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排毒專區 (25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關於抽菸致癌的研究,放射性物質方面已經出爐的不只是釙-210(polonium-210),還有鉛-210。,吸菸時,釙會進入肺部沈積形成「熱點」,破壞肺部表面組織。當釙和香菸中其他致癌化學物質結合時,輻射造成的破壞相當強烈,增加肺癌風險。根據估計,大部分因吸菸死於肺癌患者,其肺部曝露的放射累積劑量在80-100 雷得(rad)左右:


E. A. Martell (1983). "Radiation Dose at Bronchial Bifurcations of Smokers from Indoor Exposure to Radon Progeny". http://www.pnas.org/cgi/content/abstract/80/5/1285. Retrieved June 9, 2006.


此外,每天吸一包半的煙,一年大約累積60-160微西弗(mSv),跟一般人相較(每年3.0微西弗),遠遠高出20倍以上:


http://www.pbs.org/wgbh/pages/frontline/shows/reaction/interact/facts.html


即使戒菸,這些已經存在於肺部的殘留輻射汙染,仍會持續釋放輻射,增加肺癌罹患風險。根據外電報導,1項檢視歷史資料的新研究今天指出,菸草公司知道香菸中含有1種放射性物質「釙-210」(polonium-210),但40多年來卻選擇對大眾隱瞞。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科學家檢視27份先前未分析的文件,發現菸草公司早在1959年就知道香菸含有釙這種放射性物質,也在整個1960年代對釙進行研究,因此他們知道這項放射物質會導致吸菸者肺部「癌細胞不當增生」,甚至計算過1個癮君子會在20年吸入多少輻射量,但菸商卻選擇隱瞞這些事實。



研究主要作者卡拉癸立安(Hrayr Karagueuzian)表示,菸草公司欺瞞的程度讓他頗為詫異。他說:「他們不僅早就知道香菸中含有釙,也知道它可能致癌。」



卡拉癸立安和研究團隊研究發現,香菸中所含的輻射量,25年期間會導致每1000名癮君子中有138人死亡。研究報告發表在線上「尼古丁及菸草研究」(Nicotine and Tobacco Research)期刊。原文研究摘要可以連結參閱:


http://ntr.oxford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1/09/27/ntr.ntr145.short?rss=1



早在1980年代科學家就發現1種稱作「酸洗」(acidwashing)的技術,能去除香菸中99%的釙210,不過UCLA科學家檢視過往文件後披露,菸草公司早就知道這項技術,卻拒絕這麼做。


菸商的官方解釋是,這項技術不僅耗費甚多,且會對菸農與環境造成衝擊;但研究團隊發現,根本原因在於這項過程會改變菸草中的尼古丁,讓癮君子無法「立即得到快感」。


提醒大家,吸菸最好永遠不要變成習慣,否則等於讓自己肺部每天接受輻射汙染,讓自己癌症發生機率大大增加。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交通廢氣 恐增心臟病發機率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9/22 04:21



〔編譯陳維真/綜合報導〕《英國醫學期刊》最新研究顯示,吸入交通廢氣後6小時內,心臟病發機率將增加。



吸入6小時內最致命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的研究者發現,吸入交通廢氣後的6小時內,心臟病發機率增加,但6小時後又逐步減少,這可能代表空污並不是導致心臟病的主因,但卻會間接導致心臟病發作。



研究團隊比對英格蘭和威爾斯地區,8萬名心臟病患者的病例,以及空氣污染的資料,就能找出每小時空氣污染程度和心臟病發時間點的連結。發現空氣污染較為嚴重時,之後6小時內,心臟病發的機率的確增加,但過了6小時之後,數值又重新下降。



若心臟病患者處於空氣污染中等的環境,心臟病發機率將會比接觸輕微空氣污染的情況下增加5%。而且若不斷重複暴露在空氣污染中,還是對健康有害,將大幅縮短人的壽命,專家因此建議民眾,離交通廢氣越遠越好。



研究者表示,儘管抽煙、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對心臟危害更大,但交通廢氣可能會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英國心臟基金會副醫學主任皮爾森說,「我們對心臟病患者建議還是一樣,若你有心臟疾病,盡量避免在可能有嚴重交通污染之處待太久,像是繁忙的大馬路。」




鄭醫師補充:


以上研究,研究人員調查了2003年到2006年間79288位心臟病發作的患者,在英國主要的空汙內含物為汙染微粒(PM10)、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及臭氧(O3)。研究人員Bhaskaran醫師表示高濃度的PM10以及NO2是交通繁忙時,汽車廢氣的主要汙染指標。


研究人員提醒對空氣汙染的敏感的人(例如氣喘及心臟病患者)要從事戶外活動,最好避開空汙嚴重的時段,研究人員估計,即便是輕度增加到中度這樣汙染的狀況,還是會增加5%的心臟病發作風險。如果汙染是從嚴重到非常嚴重,危險性更高,雖然這樣在英國並不常見。


有些患者確實是曝露在空汙之後導致心臟病發作,而許多研究也提醒,當空氣汙染更嚴重時,死亡率更高,雖然目前還無法確認空汙是導致心臟病發作的主要原因,但至少也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曝露在空汙中,心臟病發作機率開始升高,六小時是統計上的最危險時間,之後又開始遞減。空屋對身體的衝擊是造成血液變黏稠、血栓容易形成,心臟病發作風險自然升高。


因此研究人員再次強調:已經被診斷心臟病的患者,儘量避開長時間曝露在空汙嚴重的戶外環境,像是在交通繁忙的路口。


原文研究摘要請見:



http://www.bmj.com/content/343/bmj.d553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致男性攝護腺癌的原因及風險有很多,其中環境毒素的接觸或者暴露,在2002年已有美國學者針對45種常用農藥與攝護腺癌症的發生做過探討,研究人員分析55332為愛荷華及北卡的男性,結果發現有機氯農藥使用超過50年以及溴化甲烷使用者的人,攝護腺癌症罹患風險明顯提高:




http://aje.oxfordjournals.org/content/157/9/800.full.pdf


最新由美國南加大發表的美國區域性研究也發現:


暴露於殺蟲劑,可能增加罹患攝護腺癌風險。研究人員比較加州中央山谷地區(Central Valley)城鎮173名攝護腺癌患者及162名正常民眾,罹癌患者都是在2005年至2006年間留下攝護腺癌正式診斷紀錄,研究人員分析患者1974年至1999年工作及居住地,發現居住在施用溴化甲烷、蓋普丹及其它8種有機氯殺蟲劑區域500公尺內的民眾,罹患攝護腺癌風險較高。該區域使用殺蟲劑紀錄來自官方檔案。原文研究摘要請見:


http://aje.oxfordjournals.org/content/173/11/1280.abstract?sid=5ba650a2-2193-4bdd-bfb2-ab72af817376


另外,在2007年,針對越戰退伍軍人研究發現,暴露過毒性極強的落葉劑(橙劑,Agent Orarge,戴奧辛的一種),其罹患攝護腺癌症的復發率提高48%:


"Veterans exposed to Agent Orange have higher rates of prostate cancer recurrence". Medical College of Georgia News. May 20, 2007. https://my.mcg.edu/portal/page/portal/News/archive/2007/Veterans%20exposed%20to%20Agent%20%20Orange%20have%20higher%20rates%20of%20prost.


癌症是目前十大死因的榜首,以上資料提醒大家預防癌症,環境污染毒素的導因也是不能忽略的一環。除了避免工作上的接觸,飲食方面有最好留意,接少接觸。透過有效的防毒及排毒方法來幫助身體減少毒性累積所造成的負擔,仍是現代人預防保健的重要課題。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一陣子,國內因為塑化劑風暴,讓國人對於環境污染及環境荷爾蒙開始有些概念及危機意識,然而環境荷爾蒙絕不只是塑化劑而已,上個週日國內有一場精彩的環境荷爾蒙學術討論,讓與會的醫療人員更了解塑化劑幾乎是無所不在及背後隱藏的健康危害遠遠超過一般人的想像。有學者把環境荷爾蒙稱之為「化學卡路里」,環境專家則稱它為「肥胖因子」(obesogens)。讓我們先了解肥胖因子Obesogens的定義為何?


凡是身體外來的化學物質,假定可以擾亂脂質的新陳代謝的平衡或者正常發展,最終導致肥胖的物質都可稱之為肥胖因子:


Grün F, Blumberg B (June 2006). "Environmental obesogens: organotins and endocrine disruption via nuclear receptor signaling" (free pdf). Endocrinology 147 (6 Suppl): S50–5. doi:10.1210/en.2005-1129. PMID 16690801. http://endo.endojournals.org/cgi/reprint/147/6/s50.pdf.


肥胖因子在功能上被定位為不當改變脂質平衡及儲存、改變代謝的設定點,破壞能量平衡或者改變食慾及飽足感,進而促進脂肪累積而導致肥胖:


Kirchner S, Kieu T, Chow C, Casey S, Blumberg B (March 2010). "Prenatal exposure to the environmental obesogen tributyltin predisposes multipotent stem cells to become adipocytes". Mol. Endocrinol. 24 (3): 526–39. doi:10.1210/me.2009-0261. PMC 2840805. PMID 20160124.


