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功能性醫學園地 (35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沒有人喜歡蛀牙,但是蛀牙一定不好嗎?曾有一位牙醫師跟我分享他治療牙周病患者的心得,根據研究,牙周病不處理,日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為提高,因此口腔內導致牙齦發炎及萎縮的狀況,不能輕忽。許多牙周病患者因為牙痛不適到牙科看診,被告知有嚴重的牙周病,都感到非常不可思議,因為他們從小最自豪的就是牙齒健康,而這類從未或者幾乎沒蛀牙的牙周患者,往往牙周病發現以後,病情一路惡化,不好處理,原因是蛀牙的菌種與牙周病的菌種是不同的菌種,有蛀牙的人其口腔的優勢菌種會壓抑牙菌病的菌種,相反地,如果優勢菌種是牙周病這類的,沒有其他菌種來平衡其優勢,那麼要當心牙周病的菌種可能長驅直入。






類似的狀況是最近外電報導的以色列研究:


這項研究刊登在「臨床傳染病期刊」(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幽門螺旋桿菌在開發中世界特別普遍,但只有少數受感染的人會發生症狀。長年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罹患胃癌及相關疾病的風險也增加。


主筆柯恩(Dani Cohen)的團隊,研究595名以色列男性士兵。野戰訓練期間,近三分之一士兵都因腹瀉問題到基地診所求診。研究員使用士兵開始接受訓練前抽取血液樣本,判斷其中哪些人長年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結果顯示,介於32%至36%間的士兵在受訓前就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這些士兵因幽門螺旋桿菌以外的病菌或未知原因發生腹瀉。


相較之下,受訓前就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士兵中,多達56%都沒有腹瀉情況。


研究員表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士兵,因痢疾桿菌發生腹瀉的機率約少60%,這些士兵因大腸桿菌而腹瀉的機率也較低。


這項研究的原文摘要可以連結:


http://cid.oxford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1/12/09/cid.cir916.abstract?sid=0565bbc8-c472-471b-beef-7e1252757ed7


引用來源為:


Clin Infect Dis. (2011) doi: 10.1093/cid/cir916


有幽門螺旋桿菌一定不好嗎?誠然胃潰瘍或者胃癌癌患者大多數都有幽門螺旋桿菌的存在, 但是在開發中國家許多人腸道都可以找到這種菌的存在,也不見得會發病,但根據上述研究發現,幽門螺旋桿菌反而會導致腹瀉機會變少,這篇研究的腹瀉是指其他細菌導致的腹瀉,例如志賀桿菌性痢疾或者其他細菌導致的腹瀉,換句話說因為幽門螺旋桿菌導致其他致病菌種致病機率減低。針對上述的研究及討論資料來看,讓我們對體內某些細菌的存在的看法可能要改變。


想知道自己的腸道菌叢是否健康,可以透過功能性醫學的相關檢測來協助了解,若存在可能致病菌過多導致腸道菌叢失衡而引發相關腸胃症狀甚至是身心不適反應,都可以透過滅菌、增加好菌以及補充相關腸道營養來進行腸道的功能重建,進而達到根本的身體功能改善的效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前瑞典一位Erika Timby醫師在她的博士論文提出女性的經前症候群的突破性研究,這種存在於8%女性的困擾,其荷爾蒙異常的真正原因是Allopregnenolone(異孕烯醇酮),這種荷爾蒙在女性體內的分泌一般來說是在排卵之後及懷孕時,但是有嚴重經前症候群的女性的狀況卻大不相同。


研究發現女性若是沒有經前症候群,那麼她們在月經來之前對於 Allopregnenolone(異孕烯醇酮)敏感度較低,而月經剛來時會明顯增加,然而有經前症候群困擾的女性,卻是相反,在月經來之前敏感度已非常高,這也代表她們對於荷爾蒙的變化比較沒有能力去調適。


研究者表示目前還無法確定背後原因,但是先前研究很清楚告訴我們Allopregnenolone(異孕烯醇酮)和大腦GABA系統的調控有直接相關,而且具有抗焦慮及抗癲癇藥理作用:


Kokate TG, Svensson BE, Rogawski MA. Anticonvulsant activity of neurosteroids: correlation with gamma-aminobutyric acid-evoked chloride current potentiation. J Pharmacol Exp Ther. 1994 Sep;270(3):1223-9. PMID 7932175


抑制人體合成Allopregnenolone(異孕烯醇酮)的治療禿髮藥物,其相關副作用,容易看到焦慮及憂鬱等狀況,提醒大家留意。


女性懷孕時Allopregnenolone(異孕烯醇酮)的血液濃度會提高,因此造成疲勞感,他們的眼睛運動速度變慢以及疲勞感增加,在瑞典學者的實驗中紀錄也直接證實。


在2010年發表的動物實驗中,Allopregnenolone(異孕烯醇酮)對於幫助神經細胞再生,改善認知缺損有幫助,因此對阿茲海默症治療值得進一步探討:


 Wang JM, Singh C, Liu L, Irwin RW, Chen S, Chung EJ, Thompson RF, Brinton RD. (2010). Allopregnanolone reverses neuron and cognitive deficits in a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7:6498–6503. doi:10.1073/pnas.1001422107 PMID 20231471


瑞典這項研究的外電報導可以參閱: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少吃一點 頭好又長壽

法新社 – 2011年12月20日 下午12:35




(法新社華盛頓19日電) 要頭腦常保年輕,訣竅可能是少吃一點。義大利科學家今天發表報告指出,嚴格控制飲食產生的分子處理過程可能使腦部免受老化侵襲。


美國期刊「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刊登了1項在老鼠身上進行的實驗,實驗過程研究人員只餵食老鼠原本飲食份量70%的食物。


科學家發現,嚴格控制卡路里攝取可促使蛋白質分子CREB1作用,活化大量對長壽和腦功能有益的基因。


羅馬天主教聖心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Sacred Heart)醫學院一般病理學研究所的主要研究作者潘尼(Giovambattista Pani)說:「我們希望透過像藥物之類的方式,找到活化CREB1的方法,如此就可以不用節食就達到預防腦部老化的效果。」


研究人員之前就發現,節食的老鼠認知能力和記憶力較佳,侵略行為較少,且可預防或延緩老年癡呆症,但未找出原因。


研究指出:「就目前所知,CREB1可調節重要腦部功能,如記憶力、學習、焦慮等,甚至對老化造成的腦部活動減緩或損害也有幫助。」(譯者:中央社徐嘉偉)


 


鄭醫師補充:


昨天在一則電視新聞上報導一則某位藝人的抗老養生之道,其中他提到一個重要的關鍵:吃七分飽。上述的研究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相關原文研究還可以參閱:


http://www.pnas.org/content/107/30/13420.full.pdf+html?sid=136bb452-ed5d-4e98-a733-6516705d2067


