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準媽媽不能輕忽的事(含親子關係) (49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DIY測精蟲晶片2年內上市


2009年09月17日蘋果日報




台灣每年約有1萬5千對夫妻因無法成功受孕而困擾,昨(16)日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和臺灣大學共同舉辦98年度研發成果聯合發表會中,台大應用力學所教授胡文聰發表「家用精子檢測晶片」,在家只要40分鐘就可測得精子濃度與活動力。署立雙和醫院泌尿科主任陳冠州指出,檢測本身無助增加受孕成功機率,若有不孕困擾,仍應就醫尋求協助。



可測得精子濃度與活動力


胡文聰教授表示,家用精子檢測晶片儀器分為檢測機與可拋棄式的器皿,使用者只要把精液放入器皿中,再將器皿放入檢測機,約40分鐘,螢幕上便會出現精子濃度與活動力數值,產品也提供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不孕標準,即每毫升精液中2000萬隻精子以下,及精子活動力在50%以下供比對。


以上提出的精虫檢測DIY,雖然無助於懷孕,但對於不孕的責任歸屬,可以早一點釐清。過去研究統計,有高達四成的不孕夫妻,問題出在男方。故我認為利用這種簡便的檢測,可以先釐清問題的來源到底是男方還是女方,避免某些明明是男方問題,卻一直怪罪女方不能生的狀況。


當然有真正不孕的狀況,還是要求助專業醫師的建議與協助。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考報導)

更新日期:2009/09/11 16:17 記者蔣文宜/綜合報導

居住屏東一位9個月大的孕婦日前因為高燒、咳嗽及肌肉酸痛,到醫院診治經快篩檢驗後,呈現A型流感陽性反應,服用克流感治療,吃到第5天即因出現子宮收縮、腹部劇烈疼痛,緊急送醫產下一名女嬰,所幸母女均安,不過,孕婦產嬰與克流感有無關聯?倒是引起外界關注。

報載指出,屏東這家醫院因為9月大孕婦的案例,懷疑是因為產時到了,或是克流感所致?向疾管局求助,結果疾管局並無前例可循,最後,因為評估胎兒已9個月大,器官已發展成熟,最後決定剖腹產,順利產下一名女嬰。

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內科部主治醫師黃玉成表示,根據文獻資料記載,服用克流感會有噁心、嘔吐等引發腸胃道的副作用,此外,日本也曾傳出青少年服用克流感後引發精神幻覺,而出現自殺傾向。不過,這些在國際間都並未獲得進一步證實。

關於孕婦服用克流感的案例過去並不多見,克流感被歸類為C級用藥,因此使用上需特別小心,黃玉成強調,孕婦為感染新流感後易引發重症的高危險群,「感染歸感染,可能引發早產,但是否與服用克流感有關,並無明顯證據支持」,因此,他仍建議不幸染病仍應服用克流感,預防病情更嚴重。

至於根據美國研究資料顯示,動物實驗有產下畸胎的風險,但人體實驗則不清楚,目前雖沒有足夠的證據佐證,但安全性仍有待評估。



由於孕婦算是新流感的高危險群,因此感染新流感,到底要不要服用克流感,的確讓人陷入兩難。


最近屏東有懷孕九個月的孕婦,服用克流感治療,結果在第五天產生子宮收縮、腹部劇烈疼痛,緊急送一產下一名女嬰,目前還無法確定是否為服用克流感所引發。


依照一般慣例來看,過去婦產科醫師在處理孕婦感冒時,都是非藥物的保守治療為主,主要是怕藥物對胎兒造成的影響。根據統計,新流感的死亡率略高於一般的流感,故我們在處理這樣的問題時,我認為不應離一般流感處理原則太遠。過去對於孕婦服用克流感是否引發畸胎的研究很少,因為媽媽們不會拿自己的小孩開玩笑。動物實驗證實已有畸胎的風險,我不知道有多少孕婦願意拿小寶貝來和動物實驗作比對?


最後,克流感導致的精神副作用之警告,這是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公告,沒有足夠的研究與結果,FDA不會提出警語,請大家注意!相關資料請參考:


 


 PEDIATRIC ADVISORY COMMITTEE BRIEFING DOCUMENT FOR TAMIFLU





... The objective of the MarketScan Database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Tamiflu
on the risk of psychiatric event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by Thomson. Psychiatric
events were defined as delirium, delusions, psychosis, suicide, and self ...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胖男恐患不孕症 生不出孩子男人有責任


NOWnews 更新日期:2009/09/08 00:16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澳洲一項研究調查顯示,男性體重過重,會讓精子的品質下降,影響胚胎的發育,嚴重的話,恐會無法生育,因此想懷孕的男性應要注意體重的控制。



根據澳洲阿德雷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的實驗,他們給公老鼠吃高油脂的食物,等到老鼠發胖後,竟然發現精子的活動力逐漸轉弱,品質也跟著下降,連帶著也讓生育力跟著降低



科學家巴克斯認為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男性人類身上。同時他也指出,BMI身體質量指數如果大於25,就已經是過胖;BMI超過30的人,則是不孕症的高危險群。



此外,澳洲社會生物專家霍蘭教授也特別強調,夫妻如果不孕,問題不全出在女性的身上,「有超過6成不孕的男性,無法驗出是否罹患不孕症」,因此許多人都會將生不出孩子的問題歸咎於女性身上,這是錯誤的觀念。(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羅紜辰)


 


最近澳洲研究發現:男性體重過重,會讓精子品質下降,影響胚胎發育,嚴重的話還會導致不孕。過去,我曾舉出身體有嚴重殘留毒素污染的越戰退役男性,導致太太兩次流產,在做完排毒程式之後,太太順利懷孕,且生了兩胎的案例。顯見不孕的原因上,其實男性也要負大半的責任。


Body Mass Index,縮寫為BMI算法如下:體重除以身高(以公尺計)的平方。如果一個人體重為七十公斤,身高為一百七十公分,那麼他的BMI值就是70/(1.7*1.7)等於24.22,還不算過重。


以功能性醫學的角度來看,體重過重,周邊脂肪組織容易產生過量的女性荷爾蒙,當然這部分定然影響男性的生殖功能,因此,擔心體重過重的原因導致不孕,除了分析精子的品質以外,還可以透過功能性醫學的分析,找出問題所在,透過飲食控制、減重及荷爾蒙調整,把正常生育功能找回來。


