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比男性長壽原因曝!日研究:沒精子可以活久一點

 

17:012024/06/17

 

17:012024/06/17 李珮妘

女性比男性長壽,在世界各國都是普遍現象,年紀超過116歲的「超級人瑞榜」上,也幾乎都是女性;再者過去科學家們發現,許多物種中,雌性的壽命也往往比雄性長,但學界一直無法探究其中秘密。不過日本大阪大學一項研究指出,雌性與雄性之間的壽命差別,精子扮演了重要角色。

 

根據《讀賣新聞》報導,用於科學研究的小白鼠,壽命可達數年之久,進行相關實驗需要較長時間,使得研究變得困難。因此大阪大學的石谷太教授所帶領的研究團隊,選擇壽命僅數月的非洲淡水魚,作為實驗動物,並且透過操作基因,使這些魚無法產生生殖細胞,結果發現,雄性的壽命平均延長13%,而雌性壽命則縮短7%,兩者之間的壽命差異幾乎消失。

 

科學家進一步研究,發現無法生成精子的雄魚,肝臟產生了更多與鈣和磷代謝密切相關的活性型維生素D,有助於維持肌肉再生能力和骨量。然而無法生成卵子的雌魚,因為雌激素減少、凝血蛋白增加,導致血管阻塞的風險增高。

 

另一方面,科學家對具有生殖細胞的魚,適量給予活性型維生素D後,雄性的壽命平均延長21%,雌性則延長7%,因而聯想到過去人們也曾在活超過100歲的人瑞之間,觀察到與維生素D相關的基因出現特徵性變化,猜測生物的壽命可能也與維生素D有關。

參考文獻:

  • Kota Abe et al.
  •  
,

Sex-dependent regulation of vertebrate somatic growth and aging by germ cells.Sci. Adv.10,eadi1621(2024).DOI:10.1126/sciadv.adi162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壓力很大時,我們許多人會轉向垃圾食物來尋求安慰。但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新研究證明,這種策略可能適得其反。

研究發現,在動物中,高脂飲食會破壞腸道細菌,改變行為,並透過連接腸道和大腦的複雜途徑影響大腦化學物質,加劇焦慮。

「每個人都知道這些不是健康食品,但我們傾向於嚴格從體重增加的角度來考慮它們,」主要作者、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綜合生理學教授克里斯托弗·洛里說。 「如果你知道它們也會以促進焦慮的方式影響你的大腦,那麼風險就更大了。”

Lowry 的團隊將青春期大鼠分為兩組:一組接受約 11% 脂肪的標準飲食,持續九週;另一組飲食中脂肪含量為 45%,其中大部分是來自動物產品的飽和脂肪。

根據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典型的美國人飲食中脂肪含量約為 36%。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收集了糞便樣本並評估了動物的微生物組或腸道細菌。九週後,這些動物接受了行為測試。

對照組相比,高脂飲食組的體重增加了,這並不奇怪。但這些動物的腸道細菌多樣性也顯著降低。洛瑞解釋說,一般來說,更多的細菌多樣性與更好的健康有關。它們還含有較多的厚壁菌門細菌和較少的擬桿菌門細菌。厚壁菌門與擬桿菌門的比例較高與典型的工業化飲食和肥胖有關。

 

高脂飲食組也表現出參與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的產生和信號傳導的三個基因(tph2、htr1a 和slc6a4)的較高表達,尤其是在腦幹中縫背核cDRD 區域,該區域與中縫背核cDRD 相關。

雖然血清素通常被稱為“讓人感覺良好的大腦化學物質”,但洛瑞指出,血清素神經元的某些族群在被活化時會引發動物的類焦慮反應。值得注意的是,cDRD 中 tph2 或色氨酸羥化酶的表達增加與人類的情緒障礙和自殺風險有關。

「僅僅高脂肪飲食就能改變這些基因在大腦中的表達,這一想法是非同尋常的,」洛瑞說。 “高脂肪組的大腦本質上具有高度焦慮狀態的分子特徵。”

洛瑞懷疑,不健康的微生物組會損害腸道內壁,使細菌能夠進入人體循環系統,並透過迷走神經(從胃腸道到大腦的通路)與大腦溝通

「如果你考慮人類進化,這是有道理的,」洛瑞說。 “我們天生就會真正注意到那些讓我們生病的事情,這樣我們就可以在未來避免這些事情。”

洛瑞強調,並非所有脂肪都是有害的,魚、橄欖油、堅果和種子等健康脂肪可以具有抗發炎作用,對大腦有益。

他的建議是:盡可能多吃不同種類的水果和蔬菜,在飲食中添加發酵食品以支持健康的微生物組,並戒掉披薩和薯條。另外,如果您有吃漢堡,請添加一片酪梨。一些研究發現,好脂肪可以抵消一些壞脂肪。

參考文獻:

  1. Sylvana I. S. Rendeiro de Noronha, Lauro Angelo Gonçalves de Moraes, James E. Hassell, Christopher E. Stamper, Mathew R. Arnold, Jared D. Heinze, Christine L. Foxx, Margaret M. Lieb, Kristin E. Cler, Bree L. Karns, Sophia Jaekel, Kelsey M. Loupy, Fernanda C. S. Silva, Deoclécio Alves Chianca-, Christopher A. Lowry, Rodrigo Cunha de Menezes. High-fat diet, microbiome-gut-brain axis signaling, and anxiety-like behavior in male ratsBiological Research, 2024; 57 (1) DOI: 10.1186/s40659-024-00505-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倫敦大學學院、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和阿斯特捷利康的研究人員發現了非小細胞肺癌的標靶治療對某些患者(尤其是從未吸煙的患者)不起作用的原因。

這項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研究表明,具有兩種特定基因突變的肺癌細胞更有可能使基因組加倍,這有助於它們耐受治療並產生抗藥性。

在英國,肺癌是第三大常見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大約 85% 的肺癌患者患有非小細胞肺癌 (NSCLC),這是在從未吸煙的患者中最常見的類型。單獨考慮,「從不吸煙」的肺癌是世界上第五大最常見的癌症死亡原因。

NSCLC 中最常見的基因突變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 (EGFR),它使癌細胞生長得更快。在英國,大約 10-15% 的非小細胞肺癌病例中發現有這種情況,尤其是從未吸菸的患者。

