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兒童每天打電玩1小時竟有助於社交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科技進步的發展,使得現在的孩子們身處在螢幕的時代裡,長期接觸電腦、電視、電玩、智慧型手機等3C產品的時間,遠遠大過於從事戶外活動,如此一來的累積,就容易使身體失去動能。

不過你知道嗎?雖然長期使用對身體的害處多,但根據一項英國牛津研究報告指出,每天讓孩子玩電動,只要不超過1小時,其實是有助於他們的社交能力,也比較不會有過動及情緒的問題發生。

適度的打電玩 有助於社交、調適能力

該研究報告主要針對5000名10~15的兒童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若是每天花1小時玩電玩的人,比起一般完全不玩的人,更擅長社交,調適能力也比較好,所以也少有情緒問題,更比較沒有過動的情形發生。但若是增加到3小時的話,對他們來說只有害處沒有益處,目前刊登於《小兒科期刊》。

 

鄭醫師補充: 

這項研究告訴我們過與不及都有問題。玩電玩,當然可以增加反應,與同儕也能有類似的話題,因此在同儕之間的社交互動也能有所助益。

然而,我們要問,到底這項研究提到的玩一小時的電玩和社交能力之間的關聯,到底誰是因,誰是果?或者這是必然存在的共同現象,值得我們思考一下。

只玩一小時,代表小孩衝動控制還不錯,許多為人家長者,就怕小孩玩得沒完沒了。過去研究建議一天大約讓孩童玩40分鐘的電玩比較沒有後遺症。

 

小孩若是著迷,越玩越多,甚至影響學業以及人際關係,都是警訊,建議及早就醫做評估,幫助當事人走出電玩泥藻。

 

參考文獻:

Electronic Gaming and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 Andrew K. Przybylski

Pediatrics peds.2013-4021;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August 4, 2014, doi:10.1542/peds.2013-4021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early/2014/07/29/peds.2013-4021.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總是「警告」孩子?教養恐會繞遠路

 

◎小孩「粗心大意」,只是被父母催眠了

小孩子拿杯子裝水時、把牛奶倒進空杯時,我總是忍不住要提醒他:「不要打翻了!」大人老覺得「不提醒孩子,他很容易把東西打翻」,真的是這樣嗎?我千叮嚀萬囑咐,不斷耳提面命的結果,孩子仍然把水打翻了。

這是為什麼呢?一般人都會想像自己聽到的話,我們不妨實驗一下:

「請不要想像檸檬。就是黃黃的、酸酸的,含在口中就忍不住分泌大量唾液的檸檬。絕對不可以想像喔!」

明白了吧?即使叮嚀你「不要想像檸檬」,你的腦中還是不由自主地浮現檸檬的影像、口中自然地分泌唾液。如果我什麼都沒說,想必你連檸檬的「檸」字也不會想到。

同樣道理,爸媽說的「不要打翻」,反而會勾起小孩「打翻東西的想像」。原本只是想提醒孩子,卻事與願違地讓他聯想到「可能會打翻」。孩子腦海中,會浮現打翻牛奶弄得桌子髒兮兮的情境,媽媽看了爆跳如雷、勃然大怒的神情。



你看吧!人們常說「心想事成」。你告訴孩子的話,他們都會依照預言實現想像。孩子本來都沒想過「打翻飲料」、「可能會打翻」這些事,經爸媽提醒後,反而會很在意。這些提醒其實形成了負面暗示。「可能會打翻」的心情,引導想像走向事實。我一再耳提面命的叮嚀,完全徒勞無功。其他類似的狀況如下。

「不可以大聲吵鬧」

「不要跑!」

「不要靠近!」

你的眼前是否浮現孩子吵鬧、暴衝奔跑、靠近危險場所的畫面?什麼樣的一句話可以逆轉這種狀況呢?假設你現在排好杯子,倒好飲料打算端起來喝。由於表面張力,看到幾乎要溢出杯緣的飲料,你不禁喃喃自語:

「啊~好幸福!」杯裡的飲料只要稍微傾斜,就會灑出來。這時候如果有人在旁提醒,你會希望他怎麼說呢?是不是像下面這種狀況呢?

