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準媽媽不能輕忽的事(含親子關係) (49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母親懷孕時飲食不健康…小孩較具攻擊性!

NOWnews – 2013年9月7日 下午6:02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澳洲一項研究發現,若是母親在懷孕時飲食不健康,生下的小孩可能會容易出現憂鬱或脾氣暴躁等問題,也會影響小孩的身體健康情況。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澳洲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研究團隊與挪威科學家共同研究,並以約2.3萬名母親與小孩為分析對象,調查結果發現,在懷孕期間飲食較不健康、不營養的女性,所 生下的小孩較容易有心理問題及行為上的問題。

 

報導稱,若是母親懷孕時飲食不健康,小孩可能較容易出現憂鬱、焦慮、過動、脾氣暴躁等情況,甚至較具有攻擊性。

 

研究人員指出,小孩在胎兒時期時所攝入的營養,會直接的影響到其日後的身體健康狀況,因此為了小孩的健康,母親在懷孕時應該要健康飲食,才可保證小孩有足夠的營養。

 

 

鄭醫師補充:

 

小孩嗜吃甜食或者垃圾食物,容易出現精神狀況或者過動症罹患危險性增加。但這篇研究指出,這樣的影響可能與娘胎時,母親的飲食型態是否健康息息相關。奉勸準媽媽或者孕婦,為了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務必留心垃圾食物的攝取,否則等到小孩出生後,開始出現行為及情緒問題而疲於奔命,難以應付時,屆時可能悔不當初。

 

參考文獻:

 

Maternal and Early Postnatal Nutrition and Mental Health of Offspring by Age 5 Year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Felice N. Jacka, Eivind Ystrom, Anne Lise Brantsaeter, Evalill Karevold, Christine Roth, Margaretha Haugen, Helle Margrete Meltzer, Synnve Schjolberg, Michael Berk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 19 July 2013 (10.1016/j.jaac.2013.07.002)

 

http://www.jaacap.com/article/S0890-8567%2813%2900449-8/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發表於權威醫學期刊小兒科的線上版的一項研究指出:懷孕時若是服用抗憂鬱劑(SSRI,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尤其是孕期的前三個月,日後產下的寶寶自閉症風險提高三倍左右,發展遲緩的風險也明顯提高。

主要原因,是因為血清素是人體早期發育需要的重要神經傳導物質,服用抗憂鬱劑會影響當事人合成血清素的能力,若是孕婦,也會直接影響到胎兒自己合成血清素的能力。

這項研究的樣本數並不算少,研究分析近一千對母子所得到的結果。

建議大家,孕期若是出現焦慮或者憂鬱狀況,除了找專業醫師協助外,為避免相關風險,最好還是透過相關營養補充品來提高血清素以及增加身體抗壓性比較安全。

參考文獻:

R. A. Harrington, L.-C. Lee, R. M. Crum, A. W. Zimmerman, I. Hertz-Picciotto. Prenatal SSRI Use and Offspring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or Developmental Delay. Pediatrics, 2014; DOI: 10.1542/peds.2013-3406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長高需補鈣? 醫:蛋白質才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多吃鈣質真的可以長高嗎?很多人都以為多吃鈣質會長高,其實是錯的!榮新診所丁綺文副院長表示,鈣只是提供原料,讓骨骼變硬,並不會直接促進身高。而長高最主要的關鍵就是蛋白質,和它分解出來的胺基酸;因為生長激素正是191個胺基酸構成的蛋白質。

丁綺文醫師指出,蛋白質是大分子結構,可分解成胜肽,再從胜肽分解成最小的單位構造──「胺基酸」。人體有20種胺基酸,其中9種無法自行合成,稱為「必需胺基酸」;而在特殊情況下,例如手術後或生病患者,需要額外的營養修復時所補充的特定胺基酸,則稱為「半必需胺基酸」。

 

其中,最明顯的半必需胺基酸例子,就是成長中的兒童青少年,特別需要精胺酸。因為精胺酸能刺激生長激素分泌,然後作用到骨骼的成長板,使腿骨增長,進而長高。醫學研究證明,蛋白質可水解分成20種胺基酸,其中精胺酸和長高最有關聯,不論口服或點滴注射精胺酸都會有幫助長高的效果。

丁綺文醫師因此建議,成長中的兒童青少年可以多攝取優質蛋白質食物來促進長高,特別是富含精胺酸的食物,包括富含植物蛋白質的核果類和豆類,動物蛋白質則以蝦、魚等海鮮類和雞胸肉、豬肉最多。

 只有鈣質還是不夠,補充蛋白質(精胺酸)為何才是長高的關鍵?

 

 

鄭醫師補充:

這篇報導的重點就是補充精胺酸,可以幫助身體刺激生長激素分泌。生長激素濃度是否才是長高關鍵。當然充足睡眠與適當運動配合,效果更加。

精胺酸有現成的營養補充品可以補充,靜脈注射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Alba-Roth J, Müller O, Schopohl J, von Werder K (1988). "Arginine stimulates growth hormone secretion by suppressing endogenous somatostatin secretion".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67 (6): 1186–9. doi:10.1210/jcem-67-6-1186. PMID 2903866.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September 2009). Growth hormone stimulation tes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媽媽積極運動 孩子活動時間越長

兒童活動力與健康息息相關,運動時間不足,肥胖機率大增外,慢性病罹患風險耶會增加,英國劍橋大學與南安普敦大學研究發現,母親越積極運動,孩子活動時間就越長,較容易養成規律運動習慣,降低慢性疾病危險,因此建議幼兒健康政策,要注意到母親的關鍵性角色。

研究中調查554位4歲孩子,讓她們帶著心律監視等儀器,連續7天不間斷,包含睡覺與水上活動,結果發現母親與孩子的雙方運動時間成現正相關,母親有規律運動習慣,孩子運動時間就會增加,然而母親運動時間少,孩子運動時間也就縮短,雖然年紀小時差別不大,但成年後影響相當可觀。

