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功能性醫學園地 (34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7成女性維生素D不足 麻煩疾病跟著來

 

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國人普遍缺乏維生素D,更有7成女性維生素D攝取不足,維生素D的不足會導致許多疾病產生,對此歐盟建議每天可補充維生素D800-1000 IU,切勿過量補充,否則將有中毒風險。

 缺乏維生素D 恐造成各項疾病產生

 維生素D為一種重要的營養素,主要的來源包含光照和食物,負責協助調節體內鈣平衡及幫助鈣質吸收,使骨骼強健、避免骨質疏鬆。但愈來愈多研究發現,它的重要性不僅如此。過去研究指出,身體內許多器官和組織都有維生素D的接受器,幾乎身體許多功能運作都要仰賴它,若缺乏,則可能和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憂鬱症和免疫疾病等息息相關。所以現在除了認為維生素D是營養素外,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荷爾蒙。

 國人普遍缺乏維生素D

 在台灣,根據全國營養調查,2006-2008年間針對2,596名19歲以上國人血液樣本分析,其中66.2%民眾缺乏維生素D,連陽光充足的南部,維生素D也普遍缺乏。而國民健康署2013年調查報告也指出,逾七成女性國人維生素D不足,由此可見維生素D不足的情況在台灣是很普遍的,適當的補充可以預防疾病、改善預後、維持器官細胞正常運作,益處多多。

 歐盟建議適量補充維生素D

 針對健康的更年期婦女,歐盟建議除了適當的運動及曬太陽外,每天可補充維生素D800-1000 IU,若證實為維生素D缺乏病人可提高劑量至每天4000-10000 IU,每年可抽血液中骨化二醇濃度來評估補充是否足夠。過量的補充仍有中毒的疑慮,維生素D中毒的症狀是異常口渴、眼睛發炎、皮膚瘙癢、厭食、嗜睡、嘔吐、腹瀉、尿頻,以及鈣於血管壁、肝臟、肺部、腎臟、胃中的異常沉澱,關節疼痛和瀰漫性骨質脫礦化。目前現有的實驗數據表明,每日持續補充維生素D4000-10000 IU不超過2個月,並未觀察到中毒現象。(資料來源:奇美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蔡幸君)

鄭醫師補充:

在臨床上我沒有見過維生素D中毒的個案,倒是維生素D缺乏的狀況十分普遍。這篇報導提到的歐盟建議補充劑量跟本地做的研究,有相當大的差異。歐盟是800-1000IU,本地研究是4000-10000IU連續補充兩個月都未見過量,顯見維生素D補充的安全範圍,比想像中高很多,建議大家如果平常不是經常日曬的話,務必規律補充。

想知道自己維生素D濃度是否足夠,簡單的血液檢測即可見真章。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聲無息的殺手 慢性發炎要當心

 

【華人健康網文/營養師楊承樺提供】現代人生活忙碌,大部分選擇食物經常是以便利為第一首選,營養均衡反而經常變成了其次。一般人都了解飲食應該多蔬果、少糖、少鹽、少油,普遍健康知識早已朗朗上口,然而在少油的時候你是不是連好油也一起少掉了? 但你知道,當少了某種好油,是有可能讓自己是處於促慢性發炎的狀態嗎

 

什麼是慢性發炎(low-grade inflammation)?

正常來說,身體短暫的發炎反應其實是人體正常的一種防禦機制,因為發炎引起體內免疫系統活躍起來對抗病毒細菌或清除損傷細胞後再進行修復工作,這時候免疫細胞群就會退下(收兵),也就結束這一段發炎的過程,在這個階段的發炎通常會出現紅熱腫痛現象。

但!慢性發炎是,身體處於一種比前述的發炎,還來得較低程度的發炎,但卻是一直長時間持續下去的情況,沒有退下(收兵)。而這樣一直持續的低程度發炎是會一直不斷釋放發炎物質,而這些低量的發炎物質會讓你沒有明顯痛感或不舒服感的情況下,慢慢的~ 慢慢的~ 傷害你的身體、擾亂你正常的代謝反應,這就是一種無聲無息的慢性傷害,慢性發炎不停止,就可能會成為多種慢性病的開端( 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阿茲海默症、癌症等等 )。

「不知不覺,無聲無息地埋葬你」慢性發炎、慢性病的可怕就在於此。

失衡的促發炎與抗發炎,讓肥胖也失控

我們日常飲食中或料理用油所含的油脂大多屬於富含omega-6 (omega;音譯為歐米茄,是的就跟一個瑞士頂級手錶同字)的類型居多,無法有降低發炎或抗發炎的特性,若過量的攝取反而加重慢性發炎的情況

像是許多肥胖者,尤其是內臟脂肪過多的,這些過多的脂肪細胞會不斷釋放出促發炎的物質,使你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擾亂身體正常修復機制、阻礙減肥、加速老化也增加罹患慢性病風險。

2016年3月,一份刊登在美國Nutrients期刊的調查研究中指出美國人飲食中omega-6:omega-3的比值已更加地嚴重不平衡,從以前16:1到目前惡化成20:1的情況,而且標題更直接指出這樣嚴重的失衡更增加了肥胖的風險。而台灣營養學會期刊一份2103年的小規模調查也指出國人飲食情況也很可能同樣有著失衡的問題。糖尿病、過敏體質、肥胖、經常抽菸喝酒、熬夜、睡眠不足等等情況也都容易有慢性發炎或讓已有的慢性發炎更加嚴重,陷入無止境的惡性輪迴中。

因此,請你回想一下,你常有攝取到來自海洋的食物嗎?如果很少的話,你體內可能omega-3的量也很少,那麼是有可能屬於傾向促發炎的不平衡狀態喔!

海鮮富含omega-3抗發炎

不過,好消息是omega-3油是屬於可以抗發炎的好油,有預防或改善體內慢性發炎的幫助。在omega-3類型的油脂中最常見的就是DHA、EPA這兩種多元不飽和脂肪,它們大多存在於來自海中來源的食物例如魚、頭足類、蝦、貝、藻類、海帶等等,而常見的魚類例如鮭魚、鯖魚、鱈魚、秋刀魚.等等也都是omega-3豐富來源的魚類,其他食物如部分的堅果類也含有omega-3。

Omega-3的抗發炎的方式是與我們常聽到植化素或維他命C、E所具有抗發炎或抗氧化方式並不同,因此建議多種來源一起攝取,更能達到均衡與平衡。若想攝取到較完整omega-3好油避免過多的破壞,料理方式建議避免高溫油炸或長時間大火煎炒,改用蒸、煮湯、水煮、低溫烹調、短時間快火料理會較能減少破壞。

引用文獻:

Simopoulos, A. P. (2002). The importance of the ratio of omega-6/omega-3 essential fatty acids.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56(8), 365-379.

