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加拿大等跨國研究團隊研究發現,神經荷爾蒙DHEA(脫氫睪雄固酮)補充可以防止愛滋病患者大腦功能退化。一般人對於愛滋病的認識,多侷限於免疫系統不全的問題,殊不知愛滋病患者大腦的也會被HIV病毒破壞,導致大腦功能退化。


已經發表的研究發現,DHEA能幫助癲癇、腦損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以及憂鬱症的改善,相關研究也發現,愛滋病患者體內的DHEA濃度較低,導致大腦退化速度加快,若能適當補充DHEA,將能延緩病毒對大腦的傷害,進而達到保護大腦的效果。熟悉功能性醫學的專業都知道DHEA對免疫系統本來就具有保護效果,因此愛滋病患者可以考慮補充DHEA來提升免疫系統以及神經系統的保護。


參考文獻:


F. G. Maingat, M. J. Polyak, A. M. Paul, P. Vivithanaporn, F. Noorbakhsh, S. Ahboucha, G. B. Baker, K. Pearson, C. Power. Neurosteroid-mediated regulation of brain innate immunity in HIV/AIDS: DHEA-S suppresses neurovirulence. The FASEB Journal, 2012; 27 (2): 725 DOI: 10.1096/fj.12-21507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糖吃太多 離癌不遠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2月4日 上午12:07






蛋糕、餅乾等甜食雖然很好吃,不過吃太多可能增加罹癌風險。


西班牙、英國最新研究指出,糖份雖然可以供給身體熱量,但體內糖份過多,就好像穿腸毒藥,很可能會傷害身體。當體內糖份持續飆升,不但會傷害細胞組織,也可能增加癌症風險。


糖尿病患者常面臨血糖過高困擾,糖尿病多為肥胖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功能欠佳。這項研究發現,糖尿病、肥胖很可能增加罹癌風險。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糖尿病患者罹患胰臟癌、大腸癌機率比一般人增加一倍之多。


研究計畫主持人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國王大學賈斯托迪亞‧加爾西亞-吉梅內斯研究發現,當體內糖份過多,有一基因就會活動力大增,這基因在癌症發生、癌症病程上也扮演重要角色。


腸道接觸糖份後,會對胰臟發出訊息,糖份在腸道促使腸道細胞製造荷爾蒙「GIP」,荷爾蒙會影響胰臟分泌胰島素。請胰臟多釋放胰島素,控制血糖穩定。這項發表於「分子細胞」的研究發現,有種稱為「β連環蛋白」的基因會控制GIP荷爾蒙分泌,β連環蛋白活性正取決於糖份多寡。


過去有許多研究發現,β連環蛋白活動量增加,很容易使正常細胞轉化為癌細胞。研究結果顯示,高濃度糖份會讓β連環蛋白活力大增,可能引起癌細胞增生。


研究人員懷疑,飲食攝取過多糖份,可能改變新陳代謝,進而增加癌症風險,因此若想預防癌症,最好能改變飲食習慣,以免罹癌後需要花費大量金錢做治療,且徒增痛苦。


鄭醫師補充:


細胞核若是累積β-catenin(β連環蛋白),根據過去研究,這是癌症預後不佳的指標,容易增加癌細胞增生。


而糖尿病患者容易罹癌,部分原因在於增加胰島素生長因子( insulin growth factor 1,IGF-1)的訊號,增加罹癌風險的實際原因,在此研究發表之前一直未能被了解。


這個去年底發表的研究內容不容易看懂,我直接把研究原文的圖示解說找出來給大家參考。上面白色部分是細胞質,灰色部分是細胞核。高度糖分的攝取,對於Wnt增加β連環蛋白在細胞核累積,是必要條件。圖右側,p300幫助β連環蛋白乙烯化,帶進細胞核,增加罹癌風險。圖左側,SIRT1這部分好的反應路徑則被抑制。



參考文獻:


Ana Chocarro-Calvo, Jose Manuel García-Martínez, Soraya Ardila-González, Antonio De la Vieja, Custodia García-Jiménez


Glucose-Induced β-Catenin Acetylation Enhances Wnt Signaling in Cancer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9727651200979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負面新聞會胖 高熱量零食吃更多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羅詩樺/編譯 | 華人健康網 – 2013年1月30日 上午8:56






結果發現,觀看悲慘情景系列海報的受試者吃的零食不僅比另一組多40%,嗑下的高熱量零食也比低熱量零嘴多7成,而看中性訊息海報的受試者所吃下的高低熱量零食比例差不多。


研究主要人員商業管理學院的拉蘭(Juliano Laran)表示,從研究結果不難發現,人們心情受到負面消息影響時,就會傾向吃更多高熱量食物來撫慰心情,食物的口味不是主要原因,而是人們心理上渴望熱量。因此在吃東西時,如邊看電視新聞並且接受到許多負面新聞的消息,也會比不看負面新聞的人吃多出40%熱量的食物。