這些已被找出來的肥胖因子都是研究人員歸類為環境荷爾蒙的物質,環境荷爾蒙是透過其類似生物體的部分化學結構,進入體內後和細胞的核受體結合,和核受體結合的都是體內的荷爾蒙,由於核受體會和其他蛋白質一起作用,影響細胞某些特殊基因的表現,因此直接改變細胞本身的發展、平衡以及代謝:


Diamanti-Kandarakis E, Bourguignon JP, Giudice LC, Hauser R, Prins GS, Soto AM, Zoeller RT, Gore AC (June 2009). "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 an Endocrine Society scientific statement". Endocr. Rev. 30 (4): 293–342. doi:10.1210/er.2009-0002. PMC 2726844. PMID 19502515.


目前常被提出討論的雙酚A、鄰苯二甲酸、多氯聯苯及鄰苯二甲酸酯類以及介面活性劑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都算是會導致肥胖的環境荷爾蒙,目前醫學界對於這類環境荷爾蒙導致的影響所知仍有限,但談不上如何才能對治及處理。慶幸的是國內已有功能性醫學實驗室能透過尿液檢體,利用先進的質譜儀檢測,了解人體是否有過量的環境荷爾蒙干擾,這種質譜儀一般都用於專門的學術研究分析,一般醫療院所的實驗室並沒有這種設備。


最近國內有媒體也有關於環境荷爾蒙的相關報導,在此摘錄部分內容給大家參考:


紐約西奈山醫學院醫師賈維茲,在研究330位東哈林區的孩童後指出,市面上7成洗髮精、化妝品與肥皂中,均含一種名為「鄰苯二甲酸酯類」(Phthalate Esters)的環境荷爾蒙,它會扮演內分泌干擾物的角色,模仿荷爾蒙的反應,並影響製造這些激素的腺體。 賈維茲建議消費者,為避免暴露於鄰苯二甲酸酯類中,最好選購沒有添加香料或有機的商品。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教授布倫伯格,在懷孕母鼠體內注射有機錫等毒物後發現,新生老鼠的脂肪細胞比一般老鼠多10%,體重也重10%。


在2009年也有另一篇學術期刊針對環境荷爾蒙導致肥胖的研究,有興趣的人可以連結參考: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713042/


總之,對環境荷爾蒙來說,防範、偵測及排毒還是最重要的處理三大核心步驟,對自身預防保健重視的人,絕不可輕忽。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懷孕時抽煙,對胎兒壞處很多,過去我曾撰文提醒大家留意,包含嬰兒猝死及ADHD風險提高等等:




"Bad behaviour 'linked to smoking'". BBC. 31 July 2005. http://news.bbc.co.uk/1/hi/health/4727197.stm. Retrieved 2008-12-30.


Bajanowski, T.; Brinkmann, B.; Mitchell, E.; Vennemann, M.; Leukel, H.; Larsch, K.; Beike, J.; Gesid, G. (2008). "Nicotine and cotinine in infants dying from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 122 (1): 23–28. doi:10.1007/s00414-007-0155-9. PMID 17285322


最近外電有一篇報導提到芬蘭的研究,針對孕婦抽菸對胎兒腦部發展影響關連來作研究,結果發現會增加胎兒日後使用精神疾病藥物的可能性。這篇發表在「美國流行病學期刊」的研究提到,雖然這些發現無法證明懷孕期間抽菸會改變胎兒的腦部和行為發展,但可作為另項證據,勸誡孕婦不要在懷孕時抽菸。


土爾庫大學醫院小兒醫學部門首席研究員埃克布拉德(Mikael Ekblad)寫道:「即使經過調整(如母親患有嚴重精神疾病)還是發現胎兒暴露在菸害環境中,與日後服用各種藥物有顯著關連。」「這些發現顯示,母親懷孕期間抽菸可能引起胎兒產生輕微甚至嚴重精神病態。」



埃克布拉德和研究員利用相關數據比對發現,研究期間,母親每天吸煙超過十支的小孩,有13.6%孩童在某個時間點都曾服用過精神疾病藥物,包括抗焦慮、鎮定和治療成癮藥物,一天吸煙少於十支者的出現比例為11.3%;反觀母親懷孕期間沒抽菸的小孩或青少年,只有8%使用過上述藥物。因此懷孕的母親抽煙會讓小孩日後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提高,原文研究摘要請連結:



http://aje.oxford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1/08/04/aje.kwr150.abstract?sid=a5fd6d8a-6785-4789-a711-6ada62856a6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壬基酚,也稱壬基苯酚;英文名稱為Nonyl Phenol(簡稱NP);分子式為C15H24O。


主要用於生產表面活性劑、也用於抗氧劑、紡織印染助劑、潤滑油添加劑、農藥乳化劑、樹脂改性劑、樹脂及橡膠穩定劑等領域。因為其部分結構類似人體荷爾蒙,對生殖系統容易造成干擾,歐盟已經立法限制使用: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DIRECTIVE 2003/53/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8 June 2003 amending for the 26th time Council Directive 76/769/EEC relating to restrictions on the marketing and use of certain dangerous substances and preparations (nonylphenol, nonylphenol ethoxylate and cement), July 17, 2003


因此在歐洲壬基酚已被其他昂貴數倍的 alcohol ethoxylates所取代,相對於壬基酚,環境汙染影響的效應較不明顯。


在環境賀爾蒙中,壬基酚算是比較弱的汙染物質,然而長期接觸及累積,仍可以干擾內分泌系統:


 Dayue Y. Shang, Robie W. Macdonald, and Michael G. Ikonomou. 1999. Persistence of Nonylphenol Ethoxylate Surfactants and Their Primary Degradation Products in Sediments from near a Municipal Outfall in the Strait of Georgia,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3 (9), pp 1366–1372


 “Review article: Nonylphenol in the environment: A critical review on occurrence, fate, toxicity and treatment in wastewaters” A. Soares, B. Guieysse, B. Jefferson, E. Cartmell, J.N. Lester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08, Volume 34, Pages 1033-1049. doi:10.1016/j.envint.2008.01.004 PMID 18282600


壬基酚這種汙染物質隨著工業廢水排放,水產也被汙染,已然成為全球性的問題,在美國的五大湖及紐約市河川都已經確定被汙染:


 D. T. Bennie, C. A. Sullivan, H.-B. Lee, T. E. Peart and R. J. Maguire (1997). "Occurrence of alkylphenols and alkylphenol mono- and diethoxylates in natural waters of the Laurentian Great Lakes and the upper St. Lawrence River".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193 (3): 263–275. doi:10.1016/S0048-9697(96)05386-7.


最近根據外電報導: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組織」廿三日表示,經在全球十八國抽查市面十五個國際品牌,共七十八件服裝與鞋子,發現六成六都殘留有恐危害環境及人類生殖系統的毒性化學物質壬基苯酚聚乙氧基醇(NPE)。


綠色和平組織是在今年四到五月份,在中國、英國、阿根廷等全球十八個國家採購了這些樣品,其中包括運動服、休閒服和鞋子,結果發現有五十二件有問題。這些產品大都是在中國、越南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國家製造。



綠色和平組織在北京發表報告「時尚之毒2」(Dirty Laundry 2)表示,這十五個品牌包括阿迪達斯(Adidas)、優衣庫(Uniqlo)、Kappa、耐吉(Nike)、Puma、李寧、Calvin Klein、H&M、Abercrombie & Fitch、Lacoste、Converse及Ralph Lauren等。


提醒大家環境毒素無所不在,新衣買回家,最好先洗過再穿(洗過之後,壬基酚又經廢水排放進入環境中),防毒及排毒對於現代人健康來說,應該正視及身體力行,否則不明原因的身體問題或疾病將會越來越多。對排毒技術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部落格的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54&l=f&fid=1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舉重不只是可以幫助一個人強化肌肉,最新的臨床研究也發現能夠幫助吸煙者戒除煙癮。過去曾有醫學報導發現有氧運動能夠幫助吸煙者戒煙,還能預防不吸煙之後的體重增加,日前,我也曾幫助一位客戶藉由排毒程式成功戒除煙癮,雖然排毒程式的目的不是為了戒煙,但是排毒程式每天規律的運動(有氧運動)、烤箱排汗及營養補充,配合其戒煙的意願,在沒有任何戒煙藥物或者貼片的協助下,一個月把煙戒掉。


由美國布朗大學Ciccolo醫師領導的研究團隊深諳吸煙對身體的負面效應,因此想積極找出新對策,幫助更多吸煙者遠離煙癮的困擾,在這項發表於尼古丁及煙草研究期刊(Nicotine & Tobacco Research)的先驅研究中,研究人員找到25位男性及女性吸煙者,其煙齡至少一年,每天至少要抽五根煙,年齡層是18-65歲,在分成兩組之前,所有參與者都有接受15-20分鐘的戒煙面談以及八週的尼古丁貼片協助。


有作重量訓練的這一組,每週接受兩次六十分鐘的重量訓練,為期12週。內容完全是完整的身體訓練,包含十種運動,研究人員每三週慢慢增加重量及強度。另一組的參與者則每週看一部關於健康與幸福的短片兩次。在12週結束的時候,重量訓練這一組,有16%的吸煙者不只把煙戒了,體重及體脂肪也都降低。到了三個月研究結束的時候,重量訓練這一組的15%確定不再吸煙,但控制組只有8%成功。

