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精神科藥物探討 (19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今天晚上門診,有一位門診的客戶拿出一個藥盒,因為她上次來看診時,提到她到藥局,跟藥局的人員提到她偶而因為早起而導致反而睡不著之困擾,因而藥局人員推薦她可以服用一種安眠藥物,並且再三強調這不是一般的傳統及非傳統安眠藥物,不會成癮。由於她想瞭解這種藥的成分為何因此把藥盒帶來請我看看。


一看到藥盒,上面是自己不熟悉的藥廠及藥名:Remedica Devodil,一看成分是用最複雜的化學名稱,完全猜不出原始的學名為何,因此非查藥典不可,待用Devodil去查,找到原來這顆藥的學名是Sulpiride,原廠名為脫蒙治。一般在低劑量時,還能抑制胃酸,所以有些醫師也當制酸劑來開。


脫蒙治,一般被精神科拿來做為精神分裂症的用藥,劑量高些,一般是300到600毫克,劑量高的話會開到1200,也有醫師會給憂鬱症患者,劑量較低,一般為150-300毫克之間,效果不佳,還可能被開到600毫克。由於這主要是傳統的抗精神藥物,因此其副作用與一般典型的抗精神藥物相近,像是口渴、噁心、嘔吐、下痢、便秘等等腸胃不適,刺激泌乳激素分泌,導致月經不來或者男性女乳化等等,也會有人出現抗精神藥物常見的椎體外症候群,例如類似巴金森氏症的顫抖、坐立不安及焦躁等等現象,也常有人服用導致肥胖的狀況。


因此,我建議這位客戶還是少服用這種藥物來助眠,何況,這顆藥健保價不到三塊錢,而她自行到藥局購買,三十顆藥物賣價540,聽到之後,她除了有點錯愕以外,她更想弄清楚的是:難道藥師不知道這類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我想藥師給藥及賣藥,應該清楚,然而,藥物背後隱藏的副作用,賣藥的藥師沒有道理不知道,至於說不說,賣藥的藥師自有其考量。其實,不只是賣藥的藥師,開藥的醫師也往往有類似的狀況,原因很簡單:說了這些可能的藥物副作用,就沒人敢吃了。


在美國其實有立法:開藥的醫師或者建議給病患的治療,必須先跟病患說明清楚療效及相關副作用,讓患者瞭解詳細資料極可能的危險(或者副作用)之後,患者或家屬再決定是否接受治療。如果醫師未告知,病患因為接受治療而衍生副作用或者危險,患者可以告醫師並要求索賠。這部份的立法在國內目前還付之闕如,因此,患者對醫師開藥往往無法獲得足夠的藥物資訊,尤其是一般大醫院的健保門診,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讓醫師來說明,病患想問也礙於門診時間苦短,對藥物的相關資訊一無所知,因此因用藥引發的副作用層出不窮,精神科用藥的潛在副作用更難避免,因此我在部落格也常常被詢問這類問題。


有些醫師也會開這種藥物來治療妥瑞症,由於藥物本身的副作用就有類似巴金森氏症的顫抖,因此有些原本沒有肢體顫抖的人服用這種藥物以後產生的狀況,難以和妥瑞症的症狀作區別,因此最好留意有些症狀,是否為病情惡化或者是藥物本身的副作用所引發,無法判別時,應該找有經驗的醫師來做相關的評估及治療的建議。。


對自己的精神科用藥有任何問題,歡迎在部落格留言和我討論。另外想要自己多瞭解精神用藥的相關資料,可以參閱為藥瘋狂這本書,裡面有詳細的說明及建議。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前一篇的文章提到抗憂鬱劑SSRI的副作用,其中包含了可能會增加攻擊行為及自殺的想法或者自殺的危險性,許多人拿這個問題詢問開藥的醫師的結果,相關的事實大多會被淡化,到底實際的情形如何,我想還是參考SSRI使用量最大的兩個國家(美國與英國)的研究及統計結果客觀些。


不只是SSRI,給兒童服用抗憂鬱劑,都可能會導致自殺的危險性,英、美兩國的衛生主管當局的分析結果都顯示,兒童及青少年服用抗憂鬱劑都會增加自殺及攻擊行為的危險性,在2004年FDA從被診斷有憂鬱症且服用SSRI藥物的臨床數據分析發現,自殺的想法及行為的危險性從統計數字上來看,增加了八成,至於激動及敵意的比例增加約130%。在18-24歲的年輕成人來說,自殺想法及行為的危險性增加了1.5倍,因此對所有的抗憂鬱劑,都要求廠商必須加註相關的黑框的警語來提醒大眾:


Hammad TA (2004-08-116).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clinical data.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iatric drugs and pediatric suicidality." (PDF). FDA. pp. 42; 115. http://www.fda.gov/OHRMS/DOCKETS/ac/04/briefing/2004-4065b1-10-TAB08-Hammads-Review.pdf. Retrieved 2008-05-29. 


Stone MB, Jones ML (2006-11-17). "Clinical review: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idepressant drugs and suicidality in adults" (PDF). Overview for December 13 Meeting of Psychopharmacologic Drugs Advisory Committee (PDAC). FDA. pp. 11–74. http://www.fda.gov/ohrms/dockets/ac/06/briefing/2006-4272b1-01-FDA.pdf. Retrieved 2007-09-22. 


Levenson M, Holland C (2006-11-17).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Suicidality in Adults Treated with Antidepressants" (PDF). Overview for December 13 Meeting of Psychopharmacologic Drugs Advisory Committee (PDAC). FDA. pp. 75–140. http://www.fda.gov/ohrms/dockets/ac/06/briefing/2006-4272b1-01-FDA.pdf. Retrieved 2007-09-22. 


"FDA Proposes New Warnings About Suicidal Thinking, Behavior in Young Adults Who Take 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s". FDA. 2007-05-02. http://www.fda.gov/bbs/topics/NEWS/2007/NEW01624.html. Retrieved 2008-05-29. 


從2004年開始,警語出現後,一些專業人士憂心這類抗憂鬱劑的使用警語,會降低人們服用的意願,導致自殺率的上升,然而事實完全相反。根據統計,這類警語的確造成年輕人的孩童抗憂鬱劑的處方數量大幅減少,而美國官方衛生單位的的年輕人自殺數字統計(從2004年到2007年),結果是下降的,也就是抗憂鬱劑的使用量降低,讓自殺率也跟著減少:


Xu J, Kochanek KD, Tejada-Vera B (August 2009). "Deaths: Preliminary Data for 2007" (PDF). National Vital Statistics Reports 58 (1): 29–30. http://www.cdc.gov/nchs/data/nvsr/nvsr58/nvsr58_01.pdf. Retrieved 2009-09-20. 


Heron M, Hoyert DL, Murphy SL,et al. (April 2009). "Deaths: Final Data for 2006" (PDF). National Vital Statistics Reports 57 (14): 30. http://www.cdc.gov/nchs/data/nvsr/nvsr57/nvsr57_14.pdf. Retrieved 2009-09-20. 


抗憂鬱劑對自殺防治到底是正面還是負面?建議大家先瞭解上述的資料再下定論。


此外,鮮少人知道服用SSRI可能會引發血小版的功能異常造成上腸胃道的出血(胃出血),尤其是fluoxetine(原廠藥名prozac,百憂解)及 sertraline(原廠藥名Zoloft,樂復得),研究發現會增加老鼠胃酸的分泌,繼而產生胃潰瘍的發生。有胃潰瘍病史、十二指腸病史或者本身正在服用止痛藥的人,對SSRI的治療,建議保守些比較安全。相關研究資料請參考:


Serebruany VL (February 2006).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and increased bleeding risk: are we missing something?".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119 (2): 113–6. doi:10.1016/j.amjmed.2005.03.044. PMID 16443409. 


Halperin D, Reber G (2007). "Influence of antidepressants on hemostasis". Dialogues in Clinical Neuroscience 9 (1): 47–59. PMID 17506225. 


Abdel Salam OM (September 2004). "Fluoxetine and sertraline stimulate gastric acid secretion via a vagal pathway in anaesthetised rats".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50 (3): 309–16. doi:10.1016/j.phrs.2004.01.010. PMID 15225675. 


van Walraven C, Mamdani MM, Wells PS, Williams JI (September 2001). "Inhibition of serotonin reuptake by antidepressants and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elderly patients: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J 323 (7314): 655–8. doi:10.1136/bmj.323.7314.655. PMID 1156682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常有網友在部落格上詢問他們正在服用的抗憂鬱劑到底有沒有副作用,因為他們向開藥的醫師詢問,所得到的結果幾乎都告訴他們沒有明顯的副作用,事實到底如何,還是讓我們參考國外臨床研究的結果,這些狀況在國內並非不存在,事實上還蠻常發生的,吃藥產生副作用的人應該更能感同身受。


無疑的,抗憂鬱劑,尤其是SSRI(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已經是精神科的常備藥物,舉凡憂鬱症、焦慮症、社交畏懼、失眠、恐慌、強迫、飲食疾患(暴食或厭食)人格疾患、慢性疼痛、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衝動控制不佳、甚至是腸躁症、早洩等等,都可能會被開上這類藥物來治療。


SSRI在許多國家都是抗憂鬱劑的最普遍用藥:


Preskorn SH, Ross R, Stanga CY (2004).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in Sheldon H. Preskorn, Hohn P. Feighner, Christina Y. Stanga and Ruth Ross. Antidepressant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Berlin: Springer. pp. 241–62. ISBN 978-3-540-43054-4.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sO_hArhCxwMC&pg=PA241.


然而根據知名研究期刊JAMA在2010年的對照研究發現:


對輕度到中度憂鬱的人來說,抗憂鬱劑的最大治療效果與安慰劑相較,效果相當甚至像是不存在.....


一般在門診被開上SSRI的人,大部分都是輕度到中度的憂鬱或其他問題,看來,SSRI被過度的使用情形普遍存在。


SSRI一般常見的副作用像是沒興趣(缺乏體驗歡樂的能力)、冷漠、噁心或嘔吐、嗜睡、頭痛、磨牙、作惡夢、頭暈、衰弱、瞳孔變大、排尿困難、食慾改變、睡眠改變、體重增加或減輕(大概有三公斤左右的變化)、可能導致骨骼碎裂或受傷、性功能異常、增加憂鬱或者焦慮的感覺、顫抖、姿勢性低血壓、異常出汗、坐立不安、肝或腎功能異常、自殺想法、光敏感及皮膚感覺異常(例如刺、麻等等)。



在男性最關心的性功能障礙上,尤其是Escitalopram(原廠商品名為Lexapro,利普能),可能會造成永久性的性功能障礙,諸如遲發性射精、勃起功能障礙及性慾減退,最早的調查研究高達八成的人會發生,即使後來被認為這個數字被高估了,但後來的研究也發現超過四成的患者有此困擾:


Landén M, Högberg P, Thase ME (January 2005). "Incidence of sexual side effects in refractory depression during treatment with citalopram or paroxetine".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66 (1): 100–6. doi:10.4088/JCP.v66n0114. PMID 15669895. 


有些人即便停用了SSRI這類藥物,性功能障礙仍持續存在,這種現象稱為SSRI用後性功能障礙(Post SSRI Sexual Dysfunction):


Bahrick AS. Post SSRI Sexual Dysfunction. American Socie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harmacotherapy Tablet 2006; 7:2-10.


