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在 SLEEP 2024 年會上公佈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更好的睡眠健康與較低的孤獨感相關,而這種關聯在年輕人中更為明顯。

結果證明,更好的睡眠健康與顯著降低的整體孤獨感、情緒孤獨感和社交孤獨感有關。雖然更好的睡眠健康與各個年齡層較低的整體孤獨感和情感孤獨感有關,但這種關聯對於年輕人來說更為明顯。然而,年齡並不能調節睡眠健康與社交孤獨感之間的關聯。

主要作者兼首席研究員 Joseph Dzierzewski 表示:「孤獨是一場緊迫的公共衛生危機,迫切需要醫療服務提供者更好地理解和治療孤獨。」華盛頓特區睡眠基金會「我們的研究結果強調了睡眠在人一生中的孤獨感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的說法,睡眠對健康至關重要。 AASM 和睡眠研究協會建議成年人每晚應定期睡眠七小時,以促進最佳健康、生產力和白天的警覺性。

研究招募2,297 名成年人,平均年齡 44 歲; 51%為男性。參與者完成了線上睡眠健康問卷和孤獨量表。研究人員使用相關性和線性迴歸分析以及調節分析來分析結果。

2023 年,美國衛生局局長的諮詢警告稱,孤獨、孤立和缺乏聯繫將引發一場公共衛生危機。報告指出,即使在 COVID-19 大流行爆發之前,大約一半的美國成年人就表示經歷過明顯的孤獨感。

作者認為,致力減少孤獨感的努力和計劃應包括強調促進睡眠健康,尤其是年輕人的睡眠健康。

 

「為什麼年輕人可能比老年人更能體驗到與睡眠相關的孤獨益處,這一點尚不清楚,但也很有趣——當然值得進一步研究,」傑澤夫斯基說。

 

研究摘要最近發表在《睡眠》雜誌的線上增刊上,並將於 6 月 3 日星期一在休士頓舉行的 SLEEP 2024 期間發表。 SLEEP 是專業睡眠協會的年會,該協會是美國睡眠醫學會和睡眠研究協會的合資機構。

鄭醫師補充:

有人說過:Curiosity does not kill a cat, loneliness does .看來要避免貓被殺死的好方法,就是設法提高睡眠品質。

參考文獻:

 

  1. Spencer Nielson, Julia Boyle, Joseph Dzierzewski. 0746 Rested and Connected: An Exploration of Sleep Health and Loneliness Across the Adult LifespanSLEEP, 2024; 47 (Supplement_1): A319 DOI: 10.1093/sleep/zsae067.074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偏頭痛反覆發作 醫療團隊發現「這成分」可預防偏頭痛

 
 

近日,由光田綜合醫院神經醫學部楊鈞百部長、安南醫院蘇冠賓副院長、弘光科大營養系王雪芳教授,共同發起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中的EPA成分,可預防陣發性偏頭痛發作,效果顯著,為長期受此疾病困擾的民眾,帶來治療新的曙光。這項研究結果也發表在權威期刊《大腦,行為和免疫》中,提供各界參考。

楊鈞百部長表示,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全球約有數億人有這方面的困擾,患者往往反覆發作,且可持續4到72小時,最常見的是單側頭痛,並伴有噁心或嘔吐、畏光和怕吵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工作和生活品質。此外,偏頭痛的治療效果也因人而異,有些患者吞一顆止痛藥症狀就緩解,但也有些患者試遍各種治療藥物,效果仍然有限,讓患者承受極大的不適與生活的不便。

楊鈞百部長解釋,偏頭痛原因很多,如遺傳、腦血管收縮、偏頭痛發作期間谷氨酸水平升高、單胺神經途徑異常、粒腺體異常、降鈣素基因相關肽以及免疫細胞參與神經性發炎等。楊鈞百部長指出,由於偏頭痛常讓患者痛不欲生,因此醫療團隊一直希望能找出可控制偏頭痛的成分。

而該研究團隊從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共招募了70名患陣發性偏頭痛患者,隨機分配到EPA組(每日2克魚油,其中含1.8克EPA)和安慰劑組(每日2克大豆油),在研究期間評估偏頭痛症狀(包括頭痛頻率和嚴重度)、使用急性頭痛藥物天數、憂鬱、焦慮、睡眠品質、和整體生活品質等指標。結果顯示,經過12週的治療,EPA組在減少每月偏頭痛發作天數、改善頭痛嚴重度、減少急性頭痛藥物使用天數、降低失能程度、緩解焦慮和憂鬱症狀,以及提高生活品質等指標,全部都顯著優於安慰劑組,而且副作用和安慰劑組相當。

 

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教授則認為,Omega-3 中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Omega-3 or n-3 PUFAs),特別是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具有抗發炎、抗氧化、調節神經傳遞物質等多種功效。

近年來,蘇冠賓教授在領導中國醫藥大學身心介面研究中心的團隊,執行多項臨床試驗和轉譯研究,發現EPA對憂鬱症、疼痛、心臟血管疾病和神經退化性疾病,具有安全性高的保健功效。

楊鈞百部長認為「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一種安全有效的營養素。若患者有偏頭痛,可多加攝取,然而因該項目的臨床實驗結果案例較少,因此未來還需要更多的流行病學研究、動物基礎研究、人體臨床試驗共同驗證這項結果。不過,這次研究的貢獻,除了為偏頭痛的預防和治療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外,也已經為進一步探討Omega-3在治療偏頭痛和其他神經精神疾病,奠定了研究的基礎。

以下參考另一篇報導:https://www.nutraingredients-asia.com/Article/2024/05/02/daily-high-dose-epa-supplementation-could-reduce-migraine

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的文章中,研究人員也指出,EPA的補充還能降低焦慮和憂鬱程度。

然而,這些好處在女性身上比男性更明顯。

這項試驗由來自不同機構的研究人員進行,包括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身界面研究中心(MBI-Lab)、光田綜合醫院神經科以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該試驗包括70名年齡介於20至65歲的受試者,為期12週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於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進行。

他們被隨機分配至安慰劑組或干預組,在早餐和晚餐後服用含900毫克EPA的膠囊,每天總共攝入1.8克的EPA。

在試驗期間,根據視覺模擬評分表(VAS)和偏頭痛殘疾評估(MIDAS)記錄了他們的偏頭痛頻率和頭痛嚴重程度。

研究人員還研究了EPA對他們焦慮和憂鬱水平、生活品質和睡眠質量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每天補充1800毫克的EPA顯著改善了各種參數,包括減少發作性偏頭痛的天數和偏頭痛的嚴重程度。

