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準媽媽不能輕忽的事(含親子關係) (49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胎兒早產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出現跟情緒有關的焦慮與憂鬱症狀,的確容易發生早產:


Goldenberg RL, Culhane JF, Iams JD, Romero R (2008). "Epidemiology and causes of preterm birth". The Lancet 371 (9606): 75–84. doi:10.1016/S0140-6736(08)60074-4. PMID 18177778.


 


根據外電報導,甫於這個月初發表於《睡眠期刊》的研究指出: 孕婦睡不好,可能是造成早產因素之一。睡眠差使體內發炎物質增加,而提高早產風險。研究人員檢視166名孕婦睡眠狀況,在控制各項變數後發現,在懷孕前期與後期睡眠品質不佳提高早產風險,尤其是前期的影響最大;但研究人員不了解為何懷孕中期的睡眠品質影響較小。這項研究引用來源為: Okun ML; Schetter CD; Glynn LM. Poor sleep quality is associated with preterm birth. SLEEP 2011;34(11):1493-1498.


對研究摘要有興趣的人可以連結參閱: http://www.journalsleep.org/ViewAbstract.aspx?pid=28329


 


如果孕婦睡不好,建議先諮詢醫師,別隨意自行服用安眠藥物。2010年九月,國內研究團隊刊登於知名學書期刊《臨床藥理學與療法,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的研究,他們分析94年全台產子女性的就醫紀錄,發現有2497人曾就醫取得安眠藥物使蒂諾斯(原廠商品名為STILNOX,學名為ZOPILDEM),跟未服用該藥物的12485名孕婦相較,孕期有用藥的產婦出現剖腹產、早產及嬰兒體重過輕的風險分別提高74%49%39%。該項研究人員提醒,使蒂諾斯會使子宮周遭血管收縮,可能因此降低子宮血流而影響胎兒營養的吸收。這項研究引用來源為: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88, 369-374 (September 2010) | doi:10.1038/clpt.2010.97


 


相關資料可以連結參閱:


http://www.nature.com/clpt/journal/v88/n3/full/clpt201097a.html


 


儘管使蒂諾斯這種藥物目前尚無致畸胎的臨床報告,不少專業醫師會因此開使蒂諾斯幫助失眠的孕婦改善失眠,但對胎兒來說還是可能會造成某種程度的風險,提醒大家留意。如果想改善懷孕期間的憂鬱、焦慮或者失眠症狀,最好透過完整的身體功能及心理壓力評估,針對根源,儘量藉由非藥物治療方式來幫助改善,減少胎兒畸胎發生率及周產期的健康風險,這是我在臨床上比較建議的治療方向。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母乳含幹細胞 可抗癌


中央社 – 2011年11月18日 下午10:53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18日專電)根據1項最新醫學研究,母乳含有幹細胞有助抗癌並能預防罹患失智症,新生兒喝母乳,可以從小奠定良好的健康基礎。


西澳洲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研究人員哈修圖(Foteini Hassiotou)指出,母乳提供研究人員1個以幹細胞治病的新機會。


研究發現,母乳含有豐富的幹細胞,由於幹細胞具有修復身體細胞的功能,包括癌症、失明、糖尿病、失智症、巴金森氏症,乃至癱瘓等健康問題,都可能因此而治癒。


過去科學家要取得幹細胞,必須從胎兒獲取,可能因此造成死亡,現在母乳內含幹細胞,對尋求利用幹細胞開發更多醫療研究,是一大福音。


部分英國科學家對於這個研究發現持保留態度,認為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


不過紐卡索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幹細胞科學家阿姆斯壯(Lyle Armstrong)表示,即使母乳的療效沒有那麼好,女性仍可將自己的母乳保存起來,日後如果罹患糖尿病等疾病,就可以拿來治療使用。1001118


鄭醫師補充:


早在2007年研究人員已提出這樣的概念,但取得及分離的相關研究直到今年才有比較大的進展。這項得獎的研究將在明年四月於歐洲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第七屆梅德拉國際母乳哺餵及泌乳研討會( Medela’s 7th International Breastfeeding and Lactation Symposium )提出。相對於過去取得幹細胞的來源上,這是一項令人欣喜的突破研究。對這項研究及報導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


http://www.medela.com/IW/en/breastfeeding/about-medela/media/global-press-releases/medela-stemcells.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出生時,臍帶應該立刻剪或者晚一點剪,這幾年在醫學期刊上有幾篇研究引起醫學界的留意。我看過一些資料建議晚一點剪臍帶,不僅不會影響新生兒的呼吸,而且還可以利用剪臍帶之前的時間讓媽媽抱一下寶寶,減少新生兒在生產時的不適以及在第一時間增進母子之間的親密感。在醫療上,贊成晚一點剪臍帶的人發現有一些優點,最近有一項追蹤六年的研究證實晚剪臍帶的嬰兒,沒有任何不良後果:





Examination of the Newborn & Neonatal Health: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p. 116-117


在2007年就有刊登於知名研究期刊的研究證實至少晚2分鐘剪臍帶的人對於新生兒提高血比容及鐵質有幫助,降低貧血的風險,唯一要留意的真性紅血球增生的發生機率狀況可能會增加,但這是不難處理的良性症狀:


Hutton EK, Hassan ES (March 2007). "Late vs early clamping of the umbilical cord in full-term neonate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trials". JAMA 297 (11): 1241–52. doi:10.1001/jama.297.11.1241. PMID 17374818.


這種效果可以持續多久?至少維持兩個月,不會超過六個月:


 "Effect of timing of umbilical cord clamping of term infants on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8; (2):CD004074



在2011年11月15日發表於知名研究期刊BMJ(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瑞典研究團隊對4百名足月出生的嬰兒進行研究,有些嬰兒出生後至少3分鐘才剪臍帶,其餘的在10秒內剪臍帶,4個月後追蹤,發現晚剪臍帶的寶寶,體內鐵質含量較高,貧血病例較少,而且每20名中,有一名可以避免鐵質缺乏。缺鐵性貧血可能造成寶寶神經發育不良,發展遲緩,對這項研究內容欲深究的人可以參閱研究全文:


http://www.bmj.com/content/343/bmj.d7157


這項研究引用出處為:


 BMJ 2011;343:bmj.d7157



當然如果專業人員發現有新生兒呼吸窘迫的狀況,當然應該立即剪臍帶方便相關醫療狀況的處理,不過新生兒是否有呼吸窘迫,至少也要觀察幾分鐘,因此如果可以的話,不妨跟接生的醫療人員事先溝通,儘量晚一點剪臍帶。以一般大醫院的醫療流程來說,除非醫師本身對於這樣的做法了解且願意支持,否則難度不小。一般婦產科診所的醫師若經溝通,我認為執行的機會較大。對於居家生產而言,這應該是最容易辦到的,因為只要生產前和協助生產的專業人員詳細溝通,專業人員都會盡量滿足媽媽期望的生產方式及流程。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大陸浙江有一則關於親子互動的新聞,浙江江幹區一所幼稚園大班老師請小朋友說說心中願望時,6歲男童小靈竟回答:「希望能擁有一把槍,然後能把媽媽一槍打死」,老師聽了大驚失色,連忙把男童母親朱女士請來學校溝通。朱女士在得知兒子的心願後也嚇一大跳,坦承因為兒子太淘氣又不聽話,常常「教訓他」,可是再怎麼打他,自己也是愛兒子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兒子好,沒想到兒子竟然想一槍斃了自己。


看到這則故事,讓我想起今年出版的一本關於教養作法的書籍,其中提到父母對小孩的作為就算是一本存摺一樣,父母對小孩做什麼事,日後看到的數字就是反應之前的作為,以上的故事就是很好說明。


幾年前,我曾聽聞另一個醫師提到他曾接觸過的有趣個案,有一個小女孩被父母帶到兒童心智科作評估,原委如下:


小女孩父親很忙平時很少在家陪伴小女孩,除了媽媽之外,其實相處最多的是家中的寵物,牠的名字叫「大大」。小女孩跟「大大」感情很好,幾乎是形影不離。


有一天「大大」不幸被車撞死。媽媽深怕小女孩得知會很難過,但還是在小女孩回家的第一時間跟她說:「『大大』被車撞死了!」結果小女孩聽了只是一聲「嗯!」的反應,沒有多說什麼,就進家門,讓媽媽感到有點詫異。