因此,研究人員建議應該可以考慮把重量訓練加入戒煙療程之中。


論文索引出處:Nicotine Tob Res (2011) 13 (8): 756-760. doi: 10.1093/ntr/ntr068


原文研究資料可以連結參考:


http://ntr.oxfordjournals.org/content/13/8/756.abstract?sid=6dbba37a-9737-4838-8692-ed5e6e17f3e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雖然國內一直倡導戒煙的重要性,但是走在路上,還是不時會看到有人耐不住煙癮,在路邊抽煙(煙害防制法的結果),其中,女性抽煙的身影也常出現。抽煙會導致根據刊登於知名期刊LANCET的最新研究發現:女性吸煙者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比男性高出25%。這是一個綜合86個不同國家的研究,研究對象超過240萬人的結論。對上述研究內容想深究的人可以點擊研究原文摘要: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1)60781-2/fulltext



過去研究也發現女性吸煙一旦被診斷有肺癌,其病理分析發現其肺癌的類型都比男性罹患的肺癌類型更惡性,而且罹患肺癌的風險倍增。


普遍來說,儘管女性抽煙的年齡比男性來得晚,數量往往比男性來得少,但肺癌一直是女性癌症死亡率的榜首,這也再一次提醒女性的吸煙行為對身體負面影響,比男性明顯提高。


因此,站在女性健康促進及疾病預防的觀點,最好不要碰煙,連二手煙都不要。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五有一位國際人道主義工作者從越南來台,我有幸聆聽她為我做她目前在越南進行的工作簡報,其中,影片有些內容讓我印象深刻,在此提出來跟大家分享與討論。






她之所以會到越南,是因為在2006年左右,她知道了許多越南當地的居民仍生活在越戰的陰影下,這裡指的不是心靈的創傷而已,而是直接反應在身體健康的危象及許多下一代年紀輕輕就猝死或者出生就嚴重畸形的個案。這些現象的原凶就是越戰當時,美軍使用了大量的落葉劑成分即是已知毒性物質最強之一的戴奧辛。過去,我在演講排毒的重要性時,都會把越南當地因為遭受過落葉劑污染的母親所生的畸形兒的照片放出來,並強調不是電腦特效,而這次的簡報中,我看到的不只是照片,而是影片,看到嚴重畸形的小朋友在影片中活動,令人更加鼻酸。同時,也看到人類若是濫用污染物質,影響的層面難以想像,尤其是戴奧辛這種毒素會在土壤與人體中長期累積,有興趣深究的人請參閱: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656&prev=797&next=468&l=f&fid=17


 


中國是目前經濟發展及經濟成長的區域之一,但也常難以避免環境污染的代價,最近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中國的研究清楚地呈現孕婦體內污染毒素濃度高,易生畸形兒的研究:


 


曝露在煤煙及殺蟲劑環境中的孕婦,產下嚴重先天缺陷嬰兒的機率高達一般孕婦的4倍。


科學家研究了腦部和脊髓有缺陷的80名新生嬰和流產胎兒,結果發現,和其他健康嬰兒相比,他們母親的胎盤中的化學物質明顯高出許多。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先天缺陷嬰兒的母親,因吸入煤煙和接觸殺蟲劑,胎盤中含有高濃度的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Hydrocarbons, PAHs),以及諸如DDT、六氯環己烷(HCH)和安殺番(Endosulfan)等合成殺蟲劑。


研究報告主要執筆者、北京大學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State Key Joint Laboratoryof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and PollutionControl)教授朱彤(Tong Zhu)在電郵中告訴路透社,「除營養素和氧以外,污染物也能輕易越過胎盤形成前結構,影響胚胎的發育。」


 


那位人道主義工作者目前透過訓練當地的醫護人員學習排毒程式,直接幫助當地曾受落葉劑之害的人民走出長期健康狀況不佳的陰影,其中有一位越南的退伍軍人提到當他做完排毒程式,戰爭才真正結束,因為戰爭的落葉劑暴露讓他長期以來,都無法幫助家裡,一天只睡不到兩個小時,這幾十年來,整天都非常疲累,程式結束後,他一天可以睡六到七個小時,而且是熟睡,白天精神自然比以前好很多。


 


母親體內的污染物質過高,直接影響到下一代的健康與畸形機率增加,以優生的觀點,可以在懷孕前先透過功能性醫學的檢測,確認母親體內的毒素是否過高,如果有,也可以透過高效率的排毒程式或相關營養補充來增加身體排毒的效率,大幅減少下一代的健康威脅及畸形發生風險。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英國食品標準局曾經發表一篇研究指出,部分食用色素和防腐劑,可能和兒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有關,如果孩子已經有過動症狀時,父母應該別再讓孩子繼續攝取此類食物。



該研究針對153個3歲的幼兒,和144個8歲的兒童為實驗對象,使用含有食用色素黃色4號和5號、紅色40號,和防腐劑苯甲酸鈉的糖果和冰淇淋為主。



發現每天都吃這些物質混合物的孩子,會明顯的出現過動現象,讓3歲的幼兒無法專心玩一個玩具,8歲的兒童無法專心玩電腦15分鐘。所以英國食物標準局也提出相關警告,請家長在選購飲料時,務必把含有這些色素及添加物的產品排除在外,以免造成小朋友過動: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5613992



英國知名的學府南安普敦大學在2004及2007發表兩篇研究報告,主要是針對孩童從果汁飲料中吃到人工色素及食物添加物的影響,這些報告把六種常用於飲料的色素及食物添加物苯甲酸鈉(常用的防腐劑),拿來做研究比對發現,的確容易造成過動的狀況,有興趣的人不妨參考:


Donna McCann et al. (2007). "Food additives and hyperactive behaviour in 3-year-old and 8/9-year-old children in the community: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in press. 


在飲料中經常添加的防腐劑之一,就是苯甲酸,因為這是合法的添加物,不過經常食用仍然潛藏風險,提醒大家留意。


根據今天的新聞報導: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在海關抽驗發現,由可口可樂公司台灣分公司進口、上海可口可樂飲料公司出口的兩公斤「可口可樂ZERO Pm原液主劑飲料配料」中,有不得添加於碳酸飲料的「對羥基苯甲酸甲酯」防腐劑,衛生署已禁止該批可樂原液進口。經檢驗,原料中除了含有防腐劑苯甲酸(濃度○.八六二g/kg)、己二烯酸(一.五九五g/kg)之外,還驗出不能添加於碳酸飲料內的「對羥基苯甲酸甲酯」(二.○六二 g/kg)。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科長吳宗熹指出,這是該公司第一次驗出違規,其中,苯甲酸、己二烯酸是合法可添加於碳酸飲料的食品添加物,雖然這次在原液中的檢出量超過標準,不過,只要所製作的終端產品沒有超標,並不會因此拒絕入境。主要是因為原液中檢出「對羥基苯甲酸甲酯」,該防腐劑雖是合法食品添加物,但是我國所公告的合法添加項目並不包括碳酸飲料。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形「三手菸」 幼童胎兒受害


台灣立報 更新日期:2011/07/06 00:17 本報訊



【本報訊】衛生署推廣拒吸二手菸多年,二手菸有害健康已經是國民基本常識,但是大部分的人以為只要開窗戶或等香菸煙霧散開就不會有害,美國麻州波士頓兒童醫院醫師發表在「小兒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殘留在吸煙者頭髮、衣物、窗帘甚至地毯上的有毒氣體微粒,就算煙霧飄散後仍有毒性,這種菸害在國外被稱作「三手菸」,不只會對大人,也會對嬰幼兒產生危害,甚至連胎兒都會受害。



研究結果顯示,吸菸時裡面的尼古丁及焦油、微粒及污染物會四處飄散到環境中,其中會造成「三手菸」毒物包含毒氣氰化氫、打火機中的丁烷、油漆中的甲苯、時常造成中毒一氧化碳及重金屬鉛、砷、及鎘,其中鎘因為容易黏在家具上,且半衰期要三十年,在體內長期累積,恐會引發骨頭及腎臟病變,除此之外,「三手菸」內還具高度放射性的物質釙210,恐有致癌風險。 研究指出,一般人都以為,只要不在孩子面前抽菸,例如在戶外抽菸,或是躲在廚房抽菸,把窗戶打開再抽菸,就不會讓孩子受到菸害,事實上,傳統的衣物上就很容易附著菸害的物質,只要父母一抱小孩就很容易讓孩子把有害物質吃下肚,如果孕婦接觸到,胎兒未來早產、體重過輕、罹患支氣管炎及死胎的機率也會較高,享受抽菸快感的後果就是讓家人受害。 正常狀況下,香菸燃燒會產生四千多種化學物質,其中有兩百五十多種會危害身體,六十多種會致癌,傷害自己也傷害家人,雖然目前市面上已經有「除煙噴霧」、「除煙墊片」等商品上市,也有知名機能性纖維品牌發明「除菸味纖維」製成Polo衫及其他衣物,利用專利技術分解有害物質,可以解決降低菸害,但戒菸還是維護自身與家人身體健康最佳的選擇。



三個月前,我曾撰文討論過三手煙的影響,當時我曾提醒大家抽煙最好到室外: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3588


