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排毒專區 (25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研究:空汙恐讓新生兒體重過低

法新社 – 2013年2月6日 下午2:05







研究報告發現,汙染程度愈高,寶寶出生時體重低的可能性也愈大。這份報告發表於美國「環境與健康展望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也是截至目前調查空氣汙染和胎兒發育的最全面研究。


科學家分析來自北美洲、南美洲、歐洲、亞洲和澳洲的9國300多萬筆新生兒資料。大部分資料是在19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晚期蒐集,部分資料蒐集時間則更早。


報告主要執筆人、巴塞隆納環境流行病研究中心(CREAL)的戴凡德(Payam Dadvand)說,新生兒體重低與多項嚴重健康問題有關,包括出生後幾週出現併發症或夭折的風險較高。


新生兒體重低於2500公克便稱為低出生體重兒。


共同研究人員伍德拉夫(Tracey Woodruff)說,汙染無所不在。


伍德拉夫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婦產科和生殖科學教授,她說:「重要的是,全球幾乎人人都暴露在這樣的空氣汙染之中。」


她說:「我們呼吸的空氣都有這些細如髮絲的微型粒子。」


但她也說,嚴格限制空氣汙染的國家,汙染物相對較少。


伍德拉夫說:「美國過去數十年的成果已顯示,降低汙染對身體和心靈健康的好處,遠大於抑制汙染的成本。這值得所有國家效法。」


鄭醫師補充:


上述報導的參考文獻:


Dadvand P, Parker P, Bell ML, Bonzini M, Brauer M, Darrow L, Gehring U, Glinianaia SV, Gouveia N, Ha EH, Leem JH, van den Hooven EH, Jalaludin B, Jesdale BM, Lepeule J, Morello-Frosch R, Morgan GG, Pesatori AC, Pierik FH, Pless-Mulloli T, Rich DQ, Sathyanarayana S, Seo J, Slama R, Strickland M, Tamburic L, Wartenberg D, Nieuwenhuijsen MJ, Woodruff TJ.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 .doi:10.1289/ehp.1205575


http://ehp.niehs.nih.gov/2013/02/1205575/


最近和一位在北京執業的中醫師閒聊,他提到當地嚴重的空氣汙染,讓他幾乎不太敢帶小孩出門,連太太當時懷孕,也儘量減少外出的機會,因為他很清楚這些空汙對孕婦以及小孩的健康風險,包含他在臨床上看到許多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患者,體內有累積過量的重金屬,除了母親在懷孕時時用海產的汙染之外,還有當地空氣汙染可能的健康負面效應。


出生體重不足2500公克的新生兒,會增加早夭以及其他許多健康風險,不可輕忽,權威醫學期刊小兒科(Pediatrics)也曾有相關研究:


Very Low Birth Weight Outcomes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Neonatal Network



  • Maureen Hack,

  • Jeffrey D. Horbar,

  • Michael H. Malloy,

  • Linda Wright,

  • Jon E. Tyson,

  • and Elizabeth Wright

Pediatrics 1991; 87:5 587-597


(doi: 10.1542/peds.107.1.e1)


http://www.pediatricsdigest.mobi/content/107/1/e1.ful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母接觸三丁錫 兒孫易肥胖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1月17日 上午12:06





美國最新動物實驗發現,化學物質「三丁錫」(Tributyltin)可能造成後代子孫肥胖問題。海洋船體油漆、許多PVC(聚氯乙烯)塑膠製品都含有三丁錫成分。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研究人員讓懷孕老鼠接觸低劑量三丁錫,結果老鼠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後代子孫雖然沒有接觸這種物質,卻接連發生肥胖問題,包含身體脂肪、肝臟脂肪都增加不少,且脂肪相關基因表現也都非常活躍。


研究首席作者布魯斯‧布藍伯格表示,研究顯示,如果在胎兒時期就接觸三丁錫等內分泌干擾物質,往後脂肪很容易大量堆積。這種現象不需透過DNA突變遺傳,也能傳給後代子孫。這項研究已發表於一月十五日出版的「環境健康展望」期刊。


不少PVC塑膠製品都有三丁錫成分,PVC容器中的塑膠粒子若飄在灰塵當中或溶出來,很容易就進到身體裡面,像三丁錫與其他有機錫成分也會跟著進入體內。


室內灰塵常有大量三丁錫物質,年幼小孩可能花很多時間在地板、地毯上玩耍,因此三丁錫就會對小孩造成影響。有些人是在吃海鮮時吃進三丁錫,因為船體油漆含三丁錫,海鮮食物接觸到船體,就可能帶有三丁錫。研究提醒,民眾應多注意三丁錫問題,也要盡量避免接觸三丁錫。


鄭醫師補充:


三丁錫無所不再,要避免並非那麼容易。提醒大家,環境污染物質影響人體健康,甚至禍延子孫,這類研究只會越來越多,上述報導參考文獻:


R. Chamorro-García et al. Transgenerational inheritance of increased fat depot size, stem cell reprogramming and hepatic steatosis elicited by prenatal exposure to the obesogen tributyltin in mice.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15, 2013.


http://ehp.niehs.nih.gov/2013/01/1205701/


早在2008年,類似研究即已發表:


Staff (2008-12-03). "Persistent Pollutant May Promote Obesity". Science daily.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8/12/081201081921.htm. Retrieved 2008-12-03.


2009年針對公鼠的研究更證實,不僅有肥胖風險,還會造成脂肪肝:



Zuo, Z., Chen, S., Wu, T., Zhang, J., Su, Y., Chen, Y. and Wang, C. (2011), Tributyltin causes obesity and hepatic steatosis in male mice. Environ. Toxicol., 26: 79–85. doi: 10.1002/tox.20531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tox.20531/abstract



此外,殺蟲劑接觸累積也會導致肥胖風險:


M.A. Mendez, et al. Prenatal organochlorine compound exposure, rapid weight gain and overweight in infancy.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in press, 2010. doi:10.1289/ehp.1002169


除了減少這類污染源的接觸,若還能透過相關檢測,了解身體是否有這類環境汙染物質累積,透過適當營養補充來增加身體排毒功能,可能是更全面且積極的預防保健之道。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運動前吃止痛藥 傷腸道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12月10日 上午12:20




有些運動員會在運動前先吃一點「布洛芬」(Ibuprofen)成分止痛藥,希望能減緩劇烈運動所引起的疼痛,或希望透過減輕疼痛,提升運動表現。不過荷蘭最新研究發現,健康的人若在運動前吃止痛藥,很容易對腸道造成損傷。


布洛芬是一種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成分,荷蘭奧比斯醫學中心外科醫師金‧範‧威以克表示,研究結果顯示,運動員在運動前自行服用布洛芬止痛藥並非安全無虞,這種行為很可能帶來傷害,因此非常不贊成運動員做這種事。


金‧範‧威以克醫師研究發現,有些運動選手身體很健康,但運動時小腸會稍微受點損傷,而布洛芬會讓這種傷害變得更嚴重。運動選手如果早晚運動前各服用一劑量止痛藥,小腸細胞很快就會受傷。


上述傷害都是可以復原,當運動結束一小時後,小腸細胞就會自行修復、恢復正常。不過研究作者憂心表示,長期進行這種行為對小腸可能大大不利。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十二月號的「運動醫學與科學」期刊。


