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心靈的話題 (15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向上帝借時間 癌嬤燃生命熱力

中央社 – 2012年4月22日 下午1:46





志工系列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市22日電)嘉義基督教醫院志工吳林梅香,20年來4度罹癌,她不但沒被病魔打倒,反而向上帝「借」時間,與失能老人、癌症患者分享自己的故事,激勵他們的生命力。


今年70歲的吳林梅香,原本是嘉基醫院泡奶室人員,20年前發現罹患乳癌第3期,4年後又在淋巴發現癌細胞;3年前及去年底,發現癌細胞已轉移到骨髓等處。


吳林梅香說,20年前剛得知罹癌時,她與絕大多數病友反應一樣,心裡想「不會吧!怎麼會是我?」,甚至一度瀕臨崩潰,與女兒一起抱頭痛哭。


但身為虔誠基督徒的她,痛哭之後,馬上就冷靜下來,由於在醫院服務,看過許多生老病死,吳林梅香全然接受自己的病況,並接受醫師安排與治療,同時不斷向上帝禱告,希望向上帝「借」時間,讓自己再活久一點,「禱告時,我向上帝默許,不管結果如何,餘生一定要盡力幫助他人。」


由於信仰虔誠,吳林梅香以正面、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病苦,經過治療後竟很快又能重回工作崗位,讓她十分感恩。9年前,吳林梅香從嘉基醫院泡奶室退休,開始擔任志工,實現與上帝的約定。她以行動不便、失能老人做為服務對象,希望用「多出來」的生命陪伴更多的老人。


儘管癌細胞已侵襲淋巴、骨髓等,但吳林梅香還是不改樂觀態度,也讓她愈活愈有信心。她說,世界上沒有不可能的事,20年前被宣告罹患乳癌第3期,如今依然活得好好的,顯示只要心存正念,就能照亮他人。


雖然持續與癌細胞奮力抗戰中,但吳林梅香每天仍準時到日安中心報到,起初日安中心的老人們只以為她是退而不休,在得知她的情況後,無不對她豎起大拇指。吳林梅香以自己的病苦經驗,要老人們好好「使用」自己的身體。她的故事感染了日安中心老人,讓不少失能老人、罹癌患者為之振作,情緒也變得更穩定。


她說,也許有一天,她也會成為被服務的老人,但她現在都將每一天當成「多出來」的,盡力去服務、分享,「我想,這就是送給自己生命最棒的禮物吧!」1010422


鄭醫師補充:


經常想到死亡,過去一直被認為會讓人變得消極負面,但最近發表於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人格及社會心理學回顧)期刊的研究發現並非如此,經常想到死亡反而是件好事,除了有益生理健康之外,還可以幫我們 重新規劃目標與價值,即使不想到死亡,只是經過墓地,也能促使我們正向改變以及讓我們更能去幫助他人。研究論文可以參閱:


K. E. Vail, J. Juhl, J. Arndt, M. Vess, C. Routledge, B. T. Rutjens. When Death is Good for Life: Considering the Positive Trajectories of Terror Managemen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12; DOI: 10.1177/1088868312440046


上述新聞的報導就是很棒的例子。如同賈伯斯在一場演講中分享的心得:


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


(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


在過去 33 年裡,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


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麼?」.....


每當我連續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


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改變了。 提醒自己快死了,


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


提醒自己快死了,


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懼失去的陷阱裡最好的方法.....


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


最重要的,擁有追隨自己內心與直覺的勇氣,


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衷心祝福大家找到自己生存的目的與動力,積極樂觀的活在每一個當下!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病患稱靈魂出竅 醫:藥物引起幻覺

作者: 鄭光宏╱嘉義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3月29日





中國時報【鄭光宏╱嘉義報導】


卅六歲劉金平突發急性心肌梗塞,經醫院搶救進行十小時心臟手術後,鬼門關前撿回一命;劉男說,院方急救時,曾靈魂出竅廿餘秒,看著自己躺在手術台上,全身插滿管子,穿著尿布,「回想當時畫面,還滿好笑的!」奇特經驗其實讓他有說不出的詭異之感。


未婚的劉金平,三月二日在家突感到胸悶、手與背部劇痛,經救護車送榮總嘉義分院,院方心電圖檢查發現為致死率高達九成的急性心肌梗塞,前後電擊廿餘次,並施予葉克膜穩定生命跡象後,當晚六時推入手術房,進行十小時的心臟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幸運撿回一命。


劉金平昨出面感謝醫療團隊,並分享瀕死經驗,急救過程他完全沒醒過來,但「看見」自己好像漂浮在空中,全身插滿管子躺在手術台,醫療人員忙進忙出,「醫師施予電擊時,也有感覺身體抖動」,前後約廿餘秒。


神奇的是,他理應在急救過程中沒有意識,卻對誰送他到醫院、誰陪他進手術房、誰來看過他都瞭若指掌,妹妹事後問他這些過程,也被他的答案嚇了一跳。


劫後餘生的他頓悟,決心改掉日夜顛倒的作息與抽菸的壞習慣,「因為活著比任何事都重要」。


台中榮總嘉義分院外科部主任蔡鴻文表示,劉男當時為急性心肌梗塞,照理來說,心臟缺血又缺氧,「應該沒有意識」,無法解釋劉所說的靈魂出竅。


倒是大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蔡宗晃指出,靈魂出竅可能是一種「解離」的狀況,就像是民眾第一次到的地方,可能也會有似曾相識的錯覺一樣;另位身心科醫師徐鴻傑則推判,可能是醫療過程中使用藥物所引起的幻覺。


急性心肌梗塞致死率高達九成,劉男竟能擺脫死神的召喚,醫療團隊也替他開心;心導管室主任林俊呈表示,如民眾在家發現心肌梗塞,旁人最好能持續協助心肺復甦術(CPR)到救護車來,這樣才能提高救治率。


鄭醫師補充:


上面的報導最有趣的部分在於所有的專業解釋無法釐清為何這位患者他理應在急救過程中沒有意識,卻對誰送他到醫院、誰陪他進手術房、誰來看過他都瞭若指掌,妹妹事後問他這些過程,也被他的答案嚇了一跳。心臟科醫師只能老實就自己的專業認為無法解釋,精神科只能拿一些描述精神狀態的討論名詞或者診斷來貼標籤。對於這類狀態,醫師所受的專業訓練並無法涵蓋,所以我們看到就是以已知來解釋未知,殆已!


我曾聽過一位球友描述他的好友類似的經驗,他的好友是一位重型機車愛好者,幾年前有一次發生嚴重的意外,巨大的衝擊力倒導致他當場昏迷,當他醒過來的第一刻,不是在醫院,而是在路邊,他看到他倒臥的的身體及機車在路旁,類似我們一般人認知的靈魂出竅。


之前還在區域教學醫院服務的時候,有一位女孩子來看診,她主述有一次和朋友到郊外去野餐,到了一半,她突然被自己嚇到了,因為她看到自己和朋友迎面走過來,這種經驗讓她感到非常害怕。所以來門診想了解這是怎麼一回事。


到底什麼是身、心、靈?提醒大家如果我們的認知基礎只是企圖以身體來看全部,結果就會像瞎子摸象一般無法完整解釋。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她夢遊10公里 醒後驚呼:機車咧…

作者: 洪祥和、吳政峰╱綜合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3月7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洪祥和、吳政峰╱綜合報導】


林姓婦人常夢遊,昨天凌晨再度發作,從花蓮市住處走了逾十公里的路,到吉安鄉農會附近,才被吉安派出所巡邏員警撞見叫醒,並護送回家。不過,她回家後卻說她的機車不見了,可能夢遊騎出去,不知丟到哪兒了?


吉安所員警林聰明與張家逞昨天凌晨四點多巡邏經過吉安路二段吉安農會附近,看到四十歲林婦遊走在路上,好奇一探究竟,發現她打赤腳,身著衣物非常單薄,沾黏泥土、雜草等異物,全身髒兮兮,員警叫她,她才醒過來驚訝反問,「我怎麼在這裡?」


經員警安撫情緒後,林婦道出長期罹患夢遊症,與二子同住花蓮市主農里公寓,常常睡到半夜毫無意識下出門亂走,不管怎麼走,都會回家,隔天醒來,才從家裡地板出現泥巴等跡證,以及家人告知,得知自己夢遊了。林婦居住的大廈管理員也說,已多次看到她夢遊,叫她都叫不醒。


員警用巡邏車護送林婦回家,不料,林婦才剛向員警道謝完,準備上樓前,又有驚人發現,她的機車入睡前還停在公寓大樓前,卻不翼而飛,研判可能剛剛夢遊騎出去,不知去向?


