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咖啡更長壽?! 英國研究:每天至少喝6杯

據《鏡報》報導,《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JAMA Internal Medicine)期刊2日發表一項英國的大型研究指出,大量攝取咖啡因不會增加死亡風險,反而越喝越健康,並認為最好每天喝至少6、7杯。該項研究調查498134名,追蹤38至73歲的英國成年人10年發現,每天喝8杯或更多杯,死亡率比沒喝咖啡的人降低至14%;6及7杯、2至5杯、每天1杯或少於1杯,死亡率分別降低至16%、12%、8%、6%。「飲用咖啡可以成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長期參與研究的博士洛夫特菲爾德(Erikka Loftfield)強調,結果適用於即溶咖啡、研磨咖啡或去咖啡因的咖啡。咖啡長久以來被認為能減少疾病的發生,如心臟病、癌症、癡呆症、糖尿病和憂鬱症等,因為咖啡含抗氧化劑,增強肺功能和對葡萄糖控制激素胰島素的敏感性。

鄭醫師補充:

如果低咖啡因的咖啡都能幫助長壽,那麼咖啡有助於長壽的成分就不是咖啡因了,而是咖啡的抗氧化成分。咖啡最重要的抗氧化成分的綠原酸,可惜大部分的市售咖啡因為咖啡豆的重度烘培,導致不耐熱的綠原酸大量流失,因此,欲攝取足夠的綠原酸,得要多喝幾杯咖啡,除非,我們喝低到中度烘培的精品咖啡,因為沒有高溫破壞,風味足夠且綠原酸充足,因此一天量到三杯的量,應該提供非常足量的綠原酸來提高抗氧化能力,進而幫助延壽。

參考文獻:

Loftfield E, Cornelis MC, Caporaso N, Yu K, Sinha R, Freedman N. Association of Coffee Drinking With Mortality by Genetic Variation in Caffeine MetabolismFindings From the UK BiobankJAMA Intern Med.Published online July 02, 2018.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8.2425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internalmedicine/article-abstract/2686145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晝夜節律紊亂 空服員罹癌機率較高

2018年6月27日 上午10:06

根據一項針對5000多名美國空服員進行的研究,空服員罹患某些癌症的機率高於平均值。研究人員說,這可能是晝夜節律紊亂、睡眠被剝奪和居家及工作時間不規律等綜合因素所導致。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研究人員、研究共同執筆人莫杜克霍維奇(Irina Mordukhovich)說:「我們發現,空服員罹患乳癌、黑色素瘤皮膚癌和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終身盛行率高於普羅大眾。」

這份26日公布的研究發表於「環境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期刊。

莫杜克霍維奇在聲明中說:「由於這個職業族群體重超標和吸菸的比例很低,這項結果令人震驚。」

在參與研究的5366名空服員中,超過15%表示曾確診罹患癌症。

研究發現,在將年齡列入考量的情況下,空服員罹患研究中各種癌症的機率較高。

約有3.4%的女性空服員罹患乳癌,一般大眾則為2.3%。

女性空服員罹患子宮癌的機率為0.15%,高於一般人的0.13%;子宮頸癌1.0%,一般人是0.70%;胃或結腸癌0.47%,一般人為0.27%;甲狀腺癌0.67%,也高於一般人的0.56%。

根據研究,男性空服員罹患皮膚癌風險較高,患上黑色素瘤皮膚癌和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機率分別是1.2%和3.2%,相較之下,成年人口罹患這兩種癌症的機率分別是0.69%和2.9%。

鄭醫師補充:

對於女性輪班工作者,過去研究已經證實乳癌罹患風險提高,紊亂的生理時鐘,是乳癌的致病因子之一。此外,皮膚科醫師都知道黑色素瘤是非常惡性的皮膚癌症,儘管仍無法確認確切的致病原因,但經常曝露於過量紫外線的人,黑色素瘤罹患率增加。而空服員的工作經常輪班以及高空的紫外線曝露,都是致癌的危險因子。

因此,這項研究的結論與之前的研究結果相符,也提醒大家,規律的生理時鐘,以及避免過度接觸過量的紫外線,將有助於降低癌症的發生。

參考文獻:

Cancer prevalence among flight attendants compared to the general population

  • Eileen McNeely,
  • Irina MordukhovichEmail author,
  • Steven Staffa,
  • Samuel Tideman,
  • Sara Gale and
  • Brent Coull
Environmental Health201817:49

https://doi.org/10.1186/s12940-018-0396-8

https://eh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40-018-0396-8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鏡週刊

2018年6月25日 下午1:53

根據此前的研究顯示,到2030年,全球預計阿茲海默病患病人數將超過7000萬人,治療花費將高達2兆美元,但我們仍然不清楚,所有的因素到底是怎樣相互作用才使它發作。

 

長久以來,阿茲海默都折磨著全人類的身心,而科學家們也一直沒有攻破阿茲海默症的真實病因。其實,關於阿茲海默症為何會發作,科學界一直有一個比較冷門的理論:這種神祕的疾病是由潛在的病毒引起的。就在本週星期四,發表在神經領域權威期刊《Neuron》的一篇文章則為這個理論提供了支援,並有望成為已經頗為吃力的阿茨海默治療藥物研發新突破口。不僅如此,根據此次的發現,某些病毒不僅僅是在患有阿茲海默症病患的大腦中出現的機率更大,而且在導致一系列致命的神經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冷門的理論 意外的發現

一開始,研究者們對證明所謂的阿茲海默症「病毒理論」到底是對是錯沒有興趣。但是,本次研究似乎無意觸碰到了這個理論。西奈山伊坎醫學院(Mount Sinai’s Icahn School of Medicine)的基因學助理教授、這篇論文的研究作者Joel Dudley表示,一切的發現都在意料之外。他甚至覺得,這個理論的存在讓這次研究結果更有說服力了。「當我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非常高興,因為這又是一個支持阿茲海默症發作與微生物有一定關係的文章,而且這類文章現在越來越多了。」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榮譽退休的分子神經生物學教授Ruth Itzhaki如此評價。

從1991年開始,他就一直堅持病毒理論。他認為,過去大部分科學家總是以嘲諷或敵意的眼光看待自己一直堅持了幾十年的理論。Dudley說:「本來研究小組的的重點是尋找新的藥物靶標(drug targets),根本無意關注病毒與阿茲海默症的理論。但是,因為試驗需要以大量的資料為基礎,在分析資料的過程中,我們漸漸發現了病毒與神經疾病的特殊關係,於是修改了研究課題。」

