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睡不著嗎? (24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減重5% 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

 

芬蘭一項研究發現,只要稍微減去一點體重,就能幫助治療、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指患者在睡覺時呼吸暫停頻率很高,患者不但睡眠常受到干擾,且白天很容易感覺疲倦。研究人員發現,有睡眠呼吸如果減去百分之五體重,症狀就會大幅獲得改善。

研究首席作者東芬蘭大學歐伊佛尼睡眠醫學中心兼職教授漢里‧土爾米雷托表示,體重過重的人很容易產生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體重過重算是一項重要危險因子。即使體重只是稍微過重一點,也會讓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增加約十倍。預估大約有百分之七十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有肥胖問題。

土爾米雷托指出,其他研究顯示,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應該將減重計畫、改變生活習慣納入療程當中,這樣才能避免症狀持續惡化。

研究團隊讓五十七名中度肥胖、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進行節食、運動減重計畫,持期約一年,其餘患者則是接受一些飲食、運動資訊。經過四年追蹤發現,至少減去百分之五體重(平均減去約五公斤)的患者睡眠呼吸中止症症狀獲得大幅改善,與沒有減重的人相比,減重患者症狀減緩達百分之八十。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睡眠醫學」期刊。

 

鄭醫師補充:

有肥胖且為睡眠呼吸中止困擾所苦的人,睡眠時容易鼾聲如雷,如有另一半不僅擾人,而且有明顯健康風險,對當事人而言,除透過相關睡眠檢測(包含居家睡眠檢測),確認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困擾外,體重控制是非常基本且重要的改善步驟,上述研究告訴我們,即使只是減重5%,對睡眠呼吸中止都有莫大的幫助。但本身無肥胖問題,但有睡眠呼吸中止困擾的人,就無法透過體重控制來改善。

參考文獻:

The impact of weight reduc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the progression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 explanatory analysis of a 5-year observational follow-up trial

Henri Tuomilehto, Juha Seppä, Matti Uusitupa, Markku Peltonen, Tarja Martikainen, Johanna Sahlman, Jouko Kokkarinen, Jukka Randell, Matti Pukkila, Esko Vanninen, Jaakko Tuomilehto, Helena Gylling, Kuopio Sleep Apnea Group

Sleep Medicine - 03 February 2014 (10.1016/j.sleep.2013.11.786)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倒頭就睡不一定是好事 可能是疾病徵兆


中廣 



有些人睡覺時倒頭就睡,人們一般認為(倒頭就睡)代表健康,非常羨幕,但科學家警告說,(倒頭就睡)不一定是好事,它可能是身體有病的徵兆。


 


美國(默埃里大學)研究人員說,人類睡覺有一個過程,從上床準備睡覺,到腦波顯示進入睡眠狀態,一般需要15到30分鐘。入睡太快的人,常常伴隨(睡眠呼吸終止),可能引起血壓升高,增加罹患心臟病機會。


 


美國研究人員說,那些倒頭就睡的人,最好到醫院健康檢查,看看是否呼吸器官或神精系統有問題,以免拖得太久,喪失提早治療的黃金機會。


 


最近美國默哀里大學研究發現,倒頭就睡並不表示真正健康,因為背後可能潛在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其實不只是晚上,有睡眠呼吸中止的人而言,白天容易發生嗜睡或者猝睡的狀況,這些狀況不僅會影響工作效率,如果當事人發生在駕駛的時候,甚至可能發生意外,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根據美國統計,將近每十五個人就有一個人有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其他慢性疾病如氣喘或者糖尿病,也大約是這個比率。根據 The Wisconsin Sleep Cohort Study威斯康辛睡眠流性病研究發現:9%的女性及24% 發現有睡眠呼吸中止的情形,足見睡眠呼吸中止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狀況。


根據過去的研究顯示,睡眠呼吸中止容易合併心血管疾病、中風、血壓上升、心律不整、糖尿病,當然也包含打瞌睡引發的意外。睡眠呼吸中止引發的高血壓與一般的高血壓不同,一般高血壓在睡眠時,血壓會明顯下降,但睡眠呼吸中止引發的高血壓值不會下降。研究也顯示睡眠呼吸中止患者會增加30%的心臟病發作或者提早死亡。

  

在2008年六月七日的國際知名神經科學期刊NEUROSCIENCE LETTERS,研究者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的人的在主管記憶的腦組織會減少而影響記憶力。以MRI(核磁共振掃描)來觀察,研究者發現這些睡眠呼吸患者腦部的乳狀體將近小了20%(特別是在左側的部份),研究人員認為是長期重複性缺氧所引發的腦損傷。


所以在預防保健上,若家人或枕邊人抱怨自己鼾聲如雷,或者長期有睡眠困擾,想瞭解自己睡眠品質或者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不妨利用居家睡眠檢測作一個篩檢,這是哈佛大學跨部的研究團隊合作研發的檢測,根據結果分析,與醫院作的多導程睡眠檢查相符率達九成,實不不失為是一種方便的睡眠篩檢。之前檢測費用較高,目前已在偵測儀器上作改良,不僅儀器體積更小且操作更方便,更重要的檢測費用還大幅下降到原來的三成左右。建議大家不妨多留意及利用這類居家睡眠檢測來幫助自己篩檢睡眠呼吸中止的狀況,早期發現,早期處理。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助眠眼鏡騙過大腦 調整時差免吃藥

>經常搭飛機需要調整時差,或是有失眠困擾的人,現在不用吃藥也有方法治療了,澳洲研發一款可以幫助睡眠的眼鏡,模擬人體睡眠所需的光線環境,騙過大腦對晝夜的判斷,重新設置生理時鐘,想要提早睡或是晩起床,都能隨心調整。>>