但最新出爐的研究提醒我們到戶外抽煙仍不夠,因為:


美國麻州波士頓兒童醫院醫師發表在「小兒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殘留在吸煙者頭髮、衣物、窗帘甚至地毯上的有毒氣體微粒,就算煙霧飄散後仍有毒性,吸菸時裡面的尼古丁及焦油、微粒及污染物會四處飄散到環境中,其中會造成「三手菸」毒物包含毒氣氰化氫、打火機中的丁烷、油漆中的甲苯、時常造成中毒一氧化碳及重金屬鉛、砷、及鎘,其中鎘因為容易黏在家具上,且半衰期要三十年,在體內長期累積,恐會引發骨頭及腎臟病變,除此之外,「三手菸」內還具高度放射性的物質釙210,恐有致癌風險。


在門診,也有些小孩做重金屬檢測,常發現不少受測者年紀小小的,但體內好幾種重金屬殘留卻不低,包含鎘、砷、鉛甚至是銻等,而這些人的家裡經常是有人抽煙的,根據上面的研究,污染的來源無法排除是三手煙影響。所以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健康,最好還是戒煙最妥當。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保鮮膜PE.PVC? 看標碼.點火辨識


東森新聞 更新日期:2011/06/14 11:07







微波食品,我們常用膠膜包附,怎麼分辨裡頭有沒有含塑化劑,答案就在包裝上,三角形內的密碼,如果數字是3,代表含有PVC的成分,最容易溶出塑化劑,或是你也可以點火燃燒,如果出現濃煙和刺鼻臭味,也代表高含量的塑化劑。


沒廠牌的塑膠製品怎麼分辨材質,就連專家都會告訴你真的很難,一定要有專業儀器測密度才能確定,除非像這種裝滿零食的罐子或是保特瓶,底部直接標示就是PET這種材質。 至於保鮮膜直接看外包裝就有註明 PVC或PE兩種,要不然外觀沒有標示清楚的,像這種生鮮食品上頭的保鮮膜想知道到底有沒有塑化危機,只能靠實驗。化學系教授:「PE的話,因為它的軟化點比較低,在燃燒的時候PE會往下滴,而PVC的話在燒的時候會有一種惡臭的煙味,而且它在燒的時候它不會往下面滴它會固化。」


6號代表塑膠材質PS ,塑化劑含量在安全範圍,其他食物產品外包裝,其實也都找得到,這樣的三角標示1號代表裝醬油、沙拉油容器PET ,2號和四號就像是紅白塑膠袋PE 3號就是最危險的PVC ,而五號則是飲料搖搖杯常用的PP ,只要看到三角標顯示三號PVC ,就代表這產品含有高量塑化劑使用要小心,買東西前簡單幾個步驟隨時看也讓自己吃的安心。



最近媒體不斷集中火力報導塑化劑的恐怖,在防毒的作法上,對於日常用品的辨認及篩選是基本且重要的一步,塑膠容器或者保鮮膜細看的話,常會看到三角形及數字的標示,最容易塑化劑的是3,代表含PVC成分,如果點火燃燒,容易燒出濃煙與惡臭代表有高含量的塑化劑。


PE及PS都是安全的材質,在材質選用上,儘量選擇這類材質,尤其是保鮮膜,一般人容易輕忽,許多市售的保鮮膜都是PVC,加熱更容易釋出塑化劑,建議大家不妨把家裡的塑膠容器及保鮮膜找出來瞧瞧,看看安不安全。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美調查 蘋果殘留農藥達98%


民視 更新日期:2011/06/16 00:01







吃美國產的蘋果前,記得一定要先沖洗或去皮,美國農業部最新調查顯示,有98%的美國蘋果,表皮都有微量農藥和殺蟲劑殘留,種類多達48種,雖然含量都在安全範圍之內,但蘋果登上美國最髒水果排行榜榜首。



不問價錢,不問品種,這位太太只想確定,自己買到的不是美國蘋果,其他水果攤,也寫上出產地來自清。



根據美國調查,98%的美國蘋果,表面都有農藥和殺蟲劑殘留,種類更多達48種,簡直比白雪公主裡的毒蘋果,還可怕,可能帶來的潛在危險,讓蘋果登上「美國最髒水果」黑名單榜首,還顛覆了,「一天一蘋果,不用看醫生」這句西方俗諺。



其他榜上有名,還包括美國芹菜,草莓,桃子和菠菜,醫生建議,食用前得先用流動的水沖個十分鐘以上,降低吃下肚的農藥劑量。


 


一直以來,我一再提醒大家防毒及排毒的重要性,主要原因就是周遭的污染源很多,不只是最近大家關心的塑化劑而已,有吃進口蔬果的人請多留意上述的資訊並且自求多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使用手機30分鐘得腦瘤風險增加40%


中廣 更新日期:2011/06/01 16:55



世衛組織今天首次明確把手機因素做為罹患腦瘤的可能因素之一。世衛表示,根據一項長達10年的研究顯示,每天使用30分鐘手機的人,罹患神經膠質瘤的風險增加了40%,神經膠質瘤是腦瘤的一種。因此建議民眾應儘量使用桌上電話等非手持的通話工具,或是利用簡訊進行溝通。



世衛國際癌症研究機構邀請了來自14個國家、31名科學家組成專家小組會議,在經過一週的論證後表示,使用行動電話可能構成致癌風險。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指出,包括手機在內的無線通訊設備所產生的電磁波可能致癌,因此有必要對使用手機和罹患癌症風險的關連進行密切追蹤。



世衛專家已將手機歸為2B級致癌物,使用手機和吸入汽車廢氣、DDT、鉛、福馬林等同樣有致癌風險。過去世衛組織曾表示,沒有確鑿證據證明手機使用同癌症有關聯。



目前全球行動電話的用戶數量已達50億,加上社群網站與智慧型手機的多元應用,用戶不斷增加使用時間,甚至養成依賴心理,也就是手機恐慌症。



手機是近二十年開始出現的科技新產物,對於手機使用的研究一直有各種不同結果的報告,然而對人體來說,手機的使用的影響不可能在短短幾年就出現問題,早在2005年12月,世界衛生組織便提醒人們手機使用對身體檢康可能造成的風險:許多人對手機的基地台感到恐懼不已,但是近距離使用手機所暴露的電磁場強度是基地台1000倍以上,儘管當時還沒有令人信服的研究結果,但已經提醒致癌的可能性:


http://www.who.int/features/qa/30/en/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邀集來自於14個國家,31位專家經過密集的一週聽證與討論,證實長期(研究定義為十年)每天使用手機超過30分鐘,將使腦部的神經膠質瘤的風險提高40%。因此把手機的使用列為致癌因子: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Classifies Radio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s 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ttp://www.iarc.fr/en/media-centre/pr/2011/pdfs/pr208_E.pdf. Retrieved 2011-05-31.


對大腦來說,手機的訊號就像是微波一樣,每天把微波拿來讓大腦接觸,長期下來,的確是一項不利於健康的因子,2009年發表的研究也發現長期使用下來,經常拿來使用接聽的這一側,不只是腦瘤,還有唾液腺腫瘤的風險都會加倍:


Khurana, VG; Teo C, Kundi M, Hardell L, Carlberg M. "Cell phones and brain tumors: A review including the long term epidemiologic data". Surgical Neurology 72 (3): 205–214.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9328536


因此,減少近距離使用手機的機會、縮短手機使用時間及使用低功率的手機都可以直接降低相關風險。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從塑化劑風波,重新認識環境荷爾蒙


環境資訊中心 更新日期:2011/06/01 05:00 賴品瑀






dehp

作者:詹嘉紋(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在昱伸香料公司出售含違法塑化劑DEHP的起雲劑事件爆發前,環境荷爾蒙早已全面入侵你我生活,舉凡食衣住行育樂、柴米油鹽醬醋茶都難逃其魔掌,雖然不時會有專家報告指出某某產品含有危害健康的化學添加物,但每當過了媒體浪頭,這些隱形殺手就又安穩地躲匿起來,廠商繼續製造,健忘的讀者/消費者繼續從超市、超商貨架取下商品,放進購物推車中。而這次引發軒然大波的塑化劑,只是環境荷爾蒙的其中一類。究竟環境荷爾蒙是什麼?對生態環境、對人體造成怎樣的威脅?為什麼我們必須嚴陣以待?



