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爆出的超級細菌,所有抗生素都無法治療的病原出現,讓醫學界在感染控制上著實大傷腦筋,因此研發新藥或者是從現成的自然物質中找到有效的對抗物質,實刻不容緩。


最近葡萄牙的研究人員利用香菜籽萃取出來的油,發現能有效抑制十二種目前公認難纏的致命細菌,其中包含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或Multiple-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簡稱MRSA)。


研究發現,這十二種細菌會被香菜籽油含量不到1.6%的溶液抑制生長甚至消滅,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油能夠破壞細菌的細胞膜外層,像是沙門桿菌、大腸桿菌以及MRSA等等。


透過這個研究結果發現原來自然界中的確存在有效的天然抗生素,研究人員計畫把這樣的成分製成鼻滴劑、眼滴劑或者服用的劑型,為目前抗生素的抗藥性窘境找到替代的出路。


原文研究已被刊載在醫學微生物學期刊上,有興趣的人可以連結參閱研究全文:


http://jmm.sgm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1/08/23/jmm.0.034157-0.full.pdf+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一般推廣的觀念是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比較養生,最近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研究發現午餐改變進餐的內容,減少熱量,也能幫助身體減重。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午少吃些,身體並不容易察覺,身體也不會啟動補償機制,一天少吃250卡,一年將可以減掉11.25公斤的體重。


研究為時5周,測量自願者從周一到周五飲食攝取。除了午餐外,自願者其他餐可以隨意吃,平常時間也可以吃點心;結果發現,10天後午餐輕食計畫中有17人1天攝取熱量比平常少250卡,平均減0.5公斤。


研究人員讓參與者在午餐進食時,以高蛋白及高纖維輕食來取代,這樣的作法不需刻意節食、壓抑食慾,就能減少熱量的攝取,幫助減重。這項研究將發表於今年十月號「食慾」期刊。目前只能找到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原文報導給大家參考:


http://www.news.cornell.edu/stories/Aug11/LightLunchDiet.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壬基酚,也稱壬基苯酚;英文名稱為Nonyl Phenol(簡稱NP);分子式為C15H24O。


主要用於生產表面活性劑、也用於抗氧劑、紡織印染助劑、潤滑油添加劑、農藥乳化劑、樹脂改性劑、樹脂及橡膠穩定劑等領域。因為其部分結構類似人體荷爾蒙,對生殖系統容易造成干擾,歐盟已經立法限制使用: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DIRECTIVE 2003/53/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8 June 2003 amending for the 26th time Council Directive 76/769/EEC relating to restrictions on the marketing and use of certain dangerous substances and preparations (nonylphenol, nonylphenol ethoxylate and cement), July 17, 2003


因此在歐洲壬基酚已被其他昂貴數倍的 alcohol ethoxylates所取代,相對於壬基酚,環境汙染影響的效應較不明顯。


在環境賀爾蒙中,壬基酚算是比較弱的汙染物質,然而長期接觸及累積,仍可以干擾內分泌系統:


 Dayue Y. Shang, Robie W. Macdonald, and Michael G. Ikonomou. 1999. Persistence of Nonylphenol Ethoxylate Surfactants and Their Primary Degradation Products in Sediments from near a Municipal Outfall in the Strait of Georgia,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3 (9), pp 1366–1372


 “Review article: Nonylphenol in the environment: A critical review on occurrence, fate, toxicity and treatment in wastewaters” A. Soares, B. Guieysse, B. Jefferson, E. Cartmell, J.N. Lester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08, Volume 34, Pages 1033-1049. doi:10.1016/j.envint.2008.01.004 PMID 18282600


壬基酚這種汙染物質隨著工業廢水排放,水產也被汙染,已然成為全球性的問題,在美國的五大湖及紐約市河川都已經確定被汙染:


 D. T. Bennie, C. A. Sullivan, H.-B. Lee, T. E. Peart and R. J. Maguire (1997). "Occurrence of alkylphenols and alkylphenol mono- and diethoxylates in natural waters of the Laurentian Great Lakes and the upper St. Lawrence River".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193 (3): 263–275. doi:10.1016/S0048-9697(96)05386-7.


