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有曲線 中年最鬱卒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1/04/19 08:15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18日專電)根據一項對歐洲民眾進行的調查,快樂有年齡曲線,從30歲到55歲因為兼負的責任較重大,是人生最鬱卒的階段。



比利時馬斯垂克大學(Maastricht University)研究人員對英國、瑞士及德國等3國民眾進行調查,在倫敦皇家經濟協會公布報告,發現25歲和65歲的人最滿意自己的生活,也最快樂。



負責研究的經濟學家藍德根(Bert Van Landeghem)表示,25歲和65歲的人都會同意,25歲當然是更好的年齡,但65歲的人因為已學會接受自己,對生活也更為滿足。



研究指出,中年民眾的快樂指數下跌,主要因為這個年齡負擔最多的責任,不僅要照顧家庭,支付房貸,同時工作壓力也很大。



而儘管年過六旬的老人心情愉快,但他們的快樂已沒有20多歲時的青春活力。



另一份由華瑞克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的調查分析指出,擁有金錢讓人快樂,但前提是你的朋友或鄰居比你賺的小。



研究人員說,如果你的朋友年薪200萬美元,即使你1年賺100萬美元,還是無法讓你感到快樂。1000418





最近歐洲有一項針對年齡與快樂的關係所做的調查研究:


比利時馬斯垂克大學(Maastricht University)研究人員對英國、瑞士及德國等3國民眾進行調查,在倫敦皇家經濟協會公布報告,發現25歲和65歲的人最滿意自己的生活,也最快樂。


之所以中間會有斷層,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中年的人必須負擔家庭、工作等等的經濟壓力與責任,所以感覺沒有那麼快樂。不過,提醒大家,有事情忙,不見得是壞事,因為有目的的生活,其實對一個人的生活重心的維繫相當重要,在門診,我也常遇到一些已經工作了幾十年,退休之後生活無虞,結果反而開始罹患憂鬱症的案例,因此,我常提醒來看診的客戶,退休生活必須要有規劃,或者退休後的生活反而會因為生活沒有重心而讓自己陷入潛在的健康危機。記得之前有一位美國人瑞,他是全世界最老的公務人員退休紀錄保持人,他退休的年齡甚至超過百歲。他一直抱持的人生理念就是:活著就是要工作。如他所願,在他退休後的兩天,就過世了。


此外,另一項調查研究發現:擁有金錢讓人快樂,但前提是你的朋友或鄰居比你賺的少。



研究人員說,如果你的朋友年薪200萬美元,即使你1年賺100萬美元,還是無法讓你感到快樂。


我認為這樣的研究最好不要用寧為雞首,不為牛後去解讀。其實,是在提醒我們:比較永遠不會快樂,因為比較只會讓自己陷入無窮無盡的不滿循環中,當一個人老是把注意力放作自己沒有的東西上,那麼他是很難快樂的,那只會一直提醒自己:我沒有什麼。擁有感也會大打折扣。


著名的口足畫家楊恩典小姐從小初生的時候便沒有雙臂,她在孤兒院時,當時蔣經國先生到院視察關心,抱起她,她曾自卑地說自己沒有手,經國先生當時提醒她:但是你還有腳。也因為這樣的鼓勵,讓她下定決心開始學習用腳作畫,日後成為知名的口足畫家。


快樂於成就的關鍵之一,就是一個人去檢視自己擁有的資源(包含天賦與興趣),利用自己擁有的資源去創造令自己及別人都開心、幫助生存的產品,就像是國內知名的劇團屏風表演班的負責人李國修,他的父親是專門製作京劇手工劇靴的師傅。他的父親十六歲起在山東青島拜無名藝師學做戲鞋,經過大時代變遷,終老台北,一生都在做戲鞋。父親教他的「家訓」只有一句話:「人,一輩子,只要做好一件就功德無量。」當他決定放棄電視,走向藝術性更高的「劇場」表演藝術,父親的叮囑像盞明燈,鼓舞著往前,創造李國修後來重所肯定的劇場成就,就是很好的明證。相反地,對自己不瞭解,容易陷於與周遭鄰居及親友金錢或者物質比較,自然容易出現難以滿足與快樂的情形。


這輩子到底該幫助自己成就什麼?親愛的朋友的您找到了嗎?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吸菸 恐削弱人體抗輻射力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4/18 04:11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吸菸可能會削弱人體抵擋輻射線傷害的能力,提高器官受損風險!



國內一份研究發現,癌症病患早年接受舊式放射治療後,若平日有吸菸習慣者,比較容易出現放射性腸炎的嚴重併發症,嚴重者可能引發腸道壞死。



台中榮總團隊針對1985到2009年間,曾接受過放射性癌症治療的89名癌症病患,進行統計分析,以瞭解哪些病患在接受骨盆腔局部放射治療後,容易併發嚴重放射性腸炎而需手術治療。



研究結果發現,吸菸者做放射線治療後,引發放射性腸炎風險較高,即吸菸者的腸道比不吸菸者更易受到輻射線傷害,嚴重者甚至需要手術治療。



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表示,放射性腸炎是一種缺血性的壞死,與腸道血管被破壞有關。初期症狀為腹痛、血便、腸道發炎潰瘍,然後症狀逐漸進展,嚴重會引發腸道狹窄、壞死,甚至腸道整個破掉,需要開刀切除、修補。



但王輝明強調,絕大多數發生放射性腸炎的患者是接受十幾年前的舊式放療,通常是罹患子宮頸癌、攝護腺癌後,接受骨盆腔局部照射,易使脆弱敏感的腸道受損。



近年醫療科技進步,新式放療在電腦引導下,對局部癌症的照射更為集中與精準,引發併發症的風險已大幅降低。



至於吸菸者為何在接受放療時,比不吸菸者容易發生放射性腸炎?確切原因醫界至今仍不完全清楚,有學者認為,可能與吸菸會引起人體內發炎反應,削弱了器官抵禦放射線的能力有關。



日本福島核災至今尚未完全控制,各國民眾競相尋找「防輻之道」,而研究發現,每月抽一包半菸,暴露的輻射量不但相當於一年照300多張X光片,吸菸也可能削弱人體對放射線的防禦。



瞭解自由基的產生與對身體的負面影響的專業人員,完全可以理解為何身體會因此產生放射性腸炎的症狀,放射性腸炎是一種缺血性的壞死,與腸道血管被破壞有關。初期症狀為腹痛、血便、腸道發炎潰瘍,然後症狀逐漸進展,嚴重會引發腸道狹窄、壞死,甚至腸道整個破掉,需要開刀切除、修補。這種血管的破壞導致腸道血流供應受損,進一步發生腸道狹窄及壞死的源頭,不盡然是輻射引發,輻射與吸煙對身體的共同效應就是自由基的產生。熬夜、抽煙、飲食不均衡、過度曝曬太陽(輻射)、身體發炎感染等等,都會讓體內自由基增加


自由基是目前老化、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殺手,也有醫師用氧化壓力來代表這個問題,自由基對身體的負面效應主要是透過一連串的連鎖效應(搶電子),摧毀體內的消化酶、細胞的DNA甚至一整個細胞,連鎖反應會不斷增加身體的氧化壓力,持續的氧化壓力直接損害身體內部許多功能,包含器官組織與動脈管壁,也可能造成癌症及老化的狀況。與自由基有關連的疾病超過一百種,可發生在眼睛、腦部、肌肉、肺臟、腎臟、肝臟、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甚至是免疫系統。


想瞭解自己體內的自由基是否過多,其實有直接的相關檢測可以幫助瞭解。在一片輻射恐慌之下,有些專業醫師建議可以透過補充抗氧化的物質來幫助身體維持健康,主要原理就是藉由抗氧化物質補充,可以消除暴露的輻射對身體造成過多自由基的產生。抽煙產生自由基對身體之害,遠大於輻射,甚至會造成放射性腸炎的嚴重後遺症,如果擔心輻射對身體有巨大的負面影響,不如先從戒煙開始,對健康的維護與幫助,實質的意義更大。當然,自由基過多的人建議除了減少熬夜、抽煙、過度曝曬太陽、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積極補充抗氧化的食物及營養補充品,也相當重要。


對自由基及抗氧化有興趣的人不妨參閱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053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維生素D護眼 女性抗黃斑部病變


公視 更新日期:2011/04/12 22:16



47歲的懷特太太,一早起來就遵照醫師指示,炒綠葉蔬菜來吃,因為這對她的視力有幫助.原來懷特太太被診斷出罹患初期的眼球黃斑部病變



黃斑部病變,簡稱為AMD,患者所看見的影像,會呈現周圍清楚中間模糊,這張小女孩的照片看來會像這樣,看直線圖形也會扭曲變形模糊不清,浴室牆壁的磁磚,看來會像這樣.這種症狀就像老花一樣,40歲以後會越來越嚴重.不過還好有方法可以預防.根據美國最新公佈的研究,多攝取維生素D,可以使40到75歲的女性,降低黃斑部病變的風險



研究顯示,每天攝取720個國際單位,也就是720IU維生素D的人,預防效果比標準劑量600IU來得好,曬太陽固然可以使人體產生維生素D,但專家說,從食物中攝取更有幫助,像是牛奶,早餐常吃的穀片,尤其是燕麥片,還有魚類等等都富含維生素D,一天一片3.5盎司的鮪魚,就足以攝取720IU一天的量.看來維生素D除了已知的抗癌,預防骨質疏鬆等功效,現在又多了保護眼睛這項功能.



