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濫用抗生素 細菌抗藥性越來越嚴重 人類食用肉品終將受害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動物養殖過程中濫用抗生素所帶來的影響最終還是會通過各種途徑「轉嫁到」人身上,加劇抗生素抗藥性問題。全球有必要加強監管,使畜牧業也少用抗生素

這份刊載在《刺胳針》(The Lancet)的報告說,製藥公司生產的抗生素很大一部分被用在動物身上,這種現象已逐漸影響到人類健康,一些在醫院發現的抗藥性細菌追根溯源其實就來自動物。由於這些動物很多是人類肉食的主要來源,食用後,動物身上的抗藥性細菌就有機會傳播到人身上。

報告共同作者穆爾(Luke Moore)解釋說,如果人食用的雞肉含有抗藥性細菌,一旦雞肉沒有徹底煮熟便被食用,抗藥性細菌就會有機會進入人的腸道。如果它轉移到其他部位,比如膽囊或泌尿系統中,就有可能引起感染。雞肉的纖維中還可能殘留一些抗生素的藥物分子,這些分子進入人的腸道後,那些本身存在於腸道中的細菌抗藥性也會因此加強。

報告指出,因為種植蔬菜和穀物等農作物的過程中,人們可能使用動物的排泄物來施肥,因此這些農作物也可能含有抗藥性細菌

穆爾說,農民使用抗生素是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為此相關人員應考慮為動物接種疫苗,這能避免抗生素的濫用。各國政府應研究如何讓免疫接種的成本進一步降低,減輕農民負擔,並開發可用於動物和人的替代性殺菌方法

歐洲地區對於畜牧業使用抗生素有嚴格規範,但其他地區則相對鬆散。

鄭醫師補充:

不吃抗生素就不會接觸抗生素了嗎?不,這篇研究提醒我們,只要吃肉,甚至是用動物肥的農作物,只要被我們吃下肚,還是可能吃下肚。經常接觸不同來源的抗生素,會讓細菌抗藥性越來越強,最後導致人類自己無藥可用,這已經是不需再強調的事實了。

什麼都不能吃了?不是?

現在有生產履歷的食物來源,可能是比較安全的選擇。

不用動物肥的自然農法也是解套方法之一。

參考文獻: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and drivers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Holmes, Alison H et al.
The Lancet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5)00473-0/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門診時間10412  
12月份開始 光能診所 門診時間表有異動

照成您的不便請多見諒!!! 

為了給您更好的看診空間    本診所採預約掛號制度!!  


預約電話 (02)2721-4322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15號8樓 (忠孝復興站4號出口)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非吃不可!吃核桃降膽固醇+降血壓

 

【華人健康網記者林芷揚/台北報導】香脆可口的核桃不只是小零嘴,還是健康的大功臣!國外研究發現,每天吃核桃有助降低總膽固醇、降血壓,進而減少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下次嘴饞的時候,快丟掉手中的餅乾,改吃幾粒核桃,解饞又護心

核桃含有豐富營養素,適量食用還能降低膽固醇和血壓。

吃核桃降膽固醇 還能降低血壓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生命科學研究組織(Life Sciences Research Organisation)的研究員針對61個試驗(總計1301篇文章、涵蓋2582名受試者)進行統合分析和系統性文獻回顧,發現超過20個研究都指出,核桃可以降低9%至16%的壞膽固醇,還可降低心臟舒張壓2至3 mmHg。此研究已刊登於《美國臨床營養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堅果營養豐富 含植物專屬ALA

研究員表示,堅果含有許多重要的營養素如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而有「堅果之王」美稱的核桃,每1盎司(約31公克)就提供2.5公克的α-亞麻油酸(ALA),是組成Omega-3脂肪酸的成分之一,而且只存在植物當中

吃核桃能護心 強化動脈功能

研究發現,每天攝取至少2盎司(約62公克)的核桃,可以有效降低總膽固醇、俗稱的「壞膽固醇」(LDL),以及壞膽固醇中的載脂蛋白(ApoB),而這些是衡量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重要指標。研究還顯示,吃堅果尤其有助降低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臟病風險。

核桃屬於油脂類,適量食用才能吃出健康好處!