圖片預覽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美國研究 兒童染新流感機率 成人的14倍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8/29 04:09







〔編譯陳成良、記者王昶閔、魏怡嘉/綜合報導〕美國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兒童感染新流感的機率是六十歲以上成人的十四倍,應列為防疫重點,加強疫苗接種。



芝加哥衛生局今年四月到七月間,從一千五百五十七個確診新流感病例中研究發現,感染新流感者平均年齡十二歲,五至十四歲兒童感染率最高,是六十歲以上成人的十四倍;四歲以下兒童感染率居次。年輕族群明顯較老年族群更容易得到新流感。台灣目前五名死亡病例中,就有兩名是五歲與六歲的兒童。



台灣死亡五例 有兩名是兒童



疾管局長郭旭崧表示,兒童接種疫苗,不僅能保護自己,也能保護他人。尤其在校的學童、學生,因群體生活,彼此間很容易相互傳染,甚至將病毒帶傳給家人或其他人,接種疫苗後,不但能降低個人風險,更能有效降低病毒的傳播,有利控制疫情。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官員馬利勝(Michael Malison)表示,無論在美國或台灣,都不是所有人都能接種到疫苗,最重要的是利用有限的疫苗讓最多人得到保護。因此優先接種的對象,除了一般重症高危險群,兒童、青少年更需接種,因為他們是傳播病毒的高危險群。



台灣昨天新增的兩起住院病例,分別是北區的廿七歲男性與中區的廿七歲女性,衛生署疾管局訂定的新流感疫苗接種順序中,一歲到十五歲的兒童及青少年分別排第四到第七順位,僅次於風災災民、醫護及防疫人員和孕婦。



兒童與青少年 應優先打疫苗



除了強調防治新流感的重點應集中在兒童外,美國專家並鼓勵懷孕婦女與新手父母接種疫苗,以保護孩子免受感染。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官員指出,對於孕婦及新生兒父母來說,是否能及早接種新流感疫苗至關重要。因為只有父母不被新流感感染,才更能保護孩子免受新流感侵襲。但是台灣疫苗有限,一般新手父母輪不到接種。



不過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蔡鴻德表示,或許美國的新流感疫苗有做孕婦人體臨床試驗,但台灣研製的新流感疫苗確實沒有做,新疫苗對孕婦存有未知的風險,建議孕婦要保守以對,懷孕前三個月不建議施打。



孕婦接種疫苗 前三個月不宜



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提醒,對疫苗有疑慮的前提下,加上感染後有克流感可服用,孕婦可以衡量要不要施打。



郭旭崧則表示,我國將參考美國孕婦人體臨床試驗結果再做決定。如果他的妻子剛好懷孕,他也不會讓她成為全球第一個接種新流感疫苗的孕婦。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正準備對孕婦進行臨床試驗,疫苗病毒株與我國相同,我國最好的政策就是做「快老二」,多參考其他國的作法,不必搶第一。



對孕婦來說,懷孕的前三個月是最敏感的階段,很多孕婦希望能在懷孕三個月後再考慮接種疫苗。但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官員強調,孕婦無論處於孕期的哪個階段,都應該及時接種疫苗,並建議分別接種H1N1新流感和一般季節性流感的兩種疫苗。


 


面臨新流感的來襲,對我們而言,多瞭解一些標準的醫療預防相關作法,以作為防疫的措施參考,是第一要點,以上的報導,有關於新流感的疫苗施打的相關資訊,請大家參考。然而,除此之外,我想跟大家討論一個重要的議題。


最近打開電視,幾乎都在積極報導新流感的疫情及新聞,甚至也有談話性節目在討論時,有人以醫師的名義,鼓勵大家最好先買兩盒克流感,以備不時之需。儘管在新聞報導中,偶爾會穿插些專家學者提醒大家不必太過恐慌,但整體而言,媒體仍造就一股新流感的相關恐慌,導致大家拼命尋求缺貨的克流感,深怕身邊沒有此藥,就成為下一個住院病例。


新任的衛生署長曾對CALL-IN節目中,某「醫師」鼓勵大家買克流感的行為,感到非常生氣,而且他強烈懷疑與質疑,那個人根本不是醫師。在此,我無意捲入口水戰的行列,但對新流感有認識的醫師,都知道這是流感的一種,但其傳播速度較快(以前造成大流行的流感傳播速度也很快),流感的傳播,原本就會造成一些住院甚至極少數的死亡病例,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我認為那鼓勵大家買克流感,自稱是醫師的人,到底真實身份為何,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美國到台灣協助災區疫情擴散的醫療專家,就對克流感的氾濫感到不可思議,因為在美國,也不至於恐慌至此,到底這從何而來?


過去有一部得獎超過160個獎項的紀錄片:科倫拜校園槍擊事件,科倫拜校園事件,這部由麥可摩爾自導自演的一部紀錄片,獲得當年的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獎項,英文片名會叫做"Bowling for Columbine"的原因是因為科倫拜當地的民兵組織練習槍枝所用的標靶就是比例長的最像"人類"的保齡球瓶,同時科倫拜也發生最令人感到恐怖的校園槍擊事件,在美國人的心中這次事件一直是大家的陰影,在美國死在槍口下的人數高居全世界之冠,所有人包括政府、媒體、群眾都把過錯怪罪到美國的高槍支持有率,然而事實上在其他能夠合法取的槍枝的國家(例如加拿大)卻並沒有像美國一樣有如此嚴重的問題,關鍵在於媒體長年的報導觀點,都在強化社會治安的糟糕,讓看到新聞報導的人,都覺得社會治安很糟,所以除了在家中前後門都裝安全鎖還不夠,一定要準備一支槍以備不時之需,這才是造成高槍枝擁有率的關鍵。


讓我們回到新流感的議題討論,新流感的危險,到底源自於病毒本身或者是被創造出來的呢?我建議大家不妨參考面對危險環境的解決辦法這本書,這是由美國知名人道主義作家羅恩‧賀伯特先生所著,他在書中提醒大家:


事實上,環境本身並不危險,是人們一手把它造成比實際上危險的樣子.......


有些人被稱作「混亂狂」。這些人要讓環境看起來非常非常的紛亂。他們覺得,若環境看起來具有威脅性,他們便能從中獲利.......


