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太多陽光更可能讓人自殺

 
 

(路透倫敦8日電)瑞典研究人員今天說,諸如格陵蘭等漫長夏天永畫的地方,因為陽光太多而時常讓人產生不眠症,但這種太多陽光的情形更可能讓人自殺。



儘管有人相信,在晚秋和初冬的那幾個月,由於黑暗,造成自殺案增加,但新的研究發現卻認為,在夏季,陽光經常普照的地方事實上是非常危險的。



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的勃克斯登說:「長時間處於有光的環境中,保持某些畫夜節律以獲得足夠的睡眠和維持精神健康,十分重要。」中央社(翻譯)



基本上我們的生理時鐘與光刺激有直接的相關,透過眼底的節細胞將光刺激的訊息傳到下視丘的視交叉上核(SCN)及松果腺(PINEAL GLAND),松果腺是產生褪黑激素(MELATONIN)的所在。白天光線強的時候,視交叉上核接受光刺激,會去抑制松果腺產生褪黑激素,因此白天體內褪黑激素濃度低,比較有精神而不會有睡意。到了晚上,光刺激減弱,松果腺被抑制的效果變弱,因此開始把血清素經過兩個步驟,轉換成褪黑激素,褪黑激素濃度慢慢攀升,故到了晚上,會比較想睡的原因就是褪黑激素啟動了身體睡眠的開關。褪黑激素何時增加、何時減少,在體內有固定的時間表,這叫約日節律,對一般健康的人而言,約日節律週期接近24小時,有不少人其實是25小時。


白天接受光線刺激的時候,也有循環中的L-色胺酸轉為血清素的效果,故我們談到多曬太陽或者照光治療,會讓心情變好的原理在此。在高緯度國家冬天因為日照世間大幅縮短而常見的季節性憂鬱,就是因為日曬時間不夠,光刺激太少,血清素濃度不足,接下來,血清素不足,褪黑激素的合成也不夠,故憂鬱與失眠常一起發生。反之,一直接受光刺激,儘管有比較多的血清素合成,然而因為抑制松果腺無法製造褪黑激素,導致約日節律不穩定而產生睡眠障礙,又形成另一個問題。故正常的作息對心情及睡眠的維持很重要,光線刺激的過與不足,都會影響睡眠或心情,甚至導致自殺,提醒大家注意。以我們的緯度來說,大部分的人接受的光刺激偏少,不想曬太陽的人,可以利用照光療法來幫助自己增加血清素及褪黑激素的合成,促進心情提升與睡眠品質。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研究:多吃番茄沙拉 助一夜好眠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羅詩樺/編譯 | 華人健康網 – 2013年2月19日 下午5:30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發表於「食慾」(Appetite)期刊的內容,主要針對食物中特定營養素對於人體睡眠模式影響做研究;發現飲食中含有高飽和脂肪的如雞蛋、肥肉會干擾人夜間睡眠,效果甚至與過往熟知的巧克力、茶葉(含有可可鹼)與酒精相似。


研究中受試者必須詳細記錄每天攝取的食物種類與份量,以及睡眠的時間長短、品質,另外也納入身高體重、肥胖程度、社經地位等變數作為考量。結果發現睡不好的人除了吃的食物種類都較單調乏味,營養素也十分缺乏,相對而言睡眠周期較長、品質較佳的人,較懂得在飲食中獲得身體所需各類營養素。


維生素C、硒元素(selenium)、番茄紅素都是與睡眠品質息息相關,因此多吃綠葉類如菠菜、花椰菜,或是柑橘類的橘子柳橙,以及富含硒的貝類海鮮、堅果,含有番茄紅素的食物等,都是很好的助眠食材,因此平常多吃包括綠葉蔬菜以及適量堅果或番茄等沙拉,對於睡眠也能有幫助。


神經生物學中心的研究人員,邁克爾格蘭德納(Michael Grandner)指出,如果能進一步掌握食物與睡眠之間的密切關聯,就能幫助預防睡眠時間缺乏而造成的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問題。


鄭醫師補充:


睡前盡吃些油炸、高熱量的的食物,絕對不利於睡眠,反之上述報導提到助眠食物,例如維他命C、硒元素、茄紅素以及茄紅素等等來源,其實都是營養醫學強調平日要多攝取的抗氧化食物。睡眠不好,會增加身體自由基的產生,睡眠也是身體修復的重要階段,因此提供身體抗氧化來源,幫助身體在睡眠期間加速自由基的清除,也是提高睡眠品質的重要支援。


相關參考文獻:


Michael A. Grandner, Nicholas J. Jackson, Jason R. Gerstner, Kristen L. Knutson. Dietary nutrients associated with short and long sleep duration. Data from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Appetite, 2013; DOI: 10.1016/j.appet.2013.01.004


抗氧化功能是否良好直接影響睡眠品質與睡眠修復身體效果,之前也有相關研究發表:


Am J Physiol 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 2005 Feb;288(2):R374-83. Epub 2004 Oct 7.

Antioxidant defense responses to sleep loss and sleep recovery.


