過一半;對於不合格商品,賣場緊急下架,不過因為國內對於玩具含鉛量並沒有嚴格做檢驗,怎麼確保小朋友玩具安全?有關單位得趕快亡羊補牢。(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陳嘉惠、林郁仁)


我們在門診時,常建議有注意力不足過動(ADHD)的小孩,最好做重金屬的檢測,許多家長看到結果常顯示鉛過高,都不知這些污染從何而來。最近台北市議員發現,市售的玩具篩檢,竟然發現近六成的玩具含鉛量都過高,實在令人擔心。尤其是現在許多小朋友的文具或玩具都是對岸大陸製造,更潛藏重金屬過量的危險。


國外有研究發現,鉛過量的學生,無法從高中畢業順利畢業的比例,是鉛正常值學生的七倍,甚至,頭髮檢測含鉛量,超過一個數值,即容易出現注意力不足過動(ADHD)的現象,故若發現孩童的學習或注意力不佳的家長,建議可以利用頭髮的重金屬及微量元素檢測,瞭解是否有鉛過量或其他重金屬的問題,結果若真地有重金屬過量的問題,也有螯合療法能夠解決。


其他關於ADHD與重金屬鉛過量的相關研究,也可以參考知名的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在2006年的研究報告:


http://cbs5.com/health/Study.Smoking.ADHD.2.272852.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小酌者壽命較滴酒不沾者要長


路透 更新日期:2009/07/04 20:50







(路透紐約4日電)根據一項新發表的研究,相較於滴酒不沾的完全禁酒者,小酌者通常更富有、教育程度更高,更不易生病傷殘,這也可以解釋何以小飲一番與較長壽命有關。



美國舊金山VA醫學中心(San Francisco VAMedical Center)的研究團隊發現,每天喝一杯酒,未來四年內的死亡率可降低一半。雖然計入其他可能影響酒精使用與致死因素後,這個效果減低,但適度飲酒者死亡率仍較滴酒不沾者者低28%。



早在1923年即首次有研究顯示,溫和飲酒者壽命比完全禁酒者及大量飲酒者都長。但研究人員發現,這到底是因為溫和飲酒者整體健康情況本就比完全禁酒者好,抑或適度喝酒確實有助於健康,各方則看法不一。



研究人員因而對兩項與壽命有關的風險因素進行研究,即(生理)功能性障礙與社經地位。據他們所知,過去無人曾對這兩項變數進行研究。



研究人員檢視登記參加「健康與退休研究」計畫的1萬2519位年齡在55歲以上的男性與女性健康情況,並於4年間進行追蹤調查,結果發現,禁酒者中有14%已死亡,每天喝三杯或更多的人中有12%已死亡,而溫和飲酒者中則只有7%死亡。



研究人員並發現,以收入、財富及受教育時間等作評比,每天喝一杯酒的人,社經地位明顯高於滴酒不沾者。舉例而言,溫和飲酒者中37%受過大學教育,禁酒者的比例只有14%。52%溫和飲酒者擁有30萬美元的資產,禁酒者中有相同資產的只有21%。



滴酒不沾者並更可能出現生理功能性障礙,比如說有穿衣、上洗手間等自我照顧困難問題,以及更複雜的活動如作飯或管理自己的財務等問題。



41%禁酒者無法步行超過數個街口,溫和飲酒者中則只有18%有同樣困難。



根據這項發表在「老人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上的研究結果,整體而言,溫和飲酒者死亡機率只有禁酒者的一半。



在研究人員計入其他風險因素如抽煙、肥胖、疾病等後,追蹤研究仍發現,溫和飲酒者死亡機率較禁酒者低43%。再加入生理功能性障礙與社經地位兩項因素後,溫和飲酒者的較低死亡率降到28%。中央社(翻譯)


 


最近美國舊金山VA醫學中心研究發現:小酌者,壽命比滴酒不沾者甚至更長壽。我比較有興趣的是這些滴酒不沾的研究對象,他們背後滴酒不沾的原因何在?由於這個研究想瞭解喝酒與壽命長短的相關與否,故研究對象皆在五十五歲以上,然而,對一個五十五歲以上滴酒不沾的人而言,我認為有必要瞭解其滴酒不沾的原因,因為,如果當事人是因為健康的因素,我在此要強調的是因為當事人曾出現一些重大疾病,導致他們後來滴酒不沾的話,那麼我認為在研究上已先存在一項很大的差異。


不過,至少這個研究告訴大眾:飲酒只要不過度,對健康而言,不至於有負面的影響,甚至加分。我們可以參考美國知名人道主義作家羅恩‧賀伯特先生在快樂之道中的第二章有所節制內文提到:


2-2.不要飲酒過度:


喝酒的人警覺性不夠。酒會削減他們的反應能力,雖然他們覺得自己好像因酒而變的更靈敏,其實則不然。九是有些醫療上的價值,但可能被高估了。要拒絕乘坐喝酒的人所駕駛的汽車或飛機。因為喝酒而喪失生命的方式可不只一種。一點點酒,就能造成很強烈的影響。不要因為過度飲酒而而造成不幸或死亡。要遏止別人過度飲酒。