對於混亂狂來說,我們世界是不會變得更好的,只要政客不斷製造醜聞,軍隊繼續製造更多的戰事,以及媒體不斷想從負面新聞中獲利,這些想要從混亂中牟利的人便會持續增加。


但這是個被「創造」出來的世界,而不是真正的世界。所有的沮喪和紛擾的背後,其實存在一個寧靜的環境.....


有興趣瞭解的人,不妨找這本書來看看,裡面也詳細說明解決之道。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HO:抗病毒藥物 保留給H1N1重症病患


路透 更新日期:2009/08/22 06:19



(路透日內瓦21日電)世界衛生組織(WorldHealth Organisation,WHO)今天表示,沒有併發症的H1N1新型流感「健康病患」,不需要以克流感(Tamiflu)之類的抗病毒藥物加以治療。



但是強烈建議以這些藥物治療有潛在疾病的孕婦及5歲以下的病患,因為他們發展成更嚴重疾病的風險較高。



然而,判斷誰需要抗病毒藥物,對醫師來說並不容易,因為從H1N1新型流感發展成重病的風險,並不僅止於心臟病、糖尿病氣喘等慢性病患。



世衛組織在最新藥物使用指導方針裡面說:「全球約40%的重症病例都是健康的兒童及成人,通常年齡都在50歲以下。」



世衛說:「這些病患當中,有部分病患臨床情況突然且非常快速惡化,通常是在症狀出現後第5及第6天。



即使WHO的結論說,有潛在疾病並不一定會造成嚴重感染,但是新型流感重症病患有6/10,之前確實罹患其他疾病,這個事實與其他醫學研究吻合。



法國衛生管制研究所(Institute for PublicHealth Surveillance)昨天公佈的研究指出,約半數新流感死亡病例是孕婦或有其他健康狀況者,特別是糖尿病或與肥胖有關的疾病。



WHO表示,醫師應該用克流感治療原本就已罹患嚴重疾病或病情惡化的病患,或是孕婦在內的高風險族群,但是不要用克流感來治療沒有併發症的健康民眾,因為這些病患大部分都會在一週內完全康復。中央社(翻譯)


新型流感死亡病例 半數為懷孕和肥胖患者


路透 更新日期:2009/08/22 00:29







新型流感死亡病例 半數為懷孕和肥胖患者(路透華盛頓20日電)法國研究人員今天表示,H1N1新型流感死亡病例中,約半數為懷孕婦女或有其他疾病的患者,特別是有糖尿病或與肥胖相關疾病的患者。



位在聖摩利斯(St. Maurice)的法國衛生管制研究所(French Institute for Public HealthSurveillance)研究團隊指出,雖然年長者似乎比較不易感染新型流感,但一旦染病,死亡率也較高。



研究人員說:「大約51%死亡病患年齡介於20到49歲之間,但不同國家、不同的洲,仍有相當大的變異。」這項研究刊登於「歐洲監控」(Eurosurveillance)科學期刊。



研究人員強調,「全球到目前為止已記錄的死亡病例中,至少49%的患者本身還有其他潛藏的疾病,其中兩項顯著危險因素分別為懷孕及肥胖。」



若干國家已表明,懷孕婦女為施打疫苗的優先對象。



研究也指出,兒童並非如想像中易感染,「雖然以前研究認為,2009年新型流感大流行病例兒童會居多,但在我們分析的343起死亡病例中,感染年齡平均值及中位數落在37歲。」 中央社(翻譯)



最近常有人問我:什麼狀況下,感染新流感後需抗病毒藥物治療?最近世界衛生組織針對這一段時間的臨床觀察發現,絕大部分的人可在一週內完全康復,而這種狀況下,完全不需要克流感藥物的治療。藥物的治療,應保留除非有重大併發症或者之前已罹患其他疾病的人(像是糖尿病或肥胖等等)來使用,五歲以下的病童及孕婦可以考慮使用,主要是擔心他們可能有發展成更嚴重疾病的風險。有些研究單位建議,懷孕婦女可以施打預防疫苗來避免新流感的感染,當然,也包含肥胖者。


國內衛生署為了減少大家恐慌,所以建議有症狀、確定為新流感的感染患者,都能使用克流感,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有點差別,所以在此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英研究:兒童罹新流感 服用抗病毒藥物無益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08/10 22:09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10日專電)英國牛津大學最新研究報告指出,部分罹患流感病毒的兒童服用抗病毒藥物後,出現嘔吐等情況,治療效果有限,建議政府重新思考發放抗病毒藥物給感染H1N1新型流感病童。



由醫師湯普森(Matthew Thompson)率領的牛津大學研究團隊,對1766名年齡1歲到12歲兒童進行4次季節性流感治療實驗,其中有3次是使用「克流感」(Tamiflu)和「瑞樂沙」(Relenza)等抗病毒藥物,抑制863名罹患季節性流感疫情擴大。



研究顯示,抗病毒藥物對多數兒童的療效並不大,部分病患服用克流感後,出現嘔吐,導致脫水和併發症,對抑制氣喘發作、耳朵發炎等症狀的效果也很小。



同時參與研究的牛津約翰拉德克利夫醫院(JohnRadcliffe Hospital)醫師何尼根(Carl Henegan)說,目前英國衛生部提供克流感藥物給流感症狀溫和的兒童病患,「是不恰當的策略」。



他說,兒童服用克流感可以讓症狀緩和一天,但藥物造成的傷害遠超過效益。



湯普森指出,雖然研究針對的是季節性流感,但研究結果可以適用到目前的新型流感疫情。



他認為,出現流感溫和症狀的兒童,應該接受治療其它溫和流感同樣的方式,多喝水降溫,同時多休息,如果罹患流感前身體健康,就沒有必要服用克流感和瑞樂沙。



不過湯普森提醒,如果病童出現可能的併發症狀,病情惡化,家長就必須儘速和醫師討論。



衛生部發言人說,目前對於新型流感病毒如何影響兒童仍無定論,「我們相信為了安全起見,合理的第一步就是提供每一位可能感染的民眾抗病毒藥物,但我們會在對病毒有更多了解後,對這項政策進行檢討」。980810