存活率取決於癌症的進展程度,只有約三分之一的 IV 期 NSCLC 和 EGFR 突變患者的存活期長達三年。

針對這種突變的肺癌治療方法(稱為 EGFR 抑制劑)已推出超過 15 年。然而,雖然有些患者看到EGFR 抑制劑使他們的癌症腫瘤縮小,但其他患者,尤其是p53 基因(在腫瘤抑制中發揮作用)存在額外突變的患者,卻未能做出反應,並且生存率要差得多。但迄今為止,科學家和臨床醫生還無法解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員重新分析了阿斯特捷利康開發的最新 EGFR 抑制劑奧西替尼的試驗數據。他們研究了僅攜帶 EGFR 或攜帶 EGFR 和 p53 突變的患者的基線掃描和治療幾個月後的首次追蹤掃描。

 

研究小組比較了掃描中的每個腫瘤,遠遠多於最初試驗中測量的腫瘤。他們發現,對於僅有 EGFR 突變的患者,所有腫瘤都因治療而變小。但對於攜帶這兩種突變的患者來說,雖然有些腫瘤縮小了,但有些卻長大了,這提供了快速抗藥性的證據。當個別患者體內的藥物治療導致部分而非全部癌症區域縮小時,這種反應模式被稱為“混合反應”,對於護理癌症患者的腫瘤學家來說是一個挑戰。

為了調查為什麼這些患者的某些腫瘤可能更容易產生抗藥性,研究團隊隨後研究了同時具有 EGFR 和 p53 突變的小鼠模型。他們發現,在這些小鼠的抗藥性腫瘤中,更多的癌細胞的基因組加倍,使它們的所有染色體都有額外的拷貝。

然後,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使用 EGFR 抑制劑治療肺癌細胞,其中一些僅具有單一 EGFR 突變,而另一些則具有兩種突變。他們發現,在接觸該藥物的五週內,具有雙突變和雙基因組的細胞繁殖成新的抗藥性細胞的比例明顯更高。

倫敦大學學院癌症研究所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 Charles Swanton 教授表示:「我們已經證明了為什麼 p53 突變與非吸煙相關肺癌患者的生存率較差有關,這是 EGFR 和 p53 突變的組合使基因組加倍,這增加了因染色體不穩定而產生抗藥性細胞的風險。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已經接受了 EGFR 和 p53 突變檢測,但目前沒有標準檢測來檢測全基因組加倍的存在。研究人員已經在尋求開發一種用於臨床的診斷測試。

倫敦大學學院癌症研究所、倫敦大學學院醫院臨床腫瘤學家顧問Crispin Hiley 博士表示:「一旦我們能夠識別出同時具有EGFR 和p53 突變且其腫瘤顯示全基因組加倍的患者,我們就可以以更有選擇性的方式治療這些患者。

參考文獻:

Hobor, S., Al Bakir, M., Hiley, C.T. et al. Mixed responses to targeted therapy driven by chromosomal instability through p53 dysfunction and genome doubling. Nat Commun 15, 4871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7606-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坦佩雷大學物理學家開發的一種新計算方法可用於透過一分鐘靜止心率測量來估計心臟猝死的風險。該研究是在心臟病學和計算物理學之間的跨學科合作中進行的。

不幸的是,心臟病的第一個症狀往往是心臟猝死。它也可能發生在年輕且外表健康的人身上,例如與劇烈運動有關的人。

 

為了組織預防性治療,能夠確定猝死的風險極為重要。測量心率的消費性設備(例如常用的智慧手錶)具有確定此類心臟危險因素的技術先決條件。然而,迄今為止所使用的心率間隔分析對於此目的還不夠準確。

 

在先前的研究中,猝死風險是使用壓力測試期間測量的參數來評估的,例如心肺健康和恢復心率測試。心肺健康是指一個人將氧氣輸送到肌肉的能力以及肌肉組織在身體活動期間使用氧氣的能力。

 

坦佩雷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他們開發的新計算方法可以更好地估計猝死的長期風險。進行評估僅需要在休息一分鐘內測量心跳間隔。這項發現是基於芬蘭心血管研究 (FINCAVAS) 計畫從大約 4,000 名患者收集的壓力測試數據。

 

心率特徵正常的患者相比,以新方法辨識心率變異性異常的患者猝死發生率明顯較高。分析中還考慮了其他風險因素。

 

該方法在預診斷和高風險患者識別方面具有巨大潛力。該方法不依賴其他測量,可以直接整合到智慧手錶或智慧戒指等設備中。

 

Jussi 說:「對於許多以前無症狀的人來說,如果及時發現危險因素,他們可能會發生心臟猝死或在心臟猝死後復甦,這種情況是可以預測和預防的。」Hernesniemi 是心臟病學教授,也是本研究的主要作者。

 

新方法是基於 Esa Räsänen 教授領導的計算物理研究小組開發的時間序列分析。此分析可用於研究不同時間尺度下不同心臟病的心率間隔和其他複雜特性特徵的相互依賴性。

 

「這項研究最有趣的發現是識別了靜止測量期間的差異。高風險患者靜止時心率間隔的特徵與健康心臟在體力活動時的特徵相似,」博士研究員 Teemu Pukkila 說。

 

該方法的開發和研究目前正在不同心臟病資料庫的幫助下擴展和繼續。其目的不僅是可靠地識別整體風險,還要可靠地識別最常見的心臟疾病,例如心臟衰竭,用目前的方法診斷這些疾病非常困難。初步結果非常有希望。

鄭醫師補充:

這是真的,心跳變異率測量分析,一般用於自律神經及心血管系統疾病分析與預測,拜智慧型穿戴裝置的進展與人工智能,這類穿戴裝置可噁透過即時收集穿戴當事人的身體狀況做即時分析,包含血壓、血氧、心率、睡眠甚至是血糖(目前還不穩定)等等狀況,提醒當事人是否有身體的危險狀況或潛在風險,這類科技相信會日漸普遍,善用之必可成為個人健康促進的得力助手。

參考文獻:

  1. Jussi A. Hernesniemi, Teemu Pukkila, Matti Molkkari, Kjell Nikus, Leo-Pekka Lyytikäinen, Terho Lehtimäki, Jari Viik, Mika Kähönen, Esa Räsänen. Predic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With Ultra-Short-Term Heart Rate FluctuationsJACC: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2024; DOI: 10.1016/j.jacep.2024.04.018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停止服用抗憂鬱藥物有多難?如果無數的網路貼文和大量科學研究可信的話,停止使用這些藥物是非常有問題的,而且醫生往往低估了所涉及的困難。但目前尚不清楚停藥症狀實際上有多常見。柏林夏里特醫學大學和科隆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現已進行了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在《刺胳針精神病學》上的文章*中,他們得出結論,三分之一的人在停止抗憂鬱治療後報告出現症狀,但其中一半的症狀可歸因於負面期望(反安慰劑效應)。