今天看到電視報導提道德國青年過度飲酒的比例有日漸升高的趨勢,甚至很多人酒精中毒送院治療,甚至發生死亡的情事,而讓德國的衛生當局開始正視喝酒過度問題。因為對人來說,酒精是中樞神經抑制劑,對許多人而言,喝酒會讓他們放鬆及減壓,而酒精本身的去抑制作用,的確會讓人暫時拋開平時的壓抑而感到放鬆,然而,若經常以酒精作為抒壓的工具,那麼接下來的不僅問題根源沒有解決,還會形成身體的依賴與其他生理問題。


我認為能夠始終保持小酌不過度飲酒的人,正是因為他們生活有所節制,這顯然是生活快樂與長壽之道。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乙醯氨基酚,這在1955年即已上市的陣痛解熱藥,大家熟知的安全藥物普拿疼,有些專業人員為了怕大家擔心,所以會強調服用後,二十四小時就會完全排出體外,主要是血液或者尿液就完全測不到的關係。但其中身體到了花了多少代價,才把這種藥物分解排出去?


不可諱言,普拿疼和其他消炎陣痛藥阿司匹靈和布洛芬等常見的止痛藥比起來,按建議劑量服用,比較不會刺激胃黏膜、抗凝血而增加腸胃道出血或引起腎臟或胎兒動脈導管血液疾病,而阿司匹靈這些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NSAID)類藥物比較可能引起此類癥狀。然而某些研究卻發現每天服用高於兩千毫克(一般市售劑量四顆)仍會增加腸胃道的出血風險,例如胃出血。相關文獻請參考:


García Rodríguez LA, Hernández-Díaz S (December 15, 2000). "The risk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glucocorticoids, acetaminophen, and combinations of these agents". Arthritis Research and Therapy


在2008年刊載於知名研究期刊LANCET的研究文章,針對三十一個國家超過二十萬孩童的調查發現,普拿疼在一歲以前,拿來退燒的話,在六、七歲時統計發現,會增加氣喘症狀的機率,同時也會增加過敏性的結膜炎及濕疹的機率。當然會導致氣喘、過敏等症狀,不一定絕對是藥物本身引發,尤其是對兒童而言,普拿疼已經被公認為是比較安全的退燒止痛藥,在兒童發燒的退燒上,還找不到比這個藥物更安全的選擇,所以也不敢要求藥商在訪單上加註這類危險性,以免引發恐慌。


最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針對含有普拿疼成分的藥物有加強管制的措施,主要是有兩種處方鎮痛劑,都有止痛效果,分別是Vicodin維柯丁以及Percocet,內含有普拿疼、麻醉劑等成份,服用過量有引發肝衰竭、死亡的危險。FDA以20比17票數表決決定,2種藥品都必須告別市場,否則也得加註最高等級的「黑色警語」。據統計,民眾因為服用這類藥物過量,在美國每年多達400人以上死亡、4萬2000人住院。


普拿疼對肝臟的毒性影響關鍵,在於大量的普拿疼會消耗體內的谷胱甘肽,這是體內非常重要的抗氧化物,能夠保護細胞的DNA免於受損,服用後的普拿疼經代謝形成中間代謝物N-乙醯醌亞胺NAPQI,NAPQI會消耗谷胱甘肽,造成嚴重不足,失去對肝細胞的保護,剩餘NAPQI與細胞膜分子反應,造成大量肝細胞損傷和死亡,臨床上導致急性肝臟壞死。在動物試驗中發現,在發生肝臟中毒之前70%的肝臟谷胱甘肽已被耗盡。


提醒大家,服用化學藥品,體內必然得多花功夫來排除,所以在身體保健上,應讓藥物在非長期的急性期擔任救火員,若長期需依賴藥物來幫助身體維持正常功能或解除症狀,身體一定得付些代價,所以,可以的範圍內,營養醫學總是建議儘量以天然營養品來幫助症狀緩解,減少身體負擔,當然,找出疾病根源,積極做功能回復,是更重要的一件事。


 


吃多恐造成肝臟受損! 美禁用含乙醯胺酚頭痛藥


NOWnews 更新日期:2009/07/02 15:56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你常吃止痛藥嗎?美國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最近打算禁止使用兩種處方鎮痛劑,而這些藥品其實都含有「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吃多了恐怕會造成肝臟受損。而其實台灣許多的止痛藥和感冒藥也含有這種成分,像是市佔率最高的普拿疼也是,不過目前衛生署並不打算禁用,但會用警語提醒民眾不要服用過量。



隨便在藥局就可以買到的止痛藥,裡頭都還有乙醯胺酚,美國最近有意禁用兩種處方鎮痛劑,因為裡面都含有會造成肝臟損害的成份。據統計,民眾因為服用這類藥物過量,在美國每年多達400人以上死亡、4萬2000人住院。