鄭醫師補充:


過去我在部落格不只一次提到,吃東西時,最好不要邊看報紙或者邊看電視,因為報紙或者電視的負面新聞可能會讓我們不知不覺中,選擇不當的食物或者吃下更多熱量還不覺得飽,上述研究報導就是很好的示範說明。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健康腦,身心沒煩惱》這本書的相關內容: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4271&prev=-1&next=24254


相關參考文獻:


Juliano Laran and Anthony Salerno


Life-History Strategy, Food Choice, and Caloric Consump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0956797612450033, first published on January 9, 2013 doi:10.1177/0956797612450033


原文研究全文可以連結參閱:
http://pss.sagepub.com/content/early/2013/01/09/0956797612450033.ful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致你不快樂的憂鬱症與基因有關?

優活健康網 – 2013年1月31日 下午2:20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你是否覺得每天鬱鬱寡歡、提不起勁?你知道嗎?罹患重度憂鬱症與生活滿意度有關。而這個關聯大部分取決於基因。這是一項由挪威公共衛生研究院與奧斯陸大學共同合作的研究,比較了同卵與異卵雙胞胎的縱向資料,以探討罹患重度憂鬱症與整體的生活滿意度是否有關,此研究發表於《情感性疾患》期刊。


研究發現:符合終生重度憂鬱症標準的男性和女性(分別為15.8%及11.1%)呈現了較低的生活滿意度。74%的重度憂鬱症和生活滿意度與基因有關,其餘26%的關聯與獨特的環境因素有關。研究者同時也將生活滿意度與重度憂鬱症在遺傳上的可能性分開計算。生活滿意度的遺傳可能性估計為百分之七十二。換句話說,大部分是因為基因讓我們在生活滿足的傾向上有所不同。重度憂鬱症的遺傳可能性為34%。


結果顯示,憂鬱症與生活滿意度共同受到同一組基因的影響比環境來得多。研究者強調,每天從事一些能夠帶來短暫愉悅感的小活動是很重要的。因此,不要放棄這些讓人感到開心的活動。在某種程度上,正向經驗也可能隨著時間累積而為我們創造出美好的生活品質。


鄭醫師補充:


到底有無憂鬱症的基因,目前已經有些相關檢測可以幫助了解,但即使檢出有憂鬱症的基因,也不見得罹患憂鬱症,但罹患憂鬱症機率提高或者容易發生生活滿意度下降的情形。


若能提早發現,針對自己容易憂鬱的體質,透過適當飲食控制、營養補充、規律運動以及認知習慣的調整,憂鬱不見得會上身。換句話說,憂鬱的基因,可以透過當事人的努力,大幅減少憂鬱症的罹患風險,這篇報導中,研究人員並未將抗憂鬱劑列為預防或者改善之道,提醒大家留意。


類似的研究,發表於2011年美國UCLA的學者研究發現,一個人是否能有高自尊、樂觀以及對生活控制的自信(攸關焦慮與憂鬱表現)與催產素受體的基因變異有關:


S. Saphire-Bernstein, B. M. Way, H. S. Kim, D. K. Sherman, S. E. Taylor. Oxytocin receptor gene (OXTR) is related to psychological resourc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1; 108 (37): 15118 DOI: 10.1073/pnas.1113137108


之前受訪,我也曾參考已經發表的研究,在第九對基因,主管血清素合成的基因若發生變異,可能會增加憂鬱症或者焦慮得罹患風險,提醒大家,憂鬱的基因絕非單一基因變異影響,預防以及治療憂鬱,最好能透過多面向來做評估考量以及處理會更穩當,而功能性醫學就是這樣的概念去處理,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除了開藥單,我還能做什麼?》以及《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兩本書。


挪威研究的參考文獻:


Ragnhild B. Nes, Nikolai O. Czajkowski, Espen Røysamb, Ragnhild E. Ørstavik, Kristian Tambs, Ted Reichborn-Kjennerud. Major depress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 A population-based twin study.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12; DOI: 10.1016/j.jad.2012.05.06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節目名稱:健康兩點靈(TVBS CH56)



主 持 人:陳月卿



節目主題:我家也有過動兒


 



邀訪來賓: 精神科 鄭光男醫師



           昆蟲老師   吳沁婕老師



           台北市議員 楊實秋先生



           中醫師     曾綺華醫師


 




節目大綱:一、家有搗蛋鬼~~~我的孩子是不是過動兒



          二、好動?過動?傻傻分不清楚!為什麼會過動?



          三、懷疑孩子是ADHD,該怎麼做?



四、塞給他藥丸,不如從根本著手!!