 


Everson CA, Laatsch CD, Hogg N.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547200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少人以為銅是一種重金屬,其實銅是身體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只有身體代謝有問題或者環境曝露太多,來不及代謝才會造成身體負擔。事實上,缺銅會對身體造成許多負面影響,舉例來說,胎兒或者新生兒的發育需要銅這種微量元素,不足會導致生長發育遲滯:


Ralph, A., and McArdle, H. J. 2001. Copper metabolism and requirements in the pregnant mother, her fetus, and children. New York: International Copper Association


銅缺乏也容易導致骨質疏鬆、關節炎、心血管病甚至是增加大腸癌罹患風險等等:



  1. Cordano, A. 1978. Copper deficiency in clinical medicine. In Monographs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 Vol. 2, Zinc and copper in clinical medicine, eds. K. M. Hambidge and B. L. Nichols, Jr., pp. 119–126. Proceedings of the 17th Annual Meeting. New York: SP Med. Sci. Books
  2.  Danks, D. M. 1988. Copper deficiency in humans. Annu. Rev. Nutr. 8:235–257
  3. Stern, Bonnie R. et al., 2007, Copper and Human Health: Biochemistry, Genetics, And Strategies For Modeling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Part B, 10:157–222

缺銅還容易發生貧血、體重增加、反覆感染以及缺乏活力等狀況,足見銅是身體不可或缺的重要微量元素。最近英國研究發現銅對於預防大腦細胞退化有重要的功效,缺乏銅的人,大腦容易形成退化班塊(senile plaques ),反之銅不缺的人,大腦會抑制乙型-澱粉樣蛋白(beta amyloid)形成  beta sheets,抑制退化班塊形成。


相關參考文獻:


 Matthew Mold, Larissa Ouro-Gnao, Beata M Wieckowski, Christopher Exley. Copper prevents amyloid-β1–42 from forming amyloid fibrils under near-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in vitro. Scientific Reports, 2013; 3 DOI: 10.1038/srep01256


要了解自己體內銅是否足夠?功能性醫學檢測能提供客觀的檢測來直接了解,不須猜謎。素食者容易缺銅,原因是植物對於銅的生物利用率比較低,因此一旦檢出銅不足,建議可以從營養補充品來加強,提醒大家留意:


  Lee, D.-Y., Schroeder, J. III, and Gordon, D. T. 1984. The effect of phytic acid on copper bioavailability. Fed. Proc. 43:616–62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暴露在明亮燈光下可能減輕老年患者的憂鬱症狀。

  
  一項新研究顯示,使用特殊設計的燈箱進行三個星期的光照療法,可以改善老年憂鬱症患者症狀達54%。
  
  除了提高病患的情緒,光照療法也可以改善睡眠,並且最佳化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serotonin)濃度;血清素濃度過低被證實與憂鬱有關,且通常是抗憂鬱藥物的治療標的。
  
  研究人員表示,這是第一項顯示明亮燈光治療對於老年非季節性重鬱症患者治療憂鬱症狀好處的重要研究。
  
  阿姆斯特丹VU大學醫學中心精神科Ritsaert Leiverse醫師與同事們在一般精神醫學學誌中寫到,明亮的燈光療法可能提供不願意、拒絕或無法耐受抗憂鬱藥物治療患者的替代選擇。
  
  【明亮燈光可以協助老年病患】
  研究人員表示,憂鬱症經常造成睡眠困難以及其他症狀,因而干擾了身體日夜節律或生理時鐘;日夜節律障礙經常發現於比較少暴露在明亮燈光環境下的老人身上。
  
  過去研究已經證實明亮的燈光療法可能協助回復日夜節律以及腦部憂鬱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評估89位60歲以上罹患憂鬱症成人接受三週明亮燈光療法的效果,這些參與者被隨機分派到兩組,分別接受明亮的淺藍色燈光或是深紅色燈光(安慰劑組),於早晨時在家裡以燈箱進行治療。
  
  經過三個星期的治療後,研究結果顯示,明亮燈光治療改善憂鬱症狀達43%,安慰劑治療組則是36%。
  
  治療結束後三週,研究人員發現接受明亮燈光治療組患者的憂鬱症狀持續改善(改善54%,安慰劑組的則是33%)。
  
  此外,研究結果顯示,接受明亮燈光治療的患者,壓力型荷爾蒙皮質固醇濃度下降;明亮燈光治療組患者的睡眠品質同樣也是改善的。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中,接受明亮燈光治療的老年憂鬱病患,改善的程度與接受抗憂鬱藥物治療相當。
 