什麼是黃斑部病變,會有何種影響?一般而言,眼底視網膜隨著一些身體狀況,例如老化(大於50歲)或者其他因素的影響,導致眼底稱為黃斑部的地方開始退化,患者本人會出現視野中間模糊的現象,我們就可稱之為黃斑部病變。


黃斑部病變一般可分為乾性與濕性兩大類,乾性黃斑部病變 原因主要是視網膜下層的色素上皮層萎縮,這是眼底中央的光感受細胞流失所導致。目前的研究,沒有任何藥物及手術可以幫助改善,不過,好消息是高劑量的抗氧化物營養補充,葉黃素以及玉米黃素可以延緩黃斑並變得進程,甚至有些患者可以改善視力,BETA胡蘿蔔素則沒有明顯的效果,相關研究報告請參閱:


Tan JS, Wang JJ, Flood V, Rochtchina E, Smith W, Mitchell P. (February 2008). "Dietary antioxidants and the long-term incidence of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the Blue Mountain Eye Study". Ophthalmology. 115 (2): 334–41. doi:10.1016/j.ophtha.2007.03.083. PMID 17664009.


最近美國最新公佈的研究發現:多攝取維生素D,可以使40到75歲的女性,降低黃斑部病變的風險 ,研究顯示,每天攝取720個國際單位,也就是720IU維生素D的人,預防效果比標準劑量600IU來得好。

現在一般建議每人每天攝取用量只有400I.U.,跟研究的結果相比遠遠不足,提醒大家留意維生素D的補充劑量應該提高一些,相關身體保健及症狀改善才會明顯。維生素的抗癌及幫助鈣質吸收,預防骨質疏鬆的研究已經發表很多,包含免疫調節的幫助也很大,對維生素D的相關資料想更深入瞭解的話也可以連結部落格的文章來參考對照: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5197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665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茲海默症前十年 大腦即萎縮

更新日期:2011/04/15 02:35 王富民

(法新社華盛頓13日電) 1篇刊登於美國神經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神經學」月刊(Neurology)的研究今天指出,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患者在被診斷出退化症狀前10年,腦部可能即開始局部萎縮。



科學家說,相關研究結果尚屬初步,但這些發現有朝一日可提供方法,經由核磁共振成像檢查,找出那些人容易罹患此病;阿茲海默症會在家族間遺傳,且無藥可醫。



美國研究人員追蹤兩組沒有阿茲海默症狀的受試者,1組33人被追蹤11年,另1組33人被追蹤8年。



研究人員定期用核磁共振掃描他們,焦點擺在阿茲海默症常會出現的大腦部位,像是主管語言和記憶中心的部位。



隨著時間過去,第1組受試者有8人、第2組受試者有7人,出現阿茲海默症狀。



研究人員回頭檢視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核磁共振成像掃描,發現這些罹病者,都有腦部萎縮的早期跡象。



這項研究說:「有萎縮早期跡象的11名受試者當中,55%罹患阿茲海默症。」(譯者:中央社王富民)



在2006年,刊登於Neural Transm Suppl醫學研究期刊上有一篇關於巴金森氏症的研究:Maker for a preclinical diagnosis of Parkinson's disease as a basis for a neuroprotection,其中提到巴金森氏症的症狀出現之前的數十年,就可以從PET(正子攝影掃瞄)看到大腦功能改變了,「前驅症狀」通常在醫師確診的前幾年,其實就已經出現了,例如沮喪、認知功能不佳與睡眠障礙等等。而在做出臨床診斷時,關於動作的神經元(位於大腦的黑質體,是大腦控制行動的重要部分),檢查發現60%以上神經細胞已經退化了!因此等到診斷出來時,已經非常遲了,所以如何在症狀之前,就著手保護我們的大腦免於相關的傷害?


以功能性醫學的角度而言,遠比一般醫學能做的更積極且更多,功能性醫學會把重點放在周圍毒素的影響,例如鉛、汞、或殺蟲劑,或者周圍許許多多為經檢測的化學物質的影響,最終的結果,往往會是致病的最後共同路徑之一,也就是我們過度負荷的排毒系統,此外,氧化壓力、發炎、中毒與細胞死亡的過程,損害身體的能量系統或粒腺體,幾乎是所有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包含阿滋海默症、巴金森氏症、憂鬱症、自閉症、慢性疲勞症候群、癌症或糖尿病等),最近美國神經醫學會也有一篇最新的報告提醒我們類似的狀況: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患者在被診斷出退化症狀前10年,腦部可能即開始局部萎縮。受試者的腦部核磁共振成像掃描,發現這些罹病者,都有腦部萎縮的早期跡象。


有些專業人員希望可以找出專門抑制腦部萎縮的藥物,但對熟悉功能性醫學領域的醫療專業人員來說,其實是緣木求魚,因為腦部萎縮,是腦細胞退化或者死亡的結果,對腦細胞的負面影響若不找出來直接處理,那麼腦細胞退化萎縮引起的相關大腦疾病,將是未來人類壽命延長,但生存品質潛在巨大隱憂的最大挑戰。


對相關觀念及作法有興趣的人,建議閱讀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這本書,相信會有更清楚的概念。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現「短眠基因」 1天只要睡4小時


TVBS 更新日期:2011/04/12 13:30







只要科學家能破解基因密碼,未來就可以自己決定,1天到底需要多少睡眠時間!美國科學家從加州一對母女身上,發現了「短眠基因」,她們1天只需要睡4小時,就可以跟普通人一樣生龍活虎,連午睡補眠,還是提神咖啡都不需要。



人一天的睡眠到底要多久才足夠?很多人可能會回答8小時這個標準答案,但是美國科學家卻發現,某些特殊族群只要睡4個小時,一樣生龍活虎!


加州一對母女每天半夜才上床,清晨4點就起床,等於只睡了4個小時,一整天都精力充沛,完全沒有睡眠不足的困擾,甚至連提神咖啡都不需要;經過基因檢驗才發現,這對母女都擁有一種異變基因,讓她們不需要睡太多,精神一樣好。


用基因工程技術將這種基因複製到老鼠身上,發現老鼠需要的睡眠時間真的比較少,這些天生的短眠族,除了瘦、個性會比較樂觀外向、情緒高亢,對疼痛和挫折的忍受度也較高。


在歷史上像文藝復興大師達文西、美國發明家富蘭克林、英國前首相邱吉爾跟柴契爾夫人,都是以睡得少而出名的名人,但科學家說,如果在下午會需要補眠的話,就不屬於天生的短眠族,擁有這樣特殊基因的人,只佔美國人口極少數,只有1至3%的比例而已。


其實所謂的最佳睡眠時間,應該是因人而異,每個人遺傳基因不一樣,所需要的睡眠時間長短也不一樣,因此良好的睡眠品質,比時間長短會來得更重要。



國內已故的睡眠醫學專家李宇宙醫師曾在他的演說中提到睡眠的目的是什麼?


