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妥瑞症關懷專欄 (23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孩子不聽話 可能聽力異常


時報 更新日期:2008/05/13 10:08 【中國時報 林宏聰高縣報導】



 孩子若一直不聽話,可能要小心聽力是否異常。曾有家長叫小朋友刷牙、吃飯,要重複叫好幾次才有反應,原以為是孩子調皮,後來發現竟是聽力異常惹的禍,甚至有人到國中才被檢驗出聽力問題。高雄縣衛生局辦理免費聽力篩檢,呼籲家長帶孩子受檢,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根據衛生局歷來聽力篩檢統計,九十四年2千餘受檢者中,有40餘位聽力異常;去年篩檢1萬餘名,有2百餘名異常,需轉介耳鼻喉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篩檢出聽力異常的比例約為2%。



 高雄縣衛生局今年針對民國九十三年出生滿4足歲的幼童進行免費聽力篩檢,將由各鄉鎮衛生所公衛護士,以及100餘名受訓志工,赴縣內各公私立幼稚園、托兒所為孩子做純聽力儀器檢查。



 若家中有九十三年出生的孩子但未上幼稚園、托兒所,衛生局呼籲家長主動與各鄉鎮衛生所聯繫,以安排受檢時間。九十三年高縣出生人口數約為1萬1千名。



 衛生局保健科長郭瑩璱表示,小朋友因感冒引發中耳炎、耳鳴、腫痛,因而影響聽力時,由於不會表達,父母若缺乏警覺很難及早發現。一般而言,2至3歲為幼兒聽力發展期,5至6歲是語言學習的黃金期,因此聽力異常的小朋友日後語言能力與學習效果很容易受影響。



 郭瑩璱表示,早年民眾較沒有接受聽力檢查的觀念,因此現在許多國高中青少年,可能因聽力異常影響學習能力而不自覺。她建議可找專業醫師做檢查,平時聽MP3也盡量避用耳塞式耳機,不連續聽超過60分鐘,音量要控制在總音量60%以下,以免聽力受損。


 


有些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有困難、或者難以溝通,其實是聽力出問題,所以被懷疑有注意力缺乏或者是過動的小朋友,在作身體評估時,賢明的家長別忘了幫小孩作聽力檢測。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童躁動不安 竟罹血管環











中山附醫檢查學童心臟,七年來篩檢兩千餘名血管環病童(圖中非患者)。永隆國小提供圖片: 1 / 1

 



【郭睿誠╱台中報導】台中縣一名國小二年級學童,長年食慾不佳及情緒躁動等,家長以為是過動兒,直到學校健康檢查時,醫師發現他罹患血管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心臟科主任陳豐霖說,這類患者輕則影響生活、發育,嚴重可能影響智力或致死,家長不應掉以輕心。


 




嚴重可猝死
這名就讀霧峰鄉某國小的二年級鄭姓男童,每到吃飯時就讓父母頭痛,餵一頓飯得追著滿屋跑,半夜常睡不安穩,鄭爸爸說:「兒子看卡通時,不像其他小孩靜靜坐著,不到半小時就扭來扭去。」



家人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學校健檢,發現孩子疑似罹患血管環,到醫院進一步檢查確認,將於今年六、七月間手術。陳豐霖說,血管環是先天性心臟血管畸型,形成環狀扣住氣管和食道,該院與台中縣政府合作進行兒童心血管篩檢,已進入第七年,篩檢的三十萬名學童中,有兩千多位孩童被檢查出有程度不一的血管環。



陳豐霖分析說,這類患者初期並無明顯症狀,輕則影響生活,嚴重可能影響智力或猝死,若家長發現孩子吃飯特別慢、呼吸急促等症狀,最好就醫檢查。


 


過去,在美國曾有超過五十名的個案因為服用利他能或專司達這類中樞神經興奮劑而導致猝死,大部分的人是原本心臟血管系統系統就有問題,對這些有潛在致命風險的個案而言,中樞神經興奮劑的使用會使血壓升高,若心臟血管無法代償,那麼就有致命的危險。


以本個案而言,它的狀況就是典型的過動及注意力缺損,若未經詳細的身體檢查就服用這類中樞興奮劑,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所以有疑似過動或注意力缺乏的個案,建議一定要先作詳細的身體評估,心血管的評估是很重要的一環,可惜現在大部分的精神科醫師都不經這些身體檢測就開上藥物,雖然這類個案不多,但只要疏忽,往往遺憾就會發生,為人父母,不可不慎!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昔翻牆蹺課今攀岩冠軍 小巨人找回孩子的心


教育廣播 更新日期:2008/05/05 13:55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今天舉辦「96年度小巨人社區生活營成果展」。小巨人社區生活營是為了曾經中輟或者對學校生活不感興趣的學生,透過放學後和寒暑假的時間,設計課後輔導和技能課程,重新找回他們學習的熱情。



今年就讀鳳鳴國中三年級的阿傳,曾經是老師眼中的頭痛人物,不愛唸書常常翻牆蹺課,二年級整年都沒上學在外鬼混,而且還加入幫派,在校門口招兵買馬,原本沒有學校肯讓他就讀,後來被鳳鳴國中校長黃耀輝接納,並且參加了小巨人生活營。自從參加攀岩課程後,阿傳找到自己的興趣,並且還得到全國青少年攀岩比賽的冠軍,阿傳表示,一年下來,他覺得自己真的改變很多。



校長黃耀輝表示,當初攀岩教練慧眼識英雄,發現阿傳攀岩的天賦,為他開啟了人生另一道窗,對於這些無心向學的孩子,師長需要更多的關心。



臺北縣政府和板橋地檢署在國中合作開設社區生活營已經邁入第四年,地檢署利用緩起訴處分金作為經費挹注營隊運作,目前中輟生人數已經從開辦之初的1000多人,減少到450人左右,讓誤入歧途的孩子,從學校正規課程之外,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一片天。



圖說:鳳鳴國中的同學代表全體小巨人營隊向師長奉,感謝師長給予他們有別於學校正規課程的營隊活動,讓他們重新找回自己



(2008/5/5 下午 01:55:39 簡志維)


 


看到這則新聞報導,很難不為之動容,主要是我們看到,教育的方式,不再是單一的要求學業的表現,尊重個別差異,因材施教的結果就是不再有過動或者妥瑞症的精神科診斷的標籤相隨(有其他報紙也提到這則新聞,其中有些人之前被判定有這些精神狀況),而讓他們自我放棄,反而在師長的引導下,得以發展自己的潛能,找回自信。他們也提到:沒有人會再用異樣的眼光來看他們,他們在其他領域的發展與成就,深受學校及同學肯定。


叫老鷹去游泳,讓老虎去飛,只會白白浪費他們的天賦與潛質。


不可諱言的,每個人需要擁有基本的讀寫能力,比較遺憾的是,目前中小學的教學,大部分的教育重心仍在於如應付考試,以致於大部分的學生是學習為畏途,其實主要是學習中有學習障礙,讓他們無法瞭解自己到底在學什麼,最後只能靠死背應付考試。提醒大家,不管成績優劣與否,這都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對這一區塊,其實有直接有效的技術可以幫忙,那即是由美國人道主義作家羅恩‧賀伯特先生提出來的學習技術,我相信任何學子若能瞭解這個技術並應用到他們的學習領域,所有學習障礙將不復存在,學習也將是一件有趣的事。大家若對這個技術有興趣,歡迎與我多多交流這方面的訊息。


據說,在希臘的古神殿的柱子上,有關於教育的解釋與目的,我覺得一針見血,提出來跟大家分享:


教育就是要「瞭解你自己」。


期待我們的教育早日達到這個理想。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鼻過敏干擾學習 不是變笨


聯合 更新日期: 2008/04/23 07:00 劉國樹北縣上允耳鼻喉科診所院長



鼻過敏的小朋友會變笨?不知何時,竟開始流傳這樣的說法,讓家有過敏兒的父母擔心不已。



臨床上,也真的有一些以為「鼻過敏會變笨」的父母,憂心忡忡的帶著孩子來看病。結果,患有鼻過敏的小朋友經治療後,果然反應變快了、記憶力變好了、人好像也變得聰明一點,難道鼻過敏真的會讓小孩變笨嗎?其實不然,這是倒果為因的說法。



一個人聰明到什麼程度,除了看遺傳基因,還要看後天教育栽培以及自己的學習態度和努力程度,尤其是後兩者,與聰明才智的關係更為重要,過敏性鼻炎和這些都沒有直接關係,不會直接讓一個人變聰明或變笨。



會有鼻過敏就變笨的傳言,主要與下列的因果關係有關:一位沒有鼻過敏的人,只要他努力讀書,一早起來就可以展書讀,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只要他願意,可以從早讀到晚,有讀有成績,有讀有進步。



但同樣一早起來努力用功的過敏性鼻炎患者,讀書時卻被不斷出現的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子癢、眼睛癢等症狀所干擾,注意力當然不容易集中,更常常得要擤鼻涕、揉眼睛、摳鼻子,干擾專心。無法定下心來的結果,學習效果可能大打折扣。



所以患過敏性鼻炎的小朋友如果學習態度沒有問題,但成績一直未見起色,可能就要尋求更積極的治療鼻過敏的方法,只要鼻過敏的症狀能夠控制下來,讓小朋友學習情緒不再受到干擾,過敏兒的課業表現可是一點都不輸人呢!