例如,干預組的偏頭痛頻率從每月7.4 ± 5.0天降至3.0 ± 2.0天,下降了4.4 ± 5.1天。

相比之下,安慰劑組中沒有顯著變化,偏頭痛頻率在試驗結束時只從每月6.7 ± 4.6天降至6.1 ± 3.5天。

 

此外,干预組的頭痛嚴重程度根據VAS評分顯著下降,從5.5 ± 2.0 下降到4.2 ± 2.6。 但是,在干預後,安慰劑組的VAS評分仍然保持在基線水平,為5.3 ± 1.8。 上述改善措施還導致干預組急性頭痛藥物使用減少,藥物使用頻率從每月2.9 ± 3.2天下降到1.6 ± 1.7天。 而安慰劑組的藥物使用頻率沒有出現顯著變化,使用藥物的頻率為每月3.6 ± 3.3 天,高於每月3.5 ± 3.2天的基線水平。

焦慮和抑鬱指數下降 EPA補充劑還導致焦慮和憂鬱指數下降,研究人員表示這是一個新的發現,在之前的研究中尚未報告過。 例如,干預組的醫院焦慮和憂鬱量表(HADS)的評分從8.9 ± 7.5 下降到4.9 ± 5.6,但在安慰劑組中則從6.4 ± 5.4 上升到7.6 ± 8.0。 研究人員表示:“在本研究中,我們發現除了降低偏頭痛的頻率和嚴重程度外,EPA補充還改善了與之相關的情感負擔,如焦慮和憂鬱。 “讓我們驚訝的是,之前的研究沒有評估ω-3 PUFAs EM(發作性偏頭痛)誘導的情緒障礙的作用,這使得我們的研究在這方面是首次。我們的發現在很大程度上與有關ω-3 PUFAs在神經精神疾患中的作用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婦女受益更多 在偏頭痛管理方面,婦女也從EPA補充中受益更多。 例如,他們的偏頭痛頻率從每月8.1 ± 5.1天顯著下降到干預後的每月3.1 ± 2.2天。 雖然吃EPA的男性偏頭痛頻率從每月4.9 ± 3.6 天下降到每月2.6 ± 1.0天,但這個變化在統計上並不顯著。 在頭痛嚴重度方面也出現了類似的趨勢,EPA補充的男性VAS評分並沒有顯著降低,從5.4 ± 2.7 下降到4.3 ± 3.0,但婦女的變化是顯著的,從5.5 ± 1.9 下降到4.2 ± 2.5。 他們解釋說,ω-3 PUFAs,尤其是EPA,可能通過其抗炎作用有助於預防偏頭痛。 然而,他們承認,目前的試驗沒有測量任何生物標誌物,以找出這些改善是否與發炎程度的變化有關,並表示這應該視為未來研究的方向。 他們還指出,先前的隨機對照試驗,評論和荟萃分析並未展示EPA補充和偏頭痛治療方面的一致改善,這可能是由於所使用的ω-3的劑量和配方不同。

鄭醫師補充:

看起來,男性偏頭痛想藉由補充高劑量EPA來改善還無法證實,也需要更大規模的研究來驗證EPA對偏頭痛的預防及改善效果到底為何。

參考文獻:

Hsueh-Fang Wang, Wen-Chun Liu, Halliru Zailani, Cheng-Chia Yang, Ting-Bin Chen, Ching-Mao Chang, I-Ju Tsai, Chun-Pai Yang, Kuan-Pin Su,
A 12-week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linical trial of eicosapentaenoic acid intervention in episodic migraine,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Volume 118,
2024,
Pages 459-467,
ISSN 0889-1591,
https://doi.org/10.1016/j.bbi.2024.03.01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赫爾辛基大學、芬蘭自然資源研究所和坦佩雷大學之間的一項合作研究明,一個月的室內園藝時間增加了皮膚的細菌多樣性,並與血液中較高濃度的抗發炎分子相關。

米卡·薩倫帕 (Mika Saarenpää) 在他的博士論文中研究瞭如何透過融入日常生活的有意義的活動來輕鬆增加微生物接觸,從而促進城市居民的健康,特別是增強他們的免疫調節。

先前已有研究發現,與天然來源的富含微生物的材料接觸會改變人體微生物群。在薩倫帕的研究中,研究對象致力於城市園藝,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自然活動,這可能會導致免疫系統功能的長期變化。

「一個月的城市室內園藝增強了受試者皮膚上細菌的多樣性,並與血液中較高濃度的抗發炎細胞因子相關。研究小組使用了一種模仿森林土壤的具有高微生物多樣性的生長介質,」赫爾辛基大學生物與環境科學學院的博士研究員 Mika Saarenpää 說。

相較之下,對照組則使用微生物貧乏的泥炭培養基。據 Saarenpää 稱,沒有發現血液或皮膚微生物群發生變化。泥炭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生長介質,其生產對環境有強烈的負面影響。此外,薩倫帕的研究證實,它不會帶來類似於模仿多樣化森林土壤的介質的健康益處。

「這項發現意義重大,因為城市化導致免疫調節的疾病大幅增加,例如過敏、氣喘和自體免疫疾病,從而產生高昂的醫療費用。我們在城市裡生活得太乾淨了,」薩倫帕說。

「我們知道,城市化會導致微生物暴露的減少、人體微生物群的變化以及免疫調節疾病風險的增加。這是我們第一次證明自然的人類活動可以增加微生物群的多樣性健康及成年人的健康,同時有助於免疫系統的調節。

城市園藝是改善健康的一種輕鬆方式

 

全年在家中可以輕鬆安全地增加微生物暴露量。所需的空間和財政投資很小:在研究中,園藝是在普通的花箱中進行的,而種植的植物,如豌豆、蠶豆、芥末和沙拉,則來自商店貨架。一個月後就已經觀察到了變化,但由於研究對象喜歡園藝,他們之中的許多人宣布他們將繼續這項活動,並在夏天轉向戶外園藝。

Saarenpää 認為,微生物調節的免疫調控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免疫調節疾病甚至症狀的風險。如果能夠在人群層面增加促進健康的微生物接觸量,那麼與這些疾病相關的醫療費用就可以降低,人們的生活品質也可以得到改善。