一般在精神科求診的人,鮮少能從醫師口中得到這些資料,對精神科用藥有問題的人也歡迎來部落格和我討論。提醒大家,已經服用精神科藥物的人,千萬不可斷然停藥,否則容易衍生更嚴重的藥物戒斷反應,反而更危險,想要減藥或者停藥,務必在有經驗的專業醫師監督及協助下慢慢減藥。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孕婦用抗憂鬱藥 胎兒易患肺高血壓


中廣 更新日期:2010/05/16 15:35



英國藥物管理機構警告,孕婦吃抗憂鬱藥,孩子比較容易得肺高血壓。



英國藥物管理局說,抗憂鬱藥會影響胎兒。很多媽媽懷孕期間吃了抗憂鬱藥生下的孩子會有慢性肺高血壓的症狀。大約每一千個新生兒會有五個得到這種疾病。一般新生兒患肺高血壓的比例是千分之二,因此他們要求醫生不要給孕婦開抗憂鬱藥,尤其是含有「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的抗憂鬱藥。



藥物管理局將要求藥廠在使用說明和包裝上,註記孕婦忌服的警語。





很多人並不知道,SSRI(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是一種致畸胎物質,大家熟知的百憂解,就是最有名的代表藥物,但提醒大家:SSRI不只是百憂解而已。這類藥物會通過胎盤,因而影響到胎兒。根據臨床研究,Sertraline及Paroxetine這兩種藥物被發現與新生兒先天異常有關,特別是心臟的中隔缺損。某些研究結果也發現,SSRI與新生兒的併發症發生有明顯的關連,例如新生兒戒斷症狀:在2003年11月,有文獻指出93個關於母親服用SSRI導致新生兒產生癲癇或戒斷症狀的狀況,因此建議母親若被診斷有精神疾病,也應避免開立這類藥物。


此外,孕婦服用SSRI還容易造成胎兒持續性的肺高血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在2006年 7月19日提到哺乳的母親若服用SSRI,必須要和開藥的醫師詳細討論。相關原文資料請參閱:


 Medical News Today - Lancet Press Release. Feb 05 2005


Gentile S, Rossi A, Bellantuono C (2007). "SSRIs during breastfeeding: spotlight on milk-to-plasma ratio". Archives of Women's Mental Health 10 (2): 39–51. doi:10.1007/s00737-007-0173-0. PMID 17294355. 


更讓人擔心還可能造成永久的神經精神變化,早在80年代,研究人員以傳統的三環抗憂鬱劑給懷孕的老鼠服用,結果導致成鼠的行為變化,這在人類的研究也相仿:


Vogel G, Neill D, Hagler M, Kors D (1990). "A new animal model of endogenous depression: a summary of present findings".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14 (1): 85–91. doi:10.1016/S0149-7634(05)80164-2. PMID 2183099


待SSRI研發出來,相關的研究也再度證實懷孕婦女服用SSRI,的確會導致新生兒大腦的血清素傳導永久變化而導致行為的改變:


Popa D, Léna C, Alexandre C, Adrien J (April 2008). "Lasting syndrome of depression produced by reduction in serotonin uptake during postnatal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sleep, stress, and behavior".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8 (14): 3546–54. doi:10.1523/JNEUROSCI.4006-07.2008. PMID 18385313. 


 Maciag D, Simpson KL, Coppinger D, et al. (January 2006). "Neonatal antidepressant exposure has lasting effects on behavior and serotonin circuitry".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31 (1): 47–57. doi:10.1038/sj.npp.1300823. PMID 16012532. 



最近英國藥物管理局針對懷孕婦女提出警告:孕婦服用SSRI,胎兒罹患肺高血壓的機率比不服用SSRI的孕婦生出肺高血壓的危險性提高兩倍半,另外的研究的相關危險性更高達六倍,因此FDA也有類似的呼籲:


FDA Public Health Advisory - Treatment Challenges of Depression in Pregnancy


針對懷孕的婦女,醫師為胎兒安全起見,應該避開這類抗憂鬱劑。日前我在某電視節目看到有些用藥積極的醫師,只要媽媽過去有憂鬱病史或者懷孕後,情緒稍微低落甚至有些情緒不穩,她的作法就是積極的開上抗憂鬱劑來預防懷孕及產後憂鬱,對照上述的資料,這種積極用藥的治療還蠻普遍的,但多數懷孕的婦女或者哺乳的媽媽並不瞭解藥物潛在的副作用及危險性,著實令人擔心。


最後還是要鄭重提醒大家:已經服用精神藥物的人,千萬不能自行斷藥或者自行減藥,因為藥物戒斷反應只會讓原來服藥的人更不適及恐慌。減藥務必在有經驗的專業人員的監督及建議下來進行才能減少戒斷反應發生的可能性。。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知名的精神醫學期刊於五月發表一篇有關於抗憂鬱劑使用與自殺的關係,值得大家關注。這篇研究是由哈佛醫學院與布里翰婦女醫院的研究人員共同針對287543位超過18歲的研究對象進行分析,原文的摘要大家可以參閱:


http://archpsyc.ama-assn.org/cgi/content/short/67/5/497


過去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針對抗憂鬱劑的使用(包含所有的抗憂鬱劑),已有明確的警語與建議,最近這篇研究結果也支持FDA的建議,也就是憂鬱患者服用抗憂鬱劑,不會因為藥物種類的不同,而減少自殺的風險。之前的研究大多是服用抗憂鬱的憂鬱患者與服用安慰劑(外型一樣,但不含藥的成分)的憂鬱患者相較,服用抗憂鬱劑的研究對象較服用安慰劑的自殺風險明顯提高,若以臨床療效來說,有些抗憂鬱劑達到的療效與安慰劑相比,差不到兩成(六成對四成多),因此有醫師戲謔的說,八成的憂鬱患者,都不需抗憂鬱劑的幫忙(包含吃安慰劑就有療效及吃抗憂鬱劑也無效的個案)。


之前我還在區域醫院服務的時候,有一天早上,當時一位資深的精神科醫師拿到報紙,看到某名人的家屬跳樓身亡的新聞第一個反應就是:你看,不好好服藥,搞得跳樓自殺。


我還記得當他邊看新聞,還會振振有詞地評論,但當他看到新聞寫道:當事人平時也按時看精神科門診及遵照醫矚服藥,他才住口。


對照這篇最新的研究,結果是相符的:


雖然受到廣泛使用,但過去十年來並無一致證據顯示,抗憂鬱藥物的使用增加,已減少自殺念頭或自殺意圖的氾濫。


也就是抗憂鬱劑的使用,無法減少自殺念頭或自殺意圖的氾濫。因此,當我們論及自殺防治的時候,不應再強調抗憂鬱劑的使用,能夠降低自殺的風險,對憂鬱症患者亦然。


真正的自殺原因,,並非是抗憂鬱劑可以處理的,身體的不適而無法獲得處理或是解決,持續的失望往往會累積成厭世的念頭與衝動,因此在生理方面,建議大家不妨多瞭解功能性醫學對身體功能的失衡所能提供的檢測與治療,根本處理源頭,真正減輕生理不適之原因,而非為依賴藥物控制來抑制症狀,才是根本解決之道。至於跟自殺有關的心理成因,相關資料大家也可以參閱之前我部落格的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3559


研究:抗憂鬱藥物種類不影響自殺行為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10/05/05 02:20 鄭竹雅







(法新社華盛頓3日電) 今天公佈的研究顯示,使用抗憂鬱藥物的成人,他們的自殺行為不會因所服用藥物的種類不同而有所改變。



美國布里翰婦女醫院(Brigham Women's Hospital)與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研究員說:「服用不同類型藥物的患者間,沒有在臨床上具有意義的風險差別。」研究報告刊登在5月號「一般精神病學彙刊」(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該報告表示:「我們發現所有抗憂鬱藥物的事件比率相同,這項結果支持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ood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對全部抗憂鬱藥物一視同仁的決定。」



「治療決定應以效力為本,臨床醫師開始進行抗憂鬱藥物治療後,應謹慎監控。」



研究員檢視加拿大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共28萬7543名成人的就醫資料。他們在1997年至2005年間開始抗憂鬱療程,其中751名研究對象在為期5年的診療期間自殺未遂,有104人成功自殺。



  研究表示,「雖然受到廣泛使用,但過去十年來並無一致證據顯示,抗憂鬱藥物的使用增加,已減少自殺念頭或自殺意圖的氾濫。」(譯者:中央社鄭竹雅)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競爭壓力大 學生迷上聰明藥


更新日期:2010/04/22 00:07 成怡夏







【編譯成怡夏綜合外電報導】一名勤奮的學生夙夜匪懈用功念書,取得了劍橋大學的入學資格。進了大學後,卻因為競爭壓力太大,開始求助於藥物。英國《衛報》報導,近年來,曾讓西方國家政治人物世代興奮迷戀的大麻煙已退燒,最新風潮是教育性用藥,而非娛樂用藥。



在劍橋大學修習自然科學洛杰‧派瑞洛是一名國際學生,這代表他父母每年得付2萬英鎊供他讀書,讓他很有壓力。去年暑假,考試前他因為沒時間念書,為了怕被當掉,他買了modafinil興奮劑。



治療用藥遭濫用



Modafinil是一種被許多學生服用,用來提神的「促進記憶藥物」。這種藥原本用於治療嗜睡症,但現在卻被學生用來對付疲倦。另一種受歡迎的選擇是用做治療注意力缺乏過動症的Ritalin。這兩種藥物都能增加腦中多巴胺的濃度,提高使用者的警覺性和靈敏度。



因為這些藥物太受歡迎了,劍橋大學精神病學系臨床神經心理學教授芭芭拉‧莎哈琪安提出警告,這些藥物的使用有「巨大的意涵」,大學必須對此有所行動,她甚至建議可能要對學生做藥物檢測。



使用學生高達1/4



莎哈琪安去年參加一個探討藥物誤用的醫藥顧問委員會,研究健康人士使用提高認知能力的藥物的問題。一份引述《自然》期刊的美國研究估計,在某些學校裡,有高達25%學生過去曾使用過提神藥物。



許多人透過朋友接觸這些藥物,雪佛德哈蘭姆大學藝術系三年級學生勞倫斯‧普瑞斯在某篇期刊論文上,看到對此種藥物的批評,「但是我認為這種藥聽起來很棒。」派瑞洛也是透過媒體發現這種促進記憶的藥物。他覺得「它們似乎是個相當好的主意。」學生們相信藥物讓他們可以做更多的工作。比如需要上台演說或是遇到可怕的宿醉。



另一種極端是,劍橋大學的研究生璐西‧梅克皮斯服用後,成為一個極度認真工作的人。她每周服用modafinil一兩次。「在讀書、工作和運動交替下,我有一個非常滿的時間表。」她說:「我想做每一件事,但我不想每件事情都只做到平平而已。服用modafinil讓我可以把每件事情都做到最好。」



所有學生對於藥物效果都心知肚明。「Modafinil增加我讀書的熱情,」派瑞洛說:「它讓我一點都不想懶散。」普瑞斯也同意:「Modafini給了我所缺乏的動力。」而並不缺乏動力的梅克皮斯則服用modafinil讓自己保持警覺。「我只要服用一錠就可以熬夜熬整晚,一點都停不下來。」



學生得到藥物的方法各有不同。某些人透過朋友手,多數學生透過網購。派瑞洛說,只要Google它,包括送貨的費用,一顆大約是2英鎊。普瑞斯說,只要簽署一項聲明,表示你不會因為他們在沒有處方籤的情況下賣給你處方藥,而去告發他們,他們就會把藥賣給你。



這種方便的程序可能會讓消費者很高興,但卻讓莎拉琪安不悅,「當你規避法令取得這種藥物,你不知道它究竟是什麼,或是你的體質是否適合,這代表你不該服用。」



這些促進記憶提神藥物是近來發展沒多久的,莎哈琪安表示,要說這些藥物安全恐怕言之過早。「學生們服用這些藥物真的很令人感到擔心,因為我們並不知道長期來說它們是否是安全的。這些藥物還太新,我們怎麼會知道呢?」



除了關切藥物對身體的效用外,還有道德的考量。「我們希望以這樣的方式解決自己的問題嗎?」莎哈琪安說:「有很多可以面對問題的方式,如睡眠和運動。」這些方法不只對身體更好,對心理也是好的。感覺自己達成目標是很棒的,然而服用了一錠藥物,你的自我感覺就不是如此了。



