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孕婦吃太營養 害胎兒健康

更新日期:2010/08/06 22:16

我們常說孕婦是一人吃兩人補。



但怎麼補可是要好好拿捏,因為根據美國的最新研究,懷孕婦女一旦攝取過多的營養導致自己跟胎兒體重過重反而會傷害肚子裏面的小寶寶,增加他們未來罹患氣喘、過敏甚至癌症的風險。



白白胖胖的新生兒人見人愛。不過最新研究指出,在媽媽肚子時,就吃太好的胎兒,不見得出生後可以頭好壯壯,反而會因為攝取過多營養傷害到腦部,控制新陳代謝的胰臟,並造成脂肪組織改變,導致一輩子都瘦不下來。



研究建議婦女懷孕時,體重的增加最好維持在八到十公斤左右。



一旦體重增加到19公斤,生下巨嬰,也就是體重超過四公斤寶寶的機率,將是其他準媽媽的1.5倍。寶寶越大問題也就越大。



因此為了自己跟胎兒的健康,準媽媽們可以在飲食上多聽從取營養師的建議,努力把體重控制在標準範圍。



懷孕前應該補充何種營養?懷孕時體重控制的範圍最好在什麼範圍?這是我在部落格及門診時,不時會被詢問到的問題,在此整理一下教科書上的建議給準媽媽及正在懷孕的媽媽們參考:


懷孕期可以考慮補充鎂和鋅,這可以幫助荷爾蒙接受器活性更好。葉酸的食品或者營養補充品來源可以幫助卵巢濾泡生長。維生素D的補充可以預防骨盆變形,也可以幫助生產更順利。維生素B12可以減少不孕的的機率。


懷孕時可能會有害的營養問題如下:


維生素A攝取過多會導致胎兒畸形及異常,正常攝取應該不會有大礙,不過像是動物肝臟(每天超過100公克)可能含大量的維生素A,最好要避免。


妊娠肥胖對於懷孕者容易有代謝的問題以及影響胎兒的發展,過度肥胖往往伴隨胰島素阻抗(處理血糖效果變差),血糖代謝、脂肪氧化及胺基酸合成都會被妊娠肥胖干擾而產生不良的後果,因此懷孕時的體重控制及飲食節制仍須注意,配合適當的運動(例如散步、游泳),往往能預防媽媽的健康問題及寶寶日後發展的缺陷,相關資料可以參閱:


Nelson SM, Matthews P, Poston L (2010). "Maternal metabolism and obesity: modifiable determinants of pregnancy outcome". Hum. Reprod. Update 16 (3): 255–75. doi:10.1093/humupd/dmp050. PMID 19966268. 


媽媽在懷孕過重中,體重最好增加8-10公斤,一旦體重增加超過19公斤,生下巨嬰(體重超過4000公克)的機率是一般媽媽的1.5倍,寶寶越大,問題可能越多,未來罹患氣喘、過敏及癌症的風險也會提高,提醒準媽媽們注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美國研究:癌細胞嗜食果糖


路透 更新日期:2010/08/03 19:06



(路透華盛頓2日電)美國研究員今天在一項報告中指出,胰臟腫瘤細胞利用果糖進行分裂增殖。這項新研究挑戰所有糖類都相同的目前通說。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les, UCLA)研究團隊發現,癌細胞分別以不同方式利用葡萄糖和果糖。



他們表示,這項刊登在「癌症研究」(CancerResearch)期刊上的發現,或許能協助解釋將攝取果糖與胰臟癌相連結的其他研究結果。胰臟癌是最致命癌症之一。



UCLA「瓊生癌症中心」(Jonsson Cancer Center)的希尼(Anthony Heaney)與其同僚寫道,「這項發現顯示,癌細胞能輕易新陳代謝果糖,以促進增殖。因此減少癌症患者對精緻果糖攝取量,或限制果糖促進活動,也許能阻斷癌細胞成長。」中央社(翻譯)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部落格提醒大家少吃糖,最近美國的癌症專家也研究發現胰臟腫瘤細胞會利用果糖來進行分裂增殖,因此建議癌症患者在飲食的考慮上,應該儘量減少果糖的攝取。相關原文報導可參閱: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0/08/100803092150.htm


在代謝症候群上,果糖已被視為是一種引發的因子,完整的功能性醫學檢測也包含對果糖酶的檢查。根據已經出爐的研究,胰島素抗性、肥胖、三酸甘油脂過高導致的代謝症候群與果糖的代謝有關:


Elliott SS, Keim NL, Stern JS, Teff K, Havel PJ (2002). "Fructose, weight gain, and the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 Am. J. Clin. Nutr. 76 (5): 911–22. PMID 12399260. http://www.ajcn.org/cgi/content/full/76/5/911. 


Basciano H, Federico L, Adeli K (2005). "Fructose, insulin resistance, and metabolic dyslipidemia". Nutrition & Metabolism 2 (5): 5. doi:10.1186/1743-7075-2-5. PMID PMC552336. http://www.pubmedcentral.nih.gov/articlerender.fcgi?tool=pmcentrez&artid=552336. 


果糖攝取也會增加血糖值,根據諸多研究證實,也血糖問題或者糖尿病患者,應該要限制果糖的攝取:


Dennison BA, Rockwell HL, Baker SL (1997). "Excess fruit juice consumption by preschool-aged children is associated with short stature and obesity". Pediatrics 99 (1): 15–22. PMID 8989331. 


在這個糖這麼容易取得的現在環境,為了健康,糖還是少碰為妙,長期來看,不管是幫助情緒、思考穩定、身體發炎、代謝症候群及癌症,都有其學理來證實。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以毒攻毒? 荷蘭診所用啤酒幫人戒酒


中廣 更新日期:2010/08/03 17:05



荷蘭有一家十分創新的診療中心,專門提供啤酒給酗酒患者,藉由「微醺」狀態來達到改善、治療酒癮的目的。



這家位在荷蘭中部的診療中心,以每五百CC台幣十七元的價格,提供啤酒給酒癮患者限量飲用。不過每人每天最多不能喝超過五公升。



治療中心負責人,精神科醫師史考登解釋說,他們的目的在解決患者酗酒問題,但要達到這個目標,讓患者血液中保持固定的酒精成份和微醺的感覺,才能讓他們在頭腦清醒,同時可以控制自身行為的情況下就醫,接受進一步的醫療,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戒酒效果。



目前這個診療中心約有19名的患者,該中心除了供應啤酒和三餐外,當然還提供



藥物以及維生素,來解決患者斷癮症候。



(中廣實習記者陳俊華)



最近荷蘭有一個精神科診所突發奇想,他們提供患者啤酒來幫助她們戒酒,並且號稱這種微醺的狀況下,可以幫助他們頭腦清醒,還能控制他們自身行為,接受進一步醫療。


我想以任人醫療專業來看這件事,都會覺得是匪夷所思,如果要處理或者預防戒斷,該診所提供的營養品及藥物,應該是足夠了,醫療人員逆向操作的結果,不過是讓患者喝更多久,治療更久而已。不過診所可以賣酒,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新的經營方式。