躺在床上大失眠,直到凌晨3點半還醒著,早上喝再多的咖啡,精神還是無法集中,你也有這種症狀嗎?試試看戴上這副特殊裝置。助眠眼鏡業者:「Re-Timer是一種可攜輕便裝置,就像戴上一副太陽眼鏡,如果你是經常搭飛機的人,輪班員工或是失眠患者,這個裝置可以幫助你,在你想要入睡的時候睡著。」

這副裝置由澳洲弗林得斯大學研發,類似眼鏡的外型,透過usb充電,發出柔和綠光,模擬人體睡眠所需的光線環境,騙過大腦對晝夜的判斷,重新設置個人生理時鐘,用來調整時差,治療失眠。宣傳影片:「經過25年的研究,Re-Timer可以幫助改善你的睡眠,和醒著的時間,根據你的生活型態,選擇讓你提早或是延後睡著。」

想要比平常早起,就在清晨戴上30分鐘,想要比平常晩起床,就改成睡前再戴上,這副裝置只有75公克,每充電一次可以運作4小時,不論是運動還是喝咖啡都能隨身攜帶。宣傳影片:「Re-Timer是簡單的解決之道,它是可攜式,可以配合你的生活型態。」

一副售價260美元,相當於7500元台幣,利用穿戴科技調節生理時鐘,業者宣稱比吃安眠藥更加安全有效,不過12歲以下的小朋友,眼睛水晶體還沒有完全發育,不建議使用。

鄭醫師補充:

這種眼鏡的原理來自於照光可以調節生理時鐘,改善睡眠項位失調問題,藍光、綠光或者全光譜的光源都有類似效果。提醒大家,這種眼鏡的使用絕不適合在睡前使用。使用時機最好和專業醫師討論,經過睡眠相位評估之後再根據分析結果來使用,效果更佳。

期待國內有識之士早日引進。

參考資料:

http://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2553042/Insomniac-no-longer-feels-like-zombie-turning-special-glasses-ditch-attempt-good-nights-sleep.html

http://www.baike.com/wiki/Re-Timer

Penny Palmer, 29, suffered from severe insomnia which meant she always felt tired and emotional. Now, she is now able to get a good night's sleep thanks to using Re-Timer sleep glasses

圖片來源:http://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2553042/Insomniac-no-longer-feels-like-zombie-turning-special-glasses-ditch-attempt-good-nights-sleep.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研究:女性一心多用 需要較長睡眠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女生起床後脾氣差是正常的現象!美國最近的研究指出,女性習慣「同時做多件事」(multi-tasking),白天面對較多的生理及心理壓力,因此較為勞累而需要更多的休息;若睡眠不足,也更容易產生情緒差、憂鬱,甚至是生理問題。

美國杜克大學最近展開一項研究,是由著名睡眠醫師布勞斯所指導,觀察並測量睡眠不足對實驗對象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睡眠不足的女性比較容易產生憂鬱、情緒差、心理問題,甚至引發心臟疾病、中風、體內發炎等。然而,這些負作用卻不會出現在睡眠不足的男性身上。

研究員說,由於女性比男性更需要睡眠,因此她們更容易被睡眠不足所困擾。因此,睡眠不足讓女性早上起床後更可能脾氣差。

持有「專攻睡眠障礙的臨床心理師」證照的布勞斯醫師表示,一些女性因為睡眠不足而導致嚴重的體內發炎,起床後因此感到疼痛。他建議,睡午覺可以改善睡眠不足的問題。然而,他也建議午休時間不宜超過90分,超過可能會讓人感到更想睡。

英國羅浮堡大學的睡眠研究中心的負責人何尼教授說:「睡眠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讓腦部休息並自我修復。」在睡眠的過程中,掌管思考、記憶、語言等的大腦皮質,會與感覺器官脫節,而進入恢復模式;在白天用腦愈多,大腦就會愈需要休息,因此更需要睡眠。

英國先前的研究顯示,女性比男性每天需要多20分鐘的睡眠。何尼教授也說,由於女性比男性更常「一心多用」,因此需要較多的睡眠。然而,男性若在工作中需要大量用腦,他們也需要更多的睡眠。

此研究發表在「科學世界報告」。

 

 

鄭醫師補充:

腦力使用越多,越需要靠睡眠來修復。白天的大腦使用和睡眠時的大腦使用區域以及腦波完全不同,因此,睡眠啟動的大腦活動機制,除了讓白天大腦的使用區域可以休息之外,身體的修復也同時展開。有人稱好眠的放鬆狀態為安全模式。安全模式可以幫助身體修復,發炎的狀況自然就會受到處理與控制,慢性疾病的罹患率自然下降,當然,睡得飽神清氣爽,憂鬱以及易怒的狀況自然比較不會出現。

女性需要睡更多,不過對於實際狀況來說,女性的睡眠時間反而比男性少,女性睡眠時間不足產生的情緒以及身體問題,不容輕忽,體貼的家人應該多關心以及包容。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scienceworldreport.com/articles/11732/20131222/do-women-need-more-sleep-than-men-study.htm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頑耳集/改善鼻塞 可減輕打鼾

 

文/李立昂、李學禹


在睡眠門診裡,大多數就診的「打鼾症」病人並不曉得自己的打鼾程度有多嚴重,也不了解到底對於配偶或室友造成多大影響。但是,他們通常會注意到自己躺下時容易鼻塞,和睡醒時總是口乾舌燥的情形。


針對病患打鼾的嚴重情形,臨床上有分別針對病人和針對配偶或室友的問卷調查,以便讓醫師知道病人對「受害者」的影響程度。


◎針對打鼾症病人的治療計畫因人而異,其療程必須是「多階段」與「多方式」。通常,醫師會建議病人可以先進行第一階段的「自我療法」,包括:


●減輕體重。


●避免睡前飲酒、過度勞累、太晚睡覺與使用安眠藥的習慣。


●側睡,或利用止鼾枕,改變舌根的位置。


◎常採用的第二階段「打鼾治療」,則需經專科醫師仔細評估與挑選,包括:


●鼻塞治療。


●咽喉手術。


●配戴牙齒咬合矯正器。


●正顎手術。


「慢性鼻塞」可以導致或加重「打鼾症」的情形,所以改善鼻塞可以減輕打鼾。


◎在台灣,造成慢性鼻塞的原因除了鼻中膈彎曲外,過敏性鼻炎也是常見問題。在季節交換時分,過敏與鼻塞往往會加重,應注意以下事項:


●避免接觸特定的過敏原。


●減少一般加重因子的暴露(如:冰食、有機溶劑)。


●規則的運動(如:慢跑和游泳)。


●適當的保暖。


●充足的睡眠也可以減緩鼻過敏、鼻塞和打鼾的嚴重程度。


文章摘錄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017/78/17sa6.html

 

 


 

通常在止鼾的治療中,內科醫 師喜歡用正壓呼吸器(這篇沒提到,主要是兩位都是耳鼻喉科醫師),幫助患者在呼吸中止時,強迫進氣,避免身體缺氧,進一步對身體造成壓力。外科醫師或耳鼻 喉科醫師通常喜歡用手術解決,可以接受的人,就去開刀,不然正壓呼吸器效果還不錯,然而,這篇文章有提到一些一般的保養方式,我覺得還蠻實用的,所以提出 來供大家參考。此外,我想提出一個補充的資料:有過敏性鼻炎的人,應先做相關過敏原評估,最好包含急性及慢性過敏原檢測,這樣才能為當事人提供最完整的過 敏原資料,做到周全的過敏原隔離,進而改善過敏性鼻炎,幫助睡眠品質的提升。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抽菸干擾生理時鐘運作 易失眠

 

有些人飽受失眠困擾,嘗試各種方法、吃安眠藥,還是很難入睡。國外有研究建議,如果有失眠困擾,最好能戒菸,這樣睡眠品質或許會好一點。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抽菸容易干擾肺部、大腦生理時鐘運作,進而影響睡眠,當睡眠不足,就容易造成憂鬱、焦慮、情緒失調等問題,認知功能也會下降。

美國紐約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醫師伊爾凡‧羅曼表示,研究顯示,香菸會透過特殊管道影響肺部、神經生理功能。研究團隊發現,香菸會引起發炎反應,進一步干擾肺部生理時鐘,也會影響大腦活動,使憂鬱程度加劇。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美國實驗生物學聯會期刊」(FASEBJournal)。

研究人員以老鼠進行實驗,將老鼠分成兩組,一組接觸新鮮空氣,另一組整天接觸香菸煙霧。研究人員發現,若短期接觸香菸煙霧,香菸煙霧會減少一種「SIR-TUIN1」分子活動,而這種分子與肺部、大腦掌管生理時鐘蛋白息息相關,因此這樣就會改變肺部、大腦生理時鐘運作。一旦老鼠戒菸、不再接觸香菸煙霧,情況就會獲得改善。當一個人抽菸,肺部組織也會出現同樣變化。

研究作者認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可以改善抽菸者的肺部、大腦功能,睡眠品質或許也能獲得改善。

「美國實驗生物學聯會期刊」主編吉拉爾德威斯曼表示,抽菸的人若想要新年有新希望,建議最好盡快戒菸,以提升睡眠品質。

 

 

鄭醫師補充:

我在對外演講失眠這個講題時,經常會提到要戒菸,很多人不清楚原因何在?除了尼古丁可能讓人保持清醒之外,上述這則研究報導提到對生理時鐘干擾,也影響甚鉅!因此有失眠困擾的人若有菸癮,建議最好及早戒菸為妙。

參考文獻:

  • Jae-Woong Hwang,
  • Isaac K. Sundar,
  • Hongwei Yao,
  • Michael T. Sellix,
  • and Irfan Rahman

Circadian clock function is disrupted by environmental tobacco/cigarette smoke, leading to lung inflammation and injury via a SIRT1-BMAL1 pathway FASEB J January 2014 28:176-194;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September 11, 2013, doi:10.1096/fj.13-232629

http://www.fasebj.org/content/28/1/176.abstract

http://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4-01/foas-wag010214.php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長期睡眠困難者 易出現自殺傾向

 

 

 

 

(路透倫敦1日電)研究者今天指出,有長期睡眠困擾的人較容易有自殺想法或是真的企圖自殺。


研究者在記者會中指出,一個人如果有較多型態的睡眠困擾, 如太早醒、難以入眠或是整夜躺著睡不著等,出現自殺想法、計劃自殺或是企圖自殺的機率便會增高。


美國密西根州安亞伯(Ann Arbor)密西根大學及波蘭醫學大學主持這項研究的學者沃那(Marcin Wojnar)在聲明中指出:「有兩種以上症狀的人,較那些沒有受到失眠困擾者,企圖自殺機率高出2.6倍。」


他指出:「這在公共衛生方面構成影響,意味病患出現睡眠問題時,醫師應注意處理這類有較高自殺風險的病患,即使他們並沒有出現精神方面的狀況。」中央社(翻譯)



睡覺對於人的重要性,在於開啟身體的安全模式,幫助身體啟動修復功能,不能安睡的人或好好入睡的人,腎上腺皮質醇的濃度會持續升高,讓身體一直處在危險模式,相對而言,身體自我修復功能會停擺或大受抑制。


當身體處於難放鬆的狀況下,疲累感容易產生,此時負面想法容易跑出來,想法也容易悲觀,對於與外在環 境的因應與互動也容易產生再刺激,常跟自己以前有負荷的事件作連結。因此,一般而言,覺睡得好不好,是一個非常值得參考的健康指標,我過去在醫院例行查房 時,最常問患者的話大概就是:睡得好不好?門診也不時會出現一些患者,因為連續幾天沒有好好睡覺或者睡不著而出現短暫妄想或幻覺的狀況,或者出現強迫思考 及強迫行為等亦不在少數,如果能夠好好休息睡個一兩天覺,精神狀況通常能夠快速回復。急性期的處理,藥物對於短期的急性處理,其實能幫不少忙,但若長 期 皆須靠藥物來助眠,那麼表示當事人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沒有處理生理或者心理的根本原因。


