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睡不著嗎? (24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睡眠太少 易感冒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晚上睡眠時間少於六小時的人很容易感冒,這些人的感冒機率是晚上睡超過七小時者的四倍之多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卡內基‧梅隆大學與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研究團隊近日在九月號的《睡眠》醫學期刊(Sleep)。

研究首席作者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精神科助理教授艾瑞克‧普拉瑟表示,一個人是否容易感冒,睡眠時間長短占關鍵因素。就算將年齡、壓力、種族、教育、收入、抽菸與否等因素納入考量,也是一樣,睡眠時間長短可決定一個人的感冒風險高低

醫界早發現,睡眠對健康非常重要,睡眠不足,很容易生病、罹患慢性病,甚至可能提早死亡。普拉瑟過去研究也發現,睡太少,可能削弱疫苗保護效果。其他一些研究則發現,睡眠時間長短可改變身體T細胞濃度

研究人員在二○○七年到二○一一年間招募一百六十四人參與研究計畫。研究人員為這些人檢查健康狀況,並詢問他們是否壓力過大,或有抽菸、喝酒等習慣。研究人員也監測其睡眠習慣、睡眠品質與睡眠時間長短。

之後研究人員將這些志願者隔離於一間飯店,然後以鼻滴劑方式讓他們接觸感冒病毒,之後持續監控一星期,每天收集這些人的鼻涕樣本,以了解病毒是否造成感冒。

研究發現,在研究那星期,若有一晚睡眠時間少於六小時,感冒機率就會大幅增加。睡眠時間少於六小時的人,感冒機率是睡眠七小時以上者的四點二倍。如果一個人睡眠時間少於五小時,感冒機率更是睡眠七小時以上者的四點五倍

鄭醫師補充:

睡眠時間不夠,對身體是一種壓力,凡是讓身體感覺到壓力,壓力荷爾蒙容易隨之升高,抑制免疫系統,免疫力下降,導致身體容易受感染,以此實驗來看,言之成理。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medicaldaily.com/insufficient-sleep-can-increase-susceptibility-common-cold-affect-physical-health-350488

參考文獻:

Prather AA, Janicki-Deverts D, Hall MH, Cohen S. Behaviorally assessed sleep and susceptibility to the common cold. SLEEP 2015;38(9):1353–1359.

http://www.journalsleep.org/ViewAbstract.aspx?pid=30153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睡前著色練習紓壓抗失眠


誰說塗鴉、著色是孩童的專利?許多成年人發現自由上色不僅有趣,更可紓解現代生活的繁重壓力,有助提升睡眠品質。
美國克里夫蘭診所睡眠障礙中心臨床心理師德雷魯普(Michelle Drerup)分享自己的抗失眠祕訣,就是拿出孩子的著色本,從專注上色的過程找回快樂。她認為著色是邁向平靜的捷徑,過程能讓人立即放鬆、釋放壓力。
英國臨床心理學顧問奧斯汀(Sally Austen)表示,將色彩填滿線框並不困難,著色結合創意與平和,此刻思緒只沉浸在當下單純的快樂,毋須受困過去或擔憂未來。
對不擅長繪畫的人而言,著色簡單好上手,只要準備色鉛筆與著色本隨時隨地可進行,睡前著色更好,除了享受片刻的寧靜,也能幫你拋開有礙入眠的3C產品。


鄭醫師補充:

任何事情可以幫助人們外觀,都有助於放鬆心情,甚至助眠,除了塗鴉,有人寫書法,玩積木(例如樂高等等)或者是砂畫等等,都可以幫助放鬆。

最簡單的外觀方式就是散步。散步時,把眼睛、耳朵、嗅覺以及皮膚的溫覺打開,好好散步半個小時以上,整個人會感到放鬆,晚上往往會有自然得睡意陣陣襲來,安享好眠不再觸不可及。

當然,傍晚或者晚飯後,是散步的最佳時間,也有人清晨去散步,效果也不錯。

其實,只要能幫助自己放鬆,培養一個睡前才會做的事情的習慣,有人稱之為睡前的儀式行為,也就是告訴身體,做完這件事,接下來就是要睡覺了,也會幫助入眠。

參考原文報導來源:

http://www.today.com/health/9-ways-smile-you-go-bed-t2607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睡眠受干擾、品質不佳 疼痛感加劇

 

 

 

 

 

睡覺品質不好,疼痛就會加劇。美國最新研究發現,一旦睡眠受到干擾、睡眠品質不佳,就會改變身體疼痛訊號傳遞,中樞感官系統也會變得更敏感,若能好好提升睡眠品質,就可以幫助舒緩疼痛,對疼痛控制很有好處。

這項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美國疼痛醫學會所出版的《疼痛期刊》(The Journal of Pain)。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當中,超過一半的人晚上會出現關節疼痛症狀,因此睡眠就會受到干擾,這些患者不但睡眠品質變差、輾轉難眠,睡眠也變得斷斷續續。近來有研究顯示,患者睡眠受干擾情況,可被視為疼痛嚴重程度指標。而睡眠受到干擾可能也會造成慢性疼痛加劇、止痛藥效果減弱。

美國亞利桑納州立大學、阿拉巴馬大學、佛羅里達大學研究團隊以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失眠嚴重程度與疼痛之間的關聯性。參與研究民眾都有關節疼痛困擾,年齡介於四十五歲到八十五歲之間,研究人員透過問卷了解患者睡眠情況,評估關節疼痛程度。

研究發現,睡眠受干擾程度可能影響疼痛訊號傳遞過程,如果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好好治療、改善失眠困擾,或可減輕疼痛

研究作者認為,對於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來說,想要提升睡眠品質,最有效的方法可能是認知行為療法,這種治療方式對失眠患者、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都能帶來好處。

鄭醫師補充:

睡眠是身體修復的重要關鍵,睡眠不佳,身體修復進度受阻,疼痛忍受度下降其實是一種提醒,然而這樣的效應,往往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也就是睡眠影響疼痛忍受度,疼痛影響又惡化睡眠。許多人不得安眠或者入睡困難,其實與身體的疼痛或者局部僵硬不適有直接關係。

因此,改善的重點,最好雙管齊下,也就是處理疼痛的根源以及睡眠障礙雙管齊下。最怕用錯方式,例如並用止痛藥加上安眠藥,也許可以短暫獲得安眠效果,但長期下來可能就是無休無止的藥物依賴甚至是藥物濫用的問題了。

參考文獻:

Sleep and Pain Sensitivity in Adults.