 
當我們談到光盒子(照光機)用來治療改善精神疾病時,已經出爐的研究就是憂鬱症與睡眠障礙。
經由特定頻率的光照或者全光譜的照光機,經由眼底視網膜的感光節細胞,把光訊號傳到大腦,有助於血清素的合成,這是一般認定為憂鬱症的可能原因,白天增加血清素的濃度,血清素晚上時,會轉換成褪黑激素。要達到照光的效果,其一定要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一般的全光譜光盒子,照度必須達到10000 lux,這通常在醫療院所提供的照光設施。不想要在醫療院所與住家奔波的人,可以考慮隨身攜帶型的LED照光機,根據研究,波長460-480nm的藍光效果卓著:
Brainard GC, Hanifin JP, Greeson JM, Byrne B, Glickman G, Gerner E, Rollag (August 15, 2001). "Action spectrum for melatonin regulation in humans: evidence for a novel circadian photoreceptor". J Neurosci. 15;21 (16): 6405–12. PMID 11487664.
接受照光治療時,眼睛一定要接受到光線刺激,但不必直視。
季節性的憂鬱在治療時,照光是優先考慮的療法,但在高緯度國家,冬天日照不足,還是需要照光機協助:
然而在非季節性的憂鬱症患者而言,照光治療仍有其正面的效果:
Benedetti F, Colombo C, Pontiggia A, Bernasconi A, Florita M, Smeraldi E, (2003) Morning light treatment hastens the antidepressant effect of citalopram: a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J Clin Psychiatry. Jun; 64(6):648-53.
甚至是產後憂鬱,也有臨床實證的療效:
Terman M (December 2007). "Evolving applications of light therapy" (pdf). Sleep Med Rev 11 (6): 497–507. doi:10.1016/j.smrv.2007.06.003. PMID 17964200.
最近荷蘭以明亮的淺藍色照光治療來改善老年憂鬱患者,跟安慰劑相較(深紅色燈光),臨床效果明顯勝出,不但壓力荷爾蒙明顯下降,睡眠品質也大幅改善。研究人員建議,對藥物排斥或者擔心藥物副作用的老年憂鬱患者,照光治療的確是很好的選擇考慮。
想要接受照光療法的人務必先接受生理時鐘問卷評估,藉由分析,找出最適當的照光時間,以治療建議的時間進行光照,才會達到最好的效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高油糖鹽食物 會讓孩子越吃越笨

作者: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 | 健康醫療網 – 2013年2月18日 下午2:44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千萬不要讓孩子常吃又油又甜又鹹的食物,以免他們會變笨!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孩子從小的飲食,與智力發展和肥胖是有相關性的,常吃高油糖鹽食物,可能妨礙孩子的智力發展,以及影響學習力。

根據澳洲阿德萊德大學於2012在「歐洲流行病學雜誌」所發表的報告顯示,在調查1萬3978位兒童的飲食型態,並在8年後追蹤回7097位兒童進行智力測驗;結果發現,愈常攝取健康食物的兒童,智商(IQ)愈高。


調查顯示,兒童在兩歲前有哺餵母乳,並吃家庭自己製備的料理和豆類、水果等生鮮食物,則智商(IQ)較高,而兩歲前吃愈多零食、飲料、醬料等高油糖鹽類食物的兒童,則智商愈低;顯然家庭提供的飲食營養品質,可能從小影響兒童的腦部發育和智力發展。


另外,根據台灣國民營養調查也顯示,國小學童多攝取營養密度高的食物,學習力可提升3至5倍;而跟飲食健康學童做對照,喜歡高油糖鹽食物,或是不喜歡蔬果、奶類等營養性食品的國小學童,學習不良現象約要高出1.8倍,如果兩種狀況都有的學童,則更高出約2.8至4.8倍。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許惠玉主任表示,高油糖鹽食物的營養成分不足,熱量卻很高,容易造成肥胖,增加腸胃負擔,更讓學童頭腦易昏昏沈沈,導致上課時沒精神、注意力不集中,因而學習力變差。


因此,要孩子不輸在起跑點,父母需慎選飲食;許惠玉建議,可讓孩子多攝取無加工及未精製食物;例如早餐可選擇糙米飯糰、全麥三明治等,並搭配水果、低脂牛奶和無糖豆漿等,來代替高油糖鹽的蔥油餅、可頌、蛋糕捲和奶茶等。


另外,校園的飲食環境也很重要,美國一項研究也發現,嚴格禁止學校販售垃圾食物和含糖飲料,可改善兒童肥胖問題;因此,董氏基金會建議,減少兒童接觸高油糖鹽食物誘惑的機會,最好就是家中不放,學校不賣不健康食品,不提供孩子不健康食物當作獎賞,不在孩子面前吃不健康食物,不要對孩子使用「禁止」或「不准」吃等負面字眼,但務必節制吃的「頻率」以及「量」。


鄭醫師補充:


這份澳洲的研究報告,針對小孩在六個月、十五個月以及周歲時的飲食內容,並在八歲時調查小孩的IQ,證實吃對食物,小孩IQ較高,參考文獻為:


Lisa G. Smithers, Rebecca K. Golley, Murthy N. Mittinty, Laima Brazionis, Kate Northstone, Pauline Emmett, John W. Lynch. Dietary patterns at 6, 15 and 24 months of age are associated with IQ at 8 years of age. 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12; 27 (7): 525 DOI: 10.1007/s10654-012-9715-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發表,限制失智症患者的蛋白質,有利於減緩腦細胞退化,病情改善。


這項研究透過帶有失智症基因老鼠來觀察,失智老鼠本身表現出多重失智症狀,但透過特殊飲食的供應,也就是限制蛋白質飲食的方式一個月,相對於一般飲食的失智症老鼠,症狀明顯改善,而且導致腦細胞的退化性蛋白質Tau明顯降低。對所有失智症患者來說,Tau蛋白質應該設法降低,因為這種蛋白質在腦細胞濃度越高,患者退化越快,反之,則會延緩退化速度。


關鍵是限制蛋白質飲食會降低IGF-1(全名為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的濃度,IGF-1濃度高低,直接反應體內生長激素的濃度高低,因此IGF-1可作為生長激素(Growth hormone)濃度的指標。在1970年代,IGF-1又被稱之為無法抑制的類胰島素活性(nonsuppressible insulin-like activity),換句話說,IGF-1濃度升高,會讓胰島素失控。


之前研究顯示,身體細胞缺乏IGF-1受體的人,其糖尿病以及癌症風險明顯較低:


Arnaldez FI, Helman LJ (June 2012). "Targeting the insulin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 Hematol. Oncol. Clin. North Am. 26 (3): 527–42, vii–viii. doi:10.1016/j.hoc.2012.01.004. PMID 22520978.