根據正式定義,抗憂鬱藥物不會形成習慣。例如,與「真正的」成癮物質不同,服用它們不會導致身體需要越來越高的劑量才能達到相同的效果。即便如此,許多患者在停止服用這些情緒藥物後仍會報告頭暈、頭痛或失眠等症狀。多年來,研究人員基本上沒有注意到這種現象,但現在有相對大量的研究試圖量化停藥症狀的程度。

「這些研究的結果各不相同,在某些情況下差異很大,」科隆大學醫院精神病學和心理治療系以及科隆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員克里斯托弗·貝特格教授說。 “近年來,研究界和公眾都對停藥症狀的普遍性和嚴重程度進行了大量討論,其中一些討論相當情緒化。”看一下處方數據就可以看出這個主題的相關性。根據最新的 Arzneiverordnungs-Report(總結了藥物處方數據),2022 年德國每天開出近 18 億劑量的抗憂鬱藥物。

全面的薈萃分析帶來清晰度

為了比以前更可靠地回答這個問題,由Christopher Baethge 和夏里特精神病學和神經科學系實證心理健康研究小組負責人Jonathan Henssler 博士領導的團隊對現有研究進行了系統回顧,並重新研究了這個問題。作為此類研究中的第一項,它對停止抗憂鬱治療的後果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合理的評估。 「我們的分析證明,平均而言,三分之一的人在停止抗憂鬱治療後會出現症狀,」亨斯勒說。 “然而,這些症狀中只有一半實際上是由藥物本身引起的。”

在他們的論文中,研究人員回顧了 6,000 多項研究。然後他們選擇了其中的 79 項,並使用統計方法重新分析了這些試驗的結果。最後,他們分析了約 21,000 名接受過抗憂鬱藥物或安慰劑治療的人的數據,然後對他們的停藥症狀發生率進行了調查。約 31% 接受活性藥物治療的患者報告出現停藥症狀,而僅接受安慰劑治療的患者中也有 17% 出現停藥症狀。

六分之一或七分之一的人經歷過真正的停藥症狀

「在安慰劑組中可以排除藥物效應,這意味著這些症狀要么是偶然出現的,與治療無關,要么是反安慰劑效應的產物,」亨斯勒解釋道。反安慰劑效應通常被認為是安慰劑效應的鏡像。它解釋了不積極治療可能與「副作用」相關的觀察結果。這些影響純粹是由於人們認為自己正在接受的治療會產生負面影響的預期而引發的。

 

「當我們考慮到非特異性症狀和預期的影響時,大約六分之一或七人中就有一個受到因抗憂鬱藥物的實際後果而出現的停藥症狀的影響,」亨斯勒在總結研究結果時說。 「在大多數情況下,症狀都很輕微。絕大多數受影響的人能夠在沒有相關症狀的情況下停用抗憂鬱藥物。這意味著在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漫長或逐漸減量的過程。

嚴重症狀很少見

研究發現,每 35 人中就有 1 人(即受影響者的近 3%)經歷嚴重的停藥症狀。在停止使用丙咪嗪(imipramine)、帕羅西汀( paroxetine)、文拉法辛(venlafaxine)和去甲文拉法辛(desvenlafaxine)藥物治療後,此類症狀更為常見。研究人員手頭上還沒有足夠的資訊來評估一些廣泛使用的抗憂鬱藥物的情況。

正如Baethge 指出的那樣,「對於所有希望停止抗憂鬱藥物治療的人來說,接受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的監測和諮詢,並在出現戒斷症狀時獲得個人支持,這一點很重要。甚至在療程之前,患者和處方者之間也要做出聯合決策」治療開始是良好治療的基礎,我們希望我們的數據能夠為患者和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提供支持,並有助於減輕當今圍繞這些問題的一些不確定性。

關於該研究

統合分析中考慮的 79 項研究包括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和無對照組的觀察性研究。在參與研究的 21,002 名患者中,16,532 名患者接受了抗憂鬱藥物治療,4,470 名患者接受了安慰劑治療。

鄭醫師補充:

真正經歷抗憂鬱劑戒斷的患者才能了解抗憂鬱劑戒斷歷程有多辛苦。而這篇研究報導的頭暈、頭痛或失眠甚至坐立不安等等,臨床上並不少見,藥物的戒斷療程最好能客製化,有經驗的臨床醫師會針對每位經歷藥物戒斷症狀的當事人,給予適當的減量梯度及在最低的煎熬程度下,遠離藥物依賴的陰影及戒斷症狀的糾纏。

參考文獻:

 

  1. Jonathan Henssler, Yannick Schmidt, Urszula Schmidt, Guido Schwarzer, Tom Bschor, Christopher Baethge. Incidence of antidepressant discontinuation symptom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The Lancet Psychiatry, 2024; DOI: 10.1016/S2215-0366(24)00133-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血壓患者的認知障礙(包括失智症)風險較高,但維克森林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每週進行一次以上的劇烈體能活動可以降低這種風險。

這項研究結果今天在線發表在《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協會雜誌》

「我們知道體育鍛鍊有很多好處,包括降低血壓、改善心臟健康以及可能延緩認知能力下降,」維克森林大學醫學院內科助理教授、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理查德·卡齊布韋醫學博士說。 “然而,保持認知所需的運動量和強度尚不清楚。”

2015 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收縮壓幹預試驗 (SPRINT) 發表的研究結果證實,強化血壓管理可減少心血管疾病並降低死亡風險。

SPRINT 於 2009 年秋季開始,從全美約 100 個醫療中心和臨床診所招募了 9,300 多名 50 歲及以上患有高血壓的參與者。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降低到 120 毫米汞柱(強化治療)以下或降低到140 毫米汞柱(標準治療)以下的收縮壓目標。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比原計劃更早停止血壓干預,以迅速傳播重要的初步結果,從而制定一套新的血壓控制指南。

2019 年,由維克森林大學醫學院領導的輔助 SPRINT MIND 試驗的結果發現,加強控制老年人的血壓可顯著降低發生輕度認知障礙(早期失智症的前兆)的風險。

在 SPRINT MIND 研究的次要分析中,Kazibwe 和團隊檢查了自我報告的劇烈體力活動(至少每週一次)對輕度認知障礙和失智症風險的影響。

每週進行一次或多次劇烈體力活動的人,輕度認知障礙和失智症的發生率較低。

卡齊布韋表示,近 60% 的研究參與者表示每周至少進行一次劇烈的體力活動,即使是 75 歲及以上的參與者也是如此。

卡齊布韋說:“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參加體育鍛鍊,這是一個值得鼓勵的消息。這也認識對年長者而研,鍛鍊重要性的可能更傾向於進行更高強度的鍛鍊。”