「我們還不知道在皮膚微生物群和抗發炎細胞因子中觀察到的變化會持續多久,但如果園藝變成一種愛好,可以假設免疫系統的調節會變得越來越持續,」薩倫帕指出。

薩倫帕認為,投資讓兒童接觸自然和微生物非常重要,因為免疫系統的發展在兒童時期最為活躍。可以在幼兒園、學校和醫院等地方引入裝滿微生物豐富土壤的花盆,尤其是在建築密集的城市地區。為了讓城市園藝帶來健康益處而不是風險,手部皮膚尤其必須保持完好,並避免吸入灰塵較多的生長介質

「我的研究強調我們的健康依賴於自然的多樣性,特別是土壤的多樣性。我們是眾多物種中的一個,我們的健康取決於其他物種的範圍。理想情況下,城市地區也將擁有如此多樣化的自然環境不必從專門設計的產品中尋求對健康有益的微生物接觸環境,」Saarenpää 總結道。

參考文獻:

 

  1. Mika Saarenpää, Marja I. Roslund, Noora Nurminen, Riikka Puhakka, Laura Kummola, Olli H. Laitinen, Heikki Hyöty, Aki Sinkkonen. Urban indoor gardening enhances immune regulation and diversifies skin microbiota — A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ed intervention study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24; 187: 108705 DOI: 10.1016/j.envint.2024.10870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0年研究顯示 4種超級加工食品提高死亡率

 2024-05-20

CBS新聞報導,一項新的研究再度證實超級加工食品對健康的危害。該研究追蹤了參與者30年來的生活習慣,發現那些吃了較多某些超級加工食品的人死亡風險略高,而其中四類是罪魁禍首。

 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The BMJ)的這項研究,分析了10萬多名沒有癌症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史的美國成年人數據;參與者從1986年至2018年,每四年填寫一次詳細的食品問卷。

數據顯示,與攝取量最低(中位數約每天3份)的參與者相比,那些吃進超級加工食品最多(每天約7份)的人,死亡風險要高出4%。

 該研究指出,超級加工食品包括包裝的烘焙食品與零食、碳酸飲料、含糖穀物及即食或加熱食品;這類食品通常含有色素、乳化劑、香精與其他添加劑,具高熱量及高添加糖、飽和脂肪與鹽,但缺乏維生素與纖維。

 研究結果發現,與死亡率增加關係最大的四類食品為:即食肉類、家禽與海鮮類產品,含糖飲料,含乳製品甜點以及高度加工的早餐食品。

 該研究主要作者宋明揚(音譯,Mingyang Song)在接受訪問時表示,超級加工食品是混合各種不同成分與添加劑的調製品,與其他普通食品有明顯的區別。

雖然參與人數眾多且為期達數十年,但這項觀察性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無法得出確切的因果關係結論。作者指出,參與者都是衛生專業人士,且主要是白人與非西語裔,限制了研究結果的普遍性;不過,研究結果為限制食用某類超級加工食品、以促進長期健康提供了更多佐證,未來的研究有必要改進超級加工食品的分類,並在其他族群中證實他們的發現。

 在這項研究之前,今年稍早發表的其他研究也指出,超級加工食品含量高的飲食與32種有害健康的風險增加有關,其中包括癌症、心肺疾病、腸胃問題、肥胖、2型糖尿病、睡眠問題、心理健康障礙與早期死亡。

參考文獻:

Fang ZRossato S LHang DKhandpur NWang KLo C et al. Associa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with all cause and cause specific mortality: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 doi:10.1136/bmj-2023-078476

https://www.bmj.com/content/385/bmj-2023-07847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Blood Advances》發表的一項研究,隨著時間的推移,使用二甲雙胍(Metformin)的人患骨髓增生性腫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 ,MPN) 的可能性較小,這證明這種治療可能有助於預防某些類型癌症的發展。

二甲雙胍是一種用於治療第 2 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療法,可增強胰島素的作用,減少肝臟釋放的葡萄糖量,並幫助身體吸收葡萄糖。先前研究的綜合分析將這種療法與降低胃腸道癌、乳癌和泌尿系統癌症的風險聯繫起來,而對美國退伍軍人的一項回顧性研究發現,二甲雙胍使用者患實體癌和血液癌的風險降低。

「我們的團隊有興趣了解二甲雙胍等常用處方治療藥物所帶來的其他影響,」奧爾胡斯大學醫院主任醫師兼丹麥奧爾堡大學醫院臨床副教授 Anne Stidsholt Roug 博士說。 “我們對二甲雙胍的抗發炎作用感興趣,因為 MPN 是一種發炎性疾病。這是第一個調查二甲雙胍使用與 MPN 風險之間關係的研究。”

MPN 是一組影響骨髓產生血球的疾病,導致紅血球、白血球或血小板產生過多,導致出血問題、中風或心臟病發作以及器官損傷的風險增加。

研究人員比較了2010 年至2018 年間診斷為MPN 的患者與丹麥一般人群中的匹配人群的二甲雙胍使用情況。 。只有 1.1% 的 MPN 病例服用二甲雙胍超過五年,而對照組的比例為 2.0%。在調整潛在混雜因子後,二甲雙胍對所有 MPN 亞型均具有保護作用。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奧爾堡大學醫院的醫學博士、博士生丹尼爾·圖耶特·克里斯滕森 (Daniel Tuyet Kristensen) 表示:“我們對數據中看到的關聯程度感到驚訝。” “我們發現,與服用二甲雙胍治療不到一年的人相比,服用二甲雙胍五年以上的人效果最強。” Kristensen 博士補充說,這具有臨床意義,因為 MPN 是一種需要長期發展的疾病,就像其他類型的癌症一樣。

研究人員指出,雖然長期使用二甲雙胍對所有 MPN 亞型都有保護作用,但該研究因其基於登記的回顧性設計而受到限制。此外,他們無法解釋可能影響癌症風險的生活方式因素,例如吸煙、肥胖和飲食習慣。

Roug 博士指出,雖然研究小組無法準確評估二甲雙胍似乎可以預防 MPN 發展的確切原因,但他們希望進行更多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其中的原因。展望未來,研究人員的目標是在人口層面數據中找出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任何類似趨勢,以供未來研究。

參考文獻:

  1. Daniel Tuyet Kristensen, Andreas Kiesbye Øvlisen, Lasse Hjort Jakobsen, Marianne Tang Severinsen, Louise Hur Hannig, Jørn Starklint, Morten Hagemann Hilsøe, Anders Pommer Vallentin, Mette Brabrand, Hans Carl Hasselbalch, Tarec Christoffer El Galaly, Anne Stidsholt Roug. Metformin use and risk of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 - a Danish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 studyBlood Advances, 2024; DOI: 10.1182/bloodadvances.202301226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部桃骨科團隊研究老藥驚喜新發現 治療關節退化啟發新契機