最近根據外電報導: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組織」廿三日表示,經在全球十八國抽查市面十五個國際品牌,共七十八件服裝與鞋子,發現六成六都殘留有恐危害環境及人類生殖系統的毒性化學物質壬基苯酚聚乙氧基醇(NPE)。


綠色和平組織是在今年四到五月份,在中國、英國、阿根廷等全球十八個國家採購了這些樣品,其中包括運動服、休閒服和鞋子,結果發現有五十二件有問題。這些產品大都是在中國、越南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國家製造。



綠色和平組織在北京發表報告「時尚之毒2」(Dirty Laundry 2)表示,這十五個品牌包括阿迪達斯(Adidas)、優衣庫(Uniqlo)、Kappa、耐吉(Nike)、Puma、李寧、Calvin Klein、H&M、Abercrombie & Fitch、Lacoste、Converse及Ralph Lauren等。


提醒大家環境毒素無所不在,新衣買回家,最好先洗過再穿(洗過之後,壬基酚又經廢水排放進入環境中),防毒及排毒對於現代人健康來說,應該正視及身體力行,否則不明原因的身體問題或疾病將會越來越多。對排毒技術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部落格的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54&l=f&fid=1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男性們請注意,服用威而鋼等壯陽藥物來助性可能影響聽力,造成聽力喪失。根據2010年五月,發表於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服用壯陽藥物較容易出現聽力喪失,風險是一般人的2倍。該研究的領導人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公共衛生學院傑拉德邁格文(Gerald Mc Gwin)分析1萬1千多名40歲以上男性的研究發現這樣的關聯。邁格文解釋,壯陽藥物會增加身體特定組織血流,對耳朵組織也可能產生影響,引起永久性聽力喪失。原文研究的全文請見:




http://archotol.ama-assn.org/cgi/content/full/136/5/488?maxtoshow=&hits=10&RESULTFORMAT=&fulltext=Gerald+McGwin&searchid=1&FIRSTINDEX=0&resourcetype=HWCIT


除了壯陽藥物會造成聽力障礙之外,中風、閱讀障礙、化療、蟲咬、食物過敏、糖尿病、抗生素、帶狀皰疹等都有造成失聰風險。對小朋友而言,食物過敏除了一般呼吸道、腸胃或者皮膚症狀以外,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淺在健康風險,也就是反覆性的中耳發炎。根據美國喬治城大學的研究發現罹患中耳炎的患者,78%都有食物過敏的困擾:


http://www.medscape.com/medline/abstract/8092554


這不禁讓我想到一位朋友,她是一位麻醉科護士,過去有一段時間困擾她最大的問題便是反覆發作的中耳炎,一般人以為中耳炎發作,用抗生素消炎藥物即能很快控制下來,然而對她卻不管用,因為不管是吃藥或者是打針,她的中耳炎一旦發作,病程往往會超過一周還難以控制,後來有專業家人建議她做慢性過敏原檢測,結果找到元兇,原來最嚴重的過敏來源是酵母,麵包一向是她的最愛,麵包的酵母被確認是過敏導致中耳炎發作的禍首,結論會這樣下,是因為後來她把麵包完全停下來不吃,中耳炎便沒有再發作過。因此,食物過敏若能獲得控制,中耳炎的發作頻率將會大幅下降。因此,有反覆發作中耳炎合併有過敏的人,如果想根本改善中耳炎,務必把過敏原查清楚。


一般醫療院所提供的只有急性過敏原檢測,此種檢測針對的是IgE免疫球蛋白。大抵而言,吸入性或接觸性的過敏原居多,像是塵蟎、黴菌、蟑螂排泄物、花粉、動物皮毛或鳥類羽毛,剩下的才是食物。其實急性有過敏的人比率不高,只有1.5%,慢性食物過敏與急性過敏大異其趣,除了免疫球蛋白是IgG外,過敏原以食物為主。相對急性過敏而言,慢性食物過敏的比率較高,三成五到四成五的人都有,大人小孩都可能會發生,這種過敏反應症狀可以經由食物調整來改善,所以具有更積極的治療意義。慢性過敏反應的時間是在接觸食物過敏原後的兩個小時以後到24小時甚至是72小時,因此很多人難以去拼湊可能對什麼食物有過敏,尤其是它的過敏現象容易被多種食物所引發,因而更增加了瞭解的困難度,在此慢性食物過敏原檢測就扮演了相當關鍵性的角色,一旦我們瞭解什麼是我們的過敏原,藉由寡抗原飲食(輪替性飲食)來讓我們的免疫系統休息,要改善慢性食物過敏的狀況並不難。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半夜大叫卡到陰? 罹患早期巴金森氏症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8/23 04:21



記者孟慶慈/台南報導



睡覺鬼上身?



65歲吳姓男子,近來幾乎每天睡到深夜都會大喊大叫,甚至拳打腳踢,醒後卻完全不記得;白天又常發呆、神情呆滯、動作遲緩。家人以為卡到陰或鬼附身,求神問卜、收驚、喝符水都沒效,只好求助醫療;經過神經內科醫師診斷,原來是「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甚至是罹患了早期的巴金森氏症。




根據臨床研究發現,在巴金森氏症的典型症狀出現前,一些身體的問題會先出現,以睡眠而言,患者如果有睡眠問題,容易因為用藥反而使狀況更糟,典型的症狀是白天嗜睡、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


Gugger, JJ.; Wagner, ML. (Nov 2007).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Ann Pharmacother 41 (11): 1833–41. doi:10.1345/aph.1H587. PMID 17925503.