 


很多小兒科,耳鼻喉科的醫師,他們在接觸一些鼻子過敏的臨床個案,往往也會合併有注意力比較缺乏的狀況。在國外的統計,被診斷有注意力缺乏或是過動的小朋友,大約七成以上都有過敏的狀況。而他們的注意力缺乏影響的就是智力及學業表現,甚至有些人也會比較坐不住而有過動的情形。針對這些人,為人父母者,絕不是急著讓他們服用幫助注意力提升的中樞神經興奮劑,相反的,應該讓他們先作完整的過敏評估,先幫助他們的身體穩定才是重點。


完整的過敏評估包含急性過敏原、慢性食物過敏原甚至考慮食品添加物及色素過敏原分析,針對過敏原採用隔離及輪替飲食療法,我們往往能在一個月左右見到成效。國外有這方面的研究統計,有明顯改善的比率是九成三。


所以有鼻子過敏的小朋友如果還有注意力缺乏的狀況,一定要先從過敏處理起。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色素加防腐劑零嘴 易引發過動


中廣 更新日期: 2008/04/22 13:00







針對食品添加物和過動兒間的關聯,消基會今天召開記者會表示,根據英國一份研究指出,兒童吃進含有食用色素黃色4號,5號或紅色40號,混合防腐劑的零食,容易誘發過動症狀,消基會認為家長應該重視這項訊息,應該儘可能避免幼兒食用添加色素或防腐劑?}等加工食品,多讓幼兒吃新鮮的天然食物才是最佳選擇。(李書璇報導)



五顏六色的果汁冰棒跟蜜餞等零食深受小朋友喜愛,不過消基會表示英國南安普敦大學以兒童為實驗研究對象,用含有食用色素黃色4號和5號、紅色40號,和防腐劑「苯甲酸鈉(或苯甲酸、苯鉀酸)」的糖果和冰淇淋做實驗,結果發現3歲大的幼兒吃過含有色素和防腐劑的產品後,就沒有辦法專心玩一個玩具或是做一件事;8歲大的兒童吃了含有色素和防腐劑的產品後,就沒辦法專心玩15分鐘的電腦。消基會醫療糾紛委員會醫師何文佑也說,雖然目前還無法確實得知吃進多少量的混合添加物會誘發過動,但可以發現原本就有過動症的兒童吃了混合色素和防腐劑的零食後可能加重症狀,而原本沒過動症狀的兒童,也有人因此產生過動症狀。



因此消基會董事長程仁宏也呼籲國內各種同時添加色素和防腐劑的食品,應加強標示相關警語,他同時也提醒家長,國內食品常用的添加物,雖然都獲得核准通過,但都是單項逐一通過的,並未評估這些成分合併使用後,對人體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因此,尤其看到標示食用色素黃色4號和5號、紅色40號混合防腐劑的零食,最好不要食用,多讓幼兒吃新鮮的天然食物才是最佳選擇。


 


這篇報導的內容,對很多人來說應該是蠻新的資訊,很高興這是由消基會提出來提醒大家。過去我一直強調過敏本身會引發過動或注意力缺乏,不管是急性過敏、慢性過敏或者是食品添加物都可能會造成小朋友的不穩定。一般醫院診所只能就急性過敏原作一些分析,但因發生比率極低,所以往往有過敏反應卻找不到元兇,其實大部分的人是慢性食物過敏原引發,同時有些還有食品添加物及合成色素的過敏。我不認為所有過動的小朋友,吃了這些防腐劑或者色素後就會引發過動或注意力缺乏,重點在於當事人是否對這些食品添加物或防腐劑會過敏,目前針對這個部分,其實也能提供相當詳細的檢測,在食品添加物方面可以測DHT抗氧化劑、大麥麥芽、咖啡因、味精、阿司巴甜(代糖或人工甘味料)、苯甲酸鈉、糖精鈉、亞硝酸鈉及蔗糖素,色素方面的檢測包含藍色一號、紅色七號、紅色四十號、黃色四號及黃色五號。


過去,認為紅色六號比紅色四十號容易引發過敏,不過就目前研究結果應該是紅色四十號比較容易引發相關反應。


當然,少糖,儘量服用自然的食物(蔬果比例應增加),遠離過敏原(包含急性、慢性及食品添加物過敏原等等),絕對是幫助小朋友健康飲食的不二法門。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嗜吃甜食 恐易誘發小孩氣喘


時報 更新日期: 2008/04/05 13:02 【張翠芬台北報導】



 常吃糖的人容易痰多,而且糖吃太多會轉變成脂肪, 而使氣管發炎反應更嚴重。



 糖不只會造成小孩胖嘟嘟,也可能會誘發氣喘。國外一項動物研究顯示,食用糖水的老鼠,呼吸道發炎比率是喝水老鼠的2倍,因此,專家建議小孩子最好少吃糖;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徐世達表示,糖吃太多會轉變成脂肪,對健康有不利影響,但不是所有的糖都不好,像一些乳糖、寡糖,反而對氣管有保護作用。



 ■不良飲食習慣 增加罹患氣喘機率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引述WebMD的報導,瑞士Sonja Kierstein博士在美國賓州大學進行研究,日前在美國過敏氣喘與免疫學會年會中發表。Kierstein等人表示,患有氣喘的小孩和青少年,從1980年代以來增加2倍,不良的飲食習慣,例如常吃糖果或其他甜食,與青少年與小孩氣喘增加有關。



 他假設,含糖飲食可能會誘發呼吸道系統對過敏發炎的免疫反應,這種發炎會造成呼吸道狹窄與產生黏液,導致氣喘症狀,例如哮喘和呼吸急促。



 ■呼吸道發炎 喝糖水是喝水老鼠2倍



 實驗以2組老鼠進行研究,2組老鼠都被注射同樣的過敏原,1組給予水、1組給予糖水,分量都是盡量供應。老鼠的行為就像小孩,一嚐到糖水,就一直回去喝。結果發現,食用糖水的老鼠發生呼吸道發炎的比率,是喝水老鼠的2倍,牠們的免疫系統比較活化,因此對氣喘比較敏感。



 威斯康辛醫學院小兒過敏專家表示,這項研究讓小孩少吃糖多了另一個具體理由。專家建議家長在選購飲料時應仔細閱讀營養標示,以免攝取過多糖。



 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徐世達表示,過去一般認為脂肪和蛋白質與過敏較有關聯,醫界並沒有針對糖與過敏氣喘進行研究,國外的動物實驗,臨床仍有待觀察。



 ■適量攝取糖類也有益 不必太緊張



 徐世達表示,對於經常吃糖的人來說,平均5人中有1人容易覺得痰多,而且糖吃太多會轉變成脂肪,肥胖會使氣管發炎反應更嚴重,當然會影響健康;不過,糖並非一無是處,母乳中所含的乳糖及某些寡糖可促進體內產生益生菌,氣喘病人從氣管吸入葡萄糖,也能改善呼吸道發炎現象,因此只要適量攝取,應不必太緊張。


 