研究學者凱薩琳表示,孩子會模仿母親的運動意願,母親每做一分鐘中重度運動,孩子的運動意願就高10%,每天母親積極運動1小時,孩子就會增加10分鐘運動量,雖然乍聽下成果不顯著,但長時間累積,孩子的活動時間就大量增加,也影響到兄弟姊妹間的運動風氣,讓規律運動從小養成。

另一位研究學者伊舍認為,女性常在生產後,活動力就會大幅減退,沒有辦法回到產前水準,可能會影響孩子的運動意願,少量增加孕婦運動量,能夠同時幫助母親與孩子,只要少時間散步,就可以幫助孩子增加活動力,孩子出生後,視情況與他們一起游泳、騎腳踏車、適當社交活動,對於健康都有正面幫助。

鄭醫師補充: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建議父母與其催促小孩去運動,不如透過身教來取代言教,效果更佳且不費力。

我在拙著《除了開藥單,還能做什麼?》這本書提到一位案例,媽媽為了鼓勵小孩去運動,自己先去健身房,出門前再問小孩是否一同前往?結果兩周便讓女兒愛上運動且大幅改善精神狀況,之前可是苦勸一年都沒反應,兩者差距甚大。

參考文獻:

Activity Levels in Mothers and Their Preschool Children

  • Kathryn R. Hesketh,
  • Laura Goodfellow,
  • Ulf Ekelund,
  • Alison M. McMinn,
  • Keith M. Godfrey,
  • Hazel M. Inskip,
  • Cyrus Cooper,
  • Nicholas C. Harvey,
  • and Esther M.F. van Sluijs

Pediatrics peds.2013-3153;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March 24, 2014, doi:10.1542/peds.2013-3153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early/2014/03/19/peds.2013-3153.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曬太多太陽 葉酸減2成

 

有些女性因為準備懷孕,或已經懷孕而補充葉酸,希望增加懷孕成功機率、讓寶寶長得更健康。不過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最新研究指出,如果曬太多太陽,接觸過多紫外線,可能會降低體內葉酸濃度,抵銷葉酸補充劑所帶來的種種好處。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光化學與光生物學期刊」。研究結果顯示,接觸紫外線可能會耗損葉酸濃度,使體內葉酸濃度大大降低。

研究作者麥可‧肯林教授與大衛‧波爾拉達爾博士以四十五名健康女性為研究對象,這些女性年齡介於十八歲到四十七歲,結果發現,若大量接觸紫外線,體內葉酸濃度最多可減少百分之二十之多。

肯林教授表示,很多人都知道補充葉酸的好處,許多醫師、專業醫療人員都會鼓勵女性在懷孕前、懷孕過程服用葉酸補充劑。

有不少研究指出,葉酸可以幫助降低流產機率,也能減少新生兒神經管缺陷風險。醫界建議,懷孕與正準備懷孕的女性一天最好攝取五百毫克葉酸。肯林教授指出,這是首次研究發現,生育年齡的女性若大量曝曬太陽,身體葉酸濃度很容易偏低,甚至可能低於建議值。特別是那些喜歡在上午十點到下午三點曬太陽,又沒有做好防曬措施的女性更容易出現葉酸偏低問題。

除了葉酸補充劑,像波菜、全穀類食物、柑橘類水果、豆類食物也都含有葉酸。研究作者指出,葉酸對正在準備懷孕與懷孕女性真的非常重要,民眾若有相關疑慮,可以多和專業醫師討論。

 

 

鄭醫師補充:

適度曬太陽,有益健康,包含孕婦。這篇報導提到的是過度曝曬,會讓體內的葉酸濃度降低最多兩成左右。

不管如何,懷孕時補充葉酸的食物來源或者營養補充品,降低流產風險,預防小孩神經發育缺陷總沒錯。

參考文獻:

Exposure to solar ultraviolet radi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d folate status in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B: Biology, Volume 131, 5 February 2014, Pages 90-95
D. Borradale, E. Isenring, E. Hacker, M.G. Kimlin

http://dx.doi.org/10.1016/j.jphotobiol.2014.01.002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11134414000037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威權父母易養胖童

父母太過威權,易養出胖小孩。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流行病學教授莉莎·凱特納米指出,父母不與孩子討論飲食與運動觀念,沒有太多互動,直接嚴厲管束,容易造成反彈,導致兒童偏向較不健康的飲食型態或不願活動,增加日後肥胖的機率。

莉莎·凱特納米教授指出,多與孩子討論飲食、活動的觀念,有助於減少不健康的飲食及生活模式,比冷漠或直接嚴厲命令來得有效。研究人員指出,家長太過威權,不給討論機會,孩童反而不願意聽從,主要是孩童常有反抗心理。

青春期發育需要熱量、蛋白質及鈣質的大量補充。因為此時活動量大,足夠的熱量攝取,方可應付成長所需,對於偏食習慣的孩子,專家建議應與其討論飲食觀念,最好能補充及平衡孩子成長所需的熱量及營養素。

醫師指出,身材的高矮胖瘦,雖說部分由遺傳決定,但後天營養、良好作息與充足睡眠、養成運動習慣及正確運動觀念,更是影響青春期發育的重要因素。運動可促進新陳代謝加快,身體產生適度的營養需求及調節作用,平時補充的營養容易被吸收。

   

 

鄭醫師補充:

這項研究透過調查超過37000名以上,年齡介於0到11歲的孩童發現,若是父母管教傾向權威,小孩在2-5歲時,出現肥胖的機率高出30%,6-11歲時肥胖發生風險更高出37%。

權威式的教養方式,容易讓小孩有壓力。壓力則是肥胖風險的重要因子。這篇研究值得為人父母參考借鏡。

以親子互動來說,小孩的狀況讓父母生氣或者抓狂,父母內在往往也有一些內在的部份引發出來,在改善親子互動過程中,絕不能忽略這一塊。

參考原文報導:

http://time.com/30376/parenting-like-a-tiger-mom-may-make-your-kids-obese/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人擁抱 嬰幼兒健康

 

 

 