簡而言之,就是可以避免睡不著的不良後果。


若我們把白天清醒時,需要專注、應付壓力時的狀況稱之為放身體在放電,那麼睡眠對身體來說,就是充電時間,睡不好對身體來說,是處於持續放電的狀態,身體自然有許多後遺症來陸續產生。


已經出爐的臨床研究告訴我們,睡眠是身體處於高度合成代謝的關鍵時刻,因此舉凡小孩生長、神經、免疫、肌肉及骨骼系統,皆需要身體在睡眠時來進行或者重建。


許多失眠的患者或者睡眠品質堪慮的人,常會在門診問這個問題:


「到底一個晚上要睡多久才夠?」


其實對一個瞭解睡眠醫學的專業人員來說,這種問題並無實質意義,因為睡眠到底效果好不好,重點不是時間長短,而是有沒有睡對時間,如果時間不對,睡再久效果仍然不佳。以成年人為例,臨床研究發現,在最低體溫可以睡至少六個小時,即能充分發揮睡眠的效果,而這些人在睡眠的中期所測到的褪黑激素濃度最高。所以只要睡對時間,即使六個小時,都比睡錯時間,睡超過八個小時甚至十個小時效果好很多,很遺憾地,許多服用精神科藥物治療的患者,正是這樣的景況。這也無怪乎他們即使睡了很久,還是覺得好累,精神科藥物的服用常常會改變生理時鐘,這也無怪乎李宇宙醫師在醫學院給學生授課時會語重心長地說:你們不要以為給病人服藥是在醫治他們,常常不小心,我們反而害了病人。


最近美國研究人員找到從一對母女身上找到短眠基因,也就是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只要晚上睡到四個小時,白天及生龍活虎,除了不用咖啡或者其他提神飲料之外,也不須再補睡或者午休,這些天生的短眠族,除了瘦、個性會比較樂觀外向、情緒高亢,對疼痛和挫折的忍受度也較高。有些人會把這類人歸納為有輕躁的狀況,但如果當事人狀況OK,工作及人際互動都沒有太大問題,輕躁這樣的標籤就完全無意義。不過這些人只佔極少數,根據美國統計,只佔人口數的1-3%而已。


每個人應該了解自己的生理時鐘,在對的時間睡夠睡眠時數,對有失眠困擾的人來說,尤其重要。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研究:高鹽 有助降低心理壓力

更新日期:2011/04/12 12:04 莊瑞萌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洋芋片等高鹽份零食雖然對於人類身體健康有影響,但研究人員在老鼠實驗中也發現,體內在攝取一定程度鹽份後,再面對有壓力的環境時,感受到壓力的反應會降低,而且能激發滿足感的賀爾蒙也會上升。因此研究人員發現,一般餐廳或酒吧,會先提供客人零食等鹽分較高的食物,某種程度因為讓人體內催產素提升而降低壓力感受,開始更願意與他人接續的互動溝通,研究人員克魯茲表示。「因為口渴的感受發生後,為了讓自己解渴而喝水解渴,也可以讓原先內心的壓力獲得舒緩。」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內替老鼠注射食鹽,然後將老鼠放在充滿壓力的環境下,結果經過與其他對照組老鼠比較,前者會分泌的壓力荷爾蒙較少,另外心血管症狀因壓力產生的反應也較少,研究人員克魯茲表示,「前者老鼠的血壓與心跳較不劇烈,而且從壓力狀態下復原的時間也縮短。」當研究人員繼續讓這些老鼠與其他老鼠互動時,發現牠們也較容易與其他老鼠互動,研究人員表示,「攝取較多鹽份的老鼠體內催產素荷爾蒙也變高,另外,催產素則較易激發滿足感、減少焦慮以及提供有伴侶在身旁的安全感有關。」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期刊。



催產素是一種哺乳類動物荷爾蒙,主要是作為一種在腦部的神經調節物質。最早被確認的的功能是關於女性生殖功能,像是女性在生產時,會被大量釋放出來幫助子宮及子宮頸的擴張,而經過乳頭的刺激,也會加速生產及乳汁分泌。最近的研究開始在探討不同行為與催產素的互動影響,例如性高潮、社交識別、配對結合、焦慮及母性行為等等,因此催產素有時又被稱之為愛的荷爾蒙:


 Lee HJ, Macbeth AH, Pagani JH, Young WS (June 2009). "Oxytocin: the great facilitator of life". Progress in Neurobiology 88 (2): 127–51. doi:10.1016/j.pneurobio.2009.04.001. PMC 2689929. PMID 19482229. http://www.pubmedcentral.nih.gov/articlerender.fcgi?tool=pmcentrez&artid=2689929.


最近美國的動物實驗發現:攝取鹽分可以提高體內的催產素,同時降低壓力荷爾蒙,幫助動物之間的互動與親密感。研究人員表示,「攝取較多鹽份的老鼠體內催產素荷爾蒙也變高,另外,催產素則較易激發滿足感、減少焦慮以及提供有伴侶在身旁的安全感有關。」


我在門診也常發現容易焦慮的人,通常對於鹽分的攝取會交一般人來得高,看來與這些已經發表的研究結果相符。當然,在此不是鼓勵大家多攝取鹽分來減少焦慮,因為鹽分攝取過多,長期下來為心臟血管的壓力與危險性容易上升。重點在於喜歡吃鹹的人,他們的壓力源從何而來?也就是要找出身體功能失衡或者心理長期揮之不去的壓抑,針對根源來改善當事人的焦慮與壓力,恢復狀況,不再靠鹽抒壓。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半歲以下嬰兒最好別餵食米類副食品

更新日期:2011/04/11 00:07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瑞典研究人員近日在「食品化學」期刊中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一些知名廠牌的嬰幼兒副食品含有砷、鉛、鎘等有毒物質,嬰兒一天食用2次米製副食品,其接觸的砷濃度是純吃母奶者的50倍之多。



新研究發現,這些汙染物質來自土壤,植物很可能吸收汙染物質。這項研究讓英國食品標準局、歐盟執行委員會等公衛單位憂心忡忡。稻米特別容易從土壤吸收砷並累積,受汙染稻米製成嬰兒食品即威脅小孩健康,不只是砷,研究也發現,部分嬰兒、幼兒食品也含鎘、鉛等有毒物質。



科學家在英國「每日電訊報」提出警告,家長最好不要餵食稻米類食品給6個月以下嬰幼兒,母乳較保險;最近研究顯示,低濃度的砷也會致癌,傷害腦部組織,越來越多證據也發現,砷會干擾嬰兒發展。鎘會隨時間累積傷害腎臟,也會讓骨頭變脆弱,和肺、膀胱、乳癌也大有關係。



今天在知名的英國每日電訊報上有斗大駭人的標題:知名的嬰兒食品被驗出有重金屬污染,被驗出的重金屬包含有砷、鉛、鎘等等,被抽樣的英國領導品牌包含:Organix, Hipp, Nestle 以及 Holle,儘管業者堅持這些毒素含量不高,並不會有健康風險產生,然而對下一代關心健康的父母,如果知道這些資訊,憂心在所難免,尤其是環境毒素實在太多,而且不好環境污染對身體的累積效應才是潛在恐怖的健康殺手。


在農業上常見的農藥、除草劑及殺蟲劑的成份中都含砷這種重金屬成份,不難想像,一旦作物成長從土壤及環境中吸收,作物本身必含過量的相關毒素,這些化學物質及重金屬有害物質,也可能造成土壤酸化,讓作物本身可以從土壤吸收的養分降低。以砷來說,發表這項研究的瑞典研究人員發現:


嬰兒食用兩次米製的副食品,其接觸到的濃度是純吃母奶者的五十倍之多。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低濃度的砷也會致癌,傷害腦部組織,越來越多證據也發現,砷會干擾嬰兒發展。鎘會隨時間累積傷害腎臟,也會讓骨頭變脆弱,和肺、膀胱、乳癌也大有關係。


之前有些兒科研究人員建議嬰兒副食品的食用最好在四個月大時就可以開始,以預防營養不足,不過以最新出爐的研究建議大家:


家長最好不要餵食稻米類食品給6個月以下嬰幼兒,母乳較保險。


提醒大家,現在食品大廠在不同國家販售,但其產品製造,大家都知道其實都集中於同樣的產地,因此英國當地的調查研究結果絕不要認為跟我們無關。


大一點的小朋友,父母若擔心小孩體內有過量的重金屬農藥殘留,也有相關的檢測可以幫助父母直接瞭解。若發現過量,也不必擔心,有相關的處理方式可以幫助身體排除殘留的重金屬污染,一般方式是透過加強肝排毒的功能,若重金屬真的太多,也可以透過螯和療法來幫忙。


