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不用藥物的治療 (5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美國研究-服用西瓜萃取物 肥胖者血壓下降了

中國時報【簡恒宇╱綜合報導】

西瓜不僅是消暑盛品,還可能幫助過胖的人降低血壓。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授費古洛研究發現,肥胖者服用西瓜萃取物能夠降低血壓,並可大幅減少心臟病發的風險,就算處在寒冷環境,也能維持此一效果。

該研究對13名中年肥胖且高血壓患者進行為期12周的觀察,受試者先把手泡在冷水中,藉以模擬處於寒冷狀態,研究人員同時檢測血壓變化。由於處於寒冷狀態時,身體為了保持溫暖,血壓會升高,心臟負荷的壓力也會增加。

受試者之後被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每天服用西瓜萃取物,即4公克的左旋瓜氨酸和2公克的左旋精氨酸,另一組則服用安慰劑。6周後,兩組人士對調。結果顯示,服用西瓜萃取物能降低血壓,也減輕心臟負荷的壓力,在寒冷環境下,也有相同效果。

費古洛說,「服用西瓜萃取物後,主動脈和心臟承受的壓力下降」,並稱「這代表心臟較不會過度負荷,就算處於感受壓力的環境,例如寒冷狀態下,心臟仍能輕鬆地跳動」。

全美有些保健食品商店售有左旋瓜氨酸和左旋精氨酸補充品,但研究人員表示,服用的劑量必須夠高,才能達到降低血壓的功效。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美國高血壓期刊》。

 

 

鄭醫師補充:

這裡提到的西瓜萃取物,主要是兩種胺基酸般含左旋瓜胺酸與左旋精胺酸。劑量分別是4公克與2公克,因此這是高劑量的用法。精胺酸本身即能幫助血管擴張,幫助血壓下降。瓜胺酸也能轉換為精胺酸,幫助血壓調控,因此,主要作用仍以精胺酸為主軸。

 

參考文獻:

Am J Hypertens. 2010 Jan;23(1):12-6. doi: 10.1038/ajh.2009.195. Epub 2009 Oct 22.

Oral L-citrulline supplementation attenuates blood pressure response to cold pressor test in young men.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9851298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色的力量!5種必吃白色食物

在中醫的觀點裡,白色的食材是對應到氣管、呼吸道等與肺部健康相關的食物,因此有肺部器官相關病症的人,可以試著多吃這類蔬食。除此之外,以食物的顏色來區分,這樣的保健觀念中在西方也有同樣的概念,美國《赫芬頓郵報》報導就列出5種常見白色食物,多吃對身體還有不同的保健功效。

1.白花椰菜:十字花科防癌首選

第一個登場的白色食物界之后,就屬十字花科的白花椰菜莫屬了,十字花科家族十分強大,除了花椰菜以外還有萵苣、甘藍菜、高麗菜、油菜等,其中又以白花椰菜的防癌功效備受肯定,還能幫助強化骨骼組織、維持良好心血管功能等。

2.白色蘑菇:低卡又養生

菇類基本上熱量都不高,也沒有什麼脂肪含量、膽固醇、鈉等,富含硒、鉀、核黃素,菸酸和維生素D,都是有益於人體健康的營養素。許多女星想要減重又有飽足感時,多半會使用菇類做為飲食的搭配重點,加上菇類本身的鮮味,可以幫助料理更加提味加分。

3.大蒜:防感冒小尖兵

做為西方吸血鬼傳說中拿來保衛抵禦疾病的大蒜,氣味濃烈成為嚇阻鬼怪的武器,除了這個角色,大蒜在廚房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配料;獨特生物活性的大蒜素,對各種細菌、病毒具有強大的抑制和消滅作用,對於感冒咳嗽、慢性胃炎、胃潰瘍的預防都有效果,食用大蒜還對中老年人的心腦血管健康大有裨益。

4.洋蔥:抗氧化神器

洋蔥也是許多佳餚中會出現的狠角色,可以甜也可以嗆,更重要的是它有一種稱為「槲皮素」(quercetin)的抗氧化成分,可以幫助緩解關節炎帶來的不適症狀,以及降低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風險,並增進免疫系統。

5.馬鈴薯:纖維質高

多數人一天的飲食攝取營養中,無法達到足夠的食物纖維與鉀,馬鈴薯正好可以彌補這些缺失,一個中型的馬鈴薯熱量約163大卡,並有高達941豪克的鉀與3.6克的纖維。此外,也提供維生素C、維生素B6與鎂,營養成分極佳。

鄭醫師補充:

這篇報導的觀點值得大家參考,建議大家在日常飲食中,不妨多攝取。

參考文獻: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4/04/16/health-benefits-white-vegetables_n_5127804.html?utm_hp_ref=healthy-living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類風濕關節炎 多吃蔬果

已故作家劉俠,創作中無不表達生命可望,許多人都知道,她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全身關節大多因病變形,長年不良於行需要依靠輪椅代步;這個可怕疾病無法治癒,醫療方式類似氣喘,只能靠藥物降低發生機率,還好目前有新一代的生物製劑藥品,能夠大幅提升藥物效果。

北醫附醫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張棋楨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免疫疾病,也就是俗稱的過敏,當免疫系統受到刺激後,反應過度引起發炎,食骨細胞因此活化,開始破壞骨骼,長久下來導致關節逐漸變形和僵硬,導致行動不便與疼痛;不僅如此,身體其他組織也可能漸漸受到傷害,引起全身性病變。

遺傳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主因,過敏物質可能因人而異,女性發生率比男性高出許多;病發時,慢性發炎會引起組織沾黏,關節會越來越僵硬,初期病患常因為睡眠長時間活動不足,起床時感到困難,隨著時間拉長,身體各關節也都會出現類似症狀,早期發現可以使用藥物治療,一旦骨頭變形就無法改善。