儘管國內目前沒有美國所要禁用的這兩種藥,但許多止痛藥如市佔率最高的普拿疼以及感冒藥都是含有乙醯胺酚,台大家醫科醫師姚建安對此就提出警告,「劑量太大,對於肝功能正常的人可能會造成傷害,造成肝臟的壞死、溶解,甚至有時候會造成急性肝臟衰竭。」所以民眾一天藥量絕對不能超過4公克,因為「通常我們市面上一顆的成分大概500毫克,在文獻上報告超過4克以上、就是8顆以上,大概就比較容易造成肝臟衰竭。」



而衛生署目前認為止痛藥的劑量還算安全,不過還是會加強警語,以免民眾用藥治病不成,反而傷身。(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徐敬芸、鄭偉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毒甜酒古柯鹼 「紅牛」 的3800倍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7/02 04:09



〔記者余瑞仁、王孟倫/綜合報導〕繼夜店暢銷提神飲料「紅牛」被驗出含有古柯鹼,桃園地檢署昨又查出酒商樂源國際公司進口的「AGWA艾克香甜酒」含有古柯鹼,共進口兩百七十二箱,據業者表示,已有九十三箱(五百五十八瓶)流入市場,其餘已遭查扣。



93箱流入市場 進口業者被送辦



這批「AGWA艾克香甜酒」每瓶為七百毫升、酒精濃度為三十%,實驗室檢驗發現這批酒的古柯鹼含量為114.54ng/ml,即每毫升含量有114.54微克,比先前紅牛飲料被驗出的古柯鹼濃度0.03ng/ml,濃度高出三千八百倍;即使如此,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這批酒也得喝下一萬瓶,才會有吸食古柯鹼毒品的快感



桃園縣調查站指出,樂源國際公司於四月十八日首度進口這批由荷蘭生產的兩百七十二箱「AGWA艾克香甜酒」,查扣這批酒包裝箱印有古柯葉與英文標示「COCA LEAF LIQUEUR」,中文語意即古柯葉酒,每箱有六瓶,總計進口一千六百三十二瓶。主要銷售到全台都會區的夜店,夜店每瓶零售價高達四千元。



檢調人員說,有民眾在高市某夜店喝到此品牌甜酒,身體出現異常反應,查看包裝發現以英文寫著古柯葉酒,於是購買兩瓶酒向調查局檢舉。



調查局初步採驗發現有古柯鹼成分,報請桃園地檢署偵辦,調查局並送出八瓶酒兩度採驗,昨天結果出爐,古柯鹼含量為每毫升114.54微克。



業者出具國際檢驗書 不含古柯鹼



樂源公司負責人簡航新指稱,有國外檢驗報告顯示這批酒不含古柯鹼,且這批酒行銷多國;然而他提的報告為影印本,檢察官訊後將他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罪嫌送辦,以三十萬元交保候傳。



樂源國際的行銷經理魯思詩則表示,艾克香甜酒成分有「古柯葉萃取物」(Coca leaf extract)、「瓜拉拿泡林藤」(Guarana)、人參等多種天然茶葉與香料;該產品製造過程中,已把危害人體健康的古柯鹼成分去除,她並出具國際檢驗單位的送驗報告,強調絕對不含古柯鹼成分。


 


提醒有上夜店的朋友們,注意手頭上的飲料,是否含古柯葉成分。英文成分標示為Coca leaf extract。


之前曾有實驗:把實驗用的老鼠分成兩群,一群小時候餵正常飼料,另一群在飼料中摻含中樞神經興奮劑利他能這種藥物,等到老鼠長大了,再將兩群老鼠(各自有標示吃何種飼料長大)混在一起,研究人員再拿出兩盤飼料,一盤仍為一般飼料,另一盤加古柯鹼,觀察研究發現:吃含利他能飼料長大的老鼠,對一般飼料比較沒有興趣,比較喜歡吃有古柯鹼的飼料,吃一般飼料長大的老鼠,則對含古柯鹼飼料興趣缺缺。


所以重點不在於吃進去的東西,是否會造成成癮的快感?而是經常接觸類似的毒品或藥物,可能會讓當事人之後,對類似的物質,有偏好甚至發生成癮行為。


相關研究,請參考: 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0126944.100-mouse-brains-suggest-ritalin-is-addictive.html?DCMP=OTC-rss&nsref=online-news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瑞典研究:剖腹兒較易得白血病氣喘等疾病


中廣 更新日期:2009/06/30 14:35



瑞典研究發現,剖腹生下來的孩子,由於白血球的DNA遭到破壞,長大以後比較容易得白血病、氣喘糖尿病等疾病。



白血球是人體對抗疾病的先鋒。瑞典的研究發現,經由剖腹產下的嬰兒,白血球DNA受損的比例較高;斯德哥爾摩「卡洛林斯卡」研究院的「諾曼」教授說,不自然的生產方式可能破壞白血球。



「諾曼」說,目前還不確定剖腹產為什麼會破壞白血球的DNA。他們初步研判,可能跟嬰兒生產過程中經歷的壓力有關。他說,剖腹產的嬰兒多半還沒熟透,心裡還沒準備好要出生,結果卻經由手術被提前取了出來,壓力過大。