之前部落格的相關研究討論文章也可以參考對照: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0971&prev=21595&next=20774&l=f&fid=1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大腸激躁症患者通常在兒童時期即出現,而且往往會持續到成年,發炎性大腸炎以及克隆氏症等腸道及病患者日後癌症風險也增加,根據臨床研究發現,在大腸發生的慢性發炎會導致小腸的免疫失調反應,兩者的發炎反應都與T細胞功能失控而導致腸道組織受損。過去二十年的大腸激躁症的藥物研究都把重心擺在抑制T細胞活化,至於發炎性大腸疾病的治療只能儘量做到症狀控制,但效果也非盡如人意,患者常常疾病復發,藥物除了本身副作用外,潛藏的癌症及死亡風險常讓人更憂心。藥物作用範圍太廣,所以如雙面刃般背後的身體承受的毒性也難以避免。因此如何找到對身體具有抑制發炎調控作用但無副作用或者毒性的物質來幫助身體改善腸道發炎疾病,這具有相當大的臨床意義,以上專業評述觀點引用出處為:


doi: 10.1189/jlb.0511262 December 2011 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 vol. 90 no. 6 1037-1038


http://www.jleukbio.org/content/90/6/1037


很多人吃蘋果要先削皮,但這樣做反而減少身體吸收抗發炎物質的好機會,根據美國的動物研究發現:蘋果皮含抗發炎的多酚物質,老鼠吃了會抑制免疫系統的T細胞活化,進而抑制結腸發炎。研究人員希望這項研究結果未來可以應用於腸道發炎的疾病,例如潰瘍性結腸炎以及克隆氏症等疾病。


在臨床上調查發現許多罹患結腸炎的患者除了接受正規療法治療,經常會尋求非藥物改善方式,包含健康食品及營養補充品,但多數並無直接的臨床研究了解相關作用機制以及為何有效。這項研究並發現果皮中的天然成分或可抑制免疫疾病引起的腸道發炎。研究人員將結腸炎病鼠分兩組,一組吃安慰劑,另一組則吃蘋果多酚,兩組都是每天吃。結果發現,老鼠食用蘋果多酚後,蘋果多酚似乎可以保護結腸。研究結果發現,食用蘋果多酚的老鼠,T細胞活性較小。如果老鼠體內沒有T細胞,蘋果多酚就無法發揮作用。這項研究的引用出處為:


December 2011 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 vol. 90 no. 6 1043-1054


http://www.jleukbio.org/content/90/6/1043.abstract


結論: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透過自然抗氧化物質可以協助調控免疫系統,避免過度活化的治療比藥物的藥效過廣,同時造成身體毒性負擔(甚至有罹癌及死亡風險)的治療作法應該多採用。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小孩常請假 恐罹慢性疲勞症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1年12月14日 上午12:06






小孩子、青少年常請假,不見得是偷懶。英國研究發現,小孩、青少年若常抱怨太累、無法上學,很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引起,最好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


研究發現,有些青少年因慢性疲勞症候群而無法上課,請假次數甚至超過學期五分之一。每一百名兒童中,就有一人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研究指出,有三分之二慢性疲勞症候群病童在經過診斷、治療之後,病情復原狀況神速,一下就回歸正常校園生活。


慢性疲勞症候群症狀很像流感,患者會感覺極度疲累,並出現嗜睡,這種疾病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小孩五歲時就可能得病。這項研究已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研究表示,當小孩因不明原因缺課,很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在作怪。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布里斯托兒童與青少年健康中心共同進行研究。共有兩千八百五十五名學童、青少年參與研究,年齡介於十一到十六歲。其中有四百六十一人缺課時數超過全學期百分之二十。有三百一十五人有標示請假原因,包括三人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另有一百四十六人無故缺課。經醫師檢查發現,有二十三人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無故缺課的學童雖然發現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但疲勞、相關症狀較輕微,所以沒有被發現。


 


鄭醫師補充:


1.以上研究的引用出處為:


BMJ Open 2011;1:e000252 doi:10.1136/bmjopen-2011-000252


研究全文可以連結參閱:http://bmjopen.bmj.com/content/1/2/e000252.full.pdf


2.慢性疲勞只是症狀,原因何在?單單只是給小孩貼上慢性疲勞的診斷標籤,無助於根本改善,目前對於慢性疲勞症候群在醫療上並無根本有效的治療方式。兒童若出現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狀況,其原因除了可能是病毒感染後的狀況,根本而積極的處理最好從身體功能失衡的問題來了解及處理,功能性醫學可以透過營養、身體發炎、毒素(含排毒功能)、腸道功能以及能量代謝等方面來作評估,針對失衡的部分來作處理。


3.關於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相關資料還可以參閱部落格的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2617&prev=22952&next=22307&l=f&fid=30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3513&prev=14082&next=13244&l=f&fid=2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外電報導,澳洲研究發現年輕人一週兩次的速食外帶足夠讓糖尿病及心臟病風險增加,尤其是女性的風險比男性更明顯。這項研究分析1896位年齡從26-36歲的男女進行分析研究,根據分析,有40%的男性及20%的女性每週至少出現兩次速食外帶的狀況,研究人員對這些自願受試者進行一些相關的醫學檢查,包含血糖及胰島素數值,兩者測出來都高的話代表正在朝第二型糖尿病邁進。


結果發現女性若是每週至少有兩次以上的速食外帶,血糖值明顯高於那些每週只有一次或者是更少速食外帶的女性。這些人的胰島素質也更高(代表胰島素抗性,這是糖尿病的前兆)研究人員在男性身上也看到類似的傷害,但嚴重性遠遠不及女性。 


研究人員難以說出到底是不當飲食習慣以及缺乏運動導致肥胖或者是速食導致這樣的狀況。研究人員還補充,不知道為何一次速食外帶跟二次速食外帶差別如此大,但根據研究結果仍然顯示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疾病的風險。這項研究刊登於歐洲臨床營養期刊,研究引用來源為: doi:10.1038/ejcn.2011.202,原文研究摘要可以連結參閱:


http://www.nature.com/ejcn/journal/vaop/ncurrent/full/ejcn2011202a.html


在2008年一項研究發現單單一次的速食外帶就有23.2克的飽和脂肪酸,這遠遠超過一個女性每天攝取的容許量。總之女性對速食最好敬而遠之,以減少糖尿病及心臟病的相關風險。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修女服用避孕丸 降低罹癌機率