提醒大家,這篇報導提到的糖,是指蔗糖,不是果寡糖或乳糖之類的東西。對於過敏或免疫力較差的小朋友,蔗糖容易導致黏液增加,所以建議少攝取,同時,蔗糖也是腸道壞菌最喜歡的食物,建議大家吃糖除了增加身體黏液的分泌,同時也是在養壞菌,壞菌多,過敏及免疫力都會被影響。國外的研究也告訴我們,被懷疑有過動或注意力缺乏的人有七成以上都有過敏的問題,所以鼻子不好,會過敏的小朋友,如果懷疑有過動或注意力缺乏傾向,一定要儘量減少蔗糖的攝取。


國外也有兒科的期刊研究發現給過動傾向的小朋友吃糖後,他們體內的腎上腺素的濃度會較一般的小朋友增加十倍以上,所以會有SUGAR HIGH的名詞,想給小朋友補充益菌的家長,務必避開含糖的優酪乳,有些有保護益菌免受胃酸及膽鹽破壞的包覆技術,同時也添加果寡糖甚至是木寡糖的產品都可以考慮。


請賢明的家長及老師,務必少用糖來當獎勵,小心原本的獎勵可能會變為一種懲罰啊。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研究:兒童睡眠不足易肥胖


法新社 更新日期: 2008/02/08 10:35 李威翰







(法新社華盛頓七日電) 今天公佈的研究顯示,睡眠不足的兒童,較睡眠充足的兒童更具肥胖風險。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人員分析流行病學研究結果得出,兒童每多睡一小時,肥胖機率便降低百分之九。



相較之下,睡眠最為不足的兒童,其肥胖機率要比睡眠充足的兒童高出九成二。



研究執筆人王友發(譯音)指出:「我們的資料分析顯示,睡眠時間與兒童肥胖風險有明顯關聯。睡得越久,風險越低。」



他說:「令人滿意的睡眠,也許是預防兒童肥胖的低成本重要方式,應被列入未來介入性研究的考慮範圍。」



他說:「在兒童因課業壓力而睡眠不足,以及普遍肥胖的社會中,我們的研究結果或許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人員針對十七份期刊研究進行分析,這些研究探討睡眠時間與兒童肥胖。



部分研究建議,五歲以下兒童每天應睡至少十一小時;五歲至十歲至少十小時;十歲以上至少九小時。


文章出處: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208/19/t6xb.html


 


其實不只是小朋友,成人睡不飽也容易肥胖。小朋友睡不飽,除了體重問題,也影響到生長發育,因為生長激素的分泌與睡眠有很大的關係。若小朋友因體重過重而影響到呼吸道的問題,進而引發睡眠呼吸中止,那麼白天的精神與注意力也會大受影響。當然大部分的小朋友純粹是睡不夠造成的不穩定,過去我們在討論過動及注意力缺乏等相關問題時,就提到有些小朋友的易怒,注意力難集中或躁動,其實是睡不飽的關係。此外,睡眠品質的好壞也明顯地影響到免疫功能,現在小朋友的免疫力不像以前那麼好,睡不夠可能也是原因之一。當然有些小朋友本身的睡眠品質不佳是其他身體狀況引起,若有這類的原因,則需先查明原因何在,像很多小朋友的過敏常會影響到睡眠品質,所以想改善睡眠,得先改善過敏才行。


小朋友要睡多久才夠?絕非像一般大人是七到八小時,文章中提到:五歲以下兒童每天應睡至少十一小時;五歲至十歲至少十小時;十歲以上至少九小時。這是經研究證實的建議,我覺得是為人父母很好的參考。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船中鋒回憶不堪回首童年 迎來轉機心存感恩之情



2008-01-24 18:02:16




















  克里斯‧卡曼在本賽季全面爆發,場均17.4分、13.8個籃板以及3.1次蓋帽的數據讓這位年輕人已經躋身聯盟頂級中鋒的行列。但很少有人知道卡曼小時候曾被誤診為多動症患者,是什麼能夠讓他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呢?用卡曼自己的話說就是:他並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平,而是對這個世界一直心存感激,每一天他都在為自己的理想奮斗著。《體育天地‧MVP》記者付璐璐報道

  灰色童年不堪回首

  卡曼由于在兒時被診斷患有多動症,在兩歲半的時候就開始接受藥物治療,並且在進入大學之前從未間斷過。童年痛苦的經歷曾經猶如一片陰雲籠罩在卡曼的心靈上空,至今回憶起那段時光卡曼仍然心有余悸,“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各種藥物始終伴隨著我的生活。”卡曼說,“有時候我甚至為此而感到壓抑,因此我時常會從學校跑回家痛哭一場。”

  小時候卡曼聰明伶俐,但非常好動。有時候小卡曼甚至會做出令人難以理解的舉動。“那時候的我實在太瘋狂了。”卡曼敘述起自己的童年時說道,“我所到之處麻煩不斷,我會把別人的自行車偷偷地放在火車軌道上,我會爬上鄰居家的屋頂,並且有時候會拿鵝卵石在背後襲擊他人。”因此卡曼的母親帕梅拉不得不帶著卡曼去看醫生,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後,帕梅拉被告知自己的兒子患有多動症,必須要進行藥物治療。而此後帕梅拉的生活就再也沒有平靜過,“他一刻也不能安靜。”帕梅拉邊回憶邊說,“這讓我無法做一些普通的事情,我們不能像正常的家庭那樣去電影院看電影,因為他通常會把事情鬧大。”

  為了治愈卡曼的多動症,帕梅拉在醫生的指導下讓卡曼堅持每天服用治療神經方面的藥物。但長期服藥也給卡曼的身體帶來了副作用,這也讓卡曼痛苦不堪。“每天要服用各種藥物讓我的心情很煩躁,我不能像其他小朋友那樣過正常人的生活。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希望我可以重新回到從前,但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迎來轉機心存感恩

  去年7月,卡曼得到了一個好消息,經過HOPE139醫院(一家專門治療大腦疾病的醫院)的多次檢查後,卡曼的多動症被確定為誤診,主治醫生羅伊爾認為卡曼並非患有多動症,他反常的行為完全是由于大腦運轉速度過快造成的,但長時間服藥對卡曼的神經系統造成了一些影響,他有時會在球場上出現精神不集中的現象。目前卡曼在羅伊爾的治療和幫助下正在逐漸恢複。

  現在卡曼的大腦運轉速度仍然很快,他說話的語速也很快,以至于記者們在與他談話後,要慢慢地回味他所說的話。然而,卡曼在球場上的進步大家有目共睹。“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家伙,現在他變得越來越好。”快船主教練鄧利維這樣評價自己的愛將。卡曼在接受ESPN電視台《Outside the Lines》節目採訪時,毫不吝嗇地將自己本賽季爆發的功勞全部記在了羅伊爾的頭上,他表示自己在羅伊爾的幫助下,本賽季逐漸擺脫了多動症帶給自己的心理上的壓力,全神貫注地投入到了比賽中。此外,卡曼並沒有追究診斷自己患有多動症的醫生的責任,卡曼為了避免更多的孩子與自己命運相同,他計劃擔任那些與自己有同樣經歷的孩子們的代言人,並且盡自己的全力去幫助他們。

  盡管有一段痛苦的童年經歷,但卡曼對自己現在的生活很滿意,“感謝上帝的保佑,我能夠好好地生活,而且我還能夠打籃球。”卡曼說:“我不能改變過去的生活,我也不會過多地去考慮那些事情。我現在非常幸福,我的家人非常幸福,並且我現在有能力幫助那些我想幫助的人。”

  卡曼檔案

  姓名:克里斯‧卡曼

  生日:1982年4月28日

  身高:2.13米

  體重:120公斤

  大學:Central Michigan

  選秀:2003年首輪第6順位被快船選中

  賽季得分籃板蓋帽

  2003-046.15.60.9

  2004-059.16.71.1

  2005-0611.99.61.4

  2006-0710.17.81.5

   2007-0817 .413.83.1


轉載出處:http://sports.sina.com.hk/cgi-bin/news/show_news.cgi?type=new&date=2008-01-24&id=1426136


 


我誠摯地推薦這個運動明星的成長故事,也建議家中有過動或注意力缺乏的小朋友的家長,能夠幫自己的小朋友找到適合發展的方向,很多遺憾是能避免的。下面還有另外一則新聞也很溫馨,一起給大家做參考:


腳踩風火輪 折翼天使暢快飛馳














折翼天使在溜冰場露出燦爛笑容。(記者侯千絹攝)
小黑教練帶著孩子溜冰。(記者侯千絹攝)


〔記者侯千絹/屏東報導〕屏東一群心智障礙兒有兩雙腳,一雙是不聽使喚的腳,走起路來搖搖晃晃;一雙是裝了輪子的腳,如同一雙翅膀,飛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看似魔鬼教練的小黑,正是修補這群折翼天使翅膀的魔術師,他與這群風火輪少年奮戰5年,看到孩子戰勝恐懼滑出第一步;摔跤後重新站起來,如今拿到2面全國性獎牌,黑臉教練終露出白牙笑著說,看到孩子們可以掙脫身體綑綁,飛到想去的地方的感覺真「讚」。


屏東市復興公園的溜冰場是屏東縣啟智協進會的教室,更是訓練孩子平衡感的復健室,每周一天的直排輪課程是孩子的最愛,課程結束,放出籠的鳥兒怎麼都不肯回籠,一到寒假,天天有直排輪課,孩子如同放回天地的鳥兒,展翅高飛,臉上總綻放著笑容。


屏東啟智協進會成人日托班組長黃宗屏說,這支風火輪直排輪隊有十幾人,成員有腦性麻痺、過動兒、自閉兒、智力障礙等,原本連路都走不好的孩子,在小黑教練的培訓下,溜得比走得好,最近有2位學生分別拿下全國直排輪身障組的亞軍及季軍,直排輪給了孩子自信,找回他們的笑容。


練2年直排輪的子寧,最近參加全國身心障礙直排輪比賽拿下亞軍,她笑著說,溜排直輪像是飛起來,好好玩,好開心喔,就算摔跤也沒關係。


小黑教練潘錦煌正是為這群少年裝上風火輪的魔術師,當初面對這項特殊任務,並未多想教學難度與可能風險,看著各種障礙的學生,在心中盤算著運動對孩子的好處,最後抱著做善事的心擔任教練,只領微薄車馬費,現已邁入第6年。


黃宗屏說,小黑教練不論遇到怎樣的孩子都不放棄,以染色體異常的小峰為例,他有語障、長短腳、視力及心臟等問題,卻一心想學直排輪,整整花了2年時間,小峰才能穩穩跨出第一步,如今已能溜直排輪,除了孩子的毅力,教練的不放棄讓孩子生命變得不同。


一臉嚴肅的小黑教練早已摸清楚孩子的特性,所以讓孩子又怕又愛,他不容許孩子用身體缺陷當藉口,看到孩子累了躺在地上耍賴,小黑立刻滑到旁邊,硬是又拉又推讓他們重上軌道,從站到溜,如今領著孩子體驗接龍、S型障礙、競速的刺激感,即使大夥摔了跤,拍拍屁股整隊再衝,大步滑向新世界。


文章出處: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jan/25/today-love9.htm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餵奶期長一點 食物過敏少一點


自由 更新日期: 2008/01/08 04:09



〔編譯胡立宗/綜合報導〕美國小兒科醫學會期刊所登出的最新研究顯示,要避免兒童對食物產生過敏的最佳作法,是由母親哺乳至少三、四個月,並避免在嬰兒四到六個月大之前餵食固體食物。



另外,母親在懷孕或哺乳期間避免食用鮮奶、雞蛋、魚鮮、花生或核果,並不會降低嬰兒罹患過敏的機率。



一份小兒科醫學會在二○○○年八月發表的建議事項,曾提醒如果有過敏的家族病史,母親應該在餵奶時避免食用鮮奶、雞蛋、魚鮮、花生及核果,也應避免過早餵食某些「高風險食物」。但經過七年的研究,發現沒有足夠證據顯示上述建議確能降低嬰兒過敏機率。



這份研究的其他重點包括:有過敏家族病史時,餵母奶四個月能降低發疹及牛奶過敏;餵母奶三個月能避免胎兒喘鳴,但能否預防氣喘則還不確定;如果不能全部以母奶餵食,應使用低過敏配方奶粉;沒有足夠證據顯示大豆配方能預防過敏。


 


在國外,曾有大規模的研究發現被診斷為過動/注意力缺乏的個案超過七成以上都有過敏的狀況,所以改善過敏往往有助於改善這方面的狀況,因而我也會特別注意這方面的研究報告。此外,有經驗且細心的小兒科醫師在診療過程中,如果父母提及小朋友有注意力缺乏或者過動的狀況,往往會詢問家人小朋友是否鼻子不好?會不會過敏性鼻炎?或者有沒有過敏? 顯然兩者的相關性頗高。


這篇報導主要在強調母乳的好處與重要性,眾所周知:天然的尚好,而之前的研究也發現嬰兒出生後前六個月,腸道上皮黏膜細胞尚未完整,故如果讓嬰兒太早接觸一些固體食物,除了消化吸收會有問題外,更重要的這些固體食物會提早刺激免疫系統而更容易過敏,而且母乳中有IgA,這種免疫球蛋白可以提升免疫力而保護嬰兒的腸道,況且母乳中還有許多幫助嬰兒發育的營養,像是DHA,奶粉添加的絕對比不上母乳來的好吸收。當然,有些媽媽礙於工作或其他原因,無法餵奶這麼久,這裡也建議應使用低過敏配方奶粉,主要是因為這種奶粉的蛋白質分子的結構已經過水解的作用而變為小分子,過敏的發生主要還是因為免疫系統接觸到會過敏的大的蛋白質結構。唯一的缺點是這種奶粉味道比較不香醇,原因在於我們舌頭的味蕾辨別味道是以較大蛋白質分子的結構來確認。


此外,這篇研究也針對之前的研究結果做出推翻:


一份小兒科醫學會在二○○○年八月發表的建議事項,曾提醒如果有過敏的家族病史,母親應該在餵奶時避免食用鮮奶、雞蛋、魚鮮、花生及核果,也應避免過早餵食某些「高風險食物」。但經過七年的研究,發現沒有足夠證據顯示上述建議確能降低嬰兒過敏機率。


原因在哪裡?因為每個過敏的小朋友的過敏原不同,杜絕過敏原的接觸單憑猜測猶如亂槍打鳥,命中率不高且無法見效。唯有透過詳細的過敏原檢測,找出真正的禍首袁兄而加以隔離,這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有過敏家族病史時,餵母奶四個月能降低發疹及牛奶過敏;餵母奶三個月能避免胎兒喘鳴,但能否預防氣喘則還不確定;如果不能全部以母奶餵食,應使用低過敏配方奶粉;沒有足夠證據顯示大豆配方能預防過敏。


氣喘和急性過敏的關連性比較直接,急性過敏中最容易引發的來源是塵蟎,這和食物無關,所以本身如果有急性過敏的體質又有氣喘的話,是很難藉由食物或者喝母奶來根本解決,不過儘量減少過敏原的接觸,不管慢性或急性過敏原都能減少免疫系統之負擔,這個原則還是提醒大家注意。大豆配方當然無法保證能預防過敏,因為搞不好大豆就是過敏原之一,國內亦有自然醫學博士做過本土調查,發現黃豆(大豆)是僅次於牛奶(包括起司及優格)、蛋及小麥(主要是麥膠蛋白GLUTEN也就是麵筋的成分),排名第四的過敏原。


所以有過敏的小朋友,治療過敏原的第一步還是要先找出過敏原為何,若不從根源著手,極易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提醒家長,不管慢性或急性過敏原檢測,原則上是三歲以上免疫系統固定下來再測,結果的可信度較高。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過胖、會打鼾 小心一覺不起


聯合 更新日期: 2007/12/19 07:30 記者許俊傑/大甲報導



體重超重,睡覺會打呼,且晚上頻尿、脾氣暴躁的人要注意了!醫師指有可能罹患「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必須接受治療,否則嚴重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光田醫院最近就發現1名38歲許姓病患,整天精神不好,連站著都會氣喘吁吁,他自己以為是肥胖造成,不知已罹病。



這名許姓患者原本只因感冒到光田醫院就醫,問診時他表示最近1星期都睡不好,白天則嗜睡,沒精神、沒力氣,晚上一睡就鼾聲大作,睡眠品質極差,不僅自己勞累不堪,也害家人全睡不好,門診醫師看他體重達115公斤,脖子很粗,認為應該不是感冒引起,轉到睡眠中心檢查。



