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精神科看診先修班 (9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輸了我頭給你!研究:基因將影響賭博與投資行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是好賭成性,或很會投資的人嗎?根據美國的最新研究顯示,調節多巴胺分泌的十二組基因,將主導人們投資與賭博的行為,且關聯性極高。

此研究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研究找來兩百名受測者,並且讓他們進行電腦競爭遊戲,進一步來觀察這些受測者,在玩遊戲的同時,控制多巴胺分泌的十二組基因的變異情形。

基因的變異組數 影響人們投資決策

研究發現,較能想像或預知對手行為,並提前做出相關回應的人,其腦部特定的多巴胺基因會有三組產生變異,而常遇到挫折,但勇於嘗試並學習的人,則有兩組變異,研究人員表示,這種結果有高度的一致性。

研究人員進一步說明,多巴胺的分泌,會影響人們的社交行為,且掌控人們的情緒,這項研究,是首度發現基因如何在腦部作用,並且掌控人們投資與賭博的行為。

基因影響投資與打賭

研究人員今天表示,1項涵蓋200多人的研究顯示,基因在個人投資與下賭注行為上,影響非常重大。

研究針對影響多巴胺(dopamine)的基因。多巴胺是種刺激大腦快樂中樞的化學物質,會製造出愉悅的感覺。

科學家早已知道多巴胺對社會互動的影響,但是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研究人員表示,這是首度發現基因如何掌管多巴胺在腦內作用。

研究主筆、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哈斯商學院(Haas School of Business)行銷學助教徐明(MingHsu,譯音)說:「研究顯示,基因影響複雜社會行為,這項研究探討的是策略行為。」

研究對象是217名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大學生,研究人員讓他們參與一項透過電腦與匿名對手競爭的遊戲。研究對象的基因組經掃描發現約有70萬組變異,研究人員著重在涉及調節多巴胺的12組基因。

研究發現,較能想像對手思維與預期對手行為並回應的人,在影響腦內特定部位的多巴胺功能上有3組基因變異;在較擅於從嘗試與錯誤中學習的人,則在主要影響大腦紋狀體區域的多巴胺功能上有兩組基因變異。

研究人員發現,基因對決策的影響顯著,在研究中出現「驚人的一致性」。

 

鄭醫師補充:

賭性堅強的人的基因跟一般人有何不同?答案可能是基因影響。多巴胺與衝動控制有關,大家熟知的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中有一部分屬於衝動控制不佳的症狀,明顯與多巴胺濃度不足有關。

因此要幫助賭徒戒賭,多巴胺分泌調控也許是最直接的改善調整方式。

參考原文報導:

http://newscenter.berkeley.edu/2014/06/16/your-genes-affect-your-betting-behavior/

參考文獻:

  • Eric Set,
  • Ignacio Saez,
  • Lusha Zhu,
  • Daniel E. Houser,
  • Noah Myung,
  • Songfa Zhong,
  • Richard P. Ebstein,
  • Soo Hong Chew,
  • and Ming Hsu

Dissociable contribution of prefrontal and striatal dopaminergic genes to learning in economic games PNAS 2014 ;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June 16, 2014, doi:10.1073/pnas.1316259111

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4/06/11/1316259111.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情激素效用大 厭食症曙光

路透社 –  2014年3月13日 下午1:30
(路透倫敦13日電)根據英國及南韓科學家的研究,有「愛情激素」之稱的催產素,能讓厭食症病患較不去注意肥胖影像,可能有助於治療神經性厭食症。
學者研究31名厭食症患者發現,催產素可以降低厭食症患者對易胖食品及肥胖影像的關注,這顯示催產素或許有助於治療。
倫敦國王學院精神病學研究所(King's CollegeLondon's Institute of Psychiatry)教授崔蘇爾(Janet Treasure) 表示:「厭食症病患通常在青少年早期,疾病尚未發作前,就面臨一系列社交障礙。」
崔蘇爾表示:「我們正透過以催產素作為厭食症的可能療法,專注於瞭解某些根本問題。」
共同參與這項研究的南韓仁濟大學教授金友里(Youl-Ri Kim,音譯)表示:「我們的研究顯示,催產素讓病患降低對食物、體型及負面情緒的無意識關注。」
研究刊登在「心理神經內分泌學」(Psychoneuroendocrinology)期刊。
全球有數百萬人罹患神經性厭食症,英國約150名青少女中,就有1人罹患此疾病。神經性厭食症是心理疾病,大部分患者都是女性。
神經性厭食症的患者除了飲食和體型問題,通常也面臨社交障礙,包括焦慮及對負面情緒過度敏感。中央社(翻譯)
 
 
 
鄭醫師補充:
厭食症臨床表現主要是對於自己內在以及身材不接納,透過極度的飲食控制導致的病態。厭食症到底是生理或者是心理影響?目前理論還是以生理居多。一般精神科以抗憂鬱甚至是抗精神病藥物來治療,難以根本處理且潛藏藥物副作用。國外有專門的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透過完整的功能醫學評估,針對營養、荷爾蒙、腸道以及其他相關的問題做處理,治療效果令人滿意。
催產素又稱之為愛的荷爾蒙,厭食症的病理解毒或許可以解讀為對自己缺乏愛,因此催產素濃度低與厭食症有相關,不難聯想,過去研究相關研究可以參閱:
 
上述報導的參考研究來源:
 
  1. Kim, Y-R. et al. Intranasal oxytocin attenuates attentional bias for eating and fat shape stimuli in patients with anorexia nervosa.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March 2014
  2. Youl-Ri Kim, Chan-Hyung Kim, Jin Hong Park, Jimin Pyo, Janet Treasure. The Impact of Intranasal Oxytocin on Attention to Social Emotional Stimuli in Patients with Anorexia Nervosa: A Double Blind within-Subject Cross-over Experiment. PLoS ONE, 2014; 9 (3): e90721 DOI: 10.1371/journal.pone.0090721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性情大變!開朗女突變憂鬱 驚見「棒球大」腫瘤壓腦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性情突然大變,恐是惡疾纏身!45歲的林女士,原本個性開朗,去年喪偶後,吃不下也不想動,變得不愛講話,還出現頭痛、視力模糊、走路不穩等症狀,親友原以為她罹患憂鬱症,但吃藥後,仍沒有改善,經進一步檢查才赫然發現,元兇竟是腦中有一顆棒球大小的腦膜瘤在作祟,手術移除腫瘤後,恢復活潑樂觀。

整個人提不起勁,吃不下、也不想動,人躺著卻毫無睡意,林女士去年5月先生過世後,在家一待就是半年,起床就坐著,也不想出門,得靠身心科醫師開的安眠藥幫助入睡,但無精打采的沮喪感仍沒有改善,整晚睡不著,幾個月內暴瘦8公斤。

原以為是憂鬱症,但直到視力出現複視、模糊,右手無力,拿不住東西,這才驚覺不對勁,眼科檢查發現有慢性視乳突水腫,被轉診到神經內科,一照核磁共振,才發現腦膜瘤已經5.6公分大。

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楊道杰表示,5.6公分大的腦膜瘤,差不多是一個棒球大小,應有3到5年以上,就長在左側頂葉,腫瘤導致腦腫脹,壓迫到感覺區與運動區,腦膜瘤雖是最常見的良性腦瘤,但瘤越來越大,可能擠壓腦部,造成腦壓過高、頭痛、手腳無力、人格改變等,再大下去甚至會吃穿腦骨、壓迫腦幹,造成人昏迷死亡。

個性從開朗到憂鬱,雖說可能跟喪偶有關,但楊道杰說,持續半年之久,應與腦膜瘤作用也有關連。

楊道杰強調,腦膜的作用在隔開腦與皮下組織,腦膜瘤9成都是良性,但還是可能致命,長得太大可能引發癲癇,腦壓衝高也可能有生命危險,有的會凸出壓到腦幹,萬一把腦幹整個壓歪,可能突然喪失意識,腦壓急速竄升,就會陷入昏迷。

腦膜瘤好發在中年女性,根據統計與家族遺傳基因有關,而女性荷爾蒙雌激素、放射治療也可能會刺激腦膜瘤增生變大,醫師提醒,一般人如果肢體無力、不像中風,本來開朗,個性改變很多,不尋常沒理由的頭痛、視力模糊,最好進一步接受診斷。

記憶減退並非失智 檢查竟是腦袋長瘤

隨著年紀大容易忘東忘西,一般都被當作失智,但一名59歲婦女出現記憶力減退,忘記回家的路,原本以為只是單純性腦袋退化,直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左側大腦部長了一顆五公分大腫瘤。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陳金城說,病患的腦瘤位置處在橫跨「頂葉」及「枕葉」之間,剛好是語言記憶功能區,影響到記憶、語言等大腦功能,所以會表現出失智的症狀。手術的方式為顱骨切開腫瘤切除手術,病理檢查結果為良性的腦膜瘤,陳醫師指出腦膜瘤為腦內的常見腫瘤之一,大部分為良性,婦人恢復良好,記憶力也逐漸恢復,也能與人流利交談。