許多研究都顯示,堅果不但能降低總膽固醇,還能同時增加俗稱的「好膽固醇」(HDL),降低發炎,並且改善動脈功能。另外,吃堅果也能攝取豐富的蛋白質和纖維

鄭醫師補充:

這是大規模的整合數據研究,可信度極高。在國外,核桃也會製成油,用來烹調,核桃油除了報導提到的α-亞麻油酸(ALA),還含有Omega-9,屬於耐高溫、穩定的油,油炸也不擔心會出現油變質的狀況。

核桃是值得考慮的養生食品。為對本地來說,取得成本較高,可以考慮用綜合的堅果當備案。

參考文獻:

 L. C. Del Gobbo et al. Effects of tree nuts on blood lipids, apolipoproteins, and blood pressure: systematic review, meta-analysis, and dose-response of 61 controlled intervention trials,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5). DOI: 10.3945/ajcn.115.110965

Kris-Etherton P. Walnuts decreas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summary of efficacy and biologic mechanisms. J Nutr. 2014; 10.39:2S-8S.

Sabaté J, Fraser GE, Burke K, Knutsen SF, Bennett H, Lindsted KD. Effects of walnuts on serum lipid levels and blood pressure in normal men.N Engl J Med. 1993; 328:603-7.

Banel HK, Hu FB. Effects of walnut consumption on blood lipids and other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 Am J ClinNutr. 2009 Jul;90(1):56-63.

Zhao G, Etherton TD, Martin KR, et al. Dietary alpha-linolenic acid reduces inflammatory and lipi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hypercholesterolemic men and women. J Nutr 2004; 134: 2991-299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戒菸降失智症風險

抽菸的人只要願意戒菸,永遠不嫌晚,就算七十歲才戒菸,也不嫌遲。英國愛丁堡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抽菸的人只要一戒菸,就能減緩大腦受損情況,大腦甚至可以恢復正常,減少失智症風險

研究人員解釋,大腦外圍組織「大腦皮層」掌管記憶、注意力、語言等功能,隨著年齡老化,大腦皮層會逐漸變薄,而抽菸會導致這種情況加劇。如果輕度抽菸者戒菸,在幾星期內就能逆轉大腦受損程度,大腦就會逐漸恢復正常,但若是一天抽菸二十根,持續三十年,大腦必須花費二十五年才能真正復原。即使七十歲才戒菸,大腦也會獲得好處。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分子精神病學》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過去研究顯示,抽菸很可能導致腦力衰退,增加失智症風險,而這項研究更證明這樣的論點

研究團隊以五百名平均年齡七十三歲男女為研究對象,其中一半的人現在正在抽菸或過去曾有抽菸習慣,其他人則一直沒有抽菸習慣。研究人員分析他們的大腦掃描檢查結果。

研究人員發現,與抽菸的人相比,從未抽菸者的大腦皮層較厚,而已經戒菸的人情況又比還在抽菸者來得好

研究人員還發現,當一個人已經戒菸一段時間,大腦皮層厚度就會比剛戒菸者厚,這代表大腦正逐漸復原。

研究人員表示,過去理論認為,大腦皮層恢復時間需要一百四十年,而這項研究結果顯示,大腦皮層最短只需要數星期就能復原,大腦復原情況根據一個人的抽菸量、菸齡而有差異

鄭醫師補充:

吸菸會讓身體累積更多自由基,自由基又是大腦老化以及失智症惡化的主要因子。因此,戒菸基本上就是減害,身體負擔少了,自癒力便會幫助身體恢復,即便是大腦也一樣,這篇研究報導就是清楚的例證。

參考文獻:

Molecular Psychiatry (2015) 20, 778–785; doi:10.1038/mp.2014.187; published online 10 February 2015

Cigarette smoking and thinning of the brain’s cortex
Open

S Karama, S Ducharme, J Corley, F Chouinard-Decorte, J M Starr, J M Wardlaw, M E Bastin and I J Deary

http://www.nature.com/mp/journal/v20/n6/full/mp2014187a.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保健-孩子扁平足 7歲前矯正黃金期

中國時報【魏怡嘉】

扁平足是小朋友常見的腳部問題之一,其發生機率有一點與體型遺傳有關,就像是每個人的臉型不同、骨骼不同、五官不同一樣,扁平足並不是什麼疾病,而是某一群骨架排列不同所致。

振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建成表示,小朋友韌帶及骨骼的成熟,會經過扁平足、O型腿、X型腿及內八等幾個生理的歷程,其骨骼排列組合一直到5∼7歲左右,才會較為穩定,如果在這段時間內復健矯正,會有較好的效果。

扁平足可以透過X光機檢查,陳建成指出,如果骨骼已經產生嚴重不對稱,才要開刀治療,多數通常都是經由矯正,但即便不矯正,有些人一輩子也只是站久了、路走多了,腳容易酸而已。

由於孩子到醫院時多穿著鞋子,所以醫師臨床不易主動發現孩子是否有扁平足,還是要依賴家長的觀察,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到醫院,主述孩子容易跌倒或是腳容易扭傷,一經檢查才發現這些問題,都是因為孩子是扁平足所引起。