等不到三分鐘,看到小女孩著急地跑出來問:「媽媽,『大大』跑哪裡去了?為什麼我找不到牠?」
媽媽連忙問:「我剛才不是跟你說,『大大』被車撞死了。」


小女孩聞訊,馬上嚎啕大哭。但讓媽媽感到狐疑的是小女孩第一次聽到「大大」死了,到底是聽成誰死了?小女孩回答:「原來我以為是『爸爸』死了,所以沒反應!」
以上兩個故事,值得為人父母參考,並且深思小孩真正需要為何,在此與大家共勉。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人跟動物有何不同?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寶寶能夠分辨對錯,也能夠了解公平與不公平,甚至也願意去分享他們的東西。


所以不要說小寶寶什麼都不懂,如同這個研究的領導人Jessica Sommerville提到:「我們的研究顯示這些公平的觀念及利他的概念的產生比我們一般的概念還更早獲得。這些研究也顯示嬰兒的公平概念及利他的連結,因此寶寶能夠對於食物的公平分配較敏感,也更容易去分享他們喜歡的玩具。」


這項研究有兩段15個月大的研究短片,第一部分把一碗的餅乾分配給兩個人,第一次讓兩個人有一樣分量的餅乾,接下來有一個人的份量比另外一個人多。第二段影片呈現的是一壺牛奶的分配,分配方式跟餅乾的分配類似。


研究人員測量每一個寶寶在分配食物時他們花多長的時間去注視,如同嬰兒當他們感到驚訝時會花更多的注意力在上面。觀察結果發現假使有一個人分到較多的食物,他們會花更多的時間去注視。


Jessica Sommerville說:「嬰兒希望食物能夠被平均分配,因此他們很驚訝一個人的食物比另一個人多。」


之前已有報告證實兩歲大的孩童能夠幫助其他人,這被視為利他的現象,而公平概念的發展是介於六到七歲。透過這個新研究發現15個月的寶寶已經有公平與不公平的概念了。


研究的另一部分,研究人員紀錄是否寶寶願意跟一個陌生人分享玩具。對食物不平均分配感到驚訝的寶寶跟對食物分配平均感到驚訝的寶寶相比,他們更願意去分享他們的最愛的玩具。


Jessica Sommerville補充:「分享實驗的結果顯示利他主義在生命的早期就存在個別的差異,這些願意分享心愛玩具的寶寶,對於食物分配是否違反公平原則更敏感。」


對研究全文有興趣的人可以連結參考: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2322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記得我還在當實習醫師時,在小兒科實習曾在臨床上接到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患者,這是一個八歲的小男孩,入院前的主訴是他在其腳踏車,騎到一半,突然感到頭痛欲裂,而且只能以左腳撐地,右腳完全無力,檢查中當然安排了腦部電腦斷層檢查,很快確認了是一個罕見的兒童中風的診斷,然而導致中風的原因是什麼?住院醫師安排了許多其他檢查與會診,並要我追蹤結果把最新的結果寫到病歷中,我記得有三天的時間每天病歷都會寫上三到五次,後來還因此得到病歷優良寫作的表揚,其實真正原因是當時住院醫師擔心這個病例太少見,若是病歷不好好寫,可能容易有醫療糾紛,因此一直逼著我把每一份報告的結果寫進病歷中,表示醫療人員一直在密切留意患者的病情發展與治療。




不管如何,這個病例都提醒我們,小孩還是可能中風,但原因與一般成年人中風常見原因像是高血壓引起是完全不一樣的狀況。年紀輕輕就中風,許多人的原因就是動靜脈畸形。腦動靜脈血管畸形(原文: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簡稱AVM)是一種先天性疾病,主要病徵是腦部血管不正常聚集,使動脈內的血液不經微血管而直接注入靜脈,形成一種高流速及高壓力的血液短路,繼而增加腦內出血及中風的機會。腦部動靜脈畸形最常見的症狀就是頭痛與癲癇,其他症狀都與中風症狀一樣,就要看病灶位於腦部何處,症狀表現也會不同,像是肢體偏癱、眩暈、構音困難、溝通困難或者失語症、感覺異常、意識模糊、失智甚至幻覺等等: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Information Page at NINDS


根據媒體報導,最近國內的臨床案例就有這樣的實例:


一名13歲的黃小弟,近一年經常反覆頭痛、頭暈,曾到診所就醫,吃了些消炎止痛藥後症狀就改善。最近,黃小弟早上運動完後,嚴重頭痛、暈眩、還想吐,眼睛看到的影像出現扭曲,緊急到小兒神經科就診,經一系列的檢查發現,竟然是腦部長了1.3公分的動靜脈畸形。


照顧的醫師經腦波發現有不特定的慢波與放電波,進一步安排腦部核磁共振檢查,意外發現腦部靠右邊枕葉及顳葉位置,有一個1.3公分的動靜脈畸形。黃小弟被早期發現,經神經外科以不必開腦的電腦刀治療,目前追蹤未再發生頭痛或是頭暈的症狀。


因此,小朋友若是有經常興頭痛或者偏頭痛,建議父母不要只是讓小朋友服用止痛藥了事,最好到設備齊全的醫院,透過詳細的身體及相關儀器檢查先找出或者排除嚴重的病因,例如上述案例提到的腦部問題,若是病理檢查都找不到問題,功能性的障礙及心理問題才是後續要考量及處理的方向。


arteriovenous


圖片來源:http://www.stockmedicalart.com/medicalartstudio/efolio/arteriovenous.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小孩建議要施打的疫苗越來越多,但身體是否越來越健康?除了疫苗本身的安全性之外,其效力是否能持久,這都是為人父母關心的話題。目前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的第51屆ICAAC的學術研討會上,加州聖拉斐爾(San Rafael)凱薩醫療中心(Kaiser Permanente Medical Center)醫師維特(David Witt)根據他的團隊的新研究的初步結果發現,孩童普遍施打的百日咳疫苗,3年就會失去效果。



研究員調查加州馬林郡(Marin)1萬5000名孩童,取得這項結果。加州馬林郡2010年爆發百日咳疫情,造成11名嬰兒死亡,及8000多人受到感染。



維特(David Witt)在芝加哥的會議上表示:「百日咳疫情最初爆發時,我們以為主要是沒有施打疫苗的兒童。但我們很快就發現,感染者大多是施打過疫苗的孩童,且落在8至12歲之間。我們對這種狀況加以調查,發現可能是距離上1次施打疫苗,已經超過3年時間。」


醫師團隊調查1萬5000名孩童,發現所有年齡族群有171例百日咳確診病例,其中103例年齡8歲到12歲。相關外電報導及維特醫師在研討會的現場討論錄影,請參閱下面的連結網址:


http://mybrightmountain.com/newsarticle.aspx?storyid=16371376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TqbUKyCSiY&feature=player_embedded



美國疾管局目前僅承認百日咳的疫苗接種效力可能會完全消失,因此即便小的時候接種過,到了成年人可能會被感染發病。至於疫苗本身免疫力時間可以持續多久並沒有詳細的數字,有興趣的人可以連結美國CDC的官方網站所發表的資料來參考對照:


http://www.cdc.gov/Features/Pertussis/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我曾聽說過,孕婦在腹部受到撞擊時,應該要保持安靜,因為對胎兒可能會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而在門診的看診過程中,也常常聽到一些精神疾病患者的母親,提到在懷孕時,母親因為一些原因常常情緒不穩,不知是否有影響到胎兒,導致小孩精神有狀況?一般人多少認為胎教對胎兒日後的發展扮演重要的影響,究竟這些說法,到底有無根據?


