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門診不時會遇到女性憂鬱患者,有過早停經的現象。在本地,五十幾歲停經算正常,然而有些女性在四十歲之前,月經便開始不穩定甚至過早停經,這項的現象往往會增加憂鬱症風險。
這項研究是針對14項研究,其中涵蓋67714位女性研究對象大規模研究分析發現:停經往後延遲兩年,憂鬱症風險降低2%。停經越晚,憂鬱症風險愈低。由於停經時間早晚可以差別到20年,因此這項研究的結果值得女性朋友留意。此外,其中有三項研究發現(包含52,736位參與者),發現停經年紀每晚兩年,嚴重憂鬱症罹患率增加5%。
而一項針對3033位參與者的分析研究發現:四十歲後停經的人跟四十歲前停經的人相比,憂鬱症罹患率降低50%。
過早停經的人,即使以荷爾蒙治療,罹患憂鬱症的比例跟未使用荷爾蒙替代療法的人相比,憂鬱症罹患率並無差別,這表示真正保護大腦免於憂鬱症的關鍵在於內生性的荷爾蒙。內生性,在血液循環的雌二醇,具有神經保護作用,主要是透過神經元的以及膠質細胞的α 和 β受體,讓血管內皮擴張,抗粥狀動脈硬化,免於發炎反應,產生的保護作用。
研究人員希望可以研發早期的賀爾蒙取代療法,預防停經過早出現,進而降低憂鬱症的發生率。一旦過早停經出現再用荷爾蒙取代療法,可能就太遲了。
參考文獻:
Georgakis MK, Thomopoulos TP, Diamantaras A, et al. Association of Age at Menopause and Duration of Reproductive Period With Depression After Menopau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Psychiatry.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06, 2016.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15.2653.
http://archpsyc.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248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