陳建成表示,扁平足的復健治療可以輔以足弓墊,也就是利用腳墊把足弓的形狀塑造出來,藉以矯正骨骼的位置,另外就是透過運動,不少家長認為,孩子都扁平足了,走路、跑步都容易跌倒,會要求孩子儘量減少運動;但在復健上,卻剛好相反,反而希望孩子能多藉由運動,訓練小腿肌肉及足弓肌肉群,肌肉訓練強壯了,可以輔佐骨骼,增加穩定度。

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蔡世瑩表示,有些小朋友腳掌的肉較多,看來腳掌貼地,但足底的舟狀骨並沒有太低,如果是這種情形,並不是扁平足;另外,有些小朋友因為腳跟外翻,使得前面腳掌肉貼地,看起來像是扁平足,但卻是因為腳跟外翻所引起,並非真的是扁平足。有些長短腿也會引起扁平足,主要因為長短腳代償效應所引起。

蔡世瑩指出,雖然7歲之前,是扁平足治療的黃金期,但超過7歲之後,並不代表就什麼復健都不能做,仍可以藉由足部肌肉的訓練,來增加穩定性,另外,鞋墊的訂製,也可以改變原來踩地的方式,久站也較不會酸,會比較舒適。

鄭醫師補充:

十多年前,我在金門支援當地的醫療服務時,遇到一位大學的學弟,當時他跑來我的診所和我討論一些他的職涯規劃,也聊到一些平常保健訣竅。

期間他提到自己之前不耐久站,也十分討厭跑步,後來遇到一位復健專業,經評估發現問題出現在他的足弓上。原來他從小就是扁平足,但父母本身不是醫療專業,也沒有帶他去做專業評估以及矯正,以至於這麼多年下來,養成他不喜歡運動的陋習。

經過量身訂作的足弓墊矯正,他經驗的發現自己原來可以輕鬆站很久,也喜歡跑步這件事,而且有了足弓墊,鞋子的使用手命也延長一倍以上,因為鞋底的磨損比較均勻。

足弓墊的功用在於恢復腳弓支撐的自然角度,幫助身體整體結構回到自然的支撐點,因此,因為骨盆不症引起的功能性長短腳以及姿勢不正(例如喜歡彎腰駝背等等),也都有幫助。我在臨床上看到不少實證效果,自己也是足弓墊使用的受益者,讓我不僅可以輕鬆運動,綁護膝,輕鬆做好結構保健。

是否真為扁平足,可以透過腳印檢測來確認,只要兩分鐘,既簡單又省時。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活更久?研究:定期適度節食

 

【華人健康網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Cell Metabolism》刊登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研究,發現定期節食可以延壽。作者讓中年小鼠每個月接受兩次擬斷食飲食法(Fasting Mimicking Diet, FMD),每次為期四天,只食用低蛋白、低卡路里飼料,但一個月剩下的時間小鼠可任意進食。

想活更久?研究:定期適度節食

結果實驗組小鼠平均壽命較沒有節食的對照組多了三個月。接著作者以人類作實驗,FMD每個月需要花五天,第一天攝取1090大卡,第二到五天攝取725大卡,剩下的時間可自由進食,實驗為期三個月。

結果參與FMD的19人,其老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危險因子或生物指標都下降,特定幹細胞數量上升。這顯示定期節食對健康就有長期影響,但未來仍須研究找出最適合此種方法的人。

研究刊登在《Cell Metabolism》第22卷第1期第86-99頁

 

鄭醫師補充:

適當斷食,或者一周挑兩天只吃一餐,這類相關研究皆告訴我們,少吃有助於減少身體負擔,恢復代謝、提升認知功能甚至回春等等。過去我在部落格曾多次分享這類研究,這篇報導又是一個清楚的例證。

要長壽養生,不妨從適度禁食著手。

參考文獻:

Cell Metab. 2015 Jul 7;22(1):86-99. doi: 10.1016/j.cmet.2015.05.012. Epub 2015 Jun 18.