研究人員以九名男性運動選手為研究對象,運動選手平均年齡二十七歲,身體都很健康,每周進行三到十小時的運動訓練。


實驗分成四階段。第一階段:運動選手在騎腳踏車一小時前先服用四百毫克布洛芬,分兩次服用。第二階段:運動選手騎一小時腳踏車而不服用布洛芬。第三階段:運動員在運動告一段落、休息時才服用四百毫克布洛芬,分兩次服用。第四階段:運動選手休息、沒有運動,且沒有服用任何止痛藥。


研究團隊過去曾進行研究發現,運動會減少消化道血流,布洛芬等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也會影響血流。這次研究則顯示,運動前服用布洛芬藥物會使小腸受損加劇,且腸細胞屏障作用也會跟著減弱,細菌很可能就會從小腸跑到血液,造成危害。


鄭醫師補充:


我還在醫學實習時,曾有一位外科前輩在一個晚宴場合中跟我開玩笑的說:醫師開止痛藥,最好不要加腸胃藥,胃穿孔而出血需要開刀的患者數量才不會減少,外科醫師才有刀可開。


打開電視機,不時會看到非類固醇止痛劑的廣告,像「布洛芬」(Ibuprofen)這類在專業分類上稱之為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或稱之為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劑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s/analgesics ),不僅在臨床上經常被醫師開立,連一般開價的藥妝通路取得都很容易。經常服用到底對身體有何負面風險,一般大眾並無概念。


根據研究統計,最常見的兩大副作用便是腸胃道以及腎臟的問題,不過這些風險與服用劑量有關,經常服用,腸胃道容易出現症狀包含消化不良、胃潰瘍甚至胃穿孔,嚴重的話有致命風險。根據估計,大約有10-20%的患者的腸道症狀與這類止痛劑經常服用有關。以美國為例,每年約有 103,000 名患者因為服用非類固醇止痛劑而住院,且造成16,500名患者的死亡,不必要的非類固醇止痛劑開立,讓42%服用患者必須回診治療,這些風險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


Green, Ga (2001). "Understanding NSAIDs: from aspirin to COX-2". Clinical cornerstone 3 (5): 50–60. doi:10.1016/S1098-3597(01)90069-9. ISSN 1098-3597. PMID 11464731.


2009年的研究發現,經常服用這類止痛藥物,超過50%的患者的小腸都會持續受損,小腸細胞的屏障是身體非常重要的免疫防線:


 Higuchi K, Umegaki E, Watanabe T, Yoda Y, Morita E, Murano M, Tokioka S, Arakawa T (July 2009). "Present status and strategy of NSAIDs-induced small bowel injury".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44 (9): 879–888. doi:10.1007/s00535-009-0102-2. ISSN 1435-5922. PMID 19568687.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p637716362731058/.


臨床研究也發現,持續服用非類固醇止痛劑超過三個月,男性性功能障礙風險發生率是非服用者的1.4倍:



提醒大家,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的使用必須謹慎,若能找出病因直接處理是最直接且安全的治本方式,過渡期止痛劑的使用,可以考慮一些營養補充品來達到類似效果,除減輕症狀,也能避免藥物引發的相關後遺症與風險。


上述報導的研究原文以及出處可以參閱:



Aggravation of Exercise-Induced Intestinal Injury by Ibuprofen in Athletes



VAN WIJCK, KIM; LENAERTS, KAATJE; VAN BIJNEN, ANNEMARIE A.; BOONEN, BAS; VAN LOON, LUC J. C.; DEJONG, CORNELIS H. C.; BUURMAN, WIM A.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December 2012 - Volume 44 - Issue 12 - p 2257–2262

doi: 10.1249/MSS.0b013e318265dd3d

 

http://journals.lww.com/acsm-msse/Fulltext/2012/12000/Aggravation_of_Exercise_Induced_Intestinal_Injury.1.aspx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背痛抽菸更痛 也影響復原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12月7日 上午12:14





有下背痛困擾又有抽菸習慣的人最好能戒菸,這樣下背痛也許可以獲得改善。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嚴重下背痛患者如果戒菸,其下背痛疼痛程度會比繼續抽菸者減輕許多。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12月號的「骨頭與關節外科期刊」。研究也發現,脊椎疾病、下背痛患者若繼續抽菸,身體會更加不舒服。


近幾年來,醫界陸續發現,下背痛、椎間盤疾病患者如果抽菸,會痛得比較厲害,且抽菸也會影響手術復原。


所有成年人中,約有半數因下背痛、脊椎疾病等問題而就醫。許多研究證據顯示,抽菸的確會增加慢性疼痛風險。研究人員以5300多名患者為研究對象,這些人都因脊椎疾病產生下背痛、大腿痛等症狀,也都正在接受治療,其中有人開過刀,也有人沒有開刀。研究人員追蹤他們的抽菸史與下背痛疼痛程度,研究觀察時間為八個月。


結果發現,沒有抽菸習慣的人、戒菸的人下背痛明顯舒緩。相反地,繼續抽菸的人下背痛疼痛程度較為嚴重。


研究人員也發現,下背痛的人如果持續抽菸,即使接受治療,下背痛還是無法獲得明顯改善。


研究作者羅徹斯特大學骨科醫學博士葛倫‧瑞奇汀表示,「我們知道,尼古丁會讓疼痛加劇,」研究顯示,若在治療過程戒菸,復原狀況會比較好,但如果繼續抽菸,就算接受治療,病情還是很難獲得改善。


鄭醫師補充:


戒菸可以緩解下背痛,對於有菸癮的下背痛患者,這是戒菸的好理由。相關研究的引用來源:


Caleb Behrend, Mark Prasarn, Ellen Coyne, MaryBeth Horodyski, John Wright, Glenn R. Rechtine; Smoking Cessation Related to Improved Patient-Reported Pain Scores Following Spinal Care. The 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 2012 Dec;94(23):2161-2166.


http://jbjs.org/article.aspx?articleid=1378036


抽菸是身體產生自由基的捷徑,身體發炎時,自由基會大量產生,自由基過量容易損壞細胞的DNA,導致心血管疾病(包含中風以及心肌梗塞)、癌症以及糖尿病的風險提高:


Rajamani Karthikeyan, Manivasagam T, Anantharaman P, Balasubramanian T, Somasundaram ST (2011). "Chemopreventive effect of Padina boergesenii extracts on ferric nitrilotriacetate (Fe-NTA)-induced oxidative damage in Wistar rats". J. Appl. Phycol. 23, Issue 2, Page 257 (2): 257–263. doi:10.1007/s10811-010-9564-0.


