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膽固醇越高越好?最新研究質疑HDL預測心血管疾病能否有效

2022-12-01 17:11:39 

過去被稱之為「好膽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可用來預測心血管疾病,一般認為數值越高則風險越低,最新一項研究指出,實際情況可能不像科學家曾經認為地那麼有效。

根據外媒Science DailyCNN報導,近日一項刊登在《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JACC)的研究指出,1970年代的科學家認為較少的HDL和成年人心臟病發作或相關死亡的風險增加有關,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早期研究對象僅包括美國白人,而此HDL濃度預測假定對黑人是無效的。除此之外,該研究也發現,較高的HDL與是否降低白人或黑人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均無關

 

該研究的作者之一、奧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奈特心血管研究所副教授Nathalie Pamir表示,人們普遍認為無論種族為何較低的HDL是有害的,而該研究結果顯示這項說法可能是有問題的。她指出,這意味著將來人們不會因為有較高的HDL數值而得到醫師讚揚

該研究團隊檢視23901 參加「地理與種族差異的中風原因(Reasons for Geographic and Racial Differences in Stroke (REGARDS))」的美國成年人數據,並針對這批參與者進行平均長達10年的追蹤,發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和三酸甘油酯升高的成年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略有增加,而這與之前的研究結果一致

研究團隊表示,目前對心臟病風險的臨床評估可能會對黑人成年人的風險進行錯誤分類,可能會阻礙針對這一群體的最佳心血管疾病預防和管理計劃。他們也建議,需要做更多研究來了解是什麼導致HDL與心臟病風險之間產生關聯的種族差異。

參考文獻:

  1. Neil A. Zakai, Jessica Minnier, Monika M. Safford, Insu Koh, Marguerite R. Irvin, Sergio Fazio, Mary Cushman, Virginia J. Howard, Nathalie Pamir. Race-Dependent Association o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With Inciden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22; 80 (22): 2104 DOI: 10.1016/j.jacc.2022.09.02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量訓練每週1小時,身材曲線變好之外,還能降低2成死亡風險,這一族群尤其要做,在自家種花種草也算

2022年11月29日

重量訓練不只是想要擁有肌肉身材的年輕人需要做的運動,即使年紀老大也需要!根據最新研究發現,重量訓練不必太多,每週只要進行1小時,就能降低20%的全死亡風險;而且不只是到健身房可以做,即使在自家花園用鏟子鏟土也有幫助,研究刊登在《英國運動醫學期刊》。

 重量訓練有助降低死亡風險

過去認為,重量訓練過程可能會引起血壓升高,因此,通常只會強調有氧運動的重要性,建議民眾每週進行5次、每次30分鐘的有氧運動,來增加心肺能力,而不太強調能增加肌肉的重量訓練;不過,現在醫界就不這樣想了,最新的研究更發現,重量訓練有助降低死亡風險,而且老人也要做

 這項報告是由日本的科學家所發表的,研究人員分析16篇,總人數涵蓋數十萬位無嚴重健康問題,年齡介於18歲到97歲男女的健康分析研究報告,這些健康分析項目包括平日的運動鍛練習慣、是否從事肌肉強化活動等。結果發現,每週只要有進行30分鐘到60分鐘的肌內強化運動,就有助於延長壽命

肌肉強化活動項目多

而其中所謂的肌肉強化活動項目,包括舉重、彈力帶練習、俯臥撐、仰臥起坐、深蹲,甚至只要是在自家花園用鏟子進行比較繁重的園藝工作也包括在內。研究小組發現,每週進行長達60分鐘的肌肉強化活動,有助大幅降低糖尿病風險,而且能降低全原因性死亡風險達20%,即使運動30分鐘也能降低10%的死亡風險。 

 有趣的是,這項研究並未發現確鑿的證據:進行超過1小時的肌肉強化活動有任何額外的好處,也就是說,重量訓練每週只要做60分鐘就夠了,而這也是科學家第一次能夠定量重量訓練到底要多久的時間,才能達到最好的效益。

 如果每週都能做到肌肉強化活動和有氧運動,死亡風險降低的效果更加卓著,研究顯示,如果能同時將肌肉強化活動和有氧運動相結合,全死亡原因風險可降低40%、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能降低46%,癌症死亡風險也能降低28%。

參考文獻:

Momma HKawakami RHonda T, et al
Muscle-strengthening activities are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 and mortality in major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精神衛生法三讀 強制住院須法官裁定

2022年11月29日

台灣近年精神疾病的社會案件頻傳,包含北捷隨機殺人、小燈泡事件、鐵路殺警案、口罩殺人案等,引發社會議論。立法院會今天三讀通過修正精神衛生法部分條文,刪除現行條文中對於嚴重病人「得僅經其保護人同意」等規定,落實病人知情同意權。新法也明定,強制住院改採法官保留原則並採參審制,強制住院不得超過60天。

由於新法牽涉跨部會,溝通協調層面甚廣,三讀通過條文明定,精神衛生法施行日期,除強制社區治療、強制住院治療條文及對應罰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會同司法院訂定,其餘條文自公布後2年施行。

精神衛生法於民國79年公布施行至今,雖然期間歷經4次修正,但逾10年未大修。

為鞏固社會安全網並呼應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及兒童權利公約(CRC)精神,行政院會今年1月通過精神衛生法修正草案,5大重點包含推動心理健康促進、積極布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及多元社區支持、精進病人協助及前端預防,強化病人通報及建立危機處理機制、強制住院改採法官保留,及病人權益保障。

為落實病人知情同意權,醫療過程應提供可理解表達方式,新法刪除現行對嚴重病人「得僅經其保護人同意」、「得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 等規定,並明定精神照護機構若因醫療需要,經病人同意而限制居住場所或行動,應遵守相關規定並於最小限制範圍。

