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心理預期左右止痛藥效果


路透 更新日期:2011/02/17 20:50







(路透倫敦16日電)科學家今天表示,民眾若不相信服用的止痛藥會奏效,就真的會降低或甚至抵銷藥效,而且這些人的腦部影像顯示他們如何讓藥效降低或抵銷。



英國和德國的研究人員利用腦部掃描,了解個人的感覺和過去經驗如何影響藥效,發現若病患事先就預期止痛藥無效,那麼能引發真正生物效應的強效止痛藥就會顯得無法發揮作用。



相反的,參與這項研究的22名健康自願者之中,對治療懷抱正面期待,會使鴉片類止痛藥引發的自然生理或生化效應加倍。



研究人員指出,以安慰劑效應和截然相反的反安慰劑效應為主題的這項研究顯示,可以追蹤觀察大腦某些區域的神經活動,作為客觀衡量某種藥物對個別病患作用效果的方法。



領導這項研究的英國牛津大學(OxfordUniversity)教授崔西(Irene Tracy)說:「腦造像(brain imaging )告訴我們,病患真的會透過預期機制,開啟或關閉大腦的部分區域。」中央社(翻譯)



大腦與心理,到底誰是主導者?如果一個人生病有好處,就算是接受治療,往往還是沒有療效,甚至有反效果,原因何在?


最近英國和德國的跨國研究發現:若是服用止痛藥的人不相信止痛藥有效,那麼就真的降低甚至完全抵銷藥效,相反的,若是接受治療者對治療抱持正面期待,那麼止痛藥發揮的效果會加倍,證據就是功能性的腦部影像學的觀察發現,病患真的會透過預期機制,開啟或者關閉大腦部分區域。


類似的研究,過去科學家也做過:研究人員告訴受試者,在研究過程中會吃某種興奮劑(其實是抑制劑),然後觀察他們吃完後的反應。結果,大部分的人的表現就像吃了興奮劑一般。相反地,告訴他們實驗過程要服用抑制劑(其實是興奮劑),結果發現大部分的人表現就像是服用安眠藥一般昏昏欲睡。


對照英國和德國最近的研究發現,結論一致:心理的預期會左右藥效,心理可以控制大腦的運作。這不禁讓我聯想到在做抗憂鬱劑的臨床測試時,服用安慰劑的憂鬱患者後來臨床追蹤,證實有改善的比例超過四成甚至接近五成。而抗憂鬱劑的改善不到七成,跟安慰劑治療有效的差數不到兩成,換句話說,抗憂鬱劑真正幫助的憂鬱症的患者兩成不到。所以有人開玩笑說:真正憂鬱起來,請醫師先開點安慰劑(但要告訴服用者這是很有效的特效藥),那麼一開始就有將近一半的機率會好起來,這都是預期心理影響大腦運作的結果。。


此外,很多長期依賴安眠藥物的人,也是類似狀況。安眠藥物服用固然短期可以幫助失眠的患者入睡,但一旦養成習慣,這種行為制約和依賴心理成形後,當事人的沒藥會失眠的預期心理就會深植心中,減藥及停藥相對來說,會變得極為困難。過去,我在門診也曾碰到這樣的患者:她慢慢把安眠藥物從一顆慢慢減到四分一顆,接下來就完全無法減量了,以學理來說,四分之一顆服下後,完全無法達到有效的藥物治療濃度,藥效也微乎其微,然而正視這種預期心理作祟,讓她卡在最後的劑量而無法減量。所以,精神科藥物要減藥或減量,除了專業的建議與監督外,當事人的意願也不可或缺。


在一片倡導大腦主導的生物精神醫學的主流聲浪中,我們很容易被說服大腦才是人的主宰。以常識來說,大腦破壞嚴重,或者嚴重缺損的人,我們想要當事人去控制當然很困難,但對於大腦無明顯缺損或者受傷,結構正常的一般人來說,臨床研究觀察的結果卻證實預期心理反而會去主導大腦運作,兩種結論完全相反。


大腦完全主導一個人嗎?您願意相信或者認為誰才是真正的主導者? 


spinner3.gi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鄭醫師的部落格 的頭像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