陳金城指出,腦膜瘤雖然大部分為良性,但是易有復發現象,需要規則追蹤及診治,提醒民眾應多加注意,有時年紀大、記性變差,並不見得是失智,有可能是腦瘤作怪。

  

鄭醫師補充:

被醫師診斷精神相關疾病,務必先做詳細的身體檢查,包含腦波或者電腦斷層等等,先排除是否為身體因素導致的精神狀況,才能確認接下來的治療流程為何。上述兩則報導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般而言,腦瘤導致的精神狀態改變,精神合併出現神經症狀,例如視力出現複視、模糊,手腳無力,拿不住東西,步態不穩甚至是失語等等。腦波對於腦瘤是一種非侵入檢查的篩檢,建議大家可以先透過腦波來了解大腦是否有不尋常的病兆引發。

以下補充兩例做對照參考:

一名30多歲女性,被診斷疑似精神分裂,症狀之一是常常答非所問或者思考中斷。後來經電腦斷層確認為腦瘤引發,經開刀手術去除病兆,當事人的認知以及語言功能在短時間恢復,完全無損。

有一個經多種藥物反應不佳的精神病患,最後建議做電痙攣療法,結果在電療治療過程中突然死亡,死因後來確認當事人的精神症狀為腦瘤引發。電痙孿治療引發腦壓升高,腫瘤壓迫效應,致使當事人驟逝,若是負責治療的醫師能於診斷出其安排詳細的身體檢查,定能查出腦瘤而針對原因直接治療,避免類似憾事。

結論就是一旦被懷疑有精神疾病,務必透過完整的身體檢查,先排除是否為身體問題。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寒冬狂嗑冰 缺鐵性貧血致異食症?

寒流來襲,多數人對冰品避之唯恐不及,但有一名15歲國中少女,就算穿著厚重外套,也擋不住想啃食冰塊的慾望,這情況持續了2年多,直到日前因頭暈、心悸等症狀就醫,才被診斷出罹患嚴重的缺鐵性貧血症,經口服鐵劑治療後,不僅改善頭暈不適,就連異食症也獲得穩定控制。



缺鐵性貧血 好發於青春期女性

收治該名患者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楊鎰聰表示,貧血是血液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形成原因又以缺鐵性貧血最多見,約占貧血疾病的三分之一以上。

缺鐵性貧血好發於青春期及育齡期的婦女,主要是因為每個月的經血流失。一個成人每天約需10毫克的鐵,但婦女平均一次經血量就大約有70毫升,若以1毫升經血含有0.5毫克的鐵來計算,每次月經將會損失鐵質35毫克,這也是為什麼女性比男性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此外,老年人腸胃道潰瘍出血也是另一個缺鐵性貧血的常見原因。

缺鐵性貧血導致異食症 醫學尚不知機轉

缺鐵性貧血的典型症狀包括頭暈、氣喘、心悸,最特別的就是有少數患者會伴隨怪異的異食行為。然而,異食症好發於心理及精神疾病患者,他們可能會吞食冰塊、糞土、鐵釘、紙片等異物,常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目前醫學上確切的病因還不太清楚,而缺鐵性貧血與異食症的關連性,迄今也不得而知。



預防缺鐵性貧血 平日多攝取高鐵食物

對於同時罹患缺鐵性貧血和異食症的患者,可先針對缺鐵性貧血做治療,楊鎰聰醫師指出,除了口服鐵劑補充至少6至9個月以上外,對於一些腸胃道較不好、對口服鐵劑吸收不良的患者,臨床上也可使用直接靜脈注射鐵劑,雖然效果較快速,但卻較易產生過敏。

此外,天然、安全且易吸收的高鐵質食物也有助於補充鐵質,預防或改善貧血症狀。一般來說,鐵質的最佳來源是動物性食品,如肝臟、牡蠣、貝類、內臟類和瘦肉,其中肉類以紅色越深,含鐵量也愈多;植物性鐵質來源則以豆類及深綠色蔬菜最佳,其次為葡萄乾、紅棗、黑棗和全穀類。

 

鄭醫師補充:

一般缺鐵性貧血常見症狀為疲倦、頭輕以及虛弱等狀況。神經精神症狀經常出現焦慮、易怒或者心情低落、嗜睡或者失眠、耳鳴、憂鬱、喘不過氣、肌肉抽搐以及不寧腿症候群等等,嚴重的話,國外發現的臨床個案確會產生過食或者異食症等狀況。其他身體不良反應包含口腔潰瘍、心悸、掉髮、暈倒(或者常頭暈)、皮膚有針刺麻木感、月經停止、小孩社交發育遲滯、癢等狀況。這些狀況可以透過鐵食物或者營養補充的矯正而直接改善。也提醒大家,有精神症狀,務必先透過詳細的身體檢查(包含功能醫學檢測),排除是否是身體問題引發,如果有身體功能失衡應優先治療以及矯正,這才是立竿見影的根本解決之道。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英國研究-躁鬱症診斷大增 學者憂用藥浮濫

中國時報【諶悠文╱綜合報導】

躁鬱症的診斷在醫界愈來愈常見,好萊塢女星凱薩琳齊塔瓊斯等許多名人為躁鬱症所苦,無疑發揮了推波助瀾的效果。對此,英國精神病學家蒙珂麗芙(Joanna Moncrief)警告說,醫師輕易做出躁鬱症的診斷,許多人因此吃了不必要的強效處方藥,對健康將產生嚴重的影響。

在倫敦大學學院任教的蒙珂麗芙在新書中透露,因心理問題求診的病患,多半會拿到至少一種處方藥,而藥效最強且最具爭議的就是抗精神病藥物。

最初為極少數精神失常病患研發的藥物,如今已成為全球獲利最豐的藥物之一,新一代的Zyprexa和Seroquel更是藥廠的金雞母。

蒙珂麗芙表示,過去10年來,英國開給成人的抗精神病處方藥增加67%,但只有少數是用來治療精神分裂症,這顯示抗精神病藥現在並不僅限於治療嚴重的精神病患,已經打入主流。她認為,藥物治療用途快速擴大,對藥廠是好消息,但往往未能符合患者的最大利益,這種狀況令人憂心。

躁鬱症的診斷蔚為風行,使得抗精神病藥的使用愈來愈普遍。以前被視為罕見且會造成嚴重失能的躁鬱症,也因為製藥業者影響,現在已變成一個幾乎適用於任何人的籠統概念「情緒不穩」。凡是因抑鬱或焦慮,或出現易怒、喜怒無常的症狀就醫者,很可能會被診斷罹患躁鬱症,拿到抗精神病處方藥。

蒙珂麗芙認為,抗精神病處方藥可能讓患者覺得沒有精神、走路搖搖晃晃、提不起勁、性慾降低,並壓抑情緒,還可能造成大腦萎縮。她表示,抗精神病藥尚未在情緒問題較輕微的患者身上做適當的試驗,所以患者在服藥前,必須充分了解醫師所開的藥物的藥效和風險。

 

 

 

鄭醫師補充:

典型躁鬱症的用藥,應該是情緒穩定劑,像是鋰鹽、抗癲癇藥物等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被開立抗精神病藥物,一般是做為輔劑,也就是情緒穩定劑效果不佳時,才會被考慮。

嚴重的躁鬱症,以發生率來說並不高。但臨床上,透過輕微躁鬱症的診斷容易,被開立抗精神病藥物的狀況容易浮濫,背後潛藏的藥物副作用以及健康風險,開藥醫師不說,服藥當事人不去主動了解,結果往往是長期的藥物依賴與上述報導提到的相關副作用:抗精神病處方藥可能讓患者覺得沒有精神、走路搖搖晃晃、提不起勁、性慾降低,並壓抑情緒,還可能造成大腦萎縮。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常見的副作用還包含肥胖與代謝症候群,不可不慎。

最後提醒,情緒起伏大,容易生氣等狀況是結果,原因何在?沒透過完整的評估找出根源,只是單純給予精神科藥物來抑制症狀,無休無止的藥物依賴序幕往往就此揭幕。

原文報導來源:

http://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2430129/Bipolar-Why-ARE-people-More-celebrities-say-theyve-got-.html

'Bipolar imperialism': Several senior psychiatrists share Dr Moncrieff's reservations about the value of expanding the definition of bipolar disorder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酒精成癮易飲食失調 基因有關

中央社 – 2013年8月22日 上午11:11

(中央社記者顏伶如波特蘭21日專電)最新醫學研究指出,酒精成癮患者較容易出現飲食失調問題,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暴食症(Bulimia Nervosa)的狂吃與清除行為習慣(purging habits),原因可能是基因所導致。


最新一期9月號「酒精與藥物研究期刊」(Journalof Studies on Alcohol and Drugs)刊登研究報告指出,酒精成癮症的患者,比較容易出現飲食失調問題,同樣的,飲食失調患者,也較容易酒精成癮,這可能與基因有關。