最近刊登於當代生物學期刊(CURRENT BIOLOGY),英國的研究發現,寶寶在未出生之前,在媽媽肚裡子已經能辨認疼痛感。研究結果發現:胎兒在35週即能清楚分辨疼痛與觸摸的分別。


研究人員記錄25位正常周期及21位早產胎兒的腦波去比較彼此的差別。腦波紀錄時,主要是在腳跟採血時來做,這是醫療人員幫新生兒採血常見的醫療程序。以早產兒而言,在採血時,腦波顯示為一般波形,但是在三十五週到三十七週的新生兒的腦波則轉換為大腦某些區域的反應腦波。這種採血反應與觸摸反應記錄到的腦波完全不同,因此科學家結論:胎兒早在三十五週就能感受到痛刺激,但科學家提醒:這並不代表在更少週數時,胎兒不會感到疼痛,因為胎兒無法告訴我們。


此外,就視覺發展而言,與疼痛感覺發展的時間也相仿。研究人員的解釋應該是胎兒的神經連結到了三十五週後,發展比較成熟的原因。對原文研究有興趣的人可以連結參閱: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6098221100885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雖然大部分的人知道懷孕時最好不要服用藥物,然而對於常用的止痛藥來說,孕婦服用的狀況並不少見,以市面上就可以購買到的非類固醇消炎藥物(NSAID)來說,根據加拿大醫學期刊的最新研究,研究人員調查47050位15-45歲的孕婦發現:孕婦在懷孕前20週有服用,跟沒有服用的孕婦相比,流產的危險性提高2.4倍。


研究人員提醒:在懷孕期間服用任何數量的藥物,容易導致胚胎無法適當地著床,進而導致自發性流產的機率大增。過去研究統計,大概八分之一的孕婦會自發性流產,時間最多集中於懷孕的前12週。雖然目前對於自發性流產的原因還不是很確定,但研究統計發現:抽煙、喝酒及高齡孕婦的危險性較高。

研究人員在調查時,詢問實驗對象的孕婦在懷孕的前20或者是懷孕前兩週,是否有服用這類止痛藥,儘管孕婦們知道懷孕最好不能服藥,但仍有17%的孕婦服用,這些止痛藥物包含常見的diclofenac、naproxen、celecoxib、ibuprofen以及rofecoxib等藥物。


提醒已經懷孕以及計畫懷孕的婦女,對於止痛藥物的服用務必謹慎。以上研究的原文研究摘要請見:


http://www.cmaj.ca/content/early/2011/09/06/cmaj.11045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天早上看到一則醫藥新聞,提到懷孕的女醫師因為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急救一名染有愛滋病的病患,過程中被患者的血濺到,事後知道該名患者染有愛滋病毒而情緒幾近崩潰,甚至到精神科求助。相關新聞可以參照: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608795/IssueID/20110819


對於該醫師的處理,醫院就標準流程來說,必須先請感染科專科醫師作評估及檢查,儘管透過這樣的方式,感染愛滋病毒的機會微乎其微,但是對這名女醫師來說,衝擊最大的部分是心理方面,也就是被這樣的事件驚嚇到了,任何因為經歷重大的心靈驚嚇或者創傷所引發的後續情緒困擾,最好透過有效的心靈處理技術來協助當事人走出相關事件的陰影,缺乏這類技術的協助,只是建議當事人服用抗憂鬱劑來控制,不但無法根本解除當事人的驚恐與焦慮,還會提高胎兒的健康風險,以下我把過去研究及FDA發表的相關報告整理給大家參考:



根據研究孕婦服用抗憂鬱劑會提高致畸胎的危險性,請參考FDA的公告:


 "FDA Public Health Advisory Paroxetin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http://www.fda.gov/Drugs/DrugSafety/PublicHealthAdvisories/ucm051731.htm. Retrieved 05/02/2009. 


孕婦服用SSRI還容易造成胎兒持續性的肺高血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在2006年 7月19日提到哺乳的母親若服用SSRI,必須要和開藥的醫師詳細討論。相關原文資料請參閱:


 Medical News Today - Lancet Press Release. Feb 05 2005


Gentile S, Rossi A, Bellantuono C (2007). "SSRIs during breastfeeding: spotlight on milk-to-plasma ratio". Archives of Women's Mental Health 10 (2): 39–51. doi:10.1007/s00737-007-0173-0. PMID 17294355. 


更讓人擔心還可能造成永久的神經精神變化,早在80年代,研究人員以傳統的三環抗憂鬱劑給懷孕的老鼠服用,結果導致成鼠的行為變化,這在人類的研究也相仿:


Vogel G, Neill D, Hagler M, Kors D (1990). "A new animal model of endogenous depression: a summary of present findings".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14 (1): 85–91. doi:10.1016/S0149-7634(05)80164-2. PMID 2183099


待SSRI研發出來,相關的研究也再度證實懷孕婦女服用SSRI,的確會導致新生兒大腦的血清素傳導永久變化而導致行為的改變:


Popa D, Léna C, Alexandre C, Adrien J (April 2008). "Lasting syndrome of depression produced by reduction in serotonin uptake during postnatal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sleep, stress, and behavior".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8 (14): 3546–54. doi:10.1523/JNEUROSCI.4006-07.2008. PMID 18385313. 


 Maciag D, Simpson KL, Coppinger D, et al. (January 2006). "Neonatal antidepressant exposure has lasting effects on behavior and serotonin circuitry".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31 (1): 47–57. doi:10.1038/sj.npp.1300823. PMID 16012532. 



最近英國藥物管理局針對懷孕婦女提出警告:孕婦服用SSRI,胎兒罹患肺高血壓的機率比不服用SSRI的孕婦生出肺高血壓的危險性提高兩倍半,另外的研究的相關危險性更高達六倍,因此FDA也有類似的呼籲:


FDA Public Health Advisory - Treatment Challenges of Depression in Pregnancy


生產前一年有服用抗憂鬱藥的母親,生下自閉症兒的比率是對照組的兩倍;如果抗憂鬱藥物是在懷孕最初3個月服用,風險更高達3倍。有興趣的人不妨連結原文的研究摘要:


http://archpsyc.ama-assn.org/cgi/content/short/archgenpsychiatry.2011.73


至於有效的心靈處理技術,可以參考由美國知名人道主義作家L. Ron Hubberd提出來的解決之道,藉由反覆詢問當事人兩句話:那個時候你在哪裡?你現在在哪裡?藉由讓當事人反覆回想事件發生的經過,並口述出來,詢問者不必和對方討論,只要示意即可,當事人有嚴重的情緒反應,鼓勵當事人發洩出來,穿越這些有負荷的記憶,在記憶中隱含的負面情緒,會一點一滴被拿掉,帶當事人達到一個情緒比較穩定的點甚至有某些領悟被說出來時,即可停止。


衷心祝福這位女醫師早日走出這次事件的陰霾,日後生產順利!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許多父母為了幫助小孩健康,鼓勵他們多吃蔬菜,常要經過許多奮鬥與掙扎,但效果往往有限,而且還容易破壞親子關係。到底如何才能最省時使力,現在科學家建議,如果要讓小朋友對蔬菜有好感,最好從娘胎開始培養。刊登於專業小兒科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味道可以從媽媽的羊水傳給寶寶,一些蔬菜例如香草、胡蘿蔔、大蒜、八角及薄荷等等都能由羊水或者母乳中找到,研究者給孕婦規律服用大蒜膠囊而透過檢測確認這樣的關連。


這意味著未出生的胎兒的能夠透過這樣的方式來接觸味道。研究進行的方式把媽媽分成三組,第一組在懷孕期間每天必須喝胡蘿蔔汁,第二組是在餵乳期間每天喝胡蘿蔔汁,第三組則完全避開。等到小孩能夠開始吃固體的食物時,研究者餵小孩穀物或者含胡蘿蔔汁,結果發現:


懷孕或者餵奶時有喝胡蘿蔔汁的母親的小孩,能夠吃更多胡蘿蔔味道的穀物。


因此研究人員建議想自然提升小孩吃蔬果的意願,關鍵要從媽媽本身本身做起,而且在懷孕及哺乳期時就要身體力行。



詳細的研究全文請見: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120/6/1247.full.pdf+html?sid=ee54f9a9-1ae6-4aca-8292-572311c5dc0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男性切忌肥胖 當心無後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11/07/05 06:50 張佑之