張棋楨接著說,初期患者可利用低劑量類固醇,降低身體發炎反應,避免骨頭受到免疫細胞刺激,但長期使用類固醇,可能引起月亮臉、水牛肩或骨質疏鬆;新一代的生物製劑,例如抗腫瘤壞死因子,或抗介白質第六型,不但大幅降低藥物副作用,效果比舊有藥物還好,可以讓患者擁有更好的醫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飲食最好清淡,避免容易產生發炎反應食物,北醫附醫營養師李青蓉表示,地中海飲食是患者較佳的飲食方式,三餐應多攝取各種蔬果,不論是維生素、花青素、β胡蘿蔔素等植化素,都是很好的抗氧化劑,能抗降低發炎反應,減少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可能傷害,也能下降病發機率。

肉類選擇應以白肉為主,內含豐富的Omega-3脂肪酸,能夠降低發炎反應,然而紅肉因為富含Omega-6脂肪酸,容易產生發炎物質,可能提高疾病危險;如果要補充蛋白質,可多吃黃豆製品,不但蛋白質來源豐富,也沒有油脂過多困擾,但李青蓉提醒,黃豆來源最好不要有基因改造,烹調時也要避免人工添加物。

 

鄭醫師補充:

這則報導提到的飲食,都可以協助身體抗氧化。抗氧化,去除自由基,都可以幫助身體抗發炎。

不管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或者是紅斑性狼瘡,都是自體免疫疾病,皆是免疫系統過度活躍的發炎反應,因此透過補充抗發炎的物質,一定能協助改善自體免疫疾病的症狀。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一周2份草莓 降低糖尿病風險

中國時報【綜合外電】

(中時健康╱外電編譯)根據新的研究顯示,草莓具有預防癌症、糖尿病的功用,此項研究發表於《農業和食品化學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之上。

根據研究顯示,在為期長達8周的隨機試驗中,相較於沒有刻意改變飲食的人,那些每日額外吃下50克冷凍乾燥草莓的參與者,他們的高血壓、高血糖以及體內發炎的症狀都相對低。研究人員推測,應該是與草莓內含有高量的抗氧化劑(antioxidants)有關。

更重要的是,類似這樣的草莓精華還能延緩結腸癌(HT29)和乳腺癌(MCF-7)的癌細胞增殖,且有機草莓的抗癌特性又比常規品種來得佳。另外,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的科學家保羅(Paul Thornalley)表示,草莓還具有提升人體內在防禦機制,維持細胞、器官和血管健康的作用,也就是說,草莓能夠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糖尿病的風險。

此外,根據先前的研究顯示,由於草莓能幫助人體平衡血糖值,因此能減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至於該攝取多少,建議每周約2至3份,一份約是一個巴掌大的量即可。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主要是讓受試者補充乾燥冷凍草莓,莓類食物本身就是絕佳抗氧化來源,建議大家平常可以補充抗氧化的食物或者營養補充品,增加身體抗氧化能力,預防相關慢性疾病的發生。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akeup-world.com/2013/09/12/confirmed-by-science-strawberries-provide-outstanding-protective-benefit-against-cancer-diabetes-and-more/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喝伯爵茶 可預防心血管疾病

根據義大利一項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伯爵茶含有可降低膽固醇的成份,每天飲用伯爵茶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義大利卡拉布里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labria )研究人員發表在功能性食品期刊(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的報告指出,伯爵茶裡含的佛手柑萃取成份,不僅可降低低密度膽固醇,還可增加對人體有益的高密度膽固醇。

研究人員指出,每天飲用含有佛手柑萃取成份的伯爵茶,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除了茶飲,佛手柑萃取成份也可添加於果醬、冰淇淋,地中海式飲食中也大量使用柑橘類食物,這類飲食已被評為最健康的飲食。

(中央社)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是兩年前提出來的。多食柑橘,從中吸收hydroxy methyl glutaryl flavonoids (HMGF),幫助身體控制血脂肪以及過多的膽固醇,一舉數得。

參考文獻:

Hypocholesterolaemic activity of 3-hydroxy-3-methyl-glutaryl flavanones enriched fraction from bergamot fruit (Citrus bergamia): “In vivo” studies

http://dx.doi.org/10.1016/j.jff.2013.12.029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75646461300323X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labmate-online.com/news/news-and-views/5/breaking_news/a_cup_of_tea_a_day_could_keep_the_doctor_away_earl_grey_tea_reduces_heart_disease/29456/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對於從事創意的產業的相關人員的既定印象,很難與健康生活聯想一起,然而,從事創意工作的人,若是想讓自己的創意更發達,不妨參考最新的研究。

根據發表於科學期刊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的最新研究發現:運動幫助創意更發達。相較於埋首於辦公桌整天坐著,運動更能刺激創意思考。

這項研究透過分散思考與單一思考的測試來受試者對於藉由創意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低來鑑別,分散思考解決能力越高的人,創意能力越佳。

結果發現,規律運動的人,也幫助大腦創意思考能力提升。這邊的規律運動是指一周四至少四次的運動,例如騎自行車等運動。相較於沒有規律運動的人,規律運動者替代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較高,因此研究人員提醒:

健康的身體=健全的心智(Healthy body = sound mind)

如同我之前在部落格不只一次強調的,對心臟健康有幫助的,對大腦都有幫助。所以想要幫助創意思考的人,建議從規律的運動來做。

參考文獻:

Lorenza S. Colzato, Ayca Szapora, Justine N. Pannekoek, Bernhard Hommel. The impact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convergent and divergent thinking.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2013; 7 DOI: 10.3389/fnhum.2013.00824

 

2012年一篇研究亦提到,透過規律的有氧運動,對於認知功能提升確有助益:

Hayley Guiney, Liana Machado. Benefits of regular aerobic exercise for executive functioning in healthy populations.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2012; DOI: 10.3758/s13423-012-0345-4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運動+喝小酒 護眼

眼部疾病、外傷、先天性疾病或退化性疾病都可能造成視力受損,就算戴眼鏡,也無法解決視力受損問題。美國一項研究發現,運動、偶爾喝點酒或許可幫助保護眼睛,預防視力受損問題。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眼科」醫學期刊。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分析一項長期眼科研究,並探索抽菸、喝酒、運動習慣等因素是否會影響視力受損發生率。這項研究涵括近五千人,年齡介於四十三歲到八十四歲,時間從一九八八年到二○一三年。在這二十多年時間,共有百分之五點四的人出現視力受損問題。

研究顯示,每星期運動三次以上的人最不容易視力受損,研究人員調整各項變數後發現,常運動的人出現視力受損機率比不常運動者減少約百分之五十。

此外,研究人員也發現,偶爾喝酒的人比從沒有喝酒習慣的人更不容易視力受損。與沒有喝酒習慣的人相比,偶爾喝酒的人視力受損機率減少約百分之四十九。

 

 

鄭醫師補充:

過去研究發現:小酌往往比完全滴酒不沾的人長壽,但關鍵還是得規律運動。單單小酌,效果有限。

這篇研究亦提到:吸菸是最傷眼的,增加65%的視力受損機率,因為吸菸增加自由基,自由基過多,眼睛視力必然受影響,提醒大家留意。

參考文獻:

Relation of Smoking, Drink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to Changes in Vision over a 20-Year Period: The Beaver Dam Eye Study

Ronald Klein, Kristine E. Lee, Ronald E. Gangnon, Barbara E.K. Klein

Ophthalmology - 03 March 2014 (10.1016/j.ophtha.2014.01.003)

http://www.aaojournal.org/article/S0161-6420(14)00011-6/fulltext

原文報導:

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21969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蒜殺菌功能強大 腸胃病不用愁

 

大蒜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尤其是具有獨特生物活性的大蒜素,對各種細菌、病毒具有強大的抑制和殺滅作用,可用於急慢性腹瀉、咽喉炎、感冒咳嗽、慢性胃炎、胃潰瘍的防治,食用大蒜還對中老年人的心腦血管健康大有裨益。

大蒜既可調味,又能防病健身可謂「天然的抗生素」。以前沒有抗生素時,要是傷口長了膿皰癤子,老人家都會將蒜瓣搗爛,敷在患處以盡消毒殺菌之效。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大蒜的殺菌功效在於「大蒜素」,它對多種球菌、桿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殺滅作用,所以被視認為是天然的盤尼西林(青黴素)、天然廣譜抗生素。

要發揮大蒜的抗菌效果,盡可能使用生大蒜,而不非煮熟的大蒜。因為大蒜素對溫度很敏感,溫度越高大蒜素分解得越快。有研究發現,大蒜提取液放在0度C的環境下,裡面的大蒜素會很穩定。連放五天後再測量,大蒜素的含量幾乎沒有明顯下降。但是倘若放在五十度C的環境下,大蒜素在隔日就幾盡消失。可想而知,只要將大蒜通過加熱,裡面的大蒜素就會被破壞,抗菌殺毒的效果就會減弱。

病毒性的腹瀉,可以試著食用生大蒜的方法來治療。但有個地方需注意,腹瀉時不建議只吃生大蒜,因為此時腸道較敏感,大蒜帶有一定的刺激性,單吃的話,反而會刺激腸道分泌更多液體,加重腹瀉。若配上米粥來吃,就可消除這個副作用。

  

鄭醫師補充:

很多醫師感冒不吃感冒藥,會吞大蒜,因為大蒜會幫助抑制病毒以及細菌,還會活化身體的免疫系統。但大蒜對於健康的好處,不只上述文章內容而已。

根據已經發表的研究,大蒜有助於降低膽固醇甚至幫助心血管健康:

  1. Sovová M, Sova P (May 2004). "[Pharmaceutical importance of Allium sativum L. 5. Hypolipemic effects in vitro and in vivo]". Ceska Slov Farm (in Czech) 53 (3): 117–23. PMID 15218732. 
  2. Ashraf, R., et al. Effects of garlic on dyslipidemia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J Ayub Med Coll Abbottabad. 17(3):60-64, 2005.
  3.  Ashraf, R; Aamir, K; Shaikh, AR; Ahmed, T (2005 Jul-Sep). "Effects of garlic on dyslipidemia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Journal of Ayub Medical College, Abbottabad : JAMC 17 (3): 60–4. PMID 16320801. 
  4.  

也能抑制血小板凝集以及降血脂:

  1. Steiner M, Lin RS (June 1998). "Changes in platelet function and susceptibility of lipoproteins to oxidation associated with administration of aged garlic extract". J Cardiovasc Pharmacol 31 (6): 904–8. doi:10.1097/00005344-199806000-00014. PMID 9641475. 
  2.  Kojuri J, Vosoughi AR, Akrami M (March 2007). "Effects of Anethum graveolens and garlic on lipid profile in hyperlipidemic patients". Lipids Health Dis 1 (6): 5. doi:10.1186/1476-511X-6-5. PMC 1821028. PMID 17328819.

對降低同半胱胺酸,穩定血糖也有助益:

關鍵是大蒜含豐富維他命C,因此也可以預防壞血病:

Jones W, Goebel RJ (2001). "Garlic and Health". In Watson RR. Vegetables, Fruits, and Herbs in Health Promotion. Boca Raton: CRC Press. pp. 205–216.