變相作弊 看法兩極



對那些沒有服用藥物的學生而言,這樣做的人是作弊。莎哈琪安說:「他們感覺服用這些藥物表現會有所不同,那些不想服用藥物的學生因為每個人都在服用,有種被強迫服用的感覺。」但是被控訴竄改遊戲規則的學生卻異口同聲地否認這種說法,「我並沒有在作弊,」梅克皮斯說:「服用一錠藥物和喝一杯咖啡一樣,只是效果更好。」派瑞洛同意說:「我認為這不是作弊,對於那些視力不佳的人來說,記憶沒有任何幫助;你讓視力不佳的人配戴眼鏡,為什麼不能讓那些記憶力不佳的人服用這些藥物?」



目前這些服用藥物者的真實狀態尚未被大學所定義,這是莎哈琪安希望趕快公告的部分。「大學需要思考是否希望他們的學生在考試期間服用藥物?大學內部應進行這方面的辯論。我們是否真的在乎這部份?這算不算是一種作弊?我們希望社會走向這樣的道路嗎?」



劍橋大學教育公關秘書約翰‧瑞里森教授表示,大學不贊成任何非醫療用途的藥物服用,大學聯盟的福利官員表示也關切藥物使用問題。這些獲得「英國大學」校長團體的迴響,他們表示,對於「學生服用沒有處方籤的藥物表示沉重關切,」因為這對學生造成了健康的風險。他們建議學生尋求大學諮商單位或醫師協助。



這兩天有好幾個網友都向我詢問如何才能取得modifanil(商品名Provigil)這顆藥,我相信大部分的人是看了這篇報導的關係。Modifinil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FDA核准的治療適應症為嗜睡症及輪班工作睡眠紊亂等狀況,有些睡眠呼吸中止,白天精神不濟的人,也有醫師會開這種藥物來治療。


Modifanil的藥理作用是刺激神經釋放單胺類的物質,尤其是像正腎上腺素及多巴胺這類物質,治療嗜睡的機轉是因為它會刺激下視丘的組織胺增加,來幫助當事人清醒。其藥理作用雖與安非他命不盡相同,但它某種程度的作用與安非他命的作用類似,都會刺激大腦神經細胞產生正腎上腺素與多巴胺。


到底這種藥會不會上癮?知名的研究機構NIAAA(National Institute on Alcohol Abuse and Alcoholism ),這是美國健康局的附屬機構,提出警語:需要靠這類藥物來增加警覺力的人,容易導致對modifanil的依賴與濫用,主要是因為它所作用在大腦獎勵的運作中心(許多成癮物質可能會作用在這部份的大腦),請參閱:


 Volkow ND, Fowler JS, Logan J, Alexoff D, Zhu W, Telang F, Wang GJ, Jayne M, Hooker JM, Wong C, Hubbard B, Carter P, Warner D, King P, Shea C, Xu Y, Muench L, Apelskog-Torres K (2009). "Effects of modafinil on dopamine and dopamine transporters in the male human brain: clinical implications.". JAMA. 2009 Mar 18;301(11):1148-54 301 (11): 1148–54.


目前針對這部份的研究尚無定論,但以上專業的提醒,我認為還是有高度的參考價值。


雖然他有中樞神經性興奮劑的作用,原廠仍不建議給ADHD的患者使用:


Biederman J, Pliszka SR (March 2008). "Modafinil improves symptoms of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cross subtyp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 Pediatr. 152 (3): 394–9. doi:10.1016/j.jpeds.2007.07.052


有些醫師會給其他疾病的患者使用,像是憂鬱、巴金森氏症甚至是精神分裂症等等,但這些FDA均未核准,製藥公司曾因不當宣傳藥效,在2008年遭到美國政府鉅額罰金,相關資料請參閱:


"Cephalon executives have repeatedly said that they do not condone off-label use of Provigil, but in 2002 the company was reprimanded by the FDA for distributing marketing materials that presented the drug as a remedy for tiredness, "decreased activity" and other supposed ailments. And in 2008 Cephalon paid $425m and pleaded guilty to a federal criminal charge relating to its promotion of off-label uses for Provigil and two other drugs." http://www.law360.com/articles/127434


 研究指出,Modifanil這顆藥並非神藥,服用的人雖然對某些認知功能的測試有進步,但對於像是空間記憶力、執行功能及注意力等等,並無明顯差別,請參考:


Baranski JV, Pigeau R, Dinich P, Jacobs I (2004). "Effects of modafinil on cognitive and meta-cognitive performance". Hum Psychopharmacol 19 (5): 323–32. doi:10.1002/hup.596. PMID 15252824. 


Müller U, Steffenhagen N, Regenthal R, Bublak P (2004). "Effects of modafinil on working memory processes in humans". Psychopharmacology (Berl.) 177 (1-2): 161–9. doi:10.1007/s00213-004-1926-3. PMID 15221200. 


研究的正面效果,其實有許多是來自於低智商的實驗對象所做出來的,而這些正面的效果也往往是低智商的人,效果才明顯:


 Randall DC, Shneerson JM, File SE (2005). "Cognitive effects of modafinil in student volunteers may depend on IQ". Pharmacol. Biochem. Behav. 82 (1): 133–9. doi:10.1016/j.pbb.2005.07.019. PMID 16140369. 


使用這顆藥還是有不少要注意的地方,例如有高血壓或者心血管問題的人,不建議使用(這是所影中樞神經興奮劑都必須注意的,危險的話甚至可能導致猝死),肝硬化的人也不建議服用。嚴重的副作用,有些人甚至會引發可能致命的自體免疫反應,例如史蒂文強森症候群等等狀況,2007年FDA曾累積收到六例嚴重病例:


"Modafinil (marketed as Provigil): Serious Skin Reactions". FDA. 2007. http://www.fda.gov/cder/dsn/2007_fall/postmarketing.htm#modafinil. 


在國內,這被歸於罕藥,也就是極少會用到的藥物。自認平時專注力不佳、記憶力不好、晚上睡眠品質不好以致白天嗜睡等等困擾的人,應該藉由詳細的身體功能檢查及相關檢測,根本找出原因來處理改善,而非靠一些可能成癮的藥物來短暫刺激大腦,也許暫時能達到一些認知功能提升的效果,但一旦依賴,長期的藥物刺激,會改變大腦原本神經傳導的平衡,繼而可能是不可逆的轉變,提醒大家對此類用藥千萬要保守謹慎。關於精神科用藥對大腦作用的可能引發的效應,也可以參閱為藥瘋狂這本書的內容。


此外也可參閱我之前的相關討論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9279&sc=1#17463


如果不想藉由藥物,是否有其他自然的食物來源或者營養補充品可幫助多巴胺提升呢?提升多巴胺,營養醫學建議大家可以選擇酪胺酸(必須氨基酸的一種,這是多巴胺的原料),這不僅安全、花費不高,甚至美國軍方也在研究這種物質,將它用於壓力緊繃狀況下,激發身體與精神的表現,相關資料請參閱:


Beijen, J. B.  et al. 1999.Tyroine improves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reduces blood pressure in cadets after one week of a combat training course. Brain Res Bull 48(2):203-9 


另一種為苯丙胺酸,這是正腎上腺素的原料,正腎上腺素可以提升活力、激勵與專注力。營養素的功效經常優於傳統藥物,而且無副作用,因為它們是大腦原本就需要的原料。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兩個多月前,知名的媒體華爾街日報有一篇醫藥界的新聞,但是注意到的人不多,在此把報導的原文及翻譯找出來,供大家參考。葛蘭素藥廠的主管決策人員提到,除了藥物專利期過期,同成分藥物(在台灣常被稱為台廠藥)會衝擊藥價,減少獲利以外,主要還是因為抗憂鬱劑的研發不僅花費高昂,而且用藥過程無法用客觀的檢測來證實療效,再加上患者用藥後引發的副作用及後遺症所衍生的法律糾紛,需大量費用來支付,致使藥廠高層人員決議放棄抗憂鬱劑新藥的研發。


針對克憂果,過去有累積不少的臨床報告,這些研究結果,許多專業人員也不清楚,遑論一般服用藥物的患者或者大眾,以下為相關研究的結果的整理,提醒大家注意:


葛蘭素藥廠的抗憂鬱劑,學名為Paroxetine,在外國的商品名為Paxil,國內為Seroxat,中文商品名為克憂果,在泌尿科的「新」藥名就是學名Paroxetine,治療的適應症為早洩,這其實是許多選擇性的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憂鬱劑的副作用(SSRI常見的副作用為噁心、嗜睡及性功能障礙),克憂果與其他SSRI不同之處:體重增加,相關資料請見:


Papakostas GI (2008). "Tolerability of modern antidepressants". J Clin Psychiatry 69 Suppl E1: 8–13. PMID 18494538


FDA從2004年3月公告的抗憂鬱劑警語:抗憂鬱劑服用可能會增加自殺的危險性,克憂果不僅名列其中,而且許多臨床報告發現服用克憂果與安慰劑的患者比較,服用克憂果產生自殺想法的比例明顯提升。這裡也有一篇2008年的研究可參考:


Barbui C, Furukawa TA, Cipriani A (January 2008). "Effectiveness of paroxe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ajor depression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examination of published and unpublished data from randomized trials". CMAJ 178 (3): 296–305. doi:10.1503/cmaj.070693. PMID 18227449


青少年服用克憂果,臨床上不但看不到抗憂鬱的效果,同時還會增加自傷及自殺的危險性:


Hammad TA (2004-08-16).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clinical data: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tropic drugs and pediatric suicidality"


Hammad TA, Laughren T, Racoosin J (March 2006). "Suicidality in pediatric patients treated with antidepressant drugs". Arch. Gen. Psychiatry 63 (3): 332–9.


"Report of the CSM expert working group on the safety of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antidepressants"(PDF). MHRA. 2004-12. http://www.mhra.gov.uk/home/groups/pl-p/documents/drugsafetymessage/con019472.pdf. Retrieved 2009-02-17. 


對懷孕婦女來說,FDA在2005年12月也發表了相關的安全警示:依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本品會增加產生畸胎的危險性,尤其是心血管方面的發育不良:


 "FDA Public Health Advisory Paroxetin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http://www.fda.gov/Drugs/DrugSafety/PublicHealthAdvisories/ucm051731.htm. Retrieved 05/02/2009. 


 "Paroxetine and Pregnancy". GlaxoSmithKline. http://www.gsk.com/media/paroxetine_pregnancy.htm. Retrieved 05/02/2009. 


有精神科用藥的任何問題,歡迎大家可以在部落格和我討論,提醒大家,已經在服用精神科藥物的人,千萬不可斷然停藥,尤其想減藥或者停藥,務必在專業人員的建議及監督下,慢慢減藥,減少可能的戒斷不適引發的危險。以下為報導原文及內容翻譯: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華爾街日報),  5 February 2010

Glaxo to Shift Away From Antidepressant Research

葛蘭素藥廠轉向,不再研究抗憂鬱劑

By JEANNE WHALEN

GlaxoSmithKline PLC said it will stop research into new antidepressants and focus on diseases for which it believes it can develop more valuable drugs, a major shift for a company that developed some of the biggest-selling antidepressants of the past 20 years.

葛蘭素史克公司表示,他們將停止研究新的抗憂鬱劑,並且把重心轉向研究其他疾病,,因為該公司相信他們可以發展出更有價值的藥物。這是一個在過去20年間發展出某些暢銷抗憂鬱劑的藥廠所做出的重大轉變。 

However, low-cost generic copies have eroded demand for name-brand antidepressants, which accounted for just 2.3% of total sales last year, down from 14% in 2002. Chief Executive Andrew Witty said Thursday that the company thinks further investment in the market wouldn't be prudent.