參與這項研究的聖路易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University in St. Louis)研究人員莫恩契爾諾夫(Melissa Munn-Chernoff)表示,先前醫學研究已經發現,飲食失調患者有著較高比率的酗酒與酒精成癮問題,也有研究發現酒精成癮患者出現暴食症的比率,超過出現厭食症的比率,但兩者之間的關係能否從基因角度解釋,到目前為止則沒有進一步探究。


莫恩契爾諾夫與研究團隊以6000名澳洲雙胞胎為研究對象,透過一連串診斷,分析日常喝酒與飲食習慣。


研究人員比對雙胞胎之間數據資料發現,某個人是否會出現酗酒、暴食症或厭食症,基因似乎扮演著重要角色;舉例來說,在雙胞胎女性身上,可透過基因判定發生前述3種失調症的比率,風險指數分別在38%至53%之間。1020822


 


鄭醫師補充:


這篇報導提到的清除行為,指的是暴食之後,強迫催吐的代償性行為,不管是出於罪惡感者怕胖的心理。


不管酒癮或者是暴食,有一定比例,都是透過吃或者喝來減輕心理壓力的一種自我放鬆,然而這樣的行為無助於壓力真正的紓解,不管是身體功能失能或者心理壓力所導致,其實都有直接的方式可以協助直接改善,並不需要一直靠喝酒或者狂吃來紓壓。


無獨有偶,另外一篇今年稍早發表的期刊研究亦呈現類似的結果:


A behavioral-genetic investigation of bulimia nervos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lcohol use disorder


Sara E. Trace, Laura M. Thornton, Jessica H. Baker, Tammy L. Root, Lauren E. Janson, Paul Lichtenstein, Nancy L. Pedersen, Cynthia M. Bulik


Psychiatry Research - 15 August 2013 (Vol. 208, Issue 3, Pages 232-237, DOI: 10.1016/j.psychres.2013.04.030)


 


報導參考文獻:


A Twin Study of Alcohol Dependence, Binge Eating, and Compensatory Behaviors

Melissa A. Munn-Chernoff, Alexis E. Duncan, Julia D. Grant, Tracey D. Wade, Arpana Agrawal, Kathleen K. Bucholz, Pamela A. F. Madden, Nicholas G. Martin, Andrew C. Heath


(J. Stud. Alcohol Drugs, 74, 664–673, 2013)


http://www.jsad.com/jsad/downloadarticle/A_Twin_Study_of_Alcohol_Dependence_Binge_Eating_and_Compensatory_Behavior/5180.pdf


http://www.jsad.com/jsad/article/A_Twin_Study_of_Alcohol_Dependence_Binge_Eating_and_Compensatory_Behavior/4844.html


其他相關文獻: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958931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逾六十歲以上的長者,一旦被診斷有中度到重度的憂鬱症,在臨床上常會被開立抗憂鬱劑來治療,但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抗憂鬱劑治療對於年長者的憂鬱症,無法證實有明顯療效。研究人員提醒臨床工作者應該重新審視讓長者服用抗憂鬱劑是否適當。長者需要的可能是規律的探視關心,而非單純給藥。這項研究發表於美國精神病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這項針對年長者憂鬱症,研究蒐集之前十項安慰劑控制的第二代抗憂鬱劑治療的相關研究,結果發現抗憂鬱劑相對於安慰劑的效果,只提高輕微程度甚至毫無差,詳細數字比例為44.4%:34.7%,兩者差別不到10%。

唯一可能有幫助的患者是長期用藥的慢性憂鬱症患者(例如憂鬱症罹患超過十年)。提醒大家,這類患者若停藥可能導致復發,因此可能與藥物依賴有關,因此這類患者使用抗憂鬱劑才有正當理由。反之,若是年逾六時之後才出現憂鬱症狀,抗憂鬱劑藥物的使用則無正面的臨床意義。

儘管研究人員並未全然否定抗憂鬱劑治療對於晚發型憂鬱症的必要性,然而,將近半數患者對於藥物或者安慰劑治療完全沒有反應,因此進一步治療對於病情改善有其必要性。

我建議大家可以多了解功能醫學對於身體功能失衡,導致大腦衰弱的觀念以及完整改善的做法,針對抗憂鬱劑藥物治療效果不足的缺憾,早期幫助患者痊癒。功能醫學發現,不少人的憂鬱症,來自於身體功能失衡所引發,長者的身體功能失衡隨著年紀增長,發生率提高,因此,大部分晚發型憂鬱症,其實可以透過功能醫學來協助了解背後潛在原因,針對原因來正本清源。

參考文獻:

Moderators of Outcome in Late-Life Depression: A Patient-Level Meta-Analysis
J. Craig Nelson, M.D.; Kevin L. Delucchi, Ph.D.; Lon S. Schneider, M.D.
Am J Psychiatry 2013;170:651-659. 10.1176/appi.ajp.2012.12070927

http://ajp.psychiatryonline.org/article.aspx?articleID=1680036&RelatedWidgetArticles=true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兒失憶有解 神經元長太快

中央社 – 2013年5月25日 下午6:43

(中央社倫敦24日綜合外電報導)科學家對幼兒早期階段失憶的情況一直不解,而加拿大一項新出爐的研究顯示,這是因出生第一年神經元生長速度太快,影響記憶所致。


這項在加拿大神經科學學會(the CanadianAssociation of Neuroscience)發表的新發現說,新形成的腦細胞,提高學習的能力,但也清除舊記憶。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倫敦城市大學(CityUniversity of London)的一位專家說,這項針對老鼠的研究引發對部分心理學理論的質疑。


人類大腦主管重要學習及記憶部位的海馬區形成新的神經元,也就是神經元再生,在出生前、後達到巔峰,接著在童年及成年期穩定下滑。


多倫多病童醫院(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及多倫多大學的佛蘭克藍德博士(Paul Frankland)和喬思林博士(Sheena Josselyn)想要了解,新的神經元影響記憶儲存的情況。他們利用小鼠及成鼠做實驗。


在成鼠的實驗中,他們發現在記憶形成後,提高神經元再生,足以使人遺忘。


但在小鼠中發現,記憶形成後減少神經元再生,觀察這年齡層未發生遺忘的情況。


研究顯示,神經元生長減少和記憶回想增加有直接關連。


他們發現反之亦然。當神經元生成增加時,記憶力減退,就和嬰兒期所發生的情況相同。


研究人員表示,這說明幼兒在早期階段喪失長期記憶的原因,也就是所謂「小兒失憶」

鄭醫師補充:
為何出生後,在嬰兒時的記憶都不見了,上述報導提到,發表於加拿大神經科學會年會發表的研究直接解答這個問題:神經長太快,學習新的記憶能力提高,但排除舊記憶的能力也提高。老年人則相反,這可能多少解釋,老年人學習新事物的速度可能慢些,但過去記憶的部分比較鮮明,不容易忘記。

參考文獻:

http://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3-05/cafn-nnf051613.php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爸爸管教嚴、課業重 小三女罹拔毛癖

作者: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5月17日 上午12:00

一名小學3年級女童由於家長少陪伴,管教嚴格,壓力大,竟發生「拔毛症」,拔光睫毛,藉過程中的疼痛感分散壓力。


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醫師蕭雅娟昨(16)日表示,拔毛症是心理因素所致,女童從小母親長期在外地工作,平時少有人陪伴,父親忙碌也管教嚴格, 加上最近課業壓力,開始有此現象。「剛開始女童父親訝異小學生竟有壓力」,先前曾攜女童前往一般診所就醫,點眼藥水未改善,查覺問題可能不單純。


蕭雅娟醫師表示,小女孩右眼睫毛完全脫落,左眼也僅剩少許,檢查顯示除了輕微過敏性結膜炎,並無特殊感染或發炎。


醫師仍給予眼藥水治療並囑咐父親多陪伴女兒,減少嚴厲管教,不久後門診追蹤發現女童的睫毛已漸長回,也變得更開朗。


拔毛症者特徵是反覆且無法控制拔扯自己毛髮,可能是頭髮、眼睫毛、眉毛等,通常造成外觀明顯脫髮。發生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瞭,逾1/4兒童及青少年的患者,發病有明顯心理壓力來源。


醫師提醒,很多大人認為的「小事」如搬家、轉學,寵物死亡或學業壓力、親子關係都可能造成兒童壓力,一旦合併其他焦慮或憂鬱疾病,必要時需身心科醫師治療。




鄭醫師補充:



拔毛癖英文名「Trichotillomania」這個字來自希臘語的「tricho」(毛髮)、「till(en)」(拔)和「mania」(狂熱)。


拔毛癖通常好發是一種衝動控制及幻或自殘行為,患者會有反覆拔除頭髮、睫毛、鬍鬚、鼻毛、陰毛、眉毛或其他體毛的衝動,有時會造成明顯的光禿區塊。


拔毛癖通常是從青少年時期開始的。沮喪或壓力都有可能引發拔毛癖。很多患者以為這是自己獨有的疾患,但根據估計,盛行率大約為1%。拔毛癖的患者遍及各年齡層;20歲以前較常見,症狀開始發生的年齡平均在9到13歲之間。學齡前兒童中,男女患者各佔一半;青春期前至青少年時期,女性患者較多,所佔比例在70%到93%之間:


Sah DE, Koo J, Price VH. Trichotillomania. Dermatol Ther. 2008, 21 (1): 13–21. doi:10.1111/j.1529-8019.2008.00165.x. PMID 18318881.