 


 





2/23()22:00首播



3/2()08:00重播



3/16()14:00重播


 





感謝大家支持並給我一些意見!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研究:每周做2次瑜珈 防心律不整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羅詩樺/編譯 | 華人健康網 – 2013年1月31日 下午3:22







英國《路透社》(Reuters)30日報導,瑜珈可能是有益治療心房顫動的輔助運動,堪薩斯大學醫學中心(Kansas Medical Center)讓49位心律不整平均達5年以上的患者參與研究,第一階段的3個月,先行測量他們的心跳頻率、焦慮程度、壓力抑鬱指數,以及日常生活品質。


第二階段同樣為期3個月,讓受試者每星期參加兩次瑜珈課程,並記錄這段期間他們對生活品質的滿意度、焦慮程度等,且在此兩個研究階段中,患者仍然有接受醫院追蹤治療。研究結束後,以心臟監測儀測量患者的心顫頻率,結果發現瑜珈課程之後,頻率比研究第一階段時降低近4倍;而且患者的心理焦慮程度,以特殊量表上的分數顯示(分數最低20至最高80)也從34降到25。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物理治療研究的研究人員拖德(W. Todd Cade)表示,瑜珈或許可成為有心房顫動困擾的患者,一個輔助改善的途徑,但並不表示可因此而不藥而癒,目前還需更具體的證據來證實瑜珈對心律不整的效果,如患者想要靠瑜珈改善,建議還是先跟醫師討論後再決定。


鄭醫師補充:


許多人的心臟不適反應與焦慮大有關係,最為人所知的就是二尖瓣膜脫垂,這種狀況常見於嚴重焦慮或者恐慌症的患者身上。


剛發表的最新研究,透過每周兩次瑜珈運動的輔助,時間為期三個月,追蹤發現能明顯降低患者憂鬱、焦慮指數,同時明顯減少心律不整的嚴重度,因此任何能幫助身心減壓的運動,都值得心律不整的患者考慮採用。相關參考文獻:


Lakkireddy D, Atkins D, Pillarisetti J, et al. Effect of Yoga on Arrhythmia Burden, Anxiety,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YOGA My Heart Study. J Am Coll Cardiol.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30,


J Am Coll Cardiol. 2013;():. doi:10.1016/j.jacc.2012.11.060

http://content.onlinejacc.org/article.aspx?articleid=1567301


此外,有些患者的心律不整與營養缺乏有關,在無藥可醫這本書提到一些相關營養補充療法,包含足夠劑量的維他命C、亞麻仁油、鈣鎂(比例2:1)、B群、維他命E以及綜合維他命的補充也能明顯改善症狀,有興趣的人可以找書來看看。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向女生搭訕 晴天成功機率最高

作者: 莊瑞萌 | 台灣醒報 – 2013年1月29日 下午4:04







法國南布列特尼大學研究者邀請五位20歲出頭外型俊俏的男生,向多位18歲到25歲的漂亮女生搭訕並索取電話號碼,實驗的地點位於法國海邊兩座城市,實驗的時間則挑選五月與六月,鎖定在早上9點到中午1點間進行,當時氣溫約介於攝氏18到22度之間,結果發現,女性在晴天時,較不排斥陌生男子接近,事後也較願意給對方電話號碼;陰天的時候,男性的成功比例則較低。


研究發現,晴天搭訕成功的比例為22.4%,陰天但未下雨的時候,男性搭訕成功機率則只有13.9%。研究者吉根認為,從研究結果看來,挑選晴天做事情顯然較易成功,也或許是當天的氣候讓男性較容易施展較高明的搭訕技巧。


研究者也認為,成功機率與國家不同有關係,因為實驗的地點的法國,正巧以浪漫著稱,當地女性早已對搭訕習以為常了。


稍早不同的實驗也發現,天氣其實會影響人類行為,在晴天時,人們較願意幫助陌生人或回答街頭問卷,享受美食後給予服務生小費的額度也較高。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Social Influence》期刊。


鄭醫師補充:


以上資料提供給需要的人參考。參考文獻以及原文全文:



Weather and courtship behavior: A quasi-experiment with the flirty sunshine



DOI:10.1080/15534510.2012.752401

Nicolas Guéguen

http://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5534510.2012.75240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少年偏頭痛 多數成人藥物沒用

作者: 【中央社紐約29日路透電】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1月30日 上午12:04






美國研究顯示,不含藥物的安慰劑也能避免兒童與青少年偏頭痛發作,效果和多數的頭痛藥一樣好。


根據這篇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小兒科」(JAMA Pediatrics)的研究,僅有2種成人偏頭痛藥物,降低兒童頭痛頻率的效果勝過安慰劑。


根據克里夫蘭醫院(Cleveland Clinic)提供的數據,約有2%幼童與7%至10%較大兒童以及最大為15歲的青少年,有偏頭痛症狀。


專家表示,在避免兒童偏頭痛上,尚未有藥物經嚴格檢驗與核可,因此醫師往往必須仰賴成人藥物。


研究領導人、威斯康辛醫學院(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的傑克森(Jeffrey Jackson)寫道:「我們經分析發現,所有藥物都能解決成人的偏頭痛,但對兒童幾乎不起作用,這顯示兒童偏頭痛和成人偏頭痛在有些地方不一樣,或是兩者對治療的反應不太一樣。」