◎「警告」太難理解,直接鼓勵教養效果更好

當你把斟滿飲料的杯子小心翼翼拿到嘴邊,有人在一旁柔聲提醒「輕輕地」,你會有什麼樣的心情?是不是認為對方「真體貼」?是不是會因為輕聲細語的提醒,小心地端起杯子?

 

鄭醫師補充:

這裡提到的是一種心理慣性。當我們說不要想一隻粉紅色的大象,結果我們想到什麼?答案是粉紅色的大象。

這就是吸引力法則,或者是我們經常不離口的心想事成的原理。

叫小孩不要《跑》,結果小孩得到的是跑的圖像,跑更兇。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孕婦喝酒害兒 影響日後腦部發展

 

孕婦喝酒,小心「胎兒酒精症候群」,影響孩子日後腦部反應。國際上一項統計顯示,每十三名孕婦,就有一位承認自己在懷孕期間飲酒。很多人認為只要孕婦不酗酒即可,但學者指出,多少酒精才符合適量標準,並無定論,孕婦不攝取酒精比較安全。

洛杉磯兒童醫院醫師帕洛帝·卡特蘭博士團隊對照三十一名「胎兒酒精症候群」患童與三十名正常孩童的腦部功能磁振造影圖像,發現患童的腦部反應與發展較差,恐影響學習力。

很多婦女或許知道懷孕時不該攝取酒精,但美國疾管中心統計發現,每十三名孕婦就有一位承認喝酒。

對成年人,長期飲酒過量,則易引發失智。有些含酒精飲料酒味淡,容易讓人忘記自己在攝取酒精,國際研究報告指出,嗜飲者,腦中的海馬迴體積往往變小,尤其是愛喝葡萄酒者;因此嗜酒者得失智症的風險增加;此外愛喝烈酒者,血中半胱胺酸升高,增加罹患心臟病、腦中風及失智症的機率。長期豪飲也可引發酒精性神經炎或酒精性神經肌肉炎,全身無力。豪飲也會引發胃出血。很多看似不像酒的飲料其實含有酒精成分,但有些民眾卻忽略了,例如有些含酒量不低,甚至比啤酒的酒精含量還高,使很多年輕人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喝酒習慣而不自知,一直到醫師發現肝硬化或神經病變,才知道已染上了不易戒斷的酒癮。

  

鄭醫師補充:

孕婦最好別飲酒,除非不管寶寶日後腦部發育。

長期飲酒過量影響得全身的健康,腦部方面,記憶力下降、失智症以及中風風險都會增加。

喝酒量多的人建議平常多補充維生素B1和魚油,根據研究可以減少一些傷害,減緩退化。關鍵還是不要過量或者喝酒太頻繁。

參考文獻:

P. Gautam, S.C. Nuñez, K.L. Narr, S.N. Mattson, P.A. May, C.M. Adnams, E.P. Riley, K.L. Jones, E.C. Kan, and E.R. Sowell.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for Visuo-Spatial Attention are Altered by Prenatal Alcohol Exposure: A Longitudinal FMRI Study. Cereb. Cortex, August 4, 2014 DOI: 10.1093/cercor/bhu162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研究:有機蔬果抗氧化成分多40%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走進超市蔬果區,只要是貼上有機認證標章的農產品,價格就會硬是比一般蔬果貴上許多,但對於注重養生的民眾,還是會不惜多花些鈔票,但多吃有機蔬果真的會比較健康嗎?根據國外的新研究指出,有機蔬果的抗氧化物質,比起一般灑農藥或肥料栽培的蔬果,多上百分之四十左右!

灑農藥與肥料 會減少蔬果製造抗氧化成分 

此研究來自《英國營養學期刊》所發表,根據研究人員分析三百餘份的資料進行比對所得出。

研究指出,因一般的蔬果,會灑上農藥來抵禦害蟲,施加肥料,讓其快速茁壯,
但這些方式都會減少植物本身製造養分的能力,而有機農產品,因不施加任何人為的栽培方式,使植物本身必須製造更多的抗氧化劑,來抵禦外來的危害。此外,研究人員表示,肥料中的氮成分,也會進而減少植物中抗氧化劑的製造。