只要能處理壓力源頭,患者本人並不須藉由藥物來治療控制即可恢復。根據研究,以抗憂鬱劑來治療拔毛癖,不僅療效有限,還會造成明顯的藥物副作用,得不償失:


Christenson GA, Mackenzie TB, Mitchell JE, Callies AL. A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crossover study of fluoxetine in trichotillomania. Am J Psychiatry. 1991.November, 148 (11): 1566–71. PMID 1928474.


根據2009年發表的一項針對50名拔毛癖治療的患者,透過補充N-Acetylcystein這種胺基酸,有56%的患者達到非常顯著的進步,而服用安慰劑的患者只有16%,兩者差異甚大:


Grant JE, Odlaug BL, Won Kim S. N-Acetylcysteine, a Glutamate Modul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Trichotillomania: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Arch Gen Psychiatry. 2009;66(7):756-763. doi:10.1001/archgenpsychiatry.2009.60.


http://archpsyc.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48311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吉桑突失憶、發呆 查出腦瘤作怪

作者: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4月25日 上午12:20


年約六十六歲的傅老先生在過年前突然失憶,後來開始變得不愛講話、經常答非所問,有時站在廚房發呆卻沒有在煮飯、有時 刷牙會把洗面乳當做牙膏使用,甚至於還無意識間辦了許多手機門號,這樣的行徑讓家屬以為老先生罹患了失智症,後來送到台北慈濟醫院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患者 竟長了一顆腦瘤!


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黃國烽醫師表示,這位傅老先生屬於突然性失憶,不像是罹患失智症,所以安排患者進行檢查,結果發現患者有顱內壓上升的異常反 應,這時就懷疑患者腦部可能有腫瘤存在,因此又安排患者進行檢查,經由核磁共振檢查後,找到一個大小約九乘六公分的罕見巨大顱底腫瘤!


黃醫師指出,這個腫瘤已經對患者的額腦、顳腦、腦幹、視神經等產生嚴重的壓迫,以致於影響到患者的記憶、語言等大腦功能,也讓患者的行為舉止變得很奇怪,如果不趕快處理的話,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後來經由馬拉松式手術切除腫瘤後,患者總算逐漸恢復原來的記憶。


黃國烽醫師說,傅老先生的腫瘤屬於非典型硬腦膜瘤,相當巨大,呈現不規則形狀,很難跟腦組織區分出來,加上範圍涵蓋額腦、顳腦等部位,而且腫瘤還包圍著支配大腦的內頸動脈,手術難度相當高,所幸手術進行順利。


鄭醫師補充:


曾有些令人遺憾的治療案例,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被診斷有精神狀況的患者,治療的醫師未幫患者安排完整的身體檢測,以致於疑似憂鬱或者精神病症狀的藥物治療效果一直沒改善,最後醫師決定以電痙攣治療(電擊療法)來幫助個案,但遺憾的是因為個案是因為腦瘤壓迫到一部份腦組織,導致精神症狀或情緒困擾。結果是做完電療以後,電擊產生腦瘤的壓迫效應,擠壓到中樞神經而死亡的悲劇。


我在門診也曾診治過一位原本職業社交功能相當穩定的女士,有一段時問,開始出現對談思考變慢甚至答非所問的狀況,家人一度懷疑她有精神疾病,還帶她到一般精神科就診,看診過程也未建議作任何身體檢查(包含實驗室以及影像學檢查),便開藥給她,但服藥未見改善。後來由神經科醫師建議作電腦斷層掃瞄,找到腦裡面有腦瘤病兆,安排手術處理後,迅速恢復正常。


在此提醒大家,突發性的精神狀態改變,應先排除是否為身體疾病引發,例如像電解質失衡、感染、血糖平衡、內分泌失調、腦部病變(例如中風、腦瘤、癲癇等等)、肝臟疾患或者是藥物服用太多導致譫妄,精神科稱之為器質性的精神疾患,這類疾病只要處理身體疾病,精神狀況自然快速恢復。


部落格延伸閱讀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6073&next=6009&l=f&fid=23&sc=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學研究-藝術創造力也是精神病特質之一

作者: 潘勛╱綜合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12月10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潘勛╱綜合報導】


瑞典最新醫學研究指出,創意工作者如作家、舞蹈家及攝影家等較容易出現精神疾病,但換言之,精神疾病往往也蘊含著創造力,若抱持這個觀點,醫治精神疾病患者將可開啟新的方法。


瑞典「卡洛琳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在研究中指出,作家罹患焦慮、躁鬱症、精神分裂症、單極型憂鬱症及濫用藥物的機率都比較高,自殺的機率也高出一般人將近一倍。舞蹈家及攝影師則更可能受苦於躁鬱症。


研究顯示,總體而言,從事創意職業人士罹患精神病的情形並不比其他人高,但更易得到厭食症之類的精神疾病,乃至自閉症,研究報告發表於《精神病研究期刊》。


主持研究的奇雅加博士指出,這些發現顯示應該由新的角度來看待精神疾病,某些精神病特質可能是有益,甚至是求之不得的。


舉例來說,自閉症患者擁有設限但強烈的興趣,躁鬱症患者則擁有狂熱的動力,對於成就天才及創造力,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專注力及決心。而精神分裂者的思想離經叛道,有時也能引發最重要的原創性因素,造就經典作品。


奇雅加博士指出,醫師若是能看出病人的疾病有某些現象是有益的,便可以開啟全新的治療方式。醫病雙方必須達成協議,決定哪些症狀該治療,其代價又如何。


鄭醫師補充:


有句話說天才與瘋子只是一線之隔。作家或者藝術家容易為精神疾病所苦,在歷史上有數不完的例子。瑞典最近發表的一篇研究證實的確如此。相關研究可以參閱:


Simon Kyaga, Mikael Landén, Marcus Boman, Christina M. Hultman och Paul Lichtenstein


Mental illness, suicide and creativity: 40-Year prospective total population study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corrected proof online 9 October 2012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3063328?dopt=AbstractPlus


舉一個例子,我在臨床上曾經診治過一個天才女性畫家,她的畫連他的老師也會向她索畫珍藏,曾有老師問她為何會用那樣的構圖或者色彩,她回答很簡單:因為我直接在腦海看到整張畫。


有一段時間,她開始為嚴重的強迫症狀以及怪異思考所困擾,家人帶她去求診,得到的答案就是她得一輩子服藥,不會好,反而讓她心情更沮喪,不想治療。幸好家人後來得知功能性醫學的相關資訊,帶她來診所作評估以及檢測,找出身體功能失衡的原因,透過營養以及飲食控制,其精神症狀很快獲得改善,完全不用靠藥,找回自己的健康生活而能持續創作無虞。


因此,即便是有精神疾病的相關體質,若能透過相關檢測評估,根本找出原因,當事人為精神疾病所苦的機率是可以大大避免的。另一個例子,是我看過的一部電影,我把相關資料從網路找出來給大家參考:


一次世界大戰前,一個偉大的天才畫家,就在巴黎不遠的小鎮桑利斯誕生。

向來獨來獨往的中年婦女薩賀芬路易(友蘭達夢露飾),樣貌平凡,平日在杜佛夫人家幫傭,靠打掃和洗衣維生,下工就畫畫。收入微薄卻將所賺的錢都花在畫材上,為了讓色彩更逼真,她甚至用一些「獨家配方」調製顏料。她喜歡在短暫的休息時間親近大自然,從生活週邊收集土壤和動物的血,甚至搜括教堂燒融的燭脂來製作「獨家配方」顏料。

一天,在杜佛夫人的晚宴上,致力提倡『素樸藝術』的德國收藏家威翰伍德,驚見薩賀芬被丟在牆角的畫作,當下便買下賽哈芬所有的畫,並且鼓勵她繼續創作。得到伍德的慧眼賞識,薩賀芬更努力的畫出一幅又一幅佳作。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打斷了一切,伍德被迫逃離法國拋棄薩賀芬。不放棄對繪畫的喜愛與對藝術的堅持,賽哈芬獨留小鎮,在戰火和驚恐間持續作畫,始終不曾背棄自己的信念。

1927年,戰爭結束,伍德也回到法國與賽哈芬重逢再續前緣,但是成名後的賽哈芬,卻漸漸迷失自我,陷入瘋狂…。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昨天我參加一場醫學研習講座,和另外兩位精神科專科醫師提到他們今年參加精神醫學會的年會心得,一位較年輕的醫師認為今年的講題和往年一樣,並無新意,不過他可能錯過一場有趣的學術報告,因為另一位醫師指出今年的醫學會,國內一位在南部醫學中心,專長研究的精神科大老,在研討會中發表令人振聾發聵的研究報告,應該是今年最值得聆聽的講題內容。


這又是精神科專家學者關起門來討論的真心話,而且有立論根據。近幾年神經影像學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慢慢打開精神科用藥對於大腦真正影響到底為何,藉由這些科技進步的工具來呈現大腦對藥物的反應,更能客觀評斷抗靜神病藥物是否能預防大腦細胞退化的理論到底正不正確。


其實已經有了具體答案。


根據這位精神科大老利用先進的神經影像學檢查發現,目前市售所有的抗精神病藥物的研發方向明顯有問題,因為檢查發現,長期使用這些藥物,大腦還是呈現持續退化的狀況,並不會因為某些症狀的控制,就能大言不慚地說,吃這類藥物能減緩大腦退化,因為神經影像學的證據讓我們看到即使是號稱能改善負性症狀,保護認知功能的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根本辦不到,大腦細胞及功能仍一路退化。


以上資料提供給大家參考!


