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精神科看診先修班 (9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網路對大腦影響 紀錄片記錄實驗


公視 更新日期:2010/10/22 22:16



網路的出現,為人類社會,帶來革命性的改變,尤其是這一代的青少年,幾乎伴隨網路成長,有不少還包著尿布就進入數位時代的小小孩,由英國BBC拍攝的天羅地網大革命,邀集了專家學者,以實際的測試來觀察網路對大腦的影響,這是全世界第一次類似的實驗,結果如何,一起來看看。



網路是否改變了我們的思考方式,100名自願者進行測試,結果發現,有不少的受試者,還沒看完問題,就開始回答,年輕人只花了年長者六分之一的時間,就完成答題,這項實驗證實了網路世代的年輕人,的確養成了跳躍不加思索的思考模式,



20年前,全球資訊網誕生,數位革命隨之而來,網路改變了人際關係,甚至改變了人類思考方式,但是網路真的為人類帶來了更美好的生活嗎,在全球連線密度最高的南韓,有六成二3到5歲的韓國兒童,經常使用網際網路,一週上網超過8小時,使用率是英國兒童的2倍,韓國統計,有21萬孩童有網路成癮的問題,很多人每天花18小時上網,八成需藥物治療,2成必須住院。



世界各國都為沈迷網路的未來世代,感到焦慮,孩子們自己也無法想像,沒有網路的日子。



有人認為,網路跨越時間、空間,連結了人群,力量無遠弗屆,短短20年,就為人類社會帶來深遠的改變,是好是壞,沒有定論,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網路帶來的影響、才剛開始而已。



之前我曾看過公共電視的一個實驗紀錄片,這是把一家人的裝潢及生活方式,倒退至少三十年,研究觀察人員想瞭解這樣的生活改變,對現在的父母及兒童,會有哪方面的影響及改變?


一開始把家中的電器(包含3C產品)都移走,連裝潢都改成三十年之前的樣式,提供三十年前的使用的電器,當然當時還未出現網路,不過已經有電視了,因此,對這家人必然會有相當大的衝擊。這個實驗每隔幾天,牆上掛的數字顯示,會告訴屋內的人,現在的年代到了何時,當然新的產品會隨著年代更新,經過這樣的改變,參與實驗的一家人發現,科技的進步,的確造成一些便利,像是網路,家人一開始都非常不適應沒有網路的生活,但也因此得到更多和家人共處互動的時間,因此實驗結束,有些裝潢,他們決定不要改回來,因為與家人的互動,不是任何科技產品可以取代的。


日前在日本,也有父母因為沈迷於網路,把四歲的小孩餓成皮包骨而遭到法律追究的案例,前兩週,我也把最新的研究(每天看電視及上網超過兩小時的兒童日後容易出現精神問題)提出來提醒大家,最近英國的BBC對100位自願受試者作實驗,結果發現,許多年輕的世代(網路用得多)的人,在問題還未看完,就開始回答,其時間平均是年長者的六分之一,顯見網路世代的年輕人的確養成了跳躍不加思索的思考模式。 在全世界網路密度最高的韓國,已經看到的令人憂心的狀況:3-5歲的兒童,有六成二的比例每週上網時數超過八小時,使用時數是英國兒童兩倍,根據統計,在韓國有21萬孩童有網路成癮的問題,每天花超過18個小時上網,其狀況以清楚告訴我們絕對不能輕忽!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低血糖產生幻覺 被誤認精神異常


自由 更新日期:2010/10/10 04:11



文/簡榎岑



一位中年男子由119人員五花大綁送入醫院急診。原來他是一位送貨司機,路人發現他將車停在路邊,下車後,就往車潮中狂奔,且口中唸唸有詞、大吼大叫,簡直就像一位精神異常的人。



病人進醫院時,面部表情抽搐僵硬,躁動不安,抗拒所有接觸身體之行為,為了保護病人安全,使用約束衣給予保護性約束,然後進行一連串的醫療檢查與處置,檢查發現,他的血糖只有33mg/dl,懷疑是血糖過低造成。給予葡萄糖靜脈注射後,病人的意識恢復正常,連忙向醫護人員致謝,表示患有糖尿病多年,但不記得先前發生的事。



低血糖通常指的是,血糖值降到50mg/dl以下,症狀包括:冒冷汗、饑餓感、手腳發抖、臉色蒼白、心跳加速、嘴麻、頭暈、全身無力等,但有時症狀不明顯,可能被忽略;第二階段就會出現精神狀態有異、意識不清、答非所問、產生幻覺或異常興奮等,這時常被誤為精神狀況有問題;一旦失去意識或昏迷後,就嚴重了。



我記得還在醫學院上課的時候,有一堂課,授課的教授提到一位女士的案例,這位女士有一段時間,只要到了下午五、六點,就會開始出現幻聽、聽到鬼怪的聲音及精神錯亂,其他時間就如同常人一般,精神完全正常。


經過詳細的身體檢查,其實這是典型的低血糖所引發的精神狀況,只要將血糖控制穩定,精神即恢復正常,完全不需精神科藥物介入處理,因此,有急性的精神狀況,一定要先排除身體因素的影響,沒有處理身體功能失衡,一味想靠精神刻藥物來抑制症狀,絕對是本末倒置的處理方式。


其實,在臨床上,嚴重低血糖引發的精神失常並不多見,但血糖不穩定所引發的精神狀況,例如焦慮、憂鬱、恐慌、甚至暴躁易怒,常常出現,但大部分的臨床醫師對此敏感度較為缺乏,故在處理上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想知道自己是否因為血糖不穩定而影響精神狀況,可以參閱下面由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這本書的作者所整理出來的問卷,許多血糖不穩定的人,開始是胰島素敏感性下降,也就是胰島素處理血糖的能力變差,提醒大家注意,相關資料請參閱:


































































































 



胰島素測驗*



 



我嗜吃甜食,在剛吃完之後會有短暫的活力與好心情,之後就如洩氣的皮球。



 



我有糖尿病、血糖過低或酗酒的家族史。



 



我暴躁易怒、焦慮、疲倦與緊張不安,或是有斷斷續續的頭痛,但是吃過飯後會有暫時覺得好一點。



 



突然站起來時會感到暈眩。



 



在用餐後的二至三小時,我會感到顫抖。



 



我吃的是低脂飲食,可是體重依然如故。



 



在誤餐的情況下,我會覺得暴躁不安與易怒、衰弱或疲倦。



 



如果吃了碳水化合物(鬆餅、硬麵包、麥片、煎餅等),好像一整天就無法控制地一直吃。



 



一開始吃甜食或碳水化合物之後,就無法停止。



 



如果吃魚或肉類與蔬菜,感覺比較好,但是在吃麵食、麵包、馬鈴薯與甜點的大餐之後,我會覺得昏昏欲睡或「茫茫然」。



 



餐廳的麵包籃是我的最愛。



 



在吃完甜食之後,我會感覺心悸。



 



我對鹽分敏感(我會水腫)



 



如果沒有吃早餐,下午會有恐慌的症狀。



 



如果早上沒有喝咖啡,就提不起精神。



 



我經常感覺悶悶不樂、不耐煩或焦慮。



 



我記憶力不佳,也無法集中精神。



 



吃東西可以讓我冷靜下來。



 



在吃過東西之後的幾小時,我會覺得疲倦。



 



晚上會盜汗。



 



我經常感到口渴。



 



我好像經常受到感染。



 



我大部分的時間都覺得很疲倦。



 



我的腰圍過重(腰臀比>0.8—肚臍四周的腹部與臀部頂端骨頭隆突處四周的比率)



 



我的毛髮在應濃密處稀薄,又長在不應該生長之處。



 



我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或不孕。



 



我有高血壓。



 



我有心臟疾病。



 



我有第2型糖尿病 (曾被稱為成年發病型糖尿病)



 



我有慢性的黴菌感染(鼠蹊搔癢、陰道酵母菌感染、或是皮膚有塊狀乾燥脫皮)



0-9可能有輕微的胰島素問題


10-14可能有中度的胰島素問題


15分以上可能有嚴重的胰島素問題


要確實知道自己是否有血糖代謝問題,直接做葡糖糖耐受性測試,方法是讓受試者吃下75毫克的葡萄糖,然後每隔半小時測量血糖一次,時間一般要測到兩小時,也有醫師主張測到五個小時,可以更準確地知道是否有胰島素阻抗的問題。以胰島素阻抗來說,運動及體重控制,對降低胰島素抗性是非常有效率的兩種方式。


有些營養來源可以穩定或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首先是鎂,不管是體內或體外的實驗,鎂對於胰島素重,都扮演重要的關鍵角色,每天補充足夠鎂的人,也比較不會發生第二型的糖尿病。


其他礦物質,與血糖代謝最有的還有釩與鉻,尤其是鉻,許多穩定血糖的營養補充品幾乎都會添加,相關研究可以參閱:


Striffler, JS; Polansky, MM; Anderson, RA (1999). "Overproduction of insulin in the chromium-deficient rat". Metab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48 (8): 1063–8. PMID 10459575. Lay summary –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September 15, 1999). 


維生素D缺乏,的確會造成胰島素功能下降,補充足夠,也能有效降低胰島素阻抗的發生率,相關臨床研究可以參閱:


 Schinner, S.; Scherbaum, W. A.; Bornstein, S. R.; Barthel, A. (2005).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insulin resistance". Diabetic Medicine 22 (6): 674. doi:10.1111/j.1464-5491.2005.01566.x. PMID 15910615. 


有胰島素阻抗的人也可以考慮補充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這有不少研究證實效果不錯:


 Lovejoy, Jennifer C. (2002). "The influence of dietary fat on insulin resistance". Current Diabetes Reports 2 (5): 435. doi:10.1007/s11892-002-0098-y. PMID 12643169.


 Fukuchi, S; Hamaguchi, K; Seike, M; Himeno, K; Sakata, T; Yoshimatsu, H (2004). "Role of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tabolic disorders in sucrose-induced obese rats".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 229 (6): 486–93. PMID 15169967. 