對許多季節性流感或者新流感的患者而言,本身感冒的症狀並不嚴重,故一旦確定感染,是否要以抗病毒藥物來治療,最好看看觀察一下。最近英國針對1766名1-12歲的兒童作研究發現:抗病毒藥物對多數兒童療效並不大,但有些人反而會出現嘔吐、導致脫水和併發症,同時對抑制氣喘發座、耳朵發炎等症狀效果也不明顯。結論是給小孩服用克流感藥物,弊多於利。加上FDA也曾警告:服用克流感,可能引發一些精神症狀,甚至自殺或自殘等等,精神況尤其容易出現在青少年身上,所以,對兒童甚至青少年而言,症狀緩和的季節性流感或者新流感症狀,是否要以抗病毒藥物來治療,應該更保守與審慎。。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手媽媽吃海鮮 哺乳 嬰險休克



2009年08月06日蘋果日報



【洪紹欽╱台中報導】台中一名兩個月大女嬰上月因連續五天未解便,腹脹溢奶大哭,急送台中慈濟醫院,到院時腹部又脹又硬、嘴唇發黑險休克,醫師發現,原來餵母乳的媽媽愛吃海鮮,造成女嬰過敏性腸胃炎。醫師建議媽媽改變飲食,再幫女嬰做腹部按摩、肛表刺激排便,再哺育時症狀就可改善。



日籍台灣媳怕麻油雞


今年二十歲的日籍媽媽石上光,兩年多前透過網路認識台灣老公,今年結婚生子,餵女兒母乳。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說,經檢查,發現女嬰有嚴重腸阻塞,糞便未感染,血液卻有過敏現象;詢問得知最近媽媽吃了不少蝦子、牡蠣與干貝等有殼海鮮,推斷因此引發寶寶過敏性腸胃炎。
女嬰住院五天後出院。石上光說,因吃不慣婆婆煮的麻油雞,只喜歡吃海鮮,婆婆改煮海鮮,女兒生病前三天,她吃了近二十隻草蝦,現在不敢再吃了。
台中榮總小兒腸胃科主任林捷忠說,餵母乳媽媽在寶寶六個月前要忌口,不要吃帶殼海鮮、腰果、花生等食物,藥物及酸、辣等刺激性食物也應避免,以免隨乳汁進入寶寶體內,引發過敏性腸胃炎等疾病


 


在哺乳的母親,她們的飲食會影響到嬰兒嗎?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父母本身有過敏體質,在嬰兒前六月時,更要留心。六個月為何是一個關鍵的數字?主因是六個月前,嬰兒腸道表面的黏膜尚未發展完整,比較缺乏保護的障壁,故對於大分子的過敏原也比較難以隔離,導致過敏反應容易發生。這樣的影響,其實,從懷孕期就有影響,研究文獻發現:懷孕時,母因若能減少過敏發生的機率,小孩會發生過敏的機率必然大為減少。懷孕時,過敏原的接觸是經由胎盤的血液交換,哺乳時,是經由乳汁在腸道吸收,若母親有食用過敏原,其過敏原的確有很大的機會透過乳汁讓小朋友吸收而引發過敏反應。所以,準媽媽在懷孕時,就該注意減少過敏及過敏食物的接觸,以免影響到寶寶。


新生兒的腸道上皮黏膜結構,與功能性醫學提到的腸漏症非常類似,請參考附圖:


 


完整的腸道上皮黏膜,不會讓像蛋黃的大分子進入血液或淋巴循環,但腸道上皮細胞未發展完整,導致細胞之間有空隙,也又就是細胞與細胞間的緊密聯合(Tight junction)還未建立,故大分子會由細胞之間空隙滲漏進去,免疫系統的抗體對小結構的蛋白子分子不會起反應,但對大分子則容易起反應。六個月後,一般新生兒的緊密聯合會發展完成,但過敏的小朋友或者一些長期接受過藥物、化學污染、重金屬的人,長期可能持續有腸漏的狀況,這往往引發了過敏的相關症狀。所以若能找出過敏原,以輪替飲食法來讓免疫系統休息,同時配合相關營養品的調整,腸漏是可以改善的。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研究:家用殺蟲劑與兒童白血病有關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09/07/30 15:50 王黛麗







(法新社華盛頓29日電) 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University)倫巴狄綜合癌症中心(Lombardi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兒童白血病患者尿液中含高濃度家用殺蟲劑成分。



領導這項研究的研究員索丁(Offie Soldin)說:「在我們研究中,我們將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 leukemia)兒童與他們母親的尿樣,拿來與健康兒童與其母親尿樣作比較。」



該中心流行病學專家索丁說:「我們發現,罹癌兒童與其母親尿樣,含高濃度家用殺蟲劑。」這篇報告刊登在8月號「藥物治療監測」(Therapeutic DrugMonitoring)雜誌上。



她說:「我們不應假設殺蟲劑致癌,但我們的研究結果無疑支持,需要在這塊領域作更有力研究。」



該研究從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就41對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兒童及其母親,以及41對健康兒童與他們的母親進行研究。



參與研究者中半數以上尿樣內含殺蟲劑,但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兒童的尿樣,diethylthiophosphate(DETP)與diethlydithiophosphate(DEDTP)這2種代謝物含量較高。(譯者:中央社王黛麗)


 


 


謹提供此研究報告,提醒大家正視環境污染,可能會對下一代之健康的所造成的深遠影響。


說到環境污染,我們最好先瞭解一個名詞:BIOACCUMULATION,這是只在體內吸收儲存的物質大於排出的結果,這些物質大都儲存於身體的脂肪組織,一些容易累積的物質,不外乎是脂溶性的物質,例如甲基汞、四乙基鉛及DDT等等。比較特別的原子彈爆炸後的落塵中有鍶-90,半衰期長達28.8年,在體內造成長時間的負面影響,且其化學活性類似鈣在作用,故容易造成骨質疏鬆。


最近最近美國的研究學者針對罹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童及他們的母親做尿液檢測發現:他們尿液中的殺蟲劑代謝物濃度較沒有罹患此症的兒童或母親來的高。因此,研究人員提醒:殺蟲劑在體內殘留濃度高,對兒童可能造成的罹癌的機會增加。