在此次研究中,小組將死于阿茲海默症的病患大腦與正常死亡的人的大腦樣本進行比較。由於研究小組是「加速醫療合作-阿茨海默病(Accelerating Medicines Partnership-Alzheimer’s Disease)」財團的一員,所有的樣本資料都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三個規模較大的存儲有大腦資訊的資料庫,這使得他們能夠直接獲得原始的大腦基因組序列的資料。一般的實驗裡科學家們只能看到那些人類已經研究過的基因,但是此次正是因為獲得了大量的原始資料,Dudley研究小組才得以將那些已在大腦裡生活了一段時間的病毒基因重新排序、分析。

根據基因提供的資訊,研究小組在大腦樣本裡甄別出了好幾個不同種類的皰疹病毒(herpesviruses),而這些病毒在患阿茲海默症病人的大腦裡更常見。不僅如此,他們發現,在去世之前癡呆程度越是嚴重的患者大腦中,皰疹病毒的數量就越多。這很明顯暗示了病毒與腦神經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在所有被研究的病毒當中,有兩個病毒物種和阿茲海默症關聯最密切:人類皰疹病毒6A (HHV-6A) 和人類皰疹病毒7 (HHV-7)。

不過,Dudley一開始認為,這些發現僅僅只是一個開端。單單發現在患阿茲海默症病人大腦中病毒的數量非常大,這一結果並不能排除這些病毒只是過路者的可能性。於是Dudley開始了進一步的探索。他們用大腦樣本的資料創建了電腦模型,以便於觀察人腦自帶的基因和在人腦中被發現的病毒DNA/RNA如何互動。根據電腦模型顯示,HHV-6A和HHV-7基因會有規律地開啟和關閉人腦自帶的基因,而後者也會有規律地開啟和關閉前者。在那些受疾病影響的腦區(如海馬體),這類活動更是常見。Dudley評論說:「我們能夠看到,很有可能是這些病毒啟動了與阿茲海默症有關的基因,同時有意抑制了其他基因。所以我們推斷,這些病毒有可能是導致某人特別容易得阿爾茲海默症的環境因素。」

為什麼是這兩種病毒?

大部分人都在幼年的某一時間段時間感染HHV-6A和HHV-7病毒,其在兒童身上引起的常見症狀是輕微的玫瑰疹皮膚病。但是近年來,有人提出理論說,這些病毒可能導致了其他的神經系統疾病。比如,HHV-6似乎總是與一種名叫多發性硬化症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有關。一些科學家們認為,病毒在人體中某個地方休眠,只有在特定時段才會緩緩遷移然後悄悄地感染大腦或者神經系統。但是這其中一定有什麼東西在啟動病毒,比如壓力或者那些使得免疫系統衰弱的疾病。

接下來,一定還有別的東西使得人腦與這些病毒相互作用,朝著加速阿茲海默症發作的方向發展。舉個例子說,在病毒理論的首個提出者Itzhaki的研究中,他發現只有當患者攜帶APOE基因(本來就與阿茲海默症有關)的E-4變異體的時候,人們因受HSV-1病毒(單純皰疹病毒1,唇皰疹的罪魁禍手,也寫作HHV-1)感染而使得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才會更大。但是,因為HHV分布非常廣泛(大概90%的美國人體內都帶有這種病毒)而HSV-1的分布程度卻一般(美國人中大約是54%,不過世界範圍大概67%),而且並不是每個人都患有阿茲海默症,因此病毒感染又被認為是導致阿茲海默症發作的一個非常小的因素。

而Dudley的研究則發現,HHV-6A和HHV-7病毒都與人腦中負責產生β-澱粉樣蛋白(beta-amyloid)的基因有互動,而β-澱粉樣蛋白錯誤折疊並沉積後形成異常斑塊,最終對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造成嚴重破壞。這項發現還鞏固了以前的一個理論:我們的內在免疫系統會在無意之間導致某些疾病的發作。Itzhaki也是這個理論的支持者之一,他解釋說,大腦會用β-澱粉樣蛋白來保護自己不受感染。那些最終患有阿茲海默症的人,其實是這套「保衛系統」出了問題。不過,大部分研究阿茲海默症是由病毒引起這一假說的科學家們,包括Itzhaki在內,主要的精力都是放在上文提到的HSV-1中。Itzhaki注意到,研究病毒可能間接導致了阿茲海默症的130篇文章中,只有幾篇將重點放在其他HHV上。Dudley的團隊的確發現了HSV-1與阿茲海默症之間有一些聯繫,但是這個聯繫不如HHV-6A和HH7和此病的聯繫那麼密切。

但Dudley認為,這一點並不說明HSV-1就與阿茲海默症的發作毫無關係。在解釋到為什麼其它HHV很少受人關注時,他說,HSV-1在血檢中通常都比較容易被識別到,於是那些依賴傳統辦法研究這一疾病的科學家們可能沒有想到其它HHV也與阿茲海默症有關。Dudley認為,大腦中可能存在更多的病毒甚至是細菌物種,這些微生物有可能會成為阿茲海默症等其他神經疾病的誘導因素。

根據此前的研究顯示,到2030年,全球預計阿茲海默病患病人數將超過7000萬人,治療花費將高達2兆美元,但我們仍然不清楚,所有的因素到底是怎樣相互作用才使它發作。不過,此次研究以及最近幾篇支援病毒假說的文章,都為如何研究這個疾病提供了思路,比如我們可以根據新提出的假說來設計實驗,甚至在將來可以嘗試抗病毒的治療方法。

當幾乎每一次阿茲海默症的臨床試驗都以慘敗告終的時候,提出新的治療方法迫在眉睫。針對此次研究,Dudley說:「人類可能就像一個生態系統一樣,裡面住著各種各樣的病毒基因,當然也少不了人類自帶的基因。這些基因或相互結合,或潛伏在深處,使得我們的身體成為無數不同種細胞的棲息地。這麼想想,還真是有一些讓人害怕。」

鄭醫師補充:

這篇報導內容很多,有耐心看完的人比例應該不高,我來幫大家做一個內容摘要:

阿茲海默症長期以來,一直未找到確切的病因,這篇研究報導提醒大家,單純皰疹病毒,尤其是人類皰疹病毒6A (HHV-6A) 和人類皰疹病毒7 (HHV-7)。

這些可能致病的病毒在人體中某個地方休眠,只有在特定時段才會緩緩遷移然後悄悄地感染大腦或者神經系統。但是這其中一定有什麼東西在啟動病毒,比如壓力或者那些使得免疫系統衰弱的疾病。

當患者攜帶APOE基因(本來就與阿爾茲海默症有關)的E-4變異體的時候,人們因受HSV-1病毒(單純皰疹病毒1,唇皰疹的罪魁禍手,也寫作HHV-1)感染而使得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才會更大。APOE基因的E-4變異基因可以檢測。

HHV-6A和HHV-7病毒都與人腦中負責產生β-澱粉樣蛋白(beta-amyloid)的基因有互動,而β-澱粉樣蛋白錯誤折疊並沉積後形成異常斑塊,最終對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造成嚴重破壞。這項發現還鞏固了以前的一個理論:我們的內在免疫系統會在無意之間導致某些疾病的發作。Itzhaki也是這個理論的支持者之一,他解釋說,大腦會用β-澱粉樣蛋白來保護自己不受感染。那些最終患有阿茲海默症的人,其實是這套「保衛系統」出了問題。

單純皰疹病毒很多人倍感染過,但如果體質是APOE基因的人,得阿茲海默症危險性提高,如何降低身體壓力,避免身體長期慢性發炎,讓免疫調控不至於失衡,將是預防阿茲海默症的重要關鍵。

參考文獻:

Multiscale Analysis of Independent Alzheimer’s Cohorts Finds Disruption of Molecular, Genetic, and Clinical Networks by Human Herpesvirus

Ben Readhead17
Jean-Vianney Haure-Mirande17
Cory C. Funk
Matthew A. Richards
Paul Shannon
Vahram Haroutunian
Mary Sano
Winnie S. Liang
Noam D. Beckmann
Nathan D. Price
Eric M. Reiman
Eric E. Schadt
Michelle E. Ehrlich
Sam Gandy17
Joel T. Dudley17,18
 

DOI: 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18.05.023

https://www.cell.com/neuron/fulltext/S0896-6273(18)30421-5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少女全身癢長濕疹 醫師檢查耳垂真相終於大白!

2018/06/24 08:28:00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不少人都會配戴飾品,但專業醫師提醒,若出現全身搔癢、濕疹,當心恐是對飾品過敏,引發全身過敏反應,不得不慎。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任林鳳玲在國泰醫訊發表文章《飾品的過敏》,她分享,有一位17歲女孩到門診,說全身搔癢已有好幾個禮拜、擦藥吃藥都不見好轉。

林鳳玲看了這名女孩身上的疹子,很多米粒大小般的濕疹,遍佈在大腿、軀幹與上肢,這麼多濕疹難怪奇癢無比;一邊檢查一邊詢問可能的過敏原,包括寵物、植物、使用的保養品等,始終問不出所以然,直到檢查她的耳垂,這時才真相大白!

在耳垂部位有一塊從耳環周圍開始擴散的、範圍更大的、發炎更厲害的、滲著汁液的濕疹!林鳳玲寫道,原來女孩最近趁著連續假期穿了新耳洞,一開始用的醫療鋼耳環都沒事,換成自己購買的耳環後開始出現對金屬過敏的濕疹皮膚炎,進而誘發全身過敏反應,形成現在全身濕疹變化。

林鳳玲指出,首飾的過敏可以出現在耳垂(耳環)、手指(戒指)與脖子(項鍊),在飾品接觸到的皮膚會奇癢無比、發紅甚至起水泡的急性濕疹變化,可能形成皮膚變厚,色素沉澱的慢性濕疹。有時候皮膚炎會蔓延到非接觸的部位像是手部,或身體其他部位;她說,大部份的首飾過敏是由於對金屬鎳的過敏而產生,在一些不是那麼貴重的飾品,鎳常常被當成基底的金屬和金或銀一起焊接,用來增加飾品的強度或改變其顏色。單看首飾的外觀,是無法得知是否有含鎳的成分,很多飾品多多少少還是有鎳的成分,除非是醫療鋼、18或24K黃金、或純銀,如果有對鎳過敏者,飾品就該盡量選擇上述的產品。

至於要治療接觸性皮膚炎,除了給予濕疹的治療,最有效的方法是移除含鎳的飾品。「我請女孩拿掉耳環,並給予一些藥膏與止癢藥物,一週後身上疹子幾乎都已經消失,耳朵的溼疹也消失了」。林鳳玲提醒,青少年利用連續假期穿耳洞,或愛美民眾配戴各種飾品相當普遍,若懷疑金屬過敏者盡量選用不易過敏的耳針與飾品,如果一定非得使用含鎳的耳環,可以考慮用塑膠材質覆蓋,都是能避免金屬過敏的方式。

鄭醫師補充:

金屬飾品引發過敏反應,在臨床上不時看得到,症狀與一般過敏都一樣,移除過敏原,是治療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根據國外的研究資料顯示,大部分是對鎳過敏:

https://www.webmd.com/allergies/nickel-jewelry-allergy#1

一旦確認對鎳過敏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避開鎳的接觸,除耳環外,戒指、項鍊、鼻環、舌環、臍環外,有時候像是牛仔褲的腰扣若直接接觸皮膚,也可能導致過敏,提醒大家。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累了嗎?未必是睡眠不足!小心這問題

高婉真說,有位13歲、正值青春期少女的張妹妹,某日在學校因為突發性的眩暈被帶至急診就醫,意外發現有很嚴重的貧血問題,因此被轉介至血液科門診。進一步檢查發現張妹妹在10歲初經之後,月經週期一直不是很規則,且每次的經血量都非常大,在眩暈事件發生前2-3個月,她開始覺得明顯體力下降,上課無法專心,常常都會想睡覺,頭部經常覺得昏昏沉沉的,檢查確定她得了缺鐵性貧血。在開始鐵劑治療後,貧血症狀及檢驗數值都獲得了改善。

根據統計,國人貧血患者當中,高達6成為缺鐵性貧血,一般而言女性的比例較高,約為男性的7.7倍。當男性血色素數值低於14 g/dL、女性低於12 g/dL,即可定義為貧血。而缺鐵性貧血是血液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你累了嗎?」「喝了再上!」的廣告詞,加上逗趣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但疲累可不只是單純的睡眠不足,或是太過勞累而已!成大斗六分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高婉真就提醒,要小心缺鐵性貧血找上你!