因為自律神經也會受影響,因此姿勢性低血壓、皮膚出油以及流汗過多、尿失禁甚至性功能障礙的狀況也常看到。便秘及腸胃蠕動異常狀況經常讓患者非常不舒服,嚴重的話甚至會危及生命:


Barichella M, Cereda E, Pezzoli G (October 2009). "Major nutritional issues in the manage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Mov. Disord. 24 (13): 1881–92. doi:10.1002/mds.22705. PMID 19691125.


此外,眼睛的異常(包含眼球運動、視力、眨眼及乾澀等),知覺改變(包含嗅覺及皮膚感覺異常)也常出現,這都是在巴金森氏症典型症狀出現前可能會出現的身體狀況。跟一般族群的人相比較,巴金森氏症的患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六倍,巴金森氏症藥物治療可能導致多巴胺濃度過高而出現異常行為,一般稱之為衝動控制困難的狀況,例如暴食、性衝動增加或者病態性賭博:


Jankovic J (April 2008). "Parkinson's disease: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 79 (4): 368–76. doi:10.1136/jnnp.2007.131045. PMID 18344392. http://jnnp.bmj.com/content/79/4/368.full.


Ceravolo R, Frosini D, Rossi C, Bonuccelli U (December 2009). "Impulse control disorders in Parkinson's disease: definition,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neurobiology and management". 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 15 (Suppl 4): S111–5. doi:10.1016/S1353-8020(09)70847-8. PMID 20123548.


根據統計,因為用藥,巴金森氏症患者大約有4%的人會出現妄想及幻覺:


Friedman JH (June 2010). "Parkinson's disease psychosis 2010: A review article". 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 16 (9): 553–60. doi:10.1016/j.parkreldis.2010.05.004. PMID 20538500.


因此,若出現巴金森氏症的早期症狀,除了藥物及手術治療之外,建議大家參考功能性醫學觀點來作調整及預防,例如重金屬累積過高:


de Lau LM, Breteler MM (June 2006). "Epidemiology of Parkinson's disease". Lancet Neurol. 5 (6): 525–35. doi:10.1016/S1474-4422(06)70471-9. PMID 16713924.


農藥及毒素的暴露過多:


IOM (Institute of Medicine), ed (2009). "Neurologic disorders". Veterans and Agent Orange: Update 2008.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pp. 510–45. ISBN 0-309-13884-1.


粒腺體功能不彰:


Obeso JA, Rodriguez-Oroz MC, Goetz CG, et al. (May 2010). "Missing pieces in the Parkinson's disease puzzle". Nat. Med. 16 (6): 653–61. doi:10.1038/nm.2165. PMID 20495568.


以及氧化壓力及蛋白質聚合導致腦細胞死亡的影響:


Hirsch EC (December 2009). "Iron transport in Parkinson's disease". 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 15 (Suppl 3): S209–11. doi:10.1016/S1353-8020(09)70816-8. PMID 20082992.


抗發炎及動情激素補充對某些患者確實有改善的報告:


de Lau LM, Breteler MM (June 2006). "Epidemiology of Parkinson's disease". Lancet Neurol. 5 (6): 525–35. doi:10.1016/S1474-4422(06)70471-9. PMID 16713924.


自然食品補充方面,蠶豆及黎豆在某些臨床試驗被發現有效:


Katzenschlager R, Evans A, Manson A, et al (2004). "Mucuna pruriens in Parkinson's disease: a double blind clin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tudy".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 75 (12): 1672–7. doi:10.1136/jnnp.2003.028761. PMC 1738871. PMID 15548480.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738871/pdf/v075p01672.pdf


在營養製劑補充上,可以考慮NADH,這是細胞的粒腺體把營養轉換成ATP(細胞能量)的重要物質。在體內每一個細胞都有一種天然的輔助酵素--還原態的菸鹼醯胺腺嘌呤二核甘酸(NICOTI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簡稱NADH),在畜肉、禽肉及魚肉皆有,可以想見,素食者容易缺乏,它是菸鹼酸衍生出來的抗氧化物是細胞發育與能量產生所必備的輔助酵素。NADH本身會刺激細胞生產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與血清素,也能幫助思考、頭腦靈活與注意力集中。知名的奧地利拜克梅爾帕金森氏症治療研究中心,在1983年首先分離出NADH的穩定口服劑型,一項針對470名帕金森氏患者的公開標籤臨床試驗,療程進行十四天,發現患者的運動功能、尤其是行走、推物、姿勢、語言、以及模仿他人的行為及說話的能力都有所改善。

拜克梅爾博士自己也曾針對885名帕金森氏症的患者,半數接受30分鐘以上的靜脈注射,另一半則口服,兩種治療都是隔天施用,為期十四天,大約有80%的患者有改善,19.3%的患者有大幅改善,58.8%的患者有中度改善,整體來說,靜脈注射與口服效果相當。