在神經系統疾病以及精神方面,巴金森症(或稱帕金森症)、阿茲海默症、精神分裂以及老年導致的失聰都被證實與自由基過多有關:


 Floyd, R. A., (1999). Neuroinflammatory processes are important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An hypothesis to explain the increased form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and nitrogen species as major factors involved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development. 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 26(9-10), 1346-1355. doi:10.1016/S0891-5849(98)002937


身體最為人所知的去除自由基的利器(抗氧化)來源包含:維他命A、C、E以及植物多酚等等,身體的尿酸以及膽紅素也都有抗氧化能力,不過太多尿酸以及膽紅素會導致痛風以及黃疸的問題。


以抗衰老預防醫學觀點而言,自由基過量絕對是大忌,有菸癮的人若能戒菸,對減少自由基累積來說是減害的一大步!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吃魚肝油 體內壬基苯酚濃度較高

2012/10/30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一項針對台大醫院婦產科53對就診夫婦所做的研究調查,發現有服用保健食品習慣者,體內環境荷爾蒙「壬基苯酚」濃度較高,學者分析不同保健食品,發現研究對象中有服用魚肝油者,體內壬基苯酚濃度較高,推測可能因為環境荷爾蒙易累積在含有油脂的食物中。

壬基苯酚就是環保署列管的毒性化學物質「壬基酚」 (NP) ,環保署公告壬基酚僅能用於工業用清潔劑等用途。不過,因為壬基酚排放到環境中後不易被微生物分解,許多國家中的河川都檢驗出壬基酚。因為壬基酚具有生物累積性,也可能經由食物鏈進到生物體內。

這項由元培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衛生系助理教授陳志郎等人進行的「生活飲食習慣與壬基苯酚暴露」,最近發表在台灣公共衛生雜誌。研究由53對夫妻填寫問卷,詢問抽菸、飲酒及生活飲食習慣,且多數受訪者提供尿液檢體。

結果發現,有吃保健食品習慣的受訪者,體內NP的濃度較高。研究進一步分析他們食用的保健食品種類,則發現定時定量吃魚肝油者,壬基酚濃度比吃維他命的受訪者高。

陳志郎表示,對研究結果並不意外,因為壬基酚容易累積在含有脂肪的食物中,像是奶類、肉類、魚類、有殼海鮮等。魚肝油主要提煉自大型魚類,經過大魚吃小魚的食物鏈累積,大魚體內累積的環境荷爾蒙濃度相對較高,同時保健食品製程中並沒有對環境荷爾蒙進行相關檢驗、業者萃取過程也可能沒有注意到這個環節。

陳志郎說,這次研究規模較小,魚肝油等高油脂保健食品累積體內賀爾蒙的危害程度,還需要再做更深入的瞭解和持續研究。他建議民眾若要減少食物中吃進壬基酚,平常應減少油脂類食物的攝取,多吃蔬果。


鄭醫師補充:


1.魚肝油大多時從鱈魚肝油來萃取製造,大於因為食物鏈關係,容易累積環境毒素,也包含環境荷爾蒙。環境荷爾蒙會干擾體內荷爾蒙的正常運作,男性經常看到的狀況是影響生殖功能(精子數減少)以及女性化等問題,女性的話,則會造成婦癌風險增加,以及雌激素代謝等問題。


2.想知道體內是否有過量的環境荷爾蒙,可以透過功能性醫學相關檢測來了解,如經確認,可以考慮攝取協助肝排毒功能提升的營養補充來改善。至於維他命A或者D是否充足,也能透過檢測來確認。


3.魚肝油必定從大魚來萃取,但魚油則不一定。要求純度認證的安全魚油,大多是從小魚或者章魚烏賊來萃取,並不是從大魚來萃取的,同時安全魚油在檢測上的要求也比一般魚油更嚴格,故選購安全魚油比較無環境荷爾蒙的相關疑慮。除此之外,也能考慮素食來源的Omega-3,例如從海藻萃取的DHA,也是一種安全的選項。綜合維他命若作的好,裡面已經有足夠的A甚至是D,D是人體需要量非常大的營養素,容易發生維他命D缺乏症的人包括:餵母乳的嬰兒,50歲以上的老人,不常接觸日晒的人,皮膚顏色比較暗的人種,以及肥胖的人。


攝取額外攝取單方的高單位維他命D比較保險或者透過日照也能簡單辦到。


4.魚肝油,不外是要補充維他命A和D,擔心境荷爾蒙累積的人可以透過替代性營養來源來補充,綜合維他命若作的好,裡面已經有足夠的A甚至是D,建議D還是攝取多些或者透過日照來提升體內濃度。


 根據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NIH)對維他命D的說明,自然界中含維他命D的食物極少。

新鮮的魚(如鮭魚,鮪魚和鯖魚)和魚肝油是天然維他命D的最佳來源。牛肝,乳酪和蛋黃中也含有小量維他命D。這些食物中的維他命D基本上都以維他命D3(膽骨化醇)及其代謝物25(OH)D3的型態存在。有些菇類也含有不同量的維他命D2(麥角骨化醇)。



維他命A


胡蘿蔔(835微克93%)
椰菜葉(800微克89%) - 據美國農業部數據庫花椰菜小花少得多。
紅薯(709微克79%)
黃油(684微克76%)
羽衣甘藍(681微克76%)
菠菜(469微克52%)
南瓜(400微克4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車內吸菸恐怖 污染超標數倍

法新社 – 2012年10月16日 下午4:20







(法新社巴黎15日電) 今天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在車內吸菸會使有毒微細粒子濃度超標,甚至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限制量的好幾倍。


英國醫師在17人駕駛的不同車輛後座放置電子偵測器,測量車內微細粒子濃度,其中14人吸菸。


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依照平常吸菸習慣,監測3天。在總共104趟車程中,平均每趟27分鐘,有63趟沒有人吸菸。


在駕駛人吸菸的車程中,車內的微細粒子濃度平均為每立方公尺85微克,WHO設下的室內空氣污染指標為每立方公尺25微克。


就算駕駛打開窗戶或打開通風設備去除菸味,車程中某些時候的微粒濃度仍超出WHO指標。


吸菸車程中,微粒平均高峰濃度為每立方公尺385微克,最高甚至超過880微克;相較下,無菸車程中平均每立方公尺僅7.4微克。


這些微粒被視為危險物質的原因在於,微粒會深積在肺部,造成刺激、過敏。


研究領導人、亞伯丁大學(University ofAberdeen)蘇格蘭室內空氣中心(Scottish Centerfor Indoor Air)的森普(Sean Semple)說:「暴露在這些微粒子中的兒童,很容易受到不利健康的影響。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菸害防治」(TobaccoControl)期刊。(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鄭醫師補充:


看了這項研究報導,提醒有吸菸習慣的雙親或者家人,最好避免在車內吸菸,因為車內微粒濃度嚴重超標,即使打開窗戶,汙染程度仍然超過安全指標,對小孩的呼吸道的危害不能小覷。


相關研究來源請參閱:


http://tobaccocontrol.bmj.com/content/21/5/511.abstract


Tob Control 2012;21:511-513 doi:10.1136/tobaccocontrol-2011-050107



Secondhand smoke levels in Scottish bars 5 years on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smoke-free legislation




  1. Andrew Apsley,

  2. Sean Semple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吃速食IQ恐變低 越吃越窮難翻身

ETtoday – 2012年10月4日 下午2:43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有研究證實,學齡前常吃速食的兒童,智力會低於那些3餐均衡飲食的小朋友,且智力較低者多出身自中下階層家庭,造成社會問題。研究者指出,有了這些確鑿的證據,希望政府能支持減少兒童快餐消費的各項活動。


英國倫敦大學對4千位3至5歲的蘇格蘭地區兒童調查,結果發現,常吃鮮食和現煮食物的小朋友,智力高於速食為主的孩童。


「這是常識,我們吃的食物類型,會影響大腦發育。」研究人員之一、索菲博士指出,過去的研究多著重於特定分類的食物,如蛋白質、澱粉、蔬菜等,而很少分析綜合膳食對智商的影響。