 
 

衛福部桃園醫院骨科部與國防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合作進行了一項突破性的基礎研究,發現葡萄糖胺水飛薊素能改變軟骨細胞的代謝平衡,促進關節健康。這項研究由部桃骨科部部主任許祐堡、主治醫師陳奕舟、主治醫師黃宗𤋮,以及國防醫學院的吳佳駿和黃世明兩位教授聯合完成,成果於2024年4月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國際分子科學雜誌》上發表。

這項研究名為「葡萄糖胺和水飛薊素對人類軟骨細胞的糖基化和細胞代謝的影響」。葡萄糖胺是廣泛應用於關節保健品中的常見成分,而水飛薊素則主要以其強大的抗氧化能力為人所知,常用於保肝藥品中。研究結果顯示,這兩種成分可以通過改變軟骨細胞的糖基化模式和調節細胞代謝活性,從而促進軟骨細胞的健康,這為關節退化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

研究團隊強調,葡萄糖胺和水飛薊素的作用機制非常複雜,並且它們對於人體其他細胞也有廣泛的影響。因此,雖然這項研究成果令人振奮,但在臨床應用時需要謹慎,應該在專家的指導下使用,並注意可能的副作用。

部桃骨科團隊不僅致力於提供卓越的臨床醫療服務,還將繼續與多家學術機構合作,推動基礎醫學研究,為提升民眾健康和促進醫療進步貢獻力量。部桃骨科團隊期望這項研究能為未來的關節治療帶來新的啟發和契機。

參考文獻:

Hsu, Y.-P.; Huang, T.-H.; Liu, S.-T.; Huang, S.-M.; Chen, Y.-C.; Wu, C.-C. Glucosamine and Silibinin Alter Cartilage Homeostasis through Glycosylation and Cellular Stresses in Human Chondrocyte Cells. Int. J. Mol. Sci. 202425, 4905. https://doi.org/10.3390/ijms25094905

https://www.mdpi.com/1422-0067/25/9/490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運動可抗失眠!每周要運動到這個量才有效

 
 

很多專家都說「運動是失眠最好的良方」,但有些人愈動愈睡不著,也有不少人做運動卻沒有特別明顯的效果,到底該怎麼動才有助眠的效果呢?最新研究發現「每周運動2次,就能降低失眠的機率」,但是運動習慣最好要保持下去,否則就會功虧一簣。

 現代人因為壓力大、工作排班和生活習慣等影響,很多人受失眠所苦,雖然不少人每天吞安眠藥,還是很難改善失眠。有許多研究認為,運動是改善失眠的良方。據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冰島雷克雅維克大學合作的研究證實:運動真的能改善失眠,比起完全不動的人,每周運動至少2次的人,在入睡困難方面就降低了42%,失眠機率也降低22%!

 這項研究是以歐洲9國,共4339位年齡介於39至67歲,男女約占各半者的健康數據進行分析,受測者在研究期間必須回答運動頻率以及失眠症狀,例如入睡是否困難、睡著後是否容易醒來、是否醒得太早、平均睡眠時間多長等。研究人員將每周運動2次或2次以上、每周運動時間至少1小時者,歸類於身體活躍組,並在10年後再調查1次。

 經過10年之後,受試者中有25%的人仍維持同樣程度的運動頻率,屬於持續活躍組,有37%的人10年來都不愛運動、18%的人運動頻率比10年前增加,有20%的人則變得不愛運動。

 分析發現,長年維持運動習慣的人睡眠正常,每晚睡眠6到9小時的機率,比起都不運動的人大幅增加了55%,而夜間睡眠時間偏短、每晚少於6小時的機率降低29%,而睡眠時間過長、每晚超過9小時的機率也低了52%。

 

研究人員表示,失眠及慢性睡眠障礙,通常與心血管疾病、代謝功能失調、精神疾病、死亡率的增加有關。運動有助於對付失眠,但必須持之以恆,而且任何形式的運動都有幫助,但其中以戶外運動的效果最好,但即使是中等強度的運動如瑜伽、步行,也都能帶來好處。

 維持運動習慣,也有助於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研究發現,運動量最大的人,比較可能是男性、年齡比較輕、體重也比較輕,通常有工作,而且吸菸率也最低。

參考文獻:
Bjornsdottir EThorarinsdottir EHLindberg E,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over a 10-year period and current insomnia symptoms, sleep duration and daytime sleepiness: a European population-based study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極」能改善末期肺癌患者睡眠質量 延長壽命

 
 

香港大學醫學院的最新研究發現,太極作為一種非藥物介入方法,不僅能顯著提高末期肺癌患者的睡眠質量,還可能延長其生存期。這項研究由研究助理教授高木直美博士領導,並在《JAMA Oncology》期刊發表,強調了將身心練習融入治療計劃的重要性,以增強這一脆弱人群的整體福祉。

肺癌自2019年以來一直是香港最普遍的癌症和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末期肺癌患者經常經歷睡眠干擾和相關的心理症狀,這些症狀會影響他們的整體生存和生活質量。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研究團隊探索了非藥物干預方法,其中體育鍛鍊是一個安全、經濟且效益多樣的選項。

研究期間,研究團隊在香港三家公立醫院招募了226名末期肺癌患者,隨機分配到太極組、有氧運動組或自我管理對照組。太極組的參與者每週兩次上課,持續16週。研究評估了多個因素,包括主觀睡眠質量、客觀睡眠參數、心理壓力、疲勞、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體能、生理節律和一年內的生存率。

太極組的死亡風險降低了65%

研究結果顯示,太極和有氧運動組的睡眠質量、焦慮、憂鬱、心肺功能、體能、計步和生理節律在16週和52週時都有顯著改善,其中太極在改善睡眠質量、減少疲勞和平衡方面表現更為突出。此外,研究還發現,與對照組相比,太極組的死亡風險降低了65%,表明練習太極可能為末期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生存機會。

 

這項研究不僅為癌症護理領域提供了新的見解,還突顯了太極與傳統運動相比的潛在好處,尤其是在心理壓力緩解和生活質量提升方面。這為癌症管理中的支持性護理開闢了新的途徑,強調了採取多維度方法解決癌症症狀的重要性。通過將太極融入治療計劃,醫療提供者可以為患者提供一個安全、經濟且可能有效的方法,以減輕症狀負擔並提升整體福祉。

這項研究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腫瘤學》。

參考文獻:

Takemura NCheung DSTFong DYT, et al. Effectiveness of Aerobic Exercise and Tai Chi Interventions on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Cancer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MA Oncol. 2024;10(2):176–184. doi:10.1001/jamaoncol.2023.5248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oncology/article-abstract/281276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手刀檢測後「雷神也息影」!美最新研究:95%「這基因」的人會有阿茲海默

2024/05/09 08:35:14

 

國際中心/施天擇報導

美國《自然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近日公布最新研究,65歲以上並擁有2條「APOE4基因」的人,有95%都檢測出阿茲海默症(俗稱早老性痴呆、老年痴呆,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此病症佔了失智症中六到七成的成因)病癥。研究表明,擁有APOE4基因的人,比其他基因變異者更早患有阿茲海默症;這也說明,APOE4很可能是該疾病的一種「獨特遺傳形式」。

 

 

根據《Neuroscience News》報導,聖保羅研究所( Sant Pau Research Institute)神經系統疾病、神經科學與心理健康研究領域的研究人員在神經病學服務記憶科主任 Juan Fortea博士的領導下發現,65歲以上並擁有2條APOE4基因的人有95%在腦部顯示出阿茲海默症於病理學上的生物特徵,或在腦脊髓液、PET掃描中出現這種疾病的生物標記,意即這些個體「幾乎肯定會患上這疾病」。Fortea博士認為,這些發現表明,擁有兩條APOE4基因很可能代表著阿茲海默症的一種新遺傳形式,表示「該基因已為人所知三十多年,且已知它與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高風險有關;然而現在我們知道,幾乎所有攜帶這種重複基因的人,都會患上阿茲海默症。這很重要,因為他們佔人口的 2%到 3%」。Fortea博士希望,這項突破能為這一代人們帶來更針對性的預防策略與治療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知名好萊塢男星、­飾演漫威《雷神索爾》電影系列的克里斯漢斯沃(Chris Hemsworth),曾在2022年宣布「短暫息影」;原因無他,正是因為他健檢時,發現自己身上有兩條來自父母的APOE4基因,罹病的風險是常人的8到10倍。為此他暫別影壇,決定好好重視自己的身體並多陪伴家人,近期要上映的《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則是他的復出作。

 

鄭醫師補充擔心自己是否為失智症高危險群的人,不妨透過相關基因檢測來確認,為失智症高危險群的人,不妨透過相關基因檢測來確認,萬一不幸是高危險族群,也可以透過健康生活型態及飲食即早介入,已經出爐的研究證實健康生活型態的執行對失智症的發生率降低及嚴重度減輕的確有幫助。

參考文獻:

Fortea, J., Pegueroles, J., Alcolea, D. et al. APOE4 homozygozity represents a distinct genetic form of Alzheimer’s disease. Nat Med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4-02931-w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4-02931-w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蔓越莓萃取物似乎可以改善腸道微生物群,有助於預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拉瓦爾大學和營養與功能性食品研究所 (INAF) 的研究報告僅使用四天後就產生了有益效果。

蔓越莓和漿果具有多種健康益處,主要歸因於它們以單寧形式存在的多酚含量高。它們還含有高濃度的寡糖和小纖維,被認為有助於其生物活性。

由農業與食品科學學院教授 Yves Desjardins 領導的研究小組證明,蔓越莓萃取物中的多酚和寡糖可以促進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的生長,從而降低糖尿病和心臟代謝疾病的風險。 INAF 博士後研究員 Jacob Lessard-Lord 指出:“通常情況下,這些細菌會受到膳食纖維消耗的刺激。我們觀察到蔓越莓萃取物具有相同的效果,但劑量低了近 20 倍。”

蔓越莓萃取物還能刺激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該細菌在腸道黏膜中發揮重要作用,有助於減少發炎並增強腸道屏障。

當談到對抗西方飲食的有害影響時,這一點特別令人感興趣。 「這種飲食會改變微生物群,引起黏膜發炎,並損害腸道屏障的完整性,而腸道屏障在保護身體免受腸道細菌侵害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腸道屏障的改變允許脂多醣(lipopolysaccharides,簡稱LPS)通過)源自腸道微生物群,稱為代謝性內毒素血症,是發炎和代謝性疾病發生和進展的關鍵因素,」Yves Desjardins 解釋道。

「體內脂多醣引起的持續發炎會導致多種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他解釋。

當納入均衡飲食時,蔓越莓萃取物可以改變發炎途徑並改善慢性疾病的預後。透過刺激阿克曼氏菌細菌和雙歧桿菌,微生物群再生並重建抗發炎環境。這會加強腸道屏障細胞之間的連接,從而強化它。

在這項研究中,INAF 招募的約 40 名參與者被要求每天早晚服用兩次膠囊形式的蔓越莓補充劑,相當於攝取 60 克新鮮蔓越莓。在實驗開始時和四天后,從參與者身上收集了血漿、尿液和糞便樣本。 SHIME 體外系統(可複製腸道區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隨後啟動了人體研究。

研究小組現在有興趣探索萃取物的長期影響。 「預計在短短四天後看到有益的效果,」Jacob Lessard-Lord 熱情地表示。

儘管蔓越莓對所有參與者都有有益的影響,但結果凸顯了他們反應的差異。未來的研究將確定哪些微生物群特徵對萃取物反應最佳。

該研究是 NSERC-Symrise 工業研究主席關於水果和蔬菜多酚 (PhenoBio+) 益生元作用的一部分進行的。 Symrise 根據該團隊的研究結果推出了一款產品 Prebiocran,該產品已在歐洲獲得批准。

該研究發表在科學期刊《npj Biofilms & Microbiomes》。作者為 Jacob Lessard-Lord、Charlène Roussel、Joseph Lupien-Meilleur、Pamela Généreux、Véronique Richard、Valérie Guay、Denis Roy 和 Yves Desjardins。

參考文獻:

 

  1. Jacob Lessard-Lord, Charlène Roussel, Joseph Lupien-Meilleur, Pamela Généreux, Véronique Richard, Valérie Guay, Denis Roy, Yves Desjardins. Short term supplementation with cranberry extract modulates gut microbiota in human and displays a bifidogenic effect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 2024; 10 (1) DOI: 10.1038/s41522-024-00493-w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3年勞動節連假休診公告】

 5/1(週三)適逢勞動節連假

門診休診一日

預祝大家佳節 愉快 勞工們辛苦了!!  