研究顯示大人的擁抱有助嬰幼兒的健康,國外就有志工經過醫師評估後,在醫院專門負責擁抱與撫慰住院兒童與早產兒。

 

美國托倫斯醫學中心新生兒科主任傑瑞‧舒瓦茲表示,臨床上觀察,大人的擁抱與撫慰可改善幼童、早產兒的睡眠、心律及減少住院時間。醫師指出,無論是嬰幼兒或兒童青少年,家人與朋友的擁抱都能促進他們的健康。

 

父母不管或不在意兒童的生活、飲食,很少與他們互動,都會影響其健康。

 

兒童成長發育與家長的關心、遺傳、營養素、運動、睡眠以及心理狀況等方面都有關。增加親子互動、預防疾病、培養良好飲食衛生習慣、營養均衡,是讓兒童身體順利發育成長的重要因素。

 

此外,許多兒童青少年有身心特殊需求,仍未被轉介輔導資源以及醫療資源,或即使就醫或接受輔導,持續時間也並不長,可能是家長誤解或是輕忽,未能對積極協助轉介心理輔導或是醫療體系,使得部分兒童青少年長期以來未能早期得到恰當醫療協助。

 

 

鄭醫師補充:

只要大人抱著住院的兒童或者早產新生兒,當自己小孩般呵護、唱歌,輕搖讓小孩感到安全,小孩的疾病或者身體狀況便會快速復原,早日返家?根據研究,這是真的。

過去這類的研究極少,有一項研究指出,溫柔照顧以及將手輕放在新生兒上,便能明顯降低新生兒的壓力荷爾蒙。壓力荷爾蒙降低,有助於身體恢復免疫力以及自癒能力,早日痊癒。另一項研究亦顯示,身體的接觸,有助於早產兒的心跳正常以及睡眠進一步縮短住院天數。

反之,有研究顯示生命早期負面經驗,像是與同類分離或者隔離,會導致大腦生長受阻。

因此,國外某些醫院,開始在新生兒加護中心或者兒童病房提供志工擁抱嬰幼兒的醫療服務,加速嬰幼兒恢復健康。

擁抱嬰幼兒給嬰幼兒的健康益處,值得為人家長們參考。

原文報導來源:

http://www.dailymail.co.uk/femail/article-2579816/Cuddlers-soothe-babies-sick-tiny-home.htm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吃豐盛早餐 助女性受孕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羅詩樺/編譯 | 華人健康網 

 








根據國外統計數據顯示,約有6%~10%的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症候群」(PCOS),有可能導致不孕,通常於青春期初潮時便已發病,出現有月經不規律的問題超過兩年,就要小心可能有PCOS症,甚至可能會導致日後不孕現象。不過,以色列日前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吃豐盛早餐可以幫助調節體內荷爾蒙、有助於增加受孕機率。


 


月經長期不調 恐致不孕


根據英國《電訊報》報導,治療「多囊卵巢症候群」首先就是要調整飲食、控制體重,體重指數(BMI)下降有助改善患者的排卵狀況,降低患者的胰島素和雄激素水平,恢復正常的月經及排卵,增加生育率。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和特拉維夫大學發表於「臨床科學期刊」(Clinical Science journal)的研究報告,針對60位25~39歲,「多囊卵巢症候群」女性做2周的飲食調整實驗,規定他們一天的攝取熱量需限定在1800大卡以內,一組規定早餐要攝取980大卡、另一組則是改成晚餐時段;欲比較飲食熱量與飲食時間對荷爾蒙、胰島素調節的差異。


 


早餐吃得豐盛 助調節胰島素


「多囊卵巢症候群」的成因就是體內的胰島素抵抗現象造成雄性激素增加,導致月經不調、長痘痘、糖尿病風險等副作用。而實驗結束後發現,攝取豐盛早餐的組別,體內的胰島素抗性(insulin resistance)與血糖水平值下降了8%,雄激素睪酮下降了50%,至於晚餐組別則沒有太大影響;表示除了飲食類別會影響內分泌調節以外,時間點也很重要。


過去也曾有英國研究人員設計過一套「助孕養成計畫」,內容包括7~9點內吃早餐、天天9蔬果、11點前入睡、避免酒精咖啡因等規定,也佐證每天規律早餐對於增加生育機率有一定的成效。


 


鄭醫師補充:


這項實驗,每天卡路里的總量管控甚嚴,像是糖尿病飲食一般。不過早上吃豐盛和晚上吃得多,結果大不同,相當有趣的研究報告,建議有多囊性卵巢的且懷孕困難的女性,在飲食調控上,不妨考慮這項把進食的重點放在早上的飲食方式。


參考文獻:


 

Clin. Sci. (2013) 125 (423-432) (Printed in Great Britain)

 
Effects of caloric intake timing on insulin resistance and hyperandrogenism in lea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Daniela Jakubowicz, Maayan Barnea, Julio Wainstein, Oren Froy

 


http://www.clinsci.org/cs/125/cs1250423.htm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兒童睡午睡 腦力「憶」級棒

 

根據美國一項小型研究,讓兒童在午餐後小睡一小時,能夠提升腦力,有助學習。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報導,美國研究人員表示,睡午覺似乎有助三至五歲兒童對學齡前課程內容的印象更深。

 

麻薩諸塞大學安模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研究人員招募四十名學齡前兒童進行研究,結果刊登在美國學術期刊「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研究發現,午睡所帶來助益不只存在下午,甚至延續至隔天。

 

研究報告執筆人說,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午睡對於鞏固記憶和早期學習至關重要。

 

餐後小睡的兒童,在午下午及隔天的視覺和空間作業表現,明顯優於沒有午睡的兒童。

 

午睡過後的兒童,對接受測驗內容的記憶多出十%。

 

研究人員在睡眠研究室監控十四名兒童沉睡時的腦部反應。

 

結果顯示,當他們午睡時,大腦中與學習和整合新資訊有關區塊的活動增加。

 

 

鄭醫師補充:

 

午睡對於專注力與學習能力的幫助,不分大人小孩:

 

  1. Dhand, Rajiv; Sohal, Harjyot (2007). "Good sleep, bad sleep! The role of daytime naps in healthy adults". Current Opinion in Internal Medicine 6: 91. doi:10.1097/01.mcp.0000245703.92311.d0.
  2. Lahl, Olaf; Wispel, Christiane; Willigens, Bernadette; Pietrowsky, Reinhard (2008). "An ultra short episode of sleep is sufficient to promote declarative memory performance".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17 (1): 3–10. doi:10.1111/j.1365-2869.2008.00622.x. PMID 18275549.