睡不好容易出現輕生的念頭或者行為,所以幫助當事人能夠睡好很重要,但仍提醒大家,失眠不要只是當它 是一種疾病,最好藉由完整的身心評估,找出問題所在,針對根源處理,這才是根本解決之道。否則長期依賴藥物,不僅容易產生記憶力退化、依賴、耐受性(劑量 越吃越高)等等狀況,反而要花更多的時間來處理藥物依賴的相關問題,像滾雪球般難以脫身,屆時後悔莫及。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眠越來越普遍,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罹患失眠比例越高。睡不好的人罹患糖尿病以及高血壓的風險亦明顯提高。睡不好會對健康大打折扣,因為睡眠是身體進行修復的絕佳時機,然而,您知道嗎?睡不好的某些症狀,直接透露出來的訊息就是當事人的死亡風險提高3-5成。

根據最新的研究發表,失眠症狀中,入睡困難以及無法消除疲勞這兩項症狀,跟睡眠沒有問題的人相比,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死亡率分別提高55和32%。

這項研究分析超過23000人,追蹤期間長達6年所得到的結果。參考文獻:

Y. Li, X. Zhang, J. W. Winkelman, S. Redline, F. B. Hu, M. Stampfer, J. Ma, X. Gao.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somnia Symptoms and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Study of US Men. Circulation, 2013;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13.004500

過去也有研究發現睡眠時數太短,不滿六個小時,死亡風險亦提高:

Vgontzas AN; Liao D; Pejovic S; Calhoun S; Karataraki M; Basta M; Fernández-Mendoza J; Bixler EO. Insomnia with short sleep duration and mortality: the Penn State Cohort. Sleep, 2010; 33 (9): 1159-1164

睡眠品質與長壽以及慢性疾病的罹患息息相關,不可輕忽。睡不好,最好透過完整的身心評估找出原因,針對原因來處理才是根本辦法。只是用藥控制,不但沒有解決根源,長期使用,記憶力變差以及藥物依賴性,可能又是另外令人頭痛的狀況,不可不慎。

參考中文報導:

男性長期睡眠品質差 恐早死!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男人壓力大,若是要負擔房貸甚至是整個家庭的經濟壓力,每天晚上在床上,恐怕天天都要輾轉難眠了!而根據美國的研究發現,若男性長期以來老是睡不飽、淺眠、難入睡等問題,死亡風險將比一般人來的高出許多!

男性睡不好 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這份研究來自於美國布里根婦女醫院研究團隊,根據兩萬三千筆資料去分析所得出的結果。研究發現,有睡眠障礙的男性,其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暴增。

而研究更進一步做出統計,男性長期睡眠品質若不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將增百分之五十五,常常睡不飽或是淺眠的男性,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也會增加百分之三十二。研究人員指出,睡眠問題不但會不利心血管,更與壽命長短息息相關。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荷爾蒙療法對熱潮紅症狀患者發揮效用

 

芬蘭最新研究發現,荷爾蒙療法雖然可以幫助更年期患者減輕睡眠障礙、記憶障礙等困擾,但前提是患者必須要有熱潮紅症狀,使用荷爾蒙療法才會有效果,如果患者沒有熱潮紅症狀,荷爾蒙藥物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

這項研究近日已發表於「更年期」醫學期刊。

許多女性健康組織認為,更年期女性若出現中、重度更年期症狀,可以考慮接受荷爾蒙療法,減輕不適,不過這項研究卻發現,更年期女性如果沒有熱潮紅症狀,使用藥物並不會幫助提升生活品質。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研究團隊以一百五十名女性為研究對象,這些女性都剛經歷更年期,其中有七十二人每天出現中、重度熱潮紅不適,有七十八人一天只有三次以下輕微熱潮紅症狀,或甚至沒有熱潮紅困擾。經過六個月後,大約有一半的女性接受荷爾蒙療法,另外一半的女性則使用安慰劑。

研究人員在研究剛開始、研究過程中追蹤這些人熱潮紅情況,並詢問她們有關健康狀況、性生活、更年期症狀等資訊,更年期不適症狀包括失眠、情緒憂鬱、緊張、關節或肌肉痠痛、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焦慮、恐懼、腹脹、乳房脹痛等。

研究分析發現,中、重度熱潮紅患者多半也比其他女性更容易出現睡眠障礙、躁動不安、精疲力竭、憂鬱情緒、關節疼痛、心悸、噁心、水腫等更年期不適症狀。研究顯示,荷爾蒙對中、重度熱潮紅患者較有幫助,如果是輕度或沒有熱潮紅症狀的女性,藥物效果就與安慰劑差不多。

 

 

鄭醫師補充:

更年期女性,若出現焦慮、失眠等症狀,是否透過荷爾蒙補充療法來改善,關鍵是有無熱潮紅症狀。擔心荷爾蒙補充導致相關研症風險的人,可以考慮生物荷爾蒙,同時補充幫助荷爾蒙代謝的相關營養補充品,既能改善,又減少相關風險。

參考文獻:

Hanna Savolainen-Peltonen, Hanna Hautamäki, Pauliina Tuomikoski, Olavi Ylikorkala, Tomi S. Mikkola.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women with or without hot flashes. Menopause, 2013; : 1 DOI: 10.1097/GME.0000000000000120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鼾聲連連怎麼辦?少吃鹽消腫改善

「呼嚕…呼嚕...」,每到了半夜三更熟睡之際,另一半的鼾聲總是擾人清夢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有過打呼的經驗, 主要是由於上呼吸道阻塞所發生,不但在夜間惱人,甚至也會影響白天日常生活。但近來巴西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飲食中攝取的鹽分多寡,也可能是影響打呼發生的 原因之一,生活中少吃點鹽,有助於改善打呼症狀。