現行精神衛生法明定,精神疾病強制住院、強制社區治療,由中央主管機關精神疾病強制鑑定、強制社區治療審查會審查。為保障嚴重病人權益,三讀通過條文明定,強制住院改由法官裁定,審查會應協助指定精神醫療機構,向法院提出嚴重病人強制住院或延長強制住院聲請,並協助法院安排審理。

 

三讀通過條文明定,法院裁定採參審制,組成包含法官、精神科專科醫師、病人權益促進團體,且強制住院不得超過60天。若經2位以上指定專科醫師鑑定嚴重病人有延長強制住院必要,精神醫療機構應於屆滿14天前向法院聲請裁定延長,但聲請裁定次數以一次為限,延長日期不得超過60天。

報導出處:https://tw.news.yahoo.com/%E7%B2%BE%E7%A5%9E%E8%A1%9B%E7%94%9F%E6%B3%95%E4%B8%89%E8%AE%80-%E5%BC%B7%E5%88%B6%E4%BD%8F%E9%99%A2%E9%A0%88%E6%B3%95%E5%AE%98%E8%A3%81%E5%AE%9A-033311640.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繫較少。這被認為是由遺傳風險變異引起的,導致大腦的免疫細胞過度消除神經細胞連接。Karolinska Institutet 的研究人員現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報告說,首次發病患者中相關風險基因的蛋白質濃度升高,並且發炎進一步增加了風險基因的表達。 

在青少年後期的大腦中,神經細胞之間不太理想的連接會正常消除。修剪這些連接,即所謂的突觸,對於功能性神經網絡的發展非常重要。然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突觸較少。幾年前,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可以在一個實驗模型中發現,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突觸消除增加,並且可能與編碼補體成分 4A (C4A) 的基因有關,C4A 是一種參與免疫信號傳導的蛋白質。 

該團隊現已開發出一種測量腦脊液中 C4A 濃度的方法。在兩個獨立的研究對象中,他們觀察到首次發作精神病患者的 C4A 濃度升高,這些患者幾年後會發展為思覺失調症。 

“在檢查了遺傳風險變異後,我們仍然觀察到 C4A 濃度升高,”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卡羅林斯卡學院生理學和藥理學系的博士生 Jessica Gracias Lekander 說。 

促發炎細胞因子 IL-1beta 和 IL-6 先前已被證明在思覺失調症中升高,研究人員進行了新的實驗,他們可以證明這些細胞因子刺激 C4A 基因的表達,而具有高 C4A 濃度的患者在腦脊液中也顯示出高濃度的 IL-1beta。C4A 濃度也與突觸密度的標誌物相關。

“這證明我們在實驗室中看到的影響也與大腦相關,並且發炎增強了遺傳風險變異的影響,”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生理學和藥理學系的資深作者 Carl Sellgren Majkowitz 和 Psykiatri 說。 Nordväst,斯德哥爾摩地區。 

研究人員希望他們的發現將導致更有效和個性化的治療策略,並成為新興的精準精神病學的一部分。 

Carl Sellgren Majkowitz 說:“現有的治療方法是非個性化的,並且側重於減少已經患上這種疾病的患者的精神病症狀。” 

鄭醫師補充:

不可諱言,近幾年對於思覺失調症的發病主因,大多聚焦在基因變異上,然而,只要稍具臨床經驗的專業人員都很清楚,有變異的基因,不見得一定會發病,那麼到底導致發病的原因還有哪些?這則研究報導提供了重要的結論給治療專業及患者家屬們,讓精神疾病的治療及預防,有了新思維及更有效率的處置方向。

在思覺失調症的治療或預防選項中,鮮少有治療者會把重點放在降低腦部發炎上,然而這項研究提醒我們,除了基因外,發炎是促成思覺失調發作的主因之一,有家族精神病遺傳體質的人,想要預防或是改善精神疾病,發炎的控制與改善可能是絕大部分治療者不會注意但卻攸關重大的一環,如能做好發炎管控,我認為在精神疾病的預防或是治療控制改善會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 Jessica Gracias, Funda Orhan, Elin Hörbeck, Jessica Holmén-Larsson, Neda Khanlarkani, Susmita Malwade, Sravan K. Goparaju, Lilly Schwieler, İlknur Ş. Demirel, Ting Fu, Helena Fatourus-Bergman, Aurimantas Pelanis, Carleton P. Goold, Anneli Goulding, Kristina Annerbrink, Anniella Isgren, Timea Sparding, Martin Schalling, Viviana A. Carcamo Yañez, Jens C. Göpfert, Johanna Nilsson, Ann Brinkmalm, Kaj Blennow, Henrik Zetterberg, Göran Engberg, Fredrik Piehl, Steven D. Sheridan, Roy H. Perlis, Simon Cervenka, Sophie Erhardt, Mikael Landen, Carl M. Sellgren. Cerebrospinal fluid concentration of complement component 4A is increased in 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a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13 (1) DOI: 10.1038/s41467-022-33797-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辛辛那提大學和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領導的新研究揭示了子宮內接觸環境毒素與青春期焦慮後期發展之間的聯繫。

主要作者 Jeffrey Strawn 醫學博士及其同事最近在《憂鬱與焦慮》雜誌上發表了這項研究。

Strawn 說,研究人員越來越有興趣更多地了解兒童焦慮和憂鬱的危險因素,特別是因為在大流行期間這些症狀激增。他說,甚至在大流行之前,焦慮症就是兒童最普遍和最早出現的心理健康狀況之一。

“我們對早期風險因素了解很多,包括心理風險因素、氣質、行為和家庭關係,”加州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和行為神經科學系教授、加州大學健康中心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學家 Strawn 說。“但我們對空氣污染和其他環境毒物等環境因素對焦慮的影響知之甚少。”