睡眠中心經過精密儀器檢查,找出他長期以來困擾睡眠品質的原因,就是罹患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這種病易發生在體重過重並有扁桃腺或腺樣體肥大的患者身上,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戴止鼾牙套或正壓呼吸器。



許姓病患經1周治療,已能一覺到天亮,脾氣也變好,和家人相處恢復以前融洽,他自己知道罹患此症狀後已立志減重,目前瘦了5公斤。光田睡眠中心表示,有類似睡眠障礙的民眾不要輕忽,不僅是成人,有些幼兒有過度肥胖,也有可能罹患此症,並會造成睡眠中猝死,不可大意。


小朋友過動 未必是過動兒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94年3月23日


小朋友上課不專心、躁動不安、坐不住,未必是過動兒。長庚醫院研究發現,臨床符合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簡稱過動症)診斷的小朋友中,高達四分之一以上孩子其實有睡眠呼吸障礙問題


由於目前臨床使用的過動評量表,並不能分辨純粹睡眠出了問題的病童。換句話說,有些晚上睡不好、睡不夠,以致影響日間表現的孩子,可能被誤為過動兒治療,值得臨床醫師以及家長多留心﹗


這項研究結果是由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黃玉書等人跨科系進行,並於睡眠醫學會中發表,兩年期間共有超過兩百名兒童被納入研究。


經由實際進行睡眠檢測的結果發現,其中四分之一的孩子其實有程度不等的睡眠呼吸中止症,還有十點二%有週期性肢體抽動症。


很多人都以為睡眠呼吸中止症只會發生在年紀大的人身上,其實近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研究發現,兒童也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情形。由於呼吸道阻塞,這些孩子夜間有呼吸停止或缺氧狀況,以致睡眠品質變差,白天在學校也會有明顯不專心,精神不佳,甚至躁動不安、坐不住及學習障礙等情形。不少個案因為症狀類似過動症,被診斷為過動兒。


黃玉書表示,這些小孩晚上除了可能有打呼、睡不好之外,有時候也會有尿床等狀況。家長可以帶孩子到睡眠中心,接受睡眠檢查,確定病因。


 


 



其實在睡眠困擾中有一部份很惱人,這些人並非睡不著,而是他們睡著後,常因呼吸停止,導致腦部缺氧,他們即使睡眠時間足夠,仍常感到頭疼倦怠,覺得沒有睡夠,起床後也會口乾舌燥,夜間頻尿,白天嗜睡,午餐後昏昏沈沈,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學習能力下降,沮喪易怒,耐心缺乏,性情改變,性慾衰退,打呼會停止以及鼾聲如雷這些其實跟睡眠中止症常有很大的關係。


在過去一般會認為中年發福脖子較短的人或者下巴後收的人容易有這種問題,殊不知兒童也有機會因睡眠呼吸中止而造成他們的專注力及學習,或者脾氣與過度活躍的結果。目前的飲食型態,父母若不稍加注意與控制,小朋友有機會在發育過程中造成過度肥胖的問題,若加上他們脖子原本就短一些,當然躺臥下來時,舌頭易往下掉而阻塞呼吸道,造成呼吸中止。一般來說,我在評估過動或注意力缺乏的過程中,一定會詢問當事者本身的 睡眠品質如何,而睡眠呼吸中止就是品質不佳的睡眠。此外,根據我的臨床觀察,有些小朋友也不胖,下巴也沒有往後收,但仍常常鼾聲如雷,主要的原因是扁桃腺的持續腫大或者喉頭炎所引起,過敏的孩童免疫力其實並不好,如果能夠為這些人找出過敏原而加以隔離,往往不一定需要太複雜的治療即能改善。


針對睡眠呼吸中止症,目前最客觀的儀器測量最常使用「多重生理記錄器(PSG, polysomnography)」,這是目前最詳細準確的測試方式,有些醫院或健檢中心的睡眠檢查作的就是這個檢測,包括心電圖、腦波、眼電圖等項目,受測者必須在特定的實驗室進行睡眠測試,身上大量的感應電極與訊號線妨礙睡眠並且十分不便。


其實,睡眠檢測不一定得在醫院作,根據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團隊,他們結合睡眠醫學,心電圖分析,統計物理及生理訊號演算的專家,研發出一套心肺耦合偵測的技術來作為居家睡眠的檢測方法,經實驗證明與PSG分析記錄的比對可靠度高達91%。相關研究技術,已發表於SLEEP期刊VOL.28,NO.9,2005。它的特點是操作簡單,攜帶方便,在家就可DIY檢測,準確度高,花費較低,可作為治療追蹤之工具,同時也能區分阻塞型,中樞型或者混合型之呼吸中止症。這項檢測服務,讓一些睡眠困擾的人能夠更快更方便的知道自己是否有這方面的困擾。


以下是關於睡眠呼吸中止的簡單自我評量,如果超過兩項回答為是,建議儘速瞭解自己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1.即使晚上睡得好,白天我也很睏?


2.當我不能入睡時,我很煩躁?


3.我經常在夜裡醒來,很難再入睡?


4.我經常醒得早,且不能再入睡?


5.通常我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入睡?


6.早上醒來,我經常感覺疼痛和僵硬?


7.我常常從夢中醒來?


8.我睡醒時,有喘不過氣的感覺?


9.家人/室友抱怨我的鼾聲使他/她不能入睡?


10.開車或坐車時,我會打瞌睡?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嗜速食 易誘發過動症?


時報 更新日期: 2007/12/15 10:02 【馮惠宜/台中報導】



 「麥當勞速食易誘發過動兒過動症?」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林宜信昨天指出,行政院推動典籍資訊化,其中在過動症研究中發現,過動兒有「胃熱」症狀,而其中像是嗜食肥甘,如吃麥當勞速食,就易誘發過動。



 「2007台灣中醫藥典籍研究計畫成果暨專書發表會」十四日在台中中山醫學附設醫院登場,陳宜信指出,台灣中醫藥典籍貨訊化業務自八十二年推動,分為典籍建檔、專病典籍研究編輯,九十四年起進入整合網際網路資源建置。



 陸續開發出「作用於免疫類中藥材及方劑之古代典籍整合性網際網路資源建置研究」、「注意力缺失過動症中醫藥典籍研究」。



 他指出像是「注意力缺失過動症中醫藥典籍研究」中發現許多過動兒都有「胃熱」症狀,病童會形容肚子裏就像有一顆太陽一般,綜合典籍經驗,病童食類似麥當勞的速食,就可能誘發好動,而只要改變飲食習慣就有可能改善。



 台灣麥當勞對此回應,這個問題要更具有科學方式來了解與驗證,公司對專家的看法表示尊重。


 


過動或注意力缺乏是否可由飲食調整來改善?除了上述的報導外,我們也可以從之前美國一位教授的大規模研究計畫的結果來探討這個議題是否可信?




      tephen J. Shoenthaler教授是加州州立大學犯罪學學者,主持過一項針對12所青少年矯正機構與803所公立學校的研究計畫 ,該計畫把他們的飲食調整為增加蔬菜水果與穀類份量減少脂類與糖的量。研究結果顯示:實驗對象的反社會行為降低了47 ,學習障礙降低了40 ,而學業表現則增進了1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成人過動症 害他健忘老挨罵 成人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dec/4/today-life10.htm

最近國內有篇關於成人過動症的報導,在此特別提出來和大家討論,也提醒十八歲以上的朋友注意,不要覺得超過十八歲就不會被貼上過動症的標籤繼而服用這類的中樞神經興奮劑。


再者,這篇報導提到成年人健保並不給付這類藥物,這需要更正,因為健保局最近已通過新的增修條款,超過十八歲仍須服用者只要在病歷中說明原因即可,顯然這又是一個即將被開發的另一塊藥物市場,但我們得問問自己:真的有成人過動症嗎?