(法新社斯德哥爾摩4日電) 根據今天在歐洲1項生育會議中提出的精子品質比較結果,體重超標或肥胖的男性一如相同狀況的女性,不孕的機會較高。



醫生們在這項他們所稱同類規模最大的研究中,查看了1940名男性的精液檢體,並將結果與捐精者的體重比對。



研究指標是身體質量指數(BMI),這是成年人的體脂肪測量標準。正常體重為18.5─25BMI,過重為25─30BMI,肥胖為30BMI以上。



研究發現,體重愈是過重,精子品質就愈低,尤其是肥胖族群。相關報告在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技術學會(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reproduction andembryology)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的年會中提出。



科學家柯恩─巴克里(Paul Cohen─Bacrie)說:「體重超標會引起精子特徵轉變,這可能是荷爾蒙被攪亂的結果,而這又會造成精蟲數量、活動力和生命力下降。」



他在接受電話訪問時說:「最後這會導致受孕能力喪失。」(譯者:中央社張佑之)1



在男性更年期或者性功能的問卷中,肥胖或者腹部脂肪增加,是其中的一項明顯的指標,對相關內容有興趣的人可以連結之前的相關文章參考: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8428


許多中年發福的男性,會發現自己的生殖器官有縮水的趨勢,最近在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技術學會(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reproduction andembryology)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的年會中提出相關研究報告也同樣提醒:


研究人員從1940名男性的精液分析發現體重愈是過重,精子品質就愈低,尤其是肥胖族群。研究指標是身體質量指數(BMI),這是成年人的體脂肪測量標準。正常體重為18.5─25BMI,過重為25─30BMI,肥胖為30BMI以上。


到底肥胖如何導致荷爾蒙混亂?在功能性醫學的分析中發現,脂肪細胞本身就會分泌女性荷爾蒙,過多會造成男性荷爾蒙的混亂或者不平衡。因此,如果女性一直不孕,但檢查都正常,男方有體重過重的問題,那麼我們可以大膽假設不孕的主因可能與男方體重過重導致荷爾蒙失衡,進而影響精子的品質有關。發現這樣的狀況當務之急當然是是幫助男方處理肥胖的問題來改善精子品質,提高受孕的成功率。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婦吸菸 胎兒高密度膽固醇較低


央廣 更新日期:2011/06/22 09:56 季 平

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21日發表一項研究指出,婦女懷孕時如果吸菸,將會對還未出世的胎兒造成影響,他們日後體內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將會比較低。



高密度膽固醇又稱好膽固醇,在保護心血管、對抗動脈硬化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孕婦如果吸菸,胎兒出生後、在8歲以前的高密度膽固醇低於母親沒有吸菸的孩子,兩者的高密度膽固醇相差0.2 mmol/L。



雪梨大學心臟病學教授賽勒馬傑(David Celermajer)指出,他們的研究顯示,胎兒還在子宮裡就會受到母親吸菸的影響,相關影響至少將持續8年,使得他們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比其他孩子高出10%至15%。



賽勒馬傑研究團隊蒐集405個8歲大健康孩子出生前後的資料,包括他們的母親在懷孕前後的吸菸習慣、暴露於二手菸下的狀態以及身高、體重、腰圍、血壓等,並測量這些孩子的動脈壁厚度。結果發現,雖然這些孩子的動脈壁厚度未受影響,但他們的高密度膽固醇有所降低。



賽勒馬傑暗示,這個年齡孩子的高密度膽固醇降低,將對他們日後的健康產生嚴重衝擊,因為這些孩子在成長時可能繼續維持較低的高密度膽固醇。



目前,孕婦吸菸的情況仍十分普遍,在許多西方國家,約有15%孕婦吸菸。



不知本地的研究統計數據為何,在美國估計有高達10%的孕婦在懷孕期間仍然會吸煙,更進一步的研究統計數字,在懷孕的最後三個月,吸煙的孕婦當中有52%的人一天抽煙量少於五根,27%的人則是6-10根,剩下的21%的人一天抽超過11根的量: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09. Tobacco Use and Pregnancy: Home. http://www.cdc.gov/reproductivehealth/tobaccousepregnancy/index.htm


在懷孕期間吸煙不管對孕婦或者胎兒都有許多健康的風險,已經發表的研究顯示容易發生下列的狀況:


1.提早破水。


2.前置胎盤。


3.子宮外孕。


4.胎盤早期剝離。


5.影響臍帶發育及對胎兒的血流供應。


6.胎兒體重過輕。


7.嬰兒猝死機率上升。


8.嬰兒先天心臟缺損機率上升(前三個月吸煙的影響最大)


近期的研究發現,孕婦吸煙可能導致小孩日後青春期的肥胖,而最近澳洲的研究發現,懷孕時期吸煙會降低小孩的高密度膽固醇(HDL,好的膽固醇),影響所及甚至長達八年。


在懷孕任何時期戒煙總比整個懷孕期都在抽煙好很多,能在懷孕之前戒煙當然最好,一旦發現懷孕,馬上戒煙對小孩的健康風險可以大幅降低,尤其是先天心臟畸形的風險。


所以為了生產順利,確保寶寶的健康,一旦發現懷孕,最好馬上戒煙,提醒有吸煙習慣的婦女同胞請留意。即使無法馬上戒煙,吸煙量應該越少越好,相關研究有興趣的人請參照:


Najdawi, F. and Faouri, M. 1999. Maternal smoking and breastfeeding. Eastern Mediterranean Health Journal. 5(3): 450-45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學研究-幼兒睡眠不足 未來容易變胖


中時 更新日期:2011/06/13 03:01 閻紀宇/綜合報導



中國時報【閻紀宇/綜合報導】



睡眠習慣與兒童發育有密切關係,眾所皆知。紐西蘭一項最新研究更顯示,兒童如果平日睡眠不足,過重或肥胖的風險將大增,為日後健康埋下諸多隱憂。



這項研究刊登在《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由紐西蘭奧塔哥大學(University of Otago)泰勒博士領導,針對丹尼丁(Dunedin)地區244位3到7歲的學童進行,每隔半年測量一次他們的身高、體重與體脂肪,並在3歲、4歲與5歲時記錄他們的睡眠習慣與身體活動狀況。



結果研究人員發現,幼兒在3到5歲時如果睡眠時數偏低,7歲時出現過重或肥胖問題的風險就會增加。每天平均多睡一個小時,身體質量指數(BMI)約可降低0.48。



英國皇家兒科與兒童健康學院教授麥康諾奇指出:「5歲以下幼兒日夜合計,一天需要11個小時的睡眠,然而卻有20%這個年齡的幼兒出現睡眠問題,除了體重之外,還會影響注意力、記憶、行為與學校表現。」



對孩童來說,一天睡多久才夠呢?根據研究,新生兒一天可以睡到18個小時;一歲之前,每天14-18個小時;1-3歲,一天12-15個小時;3-5歲,一天11-13個小時;5-12歲,一天9-11個小時;青春期一天9-10個小時;成人一天7-8個小時,孕婦建議一天至少八個小時。研究細節請見:


 de Benedictis, Tina, PhD; Heather Larson, Gina Kemp, MA, Suzanne Barston, Robert Segal, MA (2007). "Understanding Sleep: Sleep Needs, Cycles, and Stages". Helpguide.org. http://www.helpguide.org/life/sleeping.htm. Retrieved 2008-01-25.


"Backgrounder: Later School Start Times". 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 Undated. http://www.sleepfoundation.org/article/hot-topics/backgrounder-later-school-start-times. Retrieved 2009-10-02. "Teens are among those least likely to get enough sleep; while they need on average 914 hours of sleep per night..."