此外,拜克梅爾博士也曾對205名自願接受試驗的憂鬱患者接受口服或者靜脈注射NADH的治療,療程從五天到310天不等,93%的患者臨床的表現都有幫助。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國內報導驚人的高中生弒親事件,根據新聞報導的內容,這位高中生可能疑似有多重人格的問題,以下摘錄自報導部分內容給大家參閱:


「對不起!是我心中的那個人要殺你。」手刃父母鑄下逆倫大錯的高雄市張姓高中生,被父親制伏在地後,看到眼前血淋淋景象,整個人彷彿回魂般突然清醒,對著父親吐出這句令人心碎的話。


到底什麼是多重人格?我在部落格或者診間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到底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有什麼不同?首先,讓我們先釐清精神分裂的部分,精神分裂是認知功能障礙,患者本身認知到的真實性與實際清況不同,例如患者覺得有人要監視他,跟蹤他,但事實上經過確認並無這種狀況。換句話說,精神分裂症的認知與現實分開,所以,精神分裂與人格分裂無關。


解離性人格疾患,又名人格分裂、多重人格,是心理疾病的一種,較早的被稱為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後來改名為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在歸類上算是解離症的一種。多重人格即具有超過一個人格存在(若只有兩個則稱為「雙重人格」),就有如「在一個身體裡住著好幾個靈魂」。一般相信多重人格的產生與童年創傷有密切相關,尤其是性侵害。患者的男女比(1:9)可以作為參考,這或許是女孩比男孩易受到性侵害的緣故。當受到難以應付的衝擊時,患者以「放空」的方式,以達到「這件事不是發生在我身上」的感覺,這是解離(脫離現實)的心理防衛機轉。對長期受到嚴重傷害的人(如近親相姦)來說,或許是必要的。參考資料不妨連結:


Pearson, M.L. (1997). "Childhood trauma, adult trauma, and dissociation" (PDF). Dissociation 10 (1): 58–62:. https://scholarsbank.uoregon.edu/dspace/bitstream/1794/1837/1/Diss_10_1_9_OCR.pdf. Retrieved 2008-06-0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0-06).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IV TR (Text Revision). Arlington, VA, USA: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Inc.. p. 943. doi:10.1176/appi.books.9780890423349. ISBN 978-0890420249. http://www.psychiatryonline.com/resourceTOC.aspx?resourceID=1.


我曾聽說過一位資深的專業人員闡釋多重人格的妙喻:我們的人格就像是車子一樣,對過去有嚴重創傷經驗的人來說,他們面對不同的路況,必須開不同的車子上路。要協助多重人格的狀況改善,最好透過有效的心靈技術來協助當事人真正面對過去創傷事件造成的影響所導致的不安,同時,也要幫助患者對自我的接納及正面感受的建立,患者本人的人格統整才會趨於一致。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記得我還在大學念書時,有一次和室友周末聊天,室友到外面買了幾瓶啤酒,大夥一邊聊天一邊喝酒,平時不常喝酒的我,只記得第一個動作是爬上床睡覺,第二個動作就是張開眼睛,但是已經天亮,而且整晚感覺沒做夢,醒來精神好得不得了。我想對於喝過酒的人來說,這是不陌生的經驗,因此在臨床門診常會聽到許多人幫助自己入眠的方法:用酒把自己灌睡,但根據臨床的研究提醒大家,喝酒幫助入眠,也許短期可以見效,但長期下來,睡眠結構會被壓縮及破壞,品質會越來越差,而且睡眠時間也會越來越短,結果就是越早醒來,精神越差。相關的學術研究說明請參考:


http://alcoholism.about.com/cs/alerts/l/blnaa41.htm


http://www.sleepdex.org/barbituates.htm




最近刊登在《Alcoh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期刊的最新研究也提醒喝酒不利睡眠品質的維持,日本研究人員利用心跳變異率(HRV)檢測,進行小型實驗發現,睡前飲酒會傷害心臟,也會影響睡眠品質,研究人員認為長期睡前飲酒,可能會讓失眠等副作用更明顯。



日本秋田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邀請10位男大學生參與實驗,睡覺前40分鐘前分別給予低量、高含量與不含酒精的飲料飲用,並觀察其腦部活動與心跳,結果發現酒精影響副交感神經活動而容易出現失眠,喝進酒精成分較高飲料的民眾,後半段的睡眠品質明顯變糟。若是長期睡前飲酒,所帶來的副作用可能會更加明顯。



研究人員提醒:雖然飲酒後,前半段的睡眠狀況似乎很好,不過整體評估結果顯示,喝酒並不會帶來一夜好眠,反而會導致失眠。



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西野誠司也表示,「這次的研究已指出,睡前喝酒會產生副作用,因此,如果民眾一直保持這種習慣,等於讓副交感神經活動降低的情況一直發生,可能更容易出現各種疾病。」