此外,在2008年發表的英國研究也發現,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包含 Abilify(大塚安立復), Clozaril(可致律) 以及 Zyprexa(金普薩)等等,都會提高中風的風險,如果有失智症困擾的人,其風險更超過三倍以上,研究人員蒐集6790位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中風患者而得到上述結論。2005年美國FDA已經要求所有新一代抗精神病藥品的製造廠商加註這類黑框警語:服用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會增加中風風險。此外,2009年一項英國研究也證實失智症患者若服用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三年以上,死亡風險倍增。


相關資料來源可以參閱:


http://www.bmj.com/content/337/bmj.a1227




Exposure to antipsychotics and risk of stroke: self controlled case series study




BMJ 2008; 337 doi: http://dx.doi.org/10.1136/bmj.a1227 (Published 28 August 2008)
Cite this as: BMJ 2008;337:a1227

 

Lancet Neurol. 2009 Feb;8(2):151-7. Epub 2009 Jan 8.




The dementia antipsychotic withdrawal trial (DART-AD): long-term follow-up of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CF身障新制 7/11上路

中央社 – 2012年6月24日 下午3:47






(中央社記者謝佳珍台北24日電)影響國內110萬身心障礙者權益的「身心障礙者鑑定及需求評估新制」7月11日上路。行政院長陳(沖)今天指示做好各項準備工作;衛生署則說,初期將儘量降低身障者資格變動的衝擊。


陳(沖)表示,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民國96年7月11日修正公布後,要求身心障礙分類採用世界衛生組織(WHO)頒布「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的8大分類,身心障礙鑑定需籌組專業團隊進行,並明訂於公布後5年施行。


陳(沖)說,內政部與衛生署已在這段期間,全面檢討新制身心障礙鑑定作業流程、相關子法研訂及個案平行測試。


陳(沖)要求內政部透過信函、DM、問答集、免付費電話1957專線等各項管道,搭配縣市地方政府說明會,讓民眾瞭解新舊制度轉換的各項規定及民眾相關權益。


內政部說明,身心障礙鑑定及需求評估新制主要分為「身心障礙鑑定」和「需求評估」兩部分


身心障礙鑑定部分,內政部指出,新制將身心障礙分類由現行「16類別」改為ICF的「8大系統」,並新增觀察身心障礙者的活動和參與面向,納入個人與環境因素考量。


內政部說,需求評估也在ICF架構精神下,發展適切的評估指標,規劃合適服務,有效利用社會資源。


至於辦理流程,內政部表示,為簡化民眾取得證明時程,新制將分一般流程、併同辦理2種方式,欲申請身心障礙證明的民眾應先至戶籍地公所領取申請表及鑑定表,擇一方式辦理鑑定,再由社會局(處)核發身心障礙證明,社會局(處)會依民眾勾選福利服務項目評估連結服務。


內政部說,對於原有身心障礙手冊效期未滿者,仍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的規定,繼續享有原有福利及服務;證明屆期重新鑑定者,原證明效期屆期滿至新證明收效期間,暫以原證明繼續享有權益。


衛生署表示,新制上路初期將儘量降低身心障礙民眾資格變動的衝擊,並依身心障礙者鑑定作業辦法第12條公告,原領身心障礙手冊屆效期者,可申請重新鑑定或依原領身心障礙手冊,重新發給鑑定報告。


衛生署說,依照新制,全國已設立238家鑑定醫院並完成醫師訓練2638人、鑑定人員訓練4346人,並自去年8月起進行個案平行測試超過8000例,以瞭解新舊制轉換介面的差異。


鄭醫師補充:


這是更詳細的身心障礙鑑定,符合相關標準的身心障礙病友,不必擔心權益受損,一直沿襲下來的鑑定方式比較便利,但容易為有心人士所利用甚至濫用。新制上路,也許在手續上比較繁複一些,但對於真正需要的人來說是更貼心的設計。對即將推行的身心障礙鑑定新制有任何問題,可以撥免付費電話1957查詢。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憂鬱症治不好 可能是過動症作怪




成人躁鬱症治不好,小心是過動症使然,調查發現,過動症族群中,約有3成的患者合併有憂鬱症,有1成患者甚至出現自殺與危險駕車等危險行為,醫師提醒,輕微過動症患者,兒時可能因為症狀表現不明顯而被輕忽,長大後過動症狀持續、注意力欠缺,影響工作與社交,衍生壓力後,就容易引發憂鬱與焦躁的情緒,應該透過認知行為治療來改善。(徐韻翔報導)



統計發現,約有三分之一在幼時過動症患者症狀會持續到成人,但過動症卻常潛藏在躁鬱症之下,容易被輕忽。三軍總醫院針對1000位、平均年齡22歲的民眾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約有5%比例的人有「成人過動症」,其中有30%的病患有憂鬱症,有10%會出現危險行為,包括嗜菸酒、使用禁藥與飆車、酒駕等,但這些患者卻可能只被當躁鬱症患者治療,而忽略了背後其實是過動症作怪的問題。



三總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解釋,過動症讓人注意力不集中,當患者到了成年進入職場後,面對工作、同儕以及家人等,容易無法按部就班處事,與人對立,待人接物挫折感大,長期產生壓力後,躁鬱、憂鬱的情緒就會接踵而來。



醫師表示,兒童時期的過動症,可透過藥物治療,如果兒時過動症沒被發現,成人後,當發現自己注意力經常不佳,思緒不清,做事常三分鐘熱度,老是以自我為中心等症狀時,要小心是否有過動症問題,適時就醫,可透過認知行為治療等方式,揪出病因加以治療改善。


 


我曾經聽過一位家醫科專科醫師(他曾經在精神療養院工作過一年)告訴我:把精神科的診斷標準即診斷名稱往自己身上貼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我想這其中有些值得大家思考的部分:首先,精神科的診斷標準都是現象描述的觀察,不向他在家醫科看病,必須透過一些客觀的實驗室檢查、病理檢測甚至加上影像學檢查來形成診斷,安排後續治療。我也曾在一個音響展的場合和一位國內音響界的資深發燒友柯醫師聊天,當我們談到精神科時,他露出了敬畏的表情,因為精神科的症狀描述及特別的診斷方式,是他永遠搞不懂的領域。當然,在他實習及求學的時期,當時很多診斷探討的方式,仍然以精神分析的精神動力相關理論來做探討,其中充斥的是對於各種表面現象的觀察所冠上的特殊名詞,與其他內外科學的學理及作法差距甚多,所以,容易造成許多困惑。精神科的診斷也常被說成貼標籤式的診療。其實,一般人很想知道這種貼標籤的方式,是否已有很大的改變?


以目前過動及注意力不足的診斷方式,相關的的研究統計方法,主要是以問卷的形式,請當事人(小孩的話就請家長及老師來填)勾選完再來統計分數,這其中沒有任何的實驗室檢測或者病理、影像學的客觀數據作為診斷參考或是依據,所以仍然是現象描述的歸納結果。我不知有多少人在看了其中的現象描述後,會不會擔心自己的了成人過動及注意力缺乏?