小孩睡眠品質不佳,容易影響體重、學習、注意力、情緒及行為控制,最近紐西蘭的研究甚至把這方面的數值量化,提出明確的報告:


5歲以下幼兒日夜合計,一天需要11個小時的睡眠,幼兒在3到5歲時如果睡眠時數偏低,7歲時出現過重或肥胖問題的風險就會增加。每天平均多睡一個小時,身體質量指數(BMI)約可降低0.48。


所以提醒為人父母者,讓小孩睡足充分的時間對小孩的健康與學習相當重要。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感冒藥致失明 嬌生賠千萬美元


中央社╱中央社 2011-06-05 10:26



(中央社記者顏伶如波特蘭4日專電)10年前,美國1名3歲女童發燒、咳嗽,家長給她兒童感冒藥Children\sMotrin,結果引發罕見過敏,導致一眼失明且差點喪命,如今陪審團裁定嬌生集團要賠1000萬美元。


今年5月24日,費城法院陪審團裁定,兒童感冒成藥Children\s Motrin的生產藥商嬌生集團,並未善盡告知消費者的責任,沒有警告消費者這種感冒藥可能引發具有致命危險的毒性皮膚嚴重過敏,因此必須賠償女童與家屬1000萬美元。


2000年11月,當時只有3歲的布莉安娜(BriannaMaya)在某個週六晚間發燒、咳嗽,她的父母根據小兒科醫師指示,在布莉安娜體溫超過華氏101.5度 (約攝氏38.61度)時,每隔3小時就讓女兒輪流服用Children\s Motrin與Children\s Tylenol兒童感冒成藥。


布莉安娜在接下來幾天出現紅腫,眼睛週圍也有奇怪的紅腫,後來經醫師診斷發現,這是非常罕見的毒性皮膚過敏,名稱為史蒂芬斯‧強森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發病時具有高度致命危險,體內與體外都發生潰爛。布莉安娜一隻眼睛因此失明,送入燒燙傷中心急救,終於保住一命。1000604。



我在門診,常常會在小朋友的問診過程中,被父母詢問他們的學齡前小孩到耳鼻喉科或者小兒科看診服用的感冒藥物安不安全,讓我驚訝的是有些醫師為了讓症狀可以快一點緩解,藥物種類往往會超過五種以上,有的甚至到達七八種。看到這樣的處方,不禁讓人憂心,美國日前對於十年前一位三歲女童因為服用小兒科醫師指示的處方藥物: Motrin以及Tylenol,結果導致罕見的過敏,除了差點喪命之外,還導致一眼失明,之後確認為史蒂芬斯-強森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簡寫SJS,又譯史提芬強生症候群),這是多型紅斑的一種,能影響表皮的細胞死亡,導致真皮與表皮分離,是一種可致命的皮膚疾病。它被認為是一種皮膚與黏膜嚴重過敏反應。多數的個案都是原發的,已知的起因主要是藥物治療,受到感染及癌症引起的病例不多。史蒂芬斯-強森症候群是約有百分之五的致命率,其他的併發症包括多重器官衰竭、角膜脫落及失明。這個案件經過審理,嬌生公司必須賠償一千萬美元。


感冒藥對感冒的的痊癒本來就沒有作用,不過是緩解症狀,然而因為感冒藥物使用增加孩童肝腎負擔,以退燒藥中常見的普拿疼成分,我在部落格也多次提醒對肝臟造成的負擔已有許多臨床報告證實,因此FDA也明令公告嬰幼童感冒最好不要隨意服用感冒藥物,以免得不償失,相關資料請參閱: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7105


不少看似感冒的症狀,其實是過敏的症狀,因此,小孩若經常出現感冒的症狀,、應該透過相關檢測來找出過敏原,透過過敏原的隔離與飲食調控來改善過敏,此外,若真的出現感冒症狀需要緩解,可以參考醫學期刊證實對感冒恢復加速的營養療法:鋅離子具有阻止病毒入侵黏膜的作用,有效防止病毒擴散,因此在感冒初期,鋅離子能扮演阻止感冒病毒入侵和擴散,進而達到防治感冒的效果,主要的原理就是鋅離子帶正電荷而感冒病毒本身帶負電荷,當大量的鋅離子向磁鐵一樣吸附在感冒病毒表面,病毒無法與身體細胞的ICAM(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 受體結合,造成病毒無法入侵進而擴散,因此可藉此防治感冒。此外,研究也顯示,若能在病毒入侵的48小時內大量服用鋅離子,則可縮短感冒病程達42%,因此真正想幫助自己預防感冒或者縮短感冒病程,不妨多多利用鋅離子來幫忙。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防妊娠毒血症 營養劑有助減輕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11/05/20 17:05 張曉雯


(法新社巴黎20日電) 今天發表的研究指出,氨基酸與抗氧化維生素的膳食補充劑,可降低孕婦得到一種稱為子癲前症(或妊娠毒血症)(pre-eclampsia)危險症狀的風險。



第一次懷孕的孕婦有5%會得到子癲前症,子癲前症會導致血壓異常升高、尿蛋白增加以及腳與腳踝腫脹。



這種病的病因還不清楚,唯一能減輕這種可能威脅到生命症狀的辦法,就是生下小孩。



先前的研究顯示,子癲前症與缺乏L-精胺酸(L-arginine)有關,L-精胺酸是一種氨基酸,有助於在懷孕期間讓血流維持健康。



部分專家也建議,抗氧化維生素有助於消除這種症狀。



墨西哥市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奧特格(Felipe Vadillo-Ortego)率領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研究,了解氨基酸加上抗氧化維生素是否能避免子癲前症。



墨西哥市約750名有子癲前症高度風險的孕婦,被隨機分成3組。



1/3的人每天食用含有L-精胺酸與抗氧化維生素的食物棒,1/3的人吃只含有維生素的食物棒,1/3的吃安慰劑食物棒。



孕婦在懷孕大約20週時開始服用補充劑,接著持續服用直到生產。



得到子癲前症的孕婦比率,安慰食物棒組為30.2%,只有維生素組為22.5%,L-精胺酸加抗氧化維生素組為12.7%。(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妊娠毒血症(Pre-eclampsia),又稱子癎前症、產前子癇症,是指孕婦在懷孕期間,發生血壓上升(妊娠高血壓),合併蛋白尿、水腫等現象。


妊娠毒血症有可能是來自某種物質,透過胎盤,進入孕婦的體內,導致孕婦血管的內皮組織功能異常所導致。所造成的高血壓,可能會造成內皮細胞、腎臟與肝臟的損害;因此造成血管收縮因子釋放至血管中,形成二次傷害。如果在懷孕32週之前便發生容易有併發症出現,妊娠毒血症的出現,最早可發生於懷孕20週,最晚甚至產後六週也可能出現,萬一狀況危急,必須馬上引產或者剖腹否則容易同時危及孕婦即未出生的寶寶:


Drife JO, Magowan (eds). Clinical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chapter 39, pp 367-370. ISBN 0-7020-1775-2.


目前對致病原因並不清楚,主要的研究都指向荷爾蒙失調、免疫問題以及營養缺乏等等引發,一般醫療處理皆以症狀控制的支持性療法為主,過去有學者建議以維他命C及維他命E(兩者皆是抗氧化維生素)來補充,同時,維生素D不足的孕婦會產生妊娠毒血症的機率增加,補充鈣質也會減少嚴重的妊娠毒血症的發生率,此外硒不足的孕婦患者也增加妊娠毒血症的危險性:



  1. Bodnar LM, Catov JM, Simhan HN, Holick MF, Powers RW, Roberts JM (September 2007). "Maternal vitamin D deficiency increases the risk of preeclampsia".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92 (9): 3517–22. doi:10.1210/jc.2007-0718. PMID 17535985. 
  2. Villar J, Abdel-Aleem H, Merialdi M, et al. (March 200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andomized trial of calcium supplementation among low calcium intake pregnant women".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194 (3): 639–49. doi:10.1016/j.ajog.2006.01.068. PMID 16522392. 
  3. Rayman MP, Bode P, Redman CW (November 2003). "Low selenium statu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the pregnancy disease preeclampsia in women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189 (5): 1343–9. doi:10.1067/S0002-9378(03)00723-3. PMID 14634566.