路透社 – 2011年12月8日 下午10:36




(路透社倫敦8日電)澳洲兩位醫師今天指出,服用避孕丸能降低修女罹患癌症的風險,因此基於健康考量,教會應該提供避孕丸。


未曾生育的婦女比較容易罹患乳癌、卵巢癌和子宮類癌症。全世界9萬5000名天主教修女因為許下守貞誓約而增加罹患這幾種癌症的機率。


這個問題為人察覺已歷數百年。義大利外科醫師拉馬齊尼(Bernadino Ramazzini)於1713年指出,修女罹患乳癌這種「被詛咒的瘟疫」機率極高。


兩位作者摩納希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布里特(Kara Brit)和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Melbourne)的蕭特(Roger Short)主張,服用現代的避孕丸可以是個解決方法。兩人的研究刊在英國醫學雜誌「刺胳針」(The Lancet)上。


因為未經歷懷孕與哺乳,所以未生育婦女經歷比較多的月經周期,這會增加罹癌機率。在懷過孕的婦女中,年輕就懷頭胎、懷孕數次、或餵母乳的婦女,則罹癌機率更低。


作者表示,服用避孕丸的婦女平均死亡率,比從未服用過的低12%;而罹患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的機率則降低50%到60%。


兩位醫師說:「如果天主教會能免費提供口服避孕丸給所有修女,則將降低其罹患乳癌、卵巢癌和子宮類癌症的風險。」中央社(翻譯)

 

 

鄭醫師補充:

 

熟知女性荷爾蒙功能運作的人都知道,女性體內的荷爾蒙主要是雌激素與黃體素,兩者會相互擷抗以及相互平衡,雌激素過多,黃體素就會比較少,反之,黃體素提高,雌激素也會降低。月經來的次數較多,的確會讓雌激素分泌及刺激女性身體的機會增加,因此生產次數較少,一直是女性癌症風險的因子之一。我認為除了藉由減少月經次數來減少雌激素對身體組織不當的刺激之外,平時若能幫助雌激素代謝正常,也就是直接把雌激素濃度過高的狀況控制下來,這才是最根本及自然的解決之道。許多女性癌症的發生與雌激素佔優勢有關,之前我曾撰文介紹:


有些避孕藥可以提高黃體素的濃度,達到抑制雌雞素的效果,至於功能性醫學的作法是幫助雌激素代謝,而非另外服用一些製劑來增加黃體素濃度而抑制雌激素。

 

上述這篇澳洲學者的學術論述的重要依據為兩篇研究文章,其結果提到女性服用避孕藥本身並無增加乳癌的風險而且也讓子宮及卵巢癌症罹患率降低:

 

Hannaford PC, Iversen L, Macfarlane TV. Mortality among contraceptive
pill users: cohort evidence from Royal College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Oral Contraception Study. BMJ 2010; 340: 927–35.


Vessey M, Yeates D, Flynn S. Factors aff ecting mortality in a large cohort
stud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oral contraceptive use. Contraception 2010;
82: 221–29.

 

這篇發表於LANCET期刊論述的引用來源為:

doi:10.1016/S0140-6736(11)61746-7


 

避孕藥的服用還是有副作用的,在此補充避孕藥服用常見的副作用給大家參考:

頭痛、頭暈、月經過多或不規則、噁心、嘔吐、水腫、子宮頸粘液增加、子宮頸肥大、食慾增加、體重增加、皮膚癢、青春痘、疲倦、沮喪、潮紅、感覺虛弱、乳房脹痛、念珠菌感染增加等等。

 

長期服用的風險如下:

高血壓:可能有5%使用避孕藥的人血壓會微幅增加,高劑量的影響比較大。

血脂肪:現在的第三代避孕藥所使用的黃體素對於血脂肪已經沒有不利的影響,不過以前所使用的較高劑量黃體素確實可能造成問題。

血糖:低劑量避孕藥對於胰島素及血糖的影響雖非完全沒有,但一般被視為沒有臨床意義,而且不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在停止服用後影響也會消失。

 

一些服藥時間較長的女性的臉頰部可能出現像懷孕時那樣的蝴蝶斑,這是雌激素引起的色素沉著。妊娠期已有色素沉著的人用避孕藥後容易發生,並且與日光照射有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維生素D不足 死亡風險高3倍



  • 2011-11-30
  • 中國時報
  • 陳文和/綜合報導



     最新的大規模醫學研究顯示,體內維生素D含量不足的人,出於任何因素的死亡風險比一般人高三倍,但只要補充維生素D,即可降低各類因素致命機率達六十%。這是首度有大型研究指出,補充維生素D足以顯著降低死亡風險。


     美國堪薩斯大學對其附屬醫院一萬多名病患進行資料分析發現,其中逾七十%血清中維生素D濃度低於每毫升卅奈克的正常值,他們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兩倍,出現高血壓與心肌病變的機率則比正常人高約四十%和三十%。


     他們罹患其他心血管等疾病的風險也明顯比一般人高很多,包括周邊血管疾病、冠狀動脈疾病、新陳代謝併發症等。


     相關論文發表於美國《心臟學》期刊。


     堪薩斯大學醫院暨醫學中心心臟專科教授瓦契克指出,缺乏維生素D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聯性極高,兩者相關的強度超乎研究人員預期,令人驚訝。


     據美國國家衛生與營養檢驗調查報告估計,二五%到五七%的美國成年人有血清中維生素D濃度過低的問題。其他的研究甚至顯示,有此問題的美國人已高達七成。


     瓦契克表示,人體的維生素D高達九十%是經陽光照射皮膚而生成,只有約十%來自食物。


     每個人在暖活的季節,每天至少要全身曝曬陽光廿分鐘,才能產生充足的維生素D。魚油、蛋和強化的奶製品都是極佳的維生素D來源。


     在陽光較不充足的冬季期間,成年人可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彌補減少的日照量,每天約可攝取一千到兩千國際單位。


 


鄭醫師補充:


1.這篇原文研究摘要可連結參閱: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2071212


2.維生素D到底夠不夠,驗血可知。


3.維生素D本身可以幫助維生素A,加速鈣與磷的吸收,強化骨骼與牙齒,同時也能促進應幼兒正常成長。一般而言,維生素缺乏會有偏頭痛、肌肉僵硬、骨頭變形、脊椎受傷(與骨質疏鬆有關)、嚴重的蛀牙、經前症候群、動作不靈活及腰酸背痛等等當然若副假狀分泌過量也會影響。


魚肝油富含維生素A和D(非一般魚油),其餘像鮭魚、沙丁魚、鰹魚或鯡魚也含量不少,鯖魚、鮪魚、小魚乾或者秋刀魚都可以考慮。茹素的人或者素食來源可以考慮燕麥、苜蓿、蕃薯、或者香菇等等,當然有些其他像蛋奶或者奶油也含,只不過容易過敏,建議優先考慮前面的來源,脫脂奶粉不含維生素D,也提醒大家。