原文研究摘要請參閱: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530-0277.2011.01558.x/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昨天看到新聞報導日本的研究發現,多吃魚可以預防糖尿病,跟不愛吃魚的人相比,整整降低了30%。研究小組調查5萬名45歲至74歲的日本民眾,發現每天吃170克,相當於2尾秋刀魚的男性,比起每天只吃40克魚類的男性,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減少大約3成。


日本醫療研究中心研究員南里明子:「像是竹筴魚、沙丁魚、秋刀魚這種中小型魚類,含有豐富的EPA、DHA以及維他命D,對於降低罹患糖尿病有很好的成果。」


一直以來,魚油被視為萬能的特效藥,舉凡心臟、血液、關節、結腸甚至是腦部,都有諸多研究證實確有療效。其中關鍵的原理在於魚油本身就是高效率的抗發炎物質:


NIH Medline Plus. "MedlinePlus Herbs and Supplements: Omega-3 fatty acids, fish oil, alpha-linolenic acid". 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druginfo/natural/patient-fishoil.html. Retrieved February 14, 2006.


此外,在精神醫療的領域中,魚油(或是亞麻仁油,通稱Omega-3)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狀的穩定及改善有臨床研究證實:


Peet M, Brind J, Ramchand CN, Shah S, Vankar GK (2001). "Two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ilot studies of eicosapentaeno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Schizophrenia Research 49 (3): 243–51. doi:10.1016/S0920-9964(00)00083-9. PMID 11356585. http://jerrycott.com/user/peet.pdf.


Song C, Zhao S (Oct 2007). "Omega-3 fatty acid eicosapentaenoic acid. A new treatment for psychiatric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a review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s". Expert Opin Investig Drugs 16 (10): 1627–38. doi:10.1517/13543784.16.10.1627. PMID 17922626.


憂鬱症若合併有自殺意圖或者出現自殺行為,根據研究發現這類患者跟正常人相比,體內的EPA偏低,因此建議不妨透過OMEGA-3的補充來改善:


Huan M, Hamazaki K, Sun Y, Itomura M, Liu H, Kang W, Watanabe S, Terasawa K, Hamazaki T. (2004). "Suicide attempt and n-3 fatty acid levels in red blood cells: a case control study in China" (abstract). Biological psychiatry 56 (7): 490–6. doi:10.1016/j.biopsych.2004.06.028. PMID 15450784. http://www.journals.elsevierhealth.com/periodicals/bps/article/PIIS0006322304007061/abstract.


今年一月的研究報導再度證實憂鬱症患者與Omega-3的缺乏有關:


http://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cfm?id=omega-3-deficiency-depression


最後提醒大家,選購魚油時,務必認明有獨立檢驗室的純度認證,證明沒有重金屬及農藥殘留的產品比較安全。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早上看到一則醫藥新聞,提到懷孕的女醫師因為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急救一名染有愛滋病的病患,過程中被患者的血濺到,事後知道該名患者染有愛滋病毒而情緒幾近崩潰,甚至到精神科求助。相關新聞可以參照: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608795/IssueID/20110819


對於該醫師的處理,醫院就標準流程來說,必須先請感染科專科醫師作評估及檢查,儘管透過這樣的方式,感染愛滋病毒的機會微乎其微,但是對這名女醫師來說,衝擊最大的部分是心理方面,也就是被這樣的事件驚嚇到了,任何因為經歷重大的心靈驚嚇或者創傷所引發的後續情緒困擾,最好透過有效的心靈處理技術來協助當事人走出相關事件的陰影,缺乏這類技術的協助,只是建議當事人服用抗憂鬱劑來控制,不但無法根本解除當事人的驚恐與焦慮,還會提高胎兒的健康風險,以下我把過去研究及FDA發表的相關報告整理給大家參考:



根據研究孕婦服用抗憂鬱劑會提高致畸胎的危險性,請參考FDA的公告:


 "FDA Public Health Advisory Paroxetin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http://www.fda.gov/Drugs/DrugSafety/PublicHealthAdvisories/ucm051731.htm. Retrieved 05/02/2009. 


孕婦服用SSRI還容易造成胎兒持續性的肺高血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在2006年 7月19日提到哺乳的母親若服用SSRI,必須要和開藥的醫師詳細討論。相關原文資料請參閱:


 Medical News Today - Lancet Press Release. Feb 05 2005


Gentile S, Rossi A, Bellantuono C (2007). "SSRIs during breastfeeding: spotlight on milk-to-plasma ratio". Archives of Women's Mental Health 10 (2): 39–51. doi:10.1007/s00737-007-0173-0. PMID 17294355. 