因此營養缺乏的孕婦與妊娠毒血症的發生的確有相關。對人體來說精胺酸是必須氨基酸,精胺酸濃度不足的人容易罹患血管疾病,常見的功能包含:幫助細胞分裂、 傷口復原、 排出氨、調節 免疫功能、幫助 分泌激素、以及 作為一氧化氮的前質,協助舒張血管,降低血壓:




  1. Tapiero, H.; et al. (November 2002). "L-Arginine". Biomedicine and Pharmacotherapy 56 (9): 439–445 REVIEW. doi:10.1161/hc3301.094910. PMID 12481980. 
  2. Wu, G.; et al. (August 2004). "Arginine deficiency in preterm infants: biochemical mechanisms and nutritional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 15 (8): 332–451 REVIEW. doi:10.1016/j.jnutbio.2003.11.010. PMID 15302078.

最近墨西哥的研究發現:


氨基酸與抗氧化維生素的膳食補充劑,可降低孕婦得到一種稱為子癲前症(或妊娠毒血症)(pre-eclampsia)危險症狀的風險。約750名有子癲前症高度風險的孕婦,被隨機分成3組。1/3的人每天食用含有L-精胺酸與抗氧化維生素的食物棒,1/3的人吃只含有維生素的食物棒,1/3的吃安慰劑食物棒。



孕婦在懷孕大約20週時開始服用補充劑,接著持續服用直到生產。得到子癲前症的孕婦比率,安慰食物棒組為30.2%,只有維生素組為22.5%,L-精胺酸加抗氧化維生素組為12.7%。


由以上研究發現:補充抗氧化維生素及精胺酸,的確可以大幅減少妊娠毒血症的發生。因此一旦被醫師懷疑有妊娠毒血症的孕婦,不妨透過這樣的營養補充來預防。對原文研究內容有興趣的人不妨參閱:


Vadillo-Ortega F et al. (2011) Effect of supplementation during pregnancy with L-arginine and antioxidant vitamins in medical food on pre-eclampsia in high risk population: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42 doi: 10.1136/bmj.d2901 http://www.bmj.com/content/342/bmj.d290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防產後憂鬱 答案可能在催產素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1/05/13 22:45



(中央社台北13日電)人類在恩愛時刻與發展社會連結(social bonding)時,大腦會分泌令人感覺愉悅的化學物質「催產素」(oxytocin),這可能就是消除產後憂鬱的答案。



催產素常被稱為「擁抱荷爾蒙」。據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科學家發現,孕婦體內的催產素含量若比較低,較容易在分娩後陷入嚴重的產後憂鬱。



報導指出,剛生產完的婦女,每5人中就有1人會受到產後憂鬱影響,這種症狀可能會對母親和寶寶帶來毀滅性後果,但醫界目前對造成產後憂鬱的原因仍一無所知。



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的心理學家發現,產後憂鬱症狀和產前數月的體內催產素含量有關。



這群心理學家認為,或許可研發1種測試,篩檢出最容易發生產後憂鬱的人,然後以服藥或注射的人工方式,增加體內催產素含量。



研究人員分析採自74位健康孕婦的血液樣本,發現懷孕期最後3個月的催生素含量較低者,在分娩後兩週內出現產後憂鬱的機率會升高。



這項發表於期刊「神經心理藥學」(Neuropsychopharmacology)的初步研究發現,支持以往顯示催產素和憂鬱症、壓力反應有關的其他研究。



研究人員表示,進一步了解催產素的機制,可能有助於發展產後憂鬱的預防性治療,不過這需要進行規模更大的研究,以證實催產素和產後憂鬱的因果關係。



報告說:「就我們所知,這是首度有研究顯示,人體催產素含量和產後憂鬱症狀有關連。」



「假設兩者有因果關係,在懷孕期間促進催產素分泌,可能可作為預防的指標,有助於將產後憂鬱對母子關係造成的不利效果降至最低。」



新手媽媽可能被一連串情緒失調所苦。儘管多數母親產後都會出現某種程度的憂鬱,但產後憂鬱症更嚴重,且會長期持續,會導致母親不想和寶寶建立親密關係,也會引發自殺念頭。



母親有產後憂鬱症若不治療,會影響寶寶的短期或長期發育,對母體也會有毀滅性的影響。



女性在分娩後18個月內被送到精神科治療的機率,比一生其他時期高出23%。



電訊報指出,在英國,自殺是母親死亡的1項主因,多數企圖自殺的個案都是產後憂鬱症患者突然發作。(譯者:中央社陳宜君)1000513




 



產後憂鬱的原因目前還未確定有哪些確切的原因導致,而荷爾蒙失調一直以來被醫學界認為有至關重大的影響,除了之前我們討論過的女性荷爾蒙之外,最近瑞士的研究學者發現:懷孕期最後3個月的催生素含量較低者,在分娩後兩週內出現產後憂鬱的機率會升高。在產後憂鬱的研究上,這的確是蠻先驅的研究,因為過去並無類的研究及報告被發表。


根據瑞士的最新研究,研究人員建議有機會應該做進一步研究來試驗是否透過催產素的檢測及補充治療,是否可以預防產後憂鬱症的發生。建議大家可以把這項研究結果作為一個參考,同時想想產後憂鬱的患者可以被檢查出的身體功能失衡(包含營養缺乏、荷爾蒙失調),在改善上可以盡量就已經被檢出的異常部分來進行處理與治療,至於抗憂鬱劑的治療可以先放後面,主要是因為抗憂鬱劑想要提昇的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在一般的精神科都無客觀的檢測可以去比對治療前後的實驗室數值的變化,再加上藥物本身的副作用及哺乳考量,因此建議抗憂鬱劑藥物治療的使用應該越謹慎及保守為上。


此外催產素是什麼?我把之前的資料彙整一下給大家參考:


催生素(Oxytocin,或催產素)是一種賀爾蒙,也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可以在大腦裡自然產生, 有控制雌性哺乳動物乳汁分泌的作用。


1953年,科學家成功發明了可應用到為婦女催生的人工合成催產素。催產素由下視丘之視旁核製造,經下視丘腦下垂體路徑神經纖維送到後葉分泌。在女性生產時,催產素會被大量釋放,到子宮頸及陰道幫助擴張,之後會刺激乳腺,依序幫助生產及泌乳。近年的研究於性高潮(有人翻譯為催情素)、社交互動、性別吸引、焦慮、信任、愛及母愛的天性方面等等。關於這些相關領域的研究,大家有興趣可參考:


 Lee HJ, Macbeth AH, Pagani JH, Young WS (June 2009). "Oxytocin: the great facilitator of life". Progress in Neurobiology 88 (2): 127–51.


如果說男性的性功能維繫為睪固酮的濃度,那麼女性的性高潮、泌乳、月經週期、懷孕及停經等等功能的調節,催產素扮演了相當關鍵的角色,有興趣深究的人可以參閱:


Bancroft J (September 2005). "The endocrinology of sexual arousal". The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186 (3): 411–27.



因催產素能激發滿足感、減少焦慮、平靜感以及在伴侶身旁的安全感,這些都是達到性高潮的基本要素,有些研究發現催產素的確能與其他神經傳導物質產生交互作用,例如血清素等等。有一項研究結果明白指出:血中的催產素濃度與成人在愛情中的互動中減少的焦慮指數呈現正相關:


Marazziti D, Dell'Osso B, Baroni S, et al. (2006). "A relationship between oxytocin and anxiety of romantic attachment". Clinical Practice and Epidemiology in Mental Health 2: 28.


因此,催產素對大腦的行為控制、恐懼、焦慮等控制區域具有抑制作用,因而讓性高潮產生。在調整系統(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催產素能間接抑制ACTH及CORTISOL(壓力賀爾蒙)的產生,因此,對血管收縮素來說,可視為一種擷抗因子。


在自閉症的研究上,其實已經累積相當多的研究,例如催產素可以改善自閉症患者的重複及其他附屬行為:


Bartz JA, Hollander E (2008). "Oxytocin and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s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 170: 451–62.


在成人的自閉症治療上催產素可以增加有感情的言語的數量:


Jacob S, Brune CW, Carter CS, Leventhal BL, Lord C, Cook EH (April 2007). "Association of the oxytocin receptor gene (OXTR) in Caucas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utism". Neuroscience Letters 417 (1): 6–9.