如果對這則新聞會感到新奇,那麼我們對目前毒品治療所採用的減害或者替代療法,為何不會感到奇怪?說穿了這只是減害療法的酒精版而已,不是嗎?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喵喵有致死可能 衛署列三級毒品


新頭殼newtalk 2010.08.03 王鼎鈞/台北報導

近來屢屢查獲青少年濫用毒品情事,衛生署今(3)日表示,已將俗稱「喵喵」的毒品列為三級管制藥品,呼籲國人千萬不要因一時好奇而誤用該藥品,否則可能賠上一條寶貴生命。

為遏止青少年朋友濫用俗稱「喵喵」(Mephedrone)的毒品,行政院已於7月29日公告將該毒品列為第三級管制藥品。衛生署指出,Mephedrone之化學名為4-methylmethcathinone(4-MMC),施用後有欣快、興奮等作用,會產生類似甲基安非他命與搖頭丸的效果,但因作用時間短,故施用者會不斷追加劑量。Mephedrone並無醫療上之用途,它的別名包括Miaow Miaow(喵喵)、Meow、MCAT、M-Cat等。

食品藥物管理局呼籲青少年朋友,千萬不要因一時好奇而誤用該藥品,否則可能賠上一條寶貴生命。

精神科醫師鄭光男在受訪時表示,服用這類中樞神經興奮劑會增加警覺性、欣快感、興奮感,會一直想說話及變得更開放。而大部分的人並不知道它潛藏的副作用,根據毒品專業研究發現,服用這種毒品,會導致流鼻血、鼻部灼熱、幻覺、噁心、嘔吐血液循環問題、潮紅、焦慮、偏執、癲癇發作及妄想等等狀況;長期使用這種毒品也可能導致陽痿。

他指出,根據製藥公司自己的臨床報告,其他的副作用還包含:注意力變差、短期記憶力退化、心跳增加、心律不整、焦慮、憂鬱、流汗過多、瞳孔放大、牙關緊閉、磨牙等等。

鄭光男提醒國人,這種毒品的副作用一部份已被確認,但相較於其他毒品,「喵喵」很新,仍有許多潛藏的後遺症未被研究清楚,建議大家不要把自己當白老鼠來試驗,否則一旦出現嚴重的後遺症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屆時恐怕悔之莫及。

他也呼籲染上毒癮者,應藉由有效的生理排毒技術及增加面對能力的心靈改善技術合併生活改善技術來幫助自己重新站起來,方法不對,容易衍生毒品一再使用,嚴重影響身心健康,甚至失去自由及別人對自己的信任等等問題。

 

 

 

這是我今天受訪的相關新聞,請大家參閱!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黃金睡眠時間 7小時剛剛好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8/02 04:11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根據1日發表的最新研究,一天睡眠時間(包括打盹)少於或超過7小時都不好,有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之虞。如果一天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一天睡7小時者的1.5倍。



睡太多太少 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機率



西維吉尼亞大學醫學系的研究人員指出,一天睡少於5小時(包括打盹)者,罹患心絞痛、冠心病、心臟病或中風的機率倍增;至於睡眠多於7小時者,則有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之虞。這篇發表在「睡眠」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的最危險族群,是60歲以下、每天睡眠5小時或更少的成年人;這些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每天睡足7小時者的3倍。女性若每天只睡5小時或更少(包括打盹),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增加2倍半。該研究指出,睡眠持續時間過短與心絞痛有關,而睡太少與太多則與心臟病及中風有關。



同樣刊載於「睡眠」期刊的另外一篇研究指出,對那些不得不縮短睡眠時間的人而言,偶爾好好睡一覺對健康也有幫助。賓州大學醫學系睡眠與時間生物學小組負責人丁吉斯發現,142名睡眠時間持續5天遭嚴重剝奪的成年人(即多數人每週5天因工作犧牲睡眠),其反應時間較慢,且很難集中精神。



但在好好睡了一覺之後,該研究受試者的警覺性明顯改善,其中改善最大的是那些歷經一週5天每天只睡4小時、之後好好睡了10小時的人。丁吉斯說,在經過一段睡眠不足的期間後,額外多睡1、2個小時對恢復行為警覺性確實有所助益。



一個人一天到底要睡多久才夠呢?讓我們先參考已經發表的的睡眠研究:所謂理想的睡眠,與一個人的約日節律(生理時鐘)有關,大部分的睡眠障礙與睡的時間不足與不當有關,也就是不夠長及時間不對。好的睡眠最好是一個人處於最低體溫的狀態下睡至少六個小時,因為這樣身體才能分泌最大量的褪黑激素:


Dijk, Derk-Jan; Steven W. Lockley (February 2002). "Functional Genomics of Sleep and Circadian Rhythm Invited Review: Integration of human sleep-wake regulation and circadian rhythmicity". J Appl Physiol 92 (2): 852–62.


在2002年曾有學者研究,大部分的人每天充足的睡眠時數為六到七小時:


Rhonda Rowland (2002-02-15). "Experts challenge study linking sleep, life span". http://archives.cnn.com/2002/HEALTH/02/14/sleep.study/index.html. Retrieved 2007-04-22. 


睡眠不足,引起的身體負擔相當多,與睡眠剝奪有關已經出爐的報告告訴大家,睡不夠會有下列症狀:


易怒認知功能缺筍、記憶受損、道德判斷力便差、嚴重的哈欠、幻覺(過去我在門診的確看過幾個個案是嚴重睡眠引發幻覺)、類似ADHD的症狀、免疫失調、糖尿病風險增加、心跳變異率增加及心臟病風險增高、反應變慢、顫抖、粉刺青春痘、生長抑制、肥胖及體溫降低等等:


Reference list is found on image page in Commons: Commons:File: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svg#References


""Researchers say lack of sleep doubles risk of death... but so can too much sleep"". http://www2.warwick.ac.uk/newsandevents/pressreleases/researchers_say_lack/. 


Ferrie JE, Shipley MJ, Cappuccio FP, et al. (December 2007). "A prospective study of change in sleep duration: associations with mortality in the Whitehall II cohort". Sleep 30 (12): 1659–66. PMID 18246975. 


當然,有關精神的狀況也會引發睡眠時數的不足,例如憂鬱、躁鬱或者酒癮問題,根據研究,憂鬱患者的睡眠問題高達九成。最近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低於五個小時的睡眠容易增加心臟疾病的風險,高於九的小時的睡眠,罹患新血管問題的風險是睡7個小時的1.5倍。因此建議大家最好能每天睡七個小時左右最理想。提醒大家,這裡的提到的睡眠時數是一天的睡眠時數總和,而非單單指晚上睡眠時間。


那麼不同年紀的人,每天適當睡覺時數又是如何?根據臨床的研究與建議,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的數據檢視一下,自己或者家人到底睡得夠不夠?