對原文報導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連結參閱:


http://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1375416/Leading-brands-baby-food-contain-arsenic-toxins.html


http://www.telegraph.co.uk/health/healthnews/8440126/Arsenic-and-toxic-metals-found-in-baby-foods.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天逛街 延年益壽

更新日期:2011/04/09 03:03 實習編譯林育珊/綜合報導

中國時報【實習編譯林育珊/綜合報導】



「逛街有益身心健康」,這句話可非愛血拼女性編造的藉口,而是經過科學調查印證的結果。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台灣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常逛街有助延年益壽,尤其對年長男性幫助更大。



「國家衛生研究院」衛生政策研發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張毓宏分析台灣一千八百五十位六十五歲以上獨居老人後發現,每天逛街與不常逛街者相較,前者存活率高廿七%。



以性別論,六十五歲以上女性每天逛街者存活率比不常逛街者高廿三%,而男性存活率更高達廿八%,顯然這種「購物療法」(retail therapy)對男性健康更有助益。



本研究的追蹤調查時間為一九九九年至二○○八年,報告發表於英國《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期刊》(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



研究強調,逛街不一定要花大錢,只要到街上和別人打打交道,看看人群,減少孤寂感,就有助於身心健康。



研究還指出,逛街比上健身房更能維持健康,因為和正規運動相比,逛街通常無需強烈激勵或專業人士指導,因此更容易養成習慣。



許多人常問我如何抒壓效果最好,我經常會提到的方是就是散步援助法,這是美國人道主義作家羅恩‧賀伯特先生提出來的方式。散步援助法可以幫助一個人改善精疲力竭的心理現象,主要的原理,就是透過注意力的外放也就是外觀的方式,來幫助當事人脫離持續內觀的狀態,以下是關於關於內觀及外觀的詳細說明:


內觀很簡單。它的意思是「過份向內看」。


外觀也很簡單。它的意思是「能夠向外看」。


人可以說有「內觀人格者」和「外觀人格者」之分。外觀人格者是指能去觀察周圍環境的人。內觀人格者則只能往他自己裡面看。


一個人若能觀察身邊的世界,並看到相當真實而明亮的世界,這個人肯定是處於外觀的的狀態。換言之,他能夠「向外看」,他可以工作,他也能看清狀況並處理、控制他必須處理和控制的事物…


內觀的人,可能是一個早已精疲力竭的人。他的注意力越來越集中自己的身上…此人工作時,注意力大多釘在離他數呎遠的地方。他的注意力在伸手可及的物品上最為集中。這讓他的注意力至少縮到了面前的某點上,無法外放…


如果某人所用的機器、書本或物品,一直都放在距離固定的位置那麼在離開工作崗位之後,他仍會傾向於把注意力固定在工作時的的那個位置。換言之他的注意力不曾完全離開工作。雖然這個人已回家,其實他還是「坐在辦公室」…無論是記帳員、會計師、事務員、行政主管還是技工,都有一件不該做的是。他們不該離開工作崗位、回到家裡、坐下來,又把注意力放在一個與工作時持續注視的距離差不多的東西上…回到家、坐下來、看報紙、吃晚餐,然後睡覺——這樣做絕對是錯的。如果有人習慣在一天的工作之後,晚上拿著一本書或一份報紙,坐下來「休息」,那麼可以肯定,此人遲早會覺得疲勞。過一陣子,他會降到更低的等級;他甚至不覺得奇怪,為何那些以前做起來輕而易舉的事,現在卻提不起勁了。


是否有該做的事呢?有的。工作時總是把注意力故著在某物品上的人,下班之後應該把他的注意力固定在別的地方…下班後當你覺得疲倦——即使你一想到散步就受不了,只差沒攤在地上——你還是應該出門,在附近散步,直到覺得精神恢復為止。簡而言之,你應該在附近散步,同時觀看各種事物,直到你能看到迎面而來的東西。不管在附近繞了多久,你都該繼續走,直到感覺舒服為止。


不管對年長者或者非年長者,透過散步來外觀,對於抒解心情的壓力的確有莫大的幫助,覺得散步太單調的人,不妨利用逛街的方式來進行。對許多女士們來說,逛街是抒壓的捷徑,許多人誤認買東西可以抒壓,其實,逛街最能幫助一個人放鬆的環節就是外觀,所以重扁不是逛街買了多少東西回來,而是在逛街的過程中,注意力往外,達到外觀的效果所致。


對老年人來說,激烈的運動對身體造成的衝擊恐怕不如散步這樣和緩的方式更有幫助,逛街,不僅能達到散步的效果,又能達到外觀幫助身心放鬆,實在是一舉兩得,無怪乎最近台灣本土的研究分析台灣一千八百五十位六十五歲以上獨居老人後發現:


每天逛街與不常逛街者相較,前者存活率高廿七%。以性別論,六十五歲以上女性每天逛街者存活率比不常逛街者高廿三%,而男性存活率更高達廿八%,顯然這種「購物療法」(retail therapy)對男性健康更有助益。


所以,嫌散步太無聊的人,不妨透過逛街,其實也可以達到相同的抒壓功效。有些人看到喜歡的東西往往會有強烈的購買慾,為了為了避免過度消費,甚至造成家庭衝突,建議出門時,不要帶信用卡,只帶一定預算的現金,如此,就不會有超出預算之虞。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研究:空氣汙染損害大腦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11/04/08 11:20 陳怡君







(法新社華盛頓7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今天表示,暴露在公路的汽車廢氣的老鼠,大腦會受損,造成類似記憶力喪失以及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等傷害。



科學家在實驗室重新製造石化燃料燃燒、汽車零件及路面磨損後產生的空氣汙染物質,讓老鼠連續10週、每週15小時暴露在這種惡劣的空氣中。



報告指出,空氣微粒「約為人類毛髮寬度的1/1000,汽車空氣濾淨系統無法過濾這麼小的微粒」,但卻嚴重傷害這些老鼠的大腦。



來自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California)的資深研究作者范奇(Caleb Finch)表示:「雖然肉眼看不到,一旦吸入這樣的空氣,將影響大腦神經元,長期之下,公路空氣可能對大腦健康產生負面效果的可能性升高。」



科學家發現,髒空氣對大腦中負責學習和記憶的神經元「造成嚴重損害」,同時也偵察到「與早衰與阿茲海默症有關聯的大腦發炎徵兆」。



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環境與健康展望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麩胺酸(Glutamate)是組成生物體內各種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之一。麩胺酸是動物體內中樞神經系統的一種重要的興奮性神經傳導物質。與麩胺酸有關特異性受體有三大類:AMPA(α-氨基-3-羥基-5-甲基-4-異唑丙酸),NMDA(N-甲基-D-天冬胺酸)和卡英酸(Kainate,紅藻胺酸/海人藻酸)。在神經科學上,麩胺酸在中樞神經細胞的傳導與大腦的長期增強、學習及記憶能力有關:


 Robert Sapolsky (2005). "Biology and Human Behavior: The Neurological Origins of Individuality, 2nd edition". The Teaching Company. "see pages 19 and 20 of Guide Book"


在脊椎神經中,麩胺酸是含量最多的興奮性神經傳導物質。不管是大腦損傷或者疾病的影響,麩胺酸會被過量地反向累積在腦細胞之外,這種狀況會造成鈣離子經由NMDA受體(主管認知及記憶功能)的管道流入細胞,造成對神經細胞的損害甚至是死亡,這種情況稱之為興奮性毒性(excitotoxicity),導致細胞死亡的重要機制就是過量的細胞內鈣離子損害粒腺體所造成的結果:


Manev H, Favaron M, Guidotti A, Costa E (July 1989). "Delayed increase of Ca2+ influx elicited by glutamate: role in neuronal death". Mol. Pharmacol. 36 (1): 106–12. PMID 2568579. http://molpharm.aspetjournals.org/cgi/pmidlookup?view=long&pmid=2568579.


在失智症的成因中,NMDA受體管道讓過量的鈣離子流入導致細胞受損甚至死亡,已被學術界普遍接受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此外,包含中風引發的缺血效應所產生的危害甚至是自閉症等的心智障礙皆與此機轉有關:


Hynd MR, Scott HL, Dodd PR. (October 2004). "Glutamate-mediated excitotoxicity and neurodegener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chem Int. 45 (5): 583–95. doi:10.1016/j.neuint.2004.03.007. PMID 15234100.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5234100.