 

根據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之前的調查指出,在台灣年齡介於15歲~70歲之間的人口中,有51.9%的人會打鼾,而其中大約5%的人,呼吸道會在短時間 內完全性阻塞,導致呼吸暫停現象,醫學上稱之為「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指出,要避免「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發生,就要從解決打呼來改善。打呼主要原因來自於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口咽及喉部)發 生反覆性塌陷而堵住呼吸道,造成呼吸變淺、費力,嚴重甚至會造成氣道堵塞而造成吸不到空氣及窒息。長期有這種困擾的人,因為睡眠品質受干擾,在白天容易有 精神難集中、嗜睡的感覺,造成工作效率低落。

 

巴西阿雷格里醫院(Hospital de Clinicas de Porto Alegre)的一項研究中,針對54名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成人進行比對實驗,一組每天服用利尿劑藥物(diuretic pill),第二組則是改變飲食內容、減少鹽分攝取,第三組則做為對照組沒有改變。

水腫型更易打呼 水份滯留堵塞上呼吸道

利尿劑與低鹽飲食兩組都是在減少受試者體內的鹽分,因為研究人員推測,體內鹽分過多會產生液體、身體水腫現象,當人體躺平時,液體就會停留在脖子周 圍,造成上呼吸道變窄,引起打呼。英國拉夫堡大學睡眠研究中心的吉姆•霍恩教授指出,利用減少鹽分堆積、水腫的方法,就可以避免上呼吸道堵塞。

另外,身形較肥胖或脖子較短的人,除了從低鹽飲食著手進行改善,也可以在睡覺時把枕頭弄高一點,有助於維持上呼吸道暢通;採用側睡的姿勢也比仰躺較不容易有打呼問題。

 

鄭醫師補充:

吃鹽過多,可能導致身體水分留存過多,對於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的狀況是一大負面因素。減少鹽的攝取,可以幫助改善睡眠呼吸中止,這是藉由飲食控制來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的簡單方式,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困擾的人,不妨留意以及透過這類飲食控制來改善。參考原文報導資料來源:

http://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2487388/Could-low-salt-diet-help-stop-snoring.htm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洲研究-心臟衰竭風險高

 

中國時報【陳文和╱綜合報導】

挪威科技大學最新研究發現,每晚都很難入睡且睡眠品質不好的人,心臟衰竭的風險是沒有睡眠問題者的3倍。

研究人員追蹤5萬多名20至89歲成人的資料長達11年,研究展開時,這些人都沒有心臟方面的問題。在這段期間,研究團隊持續詢問參與者會不會難以入睡、是否容易醒來,經過一夜睡眠後有沒有獲得充分休息。

心肌通常太過衰弱時常輾轉難眠的人,或太過僵硬,以致無法以適當的壓力把血液打到全身各處。有這類身體狀況者,呼吸困難的程度和疲乏感都可能惡化。隨著心臟愈來愈衰弱,病人會更加難以一夜好眠。

專家也指出,只要是睡眠品質未達標準、醒來後未能完全恢復精神的人,心臟衰竭的風險都會比較高。而且在考慮研究對象抽菸或肥胖等易致失眠與心臟問題的因素後,仍可證實睡不好與心臟衰竭之間存有關聯。

但研究人員認為,仍有必要做更深入研究,以了解是否缺乏睡眠直接導致心臟衰竭,還是兩者間有更複雜的關聯。

研究報告執筆人婁桑博士表示,缺乏睡眠會促使身體產生一些有害的生理反應,例如失眠會使身體釋出「壓力荷爾蒙」,以致對心臟造成負面的影響。

婁桑博士說,如果睡眠品質差的確造成心臟衰竭,那麼心臟衰竭很可能是可治療的狀況,「評量睡眠問題即足以提供更多資訊來防範心臟衰竭。」 相關報告發表於《歐洲心臟學期刊》。

  

鄭醫師補充:

睡眠不足,身體處於備戰狀況,壓力荷爾蒙居高不下,心血管壓力持續,心臟衰竭風險自然就高。如何偵測壓力(包含生理與心理壓力)進而管理壓力,是心血管健康保養的重要關鍵。壓力荷爾蒙是過高,可以透過相關檢測來了解。

參考文獻:

 “Insomnia and the risk of incident heart failure: a population study”, by Lars E. Laugsand, Linn B. Strand, Carl Platou, Lars J. Vatten, and Imre Janszky. European Heart Journal. doi:10.1093/eurheartj/eht019

 http://eurheartj.oxford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3/02/28/eurheartj.eht019.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腦部利用睡眠進行排毒

中央社 – 2013年10月18日 上午7:06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17日專電)1項最新研究指出,人類經過一整天的疲累,腦部利用睡眠時進行排毒工作,科學家認為,清除腦部的垃圾是睡眠最主要原因。

 

根據美國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Rochester)醫學中心對老鼠進行的研究,腦細胞在睡眠時萎縮,讓神經元彼此的空間擴大,平均增加60%,同時腦脊髓液的量會是老鼠清醒時的10倍,在睡眠時進行腦部清洗工作。

 

這篇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科學」(Science)的報告指出,如果腦部排毒工作做的不徹底,導致部份有毒的蛋白質殘留,可能造成腦部疾病。

 

帶領這項研究的尼德佳博士(Dr. MaikenNedergaard)指出,腦部在運作時的能量有限,只能在兩種功能狀態選擇一種,一是清醒與察覺、或是睡眠與清掃。

 

他舉例,就像在家裡辦派對,你可以選擇娛樂賓客或打掃房子,但你不能同時做這兩件事。

 

尼德佳肯定指出,從他們的研究中發現人類睡覺是為了清理腦部,這同時也解釋了睡眠為何如此重要的原因。1021018

 



《與健康有約》常做噩夢動手動腳 可能是腦神經阿巴氏症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10月17日 上午12:00

 

 

 

老是夢到自己遭受攻擊、被人追趕、追殺,很可能是罹患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警訊!