 





年齡層 每天睡眠時數總和























新生兒超過 18小時
1–12 個月14–18 小時
1–3 歲12–15 小時
3–5 歲11–13 小時
5–12 歲9–11 小時
青少年(13-18歲)9–10 小時
成年人7–8 小時
孕婦大於8小時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有人會說,提不起勁或者心情不好,吃個甜食就會改善,一些甜食的廣告,也以幸福快樂的感覺來吸引大家多食用,這並非無稽之談,但也潛藏更多的危險。在無力、或者處於輕微憂鬱時,增加腦內血清素最快的方式,就是攝取醣類,甜食、米飯、麵包之類的來源,血糖就會上升,身體為了降低血糖,胰島素就會開始分泌,接下來對於血清素的增加會有幫助,所以胰島素不只在平衡血糖,還能製造身體的蛋白質。


但是若是沒有補充胺基酸來源,一直靠甜食來增加血清素的合成,只會導致身體的胺基酸越來越少,因此甜食只能算是一種興奮劑,往往只有短暫的效果,在恢復經歷改善憂鬱的上,效果無法持續。因此,在改善憂鬱這件事來說,要充分攝取完全蛋白質,配合優質的醣類來源,這才能讓血清素進入大腦的狀況,效率更高且持久。


很多人並不瞭解,低血糖是最容易誤診成精神疾病的身體功能失衡,低血糖經常出現的症狀像是突然感到焦慮不安、突如其來的不安全感、注意力衰退、晚上常醒來,這些症狀在精神科門診常會被當成焦慮或者憂鬱來處理。


常常會想吃甜食的人,可能體內的血糖濃度都是上上下下極不穩定的,對甜食的渴望就在提醒一件事:低血糖,因此在正餐之間長覺得餓想吃東西,或者半夜醒來就會想吃東西,體重起伏不定,一旦便胖就很難瘦回來,都可能有血糖代謝異常有關。


血糖在體內影響的不只是胰島素而已,也就是說,一旦血糖過高,胰島素分泌來降低血糖,但如果血糖過低,體內的壓力系統就會啟動,所以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壓力荷爾蒙(腎上腺皮質醇)就會開始作用,來幫助血糖上升,引此,血糖值穩定,身體能公憤稱份的葡萄糖給大腦,精神、注意力、心情及思考等等就會維持在高檔,因此為了要達到這樣的狀況,應該設法熱自己的血糖保持在穩定的狀況,也就是用過餐後,血糖緩慢上升,在飯後三到四小時,血糖仍維持與空腹血糖的值相當,當然胰島素的分泌也會正常。


反之,血糖維持不穩定,尤其是血糖經常處於過低時,大腦及身體不時感到恐慌,此時跟壓力有關的荷爾蒙不是會分泌,甚至傾巢而出,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身心症狀於焉產生。這些症狀會因為荷爾蒙釋放的優先事出而症狀有所不同,有人是焦慮不安加劇、有人則是睏倦想睡、或者手麻、心悸、頭痛等等,甚至有人會易怒或者無法控制的一直想吃甜食或者澱粉。


以上的資料,許多專業人員其實認知還蠻有限的,因此,對那些幾乎每天吃甜食、零食點心、清涼飲料,常常感到飢餓,常半夜醒來吃東西、傍晚容易感到疲憊、想睡,體重增加瘦不下來,靠甜食減緩壓力、頭痛、心悸或發麻等狀況、即使服用抗焦慮或者抗憂鬱改善有限,甚至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本身若有一些類似焦慮不安、憂鬱、易怒甚至強迫思考、行為等等症狀的人,應該都要從血糖與胰島素的穩定處理起,而不是給自己貼上精神科診斷而直接服藥控制,本末倒置。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小孩常眨眼聳肩 當心妥瑞氏症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7/31 04:11



文/蔡明蘭



一名8歲男童常有眨眼睛動作,到眼科就醫,被診斷為過敏性結膜炎,點藥水後,有改善,但不久又開始;最近他時常出現嘴角陣發性歪一邊,合併眨眼動作較頻繁,甚至不停地發出乾咳聲音,但檢查又沒有感冒或痰音,一到晚上熟睡後,就停止抽動。



如果他這種情形斷斷續續超過1年,或影響到日常生活,或班上同學上課,就必須考慮吃藥治療。



妥瑞氏症候群是一種慢性神經行為疾病,學齡兒童發生率約1%到3%,特徵是:



●不自主的動作,如眨眼、臉部和眼睛的動作、聳肩、甩頭。



●發出不自主的聲音或乾咳。



●發生年齡小於18歲。



●症狀斷斷續續超過1年,有符合以上4種條件者,稱為「妥瑞症」。



在診斷確定前,會建議一些常規檢查,以排除其他問題,如血液檢查、腦波、神經影像檢查,以排除如銅、鋅離子的不平衡,鏈球菌感染引起的不自主動作,癲癇、基底核的障礙等。



更需討論是否合併神經行為上的問題,例如無法專心、注意力短、強迫性行為、過動症等,一部分和遺傳基因有關,30%的人可找到家族史,有時需同時治療伴隨的問題或心理治療。



妥瑞症的原因並不清楚,一般認為和皮質傳到基底核紋狀體─下視丘的路徑失衡有關,約30%到40%兒童在青年期會逐漸消失,但大部分會持續至成人,但症狀會較輕微。



好發於5至8歲兒童,平均約5至6歲症狀開始出現,10歲時會達到高峰,隨著年齡增長,症狀會減輕,但如焦慮、學期剛開始、父母離異、家中變故、家中氣氛不協調等壓力,則會加重症狀。



剛開始可以嘗試以放鬆的方法及行為指導來幫助小孩,和學校老師溝通,多給一些活動空間,考試及閱讀時,若會甩頭影響答題,可以用方法來矯正。



合併無法專心上課者,可在適當時間休息,讓不自主動作得到紓解。



平常課後可做一些課外活動,如打桌球、散步等,消耗過多的能量。



臨床上小兒神經科常使用的藥物都有很好療效,父母需密切和醫師合作,謹慎記錄每一次藥物種類及劑量,對治療是否產生特定副作用及行為上的變化,提供醫師下次給藥的參考。



所以,當小孩出現習慣性、反覆性的不自主動作時,家長應特別注意及觀察,如果持續太久或反覆發生,應帶到小兒神經科做進一步評估。



大部分的人,尤其是妥瑞症的家長對妥瑞症的典型症狀----不自主的抽動(例如眨眼、臉部及眼睛的動作、甩頭、聳肩等等)、乾咳、聲音(包含髒話)其實相當熟悉,然而真正的原因目前教科書的答案都不是很清楚,因此,不管小兒神經科或者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的醫師,在治療這類狀況時,開藥都只是為了控制症狀而已。


對於藥物到底要不要服用,我們最好對疾病本身有些概念,首先,妥瑞症這些症狀,對大多數的患者來說,症狀表現是自限性的,也就是到一個年齡自己會好,即便有些症狀到成年人還有,表現也是很輕微,故在用藥考量上應該越保守越好。原文資料可參考:


What is Tourette syndrome? Tourette Syndrome Association. Archived May 24, 2006.