-

#鄭光男醫師#除了開藥單我還能做什麼#光能身心診所-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研究發現,參與低至中等強度的運動與降低憂鬱症發生率之間有顯著關聯。

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 (ARU) 的研究人員對世界各地進行的研究進行了總體審查,以探討體育活動作為心理健康干預措施的潛力。

這項分析發表在《神經科學與生物行為評論》雜誌上,發現體力活動可將憂鬱風險降低 23%,焦慮風險降低 26%。研究發現,低強度和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包括園藝、高爾夫和散步等活動)與憂鬱風險降低之間有特別強的關聯。

然而,在高強度運動中並沒有強烈觀察到這一點。

體力活動也與降低嚴重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有顯著相關,包括將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的風險降低 27%。

無論是男性或女性,以及世界各地不同年齡層的人,結果都是一致的。

主要作者、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ARU) 公共衛生教授李‧史密斯(Lee Smith) 表示:「有效預防精神健康併發症已成為一項重大挑戰,也是公共衛生領域最重要的領域。這些情況可能很複雜並且需要採取多管齊下的治療方法,其中可能包括藥物介入、心理治療和生活方式的改變。

「體力活動強度對憂鬱症的影響凸顯了精確運動指南的必要性。適度的運動可以透過生化反應改善心理健康,而高強度運動可能會惡化某些人與壓力相關的反應。

「承認人們對運動反應的差異對於有效的心理健康策略至關重要,這說明任何活動建議都應針對個人量身定制。

「事實上,即使是低到中等程度的體力活動也可能有益於心理健康,這一事實尤其重要,因為對於那些可以進行較小的生活方式改變而不覺得需要致力於高強度的人來說,這些活動程度可能更容易實現

參考文獻:

 

  1. Masoud Rahmati, San Lee, Dong Keon Yon, Seung Won Lee, Raphael Udeh, Mark McEvoy, Hans Oh, Laurie Butler, Helen Keyes, Yvonne Barnett, Ai Koyanagi, Jae Il Shin, Lee Smith. Physical activity and prevention of mental health complications: An umbrella review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2024; 160: 105641 DOI: 10.1016/j.neubiorev.2024.10564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作重複性太高易失智? 挪威新研究:患認知障礙風險恐增逾6成

工作多動腦可以預防失智?挪威奧斯陸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若長期從事缺乏挑戰性、重複性高的工作,到了70歲過後,罹患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將增加66%,而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也將增加37%,也就是說,如果在工作時努力用腦,不僅能促進人的職業發展,也能保護其認知能力,助於預防失智症。

根據《CNN》的報導,這項報告發表於美國神經病學學會雜誌《神經病學》(Neurology)上,挪威奧斯陸大學醫院研究員艾德溫(Trine Edwin)帶領研究團隊,分析了7000名挪威民眾,紀錄其30多歲至60多歲退休時的職業、健康與認知狀況,並對305種職業的認知需求進行了分類。

研究團隊將教師、律師、醫生、會計師、技術工程師、公共服務人員等等歸類在認知需求較高的範圍中,由於他們的日常職責包括創造性思維、分析資訊、解決問題以及向他人解釋想法和資訊,亦需要人際交往能力。而未歸類在「認知保護」的日常工作,則通常涉及重複的體力和腦力任務,如工廠工人、帳務員,以及管家、管理員、建築工人、郵差、清潔人員等。

艾德溫指出,研究結果表明,從事更需要複雜思維的職業,可助於在老年時期保持記憶和思維,受教育的年數也能夠抵消重複性工作所帶來的影響,像是上大學就可將重複性工作所致的影響降低約60%,但並不能完全消除。

對此,美國佛羅里達州神經衰退性疾病研究所研究主任艾薩克森(Richard Isaacson)就表示,積極參與生活、保持目標感、學習新事物和保持社交活躍,是防止認知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的有力工具,而在工作中進行認知投入,就可以幫助人類對抗失智症。

報導也指出,諸如地中海式飲食(著重攝取大量蔬果、好油等,適量魚類、禽肉)、控制飲酒和戒菸、注意血壓、血糖和膽固醇等數值,並且定期評估治療聽力和視力問題,再加上充足睡眠和壓力管理,都可以幫助人們克服認知能力下降的問題。

參考文獻:

Cognitive Stimulation for Long-Term Cognitive Health, Neurology, 1029, (2024)./doi/10.1212/WNL.0000000000209484

https://www.neurology.org/doi/10.1212/WNL.000000000020935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壽命自己加!研究曝:15習慣再延長 60歲開始「多活18年」

王芊歷 

英國《每日郵報》17日統整,透過近年各界研究成果,列出15項能夠延長壽命的生活習慣,以及4項可能會「減壽」的因子。現代人的生活中存在許多不利健康的因素,如空氣污染、塑膠微粒殘留、久坐、高油高糖飲食等,因此,平時注意健康狀況、維持良好生活習慣是有益的,且隨時開始都不嫌晚。

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1965年以後出生的人們,預期壽命可能因為生活中的負面因子而縮短,或者身體與腦年齡比實際年齡還要老。去年的一項大型研究指出,讓身體年齡保持年輕的重要因子包括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減輕壓力、良好睡眠、積極社交、不吸菸、不沾毒、控制飲酒量。舉例來說,40歲時遵守這8大要項可多活24年,50歲實踐可增壽21年,就算60歲才開始,也可多活18年。

至於增壽因子,包括良好睡眠(加4.7歲)、適量飲酒(加1歲)、性生活規律(加4到7歲)、常運動(加4歲)、多喝水(加15歲)、吃大量水果、堅果種籽(加10.8歲)、戒菸(加10歲)、維繫伴侶情感(每相伴10年加1.5歲)、取得學位(加1.4歲)、瘦腰圍(加3.5歲)、有宗教信仰(加4歲)、擔任志工(加1歲)、常玩拼圖字謎(加10歲)、住鄉村(加2歲)、退休後從農村遷居城市(加1歲)。

而減壽因子方面,則有生孩子(每生1個孩子減7歲)、生活壓力大(減2.8歲)、整天坐著不運動(減8歲)、高血壓(減6個月到3歲)。專家提醒,現代人生活中潛藏許多健康隱憂,平時多注意身體狀況、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對增進健康、延長壽命都有幫助!