麩胺酸是GABA的前質,在體內轉換須經Glutamate decarboxylase(簡稱GAD)這種酶的催化,GABA眾所周知,是體內重要的抑制性神經傳導物質,GAD在體內最多的地方就是小腦和胰臟,有一種罕見的自體免疫疾病稱之為Stiff-man syndrome(僵硬人症候群),由於患者對GDA有抗體作用,導致麩胺酸無法轉化為GABA,因此肌肉持續處於興奮狀態,顧肌肉持續緊繃的現象就會出現當然,胰臟方面會導致胰島素功能障礙,進而引發糖尿病。



最近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研究發現空污的微粒會讓大腦的NMDA受體作用異常,導致記憶力減退甚至讓失智症的風險提高,相關原文資料請參閱:



http://ehp03.niehs.nih.gov/article/info:doi/10.1289/ehp.1002973


因此,要防止記憶力退化、預防失智的發生,空氣污染的微粒的負面效應應該正視及處理,減少暴露及增加排除會讓環境毒素對身體的負面影響減至最低。功能性醫學建議可以從增加肝排毒方面來著手,至於身體累積的殘留毒素可以藉由營養、運動及烤箱這類排毒程式來協助身體排除殘留毒素的效率,對相關改善及預防措施有興趣的人,歡迎和我交流與討論!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陰性愛滋病?陸:無科學證據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1/04/07 09:59







(中央社台北6日電)中國大陸衛生部6日晚間公布專家調查報告說,目前並無證據表明,聲稱疑似感染所謂陰性愛滋病病毒的人群具有傳染性和聚集性,也沒有臨床、實驗室和流行病學證據支持這些人罹患某種傳染疾病。



中國大陸衛生部是在6日晚間9時50分緊急發出這項報告及聲明。



根據中新社報導,衛生部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鄧海華說,2009年6月以來,陸續有民眾向衛生部反映,指自己出現類似愛滋病急性期症狀,認為感染愛滋病病毒或未知病毒。



鄧海華表示,衛生部對此深表重視,立即召集有關機構積極展開查訪和諮詢,中國疾控中心專家並於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與這些民眾取得聯繫,並招募59名自願接受調查的「自述疑似愛滋病感染者」,進行首次調查。



他說,調查結果顯示,這群自願接受調查者的愛滋病抗體檢測均為陰性,未檢測到相關致病病原體,缺乏新病毒或未知病原體感染的證據。



鄧海華又說,為求慎重,中國疾控中心又將採集的血液標本送交美國相關實驗室進行病原學檢測。目前美方已回報,指送檢樣本的愛滋病抗體均為陰性,尚未檢測到相關致病病原體。



此外,今年2至3月,衛生部在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湖南和廣東6省、市也展開系統化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目前共調查40人,其中包括曾參與過首次調查的15人。



結果顯示,調查對象分布於不同的市、縣,未呈現聚集性,也未發現調查對象之間存在共同的體徵和互相傳染的情況。



同時,調查對象和密切接觸者也無共同的特異性感染症狀和體徵,也未發現傳染病傳播的因果關係。



衛生部表示,根據上述調查結果,發佈6日晚間的專家調查報告,並將持續進行相關調查。1000406



最近,大陸有些民眾,疑似出現愛滋病的症狀,即使經過臨床醫學檢驗陰性,甚至把檢體送到美國的相關實驗室經更嚴密的檢查再做確認,也找不到愛滋病毒感染的結果,但當事人還是堅信自己得到愛滋病,到底這是怎麼回事?


過去,我在門診看過好幾個類似個案,大多為男士,有的是出差到大陸,背著家人去買春,由於過程中沒有使用保險套而從事不安全的性行為,導致自己回來之後,身體開始出現一些症狀或者異樣後,開始懷疑是否為愛滋病的併發症狀。當那種懷疑產生時,除了無法跟家人商量,親朋好友都不能討論,也擔心去驗了,萬一真的得到了,後果難以設想,因此每天承受著這些類似愛滋病症狀的折磨,彷彿自己就真的得到愛滋病,即使後來被確認沒有感染上愛滋,擔憂仍會持續,因為有些愛滋病患的驗血有空窗期,這些人他們堅信自己應該是空窗期沒有被驗出來。


這類擔心自己的到某些疾病的焦慮狀態,即使後來證實沒有,類似的擔心害怕的關注仍然持續,在精神科的診斷上,會把這種現象診斷為慮病症,在臨床上,也有女性常會出現一些假性害喜的現象,甚至這些女性會堅持自己有懷孕,即使後來經過客觀的臨床檢驗證實沒有,但她們本人仍堅信自己懷孕,是檢查結果有問題,這跟大陸最近的陰性愛滋病現象屬於類似的狀況。


有些人的慮病症常會出現在急性壓力下產生暫時性的慮病反應,這在臨床上非常容易看到,例如有親人罹患某種疾病過世後,擔心自己也會罹患同樣的疾病甚至跟著死亡,儘管在診斷上會被歸入另一種診斷:其他擬身體障礙症,最近我在門診有碰過一個原本非常幹練的中年男士,因為之前其親人因為中風突然過世,自己去探望遺體後,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也中風,因為擔心,到醫院診所量血壓,血壓也隨之飆高,這位男士不知自己是否是真的有高血壓,或者只是一時緊張,但是因為太害怕,有時產生頭暈的現象,心跳加速,就覺得自己是否血管快爆掉,馬上要中風了,因此後來甚至甚至導致恐慌發作,也因為恐慌頻頻發作,影響到原本的工作、社交功能及家庭生活,這就是很清楚的例子。


在此先提醒大家,以上這些精神科診斷,都只是現象的描述,對患者本人的真正改善並沒有太多實質的幫助。讓我們不妨用另一種角度來探討,知名的美國人道主義作家羅恩‧賀伯特先生曾說過:你無法面對的一部份會成為你的一部份。不管是私下買春後或者一夜情後,產生類似愛滋症狀,或者親人過世,擔心自己也會跟著步上後塵,其實都是心靈中有未去除的負荷(心靈負面能量)影響,若能藉由有效的心靈技術及生活改善技術來幫助這些人面對及處理心靈中的負荷,那麼慮病的現象將會很快消除。一般人對此原理並不瞭解,可以想見,若沒有處理根源,一味只想用藥物來抑制心中的恐慌,除了無法根本解決問題,長期下來,反而會形成藥物的依賴與副作用,不可不慎!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時超過11小時 心肌梗塞風險高


2011年 04月06日

【林沿瑜、邱俊吉╱綜合報導】超時工作致過勞死的案例屢見不鮮,路透昨報導,英國一項針對逾七千名公務員的研究顯示,經常每天工作超過十一小時者,急性心肌梗塞的比率,比每天工作七、八小時的人高出六成七。國內醫師指出,若已有慢性疾病,工作又太多壓力,不排除誘發心肌梗塞。


這項研究追蹤七千零九十五名英國公務員長達十一年,期間有一百九十二人出現急性心肌梗塞,研究人員分析他們的平均上班時數後,得出上述結果。主持這項研究的倫敦大學學院教授齊維麥基說,研究結果「對工作過度的人是一項警訊」。此研究已刊登在《內科醫學年鑑》期刊。


 與慢性病壓力大有關


但英國研究人員強調,不清楚是超時工作本身,導致罹患心臟疾病比率顯著增加,或超時工作經常伴隨而來的憂鬱、缺少運動、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才是造成罹病的直接因素。
台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黃瑞仁說,已知急性心肌梗塞與年齡、家族史、抽菸、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缺乏運動等危險因子有關,學界並未完全認同工時過長會誘發此症的說法,但若本身已有慢性疾病,工作又帶來太多壓力,便難以排除此症發作的可能性。


血管硬化須按時用藥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群耀指出,過去文獻從未指出工時多久,可能引發心肌梗塞,這是全新發現;但無法因此要求所有人「從此不得加班」,只能呼籲避免上述危險因子。
黃群耀說,尤其是已知本身血管有硬化情形、甚至須服藥控制者,一旦有加班需要,更要注意按時用藥,以免血管硬塊因壓力而剝離,造成血栓導致猝死。


預防心肌梗塞 注意事項


●不抽菸
●設法降低日常生活中的情緒壓力
●避免肥胖,男、女腰圍須分別控制在90、80公分以下
●培養運動習慣,每周至少要運動150分鐘
●國外最新研究發現,每日工時逾11小時者,急性心肌梗塞發作的風險,比每日工作8小時者高67%



最近英國的研究,針對七千多名的公務員做長期的追蹤研究發現:


經常每天工作超過十一小時者,急性心肌梗塞的比率,比每天工作七、八小時的人高出六成七。


這項研究追蹤七千零九十五名英國公務員長達十一年,期間有一百九十二人出現急性心肌梗塞,研究人員分析他們的平均上班時數後,得出上述結果。


工時過長的人,每天下班後,大概也覺得自己沒有時間運動,如果很累,通常會想多吃東西來補償一下,結果往往會吃下過多的澱粉、不良的脂肪來源,造成身體更大的負擔。同時,工作時間長的人進食時間往往不固定,加上如果工作壓力大,不管是胰島素或者腎上腺的分泌往往會失衡,因此,代謝症候群、高血壓、心臟血管疾病甚至是中風的風險都會提升。


抽煙是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建議避開,至於日常生活的情緒壓力,必須藉由一些注意力轉移及認知調整來改變,若完整時間的規律運動很難抽出時間,那麼利用零碎的時間來增加運動的機會,也有機會把每週的時間湊到150分鐘以上,例如爬樓梯,散步(時間及距離最好足夠)等等來協助。


對原文報導有興趣的人可以連結參閱:


http://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1373375/Working-11-hour-day-increase-heart-attack-danger-67-cent.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服抗憂藥男傷心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4/04 00:07 【中央社紐奧良二日法新電】



根據一份針對中年男性雙胞胎所進行的研究,服用抗憂鬱藥物的男性,動脈內膜增厚硬化、心臟病與中風的風險,高於沒有服藥的男性。



研究指出,服藥的男性,身體老化程度和沒有服藥的人相較,有高達四歲的差異。研究人員今天在紐奧良一場重要心臟病學會議上發表報告結果。



研究人員表示,這份報告創下先例,探討血管疾病和抗憂鬱藥物之間的關連。他們檢視「越戰時期雙胞胎紀錄」(VietnamEraTwinRegistry)的五百一十三對、平均五十五歲的雙胞胎。



研究人員發現,服用抗憂鬱藥物的男性,頸動脈內膜較未服藥的雙胞兄弟增厚五%。頸動脈負責提供氧氣到大腦。



喬治亞州亞特蘭大(Atlanta)艾莫瑞大學(EmoryUniversity)心臟病研究院士夏哈(AmitShah)說:「動脈內膜中層變厚(IMT)和服用抗憂鬱症藥物有明顯關連;而這種現象在正進行療程、以及較憂鬱的男性身上更為強烈。」研究指出,使用抗憂鬱症藥物讓頸動脈內膜中層增厚卅七微米,大約是五%。



在抗憂鬱的治療中,有一部份的新領域就是免疫及抗發炎的部分,包含憂鬱症、躁症以及躁鬱症等等,可能都與身體的免疫失調或者發炎有關,因此進行治療時,臨床改善強調的是抗發炎的處理:


O'Brien, SM; Scully, P; Scott, LV; Dinan, TG (February 2006). "Cytokine profiles in 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 focus on acutely ill patient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Elsevier) 90 (2-3): 263–7. doi:10.1016/j.jad.2005.11.015. PMID 16410025.


 Hong, C-J; Yu, YW; Chen, TJ; Tsai, SJ (November 2005). "Interleukin-6 Genetic Polymorphism and Chinese Major Depression". Neuropsychobiology (Basel: Karger AG) 52 (4): 202–5. doi:10.1159/000089003. PMID 16244501.


另外的研究也發現因為某些疾病(包含身體的感染或者自體免疫疾病)導致壓力荷爾蒙持續釋放的結果導致細胞調節的發炎前置反應,引發神經荷爾蒙的分泌失衡,進而減少腦部細胞對於神經傳導物質的接收而發生憂鬱症現象:


Elenkov, IJ; Iezzoni, DG; Daly, A; Harris, AG; Chrousos, GP (September 2005). "Cytokine dysregulation, inflammation and well-being". NeuroImmunoModulation (Basel: Karger AG) 12 (5): 225–69. doi:10.1159/000087104. PMID 16166805.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某些人的憂鬱症狀是發生在某些嚴重的感染疾病之後。此外,有些研究建議,未來抗憂鬱劑最好能特別著眼於免疫系統,幫助身體抑制發炎的細胞激素(cytokines)的分泌或者是幫助身體分泌抗發炎的細胞激素:


 O'Brien, SM; Scott, LV; Dinan, TG (August 2004). "Cytokines: abnormalities in major depress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Human Psychopharmacology: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John Wiley & Sons) 19 (6): 397–403. doi:10.1002/hup.609. PMID 15303243.


由以上已經發表的研究結果,這也可以解釋為何魚油(Omega-3)這種可以幫助身體抑制發炎的天然物質可以治療憂鬱症,孩童的憂鬱大多是身體因素所引發,一項針對6-12歲的小孩做的雙盲臨床研究發現確實有療效:


 Hanah Nemetz et. al., "Omega-3 Treatment of Childhood Depression: A Controlled, Double-Blind Pilot Study", Am J Psychiatry 163:1098-1100, June 2006.


Omega-3對憂鬱症來說,的確是有幫助的,在成人的研究中,也發現吃魚較少的人,發生憂鬱症的機會較大,憂鬱症患者血液的Omega-3濃度也是比較低的:


Sontrop, J; Campbell, M (2006). "ω-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depression: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and a methodological critique". Preventive Medicine 42 (1): 4–13. doi:10.1016/j.ypmed.2005.11.005. PMID 16337677.


葉酸及維生素B12在憂鬱症的治療常被當為重要的輔助營養,這部分其實與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濃度過高有關。以動脈硬化來說,缺乏維生素如葉酸、B6或B12的結果,同半胱胺酸水平都會上升。同半胱氨酸較高的人會容易患上血栓症及心血管疾病。最近美國的心血管研究人員針對中年的男性雙胞胎進行研究發現:


服用抗憂鬱藥物的男性,動脈內膜增厚硬化、心臟病與中風的風險,高於沒有服藥的男性。服藥的男性,身體老化程度和沒有服藥的人相較,有高達四歲的差異。服用抗憂鬱藥物的男性,頸動脈內膜較未服藥的雙胞兄弟增厚五%。


主要的研究負責人,喬治亞州亞特蘭大(Atlanta)艾莫瑞大學(EmoryUniversity)心臟病研究院士夏哈(AmitShah)說:「動脈內膜中層變厚(IMT)和服用抗憂鬱症藥物有明顯關連;而這種現象在正進行療程、以及較憂鬱的男性身上更為強烈。」研究指出,使用抗憂鬱症藥物讓頸動脈內膜中層增厚卅七微米,大約是五%。


換句話說,對於有憂鬱症困擾的人,治療若忽略身體原本的發炎(動脈硬化其實也是身體的發炎反應),直接以抗憂鬱劑來做治療,那麼產生動脈硬化的風險將明顯增加。因此,要根本治療憂鬱症,身體的發炎現象最好能夠處理,不然單純以抗憂鬱劑來治療,反而更增加動脈硬化、心臟病及中風的風險。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望子成龍 工程師成長壓力大腹瀉長達廿年

更新日期:2011/04/01 07:55

一名竹科工程師,廿年來不斷腹痛、腹脹到醫院求診,醫師在詳細檢查後認為是腸道急躁症,除了給予藥物治療外,也建議患者多安排休閒活動,以減輕工作壓力。醫師指出,這名病患的疾病,肇因於從小父母的望子成龍壓力,影響長達廿年,不但生理,就連心理壓力至今也難以排除。(彭清仁報導)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幾乎是絕大多數父母親的願望,但天下父母心,卻往往影嚮子女一輩子!一名竹科工程師,上有兩位哥哥,其中一人是醫學院畢業,另一人則是執業律師,從小在龐大的課業壓力和父母高度期望下長大,讓這名工程師腹痛、腹脹長達廿年。



據這名竹科工程師向醫師主述指出,早上起床後,肚子就急劇的收縮,開始疼痛,一段時間後症狀才消失。每次痛起來就會伴隨幾次的腹瀉,但病患也偶爾也會出現便秘症狀。署立新竹醫院腸胃科醫師許丁壬指出,病患在詳細檢查後,確定是腸道急躁症,除了藥物治療外,建議多做一些休閒活動,減輕工作壓力。而一般腸道急躁症的病人,大都是容易緊張、工作忙碌、不正常的飲食習慣,而造成腸道蠕動異常,以及腸黏膜的敏感性增加,所以會有腹痛、腹瀉的情形。輕度症狀者只需飲食或生活型態調整即可;中度症狀者可能需要一些胃腸藥加上低劑量的抗憂鬱藥或是心理治療;至於嚴重的腸道急躁症,會造成病人失能,影響日常生活,需要轉診精神科或疼痛專科治療。