A Periodic Diet that Mimics Fasting Promotes Multi-System Regeneration, Enhanced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Healthspan.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609488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腎上腺疲勞」2分鐘檢測法!吃3類食物遠離癌症

 

【早安健康/周舒涵編譯】常會覺得怎麼睡都睡不飽、想到未來就沒勁?這些症狀易與憂鬱傾向、慢性疲勞症候群等聯想在一起,但其實可能是沒有被診斷出來的「腎上腺疲勞症候群」所致,來試試法國醫師艾蜜莉.塞爾坎(Emily Sercan)所提出「塞爾坎白線」自我檢測法,2分鐘馬上知道自己有沒有罹患「腎上腺疲勞症候群」的可能,並且多吃菇類、大豆食品、青背魚就有望改善。

長期累積壓力易罹「腎上腺疲勞症候群」,可能導致癌症、心血管疾病等

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重重,當壓力不斷累積,體內就會產生大量自由基,也會引起腎上腺開始分泌皮質醇。皮質醇是人體對自由基的防禦機制,可有效去除體內自由基,使細胞不受到自由基傷害。

但如果長期之下壓力無法排解,腎上腺會因為過於操勞而功能低落,就會因為累積過多自由基,提高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風險。

而這樣因為腎上腺操勞所引起的症狀,就叫做「腎上腺疲勞症候群」。日本健康情報網站「健康生活」整理出了幾個因「腎上腺疲勞症候群」而產生的具體症狀,如果有長期疲累的感覺,快來確認以下八點典型「腎上腺疲勞症候群」的具體症狀,看看自己是否接連「中槍」。

「腎上腺疲勞症候群」具體症狀

設了超過3個以上的鬧鐘還是醒不來。
○不管補眠補多久都無法消除疲勞感。
○做什麼事都覺得懶惰而提不起勁。
○明明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卻比以前花上更多倍的時間才能完成。
○做了以前會開心的事情但卻開心不起來了。
○不管吃什麼都覺得不好吃。
○一直無法平復內心焦躁,容易暴飲暴食,或漸漸養成酗酒、抽菸等習慣。
○覺得人生枯燥乏味。

如果已經確認符合以上複數症狀,但卻還是對自己究竟是憂鬱傾向、慢性疲勞症候群還是「腎上腺疲勞症候群」有所猶豫的話,可以試試法國醫師艾蜜莉.塞爾坎所提出的「塞爾坎白線」自我檢測法

「塞爾坎白線」自我檢測法

1使用指甲或原子筆等尖端部分,在腹部的皮膚上劃下一道約20公分長的線。

2如果身體機能正常的話,剛開始劃出來的白線會漸漸變成紅色。

3但如果是腎上腺出問題的人,劃出來的白線就算放置超過2分鐘,也依然會呈現白色的狀態,同時也有可能變得比原來劃出來的線還粗。

維持日常生活作息規律,多吃菇類、大豆食品、青背魚

由於「腎上腺疲勞症候群」的症狀和憂鬱傾向的症狀極為相似,常被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導致腎上腺在治療過程中被忽略,將導致身體長期處於疲勞狀態而無法復原。因此想要有效對抗「腎上腺疲勞症候群」,建議前往醫院進行檢查,並依照醫師的指示進行改善。

而「腎上腺疲勞症候群」是因為精神上、肉體上的壓力與疲勞而引發的疾病,因此需要朝向正常作息改進,也要養成天天吃早餐的習慣,並盡量遠離咖啡因、酒精等刺激物。除此之外在飲食方面,可以多多攝取富含DHEA(Dehydroepiandrosterone, 脫氫異雄固酮)的菇類、大豆食品,或是橄欖油、青背魚、鰻魚等含有孕烯醇酮的食材,都有助於皮質醇的生成與分泌。

鄭醫師補充:

腎上腺疲勞,又稱慢性疲勞症候群,可以透過相關的血液檢測來偵測。這是最直接的檢測方式。

至於上述報導提到的自我檢測方式,「塞爾坎白線」自我檢測法,不妨試試。我試了一下,馬上就變紅。

完整的腎上腺功能檢測,不只是壓力荷爾蒙(可體松,CORTISOL)和抗壓力荷爾蒙(脫氫異雄固酮,DHEA)而已,因為腎上腺的分泌與腦下垂體甚至是下視丘的功能皆有相關,完整的檢測也會呈現腦下垂體以及下視丘相關荷爾蒙刺激素的濃度是否正常。同時,壓力荷爾蒙整天的濃度變化比較不明顯,抗壓力荷爾蒙以及甲狀腺濃度可能都偏低都是在實際的血液檢測中可見的徵兆。此外,細胞能量產生效率不佳,進一步讓腎上腺疲勞血上加霜,有機會透過名為有機酸代謝的檢測,可以找出相關營養缺失來個別加強,矯正體質的缺陷。比較難想像的是身體重金屬累積過多,也會障礙能量產生效率,還會進一步阻礙甲狀腺功能,因此重金屬殘留的檢測也至關緊要。