鐵質是人體內合成血色素的重要因子,當體內鐵質不足或是需求增加時,血色素的製造受到阻礙,就會導致臨床上看到的小球性貧血。貧血的症狀包括:頭暈、容易疲累及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臉色蒼白、心悸、運動耐受力變差等;高婉真醫師指出,病人若長期處於貧血狀態,對於心臟也是一種負擔,容易會有心衰竭等病症的出現。

高婉真表示,對於缺鐵性貧血,醫師會依據病人的症狀及病史做鑑別診斷,並藉由檢驗血液中的鐵含量及儲鐵蛋白數值高低做確診。對於缺鐵性貧血患者,除使用口服或針劑鐵劑補足缺失的鐵外,亦可增加飲食中含鐵質高的食物,包括內臟類、肉類、綠色蔬葉、大豆等來輔助。

不過,高婉真也特別提醒,有的藥物及食物可能會影響鐵質的吸收,需要注意。她說,像維他命C可幫助鐵質的吸收,而茶類或咖啡會阻礙鐵質吸收。

治療缺鐵性貧血,最重要的是找出造成缺鐵的原因。高婉真醫師表示,像年輕女性,經血量多是造成鐵質大量流失的主因,除了補鐵之外,建議應該諮詢婦產科醫師處理婦科問題;許多老人家腸胃道或泌尿道的出血,或是腫瘤通,也常會出現缺鐵性貧血,是醫師們需要提高警覺的一個族群。

高婉真強調,缺鐵性貧血雖然是很常見的疾病,但從健保署調查成年女性,每6人就有1人有缺鐵而不自知。因此她呼籲,如有不明原因的疲累、無法改善的頭暈或心悸,應及早就醫檢查及處理。

 鄭醫師補充:

缺鐵,通常是身體某些疾病或者治療造成鐵流失,飲食內容鐵不足(例如素食者)、或者有些腸道疾患者吸收鐵有困難,此外,懷孕若沒有留意鐵的加強補充,也容易缺鐵。要知道身體是否缺乏?簡單的血液檢查即可完全了解。

當身體缺鐵導致貧血的時候,除了感到頭暈、容易疲累及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臉色蒼白、心悸、運動耐受力變差,有些人還會頭痛、頭重腳輕、手腳發冷、舌頭會發炎或者疼痛、指甲變軟、甚至會對一些沒營養的東西暴食,例如冰塊、泥土或者是澱粉等等。孩童或者嬰兒的缺鐵性貧血,則往往以食慾變差來表現。此外,有些疑似憂鬱症或者慢性疲勞的患者,其實是缺鐵引發,針對這個區塊來做補充及調整,症狀很快可以改善。口服的鐵劑有些人容易出現便秘的狀況,此時,以較容易吸收的營養劑型補充配合飲食內容的加強,改善較快且無負擔。

參考原文資料:

1.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2018 Mar 30. doi: 10.1111/pcn.12656. [Epub ahead of print]

 

Association between iron-deficiency anemia and depression: A web-based Japanese investigation.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603506

2.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680022/

3.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iron-deficiency-anemia/symptoms-causes/syc-2035503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六晚上tvbs台播出的健康2.0節目,鄭醫師屆時將討論疲勞與睡眠的專題討論,在節目中也提到根據過去的研究,其實只要睡對時間。

健康2.0 2018/6/24(日)21:00 

夏日炎炎"不好眠"!當心失眠導致"過勞危機"?! 精彩預告

《健康2.0》錄製的專題,將在本周日晚間9點於TVBS 56頻道播出。
預告在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y3NjLHWLS8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HO 正式將電玩失調症列為新型心理疾病,醫學界憂引起恐慌

作者 Emma stein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6 月 19 日 12:42 |

 

世界衛生組織(WHO)18 日公布最新版的國際疾病分類標準 ICD-11,正式承認「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為新型心理疾病。但要注意的是,全球超過 20 億人口都在玩電動,其中可能只有不到 1% 真正罹患電玩失調,有心理學家批評該診斷標準過於空泛,可能引起家長不必要的恐慌心態。

 據美國娛樂軟體協會(Entertainment Software Association)統計,全球有逾 26 億人口都會打電動,預計遊戲產業營收 3 年內將增長 31% 至 1,801 億美元,相信大家也不陌生現在的電視廣告幾乎被遊戲宣傳攻陷,許多大型電玩旨在讓玩家長時間參與,有時還僱用心理學家來設計易令玩家欲罷不能的遊戲內容。

 隨著因電玩出現的家庭社會問題越來越多,WHO 第 11 版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正式將「電玩失調症」列為心理疾病,就像其他強迫症和成癮疾病,診斷罹患電玩失調症需符合 3 個標準:

比起和他人交談互動,電玩遊戲才是患者所有日常活動的首選。

  1. 就算朋友變少或工作效率變差,患者也無法停止玩遊戲。
  2. 遊戲玩到壓迫患者生活或人際關係,比如睡眠模式紊亂、飲食失調、體力嚴重衰退,上述幾個模式須持續至少 1 年,才可診斷為電玩失調。

 新診斷標準甫公布果然也引起兩方爭論,反對者如英國心理學會發言人 Joan Harvey 警告,並不是所有一玩遊戲就好幾小時的孩子都屬於電玩失調,新分類可能引起家長不必要的恐慌,並導致相關醫務人員被莫須有的求診人潮淹沒。提出新診斷標準的世衛組織心理健康與藥物濫用部門 Vladimir Poznyak 博士也強調,電玩失調屬於臨床症狀,只能由經過適當培訓的醫師診斷,任何非專業人士都不能做出正確判別。

 臨床心理學家 Anthony Bean 則說,將電玩失調症列為一種疾病還為之過早,根據他的經驗,沉迷電動更像出自抑鬱與焦慮,當焦慮與抑鬱症緩解時,沉迷電動的程度也跟著下降,而 WHO 新標準太過廣泛,並未充分描述電玩失調的輕度、中度與重度症狀;更重要的是,診斷電玩失調症可能變成臨床醫師非常主觀的判定,畢竟多數臨床醫師可能不了解電玩,也沒有過沉浸電動世界以知曉患者心理的經驗。樂見分類者如英國皇家精神病學院 Henrietta Bowden-Jones 博士則表示,他們看到越來越多心父母因沉迷遊戲的小孩而心煩意亂,孩子可能因此輟學、甚至引起家庭戰爭。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行為成癮學教授 Mark Griffiths 指出,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電玩是一種非金錢的賭博行為,賭徒砸錢,玩家則靠積分,雖然對大多數人而言,玩電動只是娛樂而不是癮,電玩失調玩家所佔比例可能遠低於 1%,但這類人或許伴有其他潛在問題,如抑鬱症、自閉症,新分類將有助於上述問題合法化並加強治療策略。先不論電玩失調列入心理疾病的爭議,越來越多人黏上電玩是事實,家長因小孩戴著耳機沉迷電動而憂心忡忡也是事實,在心理學家進行更多嚴格研究前,如果遊戲已經干擾到你的社交、工作,你可能還是要自主謹慎應對。