研究也特別指出,經由一般方法所種植的蔬果,比起有機農作物,有四倍的風險有殘留農藥,且有兩倍的風險含有重金屬鎘。

  

鄭醫師補充:

蔬果的農藥殘留,是造成小孩神經發展的不利因素,根據研究,孕婦或者其小孩體內的農藥殘留量比一般健康孕婦以及小孩罹患過動症的風險明顯增加。

因此,家中小孩若是比較坐不住,專注力缺乏或者脾氣不好,想要藉由多食蔬果來幫助改善,務必慎選來源。

參考文獻:

Br J Nutr. 2014 Jun 26:1-18. [Epub ahead of print]

Higher antioxidant and lower cadmium concentrations and lower incidence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organically grown crops: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a-analyses.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4968103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起床時間影響你的人格特質

不管你是喜歡早睡早起的晨起人,還是熬夜到天明的夜貓族,睡眠習慣都會影響你的個性與生活品質,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University of Barcelona)最新公布的研究,指出這兩種人的差異。

喜歡早睡早起的人對於疲勞、沮喪與困難較能抵抗,遇到困境時較能調適,不會轉變為焦慮或消沉的情緒,對於生活滿意度較高,藥物濫用的機會也較小;另一方面,習慣半夜活動的人往往較鋪張,個性喜怒無常、衝動、喜歡新奇的事物與探索未知的世界,但他們更容易失眠,也受過動症所苦,容易有成癮行為,並具有反社會傾向,甚至較容易有自殺的傾向。

這項研究調查西班牙兩間大學共 700 位心理學系的學生,年齡從 18~32 歲,女性略多於男性。有兩種原因說明這樣的差異,其中一個是基因,在決定晝夜節律上扮演關鍵角色,能調解生理時鐘決定睡眠時間。

另一種可能的原因是「社會時差」(social jet lag),因為人們從小接受社會的主要運作是介於早上 9 點到下午 5 點,但這些夜貓子沒有辦法應付,必須開發另一種行為模式,以適應這種時間,在過程中,很可能就會往抑鬱及焦慮的症狀發展,而女性又比男性更容易罹患。

雖然研究結果指出夜貓子情緒上較容易受影響,但紐約大學醫學中心的巴羅尼博士(Argelinda Baroni)表示,這些晚睡的人大多是有創造力的,他們比早睡的人較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追求新知等。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結果可以提供給醫護人員,讓不同晝夜模式的病人接受不同的治療。

  

鄭醫師補充:

以自然角度來說,人最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然而電燈的發明挑戰了這項設計,這項有趣的研究提醒我們,順應自然可能對身心較為有益。

晚起的人想要調時差,並不困難,醫療上可以直接提供協助,療程也不必太久便能見效。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cbsnews.com/news/night-owls-and-early-birds-have-different-personality-traits/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高齡婦產子 身心較健康

【台灣醒報記者張芮瑜綜合報導】年齡將不再成為夫妻被急著逼迫「做人」的藉口?雖然醫學上普遍認為產婦隨年齡增長,胎兒發育不健全的機會增加,但英國最新研究發現,40歲以上高齡產婦的孩子,擁有較佳的身心狀態。專家表示,年長的母親會為孩子提供較健全的生活環境。

隨著晚婚成為趨勢,生育年齡隨之延後,年約三十五歲生產第一胎即被定義為高齡產婦。醫學研究顯示,年紀越愈大,患上妊娠高血壓或妊娠糖尿病機會,比年輕產婦高,也較易出現心臟病或腎臟病、糖尿病等內科併發症,因此年長女性常被警告,太晚當媽媽將會對孩子和自己的身體產生危害。

「雖然很多醫學理論強調,高齡產婦和她們嬰兒的身體健康堪慮。但在後續的養育上,高齡產婦就不一定成為問題。」參與研究的賈桂林‧伯恩斯教授表示,「可能是因為年長的母親會為孩子們準備更好的學前和就學資源,也提供了溫暖的家庭環境。」

【年長母親做足準備】 據英國《電訊報》報導,英國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最新研究顯示,40歲以上女性所生的孩子,比起20多歲女性所生的孩子,擁有較佳的身體和心理狀態。比起年輕產婦的孩子,年長產婦的孩子受意外傷害的比例少了22%,孩子3歲前向醫院報到的次數減少1/3,在3至4歲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年長女性的孩子表現較佳。而且隨著產婦年齡增長,親子間的衝突次數也會降低。