如果以功能性醫學的角度來看,身體罹癌是一種結果,一定是身體許多環節或系統出了問題,例如基因、環境、營養、身體受污染的程度甚至心理壓力等等,各種因素交錯影響,最終導致疾病成形。所以,不管在預防或者幫助身體回復應有的功能,各方面都應該做評估及處理。以功能性醫學的角度,有可能母親在懷孕之前,體內即累積過量的殺蟲劑,經由母親體內的血液交換,讓胎兒開始接觸與累積,以致於小孩生下來,體內就含有一定劑量以上的殺蟲劑殘留,影響身體的自然運作。所以,想懷孕的準媽媽們,除了要減少這些可能影響身體的物質使用以外,若能進一步透過有效的排毒程式,幫助身體排除殘留的毒素污染,必然能讓胎兒接觸這些可能致癌的物質機會大減,進而避免罹癌的可能性。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師:婦女過胖易不孕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07/17 14:44



(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17日電)台灣肥胖人口愈來愈多,高雄縣義大醫院婦產部醫師李世隆今天表示,依美國生殖醫學會研究報告,肥胖與不孕有關,想懷孕的婦女應控制體重



李世隆指出,過去,肥胖與心臟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有關,通常不會想到肥胖與不孕有關。但依據美國生殖醫學會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很多不孕的婦女經醫師診察排卵、輸卵管正常,男性精蟲也正常,這在以前被視為比較好懷孕,但研究報告指出並不是如此。



他表示,婦女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平方的BMI值如超過25,即使排卵正常,懷孕機率也會降低。婦女體重過重,引發荷爾蒙變化,受孕機率因此降低,主要是子宮內膜對胚胎接受性不好,容易流產。



他表示,婦女BMI超過25,比正常女孩子多出1/4的機會不會懷孕;超過40,不會懷孕機會多出正常人1/2。980717




 


補充一下,BMI的算法:體重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舉例來說,體重50公斤,身高160公分,BMI值為50/(1.6*1.6)=19.53。根據美國最新研究,體重過重將導致受孕困難,所以想懷孕的準媽媽們,若有體重過重的問題,可以先算BMI值,BMI若超過25,表示過重,不妨先把體重控制下來,增加受孕機會,尤其是現在高齡產婦越來越多,若超過四十歲且有體重過重情形,受孕會更加困難(不孕機會1/4增加到1/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憂鬱爸爸讓嬰兒腹絞痛


全國廣播 更新日期:2009/07/07 09:35



過去普遍認為若新手媽媽有產後憂鬱,則新生兒易受母親情緒影響進而產生腹絞痛,出現過度哭鬧的現象,所謂過度哭鬧是一週至少3天每天都哭上3小時之久。(榮莒苓編譯)



荷蘭兒童精神病科溫伯格醫生觀察7,600個新生兒和他們的雙親,推翻了這項說法,她發現大部分罹患腹絞痛的嬰兒都有個憂鬱的爸爸。



溫柏格醫生更進一步表示,並非新生兒的誕生造成父親憂鬱,因為這些爸爸早在嬰兒出生前就已罹患憂鬱症



該研究發表在七月的小兒科期刊。


 


看到最近荷蘭的觀察研究發現,容易腹絞痛的寶寶,其父親普遍存在有憂鬱的現象,而且研究認為在小寶寶初生之前,父親已經有憂鬱的現象,到底可能的原因何在?


如果以精神科觀點,會扯上血清素不夠,包括腸道也有血清素存在,也就是父親本身因為腦中血清素不足,產生憂鬱的現象,而其血清素不足的體質疑傳道寶寶,影響到腸胃蠕動不好,產生腹絞痛。感覺言之成理,但缺乏直接的實驗室數據,也就是至少要有父親及寶寶的血清素數值的參考,才能證實此類說法。而且,憂鬱父親的確定,大概只能透過一些簡單的量表,這些自成式量表,要檢出憂鬱,相當簡單,就像一般的憂鬱症篩檢,非常容易,但也隱藏另一層危險。


我認為應該作其他數據的分析,例如父親的年齡層分佈,因為許多中年憂鬱,其實與腎上腺功能不足有關,這是長期壓力導致,而且也有檢測可以做。至於腹絞痛,應該先排除是母親親自授乳或者喝牛奶引發的過敏現象,這些部分是功能性醫學的觀點。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瑞典研究:剖腹兒較易得白血病氣喘等疾病


中廣 更新日期:2009/06/30 14:35



瑞典研究發現,剖腹生下來的孩子,由於白血球的DNA遭到破壞,長大以後比較容易得白血病、氣喘糖尿病等疾病。



白血球是人體對抗疾病的先鋒。瑞典的研究發現,經由剖腹產下的嬰兒,白血球DNA受損的比例較高;斯德哥爾摩「卡洛林斯卡」研究院的「諾曼」教授說,不自然的生產方式可能破壞白血球。



「諾曼」說,目前還不確定剖腹產為什麼會破壞白血球的DNA。他們初步研判,可能跟嬰兒生產過程中經歷的壓力有關。他說,剖腹產的嬰兒多半還沒熟透,心裡還沒準備好要出生,結果卻經由手術被提前取了出來,壓力過大。



「諾曼」表示,自然產的孩子,離開子宮面向世界的壓力是循序漸進的,出生的時候多半已經調整好了,所以,生產過程比較不會破壞白血球的DNA。


 


我認為,嬰兒經過產道,對嬰兒來說就是一道有壓力的關卡,經過這樣關卡的挑戰,按理來說,應該有更強的生命力。建議準媽媽們,只要胎位正,沒有懷孕的併發症,能自然產最好採用自然產的方式來生小孩。據瑞典最新研究顯示,的確有助於胎兒的健康,減少白血病、氣喘和糖尿病的機率。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德研究:女性產後恢復身材不能操之過急


中廣 更新日期:2009/06/21 13:35



女性產後迫於外界和自身壓力,往往急於恢復身材。而德國一項最新研究告誡廣大產後女性,只要能在3個月到半年內使體重恢復到孕前水準,就屬於正常。



德國醫療保健研究所日前發表研究報告說,生完寶寶後,很多女性都希望快速恢復到以前的體重,一些明星甚至產後幾個星期就快速恢復了魔鬼身材。針對這一現象,他們建議,女性產後不應該在這方面給自己太大壓力,如果過分追求快速恢復身材,會對母乳餵養產生負面影響。