該研究重點關註一類稱為多溴二苯醚 (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簡稱PBDE) 的化學品,這些化學品被用作家具泡沫襯墊、電線絕緣材料、地毯、室內裝潢、計算機和電器等產品的阻燃劑在大腦發育早期接觸 PBDEs 與認知缺陷、語言能力下降和注意力缺損/過動症有關,這些化學品於 2004 年在美國被禁止使用。

儘管有禁令,Strawn 說接觸 PBDEs 仍然很常見,但以前沒有研究過它對焦慮症狀的影響。

“我們知道的一件事是大腦發育在子宮內相對較早地開始,”他說。“我們想看看懷孕期間不同時間點的不同暴露如何影響大腦發育,以及這如何潛在地轉化為焦慮或憂鬱症狀的風險,我們知道這些症狀往往會在稍後出現。我們的想法是看看什麼是我們真正能夠識別的最早的風險因素。”

研究人員使用了健康結果和環境措施 (HOME) 研究的數據,該研究旨在衡量胎兒和幼兒接觸鉛、汞、殺蟲劑、多溴二苯醚等環境毒物的影響。該研究在 2003 年至 2006 年期間招募了大辛辛那提地區的 468 名孕婦,並在長達 12 年後繼續對她們的孩子進行追蹤。

“我們有這個正在進行的樣本,其中有很多關於媽媽們的數據,特別是關於他們在懷孕期間獲得的血液的環境暴露,”斯特朗說。“我們所做的是研究暴露於這些不同的環境化學物質(特別是阻燃劑)與隨後出現焦慮或出現焦慮症狀的風險之間的關係。”

來自 HOME 研究的 236 名青少年在 12 歲左右接受了自我報告的焦慮和憂鬱篩檢。

該研究發現,每次懷孕母親血液樣本中的 PBDE 濃度翻倍都與青少年焦慮評分增加有關,這說明​​懷孕期間接觸 PBDE 可能是青春期早期出現焦慮症狀的危險因素。

Strawn 說,值得注意的是,焦慮症狀的增加並不一定與青少年罹患焦慮症有關,但整個人群接觸 PBDE 仍可能產生很大影響。

“當你觀察人口水平時,你會發現這些無處不在的化學物質會使你的基線焦慮增加 10% 或 20%,這對整個人口來說確實很重要,”斯特朗說。“整個人群中焦慮的增加意味著許多人可能會跨越可控焦慮和焦慮症之間的界限。”

展望未來,Strawn 表示,進一步的研究將旨在了解哪些大腦區域受到 PBDE 暴露的影響,以及懷孕期間是否有某些時間段與焦慮風險增加更密切相關。還將繼續改進臨床干預措施並努力將 PBDE 暴露降至最低。

參考文獻:

 

  1. Jeffrey R. Strawn, Yingying Xu, Kim M. Cecil, Jane Khoury, Mekibib Altaye, Joseph M. Braun, Bruce P. Lanphear, Andreas Sjodin, Aimin Chen, Kimberly Yolton. Early exposure to flame retardants is prospectively associated with anxiety symptoms in adolescents: A prospective birth cohort studyDepression and Anxiety, 2022; DOI: 10.1002/da.2328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要打你的孩子。這是幾十年來研究得出的傳統智慧,將體罰與青少年健康下降和對行為的負面影響聯繫起來,包括增加焦慮和憂鬱的風險。現在,一項新研究探討了體罰如何影響神經系統以產生這些不利影響。

體罰可以簡單地定義為“出於懲罰、糾正、紀律、指導或任何其他原因,以任何方式故意造成身體疼痛”。這種暴力,尤其是當父母施加暴力時,會喚起一種複雜的情感體驗。由 Kreshnik Burani 女士領導並與佛羅里達州立大學 Greg Hajcak 博士合作的研究人員想要了解這種體驗的神經基礎及其後續結果。

該研究發表在 Elsevier 出版的《生物精神病學:認知神經科學和神經影像學》上。

研究人員對來自佛羅里達州塔拉哈西地區的 149 名 11 至 14 歲的男孩和女孩進行了世代研究。參與者在接受連續記錄的腦電圖或腦波圖(一種從頭皮測量腦電波活動的非侵入性技術)的同時,進行了類似視頻遊戲的任務和貨幣猜謎遊戲。根據腦波圖數據,研究人員為每個參與者確定了兩個分數——一個反映了他們對錯誤的神經反應,另一個反映了他們對獎勵的神經反應。

兩年後,參與者和他們的父母完成了一系列問卷調查,以篩檢焦慮和憂鬱並評估教養方式。正如預期的那樣,經歷過體罰的孩子更容易出現焦慮和憂鬱。

“我們的論文首先複製了體罰對兒童健康的眾所周知的負面影響:我們發現體罰與青春期焦慮和憂鬱症狀的增加有關。然而,我們的研究進一步證明體罰可能會影響大腦活動和神經發育,”Burani 說。

這反映在接受體罰的青少年對錯誤的更大神經反應和對獎勵的遲鈍反應上。

“具體來說,”Burani 補充說,“我們的論文將體罰與青春期對犯錯的神經敏感性增加以及對接受獎勵的神經敏感性降低聯繫起來。在之前和正在進行的與 Hajcak 博士的合作中,我們發現對錯誤的神經反應增加是相關的與焦慮與焦慮症風險有關,而對獎勵的神經反應降低與憂鬱和憂鬱症風險有關。因此,體罰可能會改變特定的神經發育途徑,使兒童對自己的錯誤高度敏感並減少對他們環境中的其他正面事件的獎勵反應,從而增加焦慮和憂鬱的風險。”

生物精神病學:認知神經科學和神經影像學編輯 Cameron Carter 醫學博士在談到這些發現時說,“使用腦波圖,這項研究提供了關於體罰對兒童心理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的機制的新見解,以及可能受到影響的神經系統。”