研究團隊解釋,年長母親比起年輕母親通常經濟能力較好,生活較穩定,也有較豐富的健康知識,因此養育出來的孩子較健康。

而隨著產婦年齡的增加,意外傷害和社交情緒問題的減少,則可以推論:擁有較多生命經驗的女性,能夠給予孩子較多的支持和寬廣的容忍,減少教養上的壓力。

【走向高齡促成研究】 1975年英國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齡為26.4歲,但自該年起,年齡便不斷的攀升,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ONS)的職場最新數據顯示,現已達到30歲,是歷史上的高峰,也是全球之最。伯恩斯表示,英國產婦的年齡增加,是該團隊的最主要的研究動機。

撫養孩子的花費漸增、不穩定的婚姻關係、結婚率下降,也都被歸咎於近年高齡產婦的上升的原因。最近一份ONS的報告發現,愈來愈多的女性選擇先建立自己的事業,而延後生育年齡。英國懷孕諮詢服務中心(BPAS)表示,自1991年起40歲以後才生育的女性已增加3倍。

  

鄭醫師補充:

一般來說,若是事業有成,經濟狀況穩定再來育兒,婦女懷孕的年紀往往超過35歲。超過35歲才懷孕對人類的生兒育女設計來說並不理想,至少在生理方面是如此。最好的生育年齡在25歲達到高峰。

但這篇報導提到的育兒品質也是事實。隨著年紀漸長,女性的閱歷以及自我了解能隨之提高,在加上外在沒有破人的工作與經濟壓力,那麼對於照顧小孩,和小孩互動這件事來說,的確會有比較高的品質和結果。

如何權衡?自己決定了。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telegraph.co.uk/health/healthnews/11006335/Children-of-older-mothers-healthier-and-more-mentally-stable.htm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一項最新研究指出,身體微生素D缺乏,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風險高出2.16倍。

這項研究透過19項同類研究,分析超過2800位參與者的狀況而得到這項結論。

因此,有精神分裂症的家族史想要做預防,無必不能讓身體的維生素D不足。同時,已經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也不妨透過補充維生素D來穩定身心狀況。

 

參考文獻:

Serum Vitamin D Levels in Relation to Schizophren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Ghazaleh Valipour, Parvane Saneei, and Ahmad Esmaillzadeh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99:0000–0000, 2014

http://press.endocrine.org/doi/pdf/10.1210/jc.2014-1887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過來就死給你看!研究:只要驗血就能預防自殺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綜合報導)「你別過來!再過來我就死給你看」台灣戲劇八點檔,總愛以此句經典不爛的台詞,製造情節起伏,使民眾心裡跟著糾結一塊,但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自殺,一直是全球政府積極防治的問題,但自殺除了能透過各種心理諮商來輔導之外,在未來,很可能可透過驗血的機制,知道一個人是否會出現自殺的傾向。

人體遭受重大壓力 SKA2基因水準較低 

此研究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發現,人體內的有一種名為「SKA2」基因的基因,進而可以使研究人員觀察他人在未來,其自殺風險的多寡。

研究指出,當人體感受到極大的壓力,SKA2基因水準就會較低,其中,身體還會產生化學反應,讓SKA2基因產生甲基化,所以自殺者的體內SKA2基因甲基化程度就會較為嚴重。

而研究則針對三百多名受測者進行血液抽檢,其中,此成果均呈現高度的一致化,也正表示的確能透過血液來檢測一個人,是不是有自殺的念頭與危機。研究者表示,未來此項發現,會持續找尋更多的受測者進行比對,可望幫助人類更有效的預防自殺。

  

鄭醫師補充:

這項基因檢測就是從基因體質看當事人對於壓力反應如何,目前雖屬小規模研究,但值得期待。若能早日應用於臨床,也能對自殺防治有莫大助益。

對照原文報導,這篇研究指的是會自殺或者抗壓力程度低的人,SKA2的程度比較低。因此SKA2高,比較健康,自殺風險低。基因一旦被甲基化,抗壓能力比較差,自殺風險提高。