環境荷爾蒙以假亂真 生態、人體皆受害



環境荷爾蒙又稱「內分泌干擾素(Endocrine disrupter substance簡稱EDS)」,一些人造化學物質污染環境後,透過食物鏈回到人體(或其他生物體內)。它可模擬我們體內的天然荷爾蒙,進而影響我們基本的生理調節機能,例如:模仿人體荷爾蒙的作用(如女性動情激素)、改變體內分泌荷爾蒙的濃度 、改變體內分泌荷爾蒙活性物的濃度,改變生育能力。



環境荷爾蒙對人體或野生動物之影響,會隨年紀或性別而有所差異,一般而言,對胎兒和新生兒影響最鉅。在胎兒發育階段,其將影響生殖系統發育及動物性別表現,亦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發展,造成孩童學習能力低落、無法集中注意力等問題。對成年個體而言,環境荷爾蒙會降低人體免疫力,引發甲狀腺癌,亦會影響男性或女性生育能力,增加男性攝護腺癌、女性乳癌、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機率(http://e-info.org.tw/node/27818)。



常見的環境荷爾蒙有:



1. 戴奧辛(Dioxins)



又稱「世紀之毒」,主要來源為製造工業化學藥品時的副產品、或透過燃燒廢五金、電纜、輪胎塑膠袋、垃圾等產生,而除草劑、發電廠、造紙業、水泥業、焚化處理設施、車輛廢氣、火災等也會製造戴奧辛毒氣。



其特色為無色、無味、耐酸鹼、抗熱,難溶於水且可燃性低,但具脂溶性,故易溶解、累積在生物體的脂肪組織中。因此一旦形成,只會不停累積,透過生物鏈進到人體內後,幾乎難以排除,同樣地,也幾乎無法於自然環境中分解。



對人體可能造成致癌、破壞免疫系統、干擾內分泌、影響生殖能力,與造成幼兒生長與學習遲緩等傷害。引發社會關注的重大新聞事件如2000年台鹼安順廠污染事件(http://e-info.org.tw/node/37122)、2005年彰化線西鄉毒鴨蛋事件(http://e-info.org.tw/node/2638)、南極企鵝體內殘留超標戴奧辛(http://e-info.org.tw/node/67038)等。



2. 二氯雙苯三氯乙烷 (Dichloro Diphenyl Trichoroethane,DDT)



中譯名為「滴滴涕」,為有效的殺蟲劑和著名的合成農藥。20世紀上半葉大量運用於防止農業病蟲害,減輕瘧疾、傷寒等蚊蠅傳播的疾病危害。但1960年代,瑞秋.卡森所著《寂靜的春天》一書,喚醒了公眾對化學毒物的危機意識,而科學家發現DDT與戴奧辛一樣,在環境中非常難分解,其蓄積於動物脂肪內,對鳥類、魚類危害甚深,如美國國鳥白頭海鵰幾乎因此而滅絕。



從1970年代後,多數國家明令禁止或限制生產和使用DDT,但因價格便宜,許多第三世界國家仍為了對抗瘧疾等蚊蟲傳染病,至今仍在使用DDT(http://e-info.org.tw/node/14327)。



3. 多溴聯苯醚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



多溴聯苯醚(PBDEs)多作為阻燃劑,廣泛地運用於各種民生用品、建築材料及電子產品上,包括建材、電器、家具、汽車、飛機、塑料、聚氨酯泡沫,和紡織品等。多溴聯苯醚類物質也具高脂溶、低揮發性,不易代謝。已有文獻指出,由於多溴聯苯醚與甲狀腺素之化學結構相似,可能會使人體甲狀腺內分泌失去平衡。



今年(2011)5月,斯德哥爾摩公約會議中,多溴聯苯醚的禁用與否也成為討論議題之一,台灣雖已將其列為毒性化學物質,但仍准許作為阻燃劑使用。(http://e-info.org.tw/node/66402)



4. 雙酚A(Bisphenol A)



即酚甲烷(Bisphenol A,BPA),在塑膠製品的製造過程中,添加雙酚A可以使產品具有質輕且不易碎的特性。從1923年由德國ALBERT公司開始工業化生產至今,已廣泛運用於製造嬰兒奶瓶、兒童玩具、塑膠水壺水杯、微波食品容器、罐頭內層附膜(環氧樹脂)、補牙填充劑等生活日用品,甚至連手機、iPod中都含有雙酚A。



雙酚A最大的問題在於材質本身會釋出有毒素物質,某些高效清潔劑會把聚碳酸酯中的雙酚A溶出來,當容器表面刮傷時,雙酚A會因此溶進食物裡。而尿液中雙酚A濃度高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濃度低者的3倍,罹患糖尿病的機率也將近2.5倍;除此之外,雙酚A還可能導致兒童大腦及荷爾蒙系統出現發育上的問題。



加拿大於2011年全面禁用雙酚A(http://e-info.org.tw/node/63176)、而歐盟及中國則分別於2011年6月及9月,禁止銷售雙酚A奶瓶。台灣方面,環保署雖在2009年7月將雙酚A公告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但截至目前為止並未採取任何禁止措施。



5. 多氯聯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



多氯聯苯耐熱性及電絕緣性能良好、化學性質穩定、不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及脂肪,常用作加熱或冷卻時的熱載體、電容器及變壓器內的絕緣材料,也常作為塗料及溶劑使用,應用範圍很廣。其易致癌,常累積於脂肪組織,造成腦部、皮膚及內臟疾病,並影響神經、生殖及免疫系統1979年,台灣發生多氯聯苯毒油事件,震驚社會(http://e-info.org.tw/node/19296)。



6. 鄰苯二甲酸鹽(Phthalates)



即此次塑化劑污染事件主角DEHP,添加塑化劑可以使其物理性質變為較為柔軟,易於加工。依使用功能、環境不同,製造成擁有各種韌性的軟硬度、光澤的成品,其中愈軟的塑膠成品所需添加的塑化劑愈多,如保鮮膜、塑膠袋等,而香水、指甲油等化粧品,也常以鄰苯二甲酸酯類作為定香劑。目前環保署將DEHP列管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



DEHP的可怕之處在於?



它是目前使用最為普遍的塑化物,不少民眾以為塑膠袋、保鮮膜、塑膠碗盤,只要不裝熱湯、熱食就不會溶出有害物質,事實上,因為DEHP屬親脂性物質,只要碰到油脂就容易溶出。



雖塑膠製品中的DEHP釋放至環境中所含濃度並不高,但在自然界分解機制所需時間可能長達數年,再經由食物鏈濃縮,人體無意間所攝入的濃度,就比環境中高出很多倍。其生物毒性主要屬雌激素與抗雄激素活性,會造成內分泌失調,阻害生物體生殖機能,包括生殖率降低、流產、天生缺陷、異常的精子數、睪丸損害,還會引發惡性腫瘤、造成畸形兒等。



塑化劑大軍壓境,如何因應?



這次塑化劑污染危機再次讓我們瞭解環境荷爾蒙的可怕,而面對生活周遭滿是塑化製品的四面楚歌之境,我們又該如何自保?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林杰樑教授提出幾點建議,謹列出如下,供讀者參考:



1、衛生主管單位請速訂定食物容器、塑膠袋及保鮮膜的塑化劑含量。目前衛生署草案中預定限制DEHP小於1.5ppm,DBP小於1.3ppm,應儘速實施,以保障全民健康。



2、外食族請量少購買塑膠餐盒便當食用,避免加熱。如選用紙餐盒便當食用,只加溫但避免加熱,微波時間越短越好,可把規定微波時間減半。



3、微波加熱食物時,儘量避免使用保鮮膜。萬一不得以要使用保鮮膜,記得留三分之ㄧ空隙,保鮮膜距離食物最少2公分以上。



4、含有油質的食物如:肉類、剩菜、起士(Cheese)等,即使在室溫下,儘量避免以保鮮膜直接接觸。



5、任何PVC材質加熱,其塑化劑都會揮發出來,可能被吸入或留存在地板上變成家庭灰塵,可能使誘發孩童氣喘病發作。因此,常常使用吸塵器清潔屋內灰塵。



6、高油脂食物如:油炸、肥肉、家禽的皮或是內臟類食品,應避免食用,以防過度攝取經由食物鍊累積的塑化劑或其他環境賀爾蒙。



7、孕婦及孩童為塑化劑的高危險群,更要注意避免暴露任何的塑化劑。



8、孩童使用玩具避免一邊使用一邊吃東西,最好使用完再用肥皂洗手。避免使用含PVC塑膠擦(plastic eraser) 。



9、孕婦避免化妝或使用香味十足的保養品或個人清潔用品,嬰幼兒也應該避免。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DEHP) 高瞻資源計畫平台:環境荷爾蒙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3150) 高瞻資源計畫平台: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Phthalate Esters, PAEs)(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8518) 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鹽類)對健康的影響(http://www.greencross.org.tw/enviroment/DEHP.htm) 康健雜誌:平常就會吃到DEHP嗎?避開日常生活危機(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page=1&id=3278



許多人並不了解環境荷爾蒙不只是塑化劑而已,在生活周遭有些已經被研究較為清楚的環境毒素對動物及人體的負面影響已被科學家們的研究結果提出種種警告,過去我在部落格也陸續討論過,以目前的複雜的生化環境,積極的保健之道絕對無法單靠防毒來達成,以下謹節錄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這本書的部分內容,作者以功能性醫學的觀點,提出如何幫助身體排毒的能力及幫助身體免於慢性退化疾病的重要關鍵,也就是穀光甘肽 (glutathione)的部分給大家參考:


 


有二件事情是大部分的醫生在醫學院所沒有學到的:


 



  1. 營養素與食物對健康和疾病的影響
  2. 毒素對健康和疾病的影響,以及排毒的重要性

 


而這二件事,卻可能是治癒疾病與恢復健康,所必須要明瞭的主要重點。


 


從十九世紀以來,總共有八萬多種的新化學物質進入我們的環境,絕大多數是未經測試的。現在,有許多是做為殺蟲劑(農藥),以「保護」我們的食物來源。而我們所接觸到的有毒物質並不僅於此。毒素無所不在從家庭的清潔用品到塑膠製造的廚具,甚至是我們的水源與空氣。


 


我們生活在毒素之海環伺的環境裡,而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這些毒素必須要為我們在21世紀所面對的各種疾病,擔負部分的責任。暴露於毒素之下,當然影響了我們大腦的健康。


我們也必須要處理人體所製造的副產品與有毒的新陳代謝廢棄物。如果我們的腎臟或肝臟無法發揮功能,這些人體製造的毒素就會讓我們生病。



維持健康與遠離疾病所需的最重要分子是什麼?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聽過?為什麼那是預防老化、癌症、心臟疾病、失智症等疾病的秘密? 為什麼那是治療從自閉症到阿茲海默症等身心疾病所不可或缺的?為什麼已有高達七萬六千份相關的醫學論文,但是我們的醫生卻不知道如何處理缺乏這種關鍵維生分子的疾病?