這項工作為憂鬱症和焦慮症的神經基礎提供了新線索,並有助於對危險性較高的青年的指導干預。

參考文獻:

  1. Kreshnik Burani, C.J. Brush, Chandler Spahr, George M. Slavich, Alexandria Meyer, Greg Hajcak. Corporal Punishment is Uniquely Associated with a Greater Neural Response to Errors and Blunted Neural Response to Rewards in AdolescenceBiological Psychiatry: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Neuroimaging, 2022; DOI: 10.1016/j.bpsc.2022.09.00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憶力衰退? 研究:吃這些食物有望減緩

2022/11/24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現代人比過往更加重視健康,尤其擔心老了會失智,給家人添麻煩,但實際上,失智並非正常老化,而是腦部疾病的症狀表現,亦有不到65歲就失智的年輕型患者。失智原因眾多,營養失調涵蓋其中。美國芝加哥拉什大學1項研究指出,攝取富含抗氧化功能的黃酮醇(flavonol)食物,例如深綠色蔬菜羽衣甘藍、花椰菜、番茄及茶飲等都有,可望減緩記憶力衰退的速度,目前已刊登於國外期刊《Neurology》。

每日科學》報導,此研究包含961名、平均年齡81歲且未得失智症者,每年都會填寫1份飲食問卷,並完成認知與記憶測試,同時還被問到教育程度,以及花費多少時間在體能活動、讀書或玩遊戲等精神心理活動上,平均追蹤7年。

受試者被根據飲食中的黃酮醇含量分為5組,攝取量最低的是每天5毫克,最高組別則是15毫克。黃酮醇是1種類黃酮(flavonoid),而類黃酮是常見的植化素之一,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相關食物包括羽衣甘藍、豆子、茶、菠菜、花椰菜、番茄、蘋果、柑橘等。報導指出,美國成人黃酮醇平均攝取量為每天16至20毫克。

經調整年齡、性別、抽菸等風險因子後,研究人員發現,黃酮醇攝入量最高者認知評分下降速度比最低者慢。研究作者荷蘭德(Thomas M. Holland)推估,可能與黃酮醇固有的抗氧化、抗發炎特性有關。雖然研究顯示從飲食中攝取較多黃酮醇,跟減緩認知衰退具有相關性,但並未證明兩者的直接關聯,不過仍建議多吃蔬菜、水果與喝茶才是積極維護大腦健康的簡便方法。

國健署過去曾提到,蔬果除了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還有各種不同的植化素,是植物天然色素和氣味主要來源,可惜的是,人體無法自行製造,必須從食物中補充,它可以清除自由基,降低發炎反應,提升抵抗力,也就是大家平時耳熟能詳的5色蔬果,包括綠色、黃/橘色、紅色、藍/紫色與白色。

報導來源: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134024

參考文獻:

Association of Dietary Intake of Flavonols With Changes in Global Cognition and Several Cognitive Abilities
Thomas Monroe HollandPuja AgarwalYamin WangKlodian DhanaSue E. LeurgansKyla SheaSarah L BoothKumar RajanJulie A. SchneiderLisa L. Barnes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喝一杯茶可以幫助您在晚年享受更好的健康——但是,如果您不喝茶,您還可以在飲食中添加其他東西。

關鍵是類黃酮,它是許多常見食品和飲料中天然存在的物質,例如紅茶和綠茶、蘋果、堅果、柑橘類水果、漿果等

人們早就知道它們對健康有很多好處——然而,伊迪絲考恩大學 (ECU) 的新研究發現,它們對我們的好處可能比以前想像的還要好。

心臟基金會支持一項針對 881 名老年婦女(中位年齡為 80 歲)的研究,該研究發現,如果她們在飲食中攝取大量類黃酮,則她們患腹主動脈鈣化 (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簡稱AAC) 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AAC 是腹主動脈的鈣化——身體中最大的動脈,將含氧血液從心臟供應到腹部器官和下肢——並且是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預測因子。

它還被發現是晚年失智症的可靠預測指標。

ECU 營養與健康創新研究所研究員兼研究負責人 Ben Parmenter 說,雖然類黃酮有很多飲食來源,但有些含量特別高。

“在大多數人群中,一小部分食物和飲料——類黃酮含量特別高——貢獻了膳食類黃酮總攝取量的大部分,”他說。

“主要貢獻者通常是紅茶或綠茶、藍莓、草莓、橙子、紅酒、蘋果、葡萄乾/葡萄和黑巧克力。”

類黃酮家族

有許多不同類型的類黃酮,例如黃烷 3 醇和黃酮醇,研究證實它們似乎也與 AAC 有關係。

攝取較多的總類黃酮(total flavonoids)、黃烷-3-醇和黃酮醇的研究參與者罹患廣泛型AAC 的可能性降低 36-39%。

紅茶是研究對象中總類黃酮的主要來源,並且與廣泛 型AAC 的機率顯著降低有關。

與不喝茶的受訪者相比,每天喝兩到六杯茶的參與者罹患廣泛型 AAC 的機率要低 16% 到 42%。

然而,其他一些類黃酮的飲食來源,如果汁、紅酒和巧克力,並未顯示出與 AAC 的顯著有益關聯

不僅僅是茶

雖然紅茶是研究中類黃酮的主要來源——可能是因為參與者的年齡——Parmenter 先生說人們仍然可以在不打開水壺的情況下從類黃酮中受益。

“在不喝紅茶的女性中,較高的非茶類黃酮攝取總量似乎也可以防止動脈廣泛鈣化,”他說。

“這意味著當不喝茶時,來自紅茶以外來源的類黃酮可能對 AAC 具有保護作用。”