一些精神科醫師這幾年其實一直積極地運作,想把成人過動症也變成一個新的診斷,因為他們發現有一部份的成年人仍然有這方面的困擾,也就是過動及注意力缺乏的狀況並未因過了十八歲而消失,或者是年紀較大才出現,所以建議這些人應該(繼續)服用中樞神經興奮劑來控制症狀。


如同以前我再三強調:注意力缺乏及過動大部分是有生理或心理因素導致,或者可能是生活上的一些挫折所導致例如學習障礙所引發,若我們不查明原因而妥善處理,那麼結果很簡單:我們很容易會被貼上這些標籤而開始服用利他能這類藥物。


過去我也接觸到真的是因為學校學習以及和同學相處出狀況導致他出現一些類似坐不住及注意力缺乏的現象,其實在國中之前都很好,不過是因為上高中後所遇到的學校適應與學習壓力所引發,而求醫之後竟被診斷有過動及注意力缺乏而且開上利他能。


以醫療市場導向這無疑是一塊商機,然而被貼上標籤的人,可能是一場未知的災難的起點。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多動孩子真的需要藥物治療嗎?
科學家認為藥物會影響兒童發育








    本報倫敦11月18日電(記者  何屹)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調皮、逃學等症狀恐怕是家長的一塊最大心病。上課不聽講就取得不了好成績,沒有好成績就進不了好學校,進不了好學校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今后就過不了好日子……種種似乎理性的推論促使家長走進醫院,走向醫生。


  還好,現代醫學有個叫做兒童注意缺陷多動症(ADHD)的概念可以和這些不符合家長心願的孩子的行為聯系在一起。孩子從此開始了求醫問藥的過程,開始變得乖了起來;家長如釋重負,對孩子的未來也升騰起新的期望。然而,有幾個問題是家長必須要問的:你的孩子真的是多動症嗎?服用這些治療的藥物是否會有副作用?其長期效果又如何呢?

  其實,發現兒童注意缺陷多動症是相當近代的事,其定義還不是很清楚,也沒有什么比較精確的檢測工具,心理健康診斷手冊對其症狀的描述也很模糊,比如不聽話或愛丟東西等。在這種情況下,醫生比較容易做出過度診斷。

  英國兒童注意缺陷多動症慈善基金阿迪斯的創辦人安德里亞.比爾伯曾表示,對兒童多動症給予過多關注,就將導致診斷和治療的增加。美國醫療條件較好的富人區,其用藥量高于貧民區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而對兒童缺陷多動症爭議較多的地區,其情況則有所不同。比如澳大利亞,可以比較容易開出兒童缺陷多動症的處方藥,但反對的呼聲也非常強烈。去年對該國的調查結果顯示,富人區中每300個兒童,僅有1人可以獲得兒童注意缺陷多動症處方藥;而貧民區中則每25名兒童中就會有一個能夠得到兒童注意缺陷多動症處方藥。

  對于兒童注意缺陷多動症,目前醫學上有不少快速有效的藥物,如安非他明及methylphenidates等等。這些藥品都是一些強刺激物,容易引發心臟病、休克、幻覺及成癮等症狀。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曾多次對ADHD藥品發出過警告,加拿大衛生部也曾暫停過一些ADHD藥品的銷售。

  今年夏天公布的一份對兒童注意缺陷多動症的跟蹤調查顯示,兒童注意缺陷多動症的藥效三年后完全消失。有證據表明,兒童注意缺陷多動症藥品影響兒童的發育。

  右腦大腦皮層控制著人類的注意力。美國心理健康國家研究所在本周發布的一項神經學研究顯示,不服用兒童注意缺陷多動症藥品的兒童右腦大腦皮層在7歲半的時候達到最大厚度,而用藥兒童達到右腦大腦皮層最大厚度的時間比非用藥兒童晚3年。大多數患有多動症的兒童到了青春期時,其大腦皮層呈現正常狀態。美國布法羅大學的威廉姆.波漢姆在英國BBC電視臺上明確表示,對兒童注意缺陷多動症,他傾向于采用行為治療手段,而非藥物。

  《心理發育》雜志在今年11月公布的一項由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組成的長期行為研究報告表明,進入學校的兒童,其注意力與學習成績有一定的聯系,但對掌握數學和語言來說,其影響很小,而所謂的“多動症”與未來學術成就之間更是沒有什么直接的關聯。

  專家認為,近年來兒童缺陷多動症的診斷與治療的增加與家庭和社會壓力直接相關,同時也與追求經濟利益有關。海德爾堡大學的研究表明,美國兒童缺陷多動症治療和藥品市場每年高達30億美元。到2012年,英國的兒童缺陷多動症治療和藥品市場也將達到1億1百萬英鎊。而各大相關制藥公司每年還在向游說團體投入大量的資金,要求政府放寬對兒童缺陷多動症藥品的限制和管理。

  兒童多動症是個有爭議的話題,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新的診斷手段和治療手段不斷出現。對于確實患有疾病的兒童,采取必要的治療手段以減輕痛苦無可厚非。但如果僅僅因為孩子有點調皮,有點淘氣,就采取一些對其一生不知道有什么影響的藥品來加以治療,來控制其行為,卻有待商榷。在孩子青春發育期之前,我們的社會能否容忍一些有點調皮、類似《木偶奇遇記》中皮諾曹一樣的孩子來增添我們生活的樂趣,還是僅僅需要一些循規蹈矩的乖乖娃?這不僅需要家長考慮,恐怕社會也要認真考慮考慮。


文章出處:http://www.stdaily.com/big5/stdaily/2007-11/20/content_743105.htm


 


這篇綜合報導提到一些最新的研究報告,但我敢肯定的說,以目前的醫療產業的走向,這是篇擋人財路的文章,很難普遍但很可貴。


很多家長詢問開利他能(也就是文章中提到的METHYLPHENIDATE)的醫師,這種藥有沒有副作用?十之八九得到的答案都是很安全,幾乎沒有副作用,然而在這篇文章中明確的把藥物對於大腦成熟的影響的研究寫出來讓大家知道,光就這一點,足夠讓很多家長震驚,我在門診時常與家長討論中樞神經興奮劑對小朋友可能的影響,有不少家長第一個反應是:醫師為什麼都沒說?


除了醫師本身不覺得在藥物仿單上所載明的副作用有多嚴重外,大部分的醫師是不知道在藥物之外,如何幫助這些小朋友,所以,我們能目睹的就是醫師好心的勸家長務必讓小朋友服藥,不然屆時會變成爹不疼,娘不愛,同學討厭也不得老師歡心的中輟生。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身為家長,面對小孩的狀況,我們有責任瞭解更多,因為我們在幫小孩作決定的同時,可能就會影響他們一輩子。


過動及注意力缺乏這種診斷與藥物治療,我覺得已經非只是醫療本身能解釋的了,至於後面有哪些內情,值得我們探討與深思。


願我們的下一代都能快快樂樂成長與學習,前提是遠離可能有害的藥物,並用無害有效的方法來幫助他們。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調整頸椎改善妥瑞症 醫師存疑


自由 更新日期: 2007/10/18 09:19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妥瑞症患者長期困擾於不自主抽動,坊間最近出現以脊骨神經醫學的理論,藉由調整頸椎改善病童抖動的幅度與頻率。不過,神經內科醫師認為,妥瑞症病因與中樞神經有關,調整頸椎效果應不大。



鑽研脊骨神經醫學的開業診所醫學顧問黃如玉昨天指出,妥瑞症病童時常出現不自主抽動,或是甩頭、聳肩、眨眼、蹙鼻、抖動手腳等間歇性小動作,有些還會不自主的發出乾咳、清喉嚨等奇怪聲音,發病初期,家長還以為孩子是在模仿或惡作劇。



黃如玉說,雖然不自主抽動對孩子身體沒有很大傷害,但嚴重時會造成日常生活不便。目前醫界認為,妥瑞症與家族遺傳有關,也可能是腦細胞彼此傳遞訊息的神經傳導出狀況,導致不平衡而引起不自主抽動。



黃如玉強調,除此之外,頸椎移位也會造成妥瑞症病童症狀加劇,因為脊椎若有移位、壓迫,就會造成神經傳導功能失調。她舉例說,一名五歲病童半年前開始不自主抽動,全身抖動,有次感冒後,幾乎每分鐘都動個不停,經檢測,發現他的頸椎、胸椎有多處錯位,調整頸椎三次,抽動頻率、幅度改善很多。



對於頸椎與妥瑞症的關係,書田診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黃婷毓持保留態度,她說,妥瑞症是與大腦中樞神經有關,調整脊椎僅影響周邊神經,應不致影響中樞神經,多數妥瑞症病童成長至廿餘歲即會自癒,醫界用藥主要以作用在中樞神經為主,藉由藥物降低多巴胺的躍動,減緩抖動幅度、頻率。


 


有親人或朋友罹患妥瑞症,常搞不清到底醫師會開何種藥物來治療,這裡提到的:藉由藥物降低多巴胺的躍動,減緩抖動幅度、頻率,其實開的最多的藥物就是HALOPERIDOL,這是傳統的抗精神藥物,一般是給精神分裂症或有合併精神症狀的人服用,最近FDA在九月也對這個藥物發出警語:抗精神藥物好度Hadol(Haperidol)在某些病人觀察到潛在的致命性及危險的心臟症狀。以精神科而言,它容易引發椎體外症候群,主要包括三種主要現象:

1. 肌肉緊張異常:
如舌頭捲起來、口齒不清、頸部歪、嘴斜或眼睛上吊。
2. 靜坐不能:
煩躁不安,靜不下來、一直踱步,不停來回走動,站立時不停搖擺
3. 類帕金森氏症候群:
如四肢僵硬、行動緩慢、嘴抖、手抖.