對症狀明顯或者較為嚴重的個案,醫師開藥的第一種選擇及考量就是抗精神藥物,抗精神藥物是給誰吃的呢?一般精神科治療是用來治療精神分裂症的妄想及幻聽等等精神症狀的用藥,因此算是蠻重的藥物,常見副作用,包含靜坐不能、過度鎮靜、運動困難、行動緩慢等等狀況,新一代抗精神藥物,宣成有比較少的副作用,但是卻容易導致肥胖、代謝問題。此外,中樞神經興奮劑例如利他能、專司達或者治療過動的其他藥物(例如思銳),也常會被開出來治療妥瑞合併有ADHD的患者,耐人尋味的部分在於抗精神藥物作用是減少多巴胺的濃度,而利他能這類藥物是要提升多巴胺濃度,與就是這兩類藥物的作用在學理上市抵銷的,但精神科用藥為了要控制症狀,常常會有類似這樣讓人摸不清道理的治療方式存在。


很多人並不清楚抗憂鬱劑也可能被開出來,不管傳統三環或者SSRI(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這主要是針對被認定有妥瑞症合併有強迫症的患者,相對於上述的藥物副作用,降血壓藥物可能是相對來說,副作用較少的選擇,真的不得以要用要控制,儘量和醫師討論能以這類藥物治療為主。相關資料請參閱:


 Schapiro NA. "Dude, you don't have Tourette's:" Tourette's syndrome, beyond the tics. Pediatr Nurs. 2002 May–Jun;28(3):243–6, 249–53.


不管如何,我們看到現行的醫療治療都幾乎著眼於症狀的控制,而沒有處理身體的功能失衡可能引發妥瑞症狀的部分。建議可以透過家庭支持、規律運動等等輔助方式來幫助患者症狀改善以外,大家可以從功能性醫學的角度來幫助患者作更積極的症狀改善,相關資料可以參閱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這本書或者先瀏覽我部落格的參考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3420&prev=13662&next=13303&l=f&fid=1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有位門診患者的家屬,送了一本書給我參考,由於她的家人之前也是在飲食調整及營養療法幫助下,根本改善了精神症狀,因此她也花了許多功夫閱讀及收集相關資料,經常和我討論感謝她的熱心,讓我可以引用更多資料供大家參考,在此謹向她致意。


這本書的書名叫「憂鬱,是食物造成的?」作者是一位多年來使用分子矯正醫學來幫助門診患者的日本醫師溝口徹。裡面提到Abram Hoffer這位加拿大精神科醫師的一些故事,對營養療法有認識的人,大概都知道Hoffer醫師最著名的就是以營養療法來幫助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改善。我認為內容很有趣,因此摘錄部分內容給大家參考。


好萊塢有一位女演員Margot Kidder,大家對她比較熟悉的代表作品就是超人電影中的飾演的女記者,她成名後,有一段時間積極出席各種社交場合,生活作息嚴重變調,同時沒有正常飲食,每天都沈溺在酒精之中。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天生就纖細、敏感、神經質的她開始出現問題,精神變得不穩定,儘管她一邊接受名醫的治療、服藥心理諮商,一方面繼續她的演藝事業,然而其症狀卻未見好轉,甚至有一次現場轉播,在眾目睽睽之下出現異常的舉止,於是被媒體以「Margot恍神暴走,演藝生涯告終」為標題來報導。


接下來她的狀況持續惡化,並且開始出現妄想的狀況,例如自覺被竊聽、前夫要殺她等等,同時也認為自己的人生沒價值,甚至出現試圖自殺的狀況。後來在某宅第的庭院裡被發現自殺未遂、減掉自己的頭髮、拔掉自己的假牙、幾乎半裸,看起來與流浪漢無異,讓人費了好大勁才弄清其來歷。


接下來她依然繼續接受接受藥物及心理治療,但她對於一再重複親子關係、家庭背景、生產經驗、男性關係等早已述說無數次的個人隱私討論,已感到十分厭煩。因此她開始求助一些替代療法其中也包含針灸。針灸醫師知道她來自於加拿大,故推薦她去找同樣是加拿大籍的Abram Hoffer醫師,她知道Hoffer醫師本身是精神科醫師,同時也是生化博士,在半信半疑及擔憂的狀況下(與之前在精神科求診的不愉快經驗有連結)來到Hoffer醫師的診所,想不到Hoffer醫師問她的第一句話竟是她完全料想不到的問題:「你一直以來都吃些什麼樣的東西?」(我在門診也常問求診的人類似的問句)


從Hoffer醫師的談話中,她才知道有一種營養素療法的治療方式。Hoffer醫師認為她的主要問題是過去亂七八糟的飲食生活所導致的營養不良,就是造成她種種精神狀況的原因,在Hoffer醫師的建議下,她開始致力於營養療法的改善,並在稍後順利康復。之後她再婚,也順利懷孕生子,現在過著含飴弄孫的悠閒生活,並且順利重演演藝圈,精湛演技更勝昔日。


上述的營養療法,正確名稱為「分子矯正營養療法」(分子矯正醫學),其創始人之一就是Hoffer醫師,他在加拿大致力於許多相關的治療工作,不僅因為針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營養療法而聞名,對嚴正患者的營養療法也同樣著名。之所以會跨入癌症治療的領域,是因為他本身是精神科醫師,同時也會接受癌正患者合併憂鬱症狀患者的照會,後來發現經他建議治療的憂鬱患者,其本身癌症的存活時間明顯比其他患者來的長很多,因此後來經由分子矯正來幫助的癌症患者也相當多。


Hoffer醫師嘗試過各種方式,與當時支援加拿大精神醫療的研究人員共同研究發現以菸鹼酸(B3)為中心的營養療法對改善精神分裂症有顯著的功效,他並以How to live with schizophrenia(如何與精神分裂症共處)為題發表這樣研究成果。由於Hoffer醫師與一般精神科治療的觀念不同,甚至一度被視為異端,而Hoffer醫師的論文一開始儘管沒被廣為接受,但卻吸引另一位知名學者Linus Carl Pauling的注意,他是曾經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及和平獎殊榮的傑出研究人員,Pauling博士主張為了提升疾病治療及預防效果,必須從分子的層次來思考身體,這正是現代醫學缺乏的觀點,提倡營養素(分子矯正物質)可預防、治療疾病的觀念在兩個人交流及合作下,在美國科學雜誌(Science)首次把分子矯正營養療法的新概念提出來。


有興趣深究的人,不妨找「憂鬱,是食物造成的?」這本書來詳讀。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幼年型類風溼性關節炎 常被誤為成長痛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7/30 04:11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好發於兒童、青少年時期的自體免疫疾病,病患卻常被誤診而輾轉求醫,小兒風濕免疫科醫師提醒,及早正確診斷、正確用藥,可使關節不再繼續被破壞,可回歸正常生活,也不影響生長發育。



兒童過敏及氣喘基金會董事長、台大兒科教授江伯倫舉例說明,一名少女在11歲時,出現關節紅、腫、熱、痛的症狀,起初也被誤診為成長痛,輾轉就醫後才確診,經傳統藥物治療一年半後停藥,生長發育未受影響,高中時,身高長到172公分,還加入游泳校隊。