在吸入性的催產素治療以後,自閉症的患者表現出更多適當的社交行為:


Wermter AK, Kamp-Becker I, Hesse P, Schulte-Körne G, Strauch K, Remschmidt H (September 2009). "Evidence for the involvement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oxytocin receptor gene (OXTR) in the etiology of autistic disorders on high-functioning level".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Part B, Neuropsychiatric Genetics.


在一些動物的研究上,發現催產素可以抑制不同上癮物質(像是鴉片類、古柯鹼以及酒精)的耐受性發展出來以及減少戒斷症狀:


Kovács GL, Sarnyai Z, Szabó G (November 1998). "Oxytocin and addiction: a review".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3 (8): 945–62.


雖然催產素在建議劑量的使用相當安全,然而還是有些潛在的風險要注意,有些人會出現下蛛網膜出血、癲癇、心跳增加、降低血壓、靜脈回流及心臟輸出以及心律不整。在生殖泌尿系統方面,會產生不當的子宮血流、骨盆血腫、強直性的子宮收縮及產後出血等等,這些大多來自於不當的引產所引發。在生產時,有可能還會引發子宮的過度收縮、宮縮太多導致胎盤功能下降,這些都會增加剖腹生產的機率。故想要使用這類藥物,仍要經醫囑建議比較安全。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產後憂鬱症,英文原文為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又稱 postnatal depression,顧名思義,這是發生在產後的婦女可能出現的憂鬱狀態根據國外的研究報告發現發生率約在5-25%,但因為統計及樣本的差異甚大,故實際數字目前仍不清楚,男性也可能剛當父親而有適應的狀況產生,據估計發生率約在1.2-25.5% 。一般而言,產後的婦女出現憂鬱經常在小孩出生後的頭幾個月,時間也可能拉長甚至長達一年。典型的症狀跟憂鬱症一樣,不外乎是悲傷、疲憊、食慾及睡眠改變、性慾降低、陣發性的大哭、焦慮、以及易怒等等狀況,已有研究發現維他命的缺乏、荷爾蒙的明顯變化,是導致產後憂鬱的重要原因:


John L. Beard, et. al.; J. Nutr. 135: 267–272, 2005.


Soares CN, Zitek B. Reproductive hormone sensitivity and risk for depression across the female life cycle: a continuum of vulnerability? J Psychiatry Neurosci. 2008 Jul;33(4):331-43.


許多產後憂鬱的人也能藉由支持性的團體及諮商來幫助恢復,不過就像一般憂鬱症一般,產後憂鬱大多能自行痊癒。


要討論產後憂鬱,必須先釐清兩種狀況,第一是產後疲累(Postpartum Exhaustion),這是因為媽媽產後要帶小孩,因為睡眠剝奪導致生理時鐘混亂所致,有時會出現腹部絞痛,睡眠時間的不足顯而易見,此種狀況會出現的時間大約是1-20天,隨著睡眠時間的補足,狀況會自然回穩。另一種需要瞭解的是 新生兒憂鬱(Baby blues),這在高達八成的人都可能出現(母親及父親身上都有可能),症狀出現大約是幾個小時到幾天,哭泣、易怒、慮病、嗜睡、注意力難集中、感覺孤立及頭痛是臨床上會觀察到的狀況。更嚴重的產後精神病比例雖然不高,但嚴重許多,若是發生,最好能醫療介入,否則難以自行痊癒。


危險因子上面,有些發表的報告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


為配方奶比為母奶的危險性高、過去有憂鬱症病史的人、抽煙、懷孕時已經出現憂鬱症狀者,其他像低社經地位、單親、生活壓力、小孩不好帶、非計畫中的生育等等狀況都可能會提高產後憂鬱的機率。


在預防上,臨床可以藉由一些量表及醫療體系的制度來提高檢出率,適時採取相關措施,加拿大有一個省分Alberta從2003年開始執行,這部分作得較為完備,適當的營養及運動對憂鬱症來說有絕佳的預防效果,包含產後憂鬱。


哪些營養補充可以預防產後憂鬱呢?發表的研究告訴我們Omega-3、足量的蛋白質、水分補充、B群補充(尤其是B2)都有助於產後憂鬱症的預防:


"Pregnant/Nursing Women Need Proper Fat Intake to Combat Depression". obgyn.net. 2001-10-25. http://www.obgyn.net/newsrx/womens_health-Women's_Health-20011101-19.asp. Retrieved 2008-07-04.


 The Osaka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Study


那麼產後憂鬱如果發生,到底需不需要藥物治療呢。已經發表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藥物治療合併會談治療,並不會比單純會談治療效果來得好,因此建議不妨先考慮會談治療:


Appleby, Louis, Rachel Warner, Brian Faragher, and Anna Whitton. "A Controlled Study of Fluoxetine and Cognitive-Behavioural Counseling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natal Depression".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932–937. 314.n7085.


服藥的另外考量就是會影響到哺乳,因此有哺乳的媽媽若想服藥,務必先跟醫師討論過,確定是否會影響到寶寶再決定是否藥物治療。


為產後憂鬱症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大家和我討論。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居家生產 助產士可協助完成


中廣 更新日期:2011/05/07 08:25



曾經一度沒落行業的「接生婆」也就是助產士,近來因為不少產婦喜歡在家中生產,體驗一下難忘經驗,在這個趨勢之下,反而讓助產士受到歡迎,加上國內少子化,未來助產士行業可能再度獲得重視。(李明朝報導)



 老一輩產婦當年生產都是透過「接生婆」也就是助產士來家中接生,後來隨著時代的改變,產婦大都前往醫療院所生產,一度讓助產士行業沒落,但是最近有不少產婦喜歡在本身熟悉的家中生產,於是找來助產士接生,這種居家生產的新想法,再度讓助產士大受歡迎。



 擁有助產士執照的萬美麗表示,很多產婦就是想要體驗一下居家生產的經驗,她們就是協助產婦來完成這種難忘的經驗。



不過,不是每一位產婦都適合居家生產,萬美麗表示,居家生產還是有一些條件,比如不是高危險群,產檢必須經由醫師檢查都是正常的狀況下,才可以居家生產。



萬美麗指出,越來越多的產婦,喜歡居家生產,主要是家讓她們在生產過程,感到放心及安全。



當我們要探討居家生產及醫院生產的優劣,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孕婦的生產安全及新生兒的安全,在孕婦方面,不管是前置胎盤、提早破水或者早產的發生率與醫院生產都沒有統計上的差異,研究還發現居家生產的孕婦及胎兒,比醫院生產的少了三到四倍的感染率:


Ackerman-Liebrich, U; et.al. (1996). BMJ. 313. pp. 1313–1318.


在1994年英國的National Birthday Trust 研究發現在新生兒常做的Apgar scoring評估方面發現,第一分鐘稍微好一些,五分鐘的評估沒有差別:


 Chamberlain, G.; et. al. (1999). Practical Midwife.


目前研究無法顯示居家生產的新生兒死亡率比醫院生產高,主要是因為目前發表的研究樣本數都不足,國內的統計數字也有同樣的問題:


Janssen, P.A.; et. al. (2002). CMAJ. 166. pp. 315–323.


 "Letters: The pleasures of home birth? (Response to Janssen PA, et. al.)". CMAJ 166: 1509–1512. 2002.