然而,低成本的非專利藥品逐漸削弱了對品牌抗憂鬱劑的需求,這解釋了葛蘭素公司這類藥物佔總銷售額的比例從2002年的14%下降到去年只佔 2.3%。葛蘭素的執行長安德魯威蒂週四表示,該公司認為,進一步投資市場並不明智。 

Part of the reason is financial risk. Clinical trials of antidepressants are among the "most expensive and highest-risk" of all drug trials, Mr. Witty said, because companies often don't know until the end of very large studies whether a drug works. It is also hard to prove that a depression drug is working, he said, because patient improvement is measured by subjective mood surveys, and not by the clear-cut blood tests and biological measures used in other diseases.

這有部分原因是財務上的風險。抗憂鬱劑的臨床試驗是所有藥物試驗中「最昂貴和風險最高的」,威蒂先生表示,由於公司往往不知道藥物是否有效,除非直到大量的研究結束。他提到,要證明一種憂鬱劑藥物有效也很難,因為病人改善的情況是用主觀的情緒問卷調查來衡量,而不是向其他疾病那樣用明確的血液檢測和生物測量方法。 

Weighing on earnings were £392 million of legal charges in the fourth quarter. Mr. Witty would say only that these related to "quite a number of cases," declining to add whether they were tied to a feder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ompany's drug-marketing practices in the U.S.
 
給收益帶來壓力的是第四季3.92億英鎊的法律費用。威蒂先生只說,這些費用關係到「相當多的案件」,而拒絕進一步說明他們是否因為聯邦當局調查該公司在美國的藥品行銷做法而受到牽絆。  
 
Andrew Witty, CEO of GlaxoSmithKline, spoke at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in New York in January.
葛蘭素史克公司的執行長安德魯威蒂,1月份在紐約的外交關係委員會上談話。
—Sten Stovall and Jason Douglas contributed to this article.
-斯登斯托維爾和賈森道格拉協助撰寫本文。


報導原文出處: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48704041504575044901266169316.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抗癲癇藥「癲通」治酸痛 不適用藥害救濟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2/23 04:11







記者徐夏蓮/台中報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症暨外傷中心毒物科主任洪東榮昨天指出,年假期間一連遇到2例,服用抗癲癇藥物「癲通」(見右圖,記者徐夏蓮攝)治療腰酸背痛,出現強烈皮膚過敏反應而掛急診,但因此藥物規範的適應症是抗癲癇等症,並非用來治療酸痛,患者因此不能提起藥害救濟,提醒醫師及患者注意!



洪東榮主任昨天指出,「癲通」是知名抗癲癇藥物,衛生署規範它的使用適應症為抗癲癇、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病變、三叉神經痛等症,但由於此藥對治療神經痛確有效果,又沒有一般止痛藥會引起胃潰瘍等不適,據他所知,有不少醫師會針對腰酸背痛服用一般止痛藥不見療效的患者,開此藥讓患者服用。



少數病例出現過敏症狀



藥即是毒,任何藥都是有一好沒兩好,「癲通」也不例外,少數病人會因個人體質因素,服用後產生「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出現強烈的皮膚過敏反應,皮膚起紅疹、長水泡、口腔黏膜、外陰部、肛門皮膚潰瘍,讓患者吃喝拉都痛苦不已,嚴重的甚至會引起肝、腎衰竭、皮膚潰爛。



嚴重者肝腎衰竭、皮膚潰爛



這2例患者都是40歲左右的婦女,因腰酸背痛,醫師開給她們「癲通」服用,2人都出現嚴重紅疹反應,其中一位服用2天後覺得頭暈、發燒自行停用,改服中藥,身上出現嚴重紅疹掛急診,一度以為是中藥引起的,但因之前才有一位婦人因服用「癲通」皮膚嚴重紅疹掛急診,一問之下她也服用,應是「癲通」引起的可能性居大。



洪東榮主任昨天表示,治療腰酸背痛的藥物很多,建議醫師最好不要開「癲通」給腰酸背痛的患者服用,非開不可一定要提醒患者注意,一旦有過敏反應就要馬上就醫。



顛通Carbamazepine是抗癲癇藥物,神經科方面主要是用於治療癲癇、精神科會拿來治療雙極性疾患,顏面五官科(耳鼻喉科)則會拿來治療三叉神經痛。Carbamazepine於1962年上市,最早是用來治療三叉神經痛,而非癲癇,1965年在英國才開始核准用於癲癇控制。美國一直到1974年才被核准用於癲癇控制。至於會被拿來治療躁鬱症,則是在1971年,日本有兩位醫師Drs. Takezaki and Hanaoka ,拿來和抗精神藥物並用,去控制難治型的躁症,在精神科治療中,如果發現患者單一藥物治療反應不佳,往往會合併多重藥物治療。另外,也有一個Dr. Okuma自己單獨以顛通來治療躁症而成功,日本之所以會拿這顆藥來控制躁鬱症,主因是因為在當時,鋰鹽(躁鬱治療藥物,需小心監控血中濃度,因為不小心就會過量引發中毒症狀)在日本未獲准上市,因此他們想其他控制情緒的替代藥物。


服用Carbamazepine之注意事項如下:




  • 罹患腎、肝或心臟疾病、高血壓、青光眼的患者,以及老人、孕婦或授乳的病人等使用宜小心
  • 停藥要慢慢的調整劑量,若突然的改變,可能會導致或癲癇的連續狀態(status epilepticus)
  • Tegretol須在監測下小心使用。服用本品不宜開車或從事危險性工作
  • 有嚴重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或者肝腎功能異常及老年人,使用Tegretol須注意調整劑量
  • 骨髓抑制的病歷,和嚴重的高血壓、對Carbamazepine過敏者,心臟房室阻斷的病人,不可服用

最嚴重的、有時甚至會產生致命的皮膚反應,包括中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和史蒂文斯-強森症候群,在藥物治療的後遺症上都有臨床報告。



  1. 食慾減退
  2. 口乾
  3. 乾嘔
  4. 腹瀉或便秘
  5. 頭痛
  6. 暈眩
  7. 嗜睡
  8. 運動失調
  9. 視覺調節作用異常
  10. 複視
  11. 老年人偶而發生的精神上混亂及激動

尤其在治療初期、通常經過7~14天或暫時降低劑量,這些副作用就會自然消失,其他因本品的抗利尿作用導致的低血鈉症,有時無伴隨嘔吐、頭痛、精神混亂,則較少發生,白血球減少症、血小板減少症、顆粒性白血球缺乏症、再生不良性貧血、血栓性栓塞、心臟傳導異常、肝炎、蛋白尿、淋巴節腫脹等也曾有相關報告。


在臨床上,有些醫師會把這種藥物用來治療其他疾患,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精神分裂症、幻肢症候群、鎮發性的極度疼痛甚至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請大家注意,若是在非適應症狀況下而發生嚴重之副作用,是無法得到藥害補助的。一般醫師若要將此藥開在OFF-LABEL (非核准適應症)疾病,也應先知會患者可能會產生的相關副作用及後遺症,萬一發生應儘速求醫處理。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抗憂藥無效? 難治療近半病患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01/15 00:07 【中央社芝加哥13日路透電】



抗憂鬱劑無法治療近半數用藥者。在科學期刊「神經元」(Neuron)中,一篇以老鼠作實驗的研究可以解釋原因。



多數抗憂鬱藥物,包括常使用的百憂解(Prozac)與樂復得(Zoloft),都是藉由增加血清素以達到效果。血清素是大腦神經傳導素,由大腦中區的縫合神經元(rapheneurons)製造。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研究員漢勒內(ReneHen)今天表示,大腦中區接受過量單一血清素受體的基因改造鼠,較不易對抗憂鬱劑起反應;他在電話訪談中指出,這些受體將抑制(製造血清素的)神經元活動;過量受體將過度抑制這些神經元。



漢勒內表示,這項研究結果有助醫師了解某種抗憂鬱劑是否能夠發揮療效;也可讓藥廠進行更多臨床實驗及研發新藥,讓無法受惠於傳統抗憂鬱劑的病患得到幫助。




我建議大家對精神科藥物治療有疑問或有興趣,有機會,多看看相關的醫學研究的報告,就會發現裡面有許多醫學真相,這是一般在醫院門診的醫師不會告知患者的。以抗憂鬱劑來說,近半數的憂鬱患者,在抗憂鬱劑的治療下無明顯療效,目前原因也還不是很清楚,最近美國紐約的醫療研究團對老鼠的試驗研究發現:

 

對大腦產生血清素的區域若本身的血清素受體的基因經過改造,這些族群對抗憂鬱劑較難有反應,而且,這些受體在接受抗憂鬱劑治療時,還會抑制製造血清素的神經細胞產生血清素的活動,藥物刺激使受體過度抑制這些神經細胞的現象也存在。

 

這提醒我們,目前對抗憂鬱劑為何對近半數的憂鬱患者,可能存在的身體機制必須進一步瞭解,而我認為抗憂鬱劑的服用,可能會引發自殺的想法或行為(FDA從2004年就發表公告的警語),若與此有關,也希望有進一步研究來證實及釐清,幫助大家避開可能反而更有害的治療方式。相關的研究有興趣的人,不妨可以直接去找這篇研究來深入瞭解:

 

5-HT1A Autoreceptor Levels Determine Vulnerability to Stress and Response to Antidepressants

Neuron, Volume 65, Issue 1, 14 January 2010, Pages 40-52
Jesse W. Richardson-Jones , Caryne P. Craige , Bruno P. Guiard , Alisson Stephen , Kayla L. Metzger , Hank F. Kung , Alain M. Gardier , Alex Dranovsky , Denis J. David , Sheryl G. Beck , René Hen and E. David Leonardo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科的藥物治療,一直以來強調的是症狀的消除,如果單一藥物控制不好,往往會加上其他藥物來抑制症狀。以憂鬱症來說,藥物合併療法,最常見的就是鋰鹽,但鋰鹽有明顯的副作用,且其治療濃度與中毒濃度相當接近,因此願意配合的人不多。

很多人不知道,即便是甲狀腺功能正常,仍可以考慮甲狀腺素來合併治療,其效果絕對不亞於鋰鹽。有興趣深究的人可以參閱研究摘要內容: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6946176

如果上述效果都不佳,一般精神科醫師會把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藥物拿出來並用,試圖抑制症狀,也許症狀主訴會少一些,但隨抗精神病藥物本身產生的副作用,往往也抵銷了療效。有興趣瞭解的人,不妨參考這篇2008年的專業報告:

Evidence Grows for Value of Antipsychotics as Antidepressant Adjuncts - Psychiatric Times

最近有些醫師積極推行新的憂鬱症藥物療法,他們建議對於抗憂鬱劑治療效果不佳的人,加上號稱第三代的抗精神病藥物來抑制症狀,據說這樣能增加療效及減少副作用。而和抗憂鬱劑並用的藥就是Aripiprazole,其商品名為 OTSUKA ABILIFY,台灣上市的中文藥品名為大塚安立復,這種藥物在上市時,因其藥理作用機轉與其他藥物不同,因此可能引發的副作用會比其他藥物來的更低,然而,就我臨床觀察,有些人服用仍會產生坐立不安、肌肉僵硬等等椎體外症候群的不適。長期以來,我一直不建議用焦土政策來處理精神困擾,尤其不去找身體功能失衡的真正根源或者心理壓力及困惑產生的效應,治療焦點完全以消除症狀為主,症狀消除不了就一直加劑量及加藥,往往不僅沒有解決問題,還造成當事人更大的痛苦與困擾,一般大醫院的精神科看診時間極為不足,哪有時間深入瞭解患者的身體及心理困擾,因此幾乎都是以症狀的問診配合藥物控制,要達到所謂理想的治療目標及效果,往往有困難。因此建議大家面對憂鬱,務必不要把憂鬱當成是一種病因,而該視為一種結果,到底是何種功能失衡或者壓力導致?根本解決之道難道是長期的藥物控制?如果不是,原因何在?如何處理?精神科藥物調整的神經傳導物質濃度為何不能監測?關於這方面的問題與解決,歡迎大家多提出來和我討論!