Simopoulos, A. P. (2008). The importance of the omega-6/omega-3 fatty acid ratio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other chronic diseases.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 233(6), 674-688.

Simopoulos, A. P. (2016). An Increase in the Omega-6/Omega-3 Fatty Acid Ratio Increases the Risk for Obesity. Nutrients, 8(3), 128.

劉育豪, 陳葵蓉, & 盧立卿. (2013). 建立國人 n-6 及 n-3 脂肪酸膳食評估運算方法.

本文出自:營養師楊承樺

鄭醫師補充:

非常簡單明瞭的一篇好文章,提醒大家慢性發炎的嚴重性,不正視慢性發炎,任由飲食無控制的失衡結果,結果就是慢性退化疾病纏身。

理想的omega-6:omega-3的比值是3-6:1,現代人大部分的飲食來源藥答這種理想的比值並不容易。固定補充沒有汙染的魚油的確是可以減緩omega-6:omega-3的比值失衡的狀況,素食者可以考慮核桃油、芥花油、亞麻仁油以及海藻萃取的DHA等等。此外,透過補充抗發炎以及抗氧化食品或者營養來源,規律的作息與適當運動,笑口常開都可以幫助身體減少慢性發炎的機會。

建議大家不妨參考地中海飲食的方式,諸多研究發現地中海飲食有助於身體降低慢性發炎,預防諸多慢性疾患。核桃和魚是地中海飲食的主要內容,這都可以提供omega-3:

 

 

 

Mediterranean diet and low-grade subclinical inflammation: the Moli-sani study.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532920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降低癌症、糖尿病危險因子!定期斷食就能更長壽

 

【早安健康/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Cell Metabolism》刊登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研究,發現定期節食可以延壽。

 作者讓中年小鼠每個月接受兩次擬斷食飲食法(Fasting Mimicking Diet, FMD),每次為期四天,只食用低蛋白、低卡路里飼料,但一個月剩下的時間小鼠可任意進食。結果實驗組小鼠平均壽命較沒有節食的對照組多了三個月。

 接著作者以人類作實驗,FMD每個月需要花五天,第一天攝取1090大卡,第二到五天攝取725大卡,剩下的時間可自由進食,實驗為期三個月。

 結果參與FMD的19人,其老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危險因子或生物指標都下降,特定幹細胞數量上升

 這顯示定期節食對健康就有長期影響,但未來仍須研究找出最適合此種方法的人。

 本文出自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研究刊登在《Cell Metabolism》第22卷第1期第86-99頁:

 http://www.cell.com/cell-metabolism/abstract/S1550-4131(15)00224-7

鄭醫師補充:

這幾年的相關研究陸續出爐,告訴我們,多食增加身體負擔,適當斷食,可以減少身體的負擔,延年又益壽,建議大家不妨力行實踐,這種單純靠少吃來做預防保健的方式值得大大推廣。此外,除了少吃,多動也很重要。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防癌要從腸道開始!美國研究:吃益生菌有幫助

 

【華人健康網記者林芷揚/台北報導】腸道健不健康,不只跟便祕、大腸癌有關,對全身的影響都很大!美國研究發現,適度補充益生菌,讓腸道內的好菌數量多一點,可以對抗體內發炎,有助預防癌症、肥胖、失智症、心臟病等慢性疾病

防癌要從腸道開始!美國研究:吃益生菌有幫助

腸道好菌抗發炎 壞菌容易害你生病

人體腸道內住著成千上萬的細菌,好菌和壞菌都有,好菌具有抗發炎的作用,有助減緩或是抑制疾病的發生,壞菌則容易造成身體發炎而生病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越來越多科學證據顯示,腸道細菌對於預防肥胖和其他慢性疾病都扮演重要角色。 現在,新的研究發現,腸道好菌有助減少部分癌症的風險

好菌減少基因損傷 幫助延遲癌症發生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的研究員針對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 456)進行研究,這個菌種是人體內數量較充足的好菌,而且常用來製做優格等發酵食品。

結果發現,嗜酸乳桿菌可以減少基因損傷,明顯降低體內發炎情況,這對很多疾病都有影響,包含老化、癌症、神經退化性疾病(包含失智症、帕金森氏症)、心臟病、關節炎等。腸道好菌充足,有助延遲癌症的發生,因此適量補充益生菌有助防癌。

優格中含有豐富的益生菌,適量補充有助提升免疫力、預防癌症。

菌叢影響淋巴癌 補充好菌減少發炎

過去就有同一作者的研究顯示,腸道菌叢和淋巴癌的發生之間有關聯,而淋巴癌是源自於免疫系統

上述兩個研究都以小鼠做實驗,這些小鼠的ATM基因已有變異,因此容易罹患「毛細血管擴張性運動失調」(ataxia telangiectasia),而這種神經性失調的症狀與血癌、淋巴癌等癌症有高度相關。

研究員將實驗小鼠分成兩組,第一組小鼠只吃具有抗炎作用的益生菌,第二組小鼠則攝取好菌和壞菌混合的細菌,而這也是人體腸道中的典型現象─好菌和壞菌並存。

適度補充益生菌,對於腸道和全身健康都有好處。

實驗發現,只吃好菌的小鼠,淋巴癌發病的時間速率,比另外一組的小鼠慢了整整一半。而且,比起好菌、壞菌都吃的小鼠,只吃好菌的小鼠壽命延長4倍,DNA損傷和發炎現象也都比較少

好壞菌比例是關鍵 未來醫療潛力看好

新研究還針對小鼠排泄物中的腸道代謝物進一步分析,結果,研究員很驚訝地發現,只吃好菌的那組小鼠,牠們的代謝物具有防癌的特性,而且這組小鼠的氧化代謝效率比較高,這也是有助降低癌症風險的因素之一。

研究員指出,腸道菌叢的組成,對於防癌和身體的新陳代謝確實有所影響。未來,腸道菌叢的研究可能有助於癌症預防和治療。此研究已刊登於《PLOS ONE》期刊。

防癌不只靠益生菌 全面調整生活習慣

提醒大家,癌症的發生往往是各種不良的生活習慣所造成,除了適度補充好菌,還要保持健康飲食、適度運動、充足睡眠、正面情緒,對於防癌才有更全面的影響。另外,適度的膳食纖維也可以促進腸道好菌生長,均衡飲食就能吃進健康!