18歲以下都該看兒科



江伯倫表示,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是16歲以下兒童、青少年最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早年調查盛行率約10萬分之16,但一般認為是低估,此病也常被誤認為成長痛或其他骨科疾病。



江伯倫表示,3到5歲與8到10歲是發病高峰,病童的膝蓋、手腕、踝關節會紅、腫、熱、痛,通常會突然不敢走路、不想運動、排拒上課;


小醫典─如何區分成長痛與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7/30 04:11



小醫典─如何區分成長痛與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成長痛:



好發於4到9歲,疼痛時間大部分是晚上與清晨,休息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就可明顯改善,並能繼續走動,屬於良性疼痛,未來會自然痊癒。



◎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好發於3到5歲與8到10歲,腳踝、關節會紅、腫、熱、痛,病童常痛到不敢走路、排拒上課、不想運動,經休息後,也無法改善;若不治療,關節可能會遭到破壞、影響生長發育與運動功能。



資料來源:台大兒科教授江伯倫



前幾天,我和一位整脊老師聊到他正在幫忙處理的一個案例,有一個小學生因為疑似生長痛,父母帶來,希望整脊可以幫忙症狀緩解,小朋友的症狀,往往是在上體育課後,小腿骨骼疼痛會變嚴重,經過整脊的協助,有些狀況改善,然而上完體育課所發生的疼痛卻沒有緩解,整脊老師覺得不太像生長痛,和我討論到底可能是何原因引起。應該進一步作哪方面的檢查與評估。


我想第一個應該要排除的就是幼年性類風濕性關節炎,這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病因不明,常發生在16歲以下的青少年或兒童。患者在早期會有關節發炎、疼痛、腫脹、發熱等現象。好發佈位於四肢的大關節,發病後六個月是其侵犯的關節,可分為全身型、多關節型和和少關節型。這類疾病多為自限性,也就是過了一段時間自己也會好,一般治療以類固醇為主,少數還會另外加上免疫抑制劑來幫助症狀控制。以類固醇藥物治療,最常見的副作用即是生長抑制作用,提醒家長注意。


以功能性醫學來說,這是免疫失調的疾病,與免疫有關的系統,包含營養、腸道、過敏及毒素等等的影響,導致免疫系統失衡的可能相關來源,最好能藉由相關檢測來查清楚,如此才能針對體質部分作根本改善,儘量減少用藥的時間及劑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全台90萬童失眠 當心會變笨!


華視 更新日期:2010/07/28 22:17







今天美國廣播公司ABC的頭條,報導全美國有三成的兒童有睡眠障礙,在台灣也有2到3成,將近90萬名兒童,也被失眠困擾。提醒家長們,如果您家裡的小朋友也有類似睡不著的狀況,千萬要注意,因為醫生說長期睡不夠,會讓孩子智商降低。



夜驚症患者:「啊,媽咪、媽咪。」



兒子做惡夢,變成做媽的惡夢,為什麼寶貝永遠睡不好呢?因為他是這樣長大。阿嬤:「喝牛奶睡覺覺好不好?」小寶:「不要。」周公走開,玩具快來,他叫小寶,今年兩歲大,平常乖到家,只有這個時候,全家大人都要跟他打仗。阿嬤:「你進去睡哦,我去拿牛奶哦。」牛奶拿來了,結果卻是這樣。阿嬤:「別裝(睡)了啦,哈哈哈,他都晚睡,然後就晚起來。」那就賣擱,麻煩帶我出去玩,10點、11點、一點了小寶怎麼像顆勁量電池,每天晚上都睡不著。



精神科醫師李光輝:「睡眠的節奏被打亂,或是他半夜會說夢話,會有夜驚現象,會做惡夢,會站起來,這可能也被列入晚上睡眠干擾,類似失眠的情形。」



誰說睡眠障礙是成年人的專利呢?這一排少年仔,不正是精力旺盛、倒頭就睡的年紀嗎?錯了,他們個個都會睡不著。國中生:「考試很緊張,考試會緊張啊。」長期睡不好,結果倒楣的還是孩子的大腦。精神科醫師李光輝:「他如果睡眠出現障礙的時候,他可能在腦部的記憶發展會產生學習障礙。」根據統計,全台灣竟然有兩到三成,90萬名小朋友,都有睡眠障礙。醫師提醒,最好養成孩子早睡早起的作息,再睡不好就得看醫生,否則晚上一條龍。小朋友:「我要睡覺。」到了早上變成一條賴床蟲。(完整影音新聞請見:http://news.cts.com.tw/cts/life/201007/201007280527686.htm



幾年前,我在門診看到一位筋疲力竭的媽媽,帶著她三歲的小女兒來看診,原因是她女兒除了過動,還都每晚睡不著覺,媽媽怕女兒不睡覺會有意外或者吵到其他家人,因此也跟著睡眠有狀況。這是我印象中最嚴重的兒童失眠。


大部分的兒童失眠,超過半數都是以生理功能失衡為主,少數原因與心理壓力有關,例如父母感覺或者兒童受虐會影響到睡眠品質,或者之前我也有處理過小孩怕鬼導致失眠的狀況。一般兒童失眠,過敏合併失眠的個案還蠻常見的,最近有一位父親提到他的女兒,之前還不知道過敏來源時(像麵粉、蛋等等來源)拼命吃,結果小孩上了幼稚園就是常感冒,晚上也經常發生夜驚(night terror)及夢魘等等狀況。後來驗了過敏原檢測,找出過敏來源並請幼稚園協助,嚴格執行寡抗原飲食(隔離過敏原),感冒及夢魘越來越少,甚至消失好一段時間(超過一年以上)。最近因為搬了家,換了幼稚園,結果新的幼稚園沒有繼續執行原來的飲食控制,導致女兒又開始感冒(頻率及時間又回到之前的不好狀態),而且晚上還會經常夜驚,甚至一個晚上兩三次,仔細調查,發現女兒在幼稚園又開始密集接觸過敏原引發。


因為肥胖或者過敏引發的睡眠呼吸中止,這種問題容易被忽略,主要是小朋友睡的不錯,蛋白心容易生氣、累或者易怒,改善的方式除了改善睡眠呼吸中止,最好連過敏一起處理比較好。如何發現這類個案?聽打呼聲,打呼聲大或太頻繁都可能有這方面的問題。


此外在功能性醫學中,腸道及毒素、營養的問題,也可能會影響到兒童的睡眠品質,這些都可以由相關檢測來找到答案,藉由找出根源改善,才是根本解決之道。兒童失眠,短暫可以藉由天然的助眠營養品來幫助改善,最不好的方是就是直接服藥,提醒大家注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月嬰喝魚湯 過敏休克險送命