 

參考文獻:

Jerry Guintivano, Tori Brown, Alison Newcomer, Marcus Jones, Olivia Cox, Brion S. Maher, William W. Eaton, Jennifer L. Payne, Holly C. Wilcox, Zachary A. Kaminsky. Identification and Replication of a Combined Epigenetic and Genetic Biomarker Predicting Suicide and Suicidal Behavior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4; DOI: 10.1176/appi.ajp.2014.14010008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憂鬱情緒 恐加速失智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年長者若未妥善處理憂鬱情緒,恐加速記憶力衰退。美國洛許大學醫學中心團隊日前發表於《神經學》期刊的研究發現,憂鬱是年長者罹患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之一,將造成早期失智的狀況急速惡化。

研究人員連續8年追蹤1700餘位平均77歲受試者的健康狀況,記錄是否出現憂鬱或失智的症狀;受試者中有18%在8年內確診為失智症,另有52%出現被認為是失智症前兆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洛許醫學中心精神病學家羅伯特威爾森分析,多數輕度知能障礙患者在出現症狀前,就已產生食欲減退等憂鬱現象,而失智症患者在罹病初期,憂鬱狀況較嚴重,隨失智症逐漸惡化,憂鬱情緒反而漸漸消失,可能與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分泌及神經細胞運作有關,且憂鬱愈嚴重,記憶及思考能力退化也愈快。

  

鄭醫師補充: 

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與能量代謝息息相關。大腦功能退化與腦細胞的能量代謝功能退化有直接相關,再說白一點,就是粒線體功能功能退化。

不管憂鬱或者失智症,有一定比例與粒線體的能量代謝功能不佳有關,因此,年長者的憂鬱症狀,最好能把身體功能失衡的原因找出來,針對體質缺陷來處理。

否則憂鬱症狀即可能失智症發生的先期症狀而已。一旦發生往往是一發不可收拾的病程發展,無力回天。早期針對身體功能失衡的原因來根本矯正,才是預防醫學本色。

 

參考文獻:

Clinical-pathologic study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cognitive decline in old age

  • Robert S. Wilson,
  • Ana W. Capuano,
  • Patricia A. Boyle,
  • George M. Hoganson,
  • Loren P. Hizel,
  • Raj C. Shah,
  • Sukriti Nag,
  • Julie A. Schneider,
  • Steven E. Arnold,
  • and David A. Bennett

10.1212/WNL.0000000000000715;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July 30, 2014

 

 

http://www.neurology.org/content/early/2014/07/30/WNL.0000000000000715.shor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新研究 一天五蔬果份量已足夠

在今年4月英國一項研究指出,1天吃7份以上的水果與蔬菜,比過去建議的5份健康而且讓人更長壽。但29日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卻指出,世界衛生組織(UN's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WHO)在2003年建議的一天五蔬果,其實份量就已經足夠。

來自中國和美國的研究人員分析16個關於飲食和健康的調查報告,這些報告涵蓋了超過83萬名參與者,追蹤時間從4年半到26年不等。在調查期間,有5萬6千人死亡。

研究發現,每天每增加一份蔬果的攝取,因各種原因造成的早死風險下降5個百分點。而針對心臟病和中風,每增加一份蔬果攝取,風險降低4%。

這份刊載在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的研究也指出,沒有證據顯示,每天攝取超過5份蔬果會進一步降低死亡機率。

主要研究人員、美國麻州波士頓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法蘭克.胡(Frank Hu)表示,超過5份的蔬果攝取量,並未使死亡機率更為降低。

這份研究同時也指出,大量攝取蔬果並未能降低癌症死亡機率。

此外,研究報告也表示,醫師除了提醒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外,也應該告誡病人,必須注意肥胖、不運動、抽菸以及過度飲酒可能帶來的風險。

 

鄭醫師補充:

這篇報導提到的五蔬果不是種類,而是分量。一份蔬果的份量,無論蔬菜或者水果,月為100公克。以水果來說,大概是一個拳頭的大小生菜是普通飯碗的大小,熟菜是半碗。

不管是五份或者七份,我們是否有達到最基本的五份?