更讓人擔心還可能造成永久的神經精神變化,早在80年代,研究人員以傳統的三環抗憂鬱劑給懷孕的老鼠服用,結果導致成鼠的行為變化,這在人類的研究也相仿:


Vogel G, Neill D, Hagler M, Kors D (1990). "A new animal model of endogenous depression: a summary of present findings".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14 (1): 85–91. doi:10.1016/S0149-7634(05)80164-2. PMID 2183099


待SSRI研發出來,相關的研究也再度證實懷孕婦女服用SSRI,的確會導致新生兒大腦的血清素傳導永久變化而導致行為的改變:


Popa D, Léna C, Alexandre C, Adrien J (April 2008). "Lasting syndrome of depression produced by reduction in serotonin uptake during postnatal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sleep, stress, and behavior".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8 (14): 3546–54. doi:10.1523/JNEUROSCI.4006-07.2008. PMID 18385313. 


 Maciag D, Simpson KL, Coppinger D, et al. (January 2006). "Neonatal antidepressant exposure has lasting effects on behavior and serotonin circuitry".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31 (1): 47–57. doi:10.1038/sj.npp.1300823. PMID 16012532. 



最近英國藥物管理局針對懷孕婦女提出警告:孕婦服用SSRI,胎兒罹患肺高血壓的機率比不服用SSRI的孕婦生出肺高血壓的危險性提高兩倍半,另外的研究的相關危險性更高達六倍,因此FDA也有類似的呼籲:


FDA Public Health Advisory - Treatment Challenges of Depression in Pregnancy


生產前一年有服用抗憂鬱藥的母親,生下自閉症兒的比率是對照組的兩倍;如果抗憂鬱藥物是在懷孕最初3個月服用,風險更高達3倍。有興趣的人不妨連結原文的研究摘要:


http://archpsyc.ama-assn.org/cgi/content/short/archgenpsychiatry.2011.73


至於有效的心靈處理技術,可以參考由美國知名人道主義作家L. Ron Hubberd提出來的解決之道,藉由反覆詢問當事人兩句話:那個時候你在哪裡?你現在在哪裡?藉由讓當事人反覆回想事件發生的經過,並口述出來,詢問者不必和對方討論,只要示意即可,當事人有嚴重的情緒反應,鼓勵當事人發洩出來,穿越這些有負荷的記憶,在記憶中隱含的負面情緒,會一點一滴被拿掉,帶當事人達到一個情緒比較穩定的點甚至有某些領悟被說出來時,即可停止。


衷心祝福這位女醫師早日走出這次事件的陰霾,日後生產順利!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對於一部份的憂鬱症患者,尤其是容易復發的個案而言,心靈上的創傷可能扮演的重要的關鍵影響,就功能性醫學角度而言,心理壓力是否過度負荷,對於身心健康佔有重大的比例,尤其是患者本身如果過去經歷重大的失落或者虐待,在心靈上留下的陰影對當事人造成的殺傷力,如非當事人,很難想像到底有多大。過去,我在臨床上,也曾協助過在家裡原本已經抱著瓦斯桶想自殺,被送醫後又跑到外面藥房吞大量安眠藥嘗試自殺之重度憂鬱症患者,藉由有效的心靈技術的引導及處理,協助當事人消除過去負面經驗的心理負荷,重新恢復自我認知,完全康復,過程中完全沒有藥物介入的成功個案,透過這樣的臨床處理,也讓我理解到憂鬱症患者,若是有明顯過去的受虐、失落或者驚嚇事件沒有透過有效的方式來直接處理,想透過一般精神科門診的抗憂鬱劑或其他精神科藥物來控制,在後續復發的控制上,效果並不佳。


最近英國的研究人員綜合分析26項研究的逾2萬3000名病患情況後發現,那些兒時受虐病患,和擁有正常童年病患相較,罹患長期憂鬱症可能性倍增。憂鬱症是全世界最常見且花費最大的精神疾病。



分析發現,兒時壓力過大或受虐的病患,利用藥物及心理治療效果也不佳建議醫師及科學家應尋求及早介入的新治療方式。



國王學院倫敦精神病學研究所學者達尼斯(Andrea Danese)表示:「就公衛角度來說,分辨哪些人會有多次且持續性憂鬱風險是很關鍵的。」



達尼斯指出,這項研究顯示,針對童年受虐者及早採取措施介入預防,在避免這項全球公衛重大問題上,證明至關重要。原文研究摘要可以連結參閱:


http://ajp.psychiatryonline.org/article.aspx?articleid=48366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年前,在一次功能性醫學研討會上聽到台上的專家提到,有過敏體質的人,如果不藉由過敏原檢測及其他相關檢測找出原因,只是長期依賴抑制過敏的抗組織胺藥物,到頭來可能會引發糖尿病。當時我想找相關文獻來了解,但一直沒有適合的研究資料和佐證,最近看到國內有藥師將相關研究提出來討論,在此擷取其研究內容和大家分享:


2010年8月國際期刊obesity刊登一篇由美國耶魯大學的學者研究,服用抗組織胺藥物與體重增加的相關性。文章指出,抗組織胺確實會影響身體內調控體重的能力,而使體重增加。



研究學者募集了867名美國成年人進行調查,區分使用和未使用抗組織胺藥物2組,研究項目為基本的體檢內容,包含體重、血糖、胰島素濃度以及體內脂肪濃度等。結果發現,服用抗組織胺的一組有明顯的體重、腰腰圍、胰島素濃度增加,而且有體重過重的現象產生。



這項研究對於肥胖患者而言,長期服用抗組織胺藥物是另一項指標與致病因素之一,因此服用此類藥品應小心控制體重。相關研究的原文全文請見:


http://www.nature.com/oby/journal/vaop/ncurrent/pdf/oby2010176a.pdf


最後提醒大家:有過敏體質的人或長期服用抗組織胺藥物而發生肥胖狀況,除了過敏是種身體的發炎反應可能造成肥胖或者體重增加以外,不能排除是抗組織胺藥物副作用引發。對過敏體質患者而言,最好能透過功能性醫學相關的檢測,找出身體急性及慢性過敏的來源、腸道功能失衡(包含甚至是重金屬過量引發的腸漏症狀)及其他身體功能狀況,針對原因來處理,才能免於長期必須靠藥來控制症狀,進而造成其他更嚴重或者難以處理的後遺症。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許多人抱怨每天下班都很晚了,根本抽不出半小時的時間來運動,一般醫師建議的333(即一週三次,一次至少三十分鐘,心跳達130下以上)都難以達到。現在這樣的藉口越來越難成立了,刊登在最新一期刺胳針期刊上的研究指出,每天只要運動十五分鐘,就可以比麵龜族多活三年。這項研究是台灣國家衛生院的研究團隊所做的。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溫啟邦和他的同事,對41萬6,000名病人進行長達13年的追蹤,分析他們的健康報告、記錄他們每年的體力活動情形。


顧慮到現代人生活太忙碌,很難達到每天運動三十分鐘的目標,這項研究的出發點,就是要找出運動時間的最低門檻,答案就是每天15分鐘,每星期最少90分鐘,就可以把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降低百分之十四。運動強度不需太高,中等強度即可,我建議大家可以考慮大步快走,既方便又省事。





如果行有餘力,在每天十五分鐘的基礎上,再增加運動,研究顯示,每天多運動十五分鐘,就可以把死亡率再降低百分之四。


相關原文研究摘要有興趣請點擊: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1)60749-6/fulltex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以來,營養醫學一直提倡少吃紅肉,以海鮮及禽肉來替代相關營養來源,主要原因之一即是紅肉會增加身體的負擔,最近美國哈佛大學公衛學院研究發現,每天只要吃兩片培根肉,糖尿病風險就會暴增百分之五十。每天來一根香腸,或吃個小漢堡、幾片臘腸,糖尿病風險也會直線上升。只要每天吃一百公克紅肉,大約只有半塊牛排,得糖尿病機率大約增加五分之一。



研究數據更顯示,在冷盤肉品、絞肉等加工肉類助威下,糖尿病風險更是大幅成長。一天只要吃五十公克,相當於兩片培根肉或一根香腸,罹患糖尿病風險就會增至五成以上。


研究人員追蹤三萬七千零八十三名男性達二十年,另分析兩份研究報告,共十六萬七千零七十四名女性參與研究,追蹤其飲食習慣、糖尿病史,時間分別為二十八年、十四年。結果發現,每天吃加工肉類、紅肉,都會使糖尿病風險上升。



研究人員解釋,加工肉類含有大量的鈉、亞硝酸鹽,這些成分很容易引起糖尿病。吃紅肉雖然可以補鐵,但一旦攝取過多鐵質,也會增加罹患糖尿病機率。從數據來看,加工肉類危害更甚於一般肉類。



研究也發現,一天吃一份堅果、全榖,或採用低脂飲食,可以減少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百分之十六至百分之三十五。


原文研究摘要可以連結:


http://www.ajcn.org/content/early/2011/08/10/ajcn.111.018978.abstract?sid=5e3cd45b-e6c5-455c-ac3b-6a53fa7a7c3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舉重不只是可以幫助一個人強化肌肉,最新的臨床研究也發現能夠幫助吸煙者戒除煙癮。過去曾有醫學報導發現有氧運動能夠幫助吸煙者戒煙,還能預防不吸煙之後的體重增加,日前,我也曾幫助一位客戶藉由排毒程式成功戒除煙癮,雖然排毒程式的目的不是為了戒煙,但是排毒程式每天規律的運動(有氧運動)、烤箱排汗及營養補充,配合其戒煙的意願,在沒有任何戒煙藥物或者貼片的協助下,一個月把煙戒掉。