在這項研究,傑克森與研究團隊檢視21項臨床試驗。結果發現,對於有定期性偏頭痛的兒童與青少年來說,僅有topiramate(商品名「妥泰」Topamax)以及trazodone(商品名Oleptro與Desyrel)能明顯降低發作頻率。


密蘇里州堪薩斯市慈悲兒童醫院(Children's Mercy Hospital and Clinics)神經學家暨頭痛專家比克(Jennifer Bickel)說:「家長應該注意到,成人藥物對孩子的症狀治療效果並不如預期。」比克未參與這項研究。


比克表示,光是安慰劑,能使兒童頭痛頻率從每個月5至6次降至3次,原因可能是因為孩子看到醫師,以及被安撫這項疼痛並非源自嚴重疾病。充員額照顧國民心理健康,特定團體「不要吃人夠夠」。


鄭醫師補充:


上述報導的參考文獻來源:


Sun H, Bastings E, Temeck J, et al. Migraine Therapeutics in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Historic Perspectives of Triptan Trials in Adolescents. JAMA Pediatr. 2013;():1-7. doi:10.1001/jamapediatrics.2013.872.


http://archpedi.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1558561


研究中提到的兩種藥物分別是非典型抗癲癇藥物妥泰(Topiramate)以及精神科常用抗憂鬱藥物Trazodone。成年人很少用Trazodone來治療偏頭痛。


十八歲以下若是和其他抗憂鬱劑並用Trazodone,可能會增加自殺的風險:


http://www.webmd.com/drugs/drug-11188-Trazodone+Oral.aspx?drugid=11188&drugname=Trazodone+Oral


服用抗癲癇藥物若是並用Trazodone,可能會引發癲癇:


http://www.mentalhealth.com/drug/p30-d03.html


妥泰藥物的相關資訊可以參閱部落格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37340


青少年的偏頭痛可能與過敏或者壓力引發的情緒反應有關,最好能經完整的評估找出身體功能失衡或者壓力的源頭,針對根源來處理。而藥物治療反應不佳,又擔心藥物副作用的人,對於自然的營養補充品改善偏頭痛的研究不妨參考應用: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823&next=1795&l=a&fid=23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8130&next=18114&l=f&fid=12&sc=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部分癲癇藥 恐影響胎兒智商

法新社 – 2013年1月23日 下午4:20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2009年發布有關在孕期服用valproate的潛在風險警告,因為研究人員對一組3歲兒童進行測驗發現,這些兒童的認知能力低於平均值。


如今這項新研究待這群兒童6歲時追蹤調查。研究發表在「刺胳針神經學」(The Lancet Neurology)。


研究發現,相較於母親孕期服用其他3種癲癇藥物其一的兒童,母親服用valproate的兒童智商低了7至10分。


母親在懷孕期間服用valproate的劑量愈高,造成的智商差異度也愈大,此外,語言能力與記憶力也會受到影響。


然而,研究也顯示,對於這些接觸到癲癇藥物的胎兒來說,智商可能隨著年紀增長而改善。


研究人員還發現,孕婦補充葉酸可能有助提升胎兒智商。


對某些癲癇病患來說,valproate是唯一能控制病情的藥物,因此這項對藥物劑量的研究與發現補充葉酸的好處,對患者可能是有用資訊。


喬治亞州亞特蘭大艾莫瑞大學(Emory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梅多(Kimford Meador)說:「孕婦服用valproate,可能對胎兒智商和其他認知能力有顯著的負面影響。」(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鄭醫師補充:


上述報導的參考文獻:



Fetal antiepileptic drug exposure and cognitive outcomes at age 6 years (NEAD study):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Prof Kimford J Meador MD,Gus A Baker PhD,Nancy Browning PhD,Morris J Cohen EdD,Rebecca L Bromley PhD,Jill Clayton-Smith MD,Laura A Kalayjian MD,Andres Kanner MD,Joyce D Liporace MD,Page B Pennell MD,Michael Privitera MD,David W Loring PhD,for the NEAD Study Group
The Lancet Neurology - 23 January 2013
DOI: 10.1016/S1474-4422(12)70323-X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eur/article/PIIS1474-4422(12)70323-X/abstract


報導提到的抗癲癇藥物Valproate ,中文的原廠商品名為帝拔顛,不僅在神經科常用來控制癲癇,精神科也經常會用於協助情緒穩定,在躁鬱症患者的藥單中常見。


已經發表的研究發現,若是孕婦服用這類藥物,胎兒出現生產缺陷的機率將高出三倍,主要是脊柱下裂(spina bifida)等等:


Ornoy A (2009). "Valproic acid in pregnancy: how much are we endangering the embryo and fetus?". Reprod Toxicol 28 (1): 1–10. doi:10.1016/j.reprotox.2009.02.014. PMID 19490988.