此外,大蒜也可以提升性功能,原因是刺激腦下垂體刺激素分泌,增加睪固酮的產生:

Oi, Y; Imafuku, M; Shishido, C; Kominato, Y; Nishimura, S; Iwai, K (2001 Aug). "Garlic supplementation increases testicular testosterone and decreases plasma corticosterone in rats fed a high protein diet.".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131 (8): 2150–6. PMID 11481410.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過50 強化肌力訓練

健康專家表示,年過50歲的人或許得考慮調整運動計畫,理由是隨著年紀增長,也面臨了關節愈來愈僵硬、運動傷害復原變慢以及淨體重(LBM,減除脂肪後體重)減少的狀況。

研究已顯示,即使到了90歲,仍能增強肌肉,因此50歲是開始舉啞鈴鍛鍊肌力的好時機

「年過50的肌力訓練」(Strength Training Past 50)一書共同作者魏斯柯特(Wayne Westcott)表示,隨著年齡增長,維持身體淨體重變得愈來愈難。

麻州南岸YMCA健康研究主任魏斯柯特說:「體態良好的男性,淨體重與脂肪比平均是85%比15%,女性則是75%比25%。」

他表示:「這點隨著年紀增長愈來愈具挑戰性,但若進行肌力訓練,就能維持淨肌肉直到大約70歲。」

魏斯柯特並認為心臟訓練一樣重要。

他表示:「我們建議每週進行2到3次20到30分鐘的阻力訓練,以及4到5次同時間的有氧運動。」

 

 

 

鄭醫師補充:

一般研究經常提到有氧運動,但有氧運動對於肌肉的維持與增強,不如重量訓練效果好。肌肉質量越高,身體體溫不容易掉,且有助於血糖以及新陳代謝還能保護關節,一舉數得!

重量訓練幫助身體維持肌肉,最好著重於核心肌群以及下肢的肌肉鍛鍊,再配合上肢的阻力訓練,效果較佳。原因是核心肌群以及下肢的肌肉質量比較高(比較大塊)。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patriotledger.com/x919120787/KEEPING-FIT-Add-muscle-lose-fat?rssfeed=true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氧運動 減少失明機率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規律進行中度有氧運動,可幫助減緩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惡化速度。當眼睛黃斑部受到損害,規律做中度有氧運動有助維持黃斑部神經細胞功能運作,細胞結構也較能維持完整。

這項研究即將發表於二月十二日所出版的「神經科學期刊」(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退化性黃斑部病變常造成年長者失明,主要原因在於黃斑部感光神經細胞逐漸死亡,導致視力衰退。過去有些動物、臨床實驗顯示,運動可以保護神經,避免一些神經退化性疾病、減少神經受損機率。不過很少人花時間研究運動是否能影響視力。

美國亞太蘭大退伍軍人視力與神經損傷復健醫學中心、美國艾默理大學大學研究團隊以老鼠進行實驗,讓老鼠眼睛接受亮光照射,進而引起老鼠眼睛黃斑部逐漸退化,研究人員在老鼠接受亮光刺激前後兩星期讓牠們跑跑步機。結果顯示,跑步機訓練似乎可以幫助老鼠保留黃斑部感光細胞功能,感光細胞較不容易死亡。

研究作者指出,這是首次研究報告發現只要透過簡單運動,就能幫助維持黃斑部健康、保存視力,避免視力一再退化。這代表未來透過運動,或將運動、藥物治療相互結合,或許可以進一步改善一些眼科疾病,減少患者失明機率。

  

鄭醫師補充:

儘管這只是動物實驗,但卻足以提醒我們運動不僅對於心血管以及大腦功能有幫助,同時還能幫助減緩眼睛黃斑細胞病變,預防失明。

Eric C. Lawson, Moon K. Han, Jana T. Sellers, Micah A. Chrenek, Adam Hanif, Marissa A. Gogniat,Jeffrey H. Boatright, and Machelle T. Pardue. Aerobic Exercise Protects Retinal Function and Structure from Light-Induced Retinal Degeneration.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February 2014 DOI: 10.1523/JNEUROSCI.2062-13.2014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研究:檸檬或可預防脂肪肝


日本「三重大學」的研究人員聲稱,他們發現在檸檬當中,可能含有一種能夠「預防脂肪肝」的成分,或許有助於預防肝硬化和肝癌。

 研究人員說,一般人只知道地中海沿岸的居民,不太容易罹患「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認為可能是他們飲食當中的「橄欖油」與紅酒等,發揮了重要作用。不過三重大學的研究人員也注意到,地中海地區的檸檬消費量也非常大,但先前的研究中,卻很少研究到檸檬與健康的關係,因此他們決定進行這項研究。

他們後來發現,檸檬中的一種成份,可以遏止人體肝臟細胞中的脂肪蓄積,因此,他們確定檸檬有助於預防脂肪肝。接下來他們也希望證實,檸檬是否也對預防肝硬化與肝癌,也具有顯著成效。

 

 

鄭醫師補充:

檸檬本身含多種生物類黃酮,對於預防肥胖以及協助代謝症候群改善有幫助。研究中提到的檸檬特殊成分為eriocitrin (eriodictyol 7-rutinoside),主要與粒線體功能活化,增加脂肪代謝有關有關。

參考文獻:

Eriocitrin ameliorates diet-induced hepatic steatosis with activation of mitochondrial biogenesis

 

Journal name:Scientific Reports
Volume:4,Article number:3708
DOI:doi:10.1038/srep03708
Received 12 April 2013
Accepted 10 December 2013
Published 15 January 2014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冒2週咳不停 糖漿別喝上癮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6日電)這一波流感疫情,大多數病患咳嗽不止,門診醫師也發現病患把止咳藥水當糖水天天喝,不但會喝上癮,還可能而掩蓋病因。