鄭醫師補充:

腸道菌叢是否健康與否,影響的是全身性的,絕對不單單只於腸道疾病或者症狀而已,這篇研究就是最好的說明。功能醫學可以透過客觀的檢測,直接瞭解身體是否有腸道菌叢失衡的狀況,一旦確認不如理想,透過相關的整合療法(不單單只是補充益生菌),重新調整腸道環境,改善腸道菌叢失衡,降低身體發炎反應,幫助預防慢性疾病甚至是癌症的發生率。記住,腸道菌叢健康與否,絕對是預防醫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參考文獻:

Cheema AK, Maier I, Dowdy T, Wang Y, Singh R, Ruegger PM, et al. (2016) Chemopreventive Metabolites Are Correlated with a Change in Intestinal Microbiota Measured in A-T Mice and Decreased Carcinogenesis. PLoS ONE 11(4): e0151190. doi:10.1371/journal.pone.0151190

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15119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小心氣喘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與體重過重、肥胖者一樣,都要特別注意氣喘威脅。澳洲一項基礎研究顯示,生育年齡女性若出現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氣喘較容易發作,而體重過重、肥胖一樣也是氣喘發作風險因子。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在美國波士頓舉行的二○一六年內分泌醫學會年會。

研究作者澳洲墨爾本莫納許大學內分泌醫學專家、博士後研究員安茱‧伊莉莎白‧裘漢表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當中,很大比率同時也患有氣喘。研究結果顯示,氣喘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體重過重息息相關。

裘漢解釋,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一種複雜、失調性疾病,背後代表身體正在發炎。從研究結果來看,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出現其他疾病的風險也會上升,因此也要多注意身體其他部位健康情況

研究團隊不但評估生育年齡女性的氣喘盛行率,也分析肥胖對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的影響,及其氣喘盛行率高低,研究人員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與未罹病者做比較。

研究人員追蹤五萬八千多名澳洲女性,以其中九千一百四十五名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合併氣喘患者為對象,結果發現,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得氣喘盛行率為百分之十五點二,相較之下,沒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人,氣喘盛行率只有百分之十點六。

研究顯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與身體質量指數(BMI)都是氣喘獨立風險因子。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若有氣喘問題,BMI值明顯偏高。不只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氣喘發生率較高,體重過重、肥胖的人,氣喘發生機率也會上升。

研究人員認為,未來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瞭解其他人口族群是否也有相同現象。往後也需要進行蹤向研究,以瞭解背後原因。

鄭醫師補充:

多囊性卵巢與氣喘疾病背後,暗示身體正在發炎,如何透過找出身體發炎的真正原因,針對根源來處理,才是根治這兩項疾病最實際的治療方向。

整合醫學透過營養、荷爾蒙、腸道、發炎、毒素、能量代謝、以及壓力系統的完整評估,提供完整的營養以及生活型態改善建議,有更高的機會療癒這類慢性疾病,建議大家不妨跟熟悉這方面的專業醫師討論,對照一般症狀治療的做法,結果常常令人喜出望外。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6-04/tes-aia040116.php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遠離憂鬱和補充維生素D 有益心臟健康

(法新社邁阿密2日電) 根據新發表的新研究,設法治療憂鬱症和提高體內維生素D含量或可改善心臟健康。

這是研究人員在芝加哥美國心臟病學會(AmericanCollege of Cardiology)會議發表兩項研究的結果。

第1項研究聚焦於憂鬱症,這是心臟病、中風甚至死亡的已知風險因子。

鹽湖城(Salt Lake City)山間醫學中心心臟研究所(Intermountain Medical Center Heart Institute)研究人員針對7500多人展開研究,發現處於抑鬱狀態的患者接受有效治療後,就能減少心臟受損的風險,降低到與從未飽受憂鬱症折磨者相同的程度。

山間醫學中心心臟研究所心血管流行病學家梅伊(Heidi May)說:「我們研究發現,及時、有效的治療憂鬱症,似乎能夠減少心臟健康不佳的風險。」

然而,仍舊處於抑鬱狀態的患者,心臟出現問題的風險約為6%,高於正常人的約4%。

梅伊說:「我們研究的重要結論是,若不治療憂鬱症,出現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將大幅增加。」

同樣由梅伊領導的第2項研究則聚焦在兩項維生素D的含量上。當體內維生素D含量過低,罹患心臟病、中風、心臟衰竭或死亡風險較高

大約4200名年齡介於52至76歲的受試者參與這項研究,其中70%罹患冠狀動脈疾病,1/4罹患糖尿病。

梅伊說:「研究顯示,整體維生素D和生體可用維生素D二者含量偏低,似乎與心血管狀況不佳有關。」(譯者:中央社劉文瑜)

鄭醫師補充:

不管是心血管疾病或者是憂鬱症,維生素D的濃度的檢測都是改善及病過程的必要。這部分容易為一般的醫師所輕忽。

去年底有一項研究發現:維生素D濃度低於15ng/dl,心血管疾病風險明顯增加: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302314.php

另一項癌証實就補充維生素D,可以改善運動表現以及改善心血管疾病: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301825.php

其實憂鬱症和心血管疾病經常會合併出現,不管誰先誰後,積極處理改善的過程中,維生素D濃度檢測以及補充,最好能列為治療的標準流程之一。

參考文獻以及原文報導:

https://intermountainhealthcare.org/news/2016/04/low-levels-of-two-components-of-vitamin-d-can-help-predict-risk-of-heart-attack/

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308566.php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甲狀腺功能低下 易二型糖尿病

荷蘭最新研究發現,甲狀腺功能低下、血液中的甲狀腺素濃度雖然正常、但偏低的人,較容易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特別是糖尿病前期病變患者,更容易出現這種現象

上述研究成果涵括八千四百五十二名成年人,研究追蹤近八年。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美國波士頓所舉行的內分泌醫學會第九十八屆年會。

根據荷爾蒙健康醫療網資訊,糖尿病前期病變是指血糖微幅增加,通常發生於糖尿病之前。每年十名糖尿病前期病變患者當中,每年約有一人會演變成第二型糖尿病

在這項研究當中,研究人員經過長時間追蹤,結果發現,甲狀腺功能低下的人,出現第二型糖尿病風險增加約百分之十三。就算是甲狀腺功能正常,但還是有點偏低,糖尿病風險也會上升

此外,研究人員更進一步發現,如果已經患有糖尿病前期病變,又有甲狀腺功能低下問題,罹患糖尿病風險更增加百分之四十

研究首席作者荷蘭鹿特丹伊拉斯莫斯醫學中心研究員拉亞爾‧查克表示,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前期患者若合併甲狀腺低下問題,或許應該定期接受追蹤、檢查。

查克表示,甲狀腺素對新陳代謝調節很重要,特別是身體將食物轉化成能量,或儲存食物養份,都需要仰賴甲狀腺素輔助。當一個人甲狀腺功能低下,新陳代謝速度就會減慢,此時體重就容易增加。研究團隊過去發現,甲狀腺功能低下與胰島素敏感度下降有密切關聯,而胰島素敏感性下降是第二型糖尿病另一項風險因子。

鄭醫師補充:

身體的各個腺體的確會有交互作用,不僅是正常功能維持而已,還可能和疾病發生有關。

疾病產生,往往不是單一因素,因此治療對策若僅只是控制症狀,往往沒有處理的病因會讓當事人淪為某些疾病得慢性病患。

這研究提醒我們,糖尿病的產生,不僅僅是胰島素功能低下而已,身體的新陳代謝不夠,造成肥胖以及代謝症候群的產生,進而讓糖尿病風險增加。因此,血糖代謝問題,在評估時,最好能參酌整合醫學的做法,透過營養、荷爾蒙、腸道、發炎、毒素、能量代謝以及心理壓力等等一併做評估,研擬對當事人最完整的改善之道。

參考文獻:

http://www.newswise.com/articles/the-press-conference-will-be-streamed-live-and-available-as-a-recording-at-www-endowebcasting-com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pulseheadlines.com/hypothyroidism-risk-developing-type-2-diabetes/2405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腸躁症發作又跑廁所?減醣飲食助舒緩

 

【華人健康網文/Hsieh‘s營養輯提供】相對於可能讓腸躁症備感不適的「FODMAP」飲食組成,國外亦有相關於「低FODMAP」飲食研究,用意在儘量調整飲食當中含有的果糖、果聚糖、半乳寡糖、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及乳糖含量,以減緩這些醣類可能造成的腸胃症狀。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天然的食物,也屬於「低FODMAP」飲食。

腸躁症發作又跑廁所?減醣飲食助舒緩

對於果糖敏感者 :天然食物裡,尤其以水果或多或少含有果糖,其中藍莓、草莓、榴槤、葡萄柚、檸檬、百香果、楊桃、葡萄等,果糖含量較低。另外,對於果糖敏感者,也可以楓糖漿替代果糖含量較高的蜂蜜。

對於乳糖敏感者:可以選擇非動物乳源、低FODMAP的植物奶、或是優格、去乳糖牛奶、奶油等。

對於寡醣敏感者:各式各樣的蔬菜裡含有各種類型的寡醣,對於寡醣敏感者,可以選擇青江菜、菠菜、芹菜、芽菜、生菜、番茄等,蔥段可以只取綠色部分、大蒜則以蒜油方式提取蒜味來避免過多的寡醣。

對於糖醇敏感者:雖然許多水果裡廣泛存在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等成分,但大部分含量不高。蔬菜方面,海藻、海帶類的食物,甘露糖醇含量比較高。

腸躁症傾向者,除了注意「FODMAP」組成的飲食之外,值得一提若食用屬於多醣類組成的膳食纖維,像是植物膠(果膠、洋車前子等)、燕麥β-葡聚糖等具有黏性的水溶性膳食纖維,以及米麩、燕麥麩、葉菜莖等含有纖維素、半纖維素等非水溶性膳食纖維的天然食物,有助於調節腸道生理功能、改善腸道過度敏感的情形。

有黏性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保水性、到大腸中被腸道菌分解利用發酵的速度不像FODMAP類型的醣類那麼快速引起腸道過度敏感,有黏性的水溶性膳食纖維有助於緩瀉及調節大腸生理功能;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合併有黏性的水溶性膳食纖維一起吃,能調節腸道蠕動、增加消化物的體積與重量、有助於緩解便秘症狀。

鄭醫師補充:

這篇報導提到的FODMAP就是fermentable oligosaccharides, disaccharides, monosaccharides以及 polyols的縮寫(果糖、果聚糖、半乳寡糖、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及乳糖)。

醣類事腸道壞菌最喜歡的食物來源,經常攝取醣類,增加壞菌生存空間,原本罹患大腸激躁症的患者攝取過多的醣類無異雪上加霜。在門診我也經常提醒腸躁症患者最好不要攝取過多的醣類。

參考文獻:

Suma Magge, Anthony Lembo
Gastroenterol Hepatol (N Y) 2012 November; 8(11): 739–745.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966170/

2.

So Ra Yoon, Jong Hwa Lee, Jae Hyang Lee, Ga Yoon Na, Kyun-Hee Lee, Yoon-Bok Lee, Gu-Hun Jung, Oh Yoen Kim
Nutr J. 2015; 14: 116. Published online 2015 November 3. doi: 10.1186/s12937-015-0106-0
PMCID:
PMC4632275
Yanyong Deng, Benjamin Misselwitz, Ning Dai, Mark Fox
Nutrients. 2015 September; 7(9): 8020–8035. Published online 2015 September 18. doi: 10.3390/nu7095380
PMCID:
PMC458657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顛覆觀念…好膽固醇變壞「心」人?

膽固醇過高不好,但俗稱好膽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通常不在此限,但近來「科學」期刊的一篇研究指出,擁有特定「SCARB1」突變基因者,若好膽固醇數值高,心臟病風險比一般人多出八成,打破好膽固醇一定好的迷思。專家指出,研究仍待更多證據,好膽固醇對大多數人有益,建議戒菸、運動來提升。

總膽固醇分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過去認為體內HDL-C高,發生動脈粥狀硬化疾病的機會愈低。但最新研究發現,每一千七百人中,就有一人有「SCARB1」突變基因,導致好膽固醇失靈,無法將脂質帶到肝臟代謝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邱俊仁表示,目前對大多數人來說,好膽固醇每增加百分之一,可使男性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百分之二、女性百分之三

「壞膽固醇高沒有警訊,才可怕!」邱俊仁形容,壞膽固醇堆積血管,就像河水泥沙淤積,堆積過多,輸送至心臟的血液不足,心血管疾病機會大增。

鄭醫師補充:

1700人才有一人是SCARB1基因變異,比例的確不高,但也提醒我們,好的膽固醇也並非越高越安全,最好還是控制在安全範圍內比較妥當。

參考文獻:

  1. P. A. Zalloua et al. Rare variant in scavenger receptor BI raises HDL cholesterol and increases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cience, 2016; 351 (6278): 1166 DOI: 10.1126/science.aad351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慘!吃麵包就腹瀉 原來是麩質過敏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吃麵包、麵條會腹瀉、皮膚癢,這是怎麼回事?過敏科醫師提醒,平時愛吃麵包、麵條等小麥製品,或是常吃大麥、燕麥等麥類,會出現腹瀉情況,找不出原因,可能要注意是麩質過敏所引起。

麩質過敏的人,必須避免吃到小麥製品之外,包含大麥、燕麥、黑麥也都會使疾病惡化。

臨床上發現,很多病人長期腹瀉找不到原因,或是明明沒有內出血,卻一直有缺鐵性貧血,以及皮膚會發癢起小水泡,手麻腳麻查不出原因。約1%少數人吃了麩質食物後會產生麩質過敏症(celiac disease),或稱乳糜瀉,目前已經有麩質過敏的檢查,有助揪出引起過敏的原因。

麩質過敏的人 宜避免吃小麥製品

什麼是「麩質」?將水加入麵粉裡,將它揉成麵團,然後用自來水沖洗,洗去澱粉和纖維,剩下的蛋白質混合物就叫「麩質」。大林慈濟醫院過敏科醫師吳政翰指出,麩質過敏的原因是人體腸道對麥類之中的麩質產生免疫反應,病人除了必須避免吃到小麥製品之外,包含大麥、燕麥、黑麥也都會使疾病惡化。