有些植物性來源甚至是人蔘皂苷,也有些臨床實驗發現對胰島素敏感性穩定有幫助,總之,胰島素抗性不只日後可能會發展成代謝症候群,影響到身體,也很可能影響到精神狀況,絕對不能輕忽。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常有網友問我憂鬱症是否就是血清素不足所引發?血清素不足的原因從哪裡來?血清素可以檢測嗎?血清素可以調整嗎?藥物調整有哪些隱憂?除了藥物,是否有其他調整方式?以下我從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這本書整理一些相關內容,提供給大家作參考,其中也包含一些血清素不足所可能引發的現象的量表,需要的人也可以自己作個評估。

血清素:維持快樂

 

 

自己的血清素含量過低嗎? 利用以下的小測驗來找出解答。如果答案為「是」,則在左邊的方格打勾。然後利用以下的分數欄看看自己的情況有多嚴重。

 

 

 

 

 

 

 

 

血清素測驗*

 

腦海裡的螞蟻(不自主的負面想法)萬頭鑽動。

 

我是水杯半空(看事情容易偏向負面)理論的人。

 

我的自尊與自信心低落。

 

我有強迫性的想法與行為(例如完美主義或潔癖,或是其他更嚴重的強迫症)

 

我有冬季憂鬱或是SAD(季節性情緒失調)

 

我有暴躁、易怒和/或不耐煩的傾向。

 

害羞且害怕外出,或是對高度、人群、飛行和/或公開演說有恐懼感。

 

我感到焦慮或恐慌。

 

我有PMS(經前症候群: 在月經之前喜怒無常、嗜吃、乳房壓痛與脹氣)

 

我有睡眠問題。

 

我會在半夜醒來,之後就難以入睡,或是清晨時太早醒來。

 

我嗜吃甜食或澱粉類,例如麵包與麵食。

 

在運動時,我會感覺比較好。

 

我有肌肉疼痛、纖維肌痛症和/或下頷痛。

 

我接受過治療,在服用SSRI(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時會感覺比較好。

 

0-4:可能有輕度的血清素不足

5-7:可能有中度的血清素不足

 

8以上:可能有嚴重的血清素不足

大家都知道血清素,這是感覺快樂的分子,在壓力沉重的社會裡,幾乎所有的人都有分泌不足的現象。嚴重缺乏血清素會讓人感到沮喪。我們利用像百憂解與Zoloft(或是SSRI等級的藥物)來提供更多的血清素,而就我們所知,長期下來將對我們造成更多的問題。

 

 

 

弔詭的是,大部分的人吃精製的碳水化合物或糖類,是為了在短時間內激發血清素(這是那些糖類的功效之一),然後他們又覺得精疲力竭,因此又繼續搜尋澱粉類或糖類。遺憾的是,這種方式最後讓我們變得更沮喪,且體重暴增,並不是有效的策略。

 

 

 

我們當然知道血清素是快樂的心情、降低焦慮與暴躁,以及幫助睡眠所不可或缺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們的血清素含量如此低落? 人體要如何自行製造血清素? 如果我們知道答案,我們可以排除降低血清素的因素,並提供可以讓身體製造更多血清素的物質。我們可以做到比藥物更有效,且更沒有副作用。

 

 

為什麼我們的血清素含量如此低落

 

在神經傳導素的日常活動中,有很多方面會出錯,因而造成功能異常。以下是血清素會直線滑落的原因。

 

  • 缺乏色氨酸或低蛋白質的飲食。 色氨酸是製造血清素的主要胺基酸。 沒有色氨酸等於沒有血清素,等於非常鬱悶的情緒。事實上,研究顯示如果讓一組人吃不含色胺酸的綜合胺基酸,幾小時內就會造成沮喪16!
  • 壓力與高皮質醇含量(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加速分解色胺酸的酵素活動,因此製造血清素的色胺酸數量減少。
  • 造成發炎的情況 (例如食物過敏、感染、毒素或高糖分飲食)發炎的訊息分子稱為細胞激素 ,例如干擾素-g(INF g)刺激分解色胺酸的酵素TDO IDO,迫使它進入的的途徑,會製造殺死腦細胞的興奮性神經傳導素--麩胺酸。
  • 就是無法製造充分的血清素。 這種情況有諸多原因;可能是因為吃太多醣類且缺乏上述建議的蛋白質,因而沒有充分的基礎原料(胺基酸色胺酸),或先天的體質,本來就比較難以製造神經傳導素*

 

  • 血糖失調 (胰島素抗性或前期糖尿病) 這種情況(7章將會深入探討)來自於高糖分、加工食品的飲食。這種飲食習慣促使血清素在短暫的飆高之後流失,導致情緒的反覆。
  • 可能缺乏維他命B6  B6是將色胺酸轉換成血清素的酵素觸媒。缺乏B6通常是壓力、酒精與避孕藥等藥物所造成的。
  • 缺乏鎂。 這也是我們社會常見的情況,由於壓力、咖啡因、糖分與酒精都會造成鎂的流失,因而阻礙身體製造血清素。

*具有SNP單一核酸多樣性)或是酵素THP2基因變異的人,製造血清素的能力降低80%。

好消息是服用葉酸與補充5-HTP(5-羥基色胺酸)可以克服這項弱點,一般這是直接從5-HTP膳食色胺酸所製造的,這是在下一個程序步驟中,用於製造血清素的分子。如果服用5HTP,就可以跳過這個脆弱的步驟。

 

那些只是抑制一種神經傳導素分泌的許多情況之一。每一種都同樣受到飲食與生活型態的影響。那我們可以有哪些選擇? 服用SSRI之一的百憂解,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改善一部分的症狀,還有許多的副作用;或者是嘗試減少飲食中的糖分、排除食物過敏與毒素、學習如何紓解壓力,以及補充B6、葉酸、鎂 與胺基酸,這種方式沒有副作用,而且可以矯正阻礙血清素製造的根本原因。

 

 

你會選擇哪一種?

 

在百憂解上市時,對於利用色胺酸或其副產品5-HTP幫助身體自行製造血清素的大部分研究,不是被推延就是停止。

 

但是我們有強烈的證據顯示,補充血清素的基礎元素,同時解決血清素製造量不足的其他根本原因,相較於只服用百憂解或其他SSRI,不只是更安全,也更有效17,18   

 

沒有人因為服用維他命或胺基酸而自殺,但是服用一些抗憂鬱劑的人,企圖自殺的風險卻提高達60%,所有抗憂鬱劑的平均自殺率提高3919。我們只是沒有聽過這樣的營養療法,因為不像製藥廠,營養補充劑製造商沒有幾十億元的經費製作電視廣告,或是提供數百萬元贊助大型的研究。

寫這些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服用精神科藥物⋯而是提供您一些除了吃藥以外的其它各種方式,讓你可以改善你的健康。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

常看到鬼怪? 原來是服藥過重譫妄現象

更新日期:2010/08/12 04:11

記者方志賢/高縣報導



高縣一名80歲郭奶奶患有脊椎側彎、氣喘、心臟病、白內障等疾病,近一年她疑似看到鬼怪,情緒大受影響,家人以為她「老番癲」,經高縣志工醫師到宅服務,發現她服用的脊椎側彎藥量過重,引發「譫妄」現象,經建議調整藥量後症狀解除。



郭奶奶原本個性溫和,因罹患多種慢性病,長期在某大醫院就醫,但這一年來她一直向家人說,不論白天或黑夜,鬼怪都出現在她的身旁,讓她無法好好入睡,脾氣變得暴躁,並要家人整天陪在她的身邊,家人也都受不了。



家人以為老奶奶有精神疾病,帶她看精神科門診,但症狀沒有改善,老奶奶也成為家裡的怪人,家人都認為她「老番癲」,以為是老化引起的自然反應。



經高縣衛生局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評估後,委由神經內科的志工醫師周俊宏到宅醫療諮詢服務。



周俊宏說,老奶奶因白內障造成視力模糊,卻能鉅細靡遺述說鬼怪的樣貌,所以應該不是視力的問題。



周俊宏請家人把老奶奶吃的藥拿出來,查看之後發現,老奶奶因脊椎側彎服用的肌肉鬆弛藥過量,引發有「譫妄」的現象,建議家屬帶老奶奶回原來的醫院調整用藥劑量。



經過一個月後,老奶奶的身體情況改善許多,不再看到所謂的「鬼怪」,夜晚比較好睡,與家人的關係也變好,又恢復到以前那個溫和的老奶奶。



到了一定年紀,隨著身體系統的退化及慢性疾病的發生,加上國內健保的看診便利,多重用藥在老人家身上發生的機率高。最近高雄有一位八十歲的老婦人,原本身體就有不少毛病,例如脊椎側彎、氣喘、心臟病及白內障等等狀況,平時在醫院的不同科別就診拿藥,可以想見她的至少可能會包含止痛藥、肌肉鬆弛劑、氣管擴張劑、循環改善劑、降壓藥等等藥物,原本個性溫和的老人家,突然開始不分日夜出現鬼怪,讓她失眠,脾氣也跟著暴躁起來了,家人帶老人家到精神科看診,也沒有改善。


其實這類案例,在大醫院的住院案例出現機率不算低,尤其是原來已經有些身體問題而持續用藥的患者,又突然有其他身體問題開刀或者治療再另外用藥,如此多重用藥,就會讓藥物在體內的代謝出現問題,關鍵是因為藥物代謝,在肝臟競爭類似的酶,導致各種藥物在體內的濃度升高,這些藥物濃度的升高,讓當事人的神經系統錯亂而導致幻覺,這種急性的精神狀態改變,在醫學上稱之為譫妄,譫妄的原因很多,大部分都是身體有內外科的狀況、電解質不平衡、血糖過低或者多重用藥引發,我在醫學中心的精神科照會訓練中,看到非常多的案例。因此,有精神科照會訓練的醫師對譫妄的原因及處理大多有經驗,第一部絕非加藥,而是盡可能地精簡原本用藥,再視其精神狀況的表現考慮是否短期以鎮靜藥物來幫助穩定。


提醒大家,譫妄的表現不只是妄想、幻覺而已,有些患者的臨床症狀表現比較接近憂鬱,也就是變得話少、表情變化少、甚至嗜睡、感覺像心情不好,不想說話,不瞭解譫妄症狀的專業人員容易在此被誤導,如果沒有趣處理多重用藥或者身體內外科的問題,反而再加上抗憂鬱劑等精神科用藥,那麼無疑就是雪上加霜了。


關於譫妄,也可以參閱: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607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孩常眨眼聳肩 當心妥瑞氏症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7/31 04:11



文/蔡明蘭



一名8歲男童常有眨眼睛動作,到眼科就醫,被診斷為過敏性結膜炎,點藥水後,有改善,但不久又開始;最近他時常出現嘴角陣發性歪一邊,合併眨眼動作較頻繁,甚至不停地發出乾咳聲音,但檢查又沒有感冒或痰音,一到晚上熟睡後,就停止抽動。



如果他這種情形斷斷續續超過1年,或影響到日常生活,或班上同學上課,就必須考慮吃藥治療。



妥瑞氏症候群是一種慢性神經行為疾病,學齡兒童發生率約1%到3%,特徵是:



●不自主的動作,如眨眼、臉部和眼睛的動作、聳肩、甩頭。



●發出不自主的聲音或乾咳。



●發生年齡小於18歲。



●症狀斷斷續續超過1年,有符合以上4種條件者,稱為「妥瑞症」。



在診斷確定前,會建議一些常規檢查,以排除其他問題,如血液檢查、腦波、神經影像檢查,以排除如銅、鋅離子的不平衡,鏈球菌感染引起的不自主動作,癲癇、基底核的障礙等。



更需討論是否合併神經行為上的問題,例如無法專心、注意力短、強迫性行為、過動症等,一部分和遺傳基因有關,30%的人可找到家族史,有時需同時治療伴隨的問題或心理治療。



妥瑞症的原因並不清楚,一般認為和皮質傳到基底核紋狀體─下視丘的路徑失衡有關,約30%到40%兒童在青年期會逐漸消失,但大部分會持續至成人,但症狀會較輕微。



好發於5至8歲兒童,平均約5至6歲症狀開始出現,10歲時會達到高峰,隨著年齡增長,症狀會減輕,但如焦慮、學期剛開始、父母離異、家中變故、家中氣氛不協調等壓力,則會加重症狀。



剛開始可以嘗試以放鬆的方法及行為指導來幫助小孩,和學校老師溝通,多給一些活動空間,考試及閱讀時,若會甩頭影響答題,可以用方法來矯正。



合併無法專心上課者,可在適當時間休息,讓不自主動作得到紓解。



平常課後可做一些課外活動,如打桌球、散步等,消耗過多的能量。



臨床上小兒神經科常使用的藥物都有很好療效,父母需密切和醫師合作,謹慎記錄每一次藥物種類及劑量,對治療是否產生特定副作用及行為上的變化,提供醫師下次給藥的參考。



所以,當小孩出現習慣性、反覆性的不自主動作時,家長應特別注意及觀察,如果持續太久或反覆發生,應帶到小兒神經科做進一步評估。



大部分的人,尤其是妥瑞症的家長對妥瑞症的典型症狀----不自主的抽動(例如眨眼、臉部及眼睛的動作、甩頭、聳肩等等)、乾咳、聲音(包含髒話)其實相當熟悉,然而真正的原因目前教科書的答案都不是很清楚,因此,不管小兒神經科或者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的醫師,在治療這類狀況時,開藥都只是為了控制症狀而已。


對於藥物到底要不要服用,我們最好對疾病本身有些概念,首先,妥瑞症這些症狀,對大多數的患者來說,症狀表現是自限性的,也就是到一個年齡自己會好,即便有些症狀到成年人還有,表現也是很輕微,故在用藥考量上應該越保守越好。原文資料可參考:


What is Tourette syndrome? Tourette Syndrome Association. Archived May 24, 2006.