對老化來說,限制熱量的攝取有助於減少IGF-1的調控,同樣有助於降低老化的速度:


 Barzilai N, Bartke A (February 2009). "Biological approaches to mechanistically understand the healthy life span extension achieved by calorie restriction and modulation of hormones".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64 (2): 187–91. doi:10.1093/gerona/gln061. PMC 2655014. PMID 19228789.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655014/.


因此研究人員試圖從降低蛋白質攝取來減少IGF-1的調控,進而改善失智症,結果奏效。研究人員因此做出結論:低蛋白質飲食以及降低IGF-1的活性,可能是減緩神經退化的飲食治療方式。研究人員也發現透過限制3-7成的蛋白質攝取量,可以導致IGF-1的活性降低八倍,降低蛋白質Tau於腦細胞累積,進而減緩大腦細胞退化。


相關參考文獻:



Edoardo Parrella, Tom Maxim, Francesca Maialetti, Lu Zhang, Junxiang Wan, Min Wei, Pinchas Cohen, Luigi Fontana, Valter D. Longo. Protein restriction cycles reduce IGF-1 and phosphorylated Tau, and improve behavioral performance in an Alzheimer's disease mouse model. Aging Cell, 2013; DOI: 10.1111/acel.1204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舉失面子事小 心臟問題大

法新社 – 2013年1月30日 下午4:50







這項澳洲研究是迄今全球最大的勃起障礙與心臟疾病關連的調查。研究人員班克斯(Emily Banks)說:「未來發生心臟疾病與早死的風險,會因勃起障礙的嚴重程度而持續增加。」


先前研究已發現,嚴重的勃起障礙與心臟疾病及中風有關,這項研究卻首度發現,就算是輕微或是中重度勃起障礙也是項警訊。


澳洲國立心臟基金會(Heart Foundation)心血管健康部門主任葛倫費爾(Rob Grenfell)說:「這項研究結果告訴我們,男性凡有任何程度的勃起障礙,都應儘速就醫、檢查心臟。」


這篇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期刊」(PLOSMedicine)的研究,追蹤9萬5000名45歲以上男性達2至3年,期間有7855人因心血管疾病住院,2304人死亡。


班克斯說:「並非勃起障礙導致心臟疾病,勃起障礙比較像是種『無聲』的心臟病潛在症狀或徵兆,未來可能成為協助醫師預測心血管問題的實用標記。」(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鄭醫師補充:


勃起功能障礙,是循環問題,最早在藍色小藥丸研發時,本來是要研發高血壓用藥,但並無實際效果。然而研究人員不解為何參與研的受試者,有許多人都不願意把藥交回來,原來這顆藥物幫助生殖器官局部充血時間延長。


勃起功能障礙,是循環問題,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合併心血管疾病發生。血液循環變差,直接導致性功能退化,因此,有性功能障礙,務必留意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心血管疾病與勃起功能障礙一般都容易出現維他命D不足,因此,透過曝曬陽光,補充足夠維他命D,可能是改善之道:


http://www.plosmedicine.org/annotation/listThread.action;jsessionid=78A7E64803BB21CED21B35941F9366DB?root=60937


上述報導參考文獻:


Banks E, Joshy G, Abhayaratna WP, Kritharides L, Macdonald PS, et al. (2013) Erectile Dysfunction Severity as a Risk Marke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ospitalisation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PLoS Med 10(1): e1001372. doi:10.1371/journal.pmed.1001372


http://www.plosmedici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med.100137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孩子的母親若是在懷孕時服用帝拔顛(sodium valproate )抗癲癇藥物,小孩日後出現自閉症以及其他神經發展的風險明顯增加。研究人員在2000-2004年期間,透過528位在英國西北部的孕婦的調查研究發現。


其中不到一半的孕婦曾有罹患癲癇病史(243位),只剩34位孕婦懷孕期間仍然服用抗癲癇藥物,59位孕婦曾服用癲通(carbamazepine),另外59位服用過帝拔癲(valproate),36位服用過新一代抗癲癇藥物lamotrigine,41位曾經服用至少兩種藥物控制癲癇,有15位服用其他藥物。


研究分析小孩在滿周歲、三歲以及六歲時的生理和智力發展,資料蒐集主要是透過詢問母親是否曾因小孩的行為、發展、教育或者是相關健康問題看過相關專科醫師,最後完整蒐集415位孩童的資料,其中有19位孩童被診斷有在六歲之前,被診斷有神經發展問題,其中三位還有生理上的異常。


這19個孩童中,12個被診斷為自閉症,,12位當中還有一位合併出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另外有三位只有ADHD,剩下四位被診斷為運動功能障礙(dyspraxia)。跟沒有癲癇病史的母親相比,運動功能障礙的孩童出現機率較容易出現在罹患癲癇的母親身上,比例分別為1.87%與7.46%。