Sivertsen, Børge; Lallukka, Tea; Petrie, Keith J PhD; Steingrímsdóttir, Ólöf Anna; Stubhaug, Audun; Nielsen, Christopher Sivert

doi: 10.1097/j.pain.0000000000000131

http://journals.lww.com/pain/Abstract/publishahead/Sleep_and_Pain_Sensitivity_in_Adults_.99853.aspx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睡覺助大腦排毒 可穩定情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為了將大腦維持在最佳狀態,對身體來說,是一個既耗時又複雜的大工程。大腦細胞會不斷製造出一種「有毒的廢物」,如果這些廢物不斷累積,便會干擾你的思考、行為與心情。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身體會定期透過大腦組織,釋放一種特殊的液態清潔物質,叫做「腦脊髓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

腦脊髓液能清除不需要的廢物,並把它們運送到肝臟進行解毒。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edical Center)的神經科學家,最近剛做出一個重要的發現,能說明睡眠在這個重要的廢物清除過程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這群研究者以老鼠做為研究對象(老鼠的腦與人類的腦相當相似),把一種特別的螢光劑加在CSF中,然後用一種高級掃描儀,來觀察當老鼠醒著與睡著時,體內的CSF有何變化。

研究發現,當老鼠睡著時,腦細胞會縮小,而細胞之間的空隙會多出百分之六十左右。這使得CSF可以快速地在腦細胞之間流動,並且極有效率地把毒素清掃乾淨。這個做出重要突破的研究因此認為,當人們入睡時,大腦能更有效率地清除白天累積的毒素。相反地,如果睡眠不足,這些毒素就會滯留在大腦中,於是就會產生頭昏腦脹、暴躁易怒的感覺。

鄭醫師補充:

許多人睡不好,頭會感覺沉重,思慮不清甚至會情緒暴躁,原因之一可能是大腦累積毒素,排除效率不佳,這項有趣的研究就是很清楚的示範說明。

因此,良好的睡眠品質是精神以及情緒穩定的基石,有睡眠障礙莫等閒識之,最好透過完整的身心評估找出原因,針對原因來處理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nih.gov/news/health/oct2013/ninds-17.htm

參考文獻:

Xie et al “Sleep initiated fluid flux drives metabolite clearance from the adult brain.” Science, October 18, 2013. DOI: 10.1126/science.1241224

 

 Image of a mouse brain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論》安眠鎮靜藥物 應嚴格管理

國人愛吃安眠鎮靜藥物,每年用量以億為單位來計算,但此類藥物並不安全,通常都有後遺症,可能已危害國人健康,主管單位應有效管理對濫開藥的醫師及濫用藥物的病人。

睡不好很煩,最近一篇發表於《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分析一千八百位阿茲海默症患者在疾病診斷之前的第六到第十年間的用藥史,並與七千二百位正常人的用藥紀錄比較,結果發現使用苯二氮類的安眠鎮靜藥物者與罹患阿茲海默症有顯著相關;在二○○四年的統合分析的文章結果顯示:長期平均約用十年安眠鎮靜劑,會導致許多認知功能缺損,台灣研究運用健保署資料庫,將長期使用安眠鎮靜類藥的患者與未罹癌使用者相對照發現,長期服用安眠鎮靜類藥可能增加罹患癌症機率,另一研究也發現使用安眠鎮靜劑者發生出血性中風的機會較無使用安眠鎮靜劑者低。從這些研究也可以了解安眠鎮靜劑短期使用對於降低焦慮讓身體放鬆適度休息是有幫助的,但是若長期使用則可能會造成不利影響。

安眠鎮靜劑可改善病人的睡眠,對抗焦慮,解除煩躁。但若使用不當也可能導致嗜睡,注意力不集中,並且容易被濫用導致成癮。以目前用量最多的Zolpidem為例,因藥商的說明與教育宣導都強調藥效快、作用短、成癮性較低等,幾乎壓倒式的勝過傳統安眠鎮靜劑,因此逐年廣受國人接受,加上本國健保支持,醫師們開立該藥品數量,在民國九十年到九十三年增加近三倍,近年仍是持續高速增量,目前台灣民眾年吃三億顆安眠藥,國人使用鎮靜安眠劑當中最大宗是「zolpidem」的安眠藥,但據其藥理作用與臨床觀察,Zolpidem並非全無成癮性,也非全然安全無缺點,不應過度過量使用,因此不當處方、濫用與依賴的疑慮與日俱增,造成強烈潛在危害國人健康的危險性;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國內一年使用zolpi-dem近年幾乎都超過一億五千萬顆以上,且「醫療使用管制藥品審核會」審議也發現涉及爭議的不當使用管制藥品案例與Z-drug,尤其是zolpidem強相關性。

台灣管理鬆散造成現況是安眠鎮靜藥物被大量人濫用傷害國人健康的情形。政府應透過健保署對健保資料分析,對濫用之病人及濫開藥物之醫師加以有效管理,採行病人歸戶管理安眠鎮靜藥物用量與流向,並強化與納入跨部署會的合作體系,確保醫師處方與國人使用安眠鎮靜藥物有其價值與必要性,食藥署應提出有效積極管理模式,定期與不定期進行修正與更新鎮靜安眠藥物管理管制規則、失眠處方指引、苯二氮平類藥物使用指引等。加強改善目前自費或黑市購藥違法行為,與警政、檢調合作加強查察,透過多元管道適時揭露有關安眠鎮靜藥物使用後產生的危害,提高社會大眾對於安眠鎮靜藥物正確的藥物認知與期待,補充商業宣傳較為不足的危害資訊,以達平衡資訊面向的目的。藥政管理者應要求國內業者比照國外發行每粒5mg的zolpidem,可以給予使用初期使用的人,尤其是婦女或老人,更多合適的一種選項。

鄭醫師補充:

安眠藥物,尤其是Zolpidem(原廠商品名為史蒂諾斯),在國內目前其實已經加強管控,但單單只是管控,就能抑止嗎?難道這些依賴安眠藥物的患者就這麼喜歡吃藥?

當然不是。如果睡得著,誰喜歡吃藥?失眠一旦形成,鮮少有患者能真正找出原因,針對原因來治療,進而斷絕安眠藥物依賴的可能性。安眠藥物是不管安眠原因如何,想抄捷徑的一種偷懶解決方式,試圖用單一方法解決所有問題,就像喝酒可以幫助放鬆入眠一般,開始也許立即見效,但長久依賴下來,藥物依賴、濫用以及副作用的後座力,只有深陷其中的人,才知箇中滋味。

因此,要防止濫用,絕不只是單單管控,把劑量做小就能成事。單單管控而沒有根本解決之道,反而助長安眠藥物的非法市場。失眠患者唯有透過完整的專業評估,找出失眠原因,直接根除病因,才能真正免除安眠藥物依賴以及濫用的可能性。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晚睡不足7小時 骨質疏鬆找上身