「諾曼」表示,自然產的孩子,離開子宮面向世界的壓力是循序漸進的,出生的時候多半已經調整好了,所以,生產過程比較不會破壞白血球的DNA。


 


我認為,嬰兒經過產道,對嬰兒來說就是一道有壓力的關卡,經過這樣關卡的挑戰,按理來說,應該有更強的生命力。建議準媽媽們,只要胎位正,沒有懷孕的併發症,能自然產最好採用自然產的方式來生小孩。據瑞典最新研究顯示,的確有助於胎兒的健康,減少白血病、氣喘和糖尿病的機率。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最近七月將至,又是一堆考試舉行的時節,許多考生除了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外,也有些考生開始緊張焦慮,手抖冒汗,甚至難以入眠。建議大家可以採用一些放鬆的方法來幫助自己,腹式呼吸,是許多專業人員會建議的方式,主要是透過放鬆身體來舒緩緊張的情緒,這就是我們熟知的生理回饋。生理回饋的原理在於身體與心理是交互影響的,如果我們能放鬆一邊,另外一邊也會跟著緩和下來,故透過身體的放鬆,能讓緊張的情緒得以跟著舒緩。容易緊張的人通常是胸式呼吸,也就是在呼吸過程中,並無腹部的起伏,腹式呼吸通常是出現在睡眠或者嬰兒時期,一般靜坐也是採用腹式呼吸來幫助身體放鬆。


但對焦慮的人而言,腹式呼吸的速度可能不好控制,這裡我提供一種非常簡單的方式幫助大家掌握呼吸的速度,在做腹式呼吸放鬆時,不妨利用脈搏來做監測,也就是透過饒動脈(中醫把脈的位置)或者頸動脈的脈搏數來協助呼吸放鬆,方法很簡單:不管吸氣或吐氣都是六下,對一些人而言,剛開始練習時,容易呼氣太多,吐氣不夠,不小心容易引發過度換氣現象,往往使當事人更緊張,建議不放以鼻子吸氣,嘴巴吐氣(要夠長)來進行會更容易。


此外,我建議K書K到疲累的人,最好每天能撥點時間到外頭去散散步,散步的時候,請把注意力放在外面,也就是要看周圍景物(不會動的),這時讓自己把注意力從書堆中,暫時轉移到外面的援助法,累了、想睡或頭暈,千萬不要停下來,一定要做到精神比較好或者情緒上來,才能結束,這不僅能舒緩緊張情緒與筋疲力竭,還能幫助晚上睡眠品質更好。我曾帶另一個門診患者到外面散步,在不到十分鐘的時間,讓她從緊張恐慌的狀態,轉為完全放鬆與微笑的狀態,知道如何散步,將有助於壓力的有效抒解。對散步援助法有興趣的人,不妨參閱工作的問題或職場的利器這兩本書。


太焦慮的人,除了上述方法,我建議不妨補充一些舒緩焦慮的營養,像是奇異果、香蕉、優質穀類。營養品方面可以考慮好吸收的鈣鎂、GABA或者是特殊的十胜肽,這些都能舒緩自律神經,幫助放鬆,也不會嗜睡或影響注意力。藥物方面也許可以讓人把焦慮控制下來,但往往會更健忘而影響到考試,建議不要以抗焦慮或安眠藥來強壓焦慮或者失眠的狀況,當心得不償失。



冥想減壓法/釋放壓力 家長一起來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6/30 04:09



記者李穎/專題報導



「你應該要放輕鬆!」這些家長自以為是的關心話語,反而可能造成考生壓力!心理師建議家長在大考前應避免「指導型」的話語,考生也可透過冥想、溫暖手腳等方式釋放壓力。



台北縣政府衛生局心理師蔡富傑說,很多考生都不自覺有壓力,其實肩頸緊繃、反覆感冒、情緒暴躁易怒,都是自我覺察壓力的方式,長期處在壓力下會造成免疫力下降,感冒久久不癒,都是警訊。



該怎麼放鬆?蔡富傑說,家長和考生都該學著調適,家長最好避免說出「你應該怎麼做…」這類用語,可以泡杯溫牛奶靜靜放在孩子書桌上,適度表達關心的小動作,對考生更有幫助。



考生想放鬆時,除了「動態」做30分鐘的舒展操,「靜態」部分,閉上眼睛冥想,想像雙眼看著鼻子,感覺吸入的空氣到達肚子,腹部像氣球般脹起,再緩緩吐出,做個3到5分鐘,越慢效果越好。



蔡富傑說,人面對壓力時血液回流到心臟,四肢容易變冷,考生不時互搓手掌心,想像著血液流回四肢,逐漸變得溫暖,這種「心理欺騙身體」,也是紓解壓力的方法。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職業病納入憂鬱症 醫界:原因難定