台北中山醫院感染科謝從閭醫師表示,最近2到3週,診間的咳嗽聲從開診到門診結束幾乎沒停過,有咳嗽症狀的患者比1個多月前激增近5成,許多患者都要求鎮咳藥水或止咳藥,甚至希望醫生多開幾瓶藥水,也有不少人一咳嗽就猛喝感冒糖漿,令人擔心會喝上癮。

「咳嗽別急著止咳」,謝從閭強調,有一名70歲老翁,3個月來咳嗽不止, X光檢查顯示胸腔一片霧茫茫,疑似罹患肺癌或肺結核,到另一家醫院尋求第二意見時,發現過度服用止咳藥,痰排不出,累積造成肺部積痰阻塞,才會X光狀似罹癌。

一名61歲婦女飽受咳嗽及氣喘之苦,不時會咳到嘔吐或尿失禁,去年底因嚴重咳嗽,走路、走路都困難,經感染科醫師做了痰染色顯微鏡檢查,認為是非典型性感染,導致氣管收縮引發氣喘,經適當藥物治療後,才逐漸改善咳嗽困擾。

台語俚語「先生驚治嗽」,謝從閭說,咳嗽是呼吸道受到刺激的反射反應,目的是排出異物、髒東西,維持呼吸道通暢與乾淨,許多呼吸道感染都會引起咳嗽,包括季節性流感、新型禽流感、肺結核,還有更多細菌感染,另外非典型的感染、過敏氣喘等疾病,也會以咳嗽來表現。

謝從閭指出,止咳藥物或糖漿只可以潤喉,無法真正止咳,許多止咳藥物大多含有可待因,直接作用在腦部的咳嗽中樞,降低呼吸道黏膜對外來刺激物質的敏感度,減少咳嗽反射動作的產生。目前可待因在台灣屬管制藥品,屬於具有成癮性的止咳藥物,要依照醫師的指示服藥。

他表示,痰咳不出來才糟糕,可能引發肺炎、肺膿瘍、敗血症、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大多數的類流感症狀都會自然痊癒,症狀不會超過2週,如果超過2週,不要再吃止咳藥,就要請專科醫師診治。1030126

 

 

鄭醫師補充:

感冒糖漿或者止咳藥水,裡面含可待因,這是結構類似嗎啡的管制藥品,持續服用,容易產生依賴以及上癮,何況,咳嗽是身體自然機制,咳代表身體想排異物或者是痰,排不出來造成肺部淤積,情況更慘。這個道理跟腹瀉不能隨便止瀉的道理一樣。

一直咳也不是辦法,一般感冒或者過敏引發的咳嗽,可以考慮一種非藥物療法:高劑量的維生素C,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拒絕庸醫)這本書的相關內容。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適度曬太陽 有助降血壓

(法新社巴黎20日電) 研究今天指出,適度曬太陽可能有助降低高血壓。高血壓是心臟病發與中風的危險因子。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陽光能改變皮膚的一氧化氮濃度,使血管擴張,達到降血壓的作用。

英國南部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Southampton)實驗醫學教授費利許(Martin Feelisch)說:「少部分的一氧化氮就會從皮膚進入循環系統,擴張血管。」

他說:「血壓一旦降下來,心臟病發與中風的風險也跟著降低。」

研究對象是24名志願者,實驗分成2階段,在第1階段,研究人員讓受試者接受助曬燈照射,吸收紫外線與熱能,時間持續20分鐘;在第2階段,研究人員阻隔紫外線,只讓燈發出熱能,時間也是20分鐘。

研究結果支持血壓與心血管疾病關連。心血管疾病好發率已知會隨季節與居住緯度而異。

在冬天以及在較高緯度的地區,心血管疾病好發率較高,陽光紫外線也在這個季節與這些地區較低。

費利許說:「避免過度曝曬是預防皮膚癌的關鍵,但完全不曬太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發表在「研究皮膚科學期刊」(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鄭醫師補充:

參考文獻:

之前研究告訴我們維生素D濃度比較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較高,維生素D濃度是否充足?與曬不曬太陽有直接相關。這篇報導則直接告訴我們,曬太陽有助於體內的一氧化氮(NO),從皮膚進入血管,一氧化氮對於血管有舒張的效果,因此可以幫助血壓調控更理想。

冬天氣溫低,本來就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若再加上天冷不願外出曬太陽,或者天氣陰雨不斷,即使外出也不一定有太陽可曬,血壓不穩定的狀況會更惡化。

營養補充品方面,除維生素D外,可以考慮卵磷脂、Omega-3脂肪酸、B群(尤其是B3)、維生素E、C還有Q10的補充。透過減壓放鬆,也能有效幫助血壓調降。

參考文獻:

UVA Irradiation of Human Skin Vasodilates Arterial Vasculature and Lowers Blood Pressure Independently of Nitric Oxide Synthase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doi:10.1038/jid.2014.27

http://www.nature.com/jid/journal/vaop/naam/pdf/jid201427a.pdf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年過90 運動依然有益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老骨頭也一樣要運動!國外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即使年過90,定期的肌肉與耐力訓練也有益身心,一週運動2次並持續3個月,也能提升身體的柔軟度、力量與耐力。研究員說,持續運動的老人比較不會罹患疾病或因意外受傷。

專家表示,多數的退休人士並不了解定期運動為他們帶來的益處。西班牙拿瓦拉大學將24名年齡介於91至96歲的人分成2組,進行3個月的研究,其中一組11人每週運動2次,進行較劇烈的肌肉及平衡訓練。另一組13人則進行較和緩的伸展及彈性訓練。

訓練結束後,研究員發現,第一組人不但走路速度大幅提升,他們的髖部及膝蓋柔軟度也跟著提高。研究員表示,他們的肌肉密度提高,更容易從椅子上站起來,也較不會跌倒。另一組人在生理上則沒有展現明顯的進步。