然而,研究團隊發現,劇烈運動的保護作用對於 75 歲以下的人來說更為明顯。

卡齊布韋說:「雖然這項研究提供的證據證明,劇烈運動可以保護高風險高血壓患者的認知功能,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包括基於設備的身體活動測量和更多樣化的參與者人群。

參考文獻:

  1. Richard Kazibwe, Christopher L. Schaich, Ahmad Imtiaz Muhammad, Isabella Epiu, Juliana H. Namutebi, Parag A. Chevli, Joseph Kazibwe, Timothy Hughes, Rishi R. Rikhi, Michael D. Shapiro, Joseph Yeboah. Effect of vigorous‐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 on incident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high‐risk hypertensionAlzheimer's & Dementia, 2024; DOI: 10.1002/alz.1388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克利夫蘭診所的研究人員發現,較高含量的糖醇木糖醇與心臟病和中風等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增加有關。

由 Stanley Hazen 醫學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大規模患者分析、臨床前研究模型和臨床幹干預研究中證實了這種關聯。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歐洲心臟期刊》

木糖醇是一種常見的糖替代品,用於無糖糖果、口香糖、烘焙食品和牙膏等口腔產品。在過去的十年中,糖替代品(包括糖醇和人造甜味劑)的使用在被宣傳為健康替代品的加工食品中顯著增加。

同一個研究團隊去年發現赤藻醣醇與心血管風險之間有類似的關聯。在美國,木糖醇在酮類或無糖食品中不像赤藻醣醇那麼普遍,但在其他國家很常見。

克利夫蘭診所勒納研究所心血管和代謝科學主席哈森博士說:“這項研究再次證明,迫切需要研究糖醇和人工甜味劑,特別是因為它們繼續被推薦用於對抗肥胖或糖尿病等疾病。”心臟、血管及胸部研究所預防心臟科聯合科主任。 「這並不意味著如果牙膏中含有木糖醇,就扔掉它,但我們應該意識到,食用含有高含量木糖醇的產品可能會增加血栓相關事件的風險。”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透過對美國和歐洲 3,000 多名患者的分析,發現高濃度的循環木糖醇與三年內心血管事件風險升高有關。血漿中木糖醇含量最高的患者中有三分之一更有可能發生心血管事件。為了證實這項發現,研究小組進行了臨床前測試,發現木糖醇會導致血小板凝結,並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研究人員也追蹤了攝取木糖醇含糖飲料與葡萄糖含糖飲料的人的血小板活性,發現攝取木糖醇後各項凝血能力指標均立即顯著增加,但攝取葡萄糖後則沒有。

作者指出,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來評估木糖醇的長期心血管安全性。該研究有一些局限性,包括臨床觀察研究證明存在關聯而不是因果關係。他們建議您與您的醫生或經過認證的營養師交談,以了解有關健康食品選擇的更多資訊並獲得個人化建議。

 該研究是 Hazen 博士正在進行的對導致殘餘心血管風險的因素的調查的一部分。他的團隊對患者進行長期追蹤,發現血液中的化學特徵可以預測心臟和代謝疾病的未來發展。他在動脈粥狀硬化和發炎性疾病研究方面取得了開創性的發現,包括將腸道微生物途徑與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疾病聯繫起來的開創性發現。

Hazen 博士也領導克利夫蘭診所微生物組和人類健康中心,並擔任血管細胞生物學和動脈粥狀硬化領域的 Jan Bleeksma 主席。

該研究得到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膳食補充劑辦公室的部分支持。

鄭醫師補充:

近幾年堆代糖研究發現:代糖容易影響腸道菌叢的環境,導致腸道菌叢改變及腸道發炎,進而影響全身發炎,這篇研究就是很好的例證。

參考文獻:

  1. Marco Witkowski, Ina Nemet, Xinmin S Li, Jennifer Wilcox, Marc Ferrell, Hassan Alamri, Nilaksh Gupta, Zeneng Wang, Wai Hong Wilson Tang, Stanley L Hazen. Xylitol is prothrombotic and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risk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4; DOI: 10.1093/eurheartj/ehae24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今天發布的新的臨床實踐指南,75 歲以下的健康成年人不太可能從超過醫學研究所學會 (IOM) 建議的每日維生素 D 攝取量中獲益,並且不需要檢測維生素 D 濃度。對於兒童、孕婦、75歲以上的成年人和患有高風險糖尿病前期的成年人,指南建議的維生素D攝取量高於IOM建議的每日攝取量。

維生素 D 的使用和血液維生素 D 濃度與許多常見疾病有關。然而,補充維生素 D 是否可以降低這些疾病的風險以及改善健康所需的維生素 D 血液濃度已爭論多年。

在這份新指南中,專家小組制定了健康人維生素 D 使用和維生素 D 濃度測試指南,但沒有確定維生素 D 治療或測試的適應症。該指南依靠臨床試驗來制定建議。

該指南題為“維生素 D 用於預防疾病:內分泌學會臨床實踐指南”,已在線發布,並將發表在內分泌學會出版物《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JCEM)

哈佛醫學院的 Marie Demay 醫學博士表示:「指南的目標是滿足一般健康人群預防疾病所需的維生素 D 需求,且沒有潛在疾病會使他們面臨維生素 D 吸收或作用受損的風險。」德梅是製定該指南的小組主席。 「可能受益於高劑量維生素D 補充劑的健康人群是75 歲及以上的人、孕婦、患有糖尿病前期的成年人以及18 歲及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但我們不建議對這些人群進行常規維生素D 濃度檢測。

該指南的主要建議包括:

  • 我們建議 75 歲以下健康成年人不要以超出 IOM 建議的參考膳食攝取量的劑量補充維生素 D。
  • 我們確定以下族群可能會受益於高於 IOM 建議攝取量的補充劑,因為有可能降低特定的健康風險:對於有維生素 D 補充或治療適應症的 50 歲及以上成年人,我們建議每日服用較低劑量的維生素 D,而不是非每日服用較高劑量的維生素 D。
    • 18 歲及以下兒童和青少年-有可能預防營養性佝僂病並減少呼吸道感染的機會。
    • 75 歲及以上的人-有降低死亡風險的潛力。
    • 孕婦-有可能降低子癇前症、子宮內死亡率、早產、小於胎齡出生和新生兒死亡率的風險。
    • 患有糖尿病前期的人-有可能減少糖尿病的進展。
  • 我們建議不要對任何研究人群中的 25-羥基維生素 D 濃度進行常規測試,因為尚未確定基於這些濃度的特定結果益處。這包括對膚色黝黑或肥胖的人進行 25-羥基維生素 D 篩檢。