台大骨科主任楊榮森(左)與台北醫學附設大學骨科教授陳志華(右)共同呼籲,國人每天須睡滿7小時,可降低骨質疏鬆的症狀。(photo by 張振鴻/台灣醒報)【台灣醒報記者張振鴻台北報導】小心,晚睡與睡眠不足容易造成骨質疏鬆!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教授陳志華3日表示,國人晚睡漸成習慣,容易造成更為嚴重的骨質疏鬆問題。他建議,除了飲食、運動與日曬外,每天盡量應於12點前入睡,並睡滿7小時,或減少日間睡眠時間,方可降低骨質疏鬆狀況。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與王詹樣公益信託於3日召開記者會,除宣布持續推動「骨質疏鬆防治與高危險群健康促進研究計畫」外,也說明過去兩年多來的研究成果。台大醫院骨科部主任楊榮森說,骨質疏鬆治療的目的在於預防,而依照過去的國際學術交流與國內健保資料庫的比對後發現,睡眠確實是除了飲食、運動與日曬外,另一項影響非常關鍵的因素。

【睡眠少影響骨鬆】「國人其實很注重骨質疏鬆的問題,但卻常忽略了睡眠的重要性。」陳志華指出,就我國健保資料庫中,取4萬多名被診斷為睡眠障礙患者,對照近9萬名無睡眠障礙者,發現睡眠障礙患者的骨鬆發生率為2.44倍。而美國哈佛大學針對每月至少需輪值3天夜班的護士,長達20年的研究中也顯示,長期輪值夜班者,手腕及髖部骨質風險是沒輪值夜班的1.37倍。

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每6人就有1位是熬夜超過12點才睡的「暗光鳥」。楊榮森說,國人晚睡的趨勢,使得在光線照射下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進而影響骨質代謝;睡眠不足則會讓生長激素與皮質醇的分泌減少,加速骨質流失;同時,晚睡與睡眠不足容易使人在日間睡太多或日夜顛倒,因此少運動、少日曬的情形便會影響維生素D3的生成降低,導致鈣質吸收率下降,一連串釀成骨鬆症況。

【規律生活避免骨鬆】「避免骨質疏鬆,補充鈣、多運動、適度日曬和充足睡眠4者缺一不可。」陳志華建議,應該攝取豆類、小魚乾與深色蔬菜,適度補充鈣片;每週至少3天要做半小時以心肺功能為主的運動;每天做15到30分鐘左右的日曬,以及睡滿7小時的生活作息,才能避免骨鬆的情形。

楊榮森強調,停經的婦女因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特別有骨鬆的問題,必須著重自己的睡眠時間與鈣質補充,否則容易導致骨折,特別是髖部骨折的死亡率高,並易於再度骨折。

鄭醫師補充:

過去提到賀爾蒙對於骨質疏鬆的影響,大多著眼於男性或者女性荷爾蒙比較多,殊不知褪黑激素,這種掌管生理時鐘,與睡眠有關的賀爾蒙,也與骨質疏鬆的發生以及預防有直接相關。

由於生理時鐘與光刺激有關,而維生素D3對於鈣質的留存有直接作用,因此適當日曬對於幫助生理時鐘以及身體製造D3皆有助益,在醫療建議上,通常會被提出。

除了是當補充鈣、鎂的食物或者營養來源之外,不喜歡或者無法接受日曬的人,可以考慮補充D3以及褪黑激素來補牢。

參考文獻:

  1. ISABEL F TRESGUERRES, Faleh Tamimi, Hazem Eimar, Jake Barralet, Santiago Prieto, Jesus Torres, Jose Luis Calvo-Guirado, Jesús Angel Fernández-Tresguerres. Melatonin dietary supplement as an anti-aging therapy for age-related bone loss. Rejuvenation Research, 2014; 140311120122003 DOI: 10.1089/rej.2013.1542
  2.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2220591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睡不著吞安眠藥 罹腦癌率增1倍

(中央社記者龍珮寧台北29日電)睡不好很煩,台灣民眾年吃3億顆安眠藥,國內調查顯示,連續吃安眠藥3個月後,患腦癌風險率比一般人高98%、其次是食道癌及胰臟癌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與醫學科技學院醫學資訊研究所博士班學生發表關於安眠藥物與罹癌風險分析研究,研究2月已刊登在「Medicine(醫學期刊)」

李友專表示,國人使用鎮靜安眠劑當中最大宗是「苯二氮平 (BZD) 」的安眠藥,研究運用健保署資料庫,將長期使用BZD類安眠藥的患者與未罹癌使用者相對照發現,長期服用BZD類安眠藥可能增加罹患癌症機率。

他說,服用BZD類安眠藥3個月後的民眾,罹患腦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出98%,罹患食道癌風險提高59%,胰臟癌的罹癌風險也增加41%

他表示,並不是所有BZD類安眠藥都有增加罹癌風險,如現今使用較常用的有蒂諾斯就屬於高風險的BZD類安眠藥。

「是什麼機轉、原因呢?」李友專說,「目前還不清楚」,認為可能是因為BZD類藥物作用在神經傳導物質GABA接受器上,而GABA接受器多分佈在腦部神經細胞。

鄭醫師補充:

到底是服用安眠藥物導致腦瘤風險增加?或者因為睡眠是身體每天最關鍵的修復期,而嚴重失眠的患者(必須長期依賴安眠藥物)本身身體欠缺修復,導致得腦瘤或者其他癌症?我們不得而知。

然而這項國內的大規模數據統計,還是值得我們警醒與參考,要降低相關的危險性,我們可以做什麼?

若是失眠,第一步不是拿安眠藥物來吃,最好是透過專業評估,找出失眠的真正原因,針對原因來處理,免於長期的安眠藥物依賴,這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參考文獻:

Is Long-term Use of Benzodiazepine a Risk for Cancer?

Iqbal, Usman PharmD, MBA; Nguyen, Phung-Anh PhD; Syed-Abdul, Shabbir MD, MS, PhD; Yang, Hsuan-Chia MS; Huang, Chih-Wei MS; Jian, Wen-Shan PhD; Hsu, Min-Huei MD, PhD; Yen, Yun MD, PhD; Li, Yu-Chuan (Jack) MD, PhD

Medicine:
doi: 10.1097/MD.0000000000000483

http://journals.lww.com/md-journal/Fulltext/2015/02020/Cancer_Risk_in_HBV_Patients_With_Statin_and.7.aspx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輪班者 認知能力受損

值夜班、輪班工作的人因為生理時鍾較容易混亂、失調,出現失眠困擾的機率也比較高。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值夜班、輪班工作的人常有認知能力受損、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多是因失眠、警覺性降低所造成,昏昏欲睡、精神不濟關聯性反而比較小。

研究人員發現,值夜班、輪班工作的人,工作效率、認知功能往往比較差。如因失眠導致警覺性降低,情況更糟糕。研究也發現,失眠、警覺性降低的人常感覺特別疲累,其疲累程度比昏昏欲睡的人更嚴重。研究人員認為,臨床上應區分疲倦與昏昏欲睡差異,這樣對治療較有幫助。這項研究已發表於四月號《臨床睡眠醫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