領導研究的伊斯基耶多教授說,缺乏運動會導致肌肉的流失及身體虛弱,「運動訓練可提高身體機能、減低摔倒的風險,並提高肌肉力量。」他進一步指出,透過運動將有助防止老化、改善身心健康,並協助他們適應所處的環境。

英國先前的研究也發現,人們即使60歲後才開始運動也能獲益良多,且會減少老化的徵兆。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指出,與長期不運動的人相比,經常運動且持續4年的老年人,他們的身體健康可以提升7倍之多。

研究員說,定期運動不但降低罹患疾病與受傷的風險,也可以促進心理健康、使心智保持敏銳,並且維特一個健康的社交生活。

此研究發表在「年齡」期刊。

 

 

 

鄭醫師補充:

我們常說一句俗語:活到老,學到老。若以這篇報導來看,可以改成活到老,動到老。不管如何,規律運動,維持耐力與肌力,就是提醒身體用進廢退,也就是不運動身體就會生鏽,運動了,身體就會越來越聽話且聽使喚。

參考文獻:

September 2013

Multicomponent exercises including muscle power training enhance muscle mass, power output,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in institutionalized frail nonagenarians

 

Title
Multicomponent exercises including muscle power training enhance muscle mass, power output,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in institutionalized frail nonagenarians
Journal AGE


DOI 10.1007/s11357-013-9586-z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357-013-9586-z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口腔也要排毒!「油漱法」3好處

都說「病從口入」,許多病菌都是經由口腔進入身體,造成身體免疫系統受到破壞,進而導致許多疾病的產生。在印度有一種留傳千年的自然療法叫做「油漱法」(Oil Pulling),可以幫助減少牙齒間細菌、病毒的滋生,進而改善口腔健康、促進身體健康;美國《赫芬頓郵報》更有專家指出,此種天然療法可以達到3大療效,包括讓牙齒變白、皮膚變好等。

「油漱法」又稱為油拉或油拔法,源自於古印度的阿育吠陀醫學,主張「萬病源於口」,口腔內有大量的細菌和微生物,若牙齒因為牙齦和牙周病變而產生出血或潰瘍情形,細菌和微生物就容易進入血液,例如變異鏈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在口腔繁殖並進入血液的話,就容易引起身體炎症,例如心臟病;進行40天油漱法後,就能降低口腔內2成左右的細菌。

【油拔法】

1.剛開始嘗試的話,可以選在飯前或空腹時進行,可先喝一杯水。

2.取2~3茶匙的椰子油含在嘴裡,像漱口一樣將油浸遍牙齒、牙齦各處,讓油和唾液混和,約15~20分鐘後就會呈乳白色,將油吐到垃圾桶中。

3.用水漱口完喝一杯水清潔,每天至少進行一次以上步驟。
 

剛開始做油漱法時,因為體內排毒現象,會感覺口腔、喉嚨、鼻子出現流鼻涕、喉嚨有痰等症狀,也有可能會有拉肚子、噁心等反應。但過了一周之後,就會發現不舒服症狀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感覺到皮膚變好、牙齦牙齒乃至整個口腔也變更健康。

【油拔法的3個好處】

1.有助美白牙齒:椰子油含有天然抗生素和抵抗病毒的效果,可以清潔牙齒表面,讓牙齒去除表面黃垢,變較為亮白,也可以幫助改善牙齦健康、消除口中異味。

2.消滅臉上痘痘:因為油拔法有很好的排毒效果,有效清除口腔以及隱藏在牙齒之間和牙根管等部位的細菌,因此自然也會減少皮膚發炎、皰疹情形。

3.讓皮膚變好、氣色佳:油在嘴巴中將微生物吸附出來,清除牙齒與牙齦之間的髒汙,消除口腔中的細菌,同時也等於為身體進行了排毒,對於偏頭痛、失眠、牙疼、牙齦出血等都可能有改善效果。體內毒素排盡,皮膚自然也會變得光滑亮麗。

 

鄭醫師補充:

這個方式,之前曾有營養師跟我分享過,我自己身體力行一段時間,感覺還不錯,建議大家選用優質的處女冷壓椰子油來試試。寫這些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服用精神科藥物⋯而是提供您一些除了吃藥以外的其它各種方式,讓你可以改善你的健康。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紅黴素可治乾眼症

 

乾眼症是很普遍的一種眼科疾病,而眼瞼瞼板腺功能異常常會引起乾眼症,為乾眼症主因之一。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目前並沒有核准任何藥物可治療瞼板腺功能異常。美國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利用抗生素「紅黴素」(Azithromycin)或可幫助治療瞼板腺功能異常所造成的乾眼症。

美國斯格本斯眼科研究所、麻州眼科醫醫院與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近日發表上述研究。

研究首席作者美國斯格本斯眼科研究所、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劉洋(YangLiu,音譯)表示,研究顯示,有一種稱為「紅黴素」的抗生素藥物可直接刺激人類眼瞼瞼板腺上皮細胞,改善眼瞼瞼板腺功能。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美國醫學會-眼科醫學期刊」(JAMA Ophthalmology)。

在臨床觀察上,結果非常明顯,在美國,目前大多使用紅黴素治療瞼板腺功能異常,不過都是適應症外用藥,代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還沒有針對這種藥物在治療瞼板腺功能異常上進行效果評估,現在也還沒有核准這種藥物用於治療瞼板腺功能異常。

紅黴素這種藥物通常用於對抗感染、對抗細菌入侵,醫界認為這種藥物有效是在於藥物可能抑制瞼板腺功能異常相關發炎反應,或阻止眼瞼細菌孳生。

研究資深作者大衛‧沙利文表示,研究結果顯示,紅黴素會直接作用於瞼板腺上皮細胞,刺激細胞分化,這樣就能增加油脂分泌數量,並改善皮脂腺全漿分泌。

研究人員期待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可以核准醫界使用紅黴素治療瞼板腺功能異常所造成的乾眼症,讓更多患者受惠。