華視 更新日期:2010/07/27 16:46







有過敏的人,通常不太敢吃有殼的海鮮類,不過新竹有一名六個月大的小女嬰,吃了魚湯之後,竟然過敏發作當場休克,緊急送醫後發現,小女嬰本身就是異位性皮膚炎的過敏體質,醫生也提醒,有過敏體質的小孩,盡量少吃海鮮和堅果類,這些都是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兩條小腿,都是一塊一塊的紅色凸起,翻開衣服,肚子上的斑丘疹更紅,合併尋麻疹長滿全身,六個月大的小女嬰,原本就有異味性皮膚炎,愛孫的阿媽想幫她補一補,用土虱燉成湯餵他吃,想不到吃了,立刻全身紅腫,瞬間心跳加速、呼吸困難,立刻送醫急救。



吃了土虱卻差點喪命,醫生說,魚類會導致過敏,土虱又生長在骯髒的水溝內,可能是造成女嬰過敏性休克的原因,如果不想家裡的小孩就像這位小女嬰一樣,家長要小心,遠離這些引起過敏的食物。



有一位媽媽,前兩個小孩驗過詳細的過敏原檢測,發現都有不少食物來源會過敏,原因之一是因為媽媽也有過敏的體質,因此多少有遺傳的因素影響。第三個小孩未滿三個月,出生時都餵母奶,由於第三個小孩對聲音比較敏感,無論氣質、體質,都像過敏比較嚴重的大女兒,因此極可能有過敏體質。前兩週,媽媽因為有是要處理,所以把老么送到托嬰處,在托嬰處媽媽沒有準備母奶,因此保母讓老么餵嬰兒奶粉,第一週沒事,再隔一週,老么在托嬰處喝了牛奶後,大約半個小時,馬上身體脹紅,輕微發燒的過敏現象隨之而來。這是典型的急性過敏,對有過敏體質的人而言,第一次接觸過敏原,是不會有身體的過敏反應,然而免疫系統已經將過敏原建檔,所以第二次過敏原接觸時,激烈的過敏反應就會浮上檯面,因此向容易引起嚴重過敏的抗生素青黴素,如果施打之前,都必須作皮膚測試,來確認當事人沒有嚴重的過敏反應才能施打,就是這個道理。以登革熱而言,第一次往往不會太嚴重,但再次感染的出血性登革熱,往往會危急性命,原理相近。


最近有新聞報導:六個月的嬰兒喝土虱魚湯也會過敏,長蕁麻疹,以上述的資料來看,絕對不是第一次餵魚湯就產生過敏反應,過敏與人體本身對食物的蛋白反應有關,跟髒不髒關係到沒有那麼大,提醒父母,千萬不要把髒視為過敏的來源,不感讓小孩接觸戶外的自然環境及玩泥巴,否則屆時可以免疫力更差,過敏更慘,相關資料請參閱我部落格的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8370&next=18330&l=f&fid=28


一歲的嬰兒,因為腸胃道的上皮黏膜細胞還未發育完全,因此儘量不要讓他們接觸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來源,最好的來源當然是母奶,如果母奶哺餵不便,有過敏的嬰兒最好是吃水解蛋白的嬰兒奶粉,小時候的過敏並不代表以後都會,三歲以前,過敏原還會改變,因此想對過敏原有明確的來源辨識,一般是三歲以後再作詳細的過敏原檢測比較恰當。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兩天持續翻閱了病由心生的內容,我覺得內容淺顯易懂,而且裡面故事很多,讀過以後也容易有印象,在此再摘錄一些相關內容讓大家參考:


情緒大致會透過自律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對人體產生生理上的影響,常見的是肌肉緊張,不論腿部、血管壁,還是胃部的肌肉緊張都會引起疼痛(這在門診真的是屢見不鮮)。因此情緒引發的肌肉緊張引發後頸、胃、結腸、頭皮、血管和骨骼肌的疼痛,往往會造成類似潰瘍的劇痛,類似膽結石的絞痛、頭痛、 偏頭痛,很多人檢查做一堆,還是找不到原因。此外,皮膚病也可能因消極情緒而惡化。


很多人脹氣,來自於消化道中情緒性的肌肉痙攣,打嗝大多是胃部的情緒性肌肉反應,胃腸道也是反應情緒的參考鏡。很多腸胃科醫師會在處方加入抗焦慮劑,原因在此。然而長期服用抗焦慮劑,畢竟不是根本解決方式還可能有藥物依賴及副作用等問題,例如健忘、易怒等等。


胃是最能表現情緒的器官之一,如果我們自覺生活美好,胃就會反映出愉快的情緒,胃口也會跟著好。然而當我們生活不順心,就會沒有食慾(有過憂鬱的人必能感同身受),這與過去我們談到的腹腦概念相近。


一般門診的潰瘍患者,一半的胃痛往往只是情緒性肌肉疼痛而已。曾有一個零售商,它的胃痛與情緒的關係至大:連鎖店的激烈競爭、兒子經常惹事等等,夾雜在零售店與兒子之間,他的胃只能痛個不停。看過不同門診,有的醫師說他有潰瘍、熟識他的醫師又說沒有,除了胃痛他還有頭痛。,後來他終於相信自己沒有胃潰瘍。每年他都會去偏遠的地方釣魚,一年兩次,每次到達遠離他往北的25哩的城鎮,走在那邊的街道,他就一點也不會胃痛,離家在外的兩週,胃完全沒痛過,但回家一看到小鎮的法院塔樓,胃痛立即發作。


美國知名的梅約醫學中心,曾有一位名醫有類似的症狀:他知道自己的疼痛怎麼回事,只要在醫院和病人打交道,忙得焦頭爛額,他的疼痛就一刻也無法停止,只要他上了火車返家,車子剛跨越密西西比河的中央大橋,疼痛就消失,火車若是在上班途中駛入火車站,看到醫院的那一刻,疼痛又開始折磨他了。所以疼痛與壓力源的接觸與離開,明顯大有關係。


很多皮膚問題都是情緒性引起的皮膚炎。當皮下的血管在情緒影響下,皮膚炎可以發生在人體的任何部位。每次血管緊繃,一部份血清會從血管的薄壁擠壓出去,在皮膚組織上聚集。起初皮膚會稍稍緊繃然後發紅。接下來足夠的血清經過穿過血管來到皮膚表層,這時就會出現由情緒導致的皮膚炎症狀,如脫皮、結硬皮及搔癢等症狀。


有一位73歲的男性患者,患有嚴重的泛發性皮膚炎,且有多年病史。他68歲之前曾未患過任何皮膚疾病。他在67歲時,原配過世,68歲時與第二任妻子結婚,蜜月時,他首次罹患皮膚炎度完蜜月回家之後,皮膚炎已經嚴重到住院治療的程度,住院一週好轉,但回家不久後又復發。


回家以後,有一次不得不因為公出到好幾百哩的一個小鎮,再那待了一週,皮膚炎竟然痊癒了,但回家後皮膚炎又再一次復發,讓他不得不回診接受治療。之後又因為一次公務到外地出差,不到一週皮膚炎又好了,最後還有一次,因為妻子要離家去照顧一位生病的親戚,這位患者一人獨自在家,一週後皮膚又正常了,直到那時,他的皮膚炎根源才搞清楚。


醫師問他:「你和第二任妻子度蜜月時,你覺得她人怎麼樣?」


他毫不遲疑地回答:「我發現她專橫跋扈,我簡直無法忍受!」


之後跟妻子做過溝通,妻子開始無法相信,但後來保證會盡力去調整,之後先生的皮膚炎也就慢慢徹底消失了。偶爾皮膚炎會有復發的徵兆,但處理的方式,則是和妻子溝通談談就能解決。


壓抑會導致身心性疾病,這在門診實在看太多了,更多資料及根本解決之道,也可以參閱壓抑的來源這本書,這是美國人道主義作家羅恩‧賀伯特先生的觀察及解決建議,因為許多壓抑的來源並不像上述的例子這麼容易溝通及處理,因此,需要更有系統的溝通及面對處理。真正有壓抑的來源不處理,再多治療及營養補充也經常吃力不討好,效果有限!