女性分娩後,體重就會自然而然地開始減輕。研究報告說,產後媽媽們需要母乳餵養寶寶,並會耗費很大的精力和體力照顧他們,這些都會使媽媽們的體重不斷下降。一般而言,3個月到半年內體重恢復到原來水準就是正常。



另外,研究調查指出,膳食平衡對於女性產後恢復身材最為重要,而大量運動的效果並不像人們想像得那麼好。


 


很多媽媽生產完,急於在短期恢復懷孕前的魔鬼身材,這種狀況並不限於一些需要在螢光幕前工作的藝人。但最近西方的自然醫學重鎮德國提出一項呼籲:只要三到六個月恢復到孕前的體重水準,就屬正常。主要原因在於產後的媽媽需要餵母乳給寶寶,且需耗費很大的精力與體力來照顧寶寶,這些付出都會讓體重自然往下降。建議產後的媽媽最好能儘量給寶寶哺餵母乳,因為最好的嬰兒食品,也完全不能與造物主指定的品牌相比,尤其現在過敏的小朋友越來越多,抵抗力不足的小朋友比比皆是,若能透過母乳的哺餵,除能讓寶寶吸收到比例最適合的營養,同時也讓腸胃道能夠延遲外來過敏原的刺激,減少過敏產生的機會,此外,母乳中即含媽媽最好的IgA抗體,能夠幫助小孩在成長過程中,增加更強而有力的保護。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孕婦測尿試劑 8周知生男女 醫師提醒胎兒健康更重要


NOWnews 更新日期:2009/06/10 17:57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懷孕中的準媽媽都很希望提前知道自己小寶寶的性別,現在美國發明一種在懷孕8個星期,就可以知道胎兒性別的試劑,號稱準確率達8成以上;不過,國內婦產科醫師表示,這樣的準確率還不算高,要確定胎兒性別,更重要的是胎兒的健康,還是要到醫院做檢查。



想要知道胎兒的性別,通常孕婦要懷孕4、5個月以後才能照超音波來檢查,美國現在研發一種試劑,只要懷孕8個星期,就可以知道小寶寶是男是女,孕婦只要將自己的尿液裝在有試劑的杯子裡,等過10分鐘,如果杯子中的液體變成綠色就是男生,變成橘色就是女生,關鍵應該就在於男性荷爾蒙。



據聲稱,這種方式的準確率可達8成2,對迫不及待的父母可能算是相當方便的一種測試方法。康寧醫院主任尹長生指出,「早期的時候性別已經決定了,決定的時候,在某一個時(荷爾蒙)就會經過血液,母親的血液,再到小便裡面。」



不過,醫師建議,胎兒的健康遠比性別更加重要,千萬不要偏廢到醫院去檢查,尹長生表示,「先天疾病的診斷,可以測母親的血,也可以做羊膜穿刺,早期也可以做絨毛膜切片,10周就可以知道。」



尹長生說,「如果(準確率)只有8成,驗小便看樣子還是一個最新的檢查,並不是一個很正確的診斷。」大約猜測胎兒性別,對準父母而言,並不是一切的答案,最好尋求專業的診斷。(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陳震隆、何中、簡心蕾)


 


美國最新研發了一項令父母有興趣的產品:八週左右即可藉由孕婦的尿液得知寶寶的性別(八成準確率)。這類產品雖無法百分之百確定寶寶的性別,但我認為不啻是一個可以考慮的篩檢,最主要的好處:這是一個非侵入性的檢測,比起羊膜穿刺或者絨毛膜切片,不需做任何侵入性的醫療行為,即有八成的把握提早知道寶寶的性別,老實說,這種省錢、省事又安全的檢測可以多多考慮。話說回來,也許有些婦產科醫師會不以為然,他們一般還是建議一些侵入性的檢查來獲取絕對準確的結果。


至於要選哪一種?請聰明的媽媽們自己決定了!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音樂 早產兒安心長大


台灣醒報 更新日期:2009/05/29 12:06 楊舒婷







【記者楊舒婷綜合報導】聆聽音樂,有助於早產兒健康成長?最新研究發現,醫院若播放音樂,早產兒情緒保持穩定,將有效增加體重、減少住院天數,幫助他們健康長大!



這篇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兒童疾病學誌》(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的報告綜合了多項相關研究成果,指出音樂能降低痛感,對心血管運作頻率也有顯著影響。



根據英國調查,未滿37周即出生的嬰兒,即便有完善的照料,仍有75%可能會撐不過滿月。孕婦吸菸、用藥、雙胞胎或三胞胎等,都是導致早產的可能原因。早產兒也更容易受腦性麻痺、聽覺或視覺障礙、肺部疾病、學習或行為障礙等病症困擾。



雖然仍需再作更多研究,才能設計出完善、高品質的療法,但相關人員皆表示樂觀,相信未來醫院要照料早產兒,可以便宜卻有效。(2009529)


 


這應該是嬰兒房的醫師或護士可以好好關注的一則新聞!比較可惜的是沒有提到放哪種音樂效果比較好,過去我們曾提到一本書:莫札特效應,裡面對於莫札特的音樂能幫助小孩情緒及學習更穩定,所以我建議不妨從莫札特的音樂開始。


此外,讓早產的嬰兒接觸音樂,多些感官的刺激,或許他們會感覺到這個世界對他們的關注,而比較願意留下來吧?當然,孕婦本身,即要注意吸煙、用藥及喝酒等等的問題,至少先減少早產的可能性,其餘都是一旦面臨早產後的補強措施了。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老」爸生小孩 智商會比較低


NOWnews 更新日期:2009/05/26 14:14 國際中心/台北報導



許多醫學報告都指出,女性有生小孩的生理時鐘,因此呼籲婦女小心,不要變成高齡產婦;至於男性,美國最新研究顯示,男性其實也有生育的生理時鐘,70歲老翁或許仍具備生殖能力,但50歲以上老爸所生的小孩智商比較低,要比20歲爸爸生的小孩智商低約6個百分點。



先前曾有一份由澳洲澳洲布里斯本昆士蘭大學、昆士蘭腦部研究中心的John McGrath博士率領的團隊所做的研究報告顯示,父親為人父的年紀較長,孩童在嬰兒期及幼年時期接受智力測驗時,表現似乎較差。



報告表示,出生時父親年紀50歲的小孩,在史丹福智力量表(Stanford Binet Intelligence Scale)的平均分數,會比出生時父親年紀僅20歲的小孩低了將近6分;所幸是如果納入社經因素後,這個差異縮小到只有2.2分。