 

 

鄭醫師補充:

除了眼科醫師建議的人工淚液、避免環境太乾燥、太陽眼鏡或者上述研究報告提到的紅黴素,有些小秘訣可以試試。

1.減少鹽分攝取。要看是否有效?早上起來喝一杯水(跟咖啡杯容量差不多),眼睛乾澀以及視力狀況迅速改善,這個方式可能幫得上忙。白天也可以長是多喝純水試試。

2.補充必須脂肪酸DHA的食物來源以及營養,外加維他命B6和C。

3.減少自由基的產生,一般而言,吸菸、喝酒過量、藥物使用以及熬夜或者生活作息不正常、慢性壓力等等,都會增加自由基來增加乾眼症的發生機會,因此抗氧化的加強,例如增加深綠色蔬菜、莓類食物的攝取,補充抗氧化營養補充品等等。

4.補充鉀和鋅,鉀太低容易導致乾眼。海藻、小麥胚芽、杏仁、美洲山核桃、香蕉、葡萄乾以及椰棗等等可以考慮。

鋅則是眼睛相關細胞代謝過程中重要的輔酶,補充食物鋅的來源,例如海藻、啤酒酵母、紅棗、魚、啤酒酵母、肝臟、菇類、葵花子、豆莢類以及全穀類等等食物來源。

 

參考文獻:

Liu Y, Kam WR, Ding J, Sullivan DA. Effect of Azithromycin on Lipid Accumulation in Immortalized Human Meibomian Gland Epithelial Cells. JAMA Ophthalmol. 2013;():. doi:10.1001/jamaophthalmol.2013.6030.

http://archopht.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1792853

http://www.livestrong.com/article/80865-foods-dry-eyes/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日一蘋果 降低慢性病風險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的古諺,在最新研究中又再度獲得證實。英國牛津大學研究發現,50歲以上民眾每天吃一顆蘋果,可以避免8千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專家認為,日常飲食多攝取蔬果的確有益人體健康,但目前已經在服藥的人,千萬別因此貿然停藥。

牛津大學研究者以每天服用「司他汀類」(Statins)藥物的民眾與每天吃蘋果的民眾進行對照分析,並從模組推算兩者可減少50歲以上民眾死於心臟病或中風的人數,結果發現每天服用司他汀類藥物的人,可因此減少死於心血管疾病人數達9400人;但如果每天吃蘋果,同樣可以減少8500人死亡。

除了數據相差不遠外,服用藥物還可能有副作用。研究者發現,每天服用司他汀類藥物,可能額外造成1千多人出現「肌肉病變」(myopathy),糖尿病例則多出1萬多人。因此,英國中風協會研究部副主任寇爾曼表示,民眾的確可以從均衡的飲食獲得益處,他說,「蘋果是抗氧化物與類黃酮的天然來源,這些成分都有益人體健康。研究證實,搭配蔬菜水果的健康飲食內容中,吃一顆蘋果便可以降低中風或心臟疾病的風險。」

研究者布里吉斯表示,「只要在飲食內容上做些改變,就可以產生如此的效果,雖然已經服藥的民眾無需因此停藥,但是一般人多吃水果總是好的。」

英國心臟基金會代表特博德表示,「水果有益健康,但是千萬別以水果取代司他汀類藥物,因為這次研究結果已經指出可以減少死亡。」

根據統計,目前約有800萬英國人每天服用司他汀類藥物,如果其他500萬人同樣服用該藥物,則一年可以再避免2千人死於心血管疾病。不過專家擔心藥物可能產生其他副作用,包括失眠甚至肺部異常。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期刊。

  

鄭醫師補充:

「司他汀類」(Statins)藥物是臨床上目前用於降低膽固醇最常用的藥物。而臨床上常見的副作用便是肌肉病變和血糖代謝異常導致得糖尿病風險,一般內科醫師對此類藥物副作用並不陌生。

這篇研究提醒大家,透過天然水果的抗氧化與類黃酮物質,有助於身體提升抗氧化以及抑制發炎的效果,進而減少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

參考文獻:

http://www.bmj.com/press-releases/2013/12/17/apple-day-keeps-doctor-away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周周做運動 降腎結石風險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一周只要稍微做點運動,像健走一小時或走路約三小時,就能減少腎結石風險,罹患腎結石風險最多可下降百分之三十一。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分析八萬四千多名更年期女性資料,比較其飲食、運動習慣。結果發現,只要規律進行輕度運動,就能預防腎結石形成。即使只是做點園藝工作,也能幫助抑制腎結石發生。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腎臟病學會期刊」。

研究作者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馬修‧索倫森醫師表示,研究顯示,不需要特別做跑馬拉松,就算只做少量運動,也許也能降低腎結石風險,運動強度似乎不是重點,只要有運動習慣就能幫助保護腎臟。

目前腎結石越來越普遍,特別是女性,更容易出現腎結石。有些學者認為,腎結石不只與腎臟有關,很可能是全身系統性疾病。有些研究指出,腎結石與肥胖、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臟病息息相關。

研究人員分析發現,肥胖的人很容易出現腎結石,如果一天攝取熱量超過兩千兩百卡,出現腎結石風險就會增加百分之四十二。

索倫森醫師指出,想要讓身體更健康,避免發生腎結石,就要多注意飲食熱量攝取,並好好控制體重,以免體重直線上升。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糖尿病、消化道與腎臟疾病研究所資訊,腎結石患者在排尿時可能會感覺疼痛,也可能出現血尿症狀,有些患者在背部、下腹部會有疼痛感覺,疼痛可能持續很短時間,但也可能維持很長時間,疼痛時患者可能還會伴隨噁心、嘔吐等症狀。如果腎結石較小,腎結石也可能順利通過泌尿道而沒有引起任何症狀。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最早在今年五月的美國泌尿科年會發表過。這篇研究報告主要提醒我們:腎結石可能是代謝症候群的結果,也就是身體因為代謝變差,因此,跟著肥胖、糖尿病以及心臟疾病一起發生的可能性跟著提高。因此,除了規律運動,飲食控制也極為重要,關鍵是體重控制。