儘管過去十年有關維生素 D 在健康和疾病中作用的證據有所增加,但專家小組指出,現有證據存在許多限制。例如,許多大型臨床試驗並不是針對他們報告的幾種結果而設計的,而且研究人群的維生素 D 血液濃度大多數人認為一開始就足夠了。由於證據不足,專家小組無法確定 25-羥基維生素 D 的特定血液濃度閾值,以確保其充足性或疾病預防的目標水平。

制定本指南的內分泌學會寫作委員會的其他成員包括: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塔夫茨醫學中心的 Anastassios Pittas(聯合主席);丹尼爾‧比克爾 (Daniel Bikle),來自加州舊金山市的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辛辛那提大學的 Dima Diab;愛爾蘭科克大學學院的 Mairead Kiely;巴西聖保羅聖保羅聯邦大學的 Marise Lazaretti-Castro;荷蘭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的 Paul Lips;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麻薩諸塞州總醫院和哈佛醫學院的黛博拉‧米切爾; M. Hassan Murad,明尼蘇達州羅徹斯特梅奧診所;位於北卡羅來納州羅利的美國骨健康公司 Shelley Powers;密西根州底特律市亨利福特健康中心和密西根州蘭辛密西根州立大學的 Sudhaker Rao;紐西蘭奧克蘭奧克蘭大學的羅伯特‧斯克拉格 (Robert Scragg);加州托倫斯市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港口醫學中心的約翰‧塔耶克 (John Tayek);俄勒岡州波特蘭市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 Amy Valent;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朱迪絲‧沃爾許 (Judith Walsh);和西維吉尼亞州摩根敦西維吉尼亞大學的克里斯托弗麥卡尼 (Christopher McCartney)。

鄭醫師補充:

維生素D濃度要不要檢測?補充劑量範圍到底為何?何種族群可以透過補充特定劑量達到疾病預防效果?我想這篇臨床指南報導已經提供具體完整的說明:

75 歲以下的健康成年人攝取超過醫學研究所 (IOM) 建議的每日維生素 D 攝取量不太可能受益,且不需要檢測維生素 D 濃度。對於兒童、孕婦、75歲以上的成年人和患有高風險糖尿病前期的成年人,指南建議的維生素D攝取量高於IOM建議的每日攝取量。

參考文獻:

 

  1. Marie B Demay et al. Vitamin D for the Prevention of Disease: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JCEM, 2024 DOI: 10.1210/clinem/dgae29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3年端午節連假休診公告】

 

6/8 (週六)-6/10(周一)適逢端午節連假

門診休診三日

預祝大家佳節 愉快 端午連假快樂!!  

-

#鄭光男醫師#除了開藥單我還能做什麼#光能身心診所-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布萊根婦女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並評估了可能解釋地中海飲食使美國女性全因死亡風險降低 23% 的潛在機制

多項研究都報告了地中海飲食對健康的益處,但有關其對美國女性影響的長期數據有限,而且人們對這種飲食為何可以降低死亡風險知之甚少。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麻省總醫院布里格姆醫療保健系統創始成員布萊根婦女醫院的研究人員對超過25,000 名最初健康的美國女性進行了長達25 年的追踪研究,結果發現,攝取較多地中海飲食的參與者的死亡率高達全因死亡風險降低23%,對癌症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都有好處。研究人員發現了生物變化的證據,這可能有助於解釋原因:他們檢測到新陳代謝、發炎、胰島素抗性等生物標記的變化。結果發表在JAMA 

 

「對於想要長壽的女性,我們的研究證實要注意飲食!好消息是,遵循地中海飲食模式可以在超過25 年的時間裡將死亡風險降低約四分之一,同時對癌症和心血管死亡率都有好處是美國和全球女性(和男性)死亡的首要原因。」資深作者、心臟病學家、布里格姆大學脂質代謝組學中心主任薩米亞·莫拉醫學博士說。

 

地中海飲食是一種以植物為主的多樣化飲食,富含植物(堅果、種子、水果、蔬菜、全穀物、豆類)。主要脂肪是橄欖油(通常是特級初榨橄欖油),飲食還包括適量攝取魚類、家禽、乳製品、雞蛋和酒精,很少食用肉類、甜食和加工食品。

目前的研究調查了作為女性健康研究的一部分招募的美國人群中堅持地中海飲食的長期益處,並探討了可以解釋該飲食的健康益處的生物學機制。研究人員評估了一組約 40 個代表各種生物途徑和臨床風險因素的生物標記。

代謝和發炎的生物標記貢獻最大,其次是富含三酸甘油酯的脂蛋白、肥胖、胰島素抗性。其他與支鏈胺基酸、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糖測量和高血壓相關的生物途徑的貢獻較小。

「我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公共衛生見解:即使代謝疾病的既定風險因素發生微小的變化,特別是那些與小分子代謝物、發炎、富含三酸甘油酯的脂蛋白、肥胖和胰島素抗性相關的因素,也可以產生巨大的長期效益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瑞典烏普薩拉大學流行病學副教授、脂質中心研究員Shafqat Ahmad 博士說:「這一發現強調了鼓勵更健康的飲食習慣可以降低總體死亡風險。

目前的研究確定了可能有助於解釋全因死亡風險的重要生物學途徑。然而,作者指出了一些關鍵的局限性,包括該研究僅限於受過良好教育的中年和老年女性衛生專業人員,其中主要是非西班牙裔和白人。研究依賴食物頻率問卷和其他自我報告的測量方法,例如身高、體重和血壓。但研究的優點在於其規模大且追蹤期長。

作者也指出,隨著地中海飲食概念的流行,這種飲食在不同的國家和文化中得到了推廣。

莫拉說:「地中海飲食的健康益處得到了醫學專業人士的認可,我們的研究提供了為什麼這種飲食如此有益的見解。公共衛生政策應促進地中海飲食的健康飲食屬性,並應阻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鄭醫師補充:

2023年8月一項哈佛的研究證實:堅持地中海生活方式的人-包括富含水果、蔬菜和全穀物的飲食;健康的飲食習慣,例如限制添加鹽和糖等,這項研究證明,促進充足休息、身體活動和社交的習慣可以降低全因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堅持強調休息、運動和與朋友社交的生活方式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低:

 

  1. Javier Maroto-Rodriguez, Mario Delgado-Velandia, Rosario Ortolá, Aurora Perez-Cornago, Stefanos N. Kales, Fernando Rodríguez-Artalejo, Mercedes Sotos-Prieto. Association of a Mediterranean Lifestyle With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Study from the UK Biobank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23; DOI: 10.1016/j.mayocp.2023.05.031

 

如果地中海飲食對健康這麼好,為什麼地中海飲食在美國難以推廣?一部分原因在於食物取得的成本與時間,並非一般中下階層人士能夠長期持續負擔的。在健康政策推廣上,儘管許多建議立意良好,但卻難以普及推廣,關鍵的環節即在此。