除此之外,研究者也發現,大部份有餘力為小朋友準備3餐的家庭,多擁有較高社經地位,父母的積極行為影響了後代的智商;反之,那些忙於工作、貧窮的家庭,迫於現實多只能讓孩子吃速食裹腹。


「弱勢地區的學校更應該平衡孩子的飲食,讓他們能發展自己的認知潛力。」索菲博士強調,孩子飲食的不平等,將造就許多社會問題。


今年8月,澳洲阿德萊德大學的研究也得到類似結果,常吃速食的小孩平均智力低於正常飲食孩童2%;2010年,美國研究指出,3歲就開始常吃餅乾、披薩、薯條等食物的小孩,5年後智力低於同齡學童5%。


研究者推估,食物對智力的影響恐怕是不可逆的,若大腦發育已受阻,恢復正常飲食也無濟於事。


鄭醫師補充:


過去我在部落格曾多次引用相關研究探討速食對孩童健康的風險,在國外這是普遍且嚴重的問題,包含肥胖、過動以及過敏等等風險都會提高,上述研究報導則提醒我們,常吃速食對於孩童智力的確會有傷害,而且是不可逆的傷害,提醒家長們留意!


相關研究報導可以參閱研究原文摘要:


http://jech.bmj.com/content/early/2011/01/21/jech.2010.111955?q=w_jech_ahead_tab


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 doi:10.1136/jech.2010.111955


http://crsps.net/site/wp-content/downloads/Global%20Livestock/Inventoried%207.11/2-2003-4-50.pdf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法研究:基改作物導致腫瘤

中央社 – 2012年9月19日 下午11:43




(中央社倫敦19日綜合外電報導)法國今天公布研究指出,終生餵食孟山都公司基因改造穀物或暴露於孟山都最為暢銷除草劑Roundup的小鼠,被發現罹患腫瘤及多重器官損害。法國政府已要求衛生監管機構展開調查。


雖然此項研究主要研究員過去有批評基改產業的記錄,令其他專家態度謹慎,不貿然下定論;但這項發現將引發外界對基改作物安全的論戰。


目前無法取得孟山都(Monsanto)的立即回應,不過孟山都過去不斷表示旗下產品安全無虞,且沒有可信證據指出攝取基改作物,會對人類或動物健康帶來任何風險。


研究結果預料將在法國掀起軒然大波。法國強烈反對基因改造作物(GMO),使得種植這類作物遭禁。


法國研究團隊在研究結果刊載於「食品與化學毒物學」(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期刊及倫敦發表會前,罕見未讓記者先詢問外界對這份研究的看法。


法國康城大學(University of Caen)的塞拉里尼(Gilles-Eric Seralini)與同僚表示,餵食小鼠含NK603的飲食,或給牠們喝含除草劑Roundup的水,劑量控制在美國准許範圍內,這些小鼠比標準飲食組的小鼠早死。NK603是種對Roundup免疫的種子變體。


研究顯示,攝取基改食物的動物,出現乳腺瘤及肝、腎嚴重受損的情況。


研究人員指出,在攝取基改食物的小鼠中,有50%的雄鼠早逝,雌鼠則為70%;至於控制組,雄鼠早逝率僅30%,雌鼠20%。


不過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部分科學家對這項最新研究發出質疑。


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生化藥理學教授布比斯(Alan Boobis)表示:「部分結果的呈現方式,讓重要性難以評估。」


布比斯提到:「舉例來說,這份研究似乎沒有針對乳腺瘤做統計分析。」


布比斯並說:「沒有接受治療的動物,罹患乳腺瘤的機率很高。」


法國農業部長勒佛勒(Stephane Le Foll)、環保部長巴托(Delphine Batho)及衛生與社會事務部長圖雷(Marisol Touraine)發表共同聲明指出,已要求國家食品安全、環境及勞動局(ANSES)對研究結果啟動調查。(譯者:中央社蔡佳伶)1010919


鄭醫師補充:


基因改造食物,對歐美來說影響甚大,有些國家甚至立法強制必須跟大企業連鎖公司購買基因改造的種子來種植作物才能出售,儘管出售這些基因種子的公司一直宣稱基改作物對健康影響無虞,陸續發表研究發現其實不然,上述研究就是值得留意的研究結果。歐洲國家對基因改造食物的疑慮居高不下,儘管本地基改食物不像美國來的那麼普遍,但不要忘了進口農產品與加工品仍是接觸基改作物的重大漏洞。


上述研究來源: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78691512005637


Long term toxicity of a Roundup herbicide and a Roundup-tolerant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Gilles-Eric Séralini,Emilie Clair,Robin Mesnage, Steeve Gress, Nicolas Defarge,Manuela Malatesta,Didier Hennequin, Joël Spiroux de Vendômois


有興趣多了解基改食物對人們健康的影響,可以看看美味代價(原文為食品公司)這部電影,以下為電影簡介:


本片導演Robert Kenner帶領觀眾了解美國食物產業背後的高度機械化處理過程,並揭露各大食品公司如何只顧利益不顧消費者健康,和美國農民權益以及員工安全,更甚者將影響自然環境。

這些食物企業公司製造壯碩的雞、抗蟲的大豆,甚至是不會壞的番茄等等「完美」食物,而這些非有機的食材更全進了美國人的肚子裡,但每年還是有數萬人受大腸桿菌侵擾,而學童過胖以及成人的糖尿病問題也日趨嚴重。

本片中將訪問連鎖餐廳業者以及農場經營者,為觀眾帶來令人震驚的真相,到底未來的美國食品產業該何去何從?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氮肥過量 蔬菜硝酸鹽礙健康

中央社 – 2012年9月10日 上午11:52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0日電)1名茹素婦人某日突然「急性變性血紅素」昏厥送醫,主治醫師推測,問題出在她吃的蔬菜可能含有過量硝酸鹽,造成中毒反應。


診治婦人的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今天說,很多人認為香腸、火腿等硝製煙燻食物含有硝酸鹽,進了人體轉換為亞硝酸鹽,有致癌之虞,轉而擁抱蔬菜水果,卻不知道某些情況下,蔬菜也有大量的硝酸鹽。


江守山解釋,蔬菜生長期間吸收氮肥,不論是有機或化學氮肥,都要光合作用,將氮肥的硝酸鹽轉換為蛋白質,如果菜農為短期採收而大量施用氮肥,天未亮就採收,此時蔬菜雖然新鮮,卻少了日照,結果多餘的氮肥,可能令人體吃不消。


這位茹素婦人嚴重暈眩,全身無力,被送往醫院急診,檢查發現她的血紅素攜氧量驟降,在顯微鏡下呈微藍色,確診為急性變性血紅素症。江守山從她的素食習慣推敲,認為是短時間從蔬菜中攝入過量硝酸鹽所致。


2010年10月,主婦聯盟曾調查市售7種蔬菜的硝酸鹽含量,發現葉菜類比根莖類含有更多硝酸鹽,有的含量破表,超過2萬ppm,遠超過國際最嚴格的2000ppm。


「理論上,傍晚現採蔬菜,晚餐上桌,不但新鮮,硝酸鹽也最少」,江守山說,但除非自家種菜,根本不切實際,由於硝酸鹽不像農藥可以用水沖洗,因此更要用心選擇蔬菜。


他說,生長期短又搶收的蔬菜,餐盤吃剩的葉菜,消費者最好少買少吃。他也建議生產者改變採收時間,透過LED照光、冷藏減少熱損等方式,確保蔬菜到了消費者手裡,既保有鮮度,又沒有過量硝酸鹽。1010910