過去研究大多針對成年人,對小孩的研究比較少。這樣的研究提醒為人父母者,不妨養成小孩午睡的習慣,幫助小孩記憶力與學習能力提升,因為睡眠的確有助於幫助記憶力形成,即使是午睡不長的時間。

 

參考文獻:

 

Social Sciences - Psychological and Cognitive Sciences:

 

  • Laura Kurdziel,
  • Kasey Duclos,
  • and Rebecca M. C. Spencer

Sleep spindles in midday naps enhance learning in preschool children PNAS 2013 ;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September 23, 2013, doi:10.1073/pnas.1306418110

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3/09/18/1306418110.full.pdf+htm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孕婦吃對食物 大幅減少早產風險

 
 

瑞典、挪威、冰島最新研究發現,孕婦如果食用豐富蔬菜、水果、全穀類食物,並多補充白開水,可大幅減少早產風險。若食用水煮馬鈴薯、魚類、煮熟的蔬菜等食物,也能幫助減少早產發生機率。

這項研究近日已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

研究人員認為,懷孕女性飲食應該要含括蔬菜、水果、全穀類食物與魚類,飲食要均衡,且要補充充足水份,這樣才能幫助維持母體、胎兒健康。

所謂早產是指懷孕三十七周前胎兒提早出世,早產兒很容易產生一些短期、長期健康傷害,在所有新生兒死亡比率中,早產兒就占了近百分之七十五。

研究證據顯示,母親飲食習慣會直接影響胎兒,研究團隊想了解其間的關聯性,分析「挪威母子研究」數據,以二OO二~O八年中六萬六千名孕婦為研究對象,其中三千五百零五人為早產。

研究人員將孕婦飲食類型分為三類,第一種為「謹慎型飲食」,當中含有蔬菜、水果、油脂,全穀類食物、家禽與富含纖維質的麵包,平常以白開水當飲料。第二種為「西式飲食」,飲食內容包括鹹食、甜食、白麵包、加工肉品等。第三種為「北歐傳統孕婦飲食」,包括馬鈴薯、魚類、燉煮菜餚、煮熟的蔬菜與低脂牛奶等。

結果發現,謹慎型飲食孕婦早產機率比其他女性明顯降低。

 

鄭醫師補充:

早產增加胎兒健康風險,人盡皆知,透過飲食可以預防早產,則比較少相關研究,因此上述研究提到的飲食內容值得孕婦參考。

參考文獻:

Linda Englund-Ögge, Bo Jacobsson et al. Maternal dietary patterns and preterm delivery: results from larg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J, March 2014 DOI: 10.1136/bmj.g1446

原文參考報導:

http://www.bmj.com/press-releases/2014/03/04/mother%E2%80%99s-diet-linked-premature-birth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婦常吸二手菸 增加流產、死胎及併發症風險

 

孕婦最好避開二手菸。美國研究發現,孕婦如果常吸到二手菸,很容易增加流產、胎死腹中與其他生產併發症風險。

研究顯示,懷孕女性越常吸二手菸、接觸二手菸時間越多,發生流產、死產等風險就越高。

美國羅斯威爾公園癌症研究所研究團隊以八萬多名更年期女性為研究對象。數據顯示,這些女性都至少懷孕過一次,其中百分之六點三有抽菸習慣,百分之四十三的人過去曾經抽菸,還有大約百分之五十一的人為非抽菸者,過去、現在都不曾抽菸。

研究人員評估非抽菸女性在兒童、成年時期曾接觸多少二手菸,無論是居家還是工作環境都列入評估範圍。

研究人員發現,與非抽菸者相比,在生育年齡曾抽菸的女性流產風險增加約百分之十六,胎死腹中風險增加百分之四十四,產生子宮外孕的機率也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三。

研究也發現,不抽菸女性一旦接觸二手菸,產生懷孕併發症風險也會跟著上升,接觸二手菸時間越長,風險就越高。如果女性從兒童時期就開始接觸二手菸,接觸二手菸時間達十年以上,或者在二手菸環境工作超過十年、在居家環境吸二手菸達二十年以上,出現懷孕併發症的風險就會大幅增加。

研究指出,長時間吸二手菸女性流產機率會增加百分之十七,胎死腹中機率會增加百分之五十五,子宮外孕機率更上升百分之六十一。年輕、教育程度較高女性較不會產生懷孕併發症。研究成果已發表於「香菸管制」期刊(Tobacco Control)。

 

鄭醫師補充:

不只是吸菸,二手菸也是菸,對生產同樣不利。因此除了孕婦本身不吸菸外,家人最好也能避免在室內吸菸,能戒菸最好。

參考文獻:

Associations of lifetime active and passive smoking with spontaneous abortion, stillbirth and tubal ectopic pregnancy: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ata from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 Andrew Hyland,
  • Kenneth M Piazza,
  • Kathleen M Hovey,
  • Judith K Ockene,
  • Christopher A Andrews,
  • Cheryl Rivard,
  • Jean Wactawski-Wende

Tob Control tobaccocontrol-2013-051458Published Online First: 26 February 2014 doi:10.1136/tobaccocontrol-2013-051458

http://tobaccocontrol.bmj.com/content/early/2014/02/05/tobaccocontrol-2013-051458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剖腹產孩子 過重機率較高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肥胖孩子與剖腹產有關!英國的研究指出,剖腹生產的孩子未來體重較重,與正常分娩的孩子相比,肥胖的機率上升25%。研究員指出,自然生產可改善嬰孩的新陳代謝、腸胃健康及脂肪儲存,但剖腹產則無法帶來這些效益,有鑑於全球剖腹生產的孕婦逐年增加,孕母應該事先了解相關負面風險。