對症狀明顯或者較為嚴重的個案,醫師開藥的第一種選擇及考量就是抗精神藥物,抗精神藥物是給誰吃的呢?一般精神科治療是用來治療精神分裂症的妄想及幻聽等等精神症狀的用藥,因此算是蠻重的藥物,常見副作用,包含靜坐不能、過度鎮靜、運動困難、行動緩慢等等狀況,新一代抗精神藥物,宣成有比較少的副作用,但是卻容易導致肥胖、代謝問題。此外,中樞神經興奮劑例如利他能、專司達或者治療過動的其他藥物(例如思銳),也常會被開出來治療妥瑞合併有ADHD的患者,耐人尋味的部分在於抗精神藥物作用是減少多巴胺的濃度,而利他能這類藥物是要提升多巴胺濃度,與就是這兩類藥物的作用在學理上市抵銷的,但精神科用藥為了要控制症狀,常常會有類似這樣讓人摸不清道理的治療方式存在。


很多人並不清楚抗憂鬱劑也可能被開出來,不管傳統三環或者SSRI(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這主要是針對被認定有妥瑞症合併有強迫症的患者,相對於上述的藥物副作用,降血壓藥物可能是相對來說,副作用較少的選擇,真的不得以要用要控制,儘量和醫師討論能以這類藥物治療為主。相關資料請參閱:


 Schapiro NA. "Dude, you don't have Tourette's:" Tourette's syndrome, beyond the tics. Pediatr Nurs. 2002 May–Jun;28(3):243–6, 249–53.


不管如何,我們看到現行的醫療治療都幾乎著眼於症狀的控制,而沒有處理身體的功能失衡可能引發妥瑞症狀的部分。建議可以透過家庭支持、規律運動等等輔助方式來幫助患者症狀改善以外,大家可以從功能性醫學的角度來幫助患者作更積極的症狀改善,相關資料可以參閱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這本書或者先瀏覽我部落格的參考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3420&prev=13662&next=13303&l=f&fid=1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藥癮?多是心理因素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7/12 04:11



圖.文/李柏賢



「醫師,我可能得憂鬱症了,晚上都睡不著,心情很差。」醫師先釐清一些症狀,開了處方給他,然後詢問患者:「有沒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患者接著問:「這些藥吃了後,會不會上癮?」



首先要釐清的是,憂鬱症等精神疾病患者的生病時間常以「週」或「月」計算,所謂的「好了」(即完全緩解,full remission)是指脫離症狀至少兩個月。



如果憂鬱症或相關精神疾病患者不吃藥時,症狀又出現了,如精神不佳、睡不著、吃不下時,患者只好再吃藥。此時就會感覺生活好像被藥物控制,這時就會有人問醫師:「我是不是藥物上癮了?」其實這當中有一個重點就是,如果用今天的精神已經「好了」,所以就不用吃藥的角度來看精神疾患,那麼「上癮」的錯覺就會不斷上演,因為患者和家屬認為的「好了」只是短暫地改善症狀,而不是痊癒。



許多人害怕吃安眠藥,理由是安眠藥太有效了,一旦不吃藥就睡不著,結果有效的安眠藥反而變成擔心的來源。但其實真正的問題不應該是「上癮」,反而是沒有真正解決失眠的問題,應該要調整面對失眠的態度,進一步了解安眠藥只是暫時的處理,就好比胃潰瘍沒治好,不吃胃藥就會胃痛;但絕對不是胃藥上癮,而是胃潰瘍沒治好。



事實上,失眠可能來自許許多多很難釐清、徹底解決的問題,因為太難釐清了,結果失眠的問題被放在一旁,轉而關注比較容易討論的「吃這個藥會不會上癮?」



上癮是一個值得關心的話題,但是關心絕對不要只停留在這個藥物會不會上癮,而是要進一步了解服用這個藥物的效果多大?它的限制在哪裡?哪些是吃藥沒有辦法解決的。



若能了解患者的心理問題,擺脫對藥物的誤解,藥就變成了有用的工具,可以在需要的時候發揮作用,協助我們面對生活中的難題(譬如失眠)。


 



所有的精神科門診,如果以患者或者是看病的人,這個問題的出現率應該是前幾名:「這個藥物服用會不會上癮?」大部分的開藥醫師都不太能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從候診間的慢性精神科患者人數居高不下,就已經暗示了這個問題的真正答案。


這也不禁讓我想到之前曾和一位醫學中心的資深主治醫師跟我的對話:「當初選錯科了,現在醫院管理階層最喜歡的科之一就是精神科,因為精神科的患者大部分來說得長期就診,以醫院來說,這是永續經營的典範。」


到底精神科藥物服用在控制什麼?我在門診及演講時,常會劃三個格子作說明,精神科看診的重點就是中間的症狀收集,根據症狀給精神科藥物來控制或者緩解症狀, 至於症狀的根源從何而來,患者或看診的人並未像內外科醫師一般做過客觀的身體檢測,即便是一般最常被告知的自律神經失調也是症狀,因為沒有人會無緣無故讓自律神經失調,除非是身體功能失衡或遭受莫大的心理壓力,難以排解,否則自律神經會照本操課,不會無故叛變。


因此我們要問,若一開始沒有把導致身心症狀產生的原因找出來,只以藥物控制症狀,一旦藥物停下來,症狀還是會出現。至於藥物服用一段時間以後,大腦原本自己的神經傳導物質運作的規律性會被精神科藥物改變,這樣的改變無法在藥物暫停馬上回復到之前自然運作的狀態,因此往往會因為精神科藥物停用或突然減量而引發明顯的戒斷不適,當事人往往以為自己的「精神疾病」還未痊癒,擔心而繼續服藥,最後往往陷於「精神疾病尚未痊癒」還是「精神科藥物成癮」的困惑。


當我們談到憂鬱症時,大部分的醫師都會強調憂鬱症有病程,因此一定要服藥到一段時間後,才能把藥物慢慢停下來,過去我在部落格也曾對此提出討論,提醒大家:憂鬱的確有其病程,但大部分的患者可不藥而癒,況且抗憂鬱劑的副作用,絕少有醫師開藥時會先說明與提醒,有興趣瞭解的人請參閱: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89&prev=443&next=171&l=f&fid=27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650&prev=2833&l=f&fid=27


事實上,在開藥之初,原因就沒有被查清楚,因此當開藥的醫師解釋精神疾病還未好,也只能姑且聽之而繼續服藥,然而事實真的如此?精神症狀的源頭真的無法被瞭解嗎?建議大家可以參考功能性醫學的觀念及作法,稍做比較,大家就不難瞭解,身體功能失衡,的確會波及神經系統而產生運作的失調,透過相關的檢測,瞭解身體功能失衡的原因直接做處理,往往在六到八週的時間可以恢復,有興趣進一步瞭解的人不妨參閱我部落格的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3729&prev=13962&next=13481&l=f&fid=41


至於心理巨大壓力或者困惑所造成的衝擊,往往是短暫的,大部分的人在短時間應可恢復,絕大部分並不需靠藥來控制,不過也有些人,因為之前以存在一些身體功能失衡的狀況而不自知,最後再加上壓垮駱駝的最後幾根稻草的心理壓力事件導致精神症狀,除了應用有效的心靈處理技術或者生活改善技術以外,也最好藉由功能性醫學來一併協助處理比較妥當。



鄭重提醒:


已經在服用藥物的人,最好不要擅自自行減藥或者停藥,因大腦經過一段時間的精神科藥物作用,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已非自然的平衡,若是突然把藥減量太多或者停藥,容易引發戒斷的不適,這不一定是病情復發,但因為非常不舒服,因此當事人往往以為自己病沒好,更認定自己是無法痊癒的慢性病患。


建議大家,藥物減量,務必在有經驗的的專業人員建議及監督下,按梯度慢慢減量,不同藥物,會因為當事人的服用時間及狀況而有所不同,減藥的量及速度也不盡相同。由精神科教授撰寫的「為藥瘋狂」一書的第七及第八章,也提到相關的藥物減量原則,大家可以參考,但實際的藥物減量,仍須和專業人員討論。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經醫生認定痊癒精神病患 未來可望任公職


央廣 更新日期:2010/04/19 11:36 王韋婷



精神官能問題已經成為現代的文明病,為了保障人權,考選部研議開放精神疾病患者任用公職。考選部長楊朝祥今天(19日)在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表示,考選部將會針對精神病患任用公職進行全面檢討,未來經過醫生認定,精神狀態已經恢復者,可望有機會進入政府部門任職。



考選部長楊朝祥19日在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基於人權考量,應讓有能力的考生都有機會進入政府部門,考試院院會討論後決定,將針對是否開放精神病患任用公職進行全面性的檢討。楊朝祥說,未來只要經過醫生認定,精神狀態痊癒者,還是應該給他們機會任用公職。他說:『(原音)事實上精神狀態認定應該是醫生,可是精神狀態有些時候,經過一段時間治療之後,事實上可以痊癒,我們認為在目前這個狀況下,應該要考慮這些人的特殊狀況,應該給他們任用的機會』



對於現在精障考生可以考試、不得任用的問題,銓敘部長張哲琛在回答國民黨立委郭素春質詢時也說,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確實應該予以放寬。他說:『(原音)(立委郭素春:如果他能夠有藥物的控制,都處於非常穩定的狀態,為什麼不能夠擔任公職)我跟郭委員報告,第一個我們都是個案認定;第二個在我個人看法,如果他不影響他的工作,事實上這個條件可以放寬一點。』



根據現行「公務人員任用法」第28條的規定,經過醫生診斷的精神病患不可以任公職,若是任職後出現精神疾病症狀,依法暫停職務,痊癒後復職。



過去,許多人在面臨要不要辦理殘障手冊時,會變得非常猶豫,主要就是怕一旦辦了會留下紀錄,以後有機會任公職時會失格,因為相關法令規定:有重大精神疾病者不得任公職。


最近考選部在回應立法委員的質詢時,透露未來將修法:經醫師認定,精神狀態已經恢復者,可望有機會任公職。這對曾罹患精神疾病,已經回復但有能力的人來說實在是很大的福音。


然而,我們還是要確認一下何謂精神狀態痊癒?所謂疾病痊癒,是指可以不必藉由藥物或其他治療方式,仍能維持正常功能的狀態,舉例來說:一直服用糖尿病藥物來維持血糖的正常血液濃度,我們不會說痊癒,只能說是控制穩定的慢性糖尿病患者。同樣,精神狀態恢復,意味著不需靠精神科藥物也能維持精神狀態的穩定,否則只是藥物控制穩定的慢性精神病患。


因此曾罹患或者目前仍在接受精神科藥物治療的人,想幫助自己有機會擔任公職,一定要想辦法幫助自己恢復到不靠藥物,即能維持穩定精神狀況穩定的狀態,否則可能仍無機會擔任公職。目前精神科藥物治療的產物,大部分的結果就是慢性的服藥精神科病患,因此有精神困擾又不想長期服藥的人,必須慎選治療方式,儘量以根本的身體功能恢復來著眼,藥物的使用應該保守些,以免阻礙自己未來的職場的發展。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兩天有不少網友或是診所的客戶看到國內發表了一則令人振奮的研究報告,也就是華人的躁症基因圖譜已有初步的確認,不知這對治療躁鬱來說,有哪些幫忙?