4.長期室內工作的人,維生素D濃度難以達到理想濃度,建議最好額外補充。一般市售的維他命D的劑量只有400國際單位,以研究建議(每天1000-2000國際單位)來看,得至少服用三到五顆,因此想省事的人可以考慮補充高劑量產品。


其他關於維他命D資料請參閱: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6659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830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昨天晚上我和一位復健科醫師討論到眼睛到底作雷射好不好?如何解答這個問題,直接可以找答案的方式就是眼科醫師自己,許多眼科醫師有近視不是戴眼鏡就是戴日拋的隱形眼鏡,如果眼睛作雷射這麼好,眼科醫師為何自己不作?同樣的,許多醫師推薦的感冒成藥,不知道醫師自己感冒的時候吃或不吃?感冒藥幾乎都會添加的普拿疼成分如果不小心過量對身體可能的傷害,市面常見止痛藥如普拿疼、百服寧,主要成分都是「撲熱息痛」(paracetamol,乙醯氨酚),廣告都告訴大眾普拿疼很安全,不會對身體有負面影響,服用之後24時就會完全排出體外,也鮮少有醫師對服用的患者提醒,但事實上,因為這類藥物的使用越來越普遍,臨床上也發現因為過量使用而導致後遺症的報告越來越多,因此國外衛生主管當局及藥廠都主動把每次服用劑量、每日建議服用的安全劑量甚至是小孩服用劑量往下調降。根據外電報導再次提醒我們關於這種藥物使用安全不能輕忽:


英國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警告說,平日習慣服用這類止痛藥的病患要特別小心,因為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造成用藥過量,對身體造成致命傷害。此研究結果發表於《英國臨床藥理學期刊》。


愛丁堡大學附設醫院「肝臟移植中心」醫師辛普森及其同僚,針對六年間內因撲熱息痛引起肝臟損害而入院的六百六十三名病患進行研究,發現其中一百六十一人屬於「階段性用藥過量」病例,這些病患更易出現肝臟和腦部病變,以及需要洗腎或靠機械協助呼吸。他們也更可能死於相關併發症。


辛普森醫師指出,這些病患不像企圖自殺的人是一次大量服用撲熱息痛,而是長時期用藥過量,最後因藥物沉積體內造成傷害。病患若長期服用撲熱息痛過量,由於驗血檢驗不出來,可能肝臟已受損都不自知。


上述研究的引用出處為:DOI: 10.1111/j.1365-2125.2010.03819.x,原文研究可以連結參閱: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65-2125.2010.03819.x/abstract


部落格相關文章也可以參閱: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710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肌無力的遺傳疾病中,有一種名為Nemaline Myopathy (NM)的疾病,這兩天由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的醫學研究人員發表的動物實驗發現:酪胺酸可以明顯改善。


酪胺酸是人體內建構蛋白質的二十個氨基酸之一,屬於非必須胺基酸,也就是吸收到人體的必須胺基酸可以轉化,這種胺基酸於1846年由德國的化學家Justus von Liebig從起司中的酪蛋白發現的。天然的攝取來源包含大豆、雞肉、火雞肉、魚、核桃、起絲、牛奶、南瓜籽等等,也能從營養補充品來加強補充。  


在大腦的多巴胺細胞中,酪胺酸會被轉化成LEVODOPA,之後再轉變為多巴胺,在腎上腺髓質中,酪胺酸會被轉化為正腎上腺素及腎上腺素,甲狀腺素的T3及T4,也是酪胺酸轉化而來的。


罹患NM疾患的小朋友,手腳的動作發展會比較慢以及肌肉無力(除了四肢還包含軀幹、喉嚨及面部肌肉)。如此會導致呼吸及動作困難,嚴重的話甚至有致死的可能性。研究人員實驗的老鼠與人類疾病類似,許多幼鼠也在很小的時候就死掉,然而經過酪胺酸的餵食,研究團對觀察發現有機肉的伸展、活動性及肌肉的病理現象都有明顯的進步及改善。研究的領導人哈德曼教授指出:


這是第一個明顯的證據證實酪胺酸補充能夠明顯降低NM的臨床及病理表現。酪胺酸可以直接取得而我們的資料建議長期使用也相當安全。再則,酪胺酸對於病鼠快速及戲劇性的影響提高了肌肉無力其他肌肉退化疾病病童使用他它來治療的可能性。


這個研究刊登於大腦期刊,有興趣的人可以連結參閱::


M.-A. T. Nguyen, J. E. Joya, A. J. Kee, A. Domazetovska, N. Yang, J. W. Hook, F. A. Lemckert, E. Kettle, V. A. Valova, P. J. Robinson, K. N. North, P. W. Gunning, C. A. Mitchell, E. C. Hardeman. Hypertrophy and dietary tyrosine ameliorate the phenotypes of a mouse model of severe nemaline myopathy. Brain, 2011; DOI: 10.1093/brain/awr27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根據這個月的外電報導,美國的研究發現年輕的憂鬱症(或者有自殺史)患者(不到四十歲),尤其是年輕女性,日後死於心臟疾病的風險明顯升高。


這篇研究在2011年11月11日刊登於知名的學術期刊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上,研究人員告訴媒體:這是第一篇探討憂鬱症可能是心臟疾病風險(尤其是年輕人)的文章。我們發現在年輕人身上,憂鬱症是心臟病明顯的危險因子,影響不亞於抽煙、高血壓、肥胖及糖尿病(在年輕女性身上比較不常見)。


研究人員分析了7641位年約17-39歲的參與者,結果發現有憂鬱症病史或者自殺嘗試記錄的女性,其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達三倍,死於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更高達14倍。許多過去的關於年長者的研究都發現憂鬱症患者與其心血管負擔及風險較高,這項研究提醒憂鬱症的年輕女性患者更須留意這方面的風險。


至於使用抗憂鬱劑是否提高相關風險,這個研究無從證實,因為研究對象使用抗憂鬱劑的比例不到6%。研究人員同時也考慮是否有生活形態(例如抽菸)或者飲食缺乏影響,透過相關研究數字的排除,憂鬱症及自殺記錄仍是主要的影響關鍵。


此外研究人員也提醒憂鬱症患者通常腎上腺皮質醇的體內濃度會升高,心跳變異率會減少(心臟功能較差)以及發炎也容易產生,這都是導致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直接因素。這也是我在一些憂鬱症患者門診評估時,一併會建議患者最好透過相關檢測來了解身體功能失衡,針對身體功能失衡來改善,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症狀的改善會更直接且有效率。


上述研究引用出處:


Arch Gen Psychiatry. 2011;68(11):1135-1142. doi:10.1001/archgenpsychiatry.2011.125