台灣醒報 更新日期:2009/06/26 19:45 黃珞萍



【記者黃珞萍報導】針對勞委會即將放寬因工作罹患精神病的認定標準,讓上班族可得到健保給付,醫界人士擔心很難執行。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暨桃園市心寧診所院長林為文說,精神疾病的程度無法量化衡量,要如何統一標準是困難點;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王仁邦也認為,憂鬱症成因複雜,難以判斷是否全因工作而起。



以目前勞委會的政策,只要當事人認為罹病原因與工作有關,皆可憑大醫院開立的診斷證明書,向勞保局或各縣市勞工局申請給付,勞保局會有特約醫師認定。若在特約醫生無法處理的情況下,則會交由勞委會「職業疾病認定委員會」進行裁決,如證實真因工作罹病,即可申請勞保給付。



王仁邦表示,近來由於工作壓力而來求診的病患的確有變多的跡象,對於政府將精神疾病列入職業病裡面,他持肯定態度,但他強調,憂鬱症等精神疾病形成原因複雜,可能是家族遺傳、個性、感情…所導致,應該要從全觀來看,並且仔細評估病因。


 


昨天,我在門診看一位複診的患者,看到他慢慢減藥,功能也越來越好,甚至還能一週出去打工五天貼補家用,重拾對自己未來人生的信心,實在替他感到高興。陪診的母親也提到,之前他狀況不穩定的時候,到三家醫院,診斷都不同,當然藥物也開得不一樣,只是當家人發現精神科藥物越開越多,但他的精神狀況卻越來越糟,才透過友人的介紹,請我們協助找出原因,配合一些非藥物改善的方法,慢慢減藥而始獲改善。


之所以舉這個例子的原因,是因為想讓大家瞭解大部分的精神科診斷並無法量化(例如抽血、驗尿等等的實驗室檢查結果)或者直接的實證(類似病理切片或者特異性的影像學診斷結果)來確立診斷,所以絕大部分精神科醫師只能就他們當時在門診的觀察及收集到的資料(患者或家人口述),參考精神疾病的診斷標準來下診斷,接著就是開藥控制症狀。


這次在討論憂鬱症是否該納入職業病時,也同時可以讓我們思考精神科診斷的基礎為何。以憂鬱來說,一般人遇到生活上有難以處理的壓抑或失落,容易自然產生的情緒反應,當憂鬱時間過久甚至影響當事人原本的職業或社會功能時,就可能被診斷有憂鬱症,然而憂鬱的成因誠如精神科醫師所說,難以界定為單一原因所引發,故若當事人一口咬定是工作所引起,也沒有相關檢查可以證明,全憑自由心證,實容易引發爭議。


我認為大部分的人,其實不想讓自己一直生病,所以持續有憂鬱的情緒,最好應設法找出導致憂鬱的原因來面對與處理,憂鬱才會真正改善。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是否有個原因,使得其他人在情緒高低起伏的情況下生活,而在今天進行得很好,第二天又進行得很不順利呢?

   這是有原因的。L羅恩  賀伯特能看透人類行為的複雜性,並且找到根本原因,這些因素說明在人們身上的壓抑現象從『壓抑的來源』這本小冊子中的資料,你將會發現為什麼有些人會在生活中進行得很糟糕,並且知道如何能夠幫助他們重新獲得健康。


應用成果分享


「我 現在知道當一個人處在一個會壓抑他的環境裡,或如果他跟一個會不斷地告訴,他對他自己或其他人並沒有多大價值時,那將會對他的身體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藉由 知道這項技術,我能夠真正地張開我的雙眼來面對這個事實;我跟某個破壞我生活的人,已經生活在一起多年了。以前,我並無法了解到這一點,因為,你可以說, 我當時正位於龍捲風之中,也因此而成為混亂的一部分。不再感覺到我像是坐在雲霄飛車上,一下子感到快樂,下一刻卻又感到完全沮喪,那是多大的解脫啊!……」


 


主辦單位:光能身心診所


講師:心方位諮商顧問  林婉璇


時間:10/1610/2310/3011/6 週五晚上7點~8點半


地點: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211F3(東方大廈)(捷運復興站2號出口)


預約電話:  (02)2721-4322


費用:免費


參加資格:須自備『壓抑的來源』這本小冊子(可到現場購買),一本$17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人生好樣的/讓天賦自由




















她早習慣被大人糾正,也絲毫不認為自己是問題兒童,但校方卻十分憂心。等到學校發函給家長的時候,事態才開始顯得嚴重……










我經常往返各處,與世界各地的人合作,對象包含教育機構、企業,以及非營利組織。所到之處都能看到許多學生嘗試規畫未來,卻不知從何做起。我發現憂心的家長試圖幫助孩子,卻反而讓孩子更加遠離他們真正的天賦……


小女孩才八歲
前途出現危機


吉莉安才八歲,前途已經出現危機。她的功課一塌糊塗,起碼在學校老師的眼中是如此。她老是遲交作業,筆跡潦草,考試成績也差。不僅如此,她還經常影響課堂的進行,不是動來動去發出噪音,就是猛盯著窗外看,老師得被迫暫停教課,把吉莉安的注意力拉回來,但她卻又開始干擾身邊的小朋友。