讓我們先瞭解,躁鬱症是如何診斷出來的?根據精神狀況,也就是有這些基因體質的人,容易表現出躁鬱的現象,我們目前在精神科常見的精神科藥物治療,並非針對體質,而是針對症狀作所謂的症狀治療,無法調控基因的表現甚至是調控體質。況且,很多人並沒有注意到:研究人員強調躁鬱症的致病原因仍不清楚!


真正透過基因調控來改變基因表現,進而讓身體及大腦運作正常的基因療法,在精神科方面,從未有這類療法,比較接近的作法,是功能性醫學的作法,功能性醫學透過身體功能的檢測(有時甚至得透過基因檢測)來根本瞭解體質,以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這本書的作者馬克‧希曼醫師為例,他在中年時發生嚴重的身心困擾,被他的醫師友人們診斷出三種嚴重的診斷:注意力缺乏、憂鬱症及慢性疲勞症等,讓原本自以為身體健康無虞的他,不得不去找出身體到底發生什麼事。其中關鍵的原因是他本身的基因型表現是無法幫助身體順利排除汞的,除了透過重金屬的相關檢測證實他的體內有超過量的汞的累積以外,他也透過基因檢測瞭解自己他自己的體質,據研究數字的統計:現代人有一半的人的基因型,就屬無法順利排除汞的這類型。瞭解了這些原因,最好的建議,除了以螯合療法來幫助當事人排除重金屬的污染,改善身心狀況以外,還要避開可能的污染來源,每幾年複檢追蹤,確認體內重金屬無過量之狀況,若是又超過可接受值,只要短期接受螯合療法即可。


我非常期待基因的研究能更進一步,這對於精神疾病目前的治療可能會有相當大的變革,換句話說,將來精神科的治療的進展如能針對患者體質的瞭解(基因或其他身體功能的檢測),進行身體根本的調控,短期間幫助患者恢復到穩定,不再只是百般無奈(因為自認沒有更好的方式),以長期的精神科藥物來抑制症狀而已,我相信這不但是患者之福,也是專業人員真正的成就感所在,期待那一天趕緊到來!


參考報導:


華人第一型躁鬱症 中研院發現致病基因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4/15 04:11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中央研究院生醫所團隊首度發現華人第一型躁鬱症的致病基因,未來將有助於躁鬱症新藥開發及以藥物遺傳學的方法進行個人化醫療,此項成果發表在國際專業期刊「分子精神醫學」(Molecular Psychiatry)。



第一型躁鬱症主要特徵以「躁症」為主,一半的患者連帶會有「鬱症」,與第二型剛好相反,但都可能形成自殺的高風險。晚近研究指躁鬱症遺傳機率有八成,但致病原因還未知。全球罹患第一型躁鬱症的人數約一%,台灣大約有二十萬人患有此疾病。



中研院生醫所結合國內二十五家醫學研究機構,利用五十五萬點的高密度基因型鑑定方法,對台灣一千四百零九名患者基因進行分析,找出了四個致病基因,分別為SP8、ST8SIA2、CACNB2與KCTD12,其中SP8、CACNB2與KCTD12為全球首次發現。



研究發現,四個致病基因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負責胚胎時期腦部發育的基因,另一類是管控人體鈣離子與鉀離子通道的基因,也說明了腦部離子的不平衡是引發第一型躁鬱症的致病機轉之一。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老人連吞15種藥 署投「藥」建檔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3/25 04:11







院方調查平均每次服6.67種



〔記者謝介裕/南投報導〕據署立南投醫院抽樣調查,發現縣內65歲以上老人用藥觀念普遍不正確,約有50%的老人至少罹患3種慢性病,平均就醫醫院家數1.14家,1次服用藥品種類達6.67種,甚至極少數老人多達15種,令人匪夷所思。院方研判,可能與「有病醫病,沒病強身」觀念有關,未來將透過電腦建立用藥檔案,為老人健康做好把關。



「醫生,幫我看一下,現在要吃那一種藥?」,在社區醫療關懷計畫下,南投醫院醫護人員定期前往獨居老人等弱勢老人住家或安置機構進行關懷,經常看到老人住所有一堆藥,有人甚至有把藥當飯吃之虞,院方訪視、調查用藥情形,結果令人非常吃驚。



南投醫院指出,受訪對象社福機構有150人、獨居老人15人,結果顯示,有50%的老人至少罹患3種慢性病,以高血壓、退化性關節炎及糖尿病居多,平均用藥種類達6.67種,原因在於老人就醫醫院不止1家,同樣症狀可能看了2、3家。



節儉、丟掉可惜觀念不足取



醫院認為,老人家「貨比三家」的作法並無不妥,有助於儘速找出病因,但問題在於老人家可能基於節儉或藥拿了不吃丟掉可惜等觀念,以致未能對症用藥,而是將所有醫院開出的藥一次吃,不但有礙本身健康,也可能浪費醫療資源。



為改善前述現象,南投醫院將為每位老人用藥資料建檔,避免老人重複用藥,並作為老人用藥查詢平台,用藥流程、常識也將作為未來輔導重點,培養老人正確用藥觀念。



之前在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工作時,常會接到一些年長者的會診病例,或者在急診甚至門診也看得到,大部分是意識改變或者情緒低落甚至精神突然失控,這些長者過去並無精神病史,不過其共通點在於他們都有超過一種以上的慢性疾病,看病的科別或者會診的科別往往有兩三個,每個醫師根據老人家描述的症狀,給予控制症狀或者疾病的藥物,除了藥物可能會造成重複之外,年長者本身肝臟代謝藥物的能力原本就比較慢,加上有些藥物在體內必須靠同樣的分解酶來分解,就像僧多粥少一般,分解酶的清除速度太慢,造成體內藥物濃度太高,因而造成患者本人的肝、腎負擔增加,同時還容易引發精神狀態的改變,醫院中常見的譫妄(精神狀態急遽的改變),不只是一些妄想幻覺的出現而已,有些人呈現的是類似憂鬱般的現象,解決之道,並非開上精神科藥物來持續治療,相反的,該把藥物簡化,減少不必要的藥物使用,狀況很快會獲得改善。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歲童過目不忘、英文溜 竟是患罕見疾病!


NOWnews 更新日期:2010/02/18 09:16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許多電影裡的主角擁有超能力,令人羨慕不已,而現實生活中也有超強記憶力的小孩,廣東一名7歲男童小豪,在3歲時就能以英文跟老師對話,但經過檢查卻發現,他竟然是患了罕見疾病。



電影《第三類奇蹟》中,約翰屈伏塔飾演一名被一道光打中後,就擁有過目不忘超能力的人,而現實生活裡,住在佛山的小豪跟電影主角一樣擁有超強記憶力。記者拿著照片問:「這是PHOTO嗎?英文怎麼拼?」小豪回答:「是的,P-H-O-T-O…」他又隨手拿起玩具吉他,說:「吉他,GUITAR…G-U-I-T-A-R…」



據了解,小豪3歲時,就能以英文跟幼稚園老師對話,還得了不少獎狀。小豪母親表示:「2歲到3歲的時候,發現他記憶力好,可以說是過目不忘,特別是英語。」雖然感到很自豪,但小豪越長越大時,父母卻發現他特別好動,還常常自言自語、答非所問。小豪父親說:「我擔憂他現在回學校,一班的老師學校會以為這種兒童不正常。」



經過醫生檢查,才發現小豪有過人記憶力,是因為患了阿斯柏格綜合症這種罕見疾病。不過,醫生指出,這屬於機械記憶,完全不經思考。目前,小豪已經接受治療,父母希望他可以趕快恢復快樂的童年生活。(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陳湘宜)



最近,在大陸廣東一名七歲小孩,從小擁有同年齡難以項背的記憶能力,而後被證實他有亞斯伯格症(Asperger's  disorder)。這讓我聯想到的電影不是第三類奇蹟,而是雨人這部電影,雨人(Rain Man)是1988年上映的美國電影,以兄弟之情為主題。是由巴瑞·李文森(Barry Levinson)執導,劇本是由羅納德·貝斯(Ronald Bass)及巴利·莫亞(Barry Morrow)撰寫。這個故事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劇情大綱如下:


查理自小失去母愛,他一直以為自己是獨生子,因在年少時偷開父親的轎車而與父親關係決裂。查理只記得「雨人」是他小時候的玩伴,雨人經常唱歌給查理聽。長大後,查理已忘掉「雨人」是誰。


在劇中,雷蒙怕下雨,還把自己的名字唸為「雷曼」(Rainman),取其音為「雨人」。


查理一直經營小型汽車公司,但環保部門對汽車的審批嚴緊卻令他無可奈何。不久,他接到父親離世的消息,決定回老家辦理父親身後事及繼承遺產。但發現父親把房屋及大部份約三百萬美元的資產,放進信託基金給予雷蒙,只留下一輛1949年的舊款開篷轎車及玫瑰花園給他,但對這位由兩歲就分開,不見三十年的兄長毫無印象,於是決定尋獲他的兄長及誘騙他的資產。


雷蒙自小患有自閉症,他們的父親害怕雷蒙因失去母親,令他情緒受創而傷害到查理。於是送他至精神療養院隔離。一住就是三十年,直到查理在病院尋獲他。查理趁院方不注意時,偷帶雷蒙回洛杉磯,一路上想方設法取得父親遺留給雷蒙的遺產。然而,在往回洛杉磯的路上,查理發現雷蒙便是「雨人」,也就是他記憶裡小時候的玩伴。


某次途經一間餐館用餐時,雷蒙不小心打翻了牙籤盒,卻能即時算出盒內牙籤的數目。在查理發現雷蒙的記憶及數字上有莫大的驚人能力後,帶他至賭城賭場算牌,贏得了為數可觀的金額,湊巧解決了查理的於經濟上的危機。而更通過教導雷蒙跳舞和與雷蒙相處的時間,查理對雷蒙的兄弟情感漸漸甦醒。及後返回洛杉磯的住處,查理才驚覺自己對雷蒙的情感已經無法割捨了。


這時,三百萬的遺產於查理而言,已經比不上對雷蒙的情感。查理一直想爭回對雷蒙的撫養權,但在訴訟失敗後。雷蒙的監護權裁定給療養院方,而雷蒙也因此被送回療養院,雷蒙和查理因此分隔兩地,查理對雷蒙的依依不捨,讓查理最終明白到自己內心真正渴望的不是金錢而是家人的情感……


有興趣的人可以把這部片子找來看看,但我提醒大家,亞斯伯格症不是導致當事人有過人記憶力的病因或是主因,而是對少數的自閉症或者高功能自閉症患者而言,他們擁有某些特殊的天賦,但大部分自閉症患者卻不是如此,智力都是偏低的,亞斯伯格症患者的智力常與一般人相當。


關於自閉症與高功能自閉症,過去我在部落格曾寫過文章介紹,還不瞭解自閉症及高功能自閉症(即亞斯伯格症)的人,不妨參考我之前的PO文: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6734&prev=6771&next=6703&l=f&fid=41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6703&prev=6734&next=6561&l=f&fid=4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老是欠債 血清素不足作怪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2/19 04:11



〔編譯鄭曉蘭/綜合報導〕卡債族老是重蹈覆轍或許不是個性使然,而是腦內血清素惹的禍?日本大阪大學科學家的實驗顯示,腦內血清素不足可能影響人類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或許可以為改善部分社會問題提供線索。研究成果發表於的美國「神經科學期刊」(Journal of Neuroscience)。