參考文獻:

Wang Xia, Ouyang Yingying, Liu Jun, Zhu Minmin, Zhao Gang, Bao Wei et al. Fruit and vegetable consumption and mortality from all caus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ancer: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http://www.bmj.com/content/349/bmj.g4490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研究顯示 跑步助降低死亡率

(法新社華盛頓29日電) 美國一項研究今天指出,如果想要延長壽命,每天短跑可能和長跑一樣有效。

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College of Cardiology)研究調查指出,每天只花5到10分鐘跑步,能大大降低心臟病及早逝的風險。

研究以平均年齡44歲、居住在美國德州(Texas)的5萬5000名成年人作為對象,進行為期15年的追蹤研究。其中多數為白人,大約有1/4為女性。

研究顯示,比起完全沒有跑步的人,從事跑步運動者死亡風險降低30%,心血管疾病也減少45%。平均來說,跑步的人也會比不跑步的人,多出大約3年壽命。

愛阿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助理教授杜克(Duck-chul Lee)表示:「時間常是造成人們參與體能活動最大的障礙之一,這項研究可能足以激勵更多人開始跑步。」

 

鄭醫師補充:

不管長跑或者短跑,反正就是要跑多動,才能降低死亡風險。既然全副武裝行頭都穿上了,跑久點,對身體好處更大。

參考文獻:

Duck-chul Lee, Russell R. Pate, Carl J. Lavie, Xuemei Sui, Timothy S. Church, Steven N. Blair. Leisure-Time Running Reduces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Risk.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4; 64 (5): 472 DOI: 10.1016/j.jacc.2014.04.058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乳癌病患睡不好 恐讓癌細胞出現抗藥性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台灣乳癌患者,每年新增人數,在去年首度突破一萬人,其中,治療乳癌荷爾蒙療法,最重要的藥物,泰莫西芬,經過美國的醫學研究顯示,睡眠品質不佳,恐怕會影響到藥物的效果,且癌細胞將更容易產生抗藥性,將不利於治療。

褪黑激素分泌減少 將影響泰莫西芬藥效

乳癌荷爾蒙治療,常用的泰莫西芬,在醫學上佔有重要地位,但根據美國杜蘭大學的研究人員,對於老鼠的實驗顯示,睡眠不足,將使褪黑激素減少,當褪黑激素一減少,癌細胞就容易產生抗藥性。

研究把老鼠分為兩組,一組睡在全黑的籠子裏頭,另一組則在燈光下進行睡眠,發現,在燈光下睡覺的老鼠,體內中的褪黑激素較低,進而讓泰莫西芬的藥效減弱,且腫瘤較大,癌細胞還會出現抗藥性。

手機與平板藍光 將影響褪黑激素分泌

值得注意的是,當研究人員,替老鼠注射褪黑激素之後,泰莫西芬的藥效立即恢復,且腫瘤明顯開始變小。

研究人員指出,目前仍無法確定褪黑激素與泰莫西芬的關聯性,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證實集中的關連與機轉,研究人員也強調,這並不表示病人可以買褪黑激素來使用,以增加泰莫西芬的藥效,另手機與平板,在黑暗中所發出的藍光,也會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此研究刊登在新一期《癌症研究》期刊。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絕對不是說褪黑激素可以抗癌,而是良好的睡眠是抗癌的基礎要素,睡眠是身體進行修復的絕佳時機,因此癌症患者要確保癌症治療的效果,務必從良好的睡眠品質開始。

參考文獻:

Therapeutics, Targets, and Chemical Biology: Circadian and Melatonin Disruption by Exposure to Light at Night Drives Intrinsic Resistance to Tamoxifen 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 Robert T. Dauchy,
  • Shulin Xiang,
  • Lulu Mao,
  • Samantha Brimer,
  • Melissa A. Wren,
  • Lin Yuan,
  • Muralidharan Anbalagan,
  • Adam Hauch,
  • Tripp Frasch,
  • Brian G. Rowan,
  • David E. Blask,
  • and Steven M. Hill

Cancer Res Published OnlineFirst July 25, 2014; doi:10.1158/0008-5472.CAN-13-3156

http://cancerres.aacr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4/07/18/0008-5472.CAN-13-3156.abstract