NÁUSEAS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最近我接觸到一本有趣的書:病由心生,這是美國一位內科醫師的暢銷大作,內容對於身心性疾病有非常詳細的介紹,當然也提供一些重建的方法,值得一讀。過去曾有一遍醫學研究,針對500名連續在在腸胃科門診作治療的患者作調查,結果發現有74%的人,都患有情緒性疾病。早在20世紀中期,耶魯大學門診不的一篇論文中也提到:到醫院就診的病人中有76%患有情緒性的障礙。可見疾病存在與情緒失調大有關連。


書中也分享一個典型的身心性反應的故事:


有一個校長,他頭腦冷靜,適應力很好,看不出會有情緒障礙的問題。然而有一天他感到頭暈目眩,只有躺下來會比較好,每當試著起身,頭暈會加重甚至嘔吐。這種狀況一連幾天,一直沒有好轉,醫師也束手無策,完全無好轉跡象。但有一天,他奇蹟式的完全復原,過幾天他去找醫師:「我從來沒有想過情緒會讓我生病,但我非常肯定,這次生病完全由煩惱的情緒所引起。」


「你怎麼會這麼說?」他的醫師詢問。


「前一段時間,我的好友請我給他作貸款擔保,由於數目龐大,我一直很猶豫,因為我很清楚他如果還不起錢,那我的房子和所有的存款也就化為烏有了。然而我無法拒絕他,因為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最終還是簽字作擔保。」


「過沒多久,我的朋友就在車禍中受了重傷,在醫院住了好幾個月,期間他的生意一落千丈,四處碰壁,我就是因為擔心這件事才頭暈目眩的。」


「但是你怎能確定是這個原因引起的?」醫師又問


校長接著回答:「在我臥床養病時,這個朋友來看我。他告訴我他已經到銀行,還清所有貸款。從那刻起,我一下子就康復了,第二天我就能到校上班了。」


更多資料請參閱病由心生這本書。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愛不對人 很傷心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07/22 00:07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愛不對人、感情、婚姻不順真會「傷心」。加拿大阿卡迪亞大學研究發現,和感情順遂的人相比,若一個人的感情關係充滿焦慮、不安,未來罹患心臟病、中風的機率比較高,風險增加近五成。



加拿大阿卡迪亞大學拉克倫‧麥克威廉斯博士(Lachlan Mc Williams)主持這項研究計畫,共有五六四五位以上成人參與研究,年齡在十八歲到六十歲之間,結果發現,對感情生活常感覺不安、對另一半愛理不理的人比較容易得到一些慢性疾病



參與研究的人必須填寫一份問卷,回答各項問題,包括關節炎病史、慢性背部、頸部病症、頭痛頻率、頭痛嚴重程度、是否有慢性疼痛、季節性過敏、中風和心臟病史等。如果醫師確診他們患有心臟病、高血壓、氣喘、慢性肺病、糖尿病或高血糖症、潰瘍、癲癇和癌症等疾病,也要誠實以告。



研究人員發現,「充滿焦慮的感情關係」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感情生活若充斥焦慮情緒,心血管系統較容易受到衝擊,罹患中風、心臟病、高血壓的機率也比一般人來得高。麥克威廉斯博士指出,從研究結果來看,感情生活充滿不安,可能對健康造成威脅,這樣的人特別得心血管疾病。



麥克威廉斯博士認為,如果能好好修補感情關係,減少感情裡的不安、焦慮,也許可以幫助改善健康。這項研究發表於「美國心理學會」期刊。



最近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對感情充滿不安、對另一半愛理不理的人,比較容易得到一些慢性疾病,的確過度壓力,會讓身體持續處於壓力狀況,醫學界多年研究也顯示八成的疾病與壓力有關,包含了癌症、高血壓、中風、冠狀動脈心臟病、氣喘、腸胃潰瘍、頭痛等等問題,其中癌症、腦血管疾病與心臟並正是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三名。大部分人會把壓力視為外來,鮮少人能夠去檢視,大部分的壓力來自於自我認知失調。讓我們參閱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一書的相關內容:


研究顯示決定健康與否的關鍵,並不是我們的生活習慣或社經地位,而是對自我定位的認知。大家可能會認為經常伴隨著貧窮或低落的社經地位的疾病風險因子,例如抽煙、喝酒、垃圾食物、肥胖、與缺乏運動,說明了貧窮社群的較高疾病罹患率與死亡率。


 


但是在國醫學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的一份研究發現在控制上述的所有行為與風險因子之後,較高疾病罹患率與死亡率不能只歸諸於這些因子。1


 


他們說,關鍵並不是行為,而是對自我定位的認知。造成較高疾病罹患率與死亡率的關鍵因素包括:


 




  1. 缺乏社交關係與社會支援;
  2. 人格特質(認為杯子是半空的悲觀),包括失去支配、樂觀、控制、與自尊等感覺,或是充滿憤怒與敵意;
  3. 生活與工作的長期與激烈壓力,包括種族與階級的壓力,以及關於權力與資源不平等分配的其他因素

造成大部分現代慢性疾病的主因並不只是壓力而已,從各式各樣的精神疾病,包括沮喪與焦慮,到心臟疾病等等2


 


「不適」是失去自我定位的疏離、失去控制能力與意義,就像不斷地切換電視頻道,找尋可以滿足自我的節目;攝取脫離根源、無法辨識原貌的加工食物;以及我們的家人四散分離,透過簡訊與電子郵件溝通。單是貧窮本身並未增加疾病、發病率與死亡率的盛行。失去文化、控制與意義的失落感才是主要因子。


吞食藥丸是無法修復失落感的。


最後,我們的認知以直接且明顯的方式,調節或影響我們的生理。PNEI(心理-神經-內分泌-免疫)的科學已經清楚明確地細述這些關聯。


我們所有的自我對話與認知,不管是好是壞,都透過一個協調的網路或系統運作。這個系統稱為HPATGG 軸心(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甲狀腺-生殖腺-腸道軸心或網路)



大腦與壓力


思想、認知、信念與態度如何影響我們?