一直以來,醫學界對於大腸激躁症(英文原名為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簡稱IBS 或者 spastic colon)的原因,仍無法藉由客觀的實驗室檢測來確認真正的病因為何(如同大部分的精神科診斷),因此在歸類上,這是一種功能性的腸道疾病,主要的核心症狀為慢性腹部疼痛、不適、脹氣、以及排便習慣的改變, 當然這些症狀在一般的醫學檢查上都找不到直接致病的原因。在某些病例上,腸蠕動可以緩解症狀,而腹瀉與便秘也可能交替出現。一般臨床觀察發現,大腸激躁症可能是發生於身體感染之後、一個生活壓力事件或者舊事找不到任何醫療狀況便發生。


在治療上,目前還無根治的方式,一般建議的治療方式包含飲食調整、藥物、心理問題處理等等,病人本身的衛教以及好的醫病關係也很重要。


症狀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乳糜瀉、果糖吸收不良、輕度感染例如梨形蟲病(一種腸胃疾病,有些人不具任何症狀,但也可能導致腹瀉、疲勞和體重減輕)或者寄生蟲感染,嚴重的發炎腸道疾病、功能性的慢性便秘以及慢性功能性的腹痛。很可惜,一般醫院的常規檢測都無法找到異常結果。目前最為大家所接受的理論就是大腸激躁症是大腦與腸道互動的失衡,也常常發現患者的腸道菌叢或者免疫失衡:


Yang CM, Li YQ (2007).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eliminating allergic foods according to food-specific IgG antibodies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Chinese). Zhonghua Nei Ke Za Zhi 46 (8): 641–3. PMID 17967233.


Stark D, van Hal S, Marriott D, Ellis J, Harkness J (2007).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review on the role of intestinal protozoa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ir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Int. J. Parasitol. 37 (1): 11–20. doi:10.1016/j.ijpara.2006.09.009. PMID 17070814.


大部分的大腸激躁症患者並不會發展成更嚴重的疾病,然而慢性腹痛、疲倦、及其他相關症狀往往會影響工作、學習及社交生活,由於難以找到病因,因此在花在醫療上的費用及時間往往也相當可觀:


Hulisz D (2004). "The burden of illness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current challenges and hope for the future". J Manag Care Pharm. 10 (4): 299–309. PMID 15298528.


有大腸激躁症困擾的人也容易合併出現胃食道逆流、生殖泌尿系統、慢性疲勞、纖維肌痛症、頭痛、甚至是憂鬱症及焦慮症的相關症狀,甚至有報告指出大腸激躁症的患者,高達六成有心理困擾,包含焦慮或者憂鬱等等:


Whitehead WE, Palsson O, Jones KR (2002).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comorbidity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other disorders: what are the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Gastroenterology 122 (4): 1140–56. doi:10.1053/gast.2002.32392. PMID 11910364.


已經發表的研究顯示:大腸激躁症時源自於未被發現的主動感染,最直接的證據就是用於滅菌的藥物Rifaximin能夠提供持續地緩解效果:


 Pimentel M, Park S, Mirocha J, Kane SV, Kong Y (2006). "The effect of a nonabsorbed oral antibiotic (rifaximin) on the symptoms of th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randomized trial". Ann. Intern. Med. 145 (8): 557–63. PMID 17043337.


此外,有些研究也以證實小腸細菌的過度生長是主要原因,滅菌療法可以有效減少細菌的數目進而改善症狀:


Posserud I, Stotzer PO, Björnsson ES, Abrahamsson H, Simrén M (2007). "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in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Gut 56 (6): 802–8. doi:10.1136/gut.2006.108712. PMC 1954873. PMID 17148502. http://www.pubmedcentral.nih.gov/articlerender.fcgi?tool=pmcentrez&artid=1954873.


對一般人來說,很難體會大腸激躁症所衍生的生理及心理的雙重煎熬,不明就裡的人還常常誤以為當事人是在裝病,而一般醫療院所提供的治療,不過是一些腸胃藥的症狀調理,效果不佳的話,往往直接會轉介至一般精神科治療,一般精神科醫師會把大腸激躁症的症狀視為精神症狀,直接開上抗焦慮甚至是抗憂鬱劑來治療,可以想見,沒有處理根源的治療方式,除了讓疾病無法根本治療之外,還可能會讓患者產生精神科藥物的副作用及依賴的情形,到頭來,往往是讓症狀緩解不佳,但需要處理的部分反而越來越多越複雜。


在飲食建議上,建議大家不放先避開牛奶,尤其是那些原本就有乳糖不耐症的患者,此外,最好也要杜絕果糖的攝取,這對果糖吸收不良的患者容易見效。最直接的飲食調整,建議大家還是透過慢性食物過敏原IgG的完整檢測,找出導致腸道過敏的食物來源,以隔離過敏原的寡抗原飲食來執行,是最直接有幫助的飲食調整方式:


 Longstreth GF, Thompson WG, Chey WD, Houghton LA, Mearin F, Spiller RC (2006).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Gastroenterology 131 (2): 688. doi:10.1053/j.gastro.2006.06.027.


此外,纖維及益生菌的補充在一些臨床研究上,也可以看到一些治療效果,當然持續有心理壓力的影響,可以透過自律神經檢查來確認是否有這方面的影響,一旦確認,配合有效的心理會談或者相關技術來協助處理,同時學習放鬆技巧來幫助患者抒壓,改善會更快,然而治療重點仍應先著重於腸道功能失衡的真正兩大原因:腸道感染及食物過敏的處理,透過功能性醫學的相關檢測,其實很容易發現病因,針對根源作有效的處理。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胸腔科醫師:塞在雪隧 空污60倍 傷身


中廣 更新日期:2011/04/01 11:25







清明連續假期明天起展開,各界預估,過去逢假必塞的雪山隧道這次依舊可能難逃塞車宿命。胸腔科醫師提醒,車潮可能引起空污指數提高,根據2009年資料顯示,雪隧的一氧化碳每小時濃度為0.8-65ppm,平均為22.7ppm,相較於宜蘭戶外的0.4ppm,等於快多了60倍。雖然沒有超過一般認為小於100ppm的濃度,短期內不至危害身體,但長期下來肺部累積汙染造成負擔,仍有影響身體健康的可能。



專長胸腔外科的羅東聖母醫院外科部主任胡茂華提醒民眾,清明連假,雪山隧道車潮多,可能引起空污指數提高,駕駛人要注意升溫及空污問題。



胡茂華以2009年雪隧監測資料為例,每小時一氧化碳平均濃度22.7ppm,相較於宜蘭戶外的0.4ppm,多了快60倍,雖然沒有超標,長期暴露依然健康堪虞。



醫師指出,一氧化碳濃度越高會造成血紅素供氧不足,嚴重的話可能會造成呼吸困難、昏迷,甚至死亡;去年中秋節假期雪隧塞爆,隧道內溫度飆破46℃,可能連帶產生的空污濃度與懸浮微粒增加,就曾引起宜蘭縣政府高度關切,要求相關單位改善,建議隧道內抽風設備應該全面開動。



胡茂華同時建議,他搭車行走雪隧時,偶爾會看到員警在隧道內進行測速照相,就他的感覺,既然有自動測速照相設備,實在沒必要還讓員警在裡面從事這類工作,徒增身體負擔。



(攝影:黃麗鳳)



最近連假即將來臨,掃墓及外出踏青的人潮相加,往宜蘭方向開車的人請留意下面的數據及提醒:


根據2009年資料顯示,雪隧的一氧化碳每小時濃度為0.8-65ppm,平均為22.7ppm,相較於宜蘭戶外的0.4ppm,等於快多了60倍。一氧化碳濃度越高會造成血紅素供氧不足,嚴重的話可能會造成呼吸困難、昏迷,甚至死亡;去年中秋節假期雪隧塞爆,隧道內溫度飆破46℃,可能連帶產生的空污濃度與懸浮微粒增加。