類似研究參考:

Bruna Victorasso Jardim-Perassi, Ali S. Arbab, Lívia Carvalho Ferreira, Thaiz Ferraz Borin, Nadimpalli R. S. Varma, A. S. M. Iskander, Adarsh Shankar, Meser M. Ali, Debora Aparecida Pires de Campos Zuccari. Effect of Melatonin on Tumor Growth and Angiogenesis in Xenograft Model of Breast Cancer. PLoS ONE, 2014; 9 (1): e85311 DOI: 10.1371/journal.pone.0085311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抑制發炎 可防帕金森氏症惡化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透過抑制大腦神經細胞的發炎反應,可望避免早期帕金森氏症患者出現嚴重的肢體抖動、行動遲緩、癱瘓等症狀。

美國艾默里大學醫學院團隊正在進行新藥測試,透過「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緩和腦部發炎,防止神經細胞受損、死亡,達到遏止帕金森氏症惡化的效果。

帕金森氏症致病原因之一,是腦部負責分泌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的神經細胞遭受破壞而死亡,造成患者喪失部分運動能力,出現手部顫抖、行動遲緩等症狀。

艾默里大學生理學副教授馬魯譚西分析,腦內發炎並非帕金森氏症的「病因」,卻是導致負責製造多巴胺的神經細胞逐漸死亡的主因,因此透過抑制體內發炎過程中,大量分泌的腫瘤壞死因子作用,或可避免多巴胺神經細胞死亡。

研究人員將神經毒素「6-OHDA」注入實驗鼠腦部5周後,約有55%的多巴胺神經細胞死亡,實驗鼠的運動能力也受損;但若在注入6-OHDA後3天時,注射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則僅有15%的細胞死亡,實驗鼠行動遲緩、肢體癱瘓的狀況也較不嚴重。

過去研究顯示,帕金森氏症早期患者從確診到出現嚴重症狀,約有4至5年的「空窗期」;譚西認為,這是採用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遏止發炎反應持續破壞多巴胺神經細胞的時機,相關成果已發表於《帕金森氏症期刊》。

 

鄭醫師補充:

不管是失智症或者帕金森症(巴金森症),不管導因為何,發炎在患者身上經常看得到,發炎是大腦細胞退化的主要因子,因此可以直接抑制大腦細胞發炎的治療,都可以考慮作為這些大腦退化的治療方式。

參考文獻:

Journal of Parkinson's Disease
    Article Title  - Peripher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Selective Inhibitor of 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XPro1595 Attenuates Nigral Cell Loss and Glial Activation in 6-OHDA Hemiparkinsonian Rats
   
    Author  - Christopher J. Barnum
    Author  - Xi Chen
    Author  - Jaegwon Chung
    Author  - Jianjun Chang
    Author  - Martha Williams
    Author  - Nelly Grigoryan
    Author  - Raymond J. Tesi
    Author  - Malú G. Tansey
    DOI  - 10.3233/JPD-140410
   

http://iospress.metapress.com/content/l8152v06g83615r7/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動兒狀況多 服藥效果各異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藥物雖能使患者保持專注,卻無助於增進ADHD兒童的學業表現。美國研究指出,服用「利他能」、「專思達」等藥物的ADHD男童,學業表現較未服藥者差,女童則有較情緒化的表現。丹麥研究也顯示,長期服用ADHD藥物,恐增兒童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現階段臨床上公認ADHD治療以藥物為主、行為療法為輔;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統計,隨著ADHD確診人數增加,服用利他能、專思達等類似興奮劑的「派醋甲酯」類藥物兒童比例,從2007年的4.8%,升至2011年的6.1%。這類藥物能促進腦部多巴胺及正腎上腺素分泌,幫助ADHD患者保持專注,並減少衝動或過動行為,患者偶爾會出現食慾不振、行為反差過大、治療無效等狀況。

「兒童服用ADHD藥物最主要的目的,應是更能專注於課業、改善學習狀況。」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潔奈特柯瑞,透過「全國經濟研究所」發表的研究,追蹤加拿大魁北克當地4000多位ADHD兒童長達11年後發現,服藥的男性學業表現反而較差,女性則較情緒化。柯瑞認為,短期用藥可改善ADHD症狀,長期服藥則效益不彰。