 鄭醫師補充:

這項新的精神科診斷(歸屬心理疾患),引起的爭議不外乎這項診斷,只是現象的描述,或者問題的敘述,但沒有客觀的診斷工具可以當作標準,此外,電玩成癮的人,往往潛在就有一些未被診斷出來精神疾患,我們看到的電玩成癮只是一個面向而已。

此外,這些症狀不管多麼貼切吻合,但若當事人的功能(包含工作、學業、人際關係或者與家人的互動)沒有明顯的衰退,也不能硬貼上電玩失調症的標籤。

此外,過度的電玩依賴,反過來看,在真實的世界裡,缺乏和家人以及朋友良好的互動,也沒有更有趣或者提高成就感的活動,電玩對某些疑似成癮的人成了想當然耳的替代品。在協助當事人脫離以及改善電玩依賴的面向上,單單禁止絕對難以奏效,提醒大家留意。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加國新研究:糖尿病友每天一把堅果有效穩定血糖

2018年6月13日 下午3:19
風向新聞

很多人因為堅果含有豐富的油脂影響血糖敬而遠之,不過根據一項最新研究,堅果營養價值,對控制血糖更是好處多多。榶尿病友每天吃一把的綜合堅果,對於穩定第2型糖尿病有顯著效果。

綜合外媒報導,堅果雖然含有油脂,對血糖有一定影響,但其實這只是片面認識。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日前針對117名服用降血糖藥的第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實驗。研究人員首先將病友分為3組,第1組每日吃75克綜合堅果、第2組吃3個全麥鬆餅、第3組則吃一半份量的綜合堅果。3個月後,研究人員每2周檢驗血糖濃度後發現,第1組試驗者的血糖明顯控制良好。研究結果發表在《糖尿病學》(Diabetologia)。

研究人員表示,3組受試者所攝取的熱量大同小異,由於堅果能提供優良的不飽和脂肪與較少影響血糖的碳水化合物,不僅可幫助降低血液中壞的膽固醇,且Omega-3脂肪酸有助於體內發炎指標下降。

另一項研究也指出,堅果有保護動脈內壁健康的功效,適量攝取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保持血液流通、預防心臟病。這次實驗使用的綜合堅果,主要由去鹽杏仁、開心果、核桃、山核桃、榛子、花生、腰果和澳洲堅果組成。

專家表示,堅果是適合當作養生的好食物,除了有上述的好處,堅果中的卵磷脂,可活化腦細胞,對於增強頭腦靈活也很有幫助。「不過,病友最好還是選擇非油炸、不加調味、而且不包括花生的堅果最有效」。(艾以琳/綜合外電報導)

鄭醫師補充:

堅果是好的油脂提供來源,包含OMEGA-3,過去研究告訴我們OMEGA-3不僅可以抗發炎,可以降低胰島素抗性,進而幫助血糖穩定,而好的油脂取代碳水化合物,降低碳水化合物在食物總熱量的比例,也是目前比較建議的低碳健康飲食法。建議糖尿病患者可以在每天的飲食中加入一把堅果取代碳水化合物(澱粉、糖飲、甜點等等),換言之,把堅果當成健康的零嘴是可行的。

參考文獻:

 

Nuts as a replacement for carbohydrates in the diabetic diet: a reanalysis of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Jenkins, D.J.A., Kendall, C.W.C., Lamarche, B. et al. Diabetologia (2018). https://doi.org/10.1007/s00125-018-4628-9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00125-018-4628-9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放假補眠有用嗎? 最新研究証明有助降低死亡率

 

men's unoUpload Date & Time發布時間 2018年6月8日 AM 10點55分

 城市人工作忙碌,加班回家吃飯後,就算匆匆入睡,往往睡眠時間只得5小時,遠遠未能達到標準的8小時睡眠時間。為了得到充分休息,很多人會選擇禮拜六、日睡足半天補眠。不少專家都指這樣補眠可能會適得其反,但最新的研究卻提出不一樣的見解。

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每晚睡眠只有5小時的成年人,死亡率會增加,但如果每晚睡眠只有5小時的成年人,於周未補眠至每晚9小時睡眠,死亡率並沒有增加。這項研究發表於《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期刊,研究的科學家分析了4萬3千名65歲以下成人的睡眠習慣數據,再研究最初計劃推行13年後的死亡記錄,將教育程度、體重與吸煙等因素計算分析,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周末補眠可以彌補平日睡眠不足。 

這個結果代表著,去年睡眠科學家表示睡眠不能以補眠方式去補救的思維方式被改變,單以睡眠時間分析,配合周末的補眠,平日睡眠時間短不是構成死亡風險的因素。更驚人的發現是,平日有6至7小時睡眠的人,死亡率沒有上升。

當然編輯不是鼓吹大家減少平日的睡眠時間,於周末補眠,而是希望大家有良好的睡眠習慣,迫不得己才使用補眠大法!