參考文獻:

 

  1. Shafqat Ahmad, M. Vinayaga Moorthy, I-Min Lee, Paul M Ridker, JoAnn E. Manson, Julie E. Buring, Olga V. Demler, Samia Mora. Mediterranean Diet Adherence and Risk of All-Cause Mortality in WomenJAMA Network Open, 2024; 7 (5): e2414322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4.1432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即將在 SLEEP 2024 年會上公佈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更好的睡眠健康與較低的孤獨感相關,而這種關聯在年輕人中更為明顯。

結果證明,更好的睡眠健康與顯著降低的整體孤獨感、情緒孤獨感和社交孤獨感有關。雖然更好的睡眠健康與各個年齡層較低的整體孤獨感和情感孤獨感有關,但這種關聯對於年輕人來說更為明顯。然而,年齡並不能調節睡眠健康與社交孤獨感之間的關聯。

主要作者兼首席研究員 Joseph Dzierzewski 表示:「孤獨是一場緊迫的公共衛生危機,迫切需要醫療服務提供者更好地理解和治療孤獨。」華盛頓特區睡眠基金會「我們的研究結果強調了睡眠在人一生中的孤獨感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的說法,睡眠對健康至關重要。 AASM 和睡眠研究協會建議成年人每晚應定期睡眠七小時,以促進最佳健康、生產力和白天的警覺性。

研究招募2,297 名成年人,平均年齡 44 歲; 51%為男性。參與者完成了線上睡眠健康問卷和孤獨量表。研究人員使用相關性和線性迴歸分析以及調節分析來分析結果。

2023 年,美國衛生局局長的諮詢警告稱,孤獨、孤立和缺乏聯繫將引發一場公共衛生危機。報告指出,即使在 COVID-19 大流行爆發之前,大約一半的美國成年人就表示經歷過明顯的孤獨感。

作者認為,致力減少孤獨感的努力和計劃應包括強調促進睡眠健康,尤其是年輕人的睡眠健康。

 

「為什麼年輕人可能比老年人更能體驗到與睡眠相關的孤獨益處,這一點尚不清楚,但也很有趣——當然值得進一步研究,」傑澤夫斯基說。

 

研究摘要最近發表在《睡眠》雜誌的線上增刊上,並將於 6 月 3 日星期一在休士頓舉行的 SLEEP 2024 期間發表。 SLEEP 是專業睡眠協會的年會,該協會是美國睡眠醫學會和睡眠研究協會的合資機構。

鄭醫師補充:

有人說過:Curiosity does not kill a cat, loneliness does .看來要避免貓被殺死的好方法,就是設法提高睡眠品質。

參考文獻:

 

  1. Spencer Nielson, Julia Boyle, Joseph Dzierzewski. 0746 Rested and Connected: An Exploration of Sleep Health and Loneliness Across the Adult LifespanSLEEP, 2024; 47 (Supplement_1): A319 DOI: 10.1093/sleep/zsae067.074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偏頭痛反覆發作 醫療團隊發現「這成分」可預防偏頭痛

 
 

近日,由光田綜合醫院神經醫學部楊鈞百部長、安南醫院蘇冠賓副院長、弘光科大營養系王雪芳教授,共同發起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中的EPA成分,可預防陣發性偏頭痛發作,效果顯著,為長期受此疾病困擾的民眾,帶來治療新的曙光。這項研究結果也發表在權威期刊《大腦,行為和免疫》中,提供各界參考。

楊鈞百部長表示,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全球約有數億人有這方面的困擾,患者往往反覆發作,且可持續4到72小時,最常見的是單側頭痛,並伴有噁心或嘔吐、畏光和怕吵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工作和生活品質。此外,偏頭痛的治療效果也因人而異,有些患者吞一顆止痛藥症狀就緩解,但也有些患者試遍各種治療藥物,效果仍然有限,讓患者承受極大的不適與生活的不便。

楊鈞百部長解釋,偏頭痛原因很多,如遺傳、腦血管收縮、偏頭痛發作期間谷氨酸水平升高、單胺神經途徑異常、粒腺體異常、降鈣素基因相關肽以及免疫細胞參與神經性發炎等。楊鈞百部長指出,由於偏頭痛常讓患者痛不欲生,因此醫療團隊一直希望能找出可控制偏頭痛的成分。

而該研究團隊從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共招募了70名患陣發性偏頭痛患者,隨機分配到EPA組(每日2克魚油,其中含1.8克EPA)和安慰劑組(每日2克大豆油),在研究期間評估偏頭痛症狀(包括頭痛頻率和嚴重度)、使用急性頭痛藥物天數、憂鬱、焦慮、睡眠品質、和整體生活品質等指標。結果顯示,經過12週的治療,EPA組在減少每月偏頭痛發作天數、改善頭痛嚴重度、減少急性頭痛藥物使用天數、降低失能程度、緩解焦慮和憂鬱症狀,以及提高生活品質等指標,全部都顯著優於安慰劑組,而且副作用和安慰劑組相當。

 

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教授則認為,Omega-3 中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Omega-3 or n-3 PUFAs),特別是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具有抗發炎、抗氧化、調節神經傳遞物質等多種功效。

近年來,蘇冠賓教授在領導中國醫藥大學身心介面研究中心的團隊,執行多項臨床試驗和轉譯研究,發現EPA對憂鬱症、疼痛、心臟血管疾病和神經退化性疾病,具有安全性高的保健功效。

楊鈞百部長認為「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一種安全有效的營養素。若患者有偏頭痛,可多加攝取,然而因該項目的臨床實驗結果案例較少,因此未來還需要更多的流行病學研究、動物基礎研究、人體臨床試驗共同驗證這項結果。不過,這次研究的貢獻,除了為偏頭痛的預防和治療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外,也已經為進一步探討Omega-3在治療偏頭痛和其他神經精神疾病,奠定了研究的基礎。

以下參考另一篇報導:https://www.nutraingredients-asia.com/Article/2024/05/02/daily-high-dose-epa-supplementation-could-reduce-migraine

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的文章中,研究人員也指出,EPA的補充還能降低焦慮和憂鬱程度。

然而,這些好處在女性身上比男性更明顯。

這項試驗由來自不同機構的研究人員進行,包括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身界面研究中心(MBI-Lab)、光田綜合醫院神經科以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該試驗包括70名年齡介於20至65歲的受試者,為期12週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於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進行。