鄭醫師補充:


防毒及排毒,對目前汙染充斥的現代社會,絕對是保健的重要一環,多吃蔬果,往往是醫療在建議中不時被強調,但若是吃入的蔬果就是身體的負擔的話,恐怕會造成大家不少擔憂。


農作方式會決定作物的營養甚至是過量毒素的負擔,其中硝酸鹽就是令人防不剩防的汙染來源。不要認為有機農法的作物沒有硝酸鹽的負擔,根據一些消費者機構的調查,若使用有機肥料,硝酸鹽過量的狀況嚴重程度不亞於一般化學肥料。有興趣的人可連結參閱: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10920/33679718


建議大家不妨多了解真正合乎自然的耕作方法,例如秀明農法。以下我把相關資料提供給大家參考:


如果吃過秀明農法的作物,透過味覺神經的驗證,就會對自然農法產生了解的興趣及敬意。秀明農法是日本的宗教家岡田茂吉先生所提倡的耕作方法,目前在日本也有專職機構在推廣,在此我僅就岡田茂吉先生關於自然農法的文章摘錄部分內容供大家參考:


原來在開天闢地之始,造物主要造出人類時,為了製造出能生產足夠供養人類的食物之物,即為土壤,因此,只要播種的話,就會萌芽,並逐漸發育為莖、葉、花、實,最後可喜地迎接收穫的秋天。由此可見,生產稻米的土壤,真是很了不起的生產技術者,真該好好地加以優待不是嗎?當然,這也是自然力,這樣的研究,正應該是科學的課題才對吧!可是科學卻犯了非常大的錯誤:那就是比仰賴自然力更依賴人為的力量......


所以,隨著尊重土壤、愛護土壤、土壤本身的性能則能充分地被發揮。為此,更重要的是,不污染土壤,使它更清淨,藉此,土壤會湧現喜悅的感情而變得更活潑.....


目前,土壤的酸化問題日漸嚴重,最直接有關的就是化學肥料與農藥的污染,酸化問題導致作物無法在土壤中,藉由細菌的幫助而得到養分,所以美國心臟醫學會或其他機構,提醒大家飲食方面要注意蔬果食用種類會隔幾年即增加個兩項,原因就是現在農作物本身的營養含量越來越少的緣故。


所以,除了希望自然農法這種不傷害土地(避免酸化)的耕作方法能廣為推行之外,也祝大家能天天吃到合乎自然的農法的所摘種的農作物,幫助自己更健康。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好想抽菸 運動或可抑制菸癮


(路透紐約27日電)根據英國研究,想要減少吸菸量或戒菸的人,菸癮太過強烈時慢跑可能會有幫助。








研究人員綜合過去19份臨床實驗數據發現,做運動通常有助欲戒菸者降低對尼古丁的欲望,但是否真可提高戒菸成功率目前還不清楚,研究發現已刊登於「上癮」(Addiction)期刊。


研究主持人、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Exeter)運動與健康心理學教授泰勒(Adrian Taylor)說:「的確,運動似乎有暫時性效用,可以強烈建議這個方法。」


實驗中,吸菸人士受隨機指派做運動,最常見的是快走或騎自行車,另1組則從事如看影片或安靜坐著等「被動」活動。


總體看來,泰勒團隊發現運動後的人抽菸欲望比先前低。


泰勒說,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但運動可能有分散注意力作用,且可以改善心情,讓癮君子不這麼想藉著抽菸讓心情變好。


研究者參與者中沒人是戒菸計畫一員,或使用如口香糖或貼片等尼古丁替代產品,因為這些產品會抑制使用者菸癮,那麼運動對他們的效用就會打折扣。

 

鄭醫師補充:

之前我曾幫一位客戶做排毒程式,儘管他的動機是想戒菸,並非是排毒程式的目的,然而,事後證實他真的藉由排毒程式來幫助自己戒菸成功,關鍵是把每天最想抽菸或者容易抽菸的時段安排做為排毒程式的時程,而排毒程式的要素及是每天要運動,時間約兩到三週,對照上述的研究結論,的確有其效果,也撐過了戒菸時最想要抽菸的戒菸難過期,他本人表示靠這樣的方式成功戒菸兩次。

上述研究原文摘要可以參閱:

 


 



The acute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cigarette craving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ith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IPD).


Haasova M.,Warren F. C.,Ussher M.,Janse Van Rensburg K.,Faulkner G.,Cropley M.,Byron-Daniel J.,Everson-Hock E. S.,Oh H.,Taylor A. H.,


DOI: 10.1111/j.1360-0443.2012.04034.x


之前部落格也有相關的討論文章,有興趣的人可以對照參閱: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9249&next=28086&l=f&fid=39&sc=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洗手乳含三氯沙 傷肌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8月15日 上午12:11






不少抗菌洗手乳添加「三氯沙」(Triclosan)成分。美國近日有細胞、動物實驗顯示,三氯沙可能阻礙細胞收縮,使肌肉力量變弱,並對肌肉功能造成損害。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美國科學院學報」期刊。


三氯沙有抗菌功能,不少洗手乳、肌膚清潔用品、保養品都含有三氯沙成分。研究計畫主持人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分子生物科學系主任以撒‧佩沙表示,幾乎每個人家中都可發現三氯沙蹤影,在環境當中,三氯沙也是無所不在。研究證據顯示,這種化學成分很可能對人體、環境健康造成衝擊。


研究團隊進行一些動物實驗,評估三氯沙對肌肉功能的影響。結果發現,三氯沙可能損害肌肉細胞中的鈣離子通道,使細胞蛋白質之間訊息傳遞出問題,肌肉收縮功能就會受到干擾,甚至會造成骨骼肌、心肌衰竭。


研究團隊也發現,三氯沙會傷害動物身上的心臟肌、骨骼肌收縮。以老鼠為例,老鼠被麻醉後若接觸三氯沙,只需要二十分鐘,老鼠心臟功能馬上下降百分之二十五。研究作者表示,三氯沙所造成的傷害相當驚人,其效果就好像強效心臟抑制劑。另外,在六十分鐘內,老鼠肌肉力量也減少約百分之十八。


研究人員也拿魚類做實驗,結果顯示,魚類接觸三氯沙之後,游泳能力明顯變差,游泳速度也變慢許多。研究作者警告,三氯沙既然會傷害動物健康,也可能對人體造成不利影響。三氯沙對心臟衰竭患者可能作用更大,因此建議民眾最好少接觸這種化學物質,以免身體健康受到危害。


鄭醫師補充:


三氯沙是合法添加的抗菌劑。2010年十一月初由美國「天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發出的研究報告指出,在綿羊身上所做測試顯示,三氯沙會干擾「雌激素硫酸轉移酶」(estrogen sulfotransferase),這種酵素的作用是代謝雌激素、同時協助雌激素循環經過胎盤,到達正在發育中的胎兒。雌激素攸關胎兒腦細胞和基因發育,由於雌激素也有助含氧血液經動脈循環到胎兒體內,如果太少,血氧量和重要營養素供應就會不足,也可能讓胎兒無法正常發育。研究負責人佛羅里達大學藥學化學系主任詹姆斯教授說:「如果足夠量的三氯沙進入胎盤,影響這種酵素,我們懷疑這種物質對懷孕有害。」