Parmenter 先生說這很重要,因為它可以讓非茶飲者仍然從飲食中的類黃酮中受益。

“在其他人群或人群中,例如年輕人或來自其他國家的人,紅茶可能不是類黃酮的主要來源,”他說。

“AAC 是血管疾病事件的主要預測因子,這項研究發現,在大多數人的飲食中很容易攝取類黃酮,可以預防 AAC。”

“較高的習慣性膳食類黃酮攝取量與年長婦女的腹主動脈鈣化程度較低有關”發表在動脈硬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生物學期刊(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上。

參考文獻:

 

  1. Benjamin H. Parmenter, Catherine P. Bondonno, Kevin Murray, John T. Schousboe, Kevin Croft, Richard L. Prince, Jonathan M. Hodgson, Nicola P. Bondonno, Joshua R. Lewis. Higher Habitual Dietary Flavonoid Intake Associates With Less Extensive 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 in a Cohort of Older Women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2022; 42 (12): 1482 DOI: 10.1161/ATVBAHA.122.318408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服用他汀類藥物以降低高膽固醇濃度的患者經常抱怨肌肉疼痛,這可能導致他們停止服用高效藥物並使他們更容易患心臟病或中風。

一些臨床醫生建議補充維生素 D 以緩解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的肌肉酸痛,但西北大學、哈佛大學和史丹佛大學的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證實,維生素似乎沒有實質性影響。

該研究將於 11 月 23 日發表在JAMA Cardiology 上。

儘管非隨機研究報告維生素 D 可有效治療他汀類藥物相關的肌肉症狀,但這項新研究是第一項研究維生素 D 對他汀類藥物相關肌肉症狀影響的隨機臨床試驗,其規模足夠大到可以排除任何重要的好處。

在這項隨機雙盲試驗中,2,083 名參與者每天服用 2,000 單位的維生素 D 補充劑或安慰劑。該研究發現,這兩類參與者出現肌肉症狀和停止他汀類藥物治療的可能性相同。

在超過 4.8 年的追蹤中,31% 的參與者報告了他汀類藥物相關的肌肉疼痛並服用維生素 D,31% 的參與者則分配服用安慰劑。

“我們原本寄予厚望維生素 D 會有效,因為在我們的診所和全國範圍內,與他汀類藥物相關的肌肉症狀是許多患者停止服用他汀類藥物的主要原因,”資深作者 Neil Stone 教授說。西北大學 Feinberg 醫學院心臟病學和預防醫學專業醫學博士和西北醫學心臟病專家。“因此,維生素 D 未能通過嚴格的測試令人非常失望。不過,重要的是要避免使用無效的治療方法,而是專注於能夠提供答案的研究。”

他汀類藥物和維生素 D 補充劑是美國成年人最常用的兩種藥物。約有 30 至 3500 萬美國人服用他汀類藥物,60 歲及以上的人口中約有一半服用維生素 D 補充劑。

“我們利用一項大型安慰劑對照隨機試驗來測試維生素 D 是否會減少他汀類藥物相關的肌肉症狀並幫助患者繼續服用他汀類藥物,”首席研究作者、衛生政策和心血管醫學教授 Mark Hlatky 博士說。在斯坦福。“這項研究中的安慰劑對照很重要,因為如果人們認為維生素 D 應該可以減輕他們的肌肉疼痛,那麼即使維生素 D 沒有特定作用,他們在服用時也可能會感覺好些。”

試驗是大型臨床試驗中的一項子研究

這 2,083 名患者屬於 VITamin D 和 Omega-3 試驗 (VITAL) 的較大參與者世代,該試驗將近 26,000 名參與者隨機分配到雙盲維生素 D 補充劑組,以確定它是否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這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來測試維生素 D 是否可以減少在更大的 VITAL 試驗的追蹤期間開始服用他汀類藥物的參與者的肌肉症狀。研究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 67 歲,其中 51% 為女性。

“隨機臨床試驗很重要,因為許多非常好的想法在接受測試時並沒有像我們希望的那樣奏效,”Hlatky 說。“統計關聯並不能證明因果關係。維生素 D 濃度低與許多醫學問題有關,但事實證明,給人們補充維生素 D 通常不能解決這些問題。”

對於報告他汀類藥物相關肌肉疼痛的患者

Stone 博士指出,有時了解他汀類藥物有困難的患者的秘訣是分析他們正在服用的其他藥物,確定他們是否有相關的代謝或發炎狀況,就他們充分補充水分的能力提供諮詢,重要的是,討論“藥物服用焦慮。”

參考文獻:

  1. Mark A. Hlatky, Pedro Engel Gonzalez, JoAnn E. Manson, Julie E. Buring, I-Min Lee, Nancy R. Cook, Samia Mora, Vadim Bubes, Neil J. Stone. Statin-Associated Muscle Symptoms Among New Statin Users Randomly Assigned to Vitamin D or PlaceboJAMA Cardiology, 2022; DOI: 10.1001/jamacardio.2022.425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111年11月26日星期六選舉投票日,光能診所休診一天,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吸氣……呼氣……”或者:“深吸一口氣,數到十。” 在壓力大的情況下呼吸的鎮靜作用,是我們大多數人以前遇到過的概念。現在,奧胡斯大學臨床醫學系的 Micah Allen 教授更進一步了解了呼吸這一行為如何塑造我們的大腦。

研究人員綜合了十多項囓齒動物、猴子和人類大腦影像研究的結果,並用它提出了一個新的計算模型,該模型解釋了我們的呼吸如何影響大腦的預期。

“我們發現,經許多不同類型的任務和動物的檢視,大腦節律與我們的呼吸節律密切相關。當我們吸氣時,我們對外界更加敏感,而當我們呼氣時,大腦會對外界比較置之不理。這也與一些極限運動使用呼吸的方式一致,例如,訓練專業射手在呼氣結束時扣扳機,”Micah Allen 教授解釋道。