很多小時後被懷疑有過動或注意力缺乏的人,超過十八歲仍有類似的狀況持續,所以,有些精神科醫師認為應該是過動症沒好,因此創造新的診斷:成人過動症來方便用藥,比較可惜的是,從來沒有人問:這些人為何小時過動?背後有相關的生理因素或者學習障礙沒有被瞭解或者好好處理,以致於到了成人階段,那些狀況仍然會影響此人而被懷疑有過動?但這些真的可以藉由相關身體檢測來瞭解及改善生理因素,即便是學習方面也可以藉由相關的學習技術來加以改善,而不是直接貼上過動的診斷而給予中樞神經興奮劑來提升專注程度。


精神科的診斷越來越多,從不斷更新的診斷標準就能夠察覺這個事實,背後的原因到底為何值得大家深思。其實,其他內外科的診斷也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但精神科診斷在短短三十年內,診斷增加的數目與比例,大概是其他領域難其項背的。建議大家,精神狀況的不穩定不過是一種提醒,真正的原因不找出來,單純靠藥來壓抑症狀,只會更容易讓自己真的成為精神疾病的慢性病患,我們從各大醫院的精神科門診的人數有增無減的趨勢來看,就可以知道這個現象的可能原因何在。


有精神科看診的相關困惑或議題,歡迎和我討論。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研究:同儕壓力影響厭食症

路透社 – 2012年3月2日 上午9:28




(路透倫敦1日電)倫敦政經學院(LSE)的最新研究指出,厭食症是1種透過社交傳染的疾病,在法國等女性體重低於平均的國家更為盛行。


研究以近3000名歐洲女性為樣本,發現同儕壓力是影響自我形象和厭食症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這份研究以「經濟分析」方式進行,發表時間正值秋冬巴黎時裝週尾聲。


這項研究是由LSE經濟學家柯斯塔方特(JoanCosta-Font)和倫敦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的喬佛律博內特(Mireia Jofre-Bonet)共同進行。研究顯示,外表標準對人類來說相當重要,且是影響人類行為的強烈刺激因素,特別是在健康和飲食方面。這種現象越來越明顯。


柯斯塔方特在給路透社的電郵指出:「我們發現,透過同儕形象的社會壓力是解釋厭食症和自我體型知覺扭曲的決定性因素。


柯斯塔方特也說:「飲食疾患女性的自我知覺扭曲和其要性,或是同儕影響,可能會促使政府採取行動,影響女性榜樣,並對那些想在理想體重和健康間取得平衡的女性提供社會補償。」中央社(翻譯)

 

鄭醫師補充:

1.在門診的厭食症患者,尤其是年輕女性,其自我體型概念的形成,受同儕影響的確明顯,許多國中或者是高中女性便會比瘦,無疑地這也是厭食症推波助瀾的背後原因之一。

2.這篇研究的原文摘要請見:


引用來源:Joan Costa-Font,Mireia Jofre-Bonet Article first published online: 23 JAN 2012


DOI: 10.1111/j.1468-0335.2011.00912.x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此提醒大家,我不是在此推廣所謂精神科診斷的標籤,也不鼓勵大家隨意把這些病名往自己或別人身上貼,主要目的是要大家更清楚在精神科診斷背後,診斷參考資料以及可能的治療為何,我們若不具備這些精神科診斷及治療的具備基本認知,往往一個診斷貼上來時,就會手足無措。許多先進國家的人看病,都是先做完功課再跟專業醫師討論的。反觀國內健保普遍的程度,反而造成看診時間普遍不足,許多人常帶著許多困惑與不解離開診間。為了解決這個狀況,我覺得我有責任提供大家基本的疾病相關資訊。


 


        厭食症,英文名為ANOREXIANERVOSA,一般被冠上這個診斷的人的主要關鍵在於當事人對身體形象和體重過度關切。伴隨這種想法,當事人會出現的常見狀況:月經停止、全身無力、暈倒和腸胃症狀。最嚴重的狀況就是發生惡行體質而死亡(知名的歌手Mary Chapin Carpenter就是一例),在時尚界的某些MODEL因而身亡也時有所聞,所以時尚界也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對於紙片MODEL開始採取一些作法來預防。


        厭食的人通常也會有催吐、使用利尿劑或者灌腸等等清除行為,一般醫師的診斷重點,在於當事人對身體形象的知覺異常,體重過度減輕、極端怕胖、及月經停止等等,換句話說,有這些現象的人很容易被診斷有厭食症。


很多人以為厭食的人不想吃東西,其實大部分並非如此,相反的有些個案還對食物相當感興趣,他們常會為他人準備豐富的食物,自己卻只挑少量卡路里的食物來吃,食物也會咀嚼多次才會下嚥,有些人在看別人吃他們準備的食物時,會有另一種補償的滿足感,有些個案並不喜歡和別人一起用餐,厭食的人通常也會儲藏食物(這些都告訴我們他們並非對食物沒興趣)。一般控制的方法都是以節食、瀉劑、利尿劑、浣腸劑或其他藥物(因此常導致藥物濫用)、過度運動來嚴格控制體重。


        在流行病學方面,美國做過一些統計,大約有0.5%到1%的青少女有此狀況,比較不嚴重但有出現類似狀況的年輕女性大約有5%會出現,其中9095%都是女性。一般而言,芭蕾舞星、模特兒和具高度競爭壓力的工作者比較容易出現。


        目前儘管有多種假說,但都無法真正解釋原因到底為何,建議被診斷有厭食的人,至少在相關的內分泌像是甲狀腺、生者激素、腎上腺皮質素(壓力荷爾蒙)及女性荷爾蒙等等,都應該作檢查。至於神經傳導物質方面,曾有一些研究發表,但無法清楚的說明其中關連性,更何況一般醫師的診斷也不是以此作為診斷標準。


        治療方面,一般精神科醫師還是以藥物治療為主,雖然有些行為治療或者放鬆訓練可能會被建議,但成效有限。藥物治療,一般醫師都會建議使用抗憂鬱劑,治療效果不佳時,其他更重的藥物諸如抗癲癇藥物、鋰鹽甚至抗精神藥物都可能被開立。由於藥物的副作用發生情形蠻常見的,我建議當您的醫師在建議您使用任何一種藥物來治療時,您有權要求醫師解釋藥物本身可能會有的效果及相關副作用,甚可以請醫師解釋後續的相關治療效果如何監控或追蹤,您再決定要不要接受接受該藥物療法或其他療法。目前在美國已立法通過這項法案,希望國內醫療也能早日落實。至於一些精神科藥物的資訊與副作用,歡迎大家參考我部落個其他跟精神科藥物有關的文章或者直接和我討論。真的想服用一些東西來改善,也有一些自然的營養品可以選擇用來幫助心情提升,減少及預防藥物方面的副作用。


        預後來說(以後恢復的好壞),死亡率約在5-18%,有四分之三的人體重可以恢復到大於原來體重的75%。超過一半以上的人月經可以恢復來潮。


 


        被診斷有厭食的人,大部分的人的根源來自於自我的不接納,也就是自我觀感不佳,其根源常來自於心靈累積的負荷所導致的自我的不接納,厭食的關鍵不就是SELF IMAGE DISTORTION(自我形象扭曲)嗎?在處理上,若能針對這個部分,使用有效的心靈技術來處理,去除心靈的發生原因,我認為厭食的恢復與根本解決應該不難。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版心理健康手冊 沒病稱有病

路透社 – 2012年2月10日星期五下午4:54





(路透倫敦9日電)專家今天表示,根據新版的國際心理健康診斷手冊,數以百萬計健康民眾,包括害羞或性格反叛的兒童、沉浸喪親之痛或對某事物執著迷戀的人,都有可能被錯誤歸類於心理疾病。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修訂版即將付梓,然而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與其他專家在分析此書時表示,書中指出的心理疾病新分類,說好聽是「愚昧」,說難聽是「令人憂心且危險」。


英國利物浦大學(Liverpool University)心理學研究所所長金德曼(Peter Kinderman),在倫敦1場簡報上提到這本手冊引發廣泛關切。


他說:「許多性格害羞、古怪、沉浸喪親之痛或是感情關係非傳統的人,會赫然發現自己被貼上心理疾病的標籤。」


「這不僅不符人情、不科學,也無助判定患者需要什麼協助。」


美國精神醫學會(APA)出版的DSM內有精神疾病症狀與其他診斷指標,在全球廣為使用,被視為心理健康醫學的診斷「聖經」。


1萬1000多名健康專家已連署要求第5版手冊先暫停出版,並重新深思。


美國精神醫學會尚未對此做出回應。


專家表示,某些診斷像是「對立反抗性疾患」(opp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或是「淡漠症候群」(apathy syndrome),有降低心理疾病嚴肅性與行為醫療化的風險,因為大部分人認為這類症狀正常或僅是輕微古怪。中央社(翻譯)


鄭醫師補充:


1.我曾和一位家醫科專科醫師討論過精神科診斷這回事,事實上他在剛畢業時曾有一段時間(大約是一年左右)在精神科療養院接受過訓練,他告訴我,把精神科診斷隨便往自己身上貼是一件恐怖的是,第一是精神科診斷對於一個人狀況不好時,隨便就能找到好幾個符合的診斷,有的精神科醫師甚至開玩笑地說,如果要認真診斷,一個患者可以同時出現20個符合的診斷,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的作者馬克‧希曼醫師在精神出狀況時,也一次同時出現三個精神科診斷,他選擇利用功能性醫學找出自己身體功能失衡的真正原因,根本解決問題,沒有靠精神科藥物長期控制。對患者治療,若只是把焦點擺在精神科診斷上,對於患者的根本改善,效果有限,關鍵是這些精神狀況或者身心狀況不穩定為何會出現,原因何在?沒有處理根源,只是針對症狀開藥,接下來恐怕就是長期的藥物依賴。這位家醫科醫師會這樣說是有原因的,因為他自己也曾短暫地精神出現狀況,然而後來完全痊癒,不須任何藥物治療。