嚴重的生殖缺陷被稱之為Valproate 症候群,導致胎兒的前囟門提早癒合,影響到頭型發育(三角頭),前額變高,臉部發育也會變型,造成內側眉毛長不出來,鼻子太塌,鼻樑變寬、人中變淺以及上唇過長等等狀況:


Kulkarni ML, Zaheeruddin M, Shenoy N, Vani HN (October 2006). "Fetal valproate syndrome". Indian J Pediatr 73 (10): 937–9. doi:10.1007/BF02859291. PMID 17090909. http://medind.nic.in/icb/t06/i10/icbt06i10p937.pdf.


儘管目前唯一獲得核准於懷孕時使用的就是這種藥物,但鑒於生產缺陷的危險性仍然存在,因此建議若是孕婦服用這種藥物,務必補充高單位的葉酸來減少相關風險:


British National Formulary (March 2003) 45


因為這種藥物本身就是葉酸的結抗劑,葉酸不足的結果容易導致胎兒神經管缺陷,因此額外高劑量葉酸補充變得相當重要。而近年的研究顯示孕婦服用帝拔顛,小孩的智商容易受損:


Cassels, Caroline (December 8, 2006). "NEAD: In Utero Exposure To Valproate Linked to Poor Cognitive Outcomes in Kids". Medscape. 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549073. Retrieved 2007-05-23.


Meador KJ, Baker GA, Finnell RH, et al. (2006). "In utero antiepileptic drug exposure: Fetal death and malformations". Neurology 67 (3): 407–12. doi:10.1212/01.wnl.0000227919.81208.b2. PMC 1986655. PMID 16894099.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986655/.


此外,孕婦服用帝拔顛,罹患自閉症風險也會增加:


Arndt TL, Stodgell CJ, Rodier PM (2005). "The teratology of autism". Int J Dev Neurosci 23 (2–3): 189–99. doi:10.1016/j.ijdevneu.2004.11.001. PMID 15749245.


Rinaldi T, Silberberg G, Markram H (2007). "Hyperconnectivity of local neocortical microcircuitry induced by prenatal exposure to valproic acid". Cereb Cortex 18 (4): 763–70. doi:10.1093/cercor/bhm117. PMID 17638926.


FDA根據已經發表的研究,在2009年發出警語,孕婦服用這類藥物,小孩智商平均下降九點:


http://www.drugs.com/fda/valproate-products-safety-communication-risk-impaired-cognitive-development-children-exposed-utero-12994.html


建議孕婦若是必須服用這種藥物來控制癲癇,務必另外補充葉酸,同時若能藉由相關營養補充品來協助穩定癲癇症狀,減少地拔顛的使用劑量,對小朋友的生殖缺陷以及智商影響可能性會更低。




    一旦出現Valproate症候群,寶寶的臉部會出現的缺陷外表。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強迫症算是的精神官能症的一種疾病,過去研究發現,跟一般常用的精神科藥物相較,有些天然草藥對於精神疾病改善不僅有效果,副作用也相對少很多。纈草根在醫療的應用已經有非常長的歷史,最為人所知的就是作用於GABA(抗焦慮)受體上,而且其安全性也高。一般纈草根多用於協助入眠,這也是FDA核准的適應症。


    2011年十月發表的一篇研究,透過31位被診斷強迫症的門診患者,透過雙盲實驗,隨機給予每天纈草根萃取物765毫克或者是安慰劑,追蹤八周發現,服用纈草根萃取物的患者比服用安慰劑的受試者,症狀有明顯改善,唯一出現的副作用就是嗜睡,不過這原本就是纈草根原本的臨床功效。


    研究人員建議,強迫症患者想避免藥物副作用,可以考慮透過纈草根補充來改善。相關研究原文摘要可以參閱: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2718671


    參考文獻:


    J Complement Integr Med. 2011 Oct 11;8. pii: /j/jcim.2011.8.issue-1/1553-3840.1465/1553-3840.1465.xml. doi: 10.2202/1553-3840.1465.

    Extract of valerian root (Valeriana officinalis L.) vs. placebo in treatment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tudy.


    Pakseresht S, Boostani H, Sayyah M.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洗澡鋁盆當鍋具 吃了易癡呆?