吳政翰醫師表示,在旅英期間,同行的太太多次跟他反應,吃麵包和披薩會腸胃不適,這些情形在國內時並沒有發生,有可能是短時間內大量攝取麥類製品所致。

麩質過敏在國外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因為外國人麥類吃得很多,想不吃到都很困難,在國內因為是以米飯作為主食,麩質過敏可能會被忽視,但是不代表國人沒有這樣的問題。 除了飲食之外,麩質過敏也和基因有關,在國外每1百個人,就會有1人是麩質過敏,國內雖然沒有經過正式統計,每1千個人也有6到8人可能有這樣的基因。

平時愛吃麵包、麵條等小麥製品,或是常吃大麥、燕麥等麥類,會出現腹瀉情況,找不出原因,可能要注意是麩質過敏所引起

麩質過敏症狀多變化 可以治療

麩質過敏的症狀變化多端,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腹瀉、腹部疼痛、腹脹、體重減輕、關節或骨骼疼痛、疲勞,以及貧血等多種臨床症狀,甚至不孕症的問題

吳政翰醫師表示,只要能找出原因,麩質過敏是可以治療的,改變飲食習慣,原本一直無法解決的症狀,都可以得到改善。目前也常見有「無麩質飲食」,就是專為麩質過敏病人所設計的

鄭醫師補充:

長期的麩質敏感,甚至會引發腹脹、疲倦以及慢性疲勞等症狀,不可等閒視之。

無麩質飲食,最簡單就是以米食為主,不碰麵粉製品。

麩質敏感,國外有血液檢測,國內目前只有某些特別實驗室有專門的糞便檢測。

症狀判斷配合檢測,是麩質敏感診斷的必備條件。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低纖飲食減腸道菌種 還會影響後代

探索新聞網(Discovery News)22日報導,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飲食中缺乏纖維可能會對體內腸道菌種產生不可逆的改變,而且這種變化還可能代代相傳。

在這份研究中,研究團隊以低纖維飲食餵食小鼠,結果發現,小鼠腸道內特定種類的細菌會隨時間消失。即使小鼠之後改吃高纖維食物,腸道菌種仍未能完全恢復

此外,研究者更發現,這些腸道微生物的改變還會傳給下一代,並隨時間推移更加惡化。這些被餵食低纖維飲食的小鼠在繁衍4代之後,牠們子孫的體內已完全看不見動物腸道內常見的多種微生物

研究主要作者、美國加州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微生物研究員索能博格(Erica Sonnenburg)表示,這份研究對人類也有所啟示。

索能博格說,「我們都能接受人類會把基因傳給小孩。」「但我們也必須考量,我們會把體內的微生物基因組傳給下一代。」「我們必須真正地去思考一代人所做的飲食決定,因為這些決定可能會顯著地影響我們傳給後代的體內微生物。」

過去的研究也曾指出,腸道微生物中多半是對身體健康有益的細菌,而腸內菌種的改變,也可能導致肥胖症、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

索能博格的研究已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上。

鄭醫師補充:

不只基因遺傳,吃不對食物,腸道菌叢是否平衡,也會隨父母的飲食方式來遺傳給下一代,影響下一代的健康。

參考文獻:

Diet-induced extinctions in the gut microbiota compound over generations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9/n7585/full/nature16504.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末大吃大喝 垃圾食物重傷腸道

有些民眾可能以為,平常飲食很健康,周末放縱一下、大吃大喝又何妨!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平日飲食很健康,但到了周末就開始失控、亂吃垃圾食物,對腸道會造成很大負擔。腸道所受傷害與持續吃垃圾食物不相上下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藥理學主任瑪格莉特‧莫莉絲教授研究團隊想了解飲食溜溜球效應對腸道細菌生態有何影響,因而以老鼠進行實驗。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分子營養學與食品研究》期刊(Molecular Nutrition and Food Research)。

人類腸道有多達好幾億的微生物、細菌,這些微生物、細菌會影響新陳代謝、營養吸收,也會影響免疫功能,一旦腸道細菌生態受到破壞,就可能引起發炎性腸道疾病、肥胖等問題。

莫莉絲教授表示,這是首次研究比較一直吃不健康食物、間隔一段時間吃不健康食物兩種行為對腸道細菌所產生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老鼠一星期就算只吃三天垃圾食物,腸道細菌生態也會產生變化,這些老鼠的腸道細菌生態與肥胖、一直吃垃圾食物的老鼠很相似,腸道細菌種類不但減少、多樣化情況受破壞,腸道好菌也跟著流失,這對維持腸道健康並非好事

莫莉絲教授指出,這項研究結果若應用於人類,代表平常嚴格控制飲食、追求飲食健康的人如果在周末假日放縱、亂吃垃圾食物,結果就會功虧一簣,過去所有努力就全部白費。

鄭醫師補充:

這項研究報告提醒我們:腸道細菌會與飲食內容息息相關,不可輕忽飲食對腸道菌叢的影響。

腸道菌叢不健康,影響的深遠超乎想像。身體保養好,垃圾食物自然會控制,不會有過度攝取的慾望,而且吃多了身體也會直接反應。

參考文獻:

Alternating or continuous exposure to cafeteria diet leads to similar shifts in gut microbiota compared to chow diet

  1. Nadeem O. Kaakoush1,†, 
  2. Sarah I. Martire2,†,
  3. Mukesh Raipuria3, 
  4. Hazel M. Mitchell1, 
  5. Shaun Nielsen1, 
  6. R. Fred Westbrook2 and
  7. Margaret J. Morris3,*

DOI: 10.1002/mnfr.201500815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mnfr.201500815/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制酸劑恐致慢性腎病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治療胃食道逆流藥物「氫離子幫浦抑制劑」與長期腎臟受損很有關聯性。研究顯示,服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的患者出現慢性腎臟病風險比未用藥者增加二成到五成。雖然研究並沒有證實兩者因果關係,但卻發現,藥物劑量越高,腎臟似乎越容易受到損壞。

「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可以減少胃酸分泌,專門用來治療火燒心、胃酸逆流症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流行病學助理教授摩根‧葛蘭斯表示,當藥物劑量增加,慢性腎臟病風險也跟著上升,這種現象也許真實存在。

上述研究成果已於一月十一日發表於《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

研究作者表示,在美國,這些處方箋用藥當中,最多有七成為不當用藥,約有百分之二十五的用藥者並沒有再出現火燒心、胃食道逆流症狀,已經可以停藥,但卻還是繼續用藥。

葛蘭斯指出,過去研究顯示,這些治療火燒心藥物與急性腎損傷、急性間質性腎炎有關。最新研究更發現,這些藥物也與慢性腎臟病有所關聯。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資訊,患者一旦出現慢性腎臟病,腎臟過濾血液功能會逐漸衰退,經過一段時間,慢性腎臟病可能轉變成腎衰竭,此時患者就能接受透析治療,也可能需要換腎。