2.最近本地的精神醫學會的通訊一直在宣導新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第五版有什麼變革,每一版的變革除了一些精神疾病定義有些微修改外,疾病的種類一定是新版比舊版多上不少,新版第五版也不例外。


3.到底什麼是正常?這是許多人看診或者是私底下常常會詢問我的問題,之前我還在住院醫師訓練時,曾聽過一位前輩為正常下了一個實質的定義,他是這麼說的:「所謂正常包含三個部分,第一是work,能夠穩定地工作,第二是fun,能夠找到自己的興趣或嗜好去從事,第三是love,能夠愛人以及被愛,換句話說是人際關係穩定,且有實際的感情交流。建議大家要檢視自己是否正常,可以參考這些指標。


4.對「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有趣了解的人可以找一片DVD紀錄片看看:DSM診斷與統計手冊。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辯證行為治療法 可降低精神疾患自殺次數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



邊緣性人格患者經常自殺、自傷,甚至有病患一天自殺3次,台北馬偕醫院兩年多前引進「辯證行為治療法」,大幅降低自殺、自傷次數,甚至有患者治療後,一年都不用藥物控制。



自殺已連續7年進入國人十大死因,去年奪走4406條人命。馬偕自殺防治中心統計,去年該院追蹤管理的自殺危險個案高達1671人,比95年的910人,成長了83%。而馬偕今年3月以來,承接台北縣自殺防治個案,1天就通報29人。



一名24歲女大學生因父母離異,無法得到良好照顧,極度沒有安全感,只要朋友稍不關心就以自殺威脅,手腕已傷痕累累,甚至連韌帶都被割斷。還有被丈夫要求離婚的女子割腕、刺腹、服藥通通來,一個星期3次拿水果刀自戕腹部;甚至有極端病患同一天自殺3次,被送往台大、馬偕、亞東醫院急診。



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吳書儀表示,邊緣性格人格疾患有7成到7成5至少有一次自殺行為,且多在成年早期就會發病,在所有自殺人口當中,有7%到38%診斷符合邊緣性人格症狀。而患者往往要看到6個醫師之後才會找到固定就醫對象。


患者經過辯證行為治療後,貝克憂鬱量表分數從90分降為50分,貝克焦慮量表分數從52分降為42.5分,每月自殺、自傷送急診2次減少為0.1次,企圖自殺行為從一次降為0.2次。




 



在精神科的診斷中,也有被歸類精神科癌症的診斷,一般的人格疾患或人格異常(PERSONALITY DISORDER),就是精神科醫師口中難以治療的精神癌症。PERSONALITY的字源是從面具來的,從前的戲劇是演員戴上面具進行表演,人們從面具的表情及顏色,就能判斷他扮演的角色的屬性。而人格,是我們每個人,對外應對進退的一種綜合的反應與結果,也就是每個人有其先天的氣質,加上後天的薰陶及好壞事件的影響,形成當事人對不同事物的看法及反應。如果他的行為及情緒反應持續或者經常造成別人及自己痛苦,我們都可稱為人格違常或者人格異常。但這樣的定義及歸類,不過方便疾病的分類,由於被歸類有人格異常的人,本身比較缺乏改善動機,不是依然故我,不然就是把自己的不舒服反應,全部歸咎為別人的過錯,因此,在治療方面,不管藥物或者心理治療,治療中斷及復發屢見不鮮,所以才會被稱為精神癌症PSYCHIATRIC CANCER。


在精神異常中,大家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邊緣性人格違常,以前有一部電影:致命的吸引力,就是在描述這種狀況,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來看看。邊緣性人格違常的名稱來源,是因為這類個案的表現,常介於精神病及精神官能症之間,也就是一旦發作,他們的症狀會像精神病發作一樣難以控制。一般而言,這都是源自於他們極度的缺乏安全感與自信,很怕別人拒絕或者拋棄他們,如果他們身上背了TNT(黃色炸藥),引信就是拒絕或拋棄他們。這種拒絕或拋棄,不一定是實質的,只要是他們感覺到或想到,也可能會引發一連串的激烈反應,一般以激烈的情緒(翻臉像翻書一般)、自殺威脅、自殘的行為來表現,更激烈的人有可能與對方同歸於盡,一些社會新聞不時會有類似的報導可供印證。


邊緣性人格違常經常處於危機狀態,經常有情緒波動、經常一下子好辯、激動; 轉眼間又憂鬱、哭泣;一會兒可能感覺不到自己的感覺。因為他們既依賴又充滿敵意,希望被愛又不相信自己能夠擁有,故其依賴感無法被滿足的時候,即表現強烈的憤怒,結果當然就是難以與人維持深度的親密關係。由於他們極怕被依賴的對象所背叛,往往先激起對象的生氣、憤怒、或者率先背叛對方,以測試對象的容忍度,當對象果真離開他們以後,他們則陷入極度的情緒混亂中,並再度強化無人可信任、自己的空虛及孤獨存在的意念。他們可能隨意與人發生關係或者以自傷自殘的方式,來排解自己的空虛無望感。由於人際關係不穩定、生活模式混亂、社會職業功能受到極大影響,他們的成就與表現通常低於能力。


根據研究調查,具邊緣性人格異常的人,過去通常遭受兒虐、性侵或者被拋棄或者與至親分離等等的創傷,所以內心深處常充滿不安。根據統計,邊緣性人格異常的盛行率約0.7%到2%,男女比例約1:2或1:3,75%的人會出現自我傷害的行為,10%的人會自殺成功。


辯證行為療法,一般被視為邊緣性人格違常的重要治療,這是由心理學家MARSHA LINEHAN所發展出來的療法,基本上,是由認知行為療法再加上辯證哲學及禪宗的修行概念融合而成的心理治療。這項治療,強調接受與改變的平衡,整體目標不止在幫助活下去,還要找到值得活下去的生活意義。治療一般區分為四階段:第一優先處理的是自傷及其他危急生命的議題或事件。第二階段,鼓勵當事人去經歷他們一直不想面對的痛苦情緒。第三階段,找出生活中的問題(例如職場或者婚姻等等)。最後階段,著重在幫助當事人感覺完整(自我),減少空虛感。 這樣的治療,若能完整的完成療程,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統計數字的改善,然而邊緣性人格違常的人在治療期間容易中斷、放棄治療,因此真正能完成療程的比例比較低。完成後,長期來看(超過一年)復發率也高,所有的相關研究都誠實的說出:目前對於邊緣性人格違常,仍無特定治療證實確實有效。包含藥物也是一樣,大多只是症狀控制,談不上根本的改善。


如果,當事人想改善,關於過去創傷的修復,其實有非常直接的心靈技術(非心理治療)來幫忙,然而,如果當事人只是要一再證明自己是很糟的,不值得改善,每個人到最後一定會離開他們,都是別人對不起他們的話,那麼談真正的改善仍太遙遠。治療者除非能夠完全的接納,讓當事人感覺到安全,改變才可能發生,但到底到何種程度才算安全,恐怕還是因人而異。總之,接納、安全之後,當事人才有機會去檢視哪裡有問題,治療者本人除了需極大的面對能力以外,當事人真正想改善的動機仍是關鍵。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精神疾病強制住院 需衛署審查

中央社 – 2011年11月14日 下午12:51





(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14日電)行政院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今天表示,依新版精神衛生法規定,需經精神專科醫師評估,還要送到衛生署審查會審查通過後,才能強制精神病人住院。


媒體報導,11日台東某專科學校校慶活動,1名女學生坐在表演台前階梯抗議,台東市警消人員獲報趕到現場,勸離不成,最後仍被強制帶走送往台東榮民醫院勝利院區(身心病房)治療。


石崇良表示,依新版精神衛生法規定,類似台東女專科生的案例,需經2名精神專科醫師評估,是否符合住院條件,還要在72小時內送到衛生署精神疾病強制鑑定、強制社區治療審查會審查,經多數決通過後,才能強制住院。


石崇良表示,精神衛生法在修法前每年約4000名患者,在民國96年修法後,去年降到1800名,新法新增審查制度,審查會成員包括專科醫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心理師、社會工作師、病人權益促進團體代表、法律專家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士。



我在部落格或者門診,不時會有人詢問我強制住院的相關問題,有些人是詢問如何幫助疑似有嚴重精神困擾的家人就醫,有些則是問要如何保護自己,避免冤枉住院等等問題。在此我把96年7月4日通過的新版精神衛生法的相關條文找出來,讓大家知道萬一遇到被家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強制就醫(但事實上病情並不嚴重)時,該如何主張自己的權利以及如何保護自己。