Micah Allen 解釋說,這項研究證實呼吸不僅僅是我們維持生命所需而已。

“這說明大腦和呼吸以一種遠遠超出生存的方式緊密交織在一起,實際上會影響我們的情緒、我們的注意力以及我們處理外部世界的方式。我們的模型證實大腦中有一種共同的機制可以把這些事件的呼吸節奏聯繫起來。”

呼吸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

了解呼吸如何塑造我們的大腦,進而影響我們的情緒、思想和行為,是更好地預防和治療精神疾病的重要目標

“呼吸困難與焦慮和憂鬱等情緒障礙的風險大大增加有關。我們知道呼吸、呼吸系統疾病和精神疾病密切相關。我們的研究提出了這些疾病的下一個治療方法可能在重新整合大腦和身體節奏的新方法,而不是分開地治療任何一種,”Micah Allen 解釋道。

通過呼吸來穩定我們的思想是瑜伽和冥想等許多傳統中眾所周知和使用的策略。這項新研究闡明了大腦如何使之成為可能。這表明大腦中有三種途徑控制著呼吸和大腦活動之間的這種相互作用。它還證明我們的呼吸模式使大腦更加“興奮”,這意味著神經元在特定的呼吸節奏有可能更容易被激發。

新的研究即將到來

這項新研究為研究人員提供了未來研究的新目標,例如患有呼吸系統疾病或情緒障礙的人,Micah Allen 和他的團隊已經根據這項研究開始了新的項目。

“我們有各種正在進行的項目,這些項目都建立在我們提出的模型的各個部分之上並對其進行測試。博士班學生 Malthe Brændholt 正在對人類進行創新的腦影像研究,以嘗試了解不同種類的情感和視覺感知受到大腦呼吸的影響,”Micah Allen 說。

該團隊還與奧爾胡斯大學醫院的胸腔科團隊合作,該團隊使用實驗室開發的工具來了解患有長期新冠肺炎的人是否會出現原本呼吸-大腦的協調性被打亂。Micah Allen 說,還有更多項目即將推出。

“我們將結合使用人類和動物神經影像來更好地了解呼吸如何影響大腦,並利用探索不同藥物如何影響呼吸-大腦相互作用。我們還希望有朝一日研究生活方式因素如壓力、睡眠、甚至像冬泳這樣的事情也會影響呼吸與大腦的交互作用。我們很高興能繼續這項研究,”Micah Allen 說。

鄭醫師補充:

自古而來,呼吸調息禪定,一直是修行領域十分強調重視的方法,近年來西方大力推廣的正念療法,而非常注重透過靜坐呼吸來協助人們處於當下,不讓紛飛的心思及負面想法縈繞於心,因此,正確的呼吸對大腦及自律神經的調整改善幫助很大。

一般調整呼吸(腹式呼吸)在身心科比較多是在焦慮及恐慌患者的治療中使用,以生理回饋的原理來教導當事人如何透過生理機制的放慢及放鬆,達到舒緩身心緊繃的效果,而在生理回饋過程中,大多監控的患者本人的血壓、心跳、呼吸或是周邊循環,鮮少以腦部的影像監測來探討不同的呼吸型態對大腦的影響,這是非常值得專業探討及臨床應用的領域,透過不同型態的呼吸,幫助焦慮及憂鬱患者改變大腦不同區域神經元的傳導,進而達到改善及治療的效果,個人認為值得深究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Micah Allen, Somogy Varga, Detlef H. Heck. Respiratory rhythms of the predictive mind.Psychological Review, 2022; DOI: 10.1037/rev000039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倫敦國王學院的新研究發現,看到或聽到鳥類與心理健康的改善有關,這種改善可持續長達八小時

這種改善在被診斷患有憂鬱症(世界上最常見的精神疾病)的人身上也很明顯,這表明鳥類生活在幫助那些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方面具有潛在作用。

該研究發表在《科學報告》上,使用智能手機應用程序 Urban Mind 收集人們的心理健康實時報告以及他們看到或聽到鳥鳴的報告。

該項目由醫學研究委員會 (MRC)、國家健康與護理研究所 (NIHR) 莫茲利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和南倫敦 NIHR 應用研究合作組織資助。

 

越來越多的證據發現,親近大自然對心理健康有益,我們憑直覺認為,鳥鳴和鳥兒的存在有助於提升我們的情緒。然而,很少有研究在真實環境中實際調查鳥類對心理健康的影響。通過使用 Urban Mind app,我們首次展示了看到或聽到鳥類與正面情緒之間的直接聯繫。我們希望這一證據能夠證明保護和鼓勵提供環境給鳥類的重要性,不僅對生物多樣性有助益而且對我們的心理健康也能提升。”

 

Ryan Hammoud,主要作者,倫敦國王學院精神病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研究所 (IoPPN) 研究助理

該研究於 2018 年 4 月至 2021 年 10 月期間進行,有 1,292 名參與者使用由倫敦國王學院、景觀設計師 J&L Gibbons 和藝術基金會 Nomad Projects 開發的 Urban Mind app,完成了 26,856 項評估。

 

該研究還收集了有關現有心理健康狀況診斷的資訊,發現聽到或看到鳥類生活與健康人及憂鬱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改善有關。研究人員發現,鳥類與心理健康之間的聯繫並不能用同時發生的環境因素(例如樹木、植物或水道的存在)來解釋。

 

資深作者、倫敦國王學院 IoPPN 心理健康早期干預教授 Andrea Mechelli 說:“生態系統服務一詞通常用於描述自然環境某些方面對我們身心健康的好處。然而,它可能很難以科學方式證明這些好處。我們的研究為創造和支持棲息鳥類的生物多樣性空間提供了證據基礎,因為這與我們的心理健康密切相關。此外,研究結果支持採取措施增加人們接觸鳥類的機會,特別是那些患有憂鬱症等精神疾病的人。”