參考文獻:

Activity, Energy Intake, Obesity, and the Risk of Incident Kidney Stone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A Report from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 Mathew D. Sorensen,
  • Thomas Chi,
  • Nawar M. Shara,
  • Hong Wang,
  • Ryan S. Hsi,
  • Tonya Orchard,
  • Arnold J. Kahn,
  • Rebecca D. Jackson,
  • Joe Miller,
  • Alex P. Reiner,
  • and Marshall L. Stoller

JASN ASN.2013050548;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December 12, 2013, doi:10.1681/ASN.2013050548

http://jasn.asn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3/12/11/ASN.2013050548.abstract

原文參考報導:

http://www.medpagetoday.com/MeetingCoverage/AUA/38889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吃含油脂魚類可降低老人智力衰退風險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唐秉鈞布魯塞爾五日專電)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規律性的食用鮪魚或其它含有油脂的魚類,不但能減少老年人智力衰退的風險,也能使身體健康的老年人避免發生腦部疾病。


 


比利時通訊社」今天報導,根據芬蘭對三千六百六十名六十五歲以上男女進行的研究結果,每週至少食用三次鮪魚或其它含有Omega-3豐富脂肪酸魚類的老年人,發生經常會造成老年痴呆毫無預警腦部病變及其它腦部疾病的風險,約較未能規律性食用上述魚類的老年人低百分之二十六。


 


研究結果並顯示,如每週僅食用一次含有油脂的上述魚類,將能降低百分之十三發生腦部疾病及腦部受損的風險。


 


由芬蘭庫奧皮奧大學進行的研究同時顯示,規律性食用上述魚類的老年人,腦脊椎的灰色物質也較少會損壞。


 


不過,報導指出,參加這項研究的庫奧皮奧大學人員表示,雖然規律性食用鮪魚及其它含有油脂魚類,具有對抗失憶及發生腦部疾病的保護性效果,但並未證實在規律性食用油炸魚時,也會獲得同樣的效果。


    


這篇報導提醒大家,適當的補充魚類,可以從中攝取足夠的OMAGA-3來幫助腦部功能,防止退化。建議大家有機會應多補充含OMAGA-3的食物或營養品。植物性來源可以考慮亞麻仁油,但因為OMAGA-3含量只有5%,故攝取量須多一些。此外,一些藻類或從藻類萃取出來的DHA也可以考慮。魚油,一定要有純度認證(第三獨立檢驗室的背書)才能安心服用,一般海狗油或海豹油因為是吃魚為生,以食物鏈的觀點看來,比魚類更容易累積重金屬,故選購上要更注意。OMAGA-3的適量補充好處多多,文獻上的研究像是過敏、心血管問題、注意力缺乏或過動、眼睛保健、關節、結腸功能及情緒提升與穩定上,都有助益,所以有人又稱OMAGA-3是萬能的特效藥,由於OMAGA-3身體無法自行製造,一定要從外面補充,建議大家一定在平時就注意是否補充足夠的OMAGA-3來保健身體。一般常見的好油像橄欖油或葡萄籽油等等,是以OMAGA-6為主,現在普遍的狀況就是OMAGA-3對OMAGA-6攝取的比例太低,導致許多因OMAGA-3缺乏引起的身體疾患越來越多,所以一定要額外補充OMAGA-3來保健身體。


最後補充:這裡提到的魚油不是魚肝油,一般魚肝油含有高量的維他命A和D,攝取過量有中毒的危險。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研究證實:芝麻油可降低膽固醇與血壓

中國時報【綜合外電】

(中時健康╱外電編譯)最近食安問題鬧得沸沸揚揚,特別是食用油品頻頻出包,讓人一聽到油就唯恐避之而不及。但撇除黑心製造的疑慮,油類(脂肪)還是人體必需的五大營養素之一。根據研究顯示,芝麻油(Sesame oil)具有降低膽固醇和血壓的功能,對於改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也很有幫助,此研究刊登於《藥物強化性食品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s)上。

此項研究一共找來了40位同時患有糖尿病與高血壓的患者,且他們都有在服用控制血壓的藥物。研究人員要求這40位參與者,暫停使用原本家中用來烹飪的油品,並改以芝麻油取代,為期45天。待45天結束後,立刻換成棕櫚油或是花生油繼續使用45天。

結果顯示,當這些患者在使用芝麻油進行料理時,他們血壓的收縮壓與舒張壓都有顯著地下降,但當換成棕櫚油或是花生油時,收縮壓和舒張壓就會再度上升。

此外,研究中也觀察到,這些患者在食用芝麻油的期間,無論是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Body Mass Index)或腰臀圍都有降低的趨勢,就連血糖、三酸甘油脂和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low-density lipoprotein)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少。

至於會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為麻油中含有大量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與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而這兩種成分目前已經被證實可以降低膽固醇和血壓,並改善心臟健康。

值得提醒的是,雖然芝麻油有益於心血管,但仍不宜攝取過量,以免本末倒置, 害了身體健康。

 

   

鄭醫師補充:

降血壓以及減少體重的關鍵:攝取富含單元以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品。

原文參考資料:

http://online.liebertpub.com/doi/abs/10.1089/jmf.2006.9.408?prevSearch=M%2BRamakrishna%2BRao&searchHistoryKey=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