由美國布朗大學Ciccolo醫師領導的研究團隊深諳吸煙對身體的負面效應,因此想積極找出新對策,幫助更多吸煙者遠離煙癮的困擾,在這項發表於尼古丁及煙草研究期刊(Nicotine & Tobacco Research)的先驅研究中,研究人員找到25位男性及女性吸煙者,其煙齡至少一年,每天至少要抽五根煙,年齡層是18-65歲,在分成兩組之前,所有參與者都有接受15-20分鐘的戒煙面談以及八週的尼古丁貼片協助。


有作重量訓練的這一組,每週接受兩次六十分鐘的重量訓練,為期12週。內容完全是完整的身體訓練,包含十種運動,研究人員每三週慢慢增加重量及強度。另一組的參與者則每週看一部關於健康與幸福的短片兩次。在12週結束的時候,重量訓練這一組,有16%的吸煙者不只把煙戒了,體重及體脂肪也都降低。到了三個月研究結束的時候,重量訓練這一組的15%確定不再吸煙,但控制組只有8%成功。

因此,研究人員建議應該可以考慮把重量訓練加入戒煙療程之中。


論文索引出處:Nicotine Tob Res (2011) 13 (8): 756-760. doi: 10.1093/ntr/ntr068


原文研究資料可以連結參考:


http://ntr.oxfordjournals.org/content/13/8/756.abstract?sid=6dbba37a-9737-4838-8692-ed5e6e17f3e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這兩天英美兩地的媒體刊登一篇醫藥新聞格外引人注目,內容主要是中年婦女若是服用抗憂鬱劑,中風的風險提高到40%。這個研究的分析對象超過80000名年約54-79歲有憂鬱困擾的女性,病例收集時間從2000到2006年。沒有服抗憂鬱的研究對象者,其發生中風的機率是29%,而有服用抗憂鬱劑SSRI(例如百憂解、樂復得、克憂果等類似藥物)發生中風的機率是更高的39%,原文研究資料出處請見:


"Depression and Incident Stroke in Women"
An Pan, PhD; Olivia I. Okereke, MD, SM; Qi Sun, MD, ScD; Giancarlo Logroscino, MD, PhD; JoAnn E. Manson, MD, DrPH; Walter C. Willett, MD, DrPH; Alberto Ascherio, MD, DrPH; Frank B. Hu, MD, PhD; Kathryn M. Rexrode, MD
STROKEAHA.111.617043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August 11, 2011, doi: 10.1161/​STROKEAHA.111.617043


過去研究顯示,有憂鬱捆擾的女性,其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也隨之升高,然而服用抗憂鬱劑本身可能會憂鬱困擾的女性中風危險性提高的研究結果,卻是第一次發表。雖然目前研究者還沒有直接斷言抗憂鬱劑服用直接導致中風的發生,但我們可以參考抗憂鬱劑SSRI與身體出血的相關研究,目前已有多篇研究證實SSRI與出血性風險有關,因為SSRI會造成血小板功能異常:


Serebruany VL (February 2006).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and increased bleeding risk: are we missing something?".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119 (2): 113–6. doi:10.1016/j.amjmed.2005.03.044. PMID 16443409.


Halperin D, Reber G (2007). "Influence of antidepressants on hemostasis". Dialogues in Clinical Neuroscience 9 (1): 47–59. PMID 17506225.


在SSRI的藥物中,百憂解及克憂果已被證實會增加胃酸分泌而導致胃潰瘍,尤其是和止痛藥合併服用更容易發生:


Abdel Salam OM (September 2004). "Fluoxetine and sertraline stimulate gastric acid secretion via a vagal pathway in anaesthetised rats".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50 (3): 309–16. doi:10.1016/j.phrs.2004.01.010. PMID 15225675.


van Walraven C, Mamdani MM, Wells PS, Williams JI (September 2001). "Inhibition of serotonin reuptake by antidepressants and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elderly patients: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J 323 (7314): 655–8. doi:10.1136/bmj.323.7314.655. PMC 55923. PMID 11566827.


所以從以上報告提醒我們,服用抗憂鬱劑SSRI會導致血小板凝血功能異常,只要對醫學有概念的都知道,凝血功能異常會增加體內出血的危險性,中風就是腦出血。未來也希望有進一步研究來探討服用抗憂鬱劑導致中風風險提升的確實生理機制何在。


最後提醒,憂鬱症狀只是現象,背後原因可能是身體發炎、自由基過多及其他身體功能失衡因素,這些都是讓血管硬化的不良因子,因此被懷疑有憂鬱症困擾的患者,務必透過完整的身體檢查甚至是功能性性醫學檢測,找出身體功能失衡的真正原因,針對原因來處理,若是只是根據憂鬱症狀,直接套上憂鬱症診斷而服藥來嘗試控制症狀,不僅沒有辦法解決根本問題,還可能造成相關風險提高,輕忽不得!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