 


那到底是什麼?


 


所有抗氧化劑之母、主要的排毒劑、以及免疫系統大師是穀光甘肽 (glutathione),是一種既黏逆又有惡臭的硫分子 (就像腐臭的蛋或是硫磺溫泉),是硫酸鹽化連鎖反應列車的最終產物或是目的地。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塊海綿,身體用它來吸取與排除有毒分子,是身體排毒的勞役馬。


 


穀光甘肽需要在特定的維他命 (B6B12與葉酸)的輔助之下,從我們的飲食當中不斷地重建與補充, 而且只有在甲基化與硫酸鹽化週期或「反應列車」全速運行且準點的情況下才能製造。這個過程的任何中斷,都會導致毒素的累積,造成更多的自由基與氧化壓力,以及更嚴重的發炎。 


 


好消息是身體可以自行製造穀光甘肽。


 


壞消息是不良的飲食、污染、毒素、藥物、壓力、創傷、老化、感染與輻射,都會耗盡穀光甘肽。在穀光甘肽消耗殆盡的情況下,我們就很容易受到氧化壓力與自由基的影響,造成無法控制的細胞崩解,進而以發感染與癌症。


 


肝臟也會因為過度負載,無法因應製造更多穀光甘肽的需求,因此無法完全發揮排毒的功能。


 


在運用功能性醫學治療慢性病患者的十幾年來,我發現幾乎所有病情嚴重的患者,都有缺乏穀光甘肽的現象,包括沮喪、情緒障礙、慢性疲勞、心臟疾病、 癌症、 慢性感染、自體免疫疾病、糖尿病、自閉症、阿茲海默症、 帕金森氏症、 關節炎、 氣喘、 腎臟問題 肝臟疾病等等。40 


 


剛開始,我以為這只是偶然的發現,但是在這麼多年來,我瞭解到人體製造與維持大量穀光甘肽的能力,幾乎是從所有慢性疾病中復原所必要的,也是預防疾病與維持最佳身心狀態的根本。七萬六千份關於穀光甘肽的醫學論文作者們,也瞭解到這一點!


 



穀光甘肽是非常簡單的分子,可以由人體不斷地製造。穀光甘肽是結合蛋白質或氨基酸的三種簡單基本成分所組成的半胱氨酸(cysteine), 甘胺酸(glycine)與麩醯胺(glutamine)


 


而它的力量之鑰是其中所含的硫 (SH) 化學成分。這種硫分子的作用就像捕蠅紙一樣,會黏住體內所有不好的物質,從自由基到汞與其他重金屬等毒素。把它想像成體內的UPS FEDEX快遞系統,將所有不好的物質打包,並透過尿液與糞便排出體外。


 


我們從含硫的食物中製造穀光甘肽大蒜與洋蔥、十字花科蔬菜、蛋黃、以及大部分的蛋白質。這些都含有一種氨基酸,稱為半胱氨酸(cysteine),是製造穀光甘肽的基本成分。   多補充一些氨基酸,例如像甘胺酸(glycine)與麩醯胺(glutamine),以及一些維他命 (B6 B12與葉酸),這樣一來,神奇的甲基化與硫酸鹽化反應列車就會迸出一些穀光甘肽分子。


綠花椰菜是穀光甘肽製造的最大誘發物,每天都可以吃球花甘藍類的蔬菜。挑自己喜歡的:高麗菜、羽衣甘藍、捲心菜、大頭菜、芥菜、蕪菁甘藍、蘿蔔、白菜、大白菜、芝麻菜、山葵、小蘿蔔、芥末、水田芥。



 


以上為平時一般的自我保養方式,想要密集幫助身體排毒,也可以透過有系統的營養補充模式、運動及烤箱的方式來幫助身體去除累積於身體脂肪殘留的毒素,有興趣的人不妨參閱: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54&prev=69&l=f&fid=1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德爆「出血性大腸桿菌」 6人死


更新日期:2011/05/29 10:01


德國這兩個星期從北部開始,爆發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事件,目前至少造成六人死亡,兩百多人出現溶血性尿毒症候群,可說是史上最嚴重的感染疫情之一,根據德國方面的檢驗,來自西班牙的小黃瓜可能是感染源之一。


德國這兩個星期來爆發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事件,而且已經有死亡病例出現,根據漢堡衛生研究部門檢驗,來自西班牙的小黃瓜帶有感染源,西班牙衛生部獲悉後表示將進行調查,但他們不排除小黃瓜是在運到德國後才遭污染的可能,現在除了德國中標外,瑞典丹麥,荷蘭,英國也都發現感染病例,歐盟懷疑有另外的傳染源,也將進行檢驗。


出血性大腸桿菌主要的傳染方式是透過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患者通常會出現出血性腹瀉,腹部絞痛等症狀,嚴重的會有溶血性尿毒症候群,最後可能導致腎臟衰竭,歐洲民眾習慣生食黃瓜,番茄,和生菜沙拉,這回爆發大規模感染,賣場已經將來自西班牙的小黃瓜下架,不過德國消費者對本國蔬菜也產生懷疑,許多超市已經停售可能遭污染的蔬菜,導致德國農民不得不銷毀成噸的生菜黃瓜等,損失慘重。(民視新聞楊淳茵綜合報導)



最近國內處在一片塑化劑的恐慌之中,因為經過陸續追查,許多大家平時經常食用的食品來源,竟然都因為廠商為了要節省成本,加入便宜但會干擾體內荷爾蒙平衡,長期食用有致癌之虞的有毒化學物質,甚至連一些咳嗽糖漿等藥物也無法倖免,實令人憂心補之背後還有多少黑幕未被揭發。


除此之外,德國最近也有爆發出血性大腸炎的感染事件,目前已經造成兩百多人產生容血性尿毒症的重症,且有六人死亡,對德國來說,這是該國最嚴重的感染疫情之一。說到出血性大腸炎,不禁讓我想到過去許多相關的訊息報導,之前日本民眾食用生牛肉中毒致死的消息,北陸地區的燒肉連鎖店供應遭受O111型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的生牛肉,導致六十六人中毒,已有三人死亡。因此出血性大腸炎對食物安全也是一大隱憂,值得我們關注與瞭解。


到底牛肉怎麼染上大腸桿菌的?建議大家不妨參閱一部揭露美國食品工業內幕的紀錄片《美味代價》(Food Inc.),這部電影在網路上可以找到一些相關資料的介紹,國內也有出版DVD可以直接觀看瞭解,主要的內容大綱請參考下面的介紹:


問題的源頭要從玉米說起。美國政府進行長期政策補貼,因而生產出大量的低價玉米。為了生產過剩的玉米找尋銷路,各種加工食品與用途都被開發出來,其中也有供給畜牧業用的人工飼料,包括牛、豬、雞和鮭魚等,都已改吃玉米飼料了,因為玉米飼料的成本實在是太便宜了!

牛原本該吃草的,卻改餵食玉米,雖然長得更快,肉質也變得更肥美,然而消化系統內卻起了變化,出現了耐酸性且致命的出血性大腸桿菌。


為了節省開支的集中式飼養,牛隻更易藉由排洩物相互傳染,現代化的大型屠宰廠看似先進而安全,然而肉品遭受大腸桿菌感染事件卻一再發生。其實,治本的方法就是改回用牧草餵食,帶菌的牛隻只要餵食五天牧草就能排出體內八%的大腸桿菌;可惜所涉及的商業利益太大,畜牧業者已難走回頭路!