員警大吃一驚,她三更半夜夢遊騎車逛大街,還騎了十多公里,從路徑研判,會經過大馬路、十字路口、鄉道、橋梁、羊腸小徑及灌溉溝渠,均能安然度過各種障礙與險境,「實在厲害!」


署立基隆醫院精神科醫師陳文廣覺得不可思議,認為這種機率在醫學上幾乎不可能。陳文廣表示,夢遊是指在睡眠的無意識狀態,起床離開床舖後所做的行為。一般民眾,或精神障礙患者,都可能發生夢遊。醫學文獻雖未記載夢遊者走最遠紀錄,但一般都不遠,且不脫離其生活起居空間。


他分析,人類步行十公里,至少要花三至四小時,而在這麼長的過程之中,很難不被外界突發狀況打斷。可能的解釋是,這位民眾不屬於夢遊狀態,而是患了多重人格的「解離症」,或曾服用不明藥物而導致其行為異常。


鄭醫師補充:


1.醫學對潛意識無法證實,當然也無法解釋,目前醫學無法解釋或者證實的事,並不代表不存在。以上報導提醒我們不管是解離現象或者是夢遊甚至是服藥引發,意識都被其他沒有被覺察的意識接管,簡單說法是潛意識,潛意識在意識關閉或者休息時,仍可以接管意識平時負責的功能,這是林姓女士能夠在夢遊狀態下能夠走十公里,待回神(意識再度接管)後都沒有「意識到」在意識關閉時中間發生什麼事。


2.如果潛意識能夠在意識關閉時取代,代表潛意識能夠影響一個人但當事人無法察覺,所以潛意識即便是在清醒時也仍然在影響當事人,只是她自己不知道。


3.潛意識累積越多負面訊息,當事人就會越不穩定,當然跟身體狀況也有關係,身體狀況穩定,潛意識的影響就會少很多。在心理學上形容意識只是冰山的一角,潛意識的影響是在海平面下龐大的未知(意識無法覺察)。潛意識影響一個人的程度無法想像,有人用電腦概念來比喻,如果意識能夠覺察的使用15單位,那麼潛意識使用的單位是成千成百。


4.想要處理潛意識的負面影響,其實存在高效率的處理方式。前提是當事人有真正改善的意願,否則在處理過程中,潛意識也會出來搗亂,如何讓當事人改善的能量能夠穩定,自我觀感是關鍵。即便未深入處理潛意識,我們還是能夠透過意識層面來做一些奠基的工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一聲我愛妳 亡妻活過來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英國一名因嚴重心臟病發被宣告死亡的婦女,竟在老公於病榻旁深情低喃「我愛妳」後,奇蹟般地起死回生,令原本哀痛的家屬與醫護人員既驚又喜。


英國每日郵報25日報導,已經當阿嬤的49歲婦女蘿娜.貝利,日前心臟病發,醫療人員足足搶救了3小時,後來醫生宣告,目前靠腎上腺素、電擊與CPR等人工方式維持生命的蘿娜,其實「技術上已經死亡」,家屬聞訊哀痛至極,聚集在病榻旁向她告別。


45分鐘後,蘿娜的老公約翰在1子3女陪伴下,對著病床上的愛妻喃喃低語「我愛妳」,卻竟發現蘿娜的氣色逐漸好轉。當時也在病房內的一名護士向家屬表示,這只是長時間急救的正常副作用;但當蘿娜的眼皮開始跳動,而且明顯捏握長女黎安的手後,該護士依然堅稱,這種「非自主運動」屬於正常現象。


但這回家屬不肯買帳,要求護士找醫生過來,結果醫生發現蘿娜仍有脈搏,於是趕緊將她送入加護病房。2週後,來自蘇格蘭東勞辛普勒斯頓潘斯的蘿娜,甚至恢復到能在病床上坐起來跟人擊掌,並和家人溝通。


蘿娜的長女黎安表示,她曾詢問該護士,母親捏她的手又張開眼睛是否正常,結果對方居然說正常。黎安說,他們一家人感情融洽,絕不輕言放棄,因此在病榻旁一直呼喚母親要堅強,「我一直跟她說:『回來吧!媽,回來吧!』當我爸說:『蘿娜回來吧!我愛妳!』然後她就回來了。」


蘿娜是在當地時間本月10日午後4時30分於自家心臟病發,當日晚間8時45分送抵醫院,期間醫療人員一直忙著搶救,結果到院後就被醫生宣告死亡。黎安說,醫生表示她母親技術上已經死亡,但得等到她停止呼吸才能宣告她在醫學上已經死亡。


儘管蘿娜奇蹟般地起死回生,但醫護人員對她的存活率並不樂觀,因為蘿娜腎臟衰竭並陷入重度昏迷;但蘿娜的病情持續好轉,上週已離開加護病房,MRI掃描也沒有發現腦部有明顯損傷。


鄭醫師補充:


1.愛,真的能起死回生,上述的報導就是最好的例證,從社會新聞我們也常看到某些人因為卻乏愛或者對愛失望而尋短的案例,愛真的是人生的重大課題。什麼是最大的愛?日前剛過世的惠妮休士頓的成名曲Greatest love of all裡面提到的:


Because the greatest love of all is happening to me
只因為我得到了最偉大的愛
I've found the greatest love of all inside of me
我找到了心中至高無上的愛
The greatest love of all is easy to achieve
至高無上的愛很容易做到
Learning to love yourself
學著愛你自己
It is the greatest love of all
那就是最偉大的愛


2.這位藝人唱紅了這首歌,但在內心底層卻仍充滿不安,讓我們參閱日前的媒體報導內容,這是凱文科斯納在巨星告別式的感性分享:



凱文科斯納回憶:「我們也可以考慮其他歌手,有這種建議。譬如說某位白人歌手。沒有人明說,但提出這種問題不能說不對。」


他說:「我告訴大家,我知道惠妮是黑人。但是唯一的問題在於,我認為她就是我們要找的完美角色。」


「當製作團隊知道惠妮將展開巡迴無法配合電影開拍時程,大家似乎都鬆了一口氣。但我說,我們應該延遲開拍,等個1年,又讓大家焦慮了起來。」


他說:「試鏡那天,當惠妮完成妝髮後,我到化妝室去找她。惠妮非常驚慌。這位全球超級流行音樂天后顯然不確定自己夠不夠好。」


凱文科斯納說:「她覺得自己看起來不夠好。大概有1000件事讓她覺得不對勁。我握著她的手告訴她,她看起來美呆了。我告訴她,我會在每個過程中陪著她。」


第1次試鏡時,惠妮休斯頓甚至在說了幾句台詞後放棄回到休息室,恢復鎮定後才又再度重回鏡頭前。


他說:「半小時後,惠妮重新試鏡,她迷倒整個劇組。」


他說:「我所知道的惠妮是儘管享譽國際,她還是會想『我夠好嗎?我夠漂亮嗎?他們會喜歡我嗎?』這種包袱成就她的美好,也是讓她踉蹌以終的部份原因。」


3.在「90%的病自己會好2」一書中提到愛自己的實踐方式:


如何與壓力相處,關鍵詞就是「不」(NO)、「想要」(WANT)及「勉強及格」(SOSO)的生活態度。


遇到討厭的是知道說「NO」:基本上討厭的事情都不要去做,更重要的是在事前就要開口說不。遇到討厭的事情還不懂拒絕,心不甘情不願地去做,對你的身心一點好處都沒有,只會徒增壓力。


沒有人想被討厭,每個人都希望給別人留下好印象。可是面對別人什麼要求都說好,這種人就算耐著性子小心配合別人,最後也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讓自己的壓力越來越沈重。作爛好人勉強自己始終和顏悅色,只會耗盡自己的肝腎自癒力,這代價可是相當昂貴的。


作你「想要」、而非「必須」做的事


自己的時間要用在自己身上,自己的人生要為自己而活,試著像這樣轉變想法,你的心情不就變得輕鬆許多嗎?想要獲得就必須付出代價,這是理所當然的。如果獲得的比較多,那就乾脆一點、捨棄一些又有何不可?(有捨才有得,重點是不要失去自己)


第三項是勉強及格,意思是差不多的意思。也就是說,生活方式過於嚴格、一絲不苟,只會傷害到自己。即使知道沒有錯,但落實在生活中卻非常困難。突然改變生活方式,是很困難的。雖然心理知道該怎麼作,可是真要行動時,卻會開始妥協,不自覺地開始在意他人的眼光……很多人都是這樣。這時候只要捫心自問究竟什麼才是自己重要的東西就沒問題了。


先改變想法,才能改變壓力生活!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豪小子的父母 才真不簡單!

作者: 王道維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2月15日 上午10:33






中國時報【王道維】


這幾天的體育版新聞無不圍繞著華人之光林書豪,他在世界籃球殿堂NBA的傑出表現。身為台灣人,能夠看到子弟在海外有這樣的成就當然會讓我們覺得與有榮焉。但是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背後的意義並不是那樣簡單的。


在進入紐約尼克隊之前,林書豪曾被所有的NBA球隊都拒絕簽約,連坐板凳球員都在去年連續被兩支球隊踢走。更別提當初因為沒有一個NCAA的學校願意提供他獎學金就讀,以至於他不得不選擇進入那個並非以運動著名的長春藤名校,哈佛大學。在得到當前的榮耀之前,他所曾經過的這些彎曲挫折,卻正是我們一般台灣學生或父母所避之惟恐不及的。這樣的林書豪,似乎才是我們在「與有榮焉」時所應深思的一面。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是林書豪的父母,當時難道不會覺得讓這樣會念書的孩子去打球太可惜了嗎?那不是只有「不會讀書的孩子」才作的事嗎?不能進入籃球傳統名校不就表示一種挫敗嗎?後來能在哈佛大學經濟系畢業,不就表示他應該走進華爾街才對嗎?若早知道要去NBA打球,那些高額的學費豈不就白白浪費了?又為何非要去挑戰那幾乎沒有亞洲人可以生存的地方,經歷這麼多失敗、冷落、與屈辱?如果走一般人的路,作爸媽可能還可以用關係拉你一把呢!