吉莉安自己倒是一點也不在意,她早習慣被大人糾正,也絲毫不認為自己是問題兒童,但校方卻十分憂心。等到學校發函給家長的時候,事態才開始顯得嚴重。


學校認為吉莉安有某種學習障礙,也許比較適合轉往特殊教育學校。當時還是1930年代,若是現在,學校就會判斷吉莉安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讓她服用利他能(Ritalin)或其他治療過動症的藥物。但當時尚未得知過動症是一種疾病,沒有現成的治療方式,患者也不知道可以用藥。


吉莉安的父母收到學校信函,擔憂之際也立刻採取行動。媽媽幫吉莉安穿上漂亮衣服和鞋子,綁個馬尾辮子,然後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帶她去讓心理醫生診斷。


吉莉安後來告訴我,記憶中她被帶進一個橡木牆板的大房間,書架上排著皮革裝訂的書,站在大書桌旁邊的是一個身穿毛呢外套、相貌莊嚴的男子,他把吉莉安帶到房間另一端,請她坐在寬大的皮沙發上。吉莉安雙腳幾乎懸空,周遭環境讓她有些害怕,她擔心給人不好的印象,所以把雙手壓在身下坐著,免得自己亂動。


看心理醫生
怕特殊教育


心理醫生走回書桌,大約花了二十分鐘詢問媽媽,了解吉莉安在學校的問題,以及學校認為她造成哪些困擾。醫生並非對著吉莉安發問,但一直都注意看著吉莉安,因此讓她感到極度不安與困惑。即便是當時幼小的心靈,也了解這個人對她的生命有重大的影響力。吉莉安知道「特殊教育」是什麼意思,可不想沾上任何一點邊,她真的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問題,可是其他人似乎都認為她不對勁,聽著媽媽回答問題的方式,大概連媽媽都這麼想吧!


或許我真的有問題……吉莉安這樣想著。


等媽媽和醫生終於談完了,醫生從書桌邊起身走向沙發,坐在小女生身邊。


他說:「吉莉安,你剛才都很乖,謝謝你。不過你還得再乖乖待一會兒,現在我要跟你媽媽單獨講話,我們要出去幾分鐘,別擔心,我們很快就回來。」


吉莉安有些惶惑的點點頭,兩個大人便讓她獨自坐在那兒。醫生走出房間的時候,也傾身把書桌後面的收音機打開。


他們一走到外面的走廊,醫生就對吉莉安的媽媽說:「請在這裡站一會兒,觀察她做些什麼。」那兒有扇窗可以看進房間,但吉莉安看不到他們這一邊。幾乎就在同時,吉莉安已經起身,隨著音樂在房間四處遊走。兩個大人靜靜站著觀察了幾分鐘,小女生的優雅身段讓他們幾乎屏氣凝神。任何人都看得出來吉莉安的動作具有某種渾然天成,甚至可說是原始的成分,而她臉上那樣純然愉悅的神情也再明顯不過。


最後,醫生轉頭對媽媽說:「你知道了吧?林恩太太,吉莉安沒有病,她只是有跳舞的天分,帶她去上舞蹈課吧!」


過動兒與天才
只在一線之間


我問吉莉安後來的發展如何,她說媽媽完全按照醫生的建議去做了,她告訴我:「我無法形容那有多棒,我走進那間教室,裡面滿滿都是跟我一樣的人、坐不住的人、必須舞動身體才能思考的人。」


她開始每周上舞蹈課,每天在家裡練舞。後來到倫敦的皇家芭蕾學校考試,獲得入學許可,之後進入皇家芭蕾舞團,晉升為獨舞者,巡迴世界各地表演。這個階段的生涯告一段落之後,她又成立自己的音樂劇院,製作一系列成功的音樂劇,在倫敦與紐約上演。最後,她結識了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合力創造了幾齣史上最成功的音樂劇,包含《貓》與《歌劇魅影》。


前途曾經充滿危機的小女孩吉莉安,最後成為享譽全球的吉莉安林恩(Gillian Lynne)。她是極負盛名的當代編舞家,曾為無數人帶來歡樂,也為自己累積財富。這都是因為某個人曾經看進了她的心靈深處,某個人曾經見過跟她一樣的孩子,並且懂得解讀其中的意義。如果換成其他人,或許會讓她吃藥,要求她不要亂動,但吉莉安根本不是問題兒童,也不需要轉到特殊教育學校。


她只是需要展現真正的自我。


你,也一樣!


●本文摘自天下文化即將出版《讓天賦自由》



【2009/06/26 聯合報】@ http://udn.com/




今天中午,有一位媽媽帶著他被疑似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的小男孩來求診,小男孩目前在上幼稚園中班,表現與同儕大不相同,老師不希望孩子這麼小就得開始服用藥物控制,故介紹他來做評估及瞭解非藥物改善的建議。


經過評估,小孩確實有ADHD的狀況,所以我除了針對他的身體狀況作瞭解以外,也給媽媽一些功能性醫學改善的建議。同時,我也詢問小男孩是否有些興趣、天賦或者嗜好?媽媽說之前在私立幼稚園,小男孩曾學過武術,他對武術很有興趣,現在雖然在公立幼稚園已經不學了,還不時會興奮地提到武術的事情。之後,我給的建議就是讓小孩去學武術吧!如同上面的文章提到的:讓天賦自由!