研究計畫主持人美國梅多蘭茲醫院神經影像中心主任法蘭提娜‧加曼佑克表示,輪班工作常面臨生理時鍾失調困擾,治療時,只將焦點放在解決昏昏欲睡、精神不濟等問題,可能無法有效改善工作狀況。

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資訊,輪班工作、值夜班的人,睡眠時間比較短,且常伴隨失眠、昏昏欲睡、精神不濟等問題。而警覺性下降則可能影響工作表現、職場安全。

研究當中,共有三十四名夜班工作者參與研究計畫,這些人都有生理時鐘失調問題。研究人員讓這些人連續二十五小時不睡覺,再以影像學檢查觀測其大腦活動變化。研究人員也讓他們填寫問卷,以了解他們失眠嚴重程度與工作效率、表現。

結果顯示,因失眠導致警覺性下降,不但嚴重影響職場安全,也會傷害健康。研究人員提醒,值夜班、輪班工作的人最好積極治療失眠,這樣才能改善工作效率,並提升自身安全。

鄭醫師補充:

生理時鐘就是在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身體必須遵循。生理時鐘混亂,身體會跟著混亂,無法除在最佳狀態,認知功能退化當然難以避免。

經常輪班工作者已經影響到認知功能表現甚至影響工作,最好透過生理時鐘的調整治療來改善。一般而言,因為輪班工作導致睡眠混亂,到醫院求診時,往往拿到的醫師處方就是安眠藥物,這樣的治療,不僅無法調整生理時鐘,長期下來,還可能導致安眠藥依賴以及記憶力減退,到頭來得不償失,提醒大家留意。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aasmnet.org/articles.aspx?id=5524

參考文獻:

  1. Ren Belcher, Valentina Gumenyuk, Thomas Roth. Insomnia in Shift Work Disorder Relates to Occupational and Neurophysiological Impairment. 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 2015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睡覺會打呼 老了恐罹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夜晚睡覺,呼吸不順,鼾聲如雷鬧得整間房間轟轟作響,如果你曾被說「你打呼超大聲」那可要正視此件事情,提高警覺心,因為根據美國的最新研究指出,每夜睡覺容易打呼,久而久之會影響睡眠,恐讓記憶力衰退,提早罹患阿茲海默症!

打呼沒關係?容易有輕度認知障礙

此研究來自美國神經醫學會《神經醫學》期刊。研究針對兩千餘人,年齡層介於五十五歲至九十歲的年長者,分析他們的就醫紀錄,並且觀察打呼與記憶、認知的關聯性。

日日夜夜都打呼 記憶衰退提早二十年

研究發現,睡覺時容易打呼的族群,往往年紀輕輕就有輕度的認知障礙,研究進一步指出,以平均數來看,打呼族群七十七歲就會產生認知功能異常,但睡眠一切安好的組別,九十歲以上,才可能有記憶衰退認知問題的產生。

研究人員指出,在美國約有百分之五十二的年長男性與百分之二十六的年長女性,睡覺時都會打呼,恐怕要正視打呼問題,改善睡眠品質,才能減少罹患腦部衰退的風險。

鄭醫師補充:

打呼嚴重,睡眠時,腦部容易缺氧,腦部缺氧對於腦細胞是莫大壓力,長期下來,腦部功能退化乃預料中事。

打呼嚴重,白天容易倦怠,甚至開車容易打瞌睡,都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造成。透過睡眠檢測來確認診斷,直接改善並不難,而且能降低失智症的罹患風險以及延後大腦退化的年紀,是標準預防醫學的做法。

參考文獻:

  1. Ricardo S. Osorio, Tyler Gumb, Elizabeth Pirraglia, Andrew W. Varga, Shou-En Lu, Jason Lim, Margaret E. Wohlleber, Emma L. Ducca, Viachaslau Koushyk, Lidia Glodzik, Lisa Mosconi, Indu Ayappa, David M. Rapoport, Mony J. De Leon.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advances cognitive decline in the elderlyNeurology, April 2015 DOI: 10.1212/WNL.0000000000001566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眠好煩燥?6招助平穩情緒睡好覺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VOGUE】身體不會說話,所以它常常用不同的方式讓你知道哪部位出了問題,像是發燒或疼痛都是,但你知道,其實情緒莫名的煩躁和低落、焦慮、失眠也是種警訊嗎?執業20年的精神科醫生Julie Holland表示常常有病患和她說「我一直到凌晨四點都睡不著,身體不會說話,所以它常常用不同的方式讓你知道哪部位出了問題,像是發燒或疼痛都是,但你知道,其實情緒莫名的煩躁和低落、焦慮、失眠也是種警訊嗎?執業20年的精神科醫生Julie Holland表示常常有病患和她說「我一直到凌晨四點都睡不著,但是我好累。」、「我每天都不想起床,而且我覺得我不在乎任何事了。」又或者是「我一直處在憤怒狀態-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
 

隨著世代的轉變,現在的病患則是更加焦慮煩躁、更難入睡,甚至有幻聽或幻覺。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情況,請開始面對這些症狀吧!但是別擔心,改善的方法相當簡單,只要小小的改變,你會發現其實擁有好心情、睡好覺是很簡單的!

第1招/聰明吃,還能快樂瘦

不正確的節食或是單一食物不攝取的節食方式也會造成情緒的喜怒無常,但其實只要遵照幾個基本原則,「節食」是OK的:

i) 從蔬菜中取得纖維質而非水果,因為選錯了水果反而吃進過多的糖分。

ii) 天然食物永遠比加工食物來的好,簡單來說,就是看得出食物的原型。

iii) 如果要節食,蛋白質的攝取該比碳水化合物來的多,但不是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

有研究比照了兩組「激烈節食(包含加工食品)」和和「選擇性節食」的成年人,結果顯示,「選擇性節食」處理憂鬱的效率比另一組高出58%。如果可以,每天請攝取大量的蔬菜(像是沙拉、燙青菜等),並多吃能增加抵抗力的食物,像是薑、藍莓、黑巧克力、綠茶、紅葡萄酒…另外還有富含omega-3的食物,如鮭魚,大比目魚和亞麻籽等,已有許多研究顯示,這些食物有助於改善情緒和焦慮。

第2招/行光合作用吧!