對於這份研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哈利芬奇博士指出,不是說超過某個年齡的父親所生的小孩就一定不聰明,但科學家的確發現男人老了以後,真的會產生一些問題。他表示,這項研究讓男人更了解自己,至於小孩聰不聰明,研究也表示不能單看父親的年齡決定,教育和成長環境都必須列入考慮。(新聞來源:東森新聞編譯祁傳璽)


 


上次有研究發現:老媽生的小孩智力比較高。最近針對年紀較大的老爸生的小孩,在嬰兒及幼兒時接受智力評估,發現智商的表現稍差,確實的數字包含:


1.老爸的定義:超過五十歲。


2.跟二十歲的年輕爸爸比起來,老爸生的小孩,其史丹佛智力量表的智力分析約低了將近六分。


現代人晚婚的現象普遍,因此隨處可見老爸老嗎,雖然老媽生的小孩,有可能稍微聰明些,但高齡產婦的生育辛苦與危險性,根據文獻的研究暨臨床上所見,還是盡量避免為妙。提醒大家,老媽的定義為超過三十五歲。還是敬告天下想當父母的人,想生孩子趁早,不管在各方面對父母及小孩,應該是利多於弊。最近澳洲的研究報告,再度提醒大家:要當爸爸最好不要超過五十歲。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懷孕用藥停看聽 寶寶健康不打折

 



懷孕期間原則上不宜用藥,因為藥物會經由胎盤進入胎兒內對胎兒造成影響。懷孕初期三個月藥品對母體產生影響最大。常見的情況像是懷孕剛開始可能會因為不知道懷孕而服用其它藥物,例如感冒藥物等,因而擔心受怕。不過根據調查因藥物而造成先天異常的比例並不高。雖說要避免用藥,但有些婦女無法停止長期用藥。如患有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等慢性疾病。這類孕婦在懷孕時,需請婦產科醫師及藥師作用藥評估。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 - 詹景勛、林毓瑩組長指出,懷孕用藥分級可分為5級,安全程度由高至低分別為A、B、C、D、X。 多數藥品懷孕用藥分級屬於C級,常見有鎮靜安眠藥、心血管用藥、精神科用藥。這類藥品對胎兒的危險性無法排除,應該要先詢問醫師。下列有各種常見的疾病及其用藥:
1. 糖尿病患者在懷孕期間應避免使用口服降血糖劑,改用胰島素較為恰當。
2. 感冒時,解熱鎮痛的普拿疼屬於B級藥品,抗組織、止咳祛痰劑屬於C級藥物,應避免懷孕初期三個月內使用,且並非長期使用,可以不用過太擔心。
3. 若要使用抗生素以A級的盤尼西林第一代到第三代為主,如果對其過敏,可以改用B級,不過必須要避開可能傷到胎兒的時期使用。
4. 補充維他命需要注意,不能過量使用。 最後詹景勛、林毓瑩組長提醒各位有哺餵母乳習慣的母親,部份藥物會經過乳汁代謝,可能經由乳汁被胎兒吸收。此時用藥需詢問專業人士的意見,並告知醫師的身體狀況。把握這些重點,相信你也可以在懷孕及產後安心的使用藥物了! 


文章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6324


 


衷心建議:懷孕或哺乳的女士,藥物能免則免,因為總有影響到胎兒或小孩的風險。


提一個問題工大家思考:如果大部分的女士在懷孕或哺乳期間,都能不服藥而經歷一些身體的反應或者不適,那麼,沒有懷孕或者沒哺乳的人,為何需要藥物才能控制症狀或者維護健康?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英研究:女性情緒智能高 更能享受性福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05/13 00:05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12日專電)英國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情緒智能(Emotional intelligence, EI)較高的女性,更能享受「性福」。



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研究人員,對2035名年齡在18到83歲的女性雙胞胎自願者進行調查,受訪者針對她們的性行為、性表現及情緒智能等問題,提供詳細答覆。



研究人員發現,不論是自慰或性行為過程,情緒智能與性高潮次數有重要關連,情緒智能愈高的女性,性高潮的次數也愈多。



情緒智能是指能監看並管理自我和他人感受與情緒的能力。



負責這項研究的心理學家柏里(Andrea Burri)指出,情緒智能對女性的性活動有直接影響,它讓女性能和性伴侶溝通,她對性行為的期待和需求,也有可能幫助她們在性交過程中,更富性幻想能力。



倫敦國王學院雙胞胎研究部門主任史派克特(TimSpector)教授指出,研究發現情緒智能對很多生活層面帶來益處,包括床笫之歡,研究結果將極有助於開發行為與認知治療方法,以改善女性的性生活品質。



這項研究結果刊登在「性醫學期刊」(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980512


 


最近刊登在性醫學研究期刊發現:EQ越高的女性,越能享受性福。我也跟一個國內的中醫師(她幫助許多外籍新娘受孕成功)討論過為何有些外籍新娘來到台灣後,受孕變得比較困難?其實她們原本身體機能(包含生殖機能)沒有太大問題,但因為她們背負著先生要傳宗接代的壓力,若在一定時間內沒有懷孕生小孩,可能就會被遣返老家,因此與先生在行房時,反而壓力更大。壓力大時,壓力荷爾蒙濃度升高,抗壓力荷爾蒙(性荷爾蒙的原料)不足,必然影響生殖功能,因此受孕更難。不管是動物或者人類,在面臨威脅時,身體第一要先處理的是戰鬥或逃跑,所以生殖這種與保命無關的活動必然會被抑制。以自律神經而言,主管生殖有關的神經都是副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是當生命個體感覺安全,才會啟動的安全模式。其他像消化功能、排泄及睡眠等等,都與副交感神經大有關係。所以一般女性行房要注重氣氛其實是在啟動安全模式,幫助副交感神經更活躍,同樣地,EQ穩定的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彼此的作用必然平衡調和,一個EQ好的人,若要副交感神經獲得主導(容易放鬆)也比較容易,自然能使自己更容易享受性福,受孕也是類似的道理。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7%油切茶含咖啡因 孕婦誤飲恐流產