他們被隨機分配至安慰劑組或干預組,在早餐和晚餐後服用含900毫克EPA的膠囊,每天總共攝入1.8克的EPA。

在試驗期間,根據視覺模擬評分表(VAS)和偏頭痛殘疾評估(MIDAS)記錄了他們的偏頭痛頻率和頭痛嚴重程度。

研究人員還研究了EPA對他們焦慮和憂鬱水平、生活品質和睡眠質量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每天補充1800毫克的EPA顯著改善了各種參數,包括減少發作性偏頭痛的天數和偏頭痛的嚴重程度。

例如,干預組的偏頭痛頻率從每月7.4 ± 5.0天降至3.0 ± 2.0天,下降了4.4 ± 5.1天。

相比之下,安慰劑組中沒有顯著變化,偏頭痛頻率在試驗結束時只從每月6.7 ± 4.6天降至6.1 ± 3.5天。

 

此外,干预組的頭痛嚴重程度根據VAS評分顯著下降,從5.5 ± 2.0 下降到4.2 ± 2.6。 但是,在干預後,安慰劑組的VAS評分仍然保持在基線水平,為5.3 ± 1.8。 上述改善措施還導致干預組急性頭痛藥物使用減少,藥物使用頻率從每月2.9 ± 3.2天下降到1.6 ± 1.7天。 而安慰劑組的藥物使用頻率沒有出現顯著變化,使用藥物的頻率為每月3.6 ± 3.3 天,高於每月3.5 ± 3.2天的基線水平。

焦慮和抑鬱指數下降 EPA補充劑還導致焦慮和憂鬱指數下降,研究人員表示這是一個新的發現,在之前的研究中尚未報告過。 例如,干預組的醫院焦慮和憂鬱量表(HADS)的評分從8.9 ± 7.5 下降到4.9 ± 5.6,但在安慰劑組中則從6.4 ± 5.4 上升到7.6 ± 8.0。 研究人員表示:“在本研究中,我們發現除了降低偏頭痛的頻率和嚴重程度外,EPA補充還改善了與之相關的情感負擔,如焦慮和憂鬱。 “讓我們驚訝的是,之前的研究沒有評估ω-3 PUFAs EM(發作性偏頭痛)誘導的情緒障礙的作用,這使得我們的研究在這方面是首次。我們的發現在很大程度上與有關ω-3 PUFAs在神經精神疾患中的作用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婦女受益更多 在偏頭痛管理方面,婦女也從EPA補充中受益更多。 例如,他們的偏頭痛頻率從每月8.1 ± 5.1天顯著下降到干預後的每月3.1 ± 2.2天。 雖然吃EPA的男性偏頭痛頻率從每月4.9 ± 3.6 天下降到每月2.6 ± 1.0天,但這個變化在統計上並不顯著。 在頭痛嚴重度方面也出現了類似的趨勢,EPA補充的男性VAS評分並沒有顯著降低,從5.4 ± 2.7 下降到4.3 ± 3.0,但婦女的變化是顯著的,從5.5 ± 1.9 下降到4.2 ± 2.5。 他們解釋說,ω-3 PUFAs,尤其是EPA,可能通過其抗炎作用有助於預防偏頭痛。 然而,他們承認,目前的試驗沒有測量任何生物標誌物,以找出這些改善是否與發炎程度的變化有關,並表示這應該視為未來研究的方向。 他們還指出,先前的隨機對照試驗,評論和荟萃分析並未展示EPA補充和偏頭痛治療方面的一致改善,這可能是由於所使用的ω-3的劑量和配方不同。

鄭醫師補充:

看起來,男性偏頭痛想藉由補充高劑量EPA來改善還無法證實,也需要更大規模的研究來驗證EPA對偏頭痛的預防及改善效果到底為何。

參考文獻:

Hsueh-Fang Wang, Wen-Chun Liu, Halliru Zailani, Cheng-Chia Yang, Ting-Bin Chen, Ching-Mao Chang, I-Ju Tsai, Chun-Pai Yang, Kuan-Pin Su,
A 12-week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linical trial of eicosapentaenoic acid intervention in episodic migraine,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Volume 118,
2024,
Pages 459-467,
ISSN 0889-1591,
https://doi.org/10.1016/j.bbi.2024.03.01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赫爾辛基大學、芬蘭自然資源研究所和坦佩雷大學之間的一項合作研究明,一個月的室內園藝時間增加了皮膚的細菌多樣性,並與血液中較高濃度的抗發炎分子相關。

米卡·薩倫帕 (Mika Saarenpää) 在他的博士論文中研究瞭如何透過融入日常生活的有意義的活動來輕鬆增加微生物接觸,從而促進城市居民的健康,特別是增強他們的免疫調節。

先前已有研究發現,與天然來源的富含微生物的材料接觸會改變人體微生物群。在薩倫帕的研究中,研究對象致力於城市園藝,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自然活動,這可能會導致免疫系統功能的長期變化。

「一個月的城市室內園藝增強了受試者皮膚上細菌的多樣性,並與血液中較高濃度的抗發炎細胞因子相關。研究小組使用了一種模仿森林土壤的具有高微生物多樣性的生長介質,」赫爾辛基大學生物與環境科學學院的博士研究員 Mika Saarenpää 說。

相較之下,對照組則使用微生物貧乏的泥炭培養基。據 Saarenpää 稱,沒有發現血液或皮膚微生物群發生變化。泥炭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生長介質,其生產對環境有強烈的負面影響。此外,薩倫帕的研究證實,它不會帶來類似於模仿多樣化森林土壤的介質的健康益處。

「這項發現意義重大,因為城市化導致免疫調節的疾病大幅增加,例如過敏、氣喘和自體免疫疾病,從而產生高昂的醫療費用。我們在城市裡生活得太乾淨了,」薩倫帕說。

「我們知道,城市化會導致微生物暴露的減少、人體微生物群的變化以及免疫調節疾病風險的增加。這是我們第一次證明自然的人類活動可以增加微生物群的多樣性健康及成年人的健康,同時有助於免疫系統的調節。

城市園藝是改善健康的一種輕鬆方式

 

全年在家中可以輕鬆安全地增加微生物暴露量。所需的空間和財政投資很小:在研究中,園藝是在普通的花箱中進行的,而種植的植物,如豌豆、蠶豆、芥末和沙拉,則來自商店貨架。一個月後就已經觀察到了變化,但由於研究對象喜歡園藝,他們之中的許多人宣布他們將繼續這項活動,並在夏天轉向戶外園藝。

Saarenpää 認為,微生物調節的免疫調控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免疫調節疾病甚至症狀的風險。如果能夠在人群層面增加促進健康的微生物接觸量,那麼與這些疾病相關的醫療費用就可以降低,人們的生活品質也可以得到改善。