這些話聽起來都很熟悉?只是並非發生在林書豪身上,而是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孩子身上,反應出許多台灣中產階級父母對子女生涯規劃的一種「強迫性焦慮」。嘴巴上說是為了子女好,但更多時候是因為我們「自己害怕」未來的「不確定」:所以我們很少在乎孩子的興趣,只想培養他們才藝;我們不鼓勵他們尋求人生的夢想,只想讓他們走在一條我們放心的道路:與別人一樣拼明星學校、選熱門科系與作別人羨慕的職業。這樣的想法雖是出自於父母親的「善意」,但卻根深蒂固於我們社會,成為台灣教育改革始終無法成功的根本原因。事實上,這也是正是林書豪的家庭教育(而非學校教育)與我們最大的不同之處。


在去年十月份,林書豪與其母親吳信信接受台灣好消息電視台的專訪,讓我們有機會更了解是甚麼樣的家庭教育幫助了林書豪經歷這一段尋求夢想、忍受挫折、然後逐夢踏實的過程。因為信仰的關係,林書豪的父母在孩子打籃球的這件事上學會放手,讓他追尋上帝在自己身上的特殊計畫。他們明智地注重品格培養而非最後的成果,使得林書豪不會在輸贏的壓力下患得患失,反而更能謙遜感恩地享受籃球的樂趣,發揮出更大的潛能。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並未有這樣的信仰思維,但我們還是可以從林書豪與其家庭的例子,學習到如何幫助孩子及早尋得自己生命的價值,引導合適的道路,接納他們的跌倒與失敗,並繼續鼓勵他們完成自己的夢想。這可能會是一條與他人不一樣的路,無法馬上有清楚的結果可以期待,但我們卻可以與孩子一起經歷生命中真實的歡笑與淚水。


(作者為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鄭醫師補充:


真是一篇好文章,值得為人父母借鏡與深思,其中關鍵是父母對於小孩的天賦、興趣甚至是個性,都最好有深切的了解以及尊重,讓小孩對自己的人生有足夠的自主選擇權,遇到困難也不容易放棄,當然信仰也是當事人的堅實後盾,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對照參閱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4909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1983&prev=12642&next=11944&l=f&fid=2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人生第1憾事:沒勇氣去追夢

中央社 – 2012年2月3日 下午2:22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2日專電)你的人生有讓你遺憾的事嗎?1位照顧垂死病患多年的澳洲護士整理他們臨終對生命的回顧,發現即將往生者的遺憾重覆性高,第1憾事莫過於後悔自己未勇於追求夢想。


魏爾(Bronnie Ware)專門在安寧病房照顧不久於人世的病患,她將自己對病患的觀察與心得記錄在部落格,受到矚目,並集結出書,名為「垂死者的5大人生憾事」。


魏爾說,許多病人被問到一生最遺憾的事,很多答案都很雷同,其中最多的憾事是後悔沒有勇氣忠於自己去追夢,而活在別人的期望裡,許多人甚至連一半的夢想都沒有達成就離開人世。


對健康問題,很少人了解它的重要性,直到自己病了才明白。


第2大遺憾是後悔自己花太多的時間工作,幾乎所有的男病患都有同樣的遺憾,後悔自己為了工作錯過小孩成長,沒有陪伴另一半。


第3個最普遍的遺憾,是後悔自己沒有勇氣表達內心的情感。


魏爾發現,很多人為了和別人和平相處抑制自己的感情,無法成為真正的自己,內心長期痛苦使他們罹患慢性疾病。


第4個最常被提到的遺憾,則是後悔自己沒有和老朋友保持連絡。很多人在病逝前懷念起自己的老友,卻因為沒有常保持連絡而無法再見面,悔恨沒有把握機會和他們相處。


排名第5的人生憾事,是後悔自己沒有快樂些。魏爾說,這個答案的普遍性令她感到驚訝,許多人直到將踏上人生最後一程,才明白自己一生陷在習慣的模式裡,擔心改變而欺騙自己與他人,佯裝快樂,悔不當初。1010202


 


鄭醫師補充:


1.實不相瞞,這五大憾事,是我在診間經常和看診的人討論的話題,如何認識自己、忠於自己的感覺以及表達自己、撥時間陪家人讓一家和樂以及善待自己,讓自己快樂,其實都是心理檢康的重要關鍵!


2.讓我們參考印度成道大師奧修對人生遺憾的看法:


人在臨死前,這一生從出生開始所有的一切都像電影一樣快速閃現出來。在這一章結束之前,他回憶起所有的經歷、未實現的欲望、失望、挫折、痛苦、快樂——每一樣東西。


大部分人死的時候很執著、很痛苦。他們不想死,但可悲的是他們只有到死的時候才會認識到這個事實:他們還沒有真正活過。以往的生活就象是一個夢,但死亡已經來敲門了,沒有時間去彌補了,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3.有時間還可以看看這部電影,一路玩到掛(The Bucket Lis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0%E8%B7%AF%E7%8E%A9%E5%88%B0%E6%8E%9B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植物人有知覺 腦波透露心聲

法新社 – 2011年11月10日 下午10:31






法新社巴黎10日電) 「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期刊今天指出,腦電波儀(EEG)幫助醫師發現,數名被診斷為永久植物人狀態的病患,事實上仍有知覺。


研究作者表示,這項技術能發展成輕便且便宜的診斷方法,有助醫師更精確診斷這些動彈不得但仍有意識的病患,進而建立聯繫。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Ontario)的歐文(Andrian Owen)與克魯斯(DamianCruse)領導這項試驗,對象是16名腦損傷的植物人病患與作為對照組的12名健康民眾。


腦電波儀為在病患頭皮上放置感應器,記錄腦細胞活動所產生的電子訊號。


研究報告指出,當被問及想像右手與腳趾的運動時,16名病患中有3人確實且持續顯示明顯的腦波。


當病患被要求執行這些動作時,雖然身體無法動作,但他們頭皮頂端傳出的電子訊號與對照組吻合。


研究人員表示:「儘管經過嚴格的臨床評估,許多處於植物人狀態的病患仍受到誤診。」


研究人員說:「我們研發的腦波方法要價不高、輕便、取得管道廣泛且客觀,能適用所有植物人病患,進而根本上改變他們的床邊評估。」(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植物人到底有沒有知覺?答案是沒有人知道,我們只能說對外界的刺激好像都沒有反應,但實際上植物人是否仍有知覺?能否溝通?其實並不清楚,最近發表於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期刊指出:


腦電波儀(EEG)幫助醫師發現,數名被診斷為永久植物人狀態的病患,事實上仍有知覺。


透過詢問問題觀看植物人的腦波反應,有些人仍會呈現和正常人的腦波一樣的反應,這樣的研究結果提醒我們,植物人並不如如我們一般想像那般的無知覺,其腦波反應仍存在。因此研究人員提醒許多被診斷為植物人可能是誤診,對這項研究有興趣深究的人可以連結參閱: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1)61224-5/fulltext


文章引用出處:The Lancet, Early Online Publication, 10 November 2011

doi:10.1016/S0140-6736(11)61224-5

大約在十年前,我接觸到一種有趣的助人技巧,名為援助法,其中也包含一種無意識者援助法,我建議陷入無意識患者的家屬學習應用來幫助重度昏迷患者,有些患者在醫師無法解釋的短期間恢復意識,因此對於陷入昏迷的患者而言這是值得一試的方法,以下我僅摘錄一位藥師投稿在中華日報的文章的部分內容給大家參考:



「美國人道主義者L  .羅恩  賀伯特先生曾寫下一種援助法,可以協助一個人從無意識中甦醒,你不妨試一試這個援-助-法,看看它能夠發揮多大的效果。」


 在此簡單介紹這個援助法,它的名稱是「無意識者援助法」,其執行步驟如下:

 一、握著此人的手並告訴他:「我將要幫助你復原」。

 二、下這個指令「感覺那個─物體」,輕輕移動此人的手去觸摸物體,例如床單、枕頭、床等等,讓他感覺一下子。不必等他的回應,但確定要給他時間去感覺那個物體(不要誤信「無意識」的人無法思考或察覺)一個靈魂個體不論身體機能是否在活動,很少會沒有意識的。

 三、給他示意。

 四、給他下一個指令,然後移動他的手去觸摸一個物體。例如「感覺那張床單」。(提供援助法的人把無意識者的手放在床單上)(在此停頓一下)「謝謝。」「感覺那個枕頭。」(提供援助法的人把無意識者的手放到枕頭上)(在此停頓一下)「謝謝。」依此類推。

 五、繼續下指令,然後將他的手移到下一個物體上,並給予他示意。

 六、當此人恢復意識後,就告訴他:「援-助-法結束」來作結束。

 

對這個方法有興趣了解及鑽研的人可以和我討論,也可以參閱「疾病與受傷之援助法」這本書。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之前還在住院醫師訓練的時候,就有資深的醫師和我討論過安慰劑療法的功效:當你遇到那些喜歡逛醫院的患者(尤其是一些年長患者),他們吃過的藥及看過的醫師已經看多了,缺乏的只是信心,因此對這類患者不必開太強的藥物,只要在開藥時,強調所開的藥,之前類似狀的患者,服用治療的效果都很好,而在臨床上的觀察,詢問患者服用的反應,的確有部分患者會反應的確有明顯的改善,為什麼藥效較輕,療效反而越好?信心對治療的確有幫助嗎?讓我們參考相關的研究:




大腦的前額葉存在自我回饋加強迴路(self-reinforcing feedback loop),也就是當事人在疼痛時,回想起過去服用止痛藥產生的止痛效果的作用:


 Craggs JG, Price DD, Verne GN, Perlstein WM, Robinson MM (2007). "Functional brain interactions that serve cognitive-affective processing during pain and placebo analgesia". Neuroimage 38 (4): 720–9. doi:10.1016/j.neuroimage.2007.07.057. PMC 2100389. PMID 17904390. http://www.pubmedcentral.nih.gov/articlerender.fcgi?tool=pmcentrez&artid=2100389.


在大腦的伏隔核( nucleus accumbens)與大腦的自我獎賞功能有關,在安慰劑效果上也扮演重要的角色,根據研究顯示,多巴胺(主管愉悅)及止痛的mu-opioid受體都有活化的現象,也就是一旦安慰劑效果啟動,大腦就會啟動大腦自我獎賞的愉悅及止痛效果:


 Scott DJ, Stohler CS, Egnatuk CM, Wang H, Koeppe RA, Zubieta JK (2008). "Placebo and nocebo effects are defined by opposite opioid and dopaminergic responses". Arch Gen Psychiatry 65 (2): 220–31. doi:10.1001/archgenpsychiatry.2007.34. PMID 18250260.