剖腹生產愈來愈普遍,造成的原因很多,包括一些女性不想忍受疼痛、高齡產婦分娩困難、孕母想有一個較輕鬆的生產過程等。據統計,有7%的剖腹生產並非出於必要。

倫敦帝國學院研究員進行一項大規模研究,分析全球10個不同國家過去15項研究,蒐集的15萬筆生產資料。研究員發現,剖腹產的孩子未來「過重」的機率增加26%、「肥胖」的機率增加22%。他們的BMI指數也較非剖腹產者平均高出0.5分。

領導研究的穆迪教授說:「在某些情況下,剖腹生產是對母親及胎兒最好的生產方式,它有時甚至可以挽救性命;然而,我們必須了解剖腹產的長期影響,才能對想進行剖腹產的母親提供最好的建議。」

研究員海迪說,自然生產較可提升孩子未來的新陳代謝能力。舉例來說,嬰兒在自然生產時會受到壓力,讓體內的壓力賀爾蒙增加,進而提升生理功能。自然分娩也會影響腸胃內的細菌,間接影響新陳代謝及脂肪的儲存。

英國皇家助產學院的醫療顧問喬基寧表示,此研究指出剖腹生產的負面風險,而女性應仔細考慮是否要進行剖腹生產。她說:「在醫療考量下,某些剖腹產是必的,但也有很多與醫療無關。我們鼓勵婦女做非緊急剖腹產前,仔細思考並權衡科學證據。」

此研究發表在《PLoS ONE》期刊。

 

鄭醫師補充:

剖腹產可能增加下一代的健康風險,本地的狀況長期存在一種狀況:非適應症的剖腹產比例過高,對準媽媽或者孕婦來說,能自然生產的話,儘量避免剖腹產。

參考文獻:

Darmasseelane K, Hyde MJ, Santhakumaran S, Gale C, Modi N (2014) Mode of Delivery and Offspring Body Mass Index,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Adult Lif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LoS ONE 9(2): e87896. doi:10.1371/journal.pone.0087896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87896;jsessionid=E68B8D151B68F485918A8EC873449276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子年齡差越大 子精神病風險增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研究發現,小孩健康與父親年紀息息相關,父親年紀越大,孩子精神病罹患率越高,原因是異常精子增加,呼籲計畫生育應該趁早,但反對學者認為,父親有一定年紀,收入比較穩定,想法相較成熟,能良好教育下一代,好處大於風險,不鼓勵男性太早生育下一代。

研究中統計二六○萬人,比對兄弟姊妹的健康差異,比較父親二十四歲時出生的孩子,父親四十五歲時出生的孩子,後者過動症比率上升十三倍,躁鬱症罹患率提高二十五倍,自殺與毒品問題增加二‧五倍,學校成績表現也比較差;研究人員擔心,不良基因不見得會立刻顯現,再下一代擁有精神疾病風險一定會大幅增加。

男性性器官發育成熟後,睪丸能夠不斷製造精子維持生育能力,但長時間不斷基因分裂很容易發生錯誤,因此男性年紀越大,精子不良率也就越高,研究人員布萊恩博士說,研究意義在於延遲生育會提高後代精神疾病比率,衛生機關應多加思考,延遲生育所帶來的社會風險,做出合適的改善政策。

但反對意見學者認為風險不高,英國精神病學者詹姆士博士表示,不應該專注男性生育年紀,不論精神病風險加倍或更高,真正受影響人數仍然不多,依照研究結果推斷,未來精神病患可能高速成長,但目前沒有這項趨勢;然而年紀較大的父親,社經地位比較穩固,思考想法比較成熟,能讓孩子穩健成長。

 

 

鄭醫師補充:

過去有研究發現,小孩的父親在四十五歲後誕生,自閉以及精神分裂症的風險增加。這篇大規模的研究統計則把小孩罹患過動症、躁鬱症、自殺以及毒品使用的發生率做分析,結果發現跟24歲以前生小孩的父親相比,後來追蹤發現小孩精神疾患的發生風險明顯提高。

因此生兒育女千萬別太遲,否則錯過適當生育年齡(包含父親),為小孩日後埋下的身心健康風險,屆時要協助小孩處理,可能更加耗費心力。

參考文獻:

Brian M. D’Onofrio, Martin E. Rickert, Emma Frans, Ralf Kuja-Halkola, Catarina Almqvist, Arvid Sjölander, Henrik Larsson, Paul Lichtenstein. Paternal Age at Childbearing and Offspring Psychiatric and Academic Morbidity. JAMA Psychiatry, 2014 (in press) DOI: 10.1001/jamapsychiatry.2013.4525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飲食地雷 1歲前少碰3類食物

 

剛誕生的小baby就像天使一樣可愛,但是這樣脆弱的小生命,需要爸媽的百般呵護與細心照料,才能安全長大,根據美國兒科學會(APP)建議,嬰兒出生6個月內哺餵母乳,是最好的方式,而過了6個月之後,漸漸可以開始食用其他東西,這時爸媽也會開始頭痛,究竟哪一些食物寶寶可以吃,哪一些又是不能碰的地雷呢?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給予的建議,嬰兒最好自4~6個月大起,再開始食用副食品。因為此時消化系統的發育已有基本能力,家長可以準備流質、糊狀至泥狀的食品餵食。不但可以補充額外營養,還能訓練寶寶吞嚥和咀嚼的能力。

不過,雖然可以開始進食其他東西,仍要注意要以「全熟」的食物為主,特別是肉類、肝臟、魚、蛋或海鮮等食物,才能避免一不小心讓寶寶感染到細菌,造成拉肚子的症狀。

 