腎上腺疲勞相關症狀不只是上述報導提到的狀況而已,像身體容易痠痛,免疫力下降,專注力或者記憶力明顯較差,經常頭痛等等狀況也是腎上腺疲勞常見典型的症狀。

這類症候群,一般醫師多是為精神衰弱,藥物改善效果並不好。以整合醫學觀點,調整方式可以大概從幾個方面來著手:

1.去除過敏飲食來源,降低發炎。長期發炎會導致大腦壓力中樞過荷,長期下來引發腎線上疲勞症。補充多顏色的蔬菜,充足的蛋白質以及全穀類食物。

2.早點上床。許多腎上腺疲勞的患者,過了晚上11點,壓力荷爾蒙會再度上升,為了良好的睡眠品質,最好早點上床。

3.補充B群,尤其是B5和B6幫助腎上腺提升抗壓能力,B12和葉酸也能幫助細胞能量產生。

4.用Omega-3脂肪酸、鉻以及維他命c來降低身體發炎,讓腎上腺得以休生養息。

5.補充維生素D、硒、鎂以及鋅等等,皆有助於腎上腺以及甲狀腺功能正常化運作。

6.補充足夠水分,甚至在睡中加入礦物質以及微量元素。原因是腎上腺疲勞患者容易缺水,透過適當水分補充也能改善。

7.補充提升腎上腺功能的草本複方,例如甘草、亞洲蔘或者紅蔘、紅景天、西伯利亞人蔘或者是冬蟲夏草等等。山藥或者墨西哥野山愈有助於抗壓力荷爾蒙濃度提升,一起補充恢復更快。

8.在白天時間加入放鬆修復行程,例如靜坐或者瑜珈等等。

9.改變人生觀,例如對成功的定義以及在生活中,何者對我們才是至關緊要的事物等等,最好重新檢視,自我省思。名利追逐如同懸在驢子面前的胡蘿蔔,讓人無法聽下腳步,檢視自己到底所為何來。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mindbodygreen.com/0-17502/9-steps-to-heal-adrenal-fatigue-naturally.html

http://www.marieclaire.co.uk/blogs/549894/are-you-just-shattered-or-do-you-have-adrenal-fatigue.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日前有一位最新的研究發表,如果要幫助小孩提升認知功能、專注力甚至是社交技巧,還有提高行為規範,不妨透過有組織的課外運動來達成。讓孩童在運動過程中,藉由團隊合作,達到團隊勝利,有助於幫助小孩了解規則以及提高榮譽感外,伴隨的就是小孩的認知功能與大腦發展更健全。

可以從幾歲開始?五歲左右就可以帶小孩參與組織運動了。

參考文獻:

  1. Geneviève Piché, Caroline Fitzpatrick, Linda S. Pagani. Associations Betwee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and Self-Regul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From 5 to 10 Years of Age.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2015; 30 (1): e32 DOI: 10.4278/ajhp.131021-QUAN-53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女性結婚年齡普遍提高,超過三十歲才結婚生子者比比皆是。過去我曾在部落格提到,最適合生產的年紀是25歲前後,這項澳洲研究則從另一個角度再度證實這個觀點。

這項研究發現,母親生女兒時若未滿三十歲,跟超過30歲的母親相比,女兒長大出現憂鬱以及焦慮的風險較低,若是超過35歲,風險更高,至少統計數字是這樣顯示。

有生兒育女計畫,還是趁年輕時為之對下一代身心健康比較好。

參考文獻:

  1. Jessica E. Tearne, Monique Robinson, Peter Jacoby, Karina L. Allen, Nadia K. Cunningham, Jianghong Li, Neil J. McLean. Older Maternal Age I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tress Symptoms in Young Adult Female Offspring..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2015; DOI: 10.1037/abn000011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癌症患者做瑜珈 有意想不到效果

瑜珈不只對健康的人有好處,癌症患者做瑜珈,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美國最新研究發現,正接受放射線治療的攝護腺癌患者規律做瑜珈,有助減輕疲憊、尿失禁、勃起障礙等放療副作用

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近日在整合腫瘤學醫學會第十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上述研究成果。

攝護腺癌患者接受放療過程當中,常出現疲憊、尿失禁等治療副作用,性生活也大受影響,研究計畫主持人放射腫瘤學副教授妮哈‧法皮瓦拉研究發現,患者若參加密集瑜珈課程,有助減輕困擾

癌因性疲憊與一般生活所出現的疲累不太一樣,一般生活中的疲累現象只是暫時,只要休息、睡覺就能緩解。而癌因性疲憊、治療引起的疲憊症狀常干擾患者生活品質,影響程度比疼痛更嚴重。有研究指出,約六到九成的放療患者出現疲憊症狀。此外,攝護腺癌患者中,約有百分之二十一到八十五的人出現勃起障礙,出現尿失禁比率則大約百分之二十四。