鄭醫師補充:

過去一直強調平常睡眠不足,靠週末補眠不利健康。原則上,如果是嚴重的睡眠不足,例如每晚只睡三四個小時,週末想靠補眠來恢復,難度太高。若是平常每天少睡一小時,週末兩天各睡九小時,平均每晚有六小時的睡眠時數,如此勉強達標,而這項研究也告訴我們不會增加死亡率。但週末若是補眠時數不足,死亡率仍會增加。因此,時數夠不夠仍是關鍵。

讓我們看一下詳細的研究結論:

1.小於65歲的族群,跟平均每天有睡到7小時的人相比,平常和週末都睡不到5小時的人,死亡率增加52%。

2.比較不利的,是每天睡不到5小時,或者每天都超過8小時的族群(過與不及都是警訊),至於一天睡6-7小時的人跟每天都可以睡到7小時的人相比,死亡率沒有差別。

3.平常睡不到5小時,但週末睡滿9小時,與每天睡滿7小時的族群相比,死亡率未增加。

將於下周六晚上tvbs台播出的健康2.0節目,屆時將討論疲勞與睡眠的專題討論,我在節目中也提到根據過去的研究,其實只要睡對時間,在體溫最低的時間睡6.5個小時,其實就很充足了,因此即使晚上只睡6-7個小時,死亡率並不會增加。

參考文獻:

Åkerstedt T, Ghilotti F, Grotta A, et al. Sleep duration and mortality – Does weekend sleep matter?J Sleep Res2018;e12712. https://doi.org/10.1111/jsr.12712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人常感孤單 早死風險增2倍

 

 

2018年6月11日 下午9:00

【台灣醒報記者蔡岳宏綜合報導】孤單對心臟有害,更是造成早死的危險因子!丹麥哥本哈根大學9日在歐洲心臟協會提出最新報告,對13,463名患有心臟相關疾病的病人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孤單是心臟病的強烈風險因子,孤單的人容易感焦慮、沮喪,且生活品質較低,更有2倍早死的風險。研究生克里斯騰森表示,孤單在現代越來愈常見,醫學評估應該將孤單納入評估指標。

克里斯騰森向《科學日報》表示,過去研究已顯示社交孤立和冠狀動脈心臟疾病、中風有關,但與其他心臟疾病的關聯並不清楚,因此這項研究對13,463名患有心律不整、心衰竭、瓣膜性和缺血性心臟病的病人詢問身心健康、生活習慣和社交狀況,並詢問:「你有人可以傾聽嗎?」、「 你曾感到孤單並希望有人陪伴嗎?」來評估孤單狀態。

「這兩項評估孤單的問題很重要,」克里斯騰森說,因為現在獨居的人可能不孤單,有家庭的人卻可能感到孤單。

「孤單和早死、心理不健康、生活品質低落有關連,」克里斯騰森向《德干紀事報》表示,無論什麼種類心臟病的病人都常感覺孤單,而且去除掉抽菸、年齡等因素後,孤單還是和心臟病有很大關係,有2倍早死的風險。他說,對於社交孤立的人來說,較常承受比較多的壓力,且也沒有人留意,因此更容易有不良的健康後果,他說,這是個孤單愈發常見的年代,社交狀態應納入醫學的評估標準。

鄭醫師補充:

這裡提到的孤單,並非獨居者。而是當事人經常感覺自己是一個人,無枝可依,無人能懂,這對心臟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壓力,同時也容易引發心臟相關疾病的罹患以及提高早死的風險。我們在極度難過的時候,也容易感到心碎,甚至有人併發心碎症候群,孤單會傷心,一點都不為過。

透過有實質支持力量的社交圈,也是降低孤單感的一種方式,此外,也有些人借助宗教的力量,來找回內心的平安與平靜。

我曾經看過一句話,在此跟大家分享:與上主分離之感,是你唯一真正需要修正的欠缺。願大家都能找到真正的自己以及內在的平安。

參考原文報導: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6/180609124652.htm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吃維他命D無助寶寶免疫 孕婦多吃則有益胎兒

法新社 中文新聞

2018年5月30日 下午3:35

(法新坦帕29日電) 很多人會為了讓寶寶骨骼強壯,增加他們維生素D攝取量。但今天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的芬蘭研究指出,寶寶滿兩歲前,攝取3倍量的維生素D無助增強他們的骨骼或免疫力,不過孕婦多攝取將有助胎兒健康。

 

維生素D能助人體吸收鈣質,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皮膚只要接受日曬便能製造維生素D,但根據一份2016年的研究,高達40%的歐洲人維生素D量未達標。

缺乏維生素D恐導致佝僂症(軟骨病)。軟骨病典型症狀是骨頭軟化,恐導致發育不良和O型腿。

在維生素D越多越好的假設下,研究人員針對975名健康寶寶進行隨機臨床試驗,讓一部分受試嬰兒每天攝取400國際單位(IU)維生素D的建議攝取量,另一批嬰兒則攝取1200IU。

但研究人員發現,在寶寶滿24個月大之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骨骼強度和罹病率並無差異」。

報告指出:「這項針對975名健康孩童進行的試驗,就我們所知,是首份大規模隨機臨床試驗來評估嬰兒期到幼兒期的維生素D補充。」

研究指出,大多數受試嬰兒實驗之初都不缺乏維生素D,這種情況下,高劑量維生素D「對骨骼強度或出生頭兩年父母回報的罹病率均無額外益處」。

美國醫學會期刊的另一則研究也探討相同問題,檢視孕婦每天攝取高達2000IU維生素D補充品的安全性。

他們發現,懷孕時攝取維生素D補充品能降低胎兒體重過輕的風險。(譯者:梁元齡/核稿:蔡佳敏)

鄭醫師補充:

這篇報導提醒孕婦懷孕期間,務必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高劑量),降低寶寶的健康風險,研究結果建議一天2000IU。至於兩歲前的寶寶補充高劑量的維生素D意義不大,但飲食中基本的維生素D來源仍不可或缺。

參考文獻:

Bi WG, Nuyt AM, Weiler H, Leduc L, Santamaria C, Wei SQ. Association Between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Offspring Growt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MA Pediatr. Published online May 29, 2018. doi:10.1001/jamapediatrics.2018.0302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匙就可以養肝加抗老化,這種「神物」你還不吃

 

2018年5月29日 下午1:42

每日健康/綜合編譯 林宏軒

根據外媒《express》的報導,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香料可以幫助預防肝損傷,尤其是肉桂這種食物,它可以灑在那些卡布奇諾上、添加到餡餅和其他食物中的成分,這種植物已經具有超級食物的地位,因為它有能力治療世界各地的牙痛、哮喘和心臟病的各種疾病。

但最新的研究還發現了肉桂增加了香料在肝臟周圍形成保護屏障的能力,因為它具有很長的治癒特性。來自中國科學院的高校科學家們對老鼠的肉桂進行了檢測,看看它是如何幫助肝臟和其他器官的,因為它長期以來被用於各種形式的中藥。

肉桂可以消除自由基

它通過調節稱為PPARA(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α)的基因,發現一劑肉桂複合物如脂質和酰基肉鹼達到健康水平。當這個基因在實驗中被移除時,研究人員發現肉桂提取物不能防止對肝臟的損害。