這些出現異常狀況小孩的母親在懷孕時服用帝拔癲或者合併其他藥物使用,研究分析發現若是懷孕時單獨服用帝拔癲使用的母親,產下神經發展異常的小孩危險性提高到六倍以上。帝拔癲合併其他藥物使用的危險性則提高到十倍以上。建議孕婦在懷孕期間對於抗癲癇藥物的使用務必謹慎,尤其是帝拔癲最好能避免,降低小孩日後罹患神經發展疾病風險。


相關參考文獻:


Rebecca Louise Bromley, George E Mawer, Maria Briggs, Christopher Cheyne, Jill Clayton-Smith, Marta García-Fiñana, Rachel Kneen, Sam B Lucas, Rebekah Shallcross, Gus A Baker, On Behalf of the Liverpool and Manchester Neurodevelopment Group. Research paper: The prevalence of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in children prenatally exposed to antiepileptic drugs.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 2013 DOI: 10.1136/jnnp-2012-304270


使用帝拔顛為何和自閉風險增加有關?原來是這類藥物使用會導致葉酸缺乏,而孕婦葉酸缺乏是自閉症的重要危險因子,建議不管有沒有懷孕,只要服用帝拔顛,最好能額外補充葉酸:


http://www.nelm.nhs.uk/en/NeLM-Area/Evidence/Drugs-in-Pregnancy/Use-of-sodium-valproate-in-pregnancy/


此外,孕婦年紀越大,小孩自閉症風險愈高:


Sven Sandin, Christina M. Hultman, Alexander Kolevzon, Raz Gross, James H. MacCabe, Abraham Reichenberg. Advancing Maternal Age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 Risk for Autism: A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12; 51 (5): 477 DOI: 10.1016/j.jaac.2012.02.018


最近研究也發現,父親年齡大,小孩自閉症風險亦隨之提高,提醒大家留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維生素B2(Riboflavin,一般翻譯為核醣黃素),以前被稱為維生素G,是一種黃色的水溶性維生素,在人體會與蛋白質結合,形成各種重要的酵素,B2與B3的缺乏症狀類似,只要二者缺其一,舌頭嘴唇就會發紅而疼痛,舌頭表面的乳突會萎縮,嘴角也會破裂。缺乏維生素B2還容易發生陰囊、臉部及耳朵的皮膚炎,所以一般都稱B2為皮膚的維生素,除了皮膚之外,還能幫助毛髮、指甲的健康生長。此外B2對眼睛的健康也很有益,除了能幫眼睛適應光線以外,還能預防白內障的發生。


女性健康上,懷孕期間有抽筋的現象,可以每天攝取來減輕症狀,服用避孕藥的婦女,會增加對B2的需求,若不是量補充,容易產生B2缺乏的症狀。以營養學研究來看,憂鬱的人往往與缺乏B2、B6及葉酸有關,因此由情緒困擾的人,建議要多補充這類營養來源。


B2也可以抑制血小版凝集,改善心肌缺血,並縮小心肌梗塞範圍,對動脈硬化即有冠狀動脈疾病者有一定的幫助。此外,B2可以加速脂肪的燃燒,多攝取可以幫助想減肥的人事半功倍!


很多人不知道,高劑量的B2,其實對偏頭痛的緩解有幫助,在比利時進行一項雙盲的實驗中,55名偏頭痛病患,連續服用3個月高劑量的維生素B2,結果有59%的受試者,不再頭痛。另一個紐約州立大學的Alexander Mauskop醫師的研究發現:B2及鎂皆能有效地治療偏頭痛,大約有三到五成的偏頭痛患者,也缺乏鎂,缺鎂會讓血管痙攣,並使疼痛訊號無法在神經系統中傳遞及接收,他在臨床上觀察,以高劑量的B2及鎂,往往能緩解偏頭痛的困擾。也有其他研究發現:用B2及合併beta-blockers 這類藥物可預防偏頭痛:


Sándor PS, Afra J, Ambrosini A, Schoenen J. Prophylactic treatment of migraine with beta-blockers and riboflavin: differential effects on the intensity dependence of auditory evoked cortical potentials. Headache. 2000 Jan;40(1):30-5.


B2的食物來源,包含牛奶、肉類、全麥麵包與全穀類、啤酒酵母、麥芽、米糠、乳酪、雞蛋、堅果、玉米、扁豆、蘆筍、花莖甘藍、萵苣菜、芥蘭菜、動物肝臟、烏魚子等等。一般建議每日攝取量是1.1-1.8毫克,但對治療來說,這樣的劑量遠遠不足,提醒大家注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懷孕初期服用葉酸 減孩子自閉症風險

中廣新聞網 – 2013年2月14日 下午4:53






一項研究發現,母親在懷孕開始前4星期至懷孕後8星期服用葉酸補充劑,可以降低孩子患自閉症的風險高達四成。



《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了挪威一班科學家的研究結果,他們調查8萬5千名兒童及母親懷孕期間服用葉酸的情況。



這些兒童在2002至08年出生,到去年3 月底訪問結束,平均年齡6.4歲。



研究發現有114名兒童患自閉症,科學家指,母親在懷孕前後服用葉酸,孩子患自閉症的風險比沒有服用的少近四成。但母親在懷孕中期才服用葉酸,不會降低孩子患自閉症的風險。


鄭醫師補充:


很多準媽媽認為懷孕時補充營養品不必操之過急,但葉酸部分的補充最好能早一點,甚至在懷孕前就能補充更有保護胎兒的效果,上述報導的挪威大規模研究,就是很清楚的說明。


當然,葉酸補充最好能持續,甚至在產後也能繼續補充,減少小孩可能得生殖缺陷以及降低母親產後憂鬱的風險。


相關參考文獻:


Surén P, Roth C, Bresnahan M,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Maternal Use of Folic Acid Supplements and Risk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in Children. JAMA. 2013;309(6):570-577. doi:10.1001/jama.2012.155925.


http://jama.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157027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目前失智症的罹患越來越普遍,要知道自己失智症風險到底有多少?目前已有基因檢測可以偵測出,最為人所知的就是 ApoE ,帶有E4的基因的人,會比沒有E4基因的人失智症的風險明顯增加,因為ApoE4 會對細胞老化並無保護作用。在美國約有15-20%的人帶有ApoE4 的基因。


根據最近的研究發現,帶有ApoE4 的女性,更年期後將會加速老化,好消息是透過荷爾蒙替代療法,這種加速老化的現象會消失。


這項研究的參與人員,其中有一位還因為細胞端粒的研究而得到諾貝爾獎。在這項研究,兩年的觀察期發現,ApoE4 基因型的人端粒縮短的速度是一般人的六倍,端粒長短是細胞複製能力的表徵,越長越好,越短代表細胞退化快,ApoE4 基因型的人對細胞退化,也就是端粒縮短無法保護,然而透過適當的荷爾蒙療法,細胞退化,也就是端粒酸短的速度會恢復正常。


因此即使透過篩檢,發現自己是ApoE4 基因型的患者也不必懷憂喪志,只要利用適當的荷爾蒙療法,仍能擁有和一般人同樣的細胞保護力。相關參考文獻:


Emily G. Jacobs, Candyce Kroenke, Jue Lin, Elissa S. Epel, Heather A. Kenna, Elizabeth H. Blackburn, Natalie L. Rasgon. Accelerated Cell Aging in Female APOE-ε4 Carriers: Implications for Hormone Therapy Use. PLoS ONE, 2013; 8 (2): e54713 DOI: 10.1371/journal.pone.005471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驚!每天喝3杯咖啡 女性胸部會變小?

NOWnews2013年2月9日 下午2:00





記者黃憬真/綜合報導

喝咖啡乳房會變小?看到這個資訊你是否嚇一跳,咖啡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有研究人員說每天喝咖啡超過3杯會使女性乳房變小。


咖啡可以說是都市人最愛不釋手的飲品之一,而且大家都知道含咖啡因的飲品可以讓人保持清醒,也有一定的醒酒作用。但是科學家的一項發現卻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因為他們指出,女孩每天喝咖啡若超過3杯,她們的乳房會變小。


腫瘤研究人員透過檢測發現,半數女性體內含有一種特殊基因,因為這種基因,當她們攝入咖啡因時,乳房就會縮小。研究人員表示,喝咖啡與小胸部之間有著明顯的聯繫,約一半女性的基因顯示出乳房的大小跟咖啡的攝入量有關。但有趣的是,喝咖啡的男性卻會出現相反的結果,他們則是「乳房會增大」。


這項研究是瑞典德隆大學對近300名女性的胸圍以及她們平均每天喝多少杯咖啡進行調查。他們發現,每天僅喝三杯咖啡就足以令女性胸部開始縮小,隨著每一杯咖啡的增加,胸部也會隨之受到影響。研究裡的270名女性明確表示,喝咖啡和乳房大小之間存在著清晰的聯繫,而這項最新研究刊登於英國癌症雜誌。


但是隆德大學的腫瘤學講師海倫娜‧金斯洛姆(Helena Jernstrom)表示,女性沒有必要因為這一研究結果整天提心吊膽。她解釋,「喝咖啡的女性不必擔心她們的乳房會在一夜間變小。乳房雖然會變小一些,但是並不會完全消失。」


不過,除了咖啡之外,攝取常規量的酒也會對女性的乳房有影響。當然,喝咖啡有一個積極的影響是,能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但對於一個有正常體重但乳房較大的女性來說,卻可能會反過來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


不過,喝咖啡與乳房大小、患乳腺癌的風險為何會相關?乳腺囊腫是乳房裡的乳腺纖維囊、纖維性囊腫以及液體囊腫引起的良性腫塊。乳腺纖維囊性病變包括會引起腫痛的乳腺腫塊,這種腫痛一般伴隨著月經週期而發生。然而纖維腫瘤是一種固體狀的纖維囊腫,如果囊腫不會自動溶解,就需要透過手術切除,這種囊腫高發於育齡婦女。到現今為止,真正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但是有研究事例表明,喝咖啡可能會引發乳腺問題。


在一項進行10年的國際研究中,對38432名45歲以上沒有患癌症的女性進行調查,其結果表明,無論每天攝取多少的咖啡因,都不會讓女性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但那些一天喝超過3杯以上的女性會影響雌激素水準,更容易患上良性的乳房疾病。