許多人都經歷過腎上腺素急速分泌的情況,千鈞一髮的車禍、或是認為自己身陷危險的想法。幾年前的一個夜晚,我醒過來,聽到屋裡有翻閱紙張與砰然撞擊的聲音。我抓起電話撥打119。我的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我可以清楚看到黑暗中的動靜,聽到最細微的聲響。


警察趕到了,從外面盯著看,看到我們新養的小狗跳離牠的小窩,在屋裡四處玩耍。


我的生理與心理都「 知道」有竊賊闖入。想像的「認知」轉變成真實的生理反應,觸動我逃之夭夭或挺身對抗的反應。


壓力(與放鬆)反應是由大腦的指揮與控制中心--下視丘所控制的。當我聽到「竊賊」的聲音時,啟動了壓力反應,透過神經系統的自動反應部分-- 交感神經系統 將訊息傳遞到身體的每個部位。


當這個部分的神經系統啟動時(大部分的人在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啟動的狀態),我們的腎上腺釋出更多的皮質醇與刺激性的神經傳導素--腎上腺素 (腎上腺素)與正腎上腺素。這些化學物質充滿活性與激勵性。


這個系統是我們的寶貝,尤其是當我們遇到麻煩或危險時。想想看在大草原吃草的斑馬。在飢腸轆轆的獅子逼近時,承受突發性壓力的斑馬拔腿狂奔。直到有一隻被撲倒之後,其他斑馬恢復冷靜,繼續吃草。基本上,我們的身體在啟動壓力反應時,情況就和斑馬一樣。


美國史丹佛大學生物科學及神經學教授羅伯特薩波斯基(Robert Sapolsky)的說法,那是斑馬沒有潰瘍的原因。牠們會有瞬間急遽升高的壓力,然後,斑馬又恢復冷靜,繼續吃草。牠們的壓力反應是瞬間啟動的,在危機解除之後就關閉了。


我們文化的問題是長期不間斷的無情壓力,對神經系統造成永無休止的刺激,包括我們缺乏營養又有毒的飲食、環境毒素、電磁污染,以及失去控制的無力感,以及沒有歸屬感。


這讓我們處於長期的警報狀態。引領風騷的神經科學家布魯斯麥克尤恩(Bruce McEwen) 在他的著作「我們所知的壓力盡頭」(The End of Stress as We Know It)中,解釋長期的壓力如何損耗我們的生理系統。他將這種情況稱為「適應負荷」4,可以視為一生當中所有壓力源的總和。


 


所有這些過量的壓力源,人體無法長期不斷應付的壓力源,導致交感神經系統與壓力反應的過度激化,緊接著就是能量的消耗殆盡。


 


薩波斯基博士詳細闡述這種慢性壓力損傷大腦的方式。主要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居高不下的數值損傷了海馬迴。


 


然而,在現代的社會裡,這套生理系統受到過度的激化。我們不需要記憶我們認知為壓力的每個情況。長期的大量皮質醇損傷了海馬迴,導致記憶力受阻5、失智症與沮喪6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神經學科學家桑妮雅 魯皮恩(Sonia Lupien)博士已經說明壓力如何緊縮我們的記憶力中心,並對我們的大腦與認知功能造成有害有的影響7,8


 


壓力簡直就是大口啃噬著我們的大腦。


長期壓力對身體與心理都有許多不良的影響,這可以解釋現代社會中普遍的肥胖、健康與大腦功能問題。所有來自身體的回饋,以及大腦往下傳遞的訊息,都是透過這個重要的HPATGG(連接大腦與全身的溝通網路)系統運作。


 


最後,我想引述知名的醫療專家Erwin K. Koranyi對壓力的解讀:


學會評估自己的能力、潛在弱點及抵抗力,將會獲益不淺。但我們在最後的分析上不能失去的觀點在於: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生活的好不好負責,否則,不論採行哪種治療方法,還是會繼續遭到壓力所引起的疾病折磨。


 


也就是說,要處理壓力的影響,先要認知到自己的狀況好或者不好,跟自己有關,所以,如果不好,是自己要負起責任,而非怪別人把自己害成現在的慘況,沒有這樣認知的人無法為自己負起責任,結果仍會繼續為身心壓力所苦。至於如何改變認知,也可參閱部落格的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8846&prev=18864&next=1884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β受體阻斷劑在內科(尤其是心臟科)是常用的藥物,主要可以減緩心跳加速及心悸的狀況,過去我還在還當住院醫師時也有醫師分享它的妙用:考專科醫師的口試,若擔心自己過於緊張,表現失常,可以在之前吞半顆,一來減緩焦慮,二來也可以更沈靜穩定,不過不能吃太多,否則會想睡覺。然而這類藥物若長期使用潛藏身體的風險對大部分的人而言並不清楚。在今年精神醫學通訊的第六期(29卷6期)的內容中,主要講述生物精神醫學的內容,其中有一篇提到抗副作用藥物容易引發胰島素阻抗及代謝症候群的內容,我認為對於一般有服用精神科藥物的人而言,最好瞭解,否則往往不知道為何精神科藥物服用總是會帶來肥胖、血糖、血脂難以控制的原因何在。以下為簡要內容摘要:


1.β受體阻斷劑是心臟血管用藥,但常被精神科拿來控制抗精神藥物引發的靜坐不能、躁鬱症使用鋰鹽引發的顫抖、或者精神官能引發的心悸或心搏過速,其中以propranolol(商品名為inderal)在精神科使用最為常見。


2.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本身就會引發肥胖,再加上β受體阻斷劑引起的血糖問題及代謝症候群問題,問題會更加劇(但許多開藥的醫師也不清楚這樣的資訊)


3.β受體受體廣佈於心臟、血管、骨骼肌、及氣管平滑肌,有氣喘的人若服用會惡化氣喘症狀(讓氣管收縮)。根據2000年一篇研究結果顯示:β受體阻斷劑服用對無氣喘與無糖尿病患者而言,也會導致糖尿病的風險。


4.在發展為糖尿病之前,先出現的是胰島素的阻抗,也就是胰島素對血糖的敏感度下降,因此胰島素必須產生更多的胰島素來分解血糖,導致血液中胰島素值濃度升高,這就是高胰島素血症,以男性來說高於8.7IU/ml,女性高於11.3IU/ml即屬異常。高胰島素血症是代謝症候群的前兆,國內有研究醫師在2007年發表臨床研究發現:急性躁鬱症患者於緩解期,合併β受體阻斷劑的使用,高胰島素血症的風險明顯提升。


5.目前新一代抗精神藥物患者合併使用β受體阻斷劑不在少數,大部分醫師並未告知有此風險,而醫師在開立此類藥物時,應儘量避免長期使用。


相關研究資料可以參閱:


Elliott WJ, Meyer PM (2007). "Incident diabetes in clinical trials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a network meta-analysis". Lancet 369 (9557): 201–7. doi:10.1016/S0140-6736(07)60108-1. PMID 17240286. 


最後提醒大家,這類藥物,還會導致性功能障礙憂鬱、疲倦、頭暈、視力模糊、專注力變差、幻覺、失眠、夢魘等等副作用,因此服用這類藥物若出現任何身體不適,請和開藥醫師討論。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