在這項研究當中,研究人員不只分析一萬多名「氫離子幫浦抑制劑」用藥者資訊,同時也估算近二十五萬人數據。在研究剛開始的時候,研究人員發現,「氫離子幫浦抑制劑」用藥者較容易有肥胖、高血壓、心臟病等問題。當患者用藥超過十年,慢性腎臟病患者風險便會上升。

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發現,一天用藥兩次的患者比一天用藥一次的患者更容易出現慢性腎臟病,其慢性腎臟病風險增加百分之四十六,相較之下,每天用藥一次的患者罹患慢性腎臟病風險只上升百分之十五。

鄭醫師補充:

長期使用質子幫浦抑制劑導致慢性腎臟病的風險,類似研究,過去比較少看到。一般醫師再開立這類藥物時,幾乎不會知會服藥者相關風險,因此把這篇規模不小的研究提出來給大家參考。

長期抑制胃酸,其實不利於身體吸收蛋白質與礦物質,胃酸存在自有其功能。為了抑制胃酸,但得犧牲營養吸收,兩相權衡,到底孰輕孰重?

關於胃食道逆流的療法,不妨參考整合療法的評估以及相關營養補充來做體質的根本改善,還能降低長期用藥潛藏的健康風險,一舉兩得。

參考文獻:

Lazarus B, Chen Y, Wilson FP, et al. Proton Pump Inhibitor Use and the Risk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11, 2016.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5.7193.

http://archinte.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248115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莞語專欄》好菌拯救躁鬱之腸

腹脹、腹瀉、便秘、肚子疼痛不適,是所有人都可能經驗過的症狀,但許多人四處就醫吃藥問題仍無法改善,每天都得面臨不斷跑廁所或久未解便的痛苦,這些人正是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的受害者。IBS是一種腸道的功能性異常;這種疾病的症狀相當複雜,有人易腹瀉、有人易便秘、有人則腹瀉與便秘交錯發生。據估計,國內一到兩成的人口有此困擾,每年造成的健保花費達九十億元。

IBS的成因可能是體質所致,但更多人是壓力所引起,奔忙於事業與家庭兩頭的青壯年族群最常見,尤以女性居多,有些患者則有憂鬱、焦慮、愛鑽牛角尖、追求完美等人格特質。近來研究更指出,IBS患者的腸道菌叢可能改變。人體腸道充滿巨量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黴菌、原蟲、寄生蟲。單就細菌而言,數目即高達百兆以上,種類千百種,重量超過1公斤,其代謝副產物更提供人體10%熱能來源,因此腸道菌叢可視為人體的一種器官。腸道細菌對人體而言,可分為好菌(益菌、共生菌占10至20%)、壞菌(害菌、致病菌占10至20%)及中性菌(伺機菌、條件致病菌占60~70%)。腸道好菌能與人體宿主和平共存、共生互利,其發酵產物有益人體;反之,壞菌的腐敗作用,則使人生病。

2015年5月美國FDA核准rifaximin用於治療腹瀉型腸躁症。Rifaximin是由rifamycin半合成衍生的巨環類抗生素,僅有不到0.4%的腸胃道吸收率,幾乎不會穿越腸壁。此藥並非新藥,早在1998年已核准用於治療旅行者腹瀉及肝腦病變(肝功能急速衰退,腸道產生的毒素無法由肝臟分解,導致毒素累積於中樞神經系統,影響患者的意識狀態)。

第三期臨床試驗TARGET1和TARGET2收納600名有輕到中度腹瀉和脹氣的IBS病患,隨機分為服用550mg rifaximin的治療組或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每天3次,治療2周後持續追蹤病患症狀達10周。合併兩篇研究發現,服用該藥病患有40.7%獲得適當症狀緩解,安慰劑組則只31.7%。此藥不易吸收,優於其他類會被身體吸收而導致對IBS病患效果各異的抗生素。

短期治療但有持續效果,將使IBS患者解便正常而無腹瀉,脹氣情況也減少,可以享受社交生活與旅遊,不用擔心頻繁跑廁所。但是在廣泛使用該藥之前,需進行更長期間的追蹤,以確定無抗生素抗藥性的隱憂。另一方面,要改善腸道菌叢失衡,除了以抗生素消滅壞菌,也要儘量補充高劑量的益生菌,雙管齊下,效果將會更明顯,症狀復發率也會更低。(雨辰)

鄭醫師補充:

FDA核准治療腸躁症的藥物,國內並沒有核准。因此,本地的腸躁症患者要透過類似療法來改善,只能透過整合療法來自力救濟。

有腸躁症患者,不妨透過功能醫學的腸道菌叢檢測,了解自己腸道菌叢失衡的狀況,透過適當的營養補充來除弊興利,也就是滅壞菌,補好菌,對於腸道菌叢的恢復效率更快。當然,本身有情緒、人格或者精神方面的困擾,建議配合處理,多管齊下,改善更快。

參考文獻:

http://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s/ucm448328.htm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體內好膽固醇太多 沒好處

多年來,許多醫師認為「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壁壘分明,「壞膽固醇」會增加心臟病、中風風險,濃度越低越好;「好膽固醇」濃度則要盡量提升,以降低心臟病發生機率。不過國外學者指出,有些人一旦高密度脂蛋白濃度過高,不但對身體沒好處,甚至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義大利心臟科醫師艾立亞諾‧納法里斯接受英國《每日郵報》(DailyMail)訪問時表示,過去醫師總建議民眾,多增加體內高密度脂蛋白濃度,這樣對身體比較好,但越來越多研究證據顯示,這種想法並不正確。

在血液中循環的脂肪,多數來自飽和脂肪。低密度脂蛋白將膽固醇從肝臟運送到細胞,以幫助細胞強化細胞壁、製造荷爾蒙。高密度脂蛋白則相反,主要功能是將細胞使用剩下的膽固醇運回肝臟,讓肝臟回收,或讓肝臟透過膽汁排除多餘膽固醇

美國匹茲堡大學一項研究以兩百二十五名健康四十歲女性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當體內高密度脂蛋白增加,很可能增加血栓風險,中風、心臟病發生機率便容易上升

納法里斯表示,不少研究證據顯示,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濃度不只無法對心血管產生保護效果,還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此外,也有研究發現,高密度脂蛋白濃度過高,還可能對腎臟透析患者造成負面影響,可能造成發炎反應惡化、組織受損更嚴重

鄭醫師補充:

高密度膽固醇(又稱高密度脂蛋白,HDL)與低密度膽固醇(又稱低密度脂蛋白,LDL)最大的不同在於後者是把膽固醇從肝臟輸往細胞,讓細胞可以強化細胞膜以及製造荷爾蒙,前者是回收剩下的膽固醇回到肝臟。