在精神科用藥上比較有關的研究就是抗憂鬱劑的研究,在2002年Andrew F. Leuchter以定量腦電圖技術研究安慰劑效應,其研究發現出現安慰劑效應的憂鬱症病人,大腦血液的流動會出現變化,而對抗憂鬱藥有反應的病人,亦有同樣的腦部功能變化: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1772700?dopt=Abstract

其他研究發現用安慰劑自殺率是30%, 而用抗憂鬱劑是40%: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0768687?dopt=Abstract&holding=f1000


以上關於安慰劑與抗憂鬱的療效研究,容易讓人質疑抗憂鬱劑本身的療效及副作用(自殺風險)對憂鬱症患者治療的療效。



根據最新外電報導,1項德國小型研究,單靠暗示性療法不但可以紓緩胸痛症狀,還能直接影響心臟動脈舒張。在30名接受胸痛診療的病患中,研究人員發現,若患者被告知正在接受止痛治療,回報的疼痛程度平均來說都減輕,且心血管清楚出現微幅收縮。人體承受壓力時血管會擴張,反之收縮。



這些胸痛患者沒有人真的罹患心臟疾病。研究人員收到檢查報告,證實患者心動脈未出現阻塞情形,才告訴他們方才接受的「藥物」其實只是對人體無害的生理食鹽水。



麥斯納和羅奈爾在回覆路透社的電子郵件中寫:「這個研究發現重點是,單單靠心理上的介入治療就可以讓心臟動脈有這麼明顯的反應。」


這篇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Munich)的麥斯納(Karin Meissner)和羅奈爾(Joram Ronel)的研究結果,刊於「美國心臟期刊」(American Heart Journal):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2870311004868

 

關於安慰劑的相關資料還可以參考部落格相關資料: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墮胎是否會導致女性精神困擾比例增加?根據過去的研究,一直沒有明確的定論。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墮過胎的女性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跟沒有墮過胎的女性相比,風險幾乎高一倍。在本地,優生保健法對於女性是否能墮胎的規範非常寬鬆,根據相關專家的推測,台灣的出生率在全世界的國家敬陪末座,一部份的原因與此有關。而相關法令對於當事人的諮詢及相關風險告知,就我了解相當缺乏或者不足,因此,對女性來說,懷孕是否要墮胎,這篇研究對於女性墮胎後可能面臨的身心健康風險也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提出來和大家討論。

在這篇回顧性的統計研究中發現:墮胎足以造成的心理健康風險包含憂鬱、焦慮、酒癮、物質濫用及自殺等等狀況,這份由Coleman教授領導的研究,其分析資料包含22份的不同研究,分析的對象總共有877000名女性,當中有163831位女性有墮胎經驗。結果清楚顯示:墮胎之後產生的心理問題,呈現中度到高度風險的相關性。研究也提到女性墮胎之後會經歷到81%心理健康問題風險增加,而其中有10%直接來自於墮胎行為本身。研究統計結果也發現焦慮症的發生風險提高34%,憂鬱症是37%,酒精使用風險倍增提高110%,大麻使用的風險增加最高到三倍,為220%,自殺嘗試有155%。


2006年紐西蘭的學者針對500名年輕的女性所做的的分析研究也呈現類似的結果:墮胎後的年輕女性容易產生焦慮、憂鬱、自殺行為及物質濫用的問題。相關研究請參考:


Fergusson DM, Horwood LJ, Ridder EM (January 2006). "Abortion in young women and subsequent mental health". 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 47 (1): 16–24.


針對以上結果,研究人員強烈建議任何考慮墮胎的女性都應該先作相關的諮詢,讓當事人了解相關風險。此次刊登在英國精神醫學期刊研究摘要請見:


http://bjp.rcpsych.org/content/199/3/180.abstract?sid=89f5e4fd-94c5-4455-8924-1212bf5bc389


過去我也曾撰文討論過相關議題,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比對: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6837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4798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疼痛在生理上,固然有痛覺接受器、對應的神經徑路以及大腦的痛定痛覺區域,但在醫學研究對疼痛的研究仍無法藉由客觀的儀器或是檢查來量化,所有關於疼痛的研究其程度的增減,都是當事人主觀的感受來做比較。






能夠左右疼痛感受強弱的因子,心理因素佔了不少,根據已經出爐的研究發現:癌症患者若有更多的社會支持,會經歷較少的疼痛、需要服用止痛藥量降低,生產的孕婦也一樣,用到無痛分娩機率降低,甚至是接受過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患者,也比較不會有胸痛不適發生:


Eisenberger, NI; Lieberman (2005). "Why it hurts to be left out: The neurocognitive overlap between physical and social pain" In Williams, KD; Forgas, JP; von Hippel, W. The social outcast: Ostracism, social exclusion, rejection, and bully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09–127. ISBN 1-84169-424-X.


之前提過的安慰劑效應,也是一個清楚的例子,大約35%的疼痛患者即便被施打的是生理食鹽水,止痛的效果不會比嗎啡差。一般會說這類患者的疼痛感來自於患者本人的焦慮,一旦焦慮獲得控制,疼痛亦隨之下來,這類焦慮感引發的疼痛一般都比較強烈,若以同樣的方式反覆處理,效果會變弱:


Melzack, R; Wall, PD (1996). The challenge of pain (2 ed.). London: Penguin. pp. 26–28. ISBN 978-0-14-025670-3


對許多慢性疼動的患者來說,藉由一些外在活動或者娛樂,疼痛感會大大減少甚至不復存在:


Melzack, R; Wall, PD (1996). The challenge of pain (2 ed.). London: Penguin. pp. 22–23. ISBN 978-0-14-025670-3.


近日已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報」(PNAS)的美國研究發現:當有刺痛感覺時,凝視愛人、伴侶的照片,可幫助減輕疼痛。這項研究共有十七位女性參與,她們都有固定感情伴侶,且感情都很穩定、關係都很長久。研究發現,看伴侶的照片,似乎有止痛效果。反之,如果看的是蜘蛛、一般物體,或陌生人照片,反會更加不舒服。


研究首席作者娜奧米‧艾森柏格(Naomi Eisenberger)接受加拿大多倫多星報訪問時表示,這意味當一個人正飽受疼痛折磨,或正要接受一些疼痛考驗,有愛人相伴,或帶著愛人照片,或可舒緩疼痛。當女性看伴侶照片時,疼痛分數最低。研究人員也發現,大腦正中前額葉皮層活動與安全感大有關係。而大腦背側前扣帶迴則負責壓力反應,當女性看著伴侶照片,這區域的活動最少。


綜合上述的研究結果,心理因素左右疼痛感受的力量非常大,過去我也曾看到一則關於一位印度的靈修大師晚年罹患癌症接受檢查,檢查人員第一次用檢查儀器接觸到他的喉嚨,他感到一陣劇烈的疼痛感,把他嚇了一跳,於是他請檢查人員給他三分鐘調整,接下來不用到麻醉,順利做完檢查,因此疼痛可以藉由心念的轉移來大幅減少,這位大師作了最好的示範。


心情不好的人,容易焦慮,不時出現的疼痛常會被視為是憂鬱的症狀之一,關於這方面的原因及根本處理,有興趣的人不妨參閱我部落格的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0284&next=20220&l=f&fid=16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9969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873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男孩學才藝 音樂 美術首選


蘋果日報2011年 07月05日




【美容組、潮流組╱台北報導】家長們望子成龍,不僅是課業上的發展,現在還講求文武雙全、多才多藝,本次我們針對50位3~12歲有學才藝男童的家長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超過5成的男童每周得上3~10小時的才藝班,而在50位上才藝班的男童中,更有高達9成2是學齡兒童,顯示在課業表現外仍得培養才藝,已經是家長們的共識。
受訪家庭中共有6成男童選擇學習音樂類,其中超過8成是學鋼琴,可見鋼琴仍是兒童的熱門才藝。此外,54%的男童學美術類,以學畫畫的人數居多;至於運動類則有46%的學習率,在運動課程中則以學游泳的居多。
至於學習才藝的動機,孩子主動要求學習的就佔了58%,且有超過9成的父母認為學習才藝是為了「培養多方面興趣」,而認為學才藝能「培養一技之長」的父母僅佔24%。



暑假到了,許多父母不希望小孩荒廢了暑假的時間,因此都會利用暑假給小孩學才藝。以前我還在大學時,有機會在救國團帶團,有一個暑假我負責一個青少年高爾夫研習營,在帶隊的期間我觀察到大部分學員的父母經濟狀況都很不錯,但有趣的是,將近一半的小朋友在營隊活動期間都難以配合,怨聲載道,一部份原因除了營隊的居住環境沒有家裡舒服,但真正原因,他們主動表示都是被父母逼來的,他們自己一點興趣也沒有,相反地,其他有興趣的人,在營隊過程中大多能充分享受學習及活動的趣味,在結業時也比較能有收穫,差異立見。


上個週日我去參加一場討論天賦智能的研習,在休息時間和一個媽媽聊到她之前因為不了解小孩,為了圖接送方便,讓姊姊妹妹一起上鋼琴課程。令媽媽高興的是姊姊學得津津有味,成果有模有樣,但妹妹則讓媽媽傷透腦筋,因為她根本沒興趣,坐在那邊指頭也不願意動,白白浪費了不少時間與金錢。後來經過分析,才知道妹妹的個性及擅長部分,根本不是音樂及樂器這個領域,媽媽感嘆如果能早點知道這種分析,就能針對每個小孩的個別差異,節省許多時間與資源,直接幫助孩子順強發展,讓才藝學習更有成就感也更快樂。我在門診也發現,有些家長為了幫助小朋友靜下來,帶小朋友去學圍棋或者樂器,結果小孩除了抱怨無聊之外,反而更躁動。仔細詢問之下,他們有興趣的往往是武術、舞蹈或者是運動方面的才藝,相信這也是許多家長及小孩共同的經驗。


您了解您的小孩嗎?您知道他們的個性及真正的潛能是什麼嗎?您的小孩適合通才發展或者是特殊才能教育?身為父母如果想把資源用在刀口上,同時讓小孩也感受到父母的美意,建議大家可以多了解這類工具來幫助小孩在學習發展更順遂。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抗癌悟人生 苦瓜臉變哈密瓜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1/06/29 16:09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29日電)「因為罹癌從苦瓜臉變哈密瓜臉」,潑墨畫家柯淑玲曾因罹患子宮頸癌,靠作畫走出陰霾,今年初還和設計師傅子菁合作潑墨禮服在花博展出,柯淑玲說,「我很幸福」。



以潑墨畫著名的柯淑玲,並非美術科班出身,從小對「美」的事物著迷,喜歡寫書法,但因為家境貧窮,讓她對藝術死了心,直到生了一場大病後,才將生命的價值投入在佛法和繪畫,重新拾起畫筆,開創結合潑墨和潑彩的水墨畫。



柯淑玲29歲因為小孩氣喘,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在半句英文都不會的情況下,全家移民美國西雅圖,隔年卻因為健康檢查得知自己罹患子宮頸癌,當時她完全無法接受,不甘心自己從此被命運判出局。