研究摘要請連結:


http://archpsyc.ama-assn.org/cgi/content/short/68/11/113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研究/汽水喝得多 青少年越暴力

自由時報 – 2011年10月26日 上午7:04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根據24日發表的一份美國研究報告,青少年暴力與喝較多汽水有關,研究發現每週喝超過5罐汽水的學生,出現暴力傾向的可能性比喝較少者高出9%到15%,而且施暴對象廣及同儕、情人和兄弟姊妹此一明顯關係讓進行研究的學者感到「震驚」。


這份研究調查波士頓內城區1878名14到18歲公立學校中學生,詢問他們受訪前一週的帶糖汽水飲用量,一罐指355毫升。受訪學生多為西裔、非裔,少數是亞裔或白人,將近30%一週喝超過5罐汽水。問卷也詢問是否喝酒、抽菸、攜械,以及是否對同儕、家人或情侶暴力相向。內城區指市區中的貧民區,當地犯罪率比富有郊區高得多。


調查發現,汽水喝最多的、即一週超過14罐的學生,攜械、對情人和同儕施暴比率分別是43%、27%和58%。相較之下,喝最少的、即一週喝不到1罐或沒喝的學生,三者比率為23%、15%和35%。喝很多和喝很少汽水的人,對兄弟姊妹施暴比率各為45%和25%。


整體來說,一週喝超過5罐汽水,出現暴力行為的機率比喝較少者多出9%到15%,這與此前研究發現酒精、菸與暴力傾向關係的比率相當。


報告作者之一、哈佛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海明威說,「我們發現,這些內城區孩子喝多少汽水與其暴力程度有密切關係」,「兩者關係是如此明顯,令我們感到震驚」。他說,還不清楚原因,或許其間有因果關係,至少將汽水攝取量視為其他問題的指標可以成立,就是性格暴戾的孩子容易抽更多菸、喝更多酒,汽水也可能喝較多,這部份還需要後續研究。


這份24日在英國「傷害預防」(Injury Prevention)期刊發表的報告說,這項發現令人想起美國著名的「甜點抗辯」(Twinkie Defense)案例:1978年舊金山辭職議員丹.懷特槍殺市長莫斯康和同性戀議員哈維.米克,以犯案前大吃甜食、可樂,有抑鬱症狀,殺人並非預謀為由,成功爭取到以較輕罪名判刑。懷特服完刑後自殺身亡。


鄭醫師的補充:


1.上述報導的研究出處為:


Inj Prev doi:10.1136/injuryprev-2011-040117


2.在2009年由倫敦大學的辛瑪諾克斯博士、費利珍博士、麥可‧馬摩博士等人共同合作而成,文章刊登於11月的《英國精神病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的研究發現愛吃精緻加工食品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比不吃的人高出58%。許多情緒容易低落的人,的確有嗜糖的傾向,對人體而言,糖份濃度提升,會啟動胰島素的作用,同時增加胺基酸的利用,其中也包含色胺酸的利用,這是體內血清素的原料,血清素濃度提升能夠幫助心情改善,然而長期依賴這種機制來提升心情,體內的氨基酸來源會越來越少,因此狀況反而越來越糟,情緒控制不佳難以避免。過去研究也發現嗜吃甜食與許多精神疾病息息相關,不勝枚舉,其中包含智力較低、焦慮、挑臖的行為、過動、飲食疾病、疲倦、學習障礙與經前症候群等等。


青少年喝汽水,就是甜食的來源之一,喝汽水可能還經常合併其他精緻加工食品的攝取,總之,喜歡喝汽水及喝甜食的青少年,應視為是一種可能健康的警訊,背後潛在的身體功能失衡若能找出來,透過飲食調整及營養補充,這才是改善體質,幫助情緒穩定的根本解決之道。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英國Bristol大學的研究團隊於本月17日刊登於骨關節炎和韌帶期刊( 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的動物研究發現,跟一般飲食相比較,若是吃富含OMEGA-3飲食的實驗組,會自然演變成骨關節炎的豚鼠可以降低50%的發生率。


這篇研究提到的OMEGA-3,不管是魚油或者是亞麻仁油都可以達到幫助減緩骨關節炎的退化甚至是預防骨關節炎的發生。


主要研究領導人 Dr. John Tarlton說明:「骨關節炎早期現象像是韌帶的膠原的退化以及吸收衝擊的分子的流失,兩者都可以藉由OMEGA-3來改善。再者,有堅實的證據顯示OMEGA-3可以影響這個疾病的生物化學,而非只是預防而已,同時也延緩潛在導致骨關節炎的惡化。」


Dr. John Tarlton還進一步補充:在豚鼠上作的試驗屬於自發性的骨關節炎,研究證實OMEGA-3對豚鼠有效,對人來說應該也有同樣的效果(不過需進一步研究來證實)。


對於骨關節炎的預防以目前的研究來說都無法確認致病的真正原因,如今這個豚鼠的研究對於科學研究來說,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補充OMEGA-3可能成為一種治療方式。


這個研究同時還比較魚油跟亞麻仁油的效果,結果顯示魚油在降低骨關節炎效果比亞麻仁油明顯,但亞麻仁油仍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替代方案。


對這個研究有興趣深究的人可以參考原文研究:


L. Knott, N.C. Avery, A.P. Hollander, J.F. Tarlton. Regulation of osteoarthritis by omega-3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a naturally occurring model of disease. 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 2011; 19 (9): 1150 DOI: 10.1016/j.joca.2011.06.00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紅酒中可以找到的一種抗氧化物質白藜蘆醇 是一種類型的自然苯酚,某些植物受到細菌或者真菌攻擊時自然產生的保護物質。根據最新研究,白藜蘆醇可以抑制乳癌。這種可以在葡萄皮找到的物質實際上停止乳癌生長的機制是阻斷雌激素對乳癌細胞的刺激。


這項實驗的領導者,義大利的Calabria大學Sebastiano博士提到:「當乳癌患找對賀爾蒙治療出現阻抗時,白藜蘆醇是一種可以利用,有潛在藥理作用的工具。」這種物質也可以在藍莓、花生及草莓裡面找到。白藜蘆醇的實際機轉是和傳播女性惡性乳癌細胞的DNA結合。相對於沒有用白藜蘆醇治療的細胞(沒有變化)而言,白藜蘆醇治療的乳癌細胞可以明顯地減少。對以上研究有興趣的人可以連結參考研究摘要:


http://www.fasebj.org/content/25/10/3695.abstract


根據過去的研究,白藜蘆醇一直被視為具有抗老化的能力,但提醒大家,要獲得實際上的藥理作用,每瓶紅酒或者天然來源的食物含量都差很遠,因此要藉由喝紅酒或者天然食物來源來補充,幾乎沒有實質作用。