原文程度OK的人,以下為詳細的原文藥物仿單,請參閱:

http://www.psychsearch.net/off_label/abilifyd.pdf

 

以下是我從藥廠提供的中文藥物仿單節錄的內容給大家參考:

 塚安立復錠

衛生署許可適應症:精神分裂症、雙極性疾患之症發作及混合型發作

作用:穩定精神狀況

副作用:意外傷害、便秘、靜坐不能、頭痛、虛弱、四肢水腫、嘔心、消化不良、嘔吐、興奮、焦慮、失眠、嗜睡等。有吞嚥困難或過度昏睡情形,立刻詢問醫師或藥師。

注意事項:

一般原則   直立性低血壓

Aripiprazole與直立性低血壓有關,可能因為它具有α1-腎上腺素接受體抗作用。在針對服用OTSUKA ABILIFY 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受試人數926 )進行之五個短期安慰劑對照試驗裡,直立性低血壓相關事件的發生包括:直立性低血壓(安慰劑1%aripiprazole1.9%),頭昏眼花(安慰劑1%aripiprazole 0.9%),和暈厥(安慰劑1%aripiprazole-0.6%)。服用aripiprazole後,有明顯的直立性血壓改變 (定義為:由仰臥變為站立姿勢時,收縮壓至少減少30 毫米汞柱) 的發生率,與安慰劑效果相比,沒有統計學上的差異。(在服用aripiprazole的病人,發生率為14%;服用安慰劑的病人,發生率為12%)

Aripiprazole應該特別注意使用在患有已知下述疾病患者身上時:

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臟病、心臟衰竭或傳導異常之病史),腦血管疾病,或是會使病人產生低血壓的情形(脫水、血容積減少,以及服用降血壓藥的治療)

癲癇

在短期並以安慰劑作為對照的試驗中,0.1%(1/926) 服用aripiprazole的病人發生癲癇。當aripiprazole與其他抗精神病藥物合併使用時,要注意有癲癇病史的病人或是可能降低癲癇發作值的狀況(例如阿茲海默氏癡呆症)65 歲以上族群,可能比較容易發生癲癇值降低的情形。

認知及運動功能受損之可能性

在幾個短期,安慰劑對照的試驗中,服用OTSUKA ABILIFY 的病人有11%發生嗜睡情形,而服用安慰劑者有8%嗜睡;於短期對照試驗中,嗜睡導致0.1%(1/926)服用OTSUKA ABILIFY 之病人停藥。相對於安慰劑,OTSUKA ABILIFY 僅稍稍提昇嗜睡的發生率,然而OTSUKA ABILIFY 就如同其他抗精神病藥物一般,可能會損害判斷、思考、和運動技能。服用OTSUKA ABILIFY 的患者,在確定使用OTSUKA ABILIFY 不會造成對其不利的影響之前,操作具有危險性的機械包括開車時,應該要分外小心。

體溫調節

抗精神病藥物被認為具有破壞身體自身降低核心體溫的能力。如果要處方aripiprazole給可能處於各種會導致核心體溫升高之情況(諸如劇烈運動、暴露在極熱的環境、同時服用抗膽鹼性的藥物,或是容易脫水)的病患,應忠告病人給予適當照護。

吞嚥障礙

食道蠕動不良和哽嗆,已知與抗精神病藥物之使用有關。吸入性肺炎是年長病人之間常見的病因和死因,特別是患有重度阿茲海默氏癡呆症的病人。Aripiprazole與其他抗精神病藥物應該謹慎使用,在可能發生吸入性肺炎的患者身上。

自殺

精神異常疾病裡,原本就可能包含自殺意圖,高危險群病人應該要同時接受近距離監督和藥物治療。處方最小劑量的OTSUKAABILIFY,並且給病人適切的處置,以減少服藥過量的風險。

給病友的資訊

建議處方OTSUKA ABILIFY 的醫師們,與接受此治療的病患討論。

 

國內相關報導請參考:

http://tw.nextmedia.com/subapple/article/art_id/32211127/IssueID/20100106

 

寫這些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服用精神科藥物⋯而是提供您一些除了吃藥以外的其它各種方式,讓你可以改善你的健康。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0) 人氣()


神經傳導物質是什麼?神經傳導物質可以幫助我們大腦哪些功能?憂鬱、神經質,真的是缺乏神經傳導物質嗎?神經傳導物質何以會不平衡?調整神經傳導


物質只有用藥一途嗎?用藥有哪些後遺症?不用藥物如何調整呢?想瞭解以上的問題解答,我建議大家可以仔細參考美國功能性醫學名醫馬克‧希曼醫師在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這本書提到的觀點及作法,也讓大家在這個用藥資訊為主的時代,多瞭解不用藥物,必須更清楚相關的成因及根本改善之道,否則很容易被牽著鼻子走,長期服藥下來,利弊得失只有當事人冷暖自知,常常難為外人道也。以下就是這本書的部分內容:


 


尤其是蛋白質的必要胺基酸,在體內轉化成訊息傳遞者神經傳導素,負責對腦部與全身發號施令。對於這些嵌入細胞膜的神經傳導素,蛋白質也用於建立小型接收器或是基地台。因此,如果細胞要能夠收聽到任何訊息,蛋白質是主要的助力。






神經傳導素的氨基酸基本成分


色氨酸


 


人體數千個分子只由八種必要胺基酸所組成,那是我們必須從飲食中攝取的。這些必要胺基酸是我們用於製造大腦訊息傳遞化學物質或是神經傳導素的原料,而細胞上的接收器或是基地台則用來傳遞訊息。


 


這些胺基酸的唯一來源是飲食中的蛋白質。最理想的情況是從魚、雞肉、豆類、堅果與種籽攝取多數的蛋白質。如果沒有從每餐攝取充分的蛋白質,大腦就無法運作,因此會感到遲鈍、昏沉、焦慮、無法專注、疲倦與沮喪。


 


神經傳導素的功用是甚麼?


 


我們進一步討論神經傳導素與其接收器,因為唯有維持這些分子的協調,才能快樂、心思敏銳、記憶力良好、專注,或者有效地完成大腦原本的功能。


 


神經傳導素是神經細胞所製造的訊息傳遞分子,控制幾乎所有的身體功能。這是大腦「發號施令」的方式。每個神經細胞都釋出不同的神經傳導素,再去找尋另一個細胞上的點或「接收器」,彼此結合之後,將指令傳遞到那個細胞。在被釋出之後,神經傳導素可以回收再利用,或是被分解與銷毀。


 


大部分的心理治療與其工具心理治療所根據的藥物或心理藥物學,主要是模擬或提升這些神經傳導素對人體的作用。


 


例如,抗憂鬱劑一般是提高血清素(快樂情緒的分子)正腎上腺素(激發與賦予能量的神經傳導素);興奮劑提升多巴胺(負責注意力與專注的愉悅及獎勵神經傳導素)的作用;阿茲海默症藥物提高乙醯膽鹼(負責注意力與專注);而抗焦慮的藥物則是提高GABA(伽瑪胺基丁酸),抑制刺激性的神經傳導素

 


透過藥物增加這些神經傳導素,精神科醫生想要抵銷這些化學物質的不足,所產生的生理與心理的問題。


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不足會出現沮喪,多巴胺不足則是注意力與行為障礙,低量的乙醯膽鹼則會出現阿茲海默症,而不足的GABA(伽瑪胺基丁酸)則是焦慮。這些簡直就是情緒、學習注意力、記憶與整體大腦功能的訊息化學物質,它們決定了我們的感覺、學習的速度、以及記憶的多寡。

 


利用藥物以人工的方式刺激大腦裡的這些分子,並無法修復大腦耗弱的病因。而這類的藥物治療彰顯出一個真正的問題: 我們提出的是錯誤的問題!



我們問的是我們需要更多還是較少的神經傳導素,然後調配一種藥物增加或阻斷這些化學物質,以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而事實上,我們應該要問的是:為什麼這些神經傳導素的數量會太少或太多。


 


以血清素為例。這是負責快樂情緒的神經傳導素。血液中的血清素愈多,就會覺得愈快樂。想像一下有一天發生了一件很棒的事,譬如說升職了。大腦會因為這個事件傳送出血清素,血清素會與細胞的接收器結合,傳遞快樂的訊息,因此會覺得很棒。


 


這也表示沮喪的人所製造的血清素低於「正常人」。因此,他們覺得較不快樂,也變得沮喪。


 


為了沮喪的患者需要更多的血清素,十億商機的藥劑部門應運而生。他們的因應之道是製造一種藥物,在血清素傳送出快樂的訊息之後(一般這是會隨著化學物質出現的),阻礙神經細胞的末梢回收血清素。這留下更多的血清素,以便一再地製造相同的快樂訊息。


 


這些藥物稱為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最大宗的是百憂解,它們是現在全世界最暢銷的藥品之一。


 


但是這整個產業的運作方式是反其道而行的。


 


首先,我們從未問說為什麼血清素會不足,或者為什麼血清素傳遞系統無法執行原有的功能雖然傳送出正確的訊息,細胞卻充耳不聞。


 


我們是先天不良嗎? 因此有25%的人口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嚴重沮喪,或者是讓數百萬人經歷「輕度」的沮喪?


 


答案是現成的。(之後我們就會談到我們可以從頭補充血清素,並讓接收器耳聰目明”)。但是除了孜孜不倦的科學家提出這些問題以外,幾乎沒有人知道緣由。遺憾的是不像Zoloft或百憂解的製造商,這些科學家並沒有數十億元的經費,製作宣傳其研究結果的電視廣告。


 



血清素:維持快樂


自己的血清素含量過低嗎? 利用以下的小測驗來找出解答。


 


如果答案為「是」,則在左邊的方格打勾。然後利用以下的分數欄看看自己的情況有多嚴重。


 





















































 



血清素測驗*



 



腦海裡的螞蟻(不自主的負面想法)萬頭鑽動。



 



我是水杯半空理論的人。



 



我的自尊與自信心低落。



 



我有強迫性的想法與行為(例如完美主義或潔癖,或是其他更嚴重的強迫症)



 



我有冬季憂鬱或是SAD(季節性情緒失調)



 



我有暴躁、易怒和/或不耐煩的傾向。



 



害羞且害怕外出,或是對高度、人群、飛行和/或公開演說有恐懼感。



 



我感到焦慮或恐慌。



 



我有PMS(經前症候群: 在月經之前喜怒無常、嗜吃、乳房壓痛與脹氣)



 



我有睡眠問題。



 



我會在半夜醒來,之後就難以入睡,或是清晨時太早醒來。



 



我嗜吃甜食或澱粉類,例如麵包與麵食。



 



在運動時,我會感覺比較好。



 



我有肌肉疼痛、纖維肌痛症和/或下頷痛。



 



我接受過治療,在服用SSRI(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時會感覺比較好。



評分之鑰血清素


勾選的每一格一分。

























分數



嚴重性



保養計畫



採取的行動



0–4



可能有輕度的血清素不足。



重建心靈之道



完成第III部的六星期計畫。



5–7



可能有中度的血清素不足。



自我保養



完成第III部的六星期計畫 ,並利用第 22章的自我保養提升血清素的含量。



8- 以上



可能有嚴重的血清素不足。



醫療



進行上述的步驟,並看醫生尋求額外的協助。我在第22章條列出應該與醫生討論的一些選項。



 


 


大家都知道血清素,這是感覺快樂的分子,在壓力沉重的社會裡,幾乎所有的


人都有分泌不足的現象。嚴重缺乏血清素會讓人感到沮喪。我們利用像百憂解與Zoloft(或是SSRI等級的藥物)來提供更多的血清素,而就我們所知,長期下來將 對我們造成更多的問題。