血清素是由名為「色胺酸」的胺基酸等在腦內生成,是人類精神活動不可或缺的要素。大阪大學研究團隊以二十一名男性為樣本,讓他們分別飲用添加不同濃度色胺酸的飲料,並將其分為色胺酸「過多」、「正常」、「不足」三組。等到實驗對象腦內血清素產生變化後,開始進行電腦圖形選擇遊戲。



遊戲會反覆出現兩張一組的圖片,一張代表「獎勵」,另一張代表「罰金」。實驗對象必須在選擇過程中記憶圖片代表的意涵,儘量提高獎勵,並規避罰金。結果發現,血清素不足的答題者,學習能力比其他組別遲緩,也無法避免高額罰金。



研究人員表示,只要血清素不足,回首過往行動並將其與當前結果相互連接的能力,就會變得較差。這項研究成果或許可以為重複舉債等問題行為做出科學解釋,進而提供解決線索。



這是一篇2008年的研究,基本上探討的是血清素濃度之高低與延遲獎勵能力的關係,延遲獎勵在EQ(情緒智商)中常被提出來做討論,基本上,與衝動控制有關,根據些研究顯示:血清素濃度低,相對來說衝動控制比較不好,這也會壓縮當事人的組織判斷能力,讓他們容易衝動,未經思考就輕易下決定,因此導致不良後果。有興趣進一步瞭解的人,可以參閱原來的研究:


Nicolas Schweighofer, Mathieu Bertin, Kazuhiro Shishida, Yasumasa Okamoto, Saori C. Tanaka, Shigeto Yamawaki, and Kenji Doya
Low-Serotonin Levels Increase Delayed Reward Discounting in Humans
J. Neurosci., Apr 2008; 28: 4528 - 4532 ; doi:10.1523/JNEUROSCI.4982-07.2008


2003年及2006年各有一篇研究提到:與血清素合成的蛋白的基因功能不足,可能會導致憂鬱或者強迫症,有興趣的人可以找這兩篇文章來瞧瞧:


Borg J, Andrée B, Soderstrom H, Farde L (2003). "The serotonin system and spiritual experiences". Am J Psychiatry 160 (11): 1965–9.


Svenningsson P, Chergui K, Rachleff I, Flajolet M, Zhang X, El Yacoubi M, Vaugeois JM, Nomikos GG, Greengard P (2006). "Alterations in 5-HT1B receptor function by p11 in depression-like states". Science 311 (5757): 77–80.


那麼是否被懷疑有憂鬱或者強迫的人,就能靠目前用量最廣的選擇性的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來治療,我建議在藥物治療上最好保守些,讓我們參考些相關的臨床研究再決定。儘管SSRI被宣稱有比較少的副作用,然而對老年人來說,長期服用,可能導致骨質疏鬆,進一步資料請見:


Yadav VK, Ryu JH, Suda N, Tanaka KF, Gingrich JA, Schütz G, Glorieux FH, Chiang CY, Zajac JD, Insogna KL, Mann JJ, Hen R, Ducy P, Karsenty G (2008). "Lrp5 controls bone formation by inhibiting serotonin synthesis in the duodenum". Cell 135 (5): 825–37.


長期使用SSRI,對不少患者來說他們的血清素到頭來濃度仍低,結果仍無法有效提升血清素的濃度。藥物作用機轉,仍以抑制血清素回收為主,反之以功能性醫學的角度上,除了補充血清素的來源,也就是特別的氨基酸(色胺酸Tryptophan)或者5-HTP的補充外,還針對其他抑制血清素的合成及正常運作的因素以檢測來瞭解,針對根源直接處理,這才是是比較根本及全面的作法,有興趣瞭解的人,不妨參閱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這本書,裡面提到造成造成血清素不足的幾個原因,例如:缺乏色胺酸或者低蛋白飲食、壓力與皮質醇(壓力荷爾蒙)過高、發炎、細胞無法製造、血糖失常、B6缺乏以及鎂的缺乏等等,這些可能的因素最好都一併瞭解與處理。


以下為血清素在體內如何合成的過程,也請大家參考: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昨天晚上特別撥時間觀賞由公共電視播放BBC製作的紀錄片:到底誰瘋了?之前已有簡介,錯過的人請參考: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6277&prev=16278&next=16248


但在此我想談談裡面的內容所帶給我們的省思。


首先,十個志願受試者,有五個曾被診斷有精神疾病,三名專家經過一週的生活觀察(包含相關簡單的心理衡鑑但非一般精神科使用的診斷性量表),在五名中,找出了兩位,一為強迫症,一為神經性厭食症,另一個有憂鬱症病史的人,還被三位專家認為是最不可能有精神疾病的人,另外兩位則完全認不出來,甚至把兩位從未有精神病史的人找出來,但被當事人直接宣告:你們錯了!這的確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震撼。


首先,我要對這三位精神病理學家的勇氣感到敬佩,因為他們冒著砸自己招牌的風險來進行這個試驗,不過他們在影片中示範的,就是一般精神科診斷的過程,當然,他們的評估與討論,並非一般精神科的診斷性會談,但診斷的精髓就是如此,純粹是表象的觀察與當事人的主述,無法藉由其他實驗室診斷、影像學甚至是病理組織檢查來確立診斷。三位精神病理學家,辨識出的第一名患者是強迫症,儘管當事人如何努力掩飾自己重複洗手或者其他強迫行為,但他在團體中,一起執行工作所顯示出來的強迫行為與過於求完美的態度與其他人相較至為明顯,因此最容易被辨認出來,此外,飲食性疾患接受的自我形象的接納與評估,當事人目前儘管已完全無飲食問題,體重也正常,但對自己身體胖瘦的比例,誤差高達30%,其他人則明顯的在10%以下,因此這成了診斷的關鍵。其他個案,像是憂鬱、躁鬱(雙極性疾患)甚至是社交恐懼三名患者,完全無法被辨認出來。


精神科的診斷看的是外顯的現象,因此在不同時間點看到的臨床表現,可能有很大的差異,尤其是當事人在所謂疾病緩解期時,甚至完全無症狀,因此,要從穩定的個案身上找診斷,無異是緣木求魚。在節目中,三位精神病學家經過這樣的洗禮,也承認精神科診斷與正常人之間,其界線其實相當模糊,也就是正常人會被診斷有精神疾病,有精神疾病的人會被當作正常人,因此,他們也覺得自己應該要更謙虛,尤其是在作所謂的精神疾病診斷這件事上,建議大家以更保守及謹慎的態度來瞭解與面對。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些個人特質,在遭遇生活困難及困惑時,精神及情緒也因此受影響,但這些情緒及精神的失控導致的功能失衡與精神科診斷的標籤之間,我們是否有清楚的概念?包含所謂的精神病理學專家在面對精神正常與不正常之間的界線也常常無法清楚的分辨出來,不是嗎?此外,曾被貼上精神科診斷的人,往往會非常在意別人的眼光,在節目中,那些曾被診斷有精神疾患的人,至始至終都沒有被辨認出來,對他們而言,其實是一種莫大的釋放,主要還是自己很擔心別人會看出他們是否有問題,但是現在連專家都看不出來,相信一般人更看不出來,因此其實不需要讓自己一直烙上精神疾病的陰影而走不出來。


在當住院醫師時,我曾經跟一名精神科患者會談,當我開玩笑的跟她說:你一定覺得自己沒瘋,而是大家都瘋了,因為其他人根本不曉得你真正的感受及親身經歷。我記得非常清楚,她聽完後,開懷的大笑,彷彿我是這世界上最懂她的人。儘管會談的過程中,我充分地做到同理這件事,但我很清楚這是她個人的投射。就像是過去蘇東坡的故事一樣:


蘇東坡有一天回家高興地向蘇小妹炫耀:今天我和佛印(蘇東坡的好友)比賽誰比較厲害,結果我贏了。


蘇小妹問:你們怎麼比呢?


蘇東坡回答:我問佛印你覺得我像什麼?


佛印回答:我覺得你像朵蓮花。


佛印接著反問蘇東坡:那你覺得我像什麼?


蘇東坡回答:我覺得你像一坨大便。


蘇小妹聽完馬上糾正蘇東坡:其實是你輸了,佛印心中有蓮花,所以看你像蓮花,你心中裝滿大便,因此看他像大便。


就像紀錄片中精神病理學家提到的,也許在精神科診斷這件事上,應該更謙卑一些。如果精神病理學家以精神疾病的診斷標準來看,幾乎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這輩子曾經經歷精神疾病的狀況(這是紀錄片裡面專家說的),這是不是也是一種投射?


到底誰瘋了?值得我們大家一起仔細地探索。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到底誰瘋了? Horizon: How Mad Are You?



  • 英國/TV Specific/59分
  • United Kingdom/電視專題/59’
  • 導演 Director: Rob Liddell

本片是BBC製作的實境秀節目,由導演Rob Liddell執導。三位英國傑出的精神科醫師,以及十名自願報名的民眾,將到英國希佛堡,共同參與一項大膽而冒險的研究計畫。
這十位來自英國各地、年紀背景各不相仿的自願者當中,五人曾被診斷出有精神疾病,另外五人則是正常人,他們將在一週內,接受一連串密集測驗和挑戰;而三位心理專家必須在不知道他們誰是誰的情況下,藉由從旁觀察志願者的一舉一動,分辨並診斷志願者的心理健康,判定到底誰有精神疾病,而誰是正常人。當然,在這個過程,他們必須賭上自己身為傑出精神科醫師的名聲。
到底何謂正常?何謂瘋狂?本片提供了一個另類的角度,探究我們最深處的恐懼,讓人重新省思我們對於神智正常的理解與認知。

 


名家推薦 精神科醫師 王浩威


精神疾病的診斷一直努力要成為客觀而可操作的知識體系。因此,在精神醫學裡,許多研究就是不斷要證明精神疾病的可驗證性,許多討論是要建立可統計的診斷準則。然而這一套知識系統的建立,卻一直被質疑著。在另一方面,對被診斷過有精神疾病的人們而言,疾病的名稱就像烙印一般一輩子都不容易脫離。是疾病原來就是終身的,還是這個標籤讓人無法從中逃脫?在這一部片子裡,三位英國傑出的精神科醫師以開放的胸襟來參與這一個小小的實驗:專家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看出病患嗎?這一個有趣的問題,確實打中了許多重要問題的核心。



 

公共電視即將於02-11(四)  22:00~23:00播出此片,誠心推薦大家屆時準時收看這部紀錄片。在觀影過程中,我們可以重新審視及認識精神科診斷及疾病背後的問題所在。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92年9月號 第三十卷 第9期


Medicine Today    Vol.30     No.9














為藥瘋狂(Your Drug May Be Your Problem)