以功能性醫學來說,雌激素對身體有其重要的作用包含幫助月經周期正常運作、讓血管有彈性、增加好的膽固醇、從血液吸收鈣質強化骨質等等作用。然而太多雌激素肆虐會加速細胞的生長,有時也會導致乳癌的發生。雌激素有許多種,以代謝角度而言,身體把雌激素代謝之後,希望雌激素的代謝物不再具有活性,壞的雌激素就是指代謝之後,仍具有雌激性的高度活性,如此造成體內的雌激素過度刺激,這就是所謂的雌激素占優勢(Estrogen dominance)。


接觸過量的環境荷爾蒙其致癌的原因或者導致男性性徵不明顯,都與不好的雌激素過度刺激有關。乳房組織內的細胞布滿雌激素的接受體,許多研究都顯示過度的雌激素刺激與乳癌產生有直接相關,體內若有太多不好的雌激素刺激,不管是從預防乳癌或者是防止乳癌復發的觀點來說都是不利因子。藥物治療上會使用像tamoxifen這種藥物阻斷雌激素受體,抑制雌激素對乳房組激的刺激。一旦這種藥物療法效果不佳,可以考慮一些天然物質來補充,逆轉過度的雌激素刺激效應。


對許多乳癌患者而言,早在乳癌發生之前,雌激素佔優勢的狀況早已存在,以下把一些相關的臨床現象提出來給大家參考:


1.胰島素抗性導致體重增加(代謝症候群)


2.乳房纖維囊腫


3.經前症候群


4.偏頭痛


5.月經不規則或者經血量過多


6.子宮內膜異位或者巧克力囊腫


7.子宮肌瘤


8.卵巢囊腫


9.乳癌


女性如果經常出現這些身體狀況或者有乳癌家族史的女性,務必留意是否有雌激素不當刺激的狀況。藉由功能性醫學的檢測,可以知道身體是否存在雌激素占優勢的狀況,如經確認,可以補充相關營養品來幫助雌激素代謝、雌激素平衡及分解,避免環境毒素(尤其是環境荷爾蒙)的曝露、飲食上可以選擇高纖低脂,配合有氧運動,控制體重。必要時,利用營養品來增加肝排毒功能都是功能性醫學常用的改善方式。



圖示說明:estrogen(雌激素)往右邊代謝,2-oh開頭的代謝物是比較不具活性的雌激素代謝物,16跟4開頭的代謝物是仍具高度雌激素活性的代謝物,如果代謝路徑不是以2-oh路徑為主,導致雌激素代謝物質已16和4開頭的物質過多,這是雌激素戰優勢的源由,這也是目前乳癌或者婦癌主要病因。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男性睪丸素低 心臟病風險高


路透 更新日期:2011/10/05 23:16



(路透紐約5日電)1項研究指出,睪丸素指數較高的年長男性,相較於睪丸素濃度較低者,罹患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較低。



這項研究結果刊登在美國心臟病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期刊上,研究顯示,2400名70至80幾歲的瑞典男性,在被追蹤調查的幾年內,睪丸素指數最高的族群,和睪丸素指數低的人們相比,較不易患有心臟病或中風。



但研究結果並不能證實,光是睪丸素就有其功效,目前提出補充睪丸素以降低心臟病風險還太早。



率領這項研究的瑞典戈特堡(Goteborg)薩爾葛蘭斯卡大學醫院(Sahlgrenska University Hospital)專家提維斯登(Asa Tivesten)表示,「我們只能說,睪丸素指數較高的年長男性,相對而言較不易受心血管疾病侵襲,因此,低睪丸素是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的警訊」。



目前已知健康狀況不佳可能會降低睪丸素指數,例如肥胖,因此研究人員把許多健康因素都列入考量,包括體重、血壓、及任何初判可能有糖尿病、心臟疾病和中風的人。



研究開始時睪丸素指數最低的604名男性,其中21%在5年之內曾心臟病發、嚴重胸痛或中風。



相較之下,睪丸素指數最高的606名男性,其中僅約16%有此現象。


 


鄭醫師補充及提醒:


1.男性賀爾蒙不足經常合併出現腹部脂肪增加、膽固醇過高及胰島素抗性或者血糖升高等狀況,這是典型代謝症候群的症狀,而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S)是糖尿病及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metabolicsyndrome.html


2.男性賀爾蒙補充無法直接改善腹部脂肪增加及膽固醇過高等狀況,儘管已有研究證實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


Traish AM, Saad F, Guay A (2009). "The dark side of testosterone deficiency: II. Type 2 diabetes and insulin resistance". J. Androl. 30 (1): 23–32. doi:10.2164/jandrol.108.005751. PMID 18772488.


3.規律運動可以幫助睪固酮維持在理想的濃度,重量訓練對於提升睪固酮效果佳:


Marin DP, Figueira AJ Junior, Pinto LG. "One session of resistance training may increase serum testosterone and triiodetironine in young men".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38 (5): S285. http://journals.lww.com/acsm-msse/Fulltext/2006/05001/One_Session_of_Resistance_Training_May_Increase.2108.aspx.


4.不能因為研究告訴我們男性年長的心臟病患者睪固酮普遍不足,就想單靠睪固酮補充來改善,睪固酮偏低,只能作為年長男性心臟病風險的指標之一,換句話說,睪固酮偏低,即代表身體功能的退化。要真正提升睪固酮偏低,減少心臟病的風險,可以參閱部落格的相關討論資料: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4603


5.這篇瑞典的研究原文摘要可以連結參考:


http://content.onlinejacc.org/cgi/content/short/58/16/167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兩天看到一則報導:北極上空的臭氧破洞越來越大,範圍超過四十個德國範圍:


http://www.nownews.com/2011/03/25/334-2699742.htm


臭氧破洞若是一直擴大,對於陽光的紫外線阻隔將大大減弱,以後人們皮膚癌的罹患率將會越來越提高,尤其是白種人或者皮膚白晰的人來說,更要小心,但是不曬太陽,是否代表皮膚癌的罹患率就會下降?