 

J & L Gibbons 的研究合作夥伴兼景觀設計師 Jo Gibbons 說:“誰沒有在春天的清晨聽到黎明合唱的複雜旋律?無論我們心情如何,這種多感官體驗似乎豐富了日常生活或行程。這項激動人心的研究證實了鳥鳴的景象和聲音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精神。它捕獲了有趣的證據,證實生物多樣性環境在心理健康方面具有恢復性。鳥鳴的感官刺激,這些自然日常“內涵”的一部分,彌足珍貴,歷久不衰。”

 

這項名為“基於智能手機的生態瞬時評估揭示了鳥類對心理健康的益處”( 'Smartphone-based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reveals mental health benefits of birdlife')的研究發表在《科學報告》上。

參考文獻:

Hammoud, R., Tognin, S., Burgess, L. et al. Smartphone-based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reveals mental health benefits of birdlife. Sci Rep 12, 17589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2-20207-6

 doi.org/10.1038/s41598-022-20207-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表在《自然醫學》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了智能手錶心電圖在非臨床環境中準確檢測心臟衰竭的能力。Mayo Clinic 的研究人員將人工智能 (AI) 應用於 Apple Watch 心電圖記錄,以識別心臟輸出功能較弱的患者。該研究的參與者隨時隨地遠程記錄他們的智能手錶心電圖。他們定期通過 Mayo Clinic 數字健康中心開發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將心電圖自動安全地上傳到他們的電子健康記錄中。

“目前,我們通過心臟超音波、CT 掃描或 MRI 診斷心室功能障礙——也就是虛弱心臟輸出,但這些檢查既昂貴又費時,而且有時難以獲得。通過心電圖遠程診斷虛弱心臟輸出的能力一個人使用智能手錶等消費設備進行記錄,可以及時識別這種可能威脅生命的嚴重疾病,”羅切斯特梅奧診所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學博士保羅·弗里德曼說。弗里德曼博士是該研究的資深作者。

心臟輸出功能較弱的人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這種常見的心臟病影響了大約 2% 的人口和 9% 的 60 歲以上的人。當心臟不能出足夠的富含氧氣的血液時,可能會出現症狀,包括呼吸短促、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腿部腫脹。早期診斷很重要,因為一旦確定,有許多治療方法可以改善生活品質並降低心臟衰竭和死亡的風險。

 

Mayo 研究人員通過修改早期為 12 導程ECG 開發的算法來解釋 Apple Watch 單導程ECG,該算法被證明可以檢測到虛弱心臟輸出。用於低心室射血(low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分數的 12 導程算法已授權給 Anumana Inc.,這是一家人工智能驅動的健康技術公司,由 nference 和 Mayo Clinic 共同創建。

當數據很早可藉由使用單導程ECG 數據的修改後的 AI 算法的曲線下面積為 0.88,可以檢測到虛弱心臟輸出。相比之下,這種準確性測量與醫療運動心電圖診斷測試一樣好或略好。

“這些數據令人鼓舞,因為它們證實數字工具可以方便、廉價、可擴展地篩檢重要病症。通過技術,我們可以以一種方便取得方式遠程收集有關患者心臟的有用信息,以滿足他們所在地區的人們的需求, ”梅奧診所心血管內科首席人工智能科學家 Zachi Attia 博士說。Attia 博士是該研究的第一作者。

“以本研究證明的方式構建從可穿戴消費電子產品中獲取數據並提供分析能力以遠程預防疾病或改善健康的能力可以徹底改變醫療保健。像這樣的解決方案不僅可以預測和預防問題,而且最終將有助於減少健康差異以及衛生系統和臨床醫生的負擔,”梅奧診所數字健康中心醫學主任、該研究的合著者、醫學博士 Bradley Leibovich 說。

所有 2,454 名研究參與者都是來自美國和 11 個國家/地區的 Mayo Clinic 患者。他們下載了 Mayo Clinic 數字健康中心創建的應用程序,以將他們的 Apple Watch 心電圖安全地上傳到他們的電子健康記錄中。參與者在 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2 月期間將超過 125,000 個舊的和新的 Apple Watch ECG 記錄到他們的電子健康記錄中。臨床醫生可以在電子健康記錄內置的 AI 儀表板上查看所有 ECG 數據,包括日期和時間記錄。

大約 420 名參與者在應用程序中記錄 Apple Watch 心電圖後 30 天內進行了心臟超音波檢查——一項使用聲波生成心臟圖像的標準測試。其中,16 名患者的射血分數低,心臟超音波檢查提供了準確性比較。

鄭醫師補充:

智能手錶提醒健康警訊的時代即將來臨,衷心盼望這類透過穿戴裝置即能收集當事人健康資訊,重大疾病能早期診斷早期干預的新世代預防醫療系統能早日建置完整,防患未然,造福更多需要的患者及準患者。

參考文獻:

 

  1. Zachi I. Attia, David M. Harmon, Jennifer Dugan, Lukas Manka, Francisco Lopez-Jimenez, Amir Lerman, Konstantinos C. Siontis, Peter A. Noseworthy, Xiaoxi Yao, Eric W. Klavetter, John D. Halamka, Samuel J. Asirvatham, Rita Khan, Rickey E. Carter, Bradley C. Leibovich, Paul A. Friedman.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smartwatch-enabled detection of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Nature Medicine, 2022; DOI: 10.1038/s41591-022-02053-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人員發現,兩週吃大量番茄的飲食增加了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並改變了腸道細菌,使其在幼豬中變得更有利。

在通過短期干預觀察到這些結果後,研究小組計劃在人類中進行類似的研究,尋找飲食中的番茄與人類腸道微生物群(生活在腸道中的微生物群落)胃腸道變化之間的健康相關聯繫。

俄亥俄州立大學園藝和作物科學與食品科學與技術助理教授、資深作者傑西卡·庫珀斯通說:“番茄有可能通過調節腸道微生物群來傳遞益處。”