第 十五條 精神疾病強制住院、強制社區治療有關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精神疾病強制鑑定、
強制社區治療審查會(以下簡稱審查會)審查。
前項審查會成員,應包括專科醫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心理師、社會工作師、
病人權益促進團體代表、法律專家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士。
審查會召開審查會議,得通知審查案件之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到場說明,或主動派
員訪查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


補充說明:


即便召開審查會,要不要請患者(當事人)或者是利害關係人到場說明,仍為審查會決定,法律並沒有規定一定要當事人到場說明,因此,一旦被強制入院,建議不要用激烈行為表現抗拒住院,否則容易被貼上標籤。在下面41條規定必須由兩位以上專科醫師進行鑑定,因此,如果當時看診的醫師認為有強制住院的必要,當事人可以要求另一位專科醫師來做鑑定,確定後才能進行第一階段的強行安置住院,第二位專科醫師鑑定必須在二日內完成。


第二十八條 病人或其保護人,認為精神照護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侵害病人權益時,得以書面
向精神照護機構所在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訴。
前項申訴案件,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就其申訴內容加以調查、處理,並將
辦理情形通知申訴人。


補充說明:對住院或者安置,認為有侵害病人權益,可以向當地主管衛生局提出申訴,不過除非事實過於離譜,否則大概影響不大。因此,最重要的是在強制程序啟動之初,就要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第四十一條 嚴重病人傷害他人或自己或有傷害之虞,經專科醫師診斷有全日住院治療之必要者
,其保護人應協助嚴重病人,前往精神醫療機構辦理住院。
前項嚴重病人拒絕接受全日住院治療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指定精神醫
療機構予以緊急安置,並交由二位以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之專科醫師進
行強制鑑定。
但於離島地區,強制鑑定得僅由一位專科醫師實施。

前項強制鑑定結果,仍有全日住院治療必要,經詢問嚴重病人意見,仍拒絕接受或
無法表達時,應即填具強制住院基本資料表及通報表,並檢附嚴重病人及其保護人之
意見及相關診斷證明文件,向審查會申請許可強制住院;強制住院可否之決定,應送
達嚴重病人及其保護人。
第二項之緊急安置及前項之申請強制住院許可,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委託
指定精神醫療機構辦理之;緊急安置、申請強制住院之程序、應備文件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補充說明:在兩位專科醫師仍然認為須強制住院時,但患者本人拒絕時,接下來是醫院必須填具強制住院通報表向慎查會申請強制住院的許可,因此當事人若確定醫院沒有得到許可(須通知當事人),強制安置必須結束,否則就是違法,最長五天。



第四十二條 緊急安置期間,不得逾五日,並應注意嚴重病人權益之保護及進行必要之治療;強
制鑑定,應自緊急安置之日起二日內完成。經鑑定無強制住院必要或未於前開五日期
間內取得強制住院許可時,應即停止緊急安置。


經緊急安置或強制住院之嚴重病人或其保護人,得向法院聲請裁定停止緊急安置或
強制住院。
嚴重病人或保護人對於法院裁定有不服者,得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提起抗
告,對於抗告法院之裁定不得再抗告。聲請及抗告期間,對嚴重病人得繼續緊急安置
或強制住院。
前項之聲請及抗告期間,法院認有保障嚴重病人利益之必要時,得依聲請以裁定先
為一定之緊急處置。對於緊急處置之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病人權益促進相關公益團體,得就強制治療、緊急安置進行
個案監督及查核;其發現不妥情事時,應即通知各該主管機關採取改善措施,並得基
於嚴重病人最佳利益之考量,準用第三項規定,向法院聲請裁定停止緊急安置或強制
住院。


補充說明:即便審查會通過,當事人或者保護人仍得以向法院聲請停止緊急安置或強制住院。至於病人權益促進的相關組織若知悉可能侵害當事人的權益,也得以通知主管機關採取改善措施,甚至請向法院聲請停止緊急安置或強制住院。目前國內這樣的合法設立的團體還十分缺乏。


第四十七條 教學醫院為治療精神疾病之需要,經擬訂計畫,提經有關醫療科技人員、法律專家
及社會工作人員會同審查通過後,得施行下列特殊治療方式:
一、精神外科手術。
二、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特殊治療方式。


第四十八條 教學醫院於施行前條所定之特殊治療方式期間,應向中央主管機關提出治療情形報
告;中央主管機關認有安全之虞者,教學醫院應即停止該項治療方式。
第四十九條 精神醫療機構因病人病情急迫,經一位專科醫師認有必要,並依第五十條之規定取
得同意後,得施行下列治療方式:
一、電痙攣治療。
二、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治療方式。
第 五十條 施行第四十七條及前條治療方式之精神醫療機構,應善盡醫療上必要之注意,經說
明並應依下列規定取得書面同意後,始得為之:
一、病人為成年人,應經本人同意。但於嚴重病人,得僅經其保護人同意。
二、病人為未滿七歲之未成年人,應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
三、病人為滿七歲之未成年人,應經其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但於嚴重病人
,得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


補充說明:


強制住院其中還可能遭受電痙攣或者是精神外科手術的侵入性治療,因此,當事人最好能在前面就能保護自己免於強制住院。提醒大家,非醫療人員對於醫療處置的了解極為有限,因此往往最後都是以醫療人員的意見為主。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憂鬱症7年就醫增10倍 醫療經費卻不足

自由時報 – 2011年11月1日 上午10:22






〔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魏怡嘉/台北報導〕七年內台灣的憂鬱症就醫治療盛行率增加十.三倍,但政府投入經費不足,整體精神醫療經費只佔全部醫療經費不到三%,雖然明年升格的衛生部將成立心理健康司,但編制只有二十五人,台灣精神醫學會批評,政府的心理健康醫療政策落後,心理健康若遭忽視,造成的社會成本更大。


台灣精神醫學會將在十一月三到五日在高雄舉辦今年的世界精神醫學會(WPA)。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陳正宗表示,我國政府的心理衛生組織,甚至落後泰國十年,預定明年成立的心理健康司編制僅二十五人,但泰國有四千八百多人;而泰國的精神醫療占全國GDP的一.二三%,我國卻僅○.一八%。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校長賴德仁表示,一九九六年到二○○三年台灣憂鬱症的就醫治療盛行率增加十.三倍,近年增速更快,政府投入的資源卻不足,越來越多民眾因心理健康需要就診,官方卻跟不上腳步。


陳正宗強調,國內對精神疾病的健保給付只給專科醫師看診,應該開放心理諮詢的健保給付。此外,憂鬱症等精神疾病也應像乳癌口腔癌等癌症篩檢。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表示,目前衛生署主管心理健康行政編制只有一個科,待衛生署升格為衛生福利部後,將由一個科提升為一個司,下面管轄為四個科,可以投注的資源有機會變多。


石崇良指出,政府投注在心理衛生方面的公務預算散落在各部會,像是自殺防治,教育部有編、勞委會也有編,不能只看衛生署預算。至於心理諮商是否要納入健保,健保大餅是固定的,民眾健保費是否願意為此再多負擔,可再討論。


鄭醫師補充:


以下是台灣目前健保制度下,身心醫療發展實際存在的問題,這也是私底下許多精神醫療專業感到無奈或者不得已的生存之道,在此提供給大家參考:


1.在大醫院的精神科門診,每個就診的患者能夠跟醫師會談的時間極為有限,醫師只能在短短會談時間之間找出精神症狀,開藥控制。


2.健保的經費有限,必須限制成長,藥費支付是必須成本,在健保審核中,藥費只要符合用藥原則,再貴都會給,壓縮到的就是心理治療或者會談的支出,健保目前對於深度心理治療會談的限制非常嚴苛,甚至訂出只要有醫師的會談費用高出同儕,就會放大剔退,致使大部分的醫師不願在門診多花時間和患者會談,或者想要做心理治療就必須自費。因此不願單靠藥物治療患者,欲利用健保來做深度會談變成不可能的任務。


3.醫療給付不均,可以多給患者時間的基層醫療院所獲得的健保醫療給付,初診會談給付點跟大醫院相比,七成不到,同樣降低基層醫師會談的意願,因此有些醫師認為不符成本,只看自費門診。


4.對醫師來說,看診幾乎就是為了開藥,同樣的時間,看多一點的患者,開立藥物(本身有藥價差),投資報酬率比較高,私底下,有不少醫師提到即使多花時間作會談治療,也不敢申報,怕放大剔退,醫師會談的意願自然降低。如此扭曲的制度下,大眾能得到的就是為了方便開藥的速食醫療過程,身心醫療的品質提升自然難以提昇。


5.因此,基於成本考量,想做心理治療或者會談的人幾乎都須自費。


以上謹提供給大家參考!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