研究小組說,據信,這個秘密是在肉桂中發現的一種稱為的特定化合物,它調節PPARA(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α)的基因受體在中醫學中,肉桂用於治療風濕病,感染引起的各種疼痛,牙痛和氣喘。

從中藥到西藥都很有效

近年來更多的科學研究表明,來自印度尼西亞肉桂樹的香料對抗心臟組織損傷和高血糖症有幫助。這份來自中國和美國馬里蘭州的研究發表在專門出版的《蛋白質組織研究雜誌》上,實驗結論表示,肉桂原來是一種用於治療胃腸疾病的中藥。但是最新數據表明,肉桂通過調節PPARA(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α)緩解TAA(硫代乙酰胺)肝損傷,肉桂中的木脂素化合物成功促成保護肝臟的作用這一作用。”

鄭醫師補充:

去查了原文的資料,這篇報導提到的提到其實是肉豆蔻(Nutmeg),而非肉桂(Cinnaman),提醒大家留意。而用於研究的物質為肉豆蔻萃取物MYRISLIGNAN ,肉豆蔻木脂素。

肉桂(Cinnaman)原產於斯里蘭卡和南印度,是樟樹科月桂樹的樹皮,捲成條形乾燥而成。常用於甜點和肉餡上,例如酥餅、批、肉醬、肉餡上。肉桂的味道跟蘋果很相配,所以西菜中有蘋果的話便差不多一定有肉桂作相配。 

荳蔻(Nutmeg)原產於印尼東部摩鹿加群島,是荳蔻科荳蔻樹果實內的核仁。常用於肉餡和內臟食材上,例如漢堡肉、鵝肝、肉餡上。荳蔻的味道跟咖啡和甜味有種特別的變化,例如在焦糖咖啡中加少許荳蔻,味道十分特別,也很相配。 

參考文獻: 

PPARα Mediates the Hepatoprotective Effects of Nutmeg 

Xiao-Nan YangXue-Mei LiuJian-He FangXu ZhuXiu-Wei YangXue-Rong XiaoJian-Feng HuangFrank J. Gonzalez, and Fei Li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2018 17 (5), 1887-1897

DOI: 10.1021/acs.jproteome.7b00901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proteome.7b00901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腰圍肥胖來自腸道細菌 高纖飲食有助

 

 2018年5月30日 下午4:13

【台灣醒報記者蔡岳宏綜合報導】腸道細菌會造成肥胖!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團隊,利用微生物遺留在糞便中的物質,分析腸道細菌如何增加人們的腰圍,研究發現,飲食遠比基因的影響還重要。該研究團隊也建立糞便化學物質資料庫,將用於研究腸道微生物和肥胖之間的關係,研究團隊表示,期許在未來十年內發展治療肥胖的個人醫療法。

目前已知內臟脂肪和第二型糖尿病、心臟病和肥胖有很大的關連,但根據《德干紀事報》報導,該研究團隊為了研究腸道和腰部脂肪形成的關係,分析了500對雙胞胎的糞便,試圖確認哪些物質可當作肥胖的檢驗指標,並建立糞便物質資料庫。另外,他們也發現許多雙胞胎竟然胖瘦不一,照理說雙胞胎的基因應該一模一樣,因此,研究團隊想了解其中的成因。

《科學時報》報導,根據糞便化學物質的研究顯示,腸道運作大約只有17.9%受基因影響,但是腸道活動卻有67.7%與環境相關,主要是人們的日常飲食。研究領導人提姆博士說,「這是項好消息,說明我們應該把食物當成藥物看待,以來改善我們的健康。」他也指出,未來能研發智慧馬桶,或者檢驗衛生紙檢測糞便,了解腸道的健康情況。

文章第一作者瓊斯博士表示,透過糞便物質資料庫的建立,醫生能視個人情況治療肥胖,打造專屬的腸道微生物環境,「我們可以使用抗生素、藥物和高纖飲食來改變腸道細菌,進而治療肥胖。」他指出,這項研究提供了新的醫學角度,去看待肥胖和腸道微生物之間的關係。

鄭醫師補充:

同卵雙生的基因一模一樣,但胖瘦不一,這篇研究報導提醒我們飲食內容影響腸道菌項差異,造成肥胖的風險高低不同,不少研究發現真的有所謂肥胖菌的存在,透過某些可以幫助瘦身菌種的補充,有助於降低體脂肪,進而預防代謝症候群發生風險。

此外,飲食影響腸道菌叢的菌相,進而影響基因的調控,因此,飲食的內容可視為重要的外基因調控因子,一點都不為過。換句話說,健康的好壞,基因只占一部分的影響,以肥胖而言,影響層面甚至只有一兩成。

參考文獻: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白藜蘆醇能降低搖頭丸的神經毒性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18年5月23日 上午11:23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吸毒會害一生!尤其是搖頭丸為甲基安非他命的類似物,具有強力之中樞神經興奮作用,在台灣被列為二級毒品。濫用者服用搖頭丸後,頭部及肢體隨高分貝之音樂劇烈搖晃,並可使濫用者產生和平感或愉悅感。三軍總醫院研究團隊發現,白藜蘆醇能大幅降低搖頭丸後續引發之神經毒性,甚至可預防搖頭丸戒斷後所產生的憂鬱症狀。

近年來,毒品濫用一直是台灣日益嚴重的社會、教育與治安問題。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107年1月藥物濫用案件暨檢驗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地區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體總件數共計19,312件,檢體陽性數為4,385件(22.7%),其中搖頭丸陽性為39件,較去年同期案件數增加160%。

 

搖頭丸濫用副作用:心律不整、高血壓、肝腎衰竭

搖頭丸害人不淺,搖頭丸濫用可能會產生許多嚴重之副作用,例如:心律不整、高血壓、高熱、低血鈉、肝腎衰竭,甚至死亡等,其機轉可能與體內重要生化反應被搖頭丸影響而引發之急性與長期毒性作用有關。

有鑑於此,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李宜勳副教授研究團隊,在「毒品搖頭丸之防治」基礎醫學研究上有重大的突破,他們發現白藜蘆醇能競爭性結合大鼠腦部血清素轉運體進而對抗搖頭丸所引發之後續毒性,而這個重大發現及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知名醫學期刊 (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 ,以及收錄在國外專書章節 (Phytopharmaceuticals for Brain Health)。