HDL高,代表身體不需那麼多的膽固醇,所以必須增加回收量,因此身體膽固醇過高,仍然潛藏健康風險。

若是低密度不高,高密度沒有高出甚多,健康應該無虞,但低密度高,高密度也高,不能安慰自己健康無虞,應該設法改善身體的代謝問題,積極改善,避免相關慢性疾病產生。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3384473/Why-having-good-cholesterol-actually-BAD-you.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發性硬化症患多攝維生素D3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服用高劑量維生素D3不但安全,或許還可以幫助調節身體免疫反應,免疫反應較不會過度活化。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神經醫學會所出版的十二月三十日線上版《神經醫學》期刊。

研究作者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神經醫學教授、多發性硬化症中心主任彼得‧卡拉布雷希表示,這項研究結果讓人很振奮,對於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來說,維生素D價格不貴、安全,且或許可以改善多發性硬化症病情。未來還需要進行更大型研究,才能確認研究結果,並進一步了解背後機轉,但研究結果看起來很樂觀。

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過低,可能增加多發性硬化症風險,多發性硬化症患者若維生素D濃度偏低,也較容易失能,疾病狀況也較多。

研究當中,共有四十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參與研究計畫,其中有些人每天服用一萬零四百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3,還有一些人每天服用八百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3,持續六個月。維生素D濃度極度偏低的患者並沒有納入研究。現在維生素D3建議標準為不要超過六百國際單位。

研究人員在研究剛開始、三個月、六個月後測量患者血液中的維生素D濃度,以及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反應。

研究人員認為,多發性硬化症患者血液中的維生素D濃度落在四十到六十毫微克/毫升(ng/ml)較為理想,服用高劑量維生素D的患者才有達到這標準。

無論是高劑量組還是低劑量組出現副作用的情況都很輕微,且人數差異不大,每組都有一人復發。

以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來說,發炎T細胞比率與病情嚴重度息息相關,研究顯示,服用高劑量維生素D的患者,T細胞比率有下降趨勢。血液中的維生素D濃度每增加五微克/毫升,發炎細胞比率下降約百分之一。

鄭醫師補充:

多發性硬化症罹患率與維生素D缺乏息息相關,過去有諸多研究皆已發表。這項研究進一步把維生素D補充劑量的不同來做治療比對,量化維生素D治療的效果,更具說服力。

維生素D本身就可以調控免疫系統,幫助免疫系統不是於過與不即,產生免疫系統相關病變。

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建議最好都能做為生素D的濃度檢測,透過維生素的補充與檢測追蹤,幫助患者免疫系統失衡改善。

參考原文報導:

https://www.nlm.nih.gov/medlineplus/news/fullstory_156460.html

參考文獻:

Peter Calabresi, M.D., professor, neurolog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Baltimore; Bruce Bebo Jr., Ph.D.,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research, National Multiple Sclerosis Society, New York City; Dec. 30, 2015, Neurology, online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小運動 「腸」保健康

人類腸道住了百億的微生物,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研究團隊進行老鼠實驗發現,在幼年期就規律運動,可以改變腸道細菌生態,讓腸道細菌生態更為健康,進而提升大腦功能、新陳代謝作用,這種改變可以維持一輩子。

這項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免疫學與細胞生物學》期刊(Immunology and Cell Biology)。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或許也適用於人類,人類若在幼年就好好養成運動習慣,往後身體可能較為健康。

研究資深作者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整合生理學教授莫妮卡‧佛萊許娜表示,運動新陳代謝、身心狀況都會產生影響,運動對健康的影響涵蓋許多層面。現在醫界、學界才開始研究運動對腸道細菌可能產生哪些影響。

當人類出生不久,腸道就開始住進大量細菌、微生物,這些腸道細菌、微生物對一個人的免疫發展、神經功能,以及各項生理作用都會產生關鍵性影響。

無論是成年或在人生哪個階段,腸道細菌生態都有一定的可塑性,而腸道細菌生態也受飲食、睡眠模式等環境因素影響,在這次研究當中,研究人員發現,在年幼的時候,腸道細菌生態似乎特別有「彈性」。

研究顯示,與很少運動幼鼠相比,幼鼠若每天運動,腸道細菌結構、益生菌種類會比較健康,幼鼠如果成年開始運動,結果也是一樣。研究人員更發現,大鼠的腸道細菌生態較健康,大腦功能就會更提升,且還會產生抗憂鬱效果。研究作者解釋,過去研究發現,人類大腦會對腸道細菌訊號有反應,詳細過程還需深入研究。

鄭醫師補充:

運動有助於幫助腸道菌叢更健康,相關研究過去比較少見。

腸道菌叢健康與否,除了關係免疫系統,也跟大腦健康息息相關。

從小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可以幫助小孩減少過敏症狀以及幫助大腦功能提升,成年人亦然。最好為人父母者可以用身教來帶領小孩運動,一起幫助全家健康。

參考文獻:

  • Agnieszka Mika, Monika Fleshner. Early life exercise may promote lasting brain and metabolic health through gut bacterial metabolites. Immunology and Cell Biology, 2015; DOI: 10.1038/icb.2015.11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腸躁症患多有維生素D過低問題

英國一項小型研究發現,十名大腸激躁症(IBS-簡稱腸躁症)患者當中,約有八人同時有維生素D過低問題。

雖然這還是初期研究,但研究人員認為,腸躁症患者未來透過檢測維生素D濃度、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等方式或可幫助改善腸躁症症狀

維生素D是身體重要營養素,如果想維持骨骼健康,維生素D更是重要。部份食物含有維生素D,但維生素D主要來源,還是來自陽光照射皮膚。多數民眾若適量曬曬太陽、飲食均衡,多半可以獲得充足維生素D,不過國外統計發現,以所有人口來看,最多有四分之一比率,血液維生素D濃度偏低。

而腸躁症是一種長期病症,症狀包括腹部絞痛、脹氣、腹瀉或便秘。在台灣,成大醫院曾進行研究發現,台灣腸躁症盛行率約百分之十二。雖然腸躁症很普遍,但確切病因不明,飲食或許有關係,食物通過消化系統速度快慢可能也會產生影響。有些人一旦面臨壓力或其他心理因素,很容易出現腸躁症。

研究人員將參與患者隨機分成三組,一組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一組服用安慰劑,還有一組合併服用維生素D、益生菌,持續十二星期,研究人員無法確認患者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是否能大幅改善腸躁症。研究人員解釋,或許是因為參與人數很少,研究時間較短,因此無法有明確結論。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開放版消化醫學期刊》。

研究計畫主持人英國雪菲爾大學研究員伯納爾德‧寇爾菲建議,腸躁症患最好檢測一下體內維生素D濃度。

鄭醫師補充:

即使這項研究規模不大,但也足夠提醒我們:腸躁症患者潛在的維生素D缺乏狀況。透過檢查以及補充維生素D,應該對治療改善有所助益。

參考文獻:

  • Simon Tazzyman, Nicholas Richards, Andrew R Trueman, Amy L Evans, Vicky A Grant, Iveta Garaiova, Sue F Plummer, Elizabeth A Williams, Bernard M Corfe. Vitamin D associates with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in participa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outcomes from a pilot trial. BMJ Open Gastroenterology, 2015; e000052 DOI: 10.1136/bmjgast-2015-00005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度洗手反效果?粗糙乾燥更易使壞菌附著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殺菌就是殺人!」—這是某位知名微生物學者所說的話。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不禁恍然大悟:「原來如此,說得太好了!」說得真的太好了,讓我佩服極了。因為我們一定要與細菌共生。

拜腸道裡面的常駐菌所賜,我們得以有效地吸收營養,挑出壞東西,把它排出體外。此外,拜常駐菌所賜,我們方得以保有免疫力及抵抗力。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卻還是會因為一點小感冒,而隨便服用抗生素。雖然最糟糕的是因為感冒就開立抗生素的醫師,但是服藥的人也有錯。因為一點點小事就去看醫生,然後很感激似地把藥吃下去,這種壞習慣根深蒂固地殘留在我們日本人的本性裡,這真的是非常嚴重的情況

對於與我們共生的細菌而言,抗生素是極為惡質的天敵。消化道內的常駐菌,將幾乎死於抗生素的手下。這等於我們違反了規定,無視與它們共生的約定。而常駐菌不僅僅只有腸道細菌而已。我希望各位不要以為自己的手掌非常乾淨,乾淨到連一個細菌都沒有,不知各位實際的想法如何呢?實際上,就體外來說比較常清洗的手掌,據說也存在數百至上千個細菌,而這些細菌幫我們防堵外來侵入的細菌增殖,幫我們抵禦紫外線的傷害。但是,如果我們討厭手上有細菌、覺得不乾淨,因而洗手過度的話,不但手部變得粗糙乾燥,還將使得致病壞菌容易附著在手上,進而容易侵入體內

換言之,這也是「過猶不及」,過度而莫名地討厭微生物,並且把它殺死,反而會對健康造成威脅。如此一想,或許就不會認為「殺菌就是殺人」是一句誇大的話了吧!當然,當我們無法掌控的龐大有害物質蜂湧而至,常駐菌也無法抵擋。因此最重要的就是留心食物的鮮度及平常的衛生習慣,但是也千萬不要潔癖過頭了。

無論什麼菌,只要殺了就安心,到處去把充斥於市面上的「除菌、抗菌商品」買回家備妥,用殺菌效果高的香皂洗澡。這種過度偏愛乾淨的人,是該重新信任常駐菌的能力,改變自己生活方式的時候了。讓常駐菌不受到有害藥物及殺菌劑的干擾,在開心活潑的狀態下於身體運作,方得以稱得上是健康度高的身體。

鄭醫師補充:

過度抑菌或者殺菌,會讓無法藉由人體常駐菌在腸道以及黏膜上適當免疫刺激以及鍛鍊,導致免疫調控失衡,這對小孩來說尤為嚴重。從小缺乏適當的常駐菌刺激,過敏以及得到致命感染的機率都將大為提升,而常服用抗生素,無形間也成為一大幫兇。

經常接觸大自然,適度補充益生菌,不要過度洗手,過度使用抑菌或者抗菌用品,對抗生素使用務必謹慎保守,才是讓身體與常駐菌互動最佳的狀況,進而促進健康,遠離疾病。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酵食物有助減輕社交焦慮

想減輕焦慮,就要先把腸道顧好。

是的,你沒看錯。《精神病學研究期刊(Psychiatry Research)》在2015年8月的一篇研究指出, 人們若是常吃自然發酵的食物,比如醃黃瓜、德國酸菜和優格,可以使他們比較不容易神經敏感,進而減輕對社交場合的焦慮。

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發酵食物使腸道裡的益生菌增加,而益生菌或是好菌減輕了人們在精神、情緒上的起伏。

研究者找來710名大學生自願者,記錄他們吃發酵食物和變得神經敏感,例如神經質、焦慮或社交恐懼的頻率。結果發現在社交上極端退縮的一群人,在增加發酵食物的攝取之後,害羞和對社交場合的懼怕都大幅度減輕。

下次要參加重要場合或上台演講前,先吃些德國酸菜或優格吧!

鄭醫師補充:

益生菌可以降低焦慮,因腸道菌會和腸道免疫系統會相互作用,因此有此一說:腸道是第二個大腦。

目前也有越來愈多的研究發現適度補充腸道益生菌可以降低壓力感、改善焦慮以及憂鬱等症狀:

1. Foster JA, Lyte M, Meyer E, Cryan JF. Gut microbiota and brain function: An evolving field in neuroscience. 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 2015 Oct 4. pii: pyv114. doi: 10.1093/ijnp/pyv114. [Epub ahead of print]

2. Mohammadi AA, Jazayeri S, Khosravi-Darani K, Solati Z, Mohammadpour N, Asemi Z, Adab Z, Djalali M, Tehrani-Doost M, Hosseini M, Eghtesadi S. The effects of probiotics on mental health and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in petrochemical workers. Nutr Neurosci. 2015 Apr 16. [Epub ahead of print]

3. Wang T1, Hu X1, Liang S1, Li W1, Wu X1, Wang L2, Jin F1.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NS9 restores the antibiotic induced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abnormalities in rats. Benef Microbes. 2015 Apr 13:1-11. [Epub ahead of print]

4. Mayer EA, et al. Gut Microbes and the Brain: Paradigm Shift in Neuroscience.

5. Vitetta L, Bambling M, Alford H.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microbiome, probiotics, and mood. Inflammopharmacology. 2014 Dec;22(6):333-9. doi: 10.1007/s10787-014-0216-x. Epub 2014 Sep 30.

6. Rucklidge JJ. Could yeast infections impair recovery from mental illness? A case study using micronutrients and olive leaf extract for the treatment of ADHD and depression. Adv Mind Body Med. 2013 Summer;27(3):14-8.

Bravo, J., Forsythe, P., Chew, M., Escaravage, E., Savignac, H., Dinan, T., Bienenstock, J., & Cryan, J. (2011). Ingestion of Lactobacillus strain regulates emotional behavior and central GABA receptor expression in a mouse via the vagus nerv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DOI: 10.1073/pnas.1102999108

因此,有焦慮或者憂鬱症狀,如有腸道不適的狀況,以整合醫學觀點,最好能一併處理,症狀恢復才會迅速。不過,增加發酵食物攝去得要一段時間,等到上台前才吃,一定來不及,提醒大家。

參考文獻:

http://www.psy-journal.com/article/S0165-1781(15)00214-0/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