根據英國最新的研究顯示,皮膚白皙,曬太陽容易變紅的人最好補充維他命D,由英國癌症研究基金會撥款支持的研究發現:膚色蒼白的人不耐曬也怕曬傷,研究顯示維生素D在體內的理想濃度至少要達到60 nmol/L。過去研究也發現維生素D低於理想值將會增加心臟病風險及降低乳癌患者的存活率。當維他命D的濃度低於25 nmol/L,骨質健康堪慮。


這項新的研究發現,皮膚白晰的人平均來說都達不到60 nmol/L,除非他們服用營養補充品,但普遍還是都有超過低標25 nmol/L的標準。研究人員亦發現體內維他命D的濃度不單單是曬太陽及營養補充品來決定,每個人的基因差異決定維他命D是否能留存下來也扮演重要的關鍵,同時,皮膚癌中的黑色素瘤患者可能需要補充維生素D。研究的領導人Julia Newton-Bishop教授提醒:


皮膚白皙的人容易曬傷,無法從日曬中得到足夠的維他命D,可能需要補充維他命D,研究團隊分析1203位對象,結果有732位的維他命D濃度都未達理想值。這些未達理想值的人有不少都是皮膚白晰的人。居住在英國這種溫暖的地方,皮膚白晰者與黑色素瘤患者應該特別留意。


原文研究期刊請連結參考:


http://www.springer.com/biomed/cancer/journal/10552


想要知道自己維他命是否充足,可以找對營養醫學有概念的醫師安排抽血檢驗來確認。補充之後是否達到理想值,同樣也可以透過檢測來追蹤確認。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維他命D的故事

更新日期:2011/10/02 05:30 譚淑珍

工商時報【譚淑珍】



高中畢業時,是正值人生最青春的18歲,當30多年後再相逢時,人生的奮鬥目標多半也都從學歷、履歷,變為是病歷。



經過2、3年的歲月,當年的高中同學彼此再見面時的心得也多半是,健健康康活著就是幸福了。



台灣工銀副總王莉,就接到一位當醫生的北一女同學,寫給同班同學的信,這是一位同學期望班上同學都能健健康康的信:「維他命D的故事」。



「在讀醫學院1年級時,教授說:人類身體裡,只有一種化學物質是靠陽光得來的,那就是維他命D。教授解釋,維他命D是如何從皮膚上的一個化學分子,接受陽光照射後,經過肝、腎,最後變成了維他命D。真是太奇妙了。



我在大學唸醫學預科時是主修化學,對任何身體的化學反應都特別有興趣。在繁重的課業裡,我最不喜歡背有關血管、神經之類的,卻牢牢記住了教授的話:皮膚、太陽、肝和腎,會變成維他命D。



在唸臨床時,看到維他命D缺乏症兒童的照片,可憐的小孩兩腿彎彎的就像個O字。教授告訴我們,那些都是在20世紀以前拍的,現在這種軟骨症幾乎完全絕跡。20世紀初期,科學家們發現了維他命D嚴重缺乏就是軟骨病的起因。



維他命D,它像個鑰匙,有了它才可以開門,把鈣從大腸中吸收入血液,再運送給骨頭造骨。沒有維他命D,即使吃了再多的鈣也沒有用。



唸完醫學院,做了1年的內科實習醫生,發現對皮膚科最有興趣,再考進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皮膚科,唸了3年,又教了1年書後開業。



我沒有在舊金山開業,跑到中谷的小鎮,因為我喜歡替農人服務,他們純樸可愛,卻常缺乏皮膚科醫生替他們診斷及治療皮膚癌。



我在這裡行醫也快有20多年了。每天我都會跟病人提醒:儘量不要曬太陽,一定要擦防曬油!病人都乖乖地照著做,沒有人喜歡得皮膚癌。



在2004年代,有位名叫做Michael Holick的醫生,是當時波士頓大學的教授。他開始對全國的皮膚科醫生們說:這樣叫病人不曬太陽是不對的,因為病人需要太陽去製造維他命D。



看了不少書後,我決定接受曬太陽是很重要的事實。這對一個皮膚科醫生來說,是很反傳統的,但是,我的病人裡,維他命D的血液濃度低的病患,關節炎都特別嚴重。



更重要的是,現在醫學界一致公認,維他命D對免疫系統有很大的平衡作用,對基因也有影響,還有它能減低三種癌症的機率。



那三種癌症呢?到目前為止公認的是大腸、乳房和前列腺癌。它也對糖尿病和最新報告出的黃斑性老人眼睛退化症也有減低患病的機率。其他很有可能,可是還未完全明白的是高血壓和心臟病,甚至不少神經系統上的疾病,足夠的維他命D可以對他們也有正面的影響。



而且,從陽光經過皮膚得來的維他命D是最安全的。因為我們的皮膚本身會自動調整陽光得來的過剩的維他命D。還有更重要的是如果在理想的情況下,只需要10分鐘到半小時就可以很輕鬆的製造1萬個單位的維他命D。



同時,只需身體20%曝光即可。例如臉上擦了防曬劑,把雙臂雙腿露出即可。但是不能永遠只曬一個部位,最好在周末時到家中的庭院或公園曬大腿,背部,腹部,或其他平常沒有曬到的地方。



為什麼要如何?因為有幾篇報告指出:夏威夷的衝浪者,51%的人有維他命D不夠症。另外,我病人裡,有不少農夫,高爾夫球能手的維他命D都不夠。



後來,我想通了。如果要我們的皮膚不斷的製造維他命D,那麼也一定要定期的給皮膚假期,如果皮膚太疲倦了,它就停工了。



什麼時辰曬最好?大約早上9點到下午3點,太早太晚的太陽照射力不夠」。


 


鄭醫師補充:


以上的故事淺顯易懂,我僅作簡單的補充:


1.維生素D結構類似類固醇,被稱之為 secosteroid,steroid就是類固醇,seco是解開的環,也就是類固醇的一些環狀結構被解開,讓我們參考相關圖示:



左邊是D3與右邊的膽固醇(類固醇的原料是膽固醇)結構類似,把右邊第九與第十之間的鍵結解開,第二個還被打開,就形成左邊的D3的類似結構。


2.當腎臟合成維他命D(Calcitriol),就是作為一種荷爾蒙來幫助身體調控血液的鈣與磷的濃度,也能促進骨頭健康的生長與重新建構,除了預防骨質疏鬆之外,也影響了神經肌肉系統、發炎、與細胞基因的調控:


 "Dietary Supplement Fact Sheet: Vitamin D". Office of Dietary Supplements (OD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http://ods.od.nih.gov/factsheets/vitamind/. Retrieved 2010-04-11.