另外,針對搖頭丸之毒性機轉,也有一系列深入研究,發現搖頭丸可誘導活化自噬作用及棕色脂肪組織產熱,而導致血清素神經細胞死亡,上述研究成果亦發表於國內外際知名醫學期刊 (Neurotoxicology、PLoS One、台灣臨床藥學雜誌)。

白藜蘆醇效用:抗發炎、抗癌、抗氧化、抗細胞凋亡

白藜蘆醇為一種天然的植物防禦素,可在紅葡萄之果皮、紅酒與堅果等食物中發現,具有抗發炎、抗癌、抗氧化、抗細胞凋亡、抗老化等多重作用,白藜蘆醇亦已被世界各國藥廠開發為健康食品,做為日常保健用途。

目前為止,搖頭丸引發神經毒性的機轉仍然不是相當清楚,因此李宜勳副教授研究團隊建立搖頭丸藥物濫用之動物模式,做為藥物篩選平台,希望能有效篩選出具有治療或預防潛力之藥物,以減少濫用者之中毒死亡率。

研究:白藜蘆醇能降低搖頭丸引發之神經毒性

研究團隊利用4-[18F]-ADAM (為一種專一性血清素轉運體放射線結合子)結合正子造影技術,首次發現白藜蘆醇可通過大鼠血腦障壁進入腦區與血清素神經元之血清素轉運體結合,與搖頭丸競爭同一結合位置,減少搖頭丸被血清素轉運體攝入神經元內之機會,藉此大幅降低後續引發之神經毒性,甚至可預防搖頭丸戒斷後所產生之憂鬱症狀。

此一新發現希望未來可運用於臨床上,提供醫療人員對於青少年毒品藥物濫用有新的治療選擇。

鄭醫師補充:

這是2015年底發表,刊登於2016年初的研究,這項研究令人驚喜與振奮,因為對於搖頭丸,藥物能幫助戒斷甚至是預防後續的憂鬱發生的相關研究幾乎沒有,而營養補充來幫助戒斷搖頭丸的部分也不多,這項透過影像檢查的証實,發現白藜蘆醇不僅能通過血腦屏障,還能在腦中和搖頭丸競爭同樣的接受器,降低搖頭丸影響血清素受體,進而降低神經毒素,因此可說是戒搖頭丸患者的一大福音。儘管只是動物實驗,但在臨床上,至少是一種沒有副作用戒毒選擇。

此外,抗氧化物質,在體內幾乎都可以抗發炎,白藜蘆醇也不例外。在營養醫學中,色胺酸的代謝途徑,主要是走尿酸代謝以及合成血清素或者蛋白質。當身體發炎時,尿酸路徑會增加,合成血清素部份會降低,因此也會降低大腦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之合成而導致憂鬱或者焦慮甚至恐慌症狀。抑制發炎,可以恢復色胺酸合成血清素的路徑,因此,有專家說,要抗憂鬱,必先抗發炎。對照這項研究,彼此也有類似原理相通。

參考文獻:

 

Evaluation of brain SERT occupancy by resveratrol against MDMA-induced neurob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nges in rats: A 4-[18F]-ADAM/small-animal PET study

 

Shih, Jui-Hu et al.

 

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 Volume 26 , Issue 1 , 92 - 104
https://www.europeanneuropsychopharmacology.com/article/S0924-977X(15)00351-X/fulltex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發現:一天一雞蛋 醫生遠離我

2018年5月22日 上午8:23

數十年來,專家警告吃雞蛋會造成高膽固醇,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22日出爐的報告指出,每天吃一顆蛋實際上可能會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法新社報導,儘管有專家提醒不要過度解讀這份研究,但研究作者聲稱,每天吃一顆蛋的中國大陸成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低。

耗時將近9年、追蹤50萬名30到79歲健康成人的研究總結出,「相較於不吃蛋的人,每天吃一顆蛋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

這支中國和英國研究團隊在「心臟醫學期刊」(Heart)發表的報告指出,每天吃蛋的人罹患出血性中風風險降低26%。

每天吃蛋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18%,死於出血性中風的風險則減少28%。

心血管疾病是造成中國等全球各地死亡或殘障的主要原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每年有約177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幾乎是全球總死亡人數的1/3。80%心血管疾病死亡是由心臟病和中風所造成。

吸菸、運動量不足、吃高鹽不健康食物和攝取新鮮蔬果不足,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鄭醫師補充:

這項中國的大規模研究分析發現,跟不吃蛋的人相比,每天至少一顆蛋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以及中風的人,危險性明顯較低。

西方人的死亡風險,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較高,中國人則以中風為主。

但雖然有膽固醇,但是也含蛋白質、維生素以及幫助神經系統健康的磷脂質,過去研究對但和冠狀動脈心臟疾病或者中風之間的關連病無明確的結論,而這項跨國(中國和英國)的大規模研究證實吃但的確有益降低相關疾病的健康風險。

研究人員針對416,213 之前從未被診斷有癌症、心血管疾病或是糖尿病的參與者,追蹤8.9年,一共有83977位罹患心血管疾病,9935未因心血管疾病往生(有證明),以及5103位有冠狀動脈疾病發作。研究開始,13.1%的參與者每天吃蛋(平均每天0.76顆)以及9.1%的人幾乎不吃蛋。

分析發現,有吃蛋習慣的人,整體來說比較少出現心血管疾病。跟不碰蛋的人相比,每天至少一顆蛋的人,降低26%出血性中風發生率、28%出血性中風死亡率以及18%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每週平均吃5.32顆蛋的族群比每週只吃2.03顆蛋的族群減少12%。

研究人員根據這些分析結果,建議大家不妨每天一顆蛋,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那麼膽固醇怎麼辦?其實大部分(八成)膽固醇為自體合成,外來的膽固醇只佔兩成,何況,真正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專家提醒其實是身體的慢性發炎,慢性發炎導致血管發炎,之後硬化狹窄,因此控制發炎才是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 Chenxi Qin, Jun Lv, Yu Guo, Zheng Bian, Jiahui Si, Ling Yang, Yiping Chen, Yonglin Zhou, Hao Zhang, Jianjun Liu, Junshi Chen, Zhengming Chen, Canqing Yu, Liming Li On Behalf of the China Kadoorie Biobank Collaborative Group. Associations of egg consump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 cohort study of 0.5 million Chinese adultsHeart, 2018 DOI: 10.1136/heartjnl-2017-312651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