在平時經常使用的清潔、潔牙甚至美容用途的清潔用品中,三氯沙是經常使用的抑菌添加物,例如牙膏、洗碗精、濕紙巾、洗手乳等等之外,廠商的標示除了Triclosan之外,其他常見的五種名稱分別是Aquasept,Gamophen,Irgasan,Sapoderm以及Ster-Zac等等名稱。三氯沙本身因為有香味及抑菌功能,因此在清潔用品中常被添加。


最近這則研究更提醒我們,三氯沙對於肌肉的收縮機制有明顯負面影響,主因是三氯沙可能損害肌肉細胞中的鈣離子通道,使細胞蛋白質之間訊息傳遞出問題,肌肉收縮功能就會受到干擾,甚至會造成骨骼肌、心肌衰竭。不管是細胞、動物或者魚類實驗都證實這樣的負面作用大大降低肌肉收縮功能,包含心肌。


提醒大家日常清潔用品最好避開任何含三氯沙的產品為宜!這項研究原文摘要可以參閱:


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2/08/08/1211314109.abstract


研究引用來源:


Triclosan impairs 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and Ca2+ dynamics in striated muscle


Gennady Cherednichenko,Rui Zhang,Roger A. Bannister,Valeriy Timofeyev,Ning Li,Erika B. Fritsch,Wei Feng,Genaro C. Barrientos,Nils H. Schebb,Bruce D. Hammock,Kurt G. Beam,Nipavan Chiamvimonvat, and Isaac N. Pessah


doi: 10.1073/pnas.1211314109 PNAS August 13, 201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越戰遺毒橙劑 美越首度合作清除

自由時報 – 2012年8月10日 上午4:35






用來掃除樹葉 含大量戴奧辛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軍在越戰期間為削弱越共叢林游擊戰的優勢,在越南噴灑含有大量「世紀之毒」戴奧辛(Dioxin)的落葉劑「橙劑」(Agent Orange),導致戰爭結束後,越南人民仍飽受各種癌症、基因變異等痛苦折磨。距離美國首度在越南使用橙劑半世紀後,美國九日終於開始與越南合作,清理當年留下的毒害,為美越關係進一步發展掃除障礙。


由於當時美軍將戴奧辛裝在橘黃色的桶裡,所以越南民眾普遍將這種毒素稱為「橙劑」。儘管戰爭早已結束,但滲入土壤與地下水的戴奧辛,迄今仍在毒害越南,這也是美越發展關係最棘手的問題,美國一直不願認真面對,仍強調戴奧辛與越南人出現的各種殘疾病症之間的關聯「並不確定」。


二○○七年,美國開始撥款協助越南進行環境復育、照顧受害者,迄今已撥付六千萬美元,如今美國更首度直接參與除毒作業。這項斥資四千三百萬美元的計畫,首先將清理越南中部港市峴港空軍基地附近面積約十九公頃的土地。


美越工作人員將運用科技,挖開受污染土壤和沉積毒物,然後將其加熱到足夠溫度(約攝氏三百三十五度),將戴奧辛分解成無害的氧、二氧化碳等化合物,預計四年內完成。


橙劑汙染 毒害三百萬越南人


據估計,美軍一九六二至七一年間,共使用約七千五百萬公升的橙劑及其他除草劑對付越共,前南越約四分之一國土遭殃,摧毀約兩百萬公頃森林,面積相當於美國麻州。河內當局指稱,約三百萬人暴露在橙劑毒害下,約一百萬人因此出現嚴重健康問題,包括至少十五萬名畸形兒。


位於越南中部的峴港、富吉,以及南部的富吉空軍基地,是越戰期間的三大「戴奧辛熱點」,美軍曾在這三地儲存、調製和裝載橙劑,因此也將成為除毒工程的重點。近年多項研究發現,這些地區土壤中的戴奧辛含量高出國際標準近四百倍。


面對美越關係因應中國崛起的新局,美國駐越南大使希爾九日主持峴港除毒開工典禮時說:「我們將收拾殘局」。下一步將是富吉。據估計,清理殘毒和照顧受害者的費用,可能高達四億五千萬美元(約一百三十四億多台幣)。不過,越南橙劑受害者向美方求償迄今並無結果,美國最高法院二○○九年拒絕受理本案。


鄭醫師補充:


環境殘留的橙劑可以藉由科技來慢慢清除,人體累積過量的橙劑殘留會怎麼樣?怎麼辦?以下我把相關資料整理給大家參考:


戴奧辛遠在1872年就被合成出來了,最毒的戴奧辛(TCDD),出名的原因是因為美軍在越戰時用的落葉劑(橙劑,又稱agent orange)含有TCDD,當時不僅毒害到不少越南當地居民及生態,同時不少美國的越戰服役人員也深受其害。從一個人的記憶力、思考、甚至到畸形兒及魚類的變形,在在都告訴我們污染的嚴重性,一般而言,文明地區的污染比較嚴重,而食物鏈的最末端(如:人類),會因為這是脂溶性的毒素,所以容易累積更高的濃度在體內。戴奧辛最麻煩的是會累積在人體及動物的脂肪組織中,而且一旦卡進去,就不太容易出來,一般的估計,人類的半衰期長達7.8年到132年,也就是在體內要排掉一半,至少得花8132年左右,尤其是這種東西在體內是會累積的,一次累積一點,久而久之,難保不會過量。所以不管官員或專家如何保證,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隔離與排除。


環境毒素對胎兒健康的影響,過去的研究一直放在母親身上,但是受孕期間父親的健康狀況,決定精子的品質,也是重要影響變數,過曾




"Veterans exposed to Agent Orange have higher rates of prostate cancer recurrence". Medical College of Georgia News. May 20, 2007. https://my.mcg.edu/portal/page/portal/News/archive/2007/Veterans%20exposed%20to%20Agent%20%20Orange%20have%20higher%20rates%20of%20prost.


在越戰期間,美軍大量的使用橙劑(戴奧辛結構的落葉劑),導致當地居民的體內亦遭污染而產生後遺症,其中包含生下畸形兒,相關的圖片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的圖片:


生物累積(Bioaccumulation)指的就是生物體內吸收的大於失去的有毒物質的影響,過去為人所熟知得就是重金屬的污染,舉例來說,甲基汞是脂溶性的,進入身體後,容易停留在脂肪組織及大腦,造成身體的不良影響,在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這本書中,作者馬克‧希曼醫師就非常強調毒素的累積對情緒及思考的影響。像是戴奧辛這種進入身體,幾乎是無法排除的脂溶性毒素,不只卡在身體的脂肪而已,其實身體還會利用脂肪作為能量利用的同時,把毒素帶到血液循環,不時造成對身體負面的影響。而懷孕的婦女透過胎盤的血液交換或者哺乳的媽媽透過母奶的哺餵,進入新生兒體內也是不可忽視的危害。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柴油引擎廢氣 世衛列致癌物