【1歲前寶寶 三大常見飲食地雷】

1.想讓小寶寶喝最營養的鮮奶?反而易消化不良

1歲前的小孩儘量別飲用鮮奶。美國小兒科健康兒童網站指出,鮮奶中含有多種礦物質及蛋白質,像是結構較大的酪蛋白分子,但1歲前的寶寶腸胃功能還無法完全分解、吸收,且腸道分泌的乳糖酵素仍不足以分解乳糖,恐怕反而容易造成疾病或產生不適症狀。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家長,也別給小嬰兒飲用果汁,其中含有高量糖份,對於寶寶的腸胃吸收也會造成影響。

2.蜂蜜營養高又甜甜的,寶寶最愛?小心病菌感染

蜂蜜、玉米糖漿不建議讓1歲以下小孩食用。蜂蜜在製造過程中為了避免營養成份遭到破壞,因此沒有經過高溫殺菌消毒的程序,有可能存有肉毒桿菌感染的危機,而1歲以下的寶寶免疫系統及腸道菌叢都未發育齊全,感染風險更高。不過1歲之後的寶寶,倒是可以讓他們吃點蜂蜜,因為蜂蜜富含許多天然微量元素,還能幫助寶寶排軟便,避免便祕危機。

3.花生醬寶寶應該也可以吃?恐有過敏危機

小嬰兒最好避免食用花生醬。家中有過敏家族病史,要小心孩子可能也會有同樣的過敏原。在食物的方面,花生就是一大過敏因子,且堅硬的花生乾果類,小孩子本就不易入口,加上花生本身含有花生油酸,會促進人體易發炎的症狀,因此小嬰兒最好避免食用這類堅硬又有過敏因子的食物。

 

鄭醫師補充:

簡單來說:六個月大前,以母乳為主,過了六個月,副食品可以添加,但鮮奶、果汁、蜂蜜以及花生等食物最好避免,預防感染、消化吸收不良或者過敏等狀況。副食品必須是熟食,避免寶寶免疫力不佳被感染。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研究:降低流產率 生活要正常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25%的流產是可預防的!據丹麥最新的研究指出,30歲前受孕且體重正常,懷孕後不飲酒、不舉重物、不在夜間工作,可以大幅降低流產機率。但也有學者指出,該研究只提出某特定因素與流產的「關聯性」,並沒有證實它們與流產的因果關係。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員觀察1996至2002年間91,427名懷孕婦女,調查她們在懷孕前後的生活習慣。研究期間有3,177個流產案例在懷孕22週內發生。

研究員發現,年齡、飲酒、舉重物(20公斤以上)、夜間工作、體重過輕或過重,都與流產有關係。研究指出,年齡與飲酒為最重要的因素,領導研究的安德森說,35歲後懷孕,流產的機率會大幅提升。

英國倫敦大學的專家指出,此研究結果大致與醫療界的建議吻合,但是婦女也必須注意均衡飲食,避免體重太重或太輕,並且杜絕吸菸。

據調查,流產是婦女最常見的懷孕問題,7個懷孕個案中至少有1個流產。研究員說,流產案例中有一半是源於嬰孩基因不正常,可能導致母體排斥胎兒,屬於先天因素;而另一半的案例則與生活習慣有關,可望透過人為的努力,降低流產機率。

研究報告指出,如果一位女性在25到29歲間受孕,懷孕前體重正常,在懷孕期間沒有飲酒、沒有舉超過20公斤的物品、只有在白天工作,可以減少流產機率最多達25.2%。

領導研究的資深研究員安德森表示:「此研究報告透露的主要訊息是,流產是可以預防的。」她進一步表示,此研究結果可以應用在許多層面,包括醫護人員的照護和職場規約的制定等等。

英國皇后及切爾西婦產科醫院的婦產科醫師波尼指出,這是一個大型研究,但是他強調,該研究只呈現關聯性,而非因果關係。波尼表示,舉出一些特別因素會導致流產,可能言過其實,但「懷孕期間飲酒不是一個好的主意。」

此研究發表在《婦產科國際期刊》。

 

鄭醫師補充:

針對超過9萬名的孕婦研究,這是大型研究,值得準媽媽或者孕婦參考,由其是曾經經歷流產或者有習慣性流產的女性,更可以從研究的結論中,留意自己的生活以及飲食型態,進一步降低流產的風險。

參考原文報導:

 http://news.uk.msn.com/uk/quarter-of-miscarriages-avoidable-1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婦或計劃懷孕者避免使用A酸 防畸胎

 

由於口服維他命A酸是懷孕及預備懷孕婦女的禁用藥物,匹茲堡大學健康照護研究中心主任艾蓮納·史瓦茲表示,醫療人員需積極告知使用維他命A酸婦女明確且有效的避孕選項,以免增加畸胎風險。

俗稱青春痘的痤瘡,主要成因不外乎皮膚角化異常、皮脂腺分泌過度及細菌感染,外用藥膏常見抗生素,過氧化苯、A酸、杜鵑花酸等,醫師針對個別狀況,開予不同的成分。抗生素雖能殺死造成痤瘡的細菌,但連擦2個月以上,容易產生抗藥性;故民眾不宜經年累月地持續在臉上抹抗生素。婦女如因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或壓力大、生理期等因素,在下巴、臉部下緣等部位長出嚴重難癒的痤瘡,則考慮開予荷爾蒙藥物治療。

至於外用A酸,初期常造成紅腫、脫皮,比較敏感的患者至少得適應1-2周,患者除了須選晚上塗抹,減少光敏感外,初期有些人必須微量使用,且塗上1-2小時後就要先洗掉,等到漸漸適應後在稍稍佳曾停留時間。

口服藥除抗生素,還有A酸及雄性荷爾蒙抑制劑等;醫師指出,已懷孕預備懷孕或未來半年內想懷孕的婦女都不宜服用A酸,而對於正在服用該藥物的婦女也需明確告知避孕的選項與知識。

   

鄭醫師補充:

A酸致畸胎,這是醫療人員的常識,但懷孕時有些孕婦為了愛美,可能會自行購買A酸的製劑來服用,對胎兒潛藏畸胎風險,提醒大家留意。

參考文獻:

  1. Lee LM, Leung CY, Tang WW, Choi HL, Leung YC, McCaffery PJ, Wang CC, Woolf AS, Shum AS. (August 2012). "A paradoxical teratogenic mechanism for retinoic acid.".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9 (34): 13668–73. doi:10.1073/pnas.1200872109. PMID 22869719. 
  2.  Tretinoin facts and comparisons at Drugs.com
  3.  Loureiro KD, Kao KK, Jones KL, Alvarado S, Chavez C, Dick L, Felix R, Johnson D, Chambers CD (July 2005). "Minor malformations characteristic of the retinoic acid embryopathy and other birth outcomes in children of women exposed to topical tretinoin during early pregnancy". Am J Med Genet A 136 (2): 117–21. doi:10.1002/ajmg.a.30744. PMID 15940677.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胎兒酒精症候群不單是媽錯 老爸酗酒影響精子基因

 

過去有很多研究發現,如果孕婦在懷孕時酗酒、飲酒過量,胎兒很容易出現「胎兒酒精症候群」(Fetal Alcohol Syndrome -FAS),出生後不但容易智力發展遲緩,生長也會比較慢,且容易有神經系統異常問題,這些小孩長大後常面臨社交困擾,也常受到孤立。

過去沒有人認為父親與這種問題有關聯,但韓國最新研究發現,父親對小孩出現這種病症也要負點責任。

韓國建國大學、首爾大學與韓國中央大學研究團隊在「動物細胞與系統」期刊中發表上述研究成果。研究團隊以公老鼠做實驗,讓公老鼠飲用各種濃度酒精,其中有一組控制組老鼠飲用的是鹽水。然後再讓公老鼠與母老鼠交配,分析胎兒狀況結果顯示,公老鼠酒精攝取量似乎會直接影響胎兒發展。

從研究結果來看,飲用酒精的公老鼠一旦交配,胎兒器官生長常會出現異常,大腦發展也會受到嚴重影響,而飲用鹽水的老鼠下一代則是正常。這代表父親飲酒與否也會影響下一代健康,如果大量飲酒、酗酒,小孩很容易出現異常狀況。研究人員認為,喝酒會影響精子基因,進而干擾胎兒正常發育。

過去很多人認為,父親生活習慣不會影響未出世胎兒,但這是首次研究發現父親若有喝酒習慣,對胎兒生長可能大大不利。

 

 

 

鄭醫師補充:

寶寶的健康,絕對與媽媽還有爸爸的健康狀況有關,過去我在部落格不只一次提到精子的品質會影響寶寶,精子品質狀況太糟時,甚至可能導致流產。因此,有懷孕計畫的父母雙方,若任何一方有酒精使用問題的話,都必須正視以及處理。

參考文獻:

Hye Jeong Lee, Jae-Sung Ryu, Na Young Choi, Yo Seph Park, Yong Il Kim, Dong Wook Han, Kisung Ko, Chan Young Shin, Han Sung Hwang, Kyung-Sun Kang, Kinarm Ko. Transgenerational effects of paternal alcohol exposure in mouse offspring. Animal Cells and Systems, 2013; 17 (6): 429 DOI: 10.1080/19768354.2013.86567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拒當「胖小子」 學齡兒童應多睡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兒童要避免變成「小胖子」其實很簡單,就是多睡覺!美國研究發現,8至11歲的學齡兒童每天多睡1.5小時,會促進體內分泌抑制食慾的「瘦體素」,使多睡者在進食時減少攝取134卡熱量,且兒童延長睡眠時間連續1周後,體重會下降0.22公斤。該研究指出,光靠增加睡眠或許無法減肥,但保持充足睡眠,卻是兒童維持健康體重必要的措施。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在台灣每4名兒童中就有1人體重過重,而美國則有超過3分之1的兒童體重超標。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肥胖成年人遭遇的高血壓、高血脂、睡眠呼吸中止症、心血管疾病及第2型糖尿病等問題,也會發生在兒童身上,但要強制孩子多運動且不吃零食似乎頗為困難,美國天普大學最新研究提供了1個控制體重的好辦法,就是「多睡覺」。

【睡眠減少熱量攝取】 天普大學肥胖研究暨教育中心團隊發表於《小兒科》期刊的研究,將8至11歲的兒童分為兩組,在為期3周的實驗過程中,受試兒童在第1周保持平日作息,其中1組在第2周開始,將夜間就寢時間延長1.5小時,另1組則縮短1.5小時,結果發現延長睡眠時間者,平均每天比減少者「少」攝取134卡熱量,且增加睡眠1周後,受試者體重平均下降0.22公斤。

天普大學公共衛生學副教授香泰兒‧哈特表示,充足睡眠似乎有助兒童控制體重及熱量攝取的關鍵,在於1種由體內脂肪組織分泌,可抑制食欲,進而促進熱量消耗的荷爾蒙「瘦體素」;研究人員發現,延長睡眠時間的受試者在早上剛起床「空腹」時,血液中瘦體素濃度較高,顯示增加睡眠會促進體內分泌瘦體素,抑制兒童食慾,達到降低熱量攝取,以及維持甚至減輕體重的效果。

【睡眠影響幼兒體重】 至於兒童每天究竟應該「睡多久」才足以控制體重,目前學界未有定論,但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團隊曾統計青少年在周間「上學日」的睡眠時間,發現青少年夜間睡眠時間若少於8小時,則每天熱量攝取會逐漸增加,恐怕也是導致肥胖普遍的原因之一。

過去研究多著重於睡眠對學齡前兒童健康的影響;美國哈佛大學曾發表研究指出,嬰兒剛出生1個月的睡眠時間每天若少於12小時,在3歲時體重過重的比例是睡足12小時者的2倍;紐西蘭研究則顯示,睡眠充足的3至5歲兒童,在7歲時身體質量指數(BMI值)較低;德國與中國都曾發表類似報告指出,5至6歲的學齡前兒童若每天睡超過11小時,則肥胖比例較低。