誰知道他日後是不是會成為另外一個葉問或李小龍呢?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鄭醫師:


      我是新朋友,已訂閱您格子


      我曾因為創業失敗看過精神科,您的回應我看了很清楚裡面在說什麼


     經歷過生病才會知道健康的重要,宗教信仰、瑜珈等等...都可以協助精神放鬆


    去就診時我才發現精神疾病的人真的很多,我慶幸自己只有服藥3個月


   有人一吃吃了20年30年大有人在.....有位醫師告訴我,醫師非萬能,他只是藉上帝之手來醫治病人


   如果病人命該絕,他也幫不了忙......


 






鄭醫師2009/06/26 11:17回覆



分享您一個真實的對話:我還在花蓮的區域醫院服務時,有一次到一個病房查房,這個病房的護理長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她私底下跟我交換她的觀察,主要是她覺得精神病患很可憐,醫師也很辛苦,但沒有產品(恢復身心健康的人),所以她把她和另一個弟兄(他是精神科專科醫師)在教會的對話轉述給我聽,那位精神科醫師的深沈感慨是這樣的:我是無能的醫師。因為經過他的治療,大部分的病人只是長期服藥控制,不會痊癒。


醫師當然非萬能,但如果有比藥物之外更好的療法,我想身為一個想幫助患者真正痊癒的醫者,應該多來瞭解並設法讓求助的患者受惠。我必須承認:非藥物治療亦非適用於每個患者,但真正嚴重的精神病患者比例不高,所以,可以透過非藥物方式來改善的患者,其實是佔多數的。


再分享一個例子:我在花蓮亦幫助另一個幫助在神召會做全時間奉獻的基督徒,經過我的協助,把她原本要要長期服用的精神科藥物都停下來,且能繼續穩定的工作。她曾充滿喜樂地告訴我:鄭醫師,你是上帝派來拯救我的。


對我而言,我只是以我對非藥物處理的認知,儘量來協助她,但重點是她也想改善。當然,方式也很重要,在她的眼中,一切皆是神的安排。


我認為很多人,可以獲得藥物之外更好的處理,神愛世人,不是嗎?


大體而言,醫師只是盡人事,然而在盡人事的過程中,我認為至少要將副作用與傷害減到最少,好讓身體恢復更沒有阻礙,我不相信神是要人吃很多藥才會健康,不是嗎?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藥物不良通報 (2009-06-18)


衛生署提醒醫療人員以興奮劑治療小孩無法集中注意力時,宜注意可能發生之不良反應

 

美國FDA2009615發布一則以興奮劑治療無法集中注意力之小孩(Stimulant medications used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之藥品安全資訊。FDA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NIMH)發表一項研究,青少年使用興奮劑忽然死亡的分析結果,發現無法集中注意力之小孩及青少年使用興奮劑治療時,可能引發心臟血管系統疾病而突然死亡,但是因為這項研究的方法學上有些限制,因此FDA認為不能單以這項研究結果作為判斷基礎而停止以興奮劑治療注意力無法集中之小孩。FDA將會繼續評估以興奮劑治療患有ADHA小孩之風險,屆時會再發表評估結果,同 時建議 醫師處方該藥品時注意病人是否有心血管疾病之病史,建議特別注意心血管系統之檢查(包括Marfan syndrome的檢查),倘若懷疑病人有潛在心臟疾病風險時,宜考慮執行心電圖或心臟超音波之檢查。


 

衛生署於6 月18日發表的關於中樞神經興奮劑可能導致猝死的公告,內容是參考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於6月15日關於中樞神經興奮劑使用的警示,主要是過去在FDA累積一些零星的個案報告發現,不論成年人或小孩,都有機會導致猝死的危險性,而這些猝死的個案通常合併有心血管病史,所以,本身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最好不要開立這類藥物來治療,否則可能引發猝死的危險性,比較謹慎的作法,是至少在服藥前,先做過心電圖甚至心臟超音波檢查,確定沒有這方面的危險,才能避免導致猝死的風險。國內的醫師在開立這類藥物時,鮮少先做過心臟血管系統的評估與檢查,故對潛在有心血管問題的患者而言,不啻是一種嚴重的潛在風險。過去我在臨床上也常看到,不少人不知自己是Marfan syndrome的患者,等到發現時,通常是高中以後。針對Marfan syndrome在此作補充:

馬凡氏症候群(Marfan syndrome)為一種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患病特徵為四肢、手指、腳趾細長不勻稱,身高明顯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統異常,特別是合併的心臟瓣膜異常和主動脈瘤。該病同時可能影響其他器官,包括肺、眼、硬脊膜、硬顎等。該病名來自法國兒科醫生Antonie Marfan,他在1896年對一個5歲女孩的診治過程中第一次發現並描述了該病的症狀。