不過因為一場大病,讓柯淑玲重新體會到什麼是愛,柯淑玲回憶,生病期間,小孩還會在她睡覺的時候,偷偷跑到床前,用小小的手指頭放在她的鼻子前面,看她還有沒有在呼吸,因為這個舉動,讓柯淑玲感覺到自己擁有無比的愛和幸福。



也因為感受到家人的愛,讓她決定要重新拾起畫筆做畫,一了小時候未能當藝術家的心願。



長年旅居西雅圖,柯淑玲因緣際會認識嶺南派畫家楊善深,在楊善深的指導和鼓勵下,柯淑玲不斷的創作,還陸續出版「生命的情懷」、「幽居集」、「柯淑玲妙蘊集」等作品集。



柯淑玲表示,她所有繪畫的靈感都來自大自然,追求在內心的自由創作,她回想到以往自己因為煩惱過多,導致自己生病,現在的她則是選擇活在當下,不去想過多還沒發生的事情,而是讓自己盡情的在當下揮灑生命。



柯淑玲不僅沒有埋怨曾經罹癌,反而還說,「因為罹癌從苦瓜臉變哈密瓜臉」,歷經一場大病,讓她更珍惜周遭愛她的人,還不斷地向朋友說,「我好幸福,有這麼多人愛我」。也因此現在見到柯淑玲,她總是笑容滿面,絲毫看不出來她曾因癌細胞所苦。



今年初柯淑玲還和服裝設計師傅子菁合作,以柯淑玲的潑墨畫做為圖樣,製作成精美的潑墨禮服,並且在花博展出,這種跨界結合,也受到時尚界讚賞。



柯淑玲不斷地付諸於公益,幫助許多需要幫助的人,現在她最大的夢想是要辦1間有花圃、菜園的老人院,要讓老人可在這裡做他們想做的事情。



也因為柯淑玲熱愛生命也感染周遭朋友,朋友還主動提供場地,幫她在「作客藝術中心」舉辦無限期展出的「墨彩天空」柯淑玲畫展,長期展出柯淑玲的畫作,讓更多人感受到柯淑玲的愛。



最近正好閱讀一本日本醫師講自癒力的書籍,其中提到許多提升自癒力的方法,包含心態的調整,因為這些也是我在門診常跟看診的人討論的內容,因此把部分內容提出來給大家參考:


提升自癒力只需要一點點的改變勇氣,以及為了改變需要一點點努力,這樣就足夠了。


壓力是一種刺激,也可以是生存的原動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因此如果一味逃避壓力,人生就會欠缺精彩沒有那麼大的高低起伏。正因為壓力,人才會成長,才能品嚐達成目標的喜悅,也才能體會那種七上八下臉紅心跳的緊張感受。


能夠好好面對壓力,懂得如何利用適度的壓力,這種作法對身體比較好。


如何與壓力相處,關鍵詞就是「不」(NO)、「想要」(WANT)及「勉強及格」(SOSO)的生活態度。


遇到討厭的是知道說「NO」:基本上討厭的事情都不要去做,更重要的是在事前就要開口說不。遇到討厭的事情還不懂拒絕,心不甘情不願地去做,對你的身心一點好處都沒有,只會徒增壓力。


沒有人想被討厭,每個人都希望給別人留下好印象。可是面對別人什麼要求都說好,這種人就算耐著性子小心配合別人,最後也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讓自己的壓力越來越沈重。作爛好人勉強自己始終和顏悅色,只會耗盡自己的肝腎自癒力,這代價可是相當昂貴的。


作你「想要」、而非「必須」做的事


自己的時間要用在自己身上,自己的人生要為自己而活,試著像這樣轉變想法,你的心情不就變得輕鬆許多嗎?想要獲得就必須付出代價,這是理所當然的。如果獲得的比較多,那就乾脆一點、捨棄一些又有何不可?(有捨才有得,重點是不要失去自己)


第三項是勉強及格,意思是差不多的意思。也就是說,生活方式過於嚴格、一絲不苟,只會傷害到自己。即使知道沒有錯,但落實在生活中卻非常困難。突然改變生活方式,是很困難的。雖然心理知道該怎麼作,可是真要行動時,卻會開始妥協,不自覺地開始在意他人的眼光……很多人都是這樣。這時候只要捫心自問究竟什麼才是自己重要的東西就沒問題了。


先改變想法,才能改變壓力生活


許多戰勝癌症的病患在生病之後才發覺到,或許正是因為這種完全違反常理的生活方式,讓自己背負壓力,才會生病吧。在過去人生中,沒有為自己而活,為了別人的人生一直忙忙碌碌,實際上自己的人生或許只是一場空。另外,也對自己沒有自信害怕被別人討厭。


許多癌症生還者坦言:「改變想法、改變生活方式,是引導自己走向健康的關鍵。」換句話說,幾乎所有的癌症生還者,現在都用「不」、「想要」、「勉強及格」的態度來生活。


有興趣深究的人可以參閱「90%的病自己會好2」這本書的相關內容。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老覺得不如人 有害身心健康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5/28 04:11

文/柯俊銘

俗語說:「人比人,氣死人」,一份近期發表在國外「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的報告指出,若常存有「我很糟糕」、「凡事都比不上別人」的念頭,不時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心中總是憤恨不平,長期下來恐怕有害身心健康。

加拿大康克迪亞(Concordia)大學的心理學家Isabelle Bauer博士透過刊登廣告的方式,招募到兩組受試者,一組是104位不同年紀的成人,另一組是51位銀髮族,並針對這兩組個案分別進行調查,目的在探討悔恨感的處理方式和身心健康的關聯性。

研究小組要求所有人填寫問卷,內容主要是詢問他們人生當中,悔恨的事件有哪些?此外,還需回答和年紀相仿的同儕比較起來,自身的悔恨感強度有多高?

結果發現,多數人最悔恨的事是和不適合的對象結婚,以及沒有多花時間陪伴家人。

有趣的是,當個案比較的對象為遭遇或狀況較自己還要不如意的人,他們的悔恨感強度似乎偏低,情緒狀態傾向正面。但比較的對象若為較自己過得還好者,悔恨感的強度反而就偏高,情緒狀態明顯是負面居多。

研究者表示,持續存在負向情緒會導致個體的免疫系統受損與荷爾蒙分泌失調,進而容易為細菌、病毒所侵襲,輕者或許只是常傷風、感冒,嚴重的的話可能造成長期的健康問題。

所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當人生遭逢挫折時,不如珍視當下還擁有的事物,收拾心情再出發。

唯有做好心理建設,並勇於改變,繼續前進,終究才有成功的機會。若只是累積怨氣,不僅無法改變現狀,健康還會受到影響而每況愈下。



最近加拿大的心理研究發現,老是覺得自己不如人,不夠好,容易導致身體的免疫及荷爾蒙失調,這提醒我們真正接納自己將會呈現完全不同的樣貌。提醒大家,對自己正面及正向的感覺,絕不是比較得來的,我在門診常會推薦客戶閱讀一本書來幫助他們作自我改善:創造生命的奇蹟(You can heal your life.)這是美國知名的新時代運動先鋒露易斯‧賀(Louise L. Hay)二十多年前就出版的作品,這本書啟發的很多人的生命,在此我謹節錄一段內容和大家分享:

生命真的很簡單;付出什麼,就得到什麼。

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會造就我們變成什麼樣的人。我相信:每個人,包括我自己,對自己的生命,不管是好是壞,都負有百分之百的責任。現在每一個想法,建構出我們的未來;我們的思考和情感,造就出我們的生命經驗。我們的所思所言,會創造出自我的一切經歷。

我們往往自己造就了一切情境,卻又放棄了這等力量,而將挫敗歸咎於他人。沒有的人、事、物有能力控制我們,因為「我們」是自己心靈內唯一的思考者,是我們自己創造了一切的經驗與現實。當我們的心靈處於平靜、和諧與平衡的狀態時,才能明白這個事實......

我們唯一要面對的是我們的想法,而想法是可以改變的。

不論問題是什麼,我們的生活經驗就是內心思想的外在表現,即使是自我厭惡的情緒,也只是你在討厭一個你對自己的想法而已。例如你有一個想法:「我是一個很差勁的人。」這個想法就讓你產生一種感覺,然後你接受了這個感覺。也就是說,如果你對自己沒有這種想法,你就不會有這種感覺。想法是可以改變的,一旦想法改變了,感覺也隨之消逝……

我們可能很習慣地重複某個相同的想法,看起來好像不是我們選擇了那個想法,但是,的確是我們自己作的選擇。仔細想想,你是否經常拒絕以正向的想法來看自己;同樣的,你也可以選擇拒絕以負向的想法來看自己……

每一個人的似乎多多少少都是因為自我厭惡和罪惡感而感到痛苦。自我厭惡感和罪惡感越多,生命就越缺乏活力。減少對自我厭惡和罪惡感,我們的生活就會過得更好。

幾乎每個人內心的最深的信念都是:「我不夠好!」

我們也經常這樣說:「我做得不夠」或「我不值得」。你是不是也會這樣?經常有這種感覺,或者暗示自己,對自己說:「你不夠好!」……

我發現:怨恨、批判、恐懼和罪惡感,最容易讓我們出毛病……長久積壓的怨恨,會吞蝕身體,形成癌症。習慣性的批判會導致關節炎。有罪惡感的人,總是在尋求懲罰,懲罰帶來了身體的疼痛……

對我來說,愛自己是從不批判自己開始。批判會將我們所進模式的牢籠,只有理解和對自己溫柔,才能幫助我們走出枷鎖。要記得,你已經批判自己好幾年了,依然無效。試著認同自己,看看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昨天花了三個小時,看了一部發人深省的印度電影,目前DVD已經發行,任何關心教育及學習的人,應該會被這部電影所感動。之前我介紹的兩本書:讓天賦自由及做你自己,所談的都是與這部電影的主題一致。學習的部分,除了清楚地呈現學習的目的,還把能言善道的學生與能真正理解應用所學的學生之間的差異藉由劇情演繹出來,對學習這部分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由美國知名的教育家羅恩‧賀伯特先生所著的基本學習手冊的內容,其中對於相關內容均有清楚的說明與解決辦法。此外,對教育這個議題,賀伯特先生也有一套尋找人生基本目標的方法來幫助一個人找出自己最適合的發展方向,國內也有相關的機構透過這種方式來幫助任何想瞭解自己人生目標的人找到確切的發展方向。