法皮瓦拉解釋,瑜珈可以伸展骨盆腔腔底肌肉、增加血流,或許就改善了勃起障礙、尿失禁問題;冥想技巧也對身心健康很有好處,因而提升整體生活品質

鄭醫師補充:

過去有研究發現乳癌患者藉由規律的瑜珈運動也能減輕壓力以及提升生活品質:

  • K. D. Chandwani, G. Perkins, H. R. Nagendra, N. V. Raghuram, A. Spelman, R. Nagarathna, K. Johnson, A. Fortier, B. Arun, Q. Wei, C. Kirschbaum, R. Haddad, G. S. Morris, J. Scheetz, A. Chaoul, L. Cohe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Yoga 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4; DOI: 10.1200/JCO.2012.48.2752

不管是男性的攝護腺癌或者女性的乳癌,都可以由瑜珈這類運動來幫助當事人降低壓力、提升生活品質,建議以被診斷有癌症的患者,若是無法從事體能輸出較大的運動,不妨考慮瑜珈。

原文報導:

http://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5-11/uops-yml111615.php

http://www.medicaldaily.com/intensive-yoga-programs-can-help-men-prostate-cancer-cope-side-effects-radiation-361842

參考文獻:

Vapiwala N, et al. Society of Integrative Oncology's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1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常運動的人心肌梗塞後不易憂鬱

 

【華人健康網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刊登挪威科技大學(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研究,發現定時運動的患者,在心肌梗塞後較不易憂鬱

國外研究顯示,保持運動習慣的人在心肌梗塞後比較不容易憂鬱。

研究含括143位男性與46位女性,他們都曾罹患心肌梗塞,作者將他們患病前的長期運動習慣分為四組,一直沒運動、常運動變不運動、不運動變常運動以及始終常運動。結果發現始終常運動的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一直沒運動的人低了20%。研究顯示,長期而言規律運動可降低心肌梗塞患者發病後出現憂鬱症的風險

此項研究也強化了運動與精神健康間的因果關係,同時也能提醒有罹患心臟疾病或憂鬱症風險的人,應適度增加運動量。未來作者希望有更多研究探討到底是因為心臟病發誘發了憂鬱,還是身體健康狀況改變,造成運動量下降後導致憂鬱。

鄭醫師補充:

心肌梗塞後憂鬱症風險提高,這是教科書都會告訴專業人員的資訊,然而這兩者有何相關?

以直觀來說,心肌梗塞後,心臟收縮力量以及血液輸出必定下降,此時從心臟輸往大腦的血液也會打折扣,大腦血流降低,氧氣以及能量需要的養分皆變少,大腦細胞不似健康時可以得到充分的氧氣以及營養供給,憂鬱症風險便容易提升。

有運動的人,即使心肌梗塞,由於平常鍛鍊心肺功能,較一般人可以發揮更大的收縮能力,即使在心肌梗塞後整體效能不若以往,但還是比一般人高。就好像把心臟的輸出效能提升成130%,即使打個對折,仍有65%的輸出能力,遠比沒有運動的人來得更能承受心肌梗塞後的衝擊。

規律運動不只是幫助心臟,也能幫助大腦動起來,降低憂鬱風險。

參考文獻:

  1. Protective Effect of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on Depress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HUNT Study

    Ernstsen, Linda et al.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DOI: http://dx.doi.org/10.1016/j.amjmed.2015.08.01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塑化劑吃下肚 男不孕

成功大學研究團隊針對塑化劑與男性不孕症進行為期三年研究,發現塑化劑進入男性體內會抑制睪固酮分泌,造成睪丸功能低下,建議男性減少攝取塑膠包裝食物

成功大學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帶領的研究團隊,今天發表「塑化劑與男性不孕症」研究,論文並已在國際期刊發表。

李俊璋表示,二○一一年到二○一四年與成大醫院不孕症門診合作,篩選二五九名不孕症男性成人為病例組,並從媽媽教室篩選三十九名配偶已懷孕的男性為對照組,分別量測其體內塑化劑濃度與睪丸功能指標

他說,睪丸中的萊氏細胞分泌的特異蛋白(INSL 3),有預防精子細胞凋零的功能,且睪固酮有促使精子細胞成熟功能。研究團隊證實,塑化劑進入成年男性體內,會影響萊氏細胞正常功能,並抑制睪固酮分泌;當「INSL3」與睪固酮都受到抑制時,可能導致精液品質低下的情形