 


弔詭的是,大部分的人吃精製的碳水化合物或糖類,是為了在短時間內激發血清素(這是那些糖類的功效之一),然後他們又覺得精疲力竭,因此又繼續搜尋澱粉類或糖類。遺憾的是,這種方式最後讓我們變得更沮喪,且體重暴增,並不是有效的策略。


 


我們當然知道血清素是快樂的心情、降低焦慮與暴躁,以及幫助睡眠所不可或缺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們的血清素含量如此低落? 人體要如何自行製造血清素? 如果我們知道答案,我們可以排除降低血清素的因素,並提供可以讓身體製造更多血清素的物質。我們可以做到比藥物更有效,且更沒有副作用。


 


為什麼我們的血清素含量如此低落


在神經傳導素的日常活動中,有很多方面會出錯,因而造成功能異常。以下是血清素會直線滑落的原因。



  • 缺乏色氨酸或低蛋白質的飲食。 色氨酸是製造血清素的主要胺基酸。 沒有色氨酸等於沒有血清素,等於非常鬱悶的情緒。事實上,研究顯示如果讓一組人吃不含色胺酸的綜合胺基酸,幾小時內就會造成沮喪16!
  • 壓力與高皮質醇含量(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加速分解色胺酸的酵素活動,因此製造血清素的色胺酸數量減少。
  • 造成發炎的情況 (例如食物過敏、感染、毒素或高糖分飲食)發炎的訊息分子稱為細胞激素 ,例如干擾素-g(INF g)刺激分解色胺酸的酵素TDO IDO,迫使它進入的的途徑,會製造殺死腦細胞的興奮性神經傳導素--麩胺酸。
  • 就是無法製造充分的血清素。 這種情況有諸多原因;可能是因為吃太多醣類且缺乏上述建議的蛋白質,因而沒有充分的基礎原料(胺基酸色胺酸),或先天的體質,本來就比較難以製造神經傳導素*


  • 血糖失調 (胰島素抗性或前期糖尿病) 這種情況(7章將會深入探討)來自於高糖分、加工食品的飲食。這種飲食習慣促使血清素在短暫的飆高之後流失,導致情緒的反覆。
  • 可能缺乏維他命B6  B6是將色胺酸轉換成血清素的酵素觸媒。缺乏B6通常是壓力、酒精與避孕藥等藥物所造成的。
  • 缺乏鎂。 這也是我們社會常見的情況,由於壓力、咖啡因、糖分與酒精都會造成鎂的流失,因而阻礙身體製造血清素。

*具有SNP單一核酸多樣性)或是酵素THP2基因變異的人,製造血清素的能力降低80%。


好消息是服用葉酸與補充5-HTP(5-羥基色胺酸)可以克服這項弱點,一般這是直接從5-HTP膳食色安酸所製造的,這是在下一個程序步驟中,用於製造血清素的分子。如果服用5HTP,就可以跳過這個脆弱的步驟。



那些只是抑制一種神經傳導素分泌的許多情況之一。每一種都同樣受到飲食與生活型態的影響。那我們可以有哪些選擇? 服用SSRI之一的百憂解,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改善一部分的症狀,還有許多的副作用;或者是嘗試減少飲食中的糖分、排除食物過敏與毒素、學習如何紓解壓力,以及補充B6、葉酸、鎂 與胺基酸,這種方式沒有副作用,而且可以矯正阻礙血清素製造的根本原因。


你會選擇哪一種?


在百憂解上市時,對於利用色胺酸或其副產品5-HTP幫助身體自行製造血清素的大部分研究,不是被推延就是停止。


但是我們有強烈的證據顯示,補充血清素的基礎元素,同時解決血清素製造量不足的其他根本原因,相較於只服用百憂解或其他SSRI,不只是更安全,也更有效17,18 


 


沒有人因為服用維他命或胺基酸而自殺,但是服用一些抗憂鬱劑的人,企圖自殺的風險卻提高達60%,所有抗憂鬱劑的平均自殺率提高3919。我們只是沒有聽過這樣的營養療法,因為不像製藥廠,營養補充劑製造商沒有幾十億元的經費製作電視廣告,或是提供數百萬元贊助大型的研究


 



 
以下為一般,我們常會接觸到的資訊,大家不妨作個比對參考: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男子沒「性趣」 腦下垂體惹的禍


台灣醒報 更新日期:2009/11/19 16:31 林怡秀



【台灣醒報記者林怡秀報導】覺得自己「性趣缺缺」,除了求助泌尿科醫師,也有可能是腦下垂體異常惹的禍!萬芳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廖國興指出,根據美國研究,約有6%的人會患有大小不一的腦下垂體腫瘤,其中以泌乳激素異常最常見,女性表現症狀為停經、不孕,男性表現則為性功能障礙、女乳症等



49歲的林先生,兩年前開始出現性趣降低、次數減少、失眠及畏光等症狀,在健檢中經核磁共振掃描才發現,腦下垂體長了一個直徑2公分的腫瘤,不但影響到賀爾蒙分泌,而且壓迫到視神經,只能勉強看到報紙的標題。經電腦刀治療才終於痊癒。



廖國興說,腦下垂體腫瘤發生的原因不明,推論主要是基因突變所造成,而且根據美國研究,約有6%的人會患有大小不一的腦下垂體腫瘤。「一般來說,好發年齡多在40歲至50歲之間,女生的比例略多於男生。」



廖國興指出,雖然腦下垂體腫瘤好發率甚高,但也不是所有腦下垂體腫瘤患者都會有明顯的症狀發生。



這裡提供一個非腦下垂體腫瘤但會導致體內泌乳激素升高的方法,就是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所謂抗精神病藥物,其適應症就是妄想或者幻覺的症狀,過去在精神分裂症或者妄想症的患者用得比較多,但躁鬱患者也時常會被開立這類藥物來控制症狀。


很多人對此沒有概念,為何抗精神病藥物會引發體內泌乳激素過高?讓我們先瞭解泌乳激素的相關作用,除了產後的媽媽體內需要泌乳激素來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哺餵寶寶以外,泌乳激素本身與性行為後的性滿足感有直接關係。多巴胺這種荷爾蒙則與性慾激發有關,多巴胺與泌乳激素的關係是互為拮抗的,健康的人,兩者濃度存在一種平衡的狀態。體內的泌乳激素濃度,可作為性滿足及性放鬆的指標,然而濃度太高,會導致陽痿及性欲缺乏的症狀。大部分的抗精神病藥物(不管傳統或者新一代),大多會作用在多巴胺系統,作用的結果是讓多巴胺濃度下降,既然與泌乳激素互為拮抗,因此多巴胺濃度下降的結果,就是讓泌乳激素濃度上升,因此,我們常會聽到有人服用了抗精神病藥物以後導致陽痿及性欲缺乏,女性就是停經、不孕。女性停經、不孕的原因在於泌乳激素太高,會抑制女性卵巢的排卵功能,因而導致不孕。男性還有可能產生男性女乳甚至泌乳等等。 


有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人若出現上述狀況,極可能是因為藥物引發泌乳激素過高,提醒大家注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抗憂藥不解憂卻催情 博得女性威而鋼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09/11/19 00:07 【中央社華盛頓17日法新電】



北美一位研究先驅分析flibanserin藥物測試結果,他今天指出這種新藥不能助婦女對抗憂鬱,卻意外能提高女性房事「性」趣,堪稱女性威而鋼。



索普(JohnThorp)告訴法新社,婦女服用治療憂鬱症測試藥物flibanserin,並不能抵抗憂鬱,卻能撩撥她們的性慾。



索普指出,30至60歲年齡層婦女,最普遍的性問題就是缺乏性慾,如同男性不舉一樣。而針對相同年齡層男性性功能失調最普遍的治療方式,威而鋼是選項之一。



加拿大、歐洲及美國都已針對flibanserin提高女性性慾功效,進行臨床試驗。



研究針對近2000名停經前婦女,讓她們服用flibanserin或安慰劑24週,並回報或是紀錄她們達到樂在其中做愛次數及性慾程度等六項不同變化;發現每天100毫克的flibanserin,在前述兩個項目出現「顯著提升」。



講到藥物治療,首先要有適應症,如果要治療女性的性慾低落,必先得創造一種疾病,最近德國一家藥廠勃林格殷格翰 (Boehringer-Ingelheim)創造一種疾病叫Hypoactive Sexual Desire Disorder (HSDD),意指女性對性事不夠積極或難以從性事中得到滿足感,都是治療的對象。儘管許多媒體幫忙炒作此藥多有效,但許多專業人員仍抱持許多疑慮,包含這顆藥的作用機轉如何幫忙提高性慾?女性的性慾低落原因到底為何?以上種種一律都不應該是一種藥可以充分解釋及解決的,何況是一種療效及作用機轉都不清楚的未上市藥?過去針對女性性慾低落的研究,主要是針對停經後的婦女,研究顯示男性荷爾蒙的濃度過低,可能是主因,補充男性荷爾蒙後,有些人可以改善,但因為補充男性荷爾蒙本身對女性而言,有許多不確定的副作用,因此,FDA也未核准通過使用。Flibanserin這個藥的試用對象,主要是想針對停經前有性功能障礙的婦女。


首先,我們要先瞭解,在1990年代就被研發出來,原來準備要當抗憂鬱劑的藥物Fibanserin,為何一直無法通過核准上市?除了沒有療效以外,藥廠對這藥的作用機轉也不是很清楚。最近這家藥廠把腦筋動到女性上去,他們宣稱這顆藥經過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可以有效增加女性的房事頻率與滿意程度,實際數字到底為何,讓我們來看一下: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哪些藥物影響消化系統?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09/09/16 00:07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服藥因素,也可能會影響老年患者消化功能?三軍總醫院家醫部醫師張耀文表示,許多藥物都會影響到消化系統,常見的藥物如化療藥物、類固醇、抗膽鹼藥物、軟便劑或瀉劑、促進腸胃蠕動的藥物等。建議如果懷疑是藥物引起的消化問題,應該請醫師或藥師對於目前的藥物作個回顧,找出可能影響的藥物,並且用其他的藥物來替代。



家醫部醫師張耀文表示,有些藥物可會影響到消化系統,根據每個人的病症、體質症狀適應性不同,或對於藥物過敏因素等都可能影響到,應全方面考量。常見的藥物包括像是有:影響食慾的藥物;如化療藥物、類固醇。影響唾液分泌的藥物,如抗膽鹼藥物(如膀胱過動藥物)、抗組織胺藥物(如抗過敏藥物)。還有影響味覺的藥物,如化療藥物、血管收縮素轉化脢抑制劑(高血壓藥物)。以及導致噁心或嘔吐的藥物,如麻黃素(肺氣腫藥物)。還有導致便秘的藥物,如鈣離子阻斷劑(高血壓藥物)。此外,還有導致腹瀉的藥物,如軟便劑或瀉劑、促進腸胃蠕動藥物。



醫師建議,如果懷疑是藥物引起的消化問題,應該請醫師或藥師對於目前的藥物作個回顧,找出可能影響的藥物,並且用其他的藥物來替代。


 


很多人服用精神科藥物以後,常會發生腹痛、便秘等等狀況。其中也包含抗膽鹼作用的藥物,精神科藥物中的抗膽鹼藥物,指的是抗副作用藥物,通常是醫師開了抗精神藥物後,患者出現一些手抖、肌肉僵硬、眼睛上吊甚至坐立不安等等,這類抗膽鹼藥物就會跟著被開上。


精神科藥物的可能副作用如下:




  • 中樞方面可能會引發嗜睡、昡暈、頭痛、及頭暈等等。劑量高些可能會有焦慮、神經質、緊張、激動、譫妄即意識模糊等等。根據研究還有降低癲癇發作的情形。



  • 周邊的副作用包含視力模糊、口乾、流汗異常、腹痛及便秘等等。心跳過快及過敏性皮膚炎也有可能發生。
  • 有青光眼的人是絕對不能開立此藥,因為會惡化青光眼的病情。也有人本來沒有青光眼,因為服用此類藥物而引發。

  • 這類藥物對某些人而言,因為會引發一些欣快感,因此可能會導致藥物的濫用,尤其是針劑方面更容易。

其實除了抗膽鹼藥物以外,其他像抗憂鬱劑或者抗精神藥物,有一定比例會影響到消化系統。若對自己用藥或者親朋好友精神科用藥有困惑或疑問,歡迎和我討論!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美國輝瑞天價罰款 超過台灣積欠健保費


更新日期:2009/09/03 22:16



全球最大製藥業者,美國輝瑞藥廠,因為違法行銷一種叫"Bextra"的治關節炎處方用藥,遭到美國司法部罰款23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756億3000多萬,這不但超過輝瑞去年度獲利的四分之一,也創下美國司法史上最高額的刑事罰款紀錄。而據了解,台灣並沒有販售這種處方藥.