對於咖啡愛好者來說,要完全戒掉咖啡可能有困難,況且咖啡也並非毒藥,並無絕對的好壞之分。於是,研究者建議,對於熱愛喝咖啡的女性來說,應該選擇健康的飲用方式,並適量地喝咖啡,保持在一天2杯左右,而且還要攝取足夠的鈣質。若是可以,儘量喝黑咖啡,或只加少許糖,來保持卡路里的燃燒。


如果是在懷孕或哺乳期間,那就要儘量避免咖啡的攝入。因為在哺乳期間,從日常飲品和食物中攝取的咖啡因都會被過濾進母乳,這樣嬰兒會透過母乳吸收少量的咖啡因。若是不想嬰兒整天都保持清醒,那麼每天最多只能喝一杯含有咖啡因的飲品。


鄭醫師補充:


這是2008年的研究,提醒我們,女性喝太多咖啡,會影響性荷爾蒙的分泌與濃度,影響胸圍大小甚至是增加乳癌的發生風險。男性則是相反,胸部會因此變大。不管如何,每天喝太多咖啡,會直接影響性徵,像是胸圍等等,提醒大家留意。文獻參考來源:


Coffee intake and CYP1A2*1F genotype predict breast volume in young women: implications for breast cancer



H Jernström, M Henningson,U Johansson & H Olsson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99, 1534-1538 doi:10.1038/sj.bjc.6604687


http://www.nature.com/bjc/journal/v99/n9/full/6604687a.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男人40後才當爸 生下矮個或自閉症機率高


2013年02月09日17:28


根據澳洲羅賓森學院(Robinson Institute)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男人年過40歲後讓女性懷孕,胎兒產前早夭的機率比40歲前高出6倍,而若能順利生產,將來罹患自閉症的機率也高出六倍,同時產下的孩子日後身高低於平均的機率也大增。這項研究共有92000名男性參與。

專家強調,男性必須意識到,他們自己的年齡,與所選擇的生活方式,將嚴重影響到下一代孩子的健康。研究負責人諾曼(Rovert Norman)指出,40歲左右生育的女性,會把14種基因突變帶給孩子,但同一年齡的男性,基因突變對孩子的影響卻是女性的三倍,「女性的卵子在子宮內形成,沒有使用時會進入休眠期,但男性一生不斷製造精子,年紀愈大,製造高品質精子的能力就愈差」。諾曼教授強調,男姓生育年齡愈晚,後代出現矮個子或痴呆的機率就愈高。




男性製造高品質精子的能力隨年齡下降。


鄭醫師補充:


過去二十年,諸多研究累積告訴我們,女性懷孕應該在在適當時間來進行,否則對小孩的健康以及智力發展可能有諸多不利因素,但對於男性對後代健康因素的影響部分知之甚少。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也一起調查研究發現,只有9%的男性知道自己年過45歲,生殖力開始下降的事實。


2009年也曾發表關於父親年齡過大,直接影響小孩智力表現: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prev=11246&l=a&fid=12


去年冰島研究人員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發表報告指出,年齡較長的男性讓女性受孕時,會提高小孩出現非遺傳性的新基因突變機率。父親年齡每老1歲,子女的新突變基因平均增加兩種,而父齡每老16歲,突變基因即增加1倍。換言之,36歲父親生子所出現新突變基因的機率,比20歲的父親多1倍。儘管基因變異不一定會產生不良結果,但對於基因變異導致的遺傳疾病機率的確會增加,因此研究人員認為自閉症的風險提高,父親年紀也是影響的重要元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34695


結論是要想生兒育女,不管是父親或者母親,最好在適當的生育時間打鐵趁熱,否則容易節外生枝!


上述報導相關參考文獻來源:


http://www.thehealthsciencealliance.org/sites/all/shared_files/hsa_files/Media%20Release%20-%206%20Feb%202013.pdf


http://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Robert+Norman,autism,journal,older+father&source=web&cd=7&cad=rja&ved=0CGAQFjAG&url=http%3A%2F%2Fwww.news.com.au%2Fnational%2Fthe-age-of-dads-at-conception-can-prove-a-risk-to-offspring%2Fstory-fndo4cq1-1226573893413&ei=3-0YUa_ZLoujiAeX1oGQDw&usg=AFQjCNEdnqg9uaYCfq4CiciEsUreMsotew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10年內上升近25%  

 

  【24drs.com】根據加州84萬多名5-11歲兒童的研究報告指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兒童的數量正在迅速上升。
  
  美國疾病管制局表示,ADHD是最常見的兒童神經行為疾病。ADHD的兒童患者難以集中注意力、行為衝動、或是兩種狀況都有。美國精神病學協會估計,有3-7%的學齡兒童患有ADHD,但其他研究認為比例更高。
  
  南加州凱瑟永久的Darios Getahun博士表示,雖然這篇研究結果與全國性研究相呼應,但這篇研究比其他研究強,因為他們是依照醫生的臨床診斷與處方藥來判斷是否為ADHD,而不是老師或家長的表述。
  
  在84萬多名兒童中,有近5%被診斷為ADHD,從2001年到2010年,醫師診斷為ADHD的新案例從2.5%上升至3.1%,增加幅度為24%。通常男生的案例多於女生,比例約為3比1。白人和非洲裔的兒童患病機率高於西班牙裔或亞太裔,其中,非裔女孩得ADHD的比率上升了90%。
  