    自由時報記者游明金、魏怡嘉、鍾麗華/綜合報導〕網路流傳,鋁加熱會釋出鋁離子,長期累積體內有導致老年癡呆症可能,宜蘭縣政府消保官王雅琳卻發現國內很多餐廳與外燴市場,為了應付大宗煮食便利性,竟以鋁製洗澡、洗菜用的盆子充當鍋具,要求相關單位重視全國性飲食危機。

    消保官舉發飲食危機王雅琳擔心說,如果鋁加熱會釋出鋁離子,用非專業的烹煮鍋具,是不是會釋出危害人體物質?她到市場查訪,直徑六十三公分洗澡、洗菜用的鋁製盆,售價三百元;直徑三十二公分烹調用的專用鋁鍋三百三十元。業者表示,鋁製專用鍋具與洗澡用的鋁盆,製程、用途與價格都有差異,一般的鋁桶或鋁盆,不適合煮食物。

    王雅琳稽查宜蘭縣多家知名餐廳,發現都使用洗澡盆當鍋具,燉雞熬湯、油炸肋排、快炒三鮮,鍋具甚至凹凸變形。但餐廳業者指出,他們一直都這樣烹調煮食,沒發生過問題。

    王雅琳說,市售鍋具,國內有無檢驗標準?有無法令規範?一般鋁製器皿可否作為烹調鍋具,對健康有無影響,事涉全國消費者飲食安全,她發函消保會、衛生署,盼邀相關單位討論、把關。

    衛署︰安全上尚無問題

    衛生署食品衛生管理局食品組長蔡淑貞表示,目前並沒有對食品容器的鋁成分進行規範,拿洗澡盆當油炸鍋,安全上沒問題,只是觀感不佳。

    蔡淑貞說,目前對於鋁與老年癡呆症相關性還在研究中,不過,已有研究指出,鋁鍋溶出的鋁危險性很低,不致導致老年癡呆症。

    宜蘭縣衛生局表示,衛生署並未禁止鋁製鍋具使用,但學術界曾提出疑慮,衛生署曾要求衛生局勸導業者,儘量使用不鏽鋼鍋具。

    專家︰建議用不鏽鋼鍋具

    北榮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表示,國外有研究指出,用鋁製鍋具煮一份酸性食物番茄會溶出三到五毫克的鋁,美國環保署對人體吸收鋁的限量規定為一天一公斤一毫克,以一個六十公斤的人來說,一天的鋁吸收限量為六十毫克,所以整體看來,用鋁製鍋具烹煮對人體會造成的影響,並不是那麼明顯,也因此迄今尚無定論。

    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劉芳則建議用不鏽鋼或鋁合金鍋具,相對安全。

     

    寫這些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服用精神科藥物⋯而是提供您一些除了吃藥以外的其它各種方式,讓你可以改善你的健康。

    鋁會影響體內的生化代謝,導致氨的毒性難以排除,鋁也會和DNA本身的磷酸基結合,阻斷蛋白質的的合成與分解。在臨床研究上,鋁過高常與老年失智症(老年癡呆)與成年或小孩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有關,鋁過高,常常合併鋅過低,一般洗腎患者也容易發現有此問題。過去,一般認為制酸劑(大家胃痛常吃的胃乳或者胃藥)、鋁鍋及乳酪製造過程等,常會讓我們接觸過量的的鋁,當然礦業製造產物也是一個職業風險。關於鋁的累積過量與失智症的關係有興趣的人請參考原文研究結果:Shcherbatykh I, Carpenter DO (May 2007). "The role of metals in the etiology of Alzheimer's disease". J Alzheimers Dis 11 (2): 191–205. PMID 17522444.Rondeau V, Commenges D, Jacqmin-Gadda H, Dartigues JF (July 2000). "Relation between aluminum concentrations in drinking water and Alzheimer's disease: an 8-year follow-up study". Am J Epidemiol 152 (1): 59–66. doi:10.1093/aje/152.1.59. PMC 2215380. PMID 10901330. http://www.pubmedcentral.nih.gov/articlerender.fcgi?tool=pmcentrez&artid=2215380.

    少量累積並不會馬上造成不適,早期的鋁過多會產生疲勞、頭痛及磷流失的症狀。鋁在體內是否過量,可以透過血液、尿液或者頭髮作定量分析,一般醫院的檢測只是血液或者尿液直接檢測,除非近期大量瀑量,否則難以偵測身體的殘留累積量有多少。頭髮的檢測是看累積殘留量很好的方式,如果透過尿液,最好是作挑戰性的測試,也就是先服用一定劑量的螯合劑,收取接下來6-8小時(有些建議24小時)的尿液作取樣分析,如此會比較能直接瞭解體內的累積重金屬是否過量。

    與其爭辯使用鋁鍋對身體是否有負面的影響,不如直接透過客觀的實驗室檢測直接來瞭解。因為每個人接觸重金屬的來源的種類及量都不盡相同,再加上每個人排除重金屬的能力也不一樣,因此即使進入體內的量屬微量,但身體因為先天體質或者其他功能障礙,導致身體排除重金屬能力變差,長期下來累積量仍可能較常人為多,因此導致相關精神困擾或者中樞退化性疾病將難以避免,提醒大家留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食物來源與每天情緒反應有關嗎?這兩天發表於英國心理學期刊發表一項有趣的研究,研究人員招募281位平均20歲的年輕人,連續21天,利用網路完成的問卷去做分析。