李俊璋指出,研究結果發現,不孕症男性成人體內塑化劑濃度約為對照組男性成人的一至二倍,當體內塑化劑濃度愈高時,「INSL3」愈低,體內睪固酮及游離睪固酮也跟著降低,睪丸功能明顯受到影響

他說,分析男性成人塑化劑主要暴露來源,可能有塑膠袋及保鮮膜包裝的冷熱食、塑膠及保麗龍杯冷飲、寶特瓶裝的運動飲料及茶類。發現病例組的每日攝取量都高於對照組男性成人;而且攝取量高者,體內塑化劑濃度相對較高

李俊璋指出,不孕症男性成人使用的個人衛生用品,包括沐浴乳、洗髮乳、洗面乳、刮鬍膏及香水等的使用量較高,而使用量較高者,體內塑化劑濃度也較高

他說,塑化劑本身是一種定香劑,香味愈濃的產品含量可能愈高,建議儘量少用。另外,也應減少用塑膠袋、塑膠杯外帶熱食或飲料,就可降低塑化劑攝取量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報告關鍵就是男性體內塑化劑濃度愈高,影響萊氏細胞的功能,無法分泌足夠亮的特異蛋白(INSL 3),睪固酮分泌被抑制,濃度下降,無法幫助精子成熟以及抑制精子凋零,精子濃度以及品質都跟著下降,影響生育。

男性朋友若要生育,遠離塑化劑的來源為妙,包含沐浴乳、洗髮乳、洗面乳、刮鬍膏及香水等,也少用塑膠袋以及塑膠杯等等含塑化劑的容器或者包裝。

參考文獻:

Hum Reprod. 2015 Nov;30(11):2658-70. doi: 10.1093/humrep/dev225. Epub 2015 Sep 18.

Phthalates might interfere with testicular function by reducing testosterone and insulin-like factor 3 levels.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638579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發現 阿斯匹靈可助孕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可以抑制發燒、發炎,又有抗凝血功能而用來降低心臟病與中風的阿斯匹靈,最近研究又發現,阿斯匹靈可能可以幫助女性懷孕!美國生殖醫學學會副主席瑞秋(Richard Poulson)教授表示,研究曾指出,阿斯匹靈能增加骨盆腔的血液流量及子宮壁膜的厚度,有助於胚胎在子宮著床,加上新的研究成果,瑞秋教授認為除非有過敏或妊娠症,否則對於任何希望懷孕的女性,尤其正經歷生育治療的患者,建議她們每日服用少量的阿斯匹靈,來增加成功受孕的機會。
>研究總共有1228名,年齡在18至40歲之間,過去一年中有流產經驗的女性參與,他們都有「全身性發炎反應」(systemic inflammation),如:體溫大於38.5度、白血球數在每立方毫米的體積中多於12,000顆等。研究發現,在實驗對象中,每日服用81毫克阿斯匹靈的女性,比沒有服藥的女性多了17%的機會懷孕,能成功產下嬰兒的機會更多了20%。研究人員說明,每日服用少量阿斯匹靈可以減緩全身性發炎反應,讓胚胎能夠更安全地在子宮內成長,有助於女性懷孕及生產
>證據仍不足 阿斯匹靈過量副作用多
>然而,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建議,妊娠12周以後且屬妊娠毒血症高危險群的女性應服用少量阿斯匹靈。此外,健康專家認為,關於少量阿斯匹靈有助懷孕的證據仍不充分,再加上可能的副作用(如內出血),讓他們不確定是否應該建議女性服用阿斯匹靈來增加懷孕機會。醫師也提醒,服用過量阿斯匹靈,可能導致中毒,即使是輕度中毒的患者都會有噁心,嘔吐,腹痛,嗜睡,耳鳴和頭暈等症狀,嚴重時,可能導致呼吸急促,呼吸性鹼中毒,癲癇,腦水腫,昏迷等,出現這些症狀時都應該立即就,避免因服用阿斯匹林過量,導致肺水腫,心跳呼吸驟停而死亡

鄭醫師補充:

若是因為全身發炎導致受孕困難,建議不妨透過其他抗發炎時物或者補充品來降低身體發炎,提高受孕率。

以成本來說,阿斯匹靈的確是最低得沒錯,然而藥物本身也潛藏相關副作用以及出血風險,建議大家選擇安全性較高的療法來降低身體發炎,提高受孕率。

參考報導以及文獻: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annual meeting, accessed 21 October 2015.

 

Additional source: American Pregnancy Association, Preconception health for women, accessed 21 October 2015.