文/張天鈞



.作  者:Peter Breggin、David Cohen
.出版公司:新新聞文化
.頁  數:253頁
.本書出版於2002年6月



     在我們平日行醫當中,經過問診、檢查、下診斷後,若需手術,我們會轉給外科。若只需給藥,我們就會開處方,請病人去藥局拿藥。如果只需觀察就好,就會幫病人預約回診的時間。
  最近看到一本書,叫做「為藥瘋狂」,卻大大顛覆了我們一般的想法。因為我們都認為藥物的開發進展神速,在精神科的領域亦復如此,當病人有了疾病和症狀,我們很自然的就會開藥給病人。例如病人緊張焦慮,我們會開Lexotan、Ativan,當病人失眠時,我們會開Imovane、Stilnox等等。當然我們會先排除例如病人是否罹患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的毛病。
  過去憂鬱症的病人若要開藥,健保規定必須在精神科診斷確定授權後,其他科在6個月內也可以開相同的處方,最近更開放給各科醫師,只要診斷符合憂鬱症,就可以直接開藥給病人。可是在「為藥瘋狂」這本書中,我們卻看到作者強烈的反對隨隨便便就給病人吃精神治療藥物,甚至在書的開頭就是這樣寫的:「警告:精神治療藥物有礙健康」。
  作者彼得‧布利金畢業於哈佛醫學院,曾任麻省精神保健中心及紐約州立大學上州醫學中心住院醫師,國家精神保健院顧問,並於哈佛醫學院、華盛頓精神病學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校講學。它是1970年代初期國際精神病學與心理學研究中心創辦人,目的為對抗勢力日益擴張的生物精神病學界,其理念是不依靠藥物來幫助有精神問題的人們。此機構也發行「合倫理之人性科學與醫療管理」期刊,而他則擔任總編輯。另一位作者大衛‧柯翰,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專攻社會福利,他現任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社工系教授,及上述期刊之資深主編。
  作者認為精神治療藥物遠比許多消費者,甚至是醫師所想像的還要危險。所有這些藥物可能會造成許多嚴重而致命的有害副作用。其中大多數還會造成戒斷的困難,如情緒和生理的痛苦。有些藥物會造成強烈的身體依賴性,並導致危及生命的戒斷困難。
  其主要論點是我們對大腦的瞭解並不是那麼清楚,作者認為大腦由數以兆計的腦細胞連結,是藉由上百種化學訊息物質(神經傳導素)來傳遞,如荷爾蒙、蛋白質、鈉離子等微小離子和其他物質等。然而我們對這些化學訊息物質卻只有些微瞭解,對它們如何連結起來運作讓大腦產生功能則是一無所知。
  此外在精神治療藥物的研究,也缺乏深厚的科學基礎。對精神治療藥物作用的理解,常只是來自觀察動物大腦組織在試管中的生化反應,至於對大腦的全盤影響並不瞭解。而精神治療藥物的作用根據是利用藥物來矯正某種精神疾病的生化失調,但作者認為關於生化失調的所有論述,基本上純屬臆測,而將精神治療藥物注入大腦,雖然是懷著改善其功能的期望,但事實上是在擾亂它的運作。
  以百憂解為例,它會抑制血清的化學訊息傳導素在突觸間的消耗,而造成血清素系統的過度活化。大腦一開始的反應是停止血清素的釋放,接著則是開始減少能夠回應血清素的接受器數目,結果是產生劇烈的生化失調,而不是矯正生化失調,而且還可能造成大腦功能的永久性損傷。
  雖然如此,近年來,精神治療藥物的使用量暴增,在今日的醫療環境(特別是台灣的健保制度下),醫師可能只花幾分鐘的時間評估狀況,然後就處方抗憂鬱劑或鎮定劑。作者要強調的是開始容易,但要戒斷可能就很困難。而更糟糕的是剛開始的確有效,隨後產生的副作用可能造成很大的麻煩。

  作者舉clonazepam為例,病人告訴醫生失眠,於是醫生處方鎮定劑clonazepam讓她每晚就寢前服用。頭幾天,的確睡的比較好,但數週後病人卻變得難以入睡,而且早上醒來時,神經過敏與緊張愈來愈嚴重,但醫師沒有向她解釋這是戒除clonazepam的反彈焦慮,反而因焦慮又開始給她每天服用Xanax 三次,更糟糕的是有時在兩劑藥物之間會有恐慌發作。
  在服用精神治療藥物時,作者認為遲早都會發現在自己身上出現下列心智異常:包括無法集中注意力,記憶力衰退、神智混亂或迷失方向,思考遲緩或簡化、對壓力過度反應、暴躁易怒或攻擊性增加、睡眠困難、情緒遲鈍、麻木、疲勞、無精打采、抑鬱、想像力與創造力減弱、自我觀察、自我瞭解或自我意識降低、覺得脫離自我或脫離同伴。個性改變、情緒不穩定、焦慮、欣快與狂躁、神經系統的問題(包括抽筋與痙攣)、戒斷反應與反彈作用。
  作者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有所批評,他們認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的不表示就是安全或更有效的,因為接受審核的精神治療藥物,試驗期間通常僅維持4到6週,所以審核通過的藥物不排除日後可能發生嚴重、甚至威脅生命的副作用危險。此外,有害的副作用必須仰賴自動寄來的報告,因此有害的副作用可能沒有報導出來。
  至於媒體,常常傾向於推薦正在發表的藥物,而忽略其危險性,此外由於食品藥物管理局放寬了製藥公司直接對大眾宣傳的限制,結果造成報章雜誌以及電視的藥品廣告遽增。此外藥廠提供資金協助醫學教育和科學計畫,所以醫師會具有推銷製藥公司產品的傾向。
  作者認為心理治療使人變得比較堅強、自主,較能以理性的方式面對情緒問題,讓生活變得更好、更充實。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跨國研究,相對於以獨立小家庭為主的西方國家,在大家庭為主的文化中,心智嚴重失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很高比例可以完全康復。可悲的是,這項研究同時也顯示運用藥物的現代精神病學療法,對精神分裂症患者反而有負面影響。當人陷入情緒危機,心靈極為痛苦時,效果最強大的療法是由另一個人或另一個團體營造安全環境,建立有安全感的人際關係,對病患付出關愛。
  因此,作者利用一半的篇幅來說明如何規劃戒斷過程和停止服用精神治療藥物。戒斷藥物最好有其他人共同支持,而有過相同經驗的顧問或自助團體的成員比起家人與朋友,更能提供最大的支持。
  半衰期較短的藥物較容易造成劇烈的戒斷症狀,而戒斷反應的嚴重程度也會因服用藥物的時間長短,以及每日基本藥量的多寡而改變。一般而言,服用高劑量和服用藥物數月或數年之久的人較不易戒斷。
  至於戒藥的方法,一般以每隔7到10天減少10%的速度逐漸減少劑量。如果服用藥物超過一種,則若是用A藥來抵銷B藥的副作用,那大概要先戒斷B藥。例如用安眠藥來抵消百憂解造成的失眠症,那就要先戒斷百憂解,而像Valium這種benzodiazepine類的鎮定藥,常要選擇最後戒斷。
  在戒斷過程中,適度而安全的運動,也要有充分的休息,別依賴咖啡來保持清醒,此外也可練習放鬆與減輕壓力的方法。而最重要的是,戒斷藥物時別把自己逼到絕境,例如,當戒斷藥物引發出乎意料之外的嚴重反應時,可以回復到原來的劑量,然後再以更緩慢的步調繼續下去。至於若藥物是一天多次服用,則優先考慮戒斷會造成最大副作用的那一劑,但保留對你幫助最大的那一劑,例如失眠症,則晚上的劑量最後再戒斷。
  作者雖然強調使用精神治療藥物的壞處,但他並非不要讓這些病人接受治療,他們強調心理治療的重要性。而在最後一章,作者強調心理建設,例如慶幸自己還活著,找一位為你們兩位都活著感到歡欣的人。也不要用藥物解決痛苦的感覺,要欣然接受它,把它當成是生命的徵兆,這樣可以以讓你用更光明的觀點來看待這些情緒,並把無助的痛苦轉換成正面的力量。
  幾乎所有生命中的美好事物都是因為人們是如此地互相依賴而產生,從嬰兒時期開始,人們就受到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所影響。而當面對和瞭解最深層的恐懼,進而克服它時,將會找到自信,發現自己戰勝了似乎是不可能的威脅,並且達到心理與精神轉變的新境界。
  總之,這一本書以另一個角度來看待精神疾病或症狀的處理,也提供給醫者異於一般常規的思考方式,值得一讀。
 


本文取自「當代醫學」月刊92年9月號第359期759~761頁)



張天鈞/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資料來源:http://www.medtoday.com.tw/35919.htm


 



很高興看到國內為人所景仰,知名的內科教授專文撰寫推薦為藥瘋狂這本書。很遺憾地,為藥瘋狂這本書在國內已經絕版(暫時),作者有兩位,Peter Breggin本身是精神科教授,另一位David Cohen是社工系的教授,為藥瘋狂的副標題為Your Drug May Be Your Problem ,也就是你的藥物可能就是你的問題。這本書詳細說明服用精神科藥物可能引發的副作用,甚至包含如何戒斷精神科藥物的說明及作法(在本書的第七到第九章),這些寶貴的資料對對專業人員來說,可能還尚且陌生,何況是一般大眾?


目前美國醫療的相關法令已經規範:開立任何藥物給患者之前,必須詳細說明該藥物可能引發的相關副作用,若患者同意,才能讓開藥患者服用,若醫師未善盡告知之責,患者因此引發副作用的話,開藥的醫師不僅違法,還必須負擔鉅額的賠償。像這樣嚴謹的作法 ,國內還付之闕如,因此若有人服用藥物產生一些不良反應,往往求助無門,甚至還以為是自己的病情惡化,讓病況的恢復越來越複雜。本書的內容正是在提醒大家正視這些現象及瞭解相關的因應之道。


據我所知,國內仍有少數的庫存,網路也可以有簡體版本可購得,因此在台灣的市面買不到的話,不必太灰心,可以循一些訂購管道來取得,英文程度好的可以向國外的網路書店直接訂購。有任何精神用藥或者戒斷問題,也歡迎大家和我交流討論!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研究:發現精神病相關基因 新療法有望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11/28 22:52



(中央社台北28日電)「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報導,科學家已發現一種基因,可能有助於釐清精神病的成因。



ABCA13基因在罹患精神分裂症、躁鬱症及憂鬱症等嚴重精神疾病的病患身上較不活躍。



科學家期望,找出讓人容易得精神疾病的基因,能有助於開發新的療法。



愛丁堡大學(Edinburgh University)領導這個由各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



他們研究2000名精神病患的基因,並與另外2000名健康人士的基因做比較。



這項研究顯示,比起對照組,ABCA13在精神病患身上經常會出差錯。



愛丁堡大學精神遺傳學教授布萊克伍德(DouglasBlackwood)說:「對於我們瞭解某些常見精神疾病的根本因素,這是令人振奮的一步。這些風險基因能成為新療法的指標。」



研究團隊相信,這個基因能影響脂分子於腦部細胞的作用。研究今後將聚焦於這個作用究竟如何發生。



這項發現可望引導出讓精神病患恢復神智藥物的問世。(譯者:中央社鄭竹雅)981128





在醫學的,不應該說是科學的研究上,我們從事研究的時候,都希望儘量控制所有的條件,只留一個變數來進行研究,如此,便可證明不同變數對結果的影響到底如何。最近英國的愛丁保大學的研究團對發現,相對於健康的人來說,精神疾病患者的基因在ABCA13的表現上常常有狀況,希望在未來可以研發改變這類基因型表現的療法,單一藥物療法來幫助患者恢復神智,因為ABCA13是影響脂分子作用於腦細胞的活動。


關於以上的研究報導,我想分兩部分來討論,若是以科學研究的角度來說,不同精神疾病代表不同的變數,不同診斷的精神疾病,若能找到同樣的異常基因表現型,那麼代表在治癒精神疾病這件事來說,精神疾病的分類意義不大。的確目前精神疾病的分類都只是為了方便藥物控制所做的區隔,對治癒精神疾病來說,比較沒關係,因此,我們有機會可以審視目前精神疾病到底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精神科用以診斷精神疾病的疾病統計診斷手冊(DSM)從第一版的到目前的第四版,疾病數目增加了好幾倍?這到底是從何產生的?