    在研究期間,請參與者每天晚上登錄他們當天的飲食內容,同時請他們利用一些正向或者負向的形容詞給自己的心情評分,研究人員同時利用五個問題,請參與者列出當天攝取的食物內容,特別的是,參與者還須報告他們攝取水果的數量(不含果汁和乾燥水果)、蔬菜量(不含蔬菜汁)以及吃了哪些不健康的東西,例如像餅乾、洋芋片或者蛋糕等等。


    分析結果發現,蔬果攝取量越高的人,當天心情越好,其他食物都沒有效果。只要是當天服用更多的蔬果,參與者就會發現跟平常日比起來,心情會更正向、更快樂也更有活力。研究人願透過這些資料分析,確定只要前一天多吃蔬果,隔天心情也會比較正向,因此建議透過健康的飲食來提升心情。


    實際的數量,研究人員發現年輕人一天攝取大約七到八分的蔬果,心情明顯容易提升,一份蔬果大概是一個手掌的容積,或者半杯(食譜上常用,有特殊規格)的量。研究人員因此建議,一天半數的飲食,最好都是蔬果,或者把盤子裝肉或者甜點的另外半邊都用水果替代,像是蘋果等等。


    看來多吃蔬果,還能有益身心健康,而且增加幸福感。建議大家不妨落實到生活中,幫助自己也幫助周遭的人更愉快。相關內容參考文獻:


    White, B. A., Horwath, C. C. and Conner, T. S. (2013), Many apples a day keep the blues away – Daily experiences of negative and positive affect and food consumption in young adults. 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doi: 10.1111/bjhp.12021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bjhp.12021/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喝綠茶防憂鬱? 日研究:每天4杯降低老年抑鬱症

     
     

    喝綠茶除能去油解膩之外,還有助於舒緩情緒,根據日本東北大學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因為綠茶含的茶氨酸能對大腦產生鎮靜作用,因此每天飲用4杯以上的綠茶,可有效降低老人憂鬱的機率。



    綠茶中的維他命B1、維他命C與咖啡因能促進胃液分泌,能有助於消化與消脂,根據日本的研究發現,其中富含的茶氨酸能促進大腦中樞神經系統釋放多巴胺,具有放鬆身體、舒緩疲勞等功效。



    此外,經證實利用茶氨酸製成的功能性食品可促進大腦的記憶力與學習能力,也能有效預防帕金森氏症與老年癡呆症、傳導神經功能紊亂,目前茶氨酸則被廣泛運用於治療抑鬱症。



    據了解,長期憂鬱症將導致抑鬱症的產生,根據日本東京大學研究員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中發表的報告,指稱茶氨酸對於腦部有鎮定與舒緩效果,若能每天持續喝數杯綠茶,可降低出現憂鬱症的風險。



    由日本東北大學研究所教授牛凱軍組成的研究團隊,以70歲以上的健康老人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每天喝4杯以上的綠茶不但能將老人憂鬱機率降低44%,也能有效緩解老年抑鬱症。


     




    最近日本研究發現:多喝綠茶,能夠預防及減少憂鬱對老年人而言,其憂鬱發生的機率可減少達44%。


    到底綠茶中有那些成分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一般我們說到綠茶,很多人就會想到綠茶可以預防癌症,例如乳癌、皮膚癌、胃癌、肺癌、結腸癌、攝護腺癌、皮膚癌、食道癌等等,在預防心血管疾病、關節炎的惡化、保護肝臟減少尿酸形成等等,也都有相關的研究可以參考。這些疾病的預防功效,主要與綠茶的重要成分EGCG(epigallocatechin-3 gallat) 有關,這個成分佔了綠茶中兒茶素(綠茶的的抗氧化多元酚)的50-60%。茶也有咖啡因,大約是咖啡的40-50%。一般而言要達到疾病預防效果的量, 每天約需喝四到五杯。


    除此之外,綠茶中的茶胺酸對中樞神經而言,有些奇特的功效,值得我們多瞭解。茶胺酸(又稱茶氨酸)其實是有趣的氨基酸,這種物質幾乎無法從食物攝取,除了綠茶以外。茶胺酸可以簡單地通過血腦屏障直接影響腦波活動及神經傳導物質,例如多巴胺、血清素及GABA等等。因此,對有失眠、恐慌、壓力、焦慮及憂鬱困擾的人,茶胺酸可以改善相關的狀況。由於茶胺酸能抵消咖啡因的興奮作用,這可以解釋喝了綠茶,不僅不會因為咖啡因而感到更興奮,而且會讓人感到放鬆。由於茶胺酸會刺激多巴胺的產生,因此對記憶力、學習甚至巴金森氏症的預防都有成效。


    日本的研究也發現,對一些有經前症候群的婦女,每天攝取茶胺酸200毫克,與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相比較能有效的減緩經前症候群。除此之外,有些研究也發現,茶胺酸能夠調節加強免疫能力,加強人類Vγ2Vδ2 T cells 的活性,幫助身體對抗細菌的能力,相關的研究不妨參考:


    http://www.pnas.org/content/100/10/6009.ful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在門診時,有時會碰到求診的人提問:精神分裂症是否可以預防?