“總體飲食模式與微生物組組成的差異有關,但尚未對食物特定的影響進行太多研究,”庫珀斯通說。“最終,我們希望確定這些特定微生物在人類中的作用以及它們如何促成潛在的健康結果。”

該研究發表在《微生物學光譜》(Microbiology Spectrum)期刊上。

該研究中使用的番茄由俄亥俄州立植物育種家、番茄遺傳學家和合著者大衛弗朗西斯開發,是番茄罐頭產品中常見的類型。

10 頭最近斷奶的對照豬飼餵標準日糧,10 頭豬飼餵經過微調的標準日糧,使 10% 的食物由番茄製成的凍乾粉組成。

兩種飲食的纖維、糖、蛋白質、脂肪和卡路里是相同的。對照豬群和研究豬群分開生活,進行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將他們與豬相處的時間減至最少——一系列預防措施旨在確保研究飲食中看到的任何微生物組變化都可歸因於番茄中的化學物質。

在研究開始前和引入飲食後 7 天和 14 天採集的糞便樣本中檢測到豬腸道中的微生物群落。

該團隊使用一種稱為 shotgun metagenomics的技術對樣本中存在的所有微生物 DNA 進行測序。結果顯示,飼餵以番茄為主的日糧的豬的微生物群發生了兩個主要變化——腸道中微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增加,哺乳動物微生物群中常見的兩種細菌的濃度向更有利的分佈轉變。

與存在於微生物組中的擬桿菌門( phyla Bacteroidota)相比,這種較高的擬桿菌門(以前稱為擬桿菌門)的比例已被發現與積極的健康結果有關,而其他研究發現若是 Bacillota比例比較高(擬桿菌門比較低),則易肥胖。

在西方飲食中,番茄約佔蔬菜攝入量的 22%,之前的研究證實,食用番茄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等各種疾病的風險。

但是番茄對腸道微生物組的影響仍然是一個謎,庫珀斯通說,這些在豬身上的發現——它們的胃腸道比囓齒動物更類似於人類的胃腸道系統——證實這是一條值得探索的途徑。

“這是我們第一次調查食用番茄如何影響微生物組,我們已經描述了存在哪些微生物,以及它們的相對多樣性如何隨著番茄干預而發生變化,”她說。

“要真正了解這些機制,我們需要長期在人類身上做更多此類研究。我們還想了解複雜的相互作用——食用這些食物如何改變微生物的組成,以及功能,那有什麼作用?

“更好的理解可以為長期健康帶來更多基於證據的飲食建議。”

參考文獻:

  1. Mallory L. Goggans, Emma A. Bilbrey, Cristian D. Quiroz-Moreno, David M. Francis, Sheila K. Jacobi, Jasna Kovac, Jessica L. Cooperstone. Short-Term Tomato Consumption Alters the Pig Gut Microbiome toward a More Favorable ProfileMicrobiology Spectrum, 2022; DOI: 10.1128/spectrum.02506-2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儘管 COVID-19 大流行提供了短暫的喘息機會,但流感病毒又重新流行起來,並且像往常一樣對 65 歲以上的人構成特殊危險。但為什麼老年人更容易感染流感?UM 醫學院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新研究提供了線索。

該研究由第一作者、博士朱迪·陳領導。候選人、資深作者 Daniel Goldstein 醫學博士、Eliza Maria Mosher 內科大學教授和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他們的團隊調查了為什麼稱為肺泡巨噬細胞的細胞(肺部的第一道防線)似乎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受損?

這些巨噬細胞是攻擊流感病毒等入侵者的免疫細胞,它們生活在肺部的小氣囊或肺泡中。重要的是,這些細胞似乎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流失。

另一組先前的研究發現,當將一隻年長的老鼠的巨噬細胞放入一隻年輕老鼠身上時,細胞看起來又年輕了。“這使我們相信肺部環境中的某些東西促成了這一點,”陳說。

有跡象證實,一種稱為前列腺素 E2 (PGE2) 的脂質免疫調節劑具有廣泛的作用,從妊娠引產到關節炎引起的發炎。研究小組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肺中的 PGE2 會越來越多。Chen 解釋說,PGE2 的這種增加作用於肺中的巨噬細胞,限制了它們的整體健康和生成能力。

該團隊懷疑 PGE2 的積累是稱為衰老的生物過程的另一個標誌,這種現象通常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出現。衰老是防止受損細胞分裂失控的保險;衰老的細胞不再能夠複製

“關於這些細胞的一個有趣的事情是它們分泌大量的發炎因子,”陳說。

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肺部氣囊內皮的細胞會衰老,這些細胞會導致 PGE2 的產生增加並抑制免疫反應

為了測試 PGE2 與流感易感染性增加之間的聯繫,他們用一種阻斷 PGE2 受體的藥物治療老年小鼠。“得到這種藥物的年長老鼠實際上最終擁有更多的肺泡巨噬細胞,並且比沒有得到這種藥物的年老老鼠具有更好的流感感染存活率,”陳說。

該團隊計劃接下來研究 PGE2 影響肺巨噬細胞的各種方式及其在全身發炎中的潛在作用。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不僅更容易感染流感,還更容易感染其他感染、癌症、自體免疫性疾病。”

參考文獻:

 

  1. Judy Chen, Jane C. Deng, Rachel L. Zemans, Karim Bahmed, Beata Kosmider, Min Zhang, Marc Peters-Golden, Daniel R. Goldstein. Age-induced prostaglandin E2 impairs mitochondrial fitness and increases mortality to influenza infec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13 (1) DOI: 10.1038/s41467-022-34593-y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