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併發妄想 照護3步驟

 

 

2018年10月19日 上午9:40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爸爸晚上不睡覺,堅持起床趕走蜘蛛,可是地上明明沒有蜘蛛?」「媽媽堅持不吃看護拿的藥,認為看護想要毒死她,並搶她老公。」醫師提醒,阿茲海默症中後期的精神行為異常,最令照顧者困擾。

阿茲海默氏失智症中後期 妄想症狀令照護者困擾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醫師朱政一表示,所有失智症中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氏失智症。病程進入中後期時,最令照顧者困擾的就是精神行為異常,最常見的是妄想,占了40%;其次是幻覺、激動、焦慮、憂鬱、淡漠、甚至性騷擾行為等。

阿茲海默症照護重點3步驟

精神行為異常如果沒有受到妥善照護,常常讓照顧者挫折崩潰,甚至會使個案因併發症加速死亡。醫師面對合併嚴重精神行為異常的失智個案時,首先會想辦法釐清造成個案混亂的誘因,協助家屬逐一解決病人問題並且輔以藥物控制。,除了定期就醫,配合醫師的專業診察治療外,照顧者可以實行以下提供3步驟的「非藥物治療」:

1) 知己知彼/

照顧者需要認識與了解失智症的病程,做好心理準備並事先告知周遭親友,長輩生病了,請多多包涵。可以減少許多家庭及社交生活的衝突。

2) 朝九晚五/

照顧者觀察長輩的作息,並設定規則行程,譬如練習做簡單家事、玩動腦遊戲、少量多餐進食、每日運動30分鐘、維持社交行為、學習音樂美勞、練習自我照顧(拿湯匙吃飯、穿外套)、欣賞懷舊照片或音樂。

3) 趨吉避凶/

如果觀察到有某些人、事、物,總是讓個案變得激動,請暫時隔離會誘發情緒行為異常的人事物。

微笑簡單回應 引導分散注意力

朱政一醫師提醒,有時候長輩會堅持要求做某件事,照顧者可以試著陪伴個案出門繞一繞,常常過一會兒,個案也忘記當初堅持的事情,情緒也會平靜許多。當個案說出不正確或者不可思議的話語時,請不要嘗試糾正個案,甚至取笑個案。我們只要目光維持和個案相同高度,微笑著簡單回應個案,接著引導個案注意其他有趣的活動或者食物,就可以讓原本會一發不可收拾的場面瞬間改觀。

照顧重度失智症個案,本來就不容易,照顧者可嘗試看看以上3步驟。照顧者也可以加入失智照顧團體,透過分享經驗,也許還會發現其他更棒的照顧技巧。透過建立互助網絡,相信會讓照顧者以及被照顧者的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鄭醫師補充:

當我們談到失智症患者除本身記憶力減退以及認知功能退化外,合併出現情緒、行為、妄想以及衝動控制等狀況,這就是行為與心理症狀.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以下稍微說明一下BPSD的臨床分類: 

情緒—憂鬱,焦慮,躁症,易怒 
行為自言自語,反覆衝動或持續行為,遊走,   不適切行為,坐立不安,傷人或自傷, 
認知功能 —被偷妄想,錯認妄想,忌妒妄想,被害 妄想,宗教妄想,反覆固著的想法(不尋常 內容的想法或妄想),虛談現象,答非所問,  聽幻覺,視幻覺,觸幻覺,嗅幻覺

 

•動機以及衝動控制 —不想動或低動機,失眠或嗜睡,暴食,厭食 或胃口差(食慾高或低),體重減輕,性慾過高 或不適切的性行為

 

一般而言,失智症患者出現BPSD的症狀,臨床出現率達70%,醫療建議必須積極處理,然而藥物對大部分的BPSD患者治療反應效果不佳,大家熟知的非藥物療法,大多是音樂治療以及芳香療法或者懷舊治療,這些療法效果不一,滿意度也難盡如人意:

http://www.fma.org.tw/2013/E-2-4.html

近日,我在診所收治兩位失智症患者,其中一位的家屬,還在專門的抗衰老診所擔任資深的醫療顧問,另外一位則是到醫院看診服藥之後,出現嗜睡,精神難集中,家人無法照顧,考慮送慢性療養機構。兩位患者由家人陪同來看診,透過營養醫學的評估、相關營養的補充以及減少精神科用藥,患者在兩到四週可以觀察到BPSD核心症狀明顯改善。其中有一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記憶力甚至明顯提升。建議失智症患者若是出現BPSD的狀況,不妨透過營養醫學的實際做法來輔助改善。許多失智症患者的BPSD的症狀,其實來自於身體營養缺失、氧化壓力負擔、能量產生障礙以及賀爾蒙失調等等。這些都可以透過相關營養醫學檢測來了解以及配套作法直接改善。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鄭醫師的部落格 的頭像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