因此有胸腔科醫師呼籲大家要留意,儘量減少空污的暴露機會,減少身體的負面衝擊。在此也提醒大家,不要認為一時的污染沒有到達危險的濃度,就覺得沒有關係,因為污染是會累積的,就算最近輻射的劑量雖然不高,但輻射劑量也會累積。過去,沒有福島核電廠的事件影響許多人對電腦斷層及核子醫學的相關檢查及治療所產生的輻射,絲毫沒有防備的戒心,也不會擔心害怕,但現在天天都有輻射新聞被報導,有不少人談輻色變,甚至連原本醫院排定的檢查及治療都先取消,其實,一般對醫療稍有瞭解的人,對於醫院射擊有放射線的檢查其實都會儘量保守,因為輻射劑量長期累積下來,對身體原本就有些衝擊及影響,不過有些人擔心過頭,像核磁共振掃瞄(MRI),完全沒有輻射,因此擔心輻射的人若排到MRI檢查,可以不必擔心。


人體累積的污染想要處理,在一般的醫療體系幾乎是無能為力,對輻射的疑慮,一般人可以補充抗氧化的食物來源或者營養補充品(原因是輻射會增加身體自由基,抗氧化物可以幫助清除自由基),規律運動幫助循環及排汗,如果能藉助高效率的排毒程式來協助,對於身體的保健效果當然更佳。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懼高 服用賀爾蒙可減緩


更新日期:2011/03/31 13:59 莊瑞萌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一般人會有懼高的反應,不過現在瑞士的科學家發現,服用荷爾蒙後會減輕心理對於高度的懼怕,未來科學家希望進一步研究,協助民眾克服創傷後的情緒復原。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研究人員邀請40位有懼高症的民眾參與實驗,實驗前請一半的人服用20毫克的腎上腺皮質醇(Cortisol),結果在實驗後的5天或一個月內,曾服用過荷爾蒙的民眾,經過問卷與皮膚導電度實驗都顯示,原先對於高度懼怕的焦慮感已經降低。研究人員奎凡表示,「腎上腺皮質醇的效用不僅可以克服懼高,對社交障礙與害怕蜘蛛等動物的懼怕,都有相同效果。」研究人員也補充表示,腎上腺皮質醇能輔助學習與記憶,因此對於人們學習克服懼怕的過程,能提供某些幫助。奎凡也表示,「這次的實驗證實『害怕』的感覺,可以透過藥物控制。」其原因可能是服用腎上腺皮質醇後,會阻止血液繼續流往腦部主司記憶的部位,因此能暫時不讓人們再去回憶起過去害怕的經驗。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期刊。




腎上腺皮質醇,英文名為Cortisol (全名為hydrocortisone),這是一種類固醇的賀爾蒙或者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是由腎上腺所製造,基本上,人在面臨壓力的時候或者血液中的糖皮質激素濃度下降時,就會被釋放出來。它的主要功能是經由糖質新生來增加血糖濃度、抑制免疫系統、幫助脂肪、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轉化為能量)。此外,它會抑制骨質形成(所以長期用類固醇治療容易骨質疏鬆),懷孕到32-34週左右的時間,皮質醇引發肺部的表面素(SURFACTANT)的分泌,幫助肺部發育成熟。


皮質醇的的臨床應用最多事在愛迪生氏症、發炎及類風濕疾病和過敏等疾病,所以皮質純本身就是抗發炎的物質。皮質醇另外一個最為人所知的作用就是抗壓力,過多或者長期的壓力都會產生皮質純分泌的不平衡,最近一直被討論的過勞問題,影響心血管健康、扮演關鍵角色的壓力調控相關的荷爾蒙就是皮質醇。


皮質醇的在體內的濃度,一般來說,早上八點會達到最高點,下午四點會達到最低點,這是為何許多人下午到了這個時候會變得很累,尤其是皮質醇本身已經不足的人會更明顯。睡著後的三到五個小時,載寫中的濃度同樣會變得比較低,因此皮質醇的濃度是否正常,也會影響到生理時鐘,在臨床上,皮質醇的濃度與ACTH(由腦下垂體分泌來刺激腎上腺產生皮質醇的激素)的濃度有直接相關,臨床上的憂鬱症(皮質醇過高)、心理壓力、生理壓力(例如低血糖)、疾病、發燒、受傷、手術、恐懼、疼痛、體力過荷、或者溫地變化極端時,皮質醇濃度都會有明顯的變化。


長期壓力或者壓力過荷,皮質醇定會先升高,談到要如何降低皮質醇,在營養補充上可以考慮鎂(配合有氧運動):


Golf, Sw; Bender, S; Grüttner, J (Sep 1998). "On the significance of magnesium in extreme physical stress". Cardiovascular drugs and therapy / sponsor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Pharmacotherapy. 12 2 (2suppl): 197–202. doi:10.1023/A:1007708918683. ISSN 0920-3206. PMID 9794094. 


 


或者Omega-3的劑量補充足夠,也可以幫助皮質醇下降:


 


 Delarue, J; Matzinger, O; Binnert, C; Schneiter, P; Chioléro, R; Tappy, L (Jun 2003). "Fish oil prevents the adrenal activation elicited by mental stress in healthy men" (Free full text). Diabetes & metabolism 29 (3): 289–95. doi:10.1016/S1262-3636(07)70039-3. ISSN 1262-3636. PMID 12909818. http://www.masson.fr/masson/MDOI-DM-06-2003-29-3-1262-3636-101019-ART12.


 


大豆萃取出來的PSphosphatidylserine)攝取足量的話,也能達到皮質醇降低的效果:


 


Starks MA, Starks SL, Kingsley M, Purpura M, Jäger R (2008). "The effects of phosphatidylserine on endocrine response to moderate intensity exercise". J Int Soc Sports Nutr 5: 11. doi:10.1186/1550- 2783-5-11 . PMC 2503954. PMID 18662395. http://www.pubmedcentral.nih.gov/articlerender.fcgi?tool=pmcentrez&artid=2503954



或者Omega-3的劑量補充足夠,也可以幫助皮質醇下降:


 


 Delarue, J; Matzinger, O; Binnert, C; Schneiter, P; Chioléro, R; Tappy, L (Jun 2003). "Fish oil prevents the adrenal activation elicited by mental stress in healthy men" (Free full text). Diabetes & metabolism 29 (3): 289–95. doi:10.1016/S1262-3636(07)70039-3. ISSN 1262-3636. PMID 12909818. http://www.masson.fr/masson/MDOI-DM-06-2003-29-3-1262-3636-101019-ART12.


 


大豆萃取出來的PSphosphatidylserine)攝取足量的話,也能達到皮質醇降低的效果:


 


Starks MA, Starks SL, Kingsley M, Purpura M, Jäger R (2008). "The effects of phosphatidylserine on endocrine response to moderate intensity exercise". J Int Soc Sports Nutr 5: 11. doi:10.1186/1550- 2783-5-11 . PMC 2503954. PMID 18662395. http://www.pubmedcentral.nih.gov/articlerender.fcgi?tool=pmcentrez&artid=2503954.


 


維生素C可以幫助身體在應付壓力時,不要讓皮質醇上升太多,紅茶則能幫助一個人在皮質醇太高時,加快恢復的速度。


 


其他像音樂治療、按摩、性行為及歡笑,也都有相關研究證實可以降低皮質醇(都有身體放鬆效果)。


 


會升高皮質醇的因子請大家多留意,這會增加身體壓力及惡化過勞的狀況,例如咖啡因、睡眠剝奪(睡不夠)等等。


最近,瑞士有研究發現補充皮質醇會改善懼高症,也能改善社交恐懼及對昆蟲的恐懼:


 


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研究人員邀請40位有懼高症的民眾參與實驗,實驗前請一半的人服用20毫克的腎上腺皮質醇(Cortisol),結果在實驗後的5天或一個月內,曾服用過荷爾蒙的民眾,經過問卷與皮膚導電度實驗都顯示,原先對於高度懼怕的焦慮感已經降低。研究人員奎凡表示,「腎上腺皮質醇的效用不僅可以克服懼高,對社交障礙與害怕蜘蛛等動物的懼怕,都有相同效果。」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願意吃類固醇來治療自己的恐懼症,不過,若是經過檢測,證實皮質醇濃度不足,想要提昇皮質醇的人,可以透過一些天然草藥配方來提昇體內的皮質醇濃度,這對有慢性疲勞或者已經出現過勞症狀的人尤為重要,因為他們的皮質醇濃度都是偏低的。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