不只植物需要曬太陽行光合作用,其實人也需要!一週至少有3天可以在戶外待上20分鐘,曬曬太陽、享受一下陽光。現在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忙碌現代人缺乏維生素D而不自知-維生素D缺乏症,而缺乏的一大原因來自於「沒有曬太陽」,準確地說是陽光中的中波紫外線B光。

缺乏維生素D不但會骨軟化和骨質疏鬆症,也會造成心情憂鬱,像有些輕微憂鬱症或躁鬱症患者便是缺乏維生素D,這時醫生就會在處方裡加上維生素D以提振病患的心情。 但注意了,曬太陽也有分時段,並非在正中午時在太陽底下曝曬,只要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享受陽光即可,另外,也別老是帶著那時髦的墨鏡,你的視網膜也是需要曬曬太陽,發揮抗憂鬱的效果。

第3招/定期的有氧運動

運動可說是治百病。研究顯示,有氧運動可以有效的改善情緒和提振精神,以基本的333原則(一星期運動3天,每次至少30分鐘,心跳達到每分鐘130下)去執行,不用多久就可以有顯著的效果。

小提醒:睡前3小時內別運動,避免影響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變得亢奮而睡不著。

第4招/每天至少睡7~9小時

當然,連續的睡7~9小時是最好的,如果可以的話盡量別午睡,這樣會打亂夜間的睡眠品質,但如果真的累到不行,就打個盹吧,盡量在下午三點前「睡完」,一次別太久,大約25分鐘,最多最多就90分鐘

第 5招/額外補充營養素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管用,可以借助點外力。在許多健康食品專賣店可以找到色氨酸(L-tryptophan)和5-羥基色胺酸(5-hydroxytryptophan/5HTP),這兩樣人體都不能自行合成,作用是提高血清素的生產,達到穩定情緒及促進睡眠品質的作用,就像維生素B6一樣;另外還能服用鎂補充劑,許多女人常有缺鎂的問題,缺鎂也會造成焦慮、失眠,在生理期時則會有腹脹的不適;而適當的補充鈣可以減少煩躁感。

第 6招/正視「經前症候群」

一個月拜訪一次的好朋友常常也會帶來不少問題,許多人就深受經前症候群影響,但請正視這個問題,它很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有不少方法或處方可以改善;如果經前症候群在經期開始後沒有改善的話,請就醫,嚴重的話它可是憂鬱症。

鄭醫師補充:

這篇報導提到的飲食以及運動的建議,包含營養補充,我在臨床上也經常會提,因為都有學理根據,值得失眠的族群參考以及應用來改善睡眠。

若是透過這些方式仍無法改善,建議最好透過完整的身心評估,讓熟悉整合醫學的專業幫助當事人了解是否有其他失眠的原因,給予當事人最適合的根本改善建議。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小睡45分鐘 可提高5倍記憶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俗話說的好「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所以,不管是工作或是上課時,只要感到疲累就別硬撐,休息一下會更好,因為有項最新研究發現,只要小睡45分鐘,就能提升5倍的記憶力。

休息片刻 助於提升學習力

根據《每日郵報》指出,科學家表示短暫的睡眠,將有助於改善記憶力,且也意味著小睡片刻對於學生而言,也能復習考試內容,因此,特地對此進行研究,讓所有的受測者學習90個單字與120個無相關單自組成的詞語,如牛奶司機等,接著再把一部的人安排去觀看DVD,另一部分的人則是去睡覺。

結果當他們再次接受測驗時,小睡一下的人記得較多組詞語,對此,德國薩爾大學科學家表示,在睡眠期間,大腦活動產生的「紡錘波」,在鞏固新資訊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研究人員Mecklinger教授則表示,只要小睡45分鐘~1小時,就能改善記憶力,提高5倍的訊息檢所力,由此可見,在辦公室、學校小睡一下的影響,足以改變記憶,提高學習力,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Neurobiology of Learning and Memory》期刊

鄭醫師補充:

過去研究告訴我們,晚上睡眠不佳,記憶力變差。睡眠好,記憶力也會提升。這篇研究進一步告訴我們:小睡也會提升記憶力。

不過小睡別睡太久。睡太久,進入深睡期,可能會影響生理時鐘,導致晚上不好睡。過去研究建議,小睡時間最好是介於15-30分鐘,最多四十分鐘。

參考文獻:

  1. Sara Studte, Emma Bridger, Axel Mecklinger. Nap sleep preserves associative but not item memory performance. Neurobiology of Learning and Memory, 2015; 120: 84 DOI: 10.1016/j.nlm.2015.02.01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褪黑激素 助你好眠

醫界早知道,褪黑激素可以幫助改善睡眠品質,近日中國最新研究更進一步發現,在吵雜環境當中,使用褪黑激素會比使用眼罩、耳塞更能提升晚上睡眠品質。這項研究往後或可幫助加護病房患者睡得好一點。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重症照護》醫學期刊(CriticalCare)。

褪黑激素是一種荷爾蒙,身體分泌褪黑激素,以調節深夜睡眠品質,醫師治療部份睡眠障礙患者時,會使用到人工合成褪黑激素,以增加患者體內褪黑激素濃度。在加護病房,患者晚上睡覺時,若常受到噪音、光線打擾,導致睡眠品質不佳,就會拖延復原時間,因此研究人員想要透過研究找方法幫助加護病房患者提升睡眠品質。

中國北京首都醫科大學研究團隊招募四十名成年民眾參與研究計畫,並與福建省福州兒童醫院睡眠實驗室進行合作。研究剛開始四天,受試者睡在睡眠實驗室,研究人員讓睡眠實驗室模擬加護病房燈光、吵雜環境。

接著,受試者分成四組:第一組沒有任何睡眠輔助,第二組使用眼罩、耳塞,第三組成員睡覺前服用一毫克速效口服褪黑激素,最後一組服用安慰劑。

在研究期間,參與研究民眾每小時都抽血,讓研究人員檢測褪黑激素濃度。研究人員也運用特殊儀器測量這些人睡覺時腦波、眼球活動與肌肉張力,以了解其睡眠品質好壞。研究人員也請受試者自我評估焦慮程度與睡眠情況。

研究發現,當住在模擬加護病房環境,所有人睡眠都受到干擾。使用眼罩、耳塞,以及使用口服褪黑激素的人,睡眠情況都獲得改善,其中使用口服褪黑激素者晚上起床數次更是大為減少,睡眠品質也顯得比較好,此外,使用口服褪黑激素的人也比較不焦慮,睡眠快速動眼期也較長,睡眠快速動眼期長一點,代表認知功能恢復狀態較好

鄭醫師補充:

這些參與研究的對象者,並沒有睡眠障礙問題,因此一毫克的褪黑激素即有可能提升睡眠品質。一般失眠的患者想藉由這樣的劑量來幫助睡眠穩定,可能性較低。長期有失眠困擾的人,可考慮服用劑量高一點的補充品。必要時可以考慮選擇性褪黑激素受體的藥物,只針對睡眠以及生理時鐘的機轉做調整,副作用較少。

參考文獻:

Effect of oral melatonin and wearing earplugs and eye masks on nocturnal sleep in healthy subjects in a simulated intensive care unit environment: which might be a more promising strategy for ICU sleep deprivation?