鄭醫師補充:

以下為原文報導完整翻譯:

空氣污染、塑膠殘留、過度擔心、久坐、忘記使用牙線、喝咖啡、吃漢堡——有時我們會感覺到生活中的一切都在密謀殺死我們。

上週,一群美國研究人員宣布,1965 年後出生的人的預期壽命更有可能縮短。他們表示,現代生活中「各種風險因素和環境污染」的暴露程度增加意味著,如果您未滿50 歲,您的生物學年齡(身體和大腦的大致年齡)可能會比實際年齡大得多。

這項研究將垃圾食物消費列為主要影響因素之一,而 60 年代中期推出的水果餡餅、加工乳酪和多力多滋 (Doritos) 可能並非巧合。但我們日益緊張的生活方式、不良的心理健康狀況、肥胖和缺乏活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幸運的是,近年來,大量研究已經分離出許多不同的生活方式因素中的一些,這些因素可能有助於透過減緩衰老速度和縮短生物年齡來抵消這種影響。

 

密西根大學2021 年的一項研究甚至發現,雖然一個熱狗可能會縮短你的預期壽命 38 分鐘,但吃一塊鮭魚可以延長你的預期壽命 70 分鐘

你可能會認為吃東西可以長生不老——一次吃一個酪梨——但不幸的是,數學並不是這樣的。

然而,健康益處確實會積累,而且開始永遠不會太晚。

去年(2023 年)發表的一項大型研究發現,縮短生物年齡的最重要因素是定期運動、健康飲食、減輕壓力、良好的睡眠、積極的社會關係、不吸煙或吸毒以及控制飲酒

研究人員發現,在 40 歲時採用所有這 8 個因素,您可以多活 24 年。 50 歲時採納,你將獲得額外 21 年的壽命,甚至推遲到 60 歲,你仍有可能獲得額外 18 年的壽命。

好消息是,您不必徹底改變生活方式,因為研究證明,每種嘗試都會帶來好處:一項健康行為可以使女性壽命延長 3.5 年,兩項可以延長 8 年,三項可以延長 12.6 年。

因此,請深入研究我們以科學為依據的「挑選和組合」增強生命的因素,看看如何減緩老化過程,降低生物年齡,並真正延長您的壽命。

 

睡得好 + 4.7 年

 

睡眠不佳(每晚少於七小時)已被證明會影響心臟健康、荷爾蒙以及免疫和神經系統,增加疾病、憂鬱症甚至癌症的風險。哈佛醫學院 2023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每晚睡 7-9 小時可以讓男性的壽命延長 4.7 年,女性的壽命延長 2.4 年。

 

適度飲酒 + 1 年

 

可怕的是,科學家將酒精稱為“致癌神經毒素”,因為它對神經系統有毒,並且會引發消化道的癌症。適度飲酒(每天不超過一單位酒精)與輕鬆的舉止和社交性有關,這意味著偶爾喝一杯葡萄酒或啤酒可以使您的潛在壽命延長一年(或使您的生物年齡縮短一年)。但次飲酒超過建議限制(每週 14 單位或六杯葡萄酒或六品脫啤酒)都會增加您患病的風險並縮短您的壽命。劍橋大學 2018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超過安全限量(即每晚三杯葡萄酒)四單位就足以使預期壽命降低兩年。

 

規律的性生活 + 4-7 年

 

在《超級年輕的秘密》一書中發表的一項長期研究中,皇家愛丁堡醫院的臨床神經心理學家戴維·威克斯博士表示,規律性生活帶來的壓力減輕、滿足感提高和睡眠品質改善可能足以增加壽命還有4-7年

 

體能活動 + 4 年

 

我們中的許多人都在努力實現每週 150 分鐘有氧運動的建議活動目標,但好消息是,任何類型的活動都可以延長您的壽命。去年發表的一項波蘭研究發現,每天走4000 步足以「顯著」減少任何原因造成的死亡,根據2012 年《衰老研究雜誌》發表的一篇大型評論,定期進行體育活動可以將預期壽命延長3.9至4.4年。

 

喝大量的水+ 15 年

 

醫生知道,脫水會增加血液中的鹽分含量,加速老化過程並加速慢性疾病。在小鼠的研究中,輕度脫水足以使預期壽命縮短 6 個月,相當於人類的 15 歲。

 

吃大量水果、堅果和種子+ 10.8 歲

 

毫無疑問,良好的飲食對我們的健康有影響,根據英國生物銀行 2023 年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從不健康的飲食轉向富含全麥、堅果、水果、魚類、豆類以及低肉類、含糖飲料和加工肉類,可使男性和女性的預期壽命分別延長10.9 和10.4 年。

 

戒菸 +10年

 

醫生估計,吸菸習慣會使您的預期壽命縮短十年,但當您戒菸時,這種風險就會迅速蔓延。

 

英國癌症研究中心高級健康資訊經理 Nicola Smith 表示:「吸菸的年數對罹癌的風險影響最大,越早戒菸,罹患癌症的風險就越低。戒菸也可以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其他健康狀況,如心臟病、中風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根據美國疾病預防中心的數據,戒菸5 到 10 年後,您罹患癌症的風險會下降一半,戒菸 20 年後,您罹患癌症的風險與從不吸菸的人接近。因此,戒菸可能會延長您的壽命 10 年。

 

培養你們的關係+ 每十年你們一起度過 1.5 年

 

2020 年對紐西蘭夫婦的一項分析量化了伴侶關係在多大程度上減緩了生物老化過程,而不良關係則加速了這一過程。研究人員發現,處於正向關係的人老化速度要慢 5%,而處於不良關係(或沒有關係)的人老化速度往往快 20%。

 

總體而言,研究人員發現,與單身相比,伴侶關係每在一起十年,就意味著你的壽命會延長 1.5 年(無論這段時間一切是否和諧)。

 

獲得學位+ 1.4 年

 

教育與更好的健康息息相關,研究證明,您受的教育越多,您就越有可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一份薪水豐厚且不會危及您的健康的工作)並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當然,研究發現,繼續接受學位教育的人往往壽命更長——大約 1.4 年。

 

腰圍較小+ 3-5 歲

 

肥胖會增加罹患第 2 型糖尿病、高血壓和關節炎等與年齡相關的疾病的風險,而腹部(而不是身體其他部位)脂肪的堆積會帶來更嚴重的健康後果。這使得你的腰圍測量成為比浴室秤上的數字更重要的關注因素,因為腰圍變粗,尤其是在中年,可能會縮短你的壽命。 2014 年《梅約臨床學報》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評論發現,腰圍為109 厘米(43 英寸)的男性40 歲後預期壽命會降低三年,而腰圍為94 厘米(37 英寸)或更高的女性的預期壽命會降低三年。

 

堅守信仰+ 4 年

 