23億美元,折合新台幣756億3000多萬,比目前台灣各地方政府積欠的健保費總和還多。這其中刑事罰款新台幣393億,更創下美國刑事罰款的歷史新高。



Bextra原本的用途是治療關節炎,但輝瑞竟然把這種藥物當成一般和手術用的止痛藥來販賣。2005年,Bextra甚至一度因為造成患者心血管疾病而被迫下架。根據調查,輝瑞為了擴大Bextra等藥物的銷路,以高爾夫、按摩等高級享受來招待醫師,並在部分藥物行銷出問題還在打官司的同時,又以其他非法手段行銷別的藥物,屬於重大累犯。因此,除了歷史天價的罰款,輝瑞還得面對別的處分。



此外,這項行政處分也要求輝瑞藥廠,必須主動向醫師們提到9月2號的認罪罰款協議,並公布所有支付給醫師的補貼。希望藉此鼓勵醫師們,以社會集體的力量共同監督製藥業者,不要再有類似的違法行為。記者徐家仁報導




Valdecoxib 商品名為Bextra,過去被拿來治療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以及經痛等等狀況。它本身為非類固醇的抗發炎止痛藥物,這種藥物在2001年核准上市,直到2005年被要求下架,主要的原因在於他可能增加心臟病及中風的危險性。除此之外,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也發現類似的止痛藥也可能引發心絞痛甚至是可能致命的皮膚反應(Steven-Johnson Syndrome)。早在2004年十月,輝瑞公司就提出心臟血管危險性的狀況,而美國心臟科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隨即發表一篇報告,提到接受心臟手術的人若以Bextra來止痛,其發生中風或心臟病的情形是服用安慰劑的案例的2.19倍。


2009年九月二日,,美國司法部對輝瑞藥廠罰款23億美元,原因是因為藥廠對於包含Bextra等四種藥物的不當行銷,有興趣的人不妨參考相關資料:http://news.bbc.co.uk/2/hi/business/8234533.stm


細心的人可以發現,這四種藥物有些藥物在台灣其實有上市,也包含輝瑞藥廠的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Geodon,在國內上市的商品名為哲思。


這是製藥業介入醫療的一個例子,希望只是單一案例,而非冰山的一角,也請大家深思醫療相關產業的實際運作到底為何,畢竟這與我們的健康大有關係!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忽略副作用 上路真藥命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09/08/14 00:07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許多慢性病藥物都可能影響行車安全,不過年長駕駛人似乎不太了解嚴重性。美國伯明罕阿拉巴馬大學(The Universityof Alabamaat Birmingham)研究指出,像常用心血管藥物、高血壓用藥「血管張力素轉化�抑制劑」(ACEinhibitors)、「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BetaBlockers)或鎮靜劑等,都可能產生頭暈等副作用,年長駕駛人非常可能不知道或忽略藥物副作用,因此健康單位一定要多多教育民眾,服藥後千萬不要開車、騎車,以防發生交通意外。



美國伯明罕阿拉巴馬大學研究人員指出,許多年長者不曉得服用藥物之後,駕駛能力會大打折扣。研究中顯示,五十五歲以上民眾當中,九十五%的人有一種或多種健康問題,七十八%的人服用一種以上藥物,但只有二十八%的人知道服用藥物可能影響駕駛能力。根據統計,在台灣,八十%以上的年長者患有一種以上疾病,四十%的年長者有兩種以上疾病,平均用藥量是青年人五倍以上。



研究人員以問卷方式詢問六三○位駕駛人,這些駕駛人年齡介於五十六到九十三歲,其中只有十八%的人知道服用「血管張力素轉化�抑制劑」(ACEinhibitors)、「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Beta Blockers)或鎮靜劑等可能影響行車安全。研究顯示,許多罹患多種疾病、服用多樣藥物的患者,也沒有接收過這樣的警告訊息,不知道藥物可能影響駕駛判斷。專家認為,醫療院所應更加主動告知這些訊息,讓年長者體認其嚴重性。


 



很多人並不知道,心臟科的常用藥物Propranol(商品名為恩特來,inderal,cardolol等等),這是屬於乙型交感神經抑制劑(Beta Blockers),因其抑制交感神經及抑制血管收縮的效果,所以也有抗焦慮及放鬆的效果,隨之而來的就是想睡,反應變慢。這種藥在精神科也常會拿來作為控制焦慮或者幫忙控制其他抗精神藥物引發的不自主的手抖及坐立不安等等副作用,提醒大家,如有服用此藥,最好不要開車上路,以免發生危險。


此外,一般的抗焦慮及抗精神藥物,甚至是少數的抗憂鬱劑(像是樂活憂等等)大多有鎮靜或者放鬆甚至安眠的效果,若有服用的人,最好不要開車上路。



參考文章:




安眠藥太長效 害老婦白天摔跤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8/17 04:09



文/馮靜修



楊婆婆雖然高齡90歲,但是平常活動自如;最近卻因煩躁不安,睡不著,於是就近到診所看病拿藥。不料,在服藥後第二天,白天上廁所時,因無力而在浴室摔了一跤。送醫後,因骨折而住院。藥師在為她進行藥物衛教時發現,診所開立的藥物是Ativan 2毫克,睡前服用,此藥是長效性的鎮靜安眠藥。



美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因跌倒造成傷害,所需醫療費用是所有醫療費用的6%,意外死亡是美國老年人第七大死因,而跌倒是老年人意外死亡最主要的原因。



除了疾病及外在環境因素外,藥物是導致跌倒的主要危險因子。因為老年人有許多慢性病,加上有些病患常在多家醫院遊走,服用多種藥物,可能有重複、劑量過高、交互作用等,而影響意識,產生感覺遲緩、眩暈、昏昏欲睡、警覺性降低、腳步笨拙或不穩等副作用而跌倒。



楊婆婆因為服用了長效性鎮靜安眠藥,使得白天仍然有殘餘藥效,導致昏沈無力而跌倒。



◎到底有哪些藥物容易導致跌倒?服藥期間,要注意哪些事?



領藥時,應該看清藥袋的注意事項,如:鎮靜安眠藥(抗焦慮藥)、抗組織胺(感冒藥、鼻塞、流鼻水)、抗精神病藥(抗憂鬱藥物)等,在服用藥物期間,可能會嗜睡,駕車或操作機械,請小心。



●吃利尿劑的人在尿急下床時,需慎防跌倒。



●服用降血壓藥物期間,可能發生姿態性頭昏;當平躺坐起或起身站立時,宜放慢動作。



●如果藥袋未標示,則領藥時,需詳問藥師。



●如果服藥後,病人呈現整天半昏睡狀況,也就是,坐在椅子上,就一直昏睡,這種情形是以往未曾見的,此時最好立刻詢問醫師或藥師。因為老人的肝腎代謝功能較差,容易延長藥物作用,導致嗜睡情形。



這時候,藥物可能需要減量,或更改嗜睡副作用較少的藥物,以免病患在恍惚中跌倒。



●如果病患原本意識清醒,服藥後,有混亂不清情形者,應立即回診。因為可能是疾病發生變化,或藥品副作用因素,家人不應忽略導致其他更嚴重後果的發生。



●服用任何藥物不要自行增加或驟然停止用藥,以免造成意識改變或混亂情形而跌倒。



●看不同科的醫師時,應告訴醫師目前所服用的藥物,避免重複開藥,造成思睡副作用,應避免四處看診。



●家中若有老人或幼兒,應審視居家的安全性是否足夠(含未固定的家具、門墊、地毯、繩索、電線、地面傾斜、凹陷或濕滑、光線不足、沒有扶手裝備),或平常是否有人陪伴?以免跌倒時,家中無人,呼救無門。



雖然老年人的跌倒常是多重因素所造成,但有些危險因子是可以預防改善的,例如治療疾病、減少藥物的副作用、檢視環境安全等。 (作者為馬偕台東分院藥劑科主任)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姿態性低血壓 藥物也會誘發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8/08 04:09



文/朱姿樺



李伯伯有高血壓的病史,眩暈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嚴重時,連坐在床上,也會感到天旋地轉。雖然現在沒有那麼嚴重了,但是只要一改變身體姿勢,例如蹲久後,站起來,還是會很昏,甚至有好幾次真的昏倒。



◎什麼是姿態性低血壓呢?



低姿態低血壓指的是,由平躺的姿勢改為直立時,血壓明顯下降(定義為收縮壓下降大於20,或舒張壓下降大於10毫米汞柱),產生的症狀包括頭昏、頭疼、視力模糊或暫時性視覺消失、虛弱、嗜睡,甚至昏厥等,因而造成老人會因此跌倒受傷、骨折,造成第二次傷害。



根據資料顯示,65歲以上正常血壓的老年人中,大約有5%會發生姿態性低血壓的現象;假若本身又是高血壓患者,則姿態性低血壓發生率亦將近20%至30%之間。



常見會引起姿態性低血壓的藥物,有利尿劑(過度水分排出)、乙型腎上腺性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ACE抑制劑、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治療攝護腺肥大)、亞硝酸鹽(因血管過度擴張而引起相對性的血量降低)、治療巴金森氏症、治憂鬱藥物、治精神疾病藥物等。



◎預防及改善建議:



●若使用的藥物會誘發或加重姿態性低血壓,必要時,需停用藥物,或降低藥物劑量,以及延長給藥時間間隔。



●若出現在體型瘦且體力差者,建議給予規律的飲食生活,並攝取營養價值高且均衡的食物增加體力。



●體力差易疲倦者,可補充維他命B群。



●有貧血狀況者,可攝取為血液材料的蛋白質,有造血功能的鐵及銅,能促進其吸收的維他命C。



在台灣已邁入老年化社會時,老年人的用藥愈來愈受到重視。若家裡有年紀大的長輩,應特別注意長輩在用藥期間,是否產生任何的異常反應,若有身體不適反應,應在定期回診時,告知醫師,請醫師評估,以及進一步處置。



藥可治病,也可致病,尤其是老人家,更應該注意用藥方面的安全。 (作者為藥師)


過去,我還在區域教學醫院工作時,常不時在門診、急診或者病房時,會看到精神科患者,因為服藥,導致姿勢性低血壓,導致他們常在突然起身時,或者半夜起床如廁時,步態不穩、而跌倒或失去重心,因而撞擊頭部或骨折受傷等等,這都是因為病患本身服用的藥物,除了在症狀控制上有作用外,還會作用於血管壁上而讓血管舒張,導致血管對身體姿勢改變的的調適變差,起身時,大腦需要更高的壓力,心臟才能把血液打上去,然而,血管張力不足,壓力調適不過來,到大腦的血液量不足,頭暈現象就產生了。除了頭暈以外,頭痛、視力模糊以外,還會產生虛弱、嗜睡等等。