 

英國帕普沃斯醫院睡眠醫學專家尼可拉斯‧歐斯克羅福特接受外電媒體訪問時指出,做惡夢可能代表身體健康出問題,尤其夢到被攻擊、追趕,甚至睡到一半會因做夢動手動腳,就可能是罹患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等大腦、神經疾病的早期徵兆,最好接受進一步檢查。

 

歐斯克羅福特醫師接受英國「每日郵報」訪問時表示,民眾做夢時如果肢體會出現搥打、反擊動作,那就代表有「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醫界認為,一般健康人做夢時,大腦會有「安全開關」,避免肢體隨夢境亂動,當大腦這一部份受到損傷,就會出現上述症狀。

 

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患者一旦做了很暴力、很讓人不安的夢,睡夢中就會開始揍人、賞人巴掌,有時不但讓自己受傷,也會讓另一半傷痕累累,這種情況可能是阿茲海默症早期症狀,有些患者在出現記憶喪失等失智症狀前十幾年就開始有這類問題。

 

歐斯克羅福特表示,這種睡眠障礙很可能是阿茲海默症等疾病最初症狀,建議患者若有這些神經性疾病警訊,最好盡早到醫院接受評估,以及早展開治療。

 

有時候降血壓藥乙型阻斷劑、心臟病也會讓人做惡夢。英國羅浮堡大學睡眠醫學教授金‧侯姆指出,像乙型阻斷劑藥物就很容易讓人做惡夢,這種藥物通常用來讓血管變寬,這可能間接影響大腦某些化學物質平衡,導致用藥者容易做惡夢。

 

另外,荷蘭醫學期刊曾有一篇研究發現,心律不整患者做惡夢機率比一般人多三倍之多,如果有胸痛症狀,做惡夢機率暴增七倍。醫師認為,心臟病患者往往也有一些呼吸方面的問題,呼吸不順時,大腦氧氣濃度就會下降,可能是這原因導致心臟病患者容易做惡夢。

 

 

鄭醫師補充:

 

許多大腦退化疾病,例如像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甚至是舞蹈症等等,在前驅期症狀往往會包含睡眠障礙。睡眠不好,身體無法修復,大腦的有毒蛋白也無法清理,導致大腦退化疾病的發生率大增。

 

參考文獻: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42/6156/373.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破迷思!周末補眠無法滿足平日缺眠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子倫/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3年10月13日 下午12:35

 

一到周休假日狂補眠,是否真的能補足周間的疲勞與身體損害呢?據外電報導,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只要幾天睡眠不足,就會對身體帶來壞影響,若想單靠周末補眠,儘能適度減少疲倦,平日睡眠不足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仍會持續。


睡眠不足恐加重慢性發炎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已有研究表明,幾天睡眠不足就會造成身體慢性發炎和血糖調節能力受損,直接影響身體各項機能,而周末補眠聽起來是相當誘人的計畫,許多人也偏好這樣做。

 

但一項美國研究發現,周末補眠無法彌補周間的睡眠不足。研究指出,雖然周末補眠能適度減少疲倦,但對因睡眠不足引起的專注力缺乏與身體損傷仍會持續發生。

 

賓州大學附設醫院的研究人員找來30位志願者做測試,為期1個星期,先限縮他們平日的睡眠時間,到周末就讓受試者多睡一點。並在不同的時間點中,測試身體機能狀況。

 

 

 

研究結果強調,短短一個周末的補眠,是無法逆轉在周間熬夜、晚睡所造成的傷害,每天保持規律睡眠才能避免身體處在疾病威脅中。該研究目前已刊登在美國生理學學會發表的《生理學》雜誌中。

 

 

鄭醫師補充:

 

身體發炎或者需要修復的部分,只有靠每天規律的睡眠才能真正起作用。單靠周末補眠到很晚,杯水車薪,效果實為有限。這篇研究透過壓力荷爾蒙與發炎指數來作客觀評估,再配合專注力的測試結果做分析,頗具說服力。

 

參考文獻:

 




Effects of recovery sleep after one work week of mild sleep restriction on interleukin-6 and cortisol secretion and daytime sleepiness and performance


, , , , , , , , ,

 

http://ajpendo.physiology.org/content/305/7/E890#abstract-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午睡超過半小時 易三高

中廣新聞網 – 2013年9月21日 下午12:53

大陸一項研究發現,午睡超過半小時容易有血糖、血壓或膽固醇過高的問題。


「華中科技大學」找了兩萬七千名四十五歲以上的人做檢驗。測了他們的空腹血糖。


結果發現,有午睡習慣的人多半血糖較高。研究也發現,有午睡習慣的人有四成血壓較高,而不睡午覺的人只有三成三血壓超標。睡午覺的人裡有兩成四膽固醇較高,不睡的人膽固醇高的比例只有一成九。


研究人員說,午睡可以補充精力是很好的習慣,但是時間不可過長,超過三十分鐘就容易引起三高。他們研判,午睡會引發三高主要是因為缺乏活動。




鄭醫師補充:


這個研究的結論推斷我認為不盡合理,因為研究中並未把受測者的每天或者每周活動量納入分析。我提另外一種觀點給大家參考。


午睡需要超過半小時的人,體力較差,身體原本應該就有其他的狀況,因此是身體不好,導致午睡時間延長。身體沒問題的人,午睡有對身體好處,而且只要休息15-30分鐘即可,時間不用太久就會自動醒來。而且睡太久,生理時鐘會受到影響,可能影響晚上睡眠,提醒大家留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研究:睡眠有助腦細胞新生