關於三個傻瓜這部電影的資料請參閱相關內容的簡介:


三個傻瓜》(3 Idiots)是2009年一部寶來塢喜劇影片,改編自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的處女作小說《五點人》(Five Point Someone),由拉庫馬‧希拉尼執導。本片側面的反映了印度目前的諸多社會問題如教育制度,貧富差距等問題。該片一上映就打破了印度電影的票房紀錄,創下了寶來塢電影上映首周和上映第一天票房最高紀錄。


法漢、拉朱與藍丘是印度最好的大學之一-帝國理工學院的學生,三人共居一室,結為好友。在這個成績決定一切的學校里,藍丘特立獨行,思維活躍,敢想敢做,他拒絕死記硬背,公然質疑學院院長「病毒」的教育方法。他鼓勵法漢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去做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鼓勵拉朱放下思想包袱,做真實的自己,還勸說校長的二女兒皮婭離開滿眼銅臭的「標價條」未婚夫蘇哈斯。為了說服拉朱不要和以死背硬記法學習的模範學生查圖爾一樣偏執,藍丘和法漢趁機竄改了大會的演講稿,而查圖爾正是大會演講的推薦人,因被修改演講稿而得罪重要來賓、感覺被羞辱引起他的不滿,他跟藍丘打賭,十年後的9月5日再來比較誰最成功,故事的開頭即是以此展開,開始倒敘過往。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樂有曲線 中年最鬱卒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1/04/19 08:15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18日專電)根據一項對歐洲民眾進行的調查,快樂有年齡曲線,從30歲到55歲因為兼負的責任較重大,是人生最鬱卒的階段。



比利時馬斯垂克大學(Maastricht University)研究人員對英國、瑞士及德國等3國民眾進行調查,在倫敦皇家經濟協會公布報告,發現25歲和65歲的人最滿意自己的生活,也最快樂。



負責研究的經濟學家藍德根(Bert Van Landeghem)表示,25歲和65歲的人都會同意,25歲當然是更好的年齡,但65歲的人因為已學會接受自己,對生活也更為滿足。



研究指出,中年民眾的快樂指數下跌,主要因為這個年齡負擔最多的責任,不僅要照顧家庭,支付房貸,同時工作壓力也很大。



而儘管年過六旬的老人心情愉快,但他們的快樂已沒有20多歲時的青春活力。



另一份由華瑞克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的調查分析指出,擁有金錢讓人快樂,但前提是你的朋友或鄰居比你賺的小。



研究人員說,如果你的朋友年薪200萬美元,即使你1年賺100萬美元,還是無法讓你感到快樂。1000418





最近歐洲有一項針對年齡與快樂的關係所做的調查研究:


比利時馬斯垂克大學(Maastricht University)研究人員對英國、瑞士及德國等3國民眾進行調查,在倫敦皇家經濟協會公布報告,發現25歲和65歲的人最滿意自己的生活,也最快樂。


之所以中間會有斷層,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中年的人必須負擔家庭、工作等等的經濟壓力與責任,所以感覺沒有那麼快樂。不過,提醒大家,有事情忙,不見得是壞事,因為有目的的生活,其實對一個人的生活重心的維繫相當重要,在門診,我也常遇到一些已經工作了幾十年,退休之後生活無虞,結果反而開始罹患憂鬱症的案例,因此,我常提醒來看診的客戶,退休生活必須要有規劃,或者退休後的生活反而會因為生活沒有重心而讓自己陷入潛在的健康危機。記得之前有一位美國人瑞,他是全世界最老的公務人員退休紀錄保持人,他退休的年齡甚至超過百歲。他一直抱持的人生理念就是:活著就是要工作。如他所願,在他退休後的兩天,就過世了。


此外,另一項調查研究發現:擁有金錢讓人快樂,但前提是你的朋友或鄰居比你賺的少。



研究人員說,如果你的朋友年薪200萬美元,即使你1年賺100萬美元,還是無法讓你感到快樂。


我認為這樣的研究最好不要用寧為雞首,不為牛後去解讀。其實,是在提醒我們:比較永遠不會快樂,因為比較只會讓自己陷入無窮無盡的不滿循環中,當一個人老是把注意力放作自己沒有的東西上,那麼他是很難快樂的,那只會一直提醒自己:我沒有什麼。擁有感也會大打折扣。


著名的口足畫家楊恩典小姐從小初生的時候便沒有雙臂,她在孤兒院時,當時蔣經國先生到院視察關心,抱起她,她曾自卑地說自己沒有手,經國先生當時提醒她:但是你還有腳。也因為這樣的鼓勵,讓她下定決心開始學習用腳作畫,日後成為知名的口足畫家。


快樂於成就的關鍵之一,就是一個人去檢視自己擁有的資源(包含天賦與興趣),利用自己擁有的資源去創造令自己及別人都開心、幫助生存的產品,就像是國內知名的劇團屏風表演班的負責人李國修,他的父親是專門製作京劇手工劇靴的師傅。他的父親十六歲起在山東青島拜無名藝師學做戲鞋,經過大時代變遷,終老台北,一生都在做戲鞋。父親教他的「家訓」只有一句話:「人,一輩子,只要做好一件就功德無量。」當他決定放棄電視,走向藝術性更高的「劇場」表演藝術,父親的叮囑像盞明燈,鼓舞著往前,創造李國修後來重所肯定的劇場成就,就是很好的明證。相反地,對自己不瞭解,容易陷於與周遭鄰居及親友金錢或者物質比較,自然容易出現難以滿足與快樂的情形。


這輩子到底該幫助自己成就什麼?親愛的朋友的您找到了嗎?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海嘯太震撼 憂鬱症患者不敢回家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3/21 04:11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日本地震海嘯畫面不斷傳來,近來醫院門診憂鬱症病患明顯受到影響,一位住在淡水的憂鬱症病患,因為擔心海嘯會從淡水河口灌進來,嚇到不敢回家。



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表示,最近醫院門診中,不少憂鬱症及焦慮的病患,因為不斷自電視螢幕接收到日本地震海嘯怵目驚心的畫面,情緒變得更加憂鬱及焦慮,夜裏頻做惡夢。



永和耕莘醫院心理衛生科主治醫師林博表示,最近門診中即有一位憂鬱症病患黃小姐,看到電視播放日本發生前所未有的規模九地震,人在台灣的她也感覺到地動天搖,腦海中一直想以前的九二一,接著大海嘯的畫面,洪水直衝民宅,瞬間吞噬整個村莊,黃小姐剛好家住淡水,也跟著感到心痛不已,情緒起起伏伏,最後怕到連家都不敢回,最後被先生帶來門診。



林博指出,最近主動詢問門診中的憂鬱症及焦慮病患,這些病患當中有2到3成都表示會受到日本災難事件及畫面影響,感覺情緒相當低落,這些病患都不約而同憂心的說:「像日本這麼進步都這樣了,更何況是也有核電廠的台灣。」



林博表示,這些病患的情緒中樞本來就較敏感,且多是記憶一些不好的感受,一有刺激不好的感受就會被喚醒,建議病患這段時間最好多回診,不要再看電視,若真要知道狀況,看報紙就好,避免太直接的視覺刺激,另外家人也要多給予關心。



最近兩週,打開電視,每天電視新聞幾乎都有大篇幅報導日本震災、海嘯及核電廠的輻射外洩,對一般人來說,多少心情會有點起伏,但對過去曾有重大災難經歷或者被診斷有焦慮症或者憂鬱症等困擾的人來說,又是更大的煎熬及考驗。上週,我曾建議大家隔離媒體的負面宣傳來暫時讓自己冷卻一下,但是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討,如果新的災害新聞能讓曾經重大震災的人,再次發生類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狀況,那麼我們要問原本的創傷,是否仍然還在?


每逢一個大的天災,經歷的災民總有一些人的生命就此停止,我指的是他們的生命罷那個災難來發生的時刻嚇到了,從此注意力一直卡在那個時刻,這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最典型的症狀,也就是經常會回想到災難發生的時刻的畫面。很遺憾地,有人為了這些持續焦慮、擔心、害怕、失眠甚至心情低落的狀況而到精神科求診,儘管服藥,但仍然無法根本解決問題,因此變成長期必須服藥的慢性精神科患者。


熟悉功能性醫學的專業人員,會把這些天災的巨大衝擊視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遮些患者原本敏感的體質,原本就存在一些功能性失衡導致他們大腦功能相對來說也比較不穩定一些。因此要真正改善,身體功能的失衡最好能一併處理。


但對心靈的創傷來說,我們是否有機會可以處理,而且是根本的處理?我建議大家不妨參考一項有效的心靈技術的理論及方法來解決,這個技術的名稱叫戴尼提,由知名的美國學者羅恩‧賀伯特先生於五十多年前所研發,裡面清楚的說明人類的心靈分為分析式心靈與反應式心靈。分析式心靈能夠思考、判斷,反應式心靈只遵從刺激--反應的指令,無法思考。反應式心靈原本是為了保護當事人的生命而存在的,像是很多人見蛇就會害怕,這是原始的恐懼,提醒當事人應遠離可能會讓他喪命的東西。反應式心靈的產生是在當事人昏迷或者半昏迷時,心靈記錄下來的訊息,這方面的訊息提醒當事人是危險的訊號。反應式心靈太多時,則會對當事人造成困擾,甚至大大降低其生存之品質。也就是過去的身體疼痛及痛苦情緒的存在,原本是身體為了保護當事人所建立的反射機制(不需思考,只需反應),然而當這樣的狀況太多時,當事人往往無法理性思考,很容易像驚弓之鳥般,充滿恐懼及無法控制的反應。