或者我們該回到身體的本質,嘗試以另外的角度來看精神疾病這件事。美國知名的功能性醫學名醫馬克‧希曼,他在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這本書,提出令人省思的觀點:精神疾病可能是同樣的原因,導致不同的結果,而這些同樣的原因,可能是營養、荷爾蒙、腸道、身體發炎、身體毒素、細胞本身的功能不足及心理壓力所引發,當我們看到上面列出來的精神疾病種類中,不管精神分裂、躁鬱或者憂鬱,以營養治療的觀點來看,目前大家普遍補充不足的必須脂肪酸OMAGA-3的足量補充,在營養治療的研究上,發現的確有幫助。


知名的分子矯正醫學醫師Abram Hoffer在他的治癒精神分裂症(Healing Schizophrenia) 這本書提到的療法,也包含了Omaga-3好油的補充。因此,若以英國最新的研究看來,精神疾病與在於基因影響脂分子於腦部作用的話,營養醫學的作法在治癒精神疾病的作法上,還是比較接近根本解決的核心。而憂鬱甚至躁鬱,Omaga-3的足量補充,對改善精神狀況來說,治療有效的反應率,並不亞於藥物。


期望解決精神疾病的根本療法早日面世!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深(部)腦刺激術,原文為Deep Brain Stimulation(簡稱DBS),是一種外科手術,主要是把一種名為腦部節律器(brain pacemaker)的晶片植入到大腦特定位置,透過特定電流的刺激,而產生一些顯著的作用,尤其是那些對藥物治療效果反應有限的患者,例如慢性疼痛、巴金森症、顫抖及肌張力障礙(Dystonia)的患者。儘管深腦刺激術已有不短的歷史,但是關於其作用的確切機轉及原理仍不清楚。深腦刺激術藉由些特定的電流刺激,改變了腦部的活動及動作的方式,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於1997年核准DBS可以治療特殊的顫抖疾病Essential tremor ,2002年巴金森症核准通過,2003年肌張力障礙症也核准通過。近年來,除了神經科的動作障礙疾患以外,有些人開始把這項手術擴及精神疾患,由於對精神疾患的真正原因還不清楚以及DBS手術原本就有些嚴重的後遺症及副作用,故以下提供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DBT應用最多的是動作疾患,針對術後後遺症及副作用之統計,與手術團隊的經驗有關。DBT在手術風險上有約3%至5%腦出血的風險,其他可能的副作用,根據研究的統計結果包含冷漠(apathy)、幻覺、病態性賭博、過度性興奮(hypersexuality)、認知功能障礙及憂鬱等等。最近一項針對99個已經接受過DBS手術的巴金森症患者發現,相對於未接受DBS的巴金森症患者,他們被發現有執行功能的障礙,伴隨著拼字、辨色、注意力及學習的問題,大約有9%產生精神問題,甚至出現窺淫癖及自殺嘗試等等狀況,大部分的改善是身體動作控制增加所帶來的生活品質改善。因此在結論上,該研究的專家們提醒大家,DBS手術後伴隨一些難以避免的副作用,相關研究資料請參考: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6801645


國外還有些人把DBT拿來治療強迫症、憂鬱症甚至妥瑞症等等,國內也有醫師針對憂鬱及強迫症作臨床的人體試驗(經報備),昨天我在台灣學會的研討會場看到施行手術的醫師播放被診斷有強迫症及另一位憂鬱症之患者的術後影片,當我看到電刺激後的患者的反應,尤其是憂鬱的患者被電刺激以後,臉無法控制地笑起來,讓患者本人覺得很怪異(但執行醫師的醫師認為他是不好意思),看了更叫人難過,因為很清楚那不是他本人的真實情緒與狀態,不知為何,我甚至覺得好像在看傀儡戲的感覺。


提醒大家,絕大多數精神疾患的病因都還不清楚,並遑論什麼病確定是大腦哪些區域有障礙這件事,況且DBT本身的確切原理也還待進一步研究與確定,因此我建議大家對於精神外科手術的效果最好多加深思,以免述後產生一些不可逆的功能衰退甚至其他精神症狀,反而須要更多藥物治療去抑制,反而更加得不償失。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版的精神衛生法除了針對嚴重病人在強制送醫治療有比較保護人權的措施之外,但提醒大家不要忽略另一個即將在明年開始執行的強制社區治療新作法。


強制送醫適用的是嚴重病人,根據精神衛生法第三條第四款規定:「嚴重病人:指病人呈現出與現實脫節之怪異思想及奇特行為,致不能處理自己事務,經專科醫師診斷認定者。」強制住院的建議主要是基於「傷害他人或自己或有傷害之虞」,所以不想讓自己被強制就醫,只要不要有自傷傷人之行為或者讓旁人有這種疑慮(例如威脅傷害他人或者自己等等),應能避免被強制就醫的結果。


但當我們當我們談到強制社區治療時,以上的傷害他人或自己或有傷害之虞不必然被考慮,只要「不遵醫囑,致其病情不穩或生活功能有退化之虞」,就可能被強制社區治療。


衛生署怕強制社區治療被擴大解釋,故於2009年初召開專家會議,符合強制社區治療之對象界定如下:


1.強制住院後出院病人,在本次住院前一年經常服藥不規則者。


2.在過去兩年有兩次以上暴力行為或企圖、威脅自己他人行為者。


3.過去二年有強制住院或犯罪入監服刑(個別或合併)兩次以上者。


4.其他


由於強制醫療包含強制的藥物治療,以及其他配合監控之篩檢及相關治療等等,因此,對於精神科藥物服用不規律且狀況不穩定者,亦被此法視為適用對象,因此,當事人若想保護自己不被強制社區治療,幫助自己穩定是第一要務。由於建議的醫師,必須先寫出處遇建議,若當事人無法遵從且狀況不穩定者,亦被此法規範。若能在可以信賴的醫師治療建議下而能維持穩定,不想要接受的相關的強制醫療措施應不會被加諸其身。。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門診有人因為與家人溝通不良,發生一些衝突,家人因過去當事人曾有精神科就醫的病史,故聯絡警察欲將當事人強制送精神療養院住院治療,讓當事人感到相當恐懼與不解。因為當事人現在並無所謂的精神狀況異常引發之自傷傷人行為或考量,她很擔心警方及醫院的醫師會因為家人的一面之詞,就把自己關到精神病房去作強制醫療,故想瞭解精神衛生法的相關內容以及類似狀況,她如何才能自保。


過去精神衛生法一直遭人擔心的部分,是只要有兩位精神科專科醫師蓋章認定當事人的精神狀況不穩定,符合強制就醫之規定時,就可讓當事人住院。故過去,的確也有醫師在採信家人的說法後,以強制就醫的方式把沒有精神狀況異常的人強制留醫好幾個月,結果當然就是侵害人權。為避免類似憾事及爭議發生,精神衛生法在2007年做過修改,關於強制鑑定住院的部分,要決定病人需要住院或者社區治療,不再只由兩位精神科專科醫師決定,而是在第15條明訂:「精神疾病強制住院、強制社區醫療有關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精神疾病強制鑑定、強制社區治療審查會(以下簡稱審查會)審查。」


同時,評估住院的醫療品質,避免傷害病人人權,相關機關與團體有全力查核相關事項,也明訂在第42條:「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病人權益促進相關公益團體」與44條「中央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授權決定。並且現縮鑑定的時間為兩日,以及在鑑定後,等待審查會決定的三日,合計可以緊急安置病人僅為五日。在這裡並沒有扣除假日,加上必須將鑑定結果送給審查會裁定,同時,若在兩日內的鑑定期限內鑑定病人需要住院,仍要先徵詢病人是否同意住院,若病人仍然拒絕時,方送審查會決定。」


而為了進一步保護嚴重病人的就醫自主權是否有必要被剝奪,並且在15條規定:「審查會召開審查會議,得通知審查案件之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到場說明,或主動派員訪查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


因此,每次開會時,七組跨領域人員皆應有一人被通知出席,並且全年無休。


這部份的作法,在相關人權團體的爭取下,已接近外國的作法,擔心被強制鑑定送醫的人,對以上的法律條文,若有一定的認識,在自我人權的保護上,必然比較不會受到侵害。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如何變成偶然的精神科醫生


我自稱為偶然的精神科醫生。我從未想過要成為腦科或情緒專家。事實上,我的重點比較偏向身體如何以一個完整的系統運作。來找我的患者並不是要治療沮喪或自閉症或阿茲海默症,而是處理身體長時間的不適與慢性疾病。


 


來找我的患者不辭千里迢迢,通常都是在遍尋醫生之後,不滿於愈來愈多的藥物與病情診斷。他們深知有某個環節失去平衡只是不知道如何自己找出根源。因此,我的許多患者都願意以更深入的新方式,開始探索他們的身心狀態。


 


我並沒有對這樣的發現置之不理,而是覺得好奇,因此開始研究解決消化問題如何治癒沮喪,或是協助患者排出體內的汞,如何讓他們恢復記憶力。我仔細地研究每個患者,傾聽他們轉變的故事,並查閱關於這個主題,大量豐富卻被打入冷宮的現有醫學文獻。


 


多年以前,我以抗生素治療一名婦女的腸道受到梭狀芽孢桿菌 (Clostridia,這會製造具有神經化學作用的DHPPA分子)感染問題。不只解決了她的消化問題,還有長久以來像百憂解等藥物都束手無策的沮喪,幾乎是在一夜之間,突然消失無蹤。


 


就是這類的經驗以及我自己對抗慢性疾病的過程,讓我開始探索生理情況如何影響大腦的神秘世界。


因此我變成了偶然的精神科醫生


 


從那時候開始,我發現了身心相互影響的驚人模式與連結。隨著我更清楚地了解整個身心是環環相扣的互動網絡系統,人體的奇妙不斷讓我感到愉悅與驚奇。


大腦如何與身體的其他部分緊密相連,是不爭的事實。


 


我的治療方法很簡單: 第一步是排出不好的東西;排除刺激源。「必須要取出腳底下的所有圖釘,才能消除疼痛,只拿掉一根圖釘並沒有辦法減輕50%的痛苦。」第二步是加入好的成分;添加健康所需的特定維他命與營養素。這些物質是因人而異的。


 


我不再是偶然的精神科醫生。我知道當我治癒患者的生理疾病時,大腦也隨之復原。這種情況完全不是偶然。


 


而且我想要與大家分享我的收穫,並告訴大家如何善加利用這項科學新知。我想要提供的是必要的工具,讓大家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應用這種功能性醫學的方法,不用再浪費20年的時間,等待醫學界與科學界迎頭趕上我們現在就已經知道的這些知識。


 


七大關鍵:維持均衡


關鍵#1最佳的營養


我們就是由我們所吃的食物組成的。我們的生物、生理與生化需要特定的原料才能運轉出最佳狀態適當均衡的高級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適當劑量的維他命與礦物質,還有被稱為植物營養素的各種繽紛植物色素,以維持我們的身心健康與功能。幾乎所有的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營養失衡。


 


關鍵#2 均衡荷爾蒙


我們的賀爾蒙是一首各種分子的交響樂,包括胰島素、甲狀腺、性激素、壓力激素等等。這些分子必須要和諧運作才能維持健康。


 


關鍵#3 緩解發炎


我們必須要保護自己免於外來的侵略或體內異常的細胞。在免疫系統亢進或低下時,疾病就產生了。大腦的發炎是所有心理治療與神經學病情,以及大部分慢性病的中心主軸。如果有大腦衰弱的情況,幾乎就可以確定大腦是處於發炎的狀態。


 


關鍵#4 修復消化系統


消化、吸收與利用我們所吃的食物與營養素,是健康的根本。我們的消化系統也必須要保護我們,免於體內毒素、病菌與潛在過敏原的傷害,以及排除廢棄物。在這個過程中,任何環節的崩潰,疾病就應運而生了。


 


關鍵#5 促進排毒


我們的身體必須要排除新陳代謝的所有廢棄物,以及透過食物、空氣、水與藥物進入的所有毒素。21世紀的毒素遠遠超出人體的負荷,疾病於焉產生。


 


關鍵#6 促進能量的新陳代謝


生命就是能量。當細胞無法在製造能量時,人類就死亡了。從我們所吃的食物與所呼吸的氧氣提煉出能量的過程,是生命最重要的部分。維持新陳代謝引擎平穩的運作,以及善加保養維護,是健康的基礎。幾乎所有的大腦障礙都有能量損耗的情況。


 


關鍵#7 鎮靜心靈


有目標、有意義的生活,充滿情感聯繫、關懷、歸屬感且彼此相互扶持的均衡生活,以及有掌控權的感覺,都是健康的基礎。21世紀排山倒海般的壓力,包括社交孤立疏離、工作過度與無力感,都對我們的神經系統造成莫大的壓力,導致身體系統的燈盡油枯。


 


從這七個關鍵點著手處理失衡的情況,現在我們可以治療、阻擋、延緩與逆轉這種陰森森的大腦耗弱障礙(以及幾乎21世紀的所有疾病)


 


但是這些失衡情況的原因是甚麼?