以前醫療上不普及的時候,國內的正規醫療機構無法消化居高不下的生產率的年代,產婆一度是大部分婦女生產的主要倚靠,我曾聽說過一個一輩子接生超過2萬個寶寶的資深助產士,最高紀錄是整整一週沒睡,因為生完這家,後面馬上有其他孕婦要生產,因此居家生產一度是本地大部分的寶寶誕生的模式。隨著醫療慢慢的普及以及全民健保的開辦,在醫院生產已成為目前的主要趨勢,想當然爾,助產士的客源大減,加上出生率下降,更是雪上加霜,因此許多有照的助產士慢慢轉行,現在想要居家生產的話還得多方打聽,才能知道到底還有哪些助產士仍在執業。


對於想居家生產的準媽媽而言,在此我僅就過去個人的經驗(兩次居家生產經驗及一次醫院生產)提供給一些注意事項給大家參考:


1.居家生產的確需要生產計畫,除了產前的例行性產檢必須確認胎位正常、寶寶胎頭與媽媽骨盆大小比例是否適合、寶寶無被偵測出的先天異常、媽媽也沒有危險姙娠的狀況,才能考慮居家生產。


2.生產計畫必須包含萬一小朋友出生有狀況,或者媽媽生產過程有危險,必須緊急送醫的醫療機構最好可近性及便利性不能太低。


3.萬一原本約好的助產士因故無法前來,最好有備案,包含請求另外的助產士協助或者直接就近到婦產科待產。但是原本約好的助產士臨時因故無法前來,要另外找助產士幫忙其實相當困難,尤其是半夜開始產痛,臨時要找其他助產士,在助產士不多的現在,待產的孕婦們唯一會聽到的建議就是自己到附近的婦產科求助,如果這些孕婦們原本十分期待的居家生產計畫因為助產士臨時不來,其失望的程度不難想像有多大,這樣的狀況的確存在,因為我就碰過,因此,我建議在未生產前,若十分渴望居家生產的婦女,最好能找不止一位助產士來做產前評估,萬一第一順位的助產士因故無法前來,也可以請另一位助產士接手幫助生產。


對正常姙娠的產婦而言,其實居家生產好處多多,包含居家環境給媽媽的熟悉、安靜感,小孩在家出生的溫馨感是醫院出生難以取代的感覺,產後不必舟車勞頓、甚至有人希望生產時採用水中生產、無聲分娩或者其他特殊考量的需求,醫院生產並無法提供,因此有這些需求的孕婦通常會優先選擇居家生產。然而許多人考慮到上述我提出來的狀況,便轉為在醫院生產,這也是居家生產難以普及的重要原因。


誠心建議助產士之間,最好有相互支援的網路及合作模式,以備萬一無法前往幫助孕婦生產時,有其他助產士可以接手,完成孕婦在家生產的期望。對孕婦而言,助產士的服務承諾及實現,是孕婦居家生產的莫大保障,想要普及居家生產,除了加強孕婦對居家生產優點觀念的建立之外,也需要孕婦及助產士雙方共同的努力。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幼兒喝母奶 可降MRSA威脅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4/20 04:11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餵母奶的好處又多一樁!



長庚醫院最新研究發現,我國健康兒童鼻腔內帶有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比例正持續攀升,其中,北部學齡前兒童幾乎每10人中就有一人的鼻腔可以找到這株抗藥菌。所幸,研究也發現,持續哺餵超過6個月母乳,帶有這株抗藥菌的風險可下降1/3。媽媽們可別放棄這個協助孩子抗菌的機會。



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 帶菌率7.8%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陳志榮在2005到2008年,採檢6000多名孩童的鼻腔檢體並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台灣5歲以下(含5歲)健康兒童,平均有7.8%鼻腔帶菌,且帶菌率在這3年間顯著上升。其中,又以北部兒童帶菌比例較高、約有9.5%,其次是中部的7.7%、南部的6.2%。



這項研究也發現,有上托兒所、幼稚園的孩子帶有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風險提高約5成,此外,家裡孩子比較多、帶有MRSA的比例也會相對高。每增加一名成員增加1.1倍帶菌率。顯示擁擠的環境有助這個細菌傳播。而哺餵母乳則可以降低帶菌,餵越久、效果越好。



近10年來MRSA在社區出現,不僅在健康人之間傳播,也造成健康兒童的感染,該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指出,這類社區型抗藥菌,多數造成皮膚、軟組織感染,引起嚴重病例的情形相對少,這也是社區型抗藥菌與院內的MRSA較大的差異。



社區型抗藥菌再感染率 較院內型高



不過這幾年來長庚醫院仍接獲部分因社區型MRSA導致的嚴重肺炎、膿胸等個案。像是先前就有一名5歲大的女童,原本健康狀況良好,入院前5天開始有咳嗽、喉嚨疼痛等症狀,後來開始出現食慾跟精神活動力逐漸下降,緊急送至急診,經過胸部X光檢查發現,已經有多處肺葉浸潤,原本收治在一般病房,後來血壓大幅下降,緊急轉至加護病房,終於把狀況穩定下來,最後判斷是MRSA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陳志榮分析發現,該院2004年到2006年,共有48位孩童出現2次以上MRSA感染,其中竟有7成是同一株病菌惹禍,甚至還有病童在相隔超過11個月後再次感染,還是同一株。換句話說,大多數的病童感染MRSA且接受治療後,雖然感染已經痊癒,細菌並沒有被清除,仍然在身體如鼻腔、腋下或會陰部等處帶菌,伺機再造成感染。其中社區型的MRSA比院內感染型MRSA有較強的再感染率,意味著社區型菌株比較容易在身體帶菌。



因此,針對這類重複感染的患者,建議主動篩檢,並有效投藥去除帶菌,例如鼻腔抹藥或以特定殺菌劑讓患者洗澡,杜絕重複感染。



何謂MRSA?它的全名為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或Multiple-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簡稱MRSA),金黃色葡萄球菌本來就是在一般人的生活周遭甚至我們的皮膚都會存在的一種細菌,保守估計,全世界人口有約三分之一的體內可以找到這種細菌,在一般的健康情況下並不會對人造成任何問題。過去,金黃色葡萄球菌只會在弄傷皮膚或傷口會造成感染。但近來卻由於過度使用抗生素的緣故,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菌株已形成抗藥性。若免疫缺失出現時,縱然沒有傷口亦可以導致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常見的症狀會是癤,甚至於壞死性筋膜炎。MRSA的感染對醫師的感染控制來說,藥物選擇非常有限,在醫院一般會使用萬古黴素來治療,但現在也已發現了具有抗萬古黴素的葡萄球菌。可見,抗生素的濫用只會讓抗藥的細菌菌株發展更快。


對一般人來說,最容易培養出來的部位就是前鼻孔,一般的預防透過酒精消毒及洗手,也能發揮一定的防治效果,儘管如此,現在的社區型的傳播,才是最難預防的一環,因為健康的帶菌者會把MRSA帶回社區傳播。對免疫功能較差的人來說,MRSA的傳播才是健康上潛在的真正威脅。


最近國內的小兒科及感染科研究醫師發現:


台灣5歲以下(含5歲)健康兒童,平均有7.8%鼻腔帶菌,且帶菌率在這3年間顯著上升。其中,又以北部兒童帶菌比例較高、約有9.5%,其次是中部的7.7%、南部的6.2%。上托兒所、幼稚園的孩子帶有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風險提高約5成,此外,家裡孩子比較多、帶有MRSA的比例也會相對高。每增加一名成員增加1.1倍帶菌率。顯示擁擠的環境有助這個細菌傳播。而哺餵母乳則可以降低帶菌,餵越久、效果越好。


提醒大家,免疫力差的人,即便感染過MRSA,也不具免疫力,國內長庚兒童醫院的臨床案例分析發現:


2004年到2006年,共有48位孩童出現2次以上MRSA感染,其中竟有7成是同一株病菌惹禍,甚至還有病童在相隔超過11個月後再次感染,還是同一株。換句話說,大多數的病童感染MRSA且接受治療後,雖然感染已經痊癒,細菌並沒有被清除,仍然在身體如鼻腔、腋下或會陰部等處帶菌,伺機再造成感染。其中社區型的MRSA比院內感染型MRSA有較強的再感染率,意味著社區型菌株比較容易在身體帶菌。


對越來越頑強的細菌,人們要保持健康,只有從增加自己的免疫能力做起,以嬰兒來說,哺餵母奶超過六個月以上,寶寶被MRSA纏上的機率,風險就可以降低1/3,餵越久,風險降更多,曾有醫學中心的婦產科醫師語重心長地感嘆:現在小孩能吃到六個月的母奶的就算是非常幸運了,也就是現在寶寶吃母奶的比例及時間都偏低,這的確下一代健康的一大隱憂。所幸,現在勞保局有相關配套計畫,鼓勵生小孩母親可以留職,由勞保局支付部分薪水半年的方式來協助媽媽,建議大家可以多加利用,也盡量以母乳來哺餵,加強寶寶的免疫力,免於致病細菌的威脅。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