 

Additional source: USPSTF, Low dose aspirin to prevent preeclampsia: Preventive medication, September 2014, accessed 21 October 2015.

 

Additional source: The Telegraph, Aspirin-a-day could boost chance of having a baby, accessed 21 October 2014.

 

Additional source: MailOnline, How taking aspirin every day 'could help you to get pregnant': Fertility expert says 100 doses of the drug help thicken the womb lining which aids conception, accessed 21 October 201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曬太陽 金槍不倒

男性想要「金槍不倒」,可以考慮曬曬太陽,攝取充足維生素D。維生素D又稱為「陽光維生素」。美國一項研究發現,男性體內的「陽光維生素」濃度過低,很容易出現勃起障礙。

研究團隊以三千四百多名二十歲以上、沒有心臟病病史的美國成年人為分析對象。其中約有百分之三十的人維生素D偏低,這代表這些人血液中的維生素D濃度在二十奈克/毫升以下,而所有人當中,約有百分之十六有勃起功能障礙

研究結果顯示,有勃起障礙的人當中,約有百分之三十五的人體內維生素D偏低。相較之下,沒有勃起障礙的人當中,則有百分之二十九的人維生素D偏低。

研究第一作者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副教授艾琳‧米丘斯表示,透過檢查,很容易發現一個人是否維生素D不足、偏低,想要解決這問題也很簡單,只要多運動、改變飲食、攝取維他命補充劑、適度曬點太陽,就能恢復體內維生素D濃度

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與維生素D充足者相比,發現男性若有維生素D偏低問題,出現不舉機率就會增加三成二。就算調整抽菸、喝酒、糖尿病、高血壓、發炎、用藥等變數,結果也是一樣

研究人員表示,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並沒有證實維生素D偏低、不足與勃起障礙功能有因果關係,未來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證實兩者有直接關聯性。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年會。

鄭醫師補充:

維生素D是身體非常必要,老天爺讓人什麼都不必吃,也能藉由曬太陽來產生,就知道其重要性了。

不管是癌症,過敏、免疫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甚至是憂鬱症以及老年失智症等等,都會和維生素D不足扯上關係,這篇研究提醒男性朋友,維生素D不足,也可能增加勃起功能障礙,因此有相關困擾的男性,在身體評估以及改善的考慮層面上,維生素D的檢查以及補充,最好也不要輕忽。

參考原文報導:http://www.news-medical.net/news/20151113/Johns-Hopkins-researchers-present-new-healthcare-tips-from-American-Heart-Association-Meeting.aspx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由美國賓州護理學校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童年早期若是有過量的鉛曝露,接下來大一點時,出現睡眠障礙以及白天嗜睡風險明顯提高。

這是第一個長期追蹤(從2004年開始)且研究對象超過1400位兒童的研究,因此可信度極高。

過去只知道鉛曝露對兒童的大腦以及神經發育有影響,然而對於影響睡眠這部分,鮮少為人知。

這項研究的主要負責人 Jianghong Liu博士提到:鉛過量可以檢測也能治療,但若放任不管,最終導致不可逆的中樞神經傷害。這些加入研究的青少年經常被注意到的睡眠困擾包含白天嗜睡、失眠、早醒、入睡困難以及睡眠中斷甚至得用安眠藥等等(與成年人問題差不多),從這項長期研究針對這些失眠孩童,包含665位孩童的血鉛濃度做評估,第一次為3-5歲,睡眠狀況評估則於六歲以後。當小孩年紀介於9-11歲時,油小孩以及他們的父母填寫問卷,調查孩童每天的睡眠狀況、失眠以及安眠藥物使用狀況。

研究分析發現當小孩濃度高於10 ug/dL時,孩童出現失眠以及使用安眠藥物的機率提高2-3倍。睡眠不足以及白天 嗜睡在孩童以及青少年並不少見,建議這類孩童 嗜睡在孩童以及青少年並不少見,建議這類孩童不妨透過相關檢測來確認是否有重金屬過量的狀況,一旦過量,務必積極處哩,以免日後造成不可逆之傷害,悔之晚矣。

參考原文資料:

http://www.newswise.com/articles/lead-exposure-impacts-children-s-sleep

Lead Exposure Impacts Children’s Sleep

Novel Finding from Penn Nursing Research Shows That Lead Exposure in Early Childhood Increase Risk for Sleep Problems & 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SLEEP; R01-ES018858; K02-ES019878; K01-ES015877; P30-ES013508; R01-NR004281

參考文獻:

 Sleep. 2015 Jul 13. pii: sp-00223-15. [Epub ahead of print]

 

Early Blood Lead Levels and Sleep Disturbance in Preadolescence.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619457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