「我們還不知道在皮膚微生物群和抗發炎細胞因子中觀察到的變化會持續多久,但如果園藝變成一種愛好,可以假設免疫系統的調節會變得越來越持續,」薩倫帕指出。

薩倫帕認為,投資讓兒童接觸自然和微生物非常重要,因為免疫系統的發展在兒童時期最為活躍。可以在幼兒園、學校和醫院等地方引入裝滿微生物豐富土壤的花盆,尤其是在建築密集的城市地區。為了讓城市園藝帶來健康益處而不是風險,手部皮膚尤其必須保持完好,並避免吸入灰塵較多的生長介質

「我的研究強調我們的健康依賴於自然的多樣性,特別是土壤的多樣性。我們是眾多物種中的一個,我們的健康取決於其他物種的範圍。理想情況下,城市地區也將擁有如此多樣化的自然環境不必從專門設計的產品中尋求對健康有益的微生物接觸環境,」Saarenpää 總結道。

參考文獻:

 

  1. Mika Saarenpää, Marja I. Roslund, Noora Nurminen, Riikka Puhakka, Laura Kummola, Olli H. Laitinen, Heikki Hyöty, Aki Sinkkonen. Urban indoor gardening enhances immune regulation and diversifies skin microbiota — A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ed intervention study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24; 187: 108705 DOI: 10.1016/j.envint.2024.10870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0年研究顯示 4種超級加工食品提高死亡率

 2024-05-20

CBS新聞報導,一項新的研究再度證實超級加工食品對健康的危害。該研究追蹤了參與者30年來的生活習慣,發現那些吃了較多某些超級加工食品的人死亡風險略高,而其中四類是罪魁禍首。

 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The BMJ)的這項研究,分析了10萬多名沒有癌症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史的美國成年人數據;參與者從1986年至2018年,每四年填寫一次詳細的食品問卷。

數據顯示,與攝取量最低(中位數約每天3份)的參與者相比,那些吃進超級加工食品最多(每天約7份)的人,死亡風險要高出4%。

 該研究指出,超級加工食品包括包裝的烘焙食品與零食、碳酸飲料、含糖穀物及即食或加熱食品;這類食品通常含有色素、乳化劑、香精與其他添加劑,具高熱量及高添加糖、飽和脂肪與鹽,但缺乏維生素與纖維。

 研究結果發現,與死亡率增加關係最大的四類食品為:即食肉類、家禽與海鮮類產品,含糖飲料,含乳製品甜點以及高度加工的早餐食品。

 該研究主要作者宋明揚(音譯,Mingyang Song)在接受訪問時表示,超級加工食品是混合各種不同成分與添加劑的調製品,與其他普通食品有明顯的區別。

雖然參與人數眾多且為期達數十年,但這項觀察性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無法得出確切的因果關係結論。作者指出,參與者都是衛生專業人士,且主要是白人與非西語裔,限制了研究結果的普遍性;不過,研究結果為限制食用某類超級加工食品、以促進長期健康提供了更多佐證,未來的研究有必要改進超級加工食品的分類,並在其他族群中證實他們的發現。

 在這項研究之前,今年稍早發表的其他研究也指出,超級加工食品含量高的飲食與32種有害健康的風險增加有關,其中包括癌症、心肺疾病、腸胃問題、肥胖、2型糖尿病、睡眠問題、心理健康障礙與早期死亡。

參考文獻:

Fang ZRossato S LHang DKhandpur NWang KLo C et al. Associa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with all cause and cause specific mortality: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 doi:10.1136/bmj-2023-078476

https://www.bmj.com/content/385/bmj-2023-07847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Blood Advances》發表的一項研究,隨著時間的推移,使用二甲雙胍(Metformin)的人患骨髓增生性腫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 ,MPN) 的可能性較小,這證明這種治療可能有助於預防某些類型癌症的發展。

二甲雙胍是一種用於治療第 2 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療法,可增強胰島素的作用,減少肝臟釋放的葡萄糖量,並幫助身體吸收葡萄糖。先前研究的綜合分析將這種療法與降低胃腸道癌、乳癌和泌尿系統癌症的風險聯繫起來,而對美國退伍軍人的一項回顧性研究發現,二甲雙胍使用者患實體癌和血液癌的風險降低。

「我們的團隊有興趣了解二甲雙胍等常用處方治療藥物所帶來的其他影響,」奧爾胡斯大學醫院主任醫師兼丹麥奧爾堡大學醫院臨床副教授 Anne Stidsholt Roug 博士說。 “我們對二甲雙胍的抗發炎作用感興趣,因為 MPN 是一種發炎性疾病。這是第一個調查二甲雙胍使用與 MPN 風險之間關係的研究。”

MPN 是一組影響骨髓產生血球的疾病,導致紅血球、白血球或血小板產生過多,導致出血問題、中風或心臟病發作以及器官損傷的風險增加。

研究人員比較了2010 年至2018 年間診斷為MPN 的患者與丹麥一般人群中的匹配人群的二甲雙胍使用情況。 。只有 1.1% 的 MPN 病例服用二甲雙胍超過五年,而對照組的比例為 2.0%。在調整潛在混雜因子後,二甲雙胍對所有 MPN 亞型均具有保護作用。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奧爾堡大學醫院的醫學博士、博士生丹尼爾·圖耶特·克里斯滕森 (Daniel Tuyet Kristensen) 表示:“我們對數據中看到的關聯程度感到驚訝。” “我們發現,與服用二甲雙胍治療不到一年的人相比,服用二甲雙胍五年以上的人效果最強。” Kristensen 博士補充說,這具有臨床意義,因為 MPN 是一種需要長期發展的疾病,就像其他類型的癌症一樣。

研究人員指出,雖然長期使用二甲雙胍對所有 MPN 亞型都有保護作用,但該研究因其基於登記的回顧性設計而受到限制。此外,他們無法解釋可能影響癌症風險的生活方式因素,例如吸煙、肥胖和飲食習慣。

Roug 博士指出,雖然研究小組無法準確評估二甲雙胍似乎可以預防 MPN 發展的確切原因,但他們希望進行更多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其中的原因。展望未來,研究人員的目標是在人口層面數據中找出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任何類似趨勢,以供未來研究。

參考文獻:

  1. Daniel Tuyet Kristensen, Andreas Kiesbye Øvlisen, Lasse Hjort Jakobsen, Marianne Tang Severinsen, Louise Hur Hannig, Jørn Starklint, Morten Hagemann Hilsøe, Anders Pommer Vallentin, Mette Brabrand, Hans Carl Hasselbalch, Tarec Christoffer El Galaly, Anne Stidsholt Roug. Metformin use and risk of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 - a Danish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 studyBlood Advances, 2024; DOI: 10.1182/bloodadvances.202301226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