中央社 – 2012年6月13日 下午1:31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3日電)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今天決定,將柴油引擎廢氣視為致癌物質,會使人類增加肺癌風險。由於致癌物主要是硫化物,環保署已將汽柴油含硫量標準從嚴調整。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的癌症專家經過一週的開會討論,決定將柴油引擎廢氣的致癌等級,從原本的人類的「可能致癌物質」,提升到「致癌物質」。這是因為充足的證據顯示,柴油引擎廢氣會導致肺癌,而且和膀胱癌風險上升亦有「正相關」。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參考文獻指出,汽機車廢氣的致癌物主要是含硫微粒,柴油和汽油都會排出,防範之道是降低汽柴油中的含硫微粒到10ppm;另外戴上密合臉型的口罩,或多或少能夠減少吸入含硫物質。


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長謝燕儒表示,環保署在去年7月1日起,將柴油含硫量標準從嚴調整為10ppm,今年1月1日,汽油含硫量標準也跟進調為10ppm,減少空氣污染物質。


鄭醫師補充:


現在,汽車若是用柴油引擎,都會被宣稱是環保省油,車價也會相對提高,但柴油引擎的廢氣對健康而言卻是一項致癌物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研究中心的資料蒐集,確認柴油廢氣是一種含硫致癌物質,除了增加肺癌風險,也會讓膀胱癌風險增加,跟汽車廢氣一樣對健康潛藏類似的風險。對這篇警語有興趣的人可以連結原文報導:


http://press.iarc.fr/pr213_E.pdf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熱紙18%含雙酚A 恐使男性性別錯亂

作者: 林睿哲 | 卡優新聞網 – 2012年6月7日 上午7:33





  現在許多消費者所拿到的收據、明細表、號碼牌、電子發票,甚至是彩券,大都採用感熱紙。雖然使用方便,但經消基會檢測結果卻發現,在34件樣品中竟有6件檢出「雙酚A」的有毒物質,將造成人體環境荷爾蒙失調,恐讓男性性徵不明顯或性別錯亂。


  消基會於今(101)年4月從北部賣場或生活用品店購買傳真用感熱紙,並收集各類感熱紙樣品,像是信用卡消費存根、賣場售價明細、彩券、車票、銀行ATM收據,以及醫院與銀行號碼牌等34件樣品,其中驗出有6件含有雙酚A成分,不合格率達18%。


  雙酚A又稱酚甲烷,是已知的內分泌干擾素,屬於環境荷爾蒙的一種。環保署將雙酚A定義成第4類毒性化學物質,並於去(100)年1月公告CNS15447「感熱紙」國家標準中,規定顯色劑成分不得含有該成分。


  在6件不合格的樣品中,檢出雙酚A溶出量在10至50mg/L之間,包括2件在「家家買」及「小北百貨」購買的傳真用感熱紙、1件華南銀行的ATM明細表,以及土地銀行、彰化銀行、雙和醫院等3件號碼牌。


  消基會檢驗委員凌永健表示,雙酚A可經由口鼻、皮膚接觸入侵人體,將使得雌激素增加,造成環境荷爾蒙失衡,恐會影響男性生殖能力,或讓民眾胰島素代謝不正常,導致肥胖症的發生。


  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指出,不合格的6件樣品,都是消費者日常生活經常接觸的紙品,業者應儘速轉換為不含雙酚A的產品,以免危害民眾身體健康。而消費者也須避免過度接觸感熱紙,尤其是孕婦、小朋友更應遠離。若摸過感熱紙後,則要記得洗手,但切勿選用酒精類成分的乾洗手液過度清潔,反讓皮膚失去自然防禦機制,增加雙酚A進入人體的機會。


鄭醫師補充:


大概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環境賀爾蒙新聞報導,感熱紙是目前日常生活容易接觸到的用品,尤其是某些大型連鎖商店希望減少發票用紙張用量,改用感熱紙,其他常用來源像是彩券、信用卡收據、ATM收據或者是傳真機等等,背後潛在的危險性就是雙酚A,目前政府已經明令規定感熱紙不得含雙酚A,因此任何被檢出含雙酚A的感熱紙就必須限期更換。


關於雙酚A如何影響健康的進一步資料,有興趣可以連結參閱部落格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30235&prev=30864&next=30164&l=f&fid=1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紐西蘭婦猝逝 疑可口可樂成癮

法新社 – 2012年4月21日 上午12:35 




法新社威靈頓20日電) 媒體今天報導,病理學家和相關證人向陪審團表示,紐西蘭30歲婦女哈瑞斯(Natasha Harris)每天喝10公升可口可樂,這可能是她猝逝的原因之一。


費爾法克斯傳媒(Fairfax Media)報導,住在紐西蘭南部因威加吉(Invercargill)、育有8名子女的哈瑞斯2010年2月去世,證人告訴陪審團,哈瑞斯攝取大量含咖啡因飲料。


報導中說,病理學家(Dan Mornin)莫寧告訴陪審團,他認為哈瑞斯死於心律不整,以及體內鉀含量過低和咖啡因中毒。


報導中說,莫寧作證指出,她碳酸飲料飲用過量,而且營養不良,很可能是這些因素導致她的身體狀況不佳。


紐西蘭廣播電台(Radio New Zealand)報導,哈瑞斯的丈夫霍奇金森(Christopher Hodgkinson)說,哈瑞斯喝可口可樂成癮,她的婆婆則呼籲規定碳酸飲料必須印上健康警語。


霍奇金森說:「她(哈瑞斯)早上第一件事是喝放在床邊的可口可樂,晚上最後一件事也是喝可口可樂,她喝可口可樂喝上了癮。」(譯者:中央社陳政一)


鄭醫師補充:


最近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的研究證實,常喝含糖汽水,中風風險明顯提高,過去研究發現體重增加、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痛風與冠狀動脈疾病街與含糖汽水經常飲用有關。這項新研究分析43371位男性以及84085位女性在1980年到2008年期間的健康狀況,其中有2938位女性以及1416位男性罹患中風,研究人員認為糖的負擔導致血糖以及胰島素的增加,之後導致血糖耐受性變差,胰島素阻抗以及發炎等等狀況,這些生理反應促成動脈血管硬化以及血栓形成,這些都是中風的危險因子。分析發現女性健康危害性更勝於男性。


比較上,咖啡本身含 chlorogenic acids(綠原酸)、 lignans(木酚素) 以及鎂,這些抗氧化物質可以降低中風風險。跟那些常喝含糖汽水的人相比,喝低咖啡因飲料的人的中風風險降低10%。此外研究亦發現男性或者女性只要每天喝超過一份的汽水以上,發生高膽固醇以及高血壓發生率較高,活動量也比較低。這些喝含糖汽水的人攝取肉以及油脂的量也更多。男性及女性若是喝低卡汽水會有更高的機率罹患慢性病以及更高的BMI。研究人員建議大家最好找替代汽水的飲料,降低中風風險:


A. M. Bernstein, L. de Koning, A. J. Flint, K. M. Rexrode, W. C. Willett. Soda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stroke in men and women.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2; DOI: 10.3945/ajcn.111.03020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年 4月 14日

吸薄荷型香煙 腦血栓風險加倍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台灣尿道癌 禍首馬兜鈴

法新社 – 2012年4月10日 下午1:05






馬兜鈴酸是種強性的人類致癌物,天然存在馬兜鈴植物中。馬兜鈴植物在亞洲草藥治療中相當常見,可用於減肥、紓緩關節不適以及改善胃部疾病。


這起最新研究指出,馬兜鈴會和人體DNA交互作用,產生獨特的暴露生物指標。它也會在腫瘤抑制基因內部留下記號,顯示人體有攝取這種致癌物。


先前已有研究指出,在台灣有1/3的人口近年來有攝取馬兜鈴酸。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中的這項研究顯示,台灣人罹患尿道癌和腎臟癌的病例,比不常食用馬兜鈴的西方國家高出4倍。