我曾幫一位年輕的學生,以戴尼提聽析方式來解決她的恐懼症。她的狀況是這樣的,她只要在人擠人的場合,就會覺得緊張、恐慌,難以呼吸等等。經過聽析之後,復返到她出生的時刻,她發現根源是來自於幫她接生的婦產科醫師的話語:怎麼都擠在一起了,這與她出生時的難過(寶寶出生時,身體是很難過的)作連結,以致於只要人多擠在一起,她便開始覺得胸口悶,難以呼吸。這個程序當時前後加起來不會超過四個小時,而困擾她已久的問題便迎刃而解且不再發生,對於任何想幫助他人解決心理困擾或者本身有類似困擾的人,我認為是值得學習及應用的有效的心靈處理技術,相關原理及技術的瞭解及學習亦不複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研究:心理預期左右止痛藥效果


路透 更新日期:2011/02/17 20:50







(路透倫敦16日電)科學家今天表示,民眾若不相信服用的止痛藥會奏效,就真的會降低或甚至抵銷藥效,而且這些人的腦部影像顯示他們如何讓藥效降低或抵銷。



英國和德國的研究人員利用腦部掃描,了解個人的感覺和過去經驗如何影響藥效,發現若病患事先就預期止痛藥無效,那麼能引發真正生物效應的強效止痛藥就會顯得無法發揮作用。



相反的,參與這項研究的22名健康自願者之中,對治療懷抱正面期待,會使鴉片類止痛藥引發的自然生理或生化效應加倍。



研究人員指出,以安慰劑效應和截然相反的反安慰劑效應為主題的這項研究顯示,可以追蹤觀察大腦某些區域的神經活動,作為客觀衡量某種藥物對個別病患作用效果的方法。



領導這項研究的英國牛津大學(OxfordUniversity)教授崔西(Irene Tracy)說:「腦造像(brain imaging )告訴我們,病患真的會透過預期機制,開啟或關閉大腦的部分區域。」中央社(翻譯)



大腦與心理,到底誰是主導者?如果一個人生病有好處,就算是接受治療,往往還是沒有療效,甚至有反效果,原因何在?


最近英國和德國的跨國研究發現:若是服用止痛藥的人不相信止痛藥有效,那麼就真的降低甚至完全抵銷藥效,相反的,若是接受治療者對治療抱持正面期待,那麼止痛藥發揮的效果會加倍,證據就是功能性的腦部影像學的觀察發現,病患真的會透過預期機制,開啟或者關閉大腦部分區域。


類似的研究,過去科學家也做過:研究人員告訴受試者,在研究過程中會吃某種興奮劑(其實是抑制劑),然後觀察他們吃完後的反應。結果,大部分的人的表現就像吃了興奮劑一般。相反地,告訴他們實驗過程要服用抑制劑(其實是興奮劑),結果發現大部分的人表現就像是服用安眠藥一般昏昏欲睡。


對照英國和德國最近的研究發現,結論一致:心理的預期會左右藥效,心理可以控制大腦的運作。這不禁讓我聯想到在做抗憂鬱劑的臨床測試時,服用安慰劑的憂鬱患者後來臨床追蹤,證實有改善的比例超過四成甚至接近五成。而抗憂鬱劑的改善不到七成,跟安慰劑治療有效的差數不到兩成,換句話說,抗憂鬱劑真正幫助的憂鬱症的患者兩成不到。所以有人開玩笑說:真正憂鬱起來,請醫師先開點安慰劑(但要告訴服用者這是很有效的特效藥),那麼一開始就有將近一半的機率會好起來,這都是預期心理影響大腦運作的結果。。


此外,很多長期依賴安眠藥物的人,也是類似狀況。安眠藥物服用固然短期可以幫助失眠的患者入睡,但一旦養成習慣,這種行為制約和依賴心理成形後,當事人的沒藥會失眠的預期心理就會深植心中,減藥及停藥相對來說,會變得極為困難。過去,我在門診也曾碰到這樣的患者:她慢慢把安眠藥物從一顆慢慢減到四分一顆,接下來就完全無法減量了,以學理來說,四分之一顆服下後,完全無法達到有效的藥物治療濃度,藥效也微乎其微,然而正視這種預期心理作祟,讓她卡在最後的劑量而無法減量。所以,精神科藥物要減藥或減量,除了專業的建議與監督外,當事人的意願也不可或缺。


在一片倡導大腦主導的生物精神醫學的主流聲浪中,我們很容易被說服大腦才是人的主宰。以常識來說,大腦破壞嚴重,或者嚴重缺損的人,我們想要當事人去控制當然很困難,但對於大腦無明顯缺損或者受傷,結構正常的一般人來說,臨床研究觀察的結果卻證實預期心理反而會去主導大腦運作,兩種結論完全相反。


大腦完全主導一個人嗎?您願意相信或者認為誰才是真正的主導者? 


spinner3.gif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中午會到廣播電台預錄節目,主要是談霸凌,前一段時間,電視新聞吵得很凶,然而,並不是那一段時間霸凌比較多,霸凌其實一直在上演,然而,大部分人對此並不了解,因此,我們看到的新聞報導,大多是播放霸凌的過程,讓人感到怵目驚心,隨之而來的憤怒或者不捨,配合播報人員的譴責,少有人會去探討霸凌真正的機制及原因。以下的內容,我們以探討校園霸凌為主。


在生理方面,如果是身體的霸凌,施暴者的衝動控制必然不好,曾有研究者透過先進的大腦功能造影去檢視霸凌者的大腦反應,在此我要強調並不是要把罪過推給大腦,祇是可以嘗試從大腦的功能反應去瞭解霸凌者大腦實際運作狀況,更瞭解他們的實際感受以及去解釋,到底有哪些環節出問題。


根據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以功能性的核磁造影去檢視這些被診斷有品行疾患(Conduct disorder,CD)的青少年的心智反應,結果令人訝異,因為與我們一般的認定完全不同。他們找了八名實驗組的對象者及另外八名對照組(正常,沒有被懷疑有CD疾患的人),實驗的方式是讓他們看一段造成別人疼痛的短片,有時是意外造成(例如鐵鎚不慎落下砸到人),有時是故意的(例如把鋼琴蓋用力蓋上,因此打到鋼琴師的手),研究人員發現:


具有攻擊性的青少年看到別人痛苦時,他們的杏仁核及紋狀體腹側(ventral striatum)有很強的激發反應,這表示他們喜歡看別人痛苦,或者另外可能的解釋:這些有品行行為的青少年他們痛的感覺越高,壓力程度越高,最後導致攻擊行為的出現。身體的疼痛原本就會引發攻擊行為,處理痛覺的神經活化,加上負面情緒調節功能不足,就越容易引發攻擊性的行為,因此,有品行疾患問題的人,看到朋友受傷,會比一般人更容易引發攻擊性的反應。


一般觀點,都會認定這些青少年會對別人的受苦反應遲鈍,導致他們即使傷害別人也沒有罪惡感,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實驗的結果顯示:他們其實非常在乎別人受苦。換句話說,他們並非對別人受苦的反應有神經缺陷,反而是對別人的痛苦有強烈的反應。因此,提醒大家,他們對痛苦的感受存在,甚至鼻一般人更高。


除了疼痛中心強化之反應,另外一個明顯的缺陷是他們缺乏自我調節的反應強度,當沒有品行疾患的青少年看到別人受苦,大腦的疼痛中心有許多神經元活動的出現,而前額葉的內側皮質,這是大腦負責自我調控及情緒處理中心,也有大量的神經元活化,但有品行疾患的青少年就沒有這類反應。一般青少年看到別人受苦時,會有同理心,除了痛覺中心活化,而且大腦中處理社會和道德評估的地方也會跟著活化,而且大腦前額葉皮質的注意力迴路的連接也更為增加。


若以心靈的層面來解讀,這些霸凌者,對別人受苦時反應其實比一般人反應更激烈,而當他們遇到別人受苦時的衝動控制還更糟,彷彿完全失控,如果我們對一本探討現代心靈科學的暢銷書籍「戴尼提」的內容有所瞭解,我們就不難想像,這些霸凌者的心靈必然有反應式心靈的存在。反應式心靈是過去,當事人曾經在無意識及部分無意識時,因為身體疼痛或者痛苦情緒而記錄下來的心靈記錄,以心理學的術語來說,比較接近的說法就是潛意識。反應式心靈無法分析、比較,只接受刺激--反應的運作機制,因此,任何負面的感覺出現,當事人往往卡在過去的反應情境中,難以自拔。有一句簡單的話可以非常清楚解釋:你沒有辦法面對的部分,會成為你的一部份。過去的負面情緒經歷,透過適當的技術引導,可以幫助當事人完全處理反應式心靈的影響,脫離原本刺激反應的運作模式,最主要是相關技術能夠根本釋放過去負面情緒記錄下來的負荷,幫助當事人更不再為過去類似情境所困擾而更處在當下,消除原本的心靈的短路迴路。。


當然,身體好不好或者穩不穩定,也會影響大腦功能的穩定,我部落格PO文探討時,經常以功能性醫學來解釋,以後有適當的議題,我會再逐步和大家探討。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戒上網、手機 孩子和她更親近


中時 更新日期:2011/01/20 02:48 黃文正/綜合報導



中國時報【黃文正/綜合報導】



如果你命令家中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半年內不准上網、打手機、電玩或看電視,會有什麼反應?多數家長可能會說,肯定會鬧家庭革命。不過,美國一名單親媽媽莫莎特(Susan Maushart)說,沒那麼嚴重,而且,經過這番「實驗」,孩子得以重新發掘興趣,親子關係也融洽許多。



在新書《斷線的冬天》(The Winter of Our Disconnect)中,莫莎特詳述自己和三個孩子一同實驗的過程。莫莎特是美國紐約人,為了跟前夫住近一些,方便照料三個孩子,數年前移居澳洲伯斯,並在當地一家報紙撰寫專欄。



二○○九年,她驚覺十八歲的女兒安妮、十五歲的兒子比爾和十四歲的小女兒蘇西,過度沉迷在手機和網路等現代科技產品上,每天一定要上「臉書」更新網頁,隨時與朋友傳簡訊,一邊聽音樂才能寫功課。於是,她與子女約法三章,嚴格執行半年的戒除電子科技癮「實驗」。