這七個關鍵系統的失衡是因為飲食不良、過敏源、感染、壓力與毒素所造成的嗎?


 


還是因為缺失了生命與健康的基本原料而造成失衡? 包括富含植物營養素與纖維的健康食物、維他命與礦物質、氧氣、潔淨的水與空氣、燈光、睡眠、運動、深層放鬆、愛、關懷、歸屬感、生活意義與目標?


 


更重要的是我要知道這些因素如何影響一個人獨特的基因組,以及造成他們獨特病情型態的基因表現。基因並不是固定的,而是能夠隨著來自飲食、生活型態與環境的訊息或指示而靈活地因應。我們傳遞給基因的訊息,決定我們健康或生病的狀態,以及每天的身心運作情況。


 


我的做法其實相當簡單。


 


第一步是排除不好的東西(造成失調的東西,例如沒有營養的加工食品、毒素、過敏源、感染與壓力);取出擾人的「蟲子」。如果腳底有十根圖釘,別妄想取出一根之後,再吞顆阿斯匹靈,就可以天下太平了。想要擺脫所有的痛苦,取出所有的圖釘是絕對必要的。


 


第二步是添加好物質(高品質的天然食物、營養素、水、氧氣、燈光、運動、睡眠、放鬆、歸屬感、關懷、愛、生活的意義與目標),這樣一來,人體本身的情報與療癒系統就會正常運作。這是絕對健康之道的基礎。


 


就只有這樣而已,利用這種簡單的綜合方法,讓我可以治癒幾乎所有的疾病,不管是腦部或是身體的疾病。而這個方法有效的原因很間單: 身心是一體的。


很遺憾的是社會幾十年來所傳播關於傳統心理學與神經科的迷思,讓我們看不到功能性醫學所揭露簡單卻意義深遠的真相。


我們要破除迷思之前,一定要先深入了解。


 


以上內容摘錄自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這本書,這些觀點及作法,值得讓任何對身心健康改善有興趣的人作參考。功能性醫學在改善身心健康上,能透過客觀之實驗室數據,取得當事人功能或體質之異常,針對根源,直接改善身體,讓大腦恢復正常運作,不再身陷於長期藥物治療的泥淖而無法真正復原,敬請大家多多參考。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陰森逼近的靜默流行病支離破碎的大腦


肥胖是顯而易見,無法隱藏的。但是心智疾病與記憶力喪失,則是隱形的痛苦。而且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每一個人;不管是親身承受或是透過家人朋友的經歷。 


破碎的大腦造成許多問題焦慮、沮喪、躁鬱、人格異常、飲食異常、上癮、強迫症、注意力缺失症、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候群、學習障礙與閱讀障礙。



它們以各種形式出現,包括像精神分裂或狂躁等精神疾病,以及所有老化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尤其是阿茲海默症、失智症與帕金森氏症。


 


此外,還有輕微的大腦持續性的問題許多心理醫生與精神科醫生並不認為這些問題是可治療的疾病,仍然讓許多人遭受不必要的痛苦。這些問題包括慢性壓力、注意力不集中、無法專注、腦霧、憤怒、心情起伏、睡眠問題,或者是在大部份的時間覺得有點焦慮或沮喪。


衰弱的大腦有二大徵兆: 心理問題大部分都被歸咎於情緒創傷的問題,以及神經科問題大部分都被認為是神經性損傷,而不是情緒障礙的問題。


 


不管是沮喪的心理障礙或是阿茲海默症的神經失調,單純的事實就是


我們的大腦運作不良。我們苦於情緒不佳。我們與現實脫節。我們被剝奪了專注、學習與記憶的能力。


 


因為是如此地普遍,衰弱的大腦已經成為現在社會的一個重大議題,讓許多人無法感受精力充沛的健康生活這種我稱之為絕對健康的經驗,讀者將會從本書學習如何達成這個目標。


如果我們認為這並不是嚴重的問題,或者那只影響了少數人,想想看以下的統計數字。


*心理障礙影響了26%的成年人口,或是六千多萬名美國人。


20%以上的兒童有某種類型的心理障礙。3,4


*四千多萬人感到焦慮。


*二千多萬人感到沮喪。


*十分之一的美國人服用抗憂鬱的藥劑。


*近十年來,抗憂鬱劑的使用成長了三倍。


*在2006年,抗憂鬱劑的經費攀升到超過$19億。



*像沮喪與焦慮的心理障礙所費不貲。5  名列前五大最昂貴的病情,包括心臟病、癌症、創傷、與肺病。我們健保系統一年要支出$2千多億,或者換算成總醫療經費的12%以上。6


*阿茲海默症將影響30%85歲以上老人(有些專家說50%),這是成長最快速的人口群,到2050年,將影響16百萬人。


*現在815歲的兒童中,有8.7%被冠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7


*超過8百萬名或者是十分之一的兒童,正在服用哌醋甲酯(methylphenidate) (利他能(Ritalin))等的興奮劑。8


*十年來,自閉症從萬分之三激增到每166名兒童就有一名,呈現11倍的成長率。9


*學習障礙影響5~10%的學齡兒童。10


這些大腦衰弱的情況對社會的間接成本十分龐大,包括在喪失在學校、家庭或工作場所的生產力,一年的損失高達$800億。


這種情況是不正常的。將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苦於衰弱的大腦。這是正常的情況嗎?


當然不是!


問題是我們找尋解答的方向錯誤從過去深埋的角落、大腦的化學失衡、最新的藥物或是治療方法。


精神科與神經科尤其是如此,這是一般治療大腦障礙的二大科別。


神經科醫生與精神科醫生專注於利用藥物或心理治療來治療大腦。事實上,大部分的神經科醫生與精神科醫生只專注於他們最喜愛的器官大腦,而忽略了身體的其他部份。


但是,如果腦部障礙的解藥是在大腦以外的呢? 如果情緒、記憶、注意力與行為問題,以及大部份的腦部疾病,病根是在身體的其他部位,是身體主要系統的失衡,而且是可以治療的呢? 如果問題不在腦部呢? 如果真是如此,那表示我們治療腦部障礙的所有方法是完全背道而馳的。而事實上,情況正是如此。



 


心理治療源自於先前的生活經驗或創傷會控制情緒與行為的概念。這是佛洛依德的遺緒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童年經驗的結果。


然而,只有10%的人,在營養、新陳代謝與生化方面是充分均衡的,因而能夠真正受益於心理治療。


況且,多年的心理分析或治療,都無法逆轉因為嚴重缺乏omega-3脂肪酸11、維他命B12不足12、甲狀腺低下13、或慢性汞中毒所造成的沮喪。


 



如果出現嚴重的生理失調,心理治療只是浪費時間,因為沒有對症下藥。                                                                                                                          


而許多人正苦於生理失調


 


沮喪是百憂解缺乏症嗎?


這是衰弱大腦流行病的解藥嗎? 更多更好的藥物?我們真的需要更多的抗憂鬱劑、興奮劑、精神抑制藥物與記憶力藥物嗎?


我們是先天不良,因此在沒有藥物之下無法快樂、專注或記憶嗎? 沮喪是缺乏百憂解嗎? ADHA是缺乏利他能(Ritalin)? 阿茲海默症是缺乏Aricept?


應該不是。


 


然而這些藥物的用量暴增。心理治療或治療精神異常的藥物是處方藥暢銷排行榜的第二名,僅次於膽固醇藥物15。近十年來,精神治療藥物的用量飆升(例如兒童的興奮劑用量增加了1000%)


以抗憂鬱劑為例。許多服用抗憂鬱劑的患者並沒有或是只有些許的改善。事實上,只要改善一半症狀的50%,就視為治療成功。服用這些藥物的患者,連這種最起碼的療效都不到一半。


 


那真是令人沮喪的結果。 更糟糕的是,確實覺得自己的症狀有所緩解的患者,其中有86%出現一種或多種副作用,包括性功能障礙、疲倦、失眠、心智遲緩、反胃與體重增加! 難怪嘗試抗憂鬱劑的人,有一半在四個月之後就放棄的。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出一份最近的研究,發現製藥公司選擇性地公佈抗憂鬱劑的研究報告。他們發表幾乎所有顯示有益的研究,顯示無效的研究則按下不表。17


 


這種虛報扭曲了我們的看法,導致大家認為抗憂鬱劑(與其他的心理治療藥物)是有效的,事實上卻非如此。隱匿關於抗憂鬱劑真實而完整的資料,助長了我們所看到心理治療藥物的驚人成長。


 


因為正面的研究很少是顯示有益的,讓實際的問題更是雪上加霜。在抗憂鬱劑的雙盲試驗中(給予受試者藥物或糖丸),服用糖丸的人有40%情況改善,而服用藥物的人,只有60%的症狀有改善。從另一個觀點來看,80%的人只要服用糖丸就可以改善了。


我會承認這種方法只對了一半。化學作用失調造成問題。但是從未被質疑的大問題是藥物如何操控大腦的化學作用….


 


為什麼那些化學反應會失調,我們要如何讓它們恢復正常的均衡狀態?


 


這些藥物並沒有解決問題,而是掩蓋症狀


 


如要解決衰弱大腦的流行病,我們必須要提出全新的問題:



*我們如何找出這種流行病的原因?


我們是先天不良? 還是我們中毒的環境、無營養的飲食、以及無法紓解的壓力,影響了我們敏感的大腦? 那是我們身體失調的結果嗎?


*更多的藥物真能解決問題嗎? 還是應該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對症下藥,才能恢復心理(與生理)健康,過著幸福、健康又滿足的生活呢?


大腦的問題是有解答的,但是並不在於更多的藥物或是心理治療。


雖然在復原過程中,這些工具可以做為有用的橋梁,卻非長期的解決之道。


 


治癒我們衰弱大腦的秘密,就在一個看似不可能的地方,是現代醫學最常忽略的領域。


 


答案就在我們的身體。


 


 


以上內容摘自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Ultramind Solution),這是美國功能性醫學名醫馬克‧希曼醫師以他專業內科醫師觀點及功能性醫學的觀念與作法,提醒大家對於精神疾病的處理,應該面對及思考的實際狀況,有興趣的人,不妨找這本書來參考。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