從生產過剩的玉米衍生出來的一系列商品,包括跨國連鎖速食業者供應的廉價熱量餐點,到超市裡各類廉價加工食品,背後都有玉米的影子。就是因為價廉,購買力有限的民眾,只好被迫選擇如此高油、高糖、高熱量的膳食方式。

紀錄片中拉丁裔的美國新移民家庭,財力考量下只好選擇了速食店一美元的經濟套餐,因為超市裡的蔬菜水果都昂貴得讓人卻步。現今美國失業率仍居高不下,高達六分之一家庭靠領取食物券補貼生活所需,顯見經濟能力限縮了均衡膳食的可能選項。


最後補充一下出血性大腸炎的相關資料:


自西元1982年在美國爆發出血性結腸炎之後,這類型引起腹瀉的大腸桿菌(E. coli)就已被確認,其血清型主要為O157:H7。所導致的腹瀉可能由輕微的未出血到血便現象,而血便中一般無白血球的存在。常在約十歲以下之小孩及老年人引起之血便腹瀉,其中5~10%之此類病人會引起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HUS)及栓塞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及其他合併症。這類細菌會產生細胞毒素,稱為類志賀氏毒素(Shiga-like toxins)I和II(此係由於其與S. dysenteriae之毒素類似),又稱verotoxins 1和2,產生毒素的基因係經由噬菌體帶入大腸桿菌中。此菌也具有特異的纖毛(fimbria),可以附著於腸粘膜上。 臨床症狀 可能有短暫發燒,然後有腹部絞痛、頻繁的無血性腹瀉、嘔吐,在1~2天內轉變為出血性腹瀉、燒退、腹部壓痛,再經4~10天痊癒。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US)通常發生於腹瀉開始後3~10天內,出現少尿、水腫、痙攣、全身出血現象,而可能導致慢性腎衰竭,甚至需要長期洗腎。栓塞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TTP)較常發生在成年人,神經病變明顯。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食品教授:DEHP比三聚氰胺更恐怖


聯合 更新日期:2011/05/25 09:45 記者張嘉芳、曾增勳/連線報導



起雲劑添加有害人體的塑化劑DEHP,不只果汁、飲料遭汙染,就連果醬、濃糖果醬、益生菌粉等產品也下架回收,影響層面廣,讓入行三、四十年的食品科學教授坦言,「從未如此擔憂過」,簡直比三聚氰胺更恐怖。



林杰樑:喝白開水最安全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痛批不肖業者「黑心肝」,連大家喝了十幾年的知名果汁都出問題,現在究竟有多少果汁、飲料廠牌受影響還不清楚,他呼籲民眾最好暫時都不要喝果汁等飲料,等檢驗清楚再說,「大人小孩都喝白開水最安全。」



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孫璐西表示,DEHP是一種環境荷爾蒙,對人體毒性雖不明確,但它太廣泛分佈於各種食物內,其毒性遠高於三聚氰胺,體內必須停留一段時間才會排出,長期下來恐怕會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



孫璐西:其他香料可能也有



「不知道果醬裡面也會有。」孫璐西懷疑DEHP不只添加在起雲劑,其他香料可能也有。她表示,DEHP最早曾用於香料,讓油水融合、品質穩定,香氣更持久,不過,環保署於民國八十八年將DEHP列為第四級毒性物質,確認它有一些毒性,為不安全物質。



孫璐西透露,DEHP是一種工業用塑膠軟化劑,主要讓座墊軟硬適中,包括沙發、汽車座椅均會使用,化工業者也很納悶,為何DEHP會添加在食品中。她表示,起雲劑是一種混合物,含多種配方,不肖業者以DEHP取代成本較高的棕櫚油配方,讓顏色更白、更漂亮;她推測,其他配方也有用塑化劑。



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講座教授孫寶年表示,果汁濃縮有固定標準流程,理論上應不會添加塑化劑,她很意外,「幾乎想不出為什麼業者要添加」。



李志恒:生殖器會變短



高雄醫學大學藥學院院長李志恒指出,塑化劑DEHP作用類似人工荷爾蒙,體內長期累積高劑量,可能會造成小孩性別錯亂,包括生殖器變短小、性徵不明顯,目前雖無法證實對人類是否致癌,但動物會產生致癌反應。因塑化劑依法不得添加在食品裡;李志恒強調,只要落實管理,DEHP其實是可以避免的汙染物。



林杰樑表示,塑化劑有環境荷爾蒙成分,含有類似女性荷爾蒙作用,小朋友現在起不要再喝含糖果汁、飲料;大人如果平常一、二天就喝一瓶這類果汁、飲料,如果目前想懷孕,「一定要去做身體檢查。」



最近國內因為DEHP在許多知名的開架飲料商品被驗出,這樣的違法物質被添加,讓國人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接觸對人體有害的環境荷爾蒙,導致對身體造成一定程度的隱憂,據2006年9月間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的第6屆「政府間化學品安全論壇」(IFCS)即提及,塑化劑(DEHP)是致癌物質。無怪乎國內許多專家學者同聲指責。再一次提醒大家,對這些環境荷爾蒙的觀念絕對不要有一天吃多少才會過量或者中毒的想法,因為環境中充斥著各式各樣我們不瞭解的污染,而且其中的暴露及累積對人體的負面影響遠非我們所能想像。而且環境荷爾蒙對身體的影響主要不是中毒的影響,而是擾亂體內性荷爾蒙的平衡,這才是我們必須瞭解及小心來處理的部分。


胎兒和新生兒透過子宮內、母奶和環境,容易暴露在環境荷爾蒙中,除會影響性別,也影響腦組織和中樞神經某些部位的發展。此外,還會造成男性繁殖力下降、男性特徵發展缺陷、攝護腺癌增加,或女性生殖力下降、乳癌罹患率增加、子宮異位症,免疫系統缺受損、甲狀腺腫瘤。目前國外研究更發現,過動兒、孩童學習能力和注意力無法集中等問題,可能都和環境荷爾蒙有關。


鮮少人會對環境荷爾蒙有警覺,絕大部分醫療人員也容易輕忽,除非涉及的領域有相關,否則大家會覺得這有什麼了不起。然而環境荷爾蒙,因為部分結構與我們體內的荷爾蒙一樣,同樣也會啟動細胞內的細胞核染色體的調控功能,所以男性體內如果吸收一定量的環境荷爾蒙,它的結構又與雌激素近似的話,那麼必定會干擾原本的雄性荷爾蒙的作用。


有專家戲謔:未來婦產科的主力是不孕症,生小孩作試管會成為一種常規手續,也就是這個世界的男性氣慨正被一點一滴地榨乾,最直接的例子是輔大醫學院院長江漢聲教授常在授課中提到:以前男人的精子數目每CC動輒一億以上,現在有六千萬就偷笑了,主要影響還是環境荷爾蒙之害。


  環境荷爾蒙其實不衹影響男性,也會影響女性,讓女性乳癌和子宮內膜異常增生的機會增加,同時腦下垂體、甲狀腺功能改變,免疫力抑制和行為異常等等。影響層面遠大於一般人的理解範圍。


這些環境荷爾蒙,因為部分結構與我們體內的荷爾蒙一樣,同樣也會啟動細胞內的細胞核染色體的調控功能,所以男性體內如果吸收一定量的環境荷爾蒙,它的結構又與雌激素近似的話,那麼必定會干擾原本的雄性荷爾蒙的作用。


環境荷爾蒙難以用一般儀器去偵測人體的污染是否嚴重,國內目前已有功能性醫學實驗室引進精密的質譜測量儀,透過尿液,就可以針對目前常見的環境荷爾蒙及污染來源,提供直接的檢測,這對想瞭解自己體內是否有過量的污染毒素的人,不啻是一大福音,除了對這些污染來源儘量減少接觸以外,最好也透過有效的身體排毒程式來幫助身體排除已經累積的毒素。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研究:三手菸 影響胎兒肺部發展


台灣醒報 更新日期:2011/04/20 14:15 莊瑞萌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根據美國研究人員表示,吸菸後殘留在屋內表面的有害物質(或稱三手菸),會對胎兒的肺部發展造成影響,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稍早一份研究結果也指出,三手菸現含有重金屬與致癌物等物質,容易讓兒童藉由皮膚吸收。



根據美國洛杉磯生醫研究所(Bio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表示,三手菸大多是吸菸後殘留在屋內家具、窗簾或衣物表面上的有害物質,而且其超細微粒也可能引發氣喘發生,研究人員瑞罕表示,「三手菸其實就是隱形有害毒物,會殘留在屋內或汽車內,對於嬰兒或年長者等,還是可能造成傷害。」



研究人員在實驗中,讓老鼠生活在兩種有三手菸的有害物質環境下,結果發現老鼠出現氣喘的機率升高,而且其影響持續很久一段時間,另外,研究人員也指出,在母親體內的胎兒藉由母親接觸或暴露在三手菸環境下,對其肺部功能造成的影響,甚至比嬰兒出生後暴露同樣的環境更為嚴重。



稍早一份由加州柏克萊大學進行的類似研究也指出,癮君子在室內抽菸經過一段時間後,研究人員將殘留的尼古丁加以化驗發現,都有重金屬、致癌物與放射性物質存在現象,而且容易讓兒童藉由皮膚吸收進入人體。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期刊。



這是許多人都有的經驗:到KTV唱歌、與親朋好友聚會後,即便在包廂中沒有人抽煙,到回到家後,整身從頭到腳,無不沾滿煙味,而一般的住居、辦公室甚至是車內,若有人常在密閉空間內吸煙,那麼沒有吸煙習慣的人到了屋裡或者車裡,常會聞到一股殘留的煙味,這就是醫學研究所稱的三手煙。


根據美國研究,吸菸後殘留在屋內表面的有害物質(或稱三手菸),會對胎兒的肺部發展造成影響,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稍早一份研究結果也指出,三手菸現含有重金屬與致癌物等物質,容易讓兒童藉由皮膚吸收。三手菸大多是吸菸後殘留在屋內家具、窗簾或衣物表面上的有害物質,而且其超細微粒也可能引發氣喘發生,美國洛杉磯生醫研究所(Bio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瑞罕表示,「三手菸其實就是隱形有害毒物,會殘留在屋內或汽車內,對於嬰兒或年長者等,還是可能造成傷害。」


目前的動物實驗已經證實三手煙的確會讓老鼠的氣喘發生率明顯增加,而研究人員也提醒:


胎兒出生前,母親暴露在三手煙的環境下對胎兒健康的威脅,甚至大於已經出生後的嬰兒接觸三手煙的危害。主要原因,可以參考之前柏克萊大學的研究結果:


癮君子在室內抽菸經過一段時間後,研究人員將殘留的尼古丁加以化驗發現,都有重金屬、致癌物與放射性物質存在現象,而且容易讓兒童藉由皮膚吸收進入人體。


因此,提醒大家,家中有孕婦,吸煙的人請勿在家中製造三手煙的環境,造成小孩日後罹患氣喘的機率提高,對胎兒的健康危害加倍。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吸菸 恐削弱人體抗輻射力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4/18 04:11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吸菸可能會削弱人體抵擋輻射線傷害的能力,提高器官受損風險!