莫莎特是美國作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的信徒,嚮往《湖濱散記》描述的簡單純粹生活,認為專注和享受真實生活,才是生命最重要的事。對於這次實驗的成果,她大感驚奇。她說,那段「斷線」的日子,她和三個孩子又重拾簡單的生活小樂趣,像是一起下棋、看書、翻閱老照片、家庭聚餐,或是一同欣賞音樂,而非各自聽iPod



她說,兒子比爾原本整天看電視、打電玩,為了打發時間而學吹薩克斯風,結果意外發掘對音樂的興趣,上大學後決定專攻音樂。大女兒安妮因為平時就少掛在網路上,所以衝擊最小。小女兒蘇西算是最痛苦的一個,後來受不了,央求搬出去跟父親住六個星期。不過她學校成績有顯著的進步,仍可見「斷線」之效。



莫莎特坦承,多數家庭恐很難執行這種「實驗」,但她建議可以定期為之,例如一星期一次。此外,千萬別讓孩子以為那是一種處罰,而要告訴他們是一種「特別活動」,因為「地球上找不到一個喜歡玩下棋,勝過打電玩的孩子。」



記得公共電視之前曾經播放一個英國的節目,裡面是講述一家五口人接受一向有趣的實驗,這個實驗有點像哆拉ㄟ夢的時光機一樣,這家人必須把生活形態調回四十年前,整個生活形態必須融入,包含用的電器甚至是節目,也由幕後的人原來提供,每隔一週,時間會開始增加,家裡也會陸續收到「新」的家電及電子產品,藉由這樣的體驗,去瞭解現代科技的進步,帶給人們的影響有哪些,到底,這些便利的科技,是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還是反而更疏遠?


開始的時候,這些已經習慣有網路、手機的人,對於一下子沒有這些便利的聯絡工具及對外溝通的管道,其實都很不習慣,然而,這樣也使得家人相處的時間增加,同時,他們開始找回所謂家人相聚及相處的親密感,只因為他們沒了那些把彼此注意力拉開的現代科技產物。經過這樣的實驗,這家人肯定了現代科技所帶來的便利性,但同時,他們也提醒自己,必須規劃一些時間留給家人及自己,如此,生活才不會被現代科技所綁住,而且,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去瞭解自己喜歡做什麼?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感受,絕非冷硬的現代科技所能取代。


最近,在美國出版的一本書:斷線的春天,一位三個小孩的母親,驚覺小孩已經被科技綁架,所以和小孩溝通,讓小孩與手積極網路這些現代科技絕緣半年,那段「斷線」的日子,她和三個孩子又重拾簡單的生活小樂趣,像是一起下棋、看書、翻閱老照片、家庭聚餐,或是一同欣賞音樂,而非各自聽iPod。


她說,兒子比爾原本整天看電視、打電玩,為了打發時間而學吹薩克斯風,結果意外發掘對音樂的興趣,上大學後決定專攻音樂。大女兒安妮因為平時就少掛在網路上,所以衝擊最小。小女兒蘇西算是最痛苦的一個,後來受不了,央求搬出去跟父親住六個星期。不過她學校成績有顯著的進步,仍可見「斷線」之效。


所以,對現代人來說,科技表面上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然而這些方便的科技如果過度使用或者依賴,反而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離,不僅和周遭的人距離增加,同時也會讓自己越來越不瞭解自己。如何善用科技而不被科技綁架,這是現代人應該思考的重要課題。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美研究:大學生愛成就感 自尊最重要


台灣立報 更新日期:2011/01/11 00:07 李威撰



【編譯李威撰綜合報導】據《今日美國》報導,由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布希曼(Brad Bushman)所主持的一項研究調查發現,大學生對於獲得稱讚的渴望,高於對性愛、酒精及金錢等的需求,這些需求皆無法與自尊心(譬如獲得高分或得到稱讚)所帶來的強烈感受相提並論。這項研究將公布於未來最新一期的《人格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上。



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及俄亥俄州的研究者們使用包含自戀性格量表的問卷,在2份不同的調查中,測量282名大學生對自尊心的評價。



研究者們羅列學生所喜愛的各種事物,包括性愛、飲酒、獲取薪津、吃最愛的食物或遇見好友,但這些都無法與自尊心的需要相比,布希曼說:「我們調查大學生所有喜愛的事物,發現他們最愛的是自尊。」



研究者根據受訪者的自我認定,分析「喜愛」及「需求」的差異。研究者表示,一般說來,當喜愛程度大於需求程度時是健康的。在所有羅列的各種事物中,自尊心在喜愛與需求間的差異是最小的。布希曼指出,根據成癮研究(addiction research)指出,一個人對於某物的需求程度大於真實的喜愛程度時,該人就是成癮者。而布希曼表示,如果我們注意到自尊心的在喜愛與需求間的差距是最小時,最接近成癮狀態的正是自尊。



在另一項測量中,受試者被告知要測量智力。後來被告他們是否願意多等10分鐘,他們的分數將會以另一種方式重新計算,而該方式通常會得出較好的結果。研究者發現,看重自尊心的學生為了得到較高分數,通常較願意花時間等候。



印第安那大學的社會學者考塞羅(Bill Corsaro)雖未看過這份報告,但對於研究結果不感驚訝。他說:「越來越多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被賦予高度期望。」他認為,孩童在非常早的階段就開始歷經社會化,他們被要求好表現,這會創造出一種權利意識(sense of entitlement)。所以在他們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獲得成就以及因成就所帶來的稱讚。



布希曼表示,自從1965年發展出廣泛採用的自尊心標準標準後,發現對自尊心的看重程度有增無減。



美國國家自尊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elf-Esteem)創辦人理遜納(Robert Reasone)研究自尊已長達40年,他認為自尊被誤解了,他認為自尊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他說:「所有人都需要擁有正面的情緒感受。」他認為自尊是面對人生挑戰時,對自己處理問題能力的一種信心;也是一種個人價值的感受,而不能被概括成稱讚與報償。


但布希曼對於自己的研究成果感到憂心,他說:「我不希望自尊勝過其它一切……總的來說,即使自尊讓個體獲得良好感受,但我認為自尊對社會而言是有害的,特別是它成為首位,並且變成一種自戀時。」



談到自尊,讓我們先瞭解它的原義到底是什麼?


自尊,英文就是self-esteem,self是自己,esteem指的是尊敬、尊崇,如果是動詞,還可以用於給予…高評價。這是從古老的法文estimer來的,而法文這個字又是從拉丁字aestimare來的,意思是對……的評價。


一般心理學家會很容易把自尊與自戀混在一起,因為接受諮詢的人也往往有類似的問題。我在門診經常聽到這樣的描述;我自尊心很高但自信心低落。現在流行一個名詞叫自我感覺良好,只要被貼上這個標籤的人,大多感到不高興,因為知道這是在罵人的。那麼,什麼是自我感覺良好?讓我們參考一下國內學者的討論與定義:


「安於現狀、自我滿足」的意思,經常被用於負面形容。自我主觀的評價和客觀事實的評價產生落差,
是很常見的現實考驗。除非不參加任何比賽,關起門來自爽,事實上就是無法接受任何可能使自我評價出現動搖的挑戰,才能維持自我評價的一致性和安全感。或許更精確的來說,所謂的自我感覺良好,
不妨直接代換成「自我評價的拒絕挑戰」。


如果自尊,是作給別人看的面具,自尊可能是負面的,因為自尊往往會成為捍衛「擔心別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的解讀,如果說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有高自尊(表面的),其實就是在闡述這件事。但這樣的自尊基礎是建立在完全的不安,也就是只要聽到別人的負面評價,就等於在說自己不好、很糟,這是當事人無法完全面對的狀況,只因為在他們的心中,藏有一個「我不夠好」的未爆彈。為了不讓別人來觸及或者點燃這個未爆彈,因此只能拼命捍衛自己沒問題或者不需要改變,這就是自我感覺良好的背後緣由。上面提到的高自尊及低自信,也就是在說這樣的狀況。


真正的自尊,我認為完全是自我的評價,這評價並非要捍衛別人對自己的批評或者質疑,而是基於自我接納、自我包容及自我賞識所形成。前幾天,我看到網球巨星阿格西(Andre Agassi )接受專訪時,談到他在網壇的心路歷程,就是很好的例子:他提到他自己會的東西不多(只會網球),所以他表面上能讓他驕傲的好像只有網球,因此他更怕離開網球,這種心理,讓網球變成祇是他表面的自尊,甚至是一直必須背負的負擔。私底下,他恨網球,一點也不喜歡網球,因此他的網球生涯一度面臨告終。直到後來,他開始瞭解自我,接納自我、對自己寬容,網球對他來說,才有了另一層的新意,他也才能開始真正喜歡甚至享受網球、開始用網球去幫助自己及別人,網球比賽的成績才又重返顛峰,這實在是很好的例子。真正有自尊及自信的人,並不怕自己所犯的錯誤,因為犯錯祇是我做錯,並不代表自己不好。犯錯,願意承認,並為自己所犯的錯負起責任,這一點都不會損及自己很好的事實與感覺。


最近美國心理學家對大學生做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大家對自尊的需求高於其他,諸如性愛、酒精、食物甚至是朋友的重要性,這就說明了自我認同對每一個人的重要性高於一般外在事物的吸引力。如果不是扭曲的自尊(作給別人看的,沒有自信當基礎),那麼就不會有問題。不過不管是自信或者自尊,必須有自我接納當基礎,真正尊重自己感覺的人,並不會去膨脹自我,也不會惹人生厭,並且也會尊重別人感受。最後讓我們參考美國國家自尊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elf-Esteem)創辦人理遜納(Robert Reasone)對自尊研究超過四十年的解讀,大家會更明白,自尊完全是來自所謂的自決力(接納自我之後能夠決定及行動的能力):


他認為自尊被誤解了,他認為自尊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他說:「所有人都需要擁有正面的情緒感受。」他認為自尊是面對人生挑戰時,對自己處理問題能力的一種信心;也是一種個人價值的感受,而不能被概括成稱讚與報償。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