Hua-Wei HuangBo-Lu ZhengLi JiangZong-Tong LinGuo-Bin Zhang*Ling Shen* and Xiu-Ming Xi*

Critical Care 2015, 19:124  doi:10.1186/s13054-015-0842-8

http://ccforum.com/content/19/1/124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3招快轉生理時鐘 改善睡眠品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時遇到一些偶發的事件,如期中考週、社團成果展、營隊營前訓等,迫使生理時鐘較原來作息時間延遲。當這些活動結束後,若想縮短上課遲到或是晚上無法入睡的困擾,就可以運用一些小撇步,來幫忙自己加快調整生理時鐘的速度。

1)固定起床的時間/如果生理時鐘已經延遲了,要早點爬起床,確實有一定的困難度,但是就如同沒吃早餐一樣,到中午會因為飢腸轆轆而想吃得更多。強迫自己早起,會造成前一晚的睡眠不足,隔天身體會為了償還睡眠債,而早些出現睡意,對於往前調整生理節律具有相當的成效。

2)到戶外接受光照/起床後盡快到戶外接受光照,充足的光照可以幫忙調整生理時鐘。一般來說,接近起床時間點的光照,有助於往前調整生理時鐘,相反地接近入睡時間點的光照,則是用來延後生理節律。如果想調整生理時鐘,絕不要忘記這個免錢又非常有效的地球資源。

不必擔心怕曬,因為調節生理時鐘的光照,主要仰賴眼睛的吸收,但是眼睛不用直視,會造成眼睛的傷害,所以只要讓眼睛接觸到光線,臉部和身體都可以做足萬全的防曬工作。

3)褪黑激素/褪黑激素對於調整生理時鐘非常的有效,但是要在正確的時間點使用才能達到成效;通常會建議:在接近睡覺時間前3小時使用褪黑激素,可以幫忙把生理時鐘往前拉,較早產生睡意,能成功提早入眠,避免早上又因睡過頭、爬不起來而遲到。

不過要注意的是,多數市面上所販售的褪黑激素皆為人工合成,有少數品牌主打天然製成來吸引民眾購買,但此類保健食品,多從牛或家畜腦內所提煉,若未經過仔細檢驗,恐怕會提高感染狂牛症的風險,因此在購買時要提高警覺。若沒有管道從國外取得褪黑激素,那也可以到國內醫院求助睡眠門診的專業醫師,開立作用在褪黑激素受體上的助眠藥物,它對因生理時鐘紊亂所造成的入睡困難症狀療效佳。褪黑激素有包括嗜睡、頭暈、嘔吐等常見的副作用,且會對泌乳激素造成干擾。所以若將晉升為孕婦或哺乳婦女時,就不適合以褪黑激素補充劑來助眠。

鄭醫師補充:

要調整生理時鐘,得知道自己是否有生理時鐘失衡。生理時鐘問題不只一種,有的是生理時鐘走太快,所以很快就累了。有的是生理時鐘走太慢,早上爬不起來,到了晚上反而精力充沛。有的是生理時鐘往前移,有的是往後移。

生理時鐘要調整,照光是最直接的方式,只是要如何照?什麼時間照?照多久?最好經專業的評估來確認比較妥當。怕被太陽光曬黑的人,可以考慮專業的照光機。

至於褪黑激素,現在絕大部分的營養品都是植物性的,不必擔心來源。藥物作用於褪黑激素受體的親和力比補充品要強,副作用不多,對於安眠藥服用效果不彰的人,不妨考慮來協助睡眠體質提升,減少原本安眠藥物的使用。不管是褪黑激素或者是作用於褪黑激素受體的藥物,改善的主要是睡眠相位後移,也就是生理時鐘往後延的人。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睡眠呼吸中止症 開車易車禍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開車要特別小心。瑞典最新研究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開車很容易出車禍,但使用「連續正壓呼吸器」(CPAP)進行治療,就能有效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進一步降低車禍風險。

研究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開車時,比一般人更容易出車禍,車禍風險增加近兩點五倍。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風險因子,結果顯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若白天老是昏昏欲睡、睡眠時間少於五小時,或使用安眠藥,更會增加車禍發生機率。研究人員也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晚上睡覺時,若至少花四小時以連續正壓呼吸器進行治療,車禍風險就能減少約百分之七十。

研究資深作者瑞典哥德堡大學睡眠與警覺失調中心副教授盧德格爾‧葛羅特博士表示,這項研究證據明確顯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出車禍風險會增加,但若以連續正壓呼吸器加以治療,便能降低患者車禍風險。研究成果已發表於三月號「睡眠」醫學期刊(Sleep)。

研究團隊以一千四百七十八名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為研究對象,這些人平均年齡五十四歲,其中七成為男性。研究人員分析瑞典交通事故數據,以其中六十三萬五千多名駕照持有人為控制組,當中有兩萬一千一百多人在研究期間至少發生一次交通事故,而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在研究期間共發生八十二次車禍,有五十六次發生於疾病確診前五年,疾病確診後五年則發生二十六件車禍。

美國睡眠醫學會理事長提摩太‧摩爾堅撒勒表示,很多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白天精神很不好,老是想睡覺,即使晚上好像睡很久、睡眠時間很長,白天還是感覺很疲累、沒精神,總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樣子,患者接受治療後,可幫助降低疲勞駕駛風險,避免發生重大車禍。

鄭醫師補充:

睡眠呼吸中止患者,即便是睡眠階段,因為身體缺氧,大腦的睡眠腦波顯示,仍處於淺睡階段,故即使睡很久,白天仍容易感到疲憊,開車容易打瞌睡,車禍風險自然提高。

要確診,第一是大醫院的睡眠檢測,其次可考慮居家睡眠檢測。

一旦確診,「連續正壓呼吸器」(CPAP)的治療,既不侵入,效果也好,在家使用也方便,且目前的機型都不大,居家使用也很方便,費用也算親民。

治療睡眠呼吸中止,日後高血壓、中風甚至是失智的風險都可以降低,算是預防醫學相當重要的一環。

參考文獻:

 

  • Mahssa Karimi, Jan Hedner, Henrike Häbel, Olle Nerman, Ludger Grote. Sleep Apnea Related Risk of Motor Vehicle Accidents is Reduced by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Swedish Traffic Accident Registry DataSLEEP, 2015; DOI: 10.5665/sleep.4486
  • Mark E. Howard, Melinda L. Jackson, Mark Stevenson. Who Needs Sleep Apnea Treatment for Safety Critical Tasks—Are We There Yet? SLEEP, 2015; DOI:10.5665/sleep.4478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藥聞-長期輪班 腦力提早退化6.5年

 

中國時報【諶悠文】

歐洲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從事日夜輪班工作超過10年的人,腦部功能容易退化,損害其記憶力和思考能力,相當於腦部加快老化6.5年。

研究人員指出,停止輪班工作後,可以讓腦部功能逐漸恢復,但至少需要花5年的時間,才能回復正常。他們認為,輪班會打亂人體生理時鐘,可能產生壓力,進而影響腦部功能。有些研究則認為,輪夜班會減少陽光曝曬,因而缺乏維生素D,而後者與心智能力退化也有關。