NOWnews 更新日期:2009/05/13 00:03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夏天快到了,很多女生都想擁有曼妙窈窕的身材,但市面上隨處可見的油切瘦身茶不一定有用,還可能會傷身!消基會調查發現,37%的纖體產品含有咖啡因,而且含量不明,恐怕會引起心悸與嘔吐,最嚴重還會讓孕婦流產。



琳瑯滿目的油切纖體產品,讓愛美女性看的眼花撩亂,只是這些產品的效果如何有待商確,另外還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消基會抽查16件產品發現,阿桐伯修身茶、艸本堂享秀身茶包 、三多纖麗美茶與油切纖茶等6樣產品,都含有咖啡因,而且含量不明,不合格比例高達37%。



消基會秘書長吳家誠指出,「咖啡因吃多了會造成心跳不整,還有一個…孕婦應該是避免吃過量咖啡因,會造成流產這個問題,在不少纖體茶中含有咖啡因。」



此外,衛生署規定需註名「蕃瀉甘」含量,但是淨纖茶、沛立康纖姿茶卻標示為「番瀉葉」,有規避嫌疑,而油切纖茶則是未標示「經期哺乳期孕婦不得引用」的警語,都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可處以3萬到15萬罰金。



這些纖體產品主要通路在各大藥妝店,不少都還在架上販賣,消費者如果不想花錢又傷身,選購前可得睜大眼看清楚。(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邱曉佩、梁家銘)


咖啡因會造成孕婦流產嗎?2007年有一個超過1000個孕婦的研究,研究結果指出:平均一天攝取超過200毫克的孕婦,流產率達25%。而沒有任何咖啡因攝取的孕婦則有13%的流產率。200毫克的咖啡因相當於一般300C.C.的咖啡或者740C.C.的茶,提醒大家注意。不過有另一個研究指出並無明顯相關。然而,喝超過一定量的咖啡因對胎兒,我覺得還是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故呼籲懷孕的媽媽及準媽媽們,如果平時有喝咖啡或茶的習慣,在懷孕期間,咖啡因的攝取量還是儘量不要超過一天200毫克為宜。


此外,瀉藥在懷孕初期,也要當心,包含較激烈的灌腸,也可能增加流產的危險,故含咖啡因的甚至是瀉藥成分的食物來源,孕婦還是小心篩選,敬而遠之為妙。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嬰趴睡血壓下降恐猝死



2009年05月10日蘋果日報 



【甯瑋瑜╱台北報導】為了讓寶寶頭形漂亮,不少家長會讓寶寶趴睡,但國外最新研究發現,寶寶趴睡的俯臥睡姿,易致血壓下降,增加猝死風險。兒科醫學會日前發布嬰兒睡眠指引,建議未滿6個月寶寶不可趴睡、側睡,而應仰睡,以免猝死。



奶嘴可降低猝死風險


台大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蔡立儀說,澳洲蒙那許大學對20個寶寶分別在出生2到4周,2、3個月,及5、6個月進行睡眠檢查,結果發現,趴睡時寶寶血壓會下降,易發生猝死。蔡立儀建議,寶寶應仰睡。
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李秉穎說,新生兒或嬰兒生理未成熟,易出現呼吸調節障礙,發生呼吸中止。美國小兒科醫學會早就建議,嬰兒睡姿應採仰睡,「側睡的嬰兒常在睡覺時自行轉變成趴睡,因此只建議仰睡,不建議側睡。」
李秉穎並說,奶嘴可降低嬰兒猝死風險,但若嬰兒不想含住奶嘴,不應強迫。
此外,趴睡並非造成嬰兒猝死的唯一原因,家長應避免各種危險因子,例如過度柔軟的枕頭、睡墊、厚棉被等。家長若擔心寶寶固定睡姿,導致頭部後側扁平,可在嬰兒清醒時讓他們趴著一段時間並在一旁觀察。


避免嬰兒猝死


◎未滿6個月寶寶不可趴睡、側睡,而應仰睡
◎若擔心寶寶固定睡姿導致頭部扁平,可讓嬰兒在清醒時趴著,但應在旁觀察
◎奶嘴可降低嬰兒猝死風險,但不要強迫,寶寶睡著也不要強行塞入
◎避免過度柔軟的枕頭、睡墊、厚棉被、填充玩具
◎嬰兒不應與大人或其他兒童共睡一床,但應睡在附近


過去,偶有一些零星報導一些嬰兒趴睡而出現猝死的悲劇報導,所以一般醫療人員都不建議嬰兒趴睡,儘管如此,但卻缺乏直接的研究來證明趴睡到底會導致何種生理反應,增加猝死的危險。最近澳洲的蒙那許大學針對二十個寶寶的睡眠研究發現:趴睡時寶寶的血壓會下降,易發生猝死。所以提醒有寶寶的媽媽們:六個月以下的寶寶儘量避免趴睡,以避免因血壓降低引發的猝死危險性!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信不信由你! 加拿大研究:母害喜 子聰明


中廣 更新日期:2009/05/07 15:05



加拿大研究發現,母親懷孕的時候要是害喜,生下來的孩子智商比較高。但截至目前為止,科學家還不知道孕婦害喜的原因,這種研究只是一個歸納出來的統計數據,是否具有可信度,就見仁見智了!



孕婦害喜的比例大約是八成。有一種說法是,為了保護胎盤和胎兒,孕婦身體釋放出大量荷爾蒙,造成孕婦噁心想吐。



加拿大多倫多兒童醫院長期研究孕婦害喜對孩子的影響。他們研究了一百二十一名孕婦,其中三十人完全不害喜。等孩子分別滿三歲和七歲的時候,研究人員測孩子的智商。排除母親本身教育程度、是否吸煙、喝酒等因素以後,一般來說,害喜孕婦生下的孩子智商比較高。



負責研究的醫生研判,這又跟荷爾蒙有關。他說,讓孕婦不舒服的荷爾蒙或許對胎兒有益。


 


最近加拿大研究發現:母親懷孕時害喜,生下來的孩子智商比較高,這真是一則鼓勵媽媽們的好文章,尤其是那些害喜嚴重的媽媽們。


很多懷孕的媽媽在懷孕時,深為害喜及孕吐所苦,持續下來若反應一直持續,真讓人會有無以為繼、不知所為何來的想法與感觸。我想這篇文章可以讓害喜嚴重的母親增加信念以及辛苦不會白費的好研究,不是嗎?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