關於中樞神經興奮劑,國內最常見的兩種藥物,短效的為利他能(RITALIN),長效為專司達(CONCERTA)。其實不只是注意力不足過動,有些醫師也會開立這方面的藥物給一些憂鬱患者,尤其聽到他們沒有活力,思考及注意力都不集中,也有機會接觸到這類中樞神經興奮劑。

故父母在考慮讓小孩服用或者有人被醫師開立這類藥物時,不管如何,最好先做過詳細的心血管評估,確保無藥物服用導致猝死之風險。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生活壓力大 夜間磨牙患者暴增3成


NOWnews 更新日期:2009/06/23 19:07 記者楊文琳/中市報導



台中市一位吳姓單親媽媽日前因牙齒咬合困難,甚至已造成說話及進食時皆感到疼痛不已而至牙科就醫,經醫師診斷發現,由於吳小姐長期處於高壓力工作環境,加上離婚後需獨自扶養小孩,在經濟及家庭的雙重壓力下,出現了「夜間磨牙」的症狀而導致不適。



中山醫學大學口腔學研究中心口腔顎面外科陳怡睿醫師表示,或許是因為不景氣的影響,最近有愈來愈多因夜間磨牙而前來就診的案例,近半年來增加二至三成,嚴重者已出現進食困難、無法正常咬合的情形,提醒民眾當發現自己出現夜間磨牙問題時,可藉由咬合板治療來觀察夜晚牙齒磨咬的痕跡,再進行牙齒高度調整,最高治癒率可達八成左右。



陳怡睿醫師指出,夜間磨牙容易造成牙齒、咀嚼肌酸痛及下顎關節損害,而牙齒相互磨久了會導致琺瑯質磨損,嚴重者不僅在進食、說話時會感到疼痛,也會影響枕邊人的睡眠品質,陳怡睿醫師建議,當民眾發現自己牙齒出現上述的狀況,應立即就醫找出病因;初期可施以熱敷、消炎藥、肌肉鬆弛劑來減少不適的感覺,而當患者發出磨牙聲時可以咬合板進行治療,藉由每次回診觀察牙齒磨擦咬合板的痕跡,進而調整上下排牙齒的高度位置,以減低夜間磨牙對齒顎關節的傷害。



在臨床經驗顯示,約有八到九成的磨牙患者,多是因為經濟、情緒、家庭或升學壓力而造成,一般大型醫院透過健保可提供每人一年一套咬合板治療,來改善夜間磨牙所引起的牙齒磨損及肌肉痠痛等症狀,但最佳的治本方法還是需要民眾適時紓解壓力,讓自己放鬆過度緊張的心情,糾正不良的口腔習慣,磨牙問題便會自然痊癒。



說到磨牙,對牙科醫師來說,實在屢見不鮮,但談到根本改善,鮮少有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適時抒解壓力,說來簡單,但重點是如何作?


之前我在花蓮曾幫助一位大學生處理過磨牙的問題,完全不用藥物,三次不到六個小時的時間,讓原本磨牙到其他三位室友會群起抗議的狀況不復出現,原來磨牙的狀況完全消失。


關鍵即在於應用有效的心靈抒壓技術。有磨牙困擾的人,建議多瞭解及應用這類有效的心靈抒壓技術來幫助自己,不但能減少健保費用的支出,還能幫助自己真正解除壓力根源,可謂一舉兩得!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愛滋病不再是絕症 科學家找到治療關鍵


中廣 更新日期:2009/06/23 13:05



加拿大和美國研究人員指出,他們發現了可能會徹底治愈愛滋病的新方法,愛滋病將可能不再是絕症。



美、加科學家在最新英國「自然醫學」期刊上發表論文指出,他們找到了愛滋病病毒在人體內的藏身之地,這個潛伏池,就是「記憶T細胞」,他們發現細胞活著病毒也就活著;細胞死亡病毒也就死亡;包括病毒增殖也完全依賴於細胞的分裂。也因此,摧毀「記憶T細胞」,也就可以摧毀躲藏起來的愛滋病病毒。



  研究人員也據此提出了結合化學療法和「抗逆轉錄病毒療法」來治療愛滋病的新方法,其中,「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可以殺滅人體內大部分的愛滋病毒。而化學療法則是專門針對躲藏在「記憶T細胞」中的愛滋病毒,使愛滋病毒在人體中再無藏身之地。



T細胞是人體免疫防線中的一部分,T細胞分裂和分化後,會分別形成「記憶T細胞」和「效應T細胞」,而「記憶T細胞」會在下一次抗原入侵時再次將記憶中的殺毒方法調動出來殺滅抗原。有的記憶T細胞的有效期很短,像是流感、B肝等,但有的有效期則是終生的,像是天花。


 


期盼這樣的根本有效療法的藥品能儘快上市,讓世上許多的愛滋病患者能獲得根本治療,痊癒而回歸正常生活。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