英國威爾斯斯旺西大學與法國圖盧茲大學的研究人員,以法國南部逾3000名現任及已退休的輪班員工為對象,分別在1996年、2001年與2006年測試他們的記憶、思考速度以及認知能力,其中約1/5的受試者需要輪班工作。

結果發現,從事輪班工作超過10年的人,其整體思考和記憶力的測驗分數,比其他受試者低,腦部受損程度相當於與年齡相關的正常退化提早了6.5年。

研究人員說,人腦的能力會隨年齡老化,但從事輪班工作逾10年的工人,腦部功能退化得比較快,不過證據顯示,此一退化是可以逆轉的,只是至少需要費時5年。這篇研究發表在《職業與環境醫學》期刊。

已經有研究顯示,夜班工作者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是其他人的3倍,而癌症、憂鬱症、糖尿病、肥胖、中風和其他心理問題,也與睡眠習慣不佳有關。

鄭醫師補充:

這份研究發表於去年的11月。

我不只一次提到,輪班工作,不只讓身體無法曝露陽光,還會讓生理時鐘混亂,造成免疫力、內分泌失調,憂鬱症、糖尿病、肥胖以及中風風險隨之提高。

這也大概可以解釋,有些需輪班工作的醫師,最後的選擇都是轉作不用輪班工作的範疇,像是我的一位同窗,他原本是一位極其優秀的急診科專科醫師,但後來為了健康考量,還是轉換跑道作醫美。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是大自然生物運行的通則,違反這項原理,看來還是得付出健康代價。

補充維生素D,以及是當調整生理時鐘,或可減少部份的健康衝擊,目前還缺乏相關的研究,至少亡羊補牢。

參考文獻:

 

  1. J.-C. Marquie, P. Tucker, S. Folkard, C. Gentil, D. Ansiau. Chronic effects of shift work on cognition: findings from the VISAT longitudinal study.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2014; DOI: 10.1136/oemed-2013-10199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睡逾8小時 易中風

 
如果一天睡超過八小時,就要特別注意中風危機。英國劍橋大學最新研究發現,一天睡眠時間超過八小時,很容易面臨中風威脅。如果隨著時間演進,睡眠時間逐漸增長,中風風險更會是一般人四倍之多。

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神經內科」醫學期刊(Neurology)。

過去已經有研究發現,睡眠時間與中風風險息息相關。在這次研究當中,研究人員以「歐洲癌症前瞻性調查研究」(EPIC)中近一萬人為研究對象,這些人年齡介於四十二歲到八十一歲,研究追蹤九點五年。在一九九八年到二○○○年間,研究人員詢問這些人睡眠時間長短,四年後再問一次。十個人中,約有七人一天睡眠時間介於六到八小時。十個人當中,約有一人一天睡眠時間超過八小時。一天睡眠時間少於六小時或超過八小時者,年齡多半較年長,以女性居多,也比較沒在運動。

研究追蹤近十年間,共有三百四十六人中風。研究人員調整各項變數後發現,一天睡眠時間超過八小時的人,中風風險平均上升四成六,而一天睡眠時間少於六小時者,中風風險則增加百分之十八。

研究人員透過兩次訪問發現,民眾睡眠時間老是超過八小時,中風風險會是一般人的兩倍。如果四年間,受訪者睡眠時間由短變長,中風風險更是其他人四倍之多。研究人員分析其他研究報告,含括七國約五十六萬人,也發現類似結果。

鄭醫師補充:

睡太久會中風?或者說,睡太久是身體不佳的警訊,中風風險提高?我認為是後者。

良好的睡眠品質應該像開車一樣,該啟動,就啟動(入睡不超過30分鐘),不隨便熄火(睡眠不中斷,即使中間醒了,可以快快入睡),該停就停(睡足了,自然會醒,不會睡過久。

睡很久,還沒有養足精神的感覺,代表睡眠品質不佳。很多人其實是累過頭,像我門診常看到的許多慢性疲勞的患者,往往累到睡不著,越睡越累,這都是可以透過相關檢測來了解以及直接改善的。

參考文獻:

Leng, Y et al. Sleep duration and risk of fatal and nonfatal stroke: A prospective study and meta-analysis. Neurology; 25 Feb 2015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cam.ac.uk/research/news/sleeping-over-eight-hours-a-day-associated-with-greater-risk-of-stroke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助眠小撇步】杏仁、核桃睡前吃,快快睡

 

杏仁、核桃口感香脆,很多人愛吃,如果有睡不著的毛病,下次改在睡前吃,可以幫助入睡呢!

 

堅果好處多多,眾所周知,現在又多了一項─具有「助眠」效果,堅果類的杏仁、核桃,富含維生素B1、B6與色氨酸、鎂及褪黑激素等,被視為「助眠」最佳營養素,睡前一小時吃,助眠效果特別好

 

鄭醫師補充:

不只是杏仁、核桃而已,腰果也含色胺酸,可助眠!有失眠困擾的人,可以參考並試試看。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研究:治療失眠、過敏藥恐增失智風險

研究:治療失眠、過敏藥恐增失智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民眾失智盛行率約5%到8%,20年來失智人口增加2.6倍。雖然失智症所引發的原因目前仍無法確切證實,但根據美國最近一項研究指出,某些常用藥物,例如治療失眠、花粉症等藥物,與罹患失智症Dementia有關,而這些常用藥都屬於抗膽鹼能類藥物。

大量長期服用這類藥物的老年人,可能增加失智症風險。此研究針對3434多名年齡在65歲以上的老人的健康狀況進行了10年的調查。而在調查開始前,所有參與的老年人都沒有失智症的跡象,但在10年的研究過程中,發現797名參與者患上了癡呆症。

此類藥物易對神經傳導物產生障礙

而研究人員也表示,將接受試驗老人服用的抗膽鹼能類藥物的種類、劑量和服用時間進行記錄,然後與失智症發病率的平均水平作比對。結果發現那些每日服用治療失眠、過敏、憂鬱等藥物達3年或更長時間的老人,罹患失智症的比例上升。

雖然任何藥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而抗膽鹼能類藥物(anticholinergic)也不例外,它的副作用是對一種叫乙醯膽鹼的神經傳導物造成障礙。一般來說,抗膽鹼能類藥物的說明書上,通常都會告知服藥後可能導致注意力變差、記憶障礙或感覺口乾。但研究人員說,現在還應該提醒服藥者,這類藥物也可能與增加罹患失智的風險

 

鄭醫師補充:

很多人到藥局跟藥師詢問以及購買替代安眠藥的非處方藥物建議,往往拿到的就是抗組織胺這類藥物,嗜睡是這類藥物可能的副作用,而這篇研究認為長期依賴這類藥物助眠,可能會增加失智風險。