    過去,我無法給予直接的答案,但這個月發表的最新研究結果提供了解答,研究人員蒐集93位健康的孕婦,半數在懷孕的後三分之二時間給予補充營養補充品膽鹼(choline),新生兒一在出生之後也補充膽鹼,結果發現日後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風險明顯降低。膽鹼可以幫助身體合成乙醯膽鹼,這是大腦記憶的神經傳導物質,同時也是幫助陣境的重要物質,對孕婦以及對新生兒而言,都是安全的補充品。


    過去的研究顯示,精神分裂症的危險因子包含胎兒期,母親膽鹼攝取不足,進而導致胎兒得膽鹼濃度而不足。1989年研究顯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膽鹼較為缺乏: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570429


    因此,孕婦建議最好多攝取富含膽鹼的食物,包含肉類和蛋等等,素食者的選擇可以考慮卵磷脂。之前研究發現孕婦攝取膽鹼,有助於小孩的認知功能提升。


    這項研究在懷孕三個月後,隨機選取46位孕婦分別在早上以及晚上攝取3600毫克以及2700毫克的磷脂醯膽鹼(phosphatidylcholine),對照組則有47位攝取安慰劑。實驗組的寶寶出生後,則每天提供100毫克的膽鹼補充品達13周,追蹤發現,健康寶寶對於第一次的點擊聲有完全的反應,但對緊接下的第二次點擊聲則有更多抑制的反應,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缺乏抑制反應。


    出生後5周追蹤發現,實驗組有76%,對照組只有43%。此外,容易罹患精神分裂症體質的基因型CHRNA7的寶寶,膽鹼仍能幫助產生抑制效應。研究人員與相關醫療專業都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推廣的精神疾病預防方式。相關參考文獻:


    Perinatal Choline Effects on Neonatal Pathophysiology Related to Later Schizophrenia Risk


    Randal G. Ross, M.D.; Sharon K. Hunter, Ph.D.; Lizbeth McCarthy, M.D.; Julie Beuler, B.S.; Amanda K. Hutchison, M.D.; Brandie D. Wagner, Ph.D.; Sherry Leonard, Ph.D.; Karen E. Stevens, Ph.D.; Robert Freedman, M.D.

    Am J Psychiatry 2013;:. 10.1176/appi.ajp.2012.12070940

     


     

    除了精神分裂症之外,躁鬱症以及失智症都可以藉由膽鹼幫助改善:

     


    1. Van Beek AH, Claassen JA (January 2010). "The cerebrovascular role of the cholinergic neural system in Alzheimer's disease".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221 (2): 537–542. doi:10.1016/j.bbr.2009.12.047. PMID 20060023.
    2.  Ongür D, Prescot AP, Jensen JE et al. (January 2010). "T2 relaxation time abnormalities in bipolar disorder and schizophrenia". 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 63 (1): 1–8. doi:10.1002/mrm.22148. PMID 19918902.

    膽鹼對於肝臟疾病也可以協助治療:


     Behari J, Yeh TH, Krauland L et al. (February 2010). "Liver-specific beta-catenin knockout mice exhibit defective bile acid and cholesterol homeostasis and in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diet-induced steatohepatiti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 176 (2): 744–53. doi:10.2353/ajpath.2010.090667. PMC 2808081. PMID 20019186.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80808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業醫師在臨床上,經常看到自閉症患者到了精神分裂症的發病年齡,也跟著出現相關精神病的症狀,這到底是兩種分開的症狀表現或者是同一種病,只是到了發病年紀,呈現不同現象?


    最新發表的基因研究發現,自閉症患者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因,兩者之間的基因變異有多項重疊,這項研究解開了為何有些自閉症患者到了精神分裂症發病年齡,也會發病的原因,相關參考文獻:


    Diverse types of genetic variation converge on functional gene networks involved in schizophrenia


    Sarah R Gilman,Jonathan Chang, Bin Xu, Tejdeep S Bawa,Joseph A Gogos,Maria Karayiorgou & Dennis Vitkup


    Nature Neuroscience



    Volume:15,Pages:1723–1728

    Year published:(2012)DOI:10.1038/nn.3261

    Received 21 September 2012
    Accepted 16 October 2012

    Published online 11 November 2012

    在功能性醫學的研究中,自閉症與精神分裂症的身體發炎頗為類似,飲食禁忌也是相同的,藉由這項研究清楚告訴我們兩者基因的變異有諸多重疊,根本是同樣的疾病,只是不同時間出現的不同症狀而已。



    相關主題去年也有研究發表,有興趣的人可以連結參閱:



    Cecilia Magnusson. Family History of Schizophrenia and Bipolar Disorder as Risk Factors for Autism Family History of Psychosis as Risk Factor for ASD .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2012; : 1 DOI: 10.1001/archgenpsychiatry.2012.73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