研究主筆葛羅曼(Arthur Grollman)說:「這是罕見的腫瘤,而台灣有全世界最多的病例。」


這項研究以151名尿道癌病患為對象,當中有60%出現和馬兜鈴相關的特定基因突變情形。


葛羅曼表示:「天然不一定安全,長期服用也未必沒有風險。」(譯者:中央社蕭倩芸)


鄭醫師補充:


尿道癌在癌症病例中並不常見,但根據統計,本地罹患尿道癌及腎臟癌的病例高出西方四倍,是全世界最高的,研究人員提醒應該與經常服用的中藥方裡面的馬兜鈴有關,在中藥方中,常用於減肥、紓緩關節不適以及改善胃部疾病。有經驗的中醫應該可以避開馬兜鈴的使用來治療,相關研究文章請參閱:


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2/04/03/1119920109.full.pdf+html


研究來源:


 doi: 10.1073/pnas.1119920109 PNAS April 9, 201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雙酚A具心臟毒性 學者籲一併規範

作者: 劉安庭 | 台灣醒報 – 2012年3月16日 下午9:50






台灣醒報記者劉安庭台北報導】環境賀爾蒙雙酚A過去被認為影響內分泌與生殖,但學者最近發現雙酚A與塑化劑類似,對於心臟、肝臟、腎臟都具有毒性,混用還可能有相加、加乘的效果高雄醫大環境醫學研究中心教授李水龍表示,政府在訂定食品添加物相關規範時,不只是瘦肉精,應該將雙酚A等環境賀爾蒙一併考慮進去。


前年塑化劑風暴時,雙酚A等環境賀爾蒙也被提出來一併討論,很多民眾對生活中無所不在的雙酚A已有一定的認識。但是除了影響內分泌和生殖系統,可能造成男性不孕之外,李水龍和台師大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沈林琥所組成的研究團隊發現,雙酚A和塑化劑對心、肝、腎都具有毒性,並在今天公開這項研究。


研究團隊透過動物個體和人體細胞的實驗,比較了雙酚A和5種塑化劑對於基因與蛋白質的影響,從中發現到雙酚A和塑化劑具有類似的毒性,會影響心、肝、腎功能,增加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心肥大、肝壞死、腎衰竭種種風險。當具有類似毒性反應的物質混合使用下,還可能有加倍甚至相乘的反應。


李水龍表示,現代生活中,雙酚A幾乎無所不在。像是紙杯或罐頭的內壁塗料,ATM收據等感熱紙,奶瓶及其他塑膠製品。「就連我桌上的這杯咖啡內壁也有,蓋子則是有塑化劑,所以我都拿掉蓋子才喝。」李水龍提醒,民眾還是盡量用玻璃杯,才能減少環境賀爾蒙的影響。


李水龍也呼籲,政府因為瘦肉精問題在制定相關規範時,應該將雙酚A等環境賀爾蒙一併考慮,設法從源頭控管,避免混用情形,民眾才能安心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今年2月的國際學術期刊《基因》(GENE)。


鄭醫師補充:


1.雙酚A過去我曾不只一次在部落格討論,相關文章可以參閱: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6793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5809


2.想要知道自己體內雙酚A是否累積過量,目前有功能性醫學的相關檢測可以利用。


3.上述研究的引用出處:


http://dx.doi.org/10.1016/j.gene.2011.11.03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歐禁美牛 歐盟駐台代表:根據科學證據

作者: 王照坤 | 中央廣播電台 – 2012年3月14日 下午6:24






美國在台協會(AIT)一再強調,科學實驗已經證明,美國牛肉含有萊克多巴胺安全無虞,歐盟禁止美牛輸入並非基於科學證據。不過,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龐維德(Frederic Laplanche)14日反駁表示,歐盟同樣是根據可靠的科學證據,才拒絕進口含有瘦肉精的美國牛肉。


美國在台協會曾經表示,歐盟並不是根據科學證據,禁止含有瘦肉精的美國牛肉輸入。不過,歐盟駐台代表龐維德14日反駁指出,歐盟拒絕瘦肉精,當然是來自科學理由。


龐維德說:『(原音)2009年,我們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歐洲食品安全機構做了一個科學的評估,他們達到的結論是,我們擁有的資料,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以至於我們沒辦法用一個很可靠的基礎,來訂一個最高殘留量的標準,所以因為食品安全的關係,我們沒有辦法接受。』


龐維德進一步表示,歐盟也認為動物在生長的過程中,除非生病,否則根本就不應該餵食任何化學藥物,這是一個全面性的原則。龐維德說:『(原音)不只是針對Ractopamine(萊克多巴胺),是針對所有的Beta-Agonists(乙型受體素),還有其他的生長促進藥物,這是我們的原則,是我們的科學決定。』


龐維德強調,歐盟不願意介入台灣的美牛議題,也不會干涉台灣的決策過程,他只是表達歐盟對於美國牛肉的一些立場。


鄭醫師看法:


科學研究以及所謂的專家意見會不會有所謂的商業考量或者利益導向,上述報導提供給大家參考。不確定與未爆發的安全問題,到底要採用哪一種?請大家斟酌!我認為不管美牛進不進口,要不要吃,選擇權仍在自己。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反脂吃太多 易有攻擊性

作者: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3月15日 上午12:11






反式脂肪吃太多,不只傷害健康,連情緒、行為也可能出現變化!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研究發現,多吃反式脂肪的人,情緒比較易怒,行為也較有攻擊性。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副教授彼崔斯‧戈隆布為研究計畫主持人。共有近一千名男女參與研究,這是第一份研究證據發現反式脂肪與不良行為大有關連。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PLoS ONE)。


植物油經過「氫化」過程,就會產生反式脂肪酸。「氫化」過程可讓不飽和油脂在室溫定型,不至成為液狀。人造奶油、酥油與預製、調理食品都含有反式脂肪。


醫學證據證明,攝取反式脂肪,容易使血脂濃度上升,進而對心血管健康造成衝擊。另外,反式脂肪也會傷害新陳代謝功能、促使身體產生氧化反應、使發炎現象加劇,並讓胰島素出現抗阻性。


研究團隊以九百四十五位成人為研究對象,評估他們飲食與行為之間有何關聯性。研究結果顯示,食用越多反式脂肪的人,行為越容易出現攻擊性,情緒也較為急躁、易怒。


戈隆布表示,若這是常態現象,代表含反式脂肪食物可能不適合進入校園、監獄等場所,因為食用反式脂肪後,行為會變得更具攻擊性,而這會波及到其他人。


鄭醫師補充:


1.如何知道食物中是否含反式脂肪酸?留意是否有氫化**油字眼。反式脂肪酸安定,不易變質,但進入人體內難以分解,反而變成負擔。


2.上述研究的引用來源:


 Golomb BA, Evans MA, White HL, Dimsdale JE (2012) Trans Fat Consumption and Aggression. PLoS ONE 7(3): e32175. doi:10.1371/journal.pone.0032175


研究原文全文: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3217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