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按醫囑乖乖吃藥竟變憂鬱?致鬱副作用的9大類藥品
2019-01-23 09:00元氣網 潘懷宗
2018年6月12日美國芝加哥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藥學院卡多教授(Dima Mazen Qato)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一項歷年來最大規模的研究顯示,許多常用藥物竟然可能會引發沮喪、憂鬱等情緒障礙,且有高達三分之一的美國人,目前正在服用的藥物中,就具有引發情緒障礙的可能副作用。
卡多教授發現,有九大類近200種藥物,像是用於抑制胃酸分泌的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以及治療高血壓的β受體阻斷劑(Beta blocker)等,都有可能導致憂鬱或是產生輕生的念頭。在美國甚至連醫師也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些為病人開立的藥物,會造成情緒低落。
研究也發現,服用這些藥物的種類越多,實際造成憂鬱的可能性就越高。這項研究共搜集26,192名成年人的數據,所有參與者都列出他們在調查期間(2005~2014年)的用藥情形,經過統計分析後發現,同時使用三種或更多該類藥物的參與者中,約有15.3%有藥源性憂鬱;同時使用兩種該類藥物者,有9.5%曾有憂鬱,若僅使用一種該類藥物之參與者,約有6.9%曾有憂鬱。相較之下,沒有服用任何該類藥物者,只有4.7%表示有憂鬱傾向。
美國在2005~2014年間,服用這些可能導致情緒障礙藥物的人數大約增加了37.2%,且每天服用5種以上藥物的人數佔所有服藥人口的15%。因為上述研究結論已經顯示服用藥物的種類越多,則引發憂鬱症的情況就越常見,因此,引起了各大新聞媒體的注意,大篇幅報導。
以下是可能導致憂鬱副作用的九大類藥品及部分藥物名稱:
可能導致憂鬱副作用的九大類藥品及部分藥物。
基本上,無論是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或是台灣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規定新藥上市前,都必須提供嚴謹的毒性試驗評估,與充分的人體臨床試驗數據,藉以證明藥品之安全性與有效性,針對藥品上市後,亦設有「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及「藥品不良品及藥品療效不等通報系統」等作為藥品監督機制。這些都是為了確保藥品對於人體的安全性,即便如此,藥物副作用的風險卻依然存在,佔據美國死亡原因第4位,高於肺病、愛滋病及意外死亡。
任何一個藥品如果有10%的人出現特定副作用,藥廠就必須將此症狀標註為常見副作用。而那些可能對日常活動造成重大影響、導致必須入院治療、甚至危及生命的嚴重副作用等,也都被要求必須列出。因此,每次拿到藥袋,上面列舉的副作用一大堆,病人還未服藥就開始憂心,但是,也有很多情況下是某項副作用原先根本不知道,是在上市一陣子後才發現的,就像這次許多的藥源性憂鬱症一樣。
藥物可以引發憂鬱症的文獻報告,之前就有人發表,2016年11月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在《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期刊》(JAMA Psychiatry)的研究報告就指出,服用避孕藥的女性被診斷出憂鬱症的機率會增加。此研究共調查分析1,061,997名年齡介於15~34歲之女性健診紀錄,結果發現,一旦服用含有雌激素與黃體素的複合口服避孕藥(combined pill),同時又必須服用抗憂鬱藥的機率要比沒有服用避孕藥者多出23%。若是服用僅含黃體素的口服避孕藥,機率則更高出34%。
此外,2018年1月由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黃威勝醫師(Wei-Sheng Huang)發表在《心理治療與身心醫學》期刊(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的研究報告中,共分析2,366名服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PI)並發展成為憂鬱症患者之數據。結果顯示,氫離子幫浦抑制劑這種制酸劑,長期使用可能會透過破壞腸道有益菌,進而導致嚴重的憂鬱症。
與未發生憂鬱症狀的患者相比較,產生憂鬱症的患者每日攝入較高劑量的PPI類製劑。像是服用保衛康(pantoprazole)、泰克胃通(lansoprazole)及百抑潰(rabeprazole)三種藥物的參與者,之後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都發現有顯著增加。
由於腸道中的有益菌可以透過產生某些荷爾蒙或神經傳導物質,藉以改變大腦的功能,而大腦的情緒反應也可以影響我們的腸道細菌。所以推測這些藥物可能是因為破壞腸道菌叢平衡,進而影響腦-腸軸線(gut-brain axis),導致憂鬱風險增加。
美國憂鬱症患者,已超過1,600萬,另根據WHO統計,全世界更有高達3.5億的憂鬱症患者。光是2013~2016年間,美國憂鬱症確診率就上揚了33%,且越來越多美國人可能無意中正在服用會導致憂鬱的藥物。在台灣,截至107年8月底,根據衛福部中央健保署統計,全台抗憂鬱藥物使用人數,也高達1,273,561人,這些數字在在顯示無論在國內外,憂鬱症對社會造成的影響,絕對不容小覷!
那讀者們一定想要知道,究竟該如何避免藥源性憂鬱症的副作用發生呢?由於人體結構非常複雜,每個人可能都不一樣,當你開始服用醫師開立的新藥物時,自己就應該隨時監測、記錄情緒上的變化,例如,原本沒有憂鬱傾向的人,突然開始出現憂鬱的情緒反應,就應該警覺到有可能是藥物的副作用,或是藥物間的交互作用。 如果有上述情況發生,應該即刻諮詢醫師是否需停、換藥?或透過其他方式(如:改變飲食或增加運動量)以改善病情。這是因為越來越多人必須「同時服用」這九大類的藥物,而且,有些藥物是根本沒有任何警告標示的,所以必須要由患者本身和醫療專業人員自行且隨時警覺可能造成的風險,這樣才能防範於未然。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報導,鮮少引人關注,甚至是開藥的專業醫師恐怕也不是很清楚為何經衛生主管當局核可的合法用藥,反增精神健康風險?如果連專業醫師都很難想像抑制胃酸的胃藥,甚至是抗憂鬱劑、抗焦慮劑也會引發憂鬱,遑論一般民眾了。更何況這些藥物經常會在不同科別就診時,同時被開立,風險更高。
以憂鬱症而言,腸胃道的菌叢失衡會影響腸腦軸,因此強力抑制胃酸的制酸劑,導致許多原本應該要被胃酸破壞的微生物得以在腸道存活,進而破壞腸道菌叢的平衡,導致腸道發炎,透過腸腦軸增加憂鬱風險。
至於憂鬱劑及抗焦慮劑,牽涉到甲基化的偏高與偏低,在營養醫學尚有相關檢測得以直接評估確認,舉例來說,若罹患憂鬱患者本身就是甲基化偏高(約佔15%)憂鬱症患者,再服用抗憂鬱劑,反而會更提高甲基化,導致更憂鬱及自殺風險提高。相反地本身是甲基化偏低憂鬱症患者,若是服用抗焦慮劑會降低甲基化,反而更憂鬱。
因此甲基化體質的確認對於精神科治療用藥是否發揮療效或是反而是反效作用至關緊要,提醒大家留意。有興趣的深究的人,不妨參閱營養的力量這本書的相關內容,裡面有詳細的機轉解說。
參考文獻:
Qato DM, Ozenberger K, Olfson M. Prevalence of Prescription Medications With Depression as a Potential Adverse Effect Among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 JAMA. 2018 Jun 12;319(22):2289-2298. doi: 10.1001/jama.2018.6741. PMID: 29896627; PMCID: PMC658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