  Getahun博士表示,這種增加幅度值得關注,而上升的原因可能是家長、老師和醫師們對這種疾病越來越瞭解。至於亞洲兒童不太可能被診斷出來的原因,可能是由於一些亞洲家長不願意尋求心理保健醫療。
  
  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醫學協會小兒科(JAMA Pediatrics)期刊網路版。
  
  芝加哥Lurie兒童醫院的Craig Garfield醫師表示,這篇研究的優勢是兒童的樣本數很大。他想提醒家長們,如果發現孩子在學校或其他地方有難以集中注意力的問題,要與他們的醫師討論。醫師可以提出更針對性的問題,並從老師那兒得到意見。
  
  邁阿密兒童醫院Dan Marino中心的Roberto Tuchman醫師表示,父母們應該要對ADHD的症狀有所警惕。家長需要知道ADHD會干擾孩子接受教育的能力。如果及早發現,治療可能有幫助。治療措施包括藥物治療、教育、以及行為治療等。
  
  因為大家越來越瞭解ADHD,所以也可能會被過度診斷。家長也需要知道ADHD常伴隨著其他問題,例如學習障礙。所以,父母親需要向醫師確認是否為ADHD,或者有可能是學習障礙或其他問題。


鄭醫師補充:


近日接受有線電視頻道TVBS《健康兩點靈》的電視訪問,主題就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成因以及處理,其中著墨較多部分在於身體有哪些功能失衡會導致注意力缺乏、過動甚至是衝動控制不佳等狀況。我發現中醫的相關觀點與功能性醫學的觀點不謀而合,例如過敏、腸胃、泌尿道等症狀等等,飲食的建議也很類似,有興趣的人屆時可以收看: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37813&next=37807&l=a&fid=1


此外學習障礙是被疑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童重要原因,但在專業處理上,鮮少人去探討及正視,不管是學習障礙現象或是根本處理之道,其實國外近二三十年已有許多相關研究包含非藥物改善治療方式,提供我們更多思考方向去了解ADHD患者背後可能致病原因以及根本改善方法,建議在考慮藥物治療之前,最好能先了解,不妨先以非藥物方式來改善。

最後提醒:提供這類國外研究資料,並非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服用精神科藥物,對醫療建議的治療有任何疑慮,務必與主治的醫師討論,若無法得到明確或滿意的答案,不妨找第二甚至第三專業意見做諮詢。


上述報導的參考文獻為:



Getahun D, Jacobsen SJ, Fassett MJ, Chen W, Demissie K, Rhoads GG. Recent Trends in Childhood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JAMA Pediatr. 2013;():1-7. doi:10.1001/2013.jamapediatrics.401.   
http://archpedi.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155805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做錯事懲罰無益 應讓孩子學習負責任


作者: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 | 健康醫療網2013年2月2日 下午3:21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你是否也會用懲罰的方式教導孩子呢?其實長期下來,處罰不但無幫助,恐會造成反效果;凱旋醫院臨床心理師林希陶指出,現今社會就不斷傳出因家長過於體罰,演變成兒童虐待的事件,反而導致孩子身心受損。
通常被懲罰的孩子常處於哭泣,甚至生氣的情緒中,大人若想藉此解釋或教導,效果恐折半,但到底該怎麼教導孩子呢?林希陶說,當孩子做錯事情,當下最重要的是要教導孩子負起責任,除了誠心道歉,也應讓孩子想辦法彌補做錯的事情,透過好好溝通來代替懲罰。
臨床心理師林希陶進一步說明,家長也可以透過讚美的方式鼓勵孩子,因長期使用體罰的大人,容易被孩子歸類為討厭甚至畏懼的人,相對家長叮囑的事情,孩子也不會想聽進去,若透過讚美等正向的方式,能使孩子更有意願接受教導和學習。
大部分受到體罰的孩子多只學到暴力這件事情,因此家長更需省思,在教導孩子時,什麼是不適當的行為,或是否由其他替代的方式;林希陶說,處罰並不能處理所有的過錯,尤其被體罰的孩子,更容易錯失學習機會,因此家長應讓孩子在做錯事情時,學習如何負起責任,可望有助於孩子在未來成長上的正確認知。

 


鄭醫師補充:

要負起責任,要先願意面對自己的作為造成什麼樣的傷害,然而,大部分的人選擇用辯解來迴避自己的過錯,因為怕被指責自己哪裡做錯,也怕被責罰。

接納的態度是幫助孩子面對的第一步,接納不是鼓勵或者同意孩子犯錯是好的或者不好,接納是提醒孩子,可以犯錯,但是犯錯產生的後果,如何面對自己作為產生的傷害去彌補。

重點來了,如何引導小孩願意承認哪裡錯?建議大家可以參考美國知名的教育學者羅恩‧賀伯特先生的觀點及作法,他認為一個人願意承認錯誤,必須基於他有足夠的「對」,才能去看自己哪裡有錯。因此,在討論時,可以採用「你可以是對的」的觀點來介入。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人格的完整與誠實這本書的相關內容。

只是用這句話詢問:「你覺得自己這樣做,在心理面自己覺得哪裡是對的?」不帶批判,只是示意對方的回答,當事人覺得有被同理,同時有足夠的「對」,自然而然會去看自己哪裡有問題,找出自己哪裡有問題時,直接補上這句話:那麼你可以為那件事做什麼?接下來便是順水推舟,水到渠成。

以上資料提供給大家參考。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