俄亥俄州立大學科學家 2018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壽命長約四年。他們將此歸因於這樣一個事實:虔誠的宗教徒更有可能戒酒和吸毒,並進行祈禱或冥想等緩解壓力的活動。如果您不喜歡宗教,那麼很高興知道瑜伽等精神實踐也可以帶來延長壽命的好處。

 

成為(自願)志工 + 1 年

 

只要您從事志願服務的原因是幫助他人而不是自己,那麼花在撿垃圾或在慈善商店幫忙上的時間就可以延長您的壽命,因為志願服務的行為已被證明可以改善身心健康並降低孤獨感。密西根大學 2011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崇尚利他主義價值觀或渴望建立社會關係的人比那些為了個人滿足而志願服務的人死亡率更低。

 

熱愛拼圖+ 10 年

 

雖然挑戰大腦並不能預防阿茲海默症等引起癡呆症的疾病,但醫生認為,這可能有助於建立緩衝(稱為「認知儲備」cognitive reserve,認知儲備是指一個人在面對腦部損傷或退化時,能夠通過已有的認知能力和儲備來應對這種損傷,延緩認知功能下降的過程。這種儲備可以通過學習、社交活動、身體運動等方式來增加。認知儲備的提升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應對年齡相關的認知衰退或疾病。),這意味著如果你這樣做,你可以更長時間地保留你的智力,並最終活得更長,比較晚才會患病。

 

2020年,埃克塞特大學和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對2萬名50歲以上的人進行了測試,發現經常參加單字和數字謎題的人往往擁有更敏銳的大腦,大腦功能比實際年齡年輕10歲

 

郊區居住 + 2 年

 

生活在城市環境中吸入的空氣污染對您的健康非常不利,城市生活可能會使您的預期壽命縮短兩年。這是因為微小顆粒可以透過肺部進入血流,可能導致中風或心臟病發作。芝加哥大學 2022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經常接觸空氣污染會使預期壽命減少 2.2 年(在南亞污染嚴重的地區,預期縮短壽命會增加到 5 年),另外的研究發現,住在郊區(或鄉下)的男性壽命會增加2年而女性是18個月。

 

退休搬到城市+ 1 年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建議您 65 歲以上時從郊區(或鄉下)搬到城市環境可以讓您多活一年——可能是因為更容易獲得醫療服務。

 

生孩子- 每個孩子 增7歲生理年齡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懷孕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可以使女性的老化過程加速近三個月,但那是在嬰兒出生之前。嬰兒出生後前六個月的睡眠不足確實會讓您感到沮喪。 2021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嬰兒出生後前 6 個月睡眠不足可能會使新手媽媽的生理年齡增加七歲(有趣的是,這種影響不會以同樣的方式影響男性)。後續每個的孩子個別增加七歲(生理年齡)。

 

生活壓力大 - 2.8 年

 

芬蘭的研究人員發現,承受重壓會使男性的壽命縮短 2.8 年,女性的壽命縮短 2.3 年。眾所周知,持續高壓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會降低免疫系統並影響心臟健康,導致高血壓、胃潰瘍和心血管疾病。

 

整天坐著- 8 年

 

研究發現,久坐的生活與吸菸一樣對健康有害,加州大學的研究發現,每天久坐十小時或更長時間可能會使人衰老最多八歲。

 

患有高血壓- 6 個月至 3 歲

 

高血壓會增加腎臟病、心臟病、中風和心臟衰竭的風險。研究證實,定期超過 140/90 的上限目標可以轉化為預期壽命的延長,從 6 個月到 3 歲不等,具體取決於您的年齡。但布萊根婦女醫院的收縮壓干預試驗(SPRINT) 於2020 年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心臟病學》上發表的一項分析發現,將收縮壓(第一個數字)保持在120 毫米汞柱(而不是140)以下,可以將您的壽命延長9個月到2.9年之間的任何值。

原文報導來源:https://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13318667/The-habits-add-decades-life-ones-shorten-quiz-adding-subtracting-lifespan.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的研究證明,體力活動可以部分透過減少大腦中與壓力相關的信號傳導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這項研究由麻省總醫院(MGH)的研究人員領導,該醫院是麻省總醫院布里格姆醫療保健系統的創始成員,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上,研究中發現,患有憂鬱症等與壓力相關的疾病的人經歷過大多數心血管疾病都受益於體力活動。

 

為了評估體力活動對心理心血管疾病的益處的機制,馬薩諸塞州總心血管醫院推理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和心臟病專家艾哈邁德·塔瓦科爾(Ahmed Tawakol)醫學博士和他的同事進行了分析來自麻省的 50,359 名參與者的醫療記錄和其他資訊。

 

774 名參與者中的一部分還接受了邏輯推理測試和與壓力相關的大腦活動的測量。

 

在中位數10年的追蹤中,12.9%的參與者出現了心血管疾病。

 

身體活動量較高的人與壓力相關的大腦活動也趨於降低。功能(即決策、突發控制)的部分,已知可以抑制大腦的壓力中心。

 

此外,與壓力相關的大腦訊號的減少部分解釋了身體活動對心血管的好處。

 

這項發現的延伸,研究人員在一個由 50,359 名參與者組成的群組中發現,對於那些預計將有更高的與壓力相關的大腦活動的參與者(例如那些診斷為憂鬱症的人)來說,運動對心血管的好處明顯。

 

研究的資深作者Tawakol 表示:「對於憂鬱症患者來說,體力活動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效果大約是憂鬱症患者的兩倍。對大腦與壓力相關的活動的影響可能可以解釋這一新的觀察結果結果。

 

「需要進行前瞻性研究來確定潛在的調節因素並證明因果關係。同時,臨床醫生可以向患者傳達體育活動可能對大腦產生重要影響,這可能會給患有憂鬱症等壓力相關症候群的個體帶來更大的心血管益處。

參考文獻:

  1. Hadil Zureigat, Michael T. Osborne, Shady Abohashem, Kenechukwu Mezue, Charbel Gharios, Simran Grewal, Alex Cardeiro, Nicki Naddaf, Giovanni Civieri, Taimur Abbasi, Azar Radfar, Wesam Aldosoky, Antonia V. Seligowski, Meagan M. Wasfy, James Sawalla Guseh, Timothy W. Churchill, Rachel P. Rosovsky, Zahi Fayad, Anthony Rosenzweig, Aaron Baggish, Roger K. Pitman, Karmel W. Choi, Jordan Smoller, Lisa M. Shin, Ahmed Tawakol. Effect of Stress-Related Neural Pathways on the Cardiovascular Benefit of Physical Activit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24; 83 (16): 1543 DOI: 10.1016/j.jacc.2024.02.02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