 

 

 

鄭醫師補充:

 

睡眠充足,幫助瘦體素分泌,肥胖風險降低,過去有諸多成人的研究證實關聯存在。這篇去年11月發表的研究針對學齡兒童做分析,發現同理可證。睡眠時間不足,也會增加進食,導致肥胖。不想讓小孩身材走樣的父母,應該想辦法讓小孩睡夠時數,減少肥胖風險。

 

參考文獻:

 

Changes in Children’s Sleep Duration on Food Intake, Weight, and Leptin

  • Chantelle N. Hart,
  • Mary A. Carskadon,
  • Robert V. Considine,
  • Joseph L. Fava,
  • Jessica Lawton,
  • Hollie A. Raynor,
  • Elissa Jelalian,
  • Judith Owens,
  • and Rena Wing

Pediatrics peds.2013-1274;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November 4, 2013, doi:10.1542/peds.2013-1274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early/2013/10/30/peds.2013-1274.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孩鬧失眠 睡前吃半根香蕉解決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指出,3歲的小男孩亞倫(Aaron Battersby)從出生後就一直無法好好一夜到天明,不像大人的輾轉難眠,他會在半夜3點時生龍活虎地跑來跑去、尖叫等。

於是,媽媽聽從專家建議,試過多種可能的方法來安撫亞倫,例如放柔和音樂或是開暖和光線、在床上舖厚棉被,甚至改變房間色調,甚至,亞倫也曾靠服用退黑激素(melatonin)這種改變體內荷爾蒙的藥物來治療,但都徒勞無功。



睡前吃半根香蕉改善失眠

最後,在睡眠醫學專家的建議下,媽媽讓亞倫在睡覺錢吃半根香蕉,沒想到一試就有了驚人的改變,亞倫開始能有規律的睡眠作息,大約從晚上8點可以睡到早上7點。

香蕉可以改變亞倫的失眠問題,在於它本身的營養價值豐富,富含鉀離子跟鎂離子,可以幫助放鬆緊繃肌肉與神經。此外,香蕉還富含色胺酸(tryptophan),是轉換血清素與退黑激素的關鍵物質,可以幫助大腦調節荷爾蒙,有助提升睡眠品質。

香蕉也能緩解偏頭痛

香蕉妙用不只如此,過去也曾有1名英國婦人偏頭痛20年都難以治癒,最後卻靠吃香蕉解決這多年的困擾;香蕉還能當做減肥餐的好幫手,不僅有飽足感,還能幫助腸胃消化、排空清腸。

 

 

 

鄭醫師補充:

如果小孩營養缺乏,缺鎂或者鉀離子,甚至是色胺酸等等導致的失眠,香蕉皮含色胺酸最多了,色胺酸對於心情憂鬱以及失眠都有幫助,某些ADHD(過動症)的患者,透過補充色胺酸也可以幫助。儘管這是個案,但可以參考試試。

對奇異果沒有過敏的小孩也可以試試,因為奇異果含豐富的鈣和鎂,有助於幫助入眠,成年人也可以試試。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2555208/Bananas-pyjamas-Boy-3-cured-insomnia-eating-just-half-piece-fruit-bed-night.html?ITO=1490&ns_mchannel=rss&ns_campaign=1490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媽媽心情差 小嬰兒都知道

情緒不佳的母親一抱起孩子,小嬰兒立刻就能「感同身受」。美國紐約大學及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團隊發表於《心理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嬰兒雖然無法傳達「五味雜陳」的情感,但他們可不是木人石心,若母親感到壓力或產生負面情緒,嬰兒立刻就能察覺。

「過去研究證實,人類情緒確實會受到旁人情緒『感染』,彼此關係越緊密,感染力越強。」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副教授溫蒂貝瑞曼德絲表示,心理學家及社會學家一直希望釐清人類互相感染情緒的方式,而其研究團隊發現,嬰兒與母親之間,也有類似熱戀中情侶般的情緒交互作用。

研究人員找來69對母親與嬰兒,嬰兒平均年齡介於1歲至14個月間,透過即時監測心跳,反應受試者的情緒變化。受試母親會先單獨與研究人員交談,而在母親說話時,研究人員會出現3種反應,其中正面反應包括點頭、微笑及上半身前傾表示「洗耳恭聽」,負面反應則包括搖頭、皺眉及雙手抱胸。

幾乎所有遭到研究人員負面反應以對的母親,心情會比較差,心跳隨之加快,而在嬰兒重回母親懷抱的數分鐘內,母親心情差的嬰兒,心跳就會加快,且經研究人員評估情緒越低落的母親,其嬰兒心跳就越快。

「當母親將嬰兒抱在懷中,透過身體接觸,嬰兒會立刻察覺母親的負面情緒,」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精神病學博士後研究員莎拉華特絲解釋,在關係親密的情人、母子之間,不只情緒會受到彼此感染,甚至可能導致生理反應「同步」變化。

嬰兒究竟透過何種方式察覺母親情緒不佳,仍待進一步研究;華特絲等人推測,嬰兒可能藉由觸覺、母親說話的語調、臉部表情,甚至是氣味來感受情緒變化。

延伸閱讀:嬰兒受母親情緒影響相關研究刊載於《心理科學》期刊。

 

 

 

鄭醫師補充:

母子連心,這篇研究就是最好的說明。親密關係中,不只是母子,親密的愛人情許會彼此感染,生理反應也會同步變化,我想這是很多人都有的經驗。因此,媽媽心情不好,寶寶就不好帶。要讓寶寶快樂安心的成長,媽媽自己的心情維持很重要。

參考文獻:

http://pss.sagepub.com/content/early/2014/01/29/0956797613518352.abstract

  • Sara F. Waters,
  • Tessa V. West,
  • and Wendy Berry Mendes

Stress Contagion: Physiological Covariation Between Mothers and Infants Psychological Science 0956797613518352, first published on January 30, 2014 doi:10.1177/0956797613518352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