國內一份研究發現,癌症病患早年接受舊式放射治療後,若平日有吸菸習慣者,比較容易出現放射性腸炎的嚴重併發症,嚴重者可能引發腸道壞死。



台中榮總團隊針對1985到2009年間,曾接受過放射性癌症治療的89名癌症病患,進行統計分析,以瞭解哪些病患在接受骨盆腔局部放射治療後,容易併發嚴重放射性腸炎而需手術治療。



研究結果發現,吸菸者做放射線治療後,引發放射性腸炎風險較高,即吸菸者的腸道比不吸菸者更易受到輻射線傷害,嚴重者甚至需要手術治療。



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表示,放射性腸炎是一種缺血性的壞死,與腸道血管被破壞有關。初期症狀為腹痛、血便、腸道發炎潰瘍,然後症狀逐漸進展,嚴重會引發腸道狹窄、壞死,甚至腸道整個破掉,需要開刀切除、修補。



但王輝明強調,絕大多數發生放射性腸炎的患者是接受十幾年前的舊式放療,通常是罹患子宮頸癌、攝護腺癌後,接受骨盆腔局部照射,易使脆弱敏感的腸道受損。



近年醫療科技進步,新式放療在電腦引導下,對局部癌症的照射更為集中與精準,引發併發症的風險已大幅降低。



至於吸菸者為何在接受放療時,比不吸菸者容易發生放射性腸炎?確切原因醫界至今仍不完全清楚,有學者認為,可能與吸菸會引起人體內發炎反應,削弱了器官抵禦放射線的能力有關。



日本福島核災至今尚未完全控制,各國民眾競相尋找「防輻之道」,而研究發現,每月抽一包半菸,暴露的輻射量不但相當於一年照300多張X光片,吸菸也可能削弱人體對放射線的防禦。



瞭解自由基的產生與對身體的負面影響的專業人員,完全可以理解為何身體會因此產生放射性腸炎的症狀,放射性腸炎是一種缺血性的壞死,與腸道血管被破壞有關。初期症狀為腹痛、血便、腸道發炎潰瘍,然後症狀逐漸進展,嚴重會引發腸道狹窄、壞死,甚至腸道整個破掉,需要開刀切除、修補。這種血管的破壞導致腸道血流供應受損,進一步發生腸道狹窄及壞死的源頭,不盡然是輻射引發,輻射與吸煙對身體的共同效應就是自由基的產生。熬夜、抽煙、飲食不均衡、過度曝曬太陽(輻射)、身體發炎感染等等,都會讓體內自由基增加


自由基是目前老化、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殺手,也有醫師用氧化壓力來代表這個問題,自由基對身體的負面效應主要是透過一連串的連鎖效應(搶電子),摧毀體內的消化酶、細胞的DNA甚至一整個細胞,連鎖反應會不斷增加身體的氧化壓力,持續的氧化壓力直接損害身體內部許多功能,包含器官組織與動脈管壁,也可能造成癌症及老化的狀況。與自由基有關連的疾病超過一百種,可發生在眼睛、腦部、肌肉、肺臟、腎臟、肝臟、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甚至是免疫系統。


想瞭解自己體內的自由基是否過多,其實有直接的相關檢測可以幫助瞭解。在一片輻射恐慌之下,有些專業醫師建議可以透過補充抗氧化的物質來幫助身體維持健康,主要原理就是藉由抗氧化物質補充,可以消除暴露的輻射對身體造成過多自由基的產生。抽煙產生自由基對身體之害,遠大於輻射,甚至會造成放射性腸炎的嚴重後遺症,如果擔心輻射對身體有巨大的負面影響,不如先從戒煙開始,對健康的維護與幫助,實質的意義更大。當然,自由基過多的人建議除了減少熬夜、抽煙、過度曝曬太陽、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積極補充抗氧化的食物及營養補充品,也相當重要。


對自由基及抗氧化有興趣的人不妨參閱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053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空氣汙染損害大腦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11/04/08 11:20 陳怡君







(法新社華盛頓7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今天表示,暴露在公路的汽車廢氣的老鼠,大腦會受損,造成類似記憶力喪失以及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等傷害。



科學家在實驗室重新製造石化燃料燃燒、汽車零件及路面磨損後產生的空氣汙染物質,讓老鼠連續10週、每週15小時暴露在這種惡劣的空氣中。



報告指出,空氣微粒「約為人類毛髮寬度的1/1000,汽車空氣濾淨系統無法過濾這麼小的微粒」,但卻嚴重傷害這些老鼠的大腦。



來自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California)的資深研究作者范奇(Caleb Finch)表示:「雖然肉眼看不到,一旦吸入這樣的空氣,將影響大腦神經元,長期之下,公路空氣可能對大腦健康產生負面效果的可能性升高。」



科學家發現,髒空氣對大腦中負責學習和記憶的神經元「造成嚴重損害」,同時也偵察到「與早衰與阿茲海默症有關聯的大腦發炎徵兆」。



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環境與健康展望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麩胺酸(Glutamate)是組成生物體內各種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之一。麩胺酸是動物體內中樞神經系統的一種重要的興奮性神經傳導物質。與麩胺酸有關特異性受體有三大類:AMPA(α-氨基-3-羥基-5-甲基-4-異唑丙酸),NMDA(N-甲基-D-天冬胺酸)和卡英酸(Kainate,紅藻胺酸/海人藻酸)。在神經科學上,麩胺酸在中樞神經細胞的傳導與大腦的長期增強、學習及記憶能力有關:


 Robert Sapolsky (2005). "Biology and Human Behavior: The Neurological Origins of Individuality, 2nd edition". The Teaching Company. "see pages 19 and 20 of Guide Book"


在脊椎神經中,麩胺酸是含量最多的興奮性神經傳導物質。不管是大腦損傷或者疾病的影響,麩胺酸會被過量地反向累積在腦細胞之外,這種狀況會造成鈣離子經由NMDA受體(主管認知及記憶功能)的管道流入細胞,造成對神經細胞的損害甚至是死亡,這種情況稱之為興奮性毒性(excitotoxicity),導致細胞死亡的重要機制就是過量的細胞內鈣離子損害粒腺體所造成的結果:


Manev H, Favaron M, Guidotti A, Costa E (July 1989). "Delayed increase of Ca2+ influx elicited by glutamate: role in neuronal death". Mol. Pharmacol. 36 (1): 106–12. PMID 2568579. http://molpharm.aspetjournals.org/cgi/pmidlookup?view=long&pmid=2568579.


在失智症的成因中,NMDA受體管道讓過量的鈣離子流入導致細胞受損甚至死亡,已被學術界普遍接受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此外,包含中風引發的缺血效應所產生的危害甚至是自閉症等的心智障礙皆與此機轉有關:


Hynd MR, Scott HL, Dodd PR. (October 2004). "Glutamate-mediated excitotoxicity and neurodegener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chem Int. 45 (5): 583–95. doi:10.1016/j.neuint.2004.03.007. PMID 15234100.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5234100.


麩胺酸是GABA的前質,在體內轉換須經Glutamate decarboxylase(簡稱GAD)這種酶的催化,GABA眾所周知,是體內重要的抑制性神經傳導物質,GAD在體內最多的地方就是小腦和胰臟,有一種罕見的自體免疫疾病稱之為Stiff-man syndrome(僵硬人症候群),由於患者對GDA有抗體作用,導致麩胺酸無法轉化為GABA,因此肌肉持續處於興奮狀態,顧肌肉持續緊繃的現象就會出現當然,胰臟方面會導致胰島素功能障礙,進而引發糖尿病。



最近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研究發現空污的微粒會讓大腦的NMDA受體作用異常,導致記憶力減退甚至讓失智症的風險提高,相關原文資料請參閱:



http://ehp03.niehs.nih.gov/article/info:doi/10.1289/ehp.1002973


因此,要防止記憶力退化、預防失智的發生,空氣污染的微粒的負面效應應該正視及處理,減少暴露及增加排除會讓環境毒素對身體的負面影響減至最低。功能性醫學建議可以從增加肝排毒方面來著手,至於身體累積的殘留毒素可以藉由營養、運動及烤箱這類排毒程式來協助身體排除殘留毒素的效率,對相關改善及預防措施有興趣的人,歡迎和我交流與討論!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