中央社 – 2013年9月4日 下午5:19

(中央社倫敦3日綜合外電報導)科學家認為已找出必須睡覺的新原因,因為必須靠睡眠才能補充某種腦細胞。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報導,睡眠會促進髓鞘(myelin)細胞生長。髓鞘是種腦中神經絕緣物質,用來保護大腦迴路。


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研究團隊表示,儘管還在老鼠實驗階段,但研究成果有助發現睡眠在大腦修復與生長的角色為何,以及有助進一步了解多發性硬化症 (MS)。


研究發表在「神經科學」(Neuroscience)雜誌。


威斯康辛大學的西瑞里(Chiara Cirelli)博士與研究團隊發現,當老鼠睡覺時,製造髓鞘的寡樹突細胞(oligodendrocytes) 的生長數量會加倍。


研究人員發現,當在和做夢有關的快速動眼期(REM)時,細胞增加最為顯著。


相對的,當老鼠被迫清醒時,和細胞死亡有關的基因與壓力反應就被開啟。


鄭醫師補充:

之前國內有一位睡眠研究的前輩說過:為何需要睡眠?睡眠不過是在避免沒有睡眠狀態下,所產生的身體危機。這項危機,就是身體待修復的地方,無法進行。
睡眠,是動物體處於安全模式,進行身體修復的絕佳時機,當然也包含腦細胞,上述這項研究就是清楚的例證。
上文提到的快速動眼期,屬於深睡期,也就是睡眠的深睡期對身體的修復非常重要。想了解自己的身睡期到底夠不夠,可以透過睡眠檢測來了解。一般人可以修先考慮居家睡眠檢測作為篩檢,比較方便。

參考文獻:

  • Michele Bellesi,
  • Martha Pfister-Genskow,
  • Stephanie Maret,
  • Sunduz Keles,
  • Giulio Tononi,
  • and Chiara Cirelli
Effects of Sleep and Wake on Oligodendrocytes and Their Precursors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4 September 2013, 33(36):14288-14300; doi:10.1523/JNEUROSCI.5102-12.2013

http://www.jneurosci.org/content/33/36/14288.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眠 記憶力變差

作者: 【記者陳敬哲/綜和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9月2日 上午12:00

一夜難眠是許多人長期困擾,不但工作效率嚴重受影響,安眠藥物也可能會越吃越重,美國加州大學研究發現,相對於一夜好眠的民眾,長期失眠可能讓大腦效率越來越差,白天時反應遲緩,無法順暢處理資訊,工作效率或學習情況因此無法提升,這項研究刊登於學術期刊「睡眠」。


研究團隊將接受實驗的二十五人,區分為睡眠障礙的實驗組,與無障礙的對照組,進行睡眠測試後,給予電腦斷層掃瞄,發現實驗組的受測者大腦有些為異 常,再經由記憶力測試得知,大腦功能因受到失眠影響,實驗組的表現與對照組差異很大,無法得到較高分數,推論失眠者的日常表現因此受到極大影響。


研究學者蕭恩博士說,透過實驗能夠得知,失眠研究影響大腦運作,長期失眠除生活品質差外,記憶功能也可能受損,常有人認為心理因素比較容易造成失 眠,身理也可能是關鍵之一,白天做事沒有效率,晚上可能因此受到影響無法成眠,白天更沒有工作效率,造成無止盡的循環,必須找到有效解決的方法。


英國睡眠學者尼爾表示,根據研究報告能看出,這是一個類似雞生蛋的問題,睡眠品質不好,導致工作效率變差,心理因素可能讓失眠更嚴重,至於為什麼失眠影響記憶力,後續的實驗必須找出原因,才能改善睡眠困擾與工作效率,實質幫助失眠民眾提升生活品質。




鄭醫師補充:


失眠導致記憶力變差,最直接的例子便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遭逢重大的天災人禍巨變,當事人避免自己回想,便是透過失眠來協助。反之,莘莘學子想要強化讀書的記憶力,優質的睡眠是必要條件。


失眠的人抱怨記憶力不好,應該設法透過完整的身心評估以及相關檢測來了解根本原因,針對根源來處理。安眠藥本身的副作用就會影響記憶力,長期使用,影響記憶力的狀況更容易。


提醒大家留意。


上述報導的參考文獻:


Drummond SPA; Walker M; Almklov E; Campos M; Anderson DE; Straus LD. Neural correlates of working memory performance in primary insomnia. SLEEP 2013;36(9):1307-1316.


http://www.journalsleep.org/ViewAbstract.aspx?pid=2908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偶爾運動無助睡眠


 


作者: 【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8月19日 上午12:00







在周末劇烈運動,可能感到筋疲力盡,但未必讓人好睡。美國西北大學睡眠行為學研究計畫主任凱莉·葛萊瑟表示,只有規律的運動才能助眠,偶爾運動,即使感到疲累,也不一定好睡。


民眾常認為,白天多消耗體力,當天晚上必然好睡,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方法未必有效,長期規律運動才有效。以前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如果有睡眠障礙,必須1周運動3、4天,每天30分鐘,大約16周後,睡眠時間才會比沒有運動習慣的人理想。


對於平時活動量很少的人,研究人員建議先從每天散步10分鐘開始。調查顯示,多數民眾自覺運動的確有助改善睡眠,維持睡眠品質。調查發現,睡覺前運動,未必影響睡眠,很多人只有晚上有空,晚上運動也未必是禁忌。多數人只要培養適度運動的習慣,確實能改善睡眠。


有些民眾因為忙碌,睡眠時間少,也有人想要入睡,卻由於憂鬱問題,出現睡眠困難。醫師指出,如果是壓力增加及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相對缺乏的情況,也容易出現幸福感減弱,較難入眠、食慾大增及壓力荷爾蒙分泌增多的情況,這類患者較難維持代謝的正常。


研究人員建議,除了規律運動外,建議睡前儘量少處理複雜的事物;平時不妨補充複合性的碳水化合物,可輔助使人情緒穩定,這類含色胺酸的食物,有助睡眠。


鄭醫師補充:


睡前避免激烈運動,建議大家若是從事會讓心跳達到130以上的強度運動,最好在睡前四個小時以前。否則太興奮,反而不容易入睡。


周末才運動的人,改善睡眠效果不彰,在門診經常看得到,提醒大家留意。腰果含豐富的色胺酸,有專家建議睡前吃點腰果,也有助於幫助睡眠,需要的人不妨試試。


原文報導可以參閱:


http://www.northwestern.edu/newscenter/stories/2013/08/exercise-is-no-quick-cure-for-insomnia-.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睡前猛做彈舌、拉高音 研究:有助減少打鼾情形


 


ETtoday – 2013年8月18日 下午3:18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睡眠時打鼾一直是個困擾人的問題,不過現在或許有一個新方法可以改善,英國一項研究顯示,在睡前做如唱歌般的發聲練習,可以減少打呼的情況。


研究將實驗對象分成兩組,每組各30人,其中一組每天睡前做發聲練習;另一組則沒有練習。經過三個月的測試,發現睡前做發聲練習的人,打鼾的情況獲得明顯改善。


醫生表示,這是因為發聲練習使得頷下肌的肌肉更緊實,透過訓練也強化了舌頭的肌肉,這些肌肉的增強都能有效減緩睡眠時打鼾的情形。不過醫生也強調,這些練習必須每天做才有效,且最好在青春期以前就開始做,效果會較為明顯。


 


鄭醫師補充:


過去我在部落格提到,利用吹奏樂器訓練下巴(咽喉)附近的肌肉群,有助於減少打鼾的狀況,主要原理,是因為睡眠時,肌肉會放鬆,包含咽喉附近的肌肉群也是,若能透過鍛鍊,使咽喉附近的肌肉群在睡眠時,不至於太鬆軟,那麼改善打鼾甚至是睡眠呼吸中止的狀況都是可以預見的。


這篇報導提到的狀況類似。不過在睡前做這些動作,不少人可能覺得嫌麻煩,國外也有研究,利用微弱的電流刺激下巴肌肉,強化肌肉力量而達到類似的效果,有興趣的人不妨連結參閱:


http://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2305949/Tickle-chin-banish-chronic-snoring.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月圓時易失眠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7月29日 上午12:00

許多民眾常抱怨,只要一碰到月圓時刻,睡眠品質就會變差,晚上很容易睡不好。瑞士巴塞爾大學研究團隊首次發現,月亮圓缺周期與人類睡眠品質確有關聯,當月圓之時,很多人深度睡眠會受到干擾,需要多花一點時間入睡,睡眠時間也會縮短。


研究顯示,雖然很多人現在活在現代社會,生活都很舒適,不過月亮運行節奏還是會影響人類生活、睡眠情況。


瑞士巴塞爾大學精神科醫院克里斯‧卡裘漢研究團隊以三十三名自願者為研究對象,這些人有男有女,研究人員請他們睡在實驗室,在他們睡眠時,監測其眼球變化與大腦活動狀況。


研究數據顯示,每當到了月圓時刻,這些自願者進入深度睡眠時,大腦相關活動會衰減約百分之三十,且入睡時間也會多花五分鐘以上,整體睡眠時間減少約 二十分鐘。這些人多半感覺月圓時睡得比較不安穩,體內褪黑激素濃度也有下降趨勢。褪黑激素會控制睡眠、清醒生理循環,當濃度有所變動,睡眠自然也會受到影 響。


研究人員認為,有些研究發現,月亮周期可能不只會影響睡眠,還可能影響感覺、情緒、認知表現等。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當代生物學」期刊。




鄭醫師補充:


月圓是比較容易失眠嗎?國外甚至有人稱之為月圓性的失眠(Full moon insomnia)。到底有沒有或者可不可信?這項小規模的調查研究可以參考一下。




參考文獻:


Christian Cajochen, Songül Altanay-Ekici, Mirjam Münch, Sylvia Frey, Vera Knoblauch, Anna Wirz-Justice. Evidence that the Lunar Cycle Influences Human Sleep. Current Biology, 2013; DOI: 10.1016/j.cub.2013.06.029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6098221300754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睡午覺 遠離心臟病風險

作者: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 | 健康醫療網 – 2013年7月25日 上午10:10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午睡對心臟有益?一項受試者高達2萬多人的大型希臘研究顯示,每週3次、每次至少30分的午睡可減少心臟病致死。研究人員推測,中午午睡可以減少壓力,或許能降低死於心臟病的風險。


儘管這項最新研究結果仍需進一步被證實,但該項計畫主持人DimitriosTrichopoulos醫師認為,午睡的害處很少,但可能對健康的好處卻很大。


他表示,大多數人沒有每天午睡,但如果能夠養成午覺習慣,應該有助於保護心臟。在地中海和拉丁美洲國家等地的心臟病死亡率較低,而午睡早已是生活文化的一部分。


這篇最新發表的希臘研究是由波士頓哈佛公共衛生學校和希臘的雅典醫學院的Tichopoulos醫師和同事們所執行,共針對2萬3681位沒有心臟病、中風、或癌症病史的希臘居民進行研究,平均追蹤6.3年。


在嘗試控制飲食和活動量等心臟病風險因素後,研究人員認為,每星期3次以上午睡且每次午覺時間至少30分鐘午睡的人,會比沒有定期午睡的人減少37%死於心臟病的可能性。


Trichopoulos醫師表示,即使每天午睡確實能降低心臟風險,但這也只是為什麼希臘人比美國人少死於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許多解釋之一。其餘原因則包括傳統地中海飲食,攝取豐富的水果、蔬菜、豆類、榖類以及少量紅肉。




鄭醫師補充:


這裡提到的午睡不能太久,大致就是30分鐘左右。這是2007年的研究報告,原文報導資料可以連結參閱:


http://archive.sph.harvard.edu/press-releases/2007-releases/press02122007.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