3.要知道自己體內維生素D是否充足,可以透過實驗室檢測25-hydroxyvitamin D的濃度是否有達到 20 ng/mL 。


4.根據2010的權威機構Institute of Medicine建議:


1-70歲:每天600IU


71歲以上 每天 800 IU


孕婦建議每天600IU


0-12個月寶寶每天400IU


劑量補充上限:


  • 0–6 個月: 1,000 IU
  • 6–12 個月大: 1,500 IU
  • 1–3 歲: 2,500 IU
  • 4–8 歲: 3,000 IU
  • 9-71+ 歲: 4,000 IU
  • 孕婦及哺乳: 4,000 IU

相關資料請參閱:


  1.  Institute of Medicine (2011)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calcium and vitamin D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神經系統被自己的免疫系統攻擊破壞導致退化及不穩定,多發性硬化症(英文:Multiple Sclerosis)是一種慢性、炎症性、脫髓鞘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可引起各種癥狀,包括感覺改變、視覺障礙、肌肉無力、憂鬱、協調與講話困難、嚴重的疲勞、認知障礙、平衡障礙、體熱和疼痛等,嚴重的可以導致活動性障礙和殘疾。多發性硬化症影響腦和脊髓的神經細胞──神經元。神經元傳遞信息,形成思維和感覺,以使大腦控制身體。保護這些神經元的脂肪層為髓鞘(Myelin Sheath),協助神經元進行電信號傳遞。多發性硬化症逐漸造成大腦和脊髓的斑塊性的神經髓鞘的破壞(脫髓鞘),髓鞘的瘢痕形成影響神經軸突的信號傳遞,以失去大腦和脊髓對外周的控制,以至多部位的僵硬或喪失功能。


多發性硬化症的平均發病年齡一般在20至40歲,女性發病人數兩倍於男性。多發性硬化症的病因不清,多被認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辦法。最近加拿大的研究人員對於多發性硬化症有一項嶄新突破的發現:


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大腦化學物質神經類固醇(Neuro-steroid)濃度明顯降低,這種神經類固醇可以幫助腦細胞的建造及維持功能,不同大腦區域的連接。研究人員相信這樣的研究成果可以研發新的製劑來幫助多發性硬化症改善。


這個研究主要是針對16位加拿大Alberta地區(這是多發性硬化症發生率極高的地區)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遺體進行解剖研究,研究發現患者的某種微-RNA的分子濃度升高,這種物質會抑制患者神經類固醇的合成,也就是別孕烯醇酮( allopregnanolone) 的製成受阻。根據老鼠的動物實驗,動物實驗的多發性硬化,經由別孕烯醇酮的補充,可以改善功能減少發炎、以及減少神經的損害。 原文研究摘要請見:


http://brain.oxfordjournals.org/content/134/9/2703.abstract?sid=a4ebe005-b915-43cf-b43f-970f3ba2a333


神經類固醇「別孕烯醇酮」(allopregnanolone),有助於抑制涉及控制情緒的腦部神經迴路。這是黃體素轉換而來的物質,當黃體素濃度下降時,別孕烯醇酮也下降,情緒就會變得暴躁。別孕烯醇酮是由膽固醇轉換而來,而且跟維他命D有關,有助於改善癲癇、焦慮、甚至是憂鬱的症狀:


Kokate TG, Svensson BE, Rogawski MA. Anticonvulsant activity of neurosteroids: correlation with gamma-aminobutyric acid-evoked chloride current potentiation. J Pharmacol Exp Ther. 1994 Sep;270(3):1223-9. PubMed PMID 7932175


最新的研究發現別孕烯醇酮可以幫助神經再生,減少發炎反應,在動物模式的研究中,有助於改善失智症:


Wang JM, Singh C, Liu L, Irwin RW, Chen S, Chung EJ, Thompson RF, Brinton RD. (2010). Allopregnanolone reverses neuron and cognitive deficits in a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7:6498–6503. doi:10.1073/pnas.1001422107 PMID: 20231471


過去,我曾不只一次提到大腦細胞有賀爾蒙的接受體,適度的賀爾蒙補充有助於幫助大腦健康及預防大腦功能退化,這次研究的神經類固醇也是賀爾蒙合成路徑的一種重要保護物質,期待這樣能抑制多發性硬化症惡化甚至改善的補充製劑早日上市。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根據今天神經醫學期刊(NEUROLOGY)最新發表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倍增,這份日本研究的領導人Yutaka Kiyohara 醫師表示:「我們的發現是想提醒糖尿病必須列為失智症的潛在原因之一!對現代人而言,在全世界隨著罹病人數日漸成長,糖尿病是非常普遍的疾病,對於健康議題來說,血糖控制的重要性亦非常重要。」


他的團隊找了1017(有些人沒有完成追蹤)個超過60歲以上的人來參與研究,所有的人不管有沒有糖尿病,前一天晚上都先禁食,隔天早上作血糖耐受性試驗。接下來得參與者平均追蹤11年,然後作失智測驗,結果有232位參與者發展出失智症狀。完成研究的對象,150位是糖尿病患者,20人出現失智症,非糖尿病患者是559位,其中51位有失智症狀,這代表糖尿病,容易被肥胖所引發,其演變成失智症(包含血管性失智症)的危險性倍增,原因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容易便破壞,最終導致大腦的氧氣輸送減少。


其他如高血壓、高膽固醇及吸煙等危險因子也都是失智症的重要危險因子。研究人員也提醒,疾病還未被診斷出糖尿病,但血糖耐受性不佳,有胰島素阻抗(一般稱之為代謝症候群)的患者,失智症風險還是比較高。研究還顯示,用餐後兩小時,血糖還居高不下(代表血糖處理能力缺乏)的患者,其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最高。


根據以上資料,血糖控制不佳不可小覷,日後健康風險,尤其是失智症的罹患率明顯提高,因此一旦出現血糖控制不佳或耐受性不好,以功能性醫學或者預防醫學角度而言,最好積極控制改善,防患未然。


原文研究摘要請參閱:


http://www.neurology.org/content/77/12/1126.abstract?sid=a88d92a1-8ee0-4320-9bbe-533799617fb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心血管健康的保健上,脂質及膽固醇的代謝功能是否良好,是很重要的指標,皮膚上的黃色脂肪性腫塊,尤其是靠近上眼瞼內側,經常成對稱性生長的眼瞼黃斑瘤,即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罹患的跡象。根據外電報導,最近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提供很好的參考數據:




丹麥赫勒福醫院(Herlev Hospital)團隊從一九七○年代起開始追蹤一萬二千七百四十五名男女患者的病史,其中四.四%長了眼瞼黃斑瘤。卅年後,研究對象中有一千八百七十二人罹患心臟病,三千六百九十九人罹患心血管疾病,八千五百零七人死亡。



眼瞼黃斑瘤患者心臟病發的風險高四八%,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三九%,死亡風險則大一四%;而不分年齡層,眼瞼長黃斑瘤的男女,十年後罹患心臟病機率達五分之一。



赫勒福醫院斷定,眼瞼黃斑瘤患者體內較易沉積膽固醇,而血管壁堆積膽固醇後會形成動脈粥狀硬化,最終導致心臟病及中風。


因此有眼瞼黃斑瘤的人,臨床醫師可以多留意是否有脂質及膽固醇代謝的問題,甚至是心血管疾病的症狀,預先控制及保健,也算是預防醫學的做法。相關原文期刊可以參閱:


http://www.bmj.com/content/343/bmj.d549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