許多藥物都會引起姿勢性低血壓,治療血壓的藥物當然最容易引發。精神科藥物方面在抗憂鬱劑方面,以單胺氧化酶抑製劑(目前少用)、 三環抗鬱劑(Imipramine是最常用藥物代表)及Mirtazapine(商品名為Remeron樂活優)等等,比較容易為人所輕忽的Trazodone(原廠商品名為美舒鬱Mesyrel)也容易產生。傳統的抗精神藥物及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都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容易造成姿勢性低血壓,Clozapine是新一代抗精神藥物最容易引發的藥物之一,但其他常用的藥物,不管是Risperidone(理司必妥)、Zyprexa(金普薩)、Seroquel(思樂康)甚至是Solian(首利安),也都有機會產生,千萬不要認為比較新的藥物,就能避免這類副作用。抗帕金森氏症的藥物Levodopa,以及利尿劑、治療勃起功能障礙藥物如威而鋼等等,也常引發。


避免或改善藥物引發之姿勢性低血壓,當然從藥物減量或換藥來著手最好,但建議必須由專業醫師監督及建議來執行比較安全。已經在服藥的人,千萬不可擅自停藥,以免因藥物戒斷產生之反應讓當事人病況不穩定而更難處理。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新研究:壓力使老鼠變成習慣性動物

更新日期:2009/07/31 19:35 簡長盛

(法新社芝加哥30日電) 今天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長期壓力會使老鼠大腦重組,而成為習慣性動物。牠們承受壓力時,會不斷重覆行為,卻不願改變行為,以求獲得獎賞。



長期壓力已顯示會藉著釋出足以影響大腦的荷爾蒙,來左右老鼠的行為和記憶。



葡萄牙的研究人員將老鼠分成不同組別,然後進行一連串實驗,來研究壓力究竟如何影響行為之前的種種決定。其中一項實驗是,老鼠被教導必須壓下槓桿,才能獲得糖果或其他獎品。



結果發現,承受壓力的老鼠,就算不再能得到獎品,還是會繼續壓下同一個槓桿。這與對照組的正常老鼠,是不同的。



研究人員曾在21天期間內,對實驗組老鼠施以不可預測的壓力誘導因素。檢視這些老鼠的大腦時,發現大腦中影響決定過程的2個區域已經萎縮,也就是邊緣皮質和背側紋狀體。



而大腦中左右習慣養成的第3個區域,則出現擴大現象。(譯者:中央社簡長盛)


 


最近葡萄牙的研究人員,針對老鼠做了項壓力與習慣是否相關的實驗。他們發現:長期壓力,會影響老鼠的大腦荷爾蒙,讓老鼠大腦習慣養成的第三區域擴大,相對地,影響決定的第二區域則萎縮,也就是邊緣皮質和背側紋狀體的區域功能退化。


結果就是當它們再度承受壓力時,會不斷重複行為,以獲得獎賞,但不管獎賞是否會出現,它們仍會繼續原來的行為模式,與那些沒有承受壓力的對照組老鼠表現,完全不同。


我發現在精神科門診時,許多人因為壓力導致的失眠,開始服用安眠藥物來助眠,導致類似上述實驗的結果,也就是他們會養成睡前服用安眠藥才能睡的狀況,即便是藥效越來越差,或者減藥的劑量,以減到不具療效的劑量,他們仍堅持非藥不可。


解決辦法:除了瞭解壓力來源,知道如何因應與面對,同時考慮以取代性的營養品,來幫助他們身心不適狀況穩定以外,還可以利用運動來刺激腦幹,幫助避開大腦的消極因應中心,重啟新的大腦迴路,也改變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建立新而健康的平衡,重建自信,不再為原本的壓力模式的制式行為反應所控制。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次藥量一次吃 精神病患差點「藥」命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7/22 04:09



記者余雪蘭/嘉市報導



一名48歲的女性精神疾患,服用醫師開給的抗精神病藥物,竟把一天上、下午各吃2顆(10毫克)的藥量一次吃完,引發「抗精神病藥物惡性症候群」,出現體溫升高、肌肉僵硬、意識不清等症狀,家人趕快把她送到署立嘉義醫院急診,差點「藥」命。



署立嘉義醫院加護病房主任林冠群表示,這名女性病患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日前擅自把2次的用藥一次吃完,家人並未注意,直到3天後,患者突然體溫升高、肌肉僵硬、意識不清,家人送急診,才發現她亂吃藥,引發「抗精神病藥物惡性症候群」。



林冠群說,「抗精神病藥物惡性症候群」通常是因為服用抗精神病藥劑量過多,會造成患者體溫升高、肌肉僵硬、意識不清等症狀,若未及時送醫診治,會引發休克致命,治療方式是停藥,給予大量點滴,若有嚴重肌肉僵硬,則給予藥物緩解。



據臨床報告,較常引起「抗精神病藥物惡性症候群」的藥物成分是haloperidol(易寧優錠)及fluphenazine(氟芬那辛),這位女性病患藥物成分為trifluoperazine(三氟倍拉辛)則較少見,主要是用藥過量所致。


 


所謂的抗精神病藥物惡性症候群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 (NMS),最早案例發現在1956年(開始有抗精神藥物上市的時候),這是一種神經性的疾病,主要原因大都是來自於抗精神藥物的反作用,最常見到的現象就是患者會出現肌肉僵硬、發燒、自主系統失調及意識不清等等。一般治療就是停藥,以保守支持療法,等患者身體恢復正常。


一般的理論認為,過量的抗精神藥物引發大腦某區域的多巴胺DOPAMINE受體被阻斷,因為這個區域corpus striatum與肌肉收縮有關,故會讓肌肉過度收縮而僵硬、產熱甚至發燒。影響區域,也伴隨大腦下地溫度調節中心,所以才會高燒不退。


在短時間內給予越大量的抗精神藥物,越有機會造成。對接受抗精神藥的人言,有千分之二的機會發生,對服用藥物來說,傳統的抗精神藥物機會較大,像是butyrophenones [尤其是 haloperidol], phenothiazines, thioxanthenes等等,治療時間大約要一個月左右。儘管發生率不高,而致死率一般估計約在10-15%左右,不過某些研究統計發現致死率高達76%,所以還是不能輕忽這種因為過量服用抗精神藥物可能引發的致命危險。


 關於多巴胺在體內的作用可以參考附圖:



圖上半部,主要在說明多巴胺的合成,經過細胞間隙(SYNAPSE)後和多巴胺受體結合,之後讓訊息傳遞到目標細胞。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戒煙藥戒必適熄健致萌死念
港有售 美FDA下令印嚴重警告



【明報專訊】本港市面有售的兩款戒煙藥物「戒必適」和「熄健」,因可能令服用者興自殺念頭,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接獲逾5000宗涉及嚴重精神影響不良反應報告,當中包括317人用藥後自殺或企圖自殺,下令藥廠須在藥物說明書附加最強烈的「黑盒警告」。本港衛生署表示未接獲本港類似報告,兩藥說明書亦有註明相關不良反應。


所謂「黑盒警告」(Black Boxed Warning)是美國對處方藥物要求的最嚴重警告,藥廠要把「藥物可引起嚴重精神問題,包括自殺危險」等字句,用黑框突顯出來,本港衛生署對有關警告標示方式並無特定要求。


美逾5000報告 317人服後欲尋死


輝瑞藥廠生產的「戒必適」在2006年推出市面,私家醫生處方一個月療程藥費約3000元;葛蘭素史克藥廠生產的「熄健」85年面世時只用於醫治抑鬱,至97年才獲批准作戒煙之用,兩者均屬醫生處方藥物。


FDA周三公布,自2007年11月起累積接獲4762宗和527宗分別涉及服用「戒必適」和「熄健」後,出現嚴重精神問題不良反應報告,當中有188人和98人服用「戒必適」後導致企圖自殺和自殺,服用「熄健」企圖自殺和自殺者的分別有17人和14人,共數十人最終自殺身亡。英國在07年有7宗自殺個案懷疑與服用「戒必適」有關。


據美國呈報個案,有煙齡4年的45歲女護士服用「戒必適」10星期後,萌生自殺念頭、情緒失控等,停藥後1周便回復正常;有30歲女煙民服用此藥5日後,已感抑鬱並想自殘,停藥36小時後回復正常。另有27歲女煙民,服用了11日「熄健」後情緒波動,曾要脅自殺;有46歲男煙民服此藥4天後即感抑鬱、慌張和有自殺念頭。


FDA下令,兩藥廠要標明服用後可導致嚴重精神問題不良反應,包括行為失常、情緒抑鬱、敵意、自殺念頭。不過,戒煙人士毋須停用兩藥,但醫護要加強監測戒煙者有否情緒病徵。本港衛生署指出,本港出售的兩款藥現已可致抑鬱或自殺傾向的警告。


輝瑞藥廠本港發言人說,他們上月已向衛生署申請,在說明書上標明有報告指,服用此藥後可能會導致自殺企圖的警告字眼,現正待批,但他們未收到本港有類此個案。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最近因為戒煙藥物的使用,累積一些值得大家警示的統計數據,所以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目前市面上兩種核准的戒煙藥,可能會發生自殺的危險性,主要是因為:


自2007年11月起累積接獲4762宗和527宗分別涉及服用「戒必適」和「熄健」後,出現嚴重精神問題不良反應報告,當中有188人和98人服用「戒必適」後導致企圖自殺和自殺,服用「熄健」企圖自殺和自殺者的分別有17人和14人,共數十人最終自殺身亡。英國在07年有7宗自殺個案懷疑與服用「戒必適」有關。


之前幾個月,關於戒必適可能會引發自殺危險性,已有諸多報導提醒民眾注意,然而對另一種藥物熄健(Zyban)的資訊,大家比較陌生,在此提供相關資料給大家參考:


熄健原本的學名為Bupropion,另一個成分完全相同的抗憂鬱劑商品名叫威博雋(WELLBUTRIN),許多醫師在開立這種藥物治療憂鬱時,會告訴患者這種藥物不會導致性功能障礙,也不會增加體重,所以是比較安全的藥物。在此我把過去關於本藥的副作用研究資料提供給大家作參考:


這個藥物比較特別副作用是癲癇,劑量越高,可能性越高,一天若服用到600毫克,有2%的人會引發癲癇。其他像是口乾、噁心、失眠、顫抖、流汗過多及耳鳴等等,在藥物仿單上,都有清楚註明。此外,每天服用劑量高到400到500毫克時,容易產生高血壓,但不會影響心跳。由於這也是抗憂鬱劑,FDA早在四年前即要求所有抗憂鬱劑,務必以黑框警語提醒醫療專業人員及民眾:服用抗憂鬱極可能增加自殺的危險性。研究統計數字發現,孩童或青春期的年齡,服用抗憂鬱劑,導致自殺想法及行為的發生率,是服用安慰劑的2倍,18-24歲,是1.5倍。由於本藥會抑制多巴胺回收,過去也有人服用發生幻覺、妄想及精神病症狀,如果發生,解決辦法是把劑量減下來,症狀就會改善且消失。至於把本藥當作戒煙藥物導致的自殺行為及想法,因為在尼古丁的戒煙貼片不曾觀察到有相關,故最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才會特別呼籲大家正視這樣的危險性。已經在服用這種藥物的人,提醒大家不要貿然停藥,因為容易出現戒斷症狀,諸如:肌張力障礙(肌肉不隨意地持續收縮)、易怒、焦慮、躁症發作、頭痛等等。想減藥的人,務必找您信任及有經驗的醫師,幫您慢慢減量。


 關於戒煙藥可能引發自殺危險性的正式的官方報告,請參閱:


 


http://www.fda.gov/Drugs/DrugSafety/PostmarketDrugSafetyInformationforPatientsandProviders/DrugSafetyInformationforHeathcareProfessionals/ucm169986.htm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