當然一些止吐藥也可能發生,目前傾向少開這種藥物是因為除了上述的錐體外症候群外,服用類似的傳統抗精神藥物一段時間後,還可能會發生遲發性自主運動不能(tardive dyskinesia —tardive意味著「慢的」而dyskinesia意味著「肌肉的不正常運動」)是一種嘴唇、舌頭、下巴、腳趾及身體其他部分隨意動作力量的永久傷害,美國有許多律師會找這樣的患者,詢問他們是否開藥的醫師有事先知會患者:這類藥物可能潛藏器質性的永久病變。如果沒有,律師通常會免費幫這個患者打官司,要求鉅額的賠償。除了HADOL,其他的傳統的抗精神藥物也有機會,大家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正在服用是否為傳統抗精神藥物,歡迎詢問。


很遺憾的,不管神經科或精神科都不瞭解妥瑞症的確實病因,所以還在用這麼老的藥物控制症狀。這裡提到的整椎到底有沒有效,我想對一些嚴重的個案還是有幫助的,但應該是以症狀減緩為主,但如果可以,在此還是建議配合營養醫學檢測與營養補充的療法會比較不具傷害性。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食品含添加物 孩童易動怒


自由 更新日期: 2007/09/05 04:09



〔編譯鄭寺音/綜合報導〕英國食品標準局本週警告父母,讓孩子遠離飲料、甜食與加工食品中的人工添加物,因為太多案例顯示這些添加物會對孩童行為造成影響。


英國政府「食品標準局」公佈的研究顯示,食品添加物與孩童易怒、專注力差、學習緩慢等症狀間關係密切。


避免風險 遠離危險食品


食品標準局4日已召集業者開會,討論這份由英國南安普敦大學進行的研究報告。


研究發表前,一些超市與食品商已搶先宣布,不在甜食、蛋糕與碳酸飲料內添加有安全疑慮添加物。


食品標準局並未公佈研究發現,但局內專家預料將告訴父母,唯一避免風險的方法,就是減少孩童食用含添加物的食品。


早在20多年前,就有部分添加物被認為會引發呼吸問題與氣喘等過敏反應,也有類似研究指出,添加物可能影響腦部發展,但研究證據不夠充分。


「過動兒援助組織」的邦黛女士擔心,人工化學物質可能讓孩童心情起伏不定,哭泣、尖叫、無法入睡,或出現呼吸困難、皮膚起疹子等身體反應,南安普敦大學的這份研究預料將證實邦黛女士的擔憂,也有助解釋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童人數攀升的原因。


英國健保每年約開立35萬9千張過動症處方箋,比1990年代初期增加90倍。


食品添加物的批評者認為,這些過動症狀可在孩童飲食改回自然食品後好轉,無須透過藥物治療。



刺胳針:食品添加物讓孩子過動


中廣 更新日期: 2007/09/06 14:00



英國食品標準局說,人工食品添加劑跟孩子過動行為有絕對的關係。


刺胳針雜誌報導,吃食品添加劑絕對有壞處。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研究發現,三歲大的孩子喝過含有色素和防腐劑苯甲酸鹽的飲料以後,就沒有辦法專心玩一個玩具或是做一件事。八歲大的孩子喝了含色素和防腐劑的飲料以後,就沒辦法專心玩十五分鐘的電腦。


研究人員表示,業界應該可以立即停用色素,但是要他們不用苯甲酸鹽就得花點功夫了。


 


基本上,這是同一個研究後的報導,刺胳針,這份醫學期刊是擲地有聲的專業刊物,所以編輯群審核通過而能刊登的研究報告原本就有一定之公信力。 


之前我一再強調飲食對於孩童的脾氣、過動或注意力難集中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性。而飲食方面:均衡飲食、少糖,避免色素及防腐劑之類的添加物,找出過敏原而隔離,每天多食蔬果、補充好油及抗氧化營養品,同時避免重金屬的污染,基本上都能幫助這些不穩定的孩童改善。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四歲童打遍全班 勒令退學



更新日期:2007/05/19 04:39



 



就讀台東縣某托兒的四歲張姓男學童,疑因過動症,常動手打所內的同學,有的小朋友一天被打三次,甚至有人三個月被打近百次,所方經與張童父母及所有被打過的學生家長開會,認為無法保證張童不會再打人,十七日做出「退學」處分。


台東縣某托兒所林所長指出,張童今年二月到所就讀小班,二月下旬,張童就因為多次打班上同學,所方與張童家長協調後,安排轉入中班。張童家長也在所方建議下,將張童帶到馬偕台東分院、署立台東醫院的中醫科、復健科等矯治。


但是,張童仍然以打、拍、推、揍、拉和踢等方式干擾班上十二位同學,小朋友除了被打傷、哭泣外,有的甚至不敢上學。有位小朋友曾經一天被打了三次;還有位小朋友在三個月挨了近百次的推、打。


五月上旬,在多位被打傷學童家長反映,所方曾召集被張童打傷的同學家長,及張童父母到校開會,全班同學也在這次會上不滿的說張童愛打人,沒人要跟他玩。十六日,張童又造成另一同學左臉頰撞傷,差點傷到眼睛。十七日,所方再度與學生家長開會,在家長合議下,做出「請求離校」的決議。


林姓所長說,這兩天是班上同學最快樂的時光,一位陳姓小朋友告訴老師,張同學沒上學他很高興。有家長問班上同學「今天快樂的請舉手」,結果全部都舉手。


林所長表示,張童案例可能是全國第一個被退學的托兒所學生,他也知道做此處分有爭議,但多位家長反映下,沒人希望為了保障其他學生的受教權,而讓自己的子女在學校受傷。台東縣社會局表示,張童家長尊重所方與其他家長的離校決議。但該局將了解所方處理張童過程是否適法。


 



 


如何避免類似的悲劇?


    看到這篇報導,我很難不去想到我的一位好朋友,她本身是護士,她的小孩也曾是幼稚園及國小老師的難題,脾氣暴躁、難相處、難溝通、愛打架,打從幼稚園開始,老師就一直要求她帶孩子到門診接受評估。身為護理長的她很清楚小孩子到門診後,很快就會被開上利他能,所以一直撐到國小三年級,直到有人告訴她,小孩可能是食物過敏所引起。的確,他除了過動及注意力難集中外,身體還有明顯的異位性皮膚炎,在做了慢性食物過敏原檢測後,終於逮到元凶,原來是小孩的爸爸。


    由於爸爸是飛行員,常常途經沙烏地阿拉伯時,會順便帶回全世界最香甜好喝的駱駝奶回來,一次往往就是一箱,以致於小孩拿駱駝奶當水喝,天天喝,最後變成了嚴重的慢性食物過敏。在一個月的寡抗原飲食調整後,他之前「難搞」的狀況消失殆盡,異位性皮膚炎好八成,最重要的是她說的:「老天給我換了個孩子。」