到底是長期服用抗過敏或者抗膽鹼藥物造成失智症的發生?或者是因為這些患者長期失眠,必須使用抗過敏藥物來輔助睡眠效果?換句話說,長期睡眠品質不佳是否才是失智的危險因子?這項研究無法直接證實。

不過我們可以參閱過去出爐的研究,這項2012年發表的報告提醒我們,單單只是連續使用抗膽鹼藥物兩個月,就會造成認知功能的輕度損害:

Xueya Cai, Noll Campbell, Babar Khan, Christopher Callahan, Malaz Boustani. Long-term anticholinergic use and the aging brain. Alzheimer's & Dementia, 2012; DOI: 10.1016/j.jalz.2012.02.005

2010年也有類似研究提醒: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0/07/100713111724.htm

所以長者對於抗膽鹼、抗過敏藥物的長期使用應該留意,最好不要長期靠這類藥物來助眠。失眠有其原因,針對失眠的原因根本處哩,才能避免類似風險。

參考文獻:

Shelly L. Gray, Melissa L. Anderson, Sascha Dublin, Joseph T. Hanlon, Rebecca Hubbard, Rod Walker, Onchee Yu, Paul K. Crane, Eric B. Larson. Cumulative Use of Strong Anticholinergics and Incident Dementia. 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15;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14.7663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哈佛研究:睡前看電子書 有損睡眠健康

 

(中央社倫敦23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醫生警告,如果你晚上蜷縮在溫暖的被窩,準備在睡前讀個電子書,那麼你不但傷害自己的睡眠品質,或許還損害健康。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報導,哈佛醫學院研究團隊比較睡前閱讀實體紙本書籍和背光電子書閱讀器的差異。

他們發現,背光電子書讀者要花比較長時間才能入眠,這表示睡眠品質較差,隔天早上可能比較疲累。

專家說,初代Kindle閱讀器不會發光,所以應該還好。

醫界日益擔心睡前燈光可能帶來的危險。人體是按體內生理時鐘的節奏運作,生理時鐘依光線判斷時間。

但智慧型手機、平板、LED照明常見的藍光,能夠干擾生理時鐘,傍晚的藍光可能放慢或阻止睡眠荷爾蒙褪黑激素產生

根據研究,有12人被鎖在睡眠實驗室約2週,他們花5天閱讀紙本書籍,5天閱讀iPad文章。

定期血液樣本顯示,閱讀電子書受試者產生的睡眠荷爾蒙褪黑激素減少了。

這些受試者也要花較長時間入眠,深眠較少,隔天早上比較累。

研究人員說,Nook、Kindle Fire等電子書也會產生類似的光波長,也有相同影響。

研究刊登在「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1031224


鄭醫師補充:

褪黑激素是人體生理時鐘控制的荷爾蒙,白天光刺激激會抑制分泌,到了夜晚光刺激減弱,濃度開始往上升,入睡以及睡眠的維持需要較高濃度的褪黑激素來協助。

如果睡眠前看電子書會導致褪黑激素降低,影響睡眠以及白天的精神,那麼滑手機、用平板以及使用電腦等等,都可能造成類似的效果,提醒大家留意。

參考文獻:

  • Anne-Marie Chang,
  • Daniel Aeschbach,
  • Jeanne F. Duffy,
  • and Charles A. Czeisler

Evening use of light-emitting eReaders negatively affects sleep, circadian timing, and next-morning alertness PNAS 2014 ;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December 22, 2014, doi:10.1073/pnas.1418490112

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4/12/18/1418490112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檢測睡眠呼吸中止 不用睡整晚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16日電)國人有逾800萬人睡覺有打呼現象,不僅影響睡眠,嚴重的甚至婚姻決裂。但到睡眠中心睡一晚的傳統檢測法,至少排隊1個月,現在有新方法,15分鐘就知道檢測結果。

國家實驗研究院今天與海昌國際公司簽約合作,將國研院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開發的「睡眠障礙風險評估」技術與平台,技轉海昌國際公司,協助醫生快速評估患者是否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病徵與風險大小。

根據調查,導致離婚的前兩大主因是外遇及經濟問題,而「打呼」是導致婚姻決裂的第三大主因。有些人打呼聲可達80分貝,甚至還有高達111分貝,比噴射機還要吵。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杭良文表示,打呼(鼾)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重要病癥,根據國外的研究指出,成人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盛行率為2%至4%,推估台灣約有45萬名成人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困擾。

「並不是只有男生會打呼」,他說,統計男女會打呼比率各占56%、52%;主要症狀為一個星期有3天以上打呼、白天嗜睡、或睡到一半嗆醒、口乾、夜尿等,如果不加以治療,就會有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病發生。

杭良文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就是患者睡眠時,上呼吸道因受壓迫而窄化阻塞,使人呼吸中止,體內氧氣濃度下降、二氧化碳濃度增高。當血氧濃度低到某一程度,大腦受刺激而不自覺驚醒,然後恢復呼吸。

他建議,如一個晚上發生30次以上的呼吸中止現象,就應檢測、診斷,並予治療。

不過,目前國內各醫院的睡眠中心床位有限,有時患者必須等待1至12個月以上才能入住接受診斷,費用從健保給付新台幣4500元到自費9000元不等,甚至有高達2萬元價位,讓患者望之卻步。

國研院計畫主持人蕭宏達研發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影像診斷平台,是首座結合影像學、計算流體力學及雲端系統三大領域的醫療技術平台,準確率達85%,目前已拿到美國和台灣專利。

蕭宏達表示,患者只需接受一次「錐狀射束電腦斷層掃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取得所需要的醫療影像,平台即可根據呼吸道窄縮率及計算呼吸時所需壓力,將檢測時間從過去2到7天大幅縮減為15分鐘內,就可提供結果給醫生診斷參考。

他說,因為CBCT輻射劑量只有電腦斷層的6%,因此可多拍幾次,讓影像更清晰完整。1031216

 

鄭醫師補充:

睡眠檢測中最準確的檢查仍是在醫院睡一晚的整夜睡眠多項生理檢查(Polysomnography,簡稱PSG)。這篇報導提到的錐狀射束電腦斷層掃描,透過碘腦斷層影像的影像分析,計算取得相關資料,推斷睡眠呼吸中止的機率有多少,準確率達85%,好處是快(只躺15分鐘),但對放射線有疑慮以及費用等等問題,可能還是讓某些人望之卻步。

其實還有一種居家睡眠檢測,這是哈佛醫學院跨部會合作的檢查方式,藉整晚心律紀錄訊號的分析,和PSG相較,判讀出睡眠呼吸中止的準確率可以達90%的準確率,同時也可以清楚當事人的熟睡期夠不夠?淺睡期時間是否過多?醒或作夢的時間是否過長?這項檢測並沒有放線線,費用也相當低廉,對於不想到醫院睡整晚作檢測的人來說,的確可以多以考慮。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