美國賓州大學認知神經學教授瑪莎法拉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解釋,ADHD兒童的專注力因服藥而增強,使兒童能認真埋首書堆,完成作業效率也提升,「但當同學來到書桌旁聊天時,服藥者一樣付出100%的專注。」法拉團隊針對ADHD兒童進行智力及認知能力測驗後也發現,服藥與否對患者並無影響。

丹麥奧胡斯大學團隊追蹤8300位ADHD兒童,其中百餘人出現高血壓、心律不整、心搏驟停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症狀,儘管發病率僅約1.3%,但統計顯示,長期服藥者出現各種心血管疾病輕微症狀的風險,較未服藥者提高2倍。該校經濟學博士索倫戴思嘉德於《兒童及青少年神經藥理學期刊》發表研究指出,該結果並非危言聳聽,而是希望提醒醫師,需特別注意ADHD服藥者的心臟健康狀況。

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團隊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精神病學》的研究則證實,ADHD患者駕駛汽機車的事故率及死亡率,都較常人高,但透過服藥加強專注力,可減少逾4成ADHD男性的交通事故率。

 

鄭醫師補充:

這篇報導的重點在於:

1.男童長期服用ADHD藥物,學業表現未見提升,反而更糟,女童則更易情緒化。

2.ADHD藥物提高兩倍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一般謹慎的醫師指是在服用前會做心血管疾病評估,然而根據研究,即使開始服用時看起來沒問題,但服用後仍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須小心追蹤。

最後提醒:提供這類國外研究資料,並非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服用精神科藥物,對醫療建議的治療有任何疑慮,務必與主治的醫師討論,若無法得到明確或滿意的答案,不妨找第二甚至第三專業意見做諮詢。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drugs.com/news/adhd-may-up-risk-heart-problems-kids-study-finds-52240.htm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不再尷尬!去除口中大蒜異味 吃蘋果最佳

中國時報【綜合外電】

(中時健康╱外電編譯)夜市的香腸攤位很熱鬧,饕客一口香腸、一口大蒜地吃了起來;夏天大家最愛的清爽涼麵,除了香香的芝麻醬汁外,其中的大蒜也提味了不少;國人最愛的大腸麵線中,總要在上桌汁前,淋上一匙大蒜末讓麵線更美味。

這些好吃的食物,都因為有了大蒜這個辛香料的襯托,令人回味無窮,但是,當享受完美食之後,口中那久久揮之不去的異味,常常令人好尷尬。現在有研究發現,其實要去除口中的大蒜異味,只要吃蘋果就可以了,研究刊登在《食物科學期刊》(Journal of Food Science)中。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食品科技系的研究人員表示,大蒜裡的成分烯丙基甲基硫化物(allyl methyl sulphide)人體沒有辦法消化和分解,所以,這個物質會透過人們的呼吸,或透過汗腺流汗把味道散發出來。俄亥俄大學的研究人員請參與者光吃生的大蒜,之後再吃其他的各種食物,然後檢測這些人口中大蒜氣味化合物的濃度。

這些食物包括檸檬汁、薄荷、蘋果、綠茶、芹菜、菠菜等,最後研究發現,吃蘋果對於消除口中的大蒜味道最有幫助。當然其他的綠茶、芹菜、菠菜等食物,因為其中都含有多酚化合物(polyphenols),可以幫助分解大蒜的難聞氣味,但是,除異味的效果是蘋果居冠。

因此,下次在品嘗加入大蒜的美食之後,若想保持清新的口氣,可以吃點蘋果去除異味,而且也很健康。

 

鄭醫師補充:

滿口大蒜味,可以藉由一顆蘋果來解除尷尬,這真是有趣的研究,大家不妨試試效果究竟如何。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2663610/Garlic-breath-Eat-apple-Scientists-discover-best-foods-rid-pungent-smell.html

相關研究參考:

Munch, R. and Barringer, S. A. (2014), Deodorization of Garlic Breath Volatiles by Food and Food Components.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79: C526–C533. doi: 10.1111/1750-3841.12394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1750-3841.12394/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