當然,重金屬過量也可能會導致過動或注意力不集中,此外,甜食、添加物及防腐劑以及不均衡飲食都可能導致,但總要儘量做到小心求證。


    據我所知,台東無法做類似的檢測,希望有機會可以為這個小朋友找到原因。有時,我們往往衹是跟食物過敏或重金屬過量生氣而已,或者被身體引發的不穩定所迷惑,知道原因,自然能正本清源,類似的悲劇才能避免再度發生。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腸病毒傷智力 數千人僅一例



更新日期:2007/04/30 06:50



 



「任何病毒只要侵犯腦部中樞神經,就可能傷害腦部,留下後遺症。」台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李 秉穎如此說,但一般腸病毒感染只會造成手足口症或疱疹性咽峽炎,並不影響腦部。


秉穎說明,病毒若侵襲腦部,傷及大腦中樞神經,就可能產生程度不同的傷害,嚴重者失智,影響孩子智能發展。過動症成因不明,但也屬於輕微腦部傷害症候群的一種, 李 秉穎表示,病毒侵襲腦部導致腦炎,的確有可能造成相關後遺症。


不過,並非所有腸病毒感染都會引起腦炎, 李 秉穎請家長切勿恐慌,腸病毒重症引發腦炎的比率,大約數千名患者中只有一例。至於為何有人症狀輕微,有人卻是一感染就罹患腦炎,甚至休克,原因不明,可能與體內有無抗體有關。 李 秉穎提醒,病毒感染造成腦炎常見症狀包括肢體麻痺、抽筋或活動力下降、面無表情等。


【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我兒子三年前得腸病毒,怎也沒想到,現在竟有過動症!」趙姓家長聽到腸病毒與過動症有關研究,才想到兒子的過動竟有跡可循。


趙姓家長說,他兒子現在八歲,讀國小一年級,上課時常坐不住,跑來跑去,甚至還會撞到東西或家具。經醫師診斷有過動症,但醫師不曾提過是否與感染腸病毒有關。


 



 


得過腸病毒也會過動嗎?


    看了這篇報導,很多家長會更恐懼腸病毒,因為腸病毒竟然也可能是過動元凶?其實腸病毒71型是小兒麻痺病毒之外最易引起神經系統的併發症,而小兒科醫師的看法也認為這種機率非常小。


    其實在我的門診中,許多過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小朋友,他們往往有過敏的狀況,在國外,研究發現至少有七成以上過敏,很有趣的是因為他們把平常的資源都拿去用了,所以真正需要打仗時,免疫系統反而欠缺子彈來作戰。所以免疫力不佳的小朋友,有比較多的機會染上腸病毒,與其說是小朋友因染上腸病毒而後產生過動,不如懷疑他們原本是否就有過敏的狀況。


    提供大家另一個思考方向。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非常天使/國中小每班有24名過動兒 就醫率不到1/5
2007/03/30 12:07

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


就讀小三的小P,每天上學經常丟三落四、忘東忘西,讓媽媽傷透腦筋,甚至便當盒搞丟、或是作業明明有4項卻只記得2項,媽媽還得打電話向小P的同學問清楚,醫師說,像小P這樣的孩子,就是罹患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若要有效改善,藥物與行為治療必須並行,不能偏廢。






 



根據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高淑芬於2005年發表的研究指出,調查1000多名國一學生發現,約有7.5%的學生患有ADHD;今年一項針對全台小一至國三學生的調查(由父母口述)也發現,約有7%8%的學童患有ADHD。由此推論,國內國小和國中校園裡,若以每班3550位學生計算,平均每班約有24ADHD患者。

高淑芬指出,ADHD是患者大腦皮質下廻區的功能異常所致,確切原因至今醫界仍無解;目前所知孕婦若暴露於菸、酒、某些藥物,或者發生鉛中毒、胎兒早產、缺氧或頭部外傷時,生出來的小孩患有ADHD機率較高。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及兒童心智科醫師黃玉書提到,ADHD的盛行率不低,推估,只有1/5病童就醫,治療比率偏低。目前治療ADHD治療藥物主要包括中樞神經興奮劑和非中樞神經興奮劑。前者主要藉由刺激中樞神經系統,改善ADHD症狀,又分早晚1顆的12小時長效型及4小時的短效型兩種。高淑芬說,家長擔心出現孩子晚睡覺的可能,建議6點前應服藥完畢。

去年10月衛生署已通過的atomoxetine,是國內目前唯一的非中樞神經性興奮劑,這項藥物療效可長達24小時,一天1顆即可,高淑芬指出,根據初步的研究,不會影響睡眠,只待建保納入給付後,就可以提供家有ADHD孩童另一種用藥選擇。


 


 


    這篇文章中提到的atomoxetine,這種可長達24小時藥效的非神經興奮劑,在此我需要為大家作個介紹。


基本上,醫師會說它不是中樞神經興奮劑,所以比較沒有成癮的問題,同時影響食慾也不像其他中樞神經興奮劑那麼明顯,因而聽起來這應該是不錯的替代性藥物,但我在此要提醒大家:這個藥物是選擇性的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原本是要作為抗憂鬱劑的,殊不知在作臨床試驗時,沒有抗憂鬱的療效,而且發現會增加自殺的危險性;正確的數字是服用藥物的1357人,有5人會出現自殺的想法,服用安慰劑的人851人,沒有一個出現類似的狀況,所以FDA20059月要求原廠須在藥盒上貼上黑框警語,警告大家服用這個藥物可能會增加自殺的危險性。


其實它的最大副作用是讓病人昏睡,所以以治療過動來這似乎是不錯的療效。成年男性若服用的話,很可能發生勃起困難,逆行性射精及射精與高潮時間不一致的高潮痛苦。此外,也會消化不舒服或有胸部灼熱感,食慾變差等等。而我舉出來的實際狀況就是家長口中所謂醫師推薦的沒有副作用的治療過動及注意力不集中藥物。


    結論:這是一個有抗憂鬱劑副作用集大成的產品。


其實,除了中樞神經興奮劑或失敗的抗憂鬱劑外,家長們有更好的選擇,透過檢測了解小孩的身體不穩定原因,同時配合量身訂作的營養及排毒建議,別讓藥害兒童的悲劇,一再發生重演!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治療過動兒新藥被當減肥藥亂吃 FDA警告:嚴重會猝死


更新日期:2007/03/23 11:08 記者:國際中心/編譯


英國賽拉(Shire)藥廠日前推出一種新藥治療過動兒,這種藥的副作用就是體重會大幅減輕,因此竟然遭人亂用拿來當作減肥藥。為此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提出警告,一般人千萬不要任意拿這種藥物來減肥,因為可能會產生更多副作用,嚴重者會猝死。


家中有過動兒的父母真的很辛苦,眼睛得隨時盯著心肝寶貝避免他們傷了自己。過動兒正式名稱是「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典型的症狀包括注意力難以集中,活動力過度,性格衝動,學業成績往往不佳,有些甚至有行為異常情況出現。一般臨床治療上多採取藥物控制以及行為治療。


日前英國藥廠塞拉(Shire)研發出一種新的治療過動兒藥物Adderall XR,這是一種安非他命的混合鹽類,儘管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去年七月已經正式核准這款新藥上市,但是這種藥物的副作用之一,是患者服用後體重會大幅減輕,因此有一般民眾竟然把它拿來當作減肥藥亂吃。


對此,FDA警告,這款藥物是治療過動兒之用,副作用除了體重減輕外,還可能會產生聽力喪失及焦躁等後遺症,若是患者剛好合併使用其他心臟藥物,更可能會發生猝死。


因此FDA強烈呼籲,一般民眾要對症下藥,絕對不要拿非減肥之用的藥物來控制體重。


 


過動兒的新藥物可以減肥嗎?


    當然可以。因為所有的中樞神經興奮劑都可以抑制食慾。


    這篇報導的Adderall XR,是安非他命的混合鹽類,眾所周知,安非他命吃了會抑制食慾,當然,Adderall XR也會。其實市面上流通的利他能與專思達,都是類似安非他命的結構,同時也都是中樞神經興奮劑,都有一個令家長 擔心的副作用:抑制食慾,隨之而來體重就會減輕,發育更會遲緩。


    大家仔細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還警告:這類藥物還有可能導致聽力喪失及焦躁等等後遺症,若是有心臟血管疾病的人或者在使用心臟血管藥物,還可能會猝死。


    下次有人在說這類藥物沒有很大的副作用,請回想一下這篇報導的內容。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